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与管理论文实用13篇

维护与管理论文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1

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从显示器的开关、主机的开关、不用时电源的拔出到键盘的平稳放置、关机时软件程序的关闭都需要注重细节。例如在启动计算机时,在开启显示器之后,要等显示器正常启动后再开主机,以避免接入的电压突然增大损害电源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要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常识,了解各个部件的注意事项,注重各个部件之间的关系,能够及时正确处理常见硬件故障,不会因为维护失误而造成更多的损失。

1.2注重环境的检测与维护

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环境主要有温度、电磁干扰、湿度、洁净度四个主要环境因素。计算机最适应的温度在15℃到30℃之间。因为计算机的集成度较高,自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热。且主机处于密封状态,空间小,散热慢。如果周边温度过高或者风扇出现故障很可能引起元件烧毁。电磁干扰则主要是指计算机周围的磁场,电磁干扰会引起显示混乱、数据处理错误、内存信息丢失、磁盘驱动器动作失灵等问题,甚至销毁存储数据。计算机存放适应的相对湿度在10%~80%之间,运行期间的适宜相对空间湿度在30%~70%之间。空气湿度关系着静电的积累,轻者影响数据存储,重则造成计算机硬件腐蚀生锈。洁净度则主要是指要定期清理集成电路板、内部元件上的大量灰尘,以免造成死机短路现象出现。

2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或损坏的原因分析

2.1计算机外部原因

计算机损害的外部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环境因素。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温度、湿度、电磁干扰、洁净度。其二,是电源的稳定性。突然停电或者电压不稳定(多数情况为增高)会瞬间导致计算机设备烧坏。其三,不正当的用户操作。例如烟灰散落进键盘、键盘进水、显示器滑落等。其四,不正当的书籍堆放和遮灰布放置,导致设备散热受阻,整体温度上升。

2.2计算机的内部原因

计算机的内部原因分为两大类。一是软件原因造成的硬件损害。在计算机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计算机用户遇到的计算机故障都是由软件引起。其原因在于用户对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认识不足。此外,计算机中毒也会导致计算机硬件出现问题,特别是网络黑客肆行的今天,病毒轻则导致信息泄露,重则报废计算机。二是由于设备冲突而引起的硬件损坏。例如在计算机新装入板卡后,通常会出现设备资源冲突问题。从Windows95开始,即插即用较为常见,包括I/0端口、DMA通道、IRQ号等。这种即插即用模式要求计算机具有相应的BIOS、操作系统和设备,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合安装的情况比较多,导致DMA通道、I/O地址出现缺损值,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和资源不相协调,造成资源冲突引起硬件损伤。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在基础维护的前提上加强管理与维护措施,才能更好地完成计算机硬件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

3计算机硬件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分析

3.1扎实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维护工作

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维护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计算机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包括保证计算机运行环境的温度适应、湿度适应、避免电磁干扰、及时清理灰尘、保证电源电压稳定、计算机使用单独插座、平稳安放计算机等。此外,还要注意计算机主机要放在通风位置,避免散热受阻,但又要远离直射光、空调等光热源。二是正确使用计算机。其一,开关顺序要正确,先开外电源,再接通主机。关机则反之。其二是使用过程不允许移动显示器和主机。其三,不能超长时间工作,例如连续24小时以上超负荷工作。其四,不能带电拔插硬件,同时防止静电破坏硬件。其六,计算机硬件出现异常响声、报警、过热时应当立即停止运行,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

3.2重点维护计算机外部硬件设施

计算机外部硬件设施主要包括显示器、鼠标、键盘。显示器的管理与维护主要在于防尘、防潮、防摔。在清洁时一定要在显示器关闭且电源拔掉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采用专业清洁设备进行清洁。同时,要注重显示器开关与主机之间的顺序,防止电流脉冲影响主机。键盘的管理与维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能用力敲打或恶意损坏键盘。其次,不能在键盘上吃东西、喝水,以防止水和食物细碎落入键盘。虽然现今有防水键盘等新型技术键盘,但实物和水依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键盘的灵敏度和寿命。鼠标目前主要分为光标鼠标和无限鼠标。无论用户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在使用时都应当轻轻点击,防止弹性开关损坏。同时,要习惯使用鼠标垫,以避免鼠标与桌面摩擦产生静电影响鼠标运行。此外,还需要保持鼠标表面的清洁度,减少灰尘对感光器的影响。

3.3加强计算机内部硬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计算机内部硬件设备的重点维护对象是硬盘、内存、CPU、显卡、光驱和光盘。1)硬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硬盘的常见故障为系统不认硬盘:这种故障大多出现在连接电缆和IDE接口上。系统无法启动:主引导程序损坏、分区有效位错位、分区表损坏。硬道出现坏道“SectorNotFound”或“GeneralErrorInReadDriveC”。在日常的管理与维护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维护硬盘。首先,在故障查找中可通过硬盘灯的现实状态来确认故障所在。明灯则表示电源连接正常。其次可通过ATA接口转换、IDE接口转换、数据线更换等方式来对其进行维修和维护。再次,要定期清理硬盘,尽量避免格式化。最后,在出现坏道时要尽快修复。避免突然断电。因为突然断电,会导致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磁头与磁盘之间产生巨大摩擦,对硬盘损伤极大。2)内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内存的故障表现:一是黑屏,“滴滴滴……”的声音响不停。二是屏幕显示“Error:UnabletoControlA20Line”出错信息后死机。三是系统刚启动报注册表错误,要求重启或者内存短路导致主机无法加电。管理与维修、维护的具体措施是首先确保机箱内部清洁,确保内存条与主板有效接触。其次是在内存条接触不良时将内存条取出,用橡皮擦擦拭两边。再次是检查内存条插槽和芯片是否损坏,在更换内存条要选择与原来相同的外频,以避免不兼容的问题出现。最后是检查、确保内存与主板的兼容性。3)CPU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CPU即中央处理器,其散热性能关系着整个计算机的运行。由此,在CPU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时最重要的就是防止CPU温度过高。其故障表现为频繁死机、无法开机、开机运行无变化等。其主要的维护措施除糖厂的注意散热、注意清洁、避免超频、做好减压防震工作外,还要仔细检查CPU与插座的接触是否紧密,是否是BIOS系统中关于CPU高温报警的设置错误。4)主板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主板故障常见表现为系统启动失败、屏幕无显示、电脑频繁死机等现象。其管理与维护措施有三种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毛笔或橡皮擦清洁主板。二是观察各插口、插头、插座是否歪斜、接触不良,电阻、电容引脚是否相撞,主板表面有无烧焦现象,芯片是否完好,主板上的元器件是否脱裂。第三种方法在维修中应用较多,利用电阻、电压测量法检测主板。通常情况下载加电之前应从正反方向测量一下主板上电源+5V与地(GND)之间的电阻值(一般300≧R≧100)。5)显卡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显卡故障一般表现为开机无显示、显示不正常两大问题。对于显卡的日常维护除了清洁度、温度等常规环境的确保外,还需要对显卡与主板之间的接触进行日常观察与维护。例如(上接第8836页)在开机后出现一长两短的蜂鸣声则表示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多数是卡槽松动引起。维护的措施有正常使用显示器和相关软件,避免不必要的主机箱移动和线路拉扯。同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6)光驱和光盘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措施光驱最常见的故障是不能正常读写。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激光头受损。日常管理与维护的措施有定期或不定期利用专业清洁设备对光驱或光盘进行清洁。简单的护理也可采取使用棉签蘸取酒精进行擦拭,除去灰尘。必要时,可适当运行光驱设备,以避免其老化。此外,在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中还可采取直接观察法、逐步增减法、组件比较法、最小系统法、组件替换法、升降温法等方法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以达到保证计算机高速科学运行效果。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2

