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实用13篇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

一、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

(一)网络广告模式的种类

网络广告的模式或种类;一般可从如下角度来分析网络广告模式:

1.从网络广告的方式来分,网络广告模式包括网上信息、网络邮件广告、频道栏目冠名、网络活动策划、网上直播等模式。

2.从网络广告的画面表现形式,网络广告模式包括:(1)横幅式广告,又名“旗帜广告”;(2)按钮式广告,即以按钮形式定位在网页中,比横幅式广告尺寸小,表现手法简单;(3)插页式广告,又名“弹跳广告”、“弹出窗口广告”;墙纸式广告,是把广告主所要表现的广告内容体现在墙纸上,并放在有墙纸内容的网站上,供感兴趣的人下载;(4)全屏广告,即指占据全屏面积,是面积最大的广告,通常在网页显示之前显示;(5)首页中心广告,即占据首页中心,位置突出,面积较大、醒目的广告;(6)画中画广告,是存在于文字页面中的画面,该广告可链接至其他网站,增强广告的效果;(7)漂浮广告,通常是漂浮移动的提示图标,链接到具体的广告内容;(8)文字链接广告,即以文字链接的形式出现在网站首页或频道页的显著位置,并链接至广告网页中。

3.从所用载体的形式分,网络广告模式可以分为文字广告、声音广告、图形广告、视频图像广告。

4.从网络广告的收费方式分,网络广告模式可分为:(1)千人印象成本收费模式,即一般以广告网页被1 000次测览为基准计价单位的收费模式;(2)每千次点击成本收费模式,即以网页上的广告被点击并链接到相关网站或详细内容页面1 000次为基准的网络广告收费模式;(3)平均点击次数收费模式,即按一段时间内,一个网页上某个链接点被点击的次数收费;(4)每行动成本收费模式,这是广告主为防范广告费用风险采用的一种模式,即广告主在广告带来产品的销售后按销售数量付给广告网站较一般广告价格更高的费用;(5)其他收费模式,如一些网络广告服务商还采用按月固定收费的模式,如国内许多网站推出的以租用硬盘空间方式,按“××元/××兆月”方式收费。

5.从广告的特定功能分,网络广告模式包括:(1)定向广告,即针对特定年龄、性别、需求等投放的产品或服务广告,有特定的受众群;(2)竞赛和推广式广告,即广告主与网站一起合办的网上竞赛或网上推广活动;(3)互动游戏式广告,即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制作的具有互动功能的带有游戏性质的广告;(4)赞助式广告,即要求网站使用者以赞助网站的形式,要求其点击广告而获取广告主收入的模式。

(二)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的表现

1.网络广告提升销售效果下降。网络广告的目的是提升产品的销售业绩;在网络广告较少时,网上顾客对网络广告的信任度较高;但随着网络广告增加,大量质量缺乏特色或存在问题的产品或服务竞相在互联网上打广告,使得人们对互联网广告的信任度迅速下降。

2.网络广告费用太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截至2008年7月30日,中国的网民突破了2.53亿人;中国的网站数量截至2008年底,达到287.8万个;但是90%以上的网民汇聚到大约流量靠前的前1 000个网站;所以厂商投放网络广告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这造成了网络广告费用越来越高;由于对网络广告效果的监控,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商家在与网站谈判广告费用的过程中,居于弱势地位,这也促使了广告费用的居高不下。

3.网络广告吸引顾客注意的能力弱化。电视广告由于插播在电视剧、新闻报道之间,往往会强迫顾客注意,因而容易取得广告效果。而目前互联网广告,一般都是将广告置于网站内容的边沿,潜在顾客一般都会忽略这些广告地带;即使现在如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采取了整幅广告覆盖整个网页,强迫顾客浏览的形式;但是一般顾客也会在广告弹出的瞬间,选择将视力的焦点移开。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由于网站内容缺乏如电视新闻、电视剧目的对于观众的垄断性造成的。

4.网络广告与目标市场、目标顾客群难以对接。最理想的广告是将广告信息推送到目标顾客群面前,这样成本最低,效果最好。虽然目前互联网广告领域,也在推行所谓的定向广告;也在根据网站内容来明确客户群,从而增加网络广告的精准性。但实际上,真正有效地将广告送到目标客户群面前的技术还是很缺乏,也还没有引起网络广告领域人士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广大厂商感觉到网络广告费用与网络广告效果明显不相称的主要原因。

5.网络广告市场缺乏各种标准,价格体系混乱。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将网络广告作为部分或主要的收入来源;几乎各大商家都认识到了网络广告有一定的推广效果;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市场,在技术、价格、质量评价指标、管理机构、适用法规等各方面都缺乏明确、一致的标准。这使得网络广告市场乱像频生,各种投诉、法律纠纷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这个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网络广告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很多,可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来分析,试图发现网络广告模式的多方面的问题的原因。

(一)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的主观原因

1.网络广告市场参与主体缺乏相关经验,是导致网络广告模式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之一。网络广告市场主体不仅缺乏网络广告的行业经验,甚至缺乏传统广告行业、缺乏商业运作的经验,由此导致在网络广告模式上,有大量的不成熟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市场推广方法上的不成熟、甚至出现了很多欺骗性、违反法律法规的网络广告。

2.网站经营商的盈利期望过高。商业网站经营是应该以营利为目的;但由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缺乏成熟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培育体系,而使得大量的网站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持续的资金压力;所以网站经营商为了尽快获得资金,使用各种途径,乃至于不成熟、不规范、不合法的途径赚取广告收入,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3.网络广告领域人才的技术素质偏弱。网络广告作为新兴行业,目前人才培育体制还不完善;技术人才不懂广告的商业运营;而广告人才对技术问题往往一知半解;这都使得互联网广告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商业问题不能在技术上获得恰当的解决;而少数精通技术的人又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走过了商规乃至法律法规的边沿。

(二)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的客观原因

1.网络广告是一个新兴行业。任何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到规范,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互联网广告作为新兴行业,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这是由于行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鉴于此,网络广告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必将还长期存在。

2.网络广告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还不成熟。技术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力量,网络广告所依赖的互联网技术,正处在迅速发展之中。这种技术的快速变迁,使得网络广告的规范变得非常困难和不现实。技术条件的变化,使得即使有各种网络广告模式的规范管理方案,但也很容易失去针对性和可行性。

3.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服务业,本来就存在着管理标准难以制定的问题。服务业是一种高度依赖于人本身的行业,其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网络广告作为一种服务业,必然受到服务业管理规律的影响。并且由于对人的管理的难度远高于对物、事的管理难度,这也使得网络广告行业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三、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解决思路

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已经困扰着网络广告行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引起重视,本人认为,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培育规范有序的网络广告市场。网络广告各参与主体,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广告市场中相互竞争与合作。解决现存模式的问题,必须首先从规范网络广告市场着手。虽然网络广告市场创新不断,但是,如果政府和社会投入相当的资源来进行市场管理,还是具有可行性的。

网络广告市场目前在法律规范、税收管理、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管理、虚假广告、诈骗广告等方面,还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政府和社会,需要在现有的广告管理部门的框架之外,成立专门的网络广告监测、管理部门;出台专门的网络广告管理规范;加大对违法违规广告打击力度。

2.加强网络广告市场主体的管理。对网络广告市场主体加强管理,是解决网络广告模式现存问题的当务之急。在传统广告领域,广告方,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但是在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网站都在各种广告,这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的审批管理环节是完全缺位的。

政府和社会必须在网络广告的准入体制、责任体制方面加强管理。这样对于互联网广告的无序竞争规范,对于违法违规广告的惩处才能落到实处。如果对于谁能网络广告,谁正在网络广告这样的信息,相关管理部门都无从知晓,很难想象,这些部门可以对网络广告进行有效的管理。

3.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普及。网络广告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只有从技术的角度来想办法,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网络广告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通过更高层次的技术,来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测、评估工作;一旦有了恰当的技术来分析网络广告,网络广告的各市场参与主体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网络广告,才能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广告。

技术普及工作,可使得大量的网络广告的消费者可以更深入的理解网络广告的运营流程,降低网络广告行业的技术门槛,这样网络广告行业就会变得更加透明。一个更加透明的网络广告行业,必然是一个更加公平、效率更高的行业,也为各方解决网络广告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马跃峰.报业网络广告问题与对策[J].中国报业,2005,(6):63-65.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2

1.基本设施缺损严重,如:花坛瓷砖破损多处;花木参差不齐、缺株缺木;花坛内保洁工作难度较大。

2.广告牌林立,审批多门,修补不及时,其中,“人民欢迎您”广告牌较整洁,但其存在地基不稳的危险隐患;不远处原“东方驾校”广告牌破损严重,正处于更换状态,目前我们已督促其自行拆除。

3.原“海洋世界”铺面装修频繁,管建职能分离,难以管理,但不存在铺面垃圾。

4.广场平台车辆无序停放。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1.管理、维护部门不同,造成职责不明确,导致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如下广场原“海洋世界”铺面由市政管理设施处管理、收费。“人民欢迎您”的广告牌也为市政设施管理处所立。下广场平台绿地所属权也为市建委所有,且因地面无防水措施,缺失苗木无法补种。下广场花坛瓷砖破损多处,需整体维修,但其所属权归市建委所有。

然而服务项目,如平台保洁、绿化带管护、秩序维护均由区属相关单位完成。职责和利益脱节,维护过程中即使想重修,也要层层上报市建委审批,程序繁琐。

2.下广场由于和公共交通枢纽站联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因公园在“初一、十五”之际,人流量大,都

