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节水技术创新实用13篇

节水技术创新
节水技术创新篇1

一、概述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给排水业也随之有着长足发展。在充分满足公民用水要求的同时,我们必须重点考虑对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追求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创新。

二、节水新技术

(一)推广应用新型节水设备与系统方面

首先,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目前,采用的一般是镀锌钢管,其容易生锈,并且会造成所用水质污染,在长时间不用后再使用时,都会有锈水放出,这样会导致浪费。同时,在接头处容易锈蚀,导致漏水渗水。建议:采用新型管材。比如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PP-R 管、铝塑复合管、铜管等。同样,阀门也是在建筑给排水中影响节水节能的关键的配件之一,不同类型和质量都存在差距。截止阀一般比闸阀要关的严,闸阀一般比蝶阀要关得严。建议:同等条件下,选用更能节水的阀门种类。

可以考虑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为3%~50%,大部分在20%~30%之间。也可以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6 L 水箱节水型大便器。也可以参考国外做法,采用两档冲洗水箱,即两档。同时,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在出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可避免长流水现象。

其次,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卫浴设备可以对节约水资源产生很大的作用。建议:在选择购买节水型的卫生器具以及配水器具时,不仅要考虑到价格因素和我们的使用对象外,同时还要考察其本身的节水性能优劣。给排水业要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

再次,要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大多数的集中热水供应的系统会存在严重浪费,主要的体现在无效冷水方面。这一水流浪费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建议:新建的建筑所配备的集中热水的供应系统,在选用循环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到节水效果和工程成本,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支管循环方式,或者是立管循环方式,以尽可能减小甚至消除这一无效冷水浪费现象。

还有,关于真空节水技术也能有利于建筑业给排水在节能节水。一套完整的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带真空阀和特制吸水装置的洁具、密封管道、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泵、控制设备及管道等。建议:为了保证居民卫生洁具和下水道其冲洗效果,宜在排水工程中运用真空技术,选择空气来代替大部分水。

(二)控制超压出流方面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在第335条做出规定:高层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必须竖向分区。并且各分区的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 Pa。建议:高层分区的给水系统,其最低卫生器具的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在大于0.15 MPa时,即药采取一定的减压措施。

还有,就是当消防贮水池和居民用水这两系统的贮水量,存在较大相差时,应采取两系统分建贮水池的办法,延长消防系统贮水池换水周期,减少水浪费,也可保证生活和饮用水的水质符合要求。尽可能地使消防贮水池可以与游泳池以及水景等合用,以达到一水多用循环使用的目的。高层建筑群以及小区要尽可能地共用消防水池以及加压水泵。

(三)加强水表管理方面

可以增加各个小区进户的总水表的设置,提高所安装的水表计量的准确度,由于选型以及水表其本身的问题,有些水表计量的准确性较差。如有的小区建筑物水表的型号过大,在用水量较小时,其水表指针会出现基本不动的现象。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表计量的准确度。有必要的限制使用年限,为保证水表工作的精度,小区物业部门以及自来水公司有对水表经常性进行检查的必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发展IC卡水表以及远传水表,目前,许多地方仍然使用分户水表设置于居民家中的方法,从而导致入户查表给生活带来不便。室内装修时,居民常常把明装水表遮蔽,增加工作量,给查表、水表的维修、管理带来困扰。再就是最近,住宅设计部分开始将水表,集中或统一设置于一楼,或者是把水表设置于管井内。通常,这些设计,必然会造成居民供水管线的增加以及成本的提高。同时,还增加了住户看水表的麻烦、施工难度。建议:在我国,将水表应用技术,面向IC卡水表以及远传水表系统这一方向发展。

节水技术创新篇2

水资源严重不足在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考虑到我国部分地区(内蒙古、吉林等)处于季风大陆性气候带,所以它们一旦遭受春旱、伏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其农业经济发展就会蒙受严重损失,出现土地贫瘠、农作物无法正常健康生长等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在旱作到来之际加强现代化农业机械工程技术深入创新与融合,首先确保地方农业正常发展,同时针对区域性水资源进行合理化规划、调配与利用。

1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分析

1.1 地膜覆盖技术的基本概念

地膜覆盖技术是目前面向旱区农作物节水工程作业的针对性技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有效减少土壤内部水分蒸发与无度流失,最大程度实现农田保墒。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地表覆盖塑料薄膜,保证土壤中水分不会轻易被蒸发到空气当中,切实确保塑料薄膜内湿度,进而实现对土壤耕作层中温度、湿度、水分、肥料等外在条件的有效保护,同时也能做到对土壤内部物理环境的良性改善,在这种综合保护环境下,农作物就能实现正常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农业发展目的。相比于农业机械旱作节水技术操作方式,地膜覆盖技术不但是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的一种全面革新,也是对技术操作简易性、高效性的有效改善。它能够适用于多种旱区农耕技术,以确保地方达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当然,该技术方法也存在一定缺点,比如它由于长期覆盖薄膜就导致了农田无法实施大面积灌溉,可能影响到农作物的后期种植处理工作。为此,许多地区也将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有机融为一体,希望达到再一步的技术革新,确保新技术对旱区农业节水作业的进一步改善[1]。

1.2 某地区的玉米地膜覆盖农业机械工程技术应用

以某地区的玉米耕作为例,该地区整体上光温资源相当丰富,但年均降水量仅有317.9mm,蒸发量却达到2500mm,为年降水量的8倍左右,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该地区由于受到春季干旱及早霜影响,所以在露地条件下玉米种植存在一定阻碍,难以成熟,在特别严重干旱年份还容易遭受大量的玉米减产甚至绝收问题。自2015年开始,该地区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综合技术,希望达到玉米旱作综合节水目标,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已经通过该技术覆盖了全地区32万亩的玉米耕种面积,并取得了良好农业成效。下文将主要介绍该地区利用地膜覆盖综合节水技术配合农业机械工程技术所实现的玉米良性种植过程。

1.2.1 精细整地技术

玉米种植前的精细整地技术主要在春季进行,考]到春季昼消夜冻问题,所以选择坡度为15℃~20℃左右的地块来进行扦插作物残留根及秸秆的情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到有效清理残留地膜和破碎田间土块,做到田间表面平整。

1.2.2 耕地覆膜技术

利用大型耕地机械在春季昼消夜冻时期进行玉米农田的全面起垄覆膜,同时实施机械化复式作业,达到最大限度保墒目标。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要保证起垄覆膜中小垄的两面沟距离在40~50cm左右,而大垄两边沟则要保持间距在80cm以上,可以考虑在垄后两角位置各加入一个浮土器,进而提高覆膜技术效果及作业效率。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地膜的宽度在1.2~1.5m左右,而厚度保证在0.01m左右。如此操作可以保证膜厚度保墒提温效果良好,且更利于残膜处理。一般来说,耕地覆膜技术要在春季4月中旬到下旬前完成,在覆膜之后利用打孔机配合细铁丝头为垄沟做成集雨渗水孔,确保播种过程中将无效降雨转化为有效降雨。再者,可以考虑利用改制后的铺膜机对玉米耕地进行W型沟垄雨铺膜,并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来辅以高效立体化玉米作物种植模式,也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工程的节水效应,大幅度提升耕地覆膜技术效率和旱地玉米种植效益。

2016年,该地区全年采用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其玉米亩产普遍达到900kg以上,其中核心攻关技术田亩产量更超过1200kg,实现了地方旱作玉米地膜覆盖综合节水与全程机械化、标准化高效生产双目标[2]。

2 机械化深松技术应用分析

机械化深松技术目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种的关键内容,它也是目前我国农业部与地方各省所重点推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2.1 机械化深松技术的基本作用

机械深松主要利用不同动力机械配套设备来完成农田整地工作,做到土壤疏松、犁底层打破,实现对雨水入渗速度与数量的有效增加,同时做到径流及水分蒸发损失有效减少。考虑到机械深松只是松土而不是翻土工作,所以作业后也能确保耕层土壤不乱,拥有着相当小的动土量,非常适合于那些浅层土及不宜耕翻作业土壤的有效深松。在旱区耕作作业中,机械化深松的蓄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它能够做到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并大量接纳天然降水,甚至可以建立土壤水库,解决旱区农业生产中各种问题,以下具体阐述以下机械化深松在旱作节水耕作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点。

2.2 机械化深松作业的技术要点

2.2.1 作业标准阐述

一般来说,机械化深松作业的作业方式主要利用大型机械配合复式整地机组带深松铲来实现对土壤的深松与深翻作业。而在作业质量标准方面,则要求深松达到深、细、平、实4大效果。通常深松整地的实际深度都要达到30~40cm左右范围,且深松整地一定要做到土壤细碎和田面平整,确保没有漏耕、耕地深浅不一致(上实下虚)等问题的出现,要确保播种状态始终保持良好,以切实达到旱作保水保墒目标。

2.2.2 作业技术要点分析

首先,机械深松作业一定要根据实际的土壤墒情、耕层质地来进行针对性调整,基本要确保耕层下无石头、树根等硬物,如果耕层质地条件合适,可考虑适当的深层深松,反之则要进行浅度深松。

其次,要根据旱作节水作业季节来分析土壤含水量程度,如果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且土壤相对较为粘重,如此地块是不适合深松的,更不能采取全方位深松作业,这样能够有效防止第二年耕作出现耕地坚硬板结垄条结构。

深松深度要依据不同的耕作、节水目的和不同的土壤来展开并确定。比如说在渍涝地排水、盐碱地排盐洗碱方面,其机械化深松松土深度就应该保证在40~60cm左右为最佳。一般土壤耕层可以选择30~40cm的松土深度,且这一标准不能小于25cm,这样也有利于土壤水库的形成。

