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实用13篇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1

“对父母进行专门的教育”!这是一个世纪以前这个欧洲富有智慧的哲人对后人的忠告。让我们记住他的教诲吧。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是一本对世界上许多家庭和学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著作,作者斯宾塞博士客观地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快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为父母探索教育孩子的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在这本书里,斯宾塞博士告诉父母: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长的自然规律,诱导孩子的兴趣发展,鼓励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发挥父爱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树立快乐的心态和学习方式。

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读一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

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真正的有成效的“快乐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我想,快乐应该是学习的真谛,是人生的真谛。我不时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经有过的一些过失而惭愧,也为自己偶尔的一些与斯宾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兴。

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如我一样,希望自己的课堂成为愉快的课堂,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这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很羡慕斯宾塞先生,因为他说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乐教育的方法来教学,而我们却有着种种束缚。但不管怎样,我期待着能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精髓,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范文二

这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潜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务必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忙每一个有困难的人。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但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必须会借。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一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之后,我当了一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忙,相互提高。学会帮忙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先,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2

最近我有幸地拜读了 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着》,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显示功能,又关住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让人感动,我也为之折服。 在读到《教学合一》这节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要合一的观点,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新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系起来。简而言之,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我仔细阅读,细细品味,联系我的教学,我感觉陶公所提出的“教学合一”的观点很有道理。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课堂设计应适合本班学情,根据学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那么这样学生就会乐学了。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确实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用丰厚的知识去充实自己,不是有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吗?”

《学生的精神》中提到三点;(一)学生求学必须具有科学的精神;(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现在的学生正如陶公所说容易“自满”,自己刚刚对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领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实践做题时,却无从下手。学生对学习缺少一定的目标,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学校来接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每当找学生谈话时,我便会问“你准备读完干什么?”学生的回答:“不知道。”他们从来很少会想过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会是什么样?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对于周围的环境学生很少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归纳在外界的环境上。例如,学生作业未完成,当问其原因时,学生回答无非这几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我不会做。”“我不知道做哪道题?”“我忘记交作业啦!”“课代表交作业时没告诉我!”诸如此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无可奈何,更多的时候我在问自己:“我们的学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变成这样?”

回首这些年的教学,我在不断的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学会去转变角色了,你现在已经是一名教师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着》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孙悟空,也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说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他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中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3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目前高教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它是“高等教育发展回归理性的表现,是对现行高等教育的改进,同时也表明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本科教育教学,是对过去单纯重视学校规模扩张、重视科研数量等现象的反思”。通识教育必须落到实处方可有所作为。为此,目前许多高校纷纷开展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载体。根据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布必修型(Distributed Requirements)、名著课程型(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核心课程型(core Curriculum)、自由选修型(Free Electives)。近日,西南大学推出的“读名著拿学分”新规,正是在通识教育这一背景下作出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开设名著课程的一次大胆探索。

一、“热情拥抱永恒主义”

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西南大学推出的名著计划特点较为鲜明:第一,西南大学开展的“名著选读”是大学范围的,而不仅限于某个专业;第二,教学方式是学生自学,而不是教师的单向讲授;第三,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将“读名著”与“拿学分”结合起来。在浮华热议的背后,我们需要的是冷静思考:为什么要开展名著阅读?其背后蕴含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可以肯定地说,“名著选读”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大“法宝”。这是因为,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应该而且能够承担起塑造学生品格的任务和职责。从本质上说,西南大学名著选读是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在现实教育中的具体反映。

永恒主义(Perennialism)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提倡复古的保守派,因其以古典实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也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艾德勒(Mortimer·J·Adler)、法国的阿兰(Alain)和英国的利文斯通(Richard Livingstone)等人。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永恒主义者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在他们看来,在世间万物的变幻流转中始终存有一些变动不居的内在逻辑与永恒法则,而这些法则的根本就是永恒的人性,它既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终指向。为塑造真善美的永恒人性,教育就要进行思维的理智训练以发展人的理性,进而抵制疯狂的物欲对人性的遮蔽、拒绝功利的社会风气对人性的侵蚀。这也恰恰是永恒主义教育思潮兴起和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的重要社会背景之一。为把握世界的永恒法则、获得永恒价值,永恒主义者强调永恒知识的学习。为此,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名著学习永恒真理或永恒知识,最终达致永恒人性的养成。这种理论成就在实践领域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赫钦斯自1930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开展的“名著计划”。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大学开展名著选读计划想必也是出于对名著永恒价值的“情有独钟”,那么名著的“永恒价值”或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遏制快餐文化洪水猛兽般的精神侵蚀。快餐食品容易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而快餐文化则容易导致精神发育不良甚至扭曲,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调适、恢复。阅读名著可以使工具理性冲击下的那颗浮躁的心,在午后悠闲时刻伴着茶的清香、书的墨香慢慢沉静下来,获得片刻心灵的宁静。芝加哥大学艾伦·布鲁姆教授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一书中也曾写道:“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将使人置身于无限蕴藏的本质之中,使人忘掉他们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

其二,阅读名著是一种良好的理智训练。阅读名著就是在与智者展开一场“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察觉这个世界”,是开启智慧的有效途径。名著都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的或是权威指认的。同时,名著在概念定向上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的知识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理智训练可以发展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人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三,阅读名著有助于陶冶个人的文化修养,进而砥砺品行。在理智训练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优秀的品格或德行才可以得以“分娩”。通常来讲,经典名著包含且揭示了关于宇宙世界的一般概念或观点,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或见解,以及发现世界、探明真理的思维方法,论及了人类永恒的伦理道德问题或对人生存在意义的追问,对提升人的精神道德、培养人的价值理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永恒主义始终强调的:真正的教育在于对人的理智训练,在于真善美永恒人性的养成。

其四,阅读名著有助于个体深刻理解当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行动。赫钦斯认为,名著是普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了解任何学科,也不可能理解当今世界。在大学四年里,阅读名著可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个人品位和批判精神,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明智的思考,并作出明智的行动。从这一角度来说,永恒主义的“复古”态度绝非回归原始状态,而是维持或巩固现实、指导个体理性行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概括起来,第一点是对现实社会境遇的一种救济策略;第二点和第三点是教育的核心旨趣——一为理智训练,一为精神健美;第四点是教育价值的社会延伸。名著阅读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并促进学生成为“思想的理智者”、“精神的健美者”。

进一步来讲,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开展的,旨在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塑育学生的独立人格、规范学生的的社会行为。从这一角度来说,西南大学的“名著计划”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读名著与拿学分联系起来,这种加分阅读是否会因其功利性而失去阅读意义?在永恒主义者那里,他们更加强调的是教育目的的纯粹性,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对外在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在于对人的内在精神自由的追求。由此,两南大学利用学分作为外在激励开展名著阅读只能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这一权宜之计也折射出了当前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困境,其背后是社会浮躁与教育理性、学生(市场)需求与高教理念等的多重博弈。从长远来看,教育应当以人的永恒价值为目的,以人的理性的获得为根本。

二、“中国版的名著计划”

西南大学为有效推行这一名著选读计划,组织专家推荐120本(种)阅读书目,涵盖了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艺术学、伦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科学和人物传记等11个大类。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其中,精读要求学生在所推荐的书籍中,选择本专业领域以外每个大类1-2本(种),共计10本(种)进行阅读;泛读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读完至少30本(种)所推荐的本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这就涉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名著选择的原则或者标准在哪里?

赫钦斯认为,“一本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斯科特·布坎南(seottBuchanan)提出了作为名著的五条标准: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拥有最多的读者,持续的解读最多,提出了永远不能回答的问题,必须是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也许在今天看来,这些标准有些严苛,甚至有不为大家所接受的地方,譬如说“必须是一部人文科学的杰作”,但是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背景的话,对此标准也就不难理解了。概言之,名著选择的标准理应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是历久弥新。一方面,名著都是经过长时间检验而获得经典地位的,其时间跨度较大;另一方面,名著中谈及的问题仍然是当下的或者仍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先秦时期的《论语》、《孟子》,古希腊时期的《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等都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得以凸显的,并且对当前社会仍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其二是广泛认同。一方面,名著涉及的内容必须是人们关切的重大问题,这是名著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或前提;另一方面,名著是经过广大群众的检验而获得广泛认可的。这一原则也就决定了名著不是依靠政治权威来获得自身地位的,也不是政治意志强加的结果,而是人们的自觉选择。

其三是思想深邃。一方面,名著读本阐述的都是人类社会中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或见解,对具体问题或事件具有卓越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名著所表达的思想往往具有深刻性,对它的理解或阐释具有多元性。这也就体现了名著在“一”和“多”之间所保持的特有张力,彰显了名著所散发的思想魅力。

其四是影响深远。与一般的读本所不同的是,名著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其对个体全面认识自我、体悟人生价值、参与社会行动等方面的理智训练与行为驱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或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溶化。

除此之外,选择名著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立足本土文化、恰当处理本土著作与外来著作的比例关系,名著编排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名著中选择的人物、事件或者反映的品质具有不重复性,名著选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旨归等。我们暂且不论西南大学所选择的名著读本是否符合这些名著选择的标准以及编排的原则,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考量赫钦斯所领导的“名著计划”获得某些启发。

