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论文实用13篇

校园贷论文
校园贷论文篇1

引言

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借贷平台将自己的服务范围延伸至高校,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校园网贷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但是部分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虚假宣传,致使学生过度消费,扰乱了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寻找绳之有效的方法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整治,促进校园网贷的健康发展[1]。

一、校园网贷的发展现状

所谓的校园网贷,是基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专门针对大学生建立的一种贷款方式。投资人和贷款人通过P2P这个中介,在网上拟定合约,通过网络平成借贷,具有很大的便捷性。

目前我国的校园网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学生分期购物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分期消费;第二类是P2P贷款平台,用于自主创业和助学资金;第三类是电商平台提供信贷业务,如淘宝等。大学生在网上填写资料,通过审核之后即可申请贷款,手续较少,形式灵活[2]。

二、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

(一)法律法规欠缺

虽然校园网贷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但是国家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还没有

出台相应的法律,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校园网贷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空缺,使校园网络借贷平台没有准入门槛,也没有行业标准,更没有机构监管,很容易使校园网贷恶性扩张。

(二)监管工作缺位

校园网络借贷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产业,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校园网络借贷的建立无需银监备案,造成监管工作出现缺位。一旦监管工作出现问题,校园网络借贷的收费标准、信贷额度和还款期限等等就会出现问题,最终造成恶劣影响[3]。

(三)行业缺乏自律

目前我国的校园网络借贷平台没有一套统一的行业规则,行业内部缺乏自律。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一些校园网络借贷平台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核程序,造成行业间的恶性竞争。还有一部分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违规放贷、线下营销,在借款之后收取高额利息,使学生进入“高利贷”的陷阱。这些问题平台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使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三、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出台法律法规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对校园网络借贷进行立法的重要性,一些部门更是提出出台管理规章,为网络借J平台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法律法规,解决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问题。

首先,政府应当对校园网络借贷的业务范围进行规定,为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提供商准入制定标准,从而使校园网络借贷良性发展。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校园网络借贷的服务对象进行规范,并建立监管部门,对校园网贷的流程进行监察。最后,政府应当督促行业自律,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打击违法经营者的行为[4]。

(二)确保监管到位

当前我国采取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做法,因此,监管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任务,依法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加强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监察力度。对待违法的校园网络借贷行为,监管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监管部门首先应当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查处大学生违法放贷的行为,避免发生校园诈骗行为。其次,信息化部门应该对校园网络借贷的宣传内容进行监督,确保内容的真实可靠。再次,公安部门要严惩校园网络借贷的金融犯罪活动,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管。

(三)强化行业自律

政府应当引导行业签订自律公约,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自律惩罚机制。同时,应当加大整改力度,杜绝虚假宣传。校园网贷行业应当组建行业协会,对校园网络借贷的收费标准、申请门槛做出明确规定。在核实投资者和借贷者的信息之后,行业协会应当明示贷款风险,从而规范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迫使危机四伏的校园网贷平台出局[5]。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形式,一定程度上便捷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是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和行业应该共同努力,解决相关问题,促进校园网贷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长林.贷款脱媒试验[J].新世纪周刊,2014(33):80-87.

[2]王紫激,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拍拍贷”、“宜农贷”的案例分析[J].新金融,2015(2):42-45.

校园贷论文篇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金融也开始在校园里广泛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诸如“诺诺镑客”“人人贷”“零零花”等网络贷款机构贷款,贷款金额从1000到50000不等。2016年,河南郑州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小郑以28名同学的名义在14家校园金融平台负债近58万元,最后不堪重负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网络借贷的广泛关注。网络消费金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是否应该对校园网络金融进行封堵呢?这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当前,国内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大学生消费习惯、大学消费约束等方面,而对于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十分鲜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校园网络借贷是一个新事物,还未充分纳入到学界的研究视野。因此,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随机收集了198名大学生“名校贷”的消费数据,并对大学生的贷款目的、贷款金额进行归类分析,重点探讨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与消费特点,提出完善校园网络借贷模式的对策建议。

二、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随机发放了211份调查问卷(包括“问卷星”网络调查问卷),收到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占比达94%,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梳理分类,得到大学生网络借贷意愿、金额、用途三类数据,并就此分析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的意愿、金额及用途

1.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的意愿普遍较强。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借贷的认可度比较高,在受访的学生中有51%的人愿意通过校园网络贷款获取资金,37%处于既不喜欢也不排斥的中性意愿,仅12%的受访学生不愿意通过校园网络借贷,其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商品、服务类别得到极大的拓展,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项目也越来越多,大学生消费需求日趋旺盛;第二,校园网络借贷放款快、额度低,极度的便捷性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网络借贷的首要原因;第三,由于人情关系或者面子问题,缺钱的时候,不少大学生既不好意思向父母伸手要钱去消费,又碍于情面向同学开口借钱,于是校园网络借贷便成为他们的首选借贷平台。

2.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的借款额度普遍较小。从表2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金额都比较低,其中:借贷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学生人数为145人,占比为73%;借贷金额在3000-6000元以内的学生人数为34,占比17%;借贷金额在6000-10000元的借贷人数仅为11人,占比6%左右;借贷金额超过10000元的学生仅为8个,占比4%。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的借款额度普遍较小的原因在于:第一,大学生的消费特点是类别多,但消费金额相对较小,因此对于借贷的数额相对较小;第二名大学生的偿还能力有限,因此其在借款时也会充分考虑其偿还能力。在本次调查中,受访学生中98%以上的学生都表示在向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上会充分考虑还款的可能性,这说明大学的信用观念较强,理性消费的理念还是客观存在的。

3.大学生运用校园网络借贷的借款用途主要是应急周转。从图1中可以看到,大学生通过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借款的主要用途并非是去消费购物,占比最大的是应急周转,比例为42%,而通过借款消费购物的比例占比仅为19%,借款旅游的比例为最小,仅为6%,这些数据都说明当代大学生整体的消费观念还是健康的,并没有出现非常过度的超前消费。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培训学习与就业支出在大学生借贷用途中占有较大比例,这一方面说明现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正在积极的去适应残酷的就业市场竞争。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借款进行微创业的比例也达到10%的比例,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且敢于尝试借助金融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在短期增加了大学生的支付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为大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如前所述,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受到大学生的肯定,这说明他们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借来款项的用途比较多元,有创业、有培训、有就业、有旅游等等,这其实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与目标,如过于创业方面的借款支出有利于培养其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培训与就业费用提升了大学生在残酷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有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的。

2.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并逐渐改变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这是其负面影响。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19%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来消费购物,还有6%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借贷出去旅游,两者的比例达到25%,总体比例并不小,这说明在支付能力变强的时候,部分大学生还是去用于消费,这不是一种理性的消费理念与习惯。并且,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大,大学生网络借贷后期偿还款项来源主要还是父母或者自身未来的生活费与其他收入(如奖学金),因此这是对未来消费的透支,一旦过度,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

三、完善校园网络借贷模式的对策建议

基于校园网络借贷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双重影响,并结合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与消费特点,文章提出三条完善校园网络借贷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对校园网贷平台的监管,避免校园网贷野蛮扩张

政府加强对校园网贷平台的监管,避免校园网贷野蛮扩张是完善校园网络借贷的基础前提。首先,政府要对校园网贷平台设定有效化、常态化的监管机制,要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并要对齐金融产品进行审核分类,尽量引导校园网络平台多帮助大学生去做学习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其次,政府要加快推进网贷行业协会的成立,完善网贷行业自律规章,防止校园网贷平台毫无节制的发展,杜绝不当竞争带来的虚假繁荣,尽快让校园网贷有法可依。

(二)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预防学生过度超前消费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预防学生过度超前消费是完善校园网络借贷的重中之重。第一,作为校方,要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在消费上要鼓励大学生做到“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不过度奢侈消费,不在同学之间搞攀摆阔;第二,多给学生开诚信教育课程,强调信用的重要性,引导大学正常使用校园网络借贷平台这一金融工具;第三,对于学生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借贷支出,在风险可控与个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该鼓励其尝试与创新。

(三)家庭加强对子女的消费习惯培养,减少子女过度奢侈消费

家庭加强对子女的消费习惯培养,减少子女过度奢侈消费是完善校园网络借贷的重要补充。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子女规避风险、勇于担责、恪守诚信、自食其力等思想观念,帮助子女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最大限度的避免子女的过度奢侈消费,最终帮助子女理性的对待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确保大学生消费的可持续。与此同时,家庭应该多关注子女的消费需求,要对其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科学的消费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李东进著.消费者行为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

[3]闫缨,任意.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2004(01).

[4]潘从武,武运波.校园网贷流行易纵容不理性消费[N].法制日报,2015-02-27.

[5]北青.校园贷如何套牢大学生[J].小康,2016(08).

[6]刘飞燕.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08).

[7]倪瑞华.可持续消费:对消费主义的批判[J].理论月刊,2003(05).

[8]王久才,田金花.大学生借贷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5(16).