最后,机械化深松作业主要提倡在秋季全方位展开,确保耕层深松具有一定深度,而夏季则主要以局部深松为主,不宜对大面积耕层进行整地深松[3]。

总结

在旱作节水农业作业实施过程中,传统技术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因此地方农业一定要做到敢于突破创新技术,基于传统技术基础上结合新技术,并配合农业机械设备来促进旱作节水作业的合理化,以达到最终的农业旱作的经济高产化成果。

参考文献

节水技术创新篇3

2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新发展

在农田水利节水中,笔者将灌溉区分为渠灌区、蓄水区、交品灌区三个不同的类型,并对此进行粗略的说明。

2.1渠灌区节水灌溉模式渠灌区是我国农田灌溉的重要模式,占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而渠灌区中,通常使用的地面灌溉是渠灌区的主要灌水方式,地面灌溉通常使用的是电力抽水,但是我们看到,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行,机械设备已经老化,工作效率也十分的低下,不仅造成大量水的流失,还使原已用电就十分紧张的农村,因为电力抽水,用电更加困难。技术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必须详细调查灌区的情况,包括土地的肥厚程度、水质的酸碱程度,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渠系的配套,骨于渠道的防漏防渗,结合相应的农业水利节水方法,减少水的蒸发量,并且根据实际灌溉的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水价,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激光平地的先进技术,所以,大力发展渠灌区节水型的地面灌溉对农田水利节水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2.2充分利用降雨径流及稻田二淋水为了更好的进行灌溉,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汛期所带来的充足的雨水,我们知道,通常每年在5月份以后到9月份,是一年之中雨水最多的时候,降雨的充足使得蓄水足够满足农田水利的需要。所以,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当充分利用稻田的蓄水,因为目前我国的稻田渠系的灌排分布,通常都是高灌低排,所以,如果经过灌溉后,流入排水渠的水不合理的加以应用,就会白白浪296JILINAGRICULTURAL费。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当在农田的排水渠上部建立一个节制水闸,对上游稻田的渠水和汛期的降雨进行有效拦截,从而增加稻田的蓄水量,或者在水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将水灌溉到稻田中,增加供水的次数,使得农田用水能够循环使用,可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3交口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除了以上提到的灌溉方法以外,通常还会使用支渠的输水渠道,但是我们知道,支渠的高度通常都是高出地面很多,不仅水的流量较大,水压也较深,所以,在农田水利节水中,必须提高支渠的渠道利用率,加强节水效果。

2.4低压管道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中,低压管道技术是近几年刚刚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这项技术利用地埋管道输送水流,代替以往的沟渠,这项技术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控制输水的流量,即便输水过多,也不会流失,因为水流会随着管道回到地下水库,而不会像以往水流沿着沟渠流失,与传统的土渠灌溉相比,该项技术可以节约水量35—50%,水流的利用率提高了10%,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农田用水,还使得沟渠被开发成农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节水技术创新篇4

2 改满田栽秧为开厢栽秧 稻田开厢能通过保持(厢)沟底水平,有效解决田块高低不平造成的灌水时间长、淹水不均、排水困难等问题。通过纵横交错的厢沟和边沟,全田形成了一条四通八达的水路,灌、排水都非常容易,既节约时间,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开厢栽秧还能使水、稻分离,沟内蓄水保湿,厢面无水(或浅水)栽秧。这样既保证了水稻生长所需的湿度,又能使阳光直射厢面,加上覆盖了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从而解决了常规栽秧前期因满田蓄水造成的湿度与温度的矛盾,避免了低温坐蔸。再者,开厢后因利于排湿,还很好解决了小春作物的湿害问题,促进小春作物增产。

3 改露地栽培为覆膜栽培 覆膜是该技术的核心技术。旱作盖膜的效果已得到农民和农业部门的普遍认可,而水稻覆膜则较旱地盖膜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增温促蘖。“覆膜条件下土壤温度明显高于常规水作田”,可以避免因前期土壤低温造成的坐蔸,促进水稻早分、发壮;二是节水抗旱。盖膜抑制了水分蒸发,具有较强的保墒作用,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特别是在干旱年景,抗旱效果极显著,能极大减轻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三是提高肥效。盖膜后土壤温度增加,肥料和用率随之提高,可以减少化肥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减轻病害。覆盖地膜后,切断了在土壤中越冬病菌的传播途径,同时水分蒸发减少,田间湿度降低,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其中对稻曲病的抑制效果尤为明显。五是抑制杂草。盖膜后因膜下高温和缺氧,杂草无法生长,起到了抑制杂草的作用。

4 改矩形栽插为三角形栽插 四川丘陵区的光照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水稻增产的主要障碍。传统的等行或宽窄行栽植,都无法解决密度和光照的矛盾。而该技术通过大三围(三角形稀植)栽植方式,很好地协调了个体和群体的矛盾,做到了稀中有密,密中有稀。

二、应用效果及前景

由于该技术的抗逆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全镇农民已由初期示范“给补助才盖膜”转变为积极、自愿采用该技术。全镇2000余亩高培田、尾水田、荫蔽田等干旱、冷浸田已基本常年运用该技术。2003年,四川遭遇了5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而当年,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在该镇阳公村5社首次运用就获得了惊人效果:在近20亩常年亩产只有300kg左右的高田,采用了覆膜栽培后,平均产量近500kg。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不断传来好消息:桂林村6社的10余亩常年产量不到350kg的冷浸田块,通过覆膜栽培,平均产量达550kg;新胜村12社20多亩常年产量300kg左右的高培田在采用覆膜技术后,同样达500kg以上的平均产量;凤凰村10社30余亩无水源保证的两季田,以前产量从未达到350kg,全社水稻单产2004~2007年稳定在每亩600kg左右,2008年达到了650kg。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连续两年在该社验收,高产田亩产均超过了780kg。2006、2007年在全省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全镇采用了覆膜栽培技术的水稻不但未减产,反而普遍在550kg左右!可以说,绝大部分采用了该技术的农民都反响极好,普遍反映覆膜水稻“不怕干、分好、不扯草、少得病,省工、省钱还增产!”

通过对采用了水稻覆膜节水综合高产技术的农户调查显示,该技术正常年景可增产20%以上,干旱年景增产幅度则可达到50%以上。每亩还可节约用水70%左右,节约用工10.4个,减少现金投入23元,纯收入增加280元以上。在减少投入、用工和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干旱年景稳产、正常年景增产,扭转了“小旱减产、大旱无收”的靠天吃饭的局面。

由于抗逆增产效果非常显著,该技术在周边乡镇引起了轰动,不少乡镇组织农户前来考察、学习。例如,简阳市安乐乡2004年到该镇考察后,第二年即示范该技术100余亩,在当年并不干旱的情况下,这100余亩水稻仍然普遍增产100kg以上,有的甚至增产200kg左右,且农户反应非常省工,病虫害也减轻了。迄今,全乡常年采用该技术的面积达1000余亩,占缺水干旱田块的90%以上。

节水技术创新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粗放式增长方式下,能源消费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应是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

1.节约能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作为个体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主要是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首要的办法是降低成本,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把废能转换成企业可用的能源,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一位企业家就曾说过,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资源节约、环保与高效。

2.节约能源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平,煤、电、水等大量能源浪费严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应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通过启动新能源与新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开发出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掀起燃油动力革命。我国著名的企业五粮液集团采用蒸馏一次水补充及二次恒温控制技术改造、激光全息防伪生产线进水全封闭循环新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实现年废水循环利用量700多万吨,各类资源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该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认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五粮液集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把节约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

3.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途径和保障

节约能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企业技术创新导入节能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能源的保障。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生物资源发电厂,打造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制造体系。江苏金东纸业公司将企业80%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新领域,建成白水全封闭循环利用系统,使企业白水循环使用率高达96%;实现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使吨纸耗水从原来的120吨迅速下降到8吨。

4.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而企业是社会的微观主体,具有社会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注定要为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和必定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导入能源利用与再生,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85%以上,开辟了新的增长方式,节约了能源。而传统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化学与造纸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我们也应确立技术创新导入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战略,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节约能源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的科研开发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的。再如美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愿意投入巨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它还建立了巨大的技术中心,设研究实验室及工程部、设计部、制造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由于计划经济残余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研究院所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上不愿进行投资,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无从谈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

2.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缺乏能源危机感,缺少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符合节约能源要求的技术创新关注也较少。一些企业即使考虑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没有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考虑,甚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走粗放式的老路子,以能源消耗过度为代价,从长远看,这不仅对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制约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利润毕竟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实现,而且,企业为此进行技术创新所需投资成本较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大量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购买新能源的成本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能源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中并没有因企业的过度消费能源而直接付出相应成本。因此现实中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组织保障不强

既然企业自身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政府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加速企业发展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比如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5.企业围绕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水平低

近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节约能源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节约能源角度看,目前工艺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少,导致企业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以模仿、改进和换代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三、从节约能源视角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明确界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直接、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其次,可以考虑在政策方面硬性规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重;再次,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

在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指导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缺少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要使企业和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企业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把节约能源的观念和思想深入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创新观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它指导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可持续的,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

3.加大围绕节约能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保障和支持

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向节约能源方向转变。(1)从产业政策上对那些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企业予以淘汰,扶持能耗少的高新技术企业。(2)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对高能耗企业则限制信贷支持。(3)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免税、奖励、补贴等优惠,扩大对高能耗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4)建立技术扶持体系,优先考虑将节能技术创新项目列入重点工程,直接投入资金,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5)增加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引导类科技计划的投入,给企业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更多支持。

4.围绕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选用能够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率,进行能源综合利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创造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如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等,发展尚未使用的能源来取代已经和将要耗竭的能源,尽可能从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以节约能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将技术创新导入节约能源、能源利用与再生等领域。

5.围绕节约能源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对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来实现,而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不是单个企业和产业能够完成的,它要求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一个企业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让别的企业享用,企业的废弃物甚至也可以成为别的企业的能源。如此循环利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节水技术创新篇6

