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实用13篇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1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2

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

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

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

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

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

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

张凡修,1958年6月生,河北玉田人。诗歌刊发于《诗刊》、《诗潮》、《星星》、《诗选刊》、《广西文学》、《青海湖》、《中国诗歌》等多家刊物,获2010年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获河北省作协2010优秀作品年度奖,获《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优秀诗人奖。有作品入选花城版《2010中国诗歌年选》等,著有诗集《丘陵书》、《土为止》、《地气》三部。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的棉花》是一首读来让人神清气爽、温暖迷人的好诗。全诗9行,三行一节,句式错落有致。诗的第一节,“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第一行,就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得亲密无间。在这里,母亲劳作的过程和植物生长的过程都被省略或淡化了,而诗意在诗人生动形象的叙述之中荡漾开来。“弯着腰”、“打捞”勾画出母亲辛勤劳作的形象,“哑”、“开口”、“晾”诗化了棉花的生长过程,一个“教”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母亲的不辞劳苦和精心培育。给棉花赋予了生命,给劳动赋予了情感,母亲的艰辛转化成了愉悦的享受。

诗的第二节,“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沿着“棉花的话”的思路,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群女儿在一位母亲怀里撒娇亲昵的情景。写的虽是棉花,表现的却是母亲的慈爱和儿女的可爱,整个画面向我们呈现出温暖、幸福、和谐、朴素的气韵。“拱着母亲的胸脯”,亲切得让人不愿离开,勾起读者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诗的第三节,“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一遍又一遍挪动”,既写出了母亲劳作的辛苦,又把母亲热爱劳动的形象也表现出来了。这里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是说,由于母亲的辛勤付出,棉花以“最轻柔的”姿态回报母亲,棉花获得丰收;暗含的一层却是,母亲劳作了一生,儿女们对母亲的回报也是最深情的,儿女感恩母亲。这一节,虽然“我”的出现转换了诗的角度,但还是紧扣“棉花的话”。“呢喃”一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有滋有味,十分鲜活,极富情感的张力。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情景中,那些呢喃是世界上最轻柔的,轻轻地落在母亲的手里,也轻轻地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3

在长文《诗人与劳动问题》里,田汉梳理了欧洲文学自古典主义发展至浪漫主义的过程,指出贵族文学没落的同时,平民文学壮大的趋势,这一趋势是由民主主义思潮的传播决定的。《新罗曼主义及其他》一文介绍了新浪漫主义思潮,并将其与旧浪漫主义进行比较,认为新浪漫主义是经过了自然主义的熏陶,有着“求真理”的着眼点,有着执著现实的精神,这是比旧浪漫主义“新”之所在;并指出,“所谓新罗曼主义,便是想要从眼睛看得到的物的世界,去窥破眼睛看不到的灵的世界,由感觉所能接触的世界,去探知超感觉的世界的一种努力……”④这已涉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问题。与世界文学发展潮流相比,田汉发现中国文学一直处于古典主义状态之中,不仅题材内容是古典的,而且语言文字也是拟古的,这一与绝大多数民众隔绝的文学,实质上已沦为少数人的自娱自乐,显然这种状况是需要改进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田汉吸纳进步的文学思想并尝试加以运用。

在所接触的新文艺思想中,对田汉发生作用最大的莫过于民主主义思想了,这种思想在文学活动中首先表现为题材的平民化。在《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中,田汉将这位思想境界高于同时代社会人群几十年的诗人的际遇披露出来,为的是说明惠特曼民主思想的先进性,虽然惠氏在世时的知音寥寥无几,但时间证明他的诗歌思想代表了美国的精神乃至人类的精神。更进一步地,田汉表达了诗人也属于劳动阶级的观点,他一方面认为反映劳动的诗歌才是反映当代生活的诗歌,另一方面强调诗人应有劳动的观念,“诗歌便是人生的反映,诗人除开具有诗魂以外,只是一个很真挚很热情的人,做诗人的第一步只在做人,而做人的第一步,我便要说只在劳动labour!”⑤田汉强调诗人仅仅是劳动者,既不凌驾于民众之上,也不远离现实生活,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者,是民众心声的传达者。诗人的劳动与其他人的劳动一样,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意义。

在此诗歌思想指导之下,归国前的两三年之间,田汉陆续发表了30首新诗;⑥回国后,戏剧活动之余,田汉仍然从事有关诗歌的写作,但或为歌词,或为赠答、酬唱,或为纪事、忆旧,或为记游、抒怀等,且多数转而为旧体了,也许这对他个人不无纪念价值,然而在新诗史上,倒是留学时期的作品更值得探讨。也就是说,域外之作足以代表田汉的新诗成就;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用民主主义的眼光观察所处的社会生活,如《一个日本劳动家》、《漂泊的舞蹈家》、《珊瑚之泪》等。尽管关于劳动阶级的题材是现代作家的作品所共有的,但田汉不是从知识阶级的角度观察民众并体恤其人生的艰辛,从而停留于同情底层民众,仅将其作为诗歌的一种题材而已;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从民主主义的新观点出发反映平民生活,并用民主主义的思想引导艺术创作,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方向,是艺术发展的前途。二是景物描写或抒情之作,这些诗歌既记录下一些日本独有的景象,如《浴场的舞蹈》、《银座闻尺八》、《咖啡店之一角》等,又反映了中国青年留学日本的一些生活样态,如《黄昏》、《七夕》、《初冬之夜》等。这些诗歌的主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田汉的新诗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此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而本文仅就其一种显著的——戏剧思维——特点而论。

