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理论论文实用13篇

迁移理论论文
迁移理论论文篇1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

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

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迁移理论论文篇2

高中政治学科的设置是螺旋式上升的,政治教学强调的是在基础知识基础上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理论分析社会现象。政治理论的教育是由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的,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方式,在文史地,甚至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中,都会出现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例如,在高中历史中出现的关于美国选举制度的,涉及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历史呈现,这些都是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利用的相互知识。同时政治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政治现象反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政治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的日常所见所闻,如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教学中,结合生活中乡镇以下的直接选举以及县以上的直接选举,引导学生回忆在村长、市长选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政治学习不是对一个毫无经验的陌生理论的探索,而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的纽带,促进学生的迁移学习。

(二)迁移理论之能力迁移

高中政治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先前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同时需要学生具备联系知识、使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迁移能力的培养不是政治一门学科所能够塑造的。迁移能力是学生在所有学科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渐培养出来的,包括阅读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分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科知识的学习方法的积累等,这些能力在迁移学习的过程中促进着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解决新知识疑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高中政治的学习不单是一种知识的学习,而是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学习,通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学生展开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新知识、自主分析教师的导学问题、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进而自主建构知识,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中政治课堂。

二、迁移理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形象化的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高中政治理论的抽象性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借助形象化的情境塑造形象具体的政治现象,将政治理论的学习建立在丰富案例的感知上,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办法。例如,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在班级模拟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班级组织为期一周的“二手书籍出售”活动,学生把自己已经看过的图书拿到学校,投资图书者可以收到原价20%的投资费。在出售图书的过程中,设计三种工作人员,第一种是选择图书地点,设计图书出售宣传和价格制定;第二种是负责出售书籍;第三种是收入统计和发配人员,三种工作人员的薪资由班级学生共同商定,同时班主任作为举办方,要获得收入的20%,这个收入作为班费。班级学生分成三大组开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按劳分配的内涵以及其他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理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平衡了社会主义在发展中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矛盾。

(二)运用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

政治学科要促进学生政治理论的感知,培养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分析能力,这个原则是政治学科必须要坚持的,但是政治学科中几乎囊括了所用学科的知识,一堂政治课的顺利开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要利用政治学科和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来促进学习能力的正迁移。例如,《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这个内容的理论基础是比较抽象的,但是这个内容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多次涉及,苏联的经济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而西欧的改革由自由方式的经济发展向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同时在中国的经济史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都是学习本节课重要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就会简单很多。

(三)通过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迁移

知识的迁移是建立在学生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只有在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关于政治知识的讨论才能够促进知识的迁移,也就是说,政治学科中迁移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敢说敢想的能力。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学习,通过头脑风暴法来陈述自己认为的正确消费观是什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己的陈述,在相近或者观点对立的消费观的陈述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间的辩论,例如一组学生说勤俭节约是一个正确的消费观,而另一组学生认为勤俭节约不是一种正确的消费观,两个小组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展开自己的观点陈述和辩论,在辩论中学生逐渐明确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并论社会生活中的“奢侈婚礼”“农民伯伯的攒钱观”进评析,促进了学生正确消费观的树立。

迁移理论论文篇3

1.2计算机硬件学习过程的

3个阶段计算机是由硬件、软件系统构成的复杂数字系统。硬件教学的目标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将传统的手工布线式电子电路设计方式改为计算机自动地完成。设计者完全从系统布局、器件连接布线、调试与仿真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工作重心集中在设计上,即从系统分析、算法、协议等开始利用设计数字系统,具有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硬件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特点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使得硬件的设计就像软件设计一样便捷。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中,如果没有器件管脚、信号、布线、电路图等基本概念就直接面对EDA设计数字系统,也会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跨度太大而无从下手,难以应付,根本谈不到理论的应用,更谈不到对学科的认知。依据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制定的专业指导规范,IEEE-CS及ACM指导计划,硬件课程设置包括“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维护”、“计算机体系结构”。要求结合数字电路的发展史,遵从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将3个学期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按抽象化程度分成3个阶段实现,依次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软件化设计;利用集成芯片实现设备扩展。这3个阶段分别对应数字系统设计的3种方法,虽各有特点但互不冲突,原理图非常直观,便于学生建立硬件系统的感官认识和体系模型,有利于组件式软件技术开发的转型。

2基于学习迁移的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

计算机硬件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软件技术设计出能运行自己系统的计算机。这个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通过学习迁移,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迁移,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教学进行改革

2.1以学生“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计算思维强调的是计算模型的抽象以及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因此,硬件的“计算思维”也就体现在问题求解的部件及计算模型建立和自动处理序列的实现。这种能力的迁移离不开科学的教学体系支持,离不开教学过程诸要素,也离不开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一,授课前,细化课程间的教学脉络,抽象出技术应用模型、问题求解可计算性模型和规范化的方法论,突出教学层次性,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第二,授课中,规范课堂教学中选用的例子,将抽取的数字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融入每一个实例,有意地训练学生硬件级进行问题描述、设计算法、评价结果的能力。实验教学中,开发实验素材采取验证性与设计性实验并举的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开发工具;设计性实验以项目驱动模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自己设计选题,写出设计方案,编写具体代码,自己调试并解释运行结果。第三,考核中,实验与综合题目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自我迁移的过程。在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知识传授的过程和学习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进行正确的迁移。

2.3注重实践教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是把学习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计算机硬件课程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技能迁移到实际系统的研发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数字逻辑课程设计为例,首先,选取的题目全部来自现实生活,如多功能计算器、交通灯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洗衣机控制器、自动售货机、电梯控制器等。其次,明确要求底层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顶层采用原理图实现。第三,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规范化地开展工作,从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开始明确任务、解决步骤、部件设计、原理图设计和成果验收。最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2.4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来自实验的成功,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客观、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克服学习的困难是教学的首要基本点。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客观评价学生能力的同时应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采取理论考试、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同时融入形成性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学习态势的感知进行学习调整。

