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的构成实用13篇

工程项目的构成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

1.1.1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结合起来,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对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形成企业的战略依据,方便企业从价值链、战略和成本动因等角度,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1.1.2“人性化”的成本管理意识,公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必须以人为核心,通过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和调动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形成整体性成本管理的模式,以此发现和挖掘每个人的成本管理潜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做贡献。

1.1.3系统环境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需要摒弃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树立系统管理的理念,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确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等,并和生产经营的动态因素结合起来,实施成本的全程管理。

1.2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

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常见的有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管理法和价值工程管理法,主要内容如下:

1.2.1作业成本管理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在了解作业消耗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资源的具体需求,体现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属于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作业中心和成本控制标准,以熟悉施工的流程和计算实际作业成本,从而展开成本方面的业绩评价。

1.2.2目标成本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基于施工成本经营活动,从企业的目标管理体系当中,抽出成本管理目标,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成本管理需要确定和分解成本的目标,并通过对成本目标的控制,针对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人员因素、工程工期和质量要求等,展开全面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全面降低工程成本和提高工程的效益。

1.2.3价值工程成本管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工程价值、功能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从工程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角度,对工程的核心价值功能展开分析,以提高工程的价值,有利于在实现工程功能的同时,节约投资。价值工程的运用,需要确定具体的价值分析对象,并对相关方案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计算施工方案的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最后确定价值分析的对象和制定改进的措施,在公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当中,一方面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工程工期,另一方面减少盲目的投入,避免成本费用的不必要浪费。

1.3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要求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2.3.1为了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促使成本管理工作准确朝着目标开展,通过工作岗位的分工协作,形成职务、责任和权利为一体的结构体系。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掌握公路施工资源的调配权力。二是中级管理层,涵盖技术、财务、施工等职务,以便从不同的管理角度管理成本,提高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执行效应。三是劳务工作层,主要是施工队伍的管理人员和实操人员,通过施工细节的费用控制,全面落实成本管理工作。

1.3.2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有合理可行的制度支撑,以体现出成本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成本管理制度编制的时候,要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成本管理内容,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并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明确的成本管理工作程序,譬如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员招聘和劳务分包等,最后通过考核制度和奖惩方法,对成本管理活动作出评价,目的是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1.3.3信息沟通体系的建立。成本管理工作的涉及面广,需要在收集企业内部信息、市场信息、对手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的基础上,方可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体系,以准确、及时地收集、传递、利用各方信息资源,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2

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成本控制弱化的问题。从整体上讲,企业自身成本控制还处于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的时期。多数企业还是应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比较粗糙、简单的控制成本,没有使工程成本达到最优化的控制[1]。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本控制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人、材料、机械的因素

人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因此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必须注意人的因素的控制,此处人的因素包括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他们共同构成影响工程的最终成本的人的因素。工程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它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影响材料费变化的因素通常有材料的量差和材料的价差。机械费用也是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机械费用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工作效率。确保施工机械完好率就要预防施工机械的非正常损坏;施工机械工作效率低,不但多消耗燃油,而且也会为了弥补效率低下造成更多的施工机械投入,同样也要增加成本[2]。

2.2 施工工艺水平

施工工艺水平对工程建设的成本影响不容忽视,它可以通过调节工程建设工程中人、材、机的消耗来间接影响工程成本,先进的施工工艺对降低工程成本的贡献十分明显。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2.3 项目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能力

成本控制的实施者是项目管理者,项目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能力对工程建设的成本影响至关重要,由于内外部环境复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优秀的项目管理者能够根据工程现状及时对突发事件做出有效反应,所以说项目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能力十分重要[3]。

2.4 其他因素

此外,设计变更率、气候影响、风险因素等也是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

3.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比较

3.1 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的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4]。AHP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有关人员的判断,确定备选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整个过程体现了人们分析—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征[5]。

AHP的关键环节是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AHP的效果。通过分析发现:

(1)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非常困难。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需要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姿max,看?姿max是否同判断矩阵的阶数n相等(若?姿max=n,则具有一致性[6]),当阶数n较大时,精确计算?姿max的工作量非常大。

