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公开教学论文
公开教学论文篇1

(二)课堂上的活动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的讨论流于形式,起不到作用。课改的大潮汹涌而至,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无疑能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有不少公开课,老师动辄就让学生们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但是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却难度不大,学生稍加考虑就能够正确回答。这样的课堂讨论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课堂上的表演没有内涵。在很多的公开中中,那些教师们为了能够为课堂添加亮点,往往叫学生在课前花时间准备各种“节目”。这些课外功夫确实能够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却也容易让学生跟文本距离越来越远,最后让学生无法体会到文本的含义。

二、还初中语文公开课“真”面目

(一)教师需要端正心态

教师们需要认识到“课堂教学内容的缺憾未必不是一堂好课”。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这让我们教师们可以充分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很多的教学这都希望在公开课上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而这些也似乎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他们却很少去考虑到教学的实效。公开课中的许多方法和策略我们无法贯彻。那我们何必要寻求公开课上内容的完美呢,我们平时的课有许多内容上的有一些缺失,造成了一些缺憾,但不是上得很精彩吗?例如在教学《雨说》时发现学生大多数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和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文本。于是笔者即兴发挥来了个课堂朗读比赛。学生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课文朗读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有好几次笔者试图将学生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研读文本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笔者就将研读文本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学生朗读了一节课。如果说这堂课有缺憾,那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目标的整合教学,如果这是堂公开课,未必是堂好课,但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这未必不是一堂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乐于参与的朗读课。

(二)少一些花哨,多一些实际的指导

如今的公开课很多的都是在追求观赏性,那些教师们为了能够营造出一个完美的课堂,在课堂上又是搞合作学习,又是用多媒体,一会儿让学生表演,一会儿又是做游戏。课堂看上去非常热闹,但是一旦褪去这些豪华的外衣,却又还能够留下多少精华?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适当的运用、表演、合作、游戏等形式的点缀,确实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真的离不开这些形式。现在还有很多的教师更加欣赏的是教育艺术家们的那些返璞归真的“家常课”,没有什么多媒体课件、游戏等,只有一本书,一枝粉笔“,道具”如此简单,但艺术家们课堂如一首诗,从容、自然、成熟,越品越有味。

(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思考

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想的设想,但却并不是一点都不可以改变的教学过程的“样板”。说到底,教学并不是演戏,学生也不是戏中的演员,他们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因此课堂上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的不“领情”、教与学之间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够埋怨、责怪学生,更加不应该硬把学生往教师的教学思路上牵。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因势利导调整教学“行程”。通过教师“导”的艺术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正常开展下去。

公开教学论文篇2

一、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文学类公选课数量较少,课程变动大,缺乏精品课程。

我院每学期文学类公选课在2~4门浮动,相对于全院110门左右的公选课而言,比例偏低。根据对本校学生公选课情况进行的调查,有65%的学生反映文学类公选课开设不够,较难选上。仅有的少量文学类公选课中只有《中国现当代小说与电影》、《名著电影赏析》是相对固定的,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则较少涉及,就连传统的唐诗宋词,国学名篇等也鲜见开设。学校曾有教师开设过《戏剧戏曲赏析》和《中国古典诗词赏析》等,却往往因各种原因持续不了几个学期。因此仅存的文学类公选课往往处于孤掌难鸣的境地,难以形成一批有口碑、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课程,更无法利用文学类公选课的整体效应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推进审美教育。

2.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造成上述情况的诸多原因中师资力量薄弱显然是首位的。首先,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没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文学类公选课很少由专门研究文学的专业教师兼任,而是由文秘专业或大学语文组的教师开设,教师们往往很难做到跟中文系教师一样将专业研究与所任课程紧密结合,更不用说有些非文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仅凭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跟本科院校的教师们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其次,相当一部分文学类课程教师除上课外往往还兼行政工作,因精力有限或对公选课不够重视而干脆放弃开设公选课,这让原本就薄弱的师资更加势单力薄。最后,较少针对教师进行文学类公选课课程培训。虽然在师资培训上我院一贯非常重视,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两到三次的培训机会,但这些培训绝大多数都与专业课相关,极少有教师针对自己开设的公选课接受专门培训。

3.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实效欠佳。

与本科院校一样,文学类公选课属于高职院校公选课中比较受欢迎的课程。然而据笔者了解,此类公选课的课堂实效却欠佳。一方面,在电子通信产品极为发达的当下,网络视听娱乐对学生的诱惑日益增加,很多学生已经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作。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依然采用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依旧遵循传统的教学流程:简介作者与作品写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文学类赏析课程不仅要与专业强的中文专业课程有别,而且要与具有专题性质的文学讲座有所区别,仅靠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削弱学生的参与感。有些教师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尝试增加互动环节,采用讨论教学法。由于部分学生对公选课重视程度不够,事先准备不充分,对要进行讨论的作品并不熟悉,因此讨论环节往往流于形式,难以深入。

更严重的是,学生消极被动的上课态度反过来削弱了任课教师的热情。据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的调研发现,有近50%的学生对上课时播放视频持支持态度,而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人文类公选课教师上课时播放视频时间超过50%,视频资料尤为丰富的文学类公选课更是首当其冲。以播放相关电影、电视剧代替讲授与讨论,学生乐意,老师轻松,却是看似双赢,实则双输。多媒体适当运用于教学中本来既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播放频率过高,时间过长则无异于让学生放弃了文本阅读,怠惰了思考,长此以往如何做到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提高?