为秩序的维护带来了诸多管理难度。

三、建议

我街道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迅速进行了整改,但以下问题需要市政府予以解决:

1.市政府协调市级相关部门统一进行管理、维护。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3

要开展区域的协销工作,首先要对市场营销的基本状况做基本的了解,明确区域市场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明确协销工作开展的方向。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市场诊断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环境调研:市场环境调研主要是对区域市场进行宏观研究,包括市场潜力研究、医药保健品的市场认知研究、区域发展态势研究、竞争特点研究以及本产品在竞争中所处位置研究等,市场环境研究研究有助于掌握医药保健品在特定市场的发展趋势、竞争特点,市场潜力,以更好地把握营销的方向。

2、竞争产品调研:对既定的区域市场,市场容量是相对固定的,往往是此消彼长,一个产品的销售扩大,意味着相关竞争产品销售的下降。进行竞品调研,不仅要了解竞品在该区域内的销售量,广告投放的媒体选择、广告诉求方向、销售模式、 销售渠道布局,终端建设等,而且要深入了解竞品采取营销措施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其产品在竞争中的优劣势,以便后期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3、销售渠道调研:调研区域市场的流通渠道,重点是终端渠道的调研,以便做出更好的渠道规划和布局。要了解当地渠道的现状,渠道的总体数量与质量,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特点与差异,认清那些渠道是主流渠道,那些渠道属于辅助渠道,渠道发展趋势呈现什么样的特点等。

4、终端销售调研:终端是产品渠道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量。终端调研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本产品的终端渠道布局及总体数量;不同终端在产品销售上呈现的特点;硬终端与软终端的建设质量;本产品终端渠道选择的整体终端渠道中的优劣势等。

5、广告与媒体调研:在医药保健品的营销当中,媒体广告的投入成本往往占市场整体费用的绝大部分,所以在媒体的选择及广告的诉求方向上,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媒体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研究报纸媒体的发行量,发行范围,读者群体的特性,不同报纸媒体的差异性。电视、广播媒体调研的内容包括其市场覆盖率,收视率及收听率,不同频道及媒体间的影响力等。媒体调研中,不仅研究某种具体的媒体形式,要深入到具体的栏目,而且要研究在区域市场中不同媒体的差异及市场影响力。关于广告研究,就是要研究广告的诉求方向、表现形式,投放量以及投放的节奏等。

6、电话咨询员调研:电话咨询环节是医药保健品营销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市场销售的达成。对电话咨询员的调研主要包括,电话咨询人员的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有关产品知识的熟悉程度,电话咨询技能的掌握程度,销售意识的强弱,电话接听的数量及趋势以及顾客通过电话反映购买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对电话咨询人员的调研访谈,能够基本掌握目前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能够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营销工作安排。

分析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通过对区域市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调研摸底,就能够掌握整体市场的营销状况,通过对以上调研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就能找到当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上述的调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寻找问题的过程。通过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现有的市场的整体的运做市场思路是否与我们的要求相一致,是什么原因导致现有的市场格局,该如何进行改善和调整。在具体的执行工作中还存在那些问题和缺陷,如何进行改进等。一般情况下,区域市场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总体运做思路问题:医药保健品招商企业一般都会给各地区域市场提供营销运做的指导性方案,以供各地市场参考,然而由于各地市场环境不同,常常形成在具体运做上的差异,但作为市场整体的运做模式,往往都是一致的。分析区域市场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看市场整体的运做模式与既定模式是否符合,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原因在什么地方,通过对现有的市场运做模式结合市场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区域市场的最佳的市场运做模式,或做出相应的调整,明确市场运做的总体指导思路。

2、竞争策略出现问题:中国的医药保健品竞争,可以说区域性竞争,在区域市场,医药保健品的市场竞争表现的异常激烈。要在区域市场竞争种要有一席之地或成为主导型产品,就要制定出准确的竞争策略。通过竞争产品的调研,明确了市场的竞争格局,竞争呈现的特点,不同产品的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势,在现有的市场竞争歌剧之下,结合经销商自身资源情况,要给区域性产品一个明确的竞争地位,明确竞争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优劣势分析,找出对手的软肋,以己之长击其之短,方能在竞争中胜出。否则,缺乏明确目标,树立过多,只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处处被动,不利于达成竞争目标。

3、广告与媒体出现问题:这个问题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传播方面,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媒体的选择及组合问题,另一个是广告的诉求方向及创意表现问题。媒体广告炒做是医药保健品营销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两个问题上,广告诉求与创意表现是前提,广告诉求方向准确与否,决定了广告能够直接击中消费者的心智,而创意表现是否得当,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能够更容易的接受广告信息,产生心理上的认同与共鸣。而媒体投放的选择及组合,是为了把广告的信息能够高效的进行传播,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投放浪费,实现对目标人群的有效覆盖。

4、销售渠道规划问题:在医药保健品的区域市场营销中,产品的渠道规划往往不能引起市场足够的重视,主要原因就是对渠道在销售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一个产品采用什么样的渠道布局,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定时期产品的营销目标、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数量及分布、当地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流通格局、市场宣传投入量、品类市场的成熟程度、同类产品的竞争激烈程度及其采取的渠道策略等。这些都能有力的影响产品的渠道规划,如采用重点渠道分销策略、密集式分销策略、零售渠道与批发渠道结合策略等。产品渠道规划的主要目的主要就是避免市场宣传资源的浪费,提高渠道效率与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渠道的竞争力。

5、终端建设出现问题:从产品销售的整个流程来分析,可以这样说,终端是实现产品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切为产品实现销售的努力,都最终要体现在终端销售上。终端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终端的选择及终端建设,终端选择往往与产品的销售渠道规划有关,应服从于产品的整体营销策略。终端建设问题包括两个方面:软终端和硬终端,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产品的现场销售。在硬终端方面,我们需要研究,产品的宣传品的布置陈列是否到位,是否符合终端建设的相关标准,产品陈列的位置是否有利于顾客选择,陈列数量及形式是具有一定的气势,优于竞争性产品等。软终端方面,要了解药店营业员及相关人员,如驻店药师对产品的知识的掌握程度,营销人员与其客情工作的建设如何,在销售激励政策方面,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充分调动参与终端销售人员的积极性等。针对终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改善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终端竞争力。

6、电话咨询环节问题:电话咨询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产品宣传投入的效果,终端销售的数量又直接反映咨询电话的质量。通过对电话咨询人员的访谈,分析电话咨询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咨询的态度与理念上,产品及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及熟悉的程度,电话的咨询技能上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及内容,保证从宣传到咨询再到销售这些流通环节的畅通,有效利用广告的投放资源,避免浪费,为实现终端销售创造有利的条件。

落实执行——督促经销商执行

通过对区域市场的调研与分析,明确了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调整方案,下面就要督促和帮助经销商落实执行。要保证经销商能够准确执行到位,首先要在思想上与经销商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是采取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1、统一认识:在问题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必然导致执行的结果与目标形成差异,因此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当中,要让经销商及主要负责人参与其中,与其共同分析论证,使大家对市场存在的问题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明确改进的方向。对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案组织共同研讨或统一进行方案培训,充分调动参与执行方案的相关人员的行动积极性。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4

一、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教改研究现状

针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课程存在的灌输式教学过重,以及缺乏合适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等问题,很多相关老师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思考和研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是广告学课程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较有效。但是这种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汪婷提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三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分组竞赛法。孙文清研究了讨论式教学法在广告学教学中的应用。他认为讨论式教学法的方式主要有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教学等。其中,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是“以项目为中心,制作一个具有社会应用价值的产品(作品或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自我组织自主学习的团队;在一个社会性的完整的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陈璐提出了“虚拟4A”课堂实战训练模式,以学生组成团队,模拟广告公司公司的日常运作流程。这一教改设想,借鉴了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增进了对广告公司组织结构及运作流程的理解。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广告学教改的研究,应该把理论教学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应采取的形式分开讨论,不应笼统地说广告学教学应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次,这些研究中提到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案例讨论法适合促进学生理解某一个理论或某一章的内容,但是广告运作实际是对市场营销知识的综合运用,广告公司的运作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广告定位、创意表现、广告制作、媒体选择、效果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案例讨论只能使学生分析问题,却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策划能力。情境模拟法使学生置身于仿真商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策划能力,但关键是如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需要有具体的办法。“虚拟4A”课堂实战训练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从广告公司角度提出广告创意和策划方案的能力,但是不能使学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实际是忽略了多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都是到广告公司以外的企业工作。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广告学课程,首先要培养的是从企业角度判断一个广告提案或广告创意是否适合企业所需的能力,其次才是从广告公司角度提出一个广告提案或广告创意的能力。

刘悦旦研究认为,单纯的以“广告”命名的课程在美国大学的课程表上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名称是整合营销传播和策略性传播,并且认为美国高校的广告教育注重原理的教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一研究成果对广告学教改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说明广告学的教学必须把广告学理论与市场营销学理论结合起来。因此,一些学校采用的学生分小组制作广告作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偏离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很少从事广告设计制作工作,他们学到的广告设计制作技能也很难和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学习广告学,是把广告作为一个营销工具或手段,为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服务。另外,有些学校采取了学生分小组分析评价广告作品的实践教学形式,也是不合适的。美国大学将“广告学”课程改名为“整合营销传播和策略性传播”,就是因为广告是否正确是建立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否正确的基础上,而评判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必须结合企业的宏观和围观环境分析,因此,仅根据一个广告作品本身很难判断这个广告作品是否成功。

