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能力实用13篇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篇1

(一)企业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

1912年,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所做的新的组合”。企业的生产要素大致可分为人力要素、财力要素和物力要素,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不是所有的组合都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创新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或提高质量或加快速度,或兼而有之,要素的组合方式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要素占有情况,明确的基础创新的目标;其次,人力要素运用科学理论、数学模型、真实数据等,进行测算分析,估计项目的可行性;最后,在人的指导下,将需要的物力要素及财力要素投入到具体的技术创新过程中,进行创新实验。创新是不断尝试的结果,每一次的尝试的失败都是为了创新的成功做铺垫。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出

不同的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是不同的,一些学者从能力本身来界定技术创新能力。这一观点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于企业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不具有模仿性。由于不同企业拥有的要素资源、财力支持、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硬件及软件不同,企业中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方法的决策不同,所以在改善质量或提高速度的效率和效果上也会有所不同,这用差异就是体现了不同企业在运用资源整合时的技术创新能力。

另一些学者从过程的层面来定义技术创新能力。这种观点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人参与、集体协作、集思广益的思考与实践的过程,它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认为由组织生产某种新式的、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的过程即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侧重对过程的把握与考核。有学者认为“组织通过不断学习,从而为企业革新带来新的思路与想法,为企业经营绩效产生催化作用”,这也是从过程这一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能力。

有了从过程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就会有从结果层面考量技术创新能力。顾名思义,从结果的角度则更注重产出效应,即在投入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同时,配以新思维、新想法创造出更先进的、不同于现有的产品或服务以体现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基于对上述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定义,其评价的指标也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进行论述:

(一)基于从能力本身定义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从其根源方面看,它是企业中各种要素能力的组合,所以要评价技术创新能力,就要从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要素资源入手,前面说过企业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类: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能力不仅包括是指企业中参与创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包括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以及其他不直接参与创新的人员的间接支持;物力资源包投入的物质生产要素,如主要原材料、能源等;财力资源则主要是资金的支持。技术创新的能力,只有企业中各个要素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事实证明,除了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环境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部环境也可以从上述三方面提供能力支持,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人力方面提供外部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咨询,物力方面提供专利技术和专项设备,财力方面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提供专项资金,这些外部环境要素与内部能力要素本身的能力组合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从过程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如前所述,这一说法本身强调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有序联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每一个子环节都会对最后的技术创新结果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因此,从这一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就要评价其各个运行过程,其评价指标可包涵要素投入过程、生产制造过程、改良更新过程、管理评价过程等,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因此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权重比例也不同,同时赋予各个组成过程以相应的权重,让后进行加权,得到的数值也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个要素并不是单纯的叠加,就能体现整体的效用,当然,这种方法对于粗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从结果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当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时,其能力体现在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我们就把能力这一无形的要素转变为有形的要素。那么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也就可以代替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评价产品和服务,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成熟,如对其质量、客户口碑、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等进行相应评价,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将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的出最产品或服务的综合评价,即刻粗略的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水平。

三、对于现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思考

上文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含义入手,介绍了三种主要的评价方法,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本是都是对不同要素进行评价,只是三种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定义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其选取的要素指标也不同。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要素的选取存在一定困难,不仅在选择本身,还在选择的数量上,要素的选取必须体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上,同时选择过多会增加评价的成本,而选择过少,不能准确评估技术创新能力;第二,选择评价要素后,运用哪种方法进行要素整合也是一个难题,这本身比要素的选择更重要,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配合的结果,因此选取的方法要考虑到各个因素之间的促进与抵消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突出性问题,因此,在以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上述所列举的问题,以期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更精确的评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80

[2]魏江,许庆瑞.企业新能力概念、结构、度量与评价.科学管理研究,1995(5):5055

[3]王立新,高长春,任荣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东华大学学报,2006(3):3437

技术创新能力篇2

1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R&D国际化的现状

目前,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设立形式灵活多样,主要采用的形式包括:其一,设立独资研究中心或技术开发中心。这是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最成熟、最高级的形式,它们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紧密,而与其在中国的企业联系则相对较弱,主要任务是研究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二,在具体业务部门或合资企业内部设立研发部门。这类研发投资已经历了从消化吸收到技术创新两个阶段:前者的任务是实现技术的本地化,将国外成熟技术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特点、原材料特点等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后者则是在国外提供的设备、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新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其三,与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研究中心。一般采用项目委托、联合研究与开发、建立培训中心、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多种形式。如美国惠普公司与北京大学合办的中国惠普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研究中心。其四,与中国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例如,朗讯科技公司与康佳电子公司合作开发手机;莲花公司与TCL信息产业集团合作开拓Internet业务等。在合作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同时,成立合资企业,对研发的技术、产品直接进行市场化经营。而出于对技术保密和技术领先带来的受益考虑,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机构更多的是建立在其独资企业内部。

2R&D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正面影响

2.1有利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1)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回流。我国许多地区与国外相比高层次研发工作机会不足,劳动报酬与国外相比也有较大差异,人才外流现象比较严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将会创造大量的高薪工作岗位,不仅有助于稳定我国本土科技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海外高级技术人才回流。

(2)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具有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良好环境,它们拥有完备的培训体系和先进的培训理念。我国研发人员虽然总体规模大,但是大都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缺乏面向市场的能力。跨国公司对研发人才的市场化培训,在给跨国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提高了这些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工作的中国员工可以利用跨国公司先进的设备,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积累大量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

(3)为本土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支持。有些跨国公司还为我国本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摩托罗拉公司与国家发改委合作成立了企业优化中心,向国有企业提供各种培训手段、方法和适用的规章制度。到2001年末,摩托罗拉已经为400多家企业培训了1400多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跨国公司对其雇员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也可以为我国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示范作用。这些培训也会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建设。

2.2弥补了我国科研投入,尤其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不足

R&D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经济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企业普遍面临R&D投入不足的困境。例如,2003年,我国企业在R&D的投资为186.01亿美元,占GDP的1.31%,而美国这一指标达到2.6%,日本3.15%,韩国2.64%,不仅如此,在总额来看,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全部的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在我国研发支出结构中,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极为有限。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增加了我国的研发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研发投入不足的窘境。

2.3利用先进技术、知识的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R&D国际化为我国带来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跨国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创新体系与全球创新网络,因此,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扩展,部分当地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当地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管理,必然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发管理水平。

此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跨国公司向我国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或援助。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通常与我国的零部件、原材料与相关服务的供应商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当外国子公司将其部分工作分包给当地公司时,这种联系就更加紧密。根据建立这种联系的目标来区分,分为后向联系和前向联系。在后向联系方面,比如为了保证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为供应商建立生产性设施、提供技术援助、信息咨询服务和管理培训服务等,有利于上游产业的制造能力的改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当跨国公司对产品与工艺进行调整改进时,通常会邀请我国当地供应商与分包商的研发机构参与其中,从而使我国能够掌握必要的技术以适应其服务对象的产品与工艺变化,这种做法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常见。在前向联系方面,通过向下游产业的技术转移以及对当地经销商产品的包装、分配、维修或客户培训等服务,促进下游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和经销商服务能力增强。

3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负面影响

3.1冲击了我国技术创新体系

(1)冲击了现行的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研发体系。跨国公司R&D国际化对我国现行的科研体系带来破坏性影响。国内部分研究开发机构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在项目投标中的竞争压力,而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科研仪器、管理经验,而使国内的科研机构逐步萎缩,其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等基础将难以发挥。

(2)抑制了我国企业的研发行为。一些跨国公司将我国作为生产基地,取消或削弱了合资企业中方的研发机构,使我国在获得跨国公司生产能力的同时,减弱了本国的技术开发能力。目前,在一些我国本来已经形成较强研发能力的产业领域,由于产品市场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占有,国内的研发工作失去依附而被取消或削弱。

3.2造成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人才流失

跨国公司R&D机构不仅给研发人员提供了高薪,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国内许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大批人才被外资R&D机构吸引,从而严重地削弱了我国R&D机构的研发力量。

3.3国内研发成果轻易流失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对过去由国家研究机构多年积累的很多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好地加以保护,这些成果有可能被外资研究机构以很小的代价获取,使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一些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和研究项目也可能随着主要人员的流动而流失。人才的流失实际上意味着我国科研院所或企业向跨国公司免费扩散技术。

4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4.1利用好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机遇,促进我国的技术创新

跨国公司对我国的R&D投资,对于我国技术创新是一个机遇,我国应该通过调整吸引投资的方向和政策,最大化地吸收和接受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溢出;加强和跨国公司的R&D合作,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吸引外资的方向和政策。在引资方向上,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引资的质量,扩大引资的技术含量,多引进技术合作型的跨国投资,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接受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引资政策上,真正把“以市场换技术”落实到实处,提高这一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没有能力通过自身机构进行科研的国家,也难以从跨国公司的科研中得到较大的收益。一个发展中国家选择、吸收和利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创新技术所需要的同类研究能力。”吸收能力存在着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粘性,前期的研发平台和R&D投资将影响后一阶段知识吸收的多样化和效率。因此,要加强技术吸收能力培育:首先,促进企业积极寻求挖潜改造途径,增加R&D投入,开发新产品,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其次,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和提高融资的便利性。可以建立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并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的人才,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的融资环境,加快企业的技术革新。

