论文前言实用13篇

论文前言
论文前言篇1

    顾名思义,前言是论文正文的开头与,处在正文最开始的地方,主要是书写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前人存在哪些问题、作者想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作者的研 究成果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和价值,可以说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前言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篇幅过长等等。必须要充分了解前言的定义、来源和作用,才能写好前言,增加论文的魅力。

   一、论文前言的定义

前言也叫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写在论文最前位置,与导言、序言类似的一部分内容。书写前言主要是为了将文章的来龙去脉想读者交代清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写作之前,需要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交代清楚。

二、论文前言的特点

1、前言的长度要以论文的总字数为依据做出调整,一般五千字的论文,前言字数要控制在五百字左右,过短无法交代清楚写作目的,过长又会让人觉得乏味。

2、前言要高度概括、重点突出。除了必须要交代的重点问题之外,其余内容应在正文中进行叙述,列表、插图以及一些客套的语言不应该出现在前言中。

3、前言的写作应该尊重事实和科学,一些不适当的自我评价或未经科学证实的不能出现在前言中。

三、论文前言的怎么写

1、叙述式前言。这是最常见的前言写作方式,就是用精炼、概括的语言平铺直叙,将自己的思想明确的表述出来。

2、引用式前言。指的是通过引用文献、古诗词、古文等来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目的是为了体现论文的文学性、展示专业学术性。

3、设问式前言。指的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方式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论文前言篇2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论文前言篇3

对于受众本身,人们都会接触尽量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理解和记忆。

方言节目本身将一种隔膜消除,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防备心理减少,同时,方言节目的内容一般都是家长里短身边的事情,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有着一种地理与心理的贴近,观众更有意愿收看。

方言新闻节目和“民生新闻”并无二质,主要以播报所在地区范围内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柴米油盐之事变成电视荧屏关注的重点,观众沉浸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窥视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生群像,在别人的悲欢离合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得到启发和引导。

《说实在的》就是抓中这一主脉搏对症下药。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家长里短,奇闻趣事为主料,以矛盾,纠纷为主线对新闻事件进行有取舍的采访、报道、评论。

一、栏目内容家常化

目前我国的新闻类节目大都政策性导向性比较强,宣传性是主流媒体的首选内容。这些内容多为比较严肃正统的政治和经济新闻等类的“硬新闻”,而报道的角度多从工作入手,做得不好,往往宏大而空泛,与普通人的生活情趣多少存在一些隔膜;可是这些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其内容上却有了与以前的新闻节目不同的创新与发展,其更多的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这些新闻的主角不再是以前新闻节目中的政治家、领导者,而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社会大众,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他们的问题很多也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因而,这类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

同时,其播报新闻的角度更多的是从普通受众的角度出发,站在社会大众的立场,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审视新闻,判断新闻的价值。这样,也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民众的共鸣,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说》借鉴民生新闻的报道视角,更多的从普通受众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用大众的观念和标准来判断新闻的价值,回避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将报道范围界定在济南,并适当辐射至济南周边的其它地区,突出了地域特色,播报内容不外乎济南市内市外人们身边发生的一些新鲜有趣的、关系到老百姓切身生活的甚至是家长里短的事儿。其它像邻里纠纷、家庭纠葛、遭遇骗局之类的事件,甚至是离奇古怪的奇闻逸事更是“说”关注的内容。这一点我们从其新闻标题上便可见一斑,试举几例,如:“老太太养了仨儿子,到老死在柴草垛”、“我对你掏心掏肺,你对我又骗又伤”、“问我爱你有多深,服药代表我的心”等等。

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日益加重,观众希望从电视上得到生活的调剂和情感的交流。这种关注底层民生的“市井新闻”一反常规性新闻的严肃、生硬和遥不可及,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具有强烈的平民化色彩,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让观众觉得亲切自然,触手可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更容易引起普通百姓的共鸣,从而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交流距离。

二、栏目叙述故事化

新闻内容的家常化,主要是基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

既然是讲故事,必然要运用各种讲故事的技巧以激发受众的收听(看)欲望。《说》在这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讲述新闻时,往往以简要新闻和片断的方式做个片头“预告”,巧设悬念,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在这样的正式播报新闻时,主持人又通过提问问题、巧设悬念、卖关子等方式,进一步吊起观众胃口;然后通过趣味十足的电视画面、声音解说和现场采访或情景模拟把真相一步一步告诉观众。一则新闻就像一部短故事片,剧情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它展现的是一个事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些碎片。这样生动活泼、趣味十足的叙述方式契合和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通过适度激发受众的联想、想象等思维,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之中。

《说实在的》2008年3月10日的节目其中有一条片子说的是新闻热线接到举报电话反应在双阳有一户人家,儿子、儿媳虐待80多岁的老母亲,竟然让老人一冬天在柴草垛上睡觉,亲属邻居敢怒不敢言的事情。记者前去调查时恰巧老人在前一天的半夜离开人世。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已经僵硬的尸体竟然还蜷缩在柴草垛上,老人的三个儿子无动于衷,仅仅商量着丧葬费用。

适逢这条片子是由本人采访完成。片子一经播出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观众热线在一周内天天打爆。观众的愤怒之情,反思之意流露无一。事件传播之迅速反应之大引起了双阳刑警大队的关注,并随即立案侦查。

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充满方言特色的配音加之震撼视觉的片子素材以及片子所赋予的评论共同组合的结果。

影视是视听综合艺术,“民生新闻”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得到满足。而方言新闻的出现,使得话语权进一步下移,趣味性、娱乐性更强烈。观众的关注重心慢慢从视觉转向了听觉,我们可以看到主持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新闻节目主持人说出导语,衔接各条新闻,进而引出之前制作好的影像资料的那个串连者的形象,而成为节目的主宰,从头到尾他们的言语占了节目的大部分,或陈述事件,或进行相关评论,图像已经成为语言的附庸,观众的愿望是听到自己熟悉的、幽默的地方言语,而非仅仅为了了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

参考文献:

论文前言篇4

A Practical Linguistic Research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in Functional Stylistics

――By Exampl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TANG Rui

(Sichuan Higher Institute of Cuisine, Chengdu, Sichuan 6101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mmercial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 enterprise and consumer to get inform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In this historical trend, advertising English has become a language that has its distinctive style, different from general English. This thesis intends to analyze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ground theory in functional stylistics in the aim of helping advertising creators create more excellent English advertisements.

Key wordsforeground theory; advertising English; phonological level; lexical level

0 引言

每天,人们都可以从不同的媒体上看到不同类型的广告。如今,广告被看作是连接不同国家文化的一座桥梁,吸收各种各样科学和技术信息的有效方式。因此,广告英语的研究能系统地向我们说明英语语言是如何发挥这些作用的,进而帮助广告创意者创作出更出色的英文广告作品。本论文试图以功能文体学中的前景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1 前景理论

韩礼德认为,如果这部分语言内容被语境所影响,那么这部分内容则被认为是前景。他将突显模式作了一个系统的归纳。与利奇的观点一致,他将突显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种称为不协调,另一种则是背离。不协调指的是背离准则,具体来说,就是背离语言学界和社会所接受的准则。而背离指的是对准则的加强,例如,为了遵从社会习惯而建立一系列准则。不协调的效果通常指由不规则的语言结构,对语言不合理的运用,或者由一个语篇到另一个语篇的语言转换所获得。而偏离的效果通常由重复所获得。

那么,如何对前景下一个定义呢?总的来说,它意味着用有关信息的理论来分析一个语篇或者整篇文章,并测量一个语句中每个部分所各自发挥的作用。更具体一点来说,前景意味着“一个句子里所包含的信息结构的一个方面。在这种视角下,说话者假设句子的一些信息比其他信息更加重要。需要听话者提前了解以便理解新信息的信息被称作为背景信息。而新的信息,或者被认为更加重要的信息,则被认为是前景信息。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前景的语言内容应该符合如下的要求:首先这部分内容必然是突显的;其次,这部分内容通常被放在主句中;再次,这部分内容属于新信息;最后,这部分内容被语境所影响。

2 广告英语中的前景现象

在广告英语中,创意者通过对前景内容的合理运用(例如对英语音节,音素或者韵脚的合理使用以及一些修辞方法例如双关或者重复等手法的使用),再与广告的语境作有效结合,能让消费者对广告所传递的新信息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下面,拟从英语语言的音系和词汇层面来分析广告英语中的前景现象。

2.1 音系层面的前景现象

广告创意者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常常在音系层面使用前景理论。通过组合音节和停顿方式,以及使用各种押韵的方法、修辞方法,能够获得文体学上的效果。在音系层面,有多种突显的模式。一些音素、音节或者韵脚在广告中高频繁地出现,如果他们被语境所激发,将制造出一些特殊的意义,从而给读者带来一些特别的感觉或者能够加强广告的内聚力。在广告英语中,音系层面的前景现象包括音义联觉、拟声词现象、押头韵等。音义联觉,是指音素附带意义的音义相关现象,通常具有美学价值。但声音和意义之间通常具有任意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语境来解读意义。一些辅音,例如[f], [s], [m], [1]等,特别是摩擦音[s]的重复使用能够产生一种音乐旋律。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音义联觉现象。

(1) Smoother, silkier skin. The kind of skin you want to touch.