综上,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教学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要能够使学生把广告学理论与市场营销学理论结合起来并综合运用,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企业实际问题并能提出广告方案的能力。

二、广告比稿模拟在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教改中的应用意义

广告比稿(competitivepresentation),作为当前企业选择广告公司以及广告公司争取业务的重要和常见方式,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广告学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告比稿是广告公司之间获取业务的一种公开竞技方式,也是广告主选择广告公司最常用的一种工具。目前,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不会将广告计划立即委托一家广告公司,而是让多家广告公司彼此竞争,再从中选择最优秀、最满意的广告公司。特别是三资企业在选择广告、公关、咨询公司的时候,非常重视合作伙伴在提案会上的表现。

广告主通常提前向数家广告公司发出比稿邀请,并告知召开广告提案会的时间、地点。广告公司接到比稿邀请后的第一项工作通常是市场调研,也就是搜集广告主企业、产品、目标消费者、竞争企业以及行业政策等相关数据。接着,在广告公司内部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企业及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广告目标。然后,进行广告主题和文案的创意。最后,考虑广告媒体安排、广告预算,并对广告效果进行预测。上述工作完成后,做出文字提案或广告计划书,并着手准备提案时的演示和发言。广告主在规定的日期听取各广告公司对其广告方案的讲解演示,并对该方案进行审核和质询。提案会后,广告主通过综合分析比稿结果,做出选择广告公司的决定。提案通常要借助投影仪、电脑、提案板、话筒等设备,提案人的现场演说以及能否恰当回答客户提问对于能否争取到业务也很重要。

企业通过比稿的方式来选择广告公司,就必须能够评判各广告公司提案的优劣以及对本企业的适用性,这需要企业能对广告提案的环境分析、广告定位、广告目标、广告创意、广告媒体选择、广告文案、广告预算做出全面正确的评判,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资源能力、产品特点、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企业通过广告比稿来选择广告公司需要企业综合运用广告学、营销学的几乎全部知识。而广告公司要做出适应企业需求、能解决企业面临问题的有竞争力的提案,同样需要对以上这些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研究。

因此,如果把广告比稿业务放在广告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模拟,使学生分组扮演企业和广告公司,多个广告公司做出提案,企业评判选择,这将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对广告学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把广告学和营销学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从企业和广告公司两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判断广告方案好坏的能力以及提出广告方案的能力。学生扮演的广告主必须假设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公司进行符合实际的分析。由于不需要对广告公司进行分析,因此广告公司可以虚拟一个名字。广告主在学期中向数个广告公司发出提案邀请,广告公司运用所学知识用数周时间做出广告提案,然后在学期的最后两周进行广告比稿模拟。广告主对各广告公司的提案作出分析评价及最终选择。这种以广告比稿模拟为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培养更切合广告业实际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

广告比稿模拟不仅是很好的实践教学形式,而且在理论教学中,可以成为一个教学主线。在广告理论的讲授、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中,可以不断启发学生从广告比稿的角度,从企业和广告公司两个视角来看待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广告提案的能力,以及判断一个广告提案是否适合企业所需的能力。在这个模拟项目中,不管是对于广告公司赢得广告比稿,还是对于广告主在广告比稿中正确选择广告公司,都需要全面综合运用广告学的几乎全部知识,这使得学生为了在广告提案中有好的表现,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课和思考问题,在课下更加积极地阅读广告相关书籍并查阅资料,从而极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以广告比稿模拟为教学主线和实践教学形式的教学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广告学的教学学时,一般分为理论教学学时和实践教学学时。在理论教学中,在学期初就向学生讲解广告比稿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的意义,并告诉学生本学期最后两周的实践教学形式为广告比稿模拟,以此促进学生对广告理论的学习。

对于实践教学,在学期初就进行分组安排。首先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个大组有一个广告主企业和三个广告公司。广告比稿前三周,广告主向广告公司发出提案邀请,并向广告公司提供一份材料,包括公司简介、现存问题、希望广告公司能帮企业达到什么目标等。这份材料,同时提交一份给老师。

在学期的最后两次课上,分别进行第一大组和第二大组的比稿模拟。首先,企业组副总经理到讲台,介绍企业概况、三个广告公司名称及希望广告公司解决的问题,时间3分钟。然后,比稿开始。第一个广告公司提案人员到讲台,进行提案演示、发言,10分钟左右。提案演示、发言完毕后,先不要下讲台,接受企业组成员提问,提案人员在讲台上回答。完毕后,提案人员回到座位。接着,第二、第三个广告组继续相同流程。第三个广告公司发言完毕,回到座位后,企业组总经理到前台,开始组织企业成员分析评价三个广告公司的提案。成员发言完毕后,总经理做总结评价并宣布选择结果,然后宣布广告比稿结束。

比稿成绩评定办法是,竞标成功的广告公司成员,比稿成绩由老师在90到100分之间给出;竞标未成功的广告公司成员,比稿成绩由老师在80到89之间给出。评分标准,为仪态谈吐、市场分析、创意理念、策略运用、流程控制、团队成员配合等方面。广告比稿的成绩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比稿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构成学生的最后成绩。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发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江云.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新解.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06) 

[2]汪婷.论《广告学》教学创新与能力型人才培养.中国商界,2009,(01) 

[3]陈璐.虚拟 4A:广告学专业实务课程课堂教改探索.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07) 

[4]孙文清.讨论式教学法在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新闻界,2010,(02)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5

(一)设置混乱,存在视觉污染和安全隐患。我市户外广告设置混乱主要表现在:部分街道和地方户外广告设置布局不合理,与周边城市景观不协调;部分在建建筑工程及施工围墙墙面广告不规范,影响市容市貌;公交站牌、公共厕所、电线杆等城市公益设施及街道临街墙面上“牛皮癣”问题突出;部分户外广告设施材质、制作工艺水平不高,与周边环境难协调;擅自、违规设置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层次偏低,缺少文化内涵。我市高档次、高规模、高品位的大型户外广告数量少,总体层次偏低。广告不仅是商业行为,也是文化行为,成功的广告创意中蕴含着某种文化诉求,这里的文化不单指审美情趣,更应该包含文化价值观和健康生活理念。在努力成为经济强市的同时,应积极推进文化大市的建设,崆峒山文化、养生文化、企业文化以及其他民俗等都可以作为户外广告的内容,这是对外宣传的很好的途径,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合理规划。

(三)户外广告管理机制仍未理顺。由于现有户外广告法规仍不系统、合理,户外广告监督管理部门对设置和户外广告的管理工作一直存在职责不明、多头审批、管理不力等现象。市区执法局、市政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交警等多部门由于户外广告载体不同都有一定的户外广告管理职能,而且没有形成联动机制,因此对于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升整体户外广告形象水平是存在着一定难度的。

(四)管理混乱,执法力度不够。一是设置审批无据。按目前的情况来看,广告业主提出设置广告位,审批单位基本上没有切实可行的依据。二是事先勘察流于形式。户外广告相当于临时建筑,其安全性能需通过现场勘查来鉴定、评估,尤其是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对现场勘查技术性要求更高,要懂建筑力学。但实际上,部分审批单位并没有正常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对审批件的勘查只在形式上进行。三是事后监管不力。如没有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广告巡视;对审批后篡改审批内容的,违规设置广告的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监督等。

二、改进我市户外广告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市户外广告管理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谈一点自己的建议:

(一)落实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我市需要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由于我市对户外广告的审批、设立、拆除等都缺乏依据,对户外广告的整治更是一罚了之、一拆了之,对户外广告设置者、个体经营户等造成一定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上述行为使政府诚信度、公信力下降,商业环境恶化,负面效应大。户外广告从属性上讲,既是一种传媒载体,又因置身于社会空间,成为城市景观,这种双重属性,客观上要求经营者只有树立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和景观互为依托的发展思路,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因此,建议由户外广告管理部门牵头,对照广告法规和行业自律条例,根据我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我市户外广告设置进行分步规划,逐步实施。当前应通过政府引导、业主参与、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的办法,遵循前瞻性、示范性原则,尽快启动各主要街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标准和彰显城市人文特色的要求,对广告牌匾的规格、色彩、内容、材质、布点点等各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引进开发新型的户外广告业态形式,如楼体广告、射灯广告、休闲广场的地面广告、公益型市政设施的广告等,合理控制密度,严格审批管理,提高设置品味,逐步提升城市外在形象。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6

房地产市场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分支概念,它的涵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进行概括。从广义上讲,房地产市场营销的涵义是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创造住房产品及其相关价值,与客户进行等价交换,实现房地产企业经营目标的一个过程;从狭义上讲,房地产市场营销是指房地产企业运用各种促销手段,将房地产产品和服务销售给买房客户的整体过程。

二、目前房地产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市场考察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一个优秀的企业,始终是依托于市场这个大环境,去谋求发展。科学地考察市场的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前景,把握好企业发展的方向,才能使企业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房地产企业开展营销策划的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进行市场考察,但是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开展市场考察的时候,考察力度不够深入,注重表面资料数据,未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导致企业决策者在制定项目市场营销方案时,做的营销方案过时,缺乏时效性,未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及其购买力的角度出发,导致市场营销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实现。

(二)目标市场的定位不准确

我国消费者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收入、文化水平、消费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消费者在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上是具有差异性的。但是某些房地产企业忽略了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差异性的特征,只是盲从随波逐流,跟随大流,侧重对高档产品的定位,以致最后效益不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企业没有确定这批项目主要针对什么群体消费者,市场定位的不准确不但对房地产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导致整体房地产结构的不平衡,难以解决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

