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估价论文实用13篇

工程估价论文
工程估价论文篇1

1公路工程造价估算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中,造价管理是主要内容,此项工作直接影响着建设企业的效益与工程的质量,历来都是管理的核心部分。工程造价估算是项目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基础。造价估算能够为项目施工方提供成本控制方案编制的依据。在设计招标前,明确工程预计造价,能够避免招标环节恶意行为的发生。

2模糊神经网络应用流程优势

2.1模糊神经网络应用流程。近年来,公路工程造价估算工作中,多采取模糊神经网络来进行估算。公路工程造价估算,多是通过输入公路工程相关要求与特点,最后输出估算结果,这与模糊神经网络应用原理极为相似,其具体流程如下。(1)构建信息库基于已有工程信息,包括工程特征因素与工程造价等材料,构建造价信息库。(2)取值结合公路工程施工要求,明确各类特征因素,包括评价指标,确定数据取值。(3)选取输入与输出向量基于模糊神经思想法,在造价信息库内,至少选择3个已完成施工的项目,作为基础数据,以供神经网络学习与训练。输入向量选择为各类特征因素值,输出向量为造价估算值。(4)迭达运算基于系统内的造价数据来编制算法程序,以供神经网络学习,设计学习率,通过多次迭达运算,保障造价估算的准确性。2.2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优势。公路工程造价估算中,采取模糊神经网络法,具有以下优点。(1)造价模型化利用模糊数学,可以高效处理模糊信息。采取对比已建设和新建的公路工程,进行定量化描述,使得相关问题可以模型化。(2)结果更为科学开展公路工程造价估算,应用模糊神经网络,再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行数学计算分析,能够减少人为计算的误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较高。(3)适应性强公路工程造价具有动态变化特性,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很好地适应此特性。此估算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不仅运算速度快,而且运算精度较高。

3模糊神经网络在公路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

模糊神经网络估算方法较多,文中选择BP神经网络法,是基于仿人脑的神经系统结构,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为非线性自适应动态系统[1]。现对其在公路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做以下的分析。3.1公路工程样本描述与定量。公路工程构件主要包括底层、基层、面层等,工程造价是由各构件类型与价格等因素决定,实物工程量取决于工程结构设计参数。已建工程造价变动,主要是受到构件因素的影响,被称作是工程特征。基于工程特性,将公路工程划分为不同类别,若按照路面形式划分,主要包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等,为特征类目。对于工程定量化,是按照特征类目,依据定额水平与工程特征,填入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能够看出,每个公路工程模式均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来定量化描述,一个特征可以由多个类目组成,按照比例来计算量化结果。3.2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在BP神经网络中,需要将信息传递到网络隐节点上,使用S型激活函数,把信息传出,接着发挥激活函数的作用,成功输出结果。在网络隐节点以及输出节点位置处,选择S型激活函数,即f(x)=11+ex,若此结果未能按照正常程序开展,此时要转变成反向传播。假设存在N个样本,定义描述为(Xk,yk)(k=1,2,⋯,N),其中某个输入值为Xk,对应的神经网络输出值是yk,而隐层节点I的输出值是Oj[2]。3.3工程造价估算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公路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模型。针对以往工程案例,开展估算研究,将工程特征定量化数值,设为Xij(i=1,2,3,⋯,n;j=1,2,3,⋯,n),将相应的工程造价定额预算相关资料,设为yis(i=1,2,3,⋯,n;s=1,2,3...n),不考虑市场价格调整。明确BP神经网络结构系统参数,包括输入层节点数m、输出层节点数n、隐层节点数L。以Xij为输入,以yis为输出,开始神经网络训练,获得新建工程的造价估算神经网络,反向估算新建工程造价[3]。3.4计算实例。以某省道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工程为例,其中一级公路使用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记为T19;二级公路使用的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记为T20,检验18个样本工程造价数据,基于检验结果能够了解,T19造价指数是0.98,T20造价指数为0.96,获得预算资料如下:T19路面类型是半柔性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层材料为石灰土;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cm;基层厚度为14cm;底层厚度为10cm;T20路面类型是刚性路面;基层为工业废渣稳定土;底层材料为石灰土;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2cm;基层厚度为16cm;底层厚度为12cm。将获得的预算材料和表1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明确T19工程特征定量化描述是T19=(3,1,2,2,2,6,2.5),T20工程特征定量化描述是T20=(5,4,7,3,4,3,4.1),将T19与T20,输入到经过训练的BP神经网络中,获得的结果为T19=(0.4029,0.4056,0.5005,0.4365),T20=(0.6277,0.6156,0.4290,0.5661),经过反算,获得工程造价资料预测值,其中V19=(481.74,16.44,0.0046,145.85),V20=(1185.82,37.16,0.0033,247.07),预测的相对误差O19=(1.61%,4.65%,4.15%,1.40%),O20=(3.76%,3.67%,5.70%,1.84%),由此能够看出,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的工程造价估算精度较高[4]。

4结语

模糊神经网络的应用,主要是基于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理论,借助类似工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采用BP神经网络法进行公路工程造价估算,能够快速获得估算结果,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

作者:钱强 单位: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运琢.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工程造价估算模型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61-64.

工程估价论文篇2

2、造价人员的经验问题。制投资估算主要的依据是投资估算指标、类似工程经济指标、当前的设备材料价格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但事实上,估算指标时效性强,经过搜集资料、编制指标、指标三个阶段,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实用性和时效性已大打折扣。而类似工程的结算造价资料无专人收集,缺乏统一的管理,而且一个工程往往分解成多个标段实施,要编制指标就要对多个标段进行汇总才能确定,而且前期的估算、概预算资料与施工阶段的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资料是不连续的,由不同单位编制,而且时间跨度大,短则一年,长则7、8年,造价资料前后脱节,缺乏系统性、可靠性,可比性不强,准确的造价指标难以确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只能依靠概预算人员根据自己所经历过的工程做一些积累和总结,但毕竟由于精力有限,专业限制,所积累的资料范围小。而且由于不存在一模一样的工程项目,例如桥梁跨度不同,水深不同,没有相对应的估算指标可以套用,类似的工程没有亲身经历过,或是有类似工程但不适用,必须要对估算指标进行换算,市政估算指标只能手工去换算,公路估算指标也是适用性不大,跟实际工程情况差异性较大,为了保险起见,造价人员往往对指标进行放大取高值,高估冒算,确保概算不会超估算,这样与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差异性较大。

3、材料价格来源。由于估算概预算的编制主要以各地造价主管部门的材料指导价格为主,但是由于材料指导价都有滞后性,个别地区是每月指导价,而有些地区是一个季度一次,刊印成册面世又滞后一个月,导致定额套用的材料价格失真滞后,在价格波动的月份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当今经济衰退及恢复的过程中,主要材料价格起起落落,影响着工程造价。另外,由于人员编制所限,造价站的材料指导价格不能涵盖工程的全部,造价人员在编制投资估算过程中,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无法了解到确切的生产厂家及准确的价格信息,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即使通过市场询价的方式获得一些没有的材料设备价格,也是与实际价格大相径庭,同一种型号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造价人员自己也无所适从,难以确定准确的市场价格。而且概预算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通过询价获得的价格信息不同,也可能审核出来的造价和送审的造价差异较大。

4、图纸编制深度问题。图纸是概预算编制的依据,但在现行的行业习惯中,设计市场普遍存在设计周期短的现象,由于设计周期缩短,协调的部门如电力、水利、航道等没协调好,地质勘察测量资料粗糙,外部调查不够详细,模糊性大,导致从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图纸粗糙,不确定因素多,达不到编制深度要求,其后的施工图图纸变更、方案推到重来或重大调整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要靠造价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经验估计确定,势必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也给建设单位追加投资和项目主管部门压缩投资留下了缺口,例如管线迁移的不确定性,地质勘察资料的不足影响对排水管道地基处理费用的考虑,都可大大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觉得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提高准确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能力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获得的,要做好估算工作不注意积累与总结是无法提高业务水平的。笔者认为要对自己做过的施工图预算进行系统的总结,根据施工图,标准图集进行详细的计算,并汇总归纳,建立自己的造价指标,例如排水工程中的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箱涵,各种混凝土检查井、消能井,因为没有合适的估算指标,只能根据以往经验来估算,因此要根据图示内容算出混凝土、钢筋、挖填土方、支撑支护、地基处理、模板等内容套出一个综合价格,并注明项目特征,以后便可方便套用。再如桥梁工程中,要对斜拉桥、连续梁桥、简支空心板、小箱梁、T型钢构各种桥型,还有水中的、陆地的、不同跨度的,都要根据施工图自己亲自计算一下,并按标准的指标建立方法建立造价指标,在以后的估算指标套用中就不会脑海中一片茫然,做到心中有数。造价人员也要熟悉施工工艺流程,熟悉图纸,必要时要到工地参观学习,体验一下,看看自己平时概预算工作中是否遗漏什么项目。