― An ad for soap

在例(1)中,作者使用了s, m, t, l, n等辅音,这些辅音都能给人们带来一种乐感和享受。S音通常代表着柔软、光滑和愉悦,l 音暗含流动和光滑的意味。因此,通过音素的使用,我们产生了想要碰触光滑肌肤的愿望。

拟声词是指“模拟物体或者动作声音的词语,并且能够自然地表现出该物体或动作的特征。”而押头韵则是指“在连续或者相邻的词语或音节中重复使用相同的元音或者辅音的首字母。”这两种方式均通过音节或者韵脚的组合来达到通过特定语境,让处于突显位置的新信息充分地被消费者所接受。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广告英语中拟声词和押头韵现象。

(2) Buschhhhhhhhh!

―Busch Beer

例(2)是一则在英语广告中使用拟声词的例子。在例(2)中,作者使用了 “Buschhhhhhhhh ”这个拟声词生动地表现了该品牌整瓶啤酒从瓶中喷出的场景。通过这个拟声词的使用,我们不仅仅能仿佛身临其境地听到啤酒喷出的声音,并且还恰如其分地将品牌的名字结合在了一起。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分析广告英语中押头韵的现象。

(3) Go from flat to fluffy.

―Prell Concentrate Shampoo

在这则广告中, “from”, “flat” 和 “ fluffy”中的/f/ 音构成了押头韵现象。 “flat”是一种粗鲁而分散的声音,而 “fluffy”则是一种柔软而抒情的声音。当头发很脏的时候,通常头发是贴在头皮上的。而当我们使用了Prell 香波之后,我们不仅仅能够洗去头发上的脏东西,我们还能使头发恢复到蓬松的状态。

2.2 词汇层面的前景现象

为了让消费者第一眼便能被广告所吸引,广告创意者们花费大量力气来研究广告的字体特点。然而,消费者是否容易被吸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趣味性或者措辞。因此,广告的词汇特征应与广告的功能相一致,因而在广告中设立恰当的前景信息能让广告发挥最佳作用。在词汇层面,前景现象包含词汇的排比、词汇的重复、双关现象等等。下面,我们来逐个分析词汇层面的前景现象。

(4)We’ll tell you the odds before they are out.

We’ll publish what other publications dare not.

We’ll give you inside information you won’t find elsewhere

― An ad by Time

这是一则来自时代杂志的广告。在这则广告中,广告创意人使用了三个 “we’ll” 作为句子的开头,向我们排列了三个在结构和意义上都十分类似的句子,向我们巧妙地展示了时代杂志的精神――勇于从事实出发报道新闻以及揭露社会的阴暗面。通过词汇的排比,使时代杂志异于其他杂志的三个特点毫无偏颇地被强调了出来,并且创意者的观点可以清晰的表达出来。

(5)If it’s green, we reject it.

If it’s too ripe, we reject it.

If it’s bruised, we reject it.

If it’s diseased, we reject it.

If it’s dirty, we reject it.

If it’s just right, we squash it.

―An ad for the tomato ketchup in McDonald’s Hamburger

这是一则关于麦当劳汉堡的番茄酱广告。在这则广告中,创意者重复使用了 “we reject it” 来表明麦当劳公司对汉堡番茄酱的高标准――所有不符合要求的番茄酱都将立即被处理掉。因此,消费者看过该广告后,能立即建立起对麦当劳公司快餐的卫生和营养的信任。下面,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分析广告英语中的双关现象。

(6) Trust us. 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

―An ad for hearing aid

这是一则助听器的广告。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则广告的意思是指该产品在用户中有广泛的认知度。从修辞上说,“ears” 和 “years” 是同音异议词,意味着这种产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质量。通过双关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广告的说服力。

3 结语

本论文从功能文体学中的前景理论的新视野来对广告英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论文总结了作为前景内容的英语的语言特点。其次,本文分别分析了音系层面和词汇层面中的前景现象。在音系层面主要分析了广告中的音义联觉、拟声词和押头韵现象;而在词汇层面主要分析了广告中词汇的排比、重复、双关等前景现象。最后,希望这篇论文能为广告语言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以及为提高英语广告设计贡献出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Nelson, C. 1998.Handbook of Advertising [M].Chicago: NTC Business Books.

[2]Jack C. Richards, John, P&Heidi,Platt.1992.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3]Ogilvy,D.2003.Confession of an Advertising Man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4]於奇.广告英语的特征[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5]陈琳琳.论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

[6]杜桓.Rhetoric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2).

[7]汪滔.广告英语[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论文前言篇5

新课程教学改革给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如:充分运用案例来呈现理论知识,使课程的学习趋于生活化、现实化;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等。然而,要在教学中顺利实现这些变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对高一新生来说尤其困难。

一、场域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政治学科本身而言,初、高中两个阶段差别较大。首先,从教材来讲,与初中的社会学科相比,高中政治教材不但是独立编制、自成体系的,而且在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其次,从考试方式来讲,与高中闭卷考试不同,初中阶段期中、期末考试直至中考,社会学科都是开卷考试的,这直接导致“学校忽视、家长轻视、学生无视”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割裂初、高中政治课学习的有效衔接;最后,从教学目标来讲,初中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高中教学则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鉴于上述问题,随着教育场域的变化(即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网络,本文主要指初中学习环境和网络向高中学习环境和网络的转变。),如何上好高中政治前言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高中政治课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现状

对于高中政治前言课,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教育教学论文,究其原因大多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没什么可说的,内容、具体的学习方法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其二,内容不怎么重要,几乎没什么考点,讲不讲无所谓;其三,课时较紧,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花在“前言”上,不划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还在向教师询问高中政治考试是不是还是开卷考试?课本内容是不是背背就行了?单从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就存在偏差和误解,学习方法仍固守在原有的思维印记中。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课的处女之行,上好政治前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究竟前言课该怎么上?笔者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把前言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展现。

三、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也是推动学生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措施一:在高一《经济常识》前言课中,笔者出示了“缘聚政治课”的课题,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一课题所吸引。因为这样的课题容易从情感上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心理上的互动效应。接下来让学生对于今后政治课的期待畅所欲言,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设想,从而更好的加深师生交流,从感性上提高了学生对于新老师、新课堂的期待和兴趣,使今后的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措施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寓教于乐,更能在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乐趣。我以“在暑假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时政?最感兴趣的国内外大事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开场白,引起同学们一片热议;我接下来提出要求:首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写下来;然后形成四人讨论小组,相互交流,共同商定一个主题;最后确定一位代表发言,班级分享和评价。在该互动活动中,独立思考是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避免学生的依赖性。组内交流,共商主题,就是防止在“所谓”的讨论中漫无目的的“闲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是在共同解决一个问题”。除此之外,也给学生一个先期导向,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高中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班级对小组的评价。这一过程解决了课堂秩序和课堂讨论、有效学习和过程功能的矛盾,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措施三:结合各小组的发言,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变化,将备课过程中准备的一些假期中国内外发生的时政新闻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其中涉及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既有经济现象,也有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进一步追问:“在上述现象中,哪些属于经济现象?”此时学生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分辨经济现象中,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

这一过程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育教学论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养成关注时政,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理解内容 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这节课在知识点上,要完成“经济”这一抽象概念及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教学。特别是“经济”概念,它就是一条知识脉络,贯穿《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如何突破?