1929年,年仅30岁的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第五任校长。他针对当时科学技术泛滥、过度市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乱象,于1930年在莫蒂默·阿德勒等人的帮助下设计和开设了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原定20名的名额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增加到80名。在后来的名著运动中,以1937年开始推行的“圣约翰教学计划”尤为著名。根据该计划,圣约翰学院在整个大学四年中充分贯彻按编年史顺序研读西方名著的精神,安排一年级学生集中学习古希腊的名著,包括15位(篇)大思想家的传世之作;二年级学生以学习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前后的名著为主,共计24本(篇);三年级学生主要研读16-17世纪的名著(包括《美国宪法》之类的重要文献),多达27种;四年级则侧重从18世纪到当代的一些名著,共计24种。从1947年起,赫钦斯主编了54册西方名著丛书(1952年正式出版),该丛书选择了433本名著,罗列了2987个话题,涉及1792个观念、概念、名词,从中又进一步提炼出102个古今最重要的伟大观念。从这里可以看出,赫钦斯主持的名著计划不仅在名著选择上有着严格的标准,而且在名著编排上也是严谨有加,是在对一般概念、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编排而成的内容系统、前后一贯的系列丛书,而非古今名著的“大杂烩”。如果仅仅将一些名著的书目一股脑儿地呈现给学生,而不对名著课程的内在属性加以认真分析,那么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促进学生理智发展的旨趣同样会幻化为“海市蜃楼”。

与此同时,是否应该根据名著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阅读形式上有所区分?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泛读?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具备鉴别能力的,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具备这种能力。当代著名画家、作家陈丹青在回忆自己的老师木心时提到,木心曾告诫他们:书并不需要全部精读。比如罗曼·罗兰和卡莱尔的著作不要深读,它们反映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与浪漫情怀,年轻人容易被架在上面下不来。而《老子》则不能浅读,浅读容易使人老谋深算、钻营权术,而深读则可以修炼个人的内家功夫。这说明,在名著的选择、编排甚至是阅读方式指导等方面,教师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引作用,教师不能放弃自己所担负的职责。

事实上,在名著阅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典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者以开放的心态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与实践经验去“理解”、“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这也是意义逐渐自我生成的过程。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名著为读者的多元理解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理解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个体的体悟性或省思性知识。虽说阅读名著是个人的一种学习行为,但个人的认识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学习者就需要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不断地解读文本、交流心得来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某些确定的东西,而是在相互理解和解释中逐渐获得认可并固定下来的“事实”,这也就凸显出在阅读过程中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重要价值。进一步来说,学习交流也可以使读者获得一种自我确认感,这种确认感源于自己的观点被他人认可,从而也就获得了自我存在的精神意义,进一步燃发阅读经典的学习动机,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此一来,开放性、建构性、体悟性、交互性则成为名著阅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在《规定》中,西南大学的名著阅读方式是以个人自学为主,而较少体现出交互性的特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名著导读、经典赏析、专题讲座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不是双向甚至多向的信息交流,也就消解了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名著读本的选择、名著读本的编排、名著阅读的形式以及名著阅读的组织等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或原则,但阅读名著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智的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养成。为达致这一最终目的,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三、“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提升名著阅读的效果,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涉通识教育的实施状况,更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通力合作,绽放名著计划的美丽之花。

其一,学校需要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为积极推进名著选读卓有成效地开展,学校除了在名著选择、编排等方面遵循一定的标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之外,仍需要在组织方式和考核方法上进行较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名著阅读具有体悟性和交互性的活动特点,这决定了阅读活动主要以个人自学和互相交流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开展,譬如采用“学术沙龙”或“读书会”的交流形式、定期开展一些名著导读讲座等,在交流中要求学生对名著开展批判式阅读、意义性建构。在考核方法上,名著选读应该尽量与应试教育保持距离,不将其纳入考试范围,而将“交流”和“反思”作为考核方法。由此,“读书会”既是一种思想交流、分享的平台,又是一种过程评价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等原创文本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尽量防止名著阅读的庸俗化和应试倾向。言之,名著阅读可按照“阅读思考一批评研讨一创作发表”的组织程序开展。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4

为了解决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中央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精神,、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05方案”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与“98方案”相比,“05方案”课程设置由原先的“五加三”①改为“四加二”②。就本课程而言,则是将原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为一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与法”)。依照这一方案,新版全国统编教材也开始在全国高校使用。与原两门课程统编教材相比,新教材并非原两门课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与叠加,这表现在新教材无意于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倾心于心智教育,致力于道德与法观念的养成,亦即思维范式的形成。随着新教材的出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三大问题某种意义上讲已经“解决”了两个——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这为高校一线教员教学指明了方向。

事实也正是如此,2005年以来,一线教员的教学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对课程体系的宏观整体把握与微观课程内容的解构上来。作为重要一环,在既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与创新成为一线教员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突破口。几年以来各高校在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网络教学。而在教学方法上,因应教育部提出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以及“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名言警句教学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得到普遍使用。毋庸多言,这些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确实起到了提高课堂“收视率”、活跃课堂、促进教学互动、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以笔者交互使用这两种方法以及与学生交流的心得,这些方法仍有其先天性弱点,即,满足不了学生追求理性深刻的冲动。笔者以为,就教学规律而言,大学教育与大学前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有质的区别,其中在包括“思与法”在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名著导读教学法应成为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

二、名著导读教学法在“思与法”课程教学中的价值意蕴

应该指出,本文所谓名著非指通常之文学名著,而指学术名著。利用学术名著深化教学是高等教育与初等及中等教育名著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这是由高等教育特定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由18-22周岁左右的大学生群体构成。他们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化、由偏重感性认识向偏重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学术名著是高素质成年人必看书籍,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正是培育本科生健全理性素养的最好“教材”。因此我们应树立学术名著为“本科生必读”书系的观念。与专业知识相比,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名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沉淀的厚重人文底蕴以及形成的对不同社会领域的思维范式对于培养本科生理性思维、形成独立人格特质、继承哲学、道德、政法学科特殊的思维范式起着“授人以渔”的独特作用。

2、这是“思与法”课程属性的要求

高等学校课程按照学科属性可以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与法”课程社会科学的属性要求在教与学过程中将名著教学作为其主要方法。众所周知,人文社会科学非如自然科学那样追求推倒重来,而是讲求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存在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其中名著则是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科学的“源头”和“灵魂”。每一门社会科学独有的思维范式则在这种历史传承中形成,离开这种特定的思维范式这一学科将无从谈起。从本门课程涉及的社会科学门类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涉及哲学、道德、政法等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这些学科门类及其分支学科在本门课程教材中要么占据一章或数章、要么占据一节或数节。作为素质教育课程,显然不能就具体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关于事实的学问)做具体讲解,而只能就这一学科的基本范畴与思维特质加以研习,已达致特定学科思维范式的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念的养成。

3、这是05思想政治理论课“精”的要求

05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大特点是,从知识体系传授向心智教育转化,偏重于形成学生道德与法律思维的养成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摆脱单纯提供现成知识的填鸭式教育,采取与大学生应有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特点相适应的研究性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教学计划中每节课的知识进行解构,找到所授章节学科知识的主旨、精髓、骨架和基本范畴。研究所授章节学科领域的理论争议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一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是无法实现的。笔者以为高校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术名著导读,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原著阅读,是达到由填鸭式教育向研究性、探索性教育转化、由教材学习向原著学习拓展,由第二手资料阅读向第一手资料阅读过渡,由被动、灌输式教育向主动自主式学习转化的必然要求。

4、这对引导新时期大学生确立良好的阅读价值取向有着示范效应

有学者抽样调查显示,在目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与网络阅读的书籍中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排在所列选项的第二位,仅低于休闲类书籍之后而高于励志成才书、专业书、名人传记、外语书、计算机书及其他书籍。这一调查显示,功利性阅读、流行性阅读增强、实用性以及深度阅读趋若。阅读快餐化、休闲化、通俗化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导潮流。[1]这表明大学生学风有下降趋势。

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与大学前义务教育阶段相比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高等学校学生阅读具有选择性。阅读是知识之母,引导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阅读是事关培养什么样规格与层次的大学生的大事。与高等教育的其他学科一样本门课程教师应将阅读名著与专业书籍作为解决选择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指示器,以消除目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通俗化、休闲化、庸俗化的不良取向。

三、名著导读教学法在“思与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然观念

笔者以为,基于教育教学的规律,高校“思与法”名著导读教学法在运用中应确立以下应有观念:

1、应确立扩大学生获得名著渠道的观念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名著的来源中,最主要的仍是各高校的图书馆。然而各高校由于学科性质归属不同馆藏图书结构与比重亦大相径庭,理工科学校图书馆中人文社会科学类名著无论在结构还是在数量上都存在重大欠缺,选择余地受到很大限制,这是几乎是在理工科高校任职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老师的共识。笔者以为,基于这种情况,本课程教师应该在扩大学生获得名著的来源上下功夫,使学生有更多与名著获得亲密接触的渠道与机会。例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同学、朋友间相互借阅、自己持续适量购买、网上阅读、书社借书等途径获得名著。其中应以图书馆借阅为起步、以适量购买为辅助与延伸、以网上阅读为有力的新途径。在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依照笔者的教与学的实践心得,网络阅读应是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不错的方法,而适量购买则是使学生形成版权意识、支持正版书籍以及形成良好读书、藏书习惯的持久动力。因为它能克服图书馆借阅因受学制限制所具有的短期性的缺陷,有利于终身阅读名著习惯的养成。