2.建立健全的材料设备价格机制及更新估算指标

工程材料品种繁多,而造价部门受限于人员编制,显然无法应付这么庞大的信息采集,因此建议以各地造价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以标准定额材料为核心,组织材料设备厂家及经销商通过期刊、价格信息网等平台,建立材料设备标准编码,分门别类,按不同专业定期材料指导价和参考价格,同时对材料设备价格进行甄别核查,确保参考价和实际价格差异性不大。投资估算指标是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当时的价格来编制的,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估算指标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建议造价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缩短估算指标的更新时间,并定期一些典型工程的参考指标价格,以利于投资估算的编制。

3.提高图纸质量

工程造价应该是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造价控制不只是造价人员的事情,设计人员要按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严格执行设计标准,不能以设计周期短为由,提供粗糙的图纸,深度达不到要求,更不能以此为由要求造价人员高估冒算来保证概算不超估算。

工程估价论文篇3

1. 利用灰色理论估算排水工程造价

(1)此方法需要选取排水工程的工程特征及其造价样本,然后针对这些实例样本(一部分是已建工程,一部分是待估工程)的工程参数与特征,赋予工程特征参数系数及其权重,然后计算出各自的排水工程参数系数与每个影响因素所对应的权重。

(2)根据灰色理论估算原理及其模型流程图,利用计算机程序在每次选好的几个典型工程中,将任意一个典型工程当作欲估工程,轮流计算各典型工程自身的单位估价,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具体实例中,选取那些误差最小的样本工程作为典型工程来估算待估工程的造价。具体的计算步骤是:首先为了方便计算,对这几个典型的工程按照编号由大到小排列,然后对这些序列的参数系数进行初值化;然后计算各子序列与母序列在第k点的序列差;再次计算出两级最小差、两级最大差、关联度与关联系数;最后计算待估工程的造价(在计算出来的关联度中选取最大的三个关联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进而找到对应的三个典型工程)。可见,通过利用灰色理论法可以估算出待估工程的造价,只要与其实际造价相对误差在正负10%以内,便符合精度要求。

2. 利用模糊数学估算排水工程造价

(1)此方法同样选取灰色理论中实例的几个样本作为典型工程来估算待估工程的造价。其中,灰色理论中的参数系数就是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然后对待估工程逐个估算工程造价。

(2)具体过程:首先对贴近度计算,也就是计算待估工程与每个典型工程隶属度的交并集,在计算后选取贴近度较大的前三个典型工程计算;然后计算调整系数(包括对拟建工程的模糊关系系数与所选典型工程的模糊关系系数的计算);最后计算待估工程造价估算。通过利用模糊数学估算的待估工程造价与实际造价误差也是在正负10点以内即可。

3. 利用神经网络估算排水工程造价

(1)神经网络估算法主要是基于Matlab工具箱,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编制计算程序。径向基函数隐层是由两层神经元构成,第一层为径向层,神经元传递函数为radbas,加权函数为dist,输入函数为netprod;第二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为纯线性函数purelin,加权函数为dotprod,输入函数为netsum。在程序中,首先实例中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函数用prestd;创建 RBF神经网络模块,其格式为net=newrb(p,t,goal,sp,mn,df),其中p是典型工程的输入值,t是典型工程的目标值即每个工程对应的造价,goal是网络的均方误差性能指标,sp是扩展常数,mn是神经元个数最大值,df是训练过程的显示频率,利用这些参数使得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该函数利用迭代方法建立网络,开始时网络径向基层的神经元个数为零,然后每迭代一次,径向基层就添加一个神经元,在每次迭代中,训练好的网络首先进行仿真并找到对应于最大输出误差的输入样本值,然后径向基层添加一个神经元并把权值设为该输入值,最后再修改线性层的权值以达到最小误差。仿真通常用的函数为sim,其格式为t0=sim(net,p0) ,p0 为待估工程的输入值, t0为所求的输出值;利用归一化函数的反函数对神经网络的输出值 t0进行处理,即可得到预测的待估工程的造价。

(2)通过对程序运行,可以得到RBF神经网络训练误差变化曲线图,从图中找到神经网络训练次数,输出矢量与目标矢量之间的均方误差,最终满足了网络训练的目标值0.001。最终所得到的样本造价估算与实际造价误差在正负10点内即可。

4. 利用灰色神经网络模型估算排水工程造价

(1)通过上述计算可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这三种估算模型各有其优点及适用条件,特别是径向基神经网络估算模型,有估算精度高、对样本的数量无限制等优点,但当样本数量过大,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估算模型势必会增加计算机的存储量,同时对样本不加筛选的进行训练,徒劳的增加了样本的训练时间。为了弥补径向基神经网络估算模型的缺陷,本文将灰色理论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形成灰色神经网络估算模型。

(2)灰色神经网络估算模型的基本思想就是首先运用灰色理论法从已搜集的工程造价数据库中选取若干个与待估工程比较相似的工程作为典型工程,然后再用这些典型工程的数据资料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来估算待估工程的造价。

(3)利用灰色理论估算原理及其模型流程图,选取与待估工程比较相似的几个样本工程作为典型工程,然后把典型工程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值进行网络训练,RBF神经网络共训练了5次,就满足了网络训练的目标值0.001,较之神经网络法,其训练速度加快。训练误差变化曲线图。最终所得到的样本造价估算与实际造价误差在正负5点内即可。

参考文献

[1]羊英姿,利用灰色关联理论估测市政管道造价[J],四川建筑,2006,05.

[2]周其明,神经网络集成在工程造价估算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04.

[3]孙金丽,基于神经网络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及其Excel实现[J],基建优化,2003,01.

工程估价论文篇4

Practice Teaching of Real Estate Cost Appraisal Courses

JIANG Xiaozhong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actice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proposed the building of a database of teaching,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establish curriculum and guide students to practice platform application case simulation valuation practices and other specific measures. The effects on the practice of reform to deepen student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course in practice teaching, train and improve practical skills.

Key words real estate cost apprais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①房地产价格评估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对房地产估价实务的理论总结和方法流程的概括,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知识体系。教学实践是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设置,安排学生进入社会,实际操作教学内容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适当安排实践,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对本课程从业应用的要求。

构建实践平台,通过课程实践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是本篇提及的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

1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实践改革概述

1.1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概述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是福建农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国土资源系土地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位课,3.0学分,50学时,开设于本专业三年级上学期。本门课程目的是传授学生不动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并介绍实务知识,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房地产价格内涵及基本分类,房地产与土地市场价格评估的基础理论和价格影响因素,各种估价方法(如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路线价法等)的评估原理、价格内涵、计算方法、公式和步骤,以及评估报告撰写和评估实务的大致分类等。

1.2 房地产价格评估的社会性质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专业估价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选用适宜的估价方法,并在综合客观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对房地产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或价值进行估算和判定。②从理论意义而言,房地产具有价值量大和独一无二的特点,③前者使人们秉持谨慎的认知态度,后者导致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房地产的形态及价格内涵,难于准确认知特定房地产的价值。专业的房地产价格评估就成为揭示房地产价格的科学、客观、有效的方式。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房地产价格评估是房地产中介服务的一个分支,是评估特定房地产的价格为相关经济事务提供参考依据或判定的标准,是房地产的各项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服务支撑,主要服务于房地产各项交易包括土地出让,房地产销售、转让、抵押、典当,房地产保险及损害赔偿,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征收及拆迁补偿,房地产纠纷及涉案,企业合资的清产核资、房地产行政管理等具体经济活动或事务。④

1.3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1.3.1 课程设置的要求

在土地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2010级以前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是课程论文。由于课程论文偏重理论知识的分析和巩固,学生因缺乏实务经验而使论文写作只能东拼西凑,言之无物,既无法对课堂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又无法有效将理论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表象和机理阐述清楚。2010级土地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将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论文更改为课程实习,希望通过实习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因此,建立良性高效的教学实践环节成为本轮教改的必然。