措施一:如何识别经济现象呢?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与钱有关的现象。”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下发《家庭经济生活问卷调查表》,通过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得出,我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框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钱能干什么?”,“钱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干什么?”,“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这些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关系密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纷纷给出了意见,在此及时回归教材,让学生结合教材当中对于经济概念的解释,从具体到抽象,达到明理的效果,课堂生成较为自然。接着,让学生运用这一概念,去理解分辨哪些时政新闻属于经济现象,又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演绎过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又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真正让其感受到学习高中政治课的有用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措施二:讲述本地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经济故事:被人们喻为“江南鸡王”、“老板的加工厂”――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发展历程。短短的十年来,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个城市开设“不老神鸡”连锁店,有专卖店600多家,不老神造就了28个百万富翁,实现6000多人的就业。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一家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让学生从身边的故事中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知识,经济知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让学生感受经济知识有用、不难,有研究价值,初步感知这一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的经济知识,从而产生以经济专业的视角思考经济问题的需求,为学生今后主动学习《经济生活》打好基础。至此,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比教师单纯讲述该课程的重要性效果明显。

(三)、掌握方法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情感的人,前言课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但要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要培养学生对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的情感需求,通过讲述不老神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以及公民更多的社会责任教育教学论文,并将其转化为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前言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对高中《经济知识》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有所了解,从而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就学习方法适时导入。向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预习,完成教材知识的梳理。(2)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困惑,发表观点,参与小组活动。(3)关心时政,理论联系实际,能为教学提供很好的材料。其实,这里不仅是为学习《经济常识》导入方法,也是为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学习导入了方法。

一节课要完成以上目标,必须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太多的教学信息资料,但必须典型,因此教学资料的选择很重要,这是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现成探究的最主要的前提。不需要有很多的课堂问题,但应该有一组逻辑性较强的启发性问题,既能节约时间,又有很强的针对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前言课,从学科教学来说,是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第一课,言的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言的能否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言的能否引导教学的行为,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政治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愿我们一起开好头,上出前言课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葛步红.上好《思想政治》的前言课.思想政治课教学[J].2006(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论文前言篇6

方言电视主持,应充分运用家乡语言的熟悉感、亲切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传播效果。应用方言主持,切忌以此为噱头哗众取宠,吸引观众眼球,否则将成为昙花一现,适得其反。

一、使用方言能够使节目比较好地切入受众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的交汇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方言作为“一方之言”,包含着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积淀等多元地域文化信息,具有深厚的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地民间思想的朴素表现形式。方言在其流传的地域和人群中,比任何一种外地传来的语言包括国家推行的普通话更具有活力,更具有生命力。我们发现,懂得在节目主持过程中灵活使用方言的主持人往往容易被受众接受、喜爱。如:山西电视台的《老西谝吧》、《醋溜故事》,大同电视台的《周末茶座》等节目开播后,在当地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方言浓烈的地域文化印迹对方言区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深刻、持久终身的影响。主持人使用“土气”、“粗陋”的方言使他们找到了返璞归真的感觉,受众的思维阐发与主持人语言表述趋于同步,从而在节目中获得对其本土文化强烈的依附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使用方言主持节目,顺应了当今开放、多元社会背景下民众对于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

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力普及普通话,使得在长时期内广播电视几乎呈现出一个纯普通话的声屏世界,显得单一甚至乏味。电视和广播里充满了严肃的面孔和声音,观众被政治味浓厚的生硬腔、训话腔、文件腔形成的“高雅”意义的纯普通话世界所淹没。

当今,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语境的背后,是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人们不希望所有的广播电视时刻都是严肃、高雅的,而是更加愿意在他们寻求轻松、流行、时尚、刺激时,有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能够为他们提供消遣娱乐、缓解压力、情感交流、角色认同的开放的文化游戏。主持人在节目中使用“土气”、“粗陋”的方言,给人们带来了创新性、独特性、异质性的感觉,顺应了部分人对文化多元的内心诉求,很自然地为这部分受众所接受。如:大同电视台《周末茶座》栏目启用当地著名的“大同数来宝”艺术家柴京海担纲节目主持,应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同方言,讲述当地居民所关心的时尚话题,不仅使观众感觉不到半点“土气”,反而感觉到轻松、时尚,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

三、使用方言主持节目,可以增强主持人主持艺术和感染力

首先,主持人可以借助方言的平民化、口语化特点,在节目中把自己置于一个与普通受众平等相处、诚恳相待的位置,向受众传递对他们的尊重、信任,从而使受众很自然地感觉节目主持人就是自己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一员,好像就是邻家房子里走来的熟悉的邻居。这样,主持人就通过方言的运用把自己与受众关系“邻居化”了。它可以使主持人更轻松、更自然地与受众进行面对面的心灵沟通,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次,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使用方言,还可以美化口语,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第三,使用方言可以赋予主持人更加丰富、灵动的语感。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主持人表达的关键。主持人能否做到“想着说,说着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语言词汇“仓库”的丰富程度。方言中包括着丰富的、形象的、生动的语言词汇。而且,“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离开其母语的,而第二、第三语言(包括所操方言以外的所有方言、外国语)和母语之间是有无法吻合的裂隙的,所以总有一部分包藏在母语状态下的思维珍珠被普通话的大筛子所遗漏。”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想到某个意思,但用普通话却没有法子表示,不能充分表示,或者表示起来很累赘生硬,而运用方言俗语就能把“被遗漏的珍珠”拾回来,活现其中的特殊色彩、特别情境。主持人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方言进行表达,就能够产生更加丰富、灵动的语感,主持节目来会更自信、更灵活、更贴切。

四、使用方言主持节目,应该以展现地方风土人情为主

从长远来看,方言节目主持并非我们所期望的播音主持艺术主流。毕竟,随着普通话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人才流动的加速,方言主持应被视作一种“夕阳电视主持艺术”,发展前景并不广阔。目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盲目发展方言电视艺术,令人堪忧。以方言主持节目,致命的弱点是它的非普及性,也即方言节目一般只限于当地观众收看收听,特别是完全用方言主持的节目,这类节目的受众就更加有限,从而使方言主持的受众具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当地受众会倍感亲切,追捧有加,而外乡人则对此没有兴趣。

所以,我们对方言节目的数和量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推出以展现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方言节目,切不可跟风而上,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李小寅,王秒秒.也谈方言电视节目[J].当代电视,2006,(6).

[2]俞虹,金姗姗.直面方言播报主持[J].现代传播,2005,(1).

[3]牛光夏.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兴起原因及存在状态探析[J].齐鲁艺苑,2006,(2).

论文前言篇7

一、目前HDL发展状况

目前,硬件描述语言可谓是百花齐放,有VHDL、Superlog、Verilog、SystemC、CynlibC++、CLevel等等。虽然各种语言各有所长,但业界对到底使用哪一种语言进行设计,却莫衷一是,难有定论。

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HDL和C/C++语言在设计流程中实现级和系统级都具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问题出现在系统级和实现级相连接的地方:什么时候将使用中的一种语言停下来,而开始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或者干脆就直接使用一种语言?现在看来得出结论仍为时过早。

在2001年举行的国际HDL会议上,与会者就使用何种设计语言展开了生动、激烈的辩论。各方人士各持己见:为Verilog辩护者认为,开发一种新的设计语言是一种浪费;为SystemC辩护者认为,系统级芯片SoC快速增长的复杂性需要新的设计方法;C语言的赞扬者认为,Verilog是硬件设计的汇编语言,而编程的标准很快就会是高级语言,Cynlibc++是最佳的选择,它速度快、代码精简;Supedog的扞卫者认为,Superlog是Verilog的扩展,可以在整个设计流程中仅提供一种语言和一个仿真器,与现有的方法兼容,是一种进化,而不是一场革命。

当然,以上所有的讨论都没有提及模拟设计。如果想设计带有模拟电路的芯片,硬件描述语言必须有模拟扩展部分,像VerilogHDL-A,既要求能够描述门级开关级,又要求具有描述物理特性的能力。

二、几种代表性的HDL语言

2.1VHDL

早在1980年,因为美国军事工业需要描述电子系统的方法,美国国防部开始进行VHDL的开发。1987年。由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将VHDL制定为标准。参考手册为IEEEVHDL语言参考手册标准草案1076/8版,于1987年批准,称为IEEE1076-1987。应当注意,起初VHDL只是作为系统规范的一个标滞,而不足为设计而制定的。第二个版本是在1993年制定的,称为VHDL-93,增加了一些新的命令和属性。

虽然有“VHDL是一个4亿美元的错误”这样的说法。但VHDL毕竟是1995年以前唯一制订为标准的硬件描述语言,这是它不争的事实和优势;但同时它确实比较麻烦,而且其综合库至今也没有标准化,不具有晶体管开关级的描述能力和模拟设计的描述能力。目前的看法是,对于特大型的系统级数字电路设计,VHDL是较为合适的。

实质上,在底层的VHDL设计环境是由VerilogHDL描述的器件库支持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性十分重要。目前,Verilog和VDHL的两个国际组织OVI、Ⅵ正在筹划这一工作,准备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来协调VHDL和VerilogHDL语言的互操作性。OVI也支持不需要翻译,由VHDL到Verilog的自由表达。

2.2VerilogHDL

VenlogHDL是在1983年,由GDA(GateWayDesignAu-tomation)公司的PhilMoorby首创的。PhilMoorby后来成为Verilog-XL的主要设计者和Cadence公司的第一合伙人。在1984“1985年,PhilMoorby设计出了第一个名为Venlog-XL的仿真器;1986年,他对VerilogHDL的发展义作出了另一个巨大的贡献:提出了用于快速门级仿真的XL算法。

随着Verilog-XL算法的成功,VerilogHDL语言得到迅速发展。1989年,Cadence公司收购了GDA公司,VerilogHDL语言成为Cadence公司的私有财产。1990年,Cadence公司决定公开VerilogHDL语言,于是成立了OVI(OpenVerilogInternaUonal)组织,负责促进VerilogHDL语言的发展。基于VerilogHDL的优越性,IEEE于1995年制定了VerilogHDL的IEEE标准,即VerilogHDL1364-1995;2001年了VerilogHDL1364-2001标准。在这个标准中,加入了VerilogHDL-A标准,使Verilog有了模拟设计描述的能力。

2.3Superlog

开发一种新的硬件设计语言,总是有些冒险,而且未必能够利用原来对硬件开发的经验。能不能在原有硬件描述语言的基础上,结合高级语言c、c++甚至Java等语言的特点,进行扩展,达到一种新的系统级设计语言标准呢?