论文摘要: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适应高品质公路,尤其是联网收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要求,包括通信、收费、监控在内的公路机自系统应运而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支撑系统,其工作的特点是分布地域广,稳定性、可靠性要求高,并且绝大部分系统设备都是全天候工作。只有加强机电维护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转,确保收费、监控数据、视频图像和语音的不间断实时传输,避免系统中断造成管理失控、通行费流失等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问题 如何使该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仅取决于设备本身,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设备运行中的维护管理,如何充分发挥机自设备的作用,推动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主要从机自设备维护管以及维护人员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设备维护与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行为,包括对设备的操作、使用、保养、维护、检测、改造和更新,目的是使机电系统达到最佳的状态和实现最高的运行效率,实现高速公路最合理、最有效的整体运作能力,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1.1 坚持系统管理的思想: 一是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管理。传统的设备管理一般集中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工作上,而系统管理要求对设备的先天阶段(制成之前)和后天阶段(制成之后)进行系统管理。如果设备设计制造上有缺陷,单靠后天的雏修是无济于事的。应该把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度、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更新等的全过程作为管理对象,尽可能消除故障产生原因。二是对设备采月的维修方法和措施要系统化。在设备的设计、建设阶段,就要认真考虑设备的使用需求,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把机自系统整个使用周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的管理,以求得设备的最佳效益,形成了以设备一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完整的维修体系。 1.2 设备的日常维护: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宗旨是“预防为主,重点控制”。 1.2.1 坚持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强对设备的计划预防维护,采用以设备分类为依据,以日常巡检、定期维护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对那些重复性发生故障的部位,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改善维修,以防止同类故障的再次发生;要找出影响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采取措施把质量缺陷减少或消灭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要建立设备状态监控,提高系统的维护成效,尽量减少维修费用,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最高。 1.2.2 坚持重点控制的思想: 为了使有限的维修资源相对集中地使用在对高速公路运营及经济效益起重要作用的设备上,就是要区别设备的不同重要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与维修的对策和措施,实施有效的分级管理,既可以节约经费,又能满足正常运营的要求。对出了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生产的设备实行事后修理;对发生故障对系统运行和高速公路运营及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关键设备应采取预防维修并实施重点保障,必须有建立应急抢修预案和备份器材准备。 1.3 设备维修记录及其整理分析:设备维修记录是维修工作的基础。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从设计、建设、安装、使用、维修一直到设备报废更新所有的数据和资料。设备维修记录一般分为输出数据资料和输人数据资料两大类,其中输入数据即原始数据资料,输出数据资料包括分析数据和成果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依据。因此,需要建立哪些原始记录以及记录什么项目,应与输出数据资料的要求相适应,而输出数据资料又要服从设备管理的一定目的。记录的项目要切合实际,力求完整、具体、明确,并使有关人员能正确填写它的内容。对原始记录的登记填写、检查、保管等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3

随着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血管通路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影响患者透析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内瘘容易堵塞、自体表浅静脉血管条件差,难以建立直接动静脉内瘘,不得不选择人造血管来建立透析生命线。现对我科5例应用了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5例,男1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61.6岁,血透龄均>5年,使用人造血管平均 > 2年,每周透析时间为2~3次,每次4小时,血流量为200~280ml/min. 1.2 方法 1.2.1 人造血管内瘘手术方法 采用人造材料聚四氰乙烯血管于患者左或右前臂与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肱静脉U型端吻合术。 1.2.2 人造血管穿刺方法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时不使用止血带。?穿刺点的选择 :穿刺点应轮流替换,切记定点穿刺。沿着人造血管的平行轴每两个穿刺点距离0.5~1cm,动静脉间的距离应在4cm以上,距吻合口3cm内的位置不能穿刺。?穿刺方法:穿刺前仔细摸清血管走向,动脉穿刺的方向可以顺血流也可以逆血流,静脉穿刺方向始终顺血流方向,即向心方向,使重复循环降至最少。由于人造血管的修复较差护理论文,也可动脉穿刺人造血管,静脉穿刺周围血管,这样既减少了再循环又延长了人造血管寿命。采用16G*1英寸金属内瘘穿刺针,针尖斜面向上,呈40°~45°角刺入人造血管,进入血管后,有明显的落空感,见回血后放低针尖角度,将针头全部送入,安全固定。

1.2.3止血方法:让患者自己指压,此方法对人造血管创伤最小,并且止血效果最好。指压方法是在拔针的同时在皮肤穿刺点上0.2~0.3cm处进行指压,压迫的力量为既能保持穿刺点两端有搏动,又能控制出血。压力过轻会引起皮下出血或血管穿刺处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应做到起针和压迫动作协调,以减少血管的损伤。压迫时间一般为10~15min.2、结果