(三)广告投入过度

许多房地产企业寄希望于广告的传播作用,来提升本企业品牌效益。房产广告具有基本广告的告知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使销售业绩有所增加,但是增加幅度较小。加上目前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消费者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大众媒体的传播而获得各式各样的广告,譬如说,房产、家电、促销活动等广告,早已形成一定的审美疲劳。房产广告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已不大,在这样的形势下,还去过度投入广告,加大市场营销成本显然是不明智的。

(四)企划创意不合理

房地产企划创意是为了达到项目预期的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方向性决策,更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许多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策划过程中,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新”与“奇”,而没有真正地创新思维,就成了标新立异;就是采用过于保守的营销策划策略,这样就成了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无法实现创意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还有就是在整个企划创意过程中,并没有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更无法进行有机整合,致使最终房地产产品无法使消费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提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水平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市场考察,增强市场预测科学性

市场考察对于房地产市场营销策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市场考察为营销策划提供了真实的信息数据。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市场考察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考察的目标、考察方法以及如何收集整理材料。房地产市场营销贯穿房地产从选址、设计、施工、销售以及物业管理的始终,这需要深入市场进行考察,并根据大量的数据材料作出科学的预测,并经过专业的人士的反复论证,才做最终的总结工作。

(二)明确目标市场

房地产市场营销需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去求同存异,将具有相同需求的消费者聚合在一起。按照地理因素、文化水平、购买力等因素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市场需求群体,比如按照消费者的支配类型有可以划分为价格支配型、户型支配型、品牌支配型。明确目标市场以后,就能决定采用适合的形式进行市场营销,比如市场集中化、选择专业化,科学地选择目标市场,不但可以平衡市场供求,还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三)适宜地进行诚信宣传

房地产广告要起到预期效果,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诚信与实效原则。在充分考虑企业广告投入成本的基础之上,去选择广告宣传的具体形式;并在广告时间、广告量、广告地点上把握好分寸,广告内容上以真实有效为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的,让客户相信企业的信用度,形成一定的好感;在广告表现形式上可以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给客户以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发散思维。

(四)企划创意设计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

房地产企划创意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客户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房地产产品,并购买产品。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就必须在企划创意设计上将科学与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客户的注意力、识别力、对产品的可信性、愉悦性以及需求性,用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表达产品的优势,譬如说产品的美感、质量等,给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深刻的形象。企划设计更要让消费者感到真实、亲切、贴近实际,时刻围绕主题,以设计新颖、妙趣可心、精巧的设计风格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样的企划创意设计不仅会让人们觉得标新立异,更会让消费者认为脱离老套陈旧,真正达到创意设计的新、秒、精。

总之,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策略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并在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等多方面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房地产企业要正视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制定符合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以及应用,并对其作出深层次、多角度地科学分析。笔者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对如何提高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水平作出更趋完善地阐释。

[2]杜宇.试论房地产营销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7

2.48%

新品种的确定与上市策划

3.30%

新产品上市的市场调查

4.30%

产品与市场定位

5.47.5%

有关营销管理问题

6.13%

产品命名与商标注册

7.11.3%

产品的开发问题

以上7个问题均与新产品研发及推广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市场进入、新产品上市营销策划作一较为全面明晰的陈述。

一、关于市场进入的论述

市场进入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市场扩张战略而决定进入到一个本企业尚未开发和涉足的新区域或产业领域的行为与过程。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界定:

其一,市场进入必须服从于企业自下而上和扩张的整体战略。企业何时进入或退出市场应从企业的全局利益考虑,而不存在一个单独的脱离于企业战略的“为进入而进入"的问题,即市场进入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行动或过程。

其二,市场进入的对象必须是新的市场,包括区域的或产业的或二者兼之的。对于已经涉及市场领域的市场追加活动,应属于市场扩张的范围,那是市场进入后的过程。

其三,市场进入既是一种行为,又是一个过程。说它是一种行为,是因为市场进入是企业向陌生市场进发的一种活动,说它是一种过程,是因为市场进入不可能在一个时点上瞬间完成,它必须在一段时期内分阶段完成。

其四,市场进入的主体必定是企业,市场进入的途径也必定是市场活动,整个活动和过程必须在市场上完成。任何行政性活动都要通过企业活动才能最终实现。

市场进入作为一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启动期、开业期、立足期。与之相应,这三种时期的进入活动可分别称为试探性进入(包括策划、调研和试销等)、正式进入(包括正式成立分支机构或确立合作关系、针对当地的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各种准销、许可证等手续的完成等)、初具规模进入(为达到企业的初期进入目标,而能连续稳定地向市场追加销售,包括市场渗透和初期扩张)。以后,便转入扩张期。

就市场进入的内容而言,可概括为“为什么进入?如何进入?进入后怎么办?进入的后果如何"等问题。

市场进入还包括产业市场进入和区域市场进入两大类。前者指一个企业进入到一个自己以前未涉及的生产或经营领域,从事生产开发和销售,后者指将自己长期生产或新开发的产品与服务推广到一个新的区域(国家或地区)市场去销售。然而,一般情况下,这二者很难分开,并存在交叉关系,即一个企业进入市场时,既是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市场,同时也是进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既进入一个新区域的新产业市场。此外,市场进入还指将旧产品销入一个新的区域市场,或指在一个旧的区域进入新的产业市场。

二、关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市场扩张、市场占领

市场渗透可以说是一种蚕食式的市场活动。可口可乐用8年时间、雀巢咖啡用7年时间逐步进入中国市场的活动即属此类。因此,市场渗透一般是指企业或产品刚进入市场时,为了延伸市场进入的半径和扩大进入的深度,而不断向四周市场或关联市场辐射的行为过程。市场渗透的重点在于谨慎小心地或有策略地打入原有市场的范围,尝试地抢夺原有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是试验本产品或本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能力、吸引力和生存力。

此外,市场渗透还是巩固市场进入过程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不进行渗透,市场进入可能就只停留在表面,而难以融入到整个市场的体系中去,缺少根基,从而可能失去原来的努力。

市场开拓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式的市场行为。像三株口服液的全国市场拓展,孔府家、孔府宴、秦池等的广告轰炸带动市场发展均属此类。因此,市场开拓一般是指企业在现有市场开发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的效果。当然,就市场开拓与市场进入论而言,二者既有区别,也有一定重合,即市场进入过程可以是企业市场开拓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开拓新市场自然少不了市场进入环节。但是,市场开拓也可以是市场扩张时期的活动,即使在成熟时期,市场开拓活动也少不了。因此,市场开拓的内涵比市场进入要宽泛。而市场开发与市场开拓相近,在定义上无须严格区分。

市场扩张属于一种“锦上添花”型的活动,它是要在生存的基础上继续求得更大的发展。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市场进入后的下一个演进过程的行为,即企业只有在市场进入并完全立足后,才转入市场扩张期。因此,市场扩张必须建立在成功的市场进入的基础上。如果当初的市场进入失败了,则市场扩张就无从谈起。当产品的第一轮广告还没有打完,企业的生存就面临问题,市场进入失败,此后就不可能谈扩张了。二是在市场份额达到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后,为求得更大的份额而采取的行为。如长虹的市场扩张即属于此种类型。

市场占领是指企业进入市场以后,经过一段时期的生存竞争和扩张,已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为了进一步把握和控制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再进一步采取驱逐竞争者的行动,最后进入垄断地位。

“渗透”和“占领"的区别在于:市场渗透是为了生存,而市场占领则是为了市场霸权以及为了达到垄断和高额利润、减轻市场竞争压力而采取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和驱赶竞争者。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渗透"与“占领”并没有准确划一的分界线。不过从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分析,“渗透”的市场占有率一般比较微弱,而“占领”的市场占有率当然要达到较大的份额。在分析“渗透”战略时,基本上立足于主体企业讨论战略的酝酿和策划;而研究“占领”战略时,常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市场竞争的敌我双方进行战略战术的比较分析上。

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市场的活动中,方法的使用不一而足,有时可能是综合使用的。如法国白兰地通过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做寿,借势生势,集广告、公关等手段于一体,将市场渗透、开拓、扩张并行,成功地进入并占有了相当份额的美国市场;绍酒1997年借为董建华做寿进入香港市场与法国白兰地进入美国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借助世界瞩目的1997年香港回归达到了向国际市场渗透的目的。

三、新产品经过试销全面上市时,一般需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

无差别广告策略指一个问题的广告策略,或被称为独具说辞的销售点。无差别广告策略,可以集中资金推广“一种说法”,该说法使产品能较快被消费者认知。海珊口服液推出的“本质美容”概念,“太太口服液”推出的“消除黄褐斑由内做起”、阿婆炖品的阿婆形象,都是采用无差别广告策略而取得成效的。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许多好广告,在失去广告效力之前,便被打入冷宫。”“如果一个冰箱广告的好主题,能够把冰箱卖给去年结婚的夫妇,它一定也能卖给今年的夫妇。"所以寻找一个好的产品主题是很不容易的,请不要轻易换掉。

四、铺货渠道要多样化、均匀化,以保证有购买冲动的消费者方便购买

如果广告打出之后,而与广告相应的铺货面偏窄,就会造成销售受阻、广告费浪费。

但是不是铺货面越广越好呢?也不是,应根据产品的档次、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零售店。因此,铺货既要注重广度、适度,更要注重选点,使之分布均匀,使消费者尽可能就近购货。这需要3~6个月反复筛选,销售网络才能基本趋于稳定,从而对产品上市后争取较高的销售额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新产品上市行销要制造“新闻"