[9]林晓健.西方消费理论及其制度约束对我国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校园贷论文篇3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涵盖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4份(剔除了非长春高校的问卷),有效样本比率是92.8%。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约为3:7。文史类专业学生占57.60%,理工类专业学生占23.28%,艺术类专业学生占7.98%,医学专业学生占5.29%,计算机专业学生占3.17%,其他类学生占2.68%。有些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以贷款大学生的年级为依据提供不同的贷款额度,因此本次调研按照年级对样本人群进行了分类。大一学生占15.87%,大二学生占37.57%,大三学生占33.33%,大四学生占10.58%,研究生比例较少。

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个人)基本信息和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基本信息部分内容涉及性别、专业性质等分类信息,以及资金短缺次数、原因、应对措施,生活费来源等群体特征信息;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部分包括有过贷款经历的贷款行为、校园网络贷款的普及程度、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知以及其前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调研过程中对问卷调查中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进行了针对性访谈,通过了解其网贷经历进一步收集有效信息。

二、校园网贷现状

(一)校园网贷特点

通过对长春市网贷平台的实地调查及相关信息整合,可将校园网贷目前的发展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宣传力度大。各校园网贷平台为占领市场,采取多种宣传推广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宣传推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发放传单、张贴广告,校园里的垃圾桶、厕所门、马路、取款机到处充斥着校园网贷的宣传信息;二是雇佣校园,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网贷平台的人员。

其二,申请流程简单。大多数校园网贷平台的申请手续都非常简单,尤其是经过校园办理的手续,大学生只需将学生证、身份证、户籍等信息上传至网站即可申请信贷。只有少数的平台审核稍稍把关,例如名校贷实行的视频签约等。

其三,借贷额度不一。校园网贷平台的借贷额度是存在范围的,一般是在几百到几万之间,例如名校贷提供的范围是100到5万。平台会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和学校层次的高低测算出学生最多能够借贷的额度。

其四,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首先,网贷平台的宣传上就有一定的欺骗性,例如声称低利息,实则在收取利息的同时,还会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此外,校园为获取提成,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例如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因兼职需要被骗刷单,实则是被骗借贷。

(二)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知与评价

1.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了解与接受程度。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4.39%的大学生表示不支持开放校园网络贷款,42.33%的人表示中立,23.28%的人表示支持,即不反对校园网络贷款的比例为65.61%。对这65.61%的人群进行深入调查显示,其中62.9%的人愿意把闲余的钱放入贷款平台赚取利息收入,37.1%的人不愿意。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7%的人使用过校园网络贷款,96.29%的人未使用过,但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同时,参与调查的人群均表示自己身边只有较少的人使用校园网络贷款。

2.未使用校园网络贷款者的顾虑。从调查来看,想尝试的人群最大的顾虑是不信任校园网贷平台的信誉以及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没兴趣的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贷款的需要。与“借钱”行为在大学生中不常见,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念传统,即不花未来钱对未使用者造成的顾虑较小。

3.已贷款学生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评价。几乎所有进行网贷的学生都对贷款平台的服务协议以及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对其表示认可,其余人表示部分条款无法接受,甚至认为这些规定或协议更多的是对贷款平台利益的维护,而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其中,仅有个别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表示反对开放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其余有贷款经历的学生对其表示支持或中立。

(三)大学生网贷需求分析

1.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生活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的偿还能力,因为这是大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由上图,可以看到父母提供是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最主要的方式,此外还有2.65%的人是依靠亲友的帮助,这两类可合并为家庭提供,总共占比94.83%,这意味着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不是依靠家庭获得生活费。同时,有26.45%的大学生选择兼职工作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两个事实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收入来源”,即有独立承担贷款的可能,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该能力。对于后者而言,借贷的利息最终会转嫁为家庭负担。

2.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来源。父母和亲戚是创业大学生筹集启动资金来源的首要来源,占64.29%。根据父母和亲戚这一筹资渠道的性质,我们可推测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数额不大,只是超出了他们生活费所能负担的范围。根据我们对身边创业同学的访谈,了解到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的范围是一万元以内。其次是社会组织或有关部门,占39.29%,这类资金一般以比赛或政策要求获取,难以普及到所有的创业大学生。贷款平台和众筹作为互联网新兴的筹资方式,由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创业大学生的吸引力不相上下,均占32.14%。然而与众筹平台相比,贷款平台具有放贷快、简便以及成交率大的优势。

3.大学生资金短缺时的应对措施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由于资金短缺的次数难以人为的划分出现多少次资金短缺才可能刺激贷款需求,而贷款需求又会受到个人消费观念、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次问卷设计将其设计为定性色彩的三个档次――从不、有时、总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为:“从不”群体占27.51%,“有时”群体占64.55%,“总是”群体占7.94%。“总是”群体均为女性。

将此组数据与资金短缺的次数做交叉分析,“有时”和“总是”是本次研究对资金短缺次数的分组。

对比两组人的行为模式,总是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偏向与向家里索要或者做兼;有时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愿意接受“借钱”行为,包括找朋友借钱和校园网络贷款。由前面分析已知,“总是”人群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较少,“有时”人群是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因此校园贷款平台应努力争取得到后者的青睐。同时该类人群更偏向于节省花费,其非理性消费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

第二,性别因素。基于本次研究数据,将性别与资金短缺次数做交叉分析,得到结论:女性更容易感觉总是资金短缺,然而感觉有时资金短缺的人群男女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借”的概念更容易被男性接受。从男性资金短缺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更不愿意找家里索要,并更不愿意节省花费;为了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他们更愿意做兼职,或者找朋友借钱,同时更愿意接受校园网络贷款。这两个特性意味着男性更可能成为校园网络贷款的使用者,其还款的能力也更强。

此外,大学生资金短缺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也受到高校层次和学生年级、专业等的影响,本文中将长春市大学生整体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故而不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校园网贷需求,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影响学生校园网贷需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创业意愿、性别因素等,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四)家长、学校对大学生网贷的了解与支持程度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已贷款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未将自己的贷款行为告诉父母。其中告知父母的学生中有80%的人得不到父母的支持,20%的人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帮助。

学校方面,8.47%的人表示学校对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了干预,21.69%的人表示没有干预,69.84%的人不清楚。但95.77%希望学校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学生对学校干预措施的期望如下图所示。

三、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

总的来说,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是指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或贷款主体(在校大学生)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得双方遭受资财损失以及由资财损失引发的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下图为调查中大学生对校园网贷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比较高。无论是贷款平台还是学生本身的消费观念及群体特性都使得贷款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平台方面

第一,平台面临着因借款人违约不能按时还款而遭受资财损失的风险。进行网贷的大学生中并非所有人在贷款前均考虑到自身的还款能力,即使考虑了还款能力,但因他们的还款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省吃俭用和兼职获取,一旦借贷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兼职,那意味着他们无法按时的还款,因而借贷平台会因此遭受资财损失。

第二,平台面临占领的市场狭小,大学生需求不足的风险。调查样本中愿意接受校园网贷的人数只占少数,此外绝大部分人未使用过校园网贷。即使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但出于对平台的不信任等顾虑而选择放弃。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奖助学金以及兼职收入,需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贷款的人很少。

第三,平台面临信誉遭受质疑、平台形象降低的风险。一方面,平台自身的运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们对其评价较低与不信任;另一方面因为平台雇佣的校园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事件使得人们质疑平台的信誉、形象甚至是能力。此外,由于最近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平台为追款而采用恐吓、威胁等方式的事件更加加深了大学生对平台信誉低,可怕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平台的关注和评价,使平台备受社会舆论的谴责。

第四,平台面临因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平台信誉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被政府叫停而濒临转型或者破产的风险。今年关于校园网贷的负面报道众多,政府逐渐重视,加强对校园网贷的管理。今年8月24日,银监会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情况召开新闻会,表示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目前全国有多家规模较大的校园分期消费平台目前正在退出校园。例如“我来贷”、“趣分期”、“名校贷”、“壹宝贷”。

(二)大学生方面

第一,受到欺骗的风险。一方面,大学生会因为选择不合法不正规不诚信的网络贷款平台,在并非全面了解真实的贷款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贷款,而承担受到欺骗的风险。有些平台喜欢在贷款利率上玩数字游戏,表面上宣传低利率,免息贷款,实则是变相的高利贷;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为兼职的需要而被校园甚至是同伴诱骗借贷。

第二,因没有合理的还款规划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还不起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风险。大学生贷款之后可能面临无法还款的风险,更可怕的是平台负责人可怕的催款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此外,创业的大学生也可能因创业失败导致背负重债。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网贷后具体还款来源如下图。

第三,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盗用去借贷的风险。借款大学生为了能够成功借到款项,需要在平台上填写诸多的个人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泄露本人的个人隐私的风险。同时,因为借贷的申请程序简捷,有的大学生会盗用身边同学的基本信息去借贷。

第四,消费观和价值观扭曲的风险。

本次研究将资金短缺的原因用来预测如果大学生选择了校园网络贷款,可能的资金用途。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旅游、日常开销、贵重物品是造成大学生资金短缺的三大原因,分别占58.39%、52.55%、33.58%。从需求的频率角度分析,日常开销则意味着经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还款资金没有保障。旅游是大学生节假日时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且旅游的花销一般不低,也属于生活非必须项。其次数码产品等贵重物品是33.58%的大学生资金短缺的原因,学生的消费观念本身就摇摆不定,易受影响,且分期付款,网络贷款平台功能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

校园网贷这个门槛低的资金来源可能会促使大学生消费欲望极度膨胀,在享受超前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观和价值发生扭曲。

四、校园网贷的风险控制建议

首先,政府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校园网贷行业的监管,制定明确、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引导校园网贷行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确定平台法律地位和具体的监管部门;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整合校园网贷平台,为大学生借贷时选择合适的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快建立开放性信用评级市场环境,建立完备的征信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资格认定以及明确借款人还款来源、提高借款人失信的成本,增加还款意愿;此外,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教育,积极组织相关讲座、宣传活动。

其次,网贷平台方面。校园网贷如今发展受阻离不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化解校园网贷平台面临的风险,还需平台自身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运营模式、树立良好的网贷信誉与形象,同时,加强借贷人审核、关注投资者权益保护、灵活运用相关金融技术及工具也有助于从平台自身的角度控制网贷风险。

第三,高校方面。高校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校的帮助与指导。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初到大学,_始更多地接触社会,但由于涉世未深而容易受人蛊惑或被人欺骗。所以,在校园网贷盛行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减少校园网贷风险。如安排教职工等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及思想动向,开设金融理财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指导。

第四,家庭方面。家庭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家长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花销情况、思想状况、创业意愿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予以积极的引导,减少其因攀比心理等造成的不合理消费。此外,了解学生是否需要贷款或已经贷款,及时给予教育和指导。

最后,大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一方面要防止自己上当受骗、个人信息被盗用;另一方面树立理性消费观,正确看待贷款消费,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适度消费、在真正有贷款需求时谨慎适度贷款,认真审查贷款平台的运营资格,仔细阅读贷款流程及还款要求等,诚信借款、按时还款,以免影响自身诚信、触犯相关法律。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长春市校园网贷现状及风险的研究分析,希望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进一步整改、发展有所启发,并使高校大学生对于网贷风险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校园网贷风险。

参考文献

[1]许志明.P2P网贷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2015.

