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节水合同管理实用13篇

节水合同管理
节水合同管理篇1

1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内涵

合同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EPC)。合同管理模式的本质是引进第三方专业的资源节约服务,与使用单位建立契约关系并提供资源节约改造服务,最终以节约的资源费来支付改造项目成本并为第三方服务公司产生收益。合同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实例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1998年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合作的“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大型国际合作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此后,这一模式在我国不断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发展。不同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较早引入我国,合同管理模式在节水行业的应用是近年刚兴起的。经过十余年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我国节水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这种政府主导下的被动推广仍旧限制了节水长效机制和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4]。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成为推动我国节水事业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也与我国近年来的节水治水思路相一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也强调“节水优先,两手发力”。在这一背景下合同节水服务行业作为市场力量主导下的节水模式开始发展。合同节水管理是在总结近期节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节水模式,指节水(含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服务企业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对用水户指定项目募集资本,集成运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建立节水管理机制,从而分享节水效益的新型市场化商业模式,有助于实现节水各方利益共享,促进节水减排,加快形成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的倒逼机制,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2合同节水服务及相关行业税收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新近提出的创新型节水模式,合同节水服务行业目前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因此,专门针对合同节水服务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尚属空白。合同能源服务业是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模式,具有与合同节水服务业相似的特点。2010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合同能源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文件,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效果,也为合同节水服务业的优惠政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国家已经出台的针对节水的相关支持政策也构成了合同节水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

2.1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国家层面第一份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的文件由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0年[5],主要内容是利用全球环境基金的赠款在我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模式。此后,我国政府虽然一直在鼓励和支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但并未进一步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直至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号)出台,随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实际操作性文件,才构成了涉及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三大税种的合同节能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系[6-8]。其中适用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所得税抵免、免征增值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四种形式。合同节水管理与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特点较为相似,均是引入市场机制解决资源节约利用问题。因此,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业优惠政策的设计思路可以为合同节水服务业所借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在市场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节约综合效益的前提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的主动节约行为,并为服务企业创造合理利润。②税收政策设计考虑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不因针对某一类型企业的优惠而加重其他企业的税收负担。当然,节水服务业与节能服务业的特点也有一定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务项目的技术集成度和项目规模差异。合同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少数几项节能技术或产品的应用实现改造目的,而合同节水服务公司则需要集成多项节水技术,通过器具换装、管网改造等措施完成节水改造。这就导致节水改造项目体量往往较大,资金筹集和工程管控要求较高,节水服务公司融资和运营压力较大。因此,合同节水服务业的优惠政策设计还应充分考虑本行业特点,针对合同节水服务业上下游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

2.2节水政策分析

我国长期面临水资源制约,各级政府对节水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政策文件。相关研究也证实,我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与节水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划和行政政策[9]。但是,在大量的节水政策中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数量很少。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类。以农业节水为对象的财政政策是扶持政策的主体;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节水设备投资额的税额抵免两项。节水的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十分有限,合同节水服务业涉及的大部分器具、技术和项目都不在优惠范围内。虽然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了对节水企业可采取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缺乏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配套政策文件,能够切实享受这一优惠的节水项目和节水设备仍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布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试行)的通知》(财税[2009]166号)的规定,纳入优惠范围的仅包括城镇污水处理类,下分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并未形成对工业、农业、城镇生活和生态用水等节水全行业的优惠政策覆盖。而投资额抵免优惠范围内节水器具的类型也很少,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享受此优惠的节水设备仅包括工业洗衣机、空冷式换热器、冷却塔、喷灌机和滴灌带(管)5类。合同节水服务业开展项目时所用节水设备有一大部分不在优惠范围内。此外,税收优惠政策也没有覆盖节水器具生产和节水技术研发企业。虽然我国已经出台多项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多集中在特定的高新技术行业(如软件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很多从事节水器具研发、节水技术创新的节水企业难以达到现有政策要求的门槛,无法享受已有的优惠政策。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参照我国现行的针对高科技行业和企业的政策,明确更多针对节水企业的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3合同节水服务业税收扶持政策的设计

3.1政策扶持的必要性分析

合同节水管理模式是市场化和长效化实施节水项目的有效模式。合同节水服务行业的繁荣在集成先进节水技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事业、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进一步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行业特点、行业发展现状、融资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导致合同节水服务行业目前的发展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作用,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行业特点来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和产品具有外部性是合同节水服务行业的两大特点。合同节水服务企业和用水企业的行为主要受市场机制调控,这就要求用水企业有充分的激励开展节水项目,同时节水服务企业也能够从中获得合理的利润。然而由于制度环境的限制,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开展合同节水服务的市场条件并不成熟。节水服务具有正向的外部性,水资源的节约不仅能够为用水企业节约成本,而且有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安全问题,提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10]。但是企业并不能完全享受到节水服务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收益,从而导致节水服务需求低于最优水平。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合同节水服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行业规模较小,且从业公司多为近年创立的新企业,或新近开展合同节水业务的企业。而合同节水项目普遍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对企业的资金管理要求很高。因此,节水服务公司普遍面临从业经验不足、行业认可度较低、资金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亟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现实要求与尚未改革到位的水资源收费制度相矛盾。既无法通过合理的市场激励为合同节水服务行业提供发展空间,又亟待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的方式形成市场化运作的节水长效机制。因此,有必要采取过渡性政策扶持节水服务行业发展壮大,为节水事业的长期良性运行提供基础。从融资环境和制度环境来看,合同节水服务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尚待优化。一方面,传统的商业贷款模式主要面向重资产的制造业,对抵押担保品的要求高。合同节水服务企业多属于轻资产、科技型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缺乏良好的担保,合同节水项目实施后稳定产生的收入又不被银行认可为有效的担保品,导致合同节水行业普遍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水价长期偏低,远远偏离水资源的真实价值[11]。在多数地区,节水项目的投资难以被收益所覆盖,企业节水意愿不强,社会资本投入节水行业的风险高、收益低。合同节水服务行业的上述特点要求政府在水价改革、水权制度建设、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支持行业发展。在制度建设的过渡时期,税收政策可以作为效果直接、使用灵活的主要政策手段。

3.2政策需求分析

首先,节水服务的外部性决定了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产生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果。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将产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收益,对私人生产者给予补贴。税收扶持政策正是政府解决这一市场失灵现象的有力手段,其政策目标是维持行业的合理利润水平,从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保障行业发展。由于节水服务的外部性持续存在,因此相应的政府补贴政策也应持续实施,从而为社会资本提供可预期的持续性激励,引导节水服务供给量维持在最优水平。其次,合同节水服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又面临艰难的融资环境和制度环境。这就需要政府让利于民,利用税收扶持政策减轻企业发展初期的资金负担,帮助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这一类扶持政策是水价改革过程中配套的过渡性政策,可以随着节水服务行业的繁荣和融资环境的改善而逐渐减轻优惠力度,直至条件成熟时最终取消优惠。