(2)当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时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使其具有一致性,这不排除要经过若干次调整、检验、再调整、再检验的过程才能使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

(3)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的判断标准:CR

(4)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人类思维的一致性有显著差异。

3.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一种解决复杂决策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是一套针对定性的复杂系统作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7]。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和AHP的步骤基本一致,大体可分为4个步骤:

(1)分析工程项目成本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它是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的矩阵,也称为模糊互补矩阵,即R=(rij)n×n。其中rij 表示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模糊关系,这里采用0.1~1.9标准度法,能准确的描述任意两个因素之间关于某一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

(3)利用加性一致性条件rij=rik-rik+0.5,记ri=rik,做变换rij=将优先关系矩阵转化成模糊一致矩阵。

(4)因素间两两重要性比较rij与因素重要程度权重wi与wj之间的关系为rij=(wi-wj)b+0.5,b越大表示决策者越重视因素间重要程度的差异。根据公式wi=-+rij,a≥(n-1)/2;推导出各因素权重值,a越小表示决策者越重视因素间重要程度的影响。

(5)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得出优劣次序。

通过以上分析,模糊层次分析法同普通层次分析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检验模糊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比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特征向量)更容易;

②调整模糊矩阵的元素可很快使模糊不一致矩阵具有模糊一致性,克服了普通层次分析法要经过若干次调整、检验、再调整、再检验才能使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的缺点;

③检验模糊矩阵一致性的标准较检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判断标准更加科学、准确和简便。

4.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4.1 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必要性

FAHP是一种很容易通过编程实现的建模方式,具有比较好的实用性,能够很好的解决在成本选择问题中的定性与定量的抽象,也能够避免矩阵的一致性困难和建立的矩阵与人的思维差异问题。尤其对于含有定性和模糊问题,需要专家打分测评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2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工程项目成本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有针对性的控制成本,在成本控制中一般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4.2.1 全员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通过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的。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涉及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多个层次并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企业全体员工都必须树立成本控制观念、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按照定额、计划、目标进行管理。从各个层次都塞漏洞、杜绝浪费。

4.2.2 全过程成本控制。成本控制贯穿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伴随着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只有对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促进各项成本措施落实到位,达到预期目标。从总体上说,由于工程项目是连续施工的,因此,对过程的控制就必须是动态的,事后是来不及纠正的。

4.2.3 计划调整。在实施成本控制时,只有按照预算内容实施,才能确保各部门在工作职责内逐项落实。但对成本差异金额较大的事项,以及对单项目标超计划使用的,必须经过规定的手续由专人批准,并对成本目标计划进行调整。

4.3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流程

首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得到影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总目标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这些主要因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及项目后期成本的趋势预测,并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纠偏控制,并提出后期成本控制对策。最后是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价。通过考核成本控制的效果,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利弊,来弥补成本控制的不足,提高成本控制水平。而且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发现成本影响因素分析的不足,从而调整成本控制的重点。这样就形成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流程。

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实际案例分析

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工程成本控制的诸多因素,本文选择了10种因素构成了施工项目成本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一层指标具体如:劳动生产率C1;施工机械利用率C2;材料价格与消耗C3;平均劳动力价格C4;施工工艺水平C5;设计变更C6;项目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能力C7;返工损失C8;风险因素C9;气候影响C10。而一层指标又包含二层指标,劳动生产率C1,包含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记为C11,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C12,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C13,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C14,自然条件C15等。具体操作:(1)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2)由专家小组打分,建立如下优先关系矩阵,并利用加性一致性条件rij=rik-rik+0.5,将优先关系矩阵转化成模糊一致矩阵。按照上文所讲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步骤,得到评判矩阵,如表所示。以此类推,可以求出第二层指标相对于第一层指标的权重,从而求出的第二层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

由此得出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材料价格与消耗,施工机械利用率,平均劳动力价格,劳动生产率,它们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十分显著,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的重点;第二个档次是施工工艺水平,项目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能力,设计变更,它们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也比较明显,管理者应给予一定的关注;第三个档次是返工损失,风险因素,气候影响,管理者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加以控制。

5.结论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系,使管理者有针对性地控制成本,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效率。通过全面评价施工项目的效益,综合评价项目绩效考核,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绩效进行评价,检验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晓静.浅谈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2):23.