[2]何文颢.我国P2P网贷风险管理研究.2015.

校园贷论文篇4

“今年新生教育课上,学校提醒大一学生不要轻信校园网贷平台,并声明将严肃处理为平台发传单的学生和校园,评价其为‘诈骗’。”山东一高校辅导员李莉(化名)告诉记者。

校园贷曾是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贷款与快钱的小型金融平台,在经过野蛮生长后,面对偿还能力极弱的大学生,成了高校净土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与“暴力”“诈骗”“失信”“勒索”挂钩。

据悉,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平台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趣分期和分期乐是比较知名的校园贷平台。

在一高校,面对记者的采访,很多学生的态度都是对校园贷避之不及,认其为“毒”。最引发舆论哗然的当属今年3月9日,一位21岁的河南学生因欠下网贷平台本金加利息60万元无法偿还而跳楼自杀。此后,裸条风波、跳楼、卖身的丑闻不断被曝出来。校园贷甚至被媒体评价为“屠宰场”,这让监管部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在4月,银监会就联合教育部了校园网贷行业第一份正式的约束性文件――《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贷款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随后半年时间里,重庆、广西、深圳和广州等地的地方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也相继出手。8月银监会“停、移、整、教、引”的五字方针公布,“停”意味着停止暴力催收、暂停校园网贷业务;“移”指的是违法行为移交给相应部门处理;“整”就是整改校园网贷,增加借款人资格审定和第二还款来源等;“教”和“引”的责任在学校方面,即增加对学生合理消费观的培育和引导。

校园贷来到生存的决堤处,很多大规模的平台纷纷闻声而动。9月5日,趣分期(如今已更名为趣店集团)旗下分期购物和消费贷业务在校园的市场推广在一夜之间停止运作,一线地推员工几乎全数遭到清洗;9月27日,名校贷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壹宝贷10月初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

如今依然存在校园的是分期乐,就在10月,其正式宣布升级为“乐信集团”,依然与传统电商捆绑在一起。

诱人入“毒”

在山东一高校校园内,记者仍然能在卫生间的墙壁、宣传栏的不明显处、树上、地面上发现校园贷的小广告。“花钱找我,风险低利率小”“凭身份证就可以拿钱”“额度可以成千上万”……这样的广告对尚未赚钱且拥有不高生活费的大学生们来说,非常诱人。

记者凭小广告上的QQ号,联系上一位姓肖的校园贷。据他介绍,他们是通过办理手机分期来拿款,如果是要借10000元,就要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两台苹果手机的钱进行套现,一般是分期24个月,除了要缴纳1100元作为负责人伪造身份的费用外,每个月还得支付大约300元左右的利息。照此算法,如果要借10000元,按24期还款的话学生最终要偿还的数额为18300元,利息快顶上本金高了。随后登录了肖所说的平台,该网站上一部64G的iPhone 6s标价为5499元,12期还款,借款者一共需要还款6599元,其中利息将近1100元,计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肖进一步介绍:“学生想要获得信用额度分期消费必须经过面签,由平台工作人员亲自与贷款人签订授信合同,需学生以宿舍为背景举着身份证拍照,同时填写宿舍室友、学校辅导员和父母的联系方式作为保证。工作人员将信息上传到后台后,平台运营的呼叫中心会随机抽检打电话核实信息。如果信息确认无误,最短一天之内即可放款。”

当然大部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这张授信合同签订之后,除了沉浸在“有钱”或者“有苹果手机”的“虚荣”里,还像吸毒一样会有不可知的后果。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下线地推人员,上门面签能拿到10元签单费,说服一个新用户注册就有50元的推广费。有人一天能签100多单,也就是日薪5000元。”肖为了拉拢记者做地推做了详细的介绍,“分临期当天,系统会提醒用户还款,一旦用户出现逾期但未满30天,公司的呼叫中心会按顺序打电话给本人、家长和学校辅导员催款。当然,很多学生伪造信息,这就需要线下催收,滞纳金比例为万分之五,其中70%奖励给催收人员。你要是能做催收工作,基本上每个月能赚10000元。”他看记者很有兴趣,补充了一句:“必要时可以动用一些非常手段,比如找人威胁。”

此前,有关媒体报道的女大学生“裸条”风波,实际上就是为催收坏账想出的“手段”。借款时,需要一些女大学生全身、手持身份证照张相给贷款公司,而一旦产生逾期,就会被以要挟。

商业的“穷途”与良心的“末路”

谁能想到,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其风控全靠一大帮兼职的在校学生的催收达成?这也道出了其生存的危机所在,风控是其“弊”。面对学生这样无稳定、高额现金流的群体,风控从何谈起?

而其更大的生存困境在于,其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学生自身无收入,消费观、理财观尚不成熟,放贷给这个群体,始终都将备受舆论拷问,并将会是监管的重心。因为一旦债台高筑,就可能有鲜血喷溅高校净土。

而面对监管,校园贷开始降低利率。在2014年底之前,校园贷普遍利率还在30%。今年,校园贷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至16%。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在相对更低的利率之下,其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却都要远远高于持牌系。据悉,大的几家平台,确实至今仍然处于亏损状态。而少有的一两个已经获取少许利润的平台,比如分期乐,也并不是从校园贷部分赚取,而是从电商业务获取的。

校园贷论文篇5

前不久,“借贷宝裸条”10G文件在网上流传,其中包含167名年轻女子的“裸条”信息。浙江有多名女孩卷入此事件,她们的不雅照、视频及个人详尽信息遭大规模传播。至此“裸条门”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事件。同时广为社会关注与热议的“校园贷”也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校园贷”需要得到全社会广泛的重视,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借贷平台陷阱避无可避

众所周知,网贷平台申请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在校大学生只要在相关平台上注册信息即可,而平台为了获得更多大学生用户却忽略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偿还能力这一要点,因此出现有些大学生借款但无力偿还的现象。同时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没有一个量化的行业标准、也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所以有很多虚假宣传、高利贷等陷阱深藏其中。为了抢占校园市场,平台工作人员为了扩展业务,将身份审核这方面做得形同虚设,在个人信息审核方面的把控有所缺失。例如一些大学生不满足于额度内的借款金额,向宿舍同学等借用信息或填写虚假信息进行多次借款,借贷平台也不进行信息的审核及查证,因此造成许多同学债台高筑等现象。同时贷款平台服务费不够透明化,有些平台打着免息贷款的旗号,实则变相收取高额的手m费。甚至采取传销式的宣传套牢大学生。“申请便利、放款速度快、手续简单”的宣传标语下,大多存在“高利率、高违约金、信息审核不严”的陷阱。

(二)大学生超前消费与虚荣心理

目前网络上被曝光最多的裸贷交易对象以在校女大学生居多,为了确保她们还款,贷款机构让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拍摄照片作为抵押,逾期无法还款将被威胁对外公布。167名受害女子的“裸条”中,个人资料极为详尽,在被曝光的学生信息中,师范院校和医科院校居多。大部分女生的借款额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也有少数过万的。为何会造成贷款数目过高,逾期不还等现象,还需要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一些大学生受物质诱惑且具有攀比心理,或平时就有恶习,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费远不足以满足其需求,比如购买奢侈品、整容、等。这部分学生就会在借贷平台上进行借贷且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如期还款,参加裸贷的女大学生多因爱慕虚荣抑或攀比心理借贷大量金额,且不考虑后果,同时“校园贷”为大学生超前消费观的养成提供了条件,从而酿下自残、轻生等悲惨结果。

(三)借贷平台催款方式恶劣

有些大学生借款无力偿还,从而信用受到质疑,学校家庭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若不能及时还款,一些放贷人员还会采用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园秩序都造成重大的伤害。在“裸条门”事件中,放贷人员以公布借款人的对逾期无法还款的借款人进行催款威胁的行为则触犯了法律。性质恶劣的催款行为让借款的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有些无法还款或名誉受损的学生选择自残或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解决措施分析

(一)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格审批各种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不健全的机制,建立严格的风控体系,构建合规的网络贷款平台。并在个人信息审核方面严格把控,不能将身份审核这方面做得形同虚设。同时我国在征信体系方面并不健全,纯信用网贷还有待考量,由于征信体系缺位,信用贷款被大面积使用暂时不适合我国国情,所以要规范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健全体制加强监管,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进行专业的管理。为大学生网络贷款提供法律的保障,使整个网络贷款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个人素质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就业指导、三生教育等课程,作为日益被广泛关注的事件,可在学校中开设理财课程。我们应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理财观念。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经济金融方面的讲座,让大学生们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理性的对待校园贷款平台,理智的看待金钱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的氛围。

作为成年人,大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判断分析能力,同时要树立正确、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不过分追求奢侈的生活,进行自我控制,拒绝攀比、从众,提高个人的理财观念,做到理性消费。同时同学朋友之间也不能互借信息,要提高防范意识。

(三)约束催款行为

网络借贷平台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父母的手段进行暴力讨债属于非法行为,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规定明确催款行为的范围。同时学校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是否使用非法的贷款软件,对使用的同学进行宣传教育及时制止。家长方面也要了解学生的消费动向,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结语

