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实用13篇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1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

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二、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

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河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汪潮.人本心理学的教育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期。

4.杨丽霞.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1期.

5.郑信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教改实验若干问题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9期.

6.杨韶刚.人本与科学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整合.教育科学.1999年3期

7.胡纬华.论素质教育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期。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2

Abstract:Lifeeducation-orientedmanagementconcepttotheirownpotentialstudentsbasedonthematrixoflife,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lifetoeducation.Itattachedgreatimportancetonurturingstudentsintheirhearts,complet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thecharacterandintegrityofthetraining,Isaharmoniousfullness,containsthewisdomofthelifeeducationphilosophy.Anyideasthatwillcertainlybetheunderlyingtheoreticalbasis.Lifeeducationandmanagementtheoryisbasedontheconceptoflifephilosophy,humanisticpsychologyandthetheoryofconstruction.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河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汪潮.人本心理学的教育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期。

4.杨丽霞.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1期.

5.郑信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教改实验若干问题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9期.

6.杨韶刚.人本与科学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整合.教育科学.1999年3期

7.胡纬华.论素质教育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期。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3

一、引言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之一。从理论上来说,理想信念具有实践性、超越性、时代性、多元层次性等特征;从实践上来说,理想信念是包含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综合活动。这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论”和“方法论”。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修养》)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固然,导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教学方式的把握也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想在理想信念的课程教学方面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探究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研究方式。本文拟以《修养》课中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的内容为出发点,对《修养》课程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探究,从而为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以求教于各位教育同仁。

二、人生价值的完整理解

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是《修养》课中两个密切相关的核心范畴。就目前高校《修养》课程的内容设置来看,人生价值和理想信念各分两章(第一章和第三章)来讲述。在对人的价值观的诸多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是迄今为止最为合理、也最为全面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的准确把握,就成为我们确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探究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依据。关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生价值观的特征,我们可以做如下三个方面的理解。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其生存价值、享受价值和创造价值的统一。人首先要存在,然后才有人的活动。所以“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1]这就是人的内在价值,它是人的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再次,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观坚持劳动贡献与主体素质统一的价值标准。人的社会价值既然是人满足社会需要的属性,那么人就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类和社会做出贡献以确证和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主体素质包含诸多因素: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等。”[2]主体素质是在为社会劳动贡献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过来又可以促使人们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的价值本质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把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造福于人类的贡献相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内在本质表明人应该自我价值肯定,但是这种肯定应该是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只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物,把人生看作是一个价值过程,从而自觉地发挥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去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才是自觉的自我肯定。“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人的外在价值则说明一个人只有以他的贡献为人类谋利益,才是有价值的人,而且人的价值总是同这种贡献成正比例的。

“人们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的过程,也就是为了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升华,而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作出实际努力的过程。”[5]所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还必须要有在道德境界上的攀登和升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关系做一大体界定:人生价值是指主体人的主观目的、需要和才能在与客体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性和积极意义。“人生理想是一种尚未实现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实现了的人生理想。人生理想是人们选择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机,人生价值是把这种动机付诸于现实的结果。”[6]前文已经提及,本文拟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视角对《修养》课教学中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做一必要的提炼与总结,因此关注的焦点不在于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之间具体的逻辑关系(此问题将另文讨论)。

三、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哲学宗旨是“转识成智”,即从知识之学到智慧之学,具体说来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我这里所指的理论是指哲学理论。指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某种见解,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它和人的自由发展是密切相关的。”[7]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功能就在为学生提供关于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理念,通过在学习、生活中对这些理念的自觉践行,从而达到塑造人、完善人的目标。

(一)通过直观教学法,透视生命的价值,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起点。 “人类精神的任何活动领域,都是在现实中吸取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现实。”[7]生命的意义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升华,生命教育的最高层次也就是生命的升华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的人,就是要在我们的教育中培养自由、自尊、尊严、个性和有创造性的生命个体。”[8]

树立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对生命、生活的热情,培养其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在《思修》人生价值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在其中。从内容上来说,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理念。关爱生命一方面要领悟生命的宝贵性。生命的宝贵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生命是短暂的;其二,生命是不可重复的;其三,生命是脆弱的;其四,生命是不可替代的。关爱生命的另一方面就是敬畏生命。其次要树立欣赏生命的理念。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各种不同的美,不仅要求我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和呵护生命,而且要求我们完善生命、展示生命和激扬生命。再次要树立尊重生命的理念。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和唯一性,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

(二)运用教育叙事研究,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诸多关系。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正确处理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奋斗的关系等。人生的理想是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合题。正确协调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修养》课中理想信念教育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科学回答人生价值的问题。 “人生理想正在于通过创造性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从群己关系、自我与社会关系上讲。”[7]个人理想,就是个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包括道德需求方面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定社会的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形成和实现提供了条件。个人理想应当与其相处时代的共同理想相一致,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实现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为了使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更具有理论的说服力,我们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课程教学方式。叙事包含着个体层面、社会层面的基本结构性经验,是个体乃至人类的一种知识组织方式和基本的思想模式。通过描述个体生活以及对个体生活故事进行解构和重构,叙事研究获得了对个体行为与经验的解释性理解,发现了隐匿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从外延来看,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研究对叙事研究方法的一种整体性借用,那些运用叙事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教育叙事研究;从内涵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本质属性在于它聚焦于个体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某一现象,分析现象之中个体的一系列教育生活故事所包含的基本结构性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经验建构进行解释性理解。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9]相对于传统的研究范式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教育生活为基础,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教师在真实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总体教育生活。“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作为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10]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形态有历史故事(历史文献研究、历史人物研究、历史事件研究)、民间故事和自传故事等。[11]

(三)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案例教学和事例研究教学,凝炼《思修》课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关怀精神等综合素质,这些都是理想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前文已提及,主体素质包含知识文化教养、劳动生产技能、思维创造能力、政治觉悟、理想情操、道德品质、审美能力、个性等诸多因素,这些素质都是人的生命展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修养》课程的一条主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培养、提升学生的三方面的素质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思维无内容则空,直观无概念则盲。”我们也不妨说,“形式无内容则空,内容无形式则盲。”在此,我们以《思修》课中绪论部分和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为依托,阐述案例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修养》课中第二章是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修养》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的“四观教育”即“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任务。爱国主义是一种理性义务(道德要求)、政治责任(政治原则)和法律义务(法律规范),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这些是从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即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来说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四观教育”教育的升华,当然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案例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俯拾即是,当然我们需要选择能充分说明问题的例子。比如在在对爱国主义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时,我们会给同学播放《东京审判》中梅汝博士为争取自己席位的视频片段。“如论个人之座位,我本不在意。但既然我们代表各自国家,我认为法庭座次应该按日本投降时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列才最合理。首先,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他义正言辞地维护了当时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以上只是从《修养》课程中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内容的角度,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思考。笔者始终认为,《修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基本就是一个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只是各部分内容对学生素质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况且,《修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事例研究也是《修养》课程理想的教学模式。事例研究模式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教师的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或证明某种观点,是教师在讲授模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而事例研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是与讲授模式相对立的,事例研究模式强调“事例中心,参与中学”。[12]事例研究模式是以事例为载体,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