4合同节水服务业税收扶持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合同节水服务行业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节水服务企业、用水企业和节水器具生产企业,行业的繁荣发展需要参与各方的共同发展。扶持合同节水服务行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统筹考虑各方需求,通过综合性的政策体系构建形成对三方的协同鼓励和扶持,促进整个行业持续发展。

4.1节水服务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建议

针对节水服务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目标为:①弥补节水服务产品的正外部性,增加节水项目对节水服务企业的经济回报。②过渡性地解决水资源价格调整不到位的问题,增加节水项目的利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节水服务业。为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可以采取的税收优惠手段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增大企业利润空间。在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框架下,节水服务企业能够享受优惠的主要税种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进一步明确了优惠措施为“三免三减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条做了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虽未专门规定节水享受优惠政策,但明确“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参照合同能源管理所享受的免征增值税优惠,合同节水管理也可适用此政策。因此建议主要围绕企业所得税设计增值税优惠政策,同时可以配以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扶助政策。我国现有的企业所得税政策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参考高科技企业所享受的15%低税率,另一种是享受税法中所规定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三免三减半”优惠。通过计算可得,如果节水项目的存续期在11年以内,则采用“三免三减半”政策优惠力度更大。结合节水项目实践,同时考虑到项目初期节水服务企业的资金压力更大,采用“三免三减半”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更优的优惠力度,而且可以更好地减轻项目初期的资金压力。增值税优惠力度最大的方式是免征增值税,合同能源管理即享受这一优惠。由于合同节水管理是创新的节水服务模式,因此首先需要在政策中明确其是否适用于“营改增”改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的精神,合同节水服务应划归现代服务业的范畴,适用增值税而非营业税,建议进一步制定合同节水服务行业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

4.2用水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

针对用水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主要目标是解决水价过低造成的企业节水动力不足问题,激励企业主动实施节水项目,培育节水服务市场。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财政政策,通过依据节水量对用水企业进行补贴实现。为了激励用水企业投资节水设备,参与合同节水项目,应允许用水企业投资于节水设备的资金参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抵扣,同时这部分专用设备还可以按照税法要求进行加速折旧,从而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关于执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8号)中所包括的节水设备仅限于很窄的范围,包括水泵、洗衣机和灌溉器具。在制定针对合同节水服务的税收扶持政策时,应扩大能够享受所得税优惠的节水设备名单。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抵免主要考虑平衡节水服务企业增值税减免为用水企业带来的税收负担增加。由于无须缴纳增值税,节水服务企业无法就用水企业为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支付的费用开具增值税发票,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用水企业缺少增值税的进项税抵扣,从而大大增加了用水企业缴纳增值税的税收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鼓励用水企业采取合同节水管理方式开展节水项目,税收优惠体系中应规定:用水企业支付给节水服务企业的合理支出均可以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3节水器具及技术生产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

针对节水器具及技术生产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鼓励企业生产节水产品、转让节水技术,帮助培育节水市场;二是鼓励企业投入节水器具和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节水技术水平。对应于这两个目标,主要的税收优惠手段就是销售节水产品的收入减计、技术转让收入的免税、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和增值税减免。技术转让的税收优惠已经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中有所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已经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中有所规定。因此无须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销售节水产品收入的加计扣除可以降低节水产品的成本,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节水产品的销售量。参考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行业普遍采用的政策优惠力度,针对节水器具生产企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可以采用即征即退或先征后退的方式。考虑到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鼓励节水企业和生产企业发展,推荐采用优惠力度更大的即征即退方式。

参考文献:

[1]吴伟,吴斌.中国水资源经济安全初探[J].水利经济,2012,30(6):55-57.

[2]马海良,徐佳,王普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2):334-341.

[3]马东景.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水资源使用强度及其收敛性的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2013(6):13-20.

[4]朱厚华.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趋势分析[J].人民长江,2014,45(2):224-226.

[5]关于进一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通告[R].北京: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2000.

[6]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R].北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

[7]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R].北京: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3.

[8]关于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征收管理问题的公告[R].北京: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9]李香云.基于节水优先的我国地方节水政策现状与分析[J].中国水利,2017(11):5-8.

节水合同管理篇2
节水合同管理篇3

我国干旱区的农业节水灌溉任务任重而道远,不仅仅要做好季度性、年度性的节水灌溉工作,还要考虑长远发展,建设更多的节水灌溉工程,加强合作组织,与各个涉及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走上干旱区的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1 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类别

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类别有不同种类的划分,不同类别下的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它的节水效果和农业生产效果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优势,避免各类别下的劣势,下文将对其中的几种模式进行讲解。

1.1 由地方政府牵头的政府与农户之间的直接合作模式

由地方政府牵头的政府与农户直接合作模式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支持,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与农户开展组织合作,这是一种公益性、政策性的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其具体内容就是:地方要增加节水灌溉的资金投入,根据村委会上报的不同村的农业用水情况和地域特征,兴建节水灌溉设备,将工程进行项目拍卖,签订工程承包标准合同,要求承建方除了要兴建工程以外,还要与政府合作进行后期的养护管理,其中政府是首要养护管理者,参与工程的养护管理、二次兴建的决策,当然,在进行工程招标的时候,政府要给予承建方一定的政策优惠,以促进企业还利于民。但是这样打的农业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缺乏实用性,责任不够分明,容易产生合作矛盾。

1.2 桥接式合作组织模式

桥接式合作组织模式是指由中介将农户与节水灌溉工程链接起来的模式,这样的合作组织模式分工明确,实行的是一种责任制的合作组织模式,农户、中介与节水灌溉工程发起者三者之间关系明确、责任清晰、义务统一,共同为了干旱区的农业发展而努力。

1.2.1 合作社带头模式

合作社带头模式是要将农户组织在一起,从中选定有能力的管理者,成立节水灌溉合作社,帮助农民争取节水灌溉工程利益,及时的反馈农户的使用意见和使用需求,同时采取分红利的形式,让农民参与节水灌溉设备的日常养护和监管,保证农户灌溉用水的公平性,启用集体监督的力量,对于坚持采用节水灌溉的农户予以红利奖励,提高农民参与节水灌溉的积极性。

1.2.2 企业桥接模式

企业桥接模式是指企业提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和技术,多农户进行集中划分,承包农户的土地,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每年给农民支付一定的土地租赁费用,与农户签订合同,加收节水灌溉工程使用费用,开展合作共赢模式;另外一种就是企业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免费给农民使用,但是要求农民种植规定的农业作物,然后以一定量低于市场平均销售价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这样农户省去了灌溉用水的成本,企业也得到了实惠。

该模式下的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资金容易出现断裂,造成灌溉停滞,对于农民来水,他们的利益还没有最大化,这是一种不太稳定的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变性因素太多。

1.3 农户牵头组织合作模式

农户牵头的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独立户、联合户、村委带头三种模式。独立户模式就是单个农户在村委会争取的优惠条件下,自行管理节水灌溉;联合户模式是共用一条管道的或者一个工程终端的农户联合起来管理使用节水灌溉工程;村委会带头是指在村委会的带头下全村共同使用管理一个节水工程设备,争取优惠最大化。农户牵头的节水灌溉组织合作模式也会有资金不足问题,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增多了,避免不了有人才其中偷奸耍滑。