2.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第二课堂是基础知识的拓展与运用。计算机硬件的学习应当把课堂知识迁移到各种技能竞赛、作品设计等活动中,依托第二课堂的活动,为学生的技能展示提供一个平台,学以致用,用以创新。只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才能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

迁移理论论文篇4

一、在识字教学的中的作用及运用

辨音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始末,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辨音识字的教育,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教师写、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忽视汉字多、难写这一特点,有些语文知识内化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及时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而内化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学会笔画数少的汉字的书写,对于那些笔画较多且复杂的汉字,他们不仅学起来困难,写起来也很困难。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学生的语文内化能力如何,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地遗忘一部分汉字。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迁移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汉字学习,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辨字能力。比如,在小学生刚接触到独体字的时候,教师就要从音、形、义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知识系统来辨认这些合体字,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在阅读中的作用及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辨音识字,更要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采取诵读法来组织阅读活动,这一方法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效的,他们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使用诵读法不能很好地探索出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迁移阅读,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入到阅读课堂中,在读中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实现有效阅读。

三、在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

语文写作其实就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汉字、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情景描绘、抒感的过程。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在写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抒发的欲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小学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将那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入到写作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二者是相互迁移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将自己喜欢或者有所感悟的句子、篇章记下来,以此为写作活动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对某事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还会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融入阅读中,在阅读的时候学会抓重点,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人、事、物。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迁移理论,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迁移理论论文篇5

一、纵横采撷,整合文本

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提供的相同例证太少,学习迁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孤立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系统化了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对教材纵横采撷,优化组合,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类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点的清晰性和稳定度,从而使学习全过程保持积极的学习定势,使学生提高解决相同类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分册次按单元纵向安排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规划”,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法,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单元中的同类例子作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横向分析各册及各单元的联系,必要时根据文体、风格等知识点的相近性对教材内容重新取舍组合,做到触类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为例,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本专题内涵可整合为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于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提取类比迁移的关键词:苦难。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内容也一起融入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的苦难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选择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亲也只能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当然,最后史铁生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开了写作生涯的大门;底层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先生的苦难是现实的,但在熏天的酒气中,阴暗的潮气中,生活还得继续,但他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毁灭”——用毕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轻姑娘琼珊的生命;既聋又哑,海伦凯勒的苦难是悲摧的,但她选择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而劳伦斯笔下的“鸟啼”不正是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的写照吗?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不仅要面对死亡而且必须要承受死亡的一个苦难历程,但鸟儿依旧高歌,我们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这样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这个专题内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关联想,拓展文本

这里我提倡语文教师必须做一只“獭”,一只“祭鱼的獭”,做一只勤奋又挑剔、敏锐又灵活的獭。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据说李商隐作诗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将一大堆古籍摆至案头,就如水獭祭鱼。做一个语文老师就需要众多的“鱼”,来充实丰富并拓展我们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条鱼生吞,还是啄两口就弃之,这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有鱼”你上课才会“有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书袋”,语文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书袋”摆动起来,在“本”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联想,使各种各样的“鱼”游入书袋,这样才会信手拈来,有的放矢。通过老师对相关知识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知识之间的沟通与内在联系,这无疑会起到加深对所学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欣赏品位的作用。 转贴于  譬如在讲授上面“直面人生”专题时,我还不吝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传记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挫折,但三人始终都未向命运低头,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最终分别在音乐、雕塑、文学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如今这个绝大多数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中三位巨人的生涯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明镜。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也许这对我对学生都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还学习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许不是伟人的我们更多地处于“俗境”之中,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奋斗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俗”。另外,我还推荐了我自己很喜欢的两本书:《飘》和《平凡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熟悉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历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化表现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并思考如何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类比迁移,创新文本

类比迁移是对相关知识点作横向纵向联想和比较,把某一知识点的某种特性迁移、融合到另一知识点上去,或者从某一知识点升华出另外新的知识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迁移。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探究和写作中,我们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架上桥梁,激活已知的知识点,来达到“顿悟”。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迁移的关键就是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激活文本知识,启发和激励学生更快更准地找到“顿悟”的那个点。

如迟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其中有一考点是: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由“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相关联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激活已知文本做类比分析:本文开头三段均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结,中间俄罗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过暮色中的炊烟来发现的;《祝福》与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结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从迁移中至少可明确:“暮色中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了俄罗斯老太太的悲剧性。当然这个顿悟点可以是我们以前学过文本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写作手法等等。

迁移理论论文篇6

一、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基本环节,阅读教学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在培养中职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丰富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在提高学生们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同时能够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迁移理论,把中职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迁移到阅读学习中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效果,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例如,在《背影》中,学生们结合自身经验,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教师可以引导中职生开展迁移阅读,将文章的写作情境和自身的情况相结合,利于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进而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其他的专业知识。

2.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所需要专业性人才,写作能力是当代中职生需要着重培养的,写作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为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递行为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迁移理论在写作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们对知识的迁移应用。

迁移理论也可以应用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迁移理论进行语文学习,不断强化训练,使学生们逐渐形成迁移学习的意识,养成利用迁移理论学习的习惯。

二、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对迁移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了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质意义。但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没有系统有效的应用与实践中指导中职生的语文教学。

其次,生源质量较低,实践能力较差。中职院校不断扩招,招生指标不断下降,中职学生普遍自制力较差,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语文学习中,更不能养成迁移学习的习惯。