1.3.2 学科性质的要求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门应用性的学科。50学时内课程大量理论知识的传递,只能使学生了解估价理论框架及估价方法分析思路及基本运算。现实中房地产状况复杂多变,围绕房地产的经济活动千变万化,对从小到大局限在校园环境的学生而言,校园内获取的估价理论知识体系不足以支撑他们理解房地产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表象和机理,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元化的房地产价格评估实务。人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又反过来验证主观接受的理论。因此,构建课程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是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

1.3.3 房地产价格评估知识体系应用的要求

房地产估价涉及多重知识体系的综合应用,包括房地产制度与政策、土地法学、地籍管理、房地产经济、测量、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经济学、金融、证券、统计、财务管理、会计等知识。海量繁杂的知识体系的应用对仅仅接受两年专业知识教育的学生而言综合应用难度大,且在估价理论的介绍中无法体会众多知识体系应用的方式。只有通过估价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理解诸多知识的应用之道。

1.3.4 拓展场所和视野,接触经济社会的要求

房地产价格评估是对经济生活中的房地产价格的判断。校园范围狭小,土地基本是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房地产产品用途及结构相对单一,商业房地产和住宅房地产交易资料少,信息获取困难,不利作为实践对象应用于课程实习中。因此,要通过教学实践改革,建立校外的教学实践平台,保证学生接触经济社会的具体事务,拓展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⑤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实践教学,必须推动学生融入社会,观察社会宏观经济、制度政策及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并结合专业知识,有效地理解估价实务的运作机理,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2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及具体措施

2.1 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实践改革,主要思路是构建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和途径。一是课程教学中,建设教学素材资料库,丰富实践教学素材,拓宽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知识的解释或讨论;二是依托估价企业及相关行政部门,作为教学素材的来源和学生参与实践的场所;三是组成实践小组,提供案例并指导学生模拟房地产价格评估实务操作。

2.2 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2.1 建设教学资料库,丰富教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估价理论

笔者将通过网络平台积累的案例资料、自身参与估价项目的资料及从协作的估价机构中筛选的估价案例资料,组成教学资料库,并相应归类排序于教学讲稿中,作为课堂教学演示估价理论及方法应用,认识估价实践的基础平台。

2.2.2 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匹配实例,实时论证。重点在每种估价方法知识点介绍后,选用实际案例分解评估步骤和计算方法;对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估价课堂讨论;实现学生课前搜索准备资料,课中积极汇报及讨论,课后总结的参与模式。此外,安排估价从业人员至课堂,从实际经验出发介绍市场中估价结构、估价业务分类及实务工作的特点并答疑。

2.2.3 依托相关机构设立校外实践平台,参与估价实务

一是依托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展开的县级土地价格评估平台,根据需要参与县级土地价格评估项目如县级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教导学生资料搜集、市场调研和内业测算实务;二是依托房地产估价咨询企业的单宗房地产价格评估平台,由企业安排学生进行房地产估价案例资料整理归档,并跟随估价从业人员开展实务操作。通过沟通协调,初步定下4家估价机构和4家市县国土资源局作为学生实践的平台。

2.2.4 组建校内实践平台,提供模拟案例,演练估价全过程

以校内为大本营,以整个福州市为实践研究区,通过校内平台提供的福州市的案例,给定估价时点和待估对象价值定义,组织学生分组展开模拟估价。学生被划分为3~4人为实践小组,作业日期设定在课程最后10学时中,历时大约2周,第一周为作业流程拟定和资料搜集阶段,第二周为待估案例房地产价格测算和报告编制阶段。

2.2.5 教学实践改革进程的监控及调节

教学实践改革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实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从学生、机构平台两方面及时追踪实践改革效果,适时调整实践操作中的细节问题。

3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教学实践改革的效果分析

3.1 课程实践改革效果

3.1.1 学生实践效果

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教学实践改革面向福建农林大学资环学院土地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总共106人。课程教学穿插实践知识的进程中,学生对知识的领会由浅到深,从课堂问答、小测、作业可知,基础理论的简单应用普遍合格;从估价案例的分解、分组讨论表现可知,对案例中估价知识点的应用及分析经历了基本无法应答、部分同学应答且一半正确率到三分之二同学能够在分组讨论中阐述案例分析思路和计算步骤,并能明确参数选取及应用的三个阶段;从模拟案例估价实践过程和提交的估价报告可知,各小组都能快速有效制定估价作业流程,协作完成估价资料收集到报告编写的工作,但在资料搜集途径、比较案例筛选及参数设定等方面受到经验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估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在课程教学及模拟案例估价实践收尾阶段,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106份,收回103份,有效问卷89份。问卷设计为两个内容,一是学生课程实践体会调查;一是学生课程实践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实践体会调查表明,在89份有效问卷中,97%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92%认为实践技能的培养得到加强,93%认为团队协作和沟通应对技能得到加强;57%的学生认为由于采用的数据资料和参数受到估价人员的主观意识影响,且估价人员的实践经验不足,估价结果与市场客观合理价格有些偏差,但差距不大;对课程实践的改善措施,74%的学生提出应增多课程实习机会,20%学生提出要加强指导教师的全程追踪;针对未来从业选择,由于土地管理专业就业偏重国土系统,仅有7%学生明确未来从事估价,20%的学生在无其它更优工作机会前提下从事估价。实践知识调查表明,学生实践中常用的方法依次是市场比较法(83%)、假设开发法(70%)、成本法(42%)和收益法(29%);实务知识点的问题,79%以上学生回答正确。

3.1.2 协作单位实习效果反馈

受学生毕业导师指导计划和协作单位需求所限,本轮教学实践改革期间进入位于福州市的三个估价机构参与实习的学生总数为11人,占学生总数的10%,实习期为2013年7月至9月。从实习环节追踪和实习单位反馈的意见表明,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参与房地产价格评估工作实务中,主要工作经验从估价机构案例报告的整理开始,到逐渐自主处理简单的小宗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项目,进一步跟随估价师参与大宗房地产估价案例资料的外业调查。实习过程中,学生们有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快速领会实习单位从业人员的指导,但受经验限制,初期工作完成速度和质量较差,后期基本能独立熟练完成小宗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项目,对估价流程和估价中实务注意事项达到基本熟悉。

3.2 实践效果分析

从前节实践效果可知,通过本轮课程教学实践改革,达到四重效果:

其一,教学实践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有效促进学生对估价理论及实务操作知识的掌握。

其二,教学实践改革中,改变学生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探索,能主动、流畅地在老师、同学、从业指导者之间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交流,也培养了在案例估价实践中作为调查者学习与社会人士的交际才能,还在实践中各自履行分配任务同时互助协作,培育了团队精神。

其三,教学实践改革构建了教学实践的基础平台,形成教学资料库的知识平台和校内外的实践平台。丰富的教学实证资料,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直观了解估价实务操作,为后期实践奠定稳定的基础;良好沟通的实践平台,则促使学生实际接触估价实务,有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实践技能。

其四,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良好基础。目前,国家对专业人员的管理逐渐从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管理,转向对专业技术资格的管理。⑥参与从业资格考试合格并注册是从事房地产价格评估的必备条件。教学实践改革加深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未来参加房地产估价师、土地评估师从业资格考试,从事估价行业奠定良好基础。

3.3 实践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3.1 课程设置与学生实习时间有一定时差

按教学计划,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设于土地管理专业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而学生规定的毕业实习时间从三年级结束后的暑假开始。两者的时差,造成实习学生需要花一段时间复习巩固估价知识和已有实践经验,以致实习初期工作效率较低。

对此,应在学生实习前组织岗前培训,做好前期准备。

3.3.2 暂时缺少大型项目供足够数量学生参与实践

本轮课程实践时间前,福建省的城镇基准地价修编工作(2011年)刚刚落下帷幕,以致课程教学中,无法利用基准地价评估项目推动土管专业10级学生大量参与实践。估价机构则受限于其本身规模和需求,可安置的实习学生数额较少。

对此,一方面可再寻求更多估价机构的协作,另一方面则增多不同类型估价案例模拟实践,达到学生充分实践的目的。

3.3.3 估价涉及面广及实务的复杂性影响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

如前2.3节所述,房地产价格评估要大范围的知识的共同应用。对土地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而言,知识体系尚处于构架阶段,学习侧重点也偏向管理学科,他们在实践中对综合知识的应用相对生涩;而实务操作的复杂性又进一步加大实践的难度,使学生无法充分收集资料和准确计算分析。

对此,应根据资料库,编制房地产估价案例实务手册,发放学生学习并归纳总结案例中知识体系应用的情况。

4 结论和讨论

总之,通过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教学途径和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依托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的实践平台,积极参与到房地产价格评估实践中,加强对本门课程的实务技能培养,也为未来就业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准备。

当然,房地产价格评估课程的教学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教改计划中,还要继续增加与协作机构的平台建设,并充分利用网络组成教学平台,一方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本篇论文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注释

①⑤.选集(第5卷)[M].人民出版社,1977:297.