对于不同文学门类的区分问题,有观点认为,“抒情文学底对象是‘情’,叙事文学底对象是‘事’,戏曲文学底目的却是那由外境事实和内心情绪交互影响产生的结果……人的‘行为’。所以戏曲的制作要同时一方面表写出人的行为由细微的情绪上的动机,积渐造成为坚决的意志,表现成外界实际的举动,一方面表写那造成这种种情绪变动意志变动的因,即外境事实和自己举动的反响。”⑦戏剧情节是由情与事交织而成的,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构思需遵循这一规律的支配。而诗歌作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凝炼的文体,则要求诗人运用想象制造具有画面感的意象并对之进行跳跃式的组接,此外还需发掘语言的节奏、韵律以产生诗歌的音乐美。在这样两种不同的文体之间,田汉虽然选择了诗歌这一体裁,但是他的思路却呈现出戏剧文学的倾向。

采用铺排的手法,注重外界事实和人物心境的呼应,且将这一互动关系表现得很细致,使得田汉的新诗带有戏剧文学的特色。如《梅雨》一诗,共46行分为四节,第一节是外界景象的整体描写,第二节逐步聚焦到花树,梨花被梅雨打落多半,望着这连绵的梅雨,不禁感慨纷至沓来。至此,诗歌才渐入正题。于是,第三节写该怎样表达这些感慨,由咬着笔杆冥思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出发,引出一系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好的,孬的;批评的,鼓励的;正确的,差缪的;……显得书不尽言,仿佛戏剧里的旁白一样将心理活动清楚地表述出来。直到第四节才真正触及主旨——诗人的心境,却并未直奔主题,而是先表明自我解剖的决心,然后将自己不同的性格侧面逐一陈列,最后落脚在追求“新罗曼主义”文艺之上,并就此作结。这种不惜笔墨的写法是典型的戏剧文学思路:背景、衬托、铺垫样样必备,经由外景引起内心情绪的变化,这一过程历历在目,虽貌似叙事诗,却缺少连续的情节,这种将抒情用叙述的方法表达,不是诗歌的优长,反倒是缺陷,将本应浓缩的情感零散地展开,把激烈的抒发拉长为平淡的倾吐,使以少胜多的诗歌艺术变成铺叙的散文手法,再加上布景、对话、旁白等,一首抒情诗歌便变为一出戏剧的缩影,从而将诗歌引向戏剧的方向。诗以《梅雨》为题,借雨景而入于与其同构的心态,处于人生春夏之交的青年时期,心志、思虑恰似梅雨的淅沥与绵长,纷乱而难以决断,此乃题目与内旨相呼应之处。

布局安排的起承转合,前因后果线索分明,也是戏剧的一种表现方式;在田汉的诗里,这种特点也较突出。《漂泊的舞蹈家》是根据新闻报道而写的诗篇,是关于苏俄艺术家为寻找昔日的皇室同僚,经由西伯利亚流落日本的故事。诗人虽同情艺人的艰辛生活,却不能苟同于她们秉持的以艺术侍奉权贵的观念。该主题在田汉笔下被铺展为7个诗节,每节7行左右,先说漂泊是艺术家的生活,次讲被流放西伯利亚的生活之艰难,再问她们是否理解民众革命,至此,主题才得以升华——艺术与民众结合才是现代艺术家的出路:

漂泊!是诗人的生活,是琴师的生活,/是歌女的生活,是舞蹈家的生活,/是一切艺术家的生活!/你们是艺术家,/你们营了这种生活——/这种漂泊的生活!//你们经过了西伯利亚?/经过了那个广漠之野?/你们是不是母女相抚,迎着那发发的北风,/踏着那漫漫的积雪?/你们穿的衣多不多?/穿的靴热不热?/我呀,你们提起都是苦的记忆,/我这话不该向你们提。//你们从彼德格勒来的?/甚么时候动身的?/你们动身的时候/俄国皇室怎样的?/民众运动怎样的?/想那时仓皇兵火之间,/你们吓昏了……也记不起?//想那时候:民众要求的是面包、石炭;/皇室要求的是舞蹈、音乐。/这个两种要求,一生冲突,/使起你们两个,这般沦落!/昨日冬宫的恩宠,/却增了今日的难过。//可是,夫人!艺术家的夫人!/艺术的神圣,/是不是在美化(Beautify)人类的心情?/与其以艺术奉事贵族,/何如以艺术救济平民!/民众虽呼:“把面包把我们!”/单止有面包也不能生存!//你看西伯利亚的积雪中间,/埋了几多人的歌哭!/你不曾读过Dostoyevsky的通信?/他说是“寄从‘死人之屋’”(Letter from the House of Deads)。/许多人为暴政府的牺牲,/许多人为人生的落伍,/许多人尝恋爱的悲哀,/许多人恨自然的严酷——/都伸起两只手儿来,/求你们慰藉他们的痛苦!//夫人!你善弹。/小姐!你善舞。/你何不和他们一块儿歌?/你何不和他们一块儿哭?/你何必这么远道儿漂泊来,/来到这第二俄都的东京府!

显然,这首诗的立意符合新文化运动的主题。从民主主义的角度观照为贵族服务的艺术家被流放的事实,诗人既同情母女二人流落异国他乡的不幸遭遇,但又对她们念念不忘依赖沙俄贵族的旧思想表示不满,将其持守的为皇室贵族表演艺术的观念视为末路;通过对20世纪艺术大众化时代潮流的肯定,试图促使艺人传统观念的改变,指导他们走向民众,在民众中寻找现代艺术的新天地。田汉的新诗思想内容是进步的,而他的新诗艺术手法却是特别的,这在其他诗人也许仅用7句表达的诗,在田汉就铺展成这样50行的诗篇。但是这样的铺叙,也不是“啰嗦”两字可以概括的,其中包含了为达到渲染的效果和得到水到渠成的结局的苦心;这属于戏剧的构思方式。