5例患者,人造血管内瘘均通畅,血流量200~280ml/min,2例因血栓形成闭塞再通后血流量通畅,杂音响亮。使用有效率达100%。 3、 护理

3.1 血透析前的护理

3.1.1检查人造血管功能状态,如有无震颤,搏动及血管杂音等,若发现减弱或者消失,应立即通知医生,进一步确认人造血管是否闭塞。

3.1.2穿刺过程严格无菌技术,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直至5cm~8cm直径的范围,穿刺时戴无菌手套操作,以免用未消毒的手或器械等接触穿刺部位。

3.1.3 人造血管若穿刺失败,立即拔针,动脉去远心端,静脉取近心端,在人造血管上另行穿刺,适度按压穿刺点,观察血管有无出血,红肿热痛等现象,并及时处理。若局部形成血肿,24小时内用25%硫酸镁湿敷,24小时后热敷血管周围血肿部位,用喜疗妥软膏按摩。人造血管禁止冷敷和热敷。

3.2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穿刺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疼痛等情况护理论文,及时处理。人造血管侧肢体禁止测血压、抽血、输液等治疗。严密监测血压,避免发生低血压,确保人造血管流量通畅。人造血管侧肢体制动。

3.3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

3.3.1治疗结束后小心的拔出针,在拔出针后的瞬间立即加压,以免穿刺针刮伤血管。轻压棉球针刺血管的位置,指压10~15分钟,压迫时间不能过长,压迫力度的大小应根据既能止血又不影响人造血管的波动和震颤为宜。

3.3.2健康宣教 嘱患者术肢体不能负重,不能用力,不穿紧身的衣服,避免外力碰撞。注意睡觉时勿将术肢枕于头下,避免压迫人造血管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导致闭塞。教会患者每日摸、听血管震颤和弹性。嘱患者术肢疼痛、瘙痒、肿胀等异常时,立即到医院就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肢体清洁,透析当天穿刺点避免弄湿,以免感染。

4 、体会 人造血管

摘要。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4

摘 要:太阳热水器太阳热水系统(器)已广泛使用,但用户往往不清楚平时的维护和一般故障的修理。有时一个小小的故障就造成整个系统不能使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太阳热水系统(器)的日常维护,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和维修方法。 论文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故障,维护,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迅速,“绿色建筑”、“生态小区”的概念一时覆盖南北大地, 被各界人士所关注。生活热水的使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环保、节能、使用绿色能源等因素考虑,在住宅中推广使用太阳热水系统来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已经是社会前进的必然。太阳热水器在研制开发、商品化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平板式集热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太阳热水器已经广泛地被广大所使用。 太阳热水系统(器)维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热水系统(器)的集热效率和使用寿命。常言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是很有道理的。维护管理工作并不复杂,关键是要长期坚持,经常进行。 一、太阳热水系统(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定期进行系统排污,防止管路阻塞;并对水箱进行清洗,保证水质清洁。排污时,只要在保证进水正常的情况下,打开排污阀门,到排污阀流出清水就行了。 2、定期清除太阳集容器透明盖板上的尘埃、污垢,保持盖板的清洁以保证较高的透光率。清洗工作应在清晨或傍晚日照不强、气温较低时进行,以防止透明盖板被冷水激碎。 3、注意检查透明盖板是否损坏,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对于真空管太阳热水器,要经常检查真空管的真空度或内玻璃管是否破碎,当真空管的钡-钛吸气剂变黑,即表明真空度以下降,需更换集热管。5、真空管太阳热水器除了清洗真空管外,还应同时清洗反射板。 6、巡视检查各管道、阀门、浮球阀、电磁阀、连接胶管等有无渗漏现象,如有则应及时修复。 7、集热器的吸热涂层若有损坏或脱落应及时修复。所有支架、管路等每年涂刷一次保护漆,以防锈蚀。 8、防止闷晒。循环系统停止循环称为闷晒,闷晒将会造成集热器内部温度升高,损坏涂层,使箱体保温层变形、玻璃破裂等现象。造成闷晒的原因可能是循环管道堵塞;在自然循环系统中也可能是冷水供水不足,热水箱中水位低于上循环管所致;在强制循环系统中可能是由于循环泵停止工作所致。 9、安装有辅助热源的全天候热水系统,应定期检查辅助热源装置及换热器工作正常与否。对于辅助热源是电热管加热的,使用之前一定要确保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可靠,否则不能使用。对于热泵-太阳能供热系统,还应检查热泵压缩机和风机工作是否正常,无论哪部分出现问题都要及时排除故障。 10、冬季气温低于0℃时,平板型系统,应排空集热器内的水;安装有防冻控制系统功能的强制循环系统,则只需启动防冻系统即可,不必排空系统内的水。 二、太阳热水系统常见故障的维修 太阳热水系统一般分为家用太阳热水器和集中供热太阳热水系统。家用太阳热水器故障比较简单,容易维修。现先把太阳热水系统共有的常见故障分析后,再对集中供热太阳热水系统的特殊问题进行讨论。 故障一:天气晴朗,热水系统(器)水不热。现象:日照较好的情况下,系统内无滴漏,手摸集热器盖板烫手。 原因:1、循环管道堵塞;维修方法:疏通或更换管道。2、上下循环管严重反坡;3集热器斜置,下循环管侧高于上循环管侧,形成气阻,造成系统不循环。维修方法:准确测量上下循环管长度,去出反坡;调整集热器,使上循环管侧略高于下循环管侧。4、热水箱内水位低于上循环管口,使系统不能形成循环回路。维修方法:调整水位至上循环管以上。若使用落水式或浮球取水,用水后一定要将水上满。 故障二:天气晴朗,热水系统(器)水温不高,达不到要求。现象:日照好,手摸集热器盖板不烫手,上下循环管有温差。原因:1、集热器南、偏东或偏西三个方向遮荫;集热器没有面向正南,偏东或偏西角度过大。维修方法:重新选择安装位置和方向,避免遮荫和方向偏移过大。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5

1.2理论体系和主要任务

制药设备管理的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在制药企业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全面、正确和精细化的维护工作,从而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充分提高设备的综合性能。此外,主要任务还包括管理设备和操作人员,防止人为因素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上述任务,并利用制药设备验证、评估药品质量,促进了企业制药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强制药设备维护的有效方法

2.1培养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生产药品的过程中,企业中的工作人员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员工的素质对设备的使用质量和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可安排专业人员承担培训职务,培训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并加大制药设备管理和维护知识的培训力度,从而促进全体工作人员质量意识的提升。