(3)加大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在国外设立R&D机构是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应该利用好这一契机,通过良好的科研环境建设以及科研设施的改进,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R&D机构。这样虽然给跨国公司带来了技术的革新,但同时也加大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而且技术的集聚效应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4.2学习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经验,实现我国企业自身的R&D国际化

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向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母国企业的技术水平,这被称为反向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相对垄断,与国内独立开发相比,成本要低得多。同时通过对外投资,也能够更好的学习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经验。具体地说,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大力发展我国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具有反向的溢出效应,我们的企业就要积极的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尤其加大在发达国家技术聚集的地区投资,发展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这不仅需要我们的企业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政府也要加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指导和可行性研究,引导企业在合适的地方投资合适的产业。

(2)逐步开展我国企业设立在其他国家的企业的R&D活动。设立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R&D活动,进一步拓宽投资技术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并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开发新产品,更多地占领当地市场。设立在技术水平先进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R&D活动,可更好地开展技术获取工作,充分利用境外企业接近当地技术资源的优势,实现跟踪先进技术的目的。

(3)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这样可以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也减少了独立进行R&D的风险性。如与之合作在海外兴办技术开发中心、海外实验室等,还可就某一方面的技术开发项目结成较松散的联盟。

(4)培育和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企业实行跨国经营,可以更好地获取国外技术进步的信息和资源,利用国外资源、技术、资金、管理经验,从而择优确定企业技术进步战略,实现企业技术进步要素优化配置,壮大企业技术进步的实力。目前,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战略。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能力篇3

Research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Guo Yan Yang Xiao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ing,Zigong Sichuan 643000)

Abstract:At pres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every day,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is more and more reflected on the compet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tech enterprise is the carri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transformation, so systematically research on innovative capability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s the foundation for enhancing high-tech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high-tech enterpri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capability’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high-tech enterprises, innovative capability’s influence on high-tech enterprise’ performance and some other relev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deficiencies, and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in the future is expected.

Keywords:innovative capability; high-tech enterprises; index system; performance

1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能够持续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以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着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得以实施的载体,它的发展将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水平以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丰富的实践价值[1]。随着当今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创新。李茜雯提出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起着先导性作用,科技创新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技术经济的一体化。科技创新可以改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因而它的研发费用将高于一般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需要大量的设备和高技能人才,因而它需要大量投入资金、人力资本、科技含量。李茜雯总结出高新技术企业是以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高投入企业[2]。如今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产业化不断地发展以至于国际竞争日益加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迎接挑战发现机遇,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Stewart Thornhill 通过对制造业企业的考察发现了产品的销量水平取决于企业的科研实力,企业的科研实力、创新能力显著影响企业的绩效[3]。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科技创新能改善劳动生产率,增加销量从而提高绩效,能够改进原有产品以及创造新产品的角度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保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借鉴。

2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2.1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作为创新研发的主要经济主体,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R&D持续的投资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条件。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企业,因此它在人力资本运用和价值实现方面优先于其他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把人力资本变成企业的核心资本,就要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激励机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解决人力资本激励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机制。郭丹通过对全国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他在这些基础之上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这个制度包括内部保障机制、外部保障机制两个核心[4]。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好的投资收益率,对企业外部社会具有较强的正向引导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缺点是存在着高风险,外部私人资本由于惧怕高风险因而对高新技术投资较少,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李文庆认为政府应从财政方面来提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支出,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政支出结构,通过间接的方式加强对企业进行税收减免[5]。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统计,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主要包括:创新过程、创新系统、创新行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Muller认为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对新产品研发的能力、改进技术的能力、储备能力以及组织能力[6]。Burgel-man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7]。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文献中,学者们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从创新资源的角度看主要有R&D投入、人力资本、政府的财政支持等。

2.2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杨德伟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发现了终极所有权性质显著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民营产权不适用企业科技创新,高层人员持股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科技创新不具有统计上的相关性[8]。江珂通过对我国29个省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他认为环境规制对我国三类科技创新的影响取决于“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区域环境规制要发挥正向作用,然而环境规制对西部区域的科技创新不发挥作用,因而,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存在区域性差异。徐亚静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认为从全国层面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并未对我国专利申请量产生正向作用。FDI对不同区域的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他强调了制度因素对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如非国有化程度、城市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等[9]。万坤扬采用Moran'sI指数研究了FDI、高校和R&D等因素对区域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的影响。他认为FDI对区域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没有正向作用,反而对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带来负面的影响[10]。在研究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中,学者们分别从股权结构、环境规制、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制度因素、FDI、R&D等角度来研究,并得出了丰富的结论,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提高和完善指明了道路。图1总结了现有实证研究发现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技术创新活动的核心,它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一定的原则,即要坚持科学性、综合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吴永林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可以分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了研究开发能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对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较大,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11]。王芳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创新投入能力,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及创新产出能力,下一层次有12个定量的二级指标[12]。潘霞根据系统整体性、科学先进性、规范可比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动态和静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分为内在竞争力和外在竞争力,下一层的三级指标包括产业投入能力、产业产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潜力、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支持环境、产业自然环境[13]。陈程把成果转化阶段的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数、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年平均就业人员。产出指标包括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产出指标反映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体现了通过采用技术创新措施而带来的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结果[14]。杨楠通过对河南省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构建了包括创新实施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核心能力的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4个一级指标,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了贡献[15]。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是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前面的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不断完善,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很多文献为了追求全面性,列出了技术创新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但是没有提出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突出影响的关键因素,因而缺少实用价值,需要继续进行完善。

3 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是用来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个概念。目前学术界多从企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大小、技术创新生产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胡义东认为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研发人员的比例与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关系,企业的规模程度与创新产出关系显著,员工总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低于企业总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16]。胡保亮通过对5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分别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能为企业带来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利润上的显著增长,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7]。陈晓红研究了营销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作用,发现了营销能力对于市场绩效有显著影响[18]。王珍义得出了政治关联能够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结论,并发现政治关联能够对技术创新起积极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外部融资在政治关联影响技术创新中的中介效应[19]。郑慕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来分析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认为本地企业拥有外资企业的横向外溢效应将有更好地技术创新绩效,相对来说纵向外溢效应的影响作用较若,同时FDI技术外溢通过影响本地企业吸收能力来影响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20]。张同斌认为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绩效水平越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各分位绩效的影响越大[21]。通过研究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根据学者们的实证研究文献,得出如图2所示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所受影响的图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4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大量的开创性和累积性成果。研究者们从科技创新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创新能力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关的理论成果不仅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指导,而且从逻辑上勾勒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的基本框架。当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我们未来进行研究时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相关结论和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其次,从现有的创新能力研究来看,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的关系是研究焦点。最后,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体系的整合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评价体系的准确性将影响企业的决策以及经济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牛冲槐,刘颖祺,牛彤.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差异化分析[J].经济问题,2014(5):78-82.

[2] 李茜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1.

[3] STEWART T.Knowledge,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igh-and low-technology regim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9):687-703.

[4] 郭丹.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保障制度构建―基于全国200多家企业的实地调研[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2):91-96.

[5] 李文庆,卢钊,崔惠民.政府财政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5):51-53.

[6] Muller S.Endogenous innovation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3):1-18.

[7] Frohman Alan L.Personal Initiative Sparks Innovation [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9(3):61-72.

[8] 杨德伟.股权结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1(8):56-60.

[9] 徐亚静,王华.开放条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创新[J].国际贸易问题,2011(2):136-146.

[10] 万坤扬.FDI对区域不同层次技术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J].技术经济,2011(3):7-13.

[11] 吴永林,赵佳菲.北京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企业经济,2011(3):21-23.

[12] 王芳.企业规模、所有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山西:中北大学研究生院,2014.

[13] 潘霞,鞠晓峰,陈军.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29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 (4):65-69.

[14] 陈程,刘和东.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33-137.

[15] 杨楠.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12(1):27-31.

[16] 胡义东,仲伟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4):80-85.

技术创新能力篇4

系统动力学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从战略层面描述区域发展、估计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随时间、环境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区域技术创新体系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系列影响因素的简单组合,并能有效地描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的非线性关系,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理解区域创新过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宏观上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估计和把握。

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1、系统结构组成。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是提出既能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又适合本地区全面发展的措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下实现,在外部环境下,受国家创新系统即国家宏观政策、技术服务机构、国家教育体系、金融政策、研究与发展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在内部条件下,受区位优势、区域产学研合作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涉及因素有20多种。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创造能力,即不断提出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产、学、研合作程度),即不断地利用全球一切可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知识在各创新单位之间流动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创新绩效等因素。其中创新主体为企业,创新绩效由企业的新产品产值来表示。区域创新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知识创造能力系统、知识流动能力系统、区域创新环境系统。

(1)知识创造能力子系统。该系统描述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受研发机构数量、科技投入、技术成果数影响。技术成果数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项专利之和。模型中把科技投入考虑为可调控参数,与政府支出呈非线性关系,在模型中用表函数表示。

(2)知识流动能力子系统。该系统反映的是将科技转化为创新的能力,主要考虑了外国的直接投资、技术转移、科技合作。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和各种技术诀窍,是一种国际技术转移。技术转移由技术市场交易状况、技术引进和国内企业间购买国内技术三方面构成。科技合作反映的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状况,是知识向市场化方向流动的表现。在模型中,科技合作由企业对高校和科研机构支出的科研经费表示。