事例研究模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成功运用。每学期开学,教师会要求学生成立一个6到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要民主推荐一名组长,而这个学习小组就是事例研究模式开展的主体。教师一般在每学期前两周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讲解示范。之后,教师让学生准备下次课堂上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做主题发言,再请其他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做适当点评。我将这一事例教学命名为“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实践证明,这一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每周道德与法律发现及其评论”为载体的事例研究模式的开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具体的事例研究中,同学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思考。事实上,这就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和“转识成智”的过程,也是主体素质不断丰富的过程,亦是学生理想人格生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理想和人格的关系来说,人格是理想的承担者,理想是人格的主观体现。人的认识、意愿、感情、想象等因素综合地体现在理想之中。在把理想化为现实的过程中,人格也得到了培养。” [8]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 肖群忠.“人的价值”的含义与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1988(4).

[3]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 夏国乘,易宪容.论人的价值和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1986(11).

[6] 万俊人.论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J].哲学动态,1988(4).

[7] 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李朝东.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J].教育研究,2004(2).

[9]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4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

生命教育,英文名为Life education,其核心就是一个“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 。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生命本身及其相关因素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理解。狭义的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对生命自身的关注,主要针对个人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针对生命及其相关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生命本身的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展到对于生命意义、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相关抽象因素的教育,关注个人及社会生命价值的提升,从多个角度强调对生命及生命个体的关注。在生命教育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引导个人了解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就是对学生生命化的教育理论。生命教育基本理论建构的基础在于确立“生命化”的理念,包括对“认知体”如何经由“具体个人”而回归“生命体”的综合研究。可以说在生命教育中,“生命化”理念是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生成的逻辑选择;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引导学生以更加宏观的角度了解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个体生命的活动轨迹,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2.生命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模式进行指导,包括哲学基础、生命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和个人情况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也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生命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个层次,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六类基本教学任务:第一,关于学生的人生教育,主要包括出生教育、养生教育和生死教育;第二,社会道德和人伦教育,涉及到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人际教育;第三,社会性格和人性教育,包括信仰教育、善恶教育、真伪教育、美丑教育、利害教育;第四,学生个人人格教育,主要结合心理教育、个性教育、品格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五,人文历史教育,具体包括历史传统教育、哲学反思教育、社会关怀教育等内容;第六,伦理人道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的教育、爱护环境的教育、敬畏宇宙的教育等。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认识到,生命教育视角是大学教育实践领域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国外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生命理念、生命引导和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文化意识、社会价值等角度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产生机制和思想特点。美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虐待儿童,自杀,他杀,暴力,吸毒等严重的问题,美国针对这些问题开始研究并实施生命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命教育教育的角度以及工作的艺术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受助者的帮扶效果。在当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针对生命教育视角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明确提出在心理引导、精神指引以及人文关怀等过程中,科学的生命教育及其应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介入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τ谏?命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积极传播生命教育理念

在大学生命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视,避免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对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而言,价值观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帮助中学生经历过入门理论理解之后,加强对学生价值观、责任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督促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价值理念,引导孩子体会课外实践的乐趣,了解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形成学习文化、丰富自我的意识,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进行内涵积累,可以采取互动交流、实践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利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通过日常的教育积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道德水平。

2.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理想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健康向上的理念,建立生活与生命的平衡。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追求快乐和幸福是生存的本质和个人的基本目标。在生活和生命的权衡中,很多人会面对个体幸福感和社会责任等要素的取舍。通过生命教育,会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表象的体现,更深深凝结在个人的精神和内在体验上,通过生命教育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追求精神幸福的方法,抛却单纯的物质和肉体享受,领悟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快乐。

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5

教育理论是人们为了揭示教育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本体及其已有理论进行的正确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教育知识体系。每种理论都不是由完全相同的“原子”组成的集合体,其叙述与表达都代表了理论提出者的价值取向。在近代教育的的诞生、形成、变革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单个教育研究者根据自身的认知图式和经验基础进行“建构”式的主观反映,从不同的视角和价值取向出发对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不断创生与超越,建构着不同内容的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的建构有了历史性的飞跃是以教育学的独立为标志,代表性成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部作品出版于1632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是‘人’”[1],是寻找人,寻找千年宗教统治下被异化的人、被神性化的人,寻找真实的人和现世的人性的人,是确认人,确认人性的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休谟、洛克、布佩斯等所倡导的自然法则和自然权利,就是对人的价值的确认。《大教学论》在主题上真切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价值。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是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他提出的教育目的以伦理学为基础,教育方法论以心理学为基础,促使教育学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对全世界的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实践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其价值核心依然彰显着“人”的存在的价值和人生存的自然观。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批判赫尔巴特的“老三中心论”(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是传统的、守旧的,同时建构起了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而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等著名命题,同样离不开对人生存环境和生命理想的关注。其观点既张扬着民主的信念,也显示了现代哲学的关于人的主体性表达。然而,杜威的教育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样被新的教育理论所批判与解构。在20世纪30~70年代,杜威的现代派教育理论受到了美国新传统派教育理论的强烈抨击,恢复传统的教育原则的呼声在美国社会掀起了高潮。这种“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呼声,不是历史规则的重复或重放,而是对“历史规则”,即人的生命成长的规则的重新确认和新的诠释。

只有科学地继承原有教育理论的精华,与时俱进地建构新的教育理论,才能切实推动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教育理论的解构与建构的目的是要形成新的价值追求:构建和主导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存质量。比如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风靡全球的时候,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应运而生。凯洛夫的《教育学》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它。但是,这种推崇还是逃脱不了被解构的历史命运。1956年,我国教育理论界对学习苏联教育学中教条主义展开深刻反思与学术讨论,20世纪60年代,原本的学术争鸣演变成了以政治标准来评判教育理论优劣,20世纪80年代以后,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在我国逐渐销声匿迹,美国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反响。