环境描写与诗歌情节的共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属戏剧文学内外因素互动的特征;在田汉的新诗里,这也不失为一种手法。如《莫名其妙》一诗共37行,长长的篇幅循序渐进地推动着,整首诗把“莫名其妙”感觉的产生、感想的来源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分层叙述;这种戏剧思维决定了田汉新诗的篇幅很长。不仅长篇诗的结构如此,即使一些篇幅较短的诗也具有这种分节、铺展的结构,如《初冬之夜》、《败残者的胜利》等。可以说,田汉新诗的结构实际上是戏剧式的模式。

在戏剧文学里,对话是一种主要的艺术手法,不论人物性格还是内心活动都需要通过说词来表现;因深谙这一戏剧形式,使得对话思维成为田汉新诗的另一个最显著特征。即使在没有直接对话对象的情况下,诗中对话的思路仍然很明显的表露出来。如《朦胧的月亮》就是一首隐形的对话体例:

朦胧的月亮啊!你往哪里去?/你怎么不和我同住?/你和我同住时我把甚么书都不读了。//不难把天文镜来窥你——来发见你的正体,/但是那有甚么味?/不过是镜中的你。/还不如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尽量望着了的时候,/这灵光一线通,/也分不出我和你。//你像蒙着碧纱一样,/你为什么蒙着纱呢?/你是新嫁娘吗?/你像望着对门山上的树叶中间躲去的一样,/你为甚么要躲?/你害着羞吗?//我离开房里的电灯底下坐在露台之外,/因为电灯那样赫耀的光,/只照着我一个人。/你这朦胧的光,/却照着大千世界。

一边把月亮作为对话的对象,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设想“你”的境况,以及“你”与我的联系;一边是“我”对“你”的联想,以及感受“你”朦胧的魅力对“我”的影响。这种拟对话体实际上是自白,诗人独自发抒对皎洁的月光的联想之情。《雁语》一诗共三节,按照连贯的顺序,把大雁的心理活动出之于直白的话语,全然像一段舞白:

我飞也飞倦了。/呷呷!我叫也叫哑了。/暗暗的长天,我到何处寻一线光明?/漫漫的大地,我到何处寻一霄栖宿?//我今夜还是落在散沙洲?/我今夜还是落在粘土带?/散沙洲,近在眼帘前,/粘土带,远在青天外!/听说“散沙无情,粘土有爱”。/我不落眼帘前,宁落青天外!//润一润叫哑了的喉,/整一整飞倦了的翼,/叫破这个长空,/飞穿这个大气。/向有爱的地方,寻我的光明。/向有爱的地方,寻我的宿地!

第一节道出疲惫与渴望休息的心声,第二节讲说面临选择,何去何从?第三节陈述即使飞越千山万水,也要到达理想境地的决心;抒情性寓于有情节的完整叙述之中。这种独白也是自白,是诗人借大雁之口道出自己的精神追求。《喝呀,初梨!》则是拟对话体,采口语的声调入诗:

葡萄酒的色,象血一样的红啊!/我们这几年全然过的苍白色的生活,喝几杯散散寒罢!/初梨,喝呀!喝呀!你不喝,不辜负这样红的血吗?//葡萄酒的香,像肉一样的香啊!/我们受干枯的理智的束缚也受够了,/喝几杯出出气罢!/初梨,喝呀!喝呀!你不喝,不辜负这样香的肉吗?//葡萄酒的味,像人生一样的甜美啊!/我们这二十多年的中间也尝了不少的酸苦,/喝几杯尝尝新罢!/初梨,喝呀!喝呀!你不喝,不辜负这样甜美的人生吗?

与其说这是一首诗,毋宁说更像戏剧表演中劝酒的一个场景,用朴实的言说,通过葡萄酒的色香味反衬出留学生活的平淡和辛苦。

在田汉的新诗里,尽管隐含的对话的那一方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是面对对象而道白的意味还是确定的,这一特点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有相似处,但又有不同。布朗宁以戏剧独白诗而称著于英国文学史,“戏剧独白是布朗宁采用‘英雄排偶句’形式独创出来的诗体,其主要特点是有一个虚构的独白者,在特定的戏剧情境里,对一个想象的听话者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片段。诗人本人在诗作中并不出现,读者似乎也只是偶然听到独白者的谈话。诗中的听话者也不发言,但他的客观存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可以促使独白者层层深入地揭示自己灵魂的隐秘。布朗宁运用这种别具一格的新颖形式,通过主人公的自白和议论,描述人物的心态,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人物的命运。”⑧布朗宁的代表作《我的前公爵夫人》就运用戏剧独白体描画出公爵专制、冷酷和贪婪的面目。值得注意的是,布朗宁诗里的发言者并不是诗人自己,而是诗里的主人公,如公爵;而田汉诗里的发言者,则很明显是诗人自己。

梁实秋也曾分析布朗宁的戏剧独白诗,“他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格式——‘戏剧性独白’……因为在独白的时候尚有想象中的听者在,只是他们不说话,顶多是摇头点头的示意,微笑皱眉的表情,或是欲言又止的作态。独白的语气因而亦有不断地变化,波澜起伏,而不陷于单调,于独白之中显示了情节,充满了戏剧性。”⑨布朗宁1855年出版的诗集《男人和女人》中,戏剧独白诗是其最成熟的作品。对比而言,在田汉的新诗里,有戏剧独白,也有自白,像《朦胧的月亮》、《雁语》就是自白,因为没有听者的存在;而《喝呀,初梨!》则属于戏剧独白,因有对话的对象李初梨在场。