2、应确立“引导”式名著阅读观念

课堂教学主要应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课堂教学除了要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要解决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其目的都在于落实《意见》所要求的“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笔者以为,在利用名著深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名著阅读为辅的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处理好教材与名著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辅关系。具体而言,应区分名著阅读在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作用:首先,在课程教学中,教材只是辅助性的,是第二手资料,原著、名著阅读是主导性的。大学学习的特点是研究性学习。早在1890年恩格斯就曾对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国大学生说过,要“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材料来进行研究”,不能喧宾夺主。[2]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本课程理论,领会相关理论的真谛,真正达到深化的目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基于课堂授课时数的限制,则应以教材内容讲授为主,以原著阅读为辅。由此,课堂教学中对于原著阅读只能确立“引导”式教学观念。不能把课堂教学变为原著内容的讲授。就引导的具体方法,可以采取开列书单,引用名著中对教材知识阐述的经典格言、警句,概述名著中相关论述的观点以及对名著的理论贡献、观点评价等角度。亦可引用其他大师名家对该名著的评价来进行。简而言之,引导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是引起学生阅读特定名著的好奇心、兴趣感与求知欲,以达到“引人入胜”使学生主动与名著亲密接触,通过阅读名著达到深化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引导的核心诉求。

3、应确立教育者首先应阅读名著的观念

教育者应先阅读名著观念的确立符合教育者首先应当受教育的教育学基本原理。具体而言,在利用名著深化教学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应阅读名著乃基于以下因素:

首先,就各个名著而言,囿于其客观历史条件与著者主观因素,其观点可能失之全面甚至谬误。因此教育者先阅读名著可以基于系统阅读的方法就教材中所涉及的论题对名著进行系统化研读,如此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辨识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名著对同一问题观点的差异及其成因,由此达到阅读名著、汲取精髓、弄懂问题的目的。

其次,教育者首先阅读名著是认知规律的要求。教与学的过程从认识论角度看,既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认知过程——性质上属于内化过程;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导的过程——性质上为教师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为外化的过程。坚持教育者首先阅读名著,继而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模式,使教育建构为“内化—外化—内化”无限循环的认识论过程就是坚持了教育过程中的辨证法。

除此之外应树立的观念还有:应树立以马克思主义原著为主的原著阅读观念。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科学的观念。

可以预见,通过利用学术名著深化包括“思政课”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学相长、教研相长、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相连,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人文底蕴、理性深刻,启迪新一代大学生的思维,从而塑造出具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大学生必将起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注释:

①所谓“五”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所谓“三”即“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政策”这三门思想品德课程。

②所谓“四”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所谓“二”即“形势政策”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两门选修课。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5

一、教育智慧的意蕴

教育智慧是一种特殊智慧,即合理认识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才智。[1]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学会了教学的所有技术,但仍然不适合做教师,这是有可能的。显然,教师的培训内涵要比传授知识和技巧深得多,甚至也比教授职业道德规范深得多。成为一名教师还包括那些不能被正式传授的东西:教育智慧的最具个性色彩的体现”。[2]显然,教育智慧的形成不同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知识与技能可通过传授与训练使学生掌握,而教育智慧的形成则需要个体的体验、感受、领悟与顿悟。这种体验与感悟一方面来自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与阅历,另一方面来自他人的交流、沟通与熏陶。对于幼师生来说,由于他们是在校生,短短的几次教育见实习积累下来的教育经验是非常有限的,能接触和交流的“他人”也不多。而阅读教育名著恰恰就是培养幼师生教育智慧的最佳途径。通过阅读教育名著,幼师生可以和这些教育大师对话交流,从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教育故事里,感悟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和教育情感。

二、教育名著价值探微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曾积累起了一些卓越的教育智慧,他们穿越历史的重重烟云而光辉不减。教育名著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于其饱含的思想 “原创性”与“深邃性”,对于其作者而言,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是对前人智慧的继承与阐发,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集大成之作。教育现实的改进与提升需要我们不断地返回经典,去吸收与借鉴前人的思想与智慧,教育理论之所以愈加灿烂多彩,教育实践之所以更加有生机活力,正是因为建立在这种对前人教育智慧的不断反思、继承与超越之上。然而,有一些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饱含智慧的教育经典名著却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在我们身边一直沉睡,需要我们去发现、唤醒,使其在我们的思想与智慧中重新焕发出生机。这些经典名著有的尽管离我们的时代,离我们的教育现实很遥远,但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每一部名著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来探索教育的本质。正如有些学者所说:“当较深入地研读教育思想家的作品之后,发现几乎所有现在我们深觉困惑的问题,都早已为以前的教育思想家讨论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发表意见之前,如能知悉先人的主张,则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在与杰出教育思想家神交之时,可能冒出智慧的火花,对于敏锐思考,效用甚大。”[3]

三、教育名著培养幼师生教育智慧的可能路径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和培训

有学者专门对师范类的院校做过调查,发现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对教育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阅读起来也很盲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师范生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指导。早在1944年,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Books 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

因此,幼师生的教育名著阅读不仅仅是课外自由阅读,而应是在教师的专门指导下的有效阅读。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教育名著导读课程,让学生的阅读不再是复制名著的教育思想和内容,而是通过教师的导读,推动学生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教师教育智慧。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不但掌握了阅读的技能和方法,而且掌握了将来作为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的技能和技巧。

(二)开发和选择“名著资源”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是中国的《学记》、《论语》,还是西方的《理想国》、《雄辩术原理》,都是教育中的经典。在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留下了很多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

但是,对于幼师生来说,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读最有代表性的名著,而又收获最多?这就需要对众多的教育名著进行选择。首先,选择的名著必须能激发准教师的阅读兴趣,能够通过阅读不断唤起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职业情趣,使他们在阅读中深刻地感悟到教育的真谛,并愿意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其次,选择的名著应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通过师生的交流、讨论、质疑、解惑,幼师生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最后,选择的名著以学前教育方面为主,毕竟他们将来是要做幼儿教师的,学前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

名著阅读不仅仅是私人化的自我阅读,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我在近两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尝试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例如,每次课前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好书推荐”演讲;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感悟交流活动;两个月举行一次读书报告演讲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沙龙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有了交流、讨论、磋商的机会和平台,极大地激发了读书热情。

此外,还可以根据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把4月份定为学校的读书月,开展全校性质的读书活动。例如,根据借阅名著情况,可以评选教育名著阅读之星;开展名著阅读感悟征文比赛;开设“百家讲坛”,进行名著欣赏与导读等活动。这些活动让整个校园弥漫着书香气息,让学生时刻地行走在教育名著的氛围中。

拥有教育智慧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质,教育智慧的形成离不开个人丰厚的文化涵养与底蕴。阅读教育名著是启迪、提升个人教育智慧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师教育对幼师一生的专业发展奠基,其核心理应在教育智慧的培养与启迪上,当然,这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整体人文环境的创造上着力。阅读经典与关注现实是培养教师教育智慧的两个方面,在重视学生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让学生走近经典名著、走近教育大师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46.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6

语文教育的学习和提高,基础是研读原著,这个是根本功夫。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原著读好了,读熟悉了,背诵多了,写作多了,生活体验多了,见识广了,生活阅历多了,再观看经典影像,二者交叉结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经典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的精华。因此,阅读作品与观看影像不可本末倒置,不管视觉时代的影像多么发达,原滋味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不是整天陶醉影像的世界里。古人教育特别是发蒙教育强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开始,这牢固的基础正是靠下功夫背诵原著得来的,这些功夫付出之后终生受益,现代语文教育也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认真研读名著可以感知作家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精致刻画、精彩的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细节安排的合理巧妙,在一字一词中可以揣摩作家创作的艰辛劳苦。当今科技的迅猛发达,让我们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文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二、 观看影像需要从视觉原理去解读

从文学名著到影像生成后,这会发生不少变化,因为这里有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劳动创作,影像在视觉上更生动、更刺激和更形象。特别是当青少年还没能力理解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丰富内涵时候,通过观看影像,提前把读者带进文学经典的广阔世界里,现代影像打造出的逼真环境以及拍摄场景的大气魄,动作技巧的娴熟运用,影像作品呈现出的悦读性、审美性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效果。