最后,教师对迁移理论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师教学技能有待提高,部分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无法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中职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大部分中职学院教师难以将迁移理论灌输给学生,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论语文学习正确应用迁移理。

三、迁移理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首先,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灌输迁移理论。只有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并且能够主动接受新的学习策略,在日常学习中自觉利用迁移理论,注重生活知识想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可以拉近中职生生活与学习的距离,利于培养中职生的阅读,写作等综合能力。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迁移理论的应用。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法,逐渐把迁移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丰富课堂知识含量,穿行迁移理论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了解迁移理论的实质内涵,并注重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倡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首先要把语文学习的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语文教学的各个部分相互迁移,实现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的相互迁移,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其次语文阅读学习的很多技巧可以利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可以大大提高阅读质量,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最后语文作为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利用能够很好的查缺补漏,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全面认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以课本为基础,应用迁移理论。注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们的迁移学习能力,把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迁移应用到对更多知识的学习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完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培养更多拥有迁移学习能力的高技术专业人才。

迁移理论论文篇7

(1)学习迁移理论可指导教学的有效性。掌握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运用规律不但可帮助教师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保持教学过程的严谨性,而且还可帮助教师将所积累的教学经验迁移至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并帮助学生快速消化所学知识。

(2)学习迁移理论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其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论,同时也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教学模式当中就可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知识网,使学生能够进行综合性地利用所学知识。

(3)学习迁移理论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可将所学知识、经验或技能等进行概括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同时也是使能力、品德及态度得以形成的重要方法。学生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正需要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迁移的方式并加以改造,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才能真正用于处理实际问题。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的实际效果,为此,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使两种教学内容具有合理、科学的逻辑关系。其次,要合理安排两个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第三,要将具有迁移价值的知识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通过迁移知识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在学《暮色中的炊烟》时,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但为何题目是“暮色中的炊烟”,此时教师就可引入《祝福》一文,文中祥林嫂也是有着悲剧命运的女人,且文章开头、文中及结尾都提到祝福,因此,文章标题为“祝福”。由此学生就会发现《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在开头及结尾都有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由此也就能理解标题的深层含义。

(2)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两种学习之间必然存在相同点或是相似点,亦或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只有掌握了这种内在联系,学生才能在第一时间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讲《人生三境》时,教师可为学生介绍《飘》和《平凡世界》,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思索人生意义的,与《人生三境》有着同样的主题,由《人生三境》就可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飘》和《平凡世界》。

迁移理论论文篇8

(一)精选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教师对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的基础保障。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就不会提起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了解和掌握,而无法对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即使出现迁移,学生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想要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其最好的就是在教学时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师所选教学内容,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新颖有趣,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实践操作上,在边学习边应用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所选教学内容要能够主动引发学生进行迁移式学习。比如,在对PPT、Word、Excel以及FrontPage等Office办公软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设计到“插入”和“超链接”的学习,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先对Word操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对其进行讲解,学生已对其进行掌握。因此,在对PPT、Excel等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Word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利用,利用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进一步对Word功能中的“超链接”和“插入”进行掌握的同时,也自行学会PPT、Ex⁃cel等办公软件中的相关操作。

(二)营造和谐的竞争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所拥有的求知欲望越强烈,其在学习过程中对迁移理论的应用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有效激发。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的竞争气氛,通过和谐竞争,来激发学生心中的竞争意识和优胜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暗示,去激发同学们内心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起与其他学生的无声竞争,以此来迫使自己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为了能够对学习迁移理论进行有效应用,教师还应该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对学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引导,使其与学生新学知识进行引导,进而加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比如,在PPT、Excel等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Word中知识进行应用和联想,进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进行充分掌握之后,在学习中才能够通过迁移理论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不断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的教学,进而在原有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教学中引出新知识和操作方法,在新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中,加强对原有知识和操作的迁移应用,突出新旧两种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生对PPT、Excel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将其与已经学过的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进行;如果学生对Word基础知识和基础操作掌握比较牢靠,就能够将其活用在PPT和Excel中,不仅能够加强对新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学习,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原有基础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一举两得。

迁移理论论文篇9

回顾语言迁移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兴起,经历了70年代的衰落,到80年代的再崛起,发展至今,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维度和研究层面上都有了新的突破。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跨学科领域的融合,一些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角度思考语言迁移问题。一些学者明确承认“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影响二语”[1]的观点,并开展了一系列被称为“概念迁移”的研究。2008年Jarvis等在《语言与认知中的语际影响》中首次对概念迁移做了系统阐述。Odlin支持“概念迁移”这一说法,指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会体现在二语言习得的理解和表达上[2](P26)。俞理明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除了在词汇,语法等语言层面影响二语习得,在概念范畴也对二语习得存在影响[3](P155)。刘永兵等指出两种语言概念表征不同,二语习得过程中就可能出现概念迁移[4]。目前概念迁移研究处在理论阐释和实证证明阶段,概念迁移理论的修正和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对语言迁移研究中出现的概念迁移新视角进行理论阐述,指出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可以进一步推动语言迁移研究发展,促进我国对这一新动态的研究和利用。

二、概念迁移阐释

(一)概念迁移的理论基础

Jarvis和Pavlenko认为用语言相对论解释语言迁移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5]。本文所指的“语言相对论”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及与之相类理论的总称。沃尔夫本人对语言相对论的描述是“不同语言使用者会因为语法的明显差异对相同外在事物采用不同的^察方式并作出不同的评价”[6]。沃尔夫观点分为强式和弱式两个流派。强式假说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语言形式决定人们对宇宙的看法,语言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同,这一观点被称作语言决定论,现已不大被人接受。弱式假说承认语言在人们认识宇宙、描述世界中的作用,但该假说认为思维方式的跨文化差异是相对的,语言结构只是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不起决定作用。这一假说被称为语言相对论。Odlin指出与“强式”语言相对论认为的语言决定认知的立场相比,“弱式”语言相对论认为的语言影响认知立场是可信的。[7]