对比布朗宁与田汉的独白诗,两者的相同处在于,都在诗里采用戏剧独白的手法。不同处在于,田汉诗里的“我”就是作者自身,“你”就是诗中对话的对象,即诗里的对话或独白,是在两者之间完成的,或是诗人与物,或是诗人与人;而布朗宁诗里的“我”是叙事者,且并不出现“你”这个指称。显然,田汉新诗的对白更具有中国戏剧传统的性质,其独白手法的运用,是为了增强情节性,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对白的艺术技巧与中国戏曲的宾白有一定关系,可见中国戏剧文化因子已在田汉的思维里扎下了根。

除了戏剧文学中“说”的成分,田汉的新诗还有一定的“唱”的特点,也就是读其新诗,能产生说唱的律动,因而具有唱词的意味。与说白相比,这些诗歌语句简短,韵脚突出,节奏感强,语言自身形成的音乐性十分鲜明。这一倾向与我国民间曲艺关系较为密切,诸如民歌、时调小曲、说唱等艺术,“民歌里本来就孕育、蕴涵着曲艺音乐的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是时调小曲,它的许多歌有很强的叙事和表演性质,大多是单乐段多反复而成的分节歌,如《百岁歌》和《五更调》等,叙述了一个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而且,时调的传唱人,特别是明清以来职业、半职业的时调演唱艺人有能力在艺术形式、表现方法方面进行一定的修饰加工,这也是使它逐渐具备过度到曲艺或戏曲音乐去的条件。”⑩田汉自幼生活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环境里,这种濡染深深地影响着他日后的新诗写作。还有研究认为,“所谓说唱艺术,其主要特质就是‘一人多角’,‘口语叙事’”,其与诗歌的关系源远流长,早在汉乐府诗中,就“表现为对话、代言等艺术手段的运用。”{11}就是说,民间诗歌天然地与曲艺有相通之处。

在提倡平民诗歌的田汉,其新诗不仅内容是大众化的,而且形式是民族化的。在他的新诗里,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口语表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唱词在情节设置、人物内心描摹中的作用。前者如《暴风雨后的春朝》一诗:

好月儿,/刚伴我,/过元宵。/半夜里,/雨淋漓,/风怒号。//树枝摇,/门板裂,/电丝鸣。/像名将,/带强兵,/打雄城。//一醒来,/天又晴,/日又好。/家家的/短墙头,/啼小鸟。//分明是,/颂和平,/伤战争!/春风里,/曼陀璘,/一声声!

全诗共四节,每节六句,每句三字,分别于第三、第六句末押韵,短促的句式配以响亮的韵脚,节奏明快,用口语化的语言将其音乐美发挥出来;即使只发出一个角色的声音,也具有说唱表演的意味。

有研究说唱音乐的专家从唱词角度分析其音乐性,认为“汉族说唱音乐的唱词结构有整齐句式和长短句式两种。整齐句式又有基本句式和变格句式之分。基本句式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七字句的变格形式有六字句,如‘他本是/晋国臣’(三,三,京韵大鼓《马鞍山》)……长短句式的唱词,因句幅自身长短的参差,给音乐节奏的变化铺垫了多种可能。”{12}如果说《暴风雨后的春朝》这首诗属于说唱七字句的变格形式,即六字句三三式,整齐句式的鲜明节奏构成了说唱的特点;那么下面这首诗所采取的长短句式,于匀整的韵律之间又显出变化,更能体现新诗语言的美感。《珊瑚之泪》虽是一首具有象征气息的诗,却也是以唱词的套路出之:

玉雪儿无声,/飞满了东都。/东都无限树,/树树白珊瑚。//雪深不扫,/名园春晓。/好鸟儿一时来,/都赞叹珊瑚好!//春晓忽成春昼,/依旧满园如绣。/树影一刻刻儿移,/珊瑚一分分儿瘦。//她的身子既太弱,/太阳光又难避。/你看那断断续续流的/都是珊瑚的泪。

以珊瑚指代女艺人,珊瑚之泪代表艺人生活之苦痛,这种取象呈现出既具象又抽象的特点,还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你”、“她”这些人称代词的介入所营造的说唱氛围,则将诗的境界拉回戏剧说唱的园地。整首诗随着唱词的推进,展现出一定的情节发展,其中“珊瑚的泪”相应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描摹出来。

说唱的特点,或者唱词的倾向,是以静的文字显示出动态的特征,尤其表现在诵读的过程中,这与配乐而唱的歌词具有相当的同构性。可以说,这些诗歌为田汉日后成功地写就《义勇军进行曲》等歌词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每一位诗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途径,田汉的戏剧思维自然而然地占据了他的创作天地,即使作者在理智的干涉下从事其他体裁的尝试,但在思维惯性或者说潜意识的支使下,又于不知不觉中一再回到显露自己性情的思路上;这也是后来成就田汉戏剧创作的原因。

注释:

①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田汉:《创作经验谈》,《田汉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458页。

③《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少年中国》1卷1期;《诗人与劳动问题》,《少年中国》1卷8、9期;《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少年中国》1卷12期;《恶魔诗人波陀雷尔的百年祭》,《少年中国》3卷4-5期。

④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

⑤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

⑥田汉:《田汉文集》(第12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⑦宗白华:《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⑧胡家峦:《“海神”与“海马”——读布朗宁的》,《名作欣赏》1992年第6期。

⑨梁实秋:《英国文学史》(三),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1页。

⑩徐元勇:《明清俗曲在说唱音乐中的流变》,《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4

1.反复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2.能自读自悟,根据阅读提示,找出关键句,体会三黑热爱土地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句,体会三黑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中翻身成主人的喜悦心情,以及他们对诗人对土地家园的热爱,眷恋。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诗歌,抓住关键句,体会三黑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翻身成主人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和诗人对土地家园的热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土地,是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黑的土地,走进诗歌的王国,去感受土地带给劳动人民的快乐吧。(板书:20 三黑和土地)

2.出示课件1,简介作者: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对乡土的回忆,处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