Superlog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开发的系统级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语言的首创者PhilMoorby和PeterFlake等硬什描述语言专家,在一家叫Co-DesignAutomation的EDA公司进行合作,开始对Verilog进行扩展研究。1999年,Co-Design公司了SUPERLOGTM系统设计语言,同时了两个开发工具:SYSTEMSIMTM和SYSTEMEXTM。一个用于系统级开发,一个用于高级验证。2001年,Co-Design公司向电子产业标准化组织Accellera了SUPERLOG扩展综合子集ESS,这样它就可以在今天Verilog语言的RTL级综合子集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级别的硬件综合抽象级,为各种系统级的EDA软件工具所利用。

至今为止,已超过15家芯片设计公司用Superlog来进行芯片设计和硬件开发。Superlog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系统级硬件描述语言。但是不久前,由于整个IT产业的滑坡,EDA公司进行大的整合,Co-Design公司被Synopsys公司兼并,形势又变得扑朔迷离。

2.4SystemC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SoC已经成为当今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系统芯片的各个设计中,像系统定义、软硬件划分、设计实现等,集成电路设计界一直在考虑如何满足SoC的设计要求,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同时实现较高层次的软件和硬件描述的系统级设计语言。

systemC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Synopsys公司和CoWare公司积极响应目前各方对系统级设计语言的需求而合作开发的。1999年9月27日,40多家世界着名的EDA公司、lP公司、半导体公司和嵌入式软件公司宣布成立“开放式SystemC联盟”。着名公司Cadence也于2001年加入了systemC联盟。SystemC从1999年9月联盟建立初期的0.9版本开始更新,从1.0版到1.1版,一直到2001年10月推出了最新的2,0版。

三、各种HDL语言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

3.1SystemC

实际使用中,systemc由一组描述类库和一个包含仿真核的库组成。在用户的描述程序中,必须包括相应的类库,可以通过通常的ANSIc++编译器编译该程序。SystemC提供了软件、硬件和系统模块。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自由选择。建立自己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优化、验证、综合等等。

3.2Supeflog

Superlog集合了Verilog的简洁、c语言的强大、功能验证和系统级结构设计等特征,是一种高速的硬件描述语言。

①Verilog95和Verilog2K。Superlog是VerilogHDL的超集,支持最新的Verilog2K的硬件模型。

②c和c++语言。Superlog提供c语言的结构、类型、指针,同时具有C++面对对象的特性。

③Superlog扩展综合子集ESS。ESS提供一种新的硬件描述的综合抽象级。

④强大的验证功能。自动测试基准,如随机数据产生、功能覆盖、各种专有检查等。

Superlog的系统级硬件开发工具主要有Co-DesignAu-mmation公司的SYSTEMSIMTM和SYSTEMEXTM,同时可以结合具它的EDA工具进行开发。

3.3Verilog和VHDL

这两种语言是传统硬件描述语言,有很多的书籍和资料叫以查阅参考,这里不多介绍。

四、目前可取可行的策略和方式

按传统方法,我们将硬件抽象级的模型类型分为以下五种:

(1)系统级(system)-用语言提供的高级结构实现算法运行的模型;

(2)算法级(aIgorithm)-用语言提供的高级结构实现算法运行的模型;

(3)RTL级(RegisterTransferLevel)-描述数据在寄存器之间流动和如何处理、控制这些数据流动的模型。

(4)门级(gate-level)-描述逻辑门以及逻辑门之间的连接模型;

(5)开关级(swish-level)-描述器件中三极管和存储节点以及它们之间连接的模型。

根据目前芯片设计的发展趋势。验证级和综合抽象级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标准级别。因为它们适合于IP核复用和系统级仿真综合优化的需要,而软件(嵌入式、固件式)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和系统密切相关的抽象级别。

目前,对于一个系统芯片设计项目,可以采用的方案包括以下几种:

①最传统的办法是,在系统级采用VHDL,在软件级采用c语言,在实现级采用Verilog。目前,VHDL与Verilog的互操作性已经逐步走向标准化,但软件与硬件的协凋设计还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软件越来越成为SOC设计的关键。该力案的特点是:风险小,集成难度大,与原有方法完全兼容,有现成的开发工具:但工具集成由开发者自行负责完成。

②系统级及软件级采用Superlog,硬件级和实现级均采用VerilogHDL描述,这样和原有的硬件设计可以兼容。只要重新采购两个Superlog开发工具SYSTEMSIMTM和SYSTEMEXTM即可。该方案特点是风险较小,易于集成,与原硬件设计兼容性好。有集成开发环境。

③系统级和软件级采用SystemC,硬件级采用SystemC与常规的VerilogHDL互相转换,与原来的软件编译环境完全兼容。开发者只需要一组描述类库和一个包含仿真核的库,就可以在通常的ANSIc++编译器环境下开发;但硬件描述与原有方法完全不兼容。该方案特点是风险较大,与原软件开发兼容性好,硬件开发有风险。

五、未来发展和技术方向

微电子设计工业的设计线宽已经从0.251um向0.18um变迁,而且正在向0.13um和90nm的目标努力迈进。到0.13um这个目标后,90%的信号延迟将由线路互连所产生:为了设计工作频率近2GHz的高性能电路,就必须解决感应、电迁移和衬底噪声问题(同时还有设计复杂度问题)。

未来几年的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标准组织怎样去面对?当设计线宽降到0.13um,甚至更小尉,将会出现四个主要的趋势:设计再利用;设计验证(包括硬件和软什);互连问题将决定剥时间、电源及噪声要求;系统级芯片设计要求。

满足来来设计者需要的设计环境将是多家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的模式,因为涉及的问题面太广且太复杂,没有哪个公司或实体可以独立解决。实际上,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对下一代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的贡献,基础研究活动与独立产业的作用将同等重要。

以后EDA界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论文前言篇8

按照我毕业生工作要求,各学生要在2012年5月前完成毕业论文的制作、修改和最后答辩,为了提高学生论文质量,让毕业生顺利制作论文,也为了规范我校学生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格式,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特制定《XX师范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一、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的组成、填写与装订1.毕业论文(设计)资料组成及装订按如下标准:封面毕业论文(设计)提纲或进度计划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摘要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一式两份不装订,指导教师初步评分后上交系、部,系部组织评审小组进行最终评分,再由系、部统一上交教务处盖章。2.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资料应按要求认真填写或打印,手工填写内容字迹要工整,卷面要整洁,一律用蓝黑墨水或黑墨水填写。 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题目: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设计)》;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课堂,实践长真知识》。通过题目使读者大致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2.前言:前言也称引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的写作要求:(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过程。(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前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3)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客套话。(4)引言的内容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5)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有插图、列表和公式的推导证明。(6)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要写出社会实践(调查)的参加者、主题、时间、地点。然后用“现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从而过渡到正文。3.正文:正文是全文的主要部分。也是论文围绕主题的详细表述。如果是毕业实践(调查工作)的要据报告的内容,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4.结束语:对全文的总结性概述。如果是毕业实践(调查工作)的可以写出作者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特别注意:(1)写作时可以按以上几部分构思,但行文时不要明确写上“前言”、“正文”、“结束语”等字,而要写标题,如“基本情况”、“主要体会”、“几点思考”、“问题和建议”等。(2)实践报告(设计)中的实践地点应是在自己所在单位、指定单位或自己认为合适的单位。实践报告(设计)的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和工作实际相关。5.致谢。作者认为必要时可有此内容。致谢对象主要指论文的指导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等。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6.参考义献。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三、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要求论文终稿原则要求是打印稿。1.纸张:A4纸,单面打印。2.封面、毕业论文提纲或进度计划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均按学校统一规定格式打印。3.页面设置及页眉、页脚格式: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页眉1.5cm,页脚1.75cm。4.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居中,与正文空一行。5.前言、正文、结束语:统一用微软WORD软件排版,宋体小四号,标题加黑,行距20磅。图、表和正文之间空一行,图、表名称用五号黑体,图表内容用五号宋体。论文出处(作者):论文格式