② 国家质量标准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

工程估价论文篇5

1、工程造价的法律概念

工程造价的字面意思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

本文所指的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包括竣工工程和未竣工工程)。

工程造价的法律概念可定义为:某项工程在建造时所支持的全部费用,包括建造过程中的一切建筑材料、工程机械、人力劳务等费用的总和。

2、资产评估的法律概念

本文所指的资产,泛指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

资产评估的法律概念可定义为:某项资产在评估日的市场现值或可按市场行情交换的货币价值。

二、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的异同

(一)两者的相同点

1、对同一房产的造价鉴定和评估鉴定在某些时候,结论是相同的。例如在合同计价标准等同于市场行情,市场行情稳定、折旧率可以忽略等情况下,造价鉴定和评估鉴定的结论很可能一致。

2、工程造价鉴定和资产评估鉴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一般都通过具有一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鉴定,一般均以鉴定报告的形式作出。

(二)两者的区别

1、鉴定对象的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的鉴定对象一般限于在建工程(未完工工程)和竣工工程,而资产评估的鉴定对象则可以是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以货币计量的实物财产及无形资产。

故此,在建工程及竣工工程即可进行造价鉴定,亦可进行资产评估鉴定。资产评估鉴定的对象涵盖了工程造价鉴定的对象。资产评估的范围更为广泛。

2、鉴定目的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的目的,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既定的计价条件对特定工程项目进行的成本计算,而资产评估是以确定资产的市场现值为目的,根据市场行情,与同类资产相比较后估算的市场价值。

故此,某时期就同一工程,资产评估鉴定的金额可能高于或低于工程造价鉴定的金额。

3、鉴定时间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是按约定的计价条件或工程建造时的计价标准确定的。工程造价鉴定的时间与工程造价的结论没有关系,无论何时进行工程造价鉴定,按规定均是相同的鉴定结论。资产评估鉴定确定的是资产的市场现值,体现的是时间价值,即与鉴定的时间存在对应关系,不同的时间进行的资产评估,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鉴定结论往往不同,故此资产评估鉴定书必须有有效期限。

4、鉴定现状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仅仅以建造时的情况确定,不考虑鉴定标的的现状。资产评估鉴定必须考虑鉴定标的的现状,要考虑鉴定标的自然和物理上的原因所产生的有形或无形损耗,在资产评估鉴定中会涉及“使用年限”、“成新率”或“折旧率”、“重置价格”、“假定条件”等概念。

三、诉讼实践中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的法律应用

1、工程造价鉴定的法律应用

在建设工程合同等案件中,涉及到的鉴定,一般为工程造价鉴定。但并不是所有的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都必须进行工程造价鉴定,在此类案件中,法院判决并不能一概依赖于工程造价鉴定。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的鉴定是不必要的,本文认为在该类诉讼案件中,法院若决定进行工程造价鉴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建设工程合同中没有可以援引的具体工程价款条款,或者没有其他可以作为构成价格条件的相关诉讼证据,若不进行造价鉴定,无法确定工程价款。

b建设工程合同中约定的工程价款超越了工程价款的底线,或者说如果按合同约定价款计算,不可能完成合同约定工程建设项目,根据建造时的市场行情,确实能够证实该事实。

c出现了建设工程合同未约定的建设项目,因建设材料、建设日期、施工周期、施工难度、施工人员等因素存在差异,使得该建设项目不宜适用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进行确定,或者用约定的价款确定可能导致不公平。

d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施工中发生重大变化,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的实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继续按原合同约定价款进行结算明显不合理并可能造成显失公平。

e在建设方提供全部或部分工程材料的情况下,在合同实施中,建设方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全部或部分工程材料,双方亦没有就工程材料价款达成一致,施工方业已自行购买工程材料完成工程项目的,且项目已被建设方使用或应验收合格的。

f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一方违约或双方违约等情况,导致工程延期、设备闲置、工人怠工等各种损失无法计算的,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区分责任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鉴定确定损失额度的。

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法院不应进行鉴定,同时,应严格区分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不应以资产评估鉴定或具有资产评估性质的价格鉴定来取代工程造价鉴定。

2、资产评估鉴定的法律应用

在遗产继承、资产分配、买卖合同等案件中涉及到的鉴定,一般为资产评估鉴定。

本文认为,资产评估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a争议各方一致要求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b争议各方就涉及资产的价值确实无法达成一致的,又不愿意通过竞价方式处理的。

c涉及资产需要进行拍卖,按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d为办理法定(转移)登记需要,按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e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情况

在符合以上条件是,法院应依法进行委托评估鉴定。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建设工程合同等相关诉讼案件中,工程造价鉴定资产评估鉴定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保障司法公正,在实际法律应用时应严格区别工程造价鉴定结论与资产评估报告的不同属性,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参考资料】

工程估价论文篇6

1、工程造价的法律概念

工程造价的字面意思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

本文所指的工程,泛指一切建设工程(包括竣工工程和未竣工工程)。

工程造价的法律概念可定义为:某项工程在建造时所支持的全部费用,包括建造过程中的一切建筑材料、工程机械、人力劳务等费用的总和。

2、资产评估的法律概念

本文所指的资产,泛指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有形及无形资产(包括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等)。

资产评估的法律概念可定义为:某项资产在评估日的市场现值或可按市场行情交换的货币价值。

二、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的异同

(一)两者的相同点

1、对同一房产的造价鉴定和评估鉴定在某些时候,结论是相同的。例如在合同计价标准等同于市场行情,市场行情稳定、折旧率可以忽略等情况下,造价鉴定和评估鉴定的结论很可能一致。

2、工程造价鉴定和资产评估鉴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一般都通过具有一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鉴定,一般均以鉴定报告的形式作出。

(二)两者的区别

1、鉴定对象的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的鉴定对象一般限于在建工程(未完工工程)和竣工工程,而资产评估的鉴定对象则可以是一切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以货币计量的实物财产及无形资产。

故此,在建工程及竣工工程即可进行造价鉴定,亦可进行资产评估鉴定。资产评估鉴定的对象涵盖了工程造价鉴定的对象。资产评估的范围更为广泛。

2、鉴定目的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的目的,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既定的计价条件对特定工程项目进行的成本计算,而资产评估是以确定资产的市场现值为目的,根据市场行情,与同类资产相比较后估算的市场价值。

故此,某时期就同一工程,资产评估鉴定的金额可能高于或低于工程造价鉴定的金额。

3、鉴定时间上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是按约定的计价条件或工程建造时的计价标准确定的。工程造价鉴定的时间与工程造价的结论没有关系,无论何时进行工程造价鉴定,按规定均是相同的鉴定结论。资产评估鉴定确定的是资产的市场现值,体现的是时间价值,即与鉴定的时间存在对应关系,不同的时间进行的资产评估,因市场行情发生变化,鉴定结论往往不同,故此资产评估鉴定书必须有有效期限。

4、鉴定现状的区别

工程造价鉴定仅仅以建造时的情况确定,不考虑鉴定标的的现状。资产评估鉴定必须考虑鉴定标的的现状,要考虑鉴定标的自然和物理上的原因所产生的有形或无形损耗,在资产评估鉴定中会涉及“使用年限”、“成新率”或“折旧率”、“重置价格”、“假定条件”等概念。