[2]孙东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6,03.

[3]杨胜坚.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J].广西交通科技,2009(10):18-21.

[4]AlanWeb.Integrated Cost and Sehedule Control.Engineering Management,[J]2008(12):57-89.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3

根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需要,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成本发生的时间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是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编制计划成本和评价实际成本的依据。计划成本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根据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预先计算的成本,是考虑成本降低措施后的成本计划数,是反映计划期内应达到的成本水平。实际成本是工程施工项目在计划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的总和。把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反映成本的节约与超支情况,把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相比较,可以反映工程施工项目的盈亏情况。

按成本的性质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直接耗用于工程施工并能直接计入工程对象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分包费以及其他直接费等组成。间接成本是指非直接用于也无法直接计入生产对象,但为进行工程施工所必须发生的费用,通常是按照直接成本的比例计算。即项目经理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施工间接费支出。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预算编制办法》,间接成本是以现场经费的形式体现。

按施工项目成本费用目标来划分,施工项目成本还可分为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

按照现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其他工程费,包括冬季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临时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等。

规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费等。

企业管理费,包括基本费用、主副食运费补贴、职工探亲路费、职工取暖补贴、财务费用等项。

2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招投标对成本的影响

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来讲,合理的标价是企业和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公路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建设资金都相对紧张,不能满足按正常建设概预算编制所需的资金需求,所以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公路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多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工程最终中标价都远低于正常预算价。由于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在招投标过程中,各投标单位为了能够中标,竟相压低报价,使得工程造价也不断降低。这对于建设项目单位(或业主)来讲是比较有利的,可以尽可能地节约建设资金的消耗;但对于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来讲,若低于成本价中标,则是非常的不利。不仅会给企业和项目带来严重亏损的风险,还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使施工企业的信誉受损。

因此,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市场价格等各因素,以合理的标价中标。只有这样,企业和项目才有管理的立足点,才能从管理中要效益,成本管理也才能发挥其效果。

2.2.施工组织方案对成本的影响

施工组织方案,主要是指企业为完成项目施工目标,如何进行工料、机及资金等资源配置,采取何种施工方法(特别是冬季和雨季施工以及技术复杂的特殊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施工顺序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决定采用哪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实施哪些技术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工期和安全保证措施等项内容的计划方案。f}l

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单位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和施工安全有保证的施工组织方案。由于施工组织方案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涵盖了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其中任何一项内容不合理,都会对施工项目成本有所影响。同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分析其原因,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实现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目标。

2.3.施工进度对成本的影响

一个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顺利达到预定的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工期。[8]合理制订施工进度目标并确保其实现,往往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进度加快,要比原计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增加直接成本,但间接成本则可能降低;但是若为了减少资源的投入,一些工程施工的直接成本降低,但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延缓,则有可能会影响项目的交付使用,即总工期延长了,同时可能造成其它成本费用的增加而得不偿失。所以施工进度与项目施工成本必须同时兼顾,在项目实施的各个地区阶段分别制定进度计划并付诸实施,对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同时也要将因此而发生的变动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施工项目的既定目标。

2.4.工程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人们对建设工程质量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工程质量是基本建设效益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尽管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每年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施工项目停工、返工,甚至出现重大事故的反面事例仍然层出不穷。纠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认识不足,片面追求项目施工成本的最低化而忽视工程质量所造成的。这种质量成本不仅给企业甚至国家都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巨大浪费,而且给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生存的能力带来了巨大影响

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提高工程质量与降低工程成本是统一的。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施工项目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规范质量管理工作;要加强质量成本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适当增加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减少或避免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内部返工损失和外部索赔损失。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4

Key words: cost integrated control;linear relationship;utility function;Genetic algorithm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052-04

0 引言

密肋复合墙结构工程是一种集节能生态与工程经济于一体的新型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它是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体、现浇的边缘构件、连接柱和楼板组合而成[1]如图1、2所示。该结构具有自重轻,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结构布置灵活;墙体集围护、保温、承重为一体,可取代传统粘土砖,达到节能、节地的绿色建筑要求;采用装配整体式施工工艺,建造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构件可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等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因此对该结构进行成本集成控制尤为重要。