水资源的循环包括水的自然循环和水的社会循环。水的自然循环是指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存在方式,通过蒸发,凝结成云,再形成雨雪降落回到水体天然生态系统的过程。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其自然循环的过程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造成的人为的循环,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三个子系统,本文认为,水资源循环的内涵是以遵循生态循环体系的客观要求为前提,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为基础,将循环经济的思路贯穿到水资源的开发、供应、输送、使用、排放、处理和回用的全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业链等方式,运用价格机制、激励政策、法规体系等手段,促使人们在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各个环节中,在节约的基础上循环用水,通过循环用水来促进节约,形成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二)水资源循环的特点

水资源循环的特点应当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推动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设备,将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渗透到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的意义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社会生活及生产过程对水资源的使用过分依赖,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尚不能满足发展水资源循环的需要,关于水资源的许多工程技术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发展,所以对水资源循环技术的创新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必然选择。

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现状及问题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水资源循环不仅指水资源在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等人工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还包括对水的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在人工生态系统和天然生态系统的反复循环。

(一)关于农业循环用水技术现状及问题

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据全国用水总量的2/3以上,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用水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用水主要包括水源、渠系输水、田间灌水、土壤保水以及作物用水五个环节,我国目前在田间灌水技术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新完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膜下滴灌技术系统,集成了地膜覆盖技术和滴灌技术,为我国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但是,从农业循环用水的整体技术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国农业循环用水技术的应用程度非常有限。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2.6%左右,远远没有达到农业循环用水的要求。土壤保水和作物用水环节取得的一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速度非常有限,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大部分单项技术之间的集成和连接脱节,没能形成可以发挥整体效益的技术集成体系和适宜于不同地区农业生态状况的技术应用模式,不利于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

(二)关于工业循环用水技术现状及问题

工业冷却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的80%左右,因此发展高效冷却节水技术是工业循环用水的重点。循环冷却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浓缩到一定倍数时必须排出一定的浓缩水,而补充一些新鲜水。排出的浓缩水要重新进入水循环系统中必须经过废水回用技术的处理。目前对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混凝、砂滤、微絮凝、吸附、超滤、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等。

目前沿海一些淡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开发利用海水代替淡水作为工业冷却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海水冷却技术包括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我国基本具备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冷却的关键技术,但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取水量大、工程一次性投资大、排污量大、海水污染明显等,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和工程示范阶段,与国外先进的海水冷却塔技术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三)关于城市生活用水技术现状及问题

城市生活节水的主要技术途径是采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和防漏防渗管道等。节水型用水器具包括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便器系统、节水型淋浴设施等等。循环用水的技术主要有再生水利用技术和城区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等等。目前城市生活用水中每年因输配水管和用水器具漏水引起的损失占据了生活用水的很大一部分,有些城市仅此一项损失的水高达20%。因此,加强城市输水环节技术的开发对实现城市生活用水的循环有着总要的战略意义。

(四)关于水体天然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的用水规划均是以工农业为主,忽视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对人工生态系统起着支撑作用的水体天然生态系统正在逐渐退化,如果不及时更新用水观念,关注水体天然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下面以三峡库区为例探讨一下水体天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自建成以来,三峡水库水体自净能力较建库前增大约3倍,其防洪、无排放发电和航运效益为经济发展和改善库区的水体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三峡工程对水体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库区两岸排放的工业废水、每年涨水带入江中的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当、船舶事故及白色污染排放等等给三峡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外由于排入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不断增加,防止库区水的富营养化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我国目前对水污染控制技术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水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防止污染的发生,形成一个良性的水资源循环流动体系,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的政策保障

(一)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目前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无序状态,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共存。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用水,由于水权不明晰,争水抢水现象时有发生,缺乏统一的调控和管理,这对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的水资源一体化的宏观调控功能,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对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使不同的区域和部门之间协调起来,在对水资源有序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在整个水体生态环境中的良性循环。

(二)保证投融资渠道的畅通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畅通的融资渠道是进行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实施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扶持,进行直接或间接投资,是政府部门在技术创新中最主要、最普遍的职能,也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和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推动。目前我国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最主要的投融资方式有政府对科研项目直接进行投资、对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低息贷款、采取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除此之外,政府可以对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投资额较大的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或者通过争取国际援助,挖掘国际资金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

(三)提供创新的后备保障

1.加强法制建设。目前我国关于水资源循环技术的法律、法规还比较薄弱,水资源循环技术的创新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应当逐步完善和健全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有法可依,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还要建立专利制度,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提供有效的保护。

2.创新技术的选择。水资源循环技术的创新应当放在重点节水领域,并针对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和水体天然生态环境用水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各领域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用水技术。此外还要注意单项用水技术的集成,通过技术之间的联系和优化配置发挥出整体优势,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体系。

3.创新风险的规避。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创新项目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使创新活动随时可能中断或失败。为了推动水循环技术创新的发展,政府应当引入风险机制,建立风险资本,组织风险投资机构,减轻和转移水循环技术创新的风险。

(四)完善创新的服务体系

1.培养创新型人才。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需要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政府应当充分依托我国的教育资源,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畅通的信息渠道。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有畅通的信息渠道作支撑。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搭建市场需求信息平台,使创新根据市场的需求有的放矢,从而降低创新的风险。

3.建立水资源循环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渠道。技术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水资源循环的手段。归根结底,技术创新的成果只有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过程当中,才能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发挥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4.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只有群众在实际行动中做到主动节水,才能把创新成果的效益发挥到最大,更好地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而服务。

节水技术创新篇7

“推广工作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依据推广的涵义,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首先需研究节水技术创新的扩散,要依据扩散规律研究如何干预扩散,哪些因素影响扩散,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影响,使节水农业技术扩散向着获得较高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其次,应认真研究农户行为及其改变规律,农户是市场经济农业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应明晰农户行为及其改变的规律,了解农户的技术需求,使传递的节水农业创新成果与农民的需求层次相对接,并采取措施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改变态度,转变行为,采纳创新,实现依靠科技发展改变农户自身与群体的目的。所以,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1)宏观层次上的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研究(2)微观层面上经济主体的节水技术采用研究。本文从节水技术扩散和农户采纳节水技术行为两个视角,分别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综述

1.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的理论研究。节水农业技术扩散是以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为基础,主要以技术扩散的规律性研究为主。一项具体的高新技术,从采用到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采用新技术的人数随时间变化呈正态分布,将接受者的人数累加,在时间趋势上就呈现一条S型曲线,节水农业技术的扩散是一项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的过程。因此,节水农业技术扩散规律也应遵循高新技术扩散规律。格里列希斯(1957)考察不同信息传递机制下农业技术采用率的时间规律,提出“传染病模型”,指出一些创新之所以比其他创新扩散的快,是由于这些创新本身的特性(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程度、可试验性、可观察性)使得他们被“感染”的概率较高。而罗杰斯(1995)的创新扩散理论研究指出只有创新者率先采用新技术,其他人看到由新技术产生的收益后将会自动传播,由此提出“进步农民策略”理论,即技术推广人员应主要将新技术传授给进步的农民。奈尔斯•罗林(1998)针对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不完善因素:人口群体在心理特征、获得信息能力和资源等的不一致性、散播过程的信息失实以及先采用者和晚采用者的不同报酬等,则提出了“目标群体策略”理论。另外,农业科技成果供求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迁理论、内源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发展为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2.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在实证方面,学者对节水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技术扩散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寻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例如:哈格斯特朗(1967)认为,信息在空间上的“有效流动”是决定技术扩散的最重要因素。格里列希斯(1971)对历史创新扩散的“S”形增长曲线分析,指出“S”形增长曲线由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决定。Caswell(1985)、Dinar等(1992)、XimingCa(i2004)、MariaMaucer(2005)对节水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节水模式的节水程度、市场网络、水价、农户收入水平、风险偏好、政府补贴等因素对节水技术的扩散有显著影响。而Green(1996)的定量研究表明,水价并不是影响现代灌溉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作物特性、耕地特性和是否使用地表水等因素对现代灌溉技术的扩散有显著影响。杨旭(2005)运用Logit模型以及层次分析法研究指出,在我国的节水农业推广扩散过程中,会受到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状况,农户自身,节水技术,政府行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在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国亮(2011)将其归纳为扩散源、被扩散的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技术采用者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3.节水农业技术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重视解决我国节水技术扩散存在的技术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朱希刚(1999)、顾焕章(1997)、韩洪云(2001)、卫明凤(2005)等学者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经费来源无充分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因素,以及我国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农业部门比较利益低,导致农业的投入不足,引起对技术需求不足;而我国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导致了农户技术需求与科研人员及技术推广人员对技术供给的认识脱节;由于节水灌溉工程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远远超过单个农户的承受能力,且节水公益性强,保密性差,造成中国目前节水技术研究投入不足,技术推广率低。即农业技术存在着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不协调的矛盾,而节水农业技术的矛盾体现尤为突出。对于解决此矛盾,黄季馄(2000)、朱希刚(2002)、卫明凤(2005)等学者建议应当加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且应当从降低采用新技术的风险、提高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入手,重点在于完善我国的农业科研机制,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技术创新。

4.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扩散机制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技术扩散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制的而非技术的,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对技术扩散机制有代表性的系统研究有:朱李鸣提了技术创新扩散引导机制,他认为,引导机制是由技术扩散动力机制、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组成的自动系统;傅家骥(1992)指出,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由供求机制、计划机制、中介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所组成,他认为,在扩散过程中,这五种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它们的合力决定着扩散的模式;武春友(1997)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动力机制,他认为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由推动力和牵引力合成,二者共同作用,推动着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我国应建立一个明确分工、充分竞争的农技推广创新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应建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解决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主攻方向,以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为目标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黄季焜、胡瑞法等,2000;沈宏、王东升,2004)。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及其效益发挥的基本前提是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化流通体制,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以及农民的组织化,楼豫红(2003)、龚宇,王璞(2005)等研究指出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问题的根源是利益的分配与不满足问题;培育市场需求、加强政府调控管理及监督职能、水价调控手段、因地制宜选择节水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是建立协调的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必要措施。