三、诉讼实践中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的法律应用

1、工程造价鉴定的法律应用

在建设工程合同等案件中,涉及到的鉴定,一般为工程造价鉴定。但并不是所有的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都必须进行工程造价鉴定,在此类案件中,法院判决并不能一概依赖于工程造价鉴定。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的鉴定是不必要的,本文认为在该类诉讼案件中,法院若决定进行工程造价鉴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建设工程合同中没有可以援引的具体工程价款条款,或者没有其他可以作为构成价格条件的相关诉讼证据,若不进行造价鉴定,无法确定工程价款。

b建设工程合同中约定的工程价款超越了工程价款的底线,或者说如果按合同约定价款计算,不可能完成合同约定工程建设项目,根据建造时的市场行情,确实能够证实该事实。

c出现了建设工程合同未约定的建设项目,因建设材料、建设日期、施工周期、施工难度、施工人员等因素存在差异,使得该建设项目不宜适用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进行确定,或者用约定的价款确定可能导致不公平。

d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施工中发生重大变化,发生重大设计变更,使得建设工程合同的实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继续按原合同约定价款进行结算明显不合理并可能造成显失公平。

e在建设方提供全部或部分工程材料的情况下,在合同实施中,建设方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全部或部分工程材料,双方亦没有就工程材料价款达成一致,施工方业已自行购买工程材料完成工程项目的,且项目已被建设方使用或应验收合格的。

f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一方违约或双方违约等情况,导致工程延期、设备闲置、工人怠工等各种损失无法计算的,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在区分责任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鉴定确定损失额度的。

若不符合上述条件,法院不应进行鉴定,同时,应严格区分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不应以资产评估鉴定或具有资产评估性质的价格鉴定来取代工程造价鉴定。

2、资产评估鉴定的法律应用

在遗产继承、资产分配、买卖合同等案件中涉及到的鉴定,一般为资产评估鉴定。

本文认为,资产评估鉴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a争议各方一致要求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b争议各方就涉及资产的价值确实无法达成一致的,又不愿意通过竞价方式处理的。

c涉及资产需要进行拍卖,按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d为办理法定(转移)登记需要,按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

e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鉴定的情况

在符合以上条件是,法院应依法进行委托评估鉴定。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鉴定与资产评估鉴定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建设工程合同等相关诉讼案件中,工程造价鉴定资产评估鉴定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保障司法公正,在实际法律应用时应严格区别工程造价鉴定结论与资产评估报告的不同属性,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参考资料】

工程估价论文篇7

《房地产估价》课程是我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资产评估等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以研究房地产价格形成和运动的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该课程理论与实用性较强。我校房地产专业从05年开设房地产估价课程以来,已经开设了五年,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大纲、教材的选用等积累了一定的检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一直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为了解决实践教学的问题,笔者从自身《房地产估价》教学的实际出发,在房地试图总结和探索估价实践性教学的一些规律,认为估价教学中主要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课程的基础。离开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疑问,应当重视理论教学。但当前各个学校包括九江学院等都是过于注重理论,轻视或忽略实践教学,这个倾向应该避免。

理论本身相对来讲比较枯燥,但我们可以做到理论讲解的不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不枯燥,将实际估价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贯穿于理论教学当中,具体做法是简化艰深的理论,尽量用通俗化的语言来解释看似深奥的理论,笔者在讲授有效经过年数时就用人与建筑物做类比,建筑物实际经过年数就象人身份证上的年龄,建筑物有效经过年数就像人看上去的年龄,同学们一听就明白其中的含义了。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如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改革教学手段,如采取多媒体教学,用网络、博客、甚至微博等年青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互动交流。

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以后,学生具备了房地产估价的相关知识,但对实际估价还没有多少感性认识,还没有能力从事实际的估价工作,通过适当的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估价的实际动手能力,能独立撰写估价报告为以后从事房地产估价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关系

房地产估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实践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培养、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所以除了课堂正常教学以外,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现场教学(室外课)的方法。

现场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认为以下几种情况适合现场教学:

1、建筑物的实物、权益和区位

2、搜集交易实例或现场查勘时

3、用路线价法评估临街商铺价格时

4、讲解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时(比如楼层对于商业和住宅价格的影响)

5、租赁价格的评估时

6、其他必须要到现场的情况

(1)室外现场的选择问题

选择室外现场教学要考虑作为室外课堂的可能性,如面积大小能否容纳学生数量,从实践出发一般房地产的类型可以选择大面积的住宅(如单栋别墅)、空置或闲置的写字楼、厂房等,教师应当事先与相关业主协商好,便于开展教学工作

(2)安全问题

一般现场教学都有老师带队,可事先与学校车队联系,乘坐安全的交通工具前往,事前分成若干小组,给同学们交代注意事项,每个小组选派负责人维持秩序和纪律等

(3)现场教学的次数问题

现场教学的次数可以根据课程需要来选择,根据笔者的经验,一般2次左右为宜,各安排在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次数太少,教学效果不好;次数太多,花费的成本太高,也没有必要。

三、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里讲到的教与学的关系是指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的关系。大学教育应当逐步摆脱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讲解固然重要,但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和能力才更重要,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自我学习,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知道还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对面对以后可能碰到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和竞争的挑战非常有帮助。笔者认为可以先易后难,先拿出部分容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学,通过布置习题或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然后选择部分较难的内容,让学生动脑筋,之后进行必要的讲解。通过各种方式逐步从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学生“自学为主,讲解为辅”的模式。

学习的过程管理与期末课程考核的关系(平时学习与期末考核的关系)

现今大学教育往往有学生平时不学,考试之前狂背的不良现象。应当改变这种现象,将考核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这就学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目的是既要考核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实践技能。笔者根据几年教学的总结,认为可以把房地产估价考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五、估价员(师)考试与估价能力的关系(资格考试与估价能力的关系)

学习的结果一则掌握知识,二则获取能力。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能力属于实践的领域。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房地产估价专业知识是房地产估价能力的基础。我们平常所讲的能力主要集中在专业能力上。所谓专业能力是指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有目的的、符合专业要求的、按照一定方法独立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评价结果的热情和能力,具体表现估价专业能力方面指市场调查的能力、现场查勘的能力、撰写估价报告的能力等。它是与职业相关的能力。

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方法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方法能力是指一是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如估价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二是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如估价方法的选择、估价技术路线的制定)。;三是具备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如拆迁估价中对被拆迁人讲解估价依据争取被拆迁人的理解等)。笔者经过合适的课程设计,学生在一定程度都得到了锻炼。

因为房地产估价是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再有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也不行,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特意增加了房地产估价员(师)资格考试的训练部分,力图在房地产估价课堂教学中贯穿房地产估价员考试大纲的要求,为学生毕业以后进一步考取房地产估价师职业资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笑寒,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高等农业教育,2002(7),76-78

工程估价论文篇8

一、追溯性价值评估与未来价值评估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理解评估实践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日期――评估基准日和评估报告日的内涵入手,来了解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的具体内涵。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所处的宏观经济条件、面临的市场情形以及自身的状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资产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在实践中,我们只需要知道被评估资产在特定的某个时点的静态的价值。而无须知道资产连续的动态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评估的特定目的选定某个时点。来判断评估对象在该时点所处的假设条件下的公允价值,这个时点就是评估基准日,它是确定资产状况、市场条件、资产价值等的基准日期。评估报告日通常为注册资产评估师形成最终专业意见的日期。

当评估基准日与评估报告日相同时,评估结果反映的是被评估资产的现时公允价值就是现行价值评估;当评估基准日早于报告日,评估结果反映的是被评估资产在该评估基准日的公允价值则是追溯性价值评估;比如,在现实中常遇见的联营法律纠纷中需要确定联营双方投入的资产的比例,这时就需要对联营双方联营时投入资产的价值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又如,委托方或其他相关当事人对其他评估师在过去的某个时点出具的评估报告有异议,此时评估师就需要对报告中的被评估资产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以对前边的评估报告的结论进行复核。再比如,涉及遗产或继承税等的税基评估等等,都需要评估师对资产做追溯性价值评估。当评估基准日晚于评估报告日。评估结果反映的是被评估资产在该评估基准日的公允价值,则是未来价值评估。比如,开发商需要抵押贷款进行项目融资时,用以抵押的标的是在建工程甚至是规划中的工程,此时就需要评估师在充分的调研掌握足够多的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对在建工程甚至是规划中的工程的未来价值进行合理的推测估算,从而对相关当事方提供合理的专家咨询意见。再比如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确定现金流预测期期末价值时,需要评估师对企业预测期期末的价值进行合理的未来价值评估。

二、追溯性价值评估与未来价值评估的适用性

美国评估准则指出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评估。我国在资产评估准则中并没有明确适用范围,即意味着所有类型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我们知道追溯性价值评估、未来价值评估与现行价值评估的划分是由于评估基准日的选择不同,并不关乎资产的具体类型,但是是否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评估也可以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从理论上讲,除了动产和不动产之外的其他资产,例如无形资产、企业整体资产等也像动产和不动产那样在过去的某个时点或将来的某个时点具备价值,并且也可以用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的一种或多种,对他们在该时点的价值进行评定估算,所以从理论上说对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等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是成立的。