“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存在风险与隐患,所以“校园贷”要严格遵守市场规则,法律法规。同时大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理财观,提高个人素质,从根源上避免风险的不可控性。学校也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学生了解“校园贷”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的避免。家长也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消费动向,以及生活习惯等。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打击不法网贷平台,使正规的校园借贷平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源.对校园借贷平台的探究与深思[J],现代商业,2013(1)

[2]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讨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 (13)

[3]徐浦.浅析大学生网络带宽问题[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6

校园贷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832.4;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引入我国以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由此产生了校园网络借贷行为。一方面,为满足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谋取高额利润,通过采取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致使大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近几年来,因校园网贷引发的纠纷愈来愈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 校园网络借贷及其危害

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而校园网络借贷是网络借贷在校园里的延伸,它主要是指在校园环境下借入者和借出者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的资金“交易”。目前,校园网络借贷更多的是社会网络借贷平台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借贷现象。由于大学生思想相对单纯,在金融方面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较弱,往往会受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其危害首先表现在,校园不良网贷会利用部分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这一特点,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其次,校园不良网贷往往采取“高利贷”“诱导贷款”等不良方式引诱大学生陷入“连环贷”的陷阱;再次,一些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还存在冒用、盗用学生身份信息开展违法行为,导致大学生被动欠债甚至被动违法的不良后果;最后,校园网贷平台还会通过“校园”等模式扰乱大学校园秩序,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因大学生缺乏独立的资金来源,抗压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其一旦受到校园不良网贷的危害,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甚至可能造成悲剧。为防止校园不良网贷对大学生、对校园的消极影响,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不良网贷风险,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十分必要。

2 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教育对策

2.1 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指导

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在校园的不良行为,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相关问题。对于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学生教育工作,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可负责组织有关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的宣传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杜绝不良网络借贷的氛围。保卫部T可负责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在校园内开展不良网贷的平台和个人。财务部门可负责和金融监管部门等联系,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网络信息部门可负责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网贷业务在网上的传播情况。各院系负责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做好预防、监控及教育工作。

2.2 加强校内排查,掌握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现状

对于校园不良网贷在学校的开展情况,高校及时有效地掌握现状十分重要。为彻底掌握学生参与不良网络借贷的情况,各院系可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开展调查摸排,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潜在风险,并定期将摸底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送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将调查分析结论上报上级领导,保卫部门针对已掌握的不良网络借贷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3 解决问题与教育引导并举,做好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相关工作

2.3.1 妥善解决已存在网络借贷学生的问题

针对高校内已存在网络借贷的学生,各院系可专门开展谈话,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首先稳定学生情绪,防止学生因权益受损引发次生伤害。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各院系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助处理好网络借贷学生的相关问题。校内有关学生法律援助、学生资助、学生心理咨询等部门要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帮助,妥善解决网络借贷学生面临的相关问题。

2.3.2 加强学生消费观教育

高校的各院系可通过开展“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督促学生家长要经常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身心成长状况,及时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创造合法财富,培养勤劳节俭的意识。

2.3.3 加大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知识普及力度

保卫部门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网贷动态,掌握合同、违约金等基本金融与法律常识;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可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贷知识,帮助学生增强金融与网络安全意识;各院系还可专门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3.4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校园贷论文篇7

2、 校园贷将对象锁定为大学生的原因分析

2.1 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如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逐渐增多,“校园贷”作为一种新鲜事物在大学生群体中“亮相”,以其诱人的条件欺骗大学生借贷,致使部分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盲目参与其中,甚至不考虑后果的严重性,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时的不理智为“校园贷”在高校校园内不断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2.2 大学生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阶层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在校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有限,攀比心理较重,常常会购买一些自己无力支付的高档消费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校园借贷平台轻易将钱借给学生,帮助他们暂时的周转资金,无形中助长了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和消费欲望,出现了严重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现象,有的甚至远远超出了个人甚至家庭的承受能力,身负“巨额债务”,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恶性循环。

2.3 大学生暂无收入来源的实际状况。

从现状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尚未实现经济独立。不论是大学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在校的其他费用依然由父母承担。但是,很多大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渴望寻找到一种“既可靠又稳定”的经济来源,以便于满足他们额外的需求,增加自身的优越感,而校园贷款就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之一。

2.4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并未认识到校园贷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校园贷”的迅速崛起导致一些“乱象”随之出现。众多校园借贷平台将目光瞄准了法律意识淡薄的大学生群体,埋下了诸多隐患。“校园贷”平台缺乏监管,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缺陷和风险漏洞,甚至一些借贷平台还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行为。不少“校园贷”平台为了争取大学生市场,不惜进行虚假宣传,直接刺激了大学生非理性借贷和不合理消费。现阶段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尚未成熟,他们无法认识到“校园贷”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上当受骗,深陷“校园贷”的泥潭。

2.5 家庭及学校教育的缺失。

“校园贷”在各高校校园中屡见不鲜,但学生家长们却少有耳闻。家长的不知情使其无法直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思想引导,导致学生不计后果地盲目追求“校园贷”。与此同时,“校园贷”的肆意泛滥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高校理应从新生入学之日起向大学生普及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抵制不良校园贷款等方面的思想教育,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与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的辨别贷款消费类型,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基于以上原因,校园贷通过金融平台进行校内推广、宣传造势,贷款人鼓励大学生通过借款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在其推行过程中抓住了学生的消费心理,甚至放宽了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的限定,并且通过予以大学生借贷的诸多优惠活动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

3、 校园贷的危害及案例解析

3.1 大学生网贷平台门槛低。

对借款人资质审查不严格或者根本就不需要相关资质的审核,很多借贷平台的审核和风控几乎如同虚设。对于有强烈消费意愿但尚未经济独立的大学生来说,仅凭一张身份证和学生证就能在校园借贷平台在线办理借款,既方便又快捷。此外,各校园贷平台之间对同一借贷人的借款信息没有实现数据共享,同一借款人可以在多家平台借款,这便导致了大学生盲目贷款、过度贷款,进而出现了消费过度等不良现象,以至于最终无力清偿债务。

3.2 极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日常的生活花销均由父母承担。

如若学生在校时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以及生活恶习,那么父母每月所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因此,这类学生可能会将目光转向“诱人”的校园贷款,一旦其无法按时还贷,最终还是应由学生的家长承担相应的责任。可想而知,这对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3.3 当大学生贷款过度,无力清偿债务时,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碍于面子的大学生,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躲避债务。

校园贷论文篇8

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贷款总称,包括助学贷款、校园创业贷款和校园消费贷款等。其中,学生消费贷款平台发展最快,以分期支付,按揭消费为主。校园贷是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类别之一。通过针对在校的大学生的校园贷平台,在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有时连手续费也不用交,就能享受一定额度的无息贷款。在如此便利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使用校园贷,大学生校园贷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间兴起。

校园贷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分期乐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这是大学生校园贷最便利的一种方式。二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这也是大学生最信赖的校园贷平台,依托传统的品牌有着很高的信誉。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三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这种平台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产生借贷问题的平台。相比于前两种,P2P贷款平台平没有广泛的被接受但是却获利丰厚。

2.校园贷兴起的原因

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初啊,民间借贷是被禁止的。有关借贷活动都是由银行所垄断的。新世纪以来,民间的借贷活动才逐渐的兴起。2000年以来的民间借贷,多是以中介性质的组织为主,民间借贷组织并不会参与到借贷范围中,并且多以不动产的抵押借款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民间借贷逐渐发展到的网络,演化成了P2P。在不断地竞争中,借贷平台的营销方向应和着社会的趋势不断发展,大学生成为了贷款平台的主力军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按揭消费借贷消费已经广泛的被中国的新一代消费者所接受。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支付也使人们的消费更加的多种多样。依托于便利的网络以及手机设备校园贷也更便于了推广。

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校园借贷属于一个空白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能力越来远强消费方式也越来越多。选择学生作为借贷的对象不仅市场广泛而且学生团体相对社会关系简单,一旦违约很容易应对。所以借贷消费自然而然的在校园中兴起。并且由于校园贷市场的空白,最初的借贷平台少需求大利润高。这也促使了校园贷平台的迅速发展,并且带来广泛的影响

3. 校园贷发展现状

在13年之后,就有相关企业开始探索大学生借贷领域,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迅速发展,主要模式为分期消费或小额现金贷款,收取分期手续费或利息盈利。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指出,2015年在校大学生为2600万,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通过对校园贷平台调查比较,校园贷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消费额度基本在1000元-1.5万元之间;有个别平台提供社团活动经费,最高贷款额度可达5万元。但是部分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并且对校园的审查力度不够,存在审核不严的情况,在校生个人信息被冒用情况普遍。相对于那些发展较早口碑市场较好的校园贷平台来说,审核相对比较严格。获得分期贷款购买商品的资格或者小额现金,除在线上填写个人及家庭信息外,还会安排工作人确认身份,联系家长等,保证借款学生的还款能力。不过,也有部分校园贷平台主要依靠线上途径完成个人信息注册,信息确认非常的简单。更有一些平台审核人员货校@与借款人勾结,冒用他人信息骗取贷款。校园贷人员或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和盈利,对不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发放超额贷款也常有发生。

二校园贷发生问题的根源

如今校园贷所面临的的问题主要由两个原因诱发,一是大学生消费方向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为校园贷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二是因为市场需求的扩大,各校园贷平台为扩大收益占领市场,降低了校园贷使用的门槛。从而导致了校园贷的一些恶性竞争以及监管不力,同时由于使用方便也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使用。在可以轻松贷款满足扩大的消费需求的情况下推动着校园贷平台的发展,校园贷平台使用的便利也反作用于大学生,从而致使整个产业陷入恶性循环。具体问题根源如下:

1.大学生畸形消费导致市场需求扩大

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上也大大的促进了校园贷平台的发展。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上来看第一,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复杂,由于经济上并没有独立大学生普遍自主消费较少,欠缺理性消费。大学生消费多以感性消费为主,这也是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导致的,并且大学生很容易受身边同学和网络媒体的影响,导致攀比消费冲动消费。电子支付的发展致使消费过于简单便捷,相对于现金消费更难以感知自己的消费状况,相对不容易节制。第二,大学生的消费逐步多样化高端化,消费对象不仅限于生活用品和日常的支出。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大部分学生会外出旅游,在KTV,酒吧,歌厅等场所消费,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单反相机等需求不断增长。

但是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层次来看,大部分的资金来自于父母。依靠打工补贴生活的学生虽然大有人在,但是仅限于补贴平时生活,做到自己养活自己的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说除了家庭以外,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特别是相对来说数额比较的的资金。校园贷平台正是发现了大学生消费状况中的这一空白,从大学生的消费入手,进行起了分期借贷消费的模式。

2.校园贷运作中的问题和弊端

校园贷平台运作中的问题主要出现在经营模式,管理方式,讨债方式上。首先校园贷平台在对大学生的审查上漏洞过多,盗用冒用信息的情况常见,有些平台只需要登记信息和身份证即可申请,并不会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核对真实情况。校园贷平台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不断降低门槛,以零利息,零首付来获得市场,甚至还出现的“裸贷”的情况。其次,校园贷平台为了更大的扩大业务增加使用量注册用户,雇佣了大批的和工作人员。校园贷的黑情况严重,在大学中甚至注册一个校园贷的账号并验证信息即可获得八十元的报酬。这其中的利润非常的巨大,有些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贷款和借贷业务,这也是会出现不具有偿还能力的原因。再次,校园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分期贷款用途监管不够,不了解学生的真实使用目的。在2002年,银行就已经出现过信用卡进校园的情况,不过在2009年却被银监会叫停。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的透支现象严重,逾期还款率上升,不得不禁止大学生的信用卡使用。最后,校园贷在讨债方式上存在着暴力逼债的情况,并且还款期限并不合理。这也是河南某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欠款过多的的原因所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校园贷在用户信息何时,信用额度的控制上的巨大漏洞。

3.校园贷消费方向定位错误

校园贷在宣传上存在很多误导消费者,引导不良风气的行为。部分校园贷平台存在违反广告法的行为,存在着不道德的行为。校园贷在宣传上影响着校园的精神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造成了歪曲的消费观念。校园贷的目的并不再是帮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上的经济困难,而是以营利为主。造成大量的学生在其中迷失,引导了不良风气。

三解决校园贷问题的对策

校园贷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消费和创业需要,但是随着校园贷平台的扩大,产业的不断发展,校园贷的弊端逐渐显露。对于校园贷的整治和监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或者较好的方法,对于校园贷平台的良好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观点出发

1.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念

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对借贷消费的认识,全面的看待校园贷带来的好处与弊端。虽然校园贷平台带来了种种的问题,但是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帮助是不容忽视的。借贷消费已经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社会,也被我们普遍接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借贷消费观念,正确使用校园贷不仅有利于缓解自己和家庭的经济压力,还有有益于塑造理性的消费观念。这就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共同引导。其中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引导最为重要,大学生极易受到身边的消费观念影响盲目跟风,这也是学校加强思想教育的关键所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不会再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而是更多地在于人格的塑造上。学校提供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正确的社会观念至为重要。

2.完善校园贷监管运营

从校园贷平台来看,目前的问题所在主要在于信息监管和运行模式上。首先防止信息被冒用,进行真实的信息登记很重要。如果注册校园贷的手续可以向银行办理银行卡看齐的话,基本可以避免盗用冒用信息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完善“面签”制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确认核实申请人的信息,既可以保证款的安全可靠也可以极大的避免冒用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园贷向学校方面或者家庭核实相关情况非常有必要。但是这会增加注册用户的成本,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在家庭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平台,这样势必会影响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平台的积极性。其次,完善校园贷运行模式工作团队。虽然大量发展校园和中介有利于市场的扩大,但是众多问题也是因为和中介的问题引起的。建立健全中介制度,减少中介的权利,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理业务。防止中介帮助学生提供虚假消息,申请贷款。促使平台不断的正规化,不断地完善规范。以正规借贷的手段来约束校园贷的运行模式。再次,建立共享的征信系统。不得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一个没有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借款达到数十万。虽然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但是受限于政策限制和保护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央行系统的速度很慢,这显然是跟不上校园贷平台发展速度的。虽然有一些大型平台已经开始联手打造征信信息共享平台了,但是校园贷平台形成统一的征信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校园贷要想不断地规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必然的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校园贷的良好发展。最后,加强校园贷平台售后的监管和回访,保证分期贷款的合理用途。虽然有些平台在大学生办理业务是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但是仍然无法有效的监督用款人的借款用途。在行业爆发式的发展中,大部分的校园贷平台只做催收不做风控,在事后监督上基本为零。加强对大学生借贷的监督,既可以维护平台的利益保证还款也有利于保护大学生的合理消费。

3.确立校园贷正确的经营方向

校园贷的最初的目的是缓解大学生的消费压力,便利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而不是把借贷消费变成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途径。校园贷平台应该把服务大学生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营利放在第一。虽然有些校园贷平台打着零首付,零利率的口号但是利率却超过了正常的水平。校园贷的中介为获取经济利益为信用资质不够的学生申请校园贷业务,订立分期合同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一切以盈利为目的。校园贷平台应该肩负着引导正确消费观念,树立正确消费模式的责任,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整个产业向着良好的方向,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

[2]政.浅析大学生与校园贷[N].科技展望,2017-02.

校园贷论文篇9

1 校园贷

校园贷指的是在校大学生在网络借贷平台申请资金借贷,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从而申请信用贷款。

校园贷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等;三是京东、淘宝、阿里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其市场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负担学费和生活费,以及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和创业所需资金,在校大学生会寻求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去满足自身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从而校园网络借贷平台借机走入大学生的视线。只需要简单的网络申请、资料填写和提交,无需抵押,一经审核通过,便可快速获得贷款,对当今大学生来讲这一途径即方便也快捷,殊不知其真面目,究竟这一借贷方式是否安全可靠?

2 校园贷的利弊

(一)校园贷的优点

校园贷之所以在大学校园里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借贷手续程序简单。有些网络借贷平台只需学生绑定信用卡就可以使用该平台贷款购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消费欲望。其二,资金到账迅速、快捷。对于因学习或创业等原因急需金钱的学生,是一场及时雨,能暂时缓解经济压力。其三,无需抵押条件。银行借贷,是需要借贷人本人的信用额度、抵押物等前提条件。与之比较,校园贷非常适合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其四,避免了借不到钱的尴尬。以前大学生借钱多数是向同学、朋友开口借钱,很多时候开口向熟人借钱不是件易事,如果对方拒绝更显尴尬。相比传统的借钱方式,网络借贷更隐蔽更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学生的自尊心。

(二)校园贷存在的问题

尽管校园贷满足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但其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和不足。

其一,刺激了大学生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滋生了不良的消费观。有些大学生爱攀比,看见其他同学用iphone、穿名牌、吃大餐、谈恋爱等过着悠闲的大学生活,甚是羡慕,尽管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暗地里申请校园贷,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长期下去养成了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错误消费观。最后,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多数无力偿还贷款,网络贷款公司不断追溯,向学生所在学校辅导员、学生家长催还贷款。对于已成年的大学生来讲,多数人不愿让自己老师、同学和父母知道自己的网络贷款逾期未还,自尊心作祟,但同时自己又无力偿还贷款,只有拆东墙补西墙。在多重压力下,许多悲剧将会发生,这样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其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据实例了解,在申请校园贷的过程中,在校学生需与网络借贷公司签订借贷合同,此外要提交学生本人的身份证照片,所在学校及辅导员、家长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以防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时候,有追溯的途径。这样一来导致了辅导员个人的信息泄露,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日常生活,骚扰短信、威胁电话层出不穷。部分网络借贷公司在联系不上借贷学生本人的同时,往往会联系学校和辅导员,多以质问和威胁的口吻要求学校和辅导员给说法。但往往也是在此时,经多方查证,校方和辅导员也才得知学生有校园贷这件事,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甚是困难。

其三,给家庭带来伤害。因校园贷无力偿还的案例,近年来屡屡出现。部分网络借贷公司向在校学生还提供套现,进一步滋生了学生不良消费主义的产生,甚至向在校生提供高利贷。这些网络借贷公司之所以得以生存下来关键在于他们笃定学生的家长不会坐视这些学生信用破产、拿不到毕业证。光鲜的校园贷,最后用威胁等非常规手段来搞“风控”。如果家庭经济不太困难的,家长还能帮助学生偿还,若是家庭经济本身就已经负债累累的,那更是雪上加霜,甚至导致家庭悲剧的发生。

3 如何做好校园贷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强大学生对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

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通过设置学分、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和网络课程等,在校园里大力宣传金融风险知识的教育,通过微信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途径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典型案例。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了炒股,如何理性正确地认识金融、认识投资、辨别风险,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金融借贷风险意识,是非常紧迫的。

(二)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

学校应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消费观。了解学生的消费心理,对于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家庭,消除攀比和从众的心理。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符合切身实际和科学的消费计划,量体裁衣地开支。教导学生要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等劳动来获取正当的收入、进行正当消费。从而,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念。

(三)建立日常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学校辅导员牵头成立日常生活监测小组,由班委干部、党员同志等组成,点对点地监测每一位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消费状况,按时反馈、形成记录。用心观察、实地观测,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抓住苗头、及时引导。各院系成立不良消费预警机制,讨论制定合理的预警方案,通过评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潜在的风险,及时以短信、微信、电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预警信息。