2 在干旱区开展农业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的优势

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不仅有利于干旱区的农业发展,给农民带去了利益,各合作组织模式下的农业节水灌溉有利资金、技术和人员上的全面支持,能够使干旱区的农业节水灌溉长期不间断的执行下去。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合作组织模式的农业节水灌溉。

2.1 有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合作组织模式下的节水灌溉采用的是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模式,而这些管理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义务明确。这样的特点方便采集农户节水灌溉的意见和需求,为节水灌溉技术的革新制定方向;与此同时,它还能及时的反馈养护维修情况,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工程的哪个环节需要加固、哪个部分研发是需要使用何种材料等等。总而言之,节水灌溉技术的革新需要合作组织模式的支持。

2.2 衍生不同的灌溉管理体制,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

由于合作组织所使用的合作不同,不同的模式下管理责任人也不同,那么他所管理的着重点也不一样,村民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合作模式自然着重于农户的利益,合作社带头的着重集体的利益,企业肯定是重点关注企业的利益,那么这就致使了不同管理体制的产生,而不同的管理体制他的管理效果就不一样。比如合作社带头是以村集体利益为首的管理体制,它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就是村内节水灌溉工程设备使用完好,集体管理使用意见反馈及时,工程承建单位的养护建设决策全局观念强烈。这样一来,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效果,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工程技术将的到全面发展。

3 深入开展干旱区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策略

干旱区的节水灌溉任务比其他地区的节水灌溉任务都要繁重,而且工程相对复杂,对工程的技术要求高,最好就是能够建立节水灌溉生态循环模式,降低自然水分蒸发,减少人为的水土流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1 增强政府的领导管理能力

不论是何种合作组织模式,政府在其中都要持有强有力的发言权。要建立健全专门管理机构,重点进行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使用和水量使用价格,然后加强对各个组织合作模式下的主要责任人的监督管理,宏观上对节水灌溉进行协调,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包括:资金优惠、技术共享等等,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干旱区的节水灌溉行业,增加项目建设资金,着眼于人民的利益。

3.2 明确使用和管理责任

明确使用和管理的责任需要政府、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共同努力,政府要制定使用和管理责任大纲,各个下级领导责任人要根据政府所制定内容将责任细化,落实在人头上,农户们要按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起基层管理者的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对于破坏或者人违规使用节水灌溉设备的人要严令禁止,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果断报告给上级部门,严肃处理。

3.3 加大财政投入

干旱区的经济发展不如其他地方,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同理,要想使用管理节水灌溉工程,就必须建设节水灌溉设备,拉动地方农业产值。加大节水灌溉财政投入可以分为:技术资金投入、管理资金投入、人员资金投入等几个方面,逐步解决掉资金缺口,为节水灌溉的合作组织模式做好资金支持,给予农户一定的资金优惠,他们才会愿意去使用和管理节水灌溉设备,让干旱区的农业生产模式慢慢的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经济模式。那么政府的财政投入可以从国家资金投放、企业招商引资、社会公益性扶持这几个方面入手,只有集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给干旱区的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开展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4 结语

我国的干旱区基本是我国的重点扶贫地区,农户的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节水灌溉的意识,在开展节水灌溉合作组织模式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农户的利益,只有让农户看见了实质的利益,他们才会去支持这样一份工作。

参考文献

节水合同管理篇4

Key words: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colleges;energy-saving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5-0005-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短缺、能源安全、能源环保等一系列问题[1]。高校是资源占有和能源消耗的大户,涉及面广、数量大、形式多样,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近年来,很多高校意识到节约用能的重要性,加大了用能管理,进行了一些节能改造,但节能效果一般。目前,有很多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掌握着大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适,适用于高校的节能项目。如果由节能公司为高校引进专业的节能项目,将为高校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合同能源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的合作模式,可以解决高校节能资金不足、节能效率不高的问题。

1 合同能源管理简介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猛。[2]合同能源管理是指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按照合同要求采用先进的的节能技改手段和全新的服务机制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项目。节能服务公司提供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定和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用能单位用节能效益支付项目投资和合理利润的能源效率。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行力度,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6月3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出台《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央财政决定安排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

2 合同能源管理引入高校的优势

2.1 高校能耗高,节能潜力大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逐步扩大,用能人数不断增加,用能设备的数量也大量增加;很多高校管理粗放,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较低,导致高校能耗不断上升,高额的能耗费用已成为阻碍高校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投入到节能减排战役中来。(合作双方均能取得较好效益)

2.2 高校用能稳定,易于核定节能量

节能量的计算和核定不仅用于判断项目产生的节能效果,也涉及到节能效益的分配,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用能主要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后勤保障几方面,用能有明显的时间截点、较规律,节能量计算方式简单、清晰。

2.3 高校体制健全,信用良好

合同能源管理签订的合作时间较长,高校体制健全,人员稳定,避免了因客户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带来的风险。另外,高校信用良好,财务制度健全,会按期支付给节能公司应享有的节能效益,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优质客源。[4]

3 高校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所能获得的好处

3.1 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节能技改能带来较大的节能效益,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很多高校没有节能技改方面的预算。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其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来支付节能项目部分或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它的突出特点是:零投入、零风险,一切节能改造均由节能公司承担,且高校能按比例享受节能利润,合同到期后所有的节能设备和节能利润归高校所有。

3.2 引进节能项目,获得较大的节能效益

完善用能管理制度,加大节约用能宣传获得的节能量有限,且无法计量。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会根据学校用能情况,针对性的引进节能新设备、进行节能技改,确保为学校带来较大的节能效益。

4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合同能源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以“职业”两字冠名并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是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一直以来致力于节约型校园建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今后学校能源管理的长期目标。经过长期调研,学校决定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4.1 开水供应系统改造项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有的开水供应是由锅炉提供,学生至开水房打开水。锅炉一年的运行成本约10万元,燃气费25万,学校每年要花费约35万元。2012年1月,学校与南京诚善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由南京诚善科技有限公司独自出资对仙林校区18栋学生公寓安装刷卡式快速电开水器。从前期设备安装位置的确定,设备选型到后期安装、调试、运行及维护均由节能公司负责。改造后,学生公寓共安装电开水器45台,一年设备运行需电费15万元,按此计算,每年可节省能源费用10万元,节能40%,且打水方便,深受学生好评。

4.2 学生公共浴室节能改造项目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共浴室热水供应原由锅炉供应,因学校部分学生公寓洗浴系统已安装到房间,至公共浴室洗澡的学生较少,能源浪费比较严重。2015年3月,学校与南京惠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共浴室安装太阳能结合热泵热水系统。项目由南京惠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额投资,项目的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调试,包括浴室的日常经营、维护、管理均由其负责。太阳能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为浴室提供热水,在光照不足或热水消耗量较大的情况下,热泵开启作为补充。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预计节能效果达30%。

5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运用合同能源管理中模式开展节能工作的启示

①项目的节能效益要好,投资额适中,风险低。合同能源模式是节能项目由节能公司全额投资,其投资额和利润是从用户所节省的能源费用中获得。项目的节能效益好,不仅用户受益,节能公司也能尽快回收投资,获得利润,避免日后可能发生的冲突。②项目的技术成熟,可商业化。在引进节能公司的时候,要对其拥有的技术进行充分调研,采用被市场充分认可,且反复使用的技术。③节能量的计算要精准。节能量的计算涉及到节能公司和用户双方利益,在合同签订时要对节能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明确,确保双方均认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颁布.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6.