在实践中,根据资产评估不同的特定目的,我们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并选择评估基准日,通常会有以下五种情况,我们分别依次进行分析。

情况一:估算被评估资产(除动产不动产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如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等,下面四种情况相同,不再做同一表述)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现时价值。这就是资产的现时性价值评估,评估界对此无争议,不做讨论。

情况二:估算被评估资产在过去的某个时点面临当时的市场条件的价值。这种情况下,评估师应当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以对评估基准日时被评估资产的状况、当时的市场条件等进行人为的“历史还原”,并参照当时的价格标准、法律条文等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做出合理的判断。

情况三:估算被评估资产在过去的某个时点但面临现在的市场条件的价值。这种情况下,评估师同样的需要对被评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状况进行人为的“历史还原”,但不同情况二的是,评估师必须假设还原后的资产处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使用当前的价格标准、法律条文等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

情况四:估算被评估资产在将来的某个时点面临当时的市场条件的价值。这种情况下,评估师在充分收集信息资料、恰当判断趋势的基础上对被评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资产状况、市场条件等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

情况五:估算被评估资产在将来的某个时点但面临现在的市场条件的价值。这种情况下,评估师在充分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合理预测被评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的状况,并假设已预测状况后的被评估资产处在当前市场条件下,使用当前的价格标准、法律条文等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评估。

对于情况四,由于评估结果反映的是被评估资产在将来某个时点当时的价值,在实际评估实践中并没有什么应用,因此并不多见,所以这仅是理论上的分析。对于像无形资产等其他类型的资产而言,虽然情况二、情况三、情况五依赖于更多的假设,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也更复杂,结论的限制条件也更多,但是它们的最终结果都是评估师对特定情况下资产的价值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一种合理评估。

通过以上分析,无论从理论方面考虑还是从实践层面讲,本文认为对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等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既是合理的又是可行的。

三、追溯性价值评估与未来价值评估中应关注的难点问题和对策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从理论上来说,对不同的资产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和未来价值评估都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在实践中,这两种类型的评估又与现实性价值评估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体现在其复杂性和操作上的困难,下文将予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

(一)在实践中,追溯性价值评估有如下难点

1.对于评估基准日与评估报告日期间的资产的状况以及市场情况等,它们实际已经发生,评估师等相关人员也已经知道。若评估师采用收益法等方法对被评估资产进行追溯性价值评估时,评估对象相对于评估基准日的未来收益该如何准确地确定?

2.由于评估基准日可能相距评估报告日久远,待评估资产的状况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评估师应该如何有效地收集评估所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怎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取舍?

当然如果评估师能够找到评估基准日附近其他评估师出具的评估报告,并以此来作参考来取舍或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况。

3.由于评估基准日距离报告日较远。市场状况可能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收集到的资料数据可能满足不了评估基准日后的某些时点,这就需要评估师确定一个截止日期,那这个截止日期应该如何合理地确定。

(二)在实践中,以常见的用在建工程作为标的进行抵押贷款为例来说明未来价值评估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给相关当事方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意见,评估师一般要对在建工程未来价值做出两种不同的评估:在建工程完工时价值的评估和在建工程达到稳定使用率时价值的评估。为了完成这两种未来价值评估,评估师可以同委托方一道选择两个不同的评估基准日,对同一在建工程做出两个不同的未来价值评估,以服务于不同的评估目的。

1.由于评估的是在建工程未来某个时点的价值,在建工程在评估基准日时的状况(包括完成情况、实际使用情况、各种实体经济特征等)、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价格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该如何合理有效地预测。

工程估价论文篇9

1.《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高等教育不再完全定位于精英模式的教育,赋予了教育新的内涵。因而,人才培养结构应该从原来的“知识+知识+知识”转变为“知识+技能+工作能力”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知识、技术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如何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营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氛围,全面改革优化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工程估价》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1《工程估价》课程课时设置较少

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建筑业的改革,造价管理制度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从过去以固定“量”、“价”、“费”、的定额为主导的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的静态管理模式,过渡到“控制量”、“竞争费”的市场定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模式。我国建设领域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的确定问题。因此,针对社会需求和学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将本课程更名为《工程估价》,课程为专业核心课,课时为64学时。课程内容多而杂,要在64学时这么短的课时学完所有的内容,这为课程进度设置了一个高难度的挑战。

1.2《工程估价》教材内容滞后、范围太广、与实际不符,不能适应和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

《工程估价》课程内容不仅与国家制定的有关建筑市场的各种政策、法规紧密相关,而且也和地方制定的各种政策、法规相关。因此, 应该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插入地方的政策、法规来及时修改课程内容, 使之与地方建筑市场接轨。如2013年重庆颁布了《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后,在工程造价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的这两种计价模式下工程造价如何确定;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的这两种计价模式下工程量如何计算;重庆定额中的计算规则和国家定额中的计算规则有何区别;国家或重庆最近有无新的政策、规范的变动以及在这些变动下工程造价如何调整,如何将这些内容渗透进《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如何结合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以及选择教材的辅助教材等,成为《工程估价》课程讲解的难点。

1.3《工程估价》教学手段偏理论、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差

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知识、能力来源于实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课时偏少,学生人数较多,我们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满灌式”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一堂课45分钟下来,由于课程内容多,学生对于所教的知识只是机械式地掌握,很少有创造和创新意识。

老师在现阶段的本课程教学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是照搬课本,讲解基本原理,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严重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但是工程估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任教老师除了讲解工程估价专业基本知识理论,还应该传授相应的实践操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中举一反三,做到言传身教。但是,在职的任教老师恰恰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

2.《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进方案

2.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整合《工程估价》教学内容体系

一方面,学校要对课时(理论56+实践8)进行调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课时。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紧跟着安排相关的实践课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课时为64(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增加为72或者更多),实践为集中实践,一天4或者8个课时,连续2周或者更多。同时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突出重点和难点。力图使教学内容接近职业资格考核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工程计量这章为重点,结合重庆2008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规范来讲解工程量计算规则,从已经实施的效果来看, 学生对工程量清单与定额的概念非常清楚, 也没有发生将两种计算规则混淆的情况。

2.2采用案例教学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工程估价》课程理论内容比较简单, 关键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很多《工程估价》教材中, 配合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讲解往往是以单个例题的形式出现, 虽然例题的针对性较好, 但往往与实际工程有很大差别,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具体地说, 就是利用一套实际项目的工程图纸(例如:重庆文理学院学生宿舍楼), 根据《工程估价》课程教材讲解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对照工程图纸计算工程量。通过案例教学法,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熟悉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与工程造价紧密联系的其他课程如土木工工程量计算规则、程施工等相关知识同工程估价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不仅仅强调课程本身的系统性, 更强调与本门课程相关的知识的系统性, 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我们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熟悉图纸, 确定需要计算哪些工程量, 计算工程量所需要的图纸信息如何寻找等方面;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尚存在争议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辩论和思考,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工程量怎么计算, 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计算, 哪些因素会影响工程量的计算结果, 这种影响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有多大。在这种讨论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

《工程估价》课程考核形式以“4+1考核方方式”取代原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其中“4+1考核方方式”是指“4次阶段性考核+1次终结性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真正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会”。

为了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阶段性考核分4次阶段,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并且每次阶段性考核以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为基础进行。学生单独完成,形成相应的成果,并在课前向全班展示部分成果,最后由教师根据展示情况和成果本身水平进行计分。具体如下:

终结性考试是对所有所学内容的综合性测试,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考试模式,闭卷考试。

3.结语

工程估价论文篇10

1.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研究概述

1.1 研究的背景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市政道路工程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未来 20 年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很多城市都将被建成具有高质量生态环境的园林城市,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实现城乡一体化,建成交通便捷、基础设施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投入,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成为人们极度关注的焦点之一。

表面上看,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施工招投标阶段,实质上,其真实价格在项目前期、即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就己形成,工程造价管理也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从投资与造价控制方面来看,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在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由 100%迅速下降,至施工阶段开始是已降至 10%左右,其后变化就相当平缓,这一特征可用图 1 表示:

图1 节约投资可行性曲线近年来,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快速增长,国家对市政道路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投资失控现象也愈发严重,由于人们普遍着眼于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却忽视了项目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形成价的源头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导致投资效益低下、投资失控,资金缺口较大,反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造价估算的理论与方法,其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概念的提出与阐释,针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案例推理理论,本文提出了将案例推理论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当中的设想,基本上能够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合理、科学、快速地估算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方法。