(3)区域创新环境子系统。从理论角度出发,在一个给定的科技投入、给定的制度体系下,环境是决定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模型中,主要从创新基础设施水平、地区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金融环境等四方面反映地区创新环境。市场需求水平一般由居民消费水平和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衡量,其中居民消费水平受政府财政收入影响。劳动者素质主要考虑了教育投资水平、就业中大专以上学历比重、大学毕业生增长率三方面因素。而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与金融环境水平虽然涉及因素多,但与本模型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性不大,仅以参数值表示,取值0―1之间。

2、区域创新能力体系系统结构流图。为了清晰地描述影响反馈系统的动态性能的积累效应,我们使用vensim软件建立结构图,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如图1所示。

二、青岛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青岛开发区基本情况分析。作为14家沿海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自成立20多年来,青岛开发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有成效。知识创造能力和流动能力增强:高校与科研资源丰富,区内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14所,至2003年底,区内共有研究与开发机构167个,其中科研院所12个、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1所;创新环境较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实现电子化、高新园区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位于区内的部级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9.2%。但青岛开发区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制约因素:随着国内其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开发区与其他地区的环境优势和区位条件差异正在缩小。而随着青岛开发区规模的扩大,政府缺乏适当的职能定位、产业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因素都将影响青岛开发区的发展。

2、模型主要参数估计。在系统动力学模型中,仿真结果依据的是系统结构流程图编写的DYNAMO方程。在本仿真模型DYNAMO方程中共包含近70个有效方程,其中参数值、初始值有40多个,限于篇幅不在这里一一列出。青岛开发区创新绩效用函数Lnnppv=a?鄢LnTA+b?鄢LnR&D+LnIE模拟,其中nppv为新产品产值,a为区域技术能力的权重指数,b为企业研发经费的权重指数,IE为区域创新环境。创新环境=金融环境?鄢a1+劳动素质?鄢a2+市场需求?鄢a3+基础设施?鄢a4,知识创造能力=发明无量纲?鄢b1+科技投入无量纲?鄢b2,知识流动能力=对外经费无量纲?鄢c1+外资投入无量纲?鄢c2+技术交易无量纲?鄢c3,区域技术能力=知识流动能力?鄢d1+知识创造能力?鄢d2。其中a1、a2 、a3、a4分别为创新环境的权重指数,b1、b2分别为知识创造能力的权重指数,c1、c1、c3分别为知识流动能力的权重指数,d1、d2分别为区域技术能力的权重指数。

三、模拟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1、结果分析。笔者综合分析了青岛开发区1997―2007年近十年各类统计资料,确定了各类参数合理范围,因模型调试基期取1999年,所以初始值数据均采用1999年的统计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模拟。通过软件vensim对模型进行编程调试,得仿真结果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青岛开发区在未来十年间,由于受到人才集聚、产业发展、区域技术能力提高、区域产学研合作程度加强等因素影响,青岛开发区各主要经济指标上升的趋势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由图2可知,青岛开发区政府财政收入在1999年的6亿元平缓增加到2007年的21.4亿元。主要原因如下:2000年青岛开发区三次产业比例为3.85:63.88:32.27,到2004年调整为1.49:66.09:32.42,三次产业结构呈逐步优化的趋势,这是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增加的原因;2003年全世界经济和社会安定受到SARS的影响,青岛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使得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趋势不大。在2008年后,其财政收入有一个快速增长时期,而在2011―2014年间处于平稳时期后,从2014―2020年,财政收入有一个缓慢的增长阶段。而造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为:首先,随着区域创新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和优惠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纷纷入驻青岛开发区;其次,2008年,奥运会项目――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借助其世界影响,促进了青岛2008年后财政收入的上升;最后,随着国内其他地区开放程度的增加,青岛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逐渐减少,青岛开发区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缓发展阶段。

由图3可知,新产品产值从1999年的9.1亿元缓缓增加到2011年的20.5亿元,而在2011年后,它将快速增加。主要原因如下:“十一五”时期,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框架形成,集群规模优势显著,集群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8%。另外,截至2007年,区内共引进和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6亿元,其中重工业105家,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工业逐渐取代轻工业成为领头羊。最后,由于区域创新效益滞后效应和集聚效应,当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企业行为在几年后才会引起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加速增长。

由图4可知,青岛开发区政府科技投入处于先急速增长再缓缓减少的趋势。在1999―2001年间,政府科技投入从1.15亿元增加到2.01亿元,每年平均增长30%以上。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新产品产值与财政收入相比,政府科技投入出现不同发展趋势。2001年后,政府科技投入逐渐减少,而新产品产值与政府收入却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首先,青岛开发区越来越注重在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方面投入;其次,到2004年,在青岛开发区有超过30家的金融服务机构,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支持资金。因此,随着政府科技投入的逐渐减少,青岛开发区的经济仍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对策建议。首先,创新行政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为长期提高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政府应该从传统的经济干预职能向宏观导向职能转换:从偏向短期经济效益转向对中长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支持官办机构项目转向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实施项目;从单纯追求增加收入转向调整投入结构及加大投入并举;从重点干预项目实施转向重大项目的选择、组织协调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政府行为应主要从制定科技政策、完善科技立法、编制创新计划、为技术创新引导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协调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公共服务方面创建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其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研究机构、大学相互结合的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发挥开发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知名科研院的作用,使青岛开发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最后,大力发展增强区域创新的社会支撑体系。区域创新的社会支撑体系应当把重点放在沟通创新主体和应用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高效运作环境。应发展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风险资本市场、人才流动为主要内容,以技术监督、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技术与产业、金融资本结合的市场体系,为创新主体及其成果产业化创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和区域环境。

四、结论

运用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表现出区域创新体系中各指标间的非线性关系,弥补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各指标关系表现力的不足。

当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推广应用中也存在模块结构与参数关系确定难等不足,这主要是由于区域技术能力、创新环境影响因素太复杂,作为一个系统定量研究存在很多理论认识的不足。

技术创新能力篇5

R.KeithSchwer(2003)把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Tomi(2003)认为,区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企业和其他组织共同的创新能力。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唐福国、陈光(2001)认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市场与技术机会的结合能力以及创新时机的形成能力。

二、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论是在一般系统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系统理论。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其《一般系统论》中首次将系统作为一个科学体系进行论述。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综合体(贝塔朗菲,1987) ”,解释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60年代对激光现象进行研究时发现,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协作,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和协作,系统就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在客观上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使时空结构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提出了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来说明系统自组织现象的观点、原则和方法。这一理论指出,系统的有序性是由诸要素的相互协同作用而形成的,是系统有序结构的内部作用结果。系统中子系统的协同作用,使系统整体出现各子系统所没有的系统属性和功能整体的属性不等于内部各个子系统简单之和,部分在整体中的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新的能量。

区域技术协同创新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创新资源、创新行为主体间协同关系形成之前,相互之间有一个搜寻、选择及被选择过程。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无论是在企业间,还是企业与企业外的科研机构、高校等,要先搜寻、识别,再根据各自的效用函数和收益预期,历经博弈,走上协同,完成技术创新。如果每个企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单靠自己去完成搜寻、识别,工作量非常之大,成本非常之高,并且在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的市场上,风险也大,难以形成合作博弈。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某些方面力不从心,或某类资源缺项,均需要中介组织,综合社会高度分工而产生的众多比较优势(体现为核心能力),互补互动,集成于技术创新,极大降低技术创新运作成本与风险。

(一) 科技中介与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关系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过程就是创新技术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过程,科技中介机构在整个互动关系中担当着主体角色。本文以科技中介机构为切入点,描述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区域技术创新主体的互动机理(见图1)。即在政府法律法规的支撑下,科技中介机构按照有序的市场规则运作参与创新活动,与企业的创新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投入一起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投入模块,形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动力。

首先,在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是一个传递政府扶持政策、宏观信息的载体。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将政府对科技企业在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传递给技术交易的双方;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机构还把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市场等信息等传递给政府部门,以便纠正以往支持策略的不足,开发新的支持政策。

其次,在科技中介机构与企业的互动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供给和需求信息的信息流,并利用信息的流动形成信息流循环,加速创新知识转移和转化。

由于大多数企业难以凭借自身力量解决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外部渠道获取相关技术信息。科技中介机构凭借其强大的网络渠道,接受企业技术需求信息,以聚集的专业化人才网络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企业独自寻找技术来源、技术顾问的交易成本。

最后,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动过程是实现创新价值的过程。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供给方,自身不具备对外输出技术的能力。科技中介组织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信息汇集到一起,由其构建的网络将信息扩散到技术需求者中,使技术供给双方能够快速完成技术对接,使技术生产与技术消化迅速完成,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的转化。

(二) 科技中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Cooke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主体所构成的制度创新网络。这种网络化的关系使得系统内技术的扩散和资源的共享至关重要。在区域创新网络内,科技中介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始终密切相连。通过积累社会资本和整合区域资源来确保创新主体之间能够融合互补、交流合作,实现系统内技术和资源的共享。

1.促进区域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以知识和信息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不仅为其他创新主体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创新需求信息,使创新主体以低交易成本和低风险实现协同创新,还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公证、监督、规范技术创新过程,帮助创新主体做出正确决策,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进行,还提供其他的创新配套服务,如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内社会资本的积累,使创新主体从多种渠道进行互动合作,并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激发产生新技术和创新思维。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社会资本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相关实体、群体之间的社会联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包括企业获取并利用这些关系来摄取外部信息和其他资源的能力的总和。