由于密肋复合墙结构建筑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对施工单位来说相比传统结构建筑其施工经验及项目管理经验都相对缺乏,在成本控制方面,项目管理人员一般会套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如工程成本法、挣值法、价值工程法等。但由于密肋复合墙结构建筑独特的构造特点和结构形式,其在施工工艺和施工作业环境方面与其它传统结构建筑有很大不同之处,因此,对密肋复合墙结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集成控制是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成本、进度、质量三者为控制要点,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集成方法论为基础,将集成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模式。该集成系统追求的不是成本这一单一要素最优,而是要同时实现成本、进度、质量多目标的优化。

1 线性关系

本文在建立工期与成本的数学模型时,定义密肋复合墙结构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由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工期效益三部分构成。由于工期效益对于业主来讲属于资金的流入部分,对项目成本支出有减少作用,因此工期效益在成本函数中以成本减少的形式来表示。采用奖励系数来表示工期缩短一天所产生的工期效益。密肋复合墙结构工程是由墙板的预制、墙板的运输靠放、连接柱钢筋绑扎、墙板的吊装固定等工序组成。分析项目整个线性关系时,首先就要分析单个工序活动的线性关系。整个工程项目的线性关系为各个单个工序活动的总和。

1.1 成本―工期函数关系的建立

①工程成本与工期是相互影响与制约的,一般而言,缩短工程工期,人力、机械设备等各种资源的投入量必然增加,从而引起直接成本的增加,同时,随着工期的缩短,现场管理费、临时设施租赁费等间接成本会随之减少,总成本就会形成凹的关系。

1.2 质量―工期函数关系的建立

密肋复合墙结构工程项目的质量是由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决定的。工序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工程总体质量水平。工序质量与持续时间成正相关关系,但无固定的函数关系,如图5(a)所示。假设工序工期与工序质量之间成线性变化关系如图5(b)所示。对质量的量化采用专家估测法来对工程各个工序质量进行评分,即采用0-1的连续数值[3],来表示一项工序的质量优劣程度。越接近1表示工序质量水平越高,越接近0则表示工序质量水平越低,并确定各工序在工程中所占的权重?棕i。

4 优化模型的求解

遗传算法的整体搜索策略和优化搜索方法使其在优化计算时不依赖梯度信息的优势[6],本文应用遗传算法对成本集成控制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4.1 染色体结构

本文采用实值编码方式,每条染色体代表一组选择方案。染色体基因位代表活动序号,基因值代表活动持续时间[7]。

4.2 初始化

选择工作持续时间作为基因值,每个基因值在相应工程活动中持续区间内随机产生,如表1。

4.3 适应度函数

多属性效用函数u(T,C,Q)的最大值为适应度函数。

4.4 遗传算子

遗传算子均按照一定的概率进行,pc为交叉算子,pm为变异算子。该求解模型中由于工作号由基因的固定位置代表,采用一点交叉法,变异算子是工程活动持续时间在其区间内重新随机产生的一个随机值。

4.5 终止准则

算法的终止原则是:最优个体在10代之内没有发生变化时演算终止。

5 案例分析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人民路北段岭村南部的“玉兴花园”以项目5#楼二层施工简化为一个工程项目,间接费率?茁取0.05万元/天,奖励系数?酌取0.1万元/天。工序逻辑关系及相关参数见表2。

5.1 相关数据的确定

①确定关键线路为:墙板预制连接柱钢筋的绑扎墙板的安装连接柱混凝土的浇筑梁板的施工,整个项目最短工期为15.5天,最长工期为24.5天。

②通过表1中各项作业在正常作业时间和极限作业时间下的成本数据确定项目最大直接成本为11.29万元,最小直接成本为10.169万元。

用遗传算法程序求解,最终得到解为U(T,C,Q)=(19,11.151,7.566),各个活动持续时间为(12,1,1.5,3,2.5,0.5,2,2)

