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论文实用13篇

师生论文
师生论文篇1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期盼。因为在当今世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体现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日益缩小,而最主要是体现在人的素质上的差距。因此,要想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一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为我们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素质教育也关系到我们全世界家庭的幸福问题,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才能让学生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是安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所期盼的。而人们的素质怎么提高,素质教育怎么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如期达到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师德教育是师范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师德是影响学生在未来是否拥有健康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教师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体现在他身上闪闪发光的师德。人们经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把教师形容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教师的道德水平、思想观点、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以及教师的所作所为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更进一步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我们国家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素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更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让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师范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职业特点等正迎合了我们的要求,师范生师德教育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的正确发展趋势的。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个省市、地方院校也都纷纷探索、尝试着各种方式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虽然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突出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青少年自杀现象还是越来越多;教师辱骂、殴打、虐待、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把学生当作赚钱的一个因素;很多地方院校仍然把应试教育看的很重要;有些院校始终把升学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师范生师德教育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师范生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稍加总结,我们会发现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施的现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许多学校里虽然开设了一些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并且课时量很少,最多只有一学期,学生感觉像是选修课可有可无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不是特别感兴趣,再者,理论未能上升到实践应用层面,导致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像这样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的要求而不能使其发挥实际作用的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更何况在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

(二)许多地方都未能营造出良好的师德环境

师范生师德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任务。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各级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大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师德教育,没有抓好师德教育,也未能制定出完善的奖惩措施,更没有通过有力的手段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师德个人等等。再有就是对每位教师的考核不够全面,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三)教师的角色使用不全面

比如好多教师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热情程度不高,仅仅追求学生的高分率、升学率或是自己的发展,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乏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要求即未能把“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统一起来,停留在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学生做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虽然这也只是个别存在的现象,但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的话,今后教育的结果不堪设想。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三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关键措施

第一,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首先,课程设置结构要合理,除了有专门的师德课程,还应该在专业课、公共课的日常教学中,在教学知识中渗透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让老师和学生们都根本上认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学生的实习课程和课下作业部分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模块,通过以师德教育、师德养成教育目标为活动主题,开展相关的师德养成教育活动,比如每个班级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共同的效果。再次,经常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教学名师来校讲学,让学校老师们和学生们通过学习楷模,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亲自参与体验,认真学结,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风尚,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第二,教师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目前大多院校都主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最关键的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也不能寄希望于学生们自己日积月累慢慢养成,关键是教师应该重视并且从各方面、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还可以在师德教育的过程形式、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第三、构建完善的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环境设施,增强师德教育环境氛围。依托学工部、教学部、公共艺术教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让我们深刻认识伟大的师德、弘扬伟大的师德。设立教育名言宣传栏,公开宣传、表彰奖励相关师德优秀的教师和品德优秀的学生,让大家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形成校风学风优良、制度有力、精神昂扬的大学育人环境条件。建设高雅的、积极向上的、具有师范特色的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品德,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师德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

四总结

当前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师范生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而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师德具有导向作用,决定其在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向、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伟 盛大俊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瑞,麦清,郝琦.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 林建鸿.邓小平教育思想新探[J].柳州师专学报,2004(12).

[3] 成都师范学院.构建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成都师范学院“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程”,2012.

师生论文篇2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不能唱独角戏,开始逐渐重视互动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却没有真正理解互动的内涵,只是用几个问题牵引学生,或者安排几个游戏等其他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留置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让创新走进课堂。第一,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第二,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予以应有的尊重、鼓励;第三,教师懂得把握时机,在恰当的时候释放学生能量,适当的激发,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致,又不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疲软。例如,在二年级《一分钟》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分钟大概有多长,一分钟我们能够做哪些事情?回顾一下平时我们有没有注意过一分钟我们能做什么,是否对我们有影响?接下来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计时的设备,如手机、手表等,首先让学生什么事情都不做,静静的感受这一分钟到底有多长。然后再次计时一分钟,在这一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记录下自己这分钟做什么,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在这一分钟之内做自己的事情。接下来大家将自己这一分钟所做的事情写在纸上,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大家互相比比。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一分钟是如此的神奇,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情。进行了比较之后,教师趁机提出问题:既然这一分钟如此的神奇,那么如果我们错过这一分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大家一起来探讨,看看这神奇的一分钟能有什么神奇的效果呢?教师通过这些问题一步步的导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一起探索某些未知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三、重视重难点的点拨