(二)概念迁移术语的提出

概念迁移研究出现的标志是“概念迁移”术语的正式提出[3](P145)。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一系列从语言相对论视角展开的研究中,有学者开始使用“基于概念的迁移”“基于概念的影响”等说法,并已有不少研究涉及到概念层面的语言迁移现象。1998年坦普尔大学的Pavlenco在其论文SLA and acculturation:Conceptual transfer in L2 learners’ narratives中首次使用“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这一术语。同年,俄亥俄大学的Jarvis在著作Conceptual Transfer in the Interlingual Lexicon中首次把概念迁移这一术语用到语言迁移研究中。在2000年Jarvis等发表的论文Conceptual transfer: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和2005年Pavlenko出版的论著Bilingualism and Thought中“概念迁移”得到进一步阐释。Odlin也发表系列论文公开支持“概念迁移”这一说法。2008年Jarvis和Pavlenko合作发表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该书结合当前语言和认知领域正在进行的研究,首次对概念迁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框架,是继Odlin 1989年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之后语言迁移研究领域的又一里程碑式著作。

(三)概念迁移内涵

语言迁移研究在经历了对比分析假设时期、中介语假设时期和认知理论时期后,人们开始对迁移发生的心理机制感兴趣,并用语言相对论为语言迁移现象做出解释。Odlin认为概念迁移实际上就是二语习得领域涉及语言相对论的研究[2](P26)。Jarvis指出概念迁移主要探讨深层的非语言(或超语言)概念表征对学习者或双语者母语和二语使用的影响[8]。概念迁移可以从观察、方法及假设三个层次进行阐释。第一层次是指概念迁移研究的手段和表达方式。通过不同语言背景下二语学习者或双语者具体语言现象描述的微观观察,研究其在物体、事件、质量以及关系表达上体现出的不同概念表达方式;第二层次是指把概念迁移用作研究方法。采用概念迁移理论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一种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的干扰,会怎样影响语言使用者另一语言的理解和产出。第三层次是指把概念迁移作为一种理论假设,通过对概念迁移现象的深层剖析,构建概念迁移的理论框架,并从这一机制出发开展迁移研究,通过建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语言迁移机制模型来解释语言的概念以及概念化模式在思维表达中体现出的跨语言影响现象。

(四)概念域

Jarvis&Pavlenco指出具体的概念迁移研究可以从物体(object)、情感(emotions)、人称(personhood)、性别(gender)、数(number)、时间(time)、空间(space)和运动(motion)等八个基本概念域的语际差异着手。物体、情感、人称、性别、数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域。时间、空间和运动是感知和归类我们周围客观世界的概念域。本文以概念域中研究较多的时间迁移和空间迁移为例来探讨这一新领域的发展。

不同语言文化的时空观是不同的。比如,西方文化的时间观是直线延伸的,时间概念的表达是通过时态或体等语法形式体现,而中国文化的时间观则是立体循环的,时间概念依靠词汇手段或推理方式表达。近期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没有时态语言的人对“时间”这个概念域的思考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时间的感知和表达上的差异会影响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中的和时间有关的概念的理解。不同语言的空间概念编码方式也存在差异。如英语说话者喜欢从被讨论物体为出发点来描绘空间,偏向于使用“在某物前”或“在某物后”这样的表达方式,而德语说话者则偏向于从说话者和听话者视角表达空间位置,常使用“在某人左边”或“在某人右边”这样的表达方式,还有的语言倾向于使用东南西北这样把讲话参与者排除在外的空间表达方式。由此看出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倾向是有差异的。学习者会把二语信息和某些母语心理表征重新连接,并对其进行概念重构,重构的过程可能是新的概念范畴的发展或现存概念范畴的重组,每个概念域中的跨语言差异都可能会导致概念迁移。

三、概念迁移研究的意义

概览国内外有关概念迁移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当前概念迁移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研究主题、研究维度上都有很大拓展,其对于语言迁移理论发展的意义更是不可小觑。首先,概念迁移的关注点从传统语言表层结构的迁移研究拓展到思维范畴的跨语言影响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出了语言范畴,拓宽了语言迁移研究的空间并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概念迁移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获取的实验数据为建立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语言迁移机制模型提供了更多支撑依据,也让概念迁移理论框架的构建更具客观性、科学性,这弥补了学界长期只重视总结语言迁移规律的不足,有利于语言迁移研究摆脱对二语习得领域的长期依附,从而形成自主研究领域。另外,从语言的概念层面研究迁移现象有利于帮助二语学习者克服母语迁移影响,掌握二语习得内在过程和规律,同时对二语学习者形成新的外语学习观从而提高二语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四、结语

概念迁移的研究深入体现了语言迁移研究的视角转换。对概念迁移理论的述介有利于促进语言迁移研究发展并推动我国对这一新动态的研究和利用。对语言迁移研究者来说,以新构建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上获取概念迁移的基本证据,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理论框架是目前及今后应关注的课题。以概念迁移理论为指导,从英汉语思维差异角度分析概念迁移现象,推动我国对语言迁移领域新动态的研究和利用是值得中国概念迁移研究学者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LA中基于语言相对论视角的概念迁移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79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中小城市语言环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798]。)

注释:

[1]Kellerman E: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Transfer to nowhere?,Annual Review of Applies Linguistics,1995,P15,P125-150.