(四)加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的资助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奖评优制度和条件,确保惠及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汇集校内外资源,开设不同专项奖助学金,尽量满足不同贫困生个体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申请途径。联合校外金融机构,开设在创新创业、发明创造、拓展学习等方面合理、科学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不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参考文献

校园贷论文篇10

“面对天花乱坠的校园贷广告,许多学生不仅妄想能耍小聪明不还款,还利用同学、朋友信任帮自己取得贷款,结局往往是以贷还贷、巨债缠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太成熟,缺乏金融知识和自我保护常识导致了校园贷诈骗横行。

从校园贷到诈骗者

“自己身患绝症、奶奶过世、爸爸脑溢血、做生意急需周转资金……”这并不是电视剧里悲情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事,而是武汉某高校大四学生董源为了骗同学钱,而编造的各种理由。

今年5月,十多名大学生报案称董源向自己借钱,当表示没有借款能力时,董源提出可以用校园贷的方式救急帮忙,并承诺由自己按月分期还款。一些同学出于信任答应了董源的要求,但没想到,董源在钱到手后,就开始疯狂地奢侈消费,短短几个月,欠款金额已达50万余元。无力还款的董源选择人间蒸发,直到有同学不堪催债压力而报警。目前,董源已被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批捕。

“这是一起利用校园贷平台实施诈骗的典型案例。”秦雨说。

今年6月,网贷公司“名校贷”的国内首份《校园贷诈骗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6年4月至今,见诸报端的校园贷诈骗案达到41起,涉及全国22个省市,平均每月曝光2-3起。据不完全统计,仅汇总时有据可查的校园贷诈骗案的受骗人数就有约3600人,涉案金额近5500万元。

“校园贷最初存在的意义是满足大学生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现在却演变成了高端消费甚至嫌疑人的犯罪工具。”秦雨说。针对武汉校园贷情况,洪山区检察院秦雨工作室联合武汉科技大学安委会,对武汉部分高校发放校园贷情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3000份。结果显示,受访者使用校园借贷产品的用途主要是改善物质生活,学业教育、创业支出仅占9.53%。

武汉理工大学某大三男生透露,数码产品往往最能吸引男生的注意力,但这些东西价格高,以自己的经济能力难以承受,校园贷不失为一条“捷径”。

将校园贷为“捷径”的还有校园里的诈骗者。华中师范大学的“人人分期”、大三学生郑禹就是这样一位诈骗者。他觉得通过正规提成的方式来钱又少又慢,就想到了将通过“人人分期”业务获得的手机卖到市场上去,扣除本金和贷款利息,能挣一笔差价。然而,手机到手后,他却将变卖的现金用于个人挥霍,光买车、养车的费用就达到了二三十万元。缺乏还款能力的他最终因为无法按期还上数十位同学的贷款而东窗事发。

同样的案件也发生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食品学院在读大学生、校园贷“爱又米”的校园杨建明打着“校园贷贷款不用还”的幌子,欺骗18位同学办理分期借款、分期购物近20万元,他则从中提成、拿取好处费。

同学身份成诈骗成功主要因素

《报告》显示,校园贷诈骗的实施者中,有49%为学生。“此类案件很多情况都是同学骗同学,学长学姐骗学弟学妹,有的甚至毕业之后还回学校骗在校学生。”秦雨说,大学生身份是此类诈骗成功的关键因素。

今年3月,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大学校园贷款诈骗案件。在校大学生李恒川、闫方在2016年9月底至12月期间,为28名同学帮忙办理“名校贷”业务,最终获利30余万元。截至案发时,30余万元被4人挥霍一空,28名同学的贷款均已逾期,部分学生无奈之下只能自己垫资还款。

同学带同学也是系列校园贷诈骗案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郑禹诈骗案中,他找到在学生会担任职务的同窗好友温晓琪,让她帮忙发展“人人分期”业务,每做成一单就有相应报酬。温晓琪平常和同学郭达凯、张惠等人的关系不错,就介绍他们办理“人人分期”业务,每人获得100元至400元的好处费。之后郭达凯、张惠等人开始介绍其他的同学参与该业务。就这样,案件涉及面越来越广,涉案数额也水涨船高,最后达到了22万余元。

他们引诱同学贷款的理由除了好处费,还有面子和人情。

比如由郭达凯介绍贷款的郑琳琳,听说只要带着身份证和学生证帮学长“挂个名”,就能拿一笔劳务费。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做些什么,但考虑到是给学长帮忙,听话的郑琳琳和舍友们来到了学校门口的一家酒吧式电影院里。来的学生不少,校园贷工作人员就直接拿着同学身份证帮着代填,除了签名一栏需要同学签名。但郑琳琳并不愿意签名,最后由工作人员帮代签了名字。“我想着虽然是我的资料,但名不是我签的,应该不会惹麻烦。”郑琳琳说。

再如淮安开发区检察院办理的杨建明、吴家辉案中,两人自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以网贷利息高不受法律保护、可以利用网贷平台漏洞把贷款记录删掉就不用还钱等幌子,利用学弟学妹的身份信息填写虚假申请进行诈骗。直到因为毕业要离开校园,没有了以学生身份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基础,两人才转移战场,往社会小额贷款的业务转移。

校园贷缘何成了诈骗工具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律师李靖怡表示,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成为校园贷诈骗的实施者,首先是因为他们膨胀的虚荣心,强烈且不计后果的消费欲望,妄图通过捷径迅速走上“人生巅峰”,而不管是否会付出道德和法律的代价。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几乎所有实施诈骗的大学生都将获得的钱款用于奢侈消费,比如郑禹在改装车上花掉了几十万元,李恒川热衷于购买高级摄影设备,杨建明每月零花钱就有一两万元。

比如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办理的董源案也是如此。董源作为摄影发烧友,在骗取同学的50万余元后,他只用了少部分还贷款,大部分都花在购买摄影器材上,以及平常买游戏点卡、携程的充值和吃喝消费上。

“部分校园贷平台为了拓展业务降低申请门槛要求,审核身份信息不严,导致没有贷款意愿的大学生个人信息被冒用,客观上为他人利用校园贷进行诈骗提供了便利。”李靖怡说。

比如“名校贷”,称学生有学号就能借、3分钟申请当天放款、月利率0.99%起、学生最高可借5万元。

“校园贷放款迅速的背后,隐藏的是对于风险控制的缺失和懈怠。”李靖怡表示,在正常的贷款工作中,风控都是作为一个完整且独立的体系在运作着,也有成熟的运作流程,像校园贷这样几乎无差别地进行快速放贷,必定存在着许多漏洞。

“从贷款的正规流程来看,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是必须考察的两个基本因素。风控部门首先要搜集材料,对材料的真伪进行审核。初审过后,就应当去央行征信系统查询贷款人的信息,看看有没有进入黑名单。此后,还一定要进行面签,以确定是本人在贷款。最后,还要和贷款人的亲属联系,保证是在亲属的支持下进行的贷款。”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可信任的长期客户贷款,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短则也要数周时间。

而反观校园贷,许多放贷公司根本不使用央行的征信系统,不进行面签,只是一味地鼓动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放大他们的侥幸心理。一些大学生刚进入校园,涉世未深,在诱惑之下,被诈骗者利用,一步步掉进他们预设的陷阱里。

知道校园贷的学生很多,了解其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却很少。武汉市洪山区检察院的《调查问卷》显示,65.7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或是有印象但并不清楚,30.18%表示部分知道,仅有4%的学生表示清楚知道风险。

杨建明等人在实施诈骗时,就以为网贷利息高于国家规定,是“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可以对于欠下的贷款不管不问,从一开始就打算利用虚假信息躲避校园贷追款。而他的同学们则轻易相信了他那套所谓“网贷不用还,上面有人可以销除贷款记录”的说辞。

对校园贷骗局的辨识能力不高,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好处费”的诱惑下参与诈骗。在李靖怡看来,一般情况下,有大学生觉得借出身份信息帮同学个忙,就能获得几十元甚至上千好处费的事情不吃亏。加之骗子承诺“钱不用你还”, 大学生就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这样的致富方式心存侥幸或抱有幻想。为了获得更多的“好处费”,部分大学生不停发展下线,拉拢他人借款,从受骗者变成了施骗者。

被诈骗之后还面临暴力追讨

一面是有先天性缺失的校园贷,一面是消费欲望暴涨的大学生群体,加上其薄弱的法律意识和人情观念,由此必然引发重重风险。在诸多利用校园贷诈骗案件中,无论被害大学生是被冒用身份信息还是轻信他人将身份信息借出,都毫无例外地背上了债务,受到催债公司的狂轰滥炸。

“某些校园贷恐怖的催款方式,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噩梦。”秦雨发现,若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借款者,放贷者只能到法院,胜诉之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不会威胁到借款人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但实际上,一些放贷公司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各种骚扰、胁迫、跟踪、盯梢甚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迫使借款人“举新债还旧债”,或者采取盗窃、抢劫等方式获取金钱还债,从而产生极其恶劣的后果。

“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还款能力本来就不高,高利息意味着还不起,还不起就要借更多的钱。另外,大学生还不起还有家长、亲属甚至学校,这也是为什么贷款时要学生填上详细院校、亲属以及辅导员联系方式的原因,放贷公司不怕找不到人替学生还钱。”李靖怡说。

在郑禹案中,被骗的学生都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催债和骚扰电话。受害者郑琳琳告诉记者,自己的舍友甚至被吓哭,说对方实在骂得很凶,说要去自己家里“弄她”。还听说有人因为背著这个债想自杀,有的同学总接到催款的电话和信息,催款的人特别凶,说话很脏。不仅如此,催债电话和短信也通知到了学生的家长和老师,让学生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