为互动加力课堂是学生对旧知识的消化吸收,新知识的学习知新,以及新旧知识的学习整合。在课堂的互动性遇到一些难点的时候往往容易打断学生的互动,降低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兴趣,如果教师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学生遇到新知识卡壳时,教师需要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会思考的方法。具体来说,首先,教师的引导必须及时,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其次,教师要注重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而不是等着给答案;最后,不要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不仅仅只是通过语言实现,动作和行为也是互动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听,更要看,观察学生的行为状态,让他们的互动不至于凌乱无序。学习目标是教师教学必须贯彻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也须在适当的时候了解学习目标,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具目标性。同时,目标能够有效的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将学生互动学习的愿望化成互动学习的实际行动时,再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本节课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质疑难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才能整合不同理解能力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充分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互动;同时教师要将学习中的难点充分解析,并以此为导向,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从而寻找到知识的共通点,提高知识的运用和分析能力;充分利用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带动作用,促使学生外部环境与内在学习的互动,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重点难点的引领和剖析,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例如,在《一分钟》教学中,在初步的学习之后,要让学生明白“分秒必争”的重要性。之前学生对一分钟的感受的课文学习是为课文重点难点学习做铺垫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注意分析学生迟到一分钟带来的后果,学生就会有目的性的学习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这一分钟带来的不利之处,从而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四、一个都不能少,带动全班互动

在课堂的教学中,尤其是教师在课堂的互动中,并不能吸引每一个学生都紧跟教师的步伐,参与到这个集体活动中,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有些人内向,有些人外向。外向的学生相对来说,其课堂参与度会高,而内向的人相对会少一些互动;第二,有些学生虽然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由于本身纳言,在课堂中很少能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参与度不是很高;第三,这也是由二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决定的。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偶尔的走神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段节很难跟上接下来的学习,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脱离课堂。其实这几类学生在课堂中很容易被教师忽视,会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积极参与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就会让那些孩子形成惯性,到互动时间就会不知所措,或者注意力完全不在学习上。持续下去,就会造成教学重点中的巨大漏洞,会忽视掉很大一部分学生,甚至很有可能会造成大家参与性和互动性极高的假象,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教学互动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首先要敏锐的抓住那些每次都能积极参与互动的学生,发动他们的带动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视那些没有积极跟上的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调动他们的兴趣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后,鼓励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一些能够偶尔参加到互动中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参与师生互动的乐趣,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最后使全班都愿意参与互动,并且从中有所收获。

师生论文篇3

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少家长,老师反映现在的学生(小孩)难教。要让一个个独具个性的鲜活生命在课堂里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学有所成确实不易。但相较之下,教师的育人工作更难也更显重要。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一事业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否强大、巩固。因此,教育被各国普遍认为是立国之本。与此同时,教师职业还联系着千千万万的社会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可能性,关系到社会成员必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关系到人的切实利益的拥有和维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社会使命感,崇谨的师德。育人先正己。教师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呢?怎样做才是有师德的教师呢?

首先;要真正认识理解重视师德的重要价值意义“师德”,又称为“师道”,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道德的基本意思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的:“道者,路也”,“德者,得也”。对教师而言,应该是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中华民族自古具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的优良传统。立师道,是当代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立师道就要塑造好教师自身。因为教师的形象塑造,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师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而要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的前提就是立师道。简单地说,就是要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目的是人道”。

其次:把爱生,尊生,平等待生作为师生交往的基本道德要求。

1热爱学生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它是学生心灵的重要支撑,它为学生共同生活的学习提供着爱的示范,对学生行为起着强烈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对学生应当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

人们常说教师的事业是叶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有一首歌中唱到:“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融的情谊。

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爱,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

2尊重学生

学生是由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有不同的年龄、家庭背景及遗传因素等,,他们的个性差异极大,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坚持全面施教,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他们的痛苦与不幸,切忌讽刺挖苦学生,歧视侮辱学生。

3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

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用平视的目光、对等的语言,与他们平等交往,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对待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个性成绩不同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应有差别。成长中的学生很敏感,他们渴望表现,期望赞扬,希望平等。如果教师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没有平易近人地与学生相处,就会给学生脆弱的心灵蒙上阴影,导致他们不信任学校,不信任教师,这样对学生成长不利,对教育工作也有副面影响。

再次;要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修养。

爱岗敬业、克尽职守是古今中外所有职业对各自的从业者设定的普遍性道德要求。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同样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教师,根本职责就是把人类千百年来通过艰苦努力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从严要求自己,实事求是地对待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黄宗羲曾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要做到爱岗敬业,教师应当具备良心,责任心,耐心。

3.1良心。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内心的深处”。做个有良心的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原则,只有良知清醒,才能热爱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做到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传道授业,任劳任怨。

3.2责任心。教师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的好坏和成败。教师要有责任心,就要改变观念,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从灵魂深处驱赶走应试教育的阴影,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终生负责。