(二)农户采纳节水技术行为的研究综述

1.建立模型对农户采纳节水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以效用和预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户采纳新技术行为模型,从理论上对影响农户采纳行为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如:Carey等(2002)考虑水价格和水市场等未来干旱程度的随机性和经济激励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灌溉技术采纳的随机动态模型,指出农户只有在预期的水市场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时,才会采纳节水灌溉技术。XimingCai等(2004)运用二阶段随机程序模型SPM,提供了一个分析平衡化有利情况下农户最大化预期利润和不利情况下最小化利润损失风险的模式;考虑了未来水文状况(不确定因素)对灌溉技术采纳的影响并证明其影响显著。Dridi等(2005)研究了在农户和用水管理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时,水资源分配和灌溉技术采纳的激励机制模型,研究指出逆向选择降低了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被采纳的程度;尽管在不对称信息下存在逆向选择,农户仍有进行水交易的激励,二次分配提高了水资源的分配效率并引致附加的采纳现代化灌溉技术的需求。国内学者的模型研究中,黄季焜(1994)在生产函数中加入技术决策转换变量,构造了一个受技术采用预期影响的投入产出模型。汪三贵(1996)、孔祥智(2004)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信息变量、风险变量、机会成本、政策变量等,来分析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农户的技术采用过程。此类模型不考虑时期因素,属于静态模型的范畴,可通过引入经验变量对模型进行动态化转换(林毅夫,2008)。刑美华(2009)用多元选择模型中的排序选择模型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判断特征因素对技术采用的影响。在对于农户技术采用决策分析时,现有研究主要运用博弈的方法,韩青(2005)运用“囚徒困境理论”分析得知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农户选择先进节水技术的预期,激励农户采用灌溉技术。方兰(2006)采用GAMS方法建立了一个空间水资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寻求项目区最优的水资源配置、管理和个体农户对灌溉技术的选择。

2.实地调查农户采用节水技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分别从创新精神、资源禀赋和资源获得的公平性、技术的适用性等角度对影响农户接受节水技术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影响农户技术采纳的因素以及影响强度。Feder(1985)、AtanuSaha(1994)、Bonabana(1998)、MariaMaucer(2005)、Ervin等(1982)、刘红梅(2008)、谢西玲(2008)、蒋晓茹(2009)等的研究证明了农户年龄、教育因素、农户经济状况等自身特征是影响农户采用和学习农业技术的重要因素,它影响了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资金使用分配决策等。而AtanuSaha(1994)、Green(1996)、MadhuKhanna(2001)、孔祥智等(2004)、林毅夫(2008)指出土地经营规模、作物特性、耕地特性和是否采纳地表水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现代技术的使用有显著影响。Schuck等(2005)研究干旱程度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干旱程度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更有效的喷灌技术。此外,Negatu(1999),MariaMaucer(2005)研究指出,农户的信息渠道、信息水平和主观风险因素是影响农户采用和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因素。韩洪云(2000)、于法稳(2005)、王克强(2006)、雷波(2008)等均指出:农业水价改革是调节农户灌溉行为,促进农业节水实现的重要经济手段,农业水价改革能有效促进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李艳(2005)、江煜(2008)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得水价的提高激励了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韩青(2004)、刘宇(2009)、刘晓敏(2010)、李佳怡(2010)建立影响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Logit模型或者Tobit模型,实证研究得出:水资源短缺程度、农业水价、政府扶持与否、信息便捷度以及农户的风险意识均会影响农户灌溉技术的选择。谢西玲(2008)研究指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大,但节水灌溉技术供给呈现多元化格局;那些具有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应属于公共产品的节水灌溉供给,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呈现出现代灌溉和传统灌溉并存、技术采纳地域化、农户主动性两级化的特点。于素花(2001)研究指出,采纳某项节水技术的节水效益回报必须大于该项技术的年金成本,且两者差异越大,表明该项技术推广的可能性越大。由于技术采纳过程中的外部性,农户在自利基础上的微观选择并不会导致社会最优的宏观行为;政府必须要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充分发挥其在重塑农户行为动机和实现社会最优采纳水平中的连接作用,引导农户的微观选择,实现社会最优的宏观行为(李圣军,2008)。已有研究大致认为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影响灌溉技术的采用。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研究述评

1.研究视角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多以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以及相关农业技术学科入手;研究多以节水农业技术扩散规律和农户的经济理性为分析切入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节水农业技术的空间扩散、对农民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和连续时间演变的农户行为视角下的研究逐步重视并发展迅速。

2.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者研究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行;国内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分析研究中理论建构较薄弱。定量研究方法上,大量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方法、线性方法、Logit模型、Tobit模型等分析方法,而部分研究已经开始重视运用SPM模型、博弈模型、实物期权投资模型、期限分析等更为复杂的分析方法。对于调查对象和方法的选择,以一次性调研所形成的事后分析为主,但近年来,学者们已逐渐重视案例式的过程研究,即通过案例和试验的模式来考察一项节水技术从推广设计到采用行为,再到技术影响后果的整个过程研究。

节水技术创新篇8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和发展喷灌、微灌和滴灌技术。在丘陵山区,土壤透水性强、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推广节水技术。由于和当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1974年从墨西哥引进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以后,先后在辽宁、山东、河北开始实行试点,才开始推广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随后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中国科研人员开始自主研发了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技术研发、设计、材料选择、设备配套、田地工程施工、正常运转、维护、管理等过程获得了一系列成果,另外,科研人员注重对地面灌水技术改进,应用改进工艺等技术手段,丰富和发展了波涌灌、隔沟灌、膜上灌等地面灌溉技术。

同时,科研人员还在以微管水器为代表的滴灌产品的基础上又研制出管式滴头、孔口滴头、膜片式多孔毛管等滴灌产品。1980年沈阳塑料厂与河北遵化塑料厂研制生产了中国第一代成套的滴灌设备,填补了中国没有滴灌设备的空白。

1.2国家重视联合攻关

20世纪90年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进人了一个新时期,中国在节水领域中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研究与项目开发。例如,“九五”期间科技部会同多部门和全国百余所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实施了“节水农业示范”“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组建了3个与节水相关的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促使了节水农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2000-2005年国家层面上实施“农业节水技术与研发”重要课题,并将其列人“863”高科技研究项目。解决中国农业用水不足与用水浪费严重的矛盾。

13现代综合节水技术发展的特点

首先,现代节水技术与之前的着重水利工程技术不同。这个时期,科研人员特别重视高科技手段,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推广从偏重单项技术向系统-16-工程发展,包括工程技术研发、管理、节水技术更新、节水措施、输水路径、大田用水研发等有所推进。其次,智能技术与3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农作物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变得快捷与准确,计算机管理使灌溉用水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中国在监测水分资源与利用和收集信息集成方面,开创了节水数字化方法,综合开发了农田节约用水工程综合系统,在试验研究和开发阶段效果比较明显,但与国外节水先进国家比较还有很大距离。第三,中国在生物技术节水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经在农作物吸收利用水分及人工调控需水技术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掌握了选择鉴定方法和因子影响因素,选育出一些耐旱的吸收水分少的植物新品种。

2中国节水农业取得的历史成就

2.1节水面积增大

2000-2008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据2001-2009年《中国水利年鉴》资料数据,2000年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为1638.9万hm2(图1),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30%(图2)。2008年工程节水的灌溉面积发展到2443.6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近50%,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也增加到了42%。

()渠道防渗。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中,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采用面积比例最大、发展最快的。渠道防渗工程比普通土渠减少60%?90%的输水损失。据2001-2009年《中国水利年鉴》数据,2000年中国渠道防渗灌溉面积约636.1万hm2,占节水工程总面积的39%,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2%。截至2008年,渠道防渗的灌溉面积发展到1044.8万hm2,占节水工程总面积的43%,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8%。

(2)低压管灌。从技术层面上看,低压管灌使用面积及比例仅低于渠道防渗。姚大庆和姜红等研究结果表明,和土渠比较,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可节省水量40%,同时节能25%左右。据2001-2009年《中国水利年鉴》资料数据,2000年以来,中国采用低压管灌技术的面积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0年的356.8万hm2发展到了2008年的587.310%。中国大面积的推广表明,管道灌溉是中国北万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7%增加到了方广大地区开展灌溉节水的一个重要措施。

(3)喷灌和滴灌。灌溉新技术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可以节水50%左右。2001-2009年《中国水利年鉴》资料显示,从2000-2008年,中国米用喷灌和滴灌的面积从213.1万hm2发展到了2821万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4%增加到了5%。吴文荣等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巳在28个省份应用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和设备在中国新疆棉花、番茄、甜菜等农作物种植上大面积使用巳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中国其他省份的蔬菜、花卉、水果、药材、林木等的种植上应用也很广泛。许复初等2010年研究结果表明,巳经有在东北玉米种植上使用滴灌技术的实例。这项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受到中国农、林、园艺等作物欢迎的一种灌溉技术。

(4)微灌。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相对于地面灌和喷灌而言,微灌属局部灌溉、精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罗玮2005年研究结果表明,比地面灌节水50;%?60%,比喷灌节水15%?20%。2001-2009年《中国水利年鉴》资 料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采用微灌技术的面积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从2000年的15.3万hm2增加到了2008年的125万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从0.3%增加到了2.1%。

22灌溉水利用系数持续提高

张岳和许虎泉等研究结果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25左右,到了2000年,随着节水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4。2000年以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仍不断增加,2008-2012年,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达到了0.48。随着科技进步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中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不断提高(图3)。