[2]Terence Odlin:《概念迁移研究议程中的两个注意事项》,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第4期,第25,31,42页。

[3]俞理明,常辉,姜孟:《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4]张会平,刘永兵:《语言相对论视域下的英语隐喻性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外语教学,2013年,第5期,第51-55页。

[5]Jarvis S.& Pavlenko A: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New York:Routledge,2008年版。

[6]Whorf B.L.:Language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NewYork:The MITPress and John Wiley,1956,P221.

迁移理论论文篇10

引 言

长期以来,语言迁移,即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特别是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随着该理论模式的转移,对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兴盛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的衰落、再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一、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

根据James(1980:11)的观点,将H.Ellis的定义中的“任务A任务B分别置换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那就是语言迁移。换言之,语言迁就是二语习得的学习心理理论。Odlin在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数十年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给语言迁移下了一个简明而精确的定义:迁移是直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一定义已为二语习得研究界所广泛接受和认可,成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和讨论语际影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至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生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并且没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负迁移指的是使用这些知识并且出现错误。正负迁移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人们倾向于把负迁移等同于生成错误,然而,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的言语行为与本族语使用者言语行为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生成不足、生成过度和错误理解等。

二、语言迁移现象研究回顾

近五十年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对比分析假说和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标记理论和语言迁移现象研究以及认知理论和语言迁移现象研究。20世纪50年代对比分析开始在二语教学研究中出现并占有一席之地。受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Lado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而通过分析比较母语与目的语可以预测第二语言学习者犯的错误和学习者的难点。两种语言相异引起正迁移:两种语言相异引起负迁移。标记理论发展到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扩展到语音、语法、语义、语用各个层面。标记理论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之中,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认知结构是对假定的心里实体的一种表示;认知过程直以某种方式分析、转化或改变心理事件的一种操作。认知理论为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打开了新视角,拓展了研究领域。人们开始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其中写作方法的迁移最早受人们的重视。后来一系列关于二语写作的研究都证实了二语写作方法受母语影响很大

在中介语时期的早期,有两种主要的语言习得理论,一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解释语言习得现象,称之为语言学的语言习得观。它从根本上动摇了对比分析理论模式的理论基础,受其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们摒弃了行为主义关于语言学习的观点,开始怀疑结构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另一阵营是认知心理学的语言习得观。这两种理论都是反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反对把语言学习仅仅看成是一种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或母语的迁移现象。作为一种认知理论,中介语理论把二语习得过程看成一个不断构筑新的语言体系的过程。中介语理论模式在二语习得领域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比分析被错误分析所替代。乔姆斯基理论在语言学上引发一场革命,指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导因素是内在的普遍语法规则,并非是学习者的母语。并提出了标记理论。

三、母语正负迁移对二语习得的作用

随着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习得认识以及母语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认识更为深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母语在二语习得正迁移作用,人类生活在同一个自然界里,所以语言具有同一性。由此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提供可能,使不同民族可以相互交流。Cummins在语言同一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语言相互依赖假设理论。任何语言学习的基础是母语,母语是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助力。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的作用。他表现在语音、词汇、语篇等方面。相反,母语也会对二语习得带来负面的影响,干扰二语的学习。由于母语干扰在中国学生的二语习得中起的作用,语言教师应该提高对迁移现象的认识,意识到母语干扰不仅表现在明显的错误方面,还表现在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隐含方面,应该想出各种方法减少来自母语方面的干扰。在探讨母语干扰时,要注意母语与目标语之见的共性具有积极作用。元语言提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最后在讨论母语在二语习得的作用时,不仅要考虑语言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认知因素。纵观语言学家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趋向于依赖母语规则,但是随着深入他们会越来越多地运用二语规则。

四、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现象研究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迁移理论论文篇11

一、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含义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叫学习的迁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一外文;儿童在作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这些都是学习的迁移现象。高中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性极强的体系知识,其本身更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知识的一种丰富和提升。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体系性较强,其各个节点上的知识实际上也可以进行一定迁移。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迁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把握能力,特别是在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的学习上,较好的应用学习迁移理论能够使得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点并进行具体的知识点运用。除此之外,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升高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伴随着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高中数学教学也要注重对于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迁移理论下的数学教学则可以在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一)新知识学习上的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可以应用到新知识教学这一层面之上。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引导学生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学习,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仅能够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也能够对于以往知识进行良好的复习。这一顺相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较为迅速的掌握新知识并加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在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中数学新知识学习进程较快,而数学新知识学习上不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也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体系在脑海中不断形成。

(二)习题解答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在新知识讲授中进行学习迁移理论运用,也需要在学生习题解答与教师习题知识讲解中得到运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习题是检查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生进行习题运算时可以发现学生整体在数学知识学习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而教师在具体的习题讲解时可以通过学习迁移理论对于代表性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讲解,使得单一的习题讲解过程变为学习迁移的过程,而这一做法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习题解答所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点有清楚地认识,也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三)知识分析与总结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依然要注重知识分析与总结,特别是高考的存在使得数学知识分析与总结更是极为必要与重要。国内大多数高中在高三年级后半段都会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进行重新的分析、梳理与总结。这一阶段往往能够发现学生整体数学知识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也能够从整体上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提升。而这一阶段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几何图形知识的分析与总结上,各种图形的面积与体积计算就可以进行同向迁移,通过将这些相似性知识进行整合并在专门的时间段内进行迁移教学也能够加深学生记忆,提升实际教学与学习效果。