由土地自然地引入课文对作者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当时的背景,更容易理解课文。

二、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2: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课文,大声朗诵,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

3.理清文章的脉络: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三黑翻、耙土地:认真、仔细,翻、耙得好。

三黑坐下歇息:对比过去与现在;展望美好的未来。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动地写出了三黑在分得土地后努力耕种、期盼未来的画面,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设计意图:

初步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主要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三、学习1—3小节。

1.出示课件3:说说农民对土地有什么样的感情,画出相关句子。(学生交流汇报)

2.学生汇报,出示课件4:

(1)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农民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

(2)恨不得把每一块土……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合适不合适。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对农民们土地的热爱。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体会三黑对土地的情感。

四、学习4—9小节。

1.出示课件5,说说三黑是怎样对待土地的。学生自学交流,批注。

2.学生汇报,出示课件6—10:

(1)每一寸土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体现了三黑精耕细作,表达了他对土地的热爱。

(2)地翻好,……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黑辛勤耕耘,把土地耙得非常平整。

(3)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写出了土地的平整、松软。

(4)三黑 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之前农民没有土地,劳动积极性不够高,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三黑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

抓住几个比喻句,体会三黑精耕细作地对待土地以及重获土地后愉悦的心情。

五、学习10—15小节。

1.读读10—15小节,说说土地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

2.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辛勤劳动,精耕细作、内心善良,对未来充满希望。(三黑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

设计意图:

感悟三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六、课堂小结。

1.本文写了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共产党让劳动人民重获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劳动农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

2.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什么新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3.出示课件11,拓展延伸: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设计意图:

拓展阅读,体会艾青对土地的情感。

【板书设计】

20* 三黑和土地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5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①。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南山:即终南山,主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意:

我下马为你置酒,问你去往何方。

你说你郁郁不得志,打算归隐在终南山旁。

我理解你内心的情绪,你只管去就是了,我也不再多问。山中的白云永远自由地飘着,定会驱散你的愁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结构全诗,别开生面。全诗六句,仅第一句叙事,“下马饮君酒”交待诗人与朋友饮酒饯别,问朋友要去往哪里。之后在一问一答中,诗人交代了送别的背景:朋友仕途受挫,决定归隐于终南山旁。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说的话,写得颇为洒脱。上句“但去莫复问”,是说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那么去便去,何必多问?下句“白云无尽时”,是说比起人间的瞬息荣华,大自然才是永恒的,脱离了世俗的樊笼,我们也可以像山中的白云那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忘怀得失,自得其乐。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祝愿:即使仕途失意,仍然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回自身的价值。诗人在抒发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寄寓着自己复杂的思想情感。王维对归隐的友人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有所不满。

这首诗虽然是送别失意的友人,却没有常见的悲戚伤感,而是俊逸洒脱,别具一格。全诗语言简练,明白如话,看似平淡无奇,却又意味无穷,特别是最后两句,诗意浓厚,词浅情深,值得回味。

谢亭送别

〔唐〕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①,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边,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所唱的歌,后人也称送别歌为劳歌。

诗意:

唱一曲送别歌,友人乘坐的行船就要起航,夹岸青山,满山红叶,河水迅疾地流过。

到了傍晚,我酒醒了,而友人已经远去,我走下谢亭的西楼,正值风雨交加。

赏析:

这首诗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之后所作,写伤别之情。首句叙事,点明送别主题,选取了别离在即、友人的行船就要起航这一时间点。次句描写江上景色。金秋时节,红叶青山,秋水浩荡,正宜欢聚同赏,然而诗人与朋友却偏偏在此时此地分离,以乐景写哀情,更反衬出离愁别绪之深重。由于惜别,所以感觉水流急速,朋友的行舟去得太快,景中含情。诗歌后两句情景交融。“酒醒”二字,说明时间已是送别友人之后,同时表明之前诗人为了减轻离别的苦痛,多喝了几杯,一醉方休,足见诗人之不舍,甚至不忍直面别离,只能借酒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等醒来时,天色渐黑,友人已远,诗人感到孤独怅惘。不巧楼外正值风雨交加,如愁绪般纷乱的雨丝令人更添凄楚。“日暮”“满天风雨”同样是景色描写,然而与之前的“红叶青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鲜艳,一个晦暗,在视觉感受上给人强烈的冲击力,充满艺术张力,充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助不同时间点的不同风格的景物,将浓烈的情感自然地抒发出来,含蓄深厚,真挚动人。

淮上与友人别①

〔唐〕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②,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上:指淮南镇,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一带。

②扬子江:长江下游河段的旧称。

诗意:

扬子江头,杨柳青葱,春意盎然,飘飞的杨花让将要渡江的行人十分忧愁。

在傍晚的离亭里,几声笛音随风飘来,我们就要在此分别了,您要去湖南,而我要去陕西。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6

锄 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诗人李绅之作。李绅,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毫州,长于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锄禾》是李绅早年所写的《悯农二首》中的第一首。在众多咏农诗歌中,《锄禾》可谓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千百年来,蒙童诵读唐诗,少不了《锄禾》;劝戒世人养成节俭恤农品德的也少不了“粒粒皆辛苦”。《锄禾》之所以倍受世人喜爱,一代又一代传诵不绝,缘由当有其诗语言质朴味无穷,画面鲜活触人心。

1 语言质朴味无穷

《锄禾》这首诗读来明白如话,语言质朴,但意味无穷。诗的前两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描写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诗的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日当午”锄禾何等辛劳,那是炎炎夏日,烈日当空,骄阳如火,炎阳炙人,真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为什么“日当午”还在锄禾?那是“田家少闲月,‘夏日’人倍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谁在“日当午”锄禾?是青年男子,还是黄童白叟……盛夏锄禾如此辛劳,那春播秋收又该是怎样的忙忙碌碌?“锄禾日当午”既写出了农民一次劳动的情景,也形象概括了农民终年劳动的艰辛。既表达了作者悯农之心,也点燃了读者悯农之情。