节水合同管理篇5

第二,可加快农村建设步伐。水利灌溉工程的科学合理,能够使得农民的种植思想水平被提升,同时种植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升,这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农村建设步伐。

第三,在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方面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水利灌溉工程的利用,农村地区便能够合理应用水资源,同时还能够重复的利用水资源,从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水利节水灌溉系统便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在农村基本水利建设期间,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循环利用的目标。

2 当前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水资源的污染较为严重。有调查显示,每年我国的污水排出量比较大,大部分的污水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处理便直接的排放到河流当中,这加剧了水污染情况,同时也给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西北方向地区的水资源比较匮乏,但尽管南方水资源充足,可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情况[3]。该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实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同时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实施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修建完成以后,由于存在着一定的分散性特点,导致工程管理的困难性不断增加,加之一些农村地区缺少合理截雪的管理制度,致使水利工程建设后,管理工作极为混乱,甚至缩短整个工程生命周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我国水利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欠缺完善性。由于水利建设中,相关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欠缺完善性,导致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管理工作无法有效的实施,更加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分析

首先,需有效提升农民节水意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农村建设发展中极为重要,农民是该项工程服务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水利节水灌溉离不开人的帮助,在此期间人们可以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灌溉工序,最大限度的实现节水环保目标[4]。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期间,作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主人与受益人,农民节水意识的提升,可直接的提升其自身经济利益,这同时也是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保障所在。

其次,重?提升相关建设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期间,相关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极为重要。要在水利节水灌溉中最大限度的保证相关灌溉工程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便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有效的方法,并采取一定的专业技术进行施工。在这一工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并与农民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确保能够科学合理的完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任务。

节水合同管理篇6

经有关专家对我国中水设施调查,发现大多数设施的处理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运行成本偏高。要解决以上问题,需对中水回用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1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

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在住宅和办公楼中应改进马桶的冲洗方式,减少冲洗水量;在宾馆、饭店中,应考虑沐浴污水的处理及回用。

1.1 减少马桶冲洗水量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11 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根据建设部的规定,全部使用冲水量≤9L的马桶,则住宅可节水4%,宾馆、饭店可节水3%,办公楼可节水11%。目前美国及欧洲已经普遍使用6L的马桶,假如到2001年我国实现全部马桶采用6L冲洗水,则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

1.2 厨房、沐浴、盥洗的节水

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若采用充气水嘴,可节水且不减小水柱的直径。

1.3 真空节水技术

为了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1.4 中水处理

在公寓、住宅和宾馆中,排放大量的沐浴及盥洗水,应考虑将其经适当处理后供生活杂用及补充冷却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保洁等。

2 建筑给排水中水系统设计

2.1 系统选择

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

2.1.1 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2.1.2 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2.1.3 无市政管网:

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2.2 中水回用范围

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2.3 水量平衡

因原水和中水用水每时都不是均匀的,而处理设备需在均匀水量负荷的条件下运行,水量平衡措施就成了控制资源和能源浪费的关键。

(1)贮存调节:原水调节池应按中水原水量及处理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得,中水贮存池应按处理量及中水用水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算。原水变化曲线及中水用水曲线可根据排水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参照同地区类似建筑的资料拟定。

(2)运行调节:利用信号控制处理设备自动运行,并合理调整运行班次,可有效的调节水量平衡。

2.4 处理工艺

由于中水原水多采用优质杂排水,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宜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处理工艺: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3 废水集中处理利于节能降耗

3.1 小型废水处理站存在的问题

①调查了3座小型废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均为500m3/d,但正常运行的实际有机负荷只有设计能力的20%~30%,全年水力满负荷运行的时间只有1/4,并且都没有安装变频调节装置,“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

②小型废水处理站都与生产同步,而正常生产企业每周有两天休息,因此每次开车时都有4~6 h甚至更长时间不能正常运行(生物细菌的活性恢复过程),造成能源的浪费。

③废水处理效果都比较好,其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其指标均可达到生活杂用水标准,但多数得不到回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④地下管道的渗漏引起环境污染。

⑤个别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有偷排废水现象,引起环境污染。

3.2 针对小型废水处理站的节能对策

①在进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之前应充分收集有关生产废水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设计能力与实际运行负荷相适应,并考虑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②合并小型废水处理站,使废水集中处理,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③环境保护部门在对企业进行达标排放管理的同时,应设专门机构对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使处理后的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3 废水集中处理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①大量节省建设投资。3座污水处理站的投资总额为300多万元,如果合并处理投资额约为150万元,可节省一半投资。

②节省劳动力。每座污水处理站至少有5人,合并处理后最多只需10人,这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③节能效果显著。可充分利用变频调节装置及计算机控制系统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至少可节能50%以上。

④促进处理后水的回用。全年可减少废水排放量30×104m3,同时可节水30×104m3,CODCr排放量减少15 t,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环境保护部门在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希望能对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宏观调控并给予技术指导,以避免重复投资,在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取消清水池的总排水管的相应措施

清水池的排水管有泄空管、溢水管、盲沟排水管和汇集排除上述三条管道中水的总排水管。

节水合同管理篇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的进步、工业和城市用水量的激增,及引、蓄、提灌溉工程设施的不配套.已建水利工程年久失修、管理不善,造成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农业生产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现象又普遍存在。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故修建及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于织金县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程措施。只有通过小型水利工程措施把分散、零星的水资源利用起来,才能调节全县降雨量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保证农田、旱地作物的需水量,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村人口基本口粮自给。

1.2规划目标

计划至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1.93万hm(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2,恢复106.67hm,旱地新增3806.67hm,果林草地新增9366.67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426.67hm2(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旱地新增440hm),灌溉面积达2.89万hm2:计划至2020年,新增灌溉面积3.33万hm2(其中水田新增5986.67hm,恢复2046.67hm2,旱地新增7600hm2,果林草地新增1.77万hm2),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32Ohm(其中水田新增598@67hm2旱地新增1333.33hm。),灌溉面积达到4-3O万hm。

1.3规划任务

充分利用现有水源工程和引水工程,对其进行维修、改造、续建及配套。在一些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乡镇新建小、微型水源工程以满足其需水要求。规划新建与改造水源工程10040处,改善全县水源调蓄能力不足、供水保证率不高的状况;新建、配套和改造渠系总长1588.46km,输水管道4174.5km。