4.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导致抄袭成风。

现在文学类公选课一般都以课程论文方式取代以往的试卷考核,论文方式看似灵活,理论上说可以考查学生多种能力,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成了滋生抄袭的温床。由于学生们很少阅读作品,因此对于文本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与感悟,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在资讯极为发达的今天,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论文资料简直应有尽有。因此,学生的文学类课程论文往往抄袭成风,或拼贴剪切,或甚至干脆“乾坤大挪移”,整篇照抄。教师虽然想出各种方法防止、打击抄袭,但往往防不胜防,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时间长了难免不在学生中间达成这种共识——文学类公选课既轻松又好过。因此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虽选者众多,然而认真听课者却寥寥,教师以放映视频敷衍了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二、高职院校文学类公选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课程设置,鼓励专、兼职教师开设文学类公选课。

首先要鼓励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坚持开设文学类公选课,除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外,还可以外聘请其他院校优秀的中文专业人才开设此类课程。要选取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各部分中的经典与精华,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与学生需求,设置比较全面的文学类公选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程群的整体优势,充分培育更优质的精品课程,最终提高文学类选修课的美誉度,树立良好口碑,形成良性循环。

2.加强本校师资培训。

要加强对文学类公选课教师的培训,尤其要对那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进行强化培训。针对教师开设的公选课程想方设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参加各种针对课程的网络培训与短期的师资培训班,也可以通过去知名学校相关专业做访问学者的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我院就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去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专门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例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须结合自己所开设的公选课进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以文本阅读为核心,坚持讨论教学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要打破“教师上课放电影,学生论文靠抄袭”的恶性循环,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近年的教改中,讨论教学法的重要性已经渐渐为大家接受并付诸实践,在多类专业课教学中也颇有收益。很多教师明白阅读—讨论教学之于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施。因为讨论教学法的灵魂在于受众,即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作品)的熟悉程度,没有学生对作品的阅读(文本细读),讨论教学难免流于形式。笔者认为必须把考核纳入讨论教学法,将其拓展为整体模式,因为不强调文本的重要性,不想方设法让学生配合阅读,那么讨论必然与阅读脱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讨论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不配合老师的要求,不熟悉文本,既无问题意识,又没有经过思索,则很容易让讨论流于形式,实践证明收效甚微。因此,讨论教学必须有一整套教学环节的设计来支撑。

笔者以《西方文学名作赏析》为例谈谈讨论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教学中首先在第一堂课布置本学期要学习的作品,并且把每个作品要求讨论的重要问题附在每一个作品的后面。要求每位同学选择其中的四篇作为自己的精读篇目,其他作品为泛读作品,只要求知晓情节。精读篇目要求在课外进行阅读,并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做好讨论笔记。课堂教学先由教师对作品作者、写作相关背景等做简介,然后由参与讨论的学生集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相互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中起到引导、提示、总结的作用。具体流程如图:

4.建立多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习主动性。

要使上述讨论教学流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将考核模式纳入到模式中。既然文学类公选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审美能力、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那么考核方式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为了让学生重视文本阅读,就要大力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降低期末课程论文或试卷的成绩比重。把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期末成绩以恰当的比例纳入到总体考核中。笔者在实践中为了突出阅读、参与讨论的重要性,干脆取消了期末课程论文,并将课堂讨论规则加以细化,根据学生每次参与讨论的综合表现给出分数,并规定读书笔记、课堂讨论与出勤比例为6:4。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与讨论的积极性,端正了学习态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讨论教学法的实施。当然,在具体的实施中要结合每个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化规则,以公平且开放的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5.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文学实践活动。

由于公选课受教学时间、授课计划等因素制约,不太可能对某类文学作品或某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掌握学生感兴趣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将它们与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整合起来,开展以专题形式为主的人文讲座,尽量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还可组织学生现场观摩或参与“经典诵读”比赛、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文学活动,可在多重文化语境中重温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将表现记入平时成绩。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在全校形成一种非常浓郁的人文氛围,这对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渠道,担负着学生人文综合素质提高的重任,关系着学生品德养成、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择业等问题。其中文学类公选课又是人文类公选课中的一个大类,通过对文学类公选课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解决如何增强师资力量、合理设置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文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切实发挥文学类公选课作用的可行之路,将是每一位人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公开教学论文篇3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公开教学论文篇4

(一)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自1998年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办就组建设置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论证组,展开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前期论证工作。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00年8月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2001年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开设,全国24所高等院校第一次招收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2004年将试点高等院校扩大到47所。现在又增加了23所承办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公开教学论文篇5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24-03

一、办公自动化时代公文写作教学现状

办公自动化时代,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进行工作,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文书的写作和处理大都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行操作。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一体化教学要求,主张有条件的院校在同时并行理论与实操教学。一体化教学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相关写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这就满足企业对新员工“一到岗就能上岗”的要求。一体化教学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公文写作学科一体化教学开发严重不足,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结构字句训练,轻word版式设计

目前公文写作教学依然停留于旧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操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注重公文结构安排、语言的顺畅程度,培养学生时一般训练公文结构安排、遣词造句等。许多老师认为公文写作就是公文结构的安排和字句的排列,故实操教学就是写作训练。站在发展的历史观来观照这个认识,其错误就在于忽略了计算机时代对公文写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重手稿写作训练,轻计算机操作训练