2.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系统资源配置效率

科技中介机构可以从创新主体的需求出发,在较大范围内,通过市场手段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后进行优选,为用户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配置丰富的资源,提高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作为综合性创新要素市场的主体。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内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的整合和创新主体的互动合作,提高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科技中介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强化政府的监管行为。科技中介行业中的评估机构、资格认定机构、行业协会、商业组织等,承担着对市场监督与调节任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持市场正常的运营秩序,优化完善区域创新环境,使得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各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之和。

(三)评估模式:PEST—SWOT模型

科技中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以构建PEST-SWOT分析模型进行评估,同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内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着机会与威胁,但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换。在PEST—SWOT模型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PEST-SWOT模型即对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和外部宏观环境(机会和威胁)两方面整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每一个单项又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形成SWOT-PEST矩阵分析模型(见表1)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采用各种定性(如德尔菲法)、定量(如AHP方法、灰色预测法)的分析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展开深层次数据挖掘,为组织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利用PEST—SWOT模型,评估科技中介推动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为促进科技中介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三、实证研究:科技中介与绍兴区域技术创新案例

绍兴市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3位,科技进步水平居第4位,6个县(市、区)全部为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其中新昌县、诸暨市相继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称号。绍兴市还被科技部确定为浙江唯一的“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浙江第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绍兴市科技中介服务业不断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全市科技中介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见表2)

科技中介在信息服务、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合作、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发挥较大作用,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服务和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二)PEST—SWOT模型分析

基于上述对绍兴的调研分析,结合PEST-SWOT模型构建的步骤,本文对绍兴市科技中介机构推动区域技术创新力提升作如下分析归纳。(见表3)

四、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从制度安排、组织设计、创新路径以及网络体系等方面设计科技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技术创新能升有效途径。

(一)培育新型科技中介组织

根据区域发展的要求,根据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新型的科技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黏合剂”作用。科技中介积极与政府的协同沟通,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科技中介应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之路,建立科技中介同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 完善科技中介的运营机制

建立科技中介投资主体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化的系统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股份制等企业的运作形式,在完成公益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各类科技中介在明晰自身战略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层次和节点

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政府、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建立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四)提高科技中介整合及服务质量和效果

政府相关部门应对科技中介组织进行监督和评价,对服务的各个环节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组织的运行效率,适应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使核心资源得以集中,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技术创新能力篇6

Key words: new and high-tech zones;innovate;technology innovating capacity;ways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12-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摇篮,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优越的创新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条件。目前,我国高新区发展正逐渐与世界高新区经济发展接轨。为提高我国高新区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只有通过尽快提高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创造出先进的高新技术,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主导地位。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1 国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国外高新区最早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技术专家社区,美国高新区由60年代的9个发展到了90年代的180多个[1]。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改变,发展高新技术受到其他各国的重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也纷纷开始建立高新区,自此高新区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国外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阶段是国外高新区的起步阶段,美国硅谷和英国剑桥科技园区的发展最为突出,成为了当时国外高新区发展的典型代表,为其他国家发展高新区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阶段是国外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在此阶段,高新区的数量不断增加,是最初创立时高新区总数的12.8倍,世界高新区总数已达到515个[2],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2 国内高新区的发展历程与国外高新区相比我国高新区成立的较晚。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期才开始探索建立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摸索,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2.1 第一阶段(1983年-1988年)试验阶段:此阶段我国建立了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深圳科技工业园和第一个部级高新区,即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开发区,为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同时,我国科委等相关部门相继提出了制定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的相关政策;采取特殊政策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建立特殊新兴产业开发区;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议。

1.2.2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建立阶段: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兴办了52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7家地方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

1.2.3 第三阶段(1993年-2001年)发展阶段:此阶段我国高新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模式,主要有双曲融合模式、一区多园模式、边缘化模式、各种示范园区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民营科技园模式等。

1.2.4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二次创业阶段:虽然我国高新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在制度创新、产业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为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高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力,我国高新区就必须进行二次创业,处理好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关系,重新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高新区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关系

2.1 高新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2.1.1 高新区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新区为更好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创造了优美的创新环境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推进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使高新技术及其产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比如,合肥市为高新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科技企业制定了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奖励政策;大庆市为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来高新区发展,制定了减免税的优惠政策。目前,高新区已成为产、学、研一体化,以及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区域[5]。

2.1.2 加强国际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优越的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多。为此,高新区结合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形势,采取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企业,为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与国际企业联合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还引进了大量的国际知识型、科技型人才,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与指导。比如,南京高新区建立了欧洲科技工业园,与荷兰、德国、瑞典等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10多个高科技项目,使得南京高新区自身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6]。

2.2 高新区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高新区的发展和建设与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技术创新是高新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经济实力就强,从而为国家纳税多,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丰厚。高新区离不开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也离不开高新区。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条件,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区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只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从而为高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2.2.2 技术创新是高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新区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简称,可以看出高新技术是高新区的特色,高新区更加注重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产权的高科技含量。因此,技术创新成为了高新区实现区内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研发单位与高新区技术企业的合作成为了高新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而,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新区也必须注重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条件,才能使我国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3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

3.1 加大对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融资渠道,为技术创新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在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融资担保体系,通过采取贷款折股、租金折股、投资折股等形式为高新区技术创新解决资金问题。其次,政府及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应制定激励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科技企业进入高新区发展。并且通过高新区优越的发展政策,提高技术创新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保证专项资金使用到位。

3.2 培育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使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首先,要完善人才运行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高新区技术创新培养专业人才,并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投入充足的经费和师资力量等条件。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对在技术创新前沿做出重要贡献和取得重大成绩的人才,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并对其所在的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第三,完善和健全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从事技术创新相关工作的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相互流动,相互借鉴经验。同时,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间、科研机构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人才合理流动,放宽人才流动政策和限制条件。不仅要吸引人才,还要吸引智力,不断扩宽吸纳高素质人才的渠道。

3.3 提升中介服务水平中介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些高新区内的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服务质量不高,导致高新区管理部门将本该中介服务机构完成的任务承担下来,导致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量加大,严重影响技术创新工作的进行。因此,高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将中介服务、市场和高新区内企业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另外,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鼓励和监管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例如黑龙江省为监管中介服务机构出台的政策法规有《黑龙江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3.4 创造优越的技术创新发展空间高新区应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优秀的创新文化,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制度体系,以及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以提高高新区科技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兴趣和信心,并以配套的优惠扶持政策作为技术创新的保障,从而促进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5 建立快捷的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平台随着信息网络被广泛的应用,网络将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联系的更加紧密,能够为高新区获取技术创新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3.6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灵魂,为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安全应用,高新区及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防范措施,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侵犯。

参考文献:

[1]牛玲飞.城市环境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J].科技和产业.2008,8(7):9-14.

[2]樊秀峰,郑东.内外资对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8-10.

[3]李晓东,彭通.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论略[J].高校社科动态改革与战略.2008,24(3):82-84.

技术创新能力篇7

1 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新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全新定义,即“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从以产品为核心转变为以自主研发为核心,仅进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将不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与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相比,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作了调整,部分指标有所提高。①新办法将技术领域从11大类缩小为8大类,并要求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新加入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体现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高技术服务业的加入则符合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新材料、环境和能源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②新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研究开发活动的内容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或产品(服务),并考虑到不同规模企业的发展现状,将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进行了适度调整,确定了3%(销售额2亿元以上)、4%(销售额5000万元到2亿元)和6%(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不同研发投入强度要求。③新办法规定企业当年全体职工中要有30%以上的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以及10%以上的研发人员;并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从40%提高到60%。④新的认定条件客观性更高,对研究开发组织管理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以及销售和总资产成长性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做出了明确要求。⑤新办法改变了过去只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办法,取消了地域界限,不分区内区外,对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统一认定,共同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由区域政策向产业政策的转移。

只有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特征并同时达到各项认定指标要求的企业才有条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许多省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省市自己的具体标准。江苏省另外规定了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高新区内企业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高新区外企业年销售收入3 000万元以上,孵化器内企业年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2江苏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15547家企业通过了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认定,其中江苏省1368家,占比8.8%,位居全国第5。统计结果显示,按新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成长性均高于以前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体现出新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具备的良好素质。

根据2008年江苏省科技厅火炬统计年鉴数据,对2008年江苏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分析,因其整体规模大,总收入共计6524.12亿元,其中56.88%的企业总收入超过亿元,总收入占比95.88%;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活跃,从业人员中有12.54%从事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155.49亿元,73.8%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新办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幅度加大,2008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户均享受减免税总额442万元,其中所得税减免273万元,远高出原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为265万元、140万元);纵观2004―2008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好,户均产出能力显著提高,具体数据见表1。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不够平衡。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其中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5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计占全省总数的81%,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的79%;从行业结构来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分布在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电子与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所占比例达到74%,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的70%,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目前产品产值比重还较低。

3 江苏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在国家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着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2008年,江苏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更强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已确立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3.1 人力资源投入情况

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拥有高新技术人才就掌握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动权。2008年,江苏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1.59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8%,学历层次相对提高。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16.78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5.13%,其中37.63%为科学家和工程师,26.4%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科技活动人员中有一半的人员从事R&D活动,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首次突破10%,达到了12.54%。高层次人才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专业人才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3.2 财力资源投入情况