师生论文篇4

一、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的好坏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理论和实践。但是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着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

1、师生交往少,关系淡漠。师生除课堂教学交往外,课后各自行走匆匆,哪怕碰面也不见得师生互打招呼,感情沟通渠道出现明显缩小的趋势。据走访了解,除了上课外,绝大部分学生课后与老师的接触为零。原因很复杂:大学扩招了,学生越来越多老师顾不过来了;科研和生计的压力让不少老师很难花更多精力在学生身上;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学生和老师之间就容易产生代沟。师生关系冷漠必然影响到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2、师生关系的疏离,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落感。有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少管制有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发展;也有人感到一种失落,他们习惯了在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下一步步前进。对于师生关系的疏离,高校教师认为:大学的班级观念松散,学生多住集体公寓,上课地点也不固定,学生很难管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加之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大多数学生不轻易找教师;且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也难以顾及与学生的过多交流。

3、课堂单向灌输多,师生平等沟通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双向的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的关系。实际上多数高校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上仅仅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机械地记笔记。有的老师说:我曾经也尝试过采取课堂讨论式教学,但大多数学生不爱提问,讨论效果不佳。比如就有的大三学生而言,除了英语口语课,20人的小班制,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其他很少有课能让大部分同学畅所欲言。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分析

1、外部环境因素。大学不是孤岛,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传递到大学之内,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变化。高等学校与周围的世界是息息相通的,外面的一切变化也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现在,大部分学生社会意识强,选择自己创业,在学习之余,兼职工作等等,这样不但有时会与学习脱节,更与老师彻底封闭。

2、师生自身因素

①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随着大学的扩招,现在老师面对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又有繁重的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跟学生交流机会不是很多。很多高校大部分公共理论课采取多班合上的“大课”制,特别是大一、大二都是基础课,教师因上大课到学期末也叫不上学生的名字,更谈不上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思想、智力与个性等。对个别专业来说,一共有6个班,每班都40多名同学,即使上专业课,教师也并非能认识其中的大部分。

②教育教学方式运用不当。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误导,还有些高校教师总在尽心训导,学生经常体验的是被动和无奈。主要原因是双方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书本知识的教与学上,相互缺乏人际交往的动机和愿望,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是难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③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高校师生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普通的人际关系,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也都会在其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一般教师比较偏爱才能出众的学生;而不认真、成绩差、爱惹事的学生,教师则看不顺眼。如果缺乏理性的指导,教师在评价、对待学生时就会感情用事,就会有失“公正”,作出对一些好的学生和不好学生都不尽合理的评价。

三、改善师生关系的对策

1、学校要全面树立学生主体观,做好育人工作。全面的学生观要以学生为本,把立足点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轨道上,做好改善师生关系的各项工作。其次要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学校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教育和服务,学校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参加学生活动,教师下学生寝室了解生活、思想现状,增加交往频率,使师生关系在和谐、团结、共勉的氛围得到升华。最后要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在教学方式上,压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扩大课堂讨论。

师生论文篇5

2.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造成师生熟识隔阂

现在选择远程教育模式的学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利益驱动型(单位提升全员员工学历需要或个人晋升职称需要)、父母要求型(大专层次中多为职高类毕业生,迫于父母命令)、充实知识型(为了充实自己而求真才实学的)。所以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不足那么其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在视屏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边学边玩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不高的情况。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这类学习模式的初衷也是为了业余充电,所以他们在时间以及心态上存在着更大的不稳定性,对地方学习中心班主任老师的各项助学、督学和促学工作不理不睬,和老师之间的沟通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即便是课程老师想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度和状况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3.师生互动双方的主体性逐渐丧失

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有人与各个领域中的知识内容的关系,在信息知识大爆炸的当今时代,面对复杂庞大的信息内容很多人无法从中挑选出最有用的,只能照盘全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似乎不再是主体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了主角不但控制主体学习者的行动而且开始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控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交流,他们通过网络构建起的关系似乎已经超越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对现实的疏离,造成互动主体内部的矛盾、冲突甚至分裂,这必然带来主体性的削弱、丧失。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也有所体现,远程教育模式的逐渐流行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网络信息流量,将师生互动的中介————语言及其文化的生存空间一点点地挤压。在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随着远程教育方式重要性的突出,师生之间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形成感情要素以及其中承载的一些文化成分就会慢慢被减弱,直至消失不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促进师生互动的策略分析