而“汗滴禾下土”更是妙哉。(1)承接自然。因为“锄禾日当午”,自然“汗滴禾下土”。(2)形象逼真。“汗滴禾下土”这一特定的镜头,再现了烈日酷暑中锄禾的农民汗如雨下的画面。豆大的汗珠从湿淋淋的头发中,从深浅不一的皱纹沟里,从挤满汗珠的鼻尖上,从尖尖的下颌里,从手上,从衣襟……滴入“禾下土”。(3)寓意深刻。“汗滴禾下土”,滴滴的汗珠落地渗入土中,禾苗在农民汗水的滋润下长大,“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精致和谐。孙绍振教授运用还原法,分析了此诗的三个好处,其中第二个好处在于语言的精致和谐,认为全诗的关键词是汗“滴”和谷“粒”,就是汗珠变成了谷粒,对于诗中的“滴”字与“落”字从联想角度作了比较分析:“首先,‘滴’引起的联想,是液体的下落,而‘落’引起的联想,则包含着固体;其次,‘滴’引起的联想,只能是椭圆形的,而‘落’,则隐含着任何形状;第三,‘滴’引发的联想,是小而细微的,而‘落’则不排除体积比较大的;第四,‘滴’引发的联想,是连续的,而‘落’则可能是一次性的。这四者就决定了,‘汗滴’和‘粒粒’之间高度的相似,而汗‘落‘则缺乏这样的程度上的相似性。”如此深入浅出的分析,将不可言传的妙处说得清楚明了,足以让人对这首通俗易懂的古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个中的滋味便越读越浓。

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看到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感想,读来蕴味无穷。“谁知盘中餐”,“谁知”?统治阶级知道吗?王公贵族、军阀官僚知道吗?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人知道吗?我们不禁也问,当今生活在衣食富足的人们知道吗?这不问而问的警语,让人震撼,警醒。不劳而获的人,衣食无忧的人,在面对“盘中餐”,应对农民对劳动者心存怜惜,心存感激,更加珍爱劳动者的血汗成果。

“粒粒皆辛苦”既是作者由衷的感叹,又是对世人的劝戒。“粒粒皆辛苦”,“粒粒”即 “一粒一粒”,“每一粒”,“点点”,“所有的”……“粒粒”“皆辛苦” 包蕴着对粮食的珍爱,对劳动成果的珍爱,对劳民艰辛劳动的怜惜,对人们坚韧的创造精神和来之不易的创造成果的尊重。“粒粒”这一量词在诗文中的应用,为作品增加色彩,给读者留下美妙的想象空间。

2 画面鲜活触人心

《锄禾》这首诗虽语言平实,但平实的语言中却闪动着鲜活的画面,触动人心。诗的前两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透过诗句精朴、简练的文字,看到了描绘农民辛劳耕作的画面。这画面上有无云的蓝天,有炎炎的烈日,有层层的梯田或一望无际的红土地,有碧绿的禾苗,有不知疲倦的锄禾人――或许是一个或几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或许还有白发老人、瘦弱女子……

这是怎样的一幅“正午锄禾图”:时至夏日正午,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一个肌肤黝黑的汉子正在挥舞着锄头为禾苗锄草、松土。汗水爬满了他那黝黑的脸盘和那的双臂,他身上的褂子已经湿透,豆大的汗珠有的爬进了他的眼里,有的爬进了他的嘴里,有的滴落在了禾下的黄土地。他停下手中挥舞的锄头,抬头眯了一眼耀眼的阳光,阳光根本不理会他的心思,依旧热烈地舔着他的肌肤。他看看身后,禾苗似乎显得特别得绿;他看看前方,还有多少的禾苗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耕作。他又弓着腰,又舞动起了手中的锄头……这就是《锄禾》诗句中蕴含着的一幅活灵活现的“正午锄禾图”,透过诗句看到的岂止一幅,两幅……是的,除了“正午锄禾图”,农民终年耕作,春耕秋收,这许许多多的农耕经历,自然还有“春耕播种图”,“风雨袭人图”, “秋天收割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7

说道寂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般咏叹复又千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游子式的寂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晏殊无奈式的寂寞;“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迟暮式的寂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陈子昂悲恺式的寂寞……似乎寂寞有千万种风情,道不尽言不清。正因如此寂寞就更值得我们探究一番。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寂”有五种含义:①静,没有声音。②安静③冷落、冷清。④恬淡、恬静。⑤佛教所称的僧尼之死。而“寞”稍少有三种含义:①寂静、无声响。②恬淡③冷落、孤独。将两者合而观之,“寂寞”本词的含义就非常丰富了,既有纯经验性的感知――“静、无声。”又有富含情感体味的感情――“冷落”;既有对生存状态的强烈表达――“孤独”又有生命终止的沉重书写――“死亡”。如“寂寞”多样的词义一般,咏叹寂寞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意蕴丰富的。正像韦勒克所言“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⑴抛开机械的结构分析,作品的生命的确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深度感。明白了“寂寞”之义,接着让我们进入卞之琳的诗作去深入探究它是如何构筑意境将“寂寞”安放于诗意中栖居的。

二.寂寞之境

进入《寂寞》伊始,读者会为诗句中所包含丰富的故事性所吸引。它不是李贺式的鬼才鬼语,也不是李商隐的晦涩幽情,而是一种家常式的叙述。主人公从小到大,从乡入城,从生到死都在诗句中有着清晰而亲切的表达。从节奏上来谈,诗歌整体以2/3/3和3/3/2音顿为主同时首尾句对韵二三句相彰,给人舒缓绵延之感,增强了语句节奏上的叙事张力。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除了以上因素,构筑寂寞之境的关键在于交错不绝回环往复的时空叙事。