2.3降低了亩均用水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农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经达10余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稳步提高的同时,中国农田亩(1亩=1/15hm2)均用水量也逐渐降低(图4)。从1980-20()0年,全国农田亩均用水量从583m3降低到了479m3,降低了18%;2000年以后,尽管亩均用水量的变化并不十分显著,但是仍然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例如,与2000年相比,2006年全国农田亩均用水量减少了6%,2012年全国农田亩均用水量减少了9%。

2.4提高了用水生产率

随着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用水生产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农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在黄河流域上游的宁夏灌区,小麦和水稻的用水生产率分别从2001年的

0.66和0.21kg/m3提高到2007年的1.71和0.55kg/m3,平均都提高了1.6倍左右;而在黄河下游的河南灌区,玉米用水生产率提高得更多,从2001年的0.78kg/m3提高到2007年的3.2kg/m3,提高了3倍多。

2.5粮食大幅增加

在农业节水技术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农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仍然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图5),1980年以来,水稻、小麦和玉米单产的变化趋势都是不断增加的。以需水量最多的水稻为例,从1980-2007年,水稻产量从2.9t/hm2增加到4.5t/hm2,增长了55%。在这3大粮食作物中,小麦单产增长得最快。从1980-2007年,增长了141.4%。而玉米单产的增长也要快于水稻,2007年比1980年增长了66%。

然而,中国粮食作物的总耗水量却并没有表现出像单产一样的变化趋势(图6)。全国粮食总耗水量在1998-2003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在2004-2007年处于增加的趋势。与1998年相比,2007的粮食总耗水量增加了249.6亿m3,增幅不到5%。而同一时期,水稻单产的增幅却超过了一半。这也说明了节水技术的不断推广提升了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

3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制约因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农业创新国际化战略研究课题组15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农田节约用水率仅45%左右,与国外发达国家农田节约用水率75%左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作物水分生产率不及国外节水发达国家的50%。近些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也从“九五”期间的0.4提高到现在的0.5以上,但这个数字与发达国家(可达0.7?0.8)仍有较大差距。

具体而言,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几个主要研发领域在创新国际化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总结如下。

2.1在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领域方面

从1990年以来,中国经过学习先进国家节水技些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较小,但中国目前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原因,包括管理层及农业人口的水平问题和科研体系与科技发展的脱节,中国农业总体节水水平落后国外节水先进国家30年。另外,在定期定位监测与收集积累数据、中试设备、节水技术推广等方面影响着农业节水的研究、技术提高、产品开发和推广工作。

3.2在农田节水技术与设备研发领域

该领域的挑战与制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输水管道节水技术和设备的开发,设备和附件研发的产品少,且有些产品质量低下;管件及材料以及渠道输水管路没有形成通用的标准配置材料。在该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及成品生产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节水发达国家。第二,喷灌设备和技术研发工作,存在问题是小厂家的质量不过关,生产设备达不到长期使用效果。第三,微灌设备和技术研发工作,也与喷灌一样存在同样的问题,且防止微孔堵塞方面还研究不深,输水过滤净化设备型号少,长期使用微灌设备造成输水路径堵塞,成套设备损坏现象时有发生[9]。

3.3在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

在精准灌溉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发达国家远超中国,将网络新技术、信息技术、空间处理、计算机信息处理、遥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节水领域。中国农田节水领域在这些方面有些尚处于探索阶段。

3.4在不同水质利用方面

对于盐碱水的利用和开发,只是个别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了研发工作,中国在农业上没有完成一整套完全利用技术,滞后于国外节水发达国家。对于再生水的利用方面,中国只是在污水灌溉对地下水、农作物、土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工作,但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以色列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到98%。德国利用洪水存储应用于农作物灌溉。美国利用渗滤田,节约水资源。印度应用蓄水池储存雨水,用于农田。

3.5在国家政策层面

虽然滴灌成本由1亩地需要投人约1500元。到目前一次性膜下滴灌技术成本降到1亩地500元左右。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镇化建设,劳动力成本大幅提高,加之水价成本升高,因此并未抵消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投人产出矛盾。由于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不力,在农村推广节水农业依然困难重重。长期以来,中国水利工程的“好大喜功”式的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比较严重,部门与地区之间的冲突,各利益方的矛盾,加之水资源管理工作滞后于经济建设发展,导致中国水资源管理工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家水权有待进一步明晰,制约中国农业水权流转的主要因素包括:对农业水权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对水资源的所有权主体理解不准确、对水资源所有权经济实现的认可程度不高、对水权的初始分配存在争议、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水平低的同时农民对定额管理的期望低。水费计收办法有待进一步改革,需要实现水管理单位的良性运行。

4对中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言

3.1在国家管理机制层面

(1)建立新型高效的管理机构。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农业大国,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瓶颈,节水农业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统一管理的框架下实行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的综合管理,实现水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一,把与水管理相关部门如水务局、水利局、流域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环保部门中水相关部门、水库管理部门等统一起来归到一个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建言采用大水利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合理、有效、高效、节约利用水资源。第二,采取立法措施明确流域和地方水主管部门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从国家层面考虑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处理和利益纠纷[11]。

(2)以高效节能为宗旨。第一,确立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节水农业战略。建立节水、节肥、降耗等农业节能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体系,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核心,通过激励机制促进农业节能减排降耗。第二,加速农业节能技术的研发,建立适合国情的技术应用体系。要重点加强简单、实用、有效和标准化的农业节水、节肥、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尤其是要将节水、节肥等技术环节作为一个系统进行集成配套。第三,强化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3)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加强节水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完善培育体系,注重节水农业基础教育,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培育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创造良好的聚才环境,完善制度和政策保证,健全激励机制。同时,鼓励国内研究机构与国外先进技术研究机构联合,从人才、项目、基地等方面共建节水农业科技领域具有公益性、相对独立性和面向全球服务的科技创新平台,吸引更多更优秀的节水农业国际人才进行更高水平的合作研究,提高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4.2在科技创新领域

(1)加强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政策研究。开展节水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步骤,制定规划。从科技、教育、金融等多层面完善相关支撑发展条件,完善促进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鼓励国际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2)设立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化科技专项计划。在国家科技专项框架下,设立节水农业国际化科技专项计划。加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支持力度,建立节水农业前沿技术、新兴技术、国际化人才交流的长效机制。设立节水农业国外区域化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国内技术海外区域化适应性、实用性技术试验和成熟化研究。

(3)重点突破技术难题,研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与设备。加快现代生物节水技术创新研究,选育耐旱、需水少的农作物新品种;重视非常规水高效安全利用技术创新研究、干旱区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大中城市周边再生水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技术、滨海地区的盐碱水过滤新技术研发工作;加强节水设备创新开发,开发高效、低成本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加大企业创新研发和国际化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节水农业自动化及信息集成领域研究工作;围绕农业节水主题重点研究农作物水分需求供给与监测和判断、土壤水分监测和供给时间及供给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研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与设备。

5结语

节水技术创新篇9

1节能减排技术如何进行创新

(1)技术创新对于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如果技术条件跟不上,节能减排永远只能成为一句口号,只有技术条件真正能够迎合现实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创新技术对于节能减排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如果没有技术的创新,无法做到节约能源,即使有节能意识,要么无能为力,要么成效甚微,对于减排亦是如此,因为煤化工的消耗与废物数量巨大,普通措施很难有效果,而且针对工业化操作,只有技术更新才能对现有的工业流程真正产生影响,否则无法改变流程,无法实现目标,每一项技术或者设备的更新,都是对工业流程的大规模变革。由此可见技术的创新对于工业影响之大,足以成为节能减排的决定性因素。

(2)研究更有效技术处理废气、减少排放

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运行成本大,且效果不甚理想,导致许多工厂不愿意引进设备,使技术的使用率呈较小比例,因此需要对技术进行升级,怎样能够进行大规模、小成本的废气净化,提高排放废气的质量,最好能形同新鲜空气,当然,更好的办法是研究废气产生过程,减少废气产生。废气的产生大都是由于煤燃烧不完全导致的,如何使煤炭燃烧彻底是主要问题,现今有专家探讨将煤液化后发电,如此能够有效的提升燃烧率,减少废气产生。于废气而言,净化是无奈之举,是无法避免时的防护措施,技术创新一定要研究减少废气之法,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省能源,同时探寻更加完善的空气净化技术和废气收集技术。

(3)从废水产生过程对其净化的技术创新

一般对于煤化工废水来说,均是流程完成之后对废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河流,这种方法不仅净水成本大,而且对水系统破坏极大,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实现,如果能够在煤炭发电系统外增加水循环系统,在废水产生的各个环节进行废水收集,并进行净化,使其进入下一个流程循环,如此能够实现水的有效利用,也能够减少排放,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水循环体系的设计和净水技术的提高,这两个难题解决,必定会为节能减排带来飞跃式的进展,亦会极大节省企业成本,给环境和能源减压。各个环节的废水分开收集,可以对污染程度相差较大的废水进行分开处理,减少净水成本。

2节能减排技术如何投入应用

(1)节能减排技术难以应用于实践的原因探讨

由于科技的进步,许多技术已经问世,设备也进入市场,但是由于技术造价成本太高,使煤化工企业望而却步,许多缺少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不愿花钱买技术、购置设备,就像二次科技革命时的英国,工厂不愿丢弃旧设备,从而延误了工业进程,因小失大,同样的,这种想法也阻碍了节能减排的进程。再是许多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或是实验阶段,无法获取信任,企业不敢冒险,技术尚未得到实践证明,无法保证一定有成效。加之许多企业家社会责任心减弱,为了节省净化废物的成本,随意进行排放或是未达排放标准而排放,对于环境和能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浪费,必须加以严格的防范和严厉的处罚。

(2)空气净化处理废气并使用清洁煤减少二氧化碳排量

现有空气净化技术虽然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是对于废气的净化有一定作用,能够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必须使企业运用现有技术进行较高标准的废气净化,可以适当提高废气排放标准,并且严格执行,迫使企业能够运用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加速节能减排实现进程,现有的利用制作尿素对二氧化碳脱除技术,属于废气综合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废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其他废气成分,对废气实现有效净化。使用清洁煤发电,能够有效减少煤中废气产生,对于减少废气的产生与排放具有较大的作用,是除液态煤之外较有效的技术,若能得到应用,必定大有裨益。现有科技已经能够对废气做一个相对较好的处理,只等应用于实践。