1.增进网络互动的物质条件是加快网络建设

第一,提高硬件环境水平。网络远程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离不开高质量的硬件教学水平,因为远程教育需要先进的多媒体教室为其顺利展开提供基本支持。多媒体网络教室是集形、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传输系统,它的顺利进行其实就是利用计算机手段以及网络通信手段将所有的课程内容传输出去给不同的接受终端,满足散步在各个位置范围内学员的所需,如文字、图象、声音和视频等。这类教学模式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提高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打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性突出的限制,保证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及时地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第二,提高软件环境水平。隐私性以及平等性是BBS论坛最主要的两个优势之处,不管是什么样的用户,其在BBS上的各项权益都是均等的,所有的用户在注册登录以后不管是发表论述还是进行评论或者是观望他人的评论都是自由的。例如,学习者可以登录BBS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学生的所有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公布在这个平台上然后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在信件区里,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权利对所有的老师进行提问,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任何地点阅读这些信件,并对学生的提问给以及时地回答;老师可以将自己新获得的资料数据传递到共享文件夹中,供学生们传阅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将自己获得的一些一手资料传递到共享文件夹中与自己的同学们共享。

2.学生自我表露,促进师生互动

和其他的网络交流沟通平台一样BBS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学生可以通过它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因为借助这一平台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看法,这一平台对于那些有想法却又不敢在公共场所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老师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看到自己学生的真正想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工作。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个平台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最佳渠道。通过网络平台上构建起的感情基础,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才能更加与老师亲近,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规范网络行为,提高师生互动的责任感和信任度

其实网络平台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起到拉近人们心灵上的距离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利用其隐私性以及自由开放性,可以将平时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敢发表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不管是兴奋的开心的还是悲愤的郁闷的都是一个良好的发泄平台。但是言论自由并不是无任何约束的,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只有双方以真诚并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交流,人与人之间才会有持久并信任的交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这种类型的,所以,为了对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就必须要制定明确的规范标准与基本原则在这些规章制度的限制之下,老师与学生之间才能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关系,改变老师们在学生中间的地位,让学生取得老师的信任,为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

师生论文篇6

(二)中师生自测健康调查与研究

中师生健康成长是指中师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符合年龄特征并且积极发展。该课题运用自测健康量表对被试施测,旨在了解我校中师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表现。根据表2的结果来看,本样本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各量表上的平均得分分别是7.9983、6.3285、6.6681。从该量表的评分标准来看,0分代表不健康,10分代表健康。由此可见,中师生的自测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生理健康这一维度得分7.9983,处于健康水平,并且标准差不大,说明个体差异性不大,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维度虽得分不如生理健康得分,但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这两个维度的标准差较大,提示,中师生个体差异明显,对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得分较低的学生,值得相关人员关注。

(三)中师生家庭功能与自测健康相关分析

家庭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成员信息沟通的情况、角色完成情况、情感融洽情况、行为控制情况这六个方面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家庭功能健康情况。这些方面与个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相关情况,是本课题关注的另一个重点,运用SPSS13.0统计如下:根据表3的结果来看,本样本家庭功能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等因素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等均有较显著相关,说明这些因素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影响较大。调查研究表明,我校中师生家庭功能水平略微中等偏下,自测健康中,身体健康水平较好,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水平略微中等偏上,相关性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均有较显著相关。至于为什么家庭功能水平略微中等偏下而自测健康水平略微中等偏上,可能学校教育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

师生论文篇7

既然师生关系无论从官方还是民间看都处于道德高地所要规范的范畴,而且,《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也已有将近3年的时间了,那么,我们高校教师在师生关系方面的现实状况是什么样的呢?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潜心治学、教书育人,赢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单就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而言,在师生关系方面的表现也是总体向好,师爱生、生敬师,师生之间的交往处于合理规范的层面,师生关系正常。但是,总体向好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问题。实际上,就有关媒体曝光的一些典型案例来看,在师生关系方面,少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甚至对学生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特别是近期极少数高校教师表现出的失德、败德行为,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要想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以及高校教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距离真正互相尊重、互敬互爱、和谐美好的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角度分析,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如下问题:

1.个别高校教师个人素质低下

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意识和愿望淡薄,掌控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偏弱,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师生冲突的情况出现。比如,中原省份某高校,在组织评选奖学金时,某班级有个别学生对评选结果不满,写了检举信投放到校领导接待学生的公开信箱,学校将问题反馈给负责该班奖学金评选工作的班主任王某。正常情况下,王某应当就反映的问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认真调查,视调查结果要么立即整改,要么尽力解释,尽量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谁知王某接到信息反馈后勃然大怒,立即冲到教室里大吼,“你们尽管去告吧”,甚至还骂学生提意见是“狗咬狗”,结果造成了学生更大地反弹,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造成该校在当年的全省行风评议中排名倒数第一的重大负面影响。这样的事件就是典型的师生关系方面的高校教师师德失范案例。虽然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但对该班级的学生留下了心理阴影,造成的恶劣影响。