教育理念的构建与人类现代性理论的走向如出一辙,从17世纪到20世纪80年代,一直按照单一的线性规则在演变和发展。这似乎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原现象”。一个国家产生了一个教育家,或一个教育家创建了一种有影响的新的理论,另一个国家,另多个国家,都会步其后尘,争先效仿。教育理论的构建也因此成为由几个时代中几个国家的几个教育家来掌控。这使教育理论变相地走上人为的历史单一线性发展形态,甚至步入一个又一个迷宫般的误区。

“与单一现代性理论所依靠的历史单线进化预设相反的是,二次大战以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出现了另

转贴于 http://

一种状况,渐渐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或社会,大多拒绝了与现代西方完全同质化的道路。一方面市场经济、民主化、个人主义、家庭变化、都市化、工业化、现代教育、大众传媒,到处都看到西方化的影子。另一方面,正如艾森斯塔德所说的那样:这些东西得到的定义和组织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建制类型和意识形态并不相同,所以多重现代性是对这样的客观情势的一种肯定性描写;诸多文化规则不断得到建http://构和重建。”[1]教育科学理念的建构和重建,本应也遵守这种不求同质化,而求本土化和民族化,甚至是多样性的发展态势。事实上,理论家们正在努力跨出自己设定的误区。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使人的主题得到了彰显,那么这种彰显在获得其历史进步意义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陷入个人主义和形而上的僵化之局面。这导致“后现代主义今天不但宣称哲学根本上要放弃那个大写的‘真理’,主体性消失了,甚至‘人已经死了’”[1]。“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动物”[2]。“当人不崇拜神的时候,人就来崇拜神化的人。”[3]当被神化的人不可靠时,就会处于“现代性的紧张”处境。因此,“人文学术今天的悖论是:一方面人类因为迫切需要生产一种创新文化和提供作为选择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而特别需要非凡的知识上的努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不仅受制于内部的观念冲突,而且受制于外部的生存条件”[1]。

二、教育理论建构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

人类文化在不断的冲突、批判与建构中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批判和建构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直接关系着批判和建构的成效。我国学者郝文武教授认为,从现行教育学所承担的任务和采取的方法来看不完全是揭示教育规律,而是合理性教育理论的构建问题,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根据郝文武教授的观点来看,教育理论建构的目的不仅仅是要透过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更是要合规律,要合目的。人是价值本体,培养人或育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必须遵循育人的客观规律。郝文武指出,人是在接受教育和发展教育后才渐渐认识教育规律的,并不是在认识教育规律之后才接受和发展教育的。也就是说,人是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才不断认识规律的,而不是以认识规律为目的的。因此,教育理论的建构应当把实现育人目的作为研究的价值标准,而不能把揭示教育规律当作自己的唯一使命。

表面上看,这是在表述一种概念,在进行一种理论的建构。实际上,这种表述和建构中,自然表达了两个一体化的问题:活动和目的。活动就是实践形态,就是人的存在形式;目的就是活动要达到的人的生命理想。如果说规律是在活动中或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才能被认识或掌握,那么,活动和目的所蕴含的规律是什么?答案很清楚,即活动和目的的内在联系,及这种联系所反映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依据我国古代和西方现代哲学的解释,道就是规律,路就是行走的道路。行走之路成千上万,而某一时段某一地点的人只能根据需要根据目的从自然之路中选择一条,这一条就是人行之路。“规律不为目的而存在,但为目的而选择。自然之路是自在之路、客观之路、无为之路,既无为又无不为之路。人行之路是规律之路和目的之路的统一之合理性之路,是自为之路,选择之路,言说之路,实践之路。人是行路之结果,行路是人之本质。人是自为、选择、言说和实践之结果。自为、选择、言说和实践是人的本质。与此同理,教育本质也是自为、选择、言说、实践和建构的,不是自在、无言和唯一的,也不完全是实践和实证的,此乃人类智慧,教育精神矣。”[4]教育的规律即教育的本质,是在实现人的目的的过程中通过人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被发现被选择被运用的,而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因此,合规律就是要遵循人的本质属性,合目的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需要。转贴于 http://

事实上,对规律的认识也是一个易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忽视的问题。教育规律是内隐的、深藏于教育实践活动内部的,并不是外在的、浅表的、显性的,它需要人们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多次飞跃才能获得。但是人认识规律http://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意志活动的过程,人的认识常常要受到意志的影响,因此就会形成认识与规律之间的意志化因素。当探究者表述自己所认知到的教育规律的时候,这个被认知的规律就有可能不是客观存在意义上的规律,而是被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着意识而形成的“意志化”规律或“意识规律”。因此,教育理论的建构要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就必须解决好客观存在和主观意志之间的关系问题,要谨防意志对人的认识目的、认识方式的潜意识影响,避免“意志化规律”的出现。

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直观地表述规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规律的表述离不开概念化的解释。对教育规律的解释,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都是围绕在语言表述形式上能够直观地被发现和判断这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概念是反映规律的客观陈述,是人的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表面看,规律就是用语言加以表述的系列概念。然而,对教育理论的建构不能单从概念上的表述来追求,因为概念有可能是对某种规律的误解,这样一来,非常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三、教育理论建构的价值合理性评价

为了杜绝研究者在教育理论的构建中形成“意志化的规律”,就需要对建构的价值合理性评价进行深入探索。合理性问题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著名科学哲学家劳丹曾经说过,20世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要保证教育理论建构的合理性,就必须强调研究中人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的需要。

合理性问题是20世纪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德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把伦理行动划分为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两种价值类型。信念伦理的核心是行动者内心信念的“善”,是指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不在于后果如何,而在于行动者主观心理动机,比如信念、心情、意向等,行为人可以有理由拒绝对后果负责,它关注的是价值的合理性或实质合理性与规范的合理性。而责任伦理的核心是行动者后果的“善”,是指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只能取决于后果,它关注的是工具的合理性或目的合理性与形式的合理性。规范的合理性和形式的合理性虽然具有不同的本质内涵,但在实践中却互为基础,紧密相连。因此,教育理论的构建,既要符合信念伦理,又要符合责任伦理,即达到价值伦理与工具伦理的有机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四、教育理论建构的应有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社会性与生命性是教育的两大鲜明特征,社会性如果是教育的外在特征,生命性就是教育的内在特征。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思考的原点,教育的内在价值即是生命价值,教育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理论研究应充满生命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教育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教育的人为性,决定了教育理论不可能提供精确的技术和规范知识,而只能是对生命、生活意义的探寻、反思、觉悟和关怀。