2工程规划总体布局

织金县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重水源轻引水,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少建或不建,渠系配套不完善,配套率低,渠道渗漏、淤积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根据织金县的实际情况,遵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尊重民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工程总体布置。规划优先在现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实施农业节水,塘坝、堰坝(闸)维修,渠系配套改造,水库渠系配套改造。其次是兴建水源工程。完善、配套田间工程和渠系配套并增设必要的量水设施。实现大、中、小、微结合,新建与挖潜改造结合,进一步增强供水抗灾能力,形成由水库、塘坝、堰(闸)坝等组成的供水体系,实现农业的旱涝保收。项目实施后使得灌区农田灌溉用水、人畜饮水用水有所保证,将有利于改善灌区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灌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认真贯彻环保“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环保对策措施基础上。从环境影响角度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通过该项目实施,拦蓄径流,灌溉了农田,涵养了水系,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了农村的环境条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对促进整个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未出现制约工程实施的重大环境因素。

3加强建设管理及建后管护措施

3.1加强建设管理

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配合,通力协作,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确保农田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见到实效。对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财政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定》、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对工程建设资金按照“三专”管理办法使用;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严把物资、材料采购关,严格按照技术质量标准验收入库;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如有变动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和偷工减料;技术人员在现场作好施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工程竣工后,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凡是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返工。返工的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负责[21。杜绝“豆腐渣”工程。力求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3.2加强建后管理

工程实施后,在工程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按照“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主体和法人主体,实行分级分片管理,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乡镇水利站建设,积极培育和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支持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管理,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2004)19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水管单位性质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对集体管理的小(2)型水利工程由所在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或由乡(镇)人民政府授权项目所在地村委会、村民组或受益户联合体,用水协会等集体组织负责管理,并明确专人负责。

4运行机制

4.1建立高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水管单位要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精简机构,减少成员,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并按国家有关政策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建立起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单位内部要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目标责任管理、经营承包等人事劳动制度改革。以增强管理单位内部活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经营管理,对于小、微型水利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管理单位与工程主管机关签订经费包干和经营承包合同,工程管理单位与承包者签订承包合同嘲。

4.2加强水价改革和水费征收

4.2.1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经费应以征收的水费为主,国家补贴为辅。加强水价改革和水费征收,按照“回收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逐步到位”的原则核定并征收,实现良性运行.保证工程的维护及养护资金。达到以水养水的目的。按照《贵州1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46号)和《贵州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和水费计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黔价工农f20001188号),逐步理顺水价,确保水价改革的顺利推进。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促进节水、统筹兼顾的原则由政府价格主管部l''''q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

4.2.2强化水费计收管理。供水单位与用水户签订供用水合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让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水费的收缴由原来的政府代收逐步改为供水主体自收,由管理机构或用水者协会向用水者直接收取,减少收费环节,提高水费收缴率。提高灌区管理人员及用水户的认识,彻底改变灌区水费收取依靠政府代收、水费低、收取难的状况。积极探索推行灌溉用水水票制。用水户以用水者协会为单位,根据水管单位所配水量到水管单位购买水票,水管单位凭票供水。用水户根据供水量和供水情况,合理确定自己的水量分配,真正体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41。先购票、后供水,水过账清、公开透明,有效维护用水市场,理顺用水制序,使用水户用水放心,缴费明白,并且有效地杜绝了乱摊派、乱收费、搭车收费现象,减轻了群众负担。水费是管理单位自收自支资金.不应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结余资金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但不得用于运行管理以外的开支

4.3加强节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

节水合同管理篇8

一. 供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 供水方式的选择:给水方式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每一种供水系统的利与弊,还需要专家的意见、业主的要求或支持。根据住宅小区建筑的不同特质,科学、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给水方式。

(2) 市政水压:供水系统的节能,也离不开市政水压及余压的利用。住宅小区不同,所需给水压力也有所不同,然而往往小区的供水系统都采用统一标准,致使有些小区供水压力足时依然对其加压,而当市政供水存有余压时,没有将其利用,依然加满压力,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3) 变频泵选择不当:目前广为应用的一种节能给水系统,就是变频调速恒压给水系统。而因变频泵的选择不合理、配置不当,导致其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起到节能的作用。

(4) 缺少资金投入:由于人们以往仅仅注重给水效果,从而对节能这一环节缺少重视,既而缺少资金的投入。没有投资,无法实现给水节能系统的研究、安装与普及。供水项目资金不足,导致给水节能系统难以落实。

(5) 高层式住宅小区:小区住宅建筑高度增高了,给水压力就要增强,给水系统的设计也增加了难度。由于给水节能系统刚刚被人们所重视,其系统的设计水平还难以跟上住宅小区建筑的“增高”速度,从而无法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 节水与节能:

水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消耗体,而节水就等同于节能。

(1) 经济杠杆:

现今我国水价偏低,其价格难以体现水的价值,从而导致人们忽视对水的节约,以至于用水量远远超过实际所需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由此,应该适当提高水价,根据人均用水量制定新的收费制度,可将正常用水量设为“基础范围”正常收费,当用水量超过“基础范围”时,超出部门应以高于“基础范围”的价格收费,以此层层叠加,用水越多,价格越高甚至翻倍,从而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加大水资源教育:

在平淡且规律的生活中,人们渐渐丧失节水意识,往往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或认为自己付了水费,怎样使用都是“天经地义”的。而现实是水资源日渐匮乏,生活用水形式严峻。为提高居民节水的自觉性,学校单位应增添相关节水知识的课程,企业单位应加强相关教育,政府机关应扩大宣传,也可以实施“无水末日演戏”,让小区甚至城市停水一天,从而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水的宝贵,自觉节水,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3)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是节能的关键,如若拥有节水性能,那节能的效果将加倍。而小区住宅内的超市、美发店等商铺与居民用水量大大不同,其能源的消耗也不平均,从而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套给水系统及应用就十分关键。

三. 给水系统:

(1) 高层住宅小区的给水系统分区:

针对高层的住宅小区应采取垂直分区,其目的是保障居民用户卫生器具与给水设备的正常使用。垂直分区可避免压力过高时的能量浪费、居民卫生器具因供水量超过额定范围而造成的浪费。同时可避免居民在开关卫生器具时的水流冲击所造成的器具部件损坏及管道破裂。

(2) 生活给水管道减压节流:

根据建筑供水方面的相关规范,其要求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为0.20~0.30MPa,而高层住宅小区生活给水系统其垂直分区的每个区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所受的静水水压应小于等于450kPa。而卫生器具的正常水压与分区的最大水压不符,其最佳水压适宜在20-30kPa之间。而分区顶层的房屋入户管其进水口水压应大于0.10Mpa。对于水压大于相关规定标准的入户管,需对其使用调压、减压措施,可安装压力调节阀、减压孔板或减压阀,从而避免超压问题,使垂直分区内的压力均匀,以防造成不必要的能耗。

(3) 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能量消耗对于住宅小区给水系统能耗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应选择运行参数、能耗合理的水泵。水泵其工作效率是否高、水泵扬程与流量的设定、水泵的搭配这三方面的合理性关系着水泵的能耗。许多小区常以最大扬程、流量为基础选择水泵,而时段不同用水量也不同,当水量小时,管道的阻力减小,水泵所产生的能量超出需求,从而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水泵应针对住宅小区建筑不同,居民住户类型不同,通过有关计算公式得出数据,依照其数据合理、科学的选择水泵。