2.个别高校教师思想观念庸俗

在师生关系方面一意讨好学生,不讲原则,与学生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互相吃请,甚至相互请托办事,把本来纯洁、和谐的师生关系搞得乌烟瘴气,走向了庸俗化。这样的案例在一些地方高校,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几乎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3.个别高校教师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在为自己的学生谋取不正当利益时大肆收受贿赂

有的甚至不顾廉耻接受或者索要学生的性贿赂,对学生进行性骚扰,扰乱了正常的师生关系。时下网络上正在热炒的厦门大学原博士生导师吴某某猥亵和性骚扰女学生的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一起高校教师在师生关系层面上利用自己的学术地位严重违反高校教师职业操守的败德行为,它严重违背了一名高校教师所应有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极大地败坏了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和职业声誉,并且给涉事的女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损害,对她们的未来发展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同时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就在这一事件尚未平息之时,又传出四川美院副教授王某某强吻女生事件,这一连串的师德事件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4.个别高校教师自恃清高

不愿或者不屑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自控能力差,对学生没有爱心和耐心,最终也因为这些自身无法克服的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酿成了师生关系事件。这样的情形看似高校教师个人性格导致,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师德失范,应当同样引起高度重视。比如河南科技大学某老师的文章《“Y门事件”对当今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启示———基于一个恶性师生关系事件的分析》就描述了一个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当然,还有很多师生关系方面高校教师师德不修和失范的情形和表现。比如,在学生考试、推优、保研、奖学金评定等活动中,个别高校教师,索要或收受学生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这其实就是个别高校教师利用手中不均衡的教育资源进行的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权力“寻租”。这些现象也表明这种师德失范行为在一定时期大有泛滥之势。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于2014年9月30日下发了教师〔2014〕10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划定了八根不能碰触的高压线,为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高校教师处理师生关系应当坚持的基本准则

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进而提出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实际上,为师之道,首在师德,总书记也把师德放在了第一位,而仁爱之心正是总书记对于教师在师生关系方面提出的具体师德要求,也是我们高校教师建立师生关系的总原则。具体来说,要建立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准则:

(一)高校教师要愿意并乐于同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如果你的“本性”孤僻、沉默寡言,更多地愿意独处或与少数朋友交往,如果和人多的集体交往你头痛,如果你感到工作时独自一人或两个朋友一起比和一大批人在一起好,那就不要选择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实际上就是在强调以师生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教师人际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会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他们也还在性格上继续延展着中学以来的叛逆性,因此,从客观上讲,这个时期的他们恰恰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度过大学———这个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务必从师德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必须严格修炼,务必学会并且牢牢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素质和技能,甘于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甘于做几乎所有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和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才能关怀和引领他们走向健康发展,走向积极向上,走向真理光明。所以,作为高校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份光荣的职业,就必须首先在职业道德层面上严格要求自己,要愿意并且乐于同广大学生做大范围地“群体往”,真诚地和他们建立广泛的良师益友型师生关系,不如此就不足以承担高校的教育教学任务。

(二)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要以仁爱之心为总原则

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在生理年龄上大多已届成人,虽然有个别学生心理年龄偏小,但总体来看,他们趋于成熟。这个阶段,他们遇事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有较强烈的独立倾向,面对重要事情或者事件有自己个性的选择,哪怕不被采纳或者被认为是错误的,他们也有一份性格叛逆基础上的坚持。那么,对于大学生的这种阶段性的特殊性,作为高校教师,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层面考虑,我们的原则是什么呢?说得好,“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所以,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的总原则就是以仁爱之心来建立良师益友型高校师生关系。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林崇德先生说过,教书育人的实践,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集中体现在“师爱”上。提倡师爱,首先要强调高校教师师爱的特殊性。同样是师爱,对成年期的学生所涉及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与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差异。这恰是针对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成长的特殊性而言。苏霍敏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因此,不用解释,“仁爱”就是总原则,对待大学生,只有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三)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应以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出发点

高校教师所做的一切,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都是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这是根本出发点。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这是高校教师承担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不容推卸。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高校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因此,在高校教师的手中能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各种有用人才,这才是衡量高校教师师德的最根本标志。或者说,高校教师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根本出发点就是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这也是高校教师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的总方向、总目标。