关注生命价值的教育理论就是要注重研究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生命存在方式,教育理论不再是眼中没有学生的抽象的空洞的话语体系。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不是成人眼中、凭空想象出转贴于 http://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高校生命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理论框架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提高我国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但是高校生命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与“冷”实践的现象,使得学生对生命不能正确地认识,同时阻碍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下文就高校生命教育出现“热”理论和“冷”实践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其问题的有效途径。

1 对高校生命教育“热”理论和“冷”实践的现象概述

在目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工作中,会发现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学校非常重视高校生命教育理论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践环节,极少的高校开展了生命教育,这就对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下面就对高校生命教学“热”理论、“冷”实践的现象进行分析。

1.1 对生命教育意义错误的认识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使得人的精神价值和生存意义受到遮蔽。一方面,教育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人性和生存价值的提升,取代生命教育的是实用的价值知识和技术,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大多数高校中,生命教育活动被窄化,忽视了对“为何而生”的思考,更多的强调“以何为生”的技能。生命教育往往会引导个体关注日常的生活状态,倾听生命个体的需求,从而帮助个人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地创造生命价值,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本质需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巨大变迁使得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高等学校的学生难以从传统文化价值中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导致大学生在寻求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时出现了较多的困难。另外,现代的社会过于追求物质,使得大学生对生命失去了终极价值的思考,对自己的生命不以为然,对他人的生命淡然冷漠,对生命感觉越来越麻木。大学之间竞争导致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用,不择手段,变得越来越孤立化,导致他们缺乏生命的积极性和丰富多彩生活的把握。这样的现象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2 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现状

生命教育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的出现为教育本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理论与思考空间,给我国教育理论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学校领导和老师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只有较少数高校开展了生命教育。如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从高校总体上看,生命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还不高,没有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进行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我国目前高校生命教育推进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其列入了课程计划,作为选修课;也有的学校把其作为专业的必修课,这样或成熟、或零散的教育方式使得我国高校生命教育水平长期不能上升。另外,高校生命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从生命教育的实践现象来看,生命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使生命教育“怎么教”的问题变得更有难度。这些外观因素,都使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变得更加步履艰难。

2 对高校生命教育产生“热”理论和“冷”实践的现象进行探讨

2.1 受工具化教育理念的制约

高校的生命教育受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使高校的生命教育变成了一种工具。在我国高校中,为了确保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往往会让学生掌握各类学科的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现代高校中,岗前职业训练基地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单纯定位,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没有接受正确的生命教育课程。在工具化的教育理念中,教育事业的参与者作为教育的工具和手段,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与取向仅仅在于教育活动的外在功能,无法正确地认识教育的目的和内在功能,使得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成为了教育者的某种认识和改造能力,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工具。生命教育的主要核心是珍惜生命,注重生活质量,凸显生命价值。而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显示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工具化的教育理念是限制生命教育实践开展的根本。

2.2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途径不一致

目前,对生命教育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价值的过程,遵循生命发展的要求,引导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和充分的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这种观点就是“生命化教育”。二是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容,这种观点比较接近西方国家的教育内涵,他们认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涵是教人认识生命和保护生命,主要目的就是实现生命价值。既然生命教育有不同的内涵,那么对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也应该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相对应。如果把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内容,那么可以通过开设生命相关的课程来较好地实施。但是生命教育理念的实施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落实的。从我国目前高校的生命教育情况看,只是单纯地提出了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追求生命真善美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对认识身体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了解爱惜他人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方法。这样生命教育内涵与实施途径不一致的问题势必会影响生命教育的效果。

2.3 高校老师缺乏生命教育理念

老师作为生命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老师自身生命状态低迷,难免会受到工具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对工作的责任度不高,工作状态不佳。其次,高校老师缺乏生命教育相关的培训,导致他们的生命教育理念与技能不足,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生命教育,这也是影响高校生命教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3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3.1 转变教育观念

高校要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若想更好地推进高校生命教育,就必须转变现有的教育观念。我国高校应该根据当前现有的条件,通过国家法律的力量和自上而下的途径,来推进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在该外观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学者认为,目前的高校生命教育任是一个草根性工程,想要改变该现状,就必须要开展一些具有实际指导和具有操作性的内容研究,例如在某类课堂上如何设计和如何评价,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高校教师的操作和接受,同样,也有利于生命教育理念的排行和确立。

3.2 保持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实施途径的一致

当前,大多数人都会把生命教育理念理解为是一种价值追求,在对教育价值进行定位时,不能过高估计生命教育意义,否则会导致生命教育实践者无所适从。而过低的估计生命教育意义,会使生命教育的实践者变得高傲和自负。因此,当前的生命教育是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矫正和补充,只有更加关注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3.3 大力开展相关培训,提高高校老师的生命状态

为了确保高校生命教育能顺利开展,就必须提高高校老师的生命状态,提升他们的生命情怀与生命质量,让老师首先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实现老师作为“人的真实生命的复归”,追求真正的生命幸福。同时,对高校老师开展生命教育相关的培训,借助学术团体和志愿基金会的帮助,继续举办高级生命教育研修班。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先相关政策,建立高校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要求各个高校选择相关教师进行培训。因此,为确保高校生命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自我成长的能力,还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成长的机制能力,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识。

高校生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高校生命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正确认识,还能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针对高校生命教学出现“热”理论和冷“实践”的现象,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措施,转变学校领导与老师的教育观念,使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的途径保持一致,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生命状态,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菁.生命关怀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务中的运用和延伸[D].福建师范大学,2012.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7

东外素养教育办学理念实践体系的提炼和生成,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系统化、具体化问题,需要不同学校做出探索,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系统,东外无疑是先行者;二是学校有了自己的“魂”,就有了品牌,有了学校文化建构的逻辑起点,也就有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发动机。三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陷进困境的时候,提出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教育者来说,“素”字便是生命所拥有的本质、本色,是教育者发现、锻造及拓展孩子各种生命可能性的潜能原点。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者需将孩子看做是具有“素”的品质的生命,而整个素养教育的目标,便是经由孩子的“潜能原点”来导引出他们成长的多种可能。