·文化艺术蔡兆蓬:论语文教育与改编影像的关系 现代青少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一些优秀学子才会认真阅读原著,不少人是懒得去专研和阅读名著的。因此,通过改编的文学名著的影像,可以让那些不喜欢直接阅读的学生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影像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让读者提前对名著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比如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阅读作品,由于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读者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但通过张艺谋导演、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其中抬脚、颠轿动作、在红高粱地野合的镜头,唱煮酒歌以及打日本鬼子的精彩场景,影像具体而又生动,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性和审美效果,这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让学生认真去多读几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大部头著作,这是难以做到的。但观看电视剧,那读者就会有兴趣得多。影像来源于名著,但融入了导演、编剧、演员等集体创作成果,特别是生动的视觉图像,那些感人动心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六小龄童演艺的孙悟空形象,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经典案例。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黄盖、司马昭等从文学著作到改编成影像,成为广大学生议论和模仿的对象。文学名著《水浒传》里刻画了108个英雄好汉,改编成影像之后,广大学生也更喜爱了,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愤愤不平,对英雄人生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腐败险恶的痛恨,这都让学子深深陶醉在影像世界中。文学名著从高雅之堂走到大众生活,更贴近人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播更广泛、更深刻,我们更喜欢这些名著里刻画的英雄人物了。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7

一、巧用教材,悬念激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著的节选,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兴趣的钥匙。比如我在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我以这样方式导入:“七百年前,在一处名叫黄泥岗的松树林里,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七百年过去了,当初的主谋依然还得到人们的称颂,参与的案犯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把这件案子再翻出来,拿到阳光下,看个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把故事转换成案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用破案的方式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接着抓住一个“智”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同学们,这么高明的作案手段,可见其“智”不小,所以课题名为“智取生辰纲”。那么,作案人‘智“在何处呢?被劫人是否无“智”呢?下面我们来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一连串的设问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借用媒体,营造氛围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有许多是可以被语文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如果能充分地利用,就能有效地推进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采用了播放《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的形式导入课题,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家校联手,课外积累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资源,与家长联手,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大有裨益的。当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到书店精心挑选书籍的时候,在墨香四溢的环境中,徜徉在《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的美妙天地中,与吴承恩、施耐庵、曹雪芹、罗贯中亲切交谈,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欲罢不能;因此,形成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促M孩子的心灵、人格和情感正常地发展。家校合作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数量显著提高,而量的积累必然带来质的飞跃。

四、班级阅读,交流骈进

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磨练他们的阅读意志,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实现名著的“悦读”。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我要求学生学期始每人上交一本名著充实班级书香园地,这样每位学生就可以读到几十本名著。每周进行一次名著阅读心得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活动设计可以是进行专题性读书活动:如“走近孔子”、“我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向你推荐我喜欢的名著”等,专题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读书、查阅资料、积累,最后,全班交流读书成果;也可以是组织专题的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涉及作家、作品、人物、情节及按情节猜人物等题目内容;还可以是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读书视野,使学生在交流中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想。

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为了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兴趣,我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1、扩大阅读量。阅读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超越自身经验局限,体验更多的美与智慧的精彩和丰富。这不仅能增长见识,提高素养,而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更好的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增强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一直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加强信息交流和文化熏陶。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捕捉各种信息,如时事新闻、科技发展、重大活动、身边变化等,经常就这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同时,要注意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导孩子多读古典名著。

(二)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

利用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时,符合时宜的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给予赏识,从而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堂里应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讲得太精彩了,一定看过很多名著”不错,你比刚才进步多了“你的观点与众不同,肯定读过很多书”“你真的很有创造性,连老师也没想到,你一定在课外书中吸取了很多的精华”……真诚的赞美,细心的呵护会进一步促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闪耀,使学生的口中不断飞出鲜活的富有灵性和创造性的语句,他们在课堂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后,会更有激情地投入到名著的阅读中去。

(三)将名著阅读与学生成长教育紧密结合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对他们的教育至关重要,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处于发育阶段,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会让他们做出超出常人的行为,而我国现阶段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又很薄弱,尤其是初中学生,正是青少年时期的黄金阶段,法制教育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上延伸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在《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又一次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利用前面把故事转化成案件的模式设置这样的导语:“前面我们讲到,涉案主谋和他的同伙七百年的今天还是人们心中的英雄,现在同学们明白了吧,晁盖等人“智取”了生辰纲,真是大快人心,同学们,如果在今天,你们赞成他们的做法吗?(赞成的和不赞成的罗列自己的理由,充分辩论,在辩论中让思维碰撞出火花。)”通过辩论,让学生了解在现今的法治社会应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荡涤灵魂,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非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究才能让“兴趣”这颗种子深深地扎在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8

小说以师徒西天取经为线索,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空地府统治者爱打抱不平勇于追求自由的英雄形象,另外,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如: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我把这本书作为我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的名著之一,我带着孩子一起读名著,感觉收获不少。

读名著首先有一个阅读的方向,也就是努力的目标,我们主要抓住以下要点进行阅读,第一,通读全书,想一想,孙悟空是从一个天生地长的石猴。成长为西天取经的重要人物,乃至成为斗战胜佛,到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他的思想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呢?

第二,本书中故事情节曲折精彩,所写妖魔鬼怪虽属于幻想世界,但却能从中映射出社会中的人情,是理念,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每个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第三,本书中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取经路上的师徒四人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我还注意让学生仔细体会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如何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领着孩子读名著,不仅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提升了自己引领带动的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我就此次读名著的活动,梳理一下我的收获。

首先,我从网上搜索了大量的阅读教学材料,从中思索合适自己,引领学生的办法。

一、前期宣传推广阶段,我先精心制作课件,在全班学生面前去宣传推广西游记这本名著。

二、确定和我共同阅读名著的学生名单,我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考虑,一我筛选平时观察下来有可能有兴趣坚持读名著的孩子,二采取自觉自愿报名的方式。

三、有仪式感的开启读名著活动,我又制作了一份课件,当着全班的面,我把确定好的学生召集在一起,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开启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幕仪式。

四、开始我们的师生共读名著活动,第一次共读中,我们先明确了我们阅读的期限,我们阅读的计划,以及我们共同阅读的方法和交流讨论的方式。由于这次师生共读名著活动与学期末的复习是同步进行的,所以选中的部分孩子中会有多多少少的为难情绪,但我的一番话让他们减缓了许多。尤其在进展下来的第三周,我可以感觉到孩子们在读名著这件事情上,明显情绪有波动,从我收看他们所读名著的批注上可见,而且在阅读活动中,我通过逐本的去查阅他们的阅读批注,我发现很多孩子因为读到了这本书,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但有的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敷衍,甚至有人要退出。在每次学习交流活动中,虽然只有个别孩子积极主动发言,但就因为这些个别孩子的发言,似乎让更多孩子明显的感受到了阅读名著的额外收获。时间伴随着紧张的复习,如白驹过隙,飞快的到了我们阅读名著快要结束的日子,期末考试就要到来,当中部分孩子依旧能坚持下来,有个别孩子表现出放弃、停滞,或者是默不作声的逃避。这时鉴于实际情况考虑,我就鼓励孩子,为了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大家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所以决定把读名著的活动,剩余的部分延续到本次寒假。这种临时的调整也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再读细读词本名著,我还又一次的整理出一份引领学生总结收获的名著阅读课件。我想等到开学时,我们在共同坐在一起进行交流讨论,这时的收获远远比紧着时间读出来的收获大而深远。

经历此次引领学生读名著的活动,我第一个感受就是,有些事情与其你去想,还不如去动手操作,即使中途有需要改变计划的时候,也不用太过纠结。接下来,我把自己读《西游记》的收获做一下简单的小结。

我想先从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孙悟空带给我的感悟,孙悟空是从一个石猴成长为斗战胜佛的,他从石头里蹦出来之后,无父无母,没有人教育他,引导他,直到遇到了菩提祖师以及后来的唐僧,才算是有了相应规范的教育。他不甘于现实的束缚,所以才会到漂洋过海独自去到菩提祖师那里学艺。孙悟空本性有勇有谋,所以才成了美猴王。天生的灵性和悟性,又使得他学到了菩提祖师真传。而他仗着自己本领高强,即使面对玉帝和天兵天将也不让步,最终闯下大祸,由于孙悟空个性张扬,不懂得收敛又太自以为是,出问题是必然,因此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对待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任性,也应该冷静处理,多方考虑,帮助其尽量少的避免犯错。由此我也想到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懂得约束自己,不可随性而为,一个人即使再高智商、高技能,不知进退树敌无数,最终也会自食恶果。在我看来,班中的优等生就犹如故事当中的孙悟空,天生具有灵性和悟性,但是他们的思想其实是起伏不定的,非常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的老师去用得到的方法去加以引导。

而故事中的唐僧这一角色就有如一个班集体当中的灵魂,大家始终一心向往,求道求佛,求取真经,就有如我们全班学生的学习,一心向上。而这种无形的灵魂的东西又必须附着在一个班中具有德才兼备的学生身上。所以,作为老师如果能选对这个灵魂的载体,那么这个班集体就会有一个明确的重点目标,大家就会紧跟着目标,努力的前行。

班中的后进生就犹如猪八戒,天生懒惰,身上又有各种各样不利于达到目标的种种缺憾。

那么班中的中等生,此时就犹如沙和尚,每天都跟着大家一起踏踏实实辛辛苦苦的努力前行。他们总是默默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跟着大部队往前走,少会有自己的主见也不是那么积极,但也不是那么懒惰。

而故事角色当中的菩萨,就有如我们一个个教育者,对待犯错误的孩子,应当秉持着引导他们如何将功折罪,做出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去让自己有更好地成长,从而弥补自己过失带给自己的愧疚、麻烦等。作为一个班的老师,如何能让唐僧师徒四人顺利地历经千难万险取得真经,我认为我们老师如果能像菩萨一样去处事育人,应该是再好不过。

理由一,菩萨从来都不会大包大揽,面对教育菩萨有着背朝大海,静待花开的心态。

理由二,菩萨们本身就像我们现在对老师要求那样,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就是长流水。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9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初中生阅读名著,接受文学熏陶,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可是,针对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我们该如何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呢?根据笔者在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的拙见。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名著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先,学生阅读量不够。有一份在广州某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中,近5%的学生几乎不看课外书,6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看一点课外书,经常看书的学生只占30%。笔者也在自己任教的班上做了调查,在调查中让全班同学填写自己平时阅读过的书目,45%的学生经常翻阅中考满分作文,40%的学生青睐于动漫,10%的学生沉迷于各类杂志,也将近5%的学生从来不阅读,而对于名著阅读的人数几乎为零。以上的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出的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忽略,不能不让我们对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感到忧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900万字近似天文数字的阅读量,又该怎么落实到位?