(四)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应坚持师生平等的基本准则

高校师生关系之所以重要且复杂,就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年龄段,他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地需要被了解、被承认、被尊重。因此,不论师生关系如何建立,基本的一点是,师生关系的双方应当是相互平等的独立主体,学生的独立个性必须得到尊重。不仅如此,高校教师还应当学会足够的包容,除了要关爱学生的成长,要认知学生的诉求,要理解学生的心理,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还要能够宽容学生的叛逆。当然,高校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地引领大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五)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应秉持民主法制的基本理念

民主法制是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它荡涤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每个时期、每个角落。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大到国际关系,小到老百姓的一粒纽扣,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一览无遗。在这样的环境下,民主法制自然成为时代主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站在高校教师的角度,必须在包容学生思想行为差异性的前提下,秉持民主法制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关系的道德维度建立在民主和法制的大厦之上,并且通过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把这种理念实实在在地传播到广大学生的心坎里,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学生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才智。

师生论文篇8

二、“距离”万里的师生关系

也许这种教师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见多识广,为人正直,性格善良,但内心火热却表面冷酷。他们衣着打扮庄重有余而活泼不足、面色言谈矜持有余而随和不足,教学之外,与学生不苟言笑,刻意塑造自身与众不同的形象,甚至故意拉开师生距离。老师对学生漠然视之,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师生之间缺乏亲和力,这样的教师虽然其教育过程可能是顺利的,其工作中的指令也是有权威性的,所管理的学生也可能是循规蹈矩的。但长此以往,只能造就教师的惟我独尊、故步自封的人格,易使学生成为唯唯诺诺缺乏自主人格的“精神奴隶”,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师生距离万里远,师生感情薄如纸。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实践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同样有害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师生论文篇9

师范生师德的养成“是从对教师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进而产生教师道德情感、形成教师道德信念、指导教师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反复锻炼,逐步成为个人行动中确定不移的倾向,即稳固的品质这样一个有机过程”。但是反观当前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在公共基础课中突出政治思想教育,在教育专业课程中突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却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专业伦理课程给边缘化了。大多数情况下,师德教育零散分布在其他一些课程中或以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没有单独开设课程作为支撑的平台。作为未来的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业伦理课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日益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这类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教师的专业伦理精神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近来我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如有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道德的章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对参与国培计划的师范生开展师德讲座等。但因为没有独立的师德课程作为载体,我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缺乏必要的平台。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的重要依据,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模块。因此,我校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契机,调整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上要树立师德的地位,在课程设置上要单独开设师德教育课程。

师生论文篇10

1.教师是学生确立人生方向的领航人或指路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一方面,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需为学生指明发展道路和成长历程,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协助他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开发自身潜能和发现个性特长,促使自己健康发展。

2.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监督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仅靠说教和示范是不能获取理想成果的,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强化,纠正、评估和监督,并与学生一道分享成功与喜悦,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方法与策略,奖励优秀鞭策落后等,才可能使学生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二)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主宰演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过去,教师几乎成为学生唯一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授知识,课堂完全被教师控制,课堂就是教师展示才华和灌输个人意志的舞台。当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了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职责。

(三)教师将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和同路人。曾今,师生角色是对立的,是不平等,是单向的。教师拥有无上的权威,学生是被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了幸福,学习的热情和灵感被消磨殆尽。现在,他们需要情感上的共鸣;需要尊重、平等、民主和个性发展;他们需要生活上的长者,而不是居高临下教导;需要老师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喜悦,分担他们的痛苦与困难;他们也希望老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而不是“全对”的代言人。

(四)教师角色要求的拓展延伸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条流动着的溪,一口喷涌而出的甘泉。教师也不再是蜡烛,他必须是长亮的明灯。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增加内存,共享现代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成果。首先,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不能唯教材而教,要有效的整合课程,开发适合实际的校本课程,实现课程的落地。其次,鼓励教学创新,要在学生“学”上下工夫,提高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兴奋点。最后,以研究者的心态参与教育教学,与时俱进,发现教育现象,设定教育策略,总结教育规律,进行教育反思,实现“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转变。

二、学生角色要求的迁移

传统教学中,学生是教师的知识容器,是强制接受者,学习变成为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只有把发展当成自身的需要,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才能激发灵感开发潜能,才能主动提高,快乐成长。

(一)变被动接受者为主动提高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遇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独立的个体应尽的本分,因此,学生“该学”;所学知识都是前人智慧的沉淀,是经过验证学生应该拥有,也必须拥有的成长阶梯,所以学生“须学”;学生的学习并不孤单,教师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为学生指明方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疑惑,所以学生“能学”;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把学习变成习惯,达到“善学”的高度,这就是学习的本质。