与张景彪校长数次的探讨和交流,使我对素养教育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所谓素养教育,“素”为先天的生理基础,先天的生理基础,是以“素”的方式存在的;“养”则为后天的教养过程。“素养”的形成,既需要先天的生理基础作为载体,又需要后天的教育抵达养成与提高。所以,“素养”一词更重视了后天的教育功用,其本身也包含了一种互动与对话关系,恰到好处地表述了“素养教育”的内涵。

首先,“素”字,从物件(如草编)最基本的生活价值出发,将素养教育的针对原点即“素养”所指,拉回到了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潜能、天赋特质这一基础之上,从而将整个素养教育的基本视角确立到了孩子的生命根性之上,并以促进孩子潜能禀赋的发展锻造为教育内容和目的宗旨。也许法语和英语都一下子无法翻译出“素”的深刻内涵,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回归到生命的原点,高度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生命自身客观与生俱来的自我更新的本质和客观。

其次,“养”字,从先祖古人最日常的生活活动(如放牧)出发,将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即“素养”的养成法则,与生命成长的阶段性、持续性、渐变性、内化性相结合,指出了构建素养教育的教养法则与教养方法需要根植于生命成长的诸多规律和基本特性,从而摒弃了功利主义教育理念下的急功近利、目标割裂和规律悖逆。

再次,“养”字所蕴含的放牧意象,为我们区别“素养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口号下的放任式教育,提供了最佳类比视角:应试教育可以看成是“圈养”,教育者对学生的成长束缚过多,且无视成长天性及规律;目前四处开花的素质教育实践则多倾向于"放养",以自由散漫、放任无引导为特点;而我们今日构建的素养教育,则是回归“养”字原初本义的“牧养”——放手不放任,管理不管束,宽容不纵容,得法不拘法。为所当为,止于当止,有大智慧,有大情怀。这种牧养式的素养教育,遵从了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了学生的能动特点,发挥了学生的生命能量,又体现着教育者的引领职责和协助作用,使学生的发展有方向,无框框;有底线,无上限;有起步,无终点。

二、素养教育理念实践体系的生成方法

办学理念的形成并不容易,东外素养教育的提出至少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生成性。在实践的土壤上生成。只是导入一种理念,我想不会有生命力,最好的办学理念是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生成、提炼出来的。二是体系性。如果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办学理念就会变成形式主义,只有将理论和实践打通,变为领导学校各项工作的纲领体系,才能称之为办学理念;三是科学性。主要是指充分论证其是否完备、充分、科学、内洽。四是针对性。办学理念不是拿来说事的,而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实际上也是教育的价值观建设,提出素养教育,至少解决了几个基本价值观问题,比如:我们培养怎么样的人,我们怎样培养人,我们的教育原则是什么等等。

在学习和参与研讨素养教育理论实践体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铸魂”的方法论问题,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论使其变得可靠。比如,中心控制法,正强化法,螺旋式上升法,系统工程法,逻辑推演法,验证法等,而这些法则的运用,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由于注意了这些方法论的支持,使得抽象出来的这套体系,显得较为科学和完备,尽管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实践的不断深化。

由于具有科学的推演和实践的验证,素养教育最值得一提的是四个价值指向:

定位: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唤醒学生——解放学生。

目标:东外的教育价值应当是明确的,那就是培养一代内心强大、人格健全、具备深刻文化内涵的、有智慧的一代新人,这不仅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自主招生条件一致,甚至与世界范围内的理想教育模式“博雅教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内容:引导生成出素养德育、素养文化、素养课程教学、素养管理、素养校本课程等板块,并自成体系。

对象:全体学生。

教育的理想在于建立类似体系,发挥体系的力量,是素养教育理论实践体系生成的最重要的立足点。

三、素养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8

于漪的教育信念有三方面: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二是教文育人的价值观,三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三者构成她教育观念的核心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是她生命的原动力,“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成了我的人生名言。我体会到,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1]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她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是她从事教育工作伊始就拥有的远大理想。而教文育人是她对语文教育价值的思考,是语文教育价值观。她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的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2]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探索。她提出“给语文教育定位,先得给语言定位,给汉语定位。……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工具属性,而且有人文属性。”[3]观察三者关系,发现于漪老师拥有的强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她把教育工作、教师职业与国家兴亡、个人生命融合在一起,构成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产生的强有力的动力,促使她带着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热爱之情与坚强的意志从事着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并乐此不疲,成就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孔子般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人生追求带领于漪老师深入语文教育实践,探索语文教育的真谛与奥秘,使她明确了语文教育就是在教文中育人的大方向,并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经过长达20年的研究,形成了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性质观。“在语文教育观念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是性质观,它统率语文教育的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由此而引发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4]据此,她的语文教育观念体系得以建立。因此,我认为,这三方面构成于漪老师的教育信念的核心系统,而目的观、功能观、承传观、教材观、教法观、质量观、测试观、体制观等等一系列观念是边缘系统。

分析于漪老师核心的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时代与学习经历的影响。于漪老师曾对自己的成长历程做这样简要描述:“我1929年出生于历史名城江苏镇江。长江水哺育我成长,金焦二山秀丽饿景色给我以良好的熏陶,满眼风光的北固楼在我心中播下了忧国忧民的种子,中华文化的熏陶使我在少年时代就有了美好的憧憬:做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在中小学读书是认真而努力的,十分幸运我碰到了好老师,……‘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在许多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我立下了这样的志向。”[5]从这些言语中可知,在于漪老师成长的时代与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中,“忧国忧民的种子”、“做一名深受学生尊敬和欢迎的好老师的志向”已深深地根治在于漪老师的意识中,对她日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懈研究。于漪老师说她做语文教师的两根支柱就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我勤于学习,博采众长。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在世界发达国家与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教育的地位、价值、功能与走势。……我认识到,就学科论学科,往往陷入鸡虫得失的纠缠,挑出圈子看问题,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视野就开阔得多,思考就深入得多。由此,我坚定不移地确立了教文育人的信念。”[6]而“人文说”的提出恰恰体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实践问题的关注与教育研究的不懈追求。如此深刻的学术思考是于漪老师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三次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形成的,标志着于漪老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理论体系。

上述研究表明,于漪老师个人的教育信念是其语文教育实践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主要是源于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并结合教育理论不懈地研究问题,把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她个人的教育信念。而明确的教育信念作为她教育实践的指导性观念,会派生出灵活与多元的教育行为系统,产生无限生机的教育效果。因此,她的教育教学经历充分证明了一个追求卓越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这对于职前教师教育、入职教育与职后教师培训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即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关注教师教育行为产生的效率,注重教师教育行为的培养与培训的今天,重视教师的教育信念的养成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2][3][4][5][6]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4、59、60、1、6、56-57、59.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9