(4) 系统材料:

系统所用材料对给水时的能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管材表面粗糙会对水产生阻耗,加大给水时的能耗;管材的绝热性,某些材质的管道热量传导快,从而造成热能的损失;管材的防漏抗氧化能力,管道的腐蚀与氧化不仅会造成管道破损、滴漏,还会影响水的传输,也会产生阻力。如暖气管道需要保温性强的材质,自来水管道需要抗腐蚀、光滑的材质等,根据所需不同,合理、科学的选用系统材质,才可达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5) 利用市政余压:

以往的设计中,需将城市管网水引入生活水池或水箱,再由水泵自水池水池或水箱中抽水,为避免城市管网出现负压,不允许二次加压水泵对城市管网水进行直接抽取,从而浪费了市政的余压。而所有需要二次加压的住宅小区所浪费的压力、能耗算在一起,其损失量相当庞大。而无负压变频给水设施的逐渐应用,不仅能有效的利用市政余压,还可避免生活水池或水箱的二次污染,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现象。然而对于不间断供水的住宅小区,无负压变频给水设施并不适用。

(6) 管网结构优化:

节水合同管理篇9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时控分布不均,缺水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制约因素。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以对水资源的合理要求为动力

节水型社会要形成自我的运行机制,关键是要有合理的动力。从社会运行的角度分析,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一方面与满足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任何需要,不管其程度强弱如何,也不管其满足的态势后趋势。“需要满足”的这种相关不可分割性的特性,决定需要本身必须要推动人们参与这个社会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社会需要之所以成为社会运行的动力,还在于它有一种永不会满足的特性,并不是说一种需要满足了社会动力就要消失了。因此,节水性社会的运行必然以人的需求为动力。

要形成对水资源的合理需求,首先是用水主体要有合理的用水意识。主体意识是用水主体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观念形式,是对水资源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总体意识。全民节水意识是节水型社会运行的“软动力”。其次要有制度的约束。水资源的合理需求难以自发形成,必然通过需求管理来实现,水资源需求管理需要相应的物质技术措施为基础,核心是经济制度安排。

二、以互补性整合为主要整合方式

节水型社会的运行,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社会中存在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这些不同利益主体各有不同的用水需求。在利益存在差别的同时,各利益主体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益一致性或共同利益。协调好社会个体之间、企业之间、个体与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地区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水资源利益关系,使社会在水资源利益上形成协调有序的结构,而不致因水资源的矛盾冲突而破坏用水社会秩序。

从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必须承认人们不同利益与特殊利益,因此,节水型社会的整合方式以互补性整合为主,既要看到用水主体利益的一致性、又要重视利益的特殊性,有效化解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缓解社会用水利益调整过程中的矛盾。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用水行为整合到节水的方向上,同时要高度重视协商、协作和公众参与,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全民节水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公众意识实现利益整合,在重要水事决策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管好和用好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节水型整和机制实质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机制。

三、以利益为主激励手段

节水型社会目标确定后,必须有效的激励社会成员向这个目标努力。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节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予以鼓励,对不节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制裁,才能促进全社会不断节水。激励机制与动力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当人们在主观上具有节水意识,在客观上节水能带来利益时,就把合理需求转化为节水的动力,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是人们行为的向导。节水型社会的激励主要通过利益来激励。要形成这样的激励机制,主要发挥产权的约束和激励功能,通过合理的制度来规范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时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使这样经济利益的变化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经济利益驱动形成节水的激励机制,使节水成为社会主体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明确水资源的使用权,使人们有自觉地节水、保护水的动力。要允许水权交易,培育和发展水市场,水权拥有者可以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将节约的水转让给其他用水户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用水的节水激励机制和从宏观上优化用水结构、促使水资源从低效益的用途到高效益的用途转移资源流动机制。

四、以制度为主要控制方式

实现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强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节约保护行为的控制。首先要控制微观主体的用水行为,不能滥用水。同时要从宏观上控制用水结构,根据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布局,在水资源充裕地区和紧缺地区发展不用的产业,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从而实现从末端节水向全过程节水转变。

社会控制手段包括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三种控制手段。组织控制是一种层级控制,在计划体制下,社会每个个体都从属于某种类型的单位,因此组织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制度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任何特定条件下的管理制度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会影响其控制功能,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实行制度控制要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从总体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有效控制水资源不合理消耗;建立水价调整体系,通过调整体系,通过调控水价来控制水资源的需求,达到防止过度耗水的目的。

在加强制度控制的同时,要加强舆论控制。舆论控制在于通过节水宣传和教育,使节水意识、节水政策法规、节水技术和方法为群众和企业接受,只有这样节水知识才会对群众和企业具体的用水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节水目标。舆论控制是软控制。但节水意识一旦深入人心,被社会个体和企业所内化,人们节水活动就会成为自觉活动和习惯,这种影响比其他“硬控制”要深远持久。

五、政府对水资源进行宏观管理

水资源特有属性和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了政府对水资源应以宏观管理为主,宏观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源供求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管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水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协调统一优化配置是管理的最高目标。

为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国家发展不同时期、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管理侧重点是变化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供给和需求是现代水利的基本矛盾,涉及人与自然的管理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当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处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时,水资源开发和供给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即满足需求是主要矛盾,要达到两个承载能力或其中之一,矛盾就会发生转化,水资源需求和保护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对水资源管理的理念、方针、政策和策略都要随着矛盾性质的改变而调整。

总之,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农业大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而我区属全国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干旱是我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和基本区情,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亟待解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水、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当务之急。

节水合同管理篇10

1.2采取减压措施

在给水系统中合理配置减压装置是将水压控制在限值要求内,减少限压出流技术保障。

1.2.1减压阀。减压阀是一种很好的减压装置。可分为比例式和直接动作型。前者是根据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减压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减压,当用水端停止用水时,也可以控制住被减压的管内水压不升高,既能实现动减压也能实现静减压。

1.2.2减压孔板和节流塞。减压孔板相对于减压阀来说,系统比较简单,投资较少,管理方便。一些单位的实践表明,节水效果相当明显。节流塞的作用及优缺点与减压板基本相同,适用于在小管径及配件中安装使用。

1.2.3采用节水龙头。有实验表明,陶瓷阀节水龙头和普通铸铁水龙头在全开状态下。前者的出流量小于后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压力下,节水龙头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节水量在20%~30%之间,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因此应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压超标的配水点)安装使用节水水龙头可以减少水量浪费。

2减少热水系统的无效冷水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热水供应已逐渐成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调查各种热水供应系统。大多存在着严重的水量浪费现象,比如:我们家在开启热水配置装置后,也就是浪费的水量,无效冷水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想办法从建筑热水系统的各个环节抓起,减少无效冷水的排放。也可以有意识的将这部分收集起来用于厕所的冲洗。

2.1选用支管或立管循环方式

热水系统的循环方式直接决定了无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对大小,目前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中提出了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干管循环—立管循环—支管循环。同时允许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有调查表明支管循环方式最节水,立管循环方式的节水量虽比支管循环少,但投资回收期较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而干管循环方式无论从节水角度还是从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均无优势。无循环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无效冷水量,不符合节水要求,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综合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新建建筑热水系统不应在采取干管循环和无循环方式,而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或立管循环。