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仍然以自筹资金为主。2008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共

筹集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为309.48亿元,其中企业自筹85.1%,从政府部门筹集4.29%,金融机构贷款9.17%。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大加强了新产品开发的经费投入,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271.37亿元中,新产品开发经费占比上升到77.12%。从户均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可以看出,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平均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见图1。

3.3 科技活动开展情况

1008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共建研发机构1535个,研发机构科技活动人员士硕士比例高达10.41%。研发机构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56.42亿元,其中R&D经费支出94.43亿元,占比60.37%。共开展科技活动项目14219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7628项,R&D项目6490项,各占总量的53.65%、45.64%,新产品开发项目比例逐年增加。可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提升了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水平也不断提高。

3.4 高新技术和新产品产出情况

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依靠技术创新,技术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都大幅增长,2008年户均收入分别达到387万元、33056万元,在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中有71.72%来自出口创汇收入。随着新产品研发投入的加强,新产品产出能力也相应提升,2008年户均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为17 272万元、4425万美元。

3.5 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2008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注册商标1302件,其中欧美日注册商标为400件,远高于往年水平。拥有发明专利4877件,当年申请专利9598件,授权专利5824件,专利授权率达到60.68%。在申请的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在逐年快速上升,但授权的发明专利并没有保持同步增长,因此发明专利的授权率较以前有所下降,为32%。

4 持续推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2008年,苏南地区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79.52%,而苏中和苏北地区仅占20.48%。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苏南地区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苏中、苏北地区相对落后,南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差距大成为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快苏中、苏北发展步伐,缩小差异,是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相对于苏南地区,苏中和苏北资源更丰富,但经济总量却不高,说明苏中和苏北地区发展的潜力大。苏中和苏北地区应借鉴苏南经验,加快科技创新,继续推动医药和新材料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道路。政府也要提供规范的市场竞争约束,提供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协调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企业与中介之间、区域内与区域外的关系,促进苏中、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4.2 加大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际上普遍认为,R&D投入强度达到2%,企业可勉强维持,达到5%以上才具有市场竞争力。虽然2008年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以往已经加强研发经费的投入,但投入强度仍没达到国际竞争力水平。因此企业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R&D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对一些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倾斜政策;引导企业自身增加对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品研究项目,特别是技术核心项目的投入。同时加强资本市场化运作,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银行金融信贷为支撑,跨地区、跨国家合作等多元化高新技术投入体系。

4.3 合理引进技术,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江苏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相脱节,重“引进”轻“消化”。在国外的技术引进中,通常引进1美元的技术,要花2~5美元的投资来进行消化吸收。虽然近年来江苏省消化吸收经费占技术引进经费的比重有所增加,2008年达到7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仍然很低。因此,在今后的技术引进工作中应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引进质量,调整引进结构,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和保障引进技术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的轨迹良性发展。

4.4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创新能力篇8

1能力成熟度模型

1987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提出了一种开发模型,它可以用在软件开发过程当中,同时也是评价及改进软件开发能力的一种方法,称之为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英文缩写为CMM)。随着研究的深入,CMM模型可适用于其他领域,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CMM模型定义了5个不同等级的“成熟度”。任何组织均可遵照一系列的微小改进步骤逐步以增量递进的方式从低成熟度往高成熟度方向发展,可以有效改进组织的软件开发能力。从低到高排序,5个不同等级即从一级到五级。一级为最低级,即初始级,对软件企业而言管理过程混乱无序,预算控制、功能开发、质量和过程管理方面的进度无法把控和预测;二级为可重复级,指的是企业的管理过程适当有序,工作有制度、有章程可依据,流程可重复;三级为已定义级,即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的细分和标准化,所有的流程和过程均按照标准过程进行操作;四级为已管理级,即在三级的基础上,更实现了过程的定量化管理;五级是最高级,称之为可优化级,在此级别的企业可在过程管理遵循量化标准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能自主改进。当前,我国企业能够进入到最高级的为数不多。

2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级别界定

CMM模型的五层分级为研究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标准增量、阶梯进化的框架。适应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使用需要,对应CMM中的五级分类,我们将企业创新能力的成熟度也对应划分为五个等级,并据此将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企业、特色企业、优势企业。如图1所示:2.1初始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一级。此阶段下,企业的创新活动管理过程混乱,企业没有相应的创新研发部门,也没有相应的规范、制度、创新活动,其结果也是随机的、不可控的。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建立相关创新项目的计划;建立规范的创新管理过程;设立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2.2规范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二级。此阶段下,企业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建立了相应的组织,在创新管理的制度保障方面相对健全,创新活动管理相对可控,对基本的项目计划、问题管理进行了一定的合理组织。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具体的经验归纳为企业的标准创新过程;建立创新能力评估部门;积累数据。2.3战略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三级。此阶段下,企业具有明确的创新战略规划,创新意识和渗透度强,能够对创新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管控,建立了过程标准化管理,能够对创新效果进行有效估算和合理控制。此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进行技术创新过程的定量分析;通过质量管理的手段达到技术创新的质量目标。2.4可预测级对应CMM模型中的四级。此阶段下,企业创新能力趋向成熟,高度重视创新文化,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自身能够对创新结果密切相关的重要环节进行评价,能够有效降低过程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升创新的投入产出转换率。此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处理竞争危机;进行创新改革;进行过程变革管理。2.5持续优化级。对应CMM模型中的五级。此阶段下,企业能够系统全面地总结相关创新知识与经验,自动发现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主动完善,从而使企业始终保持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3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较为复杂。为了能够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综合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创新自主能力的核心指标体系。从创新资源运作、创新要素投入、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建立了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成熟度模型是由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组成,是基于能力提高的一个循序渐进和逐渐提升的过程。我们将上表中的创新资源运作(B1)和创新环境(B4)定义为成熟度模型外部结构的影响因素,将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定义为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的影响因素,从而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内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市、全行业和代表企业的视角出发,借鉴从过程角度划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思想,将其与成熟度模型过程改进的思想相融合。

4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评价过程及其结论应用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内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对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阶段所做的工作,明确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成熟度水平。4.1设定等级评价列矩阵。为有效评价,我们首先设定等级评价矩阵。对应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这两个内部一级指标所辖的所有二级指标均有对应的等级,根据上文中相应的定义和解释,对初始级至持续优化级分别进行1至5的分数赋值并用集合表示,我们将得到等级评价矩阵为H=(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可预测级,持续优化级)=(1,2,3,4,5)T。4.2确定各关键要素的评判矩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将创新要素投入(B2)和创新产出能力(B3)的所有二级指标制作成调查问卷并对企业进行调查。根据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答案,按照五分制进行评定:企业情况完全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5分;企业情况基本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4分;企业情况较为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3分;企业情况仅有一点符合问卷描述指标的记2分;完全不符合的记1分。综合调查结果的分数,从而可以确定各要素的评判矩阵。其判断矩阵如式4.1所示:每一个子能力都对应一个Ri,本文中创新能力的内部评价指标共有8个方面,即创新能力具有8个方面的子能力。其中Rim=(rim1,rim2,rim3,…rim8)表示子能力Ai的第m个关键指标Aim的单因素评价,所以rimj表示Ai的第m个关键指标得分。4.3单项评价运用模糊矩阵乘积运算对W和某一子能力的评判矩阵R进行合成,即:iiiRWZ4.2Zi表示的是某一子能力Ai位于某一成熟度等级的概率向量,进而可以计算出子能力Ai的成熟度等级MDi(MaturityDegree):HZMDii。4.4综合评价。根据步骤3计算出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各个子能力对于某一成熟度级别的概率向量,将其与权重综合即可得到技术创新能力的成熟度概率向量,如式4.3所示。(4.3)基于式(4.3)可以计算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MD。依据《2012-2015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并运用上述成熟度模型对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成熟度等级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2012—2015年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成熟度分别为:0.226、0.228、0.384、0.771。由此可以判断芜湖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上升,其创新等级由规范级上升到可预测级别,同时由一般企业步入特色企业行列之中。

参考文献:

[1]汤永林,阎立,冯俊文.R&D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模型[J].江苏论坛,2005,8(08).

[2]刘海涛,孙明贵.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9,7(07).