三、结语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大应用空间与前景,国内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需要从高一年级至高三年级进行持续应用。不断的加深学生对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认识并提升学习迁移理论运用能力能够使得学习迁移理论更为有效的发挥出效用。此外,教师作为学习迁移理论的应用主体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实际与教学实际进行学习迁移理论应用。

迁移理论论文篇12

现如今每所高中在物理教学方面都存在这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一些后进生对高中物理学习存在着恐惧心理,学生虽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但对物理知识并不能真正地予以理解,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用迁移理论来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上引用学习迁移理论,这样以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学习迁移的内容

所谓学习迁移,顾名思义指得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对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影响,从狭义上来讲学习迁移指的是根据自身之前所学习的知识通过再加工处理的方式,把其适当变换,应用到新知识环境中的过程[1]。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按其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三种:正能量迁移(推进作用迁移),负能量迁移(阻挡作用迁移),零迁移(零做功迁移)。按其具体内容分为:常规迁移(一般态度及原理迁移),特殊迁移(详细知识细分迁移)。

按其学习环境雷同性可以分为相似迁移(两种学习环境有很大相同之处)中迁移(两种学习环境相似度一般)不重叠迁移(两种学习环境有很大差异)无论是哪种学习迁移方式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高中物理学习迁移理论在学习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有利于构建物理知识框架

将知识构建成框架结构,可以让学生更快理解物理知识。通过二次加工成为新的物理知识,通过构建学习框架的形式把新学习的物理知识将原有知识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而清晰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快速;理解新物理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向自主学习方向发展。

学习物理最重要的就是发散思维的发展,通过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解开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靠物理学习迁移来实现。通过学习迁移理论的实施,把新知识进行体(系)统再加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掌握物理知识。

2.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有利于把物理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

学生物理能力的形成是依赖于学生是否掌握物理知识,也和知识技能的系统化,清晰化分不开。关务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依靠学习迁移来实现的[2]。

(二)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教师要想真正的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就必须要对学生的物理基础文化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对每个知识点之间联系与不同给学生讲透彻,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最终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关于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应用

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中迁移的理论,才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的成功与否。关于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课堂上创造“问题式”场景,来引发学习迁移

在现如今高中物理教材上关于物理概念以及相关定律甚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这些复杂的概念及其定律只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因而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学习迁移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3]。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具体内容,结合本节课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对课堂情境进行“问题式”的创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思考,令学生激发起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举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在教授学生关于惯性知识点时,可以对学生发问:如果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想去月球,那么惯性定律还可以在月球上适用吗?这时学生就会针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研讨,以前学习的知识都加以综合运用,再与惯性定律相互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引发了学习迁移。

•在物理课堂上运用“类比法”促使学生进行学习迁移

物理知识有着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且知识点之间紧密相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类比法”来进行教学。通过寻找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来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卫星的超重和失重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宇宙万有引力定律对该知识点进行引导与分析,由于万有引领定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而学生在理解卫星是失重与超重就显得相对容易许多了。通过万有引力定律与卫星失重与超重知识点的比较,可以很好的让学生达到理解与接收物理知识的目的,从而促使知识的迁移。

•科学体统地安排物理教学程序,为学习迁移创造出有利条件

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应充分理解教材内所包含的内容,把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统一的梳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系统地安排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让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识点进行再理解,再分析,引导学生先从容易的知识进行分析再对其进行逐步理解,从而真正的实现学习正迁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学习迁移理论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一起完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美英.学习迁移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及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09)199-201

迁移理论论文篇13

事实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已经形成对农村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巨大支持,流动的农民工已达1.4亿人,城市化仍显滞后的原因就是流动难以带来定居的结果,劳动力的流动对城市化的贡献,表现在劳动力收入的回流。

尽管我国近几年的城市化成果,大部分来自城镇扩张和区域政府行政升级,但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数量来讲,城市化人口的迁移将是长期存在的。对迁移现象的正确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还可以对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作出正确判断。

二、人口迁移研究中的经济理性高估

在移民问题上,中国的主要传统是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受传统影响最甚。但当代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却现实存在。赫伯拉(Herberla)、米切尔(Mitchell)和博格(D.J.Bogue)等人的推拉理论,刘易斯(W.A.Lewis)、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Ranis)、费景汉(JohnC.H.Fei)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托达罗(MichaelP.Todro)的劳动力迁移和产生发展模型,舒尔茨(J.W.Schultz)的农民学习模型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经济理性被描述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而我国的移民历史却并非如此。

中国的古、近代移民史是一个充满战争、灾害、宗教和政治的历史,自发农垦和城市工商业移民只是支流。唐汉时期的“实关中”、明清时期的“徙山西民万户实北京”、“洪洞移民”、“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是少有的几个经济移民,也是政府根据需要或为政治中心经济功能完善进行的移民调度,或为因灾害、朝代更迭战争的萧条而进行的区域移民调度。

“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自由迁移现象,从历史背景或者民间认识很容易推断是由生存胁迫而产生。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主要出现以下大规模迁移。1954年,工业布局从沿海向内地调整,至1960年移民2200万。1958年,政府号召、大炼钢铁,2000万农民涌入城市当钢铁工人。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3000万人口在城乡间游移,主要为离开本土大炼废铁的农民和饥荒逃荒者,期间全国人口数量骤减1000万。1960年,2000万炼钢者返迁。60年代以来的三线建设形成流动人口约1900万。1966年,,10年间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000万五七干校劳改者及其家属迁移。1977—1984年,人口返迁约1400—2300万。从以上数据和移民原因看,政治政策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广为应用的西方移民理论考查,对人口迁移经济动力机制理论的抽象和完善,后续理论推演者加入了个人的判断,使理论的真实基础模糊化,典型的就是拉文斯坦移民七法则。深入挖掘证明,后续发展有时未必能彰显理论的原创力量,后来者所谓的十一移民法则和总结成推拉理论及其发展的僭越,实际上掩盖了拉文斯坦(E.G.Ravenstein)在移民规律上的精辟概括。JohnCorbett对拉文斯坦的移民法则进行了尽量忠于原创的总结(TheLawsofMigration原文未能获得)。拉文斯坦对比了英国1871年和1881年人口普查资料,将移民去向和来源分为吸引(absorption)中心和离散(dispersion)中心,总结了著名的移民七法则。