部分教师受传统习惯影响或教学设备限制,公文写作教学及作业批改时仍采用手动形式。然而,办公自动化时代,文书的写作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若写作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习惯于手写、专业于理论,外行于办公自动化下的写作实际操作,被用人单位贴上“眼高手低”的标签。办公自动化时代,公文实操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公文内容的写作训练,还应包含基于word的公文版式处理训练,只有结合word的处理技术开发公文实操教学,实现一体化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学生懂理论、懂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公文实操教学内容不完整的原因及改进思路

多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师实施教学时局限于学科特性,认为公文写作仅仅是写作的问题,只要把写作之道传授给学生就了事。殊不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办公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Word的广泛使用使靠一张纸、一支笔撰写公文的历史逐渐远去,换言之,当今社会在深谙应用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秘书提出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之一:娴熟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处理文稿。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制定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并重理论和实操教学。很遗憾,无论是公文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的实施,都过于注重理论介绍,而忽略甚至无视实际操练,导致实训教学得不到全面落实。办公自动化下,公文写作实训应当包含文书写作和版式设计两部分。笔者详细查阅了100余种应用文写作教材,发现实训安排都只停留在写作的层面,丝毫未涉及版面设计。又查阅将近百种文秘办公自动化书籍,也未发现有哪一种讲述版式设置,只是照搬计算机基础有关Word处理技术的章节,与公文写作的实际操作的特殊要求完全不符。

(一)版式实操教学缺失的原因

造成公文格式实操教学缺失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三个。

1.传统作业下,文稿写作、版式设计跟文件印刷的脱离使秘书不必负责版式制作。“由于原稿(特别是手写稿)与正式发出的文本在格式上有所不同,为此,需要在付印之前根据标准的公文格式对原稿各部分的排列次序与位置做出设计。”传统版面设计不是直接对页边、字型、字号、行距、字句、图表进行规划和调整,而是“将版面设计的结果逐项签批在原稿或版式设计说明上”,再交由文印部门排版和印刷。既然排版和印刷不是秘书的职责,是否掌握排版技术就无关紧要了。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称格式)》的限制。当下,公文几乎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写作和版式设计的,我国竟然未制定电子公文格式标准,只能“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的有关规定”,但《办法》缺乏操作标准,还得参照《格式》。《格式》虽然“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却非建立于Word的处理技术,不能精确指导基于word的公文版式制作。国家参照《格式》编制公文写作教学大纲时就不可能不忽略了计算机处理的内容。

3.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文稿写作、版式制作、公文印刷一体化的出现使原本由文印部门负责的工作一并成为现代秘书的工作职责,业界却未编著结合三者的教材,教师只能囿于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展教学,侧重文稿写作,而忽略版式制作的实操教学。从教务的角度看,Word的处理技术已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不需要专门开设基于Word的版式设计课程,殊不知《计算机基础》对Word的处理技术仅只作简单的介绍,还不足以实现公文版式的制作。这两种落后的教学观导致学生得不到必须的技能培训,以致不能胜任工作。笔者广泛接触多家单位的公文,出现版式错误的绝非少数。

(二)开发公文版式实操教学的思路

公开教学论文篇6

(二)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

公共管理教育强调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式教学、实习式教学等方法。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对案例教学虽然重视,也将案例教学融入课程中,然而总体来说,没有建立起高质量、规范化的案例库,缺乏对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深刻理解,没有建立案例开发与研究的激励机制。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情景教学、社会实践不足,导致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仍不成熟,难以达到MPA教育的目标。

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根据各高校招生简章显示,在全国100所有招生资格的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所开设的课程数量有限,各院校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由于课程丰富性的相对欠缺,也就是选择空间小,使学生无法行使选择权。为了适应加强专业之间这种趋势,课程设置也逐渐拓宽思路,一些跨专业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高校的这种作为力度不够满意,课程设计中跨学科思想不足,加之跨专业课程资源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意识,对于专攻于学术的普通硕士来说,会导致其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可能会越走越窄。

3. 学位授予制度不够严密

首先,我国对于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内容没有紧密结合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步伐,并且对于学科的实践性和复合性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学位论文答辩的环节,有些承办院校流于形式,没有使论文答辩真正起到作为整个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总结验收的作用。从答辩审议专家组的组成,到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MPA学员对于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二、改进和加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完善课程设置

高校要精选或采用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发高质课程。要培育高质又高效的课程,必须拥有优质的资源,除了依赖优质的师资以外,还要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笔者认为有必要和可能将部分学科、专业必修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培育,这样既有利于稳定课程体系,更有利于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专业基础。以充分了解学生需要和教师教学能力的作为基础规范课程开发。把好课程开发关,对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以科学论证是规范课程开发、加强课程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加强学位授予环节的管理

首先是正确把握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灵活多样;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创新性;论文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要综合反映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使学位论文的答辩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位在公共管理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在学位论文答辩环节,应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加以正确合理的评价。只有课程考试合格和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才可以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从国际上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教育较为成熟和完善。尽管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仅从公共管理硕士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形式着眼,借鉴其相对成熟的经验和思路对我们现阶段发展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来说,不无裨益。因此,应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各个角度,展开国际比较与交流,取其精华,以之为我们提供启示。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专门人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积极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加强研究探索,广泛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宝贵. 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2004(1):21-23.