技术创新能力篇9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基础教育的任务是给学生打基础。这种基础不但是掌握基础,而且是对技能的运用。我们并不是要学生现在就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画出什么不朽的作品,而是要他们学会创造性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条培养途径。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耐心。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编写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比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于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经达到”。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出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教师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不同的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维操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课业训练中,不能仅限于单一的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但不顾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积极认真地思考总结,一味模仿,就很容易陷入僵死的思维状态,呆板、乏味、缺少生机,阻碍创造意识的发展。

3.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学生在年龄、性格、修养、生活环境、画作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就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和技能的提高;改革不顾学生个体特点和实际要求的教学内容的做法,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一刀切”。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1.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作。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其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教师需要及时地扶植。比如同一个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的画面。这其中的特点,就会显露出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2.注意保护学生的独创性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对于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不足,应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和、平等的环境下,会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完善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教师应运用科学合理与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并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想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1.科学合理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以“像不像”“是不是”来衡量标准,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作中的自由意识。

2.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庸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又是科学发明的源泉。”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劣习。

技术创新能力篇10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59-05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NI Ziyin1, 2, LIU Qi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elemen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nd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re critical capacity factors of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entually it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知识扩散、技术外溢程度高以及风险投资兴起等外因和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以及国际化战略需求等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学术界和企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核心理念就是“不再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样可以,也应该被纳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用”[1]。即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以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管理和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其共同点是以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理念为基础,把外部创新能力纳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他们的研究或过于偏重外部创新能力要素,或过于偏重内部创新能力要素,没有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内外部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首先,一般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关系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由此可见,网络能力应该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然而,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关系网络还不够,它本身还需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拟将外部创新关键能力界定为网络能力,内部创新关键能力中再增加一个吸收能力作为关键能力要素。

1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纵观以往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

D L Barton认为:管理系统、技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和企业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Burgelman和M A Maidigue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之和,包括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可利用资源及分配、结构和文化条件、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3];Lary E Westphal认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获取信息与技术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

国内,许庆瑞、魏江、傅家骥等人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魏江和许庆瑞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以工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整合功能[5];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的[6]。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各位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也有所不同。D L Barton基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要素决定的,指出了知识管理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强调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但该定义的整合性还有待完善;Burgelman和M A Maidigue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该定义较狭义,未能全面考虑到制度、环境和竞争等的影响;Lary E Westphal基于能力本体论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能力的综合,但该定义过于抽象笼统;许庆瑞和魏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分成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只是简单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和工艺两项创新能力,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复合型能力系统。本文对以往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界定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构成的。

1.2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创新模式,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完全相反的理念。Chesbrough对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开放式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创意不只产生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同等重要的创意[7]。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信息可以透过企业边界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自由交换,即外部的创意可以透过企业的边界流入到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Chesbrough指出:开放创新模式的本质就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进行技术创新。

由图1可知:开放创新模式是一种与封闭创新模式相反的模式,它的本质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的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地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组织多交流合作,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互补性创新资源以实现技术创新。

2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Cohen和Levinthal在1989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吸收能力包含了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2002年,Zahra和George 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动态能力[9],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吸收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后者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二者对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吸收能力是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呢?一些学者指出:吸收能力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调节作用。Escribano、Fosfuri和Tribo(2005)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影响企业发现、辨别外部知识溢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0]。首先,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组织外部知识溢出的存在,一个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等手段推出竞争对手新产品中的知识;其次,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知识溢出中辨别和确定有用信息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辨别知识溢出中的互补性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同等存量的知识溢出中,吸收能力水平越高的组织,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效应被称作“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Griliches(1998)也曾指出企业的外部知识不像自然的矿藏,一直停留在原地待人开发,它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信息流,对企业来说,在某一时间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是有用的。不仅如此,外部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有效的外部知识。由上可知,企业的动机和知识溢出源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外部的溢出知识。所以,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溢出性知识的关键能力要素,这充分反映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间接作用上,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如图2所示。在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在内部(比如组织危机)和外部(制度转变)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主动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源,例如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等主动地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溢出性知识。然后,企业利用具体吸收能力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流程,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整合后的知识,以产生新知识并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该模型还指出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决定了自身吸收能力的强弱,即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能提高吸收能力。此外,模型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结果之间,引入了收益独占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并指出在强的收益独占机制下,关系网络外的其他竞争者必须花费更高的模仿成本,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吴隆增(2008)指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掌握环境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辨别和吸收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对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11];Cokeburn和Henderson(1998)证明了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吸收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研发的效率。很多其他学者也都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获得外部互补性知识,增加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最终提高了技术创新绩效。反过来,技术创新绩效会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馈,反馈回来的信息又将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一部分,而知识存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收能力,故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这就是说,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即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吸收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随之不断被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Hakansson在1987年最早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企业在处理自身外部网络关系的效果和技巧上有所差异,即有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有些企业却处理得十分内行,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是由企业处理单个关系的能力和改善自身网络位置的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的[12]。类似的,Gulati(1999)认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外部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中介组织等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强弱将影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13]。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与管理这些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构建和管理自身与外部组织之间这种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任胜钢、孙丽萍(2010)认为: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现和辨别外部网络机会与价值,构建和管理各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去获得资源和信息的动态能力,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网络构建能力、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14]。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对关系网络中互补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绩效,这依赖于自身是否具备有效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企业依赖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关系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选择网络位置和网络联系强度以衡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例如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等)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频繁程度、诚实互信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联系强度越高,企业与关系网络中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彼此之间就会更了解,合作会更紧密,知识共享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更容易获得外部的互补性知识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Uzzi(1997)对纽约服装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身外部网络联系强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关系网络中其他组织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对加快信息处理有着直接影响,新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进一步融合,可以放大组织现有的技术创新资源效应[15]。此外,强联系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信任,从而有效地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网络中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更容易进行交换,这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强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企业网络位置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重要程度,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具体用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来衡量。网络中心位置反映的是企业离网络中央位置的远近程度,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网络中央的企业就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有以下优势:①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位置优势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②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因位置优势更容易接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参与整个网络战略决策的程度更高。相比网络中心位置强调企业自身的直接联系特性,结构洞位置则更强调企业的间接联系特性。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网络中很多节点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节点,从而建立联系,就称这个中间节点占据了一个结构洞[16]。结构洞位置是指企业拥有结构洞的数量,企业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就占据着越有利的位置。因为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借助焦点企业所占据的结构洞建立联系,这样焦点企业就通过协调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控制着信息与知识资源流动,从中获得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综上,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上文可知: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在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网络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企业外部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那么,企业网络能力是如何决定关系网络的以上两个结构特征呢?

在网络愿景能力较强时,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可能的战略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比较强,这有利于促成企业与现有合作伙伴之间在新领域中继续合作,增加了合作的时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当网络构建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更擅于协调和控制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特别是优化和协调各种二元关系,不容易被抱怨或投诉,继续被合作伙伴认可,从而提高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当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优化和协调多元关系的能力很强,这有利于企业解决网络中其他伙伴间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多元合作关系的对立,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

在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较早发现有利的网络机会,并从整个网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系网络,就成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可以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和多元关系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顾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对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网络能力越强,自身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就越高。

4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即吸收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等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研究建议。其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进一步做相关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再进行验证;其二,本文对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分别研究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D L Barton.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J].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1992(13):56-61.

[3]Robert A. Burgel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ress, 1996.

[4]Fransman M, King K.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Macmillan,1984.163-279.

[5]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Henry 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W M Cohen, D A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9]S Zahra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0]Escribano, Fosfuri, Tribo.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9,38(1):96-105.

[11]吴隆增.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35-138.

[12]Hakansson H. No Business is an Island: 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5):187-200.

[13]Gulati R.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技术创新能力篇11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 Absorbtive Capacity, Transformative Capacity, Technology Diffusion of Techndogy

一、引言

一直以来,内部研发被认为是一项战略资产,甚至是许多行业防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只有那些具有雄厚的资源和长期研发能力的大公司才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如英特尔和微软等公司,自己本身几乎不具备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很强,他们都是在其他公司的研究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而且这些成功的公司背后,还有一大批年轻的企业虎视眈眈地期望在时机成熟时取代这些公司的领导地位。同样,这些年轻的公司也主要靠别人的研究成果来获得行业的领导权[1]。2003年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教授在其学术专著《开放式创新:从技术创新中获利的新规则》中,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目前国际许多大企业正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引入开放式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成了企业抢占市场机会的一个关键手段。

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相反的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从企业外部也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取,开放式创新策略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理念同等对待,用最快的速度将新产品或新服务提供给顾客。这种创新模式把外部的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它的思维逻辑是建立在拥有广泛的知识技术基础之上,只要向发明技术的公司提供一笔费用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项技术。同样地,企业不再把新技术保存起来以备后用,企业可有很多选择,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赚钱,研究实践不再仅限于研究发明新技术,好的研究实践还包括获得和整合外部知识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目的也不再仅仅是防止别人使用,完全可以通过竞争对手对新技术的使用而获利。当然,研发工作并未停止,不论研究什么课题,都必须把外部的活动和资源考虑进去。新技术从外部进入企业,经过整合、加工、转化,再扩散到企业内部或外部。因此,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要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扩散能力[1]。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可以将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概括为技术扩散能力、转换能力、吸收能力等构成要素,见图1。下面,以IBM公司为例,对其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杨静武: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二、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吸收能力

Cohen & Levinthal在1990年提出吸收能力概念,认为“企业有能力去辨识新的价值、获取外部知识、去消化吸收并将此知识运用于商业目的上”。企业吸收能力越高,对于外界环境的经营控制能力也愈高,越有机会将竞争对手的外溢知识引进企业内部。也就是说吸收能力代表组织对外吸收新知识的能力[2]。在Cohen & Levinthal提出吸收能力后,引发其它学者讨论并提出多种关点,如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Mowery & Oxley(1995)将吸收能力定义为“需要处理移转知识的隐性成分和修正重要知识的技能”[3];Kim(1997a、b,1998)则提出吸收能力是“学习跟解决问题的能力[4]”。