2012年毕业设计报告(论文)写作指南

论文前言篇9

什么是假言判断?事物出现的后果,依赖一定条件,这样的判断,叫假言判断。如,必须呼吸,才能生存。

每个假言判断包括两个假言支,做为条件的假言支,叫前件,做为后果的假言支,叫后件。在“如果科学种田,那么作物丰产”这一假言判断中,“科学种田”,做为条件的假言支,叫前件,“作物丰产”,做为后果的假言支,叫后件。

由于假言判断依赖一定条件,而条件是不同的,因而有不同类型的假言判断。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什么是充分条件?两事物间,一事物出现,另一事物必然出现,这就是充分条件关系。如,如果摩擦,那么金属就生热。常用的联结词有“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什么是必要条件?两事物间,一事物不出现,另一事物必然不出现,这就是必要条件关系。如,必须学习,才能成才。成才的条件很多,如学习的物质条件好、文化基础知识好,都是促进成才的条件,但有些人虽然学习的物质条件差、文化基础知识差,然而肯学习,也成了才,但没有“学习”这一条,是断然成不了才的,“学习”就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常用的联结词有“必须……才……”“只有……才……”等。

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要”,即充分必要。什么是充要条件?只有某一个条件才能产生某一个结果,那么这个条件便是充要条件。如,只要也只有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才有生命现象。常用的联结词有“只要也只有……才……”“当且仅当……则……”等。

用假言推理论证论题,叫假言论证。高深的《对探路者适当宽容》(2012年7月14日《人民日报》)运用了假言论证。文章论题: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其反论题是:对探路者不要适当宽容。文章写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无鱼、无徒,就成了孤家寡人。其假言推理式可以书写如下:对探路者不要适当宽容,就要成为孤家寡人;不要成为孤家寡人,因此,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演绎推理的一种。其结论“对探路者要适当宽容”,明确地证明了反论题“对探路者不要适当宽容”为假。

在现实生活中,在写作实践中,为了扩大视野,常常要借助假言论证,借助假言论证,其作为推理前提的假言判断,一定要力求准确。在一个客运码头上,刚下船的旅客们正匆忙走出码头。这时,一个丢失了旅行包的施客意外发现了前面有个穿花衬衫的小伙子正提着他的旅行包往外走,他立刻追上去,挡住了他,责问:“你为什么拿我的旅行包?”那个穿花衬衫的小伙子一怔,立刻道歉:“怎么,这是你的,对不起,我拿错了。”他随即把旅行包还给了人家,然后头也不抬地向前走去。这一切,被一个民警看在眼里,民警立刻上前叫住了那个小伙子,经查,那个小伙子果然是个小偷(郭彩琴:《逻辑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4―165页)。其假言推理式可以书写如下:如果旅客拿错了旅行包,那么,被人指出后,没有什么极为特殊的原因,一定要回去找自己的旅行包,可是这个小伙子被人指出后,没表现出什么极为特殊的原因,没有回去找自己的旅行包,因此这个小伙子不是拿错了旅行包。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这位民警一时没有充分论据论证“那个穿花衬衫的小伙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论题,借助假言推理,准确论证了自己的论题。其做为推理前提的假言判断准确无误。

选言论证,又叫排除法,也是常见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先通过论证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都不能成立,然后确定原论题为真的一种间接论证方法。这种论证方法,在证明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可能性都不能成立时,常常运用选言推理,因此叫选言论证。

什么是选言推理?用选言判断做大前提的演绎推理,叫选言推理。

什么叫选言判断?表示事物可能有几种情况或者至少有一种情况的判断,叫选言判断。如,一部优秀文艺作品,或者是意蕴深邃,或者是形式精湛。他要么是大学生,要么不是大学生。

选言判断的支判断,叫选言支。在上述关于优秀文艺作品的例证中,“意蕴深邃”“形式精湛”,都是选言支。

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断定事物出现的几种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为该事物所具有,也可能几种情况同时为该事物所具有。即选言支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能两个以上都为真。如,他学习好的原因,或者学习勤奋,或者方法得当,或者基础良好。不相容选言判断,断定事物出现的几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为该事物所有,不能有两种以上情况为该事物同时所有。即选言支只有一个为真,不能两个以上都为真。如,在困难面前,要么战胜困难,要么被困难战胜。

了解了选言判断,再来说说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选言判断做大前提的演绎推理。李林宝的《领导威信哪里来》(2012年8月2日《人民日报》)运用了选言推理。其选言推理式可以书写如下:领导的威信或是靠上级封出来的,或是靠权力压出来的,或是靠宣传吹出来的,或是靠小聪明骗出来的,或是靠真心实意地、尽心尽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建立起来的。实践证明,领导威信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宣传吹不出来,靠小聪明骗不出来,因此,领导威信只能靠真心实意地、尽心尽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建立起来。这是一个不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论文前言篇10

唐宋方言学史研究,既能填补此项断代研究的空白,又为汉语方言学通史、唐宋语言学史、古代语言学通史等学术史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也能更正前人关于唐宋方言学的不妥之处。此外,唐宋方言学史中涉及的方言现象,还能为历史方言、现代方言、方言史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古汉语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支持①。

如何研究唐宋方言学史,目前可资借鉴的成果主要有:张永绵《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 [1]、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2]、华学诚《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3]、柳玉宏《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4]、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5]、汪启明《汉语文献方言学及研究》[6]、储泰松《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7]等。总体来看,专门探讨研究策略的不多,而且提出的有些策略也未必适用于唐宋方言学史研究。有鉴于此,我们拟定了几条研究唐宋方言学史的策略,这些策略多为前人未述及或语焉不详者。

一、把重要方言史料纳入讨论范围

前人研究方言学史时,一直把方言史料亦考虑在内,如《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提及古籍注解 和文人笔记等文献中的方言记载;《汉语方言研究小史》王力先生序云:“现在何耿镛同志把汉代经师的笺注和汉代语文著作所反映的方言现象、中古时期的方言记载等方言材料加进去,内容就丰富了……其所搜得的材料是很宝贵的,我们可以由此窥见汉语方言(学)发展的轮廓。”《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摘要》把辞书和经注征引方言称为“文献方言学”,并指出:“中国方言学研究的古典传统是口语方言学和文献方言学并行。”《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认为研究方言学史的方法论原则之一是方言学史与方言史并重,文中说:“(汉语方言学史)更大量的工作则是从各个时代的辞书、类书、注疏、文集笔记中把关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零散研究爬梳搜罗,并按一定的组织方法进行科学整理。”《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 “系统清理周秦汉晋时期的方言学史料,并兼及这一阶段的方言史料。”[5]该书共收王逸《楚辞章句》22条方言记载,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33条、郑玄注群经67条、高诱注《吕氏春秋》和《淮南子》72条,复从辑本中获得三国时期的方言材料50余条、两晋时期45条等。鲁国尧先生序该书云:“它(按:方言学史)就得囊括这一长时间内的有关方言记载、研究的各种史料,予以甄别、熔炼、分析,做出论断,前人的观点正确者阐发之,错误者驳正之,不足者补充之,还要能提出自己的新见,这新见还要有份量,如果是高见,就更难能可贵了。”

前人论及唐宋方言学时亦是如此。何仲英《中国方言学概论》第七部分“中国学者的方言研究”把慧琳《一切经音义》《切韵》系韵书均视为方言学史料 [8];《汉语方言研究小史》唐宋段重点介绍唐代汉藏对音

收稿日期:2012?05?14;修回日期:2012?12?28

基金项目:2011年甘肃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唐宋方言学材料及其价值”(YYGGS201107)

作者简介:王耀东(1970?),男,甘肃陇西人,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古代语言学文献.