2.2对现有的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进行限期改造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公共浴室采用的是无循环定时热水供应系统,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的无效冷水。由于无循环系统管线较简单,故改造工程投资少,收效快,较易实施。

2.3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

为了减少调温造成的水量浪费,公共浴室应采用单管热水系统,温控装置是控制其水温度关键部件。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现有温控装置是不够灵敏的,洗浴水忽冷忽热。因此应积极开发性能稳定-灵敏度单管水温控制设备。目前,我国建筑双管热水系统冷热水的混合方式大多采用混合龙头式和双阀门调节式,每次开启配水装置时,为获得适宜温度的水都需要反复调节,因此应逐步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龙头快速得到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减少由于调温时间过长造成的水量浪费。

3防止二次造成的水量浪费

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用户用水困难,同时受到污染的水将会被排出。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因此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对节约用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1在高层建筑给水中采用变频调速泵供水

水池—水泵—高位水箱加压供水方式是目前高层建筑中使用广泛的供水方式。

3.2新建建筑的生活用水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

4建筑给排水中水系统设计

4.1系统选择

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

4.1.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4.1.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4.1.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4.2中水回用范围

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4.3水量平衡

因原水和中水用水每小时都不是均匀的,而处理设备需在均匀水量符合的条件下运行,水量平衡措施就成了控制资源和能源浪费的关键。

4.3.1储存调节:原水调节池应按中水原水量及处理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得,中水池-存池应按处理量及中水用水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算。原水变化曲线及中水用水曲线可根据排水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参照同地区类似建筑的资料拟定。

4.3.2运行调节:利用信号控制处理设备自动运行,并合理调整运行班次,可有效的调节水量平衡。

4.4处理工艺

由于中水原水多采用优质杂排水,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宜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处理工艺: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节水合同管理篇11

目前,水资源匮乏已对全球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平衡带来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大生存问题。我国作为用水大国,农业是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用水量占据了我国用水总量的70%。可见,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农业对水资源仍然缺乏合理、有效的利用,导致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面对这样的用水现状,加强对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应用

1.1 农艺节水

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技术和覆盖技术。

1.1.1 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加深耕层、疏松土壤的方法,使土壤缝隙中的雨水渗入数量和渗入速度增加,进而使土壤吸水效率提高,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地表径流和水资源浪费现象。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耕、少耕、中耕以及深松,在进行耕作时必须结合农作物和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耕作。没有经过翻转的土层,通常雨水难以渗透到土层深处,针对这一情况,可采用深松的耕作方法。当农作物处于生长期时,则应采用中耕的耕作方法,即人们俗称的锄地。通过这样的耕作方法不仅能够起到松土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水分上升,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灭草作用,对农作物根系进行有效的保护。

1.1.2 覆盖技术

覆盖技术主要包括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等。在农作物处于生长初期时,用地膜或秸秆将其覆盖,保证农作物生长具有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避免不必要的水分蒸发,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培肥、促根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覆盖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节水的目的,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农作物产量。在利用覆盖技术进行耕作时,必须保证其通风性,避免对农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和正常呼吸带来影响。

1.2 工程节水

工程节水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灌水工程、集水工程、输水工程,对水资源流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2.1 输水工程

输水工程的应用主要包括输水管道运输和输水渠道防渗两种技术。管道输水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将低压管道埋入地下的方式进行输水,直接利用管道将灌溉水输入田间。该技术主要用于地表平整地区。例如对菜田、粮田、果树的灌溉等。管道输水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方面的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管道疏通技术进行输水时,必须对管道材质进行严格筛选。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通过将长畦改为短畦、长沟改为短沟的方式,减少水资源运输过程中所出现的浪费现象,从而使灌水利用率有效提高。该技术主要适合在山区水库的水资源输送过程中使用。

1.2.2 集水工程

集水工程主要包括水窖工程、方塘工程以及塘坝工程和拦河引水工程。集水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同时,还能对天然降水进行有效汇集,此外,还可以对地表径流和无效灌溉水源进行拦蓄,从而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2.3 灌水工程

在灌水工程中,灌水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微喷灌、渗灌、滴灌以及小管出流灌等。灌水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灌溉水进行过滤和加压,使灌溉水流经各级管道,对农作物进行灌溉。

2 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展望

2.1 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普遍运用于各个领域,实现信息化的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农业管理节水技术与计算机设备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红外遥感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对土壤、空气以及农作物的水分动态、气象动态以及水分需求量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测试和采集,从而保证农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能够对灌水量和灌水时间进行准确预报,实现对土壤含水量的有效控制,在节水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

2.2 系统化发展趋势

利用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应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使农业管理节水技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因此,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必须实现系统化的发展趋势。完善管理节水系统,落实管理节水政策,实现节水技术的多元化,建立高效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另外,还应对污水、废水进行合理的处理,对地表径流进行有效利用,将生态、节水、环保有机结合,并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还应将现代技术与节水管理结合,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管理节水技术实现系统化的发展趋势。

3 结语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水资源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却尚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农业管理节水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化、系统化的节水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灌溉方式。

节水合同管理篇12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大力组织、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加强节水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全面推动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第四条*市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节水办)作为城市节约用水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本市城市节约用水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指导。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

第五条本市节约用水工作应当在保障合理用水的前提下,减少用水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制定统一的城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对节约用水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计划用水

第八条节约用水实行居民用水户和非居民用水户分类管理的制度。

本办法所称非居民用水户,是指市人民政府规定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的用水户。对计划用水户实行计划管理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本办法所称居民用水户,是指除非居民用水户以外的其它用水户。居民用水户的水价计价方式及节约用水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国家和省尚未制定用水定额的行业,由市节水办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和修订该行业用水定额,并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条非居民用水户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平衡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改正用水浪费问题。

水平衡测试可委托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专业队伍进行,也可由非居民用水户按照市节水主管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自行测试。

第十一条用水计划的下达、核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效率的原则。

用水计划应当满足非居民用水户生产经营合理用水的需求。

第十二条市节水办按照全市年度用水计划、用水定额标准、相应的产业政策、非居民用水户的合理用水水平,于每年的12月5日前向非居民用水户下达下一年度用水计划。

尚未制定用水定额行业的非居民用水户,其年度用水计划参照该用水户上年度用水总量、生产经营状况等予以核定。新设立的非居民用水户,其年度用水计划按照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予以核定。

非居民用水户需要调整年度用水计划的,应当在接到用水计划后三十日以内向市节水办提出申请,并提供水平衡测试报告等相关资料,市节水办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同意调整的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第十三条非居民用水户因生产经营、事业发展需要增加用水计划的,可以向市节水办提出调整用水计划的申请,由市节水办组织节水管理人员对该用水户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核实,确需调整计划的应予以调整。

第十四条因建筑施工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施工设计图向市节水办申请用水计划,市节水办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日内作出决定,逾期未作出决定的视为同意。