新产品上市后,知名度、品牌忠实度、消费者认知度都极低,为了使产品迅速成名,除了硬性的广告之外,需要制造一些“新闻效应”。例如台湾某大酒店在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后,马上推出“登月套餐”,餐饮佳肴均用登月术语,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得消费者争相前往。

六、新产品上市行销一定要注重理货工作

“理货”是整理货架上的产品之简称,又称“业务终端”。当广告打出之后,理货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理货主要包括催促经销商使产品上货架、布置焦点广告、营业员教育推广、及时补货到货架、帮助营业员促销、及时退换不合格产品。理货工作做得是否扎实、完善,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广告打出之后,消费者开始采取购买行动时,由于理货工作不完善而造成消费者购买不方便,将会大大影响销售额。很多企业注重经销网络的开拓,而忽视理货工作,这实际是“狗熊掰玉米”的做法,理货工作要经常进行,并要进行标准化作业才能行之有效。

七、新产品上市行销一定要做好计划

根据试销情况制定出3个月的销售计划、广告计划、费用预算、铺货量预算、回款计划、促销计划、公共活动计划、市场拓展计划等,然后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设定项目管理计划书,对每一计划的实施、监督、评估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以保证每一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

为新产品上市行销实施计划、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销售的盲目膨胀或散漫不经的做法,就如同小树苗要精心护理一样,新产品也要精心管理才能使产品早日完成导入期,顺利进人茁壮生长期。因此,新产品上市计划一定要规划周密、妥当。要多根据市场反映进行修订,直至计划与实际动作大体相符。

目前的许多企业新产品上市就存在盲目膨胀的问题,产品一上市反响热烈,马上大面积推广,无计划地销售,从而使好产品过早成熟,不久就在市场中消失了。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8

一、我国广告业发展状况

我国广告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全速发展,全国广告营业额从1981年的1.1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57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由0.024%增长到0.75%;人均广告费由0.118元增长到119.67元。我国已经成为广告增长最快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广告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起着显著作用。同时,广告业对国民消费的发展,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国民消费状况

改革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成为我国改革三十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增长过程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要素)始终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强大动力。在我国支出法GDP构成中,最终消费占GDP总量的59.69%,经验表明,只有当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在10%左右时,经济增长才能维持在7%左右。例如,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7万亿元,年均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1.1%;“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约11%;可见,保持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中,在总需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中,消费需求仍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稳定和带动能力最强的力量。因此,必须鼓励消费。

鼓励消费。一要增加居民收入;二要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三要引导消费,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四要对影响消费支出的改革把握好出台时机,不要过于集中;五要启动与扩大消费信贷;六要为消费创造外部环境。而其中,第一、第三点与广告业的关系更为密切。甚至可以说,广告与这两点的互动关系已构成了拉动我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与独特的方面。众所周知,广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广告业近年发展之快,世界罕见。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我国广告业连续多年的高持续发展,特别是广告费在GNP的比例问题,作为非常重要的动力性因素。同时,全国广告经营单位已由1981年的1,160多家发展到2007年的15万多家,全国广告从业人员共达105万多人。由此可见,在广告的诸多功能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广告在市场经济中强烈的扩张作用。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与消费者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应当在此前提下,深入地研究我国广告业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具的“引导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等重要作用。

三、我国广告业发展必须迅速向多种消费形态转化

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市场导向问题?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有没有一个产业导向问题?应当是有的。国际间对广告业的发展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例如,国际间关于市场消费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产业形态与广告的关系研究都是十分突出的例证。就我国广告业目前的发展来看,实施我国广告业向多种消费形态的转化,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将逐步形成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演变为新的消费形态。我国广告业如何追踪新的消费热点,如何转向新的消费形态,已成我国广告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首先,我国广告业要适应从生存型消费形态和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经济学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正在明显降低。人们为了生存,为了实现劳动力本身的再生产,必须有一个必要的生存型消费时期,即以食品类消费为主时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正在改变,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4%降到2005的36.7%;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降到2005年的45.5%。虽然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城市低收入人群也没有摆脱生存型消费,但从生存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在城乡非食品类消费,特别是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此外,我国广告业还要适应居民消费从数量型消费形态向质量型消费形态的转化。广大的消费者开始追求商品与服务品牌、名牌。在大的商场已从大类销售转向品牌销售。服务消费更追求服务质量与文化气氛,这在国外称之为“软消费”的消费,与广告的关联度就更高。在这种“软消费”中,产品的实用性大大降低,而产品的感情基准和文化含量将急剧提升,市场的形象导向性越来越强。这些无疑都为广告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我国广告业要促使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消费需求上的问题,通过短期消费政策调整,虽然可以部分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长短政策结合,标本兼治。在实施短期政策调节的同时,应着手建立符合国情的、合理的中长期消费政策体系,促进消费结构调整,正确引导居民消费,使消费需求合理增长,进一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这一问题上,我国的广告业如何根据消费者从短期消费形态向长期消费形态转化的特点,制定卓有成效的广告战略,是我们要加以认真研究的。

再次,我国广告业应着力于开拓农村市场,努力适应农村居民的消费形态。我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比为50.3∶49.7,二者基本持平。随着“十五”期间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由此带动了农村消费的增长。一些地区农村市场增幅远远超过了城市市场增幅。就农村而言,实物消费在目前来说,仍是最主要的消费形态。就实物消费中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来说,农村居民家庭按户计算的拥有量还比较少,目前仅大体相当于城市居民家庭在1995年前后拥有的水平,滞后十多年的时间。今后,农村2.3亿户居民家庭也会像城市居民家庭那样拥有更多的电视机、影碟机、收录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安装更多的电话和电脑,并逐步普及化。但是,我们的广告业在如何对待农村消费的问题上,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是广告面向农村的力度大大不够,往往仅局限在电视、户外等传统媒体的硬性宣传上;二是缺乏对农村消费形态的深入研究;三是广告的定位、创意、制作乃至传播,都过于“城市化”,缺少本土性和贴切性。真正适合引导农村消费的广告太少,对农村市场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娃哈哈的“非常可乐”,当年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促销策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广告在消费诉求上,注重了农村消费意识。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9

数据揭示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对2003、2004年电视媒体、平面媒体中医疗广告的监测数据统计,我们有以下发现:

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是“重灾区”

全国性频道和卫视频道虽然在2004年中,医疗广告投放长度有所增加,但是比例相对较低,省级地面频道以及市级频道是医疗广告的“重灾区”,2004年,省级地面频道医疗广告按照长度计算,达到了27.80%,而城市频道则达到了61.15%。(见图一、二)

连续两年高速增长,表现相当活跃

两年来,医疗广告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呈逐月增长趋势,两年同比有大幅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应医疗市场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平面媒体的医疗广告,在2004年第一季度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见图三)

大量使用非黄金时段,以量取胜

央视市场研究监测数据显示,非黄金时段是医疗广告投放电视媒体的首选,特别是13∶00-19∶00,是医疗广告投放的重点时段。2003年,这个时段的医疗广告长度比例是37.70%,而到了 2004年,这个时段的医疗广告长度比例达到41.82%。

从图四、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疗广告在电视媒体各个时段的投放量比例。

医疗广告占媒体广告总投放量比例

根据央视市场研究监测的598个电视频道和574家平面媒体医疗广告投放量数据,医疗广告成为电视广告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停止播出医疗广告,媒体的广告量将会呈现明显波动,大量的广告时段将被释放,媒体的客户组成将发生明显变化。

图六数据显示出医疗广告是目前各类电视和平面媒体的主要广告收入来源之一。

我们选择医疗广告前20名的媒体,来看看他们的广告构成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医疗广告比例最高的前20位电视媒体(见图七)

医疗广告比例最高的前20位平面媒体(见图八)

监测数据表明,多数频道有20%一 60%的广告时段将会发生空缺,频道和版面都需要立即发生改版,广告的时段和版面都要进行重新的设置,可以预计,医疗广告被停播以后,最忙碌的,不仅仅是医疗企业的市场部,媒体的广告部也会遇到非常严重的压力。

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用“高比重”、“高增长”双高来形容目前的医疗广告市场的现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无论是医院还是媒体,医疗广告所带来的利润效应是极为可观的。另一份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 1―9月对全国部分药品电视广告监测检查的数据表明.医疗广告的违法率高达 62%。

因此。医疗广告被叫停也并不算意外了。

数据带来的思考

因噎废食带来的后果

广告监测的数据表明。投放医疗广告的企业主要为民营、股份制医院,这些医院高度市场化,机制灵活,善于通过广告来宣传自己,医疗广告也的确为它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长期处于”皇帝女儿不愁嫁”地位的公立大医院通常不屑于广告宣传,更加缺乏品牌推广的意识,对于医疗广告“一刀切”的做法,不但使那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医院出局,同时也势必影响到那些守法经营的优质民营、股份制医院,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一些市场存在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全面叫停,但这也是损失最大的方法,因为被打击的,不仅仅是奸商,而是整个市场,我们想想,如果由于存在着“黑车”现象,主管部门就叫停整个出租汽车市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勿庸讳言,医疗广告以高速发展,一方面是违法经营者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是市场需求拉动,消费者也需要了解医疗市场的信息,如果医疗广告叫停,消费者了解医疗市场的渠道中断,形成信息阻塞,消费者也受到很大的损害。广告监测数据表明,医疗广告的投放地区主要集中在全国的中小城市,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城市的患者对医疗机构以及医疗信息的了解极为有限,虚假医疗广告也正是抓住了这些患者病急乱投医,辨识能力较弱的特点坑人骗财,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医疗广告全面叫停,患者从媒体获取正常医疗信息的渠道也被切断,他们了解优质的医疗广告信息的来源受到了限制,今后患者是否有便捷的途径获得这些医疗信息呢?或者说,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被解救的同时又被推入另一个困境?