材料和宋代方音材料[2];《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主要依据玄应《众经音义》、窥基《法华音训》和《妙法莲华经玄赞》、慧琳《一切经音义》、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音义书中的方言史料。

前辈学者把方言史料纳入方言学史,原因有二:一是现存的方言学史料太少;二是重要的方言史料亦蕴含方言研究成分。在研究唐宋方言学史时,我们要广泛钩稽重要的方言史料,尤其是辞书、经注、笔记、集注、地志和佛经音义书中的材料。这些材料比较零散,须整合后分类述评;辞书和经注材料须考察其共时性;汉藏对音材料的地域性和音值的对等程度不好把握,可暂不予考虑。

二、文献的全面考察和重点考察

相结合

前人对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或是简述性或是专题性。最早论述唐宋方言学史的是《中国方言学概论》,此文仅提及慧琳《一切经音义》《切韵》系韵书、颜师古《匡谬正俗》、庄绰《鸡肋编》《宣和遗事》等,显然没有对唐宋文献进行全面考察。此后出现的一批旨在构建汉语方言学史史学框架的专著和论文谈及唐宋方言研究状况时,总是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而这些例子都来源于明清学者的称引。唐宋方言学史专题研究有刘红花《方言词研究》[9]、储泰松《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10]、王智群《颜注引方俗语研究》[11]、赵振铎《唐人笔记里面的方俗读音》[12]等。李匡乂《资暇集》、沈括《梦溪笔谈》、王观国《学林》、王楙《野客丛书》、周去非《岭外代答》、洪迈《容斋随笔》等书中的方言学成果鲜有提及,对《匡谬正俗》、陆游《老学庵笔记》等书中的方言研究亦未进行深入探析。

全面考察须从《四库全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等大型丛书入手(据初步调查,两种丛书共收唐宋文献近千部)。还要适当考虑元明清以来的唐宋佚文。考察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根据两部丛书的《提要》,结合清代《续方言》系列书,初步确定一批可能含方言学史料的文献;微观层面,把这些文献粗略过一遍,确认蕴含方言学史料的文献(据考察,涉及方言学史料的唐宋文献在百部以上),然后逐本爬梳材料。

重点考察以史志、小学书、笔记和地志为主。史书的艺文志通常刊载方言专著;小学书包括小学专著和辞书,如李涪《刊误》《匡谬正俗》《切韵》系韵书等,佛经音义书也归入此类;《资暇集》《梦溪笔谈》《老学庵笔记》等唐宋笔记中含有大量的方言论述;唐宋地志除有零散的方言记载外,还有完整的方言研究内容,如《岭外代答·风土门》有“方言”和“俗字”两节。

三、合理利用清人辑录成果

最早涉及唐宋方言学史料的是清人《续方言》系列书。这些著作以续补扬雄《方言》为目的,辑录古代方言词语,并兼收少量方言学史料。这类著作有戴震《续方言》(二卷)、杭世骏《续方言》(二卷)、程际盛《补正》(二卷)、徐乃昌《又补》(二卷)、程先甲《广续方言》(四卷)、张慎仪《新校补》(二卷)和《方言别录》(四卷)等。影响较大的是《续方言》《广续方言》和《方言别录》(原名《唐宋元明方言、国朝方言》),其中后两部辑录唐宋方言学史料较多(总量不及我们掌握的十分之一)。《方言别录》把《匡谬正俗》《梦溪笔谈》和《老学庵笔记》等书中成段的方言学史料压缩成了简略的方言记载,抹杀了作者对方言的认识和思考。

《续方言》系列书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主要有:材料遗漏尚多,不标原始出处,所注出处有误,截取方言句段不合理,文字错讹脱漏,误判方言史料,朝代名与地名相混,自乱其例等。如杭世骏《续方言》辑录方言材料522条,时人评价很高。然《补正》校正67条,超过原书十分之一。《新校补》又“是正者十之七八,芟补者十之五”。凡此种种,笔者暂不赘言,拟另撰《清人辑录唐宋方言材料之失》一文详叙。

尽管如此,《续方言》系列书仍是研究方言学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初次排查含有方言学史料的唐宋文献时,可把《续方言》中出现的直接认定;同时,通过与《续方言》比对,弥补搜集时遗漏的古籍和材料。

四、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相结合

一部完整的唐宋方言学史,既要全面概述其整体面貌和具体特点,又要重点讨论代表性成果。

全面概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①唐宋方言史料状况,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概述。②唐宋方言研究状况,除介绍出现过的专著外,还要概述唐宋人研究方言的特点和内容。据我们了解,特点有:唐宋学者多以“论述”的方式进行方言研究,方言研究语音和词汇并重,有些研究是无意为之,注重揭示古今诗文中的方言等;内容有:关于方言观的论述,关于各地方言现象的论述,关于南北方言的论述,关于方言本音本字的论述,关于方言名源的论述,关于诗文中方言的论述等。

重点讨论的内容应包括唐宋人的方言观、方言专书和知名学者的方言研究,兹简要分述如下。

(1)唐宋人方言观包括:方言自古就有,各地方言不同;方言为通语之讹;方言多为通语音转而来,重音不重形;方言皆有所本,多为古语之遗;南北方言具有互动关系;方言形成自有原因等。

(2)唐代有李商隐《蜀尔雅》(三卷),北宋有王浩《方言》(十四卷)、王资深《方言》(二十卷)、吴良辅《方言释音》(一卷)等。这些著作虽已亡佚,然史志均有记载,如《直斋书录解题》卷3:“《蜀尔雅》三卷,不著撰人名氏,《馆阁书目》。按:李邯郸云:‘唐李商隐采蜀语为之。’当必有据。”

(3)唐代研究过方言的学者有慧琳、刘知己、李涪、颜师古、刘肃、段成式、封演、李匡乂等,宋代有沈括、项安世、王楙、王观国、朱熹、郑樵、洪迈、胡仔、陆游、周去非、俞琰等。方言学史要归纳他们方言研究的成就,指出其对前代方言学的继承和对后世方言学的影响。对《匡谬正俗》《刊误》《资暇集》《容斋随笔·四笔·南北语音不同》(卷9)《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卷29)《学林·方俗声语》《老学庵笔记》等著作,既要进行宏观评述,又要从微观方面揭示作者表达的方言观和反映的方言现象。

在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宏观评价和微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唐宋学者研究方言的方法、理论、经验及历史条件,探讨唐宋方言学的发展道路及其内在规律,构建符合客观实际的唐宋方言学史的史学框架。

五、参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罗常培《中国方音研究小史》是汉语方言学史学科的草创之作;[13]许宝华、汤珍珠《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14]《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汉语方言学导论》第九章“方言学史概要”、[15]张玉来《方言音韵研究小史》、[16]游汝杰《汉语方言学的传统、现代化和发展趋势》[17]等勾勒了汉语方言学史的大致脉络;《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则是唯一的断代研究。这些著作给我们提供了方言学史的写作范式。

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根据学者研究的自觉程度和所取得的成就,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上世纪20至80年代。这个阶段的研究多为印象性的简述或少量的材料辑录,学者们还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提到学术史的高度。主要成果有:《中国方言学概论》、崔骥《方言考》[18]、周祖谟《问学集》、[19]丁介民《方言考》、[20]周法高《中国方言学发凡》②和张永绵《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等。

第二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这个阶段学者研究方言学史的自觉性加强,出现了方言学简史和断代史,其中有些涉及唐宋方言学史的内容。主要成果有:《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等。也有专门探讨唐宋方言学的论文,或是专题研究,如徐时仪《北宋王浩、王资深曾著有》 [21];或是宏观概述,如《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此类成果还有时永乐、门凤超《唐代的方言著作》 [22]、汪寿明《与方言》[23]、马重奇《方言考——兼评张慎仪所辑唐宋方言》[24]、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25]、冯庆莉《和的方言词比较研究》[26]、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27]、刘晓南《朱熹与闽方言》[28]、钱毅《从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29]等。

第三阶段为2010年以后。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全面探讨唐宋方言学和方言学史料。《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首开风气,谈及如下内容:唐代文献方言记录概览,唐人对方言的记录和描写,唐人对方言现象的认知等。其后王耀东《唐宋方言学材料考论》首次对唐宋方言学史料进行了大范围的搜集和系统讨论。[30]

上述成果能为研究唐宋方言学史提供一些材料、方法和观点。

六、辩证对待前人观点

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前人的某些观点进行辨正,试举数例。

(1)《中国方言学概说》、陈钝《旧籍中关于方言之著作》[31]《汉语方言研究小史》《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陈炳迢《辞书概要》[3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33]等均认为唐宋时期未出现过方言专著。《汉语方言研究小史》说:“这一时期(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关于方言研究的专门著作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研究音韵的著作或者其它文献资料中找到这一时期方言差别的零星记载。” [2]何先生此说欠妥。首先,唐宋时期出现过方言专书。其次,我们从唐宋研究音韵的著作中很难找到理想的方言学材料。再次,唐宋方言研究的成果不限于一些方言差别的零星记载。