一、生命存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起点

存在是发展的前提,雅斯贝尔斯认为,个人获得存在的途径是阐明存在、实现存在,因为只有明白存在的意义才能实现存在。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存在一直都非常重视,人类的发展是生命存在的最好体现,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被标准化和规范化了,教育失去了其本身应具有的纯真本质。人的能力与个性被“标准化”,被死板的题型或几个简单的数字符号所束缚,人成为知识的储存设备和考试的机器,他们本身的自由、个性和创造精神都遭到了严重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消失殆尽,唯一残留下来的是考试,是束缚,是制度化的样式。所谓的“人”这时只不过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中介,一个载体,一个工具,扭曲人性,把人变成单纯的手段,忽视了人作为人的价值。教育也失去原有的起点,原有的意义,成为机械的教育。“以人为本”马克思理论教育理念的及时提出,在充分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把人的自由、个性和创新精神从更深的层次挖掘出来,把人从所面临的精神困境之中解脱出来,使人重新找到其生命活动的真正价值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使“人”充分领悟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与此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对生命、人性、自由、创新十分崇尚的环境氛围,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时代潮流、时代主题。

西方有位哲人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只有通过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中之中的意义,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所以,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亦是如此,只有把马克思义理论教育贯穿于生命的整体发展之中,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忽视生命的存在,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认为教育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如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补给生命养料一样,是人的生命渐渐成长的过程,是使生命全面、均衡发展,人们不断追求其人生价值,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富含创造活力的新人的过程,是人为彻底摆脱制度化、标准化、符号化、工具化艰辛斗争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以生命存在为起点,以能够促进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教育内容,以精神的养成和人格的塑造为宗旨,走向对生命更加深刻的理解,实现所有生命和谐地共同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

中国的教育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不够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形成了固定的文本教育范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本精神缺失现象。在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之间,一直以牺牲个人发展的价值为代价来迎合社会需要,培养出的只是缺乏独立人格,缺乏鲜明个性和创造活力的人,导致了马克思主 义理论 教 育“目中无人 ”现 象 的存 在 ,只 中书本,不重人本,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发展下去不仅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目标的设定过于高远、单一,以及在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难以摆脱实用主义和艰涩工具化的取向,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对个人独立价值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目标重新进行定位。即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高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日益呈现出人本价值取向的特征,以人为本更引人关注。主要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社会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其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改革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目标。同志提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更是如此,社会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社会中“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注重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充分挖掘个体人的发展潜能,不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是作为发展对象来培养。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根本目标。

三、关注生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精髓

现代社会,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命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人却面临着从未遇见过的生命存在与自身发展意义上的困境。精神上受到压抑、束缚的人们渴望从中解脱出来,人的问题也更加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提出也更加具有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转变不但顺应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在教育规范化的今天,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越发引人重视,应对教育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社会环境以及实践活动的影响给予极大的关注。人们发现目前教育中越来越缺乏尊重、关注个体生命的人道意识和人本理念,人成为存储知识的工具,一股力量正在慢慢吞噬着原本生机勃勃的个体生命。因此,我们应该从生命视角重新理解和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贴近现实的人、生动的人,提倡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使学习文化知识和人的自身发展和谐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被动接受过程转变为主动学习实践过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目标,从而体现它的人性关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执著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以培养具有独立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活力的新人为己任,通过生命整体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依据生命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和超越性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善、和谐与发展的境界,引导生命从迷茫走向清晰。现如今,学生对自身成长,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越发强烈。特别是在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人才素质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命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这是一场深层次的观念变革。通过这样历史性的变革,促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真正向生命敞开,促使我们的学校引入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切实把尊重人,发展人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成为真正“人”的学校,并让所有的生命在这里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进步,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尊重生命的发展需要和内在规律,充分发掘个体生命发展的无限潜能,鉴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命理念。然而,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却淡漠了人的存在,忽略了让人实现自身的价值的需求,太注重生命以外的东西了,而没有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以往教育的弊端。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生命的不断成长,把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人从模糊的生存状态走向清晰的存在发展状态。我们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要为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服务的,理应对人的生命成长历程给予全方位的把握,既要关注人的过去、也要关注人的现在和未来,让他们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如何共同生活。

四、生命关怀是马克主义理论教育的坚定立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的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也更丰富、广泛和深刻。个体的人首先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认识生命的意义,掌握生命发展的规律,协调自身的行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外部行为,使世界为人类造福。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生命潜能和价值的开发、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和精神生命的人本关怀,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性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成为创造幸福人生和人类社会进步、和谐的重要工具。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面对生命存在的现实,主动承担起自身的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培育具有积极、良好的生存方式,具有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个体为己任;从整体出发,以更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长远的发展眼光促进生命的成长;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关怀生命,把人的生命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理想。这正如人类的生命存在需要理想,人生需要目标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需要理想,也需要目标,更需要有坚定的生命立场。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10

一、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1.过于强调统一,忽视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生命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出生命个体具有的不可重复性、不可替代性。然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标准和统一。教学内容的统一、方式的统一、目标的统一等,但事实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具备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这种统一的教学要求必然是不合理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对外界的经验和感受。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时,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积极为学生创造发挥独特性的健康环境。

2.评价方式忽视生命价值取向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步,新课改要求评价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而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注重遵循生命价值取向的原则。把学生视为有无限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评价过程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学生、包容和理解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异,灵活变通。从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来看,教师依然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对学生个人情感的培养。其次,评价语言简练缺乏针对性,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

3.学生主体意识的丧失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而语文这种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的学科已经逐渐脱离学科的趣味性,朝着灌输理论知识的枯燥课堂转变。学生无法真实体会语文教学陶冶情感和情操的作用。因此,这种理论化的课堂不仅剥夺了学生体验生命情感的空间,而且使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课堂主体意识逐渐淡化。

二、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1.更新语文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

首先,语文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引导者,而生命教育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为前提,实现对生命价值的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是一个有生命情怀的教师,只有语文教师具备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才会将这些理念传授给学生;其次,语文教师作为给学生成长和学习提供重要资源和支持的关键者,必须摆脱狭隘的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关注学生的生命和生活感悟,把生命教育融进学科教学中,构建学生完整的精神世界。最后,教学理念的更新体现在教学行为上,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技能的培养。而教学技能不仅在于经验的积累,还需要专门的训练。所以要想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语文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