医疗市场存在的问题,始作俑者,绝非广告,主管部门应该下力气建立医疗市场的规则和制度,通过管理来规范和推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大对虚假和违法医疗广告的处罚力度,彻底消除虚假和违法广告的生存空间,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同时,医疗广告企业,应该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依法宣传,停止虚假和夸大的宣传手法,建立诚信经营的理念,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建立信心,才能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0

1我国广告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广告主的问题

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设有广告部门,承担本企业的广告业务,这些广告部门与企业存在隶属关系,因此缺乏竞争意识,缺乏与其它媒体协调配合的能力,失去了广告部门的中介功能和独立优势[2]。

广告主与广告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矛盾难以避免,又缺乏成熟的制约机制,造成广告主对广告公司不信任,宁愿越过广告公司直接将广告权交给媒体,另一方面由于对广告费的异议更加剧了两者的矛盾。

1.2广告公司的问题

我国广告公司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不大、整体能力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广告制实施需要拥有强大的广告策划、制作能力,并且资金雄厚的综合机构,中国目前仍缺少这种实力雄厚、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广告公司。国内的广告公司为了生存采取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或回扣方式,更加制约了广告制的健康发展。

1.3媒体的问题

强势媒体垄断广告市场,采取不正当价格竞争和广告公司争夺客户,迫使广告公司不断降低价格,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公司就在这种价格战中销声匿迹。在正常的广告制下,广告公司应该是广告制的主体,然而由于媒体的过度强势而形成了实际上的媒体中心地位。另外,由于媒体的广告策划制作能力不足,也造成了大量的低质量广告、无效广告出现。

2造成我国广告制发展不完善的原因

2.1政府过度干预制约广告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在引进欧美的广告模式时,是利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强制实行,而广告制本身应该是一种市场经营机制,受各种市场经济原则的影响,过多的行政力量干预有可能会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从而制约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

2.2广告制引入中国时缺乏创新,因此无法完全适应中国国情

广告制有多种模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广告业发展的环境不同,阶段不同,在导入广告制的同时,必须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模式创新,绝不能照搬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模式。

2.3广告法制不健全、行业规范缺失,影响广告制的实施

目前我国虽已确定实行全面广告制,但仍没有强有力的配套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缺少纠正广告制中不正当行为的法律条文或行业规范,这使得广告行业的不正当价格竞争、商业回扣等行为屡禁不止,媒体的垄断地位仍旧无法撼动,对于媒体行为的规范更加缺少相应的制裁措施。

2.4广告主体意识不够

中国的广告主和媒体在广告制实施中犯了同一个毛病,只注重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广告主为节省广告费用,越过广告公司直接与媒体合作,是以广告的质量和长期的品牌构建作为代价的;而媒体为了高额的广告收入,不断打压广告公司,这样只会加剧广告市场的无序和紊乱,最终必将损害到媒体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广告公司在被动地位下并没有沉下心来分析原因,思考出路,而是迎合媒体打价格战,进行商业贿赂,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广告公司的地位更加被动。

3促进我国广告制健康发展的改革建议

3.1政府角色转变

政府不应继续扮演强制执行者的角色,而应该成为一个扶持者、环境保障者和指导者。

扶持者是指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广告业投资者更多的优惠,在经济上给予广告公司扶持;环境保障者是指政府应建立完整系统的广告法律规范体制,为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创建一个适宜的法制环境;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是指导者,指导广告行业自律机构,加强对广告主体行为的协调和指导,加强广告业道德建设,为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3.2立足本国国情,实行制时要做到借鉴与创新同步进行

我国广告业及广告的发展历程和欧美不同,完全套用欧美模式不适合我国国情,甚至有可能制约我国广告业发展,因此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我国的广告新模式。

日本引进欧美广告制时,并没有直接采用欧美模式,而是保留了媒介并进一步强化,这一做法适应日本的国情,促进了日本媒介和广告业的繁荣,值得我们学习[3]。

3.3制定相关政策,规范行业秩序

3.3.1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广告公司的进入门槛

广告资格审查部门对广告公司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凡经营广告业务的公司,须有与制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市场调研、设计制作能力、编审机构、专业人员以及经营场地和注册资金。这种做法会筛除掉很多没有竞争力的小公司,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广告市场鱼龙混杂,难以掌控的局面,另外,政府也可以对保留下来的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广告公司,选择重点对象进行扶持。

3.3.2规范媒体行为

一方面,政府出面取消报社、电视台等媒介直接承揽和广告业务的制度,实行媒介与承揽分开制度,媒体只广告,有条件的媒介单位,允许申办广告公司。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制裁。

3.3.3改革广告费的支付形式

对广告费支付的疑义是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之间矛盾的源泉。

我国现行的是15%佣金制,然而很多广告公司实际都得不到15%的广告费,对此笔者的建议是对广告费的支付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第三方支付机制,这个第三方可以是行业协会,广告主将广告费用支付给媒体,再有媒体返还行业协会一定额度的费用,然后由行业协会支付给广告公司15%的费。这种方式虽然操作比较复杂,成本增加,但能够避免广告主和广告公司之间的矛盾和猜忌,在制发展不完善的今天是值得尝试的。

3.4各广告主体共同努力,找准自身定位

首先,随着整合营销策划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的兴起,广告公司的原始核心竞争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广告公司需要寻找新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广告公司应与广告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广告主进行品牌整合营销,而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创意、制作服务,这个过程反过来也需要广告主给予广告公司足够信任,同时,广告主应加强市场部的力量,对品牌建设和长期投资有更好的把握。媒体应关注产业长远发展,规范地筛选合格的广告公司,并从品牌策划创意的角度提供给客户帮助,这样才能保证广告公司的成长与壮大,保障客户的品牌成长壮大,行业才会逐步兴盛。

参考文献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1

将目光停留在国内移动广告平台上可以发现,众多广告平台都在尝试着挖掘更大的市场。多盟、安沃、力美、芒果、微云、哇棒、有米等平台不遗余力地争夺移动广告平台市场。近日,业内纷纷看好国内数字营销平台艾德思奇(adSage)与全球移动广告平台Tapjoy达成的战略合作。上个月,艾德思奇刚刚获得“iOS第一广告平台”殊荣,被媒体称为今年国内广告平台最大赢家。而Tapjoy又被视为全球移动广告业的先驱,它在全球拥有超过7.5万款应用,每个月有超过1亿的活跃用户。

的确,艾德思奇和Tapjoy的强强联合是在移动广告领域的一次探索。都说今年是国内移动广告平台重新洗牌的一年,各移动广告平台都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向全球或许是它们的下一个选择。

但是,事实上国内移动广告平台起步不久,与海外优秀平台相比还稍显稚嫩。笔者认为,国内众多移动广告平台在争夺市场的同时,还应该冷静思考一下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最明显的,是开发者的问题。记得鲍尔默曾经在某次大会上高喊:“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基本上国内所有的广告平台都面临开发者不足的问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然而,据2012年百度与DCCI联合的《中国开发者生存状况调查》的数据,目前45.4%的移动开发者的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近7成的开发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而且实现盈利的开发者只占29 . 5%。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2

时至今日,广告伦理的新问题仍不断出现,如竞争者,行业自律,信息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广告审核与管理方法的建立等,尤其是广告新媒介、新形式的合理性,都纳入了广告伦理研究的范畴,需要理论界给予相应的分析与可参考的建议。为此,我国广告伦理研究面临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惟有进一步明确广告伦理研究的对象与目的,广告伦理的研究体系应涉及的学科和内容,广告伦理的批判体系应该思考的主观与客观的因素,才能全面地考察与衡量广告的功过是非。

广告伦理研究的三个视角

论理学在英语中称之为“道德哲学”(moral philosophy)或“道德科学”(moralscience),是关于人类社会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一门科学。论理学研究的对象是道德,即有关善恶是非的现象。人类社会有关道德的概念由来已久,人们通常会将某些行为称之为道德或不道德,由此便认为社会中的人与事应该这样或不应该那样;人们也会认为某种行为是符合某种社会道德规范或法则,并认同这种评价体系具有权威约束的力量[1]。道德哲学关注的本质是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现象,因为,人是应用某种道德观念或方式去接触和生存于社会,从某种道德的理念或角度去审视和观察社会,其行为打上了道德的印记。于是,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约定或规则,而这种约定与规则是符合人、社会、宇宙和谐生存的道德伦理基础。论理学就是要不断地去发现、研究这种独特的约定与规则,并解释它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广告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衍生物,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社会信息。基于广告存在的本源及产生影响力的过程,广告伦理,或称广告存在于社会应该遵循的道德约定与规则,必然与市场伦理、媒介伦理有着密不可分、无法割裂的关联性。广告伦理的研究对象是市场营销信息(主要是指广告信息)在设计、制作与传播过程中的道德规范问题。具体涉及广告“应该如何”、“事实如何”;涉及广告的“规范伦理”,即如何从广告的客观本体中推导出应有的终极道德规范标准;涉及广告道德规范的实现过程,即如何遵循社会的外在道德规范并向广告的内在道德规范的转化。简言之,广告伦理研究的基本架构应该包括广告是什么、事实是什么;从广告存在的本源与目的出发应该恪守怎样的道德“规范伦理”;广告在生产过程中因受到外界众多因素的制约,要实现“美德伦理”还需要哪些特定的内、外部环境才能合理转化成应有的结果,而在这内外部环境中,广告应该如何有效规避市场伦理、媒介伦理,甚至企业的管理伦理等复杂的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达到“美德伦理”的境界。