2.2大力开展制药设备的预防式维修

随着制药设备管理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企业设备预防式的维修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预防式设备维修是指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实时检测制药设备的各个部位的运行状态,从而提前发现设备中存在的故障,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与被动、事后处理的传统维修模式不同,预防式维修是主动的,能提前发现并有效排除故障,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在制药设备实际的维护过程中,应严密检测生产过程中的设备个生产线等的运行状态,从而有效实施预防维修工作。

2.3加大对制药设备状态的检测力度

制药设备状态维修是指企业通过检测设备状态和分析故障获得一定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设备展开有针对性的维护。通常情况下,状态维修是在不拆卸设备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还可采用高科技仪器跟踪故障,进而确定维修时间。专业维修人员在开展状态维修时,应检测制药设备的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仔细分析故障的类别、程度、产生原因和发生部位等,并确定解决措施,从而充分确保制药设备的顺利运行。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6

在无线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水文系统的预测也成功引入这一技术,并且在日益成熟。水文遥测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通信设备就需要定期维护与修理。水文遥测具体来说就是应用一定设备对地理水文情况进行定性测量的过程,而要对水文情况进行定性,则要依赖于各种先进的测量设备,其中涉及到应用高新技术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精密仪器等,借助于这些设备,能够将水文相关数据收集起来。人们在对水文遥测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将水情自身发展趋势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洪灾来临之前进行预警。

1 水文遥测相关设备使用情况及维修问题

水文遥测相关设备的应用给水文测报这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不仅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量有效地进行了控制,而且还避免了因为工作环境险恶而发生员工受伤相关事件的发生几率,同时,在水文遥测相关设备的帮助下,水文测报对应的监测数据自身准确性以及时效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这种新型水文遥测相关技术虽然方便实用,但是其对应的管理和维修方面的工作也非常难。这就给我国水文监测方面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国内水文监测相关设备应用情况

在最近两年,大部分水文监测方面的站点所进行的监测工作都主要以水位测量以及雨量测量为主。在这之中工作人员所使用的工作通信装备基本都是移动公司制定的APN专线终端,这种终端自身工作模式为:通过SIM卡与移动网络进行连接,然后登陆移动网路附属的GPRS这一网络,再通过这一网络来进行相关的信息传递。一般来说,国内水文遥测相关站点大都选择通用型遥测终端来进行工作,其中单个遥测站点所对应的接收发送相关系统主要由遥测终端机和翻斗雨量计或是遥测水位计等数据采集终端以及供电系统来组成的,而水情中心对应的接收系统则是由专门用于接转信息的相关服务器和APN专线构成的,在这之中还有附加的防雷设施。整个水文遥测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从系统终端中对数据采集终端获得的数据进行接收。

2)通过对应的GPRS网络把收集的相关数据往接收服务器一方进行发送。

3)通过服务器将接收的信息转为正常数据再将其整理储存以便查询使用。

1.2 国内水文遥测设备对应的管理维护方面问题

从以上提到的信息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相关的水文遥测工作基本都是以各种高科技设备以及计算机作为基础并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的,所以,对于以往的传统方法来说,其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在这种以电子设备为基础并以科学技术为检测手段的工作模式中,其出现问题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大。目前国内在水文遥测相关设备管理以及维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下面几个方面。

1)水文遥测方面的信息采集困难。近几年中,国内水文监测相关工作基本已经和国际水平持平,其检测方法也基本可通过现代化科技加以完成。但是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信息采集与传输困难这一问题导致工作无法进行。在我国水文工作相关的工作记录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故障是因为信息采集与传输方面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因为地势条件的限制,工作人员与需调查目标相接触的过程比较困难,并且由于水文遥测工作大都是在偏远地区进行的,所以在对信息进行传输以及储存时比较麻烦,并且会花费大量时间。同时,水文遥测也会受到天气方面的影响,例如在暴雨暴风天气中,工作人员在进行水文遥测相关工作时就会更加困难。

2)水文遥测设备对应的实际管理维护相关工作难度偏大。在日常工作当中,因为水文遥测相关设备长期处于无人管理这一状态下,所以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遥测设备进行维修时,将无法及时对其展开相关的工作。对遥测设备进行维护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自身交通条件以及工作环境是影响工作进程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像暴风雨这种恶劣天气之中,如果对应的遥测设备多处出现问题,并且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那么工作人员就无法对设备进行快速及时的维修与管理。所以,虽然现在国内水文遥测方面的科技水平已经极高,但是在管理跟维护工作方面却依旧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

2 提高遥测设备方面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

2.1 完善内在管理制度,提高地方工作强度

在工作站中建立一套合理且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水文遥测方面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当地水文分局自身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并且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在其内容中将值班人员和维护人员以及巡检巡修相关人员对应的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设定专门人员来对新制度进行实施以及监督,使工作站内部能够更快地接受制度要求并适应制度中的节奏。

2.2 对水文遥测相关设备进行实时巡检

在对遥测设备进行相关的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进行的这些设备维护相关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设备自身发生故障的几率降低,并将设备自身使用寿命延长,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在维护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日常巡检,这样首先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在问题刚发生之时将风险因素排除;其次,日常的巡检能够减少工作人员在恶劣天气之下进行维护管理相关工作的次数,从而减轻其工作负担。这种实时巡检能够有效地避免设备由于出现问题而罢工的现象发生,能够使水文监测工作更顺利高效地进行。

2.3 加强技术人员能力培训

人们应该将工作站中对应的技术人员自身技术能力进行培训。目前,由于水文遥测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并且种类复杂涉及相关知识较广,所以这就要求对应的工作人员必须将自身技术水平进行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水文工作站可以通过组织培训活动等相关方式来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

2.4 加强平时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工作人员在对水文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的同时,还应该将有用信息加以记录,例如同一地区不同监测点的降雨时间和降雨量以及水位自身变化趋势等,并通过对所记录的不同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来研究水文遥测相关工作中的问题。

2.5 对备品备件定期检查保证外出维修维护顺利完成

工作人员在进行水文遥测相关工作之前,应该将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在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为备用设备以及零件。工作人员应该将备用设备以及零件进行周期性检查,并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中将这些设备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只有这样,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顺利更加快速。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水文遥测方面的设备管理以及维护相关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为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水资源管理保护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将这方面工作加以重视,并且在工作之中将设备管理以及维护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地开发以及完善,从而使当地水文领域水平快速提高,为国内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7