公开教学论文篇7

1.2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4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公开教学论文篇8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必备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开始从纯艺术领域走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广泛吸收人类现有的艺术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课堂

任何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是艺术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模式和载体,是其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资源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当今校园,音乐节、现代舞等艺术活动十分普遍,但却也显现出艺术理论的粗疏。缺乏理论的校园艺术活动最终会走向乏力与尴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公共艺术理论教育,在学校开设艺术理论类课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把现有艺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筛选;调动起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理论教学的普及性;从人、物、财上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库,并逐步通过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论教学。

二、实践维立足于艺术创作

以艺术创作为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扣艺术实践性,借助校园艺术活动,简历自己的艺术活动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真正领会艺术的本质。公共艺术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与艺术实践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和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摆脱职业艺术演出的专业元素,而变成一种朴素的艺术锻炼行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展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此外,在课外艺术实践的模式建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脱离课堂教学的狭隘思维,并且在专业艺术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艺术社团,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以及大量的学生自发演出活动等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三、在生活中实现艺术教育的应用

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欲演欲烈的大众文化艺术活动,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大众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充满着“亚戏剧“”亚舞蹈”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形态的艺术教育决定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正统艺术教育的束缚,把艺术生活有效结合,利用灵活、生动的艺术形态植入于校园生活中,使校园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所”。如戏剧表演就越来越多的融入学生生活。有专家指出:“戏剧教育应该考虑走出‘艺术戏剧’教育的‘象牙塔’,再建一个艺术戏剧的‘工作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亚戏剧”形态方面表演实践,为各种人生情境做“预演”,让学生全面融入艺术情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多变的艺术场所。

四、从本土艺术文化教育着手

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忽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土文化艺术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它硬钢成为艺术教育的特色主题加以推广。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强调“: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2]在艺术文化教育的设置中,应当更为深入的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把其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拓展艺术教育范畴,利用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主题艺术教育,再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这样,既能够促进本区域文化发展,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能更好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并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一系列完整、规范的艺术教育体系。让艺术教育超越单纯课堂教学而进入全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超越实践经验而升华为理论提升,超越艺术涵养化入生活应用,成为立体综合、多维延伸的高效过程,必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公开教学论文篇9

一、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语文、历史、英语、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八个师范类专业的公共课的实际开设情况来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表1所示,这八个专业开设的公共课门数为1到2门,开设门数在总门数中的比例为5.6%、11.1%;学分为3分、4分、6分,占4.2%、5.6%、8.3%;面授学时为36、48、84,占6.4%到14.7%不等。分析这些数据,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公共课课程设置门数、学分、学时都偏少。从表中得知公共课平均课程门数、学分、面授学时比例都在10%以下;2.公共课具体开设的课程都为工具技能类课程。从表中得知,开设的英语课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属于公共课中的工具技能类课程;3.政治理论课没有涉及。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公共课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尤其对于学历教育来说是必须修习的课程;4.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人文科学类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掌握知识而开设的课程,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要具有丰富而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系统,以便运用多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因此,在师范教育中开设人文科学类课程是相当必要的,当然函授师范教育也不例外。

二、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专起本)公共课的调整策略

1.适当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公共课是学历教育必不可少的通识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完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最基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念,培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最基本的外语语言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公共课一般包括社会科学类课程(以政治理论课程为主)、人文科学类课程(历史,地理,文学等)、自然科学类课程(物理、化学、科学等)及工具类课程(外语、计算机)等。适当地增加公共课的比例,增加公共课开设的门数、学分与学时,学生才有机会真正地学到所需要的通识知识。

2.拓宽公共课程范围。对于师范生来说,完善其公共基础知识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师范生扮演着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只有具备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加自信和自如地回答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开设综合课程,所以更加要求中小学教师具备系统的科学人文社会知识。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作为职后提高教师水平的学历教育,参加学习的大都是来自中小学教育前线的教师,他们对新课程改革深有体会,更清楚自己在教育深造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的内容和技能的操作。所以,全面地设置函授教育公共课,有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和自身的职业生涯成长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在已有工具技能类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政治理论课程、人文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3.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公共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所需做出相应的课程选择。比如,政治理论课程,可以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与法律、形势与政策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门或者两门进行修习。公共课在限定修习门数的情况下,任意选择进行修习的具体课程。

三、结语

云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承担着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学历教育的任务,作为它最主要的办学层次的专起本教育,是函授教育的主体,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小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函授教育本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只有公共课结构不断调整,才能更好地保证教育质量,为云南省的基础教育作出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公开教学论文篇1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JX11ZY007)、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课题“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24-03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的功能与作用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而学生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如“高等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逻辑思维能力等,并奠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以及共产主义信仰等,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学生从事岗位工作、实现专业发展、谋求职业迁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

1.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具有传播和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从微观角度来看,教育应把人作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即提高个体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曾有过权威论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因其职业性,开发个体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功能则更为明显。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根据其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把职业教育的目的界定为: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从上述分析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人的个性和能力发展;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观,应该是包括素质和能力在内的“大能力”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

承认能力是多维的,就必须承认能力的结构性和不同岗位人群的能力结构差异性。按照目前国际通常的分类方法,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其中,基本能力是任何一个职业人排除职业因素要求外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职业能力,它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具有普遍适用性。专业能力是指特定职业或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行业的能力;二是特定岗位的能力。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Mertens)于1972年提出来的。通常是指一种跨职业的、可迁移的、具有促进性的、一般的能力。[3]

2.公共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分析

课程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手段。对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16名学生(覆盖全院所有专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67.7%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和方法能力”、49.4%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迁移和社会发展”,①表明学生已经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公共课的作用。公共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应得到从静态角度、遵循知识—素质—能力的路径的全面分析,即课程要传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素质、最后形成什么样的能力。