其次,阅读的功利性导致名著阅读的低效性。虽然名著导读成为中考必考题,但由于名著导读在中考中分值不大,并且考题不够深入,大多表面化,模式化。加上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精力有限,大多数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看“名著简介”,或者将几本名著浓缩成几张材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压力,让许多语文教师歪解了教育部门设置名著导读的初衷,忽视了课堂上对名著的解读和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思想就更无从谈起了。

再次,阅读受到重重阻碍。很多科任老师和家长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以为读课文、写作业才是学习,而看课外读物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所以想尽办法禁止他们阅读。在这样的“残酷压迫”下,使得一部分原本热爱阅读的学生,对名著也只能束之高阁,敬而远之了。

最后,阅读的盲目性。近几年,受“读图时代”的影响,在偶像剧泛滥的今天,卡通动漫和言情类书籍风靡全校。一方面,这类书籍紧跟时代潮流,语言幽默,图画精美,情节简单,思想浅显,在享受视觉愉悦感的同时,又满足了阅读的。另一方面,文学名著大部分年代久远,加上语言深涩难懂,学生又缺乏人生阅历,很难读懂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那些名著也就无法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因此,中外名著在青少年中则备受冷落。

为了改变这些现状,有的学校甚至毫不留情地将图书馆中涉及言情,动漫的书全部下架,或是在班级大规模搜查没收,这些举措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接收不易于身心健康的书刊,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忽视文学名著阅读这一教育难题。

二、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名著阅读,爱“读”才会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及文化的一种方式,尤其应重视阅读的积累,在阅读中感悟经典,在阅读中洗礼心灵。

1、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可是由于初中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有限,对于年代久远的作品或者外国作品提不起兴趣。如,大多数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敬而远之,这跟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品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内涵都有很大的关系。那如何点燃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了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名著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改变学生对名著深涩难懂的印象,吸引学生对名著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介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著作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海伦凯勒是美国的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德克丽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这本书可以说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通过剪短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充满好奇,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影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如今,很多名著都已经搬上了荧屏,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著作。教师可以在班级播放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走进名著,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名著所蕴涵的思想。在观看过程中,也可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注意对比影视作品和原著的不同,通过设计各种疑问,引导学生回归名著文本。

再次,通过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纯粹的阅读是一项枯燥而沉闷的活动,而初中生尚处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年龄,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很难能潜心专注于阅读。可如果能将名著阅读和展示学生特长相结合,在玩中读,在读中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名著阅读将会呈现的会是另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如,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参加“我为名著配图”活动,而喜欢音乐的同学,就可以参加“名著电视主题曲”歌唱比赛等等。

2、创设阅读空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争取每周至少两节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另外,也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为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其次,在网络电脑普及的时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方便。网络藏书量大,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阅读需求,这种与时俱进的方式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找书的困难。

再次,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开展阅读从教师自我做起。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言行。“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只是学生,作为语文老师,也应养成手不离卷的阅读习惯。然后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学生去阅读。这种师生同阅读的做法,比起单纯的说教有着更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荐适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书籍

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安排两篇名著导读,但这达不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加上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文学审美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推荐不同的书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在七年级上册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要求的两篇名著《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外,还可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性,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鲁宾孙漂流记》、《聊斋志异》、《安徒生童话全集》等等,这些书籍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容易吸引初一学生的眼球。而在八年级的时候,可以推荐篇幅更长,思想内涵较深刻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海底两万里》等。到了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情节较为曲折复杂,语言深奥难懂的,思想深刻的书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或是《朝花夕拾》、《傅雷家书》、《儒林外史》等等。

在不同阶段推荐不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的书目,让学生的阅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也可防止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4、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为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必须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除了要让学生记下名著中的经典名句或精彩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阅读效果,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要求的篇目《童年》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曾经总是抱怨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总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但读了《童年》,了解了阿廖沙的悲惨经历,尤其是他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痴迷于读书的精神,让我既感动又自责。面对生活,我们应时刻心怀感恩:感恩生活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记忆,感恩父母的爱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感恩学习对于我们是一件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有同学写到:“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相比之下,突然发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温馨而幸福。虽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我相信,有阴影的地方背后就一定有阳光。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即使你眼前可能还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还有悲伤,但你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可见,阅读名著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相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更来的有成效。

5、注重读书方法,浏览、精读、泛读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精读是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精读略读相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

精读就是认真,精细的阅读。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番,就无法深刻领悟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名著中的重点篇目,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构思的揣摩,从而汲取名著的精髓。如在学习初三年语文教材中选自《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文时,就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了解书中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香菱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红楼梦》一书的主旨。

略读就是粗略的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籍好比仪器,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咽,只有少数需要咀嚼,细细品味。”要博览群书,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读全文,了解大意就够了。如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一大段的环境描写或者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略读可以使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见闻。

6、名著阅读的情感个性化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四项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里面蕴含的深刻内涵需要同学们自己深入去挖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也都应当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适当点拨,而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

在阅读完《西游记》这部名著书籍时,同学们针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书中的四大主人公,同学们褒贬不一,有的甚至针锋相对,都对人物的喜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孙悟空的性格时,一部分同学认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活泼,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有的同学却认为他高傲,自以为是,目无尊长等等。

7、阶段性的展示阅读成果

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积极性,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可以阶段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如可举办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

此外,还可以阶段性地举办“我读名著”征文活动、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等等,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从而有效地推动名著阅读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组织名著导读教学,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于漪老师说:“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在摸索中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名著的好方法,从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让我们引领着学生,驰骋在名著阅读的原野上,让优秀的文学名著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卷卷书香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只有学生心灵的沃土丰厚了,语文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10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板块和内容,高质量的名著阅读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和思想教育。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名著阅读有效性达不到预期水平。经过细致的分析总结,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大部分初中生名著阅读的时间都比较短,思想认识局限在单篇文本之中,缺乏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一些学生认为文学名著不仅篇幅长,而且内容深奥、复杂,因而在名著阅读态度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面对名著阅读活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阅读能力承受着双重考验,这也使得学生参与语文名著阅读的热情不够高,需要教师创新名著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第二,教师沿用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师是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领航者和启蒙者,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将名著阅读和创新教学思想、手段融会贯通,才能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兴趣。然而分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可知,教师沿用的名著阅读教学手段普遍存在单一性、滞后性等问题,对学生名著阅读兴趣、阅读思维、智慧潜力的引领和开发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这也直接降低了初中语文名著教学的水准。第三,家长没有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发挥辅助作用。家庭教育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名著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保持积极的文学探究态度,所以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或缺。然而综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家长普遍认为名著阅读教学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职责,而且教师也并未精心策划有关名著阅读的家庭教育项目,导致家长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参与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职能和家长的辅助作用。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看似复杂,实际上只要教师把握住其中的关键点,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实施和完善。高质量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始于对名著素材的科学选择,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题材、种类繁多,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名著阅读经验,为学生甄选针对性更强的名著阅读素材,这样一来可以为学生顺畅进行名著阅读探究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二来也能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资源质量,从而保障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分析效果。教师在为学生甄选语文名著阅读素材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难度要适中,书籍内容要积极健康,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经验,同时满足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需求。如教师可以将“新课标”必读名著作为主要的名著阅读教学素材,这些书籍内容文质兼美、思想旨意深远,阅读难度也不大,是适宜初中生开展名著阅读探究的优质读物。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和阅读认知能力,扩大名著素材的选择空间,如一些近代文学名著、乡土文学名著都具有趣味性和时代特征,也可以作为教师向学生推荐的重点名著资源类型[1]。第二,教师向学生推荐的文学名著应该和教材阅读文本相对接。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长篇文学名著的节选,教师在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时就可以从这个思路入手。如结束某篇名著节选的课文阅读教学后,向学生推荐对应的名著作品,这样不仅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对名著书籍阅读探索的积极情绪,也可以促进学生从短篇文本阅读顺利向整本书阅读过渡,通过课内外联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材阅读文本的内容和题材,为学生推荐相似主题的名著素材。如果课内阅读文本的内容主要是写人叙事的,那么教师所选择的名著也应该在写人叙事方面具备突出亮点,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提升学生的课内阅读基础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阅读经验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创设名著阅读情境,激发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