0 引言

设备房标识系统立足点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现行的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推广中,本着服务地铁运营的宗旨RCM,加强设备的管理,改善设备维护环境,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一方面满足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基本需求,重视维护、管理人员与设备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维护、管理人员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注重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重视设备的“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事故危险源)管理,提升设备自身技术品质论文的格式。

1 先进的设备维护和管理理念

1.1 全员生产维修TPM

TPM又称全员生产维修RCM,它是以设备综合效益为目标,以设备时间,空间全系统为载体,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维修体制。其要求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且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的职工全体参加。其与原来的生产维修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与。

1.2 可靠性维修RCM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是一种按照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则RCM,应用逻辑决断的方法确定设备预防性维修要求的过程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对系统进行功能与故障分析,明确系统内各故障的后果;用规范化的逻辑决断方法,确定出各故障后果的预防性对策;通过现场故障数据统计、专家评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证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维修损失最小为目标优化系统的维修策略论文的格式。

2 维修理念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运用

2.1 设备现场管理的可视化与定置化

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切质量、成本、设备、安全、环境的管理,最终都将落实在“现场”作业上。现场管理就是将作业整体的状况以及每个人的工作RCM,都实施管理“可视化”,让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部门看得见,并“一目了然”,使作业调整,可以随时进行和确认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能按期、按质、按量的顺利完成,如图1 所示。

图1 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定置化与可视化

结合TnPM/TPM设备现场管理可视化和定置化理念,本着“一切为服务运营”的宗旨RCM,在标识系统规划之初,就确定了设备维护的可视化的重要地位。

在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可视化和定置化管理中,应遵守5个原则:⑴ 统一:规范化和标准化;⑵简约:简明,易懂,具有约束力;⑶鲜明:色彩一致、含义定位清晰、一目了然;⑷实用:少花钱、多办事、讲实效、服务于地铁运营;⑸严肃:全员参与、醒目分明、共同遵守、有错必改、一视同仁论文的格式。

2.2 设备维护可靠性

设备房标识系统在设计之初,充分考虑设备的维护的需求,结合RCM理论RCM,制定维护管理的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设备维护可靠性的维护管理步骤

设备维护管理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如图3所示,需要根据设备维护的历史资料,不断分析、研究影响设备故障的主要因素,不断调整、优化设备维护策略,才能更好地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减少设备故障发生RCM,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图3 基于设备维护可靠性的关键设备标识

3 结语

设备房标识系统是本着“为运营服务”的宗旨,融合了先进的设备维护和管理理念,为创造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为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维护者等提供信息,综合解决信息传递、识别、沟通和更新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它的实施和推广将有利于地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有利于改善设备房维护环境,提高员工的维护效率。

参考文献:

[1]瞿德智,谢忱.TPM 在设备管理中的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

[2]李志伟.浅谈设备管理与维修[J].机械管理开发.2002.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8

1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

1.1发展概况。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是人们对于广播电视正常运行的一项合理的人为操控,是人们在这一方面认识水平的不断完善。从旧有的对于设备的管理忽视,到及时修复设备出现的故障,再到提前对设备进行保养,是人们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的体现,都为广播电视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1.2旧有的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广播电视设备作为广播电视无误发送的重要保障,设备的健全无损对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意义非凡。旧有的广播电视的维护理论强调重视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完好性,即对“修复”的重视。这就是保障设备在购进时保证渠道的合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少对于设备的磨损,对于发现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合理的修复。更多的强调对于设备的“事后修复”。这种维护理论对于设备的维护相对较少,而更多地是强调设备的可使用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旧有的维护理论显然与时代的发展不符,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技术使用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是需要被取代的。

1.3现有的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水平也日益更新完善,人们的思想产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原有的维护理论被新的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所取代。所谓“维护”,顾名思义,是保护对象免受破坏,是一种维持和保护。从后半句哈来看,维护理论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维护理论已经突破原有的单方面防止设备的破坏,到事前的预防和控制,强调更多的维护和保养的意思层面。维护理论是需要相关的维护保养人员,通过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从而能有效、经常性的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予以保护。这里的设备维护理论,就更加强调事前的控制,发现设备出现不良情况的趋势,并查明原因,防患于未然。通过维护人员对于潜在的“隐蔽功能故障”进行有效把握,提高广播电视的设备维护的能力。

2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1认识的盲区。在广播电视发展的各个阶段来说,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的认识经历了很多阶段。现在的广播电视的发展中依旧存在对于该方面的错误认知。比如,将设备的性能好坏与使用的时间长短紧密的联系起来。将现有的设备无误与设备的无风险、无威胁联系在一起,是对于设备的维护方面认识的悖论。这些错误认知都会阻碍广播电视媒体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技术更新,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

2.2制度的不合理。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理论完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维护理论的提出与实施效果不配比,体现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广播电视的管理缺少合理的制度体系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管控,使管理者不明职权,对待工作缺乏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广播电视的管理有时呈现放任自流的状态,设备缺少及时的查修。因此,就易造成电视广播播放过程中出现图像不够清晰,音频突发的卡顿情况,对播放效果带来消极的影响。

2.3广播电视维护人才的缺失。在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愈加迅速。因此,能做到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运用自如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意义重大。在发展的现阶段,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维护人员的自身素质还处在十分低下的水平。很多的设备维修人员仅仅是了解电路修理修配,无完备的广播电视设备的精准认知,无法实现对于广播电视中的潜在故障的排查,对于维护理论的实现,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3改进措施

3.1明确认知。只有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的工作者要摒弃曾经的错误认识,与时俱进,对于设备的维护秉持着早发现、早处理的积极态度,才能使广播电视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态度是维护工作进行的准则,也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提供了依据。