Zahra & George(2002)将吸收能力分为潜在能力与实现能力。潜在能力为“取得能力”、“辨识能力”;实现能力为“转换能力”、“应用能力”。取得能力即企业有能力去评价及取得外部新知识;辨识能力,透过组织员工的日常运作去分析、解释及了解由外部来的资讯,转换能力;企业有能力去组合现存的知识和新取得的知识;应用能力;新知识纳入企业的现行运作之中。在吸收能力如何影响组织结果中,上述四种能力扮演不同却互补的角色[5]。Eisenhardt & Martin(2000)认为这些能力在不同企业间具有其共通性和维持相同结构,但因为在企业追求、发展、利用的过程中是有特性的,这些变化使企业得以发展不同型态的竞争优势[6]。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企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学习外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英特尔公司成功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增强吸收能力对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2001年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半导体公司,年收入达265亿美元,在世界80多个国家拥有8.3万名职工,公司的规模较大,但是历史很短,但在高科技行业里,英特尔公司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自己本身很少进行基础研究。英特尔公司的研发模式是典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首先,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型组织机制来管理研发和生产部门。英特尔公司的模式是,所有的新进入公司的研究人员必须在生产部门工作六个月,之后如果你被分配到开发部门的话,自己可购买新设备设计芯片,但是必须自己操作设备,还要在现在的生产部门内找到放置的空间。这种模式下,科学研究不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因素,而是来源于对技术转入生产程序的密切关注。过去,先进的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之间是完全分割,生产部门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有自己的想法,研究和开发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设备、工艺和完全分开的生产线,公司不存在统一的设计原则或生产标准,所以,设计部门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的设计工作,就会把设计方案“扔过墙”落到生产部门进行生产。新的机制既能使每一位研发人员了解生产一线的情况,也弥合了生产和研发部门的裂痕。

其次,公司关注内外部知识的连接以及建立获取外部知识的辅助机制。外部知识与内部知识同样重要,企业必须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去了解每个技术是怎样被利用的。英特尔公司的研究理念促使研究人员十分关注外部的知识技术资源的获取。在决定内部研究项目之前,英特尔公司总是要先搜集一下相关外部资源。公司努力思考如何把分散的外部技术和内部的技术联系起来,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创在一个新的架构或系统。此外,公司还设计了多种方式加强实验室与外部研究机构的联系。公司每年的内部技术会议把各试验室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举办论坛和研讨会使公司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外界的学者交流;定期出版各种学术报告和技术周刊,建立研究委员会负责外部的研究项目,针对外部的研究活动设计全面管理政策。例如支持哪些项目、资助哪些学者或学校,公司并不简单地向研究生提供基金,而是派自己的雇员直接与资助的研究生和导师取得联系。1999年公司派31名雇员专职负责此事,还有87名自愿顾问指派给学生,使自己的经理们了解到感兴趣的领域正研究着哪些先进的研究项目。此外,公司还在大学附近建立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负责人就是一位教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与大学教授合作,选择性地对学术研究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把分散的大学科研项目集成一个大的科研项目。

第三、表面看英特尔公司不具备独立的研究机构,但是在研发事业上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2001年英特尔公司投入了38亿美元,1/3用于工艺改进项目,2/3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公司不采取中央实验室的模式,但建立了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专门的研究领域,构建一个分散化的分布式的研究模式,这种安排是希望每个实验室能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更有针对性和研究深度。开放式创新的模式扩大了研发部门的职能,使之除了技术的更新之外还要担任技术流动的中介人。

开放式创新强调利用外部技术,吸收能力成为外部技术进入企业的关键因素。Cohen & Levinthal等认为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有: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沟通结构、公司的R&D投资、外界环境的特质和先验知识等。英特尔公司的创新机制中,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获得外部知识的辅助性机制有利于组织学习机制的更新和组织先验知识的积累,增强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与制定新的研发模式等措施,也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组织的吸收能力。

三、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转化能力

转换能力(transformative capacity)是指组织内部持续重新定义产品技术的能力,当组织所拥有的知识或技术与目前的市场需求之间有差距(gap)产生时,组织若拥有此能力将保留正确的知识或技术,组织会在创新活动中获得较大的成效或较快达成组织的目标。

Graud & Nayyar(1994)认为,吸收能力是如何察觉、开发外界技术性知识的能力,技术性知识是来自于企业外界;相对地,转换能力则是基于厂商内部机会,不断重新定义产品组合能力,因此,技术性机会是来自于企业内部[7]。

IBM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说明提高转化能力对于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性。IBM公司设计了许多向客户学习的项目,较著名的是“第一类”项目(first of a kind)简称FOAK,该项目让研究机构与领导型的大客户签约,解决重大问题,公司还会派出自己的研究队伍在客户那里工作一段时间。这种安排扩大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有助于他们获得多个部门的信息,使研究人员更加关注客户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学术难题。同时,这一措施使IBM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能够快速地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IBM公司清楚地意识到,光有新产品还不足以营利,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的商业模式,这样才能从创新中获得价值。公司的客户群是大公司和政府机构,公司为这部分客户群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IBM公司意识到用于向消费者传递完整解决方案所需的价值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研发成果,公司再也不能包揽所有的基础元件设备的制造,必须从外部寻找最先进的技术,并提高公司将这些技术整合到有效解决方案里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了很多种外部的技术,扩大了收入流结构,甚至还创造了直接出售管理知识的业务形式。

IBM公司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关键措施是致力于找出现有业务的盲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为实现将来的目标公司现有的业务存在哪些差距,哪些领域缺乏适合的产品,而该产品是维持公司销售额和市场发展动力的必要因素。IBM公司就是因为发现了他们只能向主要客户(花旗银行)提供基础性技术,而不能向更多的银行提供业务所需设备,进而改变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使自身的客户能长期地使用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了创新并长期获利的目标。

IBM公司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公司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不断赢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转化能力。而较强的转化能力,也有利于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

四、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是指一种“新技术”透过某种“信息的传播方式”随着“时间”的经过,散布在某一群“潜在使用者”中。可见技术扩散包含了四个要素,即新技术、时间、潜在使用者的特质以及传播信息的方式。Mansfield(1961)按技术扩散的范围将其分为三种:(1)企业间的扩散(inter-firm diffusion),指某一产业中,新生产方法由一企业扩展到另一企业的过程。(2)企业内的扩散(intra-firm diffusion),指个别企业开始采用新生产方法之后,由部分到大量,甚至全部采用该生产方法的过程。(3)全面扩散(overall diffusion)指某种新生产方法透过产业间的扩散,乃至全面采用的过程,一般亦称为产业间的扩散[8]。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先进技术合理扩散,关系到企业能否最大程度地获利。这样,技术扩散能力可以概括为正确通过技术扩散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

在封闭式创新模式下,IBM公司仅将技术专门应用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其他公司要想获得子系统,就必须购买整个系统。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公司改变了战略。1993年公司向苹果公司出售2.5英寸驱动器,苹果公司利用此驱动器生产畅销的膝上电脑,虽然IBM公司自己也拥有膝上电脑,但是公司认为与其将先进的驱动器用于自己产品赚取利润,还不如通过销售驱动器赚取更多的利润。可见,将技术向其他公司的扩散也是盈利的有效方法。

此外,IBM公司不仅将外部先进技术充分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还向其他公司出售技术和专利使用权。仅2001年IBM公司因出售专利使用权而收到的特许使用金达19亿美元,而当年的基础研究经费只有6亿美元。

可见,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自身利用新技术,还可以向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出售自己的技术,从而获利。如何正确地选择技术扩散的类型的能力也就是技术扩散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模式最终获利的关键。

五、结论

总之,企业需要有大量的新技术才能跟上市场的变化,而研发部门无法满足企业战略需求。即使象IBM这样的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的公司也无法跟上快速变化的市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一种快速跟进的战略,强调在对内、外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加快创新的因素,不管它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都应积极地创造组织模式去利用这些因素来参与创新。Oliver Gassmann & Ellen Enkel(2004)认为利用技术获利的途径也不仅仅限于现有市场,企业的边界应该是一个半透膜,便于技术溢出和引入[9]。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内部和外部知识技术的充分而及时的利用,以一种全新的、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各种技术整合起来,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而获利,或者通过转让专利获得利润。企业应将目光投向外部,吸收外部知识与技术, 经转化、整合后,再扩散到原有市场或新市场。成功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要求企业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即要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企业现阶段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意味着封闭式的创新模式,所以,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于我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亨利·切萨布鲁夫.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Cohen, Wesley M,Daniel A Levinthal1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1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J].1990,(35) :128 - 1521.  [3]Mowery,C,and Oxley J.E.Inwar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Competitiveness:The Rol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momics Vol 19,1995,pp67-93.

[4]Kim, Linsu1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a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7.

[5]Zahra , S. A. , George , G. 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 reconceptualization , and extension [J] .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 , 2002 , 27 (2) : 185 - 203.

[6]Eisenhardt,K.&Martin,J.(2000)Dynamic Capacity: What are the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105-1121.