更严重的是暴力催讨,武汉大学生小谭与某校园贷公司办理了分期贷款合同,期限一年。开始两个月,小谭按期还款,但之后就开始欠款,因此被三名贷款公司工作人员找到学校来催债。“不还钱不准走人!”没有要到钱的三人将小谭带到公司的一间办公室,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30多个小时,给小谭带来了极大精神刺激。

卷入校园贷诈骗怎么办

“在重重风险下,大学生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注重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轻易地借出个人身份证,也不要为同学办理贷款,更不要随意签字。如果实在是碍于情面,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也要让对方出具书面文件,证明贷款与本人无关,并保留好证据,以便日后维权所需。此外,如果遭遇暴力催债等情况,要及时报警,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徐敏建议。

“如果已卷入此类诈骗案中,被害学生背上贷款,责任的认定应该区别对待。”徐敏认为,具体而言,如果学生被认定为诈骗案中的受害者,那么用他身份借的贷款应该由诈骗者承担,学生本人不应当承担还款责任。比如郑禹案中,被认定为受害者的29名同学,其欠款均由郑禹家属代为偿还。该案欠款的计算,最后是以合同上约定的手机原本价格,减去部分已还欠款得出的,没有算上利息和滞纳金等。其中涉及参与校园贷诈骗但不知情的学生,收受的好处费则计作犯罪成本。

在徐敏看来,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没有被认定为受害者,像郑禹案中由于证据问题,只认定了29名同学被诈骗。对于另外因郑磊背负债务的那部分人,从民事关系上说,学生应该承担还款责任。理论上说有三种解决途径,一是可以先自己还上,再跟诈骗者追偿,打债务m纷的民事官司;二是如果放贷公司追债的话,可以以被冒用身份信息的理由向法院申请确认借贷合同无效;三是去公安机关报案,经公安侦查后,认定诈骗事实,重新走司法程序。

“当然,这三种途径都涉及最重要的证据问题,学生应该积极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供详细证据,尤其是能证明自己如何被骗的,比如微信、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物流单等。”徐敏说。

但可以明确的是,涉及具体还款及利息问题,根据司法解释,无论是双方约定还是按照借款期间的利息计算,都不能超过24%,为逾期利息设定了一个上限。

“如果学生发现与贷款平台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比如违约金超过本金,也可以在打合同官司时请求法院予以适当减少。”徐敏建议。

让校园贷回归正常轨道

校园贷论文篇11

一、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W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目前“校园贷”包括三种机构,分别是分期购物平台、传统电商提供的信贷服务和P2P贷款平台。校园贷操作和办理流程相对简单,大学生通常只要提供身份证或学生证就能获得贷款。其实,从2013年开始,“校园贷”就已经在慢慢发展,近年来更是逐渐蔓延开来。

二、“校园贷”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

1.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推动了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消费金融特指向个人(主要是中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一代)发放的、主要用于日常消费以及教育等支出的中短期贷款。近年来,消费贷款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07年我国消费贷款规模为3.3万亿,2010年为7.5万亿,2015年为19万亿,预计到2019年可达到41.1万亿。消费金融和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

2.80、90后日益成为消费主力,超前消费观念盛行

当前,在校大学生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们已经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需求包括电子产品、旅游、创业、求职、美容,等等。而且年轻人在一起容易产生冲动消费、从众消费、炫耀消费、过度消费。例如,一个学生最初不想买苹果手机,但是如果周围其他学生买了,那么他也可能会产生购买苹果手机的需求。但是,在校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家庭父母,过度旺盛的需求与学生的资金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校园贷”疯狂发展的原因之一。

3.校园贷款方虚假宣传,避重就轻,不提示风险,误导学生

“校园贷”不断向学生吹嘘办理贷款如何简便,例如“一张学生证、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简简单单几分钟搞定”“零首付”,等等,却丝毫不提贷款的风险。“校园贷”的借贷利率较高。例如,趣分期金融服务平台的“趣白条”,借款3000元,借款期限1、3、6、12个月的年化利率分别为24.0%、17.5%、15.4%、13.5%;分期乐iPhone 6s(16G),标价为4288元,12个月分期,应偿还的总金额为4677元,年化利率为9.1%。同款手机在京东售价3988元,以此为底价计算,年利率则高达17.3%。当前大学生普遍对网贷缺乏认识,很容易受这些宣传的误导,结果就是借贷容易还贷难。

三、“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危害

1.助长了大学生追求时髦、爱慕虚荣、超前消费的不良习惯

大学生本应该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收入和财务状况,合理安排消费支出。但是在“校园贷”一系列虚假宣传面前,很多学生容易依赖“校园贷”,形成先消费、后付款的观念,不再量入而出,喜欢攀比、过度消费。有统计显示,学生网络贷款主要用于消费、创业、助学,分别占40%、40%、20%。而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旅游、购物等。可见,“校园贷”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

2.暴力追债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威胁学生安全,破坏校园稳定

当学生无法按时还款时,借款方的催款人员首先会通过QQ,通知学生贷款已经逾期,需要还款。如果学生仍然没有按时还款,他们就会陆续联系学生的室友、父母,之后会去学校直接找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电话恐吓、骚扰学生亲友和同学的方式,不仅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也给学生本人和周围的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3.高额的贷款利率给学生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由于校园贷款一直宣称“零首付”“低利率”,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做兼职就可以还上贷款。其实,“校园贷”普遍有较高的年化利率。例如,P2P贷款平台学贷网,年化利率为24%;拍拍贷年化利率为23%,这其中还不包括借款手续费、增值服务费等隐性费用。而目前我国各大银行的贷款利率一年期为4.35%,五年期为3.25%。与银行的贷款利率相比,“校园贷”的利率确实很高。学生一旦在这些平台贷款,就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这也是很多学生出现贷款容易还款难问题的原因。大学生的收入主要来自父母,如果学生本人无法按期还贷,还贷任务和还贷压力最后就必须由家长承担,这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防范“校园贷”的危害,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措施

1.建立“学校―家庭”联合预警机制

不少大学生都会瞒着父母、学校教师和其他学生参与“校园贷”。等到借贷的事情被他人知道后,很多学生已经逾期无法还贷,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比如2016年轰动社会的“校园贷”事件,河南一所高校的一名学生用自己和其他学生的身份证,从不同的校园金融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数十万元,最终无力偿还。假如学校或者家庭能提前知道学生借贷的消息,这些不良后果就完全可以得到避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学校―家庭”联合预警机制。学校方面要密切联系家长,辅导员、班干部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对日常消费异常的学生要重点了解,及时提醒。建立这一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对学生普及“校园贷”的风险,避免学生的还贷负担远远超出其还贷能力。

2.加大向学生普及网络金融知识的力度,使其全面了解“校园贷”的利弊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网络金融知识相对缺乏,对网络金融的性质、种类、差异等内容一知半解,更不用说了解金融参与各方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校园贷”虽然可以及时满足学生对资金的需求,但是大多数学生只认识到它流程快、门槛低、免抵押等方便之处,对其高利率、隐性收费以及逾期无法按时还款的后果根本一无所知。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结合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金融知识,讲解过度借贷的危害,使学生能够获得客观、全面的认识。

3.端正学生的消费观念

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大学生提倡勤俭节约、量入而出。而当前大学生成为了社会主要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新生一入学,基本上要更换所有的个人电子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影视、餐饮、旅游等行业都将大学生视为主要消费人群。大学生容易从众消费、冲动消费,个别学生还有攀比消费、追求名牌和时髦的消费心理。因此,高校应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端正消费观念;告诫学生理性消费,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制订适当的支出计划。

4.加强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做到精准帮扶

在参与“校园贷”的学生中,一部分确实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申请贷款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让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扶。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创业补贴等,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得到经济资助。资助的金额和比例是根据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各所高校学生普遍的经济状况设置的,所以资助力度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要完善资助体系建设,让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援助,避免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因无法得到资助而不得不借“校园贷”的情况;同时,还要动态跟踪困难学生的状况,符合条件的要继续帮扶,不符合条件的要把名额让给新的、符合条件的学生。

5.加大对校园网贷平台的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和整治,规范网贷平台的运营。第一,要加强对学生信用状况的监督,对信用状况不好的学生,要提高贷款的门槛;第二,要对学生的身份进行核实,防止个别学生利用他人的身份证件冒名贷款;第三,要实现各个网贷平台的信息互通。由于目前各个网贷平台信息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其结果就是同一名学生用同一个身份证能同时在不同的网贷平台上贷款,这样很容易造成个别学生还款压力过大的情况。如果能实现信息互通,学生贷款时平台就能查出该生在其他平台的贷款记录,那么就能够对贷款过多的学生加以制止。这样就可以保护学生,降低学生逾期无法还贷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顾海亮.杜绝“校园贷”陷阱构建高校和谐校园[J].产业与经济论坛,2016,15(19):264-265.

[2]陈威中.校园贷的发展与影响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3):118-120.

[3]叶岩.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6):116-117.

[4]沈卓逸.校@网贷规范发展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5).

[5]黎博,徐加宇.论校园贷风险防范[J].西部皮革,2016(20).