(2)许多学者在谈及唐宋方言研究时总把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该书卷19有“俗语有所本”一条)作为代表。《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只提了《困学纪闻》和《齐东野语》;《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只提了《匡谬正俗》和《困学纪闻》;《汉语方言学导论》也只提到了这两部著作;[15]《辞书概要》说:“这段时期,兼录方俗词语的书有唐颜师古的《匡谬正俗》,宋赵叔向的《肯綮录》、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明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但它们都不是方言词典专著,收录也很少。”[32]经考察我们发现,《困学纪闻》“俗语有所本”一条中没有出现一个地名,王氏只在古文献中找到了这些俗语的原始出处,该书与方言研究有很大距离。

(3)《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认为:唐宋类书和清代的一些重要的辑佚著作如《小学钩沉》《邃雅斋丛书》《汉学堂丛书》《玉函山房辑佚书》《小方壶斋丛书》《小学钩沉续编》等都有六朝唐宋方言学材料。这一提法也许适用于六朝,但未必适用于唐宋。因为唐宋类书中的方言学材料极少,即使有几条,也因类书的抄撮性质,未必有共时价值;清代辑佚书所收佚书基本上是唐以前的,鲜有唐宋方言学材料。

七、在汉语方言学史上定位

举凡学术史,必是横向分析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在对唐宋方言学史料进行大范围的搜集和系统讨论的基础上,还须考察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代以及元明清的方言研究,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和语言政策,在古代文化史、古代语言学史、古代方言学史的大背景下对唐宋方言学在学术史上定位。

南北朝以前的方言研究,《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论之甚详。南北朝方言学史料,据我们初步了解,只有刘延明《方言》(已佚)和少量的方言记载。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文献大量散佚的客观原因外,恐怕这个阶段方言研究处于低谷是主要原因。较之南北朝,唐代方言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蜀尔雅》,颜师古等学者也均有方言研究成果,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方言研究仍处于低谷。宋代出现过王浩《方言》等三部方言专著,沈括等一批学者也参与了方言研究,民间可能还印行关于方言的小册子,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与宋代杂剧、话本等俗文学的繁荣有关。元代出现了反映北方方言的名著《中原音韵》。明代有李实《蜀语》、岳元声《方言据》等方言专书,也有《韵略易通》《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等一批反映方音的韵书韵图,还有《问奇字》《菽园杂记》《字学元元》等记载方言的笔记杂记。至清代,方言研究达到全盛,具体表现在:编纂了一批续补扬雄《方言》的著作;撰写了许多调查、辑录和考证方言俗语的著作,如钱大昕《恒言录》、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钱坫《异语》、翟灏《通俗编》、梁同书《直语补证》、张慎仪《方言别录》、钱大昭《迩言》等;做了校勘疏证扬雄《方言》的工作,如戴震《方言疏证》、卢文弨《重校方言》、刘台拱《方言补校》、钱绎《方言笺疏》、王念孙《方言疏证补》等;出现了一些研究方言音韵的著作,如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陈澧《 广州音说》等;民间流传着各种地方韵书,如福州的《戚林八音》、漳州和厦门的《雅俗通十五音》、潮汕的《潮汕十五音》、广州的《千字同音》、徐州一带的《十三韵》、武昌的《字汇集》、江西靖口一带的《辨音摘要》、河北一带的《五方元音》等。另外,研究戏曲声律的著作和地方志也涉及方音材料,如王德辉、徐沅《顾误录》和段玉裁参编的《富顺县志》、俞樾参编的《续天津县志》和《上海县志》、钱大昕参编的《长兴县志》和《鄞县志》、杭世骏参编的《乌程县志》和《平阳县志》等。

纵观古代方言研究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给唐宋方言学史做出比较合理的定位。《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把宋元之际视为方言研究走出低谷而承前启后的时 期[5]。《汉语方言学导论》则认为:“如果说汉代是传统方言学的勃兴期,那么隋唐宋元应该是衰微期。”[15]

注释:

本文所说的“方言”仅指汉语的地方变体,不包括无地域名的俗语、少数民族语和社会方言。方言学史料须有明确地域名或根据语境可推知地域。

周法高的《中国方言学发凡》载台湾1955年《中国语文研究》,笔者仅见目录而未见原文。

参考文献:

[1]张永绵. 论方言学遗产的整理和研究[J].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 1963(1): 97?106.

[2]何耿镛. 汉语方言研究小史[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 37?44, 28.

[3]华学诚. 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论略[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6(1): 66.

[4]柳玉宏. 六朝唐宋方言研究综述[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8(6): 49.

[5]华学诚. 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修订本)[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6, 17.

[6]汪启明. 汉语文献方言学及研究[A]. 中国语言学(第四辑)[C].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87?192.

[7]储泰松. 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J]. 语言科学, 2011, 12(2): 113?123.

[8]何仲英. 中国方言学概论[J]. 东方杂志, 1924, 21(2): 31?63.

[9]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10]储泰松. 唐代音义所见方音考[J]. 语言研究, 2004, 24(2): 73?83.

[11]王智群. 《急就篇》颜注引方俗语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1(5): 102?104.

[12]赵振铎. 唐人笔记里面的方俗读音[A].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第三辑)[C]. 成都: 巴蜀书社, 2000: 346?359, 268?293.

[13]罗常培. 中国方音研究小史[J]. 东方杂志, 1934, 31(7): 141?154.

[14]许宝华, 汤珍珠. 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J]. 语文研究, 1982(2): 122?132.

[15]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导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189, 199.

[16]张玉来. 方言音韵学研究小史[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1): 97?99.

[17]游汝杰. 汉语方言学的传统、现代化和发展趋势[J]. 中文自学指导, 2007(1): 33?38.

[18]崔骥. 方言考[J]. 图书馆学季刊, 1932, 6(2): 194?194.

[19]周祖谟. 问学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6: 494?656.

[20]丁介民. 方言考[M]. 台北: 中华书局, 中华民国五十八年: 66.

[21]徐时仪. 北宋王浩、王资深曾著有[J]. 文献, 2005(2): 279.

[22]时永乐, 门凤超. 唐代的方言著作[J]. 文献, 2007(2): 66.

[23]汪寿明. 《广韵》与方言[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1): 33?39.

[24]马重奇. 《类篇》方言考——兼评张慎仪《方言别录》所辑唐宋方言[J]. 语言研究, 1993(1): 136?143.

[25]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的记述看早期闽语[J]. 语言研究, 2003(1): 61?69.

[26]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的方言词比较研究[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7]刘晓南. 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2): 36?45.

[28]刘晓南. 朱熹与闽方言[A]. 汉语历史方言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6?78.

[29]钱毅. 从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看唐宋吴方言[J]. 社会科学家, 2010(1): 150?153.

[30]王耀东. 唐宋方言学材料考论[D].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2011.

[31]陈钝. 旧籍中关于方言之著作[J].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 1929(8): 112?122.

[32]陈炳迢. 辞书概要[M].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200.

[33]周振鹤, 游汝杰. 方言与中国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11.

The Research Tactic for the History of Tang and Song Dialectology

WANG Yaodong

论文前言篇11

所谓的颠覆关系就存在于这一斗争最有趣和最复杂的种种形态中”[2](P187)。在这里,米歇尔强调了语言与图像之间漫长的斗争过程,认为两者之间辩证复杂的张力关系构成了文化的发展。如果说传统文化是语言实施着对图像的压制和控制,那么,进入当代的视觉文化时代,图像应该站在与语言构成对立面的基础上,消解语言中心主义的局面,通过制造图像和观看图像承担世界意义的建构。但是,图像的兴起以及形成的对语言的挑战,并不意味着图像取代语言成为知识体系和文化秩序的主宰,而是将图像在语言中心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摆脱语言论的控制,在关注语言与图像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中重新挖掘和创造图像,让图像再度被发现,让图像彻底释放出自己的知识能量。

图文之争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图文之争的介入给当代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图像意识的增强,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图像、文本形式、文学的存在方式、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序》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有的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的再现都是异质的,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再现,它们与权力、价值和人类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文化模式的变化。一种阅读文化与一种观看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含蓄地指出社会性和主体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种文化所构成的各种个体和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可以在媒体再现中找到交汇点。换句话说,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异质关系,两者之间的研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毫无价值的平行对照,相反,两者之间内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构成的外部关联使得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为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和旨归是文学语言本身,认为语言是一种线性的、稳定和逻辑的符号,先行地设定文化、文学发展变迁的规律。在这种观念中,语言占据主导优势,而图像只是语言之外与人的感性层面相关联的不可靠的形式,图像与语言根本无法联袂,亦无法在一种张力的结构中生发出更高意义上的思维模式。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单纯的语言学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当今文学图像化和传媒化趋势作出有力的阐发,同时它也无法表征当前层出不穷的文学审美现象。