上面我们谈到,学生对参与语文名著阅读活动的热情不够高是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现存的突出问题之一,这看似是学情问题,实际上可以管中窥豹地反映出教师教学模式上的不足。所以,教师想要突破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这一困境,必须基于学生对名著阅读学习的兴趣期待,加强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名著阅读情境,这样一来可以营造充满活力的名著阅读教学氛围,二来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研读名著的期待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名著阅读探究活动的主观意识和积极心态。语文名著阅读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多媒体音画情境。多媒体音画情境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特征,声色俱佳,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感官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名著阅读探究学习活动中。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名著都有其相关的影视作品和周边资源,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可以从互联网资源库中为学生搜集和名著内容相关的歌曲、动漫和影视片段,创设画面唯美、歌声动听、具有情节冲突的多媒体音画情境,使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其中,激发起名著阅读与探究的兴趣。第二,生活化情境。文学名著的创造灵感也来源于日常生活,其思想旨意也是为了传达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虽然初中生的名著阅读经验还不够完备,但是学生现有的生活体验完全可以作为教师创设名著阅读教学情境的突破口。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文学名著的主题和内容,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相应的生活场景,或者将某个生活事件作为名著教学的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感知名著中所具有的生活情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名著阅读体验和自主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学名著的思想旨意和其中的生活元素[2]。

(三)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引领自主探究性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改目标,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名著的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显然有悖于新时期的教改精神。教师想要切实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和意识的养成,必须基于教学主导职能,重视为学生设计名著导读案,帮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流程和思考探究方向,引领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性名著阅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分析能力和协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名著导读案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以微课形式为学生呈现名著导读案。首先,教师在微课导读案的开头部分,可以应用图文结合形式对名著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简短介绍,使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内容产生初步感知。接下来,教师可以在微课导读案中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直观地规划和设计名著阅读流程,如将名著每一章、每一小节的阅读探究重点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对文学名著开展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第二,教师应该将问题导学贯穿于名著导读案设计中。学生对文学名著精髓的内化理解大多源自思考,教师在设计开发名著导读案时,应该在每个阅读流程的前端设置启发性问题,如:“主人公的行为意图是什么?”“主人公这段时间在想什么?”“名著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语言风格是怎样的?”这样的思考性问题,能够使学生跟随导读案的指引,带着问题开展探究性名著分析,通过破解一个个阅读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渗透名著阅读方法,形成个性化名著阅读学习模式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强调的是“授人以渔”,教师毕竟不能时时在学生身边指导,想要消解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真正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加强向学生渗透科学的名著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研读文学名著的基本要领、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名著阅读学习模式。有效的语文名著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批注法。渗透这种名著阅读方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中将一些存在疑惑的词句或者故事情节标注下来,留待教师在名著阅读交流反馈环节进行细致的讲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也能更为精准地帮助学生攻克名著阅读难点。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名著的每个章节后批注总结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批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习得正确的名著阅读批注法。第二,摘录法。文学名著中的文辞亮点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作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一个来源。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摘录法时,可以指导学生将名著中的精彩词句分类摘录下来,如描写人物形象的、描写自然风光的,或者感悟人生的警示名言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摘录法开展名著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能切实强化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能力[3]。

(五)进行随笔训练,锻炼名著语言精华运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联系紧密的板块,针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来讲,在初步突破阅读目标后,教师有必要引领名著阅读向随笔训练迁移,构建以读促写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对文学名著语言精华的运用能力,也能利用随笔训练为学生搭建一个表达名著阅读见解和感想的平台,从而升华学生的名著阅读感悟,完善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针对语文名著阅读的随笔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教师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出示文学名著中的精彩段落,鼓励学生根据段落的语言风格开展仿写训练。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景的,教师在学生仿写中应该强调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段落主要内容是写人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仿写重点落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上,从而实现学生对名著语言精华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在名著阅读中产生的个性化感悟,开展不限话题、不限题材的随笔训练,使学生将名著读后感和自身的个性化观点融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观点鲜明、具有思想内涵价值的微作文,同步增强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六)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培养名著阅读习惯

上面我们谈到,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家长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这既和生活化教育思想相背离,也会削弱名著阅读教学质量。名著阅读是一项长期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形成三方面的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对文学名著的自主阅读意识与习惯。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使家长也能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职能,从而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习惯。在具体的策略实施上,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和家长设计开发亲子阅读任务,然后在课堂教学上交流展示阅读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每天抽出睡前和晨起的半小时时间,和学生一起研读文学名著,这样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能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从而推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来自学生、教师以及家长三个方面,阻碍了学生名著阅读学习有效性的提升。针对这些现存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甄选名著阅读素材、创设名著阅读情境、重视设计名著导读案、渗透名著阅读方法以及引入家校共育名著阅读模式,对滞后的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和优化,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名著阅读的热情,高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容.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68):43.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11

一、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意义

名著课程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中一种完整的课程模式、与通识教育一样,起源于美国。美国的通识课程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早在1921年,美国教授约翰·厄斯金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名著讲读课程,最早提出了名著教育计划;1929年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后,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以经典著作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并组织学者对西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撰;在20世纪30、40和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场名著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名著课程在美国的普及,名著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高校几种常见的通识课程类型之一。纵观美国名著课程的兴起与发展,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旨,即一是希望通过经典回归,追溯并传承西方文明,以巩固所谓的“西方文明认同”;二是相信人性有着不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某些“共性”,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深刻反映、剖析并追求人性完美的经典也就有着“永恒”的价值。

而无论是加强文化认同、还是追求人性完美,这也是正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近现代以来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国对外战争的一系列失利,国人开始从自己的内部寻找原因,而对这种原因的反思从物质层、制度层最后一直指向了文化层,将军事失利、国力衰弱最后归结于了文化上的问题。历经鸦片战争的震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伐论、“”的破坏以至改革开发初期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由物质自卑衍生出的文化自卑,文化传统在国人思想中沉淀为了一种老化、消极和落后的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消解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民族认同下降、民族精神弱化,并以仰视的态度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内部足够的认同力、凝聚力,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世界各国“文化主体意识”普遍走向觉醒、同时也在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强盛的今天,我国各界已意识到中国要以自尊、自信的民族形象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就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基因”、以传统为纽带增强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凝聚力,而大学通识教育则是承担起此方面任务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 其中整理与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便是建立名著课程。

就追求人性完美的问题而言,促进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之学生也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当前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因“文化断层”的原因而未得以传承,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又未得到充分构建,因此在国内伦理道德体系处于“真空期”的状态下,国人、包括大学生人文素养下降、伦理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传统经典中蕴涵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高校设置通识教育名著课程,是重建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正视和整理以“文化基因”形式潜伏于民族文化心理底层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需要。

二、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当前困境

“大学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在通识教育中,经典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我国高校有了回归文化传统的意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常见的,针对非中文、中国哲学等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还主要是以《概论》、《通史》等形式出现,而这些课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主张原生态回归经典,“采取深度经典阅读

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国大学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

那么,为何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呢?这其中固然有我国传统文化重建尚需一个过程与时间的问题,但也有着这类课程开发本身所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谁来管”、“谁来教”与“谁来学”。从“谁来管”这个问题看,我国大陆地区引入并探讨通识教育不过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事情,理念层面的许多东西尚需澄清、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多。其中实践层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普遍缺乏象美国及港、台地区那样的实体性机构,通识教育还主要是由教务处兼管。这样体制下的通识教育虽然也在开展工作,但毕竟缺乏在此领域系统、深入研究、建设的动力与精力。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整体背景下,许多高校教师虽然基于自发意识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选修课,但大多流于零散、浅显,一般停留于概论性的知识介绍,还尚未深入到回归原典的课程建设中。从“谁来教”这个问题看,由于我国在近现代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接受过传统文化系统教育与濡染的高校教师比较少,甚至于许多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传统文化及其经典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对少数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古典文学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更看重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学而淡漠于通识课程的教学,这使得当前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师资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足。从“谁来学”这个问题看,我国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没有美国等国家那样的经典著作阅读要求,师生在经典阅读的问题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教师一般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难以接受高强度的阅读训练,而学生也有着在通识课程中“混学分”的心理,不愿选修难度大、要求严的课程。名著阅读如果是自由选修课、便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选修不足的情况。

三、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开发名著课程是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要解决这类课程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关于名著课程“谁来管”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名著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推进通识课程体系的系统开发及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评估的实施等,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从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地通识教育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通常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实体性机构,以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的规划建设、教学管理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我国大陆地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要有深入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的设置问题。有了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才有利于落实专人来研究和推动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二)关于名著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名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学说派别众多、各类文化典籍也浩如烟海;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并长期浸润于宗法等级社会结构下,作为人文关怀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与等级社会意识深层地胶合在一起,而我国基于现代转型意义下的传统文化整理到现在实际上又并未完成。因此,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典籍中,我们应将哪些内容放入名著课程呢?这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文化视野和一个价值立场的问题,即我们希望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视野以及我们希望大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接触我国各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经典,培养学生宽阔的而不是狭隘的、封闭的文化视野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从价值观念的角度来看,如何在蕴涵繁杂价值取向的传统典籍中去芜取精、选择适宜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观加以弘扬,也是我们应予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关于名著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