2.更新评级理念,丰富评价方式

改变评价理念是改善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原t,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应该更多地指向激励和促进。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评价要采用多种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风格和个性。再次,评价要注重整体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关注学生在生命情感、生命认识上的提高。最后,在语文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体验创造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充分感知生命的活力。

3.多种形式渗透生命教学理念

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是通过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实现的,在阅读教学模块、写作教学模块等都可以具体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比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挖掘文章背后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借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改变学生原来的生命观,加强学生对生命的重视。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命的题材作为写作资料提供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通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定期举办关于生命话题的辩论赛等活动,用以指导和纠正学生的生命观。

综合上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命、体验生命和尊重生命。但是,由于受到教师教育理念以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生命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还不充分,需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争取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11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7年年底开始在教育系统推行生命教育。1998年,台湾从中学一年级开始实施生命教育;2010年,“学校生命教育项目小组”成立。生命教育正式被纳入小学至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但是这项规划没有将幼儿教育包括在内;2001年被定为“生命教育年”,台湾开始在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教育机构中全面推行生命教育。为了提升幼儿园教师编撰幼儿生命教育教材的水平。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2001年“与生命有约――幼儿生命教育教学观摩暨研讨会”在台北市召开,与会人员以台北市公、私立幼儿园教师为主。会议期间,有研究者对与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试图了解台湾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从回收的140份问卷来看。有高达85%的教师表示自己曾在幼儿园实施过生命教育;而15%未曾实施过生命教育的教师则将未实施生命教育的原因归结为幼儿阶段不适合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概念太过抽象、不清楚生命教育所包含的内涵、不知道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等。虽然这是一项非正式调查,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台湾幼儿园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状况。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进一步思考与规划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生命教育。了解生命教育是什么,这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的先决条件。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教育之中,这是近几年台湾幼教工作者积极研究的一项课题。该课题包括生命教育图画书的编绘、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具体教学情境中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以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反思等内容。

本文尝试就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不论是中文的“生命教育”,还是英文的“lifeeducation”。都是很新的概念。由于文化与社会情境不同。各个国家或地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出入,即使在台湾,学者们对这个概念的诠释也是五花八门的。

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众说纷纭,但综观各家之言,笔者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全人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以“爱”和“尊重”的信念来面对生命。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认识生命、爱惜生命、欣赏自己、关怀他人、拓展正向的人际关系,同时还能与自然和谐共存。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增进生活智慧。

在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涉及面十分广泛,包含伦理教育、宗教教育、死亡教育等范畴,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宗教取向:探讨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生命的价值。(2)职业取向:着重认识自我,培养技能,对自己的生涯作适当的规划,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3)生活取向:着重培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互动能力等。(4)生理健康取向:着重探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重视环保等议题,增进生理、心理健康。(5)生死取向: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

1996~1999年是台湾生命教育的萌芽期。[2]当时。台中市晓明女中将实施多年的伦理教育概念进行扩充,提出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率先开始实施生命教育。这一时期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四大理念。生命教育教材由12个单元组成,即生死尊严、信仰与人生、良心的培养、能思会辩、敬业乐业、社会关怀与社会正义、全球伦理与宗教、欣赏生命、做自己真好、生于忧患、生存教育、人活在关系中等。这些教学活动浅显易懂,广受学生的欢迎,也为生命教育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四大理念与内涵仍嫌粗略,缺乏完整的理论论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扩展,以推动生命教育在台湾的发展。

1999~2002年,台湾生命教育进入百花齐放期。台湾地区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书面出版物有200~240种之多。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许多学者及文教机构纷纷依照自己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提出各种类似但也有相当差异的生命教育理念。这使得生命教育的内涵更加不确定,极大地影响了生命教育在台湾的普及。

不少人把生命教育与预防自杀画上等号,一想到生命教育便联想到预防自杀的问题。大约在1997年,台湾地区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或杀害他人的事件,造成社会的震惊,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珍爱生命就成为推动生命教育开展的主要社会因素。然而,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预防自杀,否则其内涵就太过狭窄。要让青少年远离伤害或暴力,其根治的方法在于防患未然,引导青少年建立正面的人生观。与同伴、家庭及社会建立互爱互助的关系。因此,生命教育应致力于这些根本问题的解决,而非消极地预防自杀。

2002~2004年为台湾生命教育的整合共识期。通过不断沟通与交流,2003年孙效智等20余位学者逐渐形成了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共同提出“生命教育教学资源建构计划”。将生命教育分为三大领域,即人生终极关怀领域,包含人生哲学、生死关怀及宗教教育;伦理教育领域,包含基本伦理、两性与婚姻伦理及生命与科技伦理教育;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领域,包含教育学理论等,从而相对完整地呈现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三、台湾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

目前台湾主管生命教育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为“教育部生命教育委员会”,下设四个工作小组,分别为研究、发展及评估组,课程与教学推广组,9币资及人力培训组以及宣传推广组。各组根据不同的主题,研讨不同的方案,以此作为生命教育委员会研讨生命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2001年被定为“生命教育年”后。台湾各类教育机构全面推行生命教育。当年7月,政府部门对外公布“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1~2004)”,该计划共提出六项生命教育目标,分别为:(1)生命教育与终身学习密切结合。(2)生命教育必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心。(3)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推行生命教育。(4)重视生命质量的时代来临。(5)学校提供

多元学习,发展学生多元智能。(6)兼具学生科技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该计划已实施完毕。但上述六项目标的达标率相当低。主要原因在于相关行政人员更替频繁,计划执行单位未能落实。虽然中程计划未能达成原定目标,但是台湾教育行政部门仍然持续推进一些生命教育的相关计划,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在幼儿教育领域,许多一线幼儿园教师投身于生命教育实践,主要采用主题教学的形式,以自己任教的班级幼儿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主题以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研究方法也日益多元化。虽然幼儿园现有的生命教育活动缺乏整体的主题设计,但其教育价值与意义仍值得肯定。笔者也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命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活动,运用图画书作为教学活动、亲子互动、师幼互动的载体。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在幼儿园中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研究,以期能为台湾幼儿园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台湾民间也有许多以推行生命教育为主要宗旨的团体。这些团体举办了各种生命教育研讨活动,以教师生命教育研讨为主,以学生夏令营及家长研讨为辅。民间团体的推动虽然对生命教育理念的推广很有帮助。但是在应对生命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如社会支持度低、师资培育的挑战及教材编写与制作的挑战等)方面,似乎贡献不大。许多民间团体经常举办以校长、教师或家长为主的生命教育研讨活动,但是各团体所秉承的生命教育理念仍有相当大的差异。比如慈济相关机构的生命教育理念着重于生命关怀。对各种伦理思辨主题的讨论较少,而且通常将生命教育视为课外活动内容,较少强调生命教育在正式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余团体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也有类似问题。因此,各个民间团体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广生命教育的理念。提高人们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在其他方面贡献有限。