第一,多数移民只倾向短途迁移,迁移目的地为吸引中心。第二,移民迁移至吸引中心,留下间隙,被来自较偏远区域的移民所填补,这种次第顺序流动一直涉及到最偏远区域。第三,离散过程与吸引过程对应。第四,每次移民必有回流补偿。第五,长途移民的目标是向商业与工业中心大城市迁移。第六,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的移民倾向明显。第七,女性迁移倾向较男性明显。

拉文斯坦结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口统计资料的观察结果。推拉理论认为的“迁移的主要动机多以经济为主(dominanceofeconomicmotive)”,损害了移民法则归纳的原创性。七条法则更多地强调了移民的行为特征,移民的经济理性动因仅仅只能是推论的一个方向,否则就不存在短途和长途、男性和女性的不同移民选择。拉文斯坦移民法则的总结,包容了移民动因的复杂性。

对于行为的目的或意图,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的理性由生存理性选择、经济理性选择和社会理性选择三个不同层次构成,其中生存理性选择是最基础的层次,只有当生存理性选择得到充分实现后,经济理性选择和社会理性选择才会得以产生。詹姆斯·C·斯科特所定义的“生存伦理”(subsistenceethic)把生存理性描述为,首先考虑的是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而不是追求效益的合理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农民的生存理性,在詹姆斯·C·斯科特和黄宗智的多部著作中已经进行了很详细的论述。美国社会人口学家金斯利·戴维斯(KingsleyDavis)断定“移民是政策的产物”,而政府干预下的移民,用任何以经济为主要立论的移民理论进行解释,都很难自圆其说(华金·阿朗戈,2001)。

我国历史上的规模迁移,多数为非直接经济因素,如生存决策、政治因素,我国的城市化移民主体既然以农村人口为主,农民的特性对其迁移行为的影响,就是不得不要考虑的因素。中国日益增多的农村人口和劳力就地和异地寻求非农活动或非农职业,并非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行为,而是生存目的使然(黄平,1997)。因生存压力而产生的“生存理性选择”是农民外出就业最根本的动因,也是当今中国民工潮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文军,2001)。

本文对社会学结论的引用,是为了解释农民部分逆拉文斯坦移民法则而行的行为,即作远距离流动的行为。经过资料分析发现,农民倾向远距离流动的行为导致了符合移民法则的近距离移民结果,即进入大城市的农民在取得一定收入积累后,会回到家乡附近的城镇置业定居。单纯的以经济理性来解释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迁移,至少在两个方面与我国现实背离,一是移民的外在政策动因,二是移民的内在生存动因。经济理性的高估,导致对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批量移民的幻想,以及对1.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城市定居的幻想;同时也使发生在小城镇的以定居为特点的有效城市化现象被忽视。

从我国移民史和移民经典理论可以总结: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移民一般因政治军事等非经济主因而发生;移民动因构成复杂,完全经济理性的理论解释能力有限;农民的生存理性是其自发迁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

三、中国的人口梯级迁移

“移民迁移至吸引中心,留下间隙,被来自较偏远区域的移民所填补,这种次第顺序流动一直涉及到最偏远区域”,这是拉文斯坦移民七法则之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理性迁移使我国的人口梯级迁移与拉文斯坦法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主体迁移能力与迁移距离和目的地的非相关,而这种迁移实际上不是或很难以定居为目的,所以只是流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迁移人口超过1.25亿,其中省内迁移为9146万人,跨省迁移为3314万人。在省内迁移人口中,52%为农村到城市;在跨省迁移人口中,78%为农村到城市。此数据说明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是农村人口倾向于长途迁移;其次是城镇间迁移量较大且更符合近距离迁移的法则。

蔡昉(1998)对人口的区域流动进行研究后总结了人口流动的区域转移规律,认为“迁移会形成一种区域阶梯,即劳动力首先从相对不发达地区农村转移,随后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向城市迁移”。

第一,农村到农村的转移。根据抽样调查全部迁移人口中迁入村镇的比重为33.4%,其中出省后迁入村镇的占48%,东部地区出省并迁入村镇的比重为40%,中部地区为47%,西部地区为59%。第二,中西部地区的迁移倾向于首先流向本省城市然后出省向东部地区的城市迁移。第三,省际流动主要产生在中西部到东部。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大约为该地区全部迁出人口的30%,东部地区的迁移倾向于主要在区内进行;而从中部地区迁移到东部的人口占全部迁移出省人口的71%,从西部地区到东部的迁移占出省人口的54%。第四,进入城市的人口流动量大于进入村镇的流动量(见表1)。

蔡昉的研究还注意到我国分省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438提高到1995年的0.2747,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省际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261提高到1995年的0.1670,地区差距的基尼系数变化、收益的地区差异推拉势能并不大,但发生了与之很不协调的人口迁移(流动)规模。

尽管可能囿于资料性质,蔡昉没有区分人口的定居和流动,也没有分离小城镇和乡村,但人口梯级迁移现象是显见的。总结起来,按吸引区域性质分类,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循四条线运动:农村—农村;农村—小城镇;农村—城市;小城镇—城市。他认为迁移者寻找职业和其他机会的成本,随着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以及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而递增,形成迁移的梯级规律。这一结论从数据方面对本文观点提供了支持。在移民七法则前提下,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有其特有的表现方式。