从美国名著课程的教学模式来看,其一般“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名著课程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回归原典、提倡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直接与原典思想进行对话并进行反思,而不是主要依靠教师对传统思想的理解与传授。因此,名著课程的教学通常包括两个环节:学生课外阅读及课堂讨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而不是“讲授”的角色。为了便于讨论,名著课程一般会将学生数量控制在15人左右、采取小班教学。与这种教学模式相适应,其教学评价方式也应改变以一次性卷面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成效的做法,而加强平时对学生专题论文的写作训练。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还涉及进入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到底应采取什么样解释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也涉及到我们应如何理解、看待传统的问题。在美国名著教育史上,曾经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阅读模式

,“一种是永恒主义提出的现代式的,注重批评性、大众化的普遍阅读。另一种是新保守主义提出的保守性的,注重原典的本原性、精英性阅读。这两种模式的争论包含了古今之争,传统与现代等文化史中的核心矛盾。”永恒主义强调对传统典籍采取评判性阅读的方式,阅读文本也由学者以现代视角抽取传统文化核心概念进行了重新编撰整理,这实际上是强调传统典籍的现代诠释及其应用意义;而新保守主义强调对典籍的本原性阅读,阅读文本主张采用历史原典的本貌,阅读者应尽量本原性地理解和尊重原典作者的思想。永恒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种不同阅读模式的分歧也在于其内在理念上对待传统与现代切换之间的不同态度,而这些分歧与不同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在开发、建设名著经典课程所应关注的问题。

(四)关于名著课程“谁来教”和“谁来学”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组织的问题

名著课程除了需要一部分在此领域有稳定积淀的教师外,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一课程采取小班教学、那么它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师资,而目前高校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来投入教学是不够的。因此,可借鉴采用国外高校的学生助教制度,即由一部分优秀的研究生来主持讨论教学。就“谁来学”的问题,高校应坚持的一个观念就是通识教育要保持其应有的教学品质、就不能降低教学难度,单方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事实上,真正的思想升华没有一个艰苦的习得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些经典如果学生不去读它永远都困难。我国高校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难度性训练,这种难度性训练不足也表现在学生的经典阅读量不足方面,与美国相比,“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经典著作阅读量大约在500-800 页, 而我国的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因此,在“谁来学”这一个问题上,高校名著课程所要做的不是降低教学难度,而是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比如,以必修的方式提出教学要求等。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2]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香港集成图书公司,1963:94.

[4]刘海峰.大学生与经典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0,(5).

[5]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4.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12

通识教育发展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而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我国大陆地区的现状来看,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依然不足。那么,高校是否应该加强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陆地区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困境何在?我们又应如何推动高校名著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呢?在此,笔者拟就以上问题提出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引起高教界对此领域的关注与争鸣。

一、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意义

名著课程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中一种完整的课程模式、与通识教育一样,起源于美国。美国的通识课程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早在1921年,美国教授约翰·厄斯金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名著讲读课程,最早提出了名著教育计划;1929年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后,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以经典著作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并组织学者对西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撰;在20世纪30、40和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场名著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名著课程在美国的普及,名著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高校几种常见的通识课程类型之一。纵观美国名著课程的兴起与发展,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旨,即一是希望通过经典回归,追溯并传承西方文明,以巩固所谓的“西方文明认同”;二是相信人性有着不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某些“共性”,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深刻反映、剖析并追求人性完美的经典也就有着“永恒”的价值。

而无论是加强文化认同、还是追求人性完美,这也是正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近现代以来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国对外战争的一系列失利,国人开始从自己的内部寻找原因,而对这种原因的反思从物质层、制度层最后一直指向了文化层,将军事失利、国力衰弱最后归结于了文化上的问题。历经鸦片战争的震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伐论、“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至改革开发初期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由物质自卑衍生出的文化自卑,文化传统在国人思想中沉淀为了一种老化、消极和落后的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消解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民族认同下降、民族精神弱化,并以仰视的态度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内部足够的认同力、凝聚力,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世界各国“文化主体意识”普遍走向觉醒、同时也在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强盛的今天,我国各界已意识到中国要以自尊、自信的民族形象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就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基因”、以传统为纽带增强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凝聚力,而大学通识教育则是承担起此方面任务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 其中整理与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便是建立名著课程。

就追求人性完美的问题而言,促进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之学生也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当前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因“文化断层”的原因而未得以传承,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又未得到充分构建,因此在国内伦理道德体系处于“真空期”的状态下,国人、包括大学生人文素养下降、伦理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传统经典中蕴涵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高校设置通识教育名著课程,是重建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正视和整理以“文化基因”形式潜伏于民族文化心理底层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需要。

二、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当前困境

“大学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在通识教育中,经典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我国高校有了回归文化传统的意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常见的,针对非中文、中国哲学等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还主要是以《概论》、《通史》等形式出现,而这些课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主张原生态回归经典,“采取深度经典阅读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国大学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

那么,为何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呢?这其中固然有我国传统文化重建尚需一个过程与时间的问题,但也有着这类课程开发本身所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谁来管”、“谁来教”与“谁来学”。从“谁来管”这个问题看,我国大陆地区引入并探讨通识教育不过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事情,理念层面的许多东西尚需澄清、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多。其中实践层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普遍缺乏象美国及港、台地区那样的实体性机构,通识教育还主要是由教务处兼管。这样体制下的通识教育虽然也在开展工作,但毕竟缺乏在此领域系统、深入研究、建设的动力与精力。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整体背景下,许多高校教师虽然基于自发意识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选修课,但大多流于零散、浅显,一般停留于概论性的知识介绍,还尚未深入到回归原典的课程建设中。从“谁来教”这个问题看,由于我国在近现代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接受过传统文化系统教育与濡染的高校教师比较少,甚至于许多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传统文化及其经典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对少数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古典文学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更看重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学而淡漠于通识课程的教学,这使得当前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师资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足。从“谁来学”这个问题看,我国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没有美国等国家那样的经典著作阅读要求,师生在经典阅读的问题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教师一般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难以接受高强度的阅读训练,而学生也有着在通识课程中“混学分”的心理,不愿选修难度大、要求严的课程。名著阅读如果是自由选修课、便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选修不足的情况。

三、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开发名著课程是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要解决这类课程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关于名著课程“谁来管”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名著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推进通识课程体系的系统开发及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评估的实施等,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从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地通识教育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通常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实体性机构,以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的规划建设、教学管理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我国大陆地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要有深入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的设置问题。有了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才有利于落实专人来研究和推动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二)关于名著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名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学说派别众多、各类文化典籍也浩如烟海;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并长期浸润于宗法等级社会结构下,作为人文关怀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与等级社会意识深层地胶合在一起,而我国基于现代转型意义下的传统文化整理到现在实际上又并未完成。因此,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典籍中,我们应将哪些内容放入名著课程呢?这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文化视野和一个价值立场的问题,即我们希望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视野以及我们希望大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接触我国各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经典,培养学生宽阔的而不是狭隘的、封闭的文化视野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从价值观念的角度来看,如何在蕴涵繁杂价值取向的传统典籍中去芜取精、选择适宜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观加以弘扬,也是我们应予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关于名著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

从美国名著课程的教学模式来看,其一般“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名著课程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回归原典、提倡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直接与原典思想进行对话并进行反思,而不是主要依靠教师对传统思想的理解与传授。因此,名著课程的教学通常包括两个环节:学生课外阅读及课堂讨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而不是“讲授”的角色。为了便于讨论,名著课程一般会将学生数量控制在15人左右、采取小班教学。与这种教学模式相适应,其教学评价方式也应改变以一次性卷面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成效的做法,而加强平时对学生专题论文的写作训练。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还涉及进入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到底应采取什么样解释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也涉及到我们应如何理解、看待传统的问题。在美国名著教育史上,曾经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阅读模式,“一种是永恒主义提出的现代式的,注重批评性、大众化的普遍阅读。另一种是新保守主义提出的保守性的,注重原典的本原性、精英性阅读。这两种模式的争论包含了古今之争,传统与现代等文化史中的核心矛盾。”永恒主义强调对传统典籍采取评判性阅读的方式,阅读文本也由学者以现代视角抽取传统文化核心概念进行了重新编撰整理,这实际上是强调传统典籍的现代诠释及其应用意义;而新保守主义强调对典籍的本原性阅读,阅读文本主张采用历史原典的本貌,阅读者应尽量本原性地理解和尊重原典作者的思想。永恒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种不同阅读模式的分歧也在于其内在理念上对待传统与现代切换之间的不同态度,而这些分歧与不同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在开发、建设名著经典课程所应关注的问题。

(四)关于名著课程“谁来教”和“谁来学”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组织的问题

名著课程除了需要一部分在此领域有稳定积淀的教师外,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一课程采取小班教学、那么它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师资,而目前高校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来投入教学是不够的。因此,可借鉴采用国外高校的学生助教制度,即由一部分优秀的研究生来主持讨论教学。就“谁来学”的问题,高校应坚持的一个观念就是通识教育要保持其应有的教学品质、就不能降低教学难度,单方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事实上,真正的思想升华没有一个艰苦的习得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些经典如果学生不去读它永远都困难。我国高校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难度性训练,这种难度性训练不足也表现在学生的经典阅读量不足方面,与美国相比,“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经典著作阅读量大约在500-800 页, 而我国的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因此,在“谁来学”这一个问题上,高校名著课程所要做的不是降低教学难度,而是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比如,以必修的方式提出教学要求等。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2]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香港集成图书公司,1963:94.