因此,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须摆脱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关切当代传媒视野中的文学现实问题,在正视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考虑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寻找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本雅明是建构此种研究范式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摄影与电影的过程中预言电影将成为未来语言的者,认为以文字和书籍为代表的传统印刷文化必将受到以图像为主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冲击,这昭示着图文之争在现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与本雅明不同,利奥塔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对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欲望、话语与图像、推论和感知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为感性、欲望、图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寻找依据,解构西方传统的元叙事话语和思维模式,达到攻击现代性的目的。鲍德里亚比本雅明和利奥塔走得更远,他在由电脑所创造的虚拟图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传统的文学生成和存在方式,认为虚拟图像比真实存在更完美真实。

在此观念下,文学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设置和厘定,也就是说:图像与现实的脱节、虚拟与真实界限的消解,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出现问题,这无疑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雅明、鲍德里亚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对图文关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艺理论对图文关系的重视源于当代文化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新的创作和阅读感觉经验,它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建构。显然,西方文化领域对图文关系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图像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交叉的层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图像与文学差异、互动和互通的特征,进而进入图文生产、消费与社会权力表达、文化模式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究上。

当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图文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展开,这主要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图像的强势原因、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等。这是当前文学遭遇图像时代问题的一种“宏大理论”式的阐发,这种研究并没有在图像与语言之间折叠、缠绕的复杂关系中解决文学变化的具体问题;二是沿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历史命题,在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根据文学和视觉艺术两者的交叉渗透,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关注视觉艺术,同时强化从图像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试图在文学与图像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性的文学理论。具体而言: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就是理解图像如何借助物理时空的张力结构,来接近文学并通过语言立“象”达到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至境。

反之,从图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就是理解图像如何赋予文学语言新的意义,探索图像在文学语言塑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历史形态: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以此揭示语图关系发展的规律。显然,以上所说两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侧重语言与图像的对立,以此勾画出当代文化模式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后者则侧重语言与图像两种媒介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学本身,回答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因媒介不同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前者侧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则是从内部探讨文学的根本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学中,传统的文字叙事所固化的领域开始成为语图关系研究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叙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围绕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的叙事特点,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图像与文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图像对叙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现问题,旨在解构文字叙事在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摆脱与语词共存和竞争中图像的压抑性地位。通过图像与文字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让两者在交互叙事中建构不同的价值维度,以此彰显不同的审美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文学有太多的启示,这昭示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观念的重要转变,这些探索对于建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

图文之争与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几点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文艺理论界关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一直存在论争,不同观点的研究者在本质建构和拆解的论争中宣扬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图像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作为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问题,在为文艺理论营建新的研究思路的同时,跳出本质主义、历史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思维模式,力求返回文学活动本身,沿着亚里士多德所设定的文学媒介理论的路线寻求“拯救文学现象”,这无疑将为我们重新反思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契机。

首先,文艺理论研究应从文学现实出发,避免抽象化。何谓文学现实?在我看来,其实质就是被文学本质思维模式所遮蔽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与其他文化形式交织、文学本身新变的现实问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理论观念指引下,文学理论研究大都围绕原典或抽象概念的演绎展开讨论,试图勾画出一幅以理念存有为深层基础的文学图景。这是一种本质先行的理论模式,此种模式直接规定文学之为文学的本质,达到一种理论自身的自洽性和完美性,最终,文学现象被置换成一个抽象化、一元化的世界,文学活动的朴素性和现实性逐渐消失。

图像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不同,它是当代传媒文化现实中文学发展出现的真问题,它带动文学活动各要素在传媒世界中发生了新变。比如依照新媒体观念,图像、语言和其他文本都混杂其中构成超文本文类,读者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的文本世界目不暇接,此种变化打乱了以往文学理论设定和裁量文学的标准。因此,文学理论必须真正面对这些问题,从学理层面加以阐发,进而把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向前推进。

论文前言篇12

    图文之争与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图文之争的介入给当代文学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图像意识的增强,文学与传媒、文学与图像、文本形式、文学的存在方式、图像叙事与文本叙事等诸多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米歇尔在《图像理论?序》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所有的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的再现都是异质的,文学与视觉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再现,它们与权力、价值和人类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影响到文化模式的变化。一种阅读文化与一种观看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仅是一个形式问题;它含蓄地指出社会性和主体性所采取的形式,一种文化所构成的各种个体和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文学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可以在媒体再现中找到交汇点。换句话说,图像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异质关系,两者之间的研究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毫无价值的平行对照,相反,两者之间内在的互动关系以及构成的外部关联使得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为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文艺理论观念。

    从历史上看,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中,文学理论研究的中心和旨归是文学语言本身,认为语言是一种线性的、稳定和逻辑的符号,先行地设定文化、文学发展变迁的规律。在这种观念中,语言占据主导优势,而图像只是语言之外与人的感性层面相关联的不可靠的形式,图像与语言根本无法联袂,亦无法在一种张力的结构中生发出更高意义上的思维模式。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视觉文化和读图时代的来临,单纯的语言学思维方法已经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当今文学图像化和传媒化趋势作出有力的阐发,同时它也无法表征当前层出不穷的文学审美现象。

    因此,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必须摆脱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不合理方式,关切当代传媒视野中的文学现实问题,在正视语言学等研究方法的同时,侧重考虑在图像与文字之间寻找文艺理论研究的生长点。本雅明是建构此种研究范式的积极实践者和探索者,他在研究摄影与电影的过程中预言电影将成为未来语言的者,认为以文字和书籍为代表的传统印刷文化必将受到以图像为主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冲击,这昭示着图文之争在现代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将成为一个待解的问题。与本雅明不同,利奥塔从解构理论的角度对西方传统文艺理论中存在的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欲望、话语与图像、推论和感知等二元对立模式进行批判性考察,为感性、欲望、图像和想象力的存在寻找依据,解构西方传统的元叙事话语和思维模式,达到攻击现代性的目的。鲍德里亚比本雅明和利奥塔走得更远,他在由电脑所创造的虚拟图像世界中,反思和批判传统的文学生成和存在方式,认为虚拟图像比真实存在更完美真实。

    在此观念下,文学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应该重新设置和厘定,也就是说:图像与现实的脱节、虚拟与真实界限的消解,使得传统的“文学艺术模仿生活”的观念出现问题,这无疑对当代文艺理论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本雅明、鲍德里亚在文化和艺术层面上对图文关系的探索,深刻地表明文艺理论对图文关系的重视源于当代文化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新的创作和阅读感觉经验,它是对当下文学艺术发展的理论总结和建构。显然,西方文化领域对图文关系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方法和思路不同于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已进入到图像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符号政治经济学分析的综合、交叉的层面,其研究主旨是在揭示图像与文学差异、互动和互通的特征,进而进入图文生产、消费与社会权力表达、文化模式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探究上。

    当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图文关系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展开,这主要沿着两种思路进行:一是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探讨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强调图像的强势原因、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等。这是当前文学遭遇图像时代问题的一种“宏大理论”式的阐发,这种研究并没有在图像与语言之间折叠、缠绕的复杂关系中解决文学变化的具体问题;二是沿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的历史命题,在文学与传媒的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根据文学和视觉艺术两者的交叉渗透,从文学语言的角度来关注视觉艺术,同时强化从图像的角度来审视文学,试图在文学与图像之间建构一种互文性的文学理论。具体而言:从文学语言的角度研究视觉图像,就是理解图像如何借助物理时空的张力结构,来接近文学并通过语言立“象”达到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至境。

    反之,从图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语言,就是理解图像如何赋予文学语言新的意义,探索图像在文学语言塑造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比如研究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历史形态:以图言说、语图互仿和语图互文,以此揭示语图关系发展的规律。显然,以上所说两种研究的价值取向不同:前者侧重语言与图像的对立,以此勾画出当代文化模式的变迁,以及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变化;后者则侧重语言与图像两种媒介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交融凝聚到文学本身,回答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因媒介不同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果说前者侧重外部研究,那么后者则是从内部探讨文学的根本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叙事学中,传统的文字叙事所固化的领域开始成为语图关系研究的重要目标,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叙事文本研究,此研究围绕图像与文字两种不同的叙事特点,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考察图像与文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突出图像对叙事文本的模仿和再现问题,旨在解构文字叙事在叙事传统中的绝对主流,摆脱与语词共存和竞争中图像的压抑性地位。通过图像与文字之间复杂关系的梳理,让两者在交互叙事中建构不同的价值维度,以此彰显不同的审美意义。诸如此类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重新理解文学有太多的启示,这昭示着当前文艺理论研究观念的重要转变,这些探索对于建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意义。

    图文之争与当前文学理论研究的几点反思

论文前言篇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