[6]高志坚.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

校园贷论文篇12

作为消费者,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网贷”是获取资金的便利工具。“校园网贷”作为一种透支性消费,给社会带来了便利却同样存在隐患,本文与大学生在校生活密切相关,又与当下经济现象接轨,旨在兼顾道德层面和经济客观趋势的意义上,探析“校园贷款”的现状及对策。

一、分析“校园网贷”现有问题及对策的意义

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在近十年里,已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多种信贷模式。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原有消费观念改变的同时也不断爆发出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存的法律法规中都很少涉及。

近十年来,我国网贷平台正在进行艰难的摸索与逐步地完善。对于当下互联网金融下的“校园网贷”,有专家表示,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网贷行业,面临着三个特点:快、偏、乱,即规模增长势头太快、业务创新偏离轨道、风险乱象时有发生。也正是因为偏和乱,引发了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性。

针对大学生消费群体的保护,分析“校园网贷”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两大意义。

理论意义: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环境下,网络贷款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当下的大学生,他们的相对可靠的还债条件和对小额贷款的大量需求,吸引了大部分金融机构的目光,校园金融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对象。这些金融机构纷纷瞄准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开始了以发放贷款收取利息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了便利却同样存在隐患。

现实意义:大学生大多理财意识淡薄,独立掌控消费能力差。脱离了父母亲友的监管,大学生因过度膨胀的畸形超前消费和享受心理而堕入“校园网贷”的债务圈的事件比比皆是,惨痛的代价令人扼腕。大学生选择“校园网贷”时要有风险意识,尤其是对于贷款公司的资质和背景需要做详细了解。然而许多校园网络借贷业务发展极不规范,缺乏应有的监管,相关部门的监管已迫在眉睫。

二、“校园网贷”现有问题

大家先来回顾一下2016年有关“校园网贷”的重大事件。

3月16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郑旭跳楼自杀,因冒用同学信息在网贷平台欠下的60余万借款无力偿还绝望轻生。

6月12日,一则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替代借条的“裸条放款”事件引发热议。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照片和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逼迫借款人还款。

8月2日,一大二女学生因买手机在网贷平台借3500元,陷入“以借代还”的恶性循环欠下10万元,被迫还款。

中国大学生大多数年满18岁,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并有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但在家长和社会的眼里,依然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多数大学生一直生活在安定的校园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少,判断力和自制力弱,必要的金融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他们极为缺乏。

(一)特殊消费群体引起的风险波及与转移

“校园网贷”很多被用于个人消费而不是大学生创新业,尤其对手机、电脑等相对昂贵的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学生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却又易盲目贷款,极可能因还不上或忘记还而欠了债,导致欠债时引发一系列风险波及与转移问题。

(二)承担高额利息

如果年利率超过36%,则贷款不受法律保护。但在实际借贷过程中,民间借贷的利率普遍超过36%,尤其在二三线城市表现尤为明显。

网络贷款会通过服务费和逾期费来抬高看似较低的利率。服务费和逾期费并不像宣传中的那么美好。某些网贷平台利用大学生普遍金融知识薄弱,将某些概念模糊化用以刻意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

(三)市场乱象充斥恶意

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因高学历人群消费娱乐的需求旺盛,信用消费意愿强,把目标定位于高校市场。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法律上处于监管空白地带,有些商家甚至趁机钻法律漏洞。由于风险把控不严,贷款审核更是形同虚设,一些网贷公司为拓展业务以“放款快、利率低、金额大”等噱头,诱使大学生选择他们的网络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充斥着恶意的市场乱象致使如郑旭一样的普通学生能贷款几十万,最终却陷入无法偿还的绝境。

(四)个人信息易被盗用、泄露

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大多自我宣传,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只需要身份证、学生信网信息、学生证、电话号码,就给放款。学生很可能因为先前个人信息的泄露而被冒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巨额债务。

校园贷论文篇13

1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现状分析

人们习惯把P2P与这几个标签贴在一起“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小额金融”,可以说目前我国出现的网贷交易平台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直到2015年的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计划行动才让P2P行业在国内有了井喷式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喵贷、京东白条、拍拍贷、we cash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企业。以下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今大学生进行校园网贷的现状进行分析。

1.1大学生网贷参与者基本情况

通过表1可以看出179名校园网贷参与者中有102名男性参与者,约占86.98%;77名女性参与者,约占43.02%;由此看出,在大学生校园网贷中,男生的参与者所占比例略高于女生,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多数男生在学校里所需要的生活费比女生高,然而父母所给的生活费金额并不是很多导致有许多的学生进行校园网贷。

1.2大学生校园网贷参与者的年级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到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参与者主要集中在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中,大二和大三学生占到73.19%,大一所占人数比例最少。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时候,对很多事物不是特别了解,并且胆子比较小,因此很少会参与到网贷中去,而随着在大学待的时间越长,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导致许多学生在某些方面变得和刚刚进入校园不一样,眼界和心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一系列事情的发生。

1.3大学生校园网贷的参与者认知情况

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个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客观存在的风险的感受和认知,在主1001-5000元之间,其中网贷金额在2001-3000元之间比重的人数最多,大学生在P2P校园网贷所贷金额还在可承受范围之中。但是贷款金额在5001元以上的比例仍占到9.43%,这部分学生借款高额贷款,是否有能力偿还,以及对此带来的风险有没有考虑在内?

1.6P2P浪潮下大学生校园网贷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大学生网贷方式主要是通过网贷交易平台进行贷款,而且只需要大学生提供身份证即可进行贷款,无需担保,简单、快捷、方便是其主要特点。然而正是因为校园网贷的方式过于简单,对学生的信用无需考量才导致越来越多的W生愿意去进行贷款,对其中的未知风险和掩藏的陷阱不能及时发现,才导致发生了那么多因为无法偿还巨额贷款而人生毁灭的事情发生。

1.7大学生网贷偿还现状

通过表5可以看到在大学生网贷中,36.87%的学生已经全部还完所贷贷款,已偿还一部分的占到54.75%,观上对风险产生的认识、做出的判断和评价。通过问卷得出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网贷存在较高的风险,不会去进行借贷使用,而在有过校园网贷的179名大学生中,只有32名同学能认识到大学生校园网贷的风险所在,剩下的147名学生中,有51名大学生能认识到校园网贷所带来的风险所在,但是具体风险是什么却不是很清楚,有96名学生完全没认识到风险所在。

1.4大学生校园网贷用途

通过表3可以看出大学校园网贷款项大部分用于购物和交际,占73.18%,用于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占22.46,仅有1.68%的用于伙食费,说明大学网贷主要消费用于购物和交际,其中,用于购物所占比例高达56.4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其实在正常生活方面,父母所给的生活费是完全够用的,但是由于一些个人因素,比如说男生爱玩游戏,女生爱买衣服和化妆品,以及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进行了网络贷款。从表中也可以看到在购物和交际中所占比重最多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5大学生网贷金额

通过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网贷金额主要集中在准备偿还的占到6.15%,无力偿还的占到2.23%。通过数据可看出网贷现状堪忧,仅有36.87%的全部还完,而且还有几个同学无力偿还,说明所贷款项超出了其承受范围。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仅有少部分同学能认识到校园网贷的风险所在,而绝大部分同学因缺少相关金融知识,对校园网贷所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一些P2P校园网贷平台也由此迅速发展,一旦产生了纠纷,仅有少部分同学通过报警、报告学校等正规途径去解决问题,以至于导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校园借贷最终走上不归路。然而这当中,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校园信贷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借贷平台组织结构不健全,管理结构不完善。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不需要实体店,大部分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准入门槛低,最简单的只需要几个程序员几台电脑,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架构一个借贷平台,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管理结构不完善,在对借款人审核的时候可能连最基本的偿还能力都无法进行测评。由于成本因素导致大部分的P2P借贷平台多以中介形式出现鲜少有资金完全独立的P2P借贷平台,因此大多数的借贷平台会依靠第三方资金入驻来进行相关的资金借贷事项。然而,更多时候由于平台自我管理资金运转因此外界无法了解资金的具体流向,且借款人对资金的运用无法把握,投资风险加大。作为一个金融与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兴产物,相对于传统金融业的严格把控国家对P2P行业的监管就相对松了很多,使得不法分子更容易抓住其中漏洞做出违法之事。加之借贷人无法识别正规合法的借贷平台,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此方面上当受骗,最终毁其一生。

2.2学生自控能力低,无偿还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校园网贷例子摆在我们面前。去年,河南一名大学生因借人高额贷款无法偿还负债累累,最终跳楼自杀的事件使得社会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校园贷”的身上。从之前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进行贷款的目的都是因为虚荣心,而且他们的偿还能力低,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家长来解决,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这条不归路。

2.3审批条件简单,信息易被盗取,导致产生巨额贷款。审批条件太简单因此会存在着顶替他人信息进行贷款的风险,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需要“一证一人”的模式相比P2P只需要将身份证信息填写加上相关担保人的模式让更多人钻了空子。盗用他人身份证进行贷款最终导致自己无力偿还巨额借款。并且国家对借款人贷款用途缺乏监管,即使会对申请人的贷款用途进行一定调查,但最终无法知道借款人对款项的具体真实用途。此外,贷款的实际年利率远高于正常利率水平,比如“校园贷”的一些金融产品实际利率往往高达百分之20%以上,倘若未能及时交还贷款将会支付高额的违约金,使得借款学生的压力骤增。

3针对校园网贷目前存在问题的拟解决方案

3.1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借贷行为。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完善的借贷监测系统,规范普通民众的借贷行为,加大金融违法的惩治力度,依法查治、严厉打击高利贷及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净化民间的金融借贷系统。网贷平台应该规范审批流程,对大学生贷款资质进行细致的审核,确定大学生是否有偿还能力且对使用虚假信息或者盗用他人信息申请借贷的,平台要向监管部门及时反映。建立适用于大学生的利率体制,抵制不良借贷氛围以及“高息”行为,建造良好正确的借贷环境。

3.2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信贷观念教育,家长加大对学生的关心。在教育大学生方面,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尽心尽力。校方和家长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家长应该经常与学生及时沟通感情,了解询问孩子近期的生活状况、经济状况满足学生生活的正常需求。学校应定期展开金融L险讲座、开设金融风险选修课以及组织观看如何理性对待校园网贷的相关视频等。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群体的金融风投教育,使得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