根据各项工序的最优成本控制方案,计算出工程项目成本优化后总成本为11.151万元。本文取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5%,根据最佳的质量成本结构:预防成本占10%,故障成本占50%,检验成本占40%,确定项目的最佳质量成本组成,计算结果如下:

项目质量成本=优化后的总成本×5%=0.558万元

项目预防成本=项目质量成本×10%=0.056万元

项目故障成本=项目质量成本×50%=0.279万元

项目检验成本=项目质量成本×40%=0.223万元

5.3 优化方案的评介

从成本集成控制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可以看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理念使用多属性效用函数理论不仅可以克服三个优化目标难于兼顾的困难,而且也使评价函数的实用价值更容易理解。本文对产生的优化方案从成本、工期、质量三方面进行评价。

项目优化后的总成本为11.151万元,比极限作业下的总成本节约了0.914万元,比正常工期下的总成本节约了0.243万元,项目总成本的减少主要是由项目间接成本的减少和工期提前获得的工期效益这两部分组成的。

项目优化后的工期为19天,比正常作业下的工期减少了5.5天,项目优化后的整体质量水平为7.566,比在极限作业时间下的整体质量水平6.9提升了9.65%,优化后的整体质量水平比正常作业下的整体质量水平8下降了5.43%。

6 结束语

密肋复合墙结构建筑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重要的控制内容,本文中成本集成控制是以成本、工期、质量三者为控制要点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均衡优化控制。根据成本集成控制理论建立工期-成本,质量-工期的线性关系,并基于效用理论分别构建成本、工期、质量的效用函数,在多属性效用函数下建立成本集成控制模型,为实现项目成本的定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最后借助正在施工的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人民路北段岭村南部的“玉兴花园”以项目5#楼二层施工简化为一个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模型的构建以及通过对比结果论证该模型的优越性,进而可以在整个项目成本集成控制运用该模型,使其满足质量、工期条件下成本最优。

参考文献:

[1]姚谦峰,张荫.密肋复合板结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社,2014,9.

[2]刘晓彤.铁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动态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3]刘平.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李晓龙,武振业,李亮.基于多属性效用函数的工程合同索赔机理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37(3):323-327.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事后核算为重点,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的算账、报账性成本费用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成本管理未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未能与企业战略相联系;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强调财务方面的信息,忽视非财务方面的信息。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己不适应以“供过于求、顾客需求为导向、国际间分工合作、推行新工艺新技术”为特点的新制造环境,既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又不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为此必须对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功能进行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新的成本管理体系。

        1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

        建筑工程项目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国的施工企业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些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在安全、质量、工期保证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争取降低工程成本,才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我国的施工企业还充分利用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成本管理系统。组织好成本核算,对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各部门经济责任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实现了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通过对哈一建、哈三建、哈五建等相关建筑施工单位的调查,他们几年来重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实行集约化转变,每年的成本费用控制率都在5%以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了企业管理水平。

        但是,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成本控制方法一般分为定性与定量两类。定性方法有专家会议法、主观概率法和德尔菲法等,主要是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情报或意见,进行推断预测。定量方法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即以过去的类似工程作为参考,不能对任一时刻的进度与费用的定性和定量的差异进行分析。

        目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目前建筑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当前,许多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才对己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那时己为时过晚,即所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时就无回天之力了。

        1.2 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较弱 目前,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有编制,也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靠经验,个人说了算,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导致成本管理失控,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症结,更提不出应对的措施。

        1.3 控制方法不完善 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中,成本、进度和质量是分别用不同方法管理的。项目成本应用成本会计的分析方法,把项目进展过程中成本的预计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这一方法应用在项目进程的重点时,无疑是正确的,可以说明最终的费用是节约还是超支。但是,项目控制实际是对项目发展过程的控制。一个项目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其间的内外条件千变万化。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按规定的方向发展,而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的成本预计值与实际值的比较结果,无法说明费用在该时刻的差异是由于进度的超前或落后而造成、还是由于成本的超支或节约而造成,不能给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信息依据,以使项目进展得到有效的控制。