公共基础理论课以传授必要的知识为基础和起点,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最终把知识和素质外化为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从而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所以,公共课程与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关联度极高,基本涵盖了职业对学生要求的各种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动物”,他不仅要完成操作性、技术性的岗位工作,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呈加速态势的技术革新和日益频繁的职业和岗位迁移。因此,学校必须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深化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形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直接正相关性。

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的设置与运行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理论课开设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历程。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用技术的培养,而将一些操作性较弱且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在后一步考虑,甚至不作考虑。随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加之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必要的公共课程,但基本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完全按照学科体系进行传授,忽略了公共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没有得到贯彻。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指出:“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随后,各个高职院校开始理性思考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公共课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从课程性质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如“思政课”、“体育”等属于必修课程,“大学语文”等属于选修课程;从政策要求来看,可以分为国家规定的必设课程和根据学校实际开设的具有工具性的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属于国家规定开设课程,“高职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属于工具性课程,还有一些属于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课程,就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包括“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文献检索”、“创新教育”等。但调查发现:由于在客观上仍然存在着专业能力培养第一位的思想,公共基础课的开设门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51.6%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49.4%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素质拓展项目”等方面的课程,38.9%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音乐等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课程,而目前这些课程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均未开设,其他院校也鲜有涉及。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的现状,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开设,而满足学生需求、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开设。

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效

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协调推进。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已经从思想上开始认识到公共课教学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但目前公共基础课程确实存在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脱离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单一等问题,亟待改善。[4]这些反思已经触及到了公共基础理论课问题的实质,从而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

第二,已经开始对各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目前来看,各个高职院校均已从理论探讨层面转向了实践探索层面,开始着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归纳起来: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即积极实行模块化教学;增加与学生生活、思想、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实际相关的内容;对教学大纲进行颠覆性的修订,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向等。二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是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考核方式创新表现为:从传统的“单一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转化。

第三,教学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学生座谈会可以看到:2009年,学生座谈会关于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改进性意见34条、2010年24条、2011年22条、2012年上半年共收集学生意见16条,其中支持性意见4条、政策性咨询等非教学范畴意见3条,实际改进性意见仅9条。②从学生测评结果来看,近三年来,公共课教师评教分数均在90分以上:2009~2010学年为91.96、2010~2011学年为91.50、2011~2012第一学期为93.93。③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对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效果。

四、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公共基础理论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归结起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需改进

由于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其所受教育基本是学科性知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科化,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另外,公共课教师把高职教育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忽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也是公共课教师教学观念不能切实改变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很多公共课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体现职教特点”、“不愿意放弃课程知识的学科化”等想法或多或少存在。

2.教学内容需调整

目前,许多公共基础理论课程还延续学科化的内容体系。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教师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因此,教学内容蜻蜓点水,学生感觉课程内容空泛而缺乏针对性,学无所获,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因此,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问到“对公共基础课没兴趣的原因时”,50.13%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23.73%的学生认为“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没什么用途”,这反映了当前公共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现状。

3.教学方法需更新

在实践中,公共课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并不十分紧密。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公共基础理论课缺乏兴趣,认为“教学方法呆板”的占45.25%,认为“教学方法不灵活”是当前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61%。这也反映出公共课教学方法亟待改革。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师偏重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明显体现;手段单一,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承担了课堂教学的全部;部分教师表演式地上课,常常是满足了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方法不仅与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正相关性,而且具有直接对应性。因此,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4.考核方式需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核方式需要改革”,高达85.75%的学生认为公共课考核应该是“根据课程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能力”,反映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期待。目前,尽管一些公共课考试采取了开卷以及其他形式的考试形式,但总体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缺乏多维考核评价手段;三是学生的能力体现是过程性的而不是点式的。目前,虽然也把作业、出勤以及课堂表现等纳入考核,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其他能力,如创造性思考能力、批判能力等还没很好的得到体现。

5.教改原则需明确

公共课改革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基本要求是良好的职业能力。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行为,其改革的原则必须坚持能力本位,对于公共基础课来说,就要挖掘课程教学中包含的能力因素。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也都开展了教学改革,有的是根据教学方便,有的完全根据专业需要(如数学),有的甚至根据学生的喜好,有的片面根据课时删减内容等等,教学改革的原则不甚明确。

注释:

①该数据来源于《公共基础理论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教学改革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该问卷根据课题需要和教学实际进行设计,调查对象覆盖全院18个专业,随机抽取了31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16份,回收问卷316份,回收率100%。以下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来源于此。

②本组数据来自公共课教师参加学生座谈会的记录。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学年组织两次学生座谈会,掌握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

③本组数据来自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中心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陈新文,周志艳.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4).

公开教学论文篇11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公安院校文化的内涵

著名教育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品德的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培养学生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它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来灌输。

我们现在说的公安院校文化是什么呢?第一,先进的人文精神;第二,先进的文化模式和健康的心理;第三,先进的文化理念;第四,先进的文化环境。在公安院校文化中,所指的公安院校精神实际上是个价值的东西,是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包含的内容一致的。公安院校的社会存在的价值、公安院校对社会的责任、公安院校培养的人对社会的责任应该是什么,这都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但公安院校文化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它强调先进的文化模式和健康的心理的统一。这是说,除了价值以外,还有科学――包括思维科学和心理科学。文化模式的实质是研究人的心理倾向、思想方法和思维习惯等内容,是在一种科学认识、科学理解基础上逐渐养成的正确、稳定的心理方向,比如,遇到一个同学犯错误。有的老师认为:他没尊重我,学生不尊重老师还行吗?气就不打一处来。有的老师就不是这样,而是无论遇到什么样情况,都能想到其中到底有没有道理,而不管他的身份是老师还是学生。这就是科学的东西,是你有没有形成稳定的思想方法、思维模式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表现。