技术创新能力篇12

1 相关概念

1.1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取得或拥有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和控制权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二战以后,由于生产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现代国际经济关系。

1.2 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

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转化。”缪尔赛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国内学者彭玉冰、白国红(1999)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进行重新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产体系,获得更大利润的过程。

以上均说明,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的过程,它包括产品的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材料创新等。技术上的某一新的发明若不被应用于经济活动之中,不能称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从创新思想的形成到创新成果被广泛应用的全过程。

1.3 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s)

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东道国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根据MacDougall (1960)最早的定义,技术溢出是技术拥有者非自愿地提供技术给受让者,而技术拥有者不享有任何回报的现象。可见,技术溢出具有外部性特征。他第一次将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一个重要现象。Kokko(1992)根据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效果,将其定义为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从而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但跨国公司子公司又无法获取全部收益的情形。Kokko的定义将技术溢出的主体界定为跨国公司。Pinglan (1996)根据技术溢出的过程,将其定义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伴随原材料的交换和东道国人才的流动流出或扩散出去的状态。上述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对技术溢出进行了描述。综合上述专家的观点,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包含的知识、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在非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扩散到东道国,促进当地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率的增长,而投资主体又无法获取全部收益的无意识的技术扩散效应。

2 FDI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尽管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已在部分国家得到验证,但目前它仍属于争议性问题。国外有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虽然FDI的进入对于东道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贡献,但它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东道国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即使东道国得到了部分技术转移,也往往是比较落后的技术。很多情况下,FDI的流入甚至会抑制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见,东道国技术能力并不一定随着 FDI 的流入而提高,其技术溢出效应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概括来说,这些先决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道国企业自有的技术能力积累程度。当地企业的现有技术能力是决定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如果当地企业有较强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就能很快模仿、掌握投资方所带来的先进技术,甚至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技术创新研究。如果当地企业初始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吸收能力不足,技术转移受到阻碍,技术溢出效应难以产生。尤其高技术部门,过大的技术差距反而阻碍了技术的转移与传播。

(2)跨国公司投资动机。FDI 进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目的是利用当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市场销售优势,所转移的产品技术一般是下游环节和一般的加工技术,很少从事实质性的研发活动,其创新性技术几乎完全来自于母公司,因而与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合作与交流较少。

(3)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环境。外资企业进入东道国某一行业后,如果没有形成适度的市场竞争环境,外资企业即使不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也能继续维持其竞争优势,外资企业高薪政策又进一步阻碍人力资本的流动,这样技术溢出效应难以出现。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工艺创新不断,外资企业就会加快引进新技术,而国内企业为提高竞争能力,会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进行创新研究活动。

(4)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导向。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给予外资企业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确实吸引了很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如恶化了市场竞争环境、产生技术依赖、导致投资结构不合理等。

3 提高FDI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的对策

3.1 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就是为了它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是为了消化吸收这些先进技术,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新或模仿创新,但如果没有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就只能停留在引进和再引进的层次,就永远处于落后的境地。加强我国的技术转化能力是利用好FDI技术的溢出以促进我国技术发展的关键。通过鼓励我国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与跨国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从引资到引技术的战略转移。不仅仅为了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还要通过学习、消化,将技术转化为自我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形成与外国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对接基础,避免陷入依赖外国技术的恶性循环中。

3.2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竞争充分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为获取高额利润,会加大先进技术的转移。所以,营造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是促使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从而诱导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许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由于技术和资金壁垒很高,东道国绝大部分的内资企业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具备与大跨国公司相竞争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跨国公司毋须引入先进技术就能获取垄断地位。而如果在这一产业领域中同时引进多家跨国公司,形成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促使跨国公司为维持竞争地位而自觉地引进新技术,强化技术比较优势,从而达到诱导其技术溢出的目的。

3.3 完善制度,加强政策引导

要创造出加快FDI向我国本土企业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的外部环境,需要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完善的制度,变技术落后的被动为主动,合理、有效地吸纳新技术,促进我国技术的发展。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针对跨国公司投资技术扩散尤其是眼法投资过程中所遇到的显示问题,加强政策保护,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主体的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溢出。二是要完善”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提升FDI技术准入标准,确保技术转移的先进性,配合以适当的经济政策引导外资进入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行业,为达到较好利用技术溢出效应创造条件。

3.4 加强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聚能力

跨国公司能否与我国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有效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与跨国公司形成某种关系的战略联盟,是决定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应该加强产业配套,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一方面,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来加大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关联产业及相应支撑组织在空间上的大量集聚。产业集群通常会产生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是因一些特定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而产生的正外部经济效应。基于对聚集效应功能的认识,我们可以积极利用集聚效应,提高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国内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可以积极与跨国公司联合,形成有效关联,建立起战略联盟。通过形成这种有效的关联,可以使我们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融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创新的网络之中,并从中诱导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3.5 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人力资本是吸收技术能力的核心因素,东道国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素质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技术溢出的强弱大小。我国要实现自主创新的目标,关键就是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

一是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国家应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行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

二是加大吸引海外及留学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适宜的留学人员引进体制,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为留学人员创业营造良好市场机制。建立良好的留学人才和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在华工作的政策环境。

三是本地企业也应大力教育训练的投入,培养知识与经验都比较丰富的员工,特别是培养知识背景多样化的人才,以增强企业的消化能力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勇.我国FDI技术外溢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6,(11).

技术创新能力篇13

1现代技术的新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市场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的不断突显,企业中关于产品创新与制造的技术呈现多元化、系统复杂化以及多学科技术融合的新特征。

1.1 企业技术多元化

企业技术多元化是指现代产品的生产过程以及产品本身包含越来越广泛的技术内容和知识 [1]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技术多元化体现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新兴技术在所有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渗透。例如,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成功率,当代飞机设计已全面实现了计算机模拟和虚拟化设计,信息技术已经在飞机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第二,为配合上下游企业的开发新产品的技术需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也不断增加自身技术的多样性。论文参考网。从汽车的生产模式来看,在组装的过程中,虽然整车公司不必自己生产所有的零部件,但是它必须拥有关于整个汽车的设计以及与各个部分相关的技术,从而对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例如,考虑到汽车动力的电脑控制技术,通用汽车公司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关于芯片和软件方面的技术知识,并且保持对这类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论文参考网。因此,在一个为最终产品生产服务的紧密项链的供应链系统中,每个环节为了满足上下游企业的要求,都必须在技术内容上都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延展,进而导致企业个体的技术不断多样化。

1.2 企业技术系统复杂性

现代技术活动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不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可能提出不同的特殊要求。为了增加技术创新结果的适应性,企业技术系统必须与外部环境中的各类组织的要求相匹,导致企业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例如,一个企业所提供的新产品必须与客户已经存在的技术系统相匹配的方式来保证新产品功能的实现。事实上,我们上面所讨论的汽车供应链的情况,本身也说明了产业链上任何环节的企业内技术创新必须保证对外部上下游客户的适应性。

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交错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出各个学科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和互补性;另一方面,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又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导致了技术专业化程度也不断加强。那么,由于知识间的互补性,企业往往希望将所有的技术囊括在企业内部,但是恰恰又由于技术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为获得和管理新技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也非常大。论文参考网。企业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跟自身产品和技术相关的科学与技术知识,因此,通过与外部合作的方式来获得关于新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成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与策略。

2.技术合作——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新思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技术环境与市场环境的变化都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涉及的技术领域不断拓展,而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就为企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2.1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途径

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往往强调内部积累方式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首要选择。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长期技术实践中总结、累积的知识,因此它的培育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就不可能适应当前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需求多样化以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

而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寻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存在缺陷。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特性,在评判技术过程中的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本身不能以商品的形式按照典型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取 [2] 。

2.2技术合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新思路

根据上文分析的传统模式的缺陷出发,我们认为技术合作方式将是一种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合理制度安排。与市场和企业内部化发展模式相比,技术合作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与企业内部积累方式相比,通过与外部组织开展技术合作,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外部多种能力,可以快速地对外部多样化市场需求做出反应;

第二,由于组织间的技术合作要求企业间相对多次长期的共事,因此限制了市场交易中的机会主义。通过双方相互观察学习使默会性知识、经验得以交流和传递,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长;

3.技术合作方式的选择

作为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化中间的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制度安排,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因此如何选择合适合作模式对企业有效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保护企业都非常关键。一般来说企业在选择技术合作方式时应该从以及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技术合作目的。不同合作目的对技术合作各方的技术能力要求不同,而且对技术合作过程和结果的控制要求不同,因此在合作模式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假设技术合作目的是对各方现有技术的充分利用与开发。那么合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实现技术新功能和用途的最终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功能。因此,合资企业,以及其他着眼于终端产品合作开发的模式就比较适用。

第二,技术合作各方的规模、实力。技术合作中虽然各方都存在着对外部组织的依赖,但是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合作各方在规模和能力上的不同地位必然会对合作模式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在规模不对称的情况下,强势方往往不愿与弱方分享技术合作的收益。因此,要么会选择市场交易导向的合作方式,要么会选择仅仅在技术利用环节的合作,例如产品开发合作。这样的模式,显然大大限制了合作对方对技术创新成果分享的程度。

第三,技术合作各方所拥有的技术互补能力。在技术合作谈判过程中,除了在企业规模和技术实力上的优势,为实现技术尤其是新技术充分利用所需要的互补能力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合作各方在新技术充分利用的互补能力方面旗鼓相当,则倾向于选择合资企业等合作模式来分享利益,相互制约;而如果一方在技术充分利用方面例如关键的生产能力、销售网络占有特殊优势,则合作模式则会向产品开发合作模式转变。

4结束语

技术合作作为企业培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行为特征,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来充分利用技术合作及其产生的效益。然而,企业必须正确认识技术能力外部获取与内部培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合作应该是企业技术能力内部培育发展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在我们关于技术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模式的讨论中以及表明,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是寻求公平合作的关键,因此,企业内部技术能力的培育与发展仍然是关键。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能力的内部积累与外部合作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企业尤为重要:如何既充分利用外部各种技术资源、不断汲取新技术,又持续不断培育自身的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当前应对国内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并走出国门的关键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