由此,根据论理学的研究基础,广告伦理的研究视角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类别的基本内容:

一是,研究并明确广告信息存在的自然价值及其所特有的市场权力、经济影响、社会权力,即广告作为社会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广告伦理研究的重要基础。

首先,我们要从广告存在于市场运作过程的本源出发,认识广告作为市场营销工具存在的客观价值。广告形象往往在人与物之间“指向了一个缺席状态”,所以“具有唤醒联想的力量”[2]。广告信息的传播目的是有望通过联想,影响乃至改变人们的消费意识和生活方式;通过对特有商品的销售促进,将该类市场推进到应有的目标。基于这样的客观前提,广告伦理研究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与甄别广告在完成自身特定的市场作用时,是如何凭借或能否凭借广告特有的自然权力,通过广告信息的表达过程中所蕴涵的品牌文化意义,影响或能否影响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影响着社会大众文化的形成。

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产品的存在,实际上已被长期以来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所认同,已达到无法舍弃的境地(当然,其表现形式在逐步演变)。任何广告在传播品牌概念时,必然会借助特有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生活价值观,达到品牌传播的目的,从而推进市场的发展。广告实际上是面对目标消费者展现一种新的、可能实现的生活方式的前瞻性心理预设,使消费者产生认同、引发行为。比如,20多年前美国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了贩卖西方人使用的洗发、护发产品,便在广告中不厌其烦地展现全新的护发理念、方法及效果,那美丽、飘逸的秀发,让多少中国女性为此心动,产生欲望,进而购买产品。可以说美国宝洁公司的广告与产品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洗发、护发观念与方式,这是生活方式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广告则是这种社会生活进步的外化标志。

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如果说广告是某种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的反映,目的是达到某类商品的市场存在价值,那么,广告与它的反映物之间就是互为因果、相互推进的主客体关系。为此,自然衍生出这样的哲学思辨:广告究竟是创造需求还是满足需求,是制造边缘性差异还是反映边缘性差异[3],期间所有的选择与被选择、反映与被反映、影响与被影响都成为广告伦理学不同观点的争议对象。其实,广告伦理所阐述的道德哲学,道德标准的善恶与否,及其期望终极到

达的美德伦理,都如同个体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样,包括了诸多的社会价值、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等影响因素,所以导致了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信息存在的复杂性,由于广告信息的影响力又使这种复杂性显得格外突出。长久以来,广告界一直流行这样的观点,广告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宣传,它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被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的社会力量。认为广告是通过社会外部环境与广告信息共同发生的相互影响力而作用于社会。于是,广告伦理研究首先聚焦的难题是:广告信息是市场的反映、消费者需求的反映、大众文化或精英文化的反映,还是其相反?

为此,认识和理解广告存在的市场价值及其自然本质特性,认识和理解它是怎样在传播效果上产生特有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双重作用,是客观评价广告的理论前提;同时也是建立一定的广告运作道德规则,使之既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又符合社会基本道德准则的事实前提;更是研究广告伦理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前提,否则就会走向广告作为社会存在的必然性的反面,就会站在社会存在的本质意义的对立境地,因而违背社会存在之物的客观规律。

二是,从事物的本源与目的出发,研究并明确广告应该恪守怎样的道德“规范伦理”,或者说,怎样的广告道德才是符合其自身的存在价值。这是,广告自律的理论前提,广告伦理研究的核心问题。

广告的道德哲学、规范伦理是什么,这个规范伦理应该是解释和评价广告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的基本理论原则。按照一般的道德哲学,广告的道德真理应该是一种先天具有的、普遍的、原始的道德力量。比如:客观真实的原则、诚实公正的原则、尊重受众的原则,它应该是广告追求和崇尚的终极目标。如果违背了这一道德基本原则,广告的传播效果非但无法实现,反而会适得其反。这种道德观归属伦理学中“目的论”范畴。论理学把凡是认为道德的根据在于它的功利、目的或目标的观点统称为目的论[4]。当然,道德的目的可以分为:“利己的或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论”和“利它的或普遍的自我实现论”;前者道德的目的是“个人的保存和发展”,而后者是“人类的保存与发展”;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是背离的。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广告主的市场利益,即以市场的经济收益为终极目标,本质上是为了利益集团的“利己的或个人主义的自我实现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当然,这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应该与“利它的或普遍的自我实现论”达成一致,即与社会的、公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可能是持久的、符合社会伦理,从而获得真正的胜利。所以,任何广告信息表达与反映的目的,均与利益集团的价值观基本一致,但也应该与“人类的保存与发展”达成一致,这是行业自律原则的前提,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理论的道德基础。广告应该恪守的规范伦理应该是:追求客观真实、诚实公正的道德原则;符合市场运作、社会进步的基本规律。反之,则走向广告自我的对立面。这是广告“规范伦理”的首要前提。

如果说“目的论”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但正如论理学五大准则之一,即穆勒提出的功利主义所阐释的,是“为最大多数的人寻求最大的幸福”;进而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解释:“道德上的正确选择应该带来最大益处而不是害处。所有最终决定哪种选择正确,哪种不正确的标准,就在于趋利避害的程度”。[5]功利主义的目标,除了寻求“幸福”之外,其他价值观,如友谊、知识、健康、对称都有其内在价值。这些均与广告“规范伦理”的目标是一致的、相符的。

同时,广告的“规范伦理”又是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步演进,如同人的道德“规范伦理”可以后天获得、伴随时代而发展。比如,当商业竞争达到如火如荼,媒介技术造成信息的无孔不入;坚守公平竞争、尊重受众权益就成为广告“规范伦理”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如果遵循了公正、人道等社会治理的最重要和最完美的基本道德原则,就不会发生广告商借助手机的独特功能,为达到利已的目的去干扰公民日常生活而受到谴责。

三是,广告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受到内外众多因素的制约,研究并明确实现“美德伦理”是需要将特定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合理转化才能奏效。这个内外因素,我们暂且称之为可控制的主观因素和可控制的客观因素。

广告信息是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集中表达。在研究广告信息如何实现“美德伦理”,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把握它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可控制的主观因素,诸如研究广告信息的提炼与表达,与企业(广告主,或广告商)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以及企业的信息建设的文化观念、指导理念是一种如何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制约关系。如果能够从信息产生的本源出发,去探究广告信息中有碍道德伦理的因素是怎样产生的,进而提出控制和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或许可能使广告信息达到相应的合理与科学。从源头寻找症结,从广告主、广告公司的利益集团去分析问题,才能有助于我们完善和健全广告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机制,为广告法规的制定和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提出切实有效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广告的真实性问题、暗示性问题、对信息消费者的侵权问题等,都可以从企业及相关公司的利益取向、价值取向上发现道德的根本问题。

同时,要实现广告的“美德伦理”,还需要研究广告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可控制的客观因素,诸如研究语言、音乐、色彩、图案、代言人的选择,以及性、女性、儿童、健康、暴力等视觉、听觉等元素的组合与运用。广告所产生的独特渗透力和影响力,是通过这些元素对品牌的核心概念的表达去影响人们的认识,进而改变行为。因为“在我们高度竞争的经济里,很少有产品可以长期保有技术上的优势。如果我们要使它们销售良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依恋,那会表达在对品牌的忠诚度上的依恋,那么我们便需要给产品一些有个性的回响,使它能产生联想和给它一个形象,使它在多层次上都有意义。”品牌通过广告进行的“是一种消费者心理结构的重整”[6],为此,广告伦理就需要研究这种信息的渗透力所涉及的合法性、导致行为的合理性;而企业与品牌的文化也是通过广告的视觉与听觉元素所构成的信息影响受众。比如,我国《广告法》规定了儿童形象不能出现在烟酒类广告中,但是能否出现在什么类别的产品广告中,出现的范围与尺度标准怎样把握?又如对在媒体豪掷广告费的“脑白金”,“恒源祥”等品牌广告的争议,其广告语言使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媒体伦理,所有这些都是在理论上可以辨析,执行上可以通过广告监督管理机制而进行控制的客观因素。如果坚守广告的“规范伦理”,理性地把握广告生产过程中可控制的主客观因素,实现广告的“美德伦理”并非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时下,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对信息受众权利的尊重与否。人是自由社会的主体,人具有自由消费信息的权利。我们在强调广告效果的长期回报和短期回报的同时,怎样的标准才算是合理地把握了信息对人们意识和行为的干预程度,真正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当然,也有相反观点称人的意识与行为是无法干预的。如果可能,那么我们的制度与法规是否应该有所规定?有极端的事例为证:近年来风行的“置入式广告”,它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它无

孔不入地渗透在书籍、电影、游戏、文艺节目之中,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置入式广告在受众消费传媒产品信息的同时,广告产品展现的形象、信息的内涵、展示的时间、展示的位置等,是否侵犯了受众的权益。“置入式广告”和置入媒介、置入方式、媒介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对分寸的把握,都是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和标准,既达到产品广告信息的传达,又不干扰、损害受众的信息消费权利。这就需要从媒介伦理、广告伦理、受众权益等各个方面去思考“置入式广告”的管理条理和评价标准;为广告法制法规的建立提出可参照的理论依据。