西方著名思想家孔德认为,心理科学就是要培养人们建立正确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要注意校正消极的心理状态,这是基础。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就不会融会贯通,就不会从根本目标入手研究解决所遇到的具体事务。

当然,先进的文化模式还包括别的,比如说主体意识。你有主体意识,是你对工作队集体负有责任的表现;同时,你也有尊重别人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干部也要尊重普通群众。这就是先进的文化模式。

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在公安院校精神和先进的文化模式指导下形成的,对待具体事务的理念。可以这样归纳――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强调意识形态的面目出现,公安院校文化则既强调意识形态、但又更强调科学、人性、环境这些因素。

二、公安院校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第一、公安院校文化建设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提高和升华。

第二、公安院校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在内涵上由价值向科学、人文关怀的延伸;在手段上,是技术效益层面向道德层面的延伸;在形式上,是意识形态的冷峻面孔向人性化关心的延伸。不能说今后不做思想政治工作了;我们还要更好地做思想政治工作,改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但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合新形势、新时期地需要,要与时俱进。公安院校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了过去的内容,又丰富了新的内容,从内涵、手段、外在的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

第三、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公安院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层次。理念的提出和树立,在于要不断地对学校的根本目标进行思考,不断地对具体目标与根本目标进行思考,不断地对具体目标与根本目标之间的失衡进行调节,不断的把对具体目标的调节自觉的转变成新的工作流程,转变成新的工作责任、职责和规章制度。重视文化理念的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将一段时间内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新的想法、新的理念,用这些理念来分析、判断还缺少哪些工作,还应该调整哪些工作?由此树立新的理念,并将其落实到工作职责里面去,变成新的工作内容变成新的工作流程。

从根本目标出发,对具体事件进行思考,形成具体的理念,然后新的制度就要制定出来。举个例子,可能对你们也会有启发比如说,人事处的工作之一就是职称评定。每一次基层评定程序完成报给上级评审,再予以公布。这是过去所规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但是现在我们主张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要围绕“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这一根本目标来服务,都要围绕学科建设服务。在职称评定工作中,人事处如何为学科建设服务呢?现在人事处已经开始考虑把工作做得更深入些,根据专家提出的评价意见,与每个没有被评定相应职称的教师谈话。有的人教学效果较好,科研论文也不少,但是科研成果较少,就要提示其今后要注重积累科研成果;有的人已两年未了,就应提示其要重视科研工作;甚至还应该进一步――对某个教师的科研工作题目怎么选,所在院系可以把他组织到哪个梯队里面去,开展哪个方向的研究有条件、有基础,哪个学科带头人正好有这样的基础?人事处如果能够对教师本人了解到这种程度,再根据具体情况与其院系深人沟通,让每个教师都有事干――有研究方向,有课题,都能够拿出阶段成果来,才是真正的围绕学科建设做人事管理工作,做职称评定工作。

中国著名兵书《尉缭子》有云:“夫战者,攻坚强者下,而攻心者为上。”如何在新时期新形势的高等教育改革中下好思想政治建设这手棋,至关重要。

1. 成立思政理论课教学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善马克思主义学科整体布局,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应设有四个教学分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分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体系教学分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教学分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分部。教学分部主任由公推、公举产生,享受与其他教学院(部)系主任同等待遇。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人才保证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教师的选任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依师生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实行比其他课程更为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不仅强调“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更加强调“政治坚定”,要求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结构上,更加注重教师的职称、学历等方面的平衡和优化。通过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称结构。为进一步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学历结构,不仅要求新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还注重对现任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从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

在经费保障和教师待遇上,学校除正常划拨经费外,还应专门按生均xx元标准划拨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安排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同等课酬。

在团队建设上,注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内部培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 .重视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公安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否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安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学校从抓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入手,为实现“三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以理论讲授为主,提问、案例讨论、专题讨论、对话等为有效补充,开展答疑、辩论、社会实践、举办讲座、参观等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此外,注重加强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鼓励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同时注意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既要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更要考察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察学生利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新的实践的创新能力,还要考察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表现。

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估体制,强化质量监控。建章立制,规范管理。规章制度覆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各个教学各环节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

建立集体备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将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化,要求都集体备课,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加深对课程内容与理论体系的理解,交流教学案例,探索教学方法,集思广益,提高了备课和授课的质量。严格实行听课、评课制度,部主任每学期必须听课若干次以上,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若干次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组等渠道获得的教学评价信息,由教务处统计和整理后,反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再由其根据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形成整改措施。此外,还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不定期地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况,开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加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功能,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效果

第二课堂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参与有教益的业余兴趣活动,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要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手段,经常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先进民警事迹报告会,组织学生接受传统革命历史教育,组织进行阅读《文选》心得比赛,参观各类科学人文博物馆等。通过开放的“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方法中更能体现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参考文献

公开教学论文篇12

高职英语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于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商务英语教育新模式,建设商务英语教育课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2009)中强调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和实践教学。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要具备“语言+职业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已经被视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来培养。但如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很多教师仍存在误区和疑问。

(1)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商务教学等同于普通英语专业的跨文化商务教学,忽视了高职商务专业特点。

(2)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涉及的跨文化只限于目的语文化,忽视学生将来的就业实际情况。