所谓时空叙事是区别于一般叙事学意义上所讲的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它将时间和空间意象以组合排列的方式呈现出来用以构筑并推动叙事发展。如本诗上半节第一句“乡下小孩子怕寂寞”中“乡下”作为空间意象与“小孩子”(“小”暗指时间)作为时间意象组合排列于诗句中借此给读者广阔思考空间的同时更将句子的叙事效果凸显。推而广之“枕头边”“在城里”“墓草”“死”“夜明表”等空间意象与“养”“长大了”“小时候”“三小时”“休止”这些时间意象一一对应组合放置,几乎句句以此进行叙事建构。让诗作越是反复品味越是趣味盎然。

而这些通过时空叙事张力所营造的寂寞之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间有着和而不同的内在联系。上半节一二句构建的是懵懂好奇的少儿式寂寞。小孩子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用一颗纯洁的童心去感知世界,他渴望玩伴的陪同借以打破晚间的寂静所以在枕头边养了一只蝈蝈。这时的寂寞是人原初认知世界能力的有限性与外部世界本身的无限性的本能碰撞反映。这寂寞是原初的、身体感知式的模糊存在。三四句构拟的是麻木操劳的成人式寂寞。时光流逝,小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承担起生活的负荷自愿或不自愿的去为了或有或无的目标“操劳”。忙碌的背后是生活方向的盲目与生命体验的麻木。此时的寂寞已不似儿时那样“矫情”而是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隐藏在奔波操劳的背影中。光鲜亮丽的成人世界在进入夜深人静时刺骨的寂寞如“华丽袍子里的虱”般噬骨,让人无法入眠。这时的寂寞行隐神随,“小孩子”的“怕寂寞”已变成“长大了”的“城里操劳”。城与乡,儿童与成人,玩耍与操劳一组组对照精确而自然反映出不同时空下寂寞状态的迥异。主人公为生计、为理想奔波,他不能停下来因为“他买了一个夜明表”时刻提醒着自己;他也不愿意停下来因为停下来静下来寂寞就会爬到自己的身上,他渴望寻求一条解脱之路。

于是在诗的下半节一上来,一二句就是主人公开始了回归式的寂寞畅想。那不是陶潜悠然向往的归园田居而是被生活折磨的身心俱疲的主人公对于儿时美好光景的宿命式回望。那只儿时陪伴自己的蝈蝈已回到“墓草家园”,多么静谧、多么纯粹。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将以类似的途径寻求解脱?他思索着,怀想着,惆怅着,憧憬着。果然最后两句主人公以死亡的方式寻求此在的解脱,可是寂寞的存在并没有结束。“夜明表还不曾休止”书写的是本体意义上的终极式寂寞。这时的寂寞不在以某种客体反映的方式出现,而是自有的,超验的。无论人存在与否寂寞都会如夜明表一般永不停歇。此句直击心灵,让人在无限慨叹之余转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究竟何为寂寞,为何寂寞。四种不同层次的寂寞,周而复始,一遍遍熨烫着寂寞的诗魂与灵性。

三.寂寞之源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8

3.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堰河是童养媳出身的贫苦妇女,被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她的内心世界十分美丽丰富。她为了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她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挂在灶边的墙上。即使在梦里,梦见的也是乳儿“有了娇美的媳妇”,并亲切地叫她“婆婆”,多么崇高而善良的给予,她的内心世界是何等丰富,心灵之美自然地喷发出来,感人至深,动人肺腑。

二、审美情趣———悲剧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不是悲痛、悲哀、悲惨、悲观和死亡的同义语,它必须是美好事物的毁灭,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大堰河的一生正是具有这种撼人心魄的悲剧美。她勤劳善良,宽厚仁慈,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也养活了她的家,一年到头不停地劳作,她奉献了她可以奉献的一切。可是,她仍要遭受剥削和打骂,忍受别人难以忍受的苦痛,最后竟“带着诉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悲惨地死去,死后她的坟头也十分荒凉。美好的人物竟这样被毁灭了,她的毁灭使人产生怜悯和悲愤,激起我们对毁灭她的那个社会的无比憎恨和愤怒。从而使我们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拓广心灵空间,使心智得到净化和升华,读来虽令人悲苦但很亢奋,哀凄却不悲观,这正是本诗的悲剧美收到的艺术效果。

三、借鉴艺术———色彩美。本诗大量运用了色彩的描写。如写怀念则写“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长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在乌黑的桌子上”;写自己的家庭“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写赞颂“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作者原是学画出身,曾在欧洲学过印象派画技。印象派主要借助色彩的调配,光线的明暗对比来表达感情,突出主题。我国二三十年代就曾有一批诗人借鉴印象派画技来写诗歌,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生气,拓广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如戴望舒的《雨巷》利用色彩来宣泄感情:“我是想逢着丁香一般的姑娘\她有着丁香一般的颜色\丁香一般的芬芳\丁香一般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些色彩耀人眼目,调动了人的多种感觉器官,以达到突出主题、抒发情感的目的。本诗以黑色描写大堰河的脸颜,意在突出她的厚道纯朴;以“金色”、“红漆色”形容自家的家具,以突出地主家庭的奢华;用“紫色”形容灵魂,是为表现大堰河的高贵,生活的凄苦和对夫儿养子的热爱,这正是成功地借鉴了绘画艺术使然。

四、语言形态———修辞美。读罢本诗,令人哀凄与悲愤俱来,怀念与赞美共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究其原因,除诗人说真话,抒真情外,便是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9