3.2健全制度。广播电视的维护理论已经提出有一定的时间,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实施不利的问题,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国家相关机构要建立健全法规,明确维护人员的权责关系,使相关的领导者做到对于设备的定期的监管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只有用法律加以管理和规定才能保证广播电视发展的秩序性和有效性。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需要在广播电视的权责管理方面多下功夫,在设备的维护方面明确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广播电视这一主流传播媒体更好的发挥功效,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质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3.3培养专业的维护人才。现实中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广播电视的维修工作通常很难做到经常性的排查,而且技术不够过硬,在维护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只是应急的作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难以应付。针对维护人才不足的问题,我国需要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工作。同时根据人才不足的现状,机构需要增设在广播电视方面需要专门设置与广播电视设备有直接关联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的处理与维护。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能对于广播电视设备的知识技能做到了如指掌,轻松地应对设备出现的故障,特别是潜在的故障。只有在专业技术领域十分过硬的专业人才才能保证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更加在行,增加更多的现实意义。

3.4技术推动。随着广播电视设备的更新发展,广播电视技术才能不断上升。在设备维护的进程中,科技力量得到保证,为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起到推进作用。技术的不断上升,促进广播电视与网络化融合,使传播途径更加高速、便捷,使卫星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在广播电视的传播中不断应用,提高技术的发挥空间。在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中,出现了很多如管理不善,专业人才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的问题。但设备的维护对于其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于行业的技术发展有推动作用,也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信息与便利。因此,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水平,发挥更多的时效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视广播技术以及行业的发展水平。

作者:王彦军 单位: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红旗微波站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9

0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深入发展,地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作为大运量的公共客运设施,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作为其重要保障手段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交通论文,设备管理与维修费用已经不再是一项辅助性投入,而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成分。

为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和预防设备的故障,设备维护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确定设备的维护策略;二是如何经济有效的落实完成现场设备的维护活动[1]论文服务。本文提出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维护策略,正是用来实现这两个目标,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设备房标识系统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系统维修管理水平。

1 TPM&RCM相融性分析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Maintenance)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优化设备维修策略的过程和方法,即回答了哪些设备该修、修什么以及怎么修(维修周期)等问题。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维修活动的落实。

虽然RCM与TPM作为两种不同的维修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二者如果能够协同运作,可以达到拥有更精确、更全面的维护数据,突出更重要的维修计划交通论文,明确更明晰的设备维护责任论文服务。简单而言,通过两者协同,一方面,RCM通过数据收集及理论分析确定最经济可靠的维修策略,并依据故障后果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将设备房现场设备管理中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影响运营服务质量的故障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将其故障现象、原因、后果、处理方法等部分的摘要。

2 TPM&RCM相融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针对设备维护的基本目标以及TPM和RCM相融合的基本原理,TPM&RC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施主要步骤包括:设备关键性分级分类、设备FMEA分析、维修周期优化决策、TPM可视化维修指导、规范化点巡检等,其中前三者利用RCM分析手段为TPM落实维修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设备维修策略,而后两者则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这些维修策略的经济有效执行,且为持续的RCM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关系流程如图1所示。

3 TPM&RCM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3.1 设备分类分级

为提高设备维护的检修效率交通论文,节约维修成本,实现重点设备重点维护,TPM&RCM相融的维修管理策略首先依据巴累托最优的管理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关键性分析,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策略优化,考虑到设备的关键性主要由设备的安全性、失效频率以及维护成本决定,因此,选择这三者作为关键性影响指标,按照下式判断设备的关键性得分:

(1)

其中,为某一设备的关键性,为指标的权重,可分别设为5、4、3交通论文,为指标的关键程度得分,可依据实际情况1-9打分评判论文服务。当时,判断该设备属于K类设备,时,属于I类设备,时,为O类设备,这里的KIO分类分别代表Key、Important、Ordinary。

3.2 可视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时,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缺乏可视化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错修漏修,维修工作效率低交通论文,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数据信息的积累,因此,为实现维修活动经济有效的落实这一目标,有必要将RCM优化的维修策略等信息与TPM有机融合,采用特定的可视化标牌等手段指导现场维修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设备可视化维修内容

 

项目

可视化内容

维修操作流程图

设备关键性

K--红牌

I--黄牌

O--蓝牌

操作关键点

红色标

黄色标

蓝色标

作业方式

仪器检测

手动检查

目测

检修周期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10

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教学改革

现代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物流企业提供服务的前提条件,更成为物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改进客户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为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学生重要的专业课之一,那么,如何结合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的教学质量,达到增强高职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标?通过近几年来对《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从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等进行讨论总结,提出针对高职学生特点的课程改革方案。

1、课程设计思路的改革

本课程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紧紧抓住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课程立足于物流岗位群,构建出高职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项目主题式”的“分析岗位任务-确定主题任务-设置项目情境”的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了五个项目任务,主要包括认知物流信息系统、SCM系统管理与维护、WMS系统管理与维护、TMS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内容。以项目管理和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设计和开发大量物流虚拟实训场景,让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运作环境中,用近乎真实的设备,按不同的岗位,通过虚拟企业的角色扮演,进行物流技能的实操和体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和融合[2]。

2、项目化教学内容改革

整门课程以物流信息技能培养为主线,由教学链与实训链构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元强化,实现两者的紧密衔接,设计了五大课程模块如表所示:

3、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导入项目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寻求以模拟管理或情景教学作为在校实训的基本形式,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对抗、案例教学与自主学习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多种实训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1项目教学法

从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全面阐述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侧重于实用性和操作性,设计了5个项目任务,主要包括认知物流信息系统、SCM系统管理与维护、WMS系统管理与维护、TMS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内容。

3.2案例分析

本课程在教学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均是较为典型的、具有学生讨论与研究空间的案例。通过分析讨论经典案例,让学生从真实的企业实践中领悟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作用。

3.3小组讨论法

在本课程教学中经常采用此方法。例如,针对“SCM系统管理与维护”项目,学生首先就需要分组讨论设计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在课程中设置了分组合作进行讨论、思考和解决物流管理某业务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本专业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4系统仿真

我们从理论出发,结合物流中的实际发生业务,通过教学辅助软件,更形象生动地解释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3],学生可以通过Flexsim仿真软件完成配送中心货架、分拣操作台、叉车、操作员等仿真设计,营造一个仿真的操作平台,进行配送中心优化设计,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翁丽贞 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11

1评判性思维的发展过程与概念

1.1评判性思维的由来评判性思维作为人类诸多思维形态的一种,其概念源于哲学,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哲学学派提出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教育价值观[6]。1989年美国国家护理联盟将评判性思维教育作为评价护理本科教学质量的特殊标准[7]。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评判性思维的研究开始受到护理界的关注,国内护理界最早发表的评判性思维研究的文献是陈保红等于1997年译著的《批判性思维与护理教育》[8]。近年来,虽然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但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评判性思维研究在我国的护理界还处于起步阶段。