(3)将跨文化商务沟通内容简单等同于目的语国家概况和其他普通文化,忽视世界观、价值观等深层文化。

此次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常见商务沟通的能力,即英语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通过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各种常见操作案例分析和讨论,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将英语运用于不同的商务操作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实现高职英语教学上的工学结合有效模式。

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培养的语言学理论

1.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交际教学

交际教学法的理论核心是教语言应当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成交际的目的,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2.跨文化商务沟通理论

跨文化商务沟通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人之间的交流,由跨文化问题、沟通和商务三个变量组合而成,商务作为单一的变量,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重要变量,而跨文化交际却把商务当作例子进行研究。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从培养有效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人才出发,依据当今所盛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新模式的内涵,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创新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营造职场环境和进行有效商务交际等方法,对2010级和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216名学生进行突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探索与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实现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1.模拟商务情境,结合案例教学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分成小组,组成具有代表性文化的跨国公司,并担任公司职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公司组成人员要在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基础上解决案例中提到的问题。在真实的商务情景中,各个公司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分析,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小组案例分析讨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案例展示

各公司做好课前的案例准备工作。授课中,由各公司负责人轮流组织讨论。在讨论中,组员可提出建议,各公司可以提出异议,并可把这些建议、异议在黑板上或用投影表现出来。学生描述要清楚、简洁和连贯,不要用长句。然后,各公司开始准备他们的小组讨论报告。

(2)做讨论报告

各公司报告讨论结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每个公司一一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同时,学生要详细地做笔记,为下一步公司讨论做好准备;还要把本公司考虑不周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个阶段是交流的过程。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各职员平等地分享公司的报告时间,共同参与。

(3)班级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综合各个公司的讨论情况,写出问题解决的详细报告,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交际能力。

2.开展模拟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和竞赛评比

为了贯彻落实2012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以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为载体,深化‘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精神,国际商务语言系举办了“秀口语技能,展职业风采”为主题的英语职业技能大赛。学生在比赛中需要提交模拟商业计划书,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公司展示。

通过此次比赛,提高了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常见商务沟通的能力,即英语语言的职场运用能力。通过在商务情境中,在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将英语运用于不同的商务操作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实现教学上的工学结合有效模式。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学生可以利用多样的学习材料,通过模块建构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使课堂教学真正交际化。例如,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上,对Entertaining Your Clients一课的讲解,我先组织学生看一段有关如何维系业务关系的视频,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What people will probably become the clients of your company/enterprise?What preparatory work should be made before entertaining clients?What do you care most when choosing a restaurant to entertain your valuable clients?接着用PPT展示了几种维系业务关系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对其中的方法进行讨论,并且在各个模拟公司中进行演练,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从语音语调、内容设计、体态表情、语言得体和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互评,教师点评,实现多元评估,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本研究填补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改革空白,具有现实可行性。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始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传授应平行展开。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学习是一个知识增长和素质提高的长期过程。在此,笔者希望和各位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同仁共同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王宪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4,(6).

公开教学论文篇13

教研活动包括的内容很多,此处所说的教研活动主要指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的、围绕所授课程开展的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具体指任课教师有意识、有组织在一起开展的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教学心得交流等活动。

笔者认为,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以湖北大学文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为例。近十余年来,湖北大学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杨建波教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规律地坚持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研活动,活动的内容有:①集体备课。每学期即将开学时,组织全教研室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内容包括:协调授课内容,就是以本教研室自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制定讲解内容。讲解内容的制定原则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凡符合本教研室教学模式的、传统的、经典的篇目要求所有任课老师必须统一讲授讲授,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位任课老师留有发挥一己之长和针对不同专业特点进行灵活讲解的空间。②研究教材。教研室根据任课教师自身的学术积累,有选择地对《大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学术探讨,将语言文学专业前沿的相关研究信息与每个人自己的研究内容结合起来,并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写出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论文,然后结集,作为教学参考书。⑧不定期地组织讨论相关的教学问题。包括交流课程的讲授心得,探讨教学方法。④相互听课。教研室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教研室主任不定期地亲临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课堂听课,任课教师之间也不定期的相互听课,听课后还要进行相互交流。在积极地教研活动的引导下,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仅形成为一种制度,在规范的制度化引导下,相互听课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成为一种自觉行为。⑤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跟踪调查,即时通报调查信息,改进教学。⑥建立共享教学资源。提倡教师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大学语文》的资料提供给全教研室的教师共享,并由教研室主任带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制作经典篇目的多媒体教案,然后提供给全体任课教师享用。这些充分而有序的教研活动,不仅对《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引起我们对教研活动在大学公共课教学中的作用的思考。从湖北大学《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体会到,大学公共课程的教研活动在公共课教学中有这样几方面的作用:

1 经常而丰富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公共课的教学规律的探讨。长期以来,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在大学教学活动中不太为人关注,这一方面是由大学课程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受大学教学传统的影响。因为大学阶段的课程教育,已不再以培养学生通识基础知识为目的,此时的课程学习已开始按专业分门。大学里的专业课程由各专门的学科组成,每一个学科又由若干个下属专业方向构成。比如中文学科由文学与语言两大部分构成,这两个大的部分下又可作进一步的细分,仅文学又分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和写作等多个方向;而在这些方向下还可进一步地细分为多种门类,如中国文学又可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元明清文学等等。在此情形下,教师的授课内容也转向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的介绍,各门课程往往只由一两个老师教授,一门课不足以组建一个教研室,这使教研活动失去了参与者。另外,大学里的教学所关注的一是教师所传授内容的准确性,二是教师的研究深度和个性展示,一般意义的教研活动在这里也无多大的实质意义。(注:各专业都有自己的学术团体,以学术团体为单位的学术活动亦能一定程度地弥补教研活动的不足。)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各自为阵的大学教学传统格局。这种格局相对于专业课的课程性质特点来说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公共课来说就不同了。