3.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堰河是童养媳出身的贫苦妇女,被生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她的内心世界十分美丽丰富。她为了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她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挂在灶边的墙上。即使在梦里,梦见的也是乳儿“有了娇美的媳妇”,并亲切地叫她“婆婆”,多么崇高而善良的给予,她的内心世界是何等丰富,心灵之美自然地喷发出来,感人至深,动人肺腑。

二、审美情趣———悲剧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不是悲痛、悲哀、悲惨、悲观和死亡的同义语,它必须是美好事物的毁灭,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大堰河的一生正是具有这种撼人心魄的悲剧美。她勤劳善良,宽厚仁慈,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我”,也养活了她的家,一年到头不停地劳作,她奉献了她可以奉献的一切。可是,她仍要遭受剥削和打骂,忍受别人难以忍受的苦痛,最后竟“带着诉不尽的奴隶的凄苦”悲惨地死去,死后她的坟头也十分荒凉。美好的人物竟这样被毁灭了,她的毁灭使人产生怜悯和悲愤,激起我们对毁灭她的那个社会的无比憎恨和愤怒。从而使我们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拓广心灵空间,使心智得到净化和升华,读来虽令人悲苦但很亢奋,哀凄却不悲观,这正是本诗的悲剧美收到的艺术效果。

三、借鉴艺术———色彩美。本诗大量运用了色彩的描写。如写怀念则写“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长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在乌黑的桌子上”;写自己的家庭“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写赞颂“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作者原是学画出身,曾在欧洲学过印象派画技。印象派主要借助色彩的调配,光线的明暗对比来表达感情,突出主题。我国二三十年代就曾有一批诗人借鉴印象派画技来写诗歌,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生气,拓广了诗歌的表现技巧。如戴望舒的《雨巷》利用色彩来宣泄感情:“我是想逢着丁香一般的姑娘\她有着丁香一般的颜色\丁香一般的芬芳\丁香一般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这些色彩耀人眼目,调动了人的多种感觉器官,以达到突出主题、抒感的目的。本诗以黑色描写大堰河的脸颜,意在突出她的厚道纯朴;以“金色”、“红漆色”形容自家的家具,以突出地主家庭的奢华;用“紫色”形容灵魂,是为表现大堰河的高贵,生活的凄苦和对夫儿养子的热爱,这正是成功地借鉴了绘画艺术使然。

四、语言形态———修辞美。读罢本诗,令人哀凄与悲愤俱来,怀念与赞美共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究其原因,除诗人说真话,抒真情外,便是得益于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10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11

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 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五言诗与七言诗也截然不同,五言诗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 踏/清秋。”七言诗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节奏划分各不相同,古诗的语言就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 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显示出古代诗 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古诗的语言美呢?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动手通过查阅资料弄懂诗中的词义、句意,正确理 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他们反复吟诵,进一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二、通过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告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 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 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 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还有暗含诗中的江之 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 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 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怎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的画面美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 。有些诗,通过观看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课件演示,能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教学《咏柳》时,我先出示柳树的图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看到的柳树,然后再学习古诗,学生能够以自己描述的情景为依据展开想象,进而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之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一幅柳树的画面,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画面美。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的是人们喜迎除夕,忙碌愉快的情景。教学时我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过年时的心情,使他们脑子里呈现出喜悦的画面,再介绍一些旧俗,学生会展开想象从而感受 到诗中的画面美。其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 “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 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

三、通过理解词句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 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 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 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 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使他们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二、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

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 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 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四、通过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 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 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 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12

诗的第一节先写罗敷之美。诗从写景落笔:红日东升,阳光照到秦氏阁楼,美好的景物对未出场的主人公起烘托作用,让罗敷正面与东升红日、半天朱霞交相辉映,这就使得已经够美的罗敷形象更加晔晔生辉、光彩照人。全节调动铺陈、烘托、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米着意描写罗敷之美;没有直接描写她的容貌身段的美,而是采用服饰之丽、器用之精衬托的手法来显示她的美貌。光用衬笔还不足以表现她的美丽,于是作者采用了侧面拙写――观者之羡来显示她那绝艳的容姿,“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丽而惊慕倾倒,这些问接描绘能激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喜蚕桑”则写她的勤劳美。本节20句中,五言句式几乎都由“二、二、一”或“二、一、二”顿式构成,且又都以双句分别摹写行人、少年、耕者、锄者等人物动态,因而在形式与节律上给人一种均齐平板的感觉。而最后两句则使全节充满明快热烈的氛围,使罗敷的形象得到多层次、多角度的雕塑。

这一节写罗敷的美,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有美好景物的渲染,有精美器物的陪衬,有美丽服饰的直接描写,有为她美貌所倾倒的侧面描绘,有整齐、明快的五言句式,极其成功地刻画了这个非凡美丽的劳动妇女形象。

关于劳动节的诗句篇13

简介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先世本龟兹人,汉时赐姓白氏。贞元十六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授盩厔尉,后改官翰林学士、厅拾遗、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到杭州、苏州为官,兴修水利,恤贫安民,深受百姓爱戴。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修时山寺,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卒,葬于洛阳龙门山。其“讽喻诗”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组诗;“感伤诗”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后世且誉为“古今长歌第一”;“杂律诗”代表作《钱塘湖春行》景中寓情,为千古诵之名篇。他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然白实胜于元。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诗佛”王维、王勃“诗杰”。叙事讽喻诗《观刈麦》

二、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出需认读、掌握字词

输税农桑曾荷晏

三、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四、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

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五、品析诗歌,学会赏析方法

引出文章主旨

1、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板书

劳作辛苦

苦---------------输税尽

生活困苦

愧--------同情--------关心百姓疾苦

六、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词语:

一望无际此起彼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腰酸背疼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衣衫褴褛面无菜色悲痛欲绝家徒四壁仰天长叹面红耳赤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总结学法

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