(3)坚持废水净化技术的使用

现有废水净化系统虽然并不完善,但至少能够保证废水进入河流系统后能够经由其自净能力净化,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废水都是采取直接倒入河流或者净化不合格,致使河水遭到严重污染,水体自净能力无法应对高频率、高浓度的废水排放,于是给河流生态和周围环境、生活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针对这些情况,必须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对煤化工企业排放进行访查,了解相关情况,使用强制措施,对于一些小规模无法满足要求的企业进行责令关闭,以减少不达标废水的排放,维护生态安全,同时集中行业资源,配置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更好的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节能减排步入新阶段提供助力,促进技术的创新、资源的集中。

3结语

为了促进节能减排,必须要进行技术的创新,并真正将技术运用到煤化工产业中,对其过程产生影响,技术的创新要针对现有难题进行探索,同时也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完善,使其成本尽量减小,这也会促进技术的应用,而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提高认识,制定长远目标,不能因小失大,积极应用新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节水技术创新篇10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创业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绿色生态江西的发展目标,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成果规模化推广应用为重点,围绕化工、冶炼、石化、电子电镀废水、印染、食品、制革、矿山等重点污染行业中节能减排技术需求,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加快共性技术研究、关键设备开发和示范推广应用,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建立我省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体系。

(三)总体目标。到“*”期末,围绕高效清洁燃烧、余热余压利用、高效机电节能、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清洁生产节水、工业废水处理资源化、烟气控制治理、固废物资源化等10大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攻克50项节能减排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推广50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节能减排先进实用技术,培育扶持50家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使我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三、加快节能技术开发与转化应用

(四)高效清洁燃烧技术。加快研究推广锅炉燃烧在线监控与优化、煤粉分级燃烧等洁净燃烧技术,开发推广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余热锅炉、生物质发电锅炉等新型锅炉。组织推动一批高效清洁燃烧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向规模化应用转化,通过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和应用新型锅炉,大幅提高全省工业领域的燃煤效率。

(五)余热余压利用技术。遵循“梯级利用,高质高用”的原则,开发推广冶金高炉煤气、石化催化重整烟气、建材窑炉尾气等余热发电或制冷的成套工程化技术,重点攻克燃气轮机、吸收式热泵、低温强化换热器等关键设备。扶持一批具有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建设能力的骨干企业,在钢铁、石化、建材、电力、造纸、陶瓷行业组织实施一批能量循环利用科技示范项目。

(六)高效电机节能技术。针对大功率电拖动设备节能需求,开发可广泛应用于高耗电行业的高压变频调速、静态无功补偿等节电技术及装备,提高机电功率因素,降低电能损耗。开发与变频调速等技术结合的水泵、风机、压缩机、电动机、家电等节能机电产品,通过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幅提高机电效率。加强该领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七)绿色照明技术。积极培育芯片设计-器件封装-灯具制造的半导体照明产品链,重点攻克关键材料和专用芯片技术,加快大功率器件开发与产业化,支持一批半导体照明灯具、节能荧光灯具设计制造企业,着力推进半导体照明在景观、城市道路、汽车、室内等领域应用。

(八)建筑节能技术。开发推广相变储能材料、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纳米透明隔热涂料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的新材料,加快推广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太阳能空调等前瞻性技术研究。组织实施光伏屋顶、光伏幕墙等一批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九)新能源及其应用。加强太阳能薄膜电池、间隙式发电并网、生物质发电焦油控制、工业有机污泥沼气发电、农作物秸杆成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快推广秸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农村沼气、有机污泥焚烧发电、填埋气发电、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组织实施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等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一批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

四、加强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

(十)清洁生产节水技术。着眼于工业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与能源审计,加强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与推广应用,研究基于清洁生产的工业节水与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化工行业组织实施基于超临界合成、膜分离等绿色工艺的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在印染行业加强生态染色、小浴比、分质控制等技术研究开发,在食品、造纸等行业加快固态发酵、中水回用等技术推广应用,在电镀行业推进废水“微排放”技术应用,逐步建立面向我省重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十一)废水处理资源化技术。重点围绕化工、冶炼、石化、电子电镀废水、印染、食品、制革、矿山等重点污染行业与耗水大户进行关键共性技术与集成化设备开发,研究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加快染料、农药、医药生产中有机(毒)物处理的工程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展废水有机物的富集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研究。加强催化氧化、高效生化等水处理新技术研究开发,组织实施面向重污染行业的废水综合治理的共性技术转化项目,提升关键工艺设计和工程化成套设备制造能力。以生活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和排放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十二)烟气控制与处理技术。加强钢铁、发电、水泥等行业烟气处理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研究开发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技术及装备。开发推广脉冲袋式除尘等新一代除尘技术及装备。加快普及中小型锅炉烟气控制先进实用技术。

(十三)固废物资源化技术。加强工业固废物高效利用新途径、新工艺研究。在垃圾利用方面,推动高效自动分捡、有机垃圾液化气化、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二次污染防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研究生物制药有机污泥的综合利用研究;积极开发推广废旧电子电池电器、废旧塑料橡胶的工业化回收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五、培育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十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培育计划。到2010年,择优扶持50家研究开发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前列,以及能耗和排放指标属省内同行先进,其技术经验模式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示范企业,授予“江西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称号。

(十五)建立一批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加强我省节能减排领域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依托相关高校、研究院所,新建能量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化、工业节水与“三废”资源化等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组织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对接洽谈活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推动建立一批节能减排产学研合作联盟。

(十六)大力推动清洁发展机制(CDM)工作。积极参与控制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实施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组织实施江西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创建清洁生产企业,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有效减排或零排放。进一步强化江西省清洁发展机制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培育专家团队,为我省清洁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碳贸易服务。积极推动中加、中日、中盟等的CDM合作项目的开发。

六、扎实推进全民节约科技活动

(十七)加强机关节能工作。抓紧制定《全省科技系统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在各级科技机关推广节能灯、节能装备,实现办公节能。坚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科技计划从申报受理到立项及成果管理全部实行网上运行,为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和项目申报单位节约开支。充分利用科技厅网站和政务专网,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机关办公经费。进一步完善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共用共享,节约财政资金。

(十八)积极推动全民节约科技活动。认真贯彻国家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倡导的“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认真组织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专题宣传活动,加强节能减排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构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长效机制

(十九)加强对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领导。省科技厅成立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王海厅长任组长,左喜明副厅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社发处、计划处、条财处、政策法规处、高新处、农村处、成市处、山江湖办、知识产权局等有关处(室、办、局)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全省节能减排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社发处,负责日常工作。各设区的市、各有关单位以及有条件的县(市、区)科技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促进组织,领导协调当地、本单位的节能减排科技工作。

节水技术创新篇11

中图分类号:F203;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101-06

Empirical Research 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Target Elements on

Twooriented Technologies in Central China

ZHANG Yanfei1, ZHU Haiying2

(1.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2.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ds the index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resourcesa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nd analyses the synergy trends of the target elements of the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using entropy method, and compares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echnical target factors based on the index of the coupled synergy degre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synergy level of technical target elements improved, but the overall level was low in Central China mainly due to the low level of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and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Twooriented technologies innovation in Central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synergy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argets, especially to enhance the enterprise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Key words: twooriented technologies; target elements; synergetic development; empirical research

1引言

2007年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报告中又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进一步明确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心,“两型”社会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两型”社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技术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能否取得好成效的关键。由于“两型”技术目标的外部性和系统性,创新中必须实现目标要素的协同,导致其发展面临更多的困境。因此,研究区域“两型”技术目标要素的协同发展趋势,探索“两型”技术创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评价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李同宁,王令丽提出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与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4个模块[1];朱顺娟,郑伯红的指标则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和谐、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2];陈昕构建的资源节约指标体系包含资源消耗、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投资等系统[3];王辉,刘茂松构建了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现代化水平的“两型”社会都市农业评价体系[4]。对于具体的评价方法,李新平,申益美利用熵值法对长株潭和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5];王茜茜等引入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6];刘翔,曹裕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主成份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7];邓旋,杨青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发掘两型社会各层次指标的适配关系[8]。这些研究中不少涉及到了“两型”技术的评价问题,对“两型”技术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内容多是“两型”社会整体层面的评价,对“两型”技术的专题评价涉及的还比较少。

协同(synergy)概念是由Ansoff首次提出[9],Haken系统提出协同是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联合等协同行为产生“1+1>2”的协同效应[10];Koschatzky指出提高协同创新绩效关键在于考虑合作中的知识特性、知识结构、共享意愿、渠道选择等[11]。2011年我国已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并形成“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协同创新开始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王玉梅从构思、研发、商业化、反思与评价等维度综合评价知识创新联盟网络协同发展状况[12],陈劲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框架[13]。对于协同性的评价问题,毕克新,孙德花根据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进行实证研究[14];刘兵等通过借鉴Lyapounov函数有关复杂系统的稳定性描述,对产品开发与技术能力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研究[15];辛冲,冯英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有效性进行评价[16]。整体来说,当前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框架的构建层面,理论体系并未建立。

考虑到我国的两个“两型”社会实验区都位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的“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以中部六个省区为分析对象,研究区域“两型”技术目标要素的协同发展趋势和区域差异,探索“两型”技术创新的途径,对于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分析

“两型”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发展思路和技术体系,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其发展目标必须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既要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成果应用水平的目标,因此“两型”技术创新还涉及到目标要素的协同问题。