对于上述三大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把握广告信息的经济价值、社会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平衡点是广告伦理学的研究核心。它直接导致我们对广告信息及其存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因此,这是研究广告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出发点,也是确立研究广告伦理道德原则的科学基础之一。 因此,寻找、建立一个完整的广告伦理学批判框架的学科基础,明确该理论基点与传统伦理学的区别,寻求一种普遍认同的广告与市场、广告与社会协同发展的伦理依据,是建立广告伦理的批判体系的重要前提。但需要提供一个恰当的哲学方法和世界观背景。

西方国家关于广告伦理的研究

追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广告伦理的研究,广告管理制度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对广告自身的管制以及广告信息对社会总体效果的评价。

对广告自身管制问题的研究。主要以美国的研究为参照:联邦广告管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通过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简称FTC法案),该法案赋予联邦委员会机构管理广告的权力,它是美国广告自律史上的第一步。

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消费能力的快速增长,欺骗性广告、价格共谋、产品安全等问题突显,参与研究的学者将研究视野从宗教学扩展到哲学、经济学及企业管理学。他们主要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伦理道德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此时关于广告伦理已被提到一个相对显著的地位。比如:鉴于对什么是欺骗性广告的多年来的争议,FTC法案在1983年将“欺骗行为”的定义正式记录在案,规定它由三部分组成:广告中有容易误导的成分;消费者可能会做出反应;可能损害的消费者利益。具体还包括:虚假的产品示范、使用容易造成误会的语言、暗示一种不存在的或者是部分存在的利益、遗漏必要条件及提供没有证明的诉求、广告诱使消费者转变态度等等现象。FTC法案还对上述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置方案;并提出了广告法制管理和自我管制(自律)的方法。

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研究者将视角投向广告信息对社会的总体影响,研究广告的伦理道德批判框架。

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学者出版了关于营销伦理方面的专著;研究了某些显著的伦理问题,比如医生、律师的职业服务广告、广告与自然环境、绿色营销等问题。学者们认为:对营销伦理的批判,直接采用道德哲学的原则是不合适的,需要从营销行为出发去思考。因为营销行为受到三个主要的限制因素:即社会需求、资本目标、信息的不对称性。所有的营销活动(主要是广告)是否合乎伦理还将取决于对历史背景、社会现状、自然环境的了解,对社会未来的期望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不能简单地认为营销活动就是利益驱动,所以就是不道德的;应该在历史背景下看待广告的劝诱,比如同样一则广告,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会有不同的评价尺度和社会效果。

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对广告伦理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尤其扩大到对国际市场营销伦理道德及跨国营销伦理道德的研究,从中揭示各个国家文化的差异性,伦理道德的差异性以及各国营销道德之间的矛盾。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提出,又将广告伦理问题放在营销信息传播的传播伦理问题和法制法规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在研究的方法上,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即综合应用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使经济、企业、市场范畴中的伦理学综合成为一门边缘学科。

这个时期西方对广告伦理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广告对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对社会福利需求的总体影响;3)广告的性质和内容,主要涉及到道德、品位、儿童、吸烟、环境、健康和绿色营销等问题。此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争议点是:自由市场和自由社会的人们拥有决策的自由。比如;选择和放弃某种产品的个人自由。但是有观点认为:这种自由有多少会被广告操纵,因而违背自己的意愿或损害自己的利益去购买某种产品。于是提出了这样的议题:广告能否或怎样控制消费者的问题。即广告利用对人的潜意识动机研究,是否可以操纵一个无意识的消费者。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对动机研究的作用虽然有限,但是它一旦与应用结合,一些伦理问题就自然突显。[7]

但是,广告毕竟是整个经济运行系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承担了广告主的经济功能、帮助受众完成了经济决策、带来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利益。因此,在评价广告时如何将它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严格地分离开来,是广告伦理研究的难题。

结语

探索与建构广告伦理的研究体系,健全和完善我国广告伦理研究,需要进一步端正对广告信息存在的自然价值及其所拥有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市场权力的认识;从广告信息产生的本原去发现问题,将广告伦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营销伦理等相关学科结合;理清广告信息传播的社会心理、消费心理与广告伦理问题的相互影响,建立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才能为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具有理论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注释:

[ 1 ]参考[美]弗兰克.梯利:论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 2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198页

[ 3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1年版,第163页

[ 4 ]参考[美]弗兰克.梯利:论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80页

[ 5 ][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媒体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 6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212页

[ 7 ]参考[美]巴茨:广告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五版

参考文献:

[ 1 ][美]弗兰克.梯利:论理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 ]王海明:论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广告市场存在的问题篇13

一 房地产广告现存问题分析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而房地产广告的发展速度更是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房地产广告业起步晚而发展却过快,我国法律对于房地产广告缺乏相关法规,房地产广告市场一片混乱,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房地产虚假广告、房地产广告创意缺失、房地产广告的炫富倾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容易引人误解的,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就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失实,语意模糊,令人误解。我国广告业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来年见发展迅猛,过快的发展使得相应法律、行业配套人员素质等跟不上,使得虚假广告在广告业泛滥成灾,据2008年上半年国家工商局统计,全国工商机关共监测各类广告900多万条,公告曝光典型虚假违法广告452件。而对于起步晚、发展快的房地产广告来说问题要更加突出和严重。

(二)广告缺乏创意

创意可以说是广告的灵魂,一个富有创意的广告能够让消费者耳目一新,一下子就记住这个广告所要宣传的产品。而对于注重促销性和实效性的房地产广告来说,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一个好的广告策划绝对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发展迅猛,但正因为发展过快,很多条件难以跟进,致使广告业呈现畸形发展。一个市场的成熟需要相配套的条件,就我国房地产广告市场来说,由于发展过快,很多广告公司都缺乏资金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这必然会使得广告业整体质量的下降。

(三)炫富现象

“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炫富广告的重灾区。”房价两年高速上涨,使得普通百姓不得不感叹“房子买不起”,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开发商在其房地产广告中裸的“为富人盖房”的暗示。在吉林大学朱江《奢侈的游戏――2000后中国房地产广告中贵族化意识形态的批判》一文中,作者将房地产广告中的炫富现象称为“贵族化意识形态”,并阐述了该现象的主要表现:刻意强调阶级与层次、西洋化情节严重、宣扬不合时宜的价值观、施加压力――“火热排号”。而黑龙江大学的孙艳丽则在其论文《中文房地产广告语研究》中谈到房地产广告的炫富倾向:房地产商和广告主为迎合消费者的炫富心理也开始炫富――一方面通过炫富来标榜自己楼盘的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一方面借此来往潜在消费者脸上“贴金”,即通过购买该楼盘可证明或提升消费者的身价和地位。

图1 某房地产广告(图片来源:网络)

炫富广告的盛行不仅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相违背,更深深刺痛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当今中国,房价已经高到让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地步,普通老百姓往往需要为一套房子付出一生的心血,面对这些渲染“至尊”、“上层阶级”、“顶级享受”甚至诸如“XX以下身价者,恕不接待”、“非董事谢绝参观”等带有歧视性色彩的广告时,难免产生自卑甚至仇富的心理。炫富房地产广告的流行,与其说是广告定位的偏差,不如说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铺天盖地的房地产炫富广告,暴露出了深刻的时代问题, 即社会贫富分化和阶层分化。可以说, 炫富广告大量涌现是“表相”, 贫富分化才是“本质”。

图2某房地产广告(图片来源:网络)

二 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探讨

(一)加强立法

房地产广告市场的混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相关性的法律、法规的缺失,现行的与房地产广告相关的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管理相关条例》、《广告管理条例实施及其细则》、《房地产广告暂行规定》、《商品房销售管理及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广告管理的通知》等,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房地产广告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广告来说,现有法律法规存在很多欠缺,对广告主不能形成有效约束,导致了目前房地产广告的市场上一些违法、虚假类的广告仍然猖獗盛行。

(二)行业自律、政府监督、媒体把关

无疑,规范房地产广告市场,加强立法是关键,但再好的律法也需要靠人来执行,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主要靠的是房地产广告行业自律,政府监督、媒体把关为辅,从源头上对房地产广告加以规制。

房地产广告的诸多问题,从主体上来说,房地产广告业的自我约束的不足时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房地产广告行业内部自律的完善,通过房地产广告从业人员在广告活动中的自觉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做到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广告的创作。

在《房地产广告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朱芳芳提出加强房地产广告监管的几条意见,包括建立房地产广告中关于事先审查制度、建立房地产广告备案制度、加强房地产广告中的监测力度和事后的审查力度,很有针对性。她还提出有关建立房地产信息的披露制度方面的重要性:“建立房地产信息披露制度,能有效的克服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使房地产市场上的消费者了解真实信息,从而遏制房地产虚假误导广告的产生”。

(三)做好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目标市场是指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一个或几个子市场。而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及产品确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每一个产品都有它所特有的目标市场,每一个企业都有其市场定位,而对于现在的某些房地产企业来说,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定位者两个工作似乎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如今房地产广告推广中多的是像“成功人士首选”、“宜商宜住宜投资”之类产品目标市场和广告受众定位模糊的广告,这样的广告很显然不能够抓住潜在消费者的眼球。一种产品上市之前,必定经过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和大量的市场调查以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进而制定相应的宣传营销策略。房地产这样金额巨大的消费品,一个人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细致和专业的调查和研究。而很多的房地产企业并不重视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也完全靠直觉,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目标市场定位的模糊不清,这样的营销策划带来的效果必然不能与其付出的金钱成正比。

(四)广告创作立足自身特点和消费者利益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