[4]刘海峰.大学生与经典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0,(5).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13

一、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现实意义

名著课程作为现代大学教育中一种完整的课程模式、与通识教育一样,起源于美国。美国的通识课程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自由选修型。早在1921年,美国教授约翰·厄斯金就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名著讲读课程,最早提出了名著教育计划;1929年赫钦斯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后,更为系统地提出了以经典著作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并组织学者对西方名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编撰;在20世纪30、40和5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场名著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名著课程在美国的普及,名著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高校几种常见的通识课程类型之一。纵观美国名著课程的兴起与发展,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主旨,即一是希望通过经典回归,追溯并传承西方文明,以巩固所谓的“西方文明认同”;二是相信人性有着不随历史变迁而发展变化的某些“共性”,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作为深刻反映、剖析并追求人性完美的经典也就有着“永恒”的价值。

而无论是加强文化认同、还是追求人性完美,这也是正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领域。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我国在近现代以来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鸦片战争以后,面对中国对外战争的一系列失利,国人开始从自己的内部寻找原因,而对这种原因的反思从物质层、制度层最后一直指向了文化层,将军事失利、国力衰弱最后归结于了文化上的问题。历经鸦片战争的震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伐论、“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以至改革开发初期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由物质自卑衍生出的文化自卑,文化传统在国人思想中沉淀为了一种老化、消极和落后的形象,这种形象削弱了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消解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民族认同下降、民族精神弱化,并以仰视的态度全盘接受西方文明。但对一个民族来说,没有内部足够的认同力、凝聚力,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世界各国“文化主体意识”普遍走向觉醒、同时也在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强盛的今天,我国各界已意识到中国要以自尊、自信的民族形象与“他者”文化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就首先需要正视自己的“文化基因”、以传统为纽带增强民族的自我认同与凝聚力,而大学通识教育则是承担起此方面任务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中心任务,实际是要把我们从民国以来就断裂的文化传统重新作现代整理”。 其中整理与传承文化的形式之一便是建立名著课程。

就追求人性完美的问题而言,促进德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之学生也是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当前处于社会急速转型时期,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因“文化断层”的原因而未得以传承,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又未得到充分构建,因此在国内伦理道德体系处于“真空期”的状态下,国人、包括大学生人文素养下降、伦理道德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传统经典中蕴涵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在高校设置通识教育名著课程,是重建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正视和整理以“文化基因”形式潜伏于民族文化心理底层的传统伦理道德资源的需要。

二、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当前困境

“大学生应该进行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在通识教育中,经典阅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实际的情况是,虽然我国高校有了回归文化传统的意识,但目前我国高校常见的,针对非中文、中国哲学等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还主要是以《概论》、《通史》等形式出现,而这些课程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名著课程主张原生态回归经典,“采取深度经典阅读

的方式,而特别反对我国大学习惯的《概论》和《通史》教学方法”。

那么,为何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名著课程并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呢?这其中固然有我国传统文化重建尚需一个过程与时间的问题,但也有着这类课程开发本身所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谁来管”、“谁来教”与“谁来学”。从“谁来管”这个问题看,我国大陆地区引入并探讨通识教育不过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事情,理念层面的许多东西尚需澄清、而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就更多。其中实践层面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普遍缺乏象美国及港、台地区那样的实体性机构,通识教育还主要是由教务处兼管。这样体制下的通识教育虽然也在开展工作,但毕竟缺乏在此领域系统、深入研究、建设的动力与精力。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整体背景下,许多高校教师虽然基于自发意识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选修课,但大多流于零散、浅显,一般停留于概论性的知识介绍,还尚未深入到回归原典的课程建设中。从“谁来教”这个问题看,由于我国在近现代有着“文化断层”的特殊经历,接受过传统文化系统教育与濡染的高校教师比较少,甚至于许多高校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传统文化及其经典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对少数接受过中国传统哲学、古典文学教育的教师而言,也更看重于本学科的专业教学而淡漠于通识课程的教学,这使得当前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师资在总体上呈现出不足。从“谁来学”这个问题看,我国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普遍没有美国等国家那样的经典著作阅读要求,师生在经典阅读的问题上存在着畏难情绪:教师一般认为自己的教学对象难以接受高强度的阅读训练,而学生也有着在通识课程中“混学分”的心理,不愿选修难度大、要求严的课程。名著阅读如果是自由选修课、便很可能会出现学生选修不足的情况。

三、高校名著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开发名著课程是我国大陆地区通识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要解决这类课程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关于名著课程“谁来管”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名著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推进通识课程体系的系统开发及教学质量的监控、教学评估的实施等,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从美国及我国港、台地区等地通识教育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来看,通常都设有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实体性机构,以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的规划建设、教学管理提供相应的平台支撑。我国大陆地区通识课程、包括名著课程要有深入的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也是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的设置问题。有了通识教育实体性机构,才有利于落实专人来研究和推动该课程的组织实施。

(二)关于名著课程“教什么”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问题

对于我国而言,名著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历史上学说派别众多、各类文化典籍也浩如烟海;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诞生并长期浸润于宗法等级社会结构下,作为人文关怀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与等级社会意识深层地胶合在一起,而我国基于现代转型意义下的传统文化整理到现在实际上又并未完成。因此,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典籍中,我们应将哪些内容放入名著课程呢?这背后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文化视野和一个价值立场的问题,即我们希望大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视野以及我们希望大学生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学生接触我国各领域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经典,培养学生宽阔的而不是狭隘的、封闭的文化视野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从价值观念的角度来看,如何在蕴涵繁杂价值取向的传统典籍中去芜取精、选择适宜于现代语境下的价值观加以弘扬,也是我们应予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关于名著课程“怎么教”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

从美国名著课程的教学模式来看,其一般“采取教授讲课与学生讨论课并行的方式,讨论课严格要求小班制。”名著课程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回归原典、提倡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直接与原典思想进行对话并进行反思,而不是主要依靠教师对传统思想的理解与传授。因此,名著课程的教学通常包括两个环节:学生课外阅读及课堂讨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而不是“讲授”的角色。为了便于讨论,名著课程一般会将学生数量控制在15人左右、采取小班教学。与这种教学模式相适应,其教学评价方式也应改变以一次性卷面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学习成效的做法,而加强平时对学生专题论文的写作训练。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还涉及进入教育中的传统文化经典到底应采取什么样解释方式的问题,这实际也涉及到我们应如何理解、看待传统的问题。在美国名著教育史上,曾经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著阅读模式

,“一种是永恒主义提出的现代式的,注重批评性、大众化的普遍阅读。另一种是新保守主义提出的保守性的,注重原典的本原性、精英性阅读。这两种模式的争论包含了古今之争,传统与现代等文化史中的核心矛盾。”永恒主义强调对传统典籍采取评判性阅读的方式,阅读文本也由学者以现代视角抽取传统文化核心概念进行了重新编撰整理,这实际上是强调传统典籍的现代诠释及其应用意义;而新保守主义强调对典籍的本原性阅读,阅读文本主张采用历史原典的本貌,阅读者应尽量本原性地理解和尊重原典作者的思想。永恒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种不同阅读模式的分歧也在于其内在理念上对待传统与现代切换之间的不同态度,而这些分歧与不同态度也是我们今天在开发、建设名著经典课程所应关注的问题。

(四)关于名著课程“谁来教”和“谁来学”的问题,即这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组织的问题

名著课程除了需要一部分在此领域有稳定积淀的教师外,还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一课程采取小班教学、那么它就必然需要更多的师资,而目前高校仅仅依靠专业教师来投入教学是不够的。因此,可借鉴采用国外高校的学生助教制度,即由一部分优秀的研究生来主持讨论教学。就“谁来学”的问题,高校应坚持的一个观念就是通识教育要保持其应有的教学品质、就不能降低教学难度,单方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事实上,真正的思想升华没有一个艰苦的习得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些经典如果学生不去读它永远都困难。我国高校当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难度性训练,这种难度性训练不足也表现在学生的经典阅读量不足方面,与美国相比,“美国一个大学生每周课程要求的经典著作阅读量大约在500-800 页, 而我国的大学生每周阅读量可能不到100页。”因此,在“谁来学”这一个问题上,高校名著课程所要做的不是降低教学难度,而是如何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比如,以必修的方式提出教学要求等。

参考文献:

[1]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2]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香港集成图书公司,1963:94.

[4]刘海峰.大学生与经典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0,(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