2.1“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类型

“两型”技术创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要求把所有能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各种技术作为系统化的考虑对象,同时要实现经济效益和成果应用目标,各个目标要素之间的协同性特征更加明显。“两型”技术创新系统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收益、成果应用为目标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的网络创新体系,通过“两型”技术创新相关主体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形成更高效率的“两型”技术创新绩效,实现“两型”技术创新系统目标要素的协同,并通过寻求建立科学的实现路径来最终实现“两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

(1)资源节约。“两型”技术创新应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拓展其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促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使不可再生资源、能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替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环境友好。“两型”技术创新环境友好目标的核心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和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有效调控和反馈,特别是通过分析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制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3)经济收益。“两型”技术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因此只有在技术研发中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调动企业研发“两型”技术的积极性。“两型”技术附加值较高,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与绩效提高,做到节能环保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消费的绿色化趋势已经趋于明朗,企业通过进行“两型”技术创新,将先进的环保理念与良好的企业形象展现给消费者,率先实行绿色行为可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有效的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4)成果应用。“两型”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只有将“两型”理念渗透到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鼓励“两型”技术的成果应用,充分发挥其在支持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实现转型中的作用。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将“两型”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把技术发明的新观念转变为生产过程的经济行为,最终将“两型”科学技术与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两型”技术创新目标协同

“两型”技术创新面向循环链上的各种技术,追求整体最优,必须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四种目标要素之间的协同,强调不同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其中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两型”技术创新的基本目标,而经济效益和成果应用是实现任何技术创新都必须达到的普遍性目标。

(1)资源节约与经济效益协同。“两型”技术要求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创新系统的资源节约与经济效益目标协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两型”技术创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促使资源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协同。“两型”技术创新具有更强的外部经济性,强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友好目标的协同。“两型”技术创新要求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实现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协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成果应用的协同。“两型”技术创新中必须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扩散,实现技术创新与创新成果应用的协同,才能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在“两型”技术创新中必须重视技术成果的转化,不断提升“两型”技术的认知度,能够实现“两型”技术的顺利产业化,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与成果应用目标的协同。

3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实证评价

根据“两型”技术创新评价的目标要素可以建立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的目标绩效进行评价。

3.1“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两型”技术创新的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收益、成果应用四个方面,因此本文将从这4个方面选择指标分析“两型”技术的创新现状。由于评价具体“两型”技术创新的指标难以统计,更加难于获取,故从“两型”技术创新对区域“两型”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两型”技术的发展。其中资源节约主要体现在“两型”技术创新推动区域实现资源节约的程度,指标包括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等;环境友好指标主要体现在“两型”技术创新对推动区域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减少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包括对水源、空气、生态和居住环境的影响降低,指标可从单位GDP的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方面进行选择;经济绩效主要体现在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形成市场效益和创造利润的水平,可选择区域企业的财务指标;成果应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性能和转化情况,指标可以从区域的专利申请以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选择。

在指标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到以下原则:首先,指标的代表性和科学性,集中反映“两型”技术的发展目标;其次,指标之间逻辑性,反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指标选择要有一定的对应性;再次,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主要依据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选择指标。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参考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并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指标体系。同时,为了增加可比性,所有的指标都选择相对指标。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体测度指标选择主要来源于相关的科技统计资料,先初选20项指标,然后经过因子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后通过咨询相关的专家,通过打分最终得到14项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的资源节约指标和环境友好指标为负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水平越低;经济效益指标和成果应用指标为正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水平越高。 表1“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具体指标一级指标具体指标资源节约型

(负指标)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GDP电耗 (千瓦时/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经济效益

(正指标)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大中型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环境友好型

(负指标)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万元)

单位GDP工业COD排放量(万吨/万元)

单位GDP工业SO2排放量(万吨/万元)

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万元) 成果应用

(正指标)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元/万元)

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元/万元)

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元/万元)

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件/亿元) 3.2“两型”技术目标要素评价方法

通过计算熵值可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并进行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的偏差,主要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因此需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进行综合评价。假设某地第i年的第j个指标值为xij,设定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为xmax,最小值为xmin,根据指标的属性可得到其归一化值为x′ij。同理,可对其他指标进行归一化。

x′ij=xij-xminxmax-xmin(正指标) 或 x′ij=xmax-xijxmax-xmin(负指标)(1)

式(1)中,i=1,2,……,m,表示年份个数;j=1,2,……,n,表示指标个数,下同。

(2)指标权重确定。按照熵值法计算过程,首先计算第j项归一化指标比重Sij,再计算指标j的熵值hij,然后计算指标j的差异系数αij,最后可确定其权重wij。

Sij=x′ijmi=1x′ij(2)

hij=-1lnmmi=1SijlnSij(3)

αij=1-hj(4)

wij=αijnj=1αij(5)

(3)“两型”技术发展目标绩效指数计算。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步骤,最后利用加权法可计算出中部地区各省的技术各自发展目标绩效指数ui。

ui=m1wijx′ij(6)

式(6)中:ui为某个省区第i年的“两型”技术某目标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wij和x′ij与式(4)与式(5)中的含义相同。

考虑到我国2007年批准湖北和湖南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的试点,统计数据才相对统一和完备,故本文的分析以2007年为起点。由于“两型”技术的四个目标本质上是两个方面,在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同时实现应用与效益,因此本文对“两型”技术创新的目标绩效评价从节能环保(U1)和应用效益(U2)两个模块分别进行。根据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可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2)。为了增加可比性,更好体现区域水平的差异,本文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标准进行分析。“两型”技术创新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来自各省的国民经济统计公报。表2“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要素评价指标权重

U1具体指标权重U2具体指标权重节能环

保模块单位GDP能耗 0.114单位GDP电耗 0.15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0.137单位GDP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万元) 0.151单位GDP工业COD排放量 0.163单位GDP工业SO2排放量 0.108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0.174应用效

益模块大中型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0.098大中型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0.074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0.048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 0.22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 0.233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0.168单位GDP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 0.159注:由于资料不完整,计算中所用的个别数据为利用时间序列方法推算

3.3“两型”技术创新节能与环保目标发展趋势

根据“两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计算得出2007~2011年中部地区各省“两型”技术创新的节能环保效果指数U1,并据此作出其发展趋势图(见图2)。从发展水平上看,除了山西以外,到2011年中部地区其他五省的节能环保指数都已经接近09,表明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的节能环保效果相对已经较好。从发展趋势上看,中部地区各省“两型”技术的节能环保效果在逐年的提升,实现了稳步的提升,其中山西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也有一定的缩小。从区域差异上来看,除了山西的节能环保指数较低,到2011年仅达到其他地区2007年的水平外,其他地区的差异不大,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其中湖南、湖北和安徽地区从2009年开始已经领先于全国水平。分析可以发现,山西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很可能与其独特的产业结构有关,煤炭资源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独特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较大,节能环保的压力和难度都很大。

3.4“两型”技术应用效益目标发展趋势

根据“两型”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计算得出2007~2011年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和经济效益目标评价指数U2,并据此作出其发展趋势图(见图3)。从发展水平上看,中部地区各省整体的技术应用和效益水平不高,除了安徽到2010年超越全国水平外,其他地区都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山西、河南和江西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1年发展指数不足04。从发展趋势上看,中部地区“两型”技术的成果应用和效益水平整体提升缓慢,除了安徽和湖南有较大的提升外,其他地区变化不大,且与全国平均水平有逐步拉大的趋势。从区域差异上来看,安徽、湖南和湖北三省的成果应用和效益较好外,其他地区的成果应用和效益较差,山西甚至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安徽、湖北和湖南地区具有较好的创新条件和创新基础,如合肥、武汉和长沙都是985高校和高级研发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湖北和湖南在2007年已经获批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安徽拥有皖江城市带;而山西、河南和江西三省各自都只有一所省属211高校,高级研发人才也比较匮乏,区域发展的规划相对也比较滞后。

4中部地区“两型”技术目标要素协同性评价

耦合度是描述系统相互影响和协同程度的重要方法,其源于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后来逐步用于生物、地理、经济和旅游等研究领域。耦合协调度测量大多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测度模型,生延超、钟志平构建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17],刘定惠、杨永春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18],庞闻,马耀峰等 运用复杂系统论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19]。因此,可以利用耦合协调度的测度方法来分析“两型”技术目标之间的协同性。“两型”技术的目标要素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因此可将其节能环保目标和应用效益目标作为两个相互耦合的系统分析其协同度。根据计算出的2007~2011年中部地区“两型”技术节能环保目标和应用效益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数U1和U2,借用协同学中协调度计算模型可构建“两型”技术两个目标的耦合协同度模型,进而分析“两型”技术创新中两个目标要素的协同演变特征。

4.1“两型”技术创新目标协同度计算方法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构建可反映“两型”技术两个目标要素协同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模型D(如式(7))。

D(U1,U2)=C×T(7)

C=U1×U2(U1+U2)2(8)

T=αU1+βU2(9)

D为耦合协调度,C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T为“两型”技术目标的综合协调指数,反映“两型”技术两个目标对协调度的贡献;U1和U2分别为“两型”技术两个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考虑到节能环保与效益成果应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故此处借鉴通行的做法α、β均取05。

4.2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协同度时序分析

根据“两型”技术两个目标的发展水平指数,通过计算“两型”技术目标系统的耦合度指数C,以及两个目标的综合协调指数T,可以得到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的耦合协调度指数D,并据此作出其发展趋势图(见图4)。从协同发展水平上看,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北和湖南的协同水平与全国差距不大,其中安徽到2010年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山西、河南和江西则与全国水平有明显的差距。从增长趋势上看,安徽和湖南“两型”技术创新目标的协同度实现了较快的提升,到2010年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其他省份虽有增长但速度缓慢,与全国的差距并未明显的缩小,特别是湖北地区虽然协同水平较高但增长有限。从区域差异上看,湖南、湖北和安徽的协同水平较高,而山西、河南和江西则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4.3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协同等级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协同度发展状况,借鉴相关文献中耦合协调度等级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其协同等级进行划分。根据耦合协调度评价等级标准,05一般为是否协同的主要界线,数值越小则协调度水平越低,03以下为严重失调,03~049为轻度失调,050~059为勉强协同,060~069则已达到初级协同。