1.2评判性思维的概念目前,关于评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学者提出,评判性思维在哲学中是一个概念问题,在心理学中是一种经验问题,而在教育学中则是一种实践问题[9]。在护理教育中最早的概念之一是1964年由Watson和Glaser提出的,评判性思维是发展技能、主体知识和实践者态度的综合体现,包括质疑的态度,有效进行推理、抽象、概括所具备的知识,以及应用上述知识的能力[7]。我国护理界对评判性思维的定义,首先是姜安丽等学者于1998年提出的,评判性思维是在护理决策中,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的判断过程和反思推理过程[10]。

1.3评判性思维的构成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批判、挑剔眼光或质疑的精神来看待事物,是解决问题和临床决策的基础,包括两种基本能力即评价和判断理由。简单说,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11]。因此,评判性思维对个体的要求很高,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的人具有理性,善于反思,积极进取,并能够独立思考,这些是现代护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12]。

2评判性思维在基层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基层护理管理者必须具备新型护理管理理念

2.1.1不断反思,听取意见,改变观念[13] 护理服务的多元化要求护理管理者不断学习现代管理知识,由护理管理型或“猫”与“老鼠”型、上下级型向多元服务型转变。护士长应用评判性思维对执行不利或效果不佳的护理决策,首先重新审视这个决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临床护理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现有人力资源等,与所有参与护士进行探讨,收集有利和不利因素,重新修订具有充分理由和依据的决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对护士们的合理建议予以肯定和表扬。

2.1.2实施人性化管理主动学习现代护理管理理论,与时俱进。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只有重视员工的成就感、责任感,以及对她们的工作认可才能真正使员工满意,激励她们的工作热情[3]。改变过去的“管家婆”、“一言堂”等做法,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权利下放,提倡自我管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做好护理工作,在安排班次和调整工作量中,实行新老搭配、弹性排班制,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得到大家的认可。如对加班加点参与抢救病人或对病区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者,给予奖励;根据护士特长,将急救设备、药品管理、表格书写、技术操作等项目分派给不同护士管理,并且自愿接受护士长检查和考评,与奖惩兑现,取得较好效果。

2.1.3善于批评自我批评护士长不是完人,有错就改,才能不断完善,无论什么事,会运用评判性思维去解决[2]。当出现问题时,先反思自己,管理上是否有缺陷,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一味地责怪护士或他人,以理服人,对于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对于不良倾向及时批评指正。让大家感觉到你是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有修养、胸襟坦荡的人,从而树立威信,更好地开展工作。

2.2提高护理质量控制

2.2.1护理业务查房多数护士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出现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收集有效的资料,对常规中的措施生搬硬套,评价不确切等问题[14]。这就要求护士长经常培训大家评判性思维能力,查房总结指导中体现分析原因、临床推理、严谨求实的质疑能力,纠正在整体护理中机械、僵化地执行护理常规或标准护理计划。同病种病人查房应反映个体差异性,引导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2.2.2业务能力及新业务、新技术护士长应用评判性思维方法,及时发现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隐患,对危重病人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于临床疑难护理问题应反复思考,及时判断、及时解决,杜绝了护理纠纷的发生。护士长应主动学习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探讨利弊关系,撰写护理论文,开展护理研究,拓展护理服务。

2.3将评判性思维运用于教学查房

2.3.1带教老师的选择首先,护士长选择带教老师应是大家认可,经过培训,具有独立思考、善于反思、积极进取的人,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评判性思维融入教学中,培养年轻护士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评判性思维是解决问题和临床决策的基础,要求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体现评判性思维的内容和方法,给予护生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空间[15]。

2.3.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创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给护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学生生硬接受老师观点和书本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性思维能力[16]。带教老师注重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护生积极参与教学,激发护生研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热情和乐趣,鼓励护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17]。

2.3.3提供典型病例,对基础问题进行讨论张丽芳等[12]提出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查房,由带教老师提供典型病例,指定护生负责汇报病例,在病例汇报中,在护生和带教老师双方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引导护生进行开放性、创造性思考,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护生提出假设后,引导护生表明其作出推理假设的思维过程,陈述假设的理由。同时鼓励护生持有不同观点,鼓励护生向带教老师提问,如果护生不能提出带教老师期望的问题,老师要给予护生适当的帮助与引导。护生依据提出的问题从教材、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并进行总结分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18]。

2.3.4寻找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对资料进行权衡,寻找遗漏,进行初步推理后,老师可以引导护生进行更深入的讨论[15]。通过讨论,展现评判性思维中分析、推理、评价和自我调整的技巧,同时体现公平、谦虚、诚实、坚韧、勇敢、充满同情和富有灵活性的评判性思维的情感特性。

2.4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13]护士长带领护士学习目标管理考核内容,通过院护理质控委员会和质控小组定期的工作检查反馈及护士长平时对护士抽查,每月召开一次病区质控小组讨论会,应用评判性思维不断分析问题原因,质疑薄弱环节,确定改进方式,对问题隐患提出预防措施,将结果公示,警惕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并与目标考核挂钩,使护士改有方向,不断改进工作,各项检查考核获得好成绩。

2.5在护理实践中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2.5.1提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是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工作方法[19],评判性思维与护理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应用于护理程序的每一个步骤。因此,在临床病例和专科操作中运用护理程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护士长在此过程中负责引导护士分析、思考,遇到有争议时,让护士寻找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护士长最后点评,在反复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中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0]。

2.5.2创造主动实践的临床护理氛围是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外部动力评判性思维具有逻辑思维、深思熟虑、疑问态度、自主思维等特点[20],然而评判性思维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在护理队伍这个彼此影响、密切配合的特殊团体里,需要参与性,需要教与学的互动,管理者应首先成为学习的模范[21]。因此,护士长必须首先成为评判性思维的自觉践行者,发挥其在科室护理团体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同时让主动思维的护士带动能力弱的护士,在全科形成主动实践的临床护理氛围。

2.5.3反思性教育是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反思性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欧美护理领域的[4],它侧重的不是实践者对实践进行预测和控制,而是在活动中确认和分析问题的思考方式[22]。王芳[4]在ICU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实践中提出进行反思性记录效果好,全科护士每人选择一次在当月工作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成功实践,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分析实践中的收获与不足,如第一次参加大抢救等,每月末交予护士长评阅,并在每月一次的护士会上开展交流。可以提高护士反思的主动性和能力,拓宽思维空间。

3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方法

邓友芳[14]提出三种评价方法:①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技术操作、理论水平、温馨服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爱心与责任心等。②医生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护理部每月向全院临床科室医生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认知技能、临床判断、应急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能力等。③护理人员相互评价。护理部每季度在临床科室发放问卷调查,护理人员自评、互评,评价指标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分析推理、应急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

护士长在护理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更加合理有效的临床判断及更加客观公正的决策。因此,护士长必须首先成为评判性思维的自觉践行者,发挥其在科室护理团队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灿华,刘军红.培养护士批判性思维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迫切性[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04-306.