四、讨论与建议

近十年来。台湾的生命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必须加以正视与解决。

1 生命教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社会支持度低。虽然很多人赞同生命教育的理念。但很少有人认真思考生命教育的意义。也很少有人知道落实生命教育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台湾社会的主流思想是物化的功利主义,相当漠视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争取台湾社会对生命教育的支持及认同,并进而转变社会的主流思想,已经成为推行生命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长远而艰难的任务。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12

一、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课程建设功能

1、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优质资源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它见证了党和人民积极投身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折射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革命精神、思想作风和优良品质。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内容同宗同根,又与时俱进。因此,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质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奠定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2、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是光荣还是可耻的评价标准。 [2] 价值观与利益观有着“天然”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秉承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置个人利益不顾,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其彰显的价值观来看,它再现了我党我军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坚持人民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倡导的的价值观、利益观教学内涵形成了天然的“联姻”, 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教学导向。

3、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先进文化根基

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3] 红色资源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而且凝聚了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制度,承载着革命军人听党指挥、匡正勇胜的军魂,勇往直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保家卫国、爱国爱民的革命情怀,英勇牺牲、献身使命的革命气节”。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就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等先进文化。因此其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红色资源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奠定先进文化根基。

4、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的有用性。个人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知识传授的实际效果、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和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真正要实现这种教学效果,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而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太感兴趣,也不易理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坚持感性和理性相结合。革命先辈、先烈战斗生活过并遗存的物态文化,红军官兵的英雄壮举,红色事件的革命传奇,红色历史文化的魅力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动的感性素材,将其应用在教学中,能够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开展体验式、情景式、讨论式、调研考察式的教育教学。“通过参观革命根据地,观看红色经典影视片,举办红色论坛等感性教育形式,来触发学生的感官,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5]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红色资源中凝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优秀文化、高尚品行、优良作风和伟大精神等,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1、有利于树立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个人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倘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理想信念是红色资源的灵魂,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对实现共产主义、对建立自由民主富强国家矢志不渝的追求上,体现在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始终如一的践行中。“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困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6]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表现我党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的内容。如长征就是信念不朽的象征。年轻的红军官兵在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在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有理想和信念。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崇高的理想信念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因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精神的贫乏反而日益凸显,许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搞的不是社会主义,遇到困难挫折就退缩不前等。而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往往也只是讲大话,进行空洞的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红色资源折射出革命先辈们为夺取革命建设伟大胜利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又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因此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素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红色资源中凝聚的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卓绝的斗争风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等,充分体现了革命将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这些道德教育元素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榜样力量。把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元素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社会主义新人。例如,在引导学生培养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在韶山纪念馆,的一件件遗物震撼了大学生们的心灵,他们静静地听着讲解员介绍件件遗物的来历,那件有73个补丁的睡衣,那双连鞋匠都无法修补的皮拖鞋,那件接见客人用的假衬衣、衣袖,那张生活费账单……同学们说:“留下来的遗物,不管大小,无不反映了艰苦简朴,爱国爱民的伟大人格”,“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的一生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7]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像学习,注重培养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道德情操。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红色资源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浓烈的爱国之情。自强不息、热爱祖国、爱好和平、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等爱国主义精神是红色资源的生动写照。《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文物保护单位及体现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城乡先进单位、重要建设工程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及民族精神培育,对大学生集体参观此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律实行免费。现在很多省市有关单位都在进一步开发当地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仍然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红色资源中蕴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可将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有效融入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如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组织参观、瞻仰、祭扫活动或展开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8]不难看出,艰苦奋斗的精神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表现我党艰苦奋斗的内容。如在井冈山时期,由于反动派的围剿、封锁,根据地条件非常艰苦,、亲自带领军民动手挑粮、纺布、种棉花、上山采药等,战胜种种困难,最后粉碎了的围剿封锁,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新中国刚成立、国家经济和技术还很落后,特别是受帝国主义威胁的背景下,很多优秀科技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在短时间内,发明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在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将红色资源蕴含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可以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帮助学生纠正对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偏差理解,给艰苦奋斗精神内涵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刻苦钻研、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

[参考文献]

[1]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

[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

[3]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48.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04).

[5]史辉.高校利用红色资源建设德育课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19.

[6]王一平,段克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7.10.23.

[7]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6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41.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课题“以湖南红色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011161B)

生命教育理念论文篇13

一、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发展历史较短的学科,体育教学缺乏有效理论支持,实际的体育研究更加倾向于其他学科理论,实际的研究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实证研究中,希望通过科学和理性的分析来掌握健康、体育之间的规律,但是却忽视了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协调性,否定了体育科学生命性特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使我国家庭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青少年在家庭中受到溺爱,因此一些学生对人缺乏感恩,严重缺乏生命意识,因此,校园中出现了很多自残或者是伤害他人等事件。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学中缺乏生命教育理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教学对策,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改善学生体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精神生命教育,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完善对策

1.教学目标中加重生命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生命教育理念对提升高职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高职学生生命发展特点以及生命发展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大纲来制订生命教育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生命教育、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目标过程中,需要重视生命内涵,结合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以及精神生命等内容,完善培养要求,制订出更加符合体育教学需求的复合性教学目标,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身心体验

现代化理念影响促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实践,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开放性学习环境,尊重教学特殊性,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从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来看,普遍采用“放羊式”的宽松式教学方法,学生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身心体验,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生命意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生命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3.更新生命教育理念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理念相结合,体育教学内容需要满足职业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生生活来构建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生命教育实际需求。从目前社会发展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求会直接影响培养工作目标,因此,需要重视培养学生职业体能,并将其纳入体育教学内容中,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特点来设置更加真实的学习场景,尽可能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学生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高强度活动直接影响生命质量。这就需要坚持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作用,重视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实现职业保健知识与体能训练之间的结合,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完善学生生命发展系统。

三、结语

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生命教育是重点内容,教师需要重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意识,使其更好地理解生命,创造生命价值。总之,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重视生命教育理念的系统性以及理论性,实现生命教育理念与职业生产之间的有效结合,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结合时展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