1.3 研究的现状

工程造价估算方面,上面已经提到有多种模型和方法,然而这些工程造价的估算方法和模型都各有各的缺点。目前基于案例推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研究方向,在众多领域都有其应用成果。然而,基于案例推理在工程造价估算方面的应用尚十分不足,虽然开展了一些对已建工程进行相似计算的研究,但还很不成熟。

1.4 研究的内容

本文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提出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研究。结合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特点,以及基于案例推理理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首次提出了将基于案例推理的理论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这一问题上。本文在研究了市政工程造价估算理论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估算方面的研究方法有针对性地加以借鉴和参考,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以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为主题,运用案例推理技术,将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问题与基于案例推理较好的结合起来,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理论基础

2.1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的含义

工程造价即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数额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甚至上亿元,对国民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其价格构成是多个行业市场价格的综合反映,做好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程造价估算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以定额管理为主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定额是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人力、物力、机械、资金等消耗量的标准。

现行公路工程定额反映的是 1990 年前后生产力的水平,随着公路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行公路概算的计价依据不仅在工、料、机的消耗和费率水平上明显落后,大量的“四新”技术在定额上得不到反映,加上不考虑工程的个性和特点,全国执行同一套定额,所以应用现行定额计价己经不能反映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的企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费用水平了并且今后定额作为计价依据的作用将会逐渐弱化。

3.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传统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工程造价估算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也是招投标制定标底的依据,其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决策。

为能够科学准确地估算工程造价,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工程造价估算模型和估算方法,

我们不难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法或模型在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共性问题,或者是针对与大多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而没有结合市政道路的特点,因此产生的方法和模型也就不能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上。

2.方法或模型设计时选用的数学方法比较烦琐,例如,回归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等,且不能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同时需要详细的工程资料,而我们在投资决策的前期是不可能获得工程的详细资料的,因此,这些方法计算比较麻烦,且估算容易失真。

3.有些方法在设计时只考虑了静态因素,例如,待估工程与典型工程的建筑结构与构造的相似性,而没有考虑动态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例如,建造时间等因素,并不能反映出因建造时间的差异引起的价格费用的变化。

4.工程特征的选取和训练样本的选取只能凭借经验来完成,缺乏理论的指导,容易造成个别输出目标值偏离实际值。

4.2 基于案例推理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的探讨

传统的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在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估算的过程中已暴露出不少问题:传统工程造价估算方法弱化了市场观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传统方法无法很好地发挥工程造价估算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作用,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三超”现象的发生,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优质生产,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的,在此阶段由于受掌握工程资料详尽程度的制约,许多工程信息的确定只能是粗线条的,采用一般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进行工程造价的估算是行不通的,而应用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法,借助以往经验的数据资料,估算当前工程的造价,可以为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依据,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实际工作中,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也多半借鉴以往工程经验予以完成,与基于案例推理方法的思路不谋而合。为提高工程造价估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故有必要进行基于案例推理的工程造价估算研究。

结束语

工程造价估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它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只有确保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估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对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发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小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损失。

参考文献:

工程估价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66-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财税职业学院2013年度教学立项课题“土地估价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803)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高[2006] 16号文”)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土地估价》作为资产评估专业的必修课程,笔者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土地估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程度,彰显了专业教学的改革的力度和深度,是高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心,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连接社会与教学的桥梁。这就要求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课程,以适应社会大环境的需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高等教育的教育改革中,专业建设是重点,课程的改革是关键,只有在不断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才有可靠的专业建设,学科领域才能真正地得到发展。

《土地估价》这门课程是为了适应我国国土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备土地估价技能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置,经历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经受了房地产市场的洗礼,逐渐走向成熟。但受从业资格的限制,学生难以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致使有些高校的学生严重缺乏估价实践能力,难以直接从事土地估价工作,不被工作单位(如估价师事务所)所接受。因此,有必要依据社会对土地估价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对《土地估价》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分析和改革实践。

《土地估价》是湖北财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土地估价的基本原理和估价方法等专业技能,拥有独立从事土地估价实务的职业技能,应用于广大的估价实务中:另一方面,是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取得全国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和资产评估师等执业资格做好准备。

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本科教育,又不同于普通的中专教育,其中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土地评估技术的发展,新的行业规范、新的估价技术以及新的估价方法不断更新和推广,土地估价课程教学应当进行改革。

二、土地估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土地估价课程既要求掌握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要求掌握土地估价的实务及基本程序,跟其它课程相比,土地估价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以及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土地估价的教学过程中要求贯穿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并在实践上有所侧重。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具备相关的实践条件,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不强,甚至有些授课教师从未参与过土地估价的实务操作,不具备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学生也不具备实践活动的条件。

2.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土地估价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有着很大的弊端。目前,土地估价课程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讲授的内容过多,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少,自主思考的空间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以教师认知的结果代替了学生认知的过程。

3.考核模式不完善。土地估价课程目前的考核模式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查两种,总评成绩为两者的综合。其中,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内容为课堂讲授的理论与方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等,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考查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出勤率,占总评成绩的30%。即: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x70%+平时成绩x30%。

以上考核方式是目前高校的一种通用的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查相结合,既考查了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兼顾了学生平时表现的状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考核方式。但是,该模式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考查。

三、土地估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规范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体系的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实用”指的是教材理论部分内容恰当,符合高职高专职业岗位需要: “够用”是指教材理论部分的深浅符合实际要求,保证教学内容达到培养目标:“管用”理论则指的是必须能在实践中具体指导和推动实际工作。

土地估价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土地估价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围绕着以上三个基本原则,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科学地、规范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更新要紧跟市场的需求,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土地估价专门技术人才,学校就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应当按照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对土地估价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色。例如,教材的第二章——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的“地租理论”和“区位理论”,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太“实用”,如“区位理论”的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等讲述过于复杂,学生难于理解。对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选取对教学有用的、易于理解和对后面的内容有支撑作用的一部分。再如,对于某些基础概念的部分,教材又没有提及,如什么是“宗地”,何谓“土地产权”,何谓“土地市场”等,以及土地估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这个方面而言,教材还不“够用、管用”,需要另行补充。在保证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还需增加土地估价实务中操作性较强的一些表格,如:土地征用表格、房屋拆迁表格等。某些常见的评估类型,如:空间权的估价、农用地估价、构筑物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以及矿业权的评估等也应该增加到课程内容中来。对于估价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应当及时补充,进一步规范和更新课程内容。

2.以“工学结合”为原则,课程设计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与传统高校显著不同的地方在于,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传统高校课程面向研究和设计领域,以系统的学科体系知识理论传授为重点,基本上不考虑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则是面向职业岗位、以职业能力的训练为重点、以项目任务为课程的主要载体,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学习系统的应用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所以,土地估价课程设计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原则。

土地估价课程的设计应当按照工作岗位职责与能力素质的要求,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方法,具体的工作过程项目化,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原则,融教、学、做为一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

3.根据实际需要,精心编写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选用。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选取恰当的教材,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关于土地估价方面的教材很多,选用的教材往往是比较权威的。如由中国土地估价师考试委员会编制的《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该教材是针对全国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和其它另外三本:《土地管理基础》、《土地估价相关经济理论与方法》、和《土地估价法律法规实用手册》自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该教材并不是十分适用,原因有三:第一、该教材对土地估价理论知识涉入过深,不易于学生理解:第二,该教材在实践操作上,没有可以参考的例子;第三,该教材没有练习题,不利用学习效果的检验。例如,该教材在建筑物估价(第十章)介绍得较为简略,在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第三章)、农用地分等定级(第四章)的介绍上则过于深入。

教材应当根据实际的需求,选用系统、全面而规范的教材,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的教材大多是适用于本科生,理论较深,对高职学生并不太适用,但是国内还有没有关于土地估价相应的高职教材。针对这一情况,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尝试编写一本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土地估价的教材。这不仅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掌握更多有关于土地估价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更新,更需要学校在时间、条件、经费和政策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4.以能力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重在训练其综合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必须以项目为载体,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多种教学方法并用,除了传统的讲授法,还可以将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示法引入到教学中来。

根据土地估价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应用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案例教学法需要对土地估价实例进行评析,以提高学生估价实务水平。因此,需要将土地估价案例教学的理论、程序、方法综合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使之联结为一个有机而完整的教学过程体系。以估价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并多角度、多层次鼓励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拓宽对实际估价业务的分析思路,增强其随机应变、判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教学上,还可以开展模拟演示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业务能力。使得学生不但可以巩固土地估价理论知识,还可以熟悉土地估价的操作程序,并且可以在模拟演示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评估各种状况下的待估土地的价格。