[2]王世珍.护士长的人格魅力与管理艺术[J].护理研究,2005,19(1):182-183.

[3]郑丽英.护士长搞好护理管理的艺术[J].护理研究,2006,20(3):827-828.

[4]王芳.培养ICU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8-30.

[5]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

[6]朱秀丽,沈宁.走出批判性思维的认识误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13-714.

[7]姚敏,孙雪洁.批判性思维研究与高等护理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6):67-69.

[8]陈保红.批判性思维与护理教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13-115.

[9]符丽燕,朱念琼,康丹.批判性思维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7):137-138.

[10]陈保红,姜安丽,李树贞.在高等护理教学中培养批 判性思维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12(1):7.

[11]夏素华,孙宏玉,郑修霞.护理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 维的测定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6,41(5):445-447.

[12]张丽芳,青华,王静.评判性思维在心内科护理带教 中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18-19.

[13]邱碧秀,刘海霞,张爱荣.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 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5):35-37.

[14]邓友芳,姚琴,刘中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J].护理学杂志,2005,20(12):78-79.

[15]沈建华.谈护理教学中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J].护 理教育,2004,22(12):84.

[16]李亚洁,蔡文智,李瑛,等.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 状调查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7-629.

[17]陈松兰,丁殿坤,孙铮,等.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的教 学方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33-35.

[18]韩继明,王亚飞,薛继红.循证护理在护理教学中的运 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6,6(3):16-17.

[19]姜安丽,石琴.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1999:132-146.

[20]尹萍,夏晨帆.评判性思维在健康评估中的作用[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5):60.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12

除了发贴外,还要进行回贴以及日常与论坛内用户的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使ID融入社区,积累更多的威望。

三、人脉

与论坛、社区管理员、版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通常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都会与各主要论坛的管理员及版主建立有效的联系,可能有时还会施些小恩小惠,这样更有利于社区营销活动的开展。

四、参数

总结论坛营销效果需要统计的参数:

1.论坛数

2.主题数

3.贴子浏览量

4.贴子回复量

5.贴子被加精

6.置顶、首推等管理操作

7.删贴率

五、实施

1.收集论坛列表,并对所收集的论坛进行分类(如:娱乐、地区、女性、财经、综合等)及属性标注(如:人气、严肃程度、是否支持可链接URL)。

2.注册帐号,注册统一的中文ID,以提高后续发贴效率。注册帐号要求所有帐号资料必须填写完整,必须上传头像,并且用户名必须使用中文,这样可以使帐号更加正式,增强帐号的可信度。

3.主题,将事先撰写好的软文到论坛相应的版块,要求找准版块并分析版块内容及气氛,防止主题与版面内容偏差太大,导致高删贴率。必要时可根据版面内容调整文章标题或内容,使软文最大限度贴近主题。

4.跟踪及维护,主题维护:主题后,将主题URL整理成文档存放,以便后续效果分析及维护,主题后,要做到定期回访主题,回访项目包括:检查主题是否被删除、是否被执行管理操作(如:加精、提升、置顶、掩埋),是否有人回复提出问题或者质疑、回复用户的疑问、顶贴。帐号维护:对于热门论坛,需要培养高级帐号,使用该高级帐号与论坛成员建立互动关系,提高帐号知名度、美誉度、权威性,使该帐号成为该社区的舆论领袖,从而使由该帐号的主题更具说服力。

六、一般容易出现的问题

1.删贴率高

原因是(1)由于使用随意的用户名发贴,导致被版主或管理员认为广告灌水被删(2)由于软文内容与版面气氛不匹配,导致删贴,解决方法,选择重点有价值的论坛,按照其版块气氛撰写软文。(3)文章标题看上去太广告,要加强标题撰写的变通能力。

2.目标论坛不明确

维护与管理论文篇13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求学网为您编辑了“计算机理论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理论探析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

文博系统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术的信息化、数据处理的信息化、管理和办公的信息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及虚拟博物馆等五个层次。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多项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它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文博系统如何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与整个社会共同成长,如何让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让中华文明重放异彩,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文博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促进文博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在文物调查和数据采集中,指标体系比较复杂,这不仅要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更要注重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作用,使基层工作人员在培训、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文物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文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的过程,通过文物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为文博系统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专业队伍。

3、促进文博行业管理的科学化。随着文物资料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信息数据一目了然,从而为文物的抢救、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我们文博行业管理机构在资产管理、经费管理、宏观决策工作上更趋科学、合理。同时文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使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文物保管的科学性大为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可直接带动保管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护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升了博物馆社会服务水平,扩展了博物馆的生存发展空间。 4、促进文博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作为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来讲,除部分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利用以外,大部分资源价值未得到利用;作为馆藏文物来讲,除部分通过博物馆展示以外,大部分尘封在库房,文物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为文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数据库建设项目的实施,给文博管理、文物宣传和文博资源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契机。

5、促进先进文化的大众化。通过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开发,借助虚拟展示和交互技术,建立基于祖国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电子游戏、网上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知识库。通过校园、家庭、网上等多种途径,把优秀文化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用健康、益智、有趣的游戏和传统文化知识吸引青少年,使他们在游戏和娱乐中也能得到身心放松、知识积累和情操陶冶。通过数字博物馆建设,扩大、延伸文物展览的空间和时间,改善展示手段,从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人民群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自主欣赏不同地域、不同主题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充分享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接受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2] 李兵.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田[J].宁波大学学报,2003,(3):29-32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4]连为民,李寅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