根据图4可以发现,中部地区“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耦合协调度指数在03到065之间,因此各省“两型”技术目标要素的整体协同水平比较低;其中,湖北从2007年已达到勉强协同水平,到2010年已经实现初级协同,安徽和湖南从2010年开始也实现了初级协同;而山西、江西和河南长期处于轻度失调的状态,虽有增长但始终未实现协同,特别是山西的协同水平更低。

由于协同度指数的大小与“两型”技术创新的两个目标绩效指数的差异有直接关系,因此分析两个目标要素评价指数U1和U2的差距是探究协同度不高原因的主要方法。根据对两个目标发展指数的比较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各省的成果应用和效益水平绝大多数时间都要显著的低于节能和环保指数。因此,导致“两型”技术创新目标耦合协调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能力不足和经济效益不高,特别是河南与江西地区的应用和效益显著的低于节能和环保效果,直接导致其协同水平低下;而创新和效益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南、湖北和安徽的协同度则比较高。实现节能环保目标与应用效益目标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是实现“两型”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中部地区必须从根本上强化“两型”技术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提升“两型”技术应用的水平和效益,以实现“两型”技术创新中各个目标的协同发展。

5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中部地区“两型”技术目标要素的发展评价可以发现,“两型”技术的发展已经推动中部地区的节能环保水平得到逐步的改善,且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说明各地区都已开始逐步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两型”技术研发已经成为趋势;各地区都出台了大量支持“两型”技术创新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湖南和湖北地区作为“两型”试验区出台了不少实施细则。但从“两型”技术目标要素的协同度评价可以发现,各地区的协同水平都还比较低,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技术的经济效益和成果应用水平较低,难以从根本上为“两型”技术的研发提供支撑和动力,这已经成为制约“两型”技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国内“两型”技术的研发基础较为薄弱,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限于人才和技术能力,企业“两型”技术创新的形式主要是对引进技术的改进或者引进工艺的优化设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异常匮乏;同时,由于“两型”技术的成熟度不够,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投入,且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十分有限,这也严重影响了“两型”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两型”技术创新中各目标要素之间的协同性,特别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两型”技术的研发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研发环境。第一,政府要做好“两型”技术创新的引导和规划,在强化“两型”技术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目标的同时,必须重视区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创新效益的提升问题,实现“两型”技术研发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与协同发展。第二,加大对重点“两型”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以关键和共性“两型”技术为核心,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体系,集中力量支持关键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特别要支持循环技术。第三,加强企业“两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积极与高校、科研单位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迅速解决“两型”技术研发中的问题。第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为依托的“两型”技术研发平台,以企业为依托的“两型”技术产业化开发平台,以区域技术孵化器和加速器为依托的“两型”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两型”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进程,提升“两型”技术研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同宁,王令丽. 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检测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0(4):14-19.

[2]朱顺娟,郑伯红. 长株潭"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0(2):62-63.

[3]陈昕.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资源节约型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 资源与产业,2010(6):38-43.

[4]王辉,刘茂松. 两型社会都市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求索,2011(4):79-80.

[5]李新平,申益美. 基于熵值法的"两型社会"经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1(13):84-87.

[6]王茜茜,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 基于投影寻踪法的武汉市"两型社会"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 生态学报,2011,31(20):6224-6230.

[7]刘翔,曹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06-110.

[8]邓旋,杨青. 我国省域两型社会协调发展演化规律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26-29.

[9]Ansoff H. Corporate Strategy, Revised Edi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7,35-83.

[10]H 哈肯. 协同学[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260.

[11]Koschatzky K. Network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and Industry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Slovenian Innovation System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 27(1): 27-38.

[12]王玉梅. 基于动力学的组织知识创新联盟网络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0):119-124.

[13]陈劲. 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 科学学研究,2011,29( 12):2-3.

[14]毕克新,孙德花.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9):156-163.

[15]刘 兵,邹树梁,李玉琼,曾经莲,陈甲华.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产品开发与技术能力协同研究——以核电工程为例[J]. 科研管理,2011(11):59-63.

[16]辛冲,冯英俊. 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37-42.

节水技术创新篇12

着力于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加强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创新。实施集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及网络通信产品,制造业信息化及重大装备技术,民用核技术应用及产品,重大新药创制及中医药现代化等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中医药现代化、航空航天、核技术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战略高技术及新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区、德阳重大装备业制造基地、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着力于资源开发。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矿产、水能、天然气、旅游、生物、沼气等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从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需求出发,实施钒钛、稀土等新材料及纳米技术开发应用、能源新技术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开发集约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开发一批新产品,培育一批优势品牌。加快成果产业化步伐,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我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节水技术创新篇13

一、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二、推广使用节能新材料

1、新型节能墙体

新型墙体材料的品种较多,从目前的应用状况来看,新型墙体材料在墙体材料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三个大类,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等等。从目前建筑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各地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型节能墙体,通过改变墙体材料结构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很值得借鉴,欧美国家的砖产量目前已经趋于稳定,并且在技术上向着大孔洞率和薄壁的方向发展。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欧美国家都有着比较好的发展,如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主要向着装饰、轻质和保温隔热的方向发展,而加气混凝土则向着轻质和高硬度的方向发展。另外,国外加气混凝土容重普遍在 400―500kg/m3,非承重产品容重降低到 300kg/m3,且原材料大量采用工业废渣。另外,其他的一些新材料,如STP外保温板,粉煤灰砖在国外建筑市场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2、节能门窗

门窗是建筑物热交换和热传导最活跃的部分,因此成为建筑热能消耗比较大的部分。因而,节能门窗的使用,对于建筑业的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为例,建筑物的热能消耗量主要由建筑物围护周围结构的传导耗热量和通过门窗孔的空气渗透量两部分构成。而使用节能门窗,一方面通过门窗型材自身材质的选择或增加断桥或穿条等办法提高门窗框的热功性能,同时通过使用中空玻璃、Loe 玻璃保证玻璃的气密性和隔热性,另一方面,通过发泡保温材料减小门、窗边框和建筑物搭接之间的缝隙,减少由于门、窗的空气渗透而造成的热量流失。

3、节能屋面

屋面也是热量损耗的重要通道之一。一般情况下,屋面的节能保温是通过将容量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并且有一定硬度的保温材料铺设在防水层和屋面之间实现的。因此,可选择的保温材料有很多,可以使用加气混凝土块、膨胀水泥板块、水泥聚苯板、聚苯板、挤塑板等板块状材料,还可以使用膨胀珍珠岩、陶粒、浮石、炉渣等散料加入水泥进行现场浇筑。再者,还可以采用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等松散料装进袋中,铺在屋面或者吊顶上部。最后,还可以采用硬质聚酯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的泡沫混凝土等材料进行现场泡发浇筑。

三、施工工艺的控制

建筑工程实体建设中所采用的施工手段,包含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主要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经济合理,做好这点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的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工程施工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的目标实现。监理工程师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其工期、造价、质量的三者之间关系是否合理,有否质量预控措施以及针对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施工部署与方案能否满足工程实体质量要求,季节性施工采用措施是否合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能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上这些都是关系到质量的很重要的问题。

2、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图及工程具体情况,提出施工方案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而做出的更详细的施工措施。是对工程中具体技术问题确定明确的施工步骤、控制工程质量的方法以及做出如何选用材料、如何检验材料的具体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应熟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在重要或关键部位施工前及早编制施工方案,并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全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促使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工艺上先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

四、新技术的应用

1、防水技术

对于防水,很多工程都是在基层上直接做上防水层,只把管洞周围、墙体阴角处抹灰处理,但由于基层表面粗糙,防水层无法形成一个整体,使用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漏水现象。为使防水长期有效,可以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工艺,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裂缝技术

裂缝是钢筋混泥土常见的一种缺陷,其水化热是主要原因,一直困扰着建筑施工者,降低混泥土的水化热是减少裂缝产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在混泥土中添加粉煤灰,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而且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

3、计算机技术

现代建筑项目逐步实现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建筑业也不能落后于新技术。以往建筑设计图只能手工绘制,费时耗力,效率低,准确率不高,而且所设计的只是平面图,无法真实呈现设计效果。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量,而且精确度高。比如应用CAD技术设计楼梯,只需输入踢段的宽度和踏步的步数和宽度,就可自动生成,且可以选择任意层楼梯的表达方式。

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管理力度,通过网络,可是进行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等,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避免投标由于压价而带来资金紧缺而造成工程质量不达标现象;通过计算机管理软件绘制各种质量评定线,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动态控制。

五、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发展方向

1、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技术效益型良性发展的思路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上应该走效益型持续发展的道路,能够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把科学和经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开发手段、信息收集、机构设置和激励竞争等方面做好完善的开发应变机制,不断的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发展和科学成果的应用能力,逐渐实现自主创新的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不断的强化建筑施工产品的附加值,有效的见地产品的成本,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强化,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出发点,也是验收创新技术成败的主要场所,任何不被市场所关注的创新项目注定是失败的。这就说明,有技术不一定就具备市场,只有真正贴近市场的创新技术才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按照市场的需求,以效益为主要的目标来制定技术创新的战略,建立具备集约型增长需求的技术创新机制,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创新行为符合集群体、创新主体的集团化和创新管理的集成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创新技术也逐渐成为了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趋势,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的创新新技术和新产品,保证以最好的服务来开拓市场,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3、抓紧进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的收集许多国内外的科学成果,并引进对企业的生产和质量有着促进作用的成果,并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机制,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从而立足于市场。

六、总结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行的进一步推进和节能思想的深入人心,建筑节能必将成为未来节能研究的焦点。我们相信通过推广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定能使我国的建筑业朝着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