师生论文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秀或落后的思潮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产生了强烈的碰击,如何帮助学生筑牢思想防线,抵制腐朽观念的侵蚀,是广大政治教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笔者结合政治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这些思潮,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在《面对诱惑,学会说“不”》教学中,笔者除了结合教材内容补充案例,开展教育引导之外,还引申开去,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相当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对金钱至上理念较为推崇。笔者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倾向开展了专题讨论活动,以金钱的作用、金钱的实质、人生的价值,以及金钱是否代表一切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人生应当有更为高远的追求,人生应当有更加切合自身的定位,金钱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一个人应当在社会这个集体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一味追求金钱是一种低俗的表现,是一种人生观念歪曲的现实反映。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内心受到了深刻教育,能够正确对待金钱,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有效提高了学生心灵的净化程度,对青春期的学生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让他们内心充满积极向上的追求,以正能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师生论文篇12

一、师生文化冲突的内涵 

美国社会学家特纳认为:“冲突是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冲突论者齐美尔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一定程度的冲突是群体形成和群体生活持续的基本要素”。 克?芬克对冲突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展开: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有节制的相互干涉。没有它,个人生命便没有意义,而且所能获得的也仅是甚为肤浅的生存价值。师生文化冲突是师生因在目标、价值观、资源、需要、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情绪或行为上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等活动的教育互动。内在表现形式是持不同性质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立、对抗,可通过一方或双方的情绪反应和外在行为显现出来。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亚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亚文化的两种社会文化冲突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师生文化冲突的根源 

(一)教师文化中的旧有价值观和学生文化中的新价值观产生冲突 

教师所秉承的价值观与学生民主自由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教师代表着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成人文化,价值取向稳定并已成体系。学生与教师有着不同的机制和特点,是各方面都未成熟、定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文化群体,在价值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个性突出,呈现出求新求异的趋向,因此在选择、吸收各种文化时,对成人主流文化的权威持逆反心理。教师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又较难完全适应和接受现代社会的新价值观,,因此教师观念的保守与学生的维新就潜移默化中产生了隔膜。 

(二)传统教师角色定位不能适应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汉朝的《白虎通义·三纲六纪》把师生关系列入“第五纪”,即“师长有尊”。后出现的“天地君亲师”远超过了“师长有尊”的程度。受封建礼教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赋予教师的身份为知识化身和圣贤权威,这种定势角色根深蒂固。新形势下的开放教育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既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民主管理者。显然,传统教师角色定位已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对新时代教师角色的要求。 

(三)教师控制式的管理和行为方式激化了师生矛盾 

教师管理和行为模式的僵化是诱发师生文化冲突发生、升级的主要因素。发生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要社会属性是“控制与服从”,“控制是教师的社会行为的社会学本质”。 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以“控制者”自居,过多利用外在权利,以强势文化取胜,较少深入了解学生文化需求,常出现惩罚学生、厚此薄彼和放纵对自己行为的规范等不当教育行为,激化了师生矛盾,在具体的教学和课堂管理中难以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和谐局面。 

三、教师文化的构建对策 

(一)树立新价值观,关注和认同学生文化 

1.善于发现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理解学生文化 

当代青少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亚文化,即主流文化所谓“个性”的包括形象、休闲、语言、价值观等在内的“非主流文化”。这些文化符号在一方面反映了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需求,但在更深层次反映了转型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异质因素。青少年学生文化的产生和流变与教师的施教与引导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如何以持有保守观念的正统文化向了解和认同新鲜文化的方向前进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不应一票否决当今青少年的个性符号,保持开放的心态,深入接触、体察、理解学生神往与珍视的文化信息,善于发现和分析青少年亚文化中创造性高、批判性强、思维敏锐、正直进取等特性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和理解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进行积极引导与理性疏导,力求像他们那样去感知、体验和思考,悬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文化偏见,促进师生文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融合和发展。 

2.确立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当代多元教育价值观要求教师以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价值为本,以不压抑学生的天赋和才智为原则,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取向;在坚持主流文化的基础上,以宽阔的胸怀理解容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保护学生的兴趣,培养具有多元才能的素质人才。 

3.教师要坚持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平等看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坚持多元化标准,不能只以成绩论输赢,通过多元标准的分析、比较,把握弹性原则。教育教学和日常交往中,深入理解和实践孔子的因材施教,对学生鲜明的个性要适情鼓励,以同理心体验学生的思想动机,允许学生保有和自己原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的观念和行为,把学生塑造成鲜活力量而不是整齐划一的青少年。