人口的产业转移概念与移民不同。城市化过程的第一步肯定是流动,但城市化的目的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定居而非持续流动。居住或者房产决定居民资本量,就业只是资本增量因素,所以,城市化所关心的应该是居住地变更或者居住地性质变更。

中科院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认为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和顾忌“城市病”是一个误区,未来50年应该为农村人口城市化支付社会总成本15—16万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支付约3000—3500亿元。这些城市化理论的研究者想象了这样一种大规模的从乡村到大城市的迁徙。短时期内批量的居民从农村的迁出,即使成本是主体可承担的,对整个社会福利,却是十分巨大的投资,由此造成的经济体系动荡,只会使这种迁徙夭折。民工潮直接引起的农村人口在大城市的定居,其比率低到不足以计算,所以,农民工的城市与乡村间的流动,不是城市化的主要现象,也不适用刘易斯二元模型或者推拉理论。中央政府敦促城市为民工的社会平等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意义仅在于解决临时问题,不构成定居的条件。公共财政的相关投资也仅满足社会安定维持需要,对于庞大而资本薄弱的农村居民来讲,大城市定居目标几乎不可能实现。

农民工出动的一个主要动机是生活难以为继。“人挪活,树挪死。”逼出式迁移,从动机上讲,来源于生存理性下的基本维生成本与绝对收入比较。这解释了农村人口倾向于长途迁移或者农村到农村迁移的原因。大城市由于劳动力价格体系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其劳动力绝对价格较小城镇高,就业机会也较小城镇多,所以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状态与小城镇对比体现为收入绝对数额较高且就业机会的连续性较强,在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上,城市与小城镇存在差别,这种差别没有工资差别大。简单而言,就是吃喝用度不可缩减部分,城乡差别就不大,甚至倒挂。

农村人口城市化,家庭迁移和定居是最终的行为,所以在向城市的迁居行为发生之前,农民工的收入回流,才是农民工流动中的主要城市化现象。或者可以结论,因生存理性而发生的农民工流动,不构成城市化主流。收入回流,使农村家庭具备了向可承担定居成本的城镇区域迁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没有特定的阈值,具备向乡村小型集中地迁移能力的,会因为住房改造或者增加住房面积而迁移到小型集中地,具备直接进入城镇能力的,就一步到位进入小城镇,少量具备城市定居能力的,也会直接在城市安家立业。农民工长途流动,是为了取得相对高的回流收入,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家乡附近的小城镇是其首要选择。

据有关资料,每年有数千亿外出打工人员的回流收入,如2001年湖南输出到省外的劳力487万人,以邮寄方式回流现金300亿元,四川跨省输出劳力560万人,全年收入回流400亿元。地方政府对这部分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实业投资期待,但基本上为了迁居而大部分可能投入了房地产,经由人口梯级迁移的推动,已经演化成全国的房产价格涨升。这一猜测符合温州市近3年东部城镇房产上涨的发端的现象,因为就乡村城市化进度,温州是全国领先的。

总结起来,在移民七法则前提下,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分以下两条线。一是农村居民中生存理性驱使的流动。处于生存理性驱使下的农民,其迁移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基本为零,绝对收入和生存成本比较,就是全部迁移动力。表现为流向大城市和流向农业产出较高的农村,流动距离只受交通费用约束,除了农村向农村的流动,定居发生的几率很小。只有生存问题得以解决,这部分人口才开始向第二条线靠拢。

二是农村和城镇居民经济理性驱使的流动。需要支付相当的迁移机会成本和社会机会成本,受拉文斯坦的移民法则驱使、移民居所搜索模型约束和安土重迁民族特性影响作近距离的迁移并定居。既有移民投资冲动,又受风险限制。流向表现为梯级进阶,从农村到小城镇,从小城镇到城市。

城市化的转移过程包括几个连续动作:首先是家庭迁移;其次是家庭固定资产购置(主要为房产);最后是定居。如果定居是必然的,家庭的房产购置即使不是必定要出现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作为无产无业的城镇居民,不仅生存成本高,家庭信用也会存在危机,其家庭从在城市社区立足到发展,无产无业状况下是难以想象的。

就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在调控人口迁移方面,政府所能作为的方面显然应该改变现行策略。第一,支持农村对农村的迁移。第二,对在大城市的流动人群,不必继续进行意在定居的尝试,而是重点采取增加其收入的措施。第三,重点支持小型居民点的城市化要素培养,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商业化。第四,对房产的区域比价进行合理的干预,使其符合梯级迁移的梯度结构需要,而非单纯地压制大中城市房产升值和限制房产投资资本的区域间流动。

按照梯级迁移的现象,小型居民点演化为城镇的概率最大,城镇演化为城市的概率次之,城市演化为大城市的概率最小,演化概率的分布由演化成本决定,演化成本包括移民成本和城镇移民的单位公共成本,每一个级次减少一部分流动可能,越级流动比逐级流动越级越多,回流可能越大(定居比例越小),要实现定居,必须跨越成本门槛。演化过程中,区域对移民的吸引力和阻力同时逐步增加,原因是公共投入的增加和聚集经济导致的城市福利增加和城市定居成本增长。

【参考文献】

[1]屈小娥:50年来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轨迹[J].山西统计,1999(10).

[5]蔡昉:转轨时期劳动力迁移的区域性特征[J].当代亚太,1998(7).

[6]ErnestGeorgeRavenstein:TheLawsofMigration,1885.ByJohnCorbett,http:classicscontent9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