5.完善考核方式。考核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法是由教学培养目标来决定的。如期末考试用一张试卷来考核的方法过于单一,考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科学性。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应当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需要将多种考核手段结合起来,以技能考核为主,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土地估计课程的考核形式应当多样化,除了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以外,还应当将学生在企业实训的表现、课堂提问的表现、分小组讨论情况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成绩。

工程估价论文篇12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project cost;grey 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60-02

0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是建筑工程行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常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定额计算、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自适应过滤技术、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和灰色理论。其中灰色预测所需样本较少,不需要计算统计特征量,并以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问题而见长,所以从灰色系统理论被创立至今,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理论不断的研究和完善,并广泛应用到交通、洪水预报和隧道工程沉降变形监测等很多实际问题中去[1,2,3]。灰色预测模型的引入必将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指标系统分析

1.1 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其关联因素 建筑工程总造价x1是由工程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等所组成,其中工程总造价本身是主导因素,而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为关联因素,可以确定工程总造价的预测模型为GM(l,4)模型,其状态方程可以表达成:

3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况在沈阳某房地产发展商开发了一片住宅小区,工程总造价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为主要因素,选取2004年至2008年的历史原始资料造价表,通过各项数据对该楼盘2009年工程总造价进行快速估算。

3.2 模型应用

实际总造价金额为63421365.46元,验证了灰色预测在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中的可行性。

4结论

将灰色预测模型应用到实际建筑工程造价估算中,体现出应用该模型进行估算时不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其计算量少,而且精确度比常规的估算方法要高。该模型不但能对总造价进行预测,对分项工程的造价也可进行估算。

参考文献:

[1]Tim J W Tookey.Hybrid grey model to forecast monitoring serie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5,12(2):623-627.

工程估价论文篇13

0引言

如何度量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造价风险一直是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工程造价这一随机变量的随机特性,它不能准确地反映超标造价及较低造价等极端造价风险事件,并且发现通常情况下工程造价分布是非正态的,是“尖峰厚尾”。因此为了用一种分布能较准确地、较客观地、较好地反映极端事件的风险,我们考虑利用基于极值理论的GPD模型――典型的厚尾分布来估计VaR的值来描述工程造价的极端风险。

GPD 模型对观察中所有超过某一较大阈值的数据建模。由于GPD 模型有效地使用了有限的极端观察值,因此,在实践中GPD 模型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应用GPD 模型时,首先是确定阈值,然后找出大于该阈值的观察数据值,当然需要选择合理的阈值,如果选取过大,将只有很少几个超出量,估计量的方差就较大,选取的太小,超出量分布与广义帕累托分布相差较大,估计量将成为有偏估计,因此要综合权衡偏度和方差之间的关系选取合理的阈值;其次,要从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Pickands估计、Hill估计或核估计等方法中选取适当的参数估计方法,并结合样本超限数据估计GPD分布函数中的参数和的值;最后,利用所给公式求得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 的估计值。

VaR(Value at Risks,风险价值)字面意义上是“处于风险中的价值”,该方法的原理是用来测量给定投资工具或组合在未来资产价格波动下可能或潜在的损失。PhiliP Pejorian给出的权威定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给定的置信水平和目标期内预期的最大损失。更加严格地说,VaR描述了投资工具在组合的一定目标期间内收益和损失的预期分布的a分位数.例如:有价证券资产的每日的VaR值,在97.5%的置信水平下VaR为220万美元,则意味着,每个交易日内发生损失大于220万美元的概率不会超过2.5%。目前,风险价值已在水文、海洋、气象、地震、金融、以及工程等可靠性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利用该原理来度量建筑工程造价风险。

1数据分析的意义

例如,欲预测某省2009年7月份的住宅工程造价指数,可以根据该省2002年1月~2009年6月的住宅造价指数来进行分析研究,样本数据见表1。均以1998年12月的造价指数为基期,共90个数据。通过预测2009年7月份的造价指数的可能值,来研究工程造价的风险。

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是进行工程计价和价差调整的依据。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样本数据可描述如表2。利用它来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很有意义。

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市场面广,其价格水平对于供求关系、通货膨胀、贷款利率等经济风险因素非常敏感。施工企业从市场获得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的价格是随时变化的;而且不同的时间、地点、供货渠道,资源的市场价格是不同的。正是因为建筑工程造价的上述特点,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动范围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工程造价指数进行预测,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是建筑市场价格变化的指示灯。

2GPD模型

2.1 基本理论

广义帕累托模型(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可视为广义极值分布模型的一种替代,简记为POT模型。POT方法的思路即是根据极值理论,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来拟合超出量分布,由超出量分布间接得到最后的实际样本极端值分布(在风险价值计算中,通常是左尾的极端值分布),然后根据这一分布求出风险价值。

2.2 分布函数

式中,用适当的参数估计。

方法结合样本超限数据估计GPD分布函数中的参数含和a;>0,(1+ξyβ)>0,形状参数α=1ξ,β是尺度参数,当ξ?燮0时,y?叟0,当ξ?燮0时,0?燮y?燮-ξβ。ξ?叟0时,GPD分布是厚尾的,这种情形与风险测量是最相关的。

2.3 超额分布函数

定理[2]:对一大类分布F(几乎包括所有的常用分布)的条件超额分布函数Fu(y),存在:

由Fu(y)=(n-Nu)/n,其中n为样本总体数据,Nu为观察值超过u的个数,则:

2.4 阈值选取[3]

本文阈值的选取采用正态近似方法,一种数值计算的近似方法。

假设随机变量X分布函数的左尾和中间都是正态分布,而右尾是GPD分布时,则:

从分布函数的连续性得到:Φ(x)

①令:f(u)=Φ(u)-1+Nu /n;

②当u=113.18时:

f(113.18)=Φ(113.18)-1+15/90=0.0052;

当u=113.04时:

f(113.04)=Φ(113.04)-1+16/90=0.0013。

③采用插值法,得到:u=113.068;Nu=16。

当然,还有其他的估计方法,如:样本平均超出函数法、Hill图法等,几乎都要借助于MATLAB软件拟合来实现。

2.5 参数估计

估计形状参数ξ与尺度参数β方式方法很多,但通常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由GPD分布函数F(x)得到其密度函数为:

得到极大似然函数:

以上两式无法求得解析解,需要采用数值法(二分法)求解,于是:

由式(1)得到:

综上所述,GPD极大似然估计数值法的求解归纳如下[4]:

①由α=1ξ,对于一般工程问题有1

②由式(4)和式(5)结合,采用二分法,可得到:β=2.6875;ξ=0.2634。

2.6 VaR的估计及检验

在风险管理中,F(x)分布的p分位数xp是VaR,它表示的是造价指数超过xp的概率是1-p;p是分布函数的置信水平(通常p?叟0.95),则:

结果表明:

①在95%的置信水平下,VaR为117.1158,则意味着,2009年7月份的造价指标大于117.1158的概率不会超过5%。并且VaR和值随着置信水平的提高,逐渐趋于变大。表3为在不同置信水平下的VaR估计值。

②正态检验:表2分布呈现非对称的右偏分布(偏度系数Skeness均大于零),且尾部较厚,其峰度系数Kurtosis较高(高于正态分布的标准值3)。

③GPD分布比正态分布要优越,正态分布低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④Jarque-Bera统计量为27.1707,由于JB统计量的检验服从自由度为2的检验,而在表3不同的置信水平下得到的P值均小于JB统计量的值,所以要拒绝正态分布的假设,分布具有更典型的尖峰、厚尾的特点[6]。

3结束语

用基于GPD模型的VaR值来度量工程造价的风险,能够比较客观地、准确和较好地反映工程造价中极端事件的风险。实例计算表明,它比基于BMM模块的组合分布模型[2]尾分布进行极端事件的风险分析要更优。

本文只是用基于极值理论的GPD模型度量了极端事件的风险,当然工程造价整个范围内的风险仍然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组合分布模型去度量,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极值理论在造价风险管理中的良好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list_price_zjzs.asp.

[2] 郑宏冰:《应用GPD 估计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实证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9(3):30-33。

[3]丁林荣:《GPD模型与巨灾保险》[R];东南师范大学,2008(5):21-2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