在大学众多的专业课程之外,公共课是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课程。所谓共性,是指这类课程基本上不专门针对某一个专业而设,其教学内容为各专业所共用。所谓个性,是指这些课程既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又有着不同于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由于针对的是全校学生,所以参与公共课教学的教师也就不止一二个,这给以课程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创造了可能。又因为公共课有共同的授课内容,且授课方式与专业课程不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之间有必要开展针对本课程的教研活动。如前所说,大学的课堂教育多以单兵作战为主,而且专业课程也是一个适宜于施展个人才华的阵地,所以,任课老师较多考虑的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前沿科研信息的吸收,而对大学课堂教学中的规律往往关注不够。而在没有多专业年级同开一门课的专业课教学中,缺少了多层面的受业对象不同需求的比较,课堂较多课堂教学的规律问题也极易被忽视。公共课则不一样,由于针对全校几乎所有的专业,同一学期会有多个专业同时开设同一门公共课,这样就有了受业对象不同需求的比较,而这恰恰是任课教师探寻教学规律的重要条件。集体备课、互相听课、教学心得交流等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又为大学公共课教学规律的探讨与总结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产生了“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引入语文教学”教学理论,总结出了“以一带十,以约反博”的“规律教育+情感教育”以形成“格式塔质”效应的教学规律。

2 灵活而和谐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公共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公共课在大学教育中不受重视不仅体现在待遇上,更深层的是体现在思想意识上。公共课不重要在大学教育中已成为一种无需理由的结论。这种观念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偏见,认为公共课的任课教师是不能胜任专业课程教学的人。长期以来边缘化的处境,不仅影响到了公共课课程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担任公共课教学成为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即使眼下正在公共课教学的岗位上,却仍不放弃换岗的努力,这一现象使公共课课程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而作为一门课程,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它的主导者首先是教师,如果教师没有工作信心和热情,课程自然也就无法建设好。在这种情形下,教研室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公共课的教研室,它非但不是一个虚有其名的行政单位,更是同课程教师相互鼓励、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在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灵活而丰富地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能让任课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稳定教师队

伍。

队伍稳定了,才可能考虑教学质量的改进问题。教研室不仅是任课老师的“家”,还应该是开掘与展示专业才华的阵地。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资源,提高和改进教学。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知识侧重,年龄稍长的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的老师有冲破传统的活力,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之类的教研活动,可以使任课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启思增智。通过相互交流备课资源,可使任课教师用最经济的途径获取最优质的信息,以此丰富、深化老师们的教学内容和手段,由此还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众所周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公共课的教研活动,增进了任课老师的信心,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了解,它让本来孤立、分散的边缘人有了沟通的机会。让那些“老死不相往来”的竞争对手,有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共进的环境。教学研究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而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不仅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反过来还会推动教研活动的深入,以此形成教研促教学、教学促教研的良性循环机制。

3 明确而有序的教研活动有利于公共课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公共课在大学教育中不受重视体现在观念上的另一种反映是,多数人潜意识的认为公共课没有学术含量,或者说不存在学术含量。在这种潜意识的指导下,公共课的地位极低,甚至有人对公共课开展的教研、科研活动嗤之以鼻。更可悲的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任课教师自己也认为公共课无学术科研,所以也不注重课程的学术研究。要想从观念上彻底改变这种偏见,最好的方法就是搞好课程自身的建设,而要搞好课程自身的建设,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针对本课程展开理论研究。因为,一门学科的形成,不仅仅依赖于本学科长期的实践,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该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要想完成公共课的学科建设必须从实践和理论入手。

明确而有序的教研活动正是建立公共课自己的学科体系的重要手段。长期的课堂教学,使任课老师有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积累;教研活动,可以组织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明确地列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公共课理论等论题,供全体任课教师讨论,然后将讨论的结果形成教学大纲,以明确教学目的;以编写教材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大纲的目标;以课堂教学运用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规律,以学术论文承载与传达课程建设的实践、理论体系。湖北大学《大学语文》教研室杨建波教授的《规律教育与情感教育》、《大学语文的理论教育模式》、《大学语文的情感育人功能》等系列课程建设的理论文章,以及建立在《大学语文》学科理论指导下编纂的《大学语文》教材,再加上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师生互动授课模式”、“自助考试模式”,共同构建了湖北大学《大学语文》公共课自己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仅是杨建波教授自己多年来教学研究的结晶,也是《大学语文》教研室教研活动的结晶。这些成果正证明了教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同时还改变了传统的公共课不重视学术研究的习惯,有利于公共课课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湖北大学《大学语文》的教研活动是众多大学公共课教研活动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里我们可以看到教研活动在大学公共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挂一漏万的归纳,只是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从事大学公共课教育的同行对教研活动的重视,并激发大家主动投身到教研活动的兴趣,为改进大学公共课教育现状做更多、更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对曾经历过的教研活动的回顾与总结,为《大学语文》,乃至大学公共课程的建设做一点切实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建波,《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建波,《大学语文学习指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俞纪东,《关于大学语文师资等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7.3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