第十五条非居民用水户对核定的用水计划持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市政公用局申请复议。

市市政公用局应当加强对市节水办批准核定用水计划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发现用水计划不合理的应当予以调整。

第十六条用水应当计量。使用城市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的用水量,由市节水办参照供水企业或自建设施供水企业提供的计量数据予以核定。

用水计量器具属国家强制性检定范围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强制检定。

第十七条用水计划每月进行考核。市节水办应当及时掌握非居民用水户执行用水计划的情况,对初次超计划用水的,应当查明事实,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确因生产经营、事业发展造成超计划用水的,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其用水计划。

(二)因设备陈旧、老化等原因造成超计划用水的,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给予其合理的整改期限,并指导其进行整改。

(三)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超计划用水的,应当下达书面通知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

第十八条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制度。非居民用水户在接到市节水办下达的超计划用水整改通知书后,在规定时间未完成整改或虽经整改但仍超计划用水的,除按计量交纳水费外,市节水办应该按下列标准征收超计划加价水费:

(一)超计划百分之二十以下的,超过部分按照标准水价的一倍征收。

(二)超计划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四十以下的,超过部分按标准水价的两倍征收。

(三)超计划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超过部分按标准水价的三至四倍征收。

征收超计划的加价水费全额上缴财政。

第十九条非居民用水户取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取水许可手续,所取水量一并纳入该用水户用水计划管理。

第三章节约用水

第二十条市节水办要帮助和指导用水户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加强用水监督和检查,发现浪费水的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一条市节水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按规定向社会公布节水型设备、产品目录,引导用户使用和采用节水型设备、产品。禁止在本市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产品以及未通过节水产品认证、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器具。

第二十二条市节水办要采取措施,推广采用再生水利用技术,鼓励利用再生水,提高再生水的利用率。

第二十三条供水单位应当加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提高供水管网监测、维护、管理水平,完善用水设施,降低管网漏损率,并向社会公布抢修电话,供水设施出现故障后应当立即进行抢修。

市节水办要加强对供水设施维护管理单位节约用水工作的检查,供水管网漏损率应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四条用水单位应设立节水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节约用水工作,建立用水记录和用水统计分析制度,明确用水计划、节水目标、节水措施等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合理用水分析或进行水平衡测试,提高用水效率。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节水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节约用水设施。

第二十五条物业管理单位、房屋产权单位和用水户要加强对内部供水管网、用水设施和器具的维护管理,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降低漏损率,防止水污染。

第二十六条工业企业要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工艺、设备,一水多用,重复利用,降低用水单耗,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第二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器具。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包括节约用水配套设施的内容,建设项目的节水设备未建成或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第二十八条经营洗浴、游泳、水上娱乐、洗车等耗水量高的行业以及以水为原料生产饮料、纯净水等产品的计划用水户,应安装节约用水设施或者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节水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

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用水应当实行装表计量计价。

医院、饭店、商店、公园、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应当使用非触摸式冲洗装置。

机关、部队、学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集中浴室应当安装、使用节水型淋浴器。

第二十九条居民用水户要节约用水,采用节水型器具,不得将生活用水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条市节水办应当建立节水统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定期向市统计局报告本市节水统计报表。

非居民用水户应当建立节约用水管理制度、节水统计台帐,按规定向节水主管部门报送节水统计资料。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企业应当按月向市节水主管部门提供计划用水户的用水量和相关资料。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中,均不得继续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凡达不到节水标准的,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不予供水。

第三十二条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擅自投入使用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规定,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节水合同管理篇13

城市节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节水意识解决不好,节水工作将难以开展。在工作中, 我们把节水宣传当作一项常规性的任务来抓。一是拓宽供水、用水、节水的多项交流、沟通渠道, 推广普及介绍节水经验、方法和良好的用水习惯, 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 提高用户对节水的认识。二是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要求各级高度重视城市节水工作。在电视台上滚动播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口号,在主干道主要建筑物上悬挂节水宣传标语。三是在市级各主要新闻媒体上,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报道,积极宣传城市节水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措施。四是开展对城市用水户进行入户宣传工作。制作节水宣传材料,通过市发放宣传单、入社区进用户等方式向各用水户发放节水宣传材料。五是联合泰城各学校开展一系列与城市节水有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六是举办企业(单位)节水人员技术培训, 通过培训, 提高了节水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为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节水日常宣传同集中宣传结合起来,通过形式多样、以点带面的节水宣传,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投入到节约用水活动中来,使节约用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形成人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法规,规范管理,使节水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我市在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中既有行政手段, 同时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对节水工作进行规范管理。我们在认真总结多年来供水和节水管理工作的基础上, 对早期的供水、节水管理办法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重新进行了修订。根据城市用水实际情况,又先后出台了十几部地方性规范性文件。根据城市节水新的形势要求,依法行政,严格加强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新的城市供水、节水管理办法的实施将使城市供水、计划节约用水工作全面纳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轨道, 使我市供水和节水管理地方法规建设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

一是积极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在用水企业(单位)完成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上,指导企业(单位)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工作,在技术与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节水型企业(单位)的创建活动,各单位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制度,摸清了用水现状,配齐了计量设施,促进了节水科技研究和节水技术改造,推进了循环用水,提高了用水重复利用率,使企业走上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

二是全面发动创建节水型社区、小区。我市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节水型小区标准及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到各社区、小区调研,指导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加强创建组织、宣传等建设。将节水型小区创建与居民节水器具改造工作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水创建活动,为节水型社区、小区创建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鼓励县级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县、市、区开展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并为其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督促各县市区有计划的准备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为进一步推进节水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奠定了基础。

四、加快供水管网和居民“户表”改造工作,降低管网漏失率

我市公共供水企业成立的早, 过去管网材铺设时间长、材质差, 部分已严重老化,爆管和蜂窝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导致供水管道漏损率居高不下。为有效解决管网漏失问题:一是加快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督促供水企业以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在城市综合整治道路工程施工期间同时将部分以往老化的供水管道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二是完善供水管网档案。不能同时与道路建设改造的老化管线,建立了完备的供水管网技术档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分步改造计划。三是加强管网监测。购置先进的检漏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跟踪监测,及时修复。为应对供水突发事件,制定了城市供水应急预案,设立了应急水源地,确保城市不间断供水及安全供水。四是加快居民“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步伐。“一户一表”改造步伐的加快, 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式水价打下了基础, 同样加快了改革用水方式, 强化居民节水意识。

五、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型器具,加快城市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一)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制度,确保新建建筑节水器具达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节水型器具使用普及率达到百分之百,对老式公共和民用建筑中不符合节水型器具的单位和个人, 采用调查摸底, 制定计划。对于仍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要求用水器具的缩减其用水计划。

(二)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中水回用率。近几年来,每年都增加了对中水回用建设的经费投入, 平均每年投入百万元;在城市综合整治工作中,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两侧、河流的两侧,铺设中水管线,有效地节约了城市公共水资源。目前企业(单位) 的中水回用技术也已逐步进入面向全市用水企业(单位) 推广阶段。

六、加强城市地下水管理,实施封停自备井计划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