(二)淡化“社会权威”,确立新型教师角色 

1.从单纯知识传递者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领航者和协助者 

香港大学程介明博士从人际关系方面发表了看法: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提高了人类交往的密度与速度,削弱了纵向横向屏障,特别从教育上说,这种师生关系更趋平等,师生交往突破时空限制。 泰普斯科特言道:“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年轻执行者这样的老师,而不是资讯的传播者。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在社会性问题上,而非资讯性的。老师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动机和时间,去解决学习大道上社会和心理的路障,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和支持。”“让孩子们在资讯的世界里乱闯,并不是他们学习的最佳方法。” 卢梭也认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专听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真理。教育的目的应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并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等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学会生存》较好地描述出当代教师的职责: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2.从绝对的权威到学生中的首席 

涂尔干认为教师是社会道德权威的代表,教师是理论的权威,实践的专家,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方面的事情。 但这种教育观已不能适应时代特征和学校培养独立人格与创新精神人才的需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淡化“社会角色”,保持“有限度的权威”,以“人”的自然姿态和真实的“我”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群体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民主平等的基础上,通过言谈和倾听建立一种平等对话关系。在平等对话过程中,教师仍是对话的主导,即威廉姆多尔所界定的“平等中的首席”。 

(三)改善管理与行为方式,提高应对冲突的能力 

1.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 

在班级管理、平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教师要真正贯彻民主原则,宽容学生“不守成规”的言行,尊重学生的意见;同等对待学生文化与自己代表的主流文化,把青少年亚文化中的有益因素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并赋予学生一定的文化权力并发挥引导作用,建立主体间的宽容合理的异质文化对话,共创和谐的校园文化。 

2.教师要注重自我反思,规范自身行为 

师生文化冲突发生时,教师要积极解决,反思自身原因,规范行为,以不断提高应对冲突的能力,尽量减小破坏性冲突发挥消极作用的范围。首先,冷静面对冲突。其次,找出根源,自我反思。对冲突的起因、范围、程度深入分析,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及自己的行为方式。再次,加强意见沟通,采取措施。在课下非正式的场合,教师应向学生坦诚说明自己思想和行为的真正动机,取得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正当途径理智地解决冲突。教师还可以采取冲突教育,通过举例和经验分析的方法使家长和学生认识冲突的本质,增强自主解决问题和抵御不良文化侵染的能力。教师作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应以缓解冲突为契机,在文化冲突“催化剂”作用下认识到学校组织及机制中不和谐的因素与盲点,促进教学和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催生新型校园文化,导向更高层次的和谐,逐步构建理性、协作式的教师文化。 

 

参考文献: 

[1]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师生论文篇13

二、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1.重新定位当代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一方面要延续深厚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整体上实行现代转型。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培养目标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型。从现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协作也越来越多,单一传统的汉语言专业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除了在保证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广泛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并根据不同行业或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对专业进行调整,形成“基础+特色”、“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例如,汉语言文字专业分流为语文教育方向、文秘方向、对外汉语方向和新闻传播等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从传统型向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的转型。应用型人才应以“能力为本”,地方师范类高校应该大胆突破学科体制的限制,在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功底传授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传统本科教育中基础理论课程的比重和难度,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应用能力,增加应用型知识和实践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社会的结合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转型。

2.构建科学的师范专业课程与评价体系优化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具有学术性和系统性,但地方性师范高校不能像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既深又厚,而是应面向基础教育,根据自身条件,在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现代育人模式下,必须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形成符合实际、科学的良好课程体系。如精简课程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与社会相结合。强化师范生技能。师范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科研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就要精心设计实际应用性课程,多开设教育系列课程,如课件制作、试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注重学生对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评论与鉴赏等专业能力,以保证学生在校四年能够获得从事教师工作的应用能力。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选修课程。地方师范高校应以基本专业能力为中心,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依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及其研究成果,增开地方文化系列课程,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悠久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了解地方文化资源。制定和完善测评方案。如何科学评价本专业不同学生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素质状况,一直缺乏明晰、具体的标准。从而使这项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始终难以“硬实”起来。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阅读、口语、写作水平能力等级测评方案、基本能力综合等级测评方案。分项分级测评,树立导向标杆,使学生能力的培训落到实处。形成多方位全面的评价系统:一是每门课程的常规考试和考查;二是专业技能过关考核;三是专业实习鉴定考核;四是教学实习考核。把单纯的知识评价转变为能力评价、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的考核。形成理论评价、社会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当今大学生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大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普遍较差,毕业之后就业难的状况严重,所以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把职业岗位能力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分配更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避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也为实践点提供优质人才,从而达到学校、学生、实践有机统一,实现双赢。例如,陕西理工学院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学生走访汉中当地的重点中学,走进课堂,听取一线优秀教师示范课,班级同学进行交流,取得巨大的收获。同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授课,并经常组织并指导学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师范生技能讲课大赛等大型比赛,效果非常明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