        2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2.1 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所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都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各负其责。强调成本控制,一方面,是因为成本指标的重要性,是诸多经济指标中的必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还在于成本指标的综合性和群众性,既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又要由各部门、各单位共享降低成本的成果。为了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把所有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组织起来,并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

        项目经理负责制是项目控制的特征之一。项目经理负责制要求项目经理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等工作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因为成本失控,必然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难以完成预期的成本目标,更无法向上级和职工交代。

        成本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要求包括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主要包括:①工作人员薪金:指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②劳动保护费:指现场管理人员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保用品的购置及修理费、防暑降温费等。③职工福利费:指按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的福利费。④办公费是指项目经理部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水电书报费等。除上述四项外,还包括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保险费和工程排污费等。

        2.2 建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制 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有时工作责任己经完成,甚至还完成得相当出色,但成本责任却没有完成。例如:项目工程师贯彻工程技术规范认真负责,对保证工程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往往强调了质量,忽视了节约,影响了成本。又如:材料员采购及时,供应到位,配合施工得力,值得赞扬,但在材料采购时就远不就近,就次不就好,就高不就低,既增加了采购成本,又不利于工程质量。因此,应该在原有职责分工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使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都有这样的认识: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要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成本开支严格把关。

        这里所说的成本控制责任制是指各项目管理人员在日常业务中对成本控制应尽的责任。要求根据实际整理成文,并作为一种制度加以贯彻。具体说明如下:①合同预算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②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③材料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④机械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⑤行政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责任;⑥财务成本员的成本控制责任。

        3 结束语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法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效益评价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施工项目控制中在的问题,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完善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从而保证了项目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01).44-45.

[2]吴向东.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战略成本管理[j].2002(01):27-29.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4):231-232.

[4]田世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2-23.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6

1工业工程项目中的钢结构应用介绍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工程项目主要有石油、发电、冶金、化工等。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化工工业项目压缩机房中轻型钢结构构建的机房屋面;发电厂工业工程项目中用于固体储运单元的煤厂也是采用的网架钢结构,这类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构建工业厂房或仓库等建筑物。第二类是服务于电气管道设备的钢结构,这类钢结构是工业工程项目安装过程中的工业金属结构件,此类钢结构主要应用在工业工程项目的设备框架、桁架结构、管道结构、设备支架、料仓、排气筒等工程结构中[1]。

2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造价分析

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所占的造价占工业工程项目总造价的百分比虽然不高,特别是在石油、化工类工业工程项目中,但工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十分高昂,一般的工业工程项目造价都在亿元人民币甚至是百亿人民币,因此,钢结构安装造价所消耗的实际资金数目也是十分庞大的。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安装工程作为其一部分专业项目,钢结构安装的质量对工业项目施工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且工业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较长,工程量巨大,影响工程质量及进度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工业工程项目施工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再加之建筑市场各施工单位之间愈来愈激烈的竞争,许多施工单位在竞标时往往会通过降低自身利润来提高中标的机率,施工单位即使中标,其能够获得的利润也是十分微薄的,有的甚至是保本标,若建筑施工单位在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再不通过加强施工造价管理来控制施工成本,那么,施工单位很有可能亏损作业。建筑施工单位也意识到了加强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现场签证管理十分重视。现场签证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3工业工程项目中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介绍

工程监理工程师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图纸之外的施工项目进行数量确定,并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数量及质量决定工程支付数量的过程即为现场工程签证。工程签证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工程材料签证、工程经济类签证、工程技术类签证。不同种类工程签证具有不同的工程施工管理意义及作用。工程材料签证主要是对工程合同之外额外增加施工材料价格的确定。工程经济类签证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变化以及工程项目增减的确定,引起工程施工项目变化以及工程量增减的原因可能是施工环境的改变、业主的要求、施工图纸设计问题等。工程技术类签证是对工业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项项目具体施工技术的确定。

4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结算造价的影响

工程签证作为工程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工程签证管理与工程施工管理及工程经济效益都有之间的联系。工程施工单位加强现场工程签证的管理,工程造价结算工作与工程成本的控制将会更加高效的进行,建筑施工单位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更大,但若工程施工各单位不重视现场工程签证的管理,工程的造价结算将会受到影响,工程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建筑单位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会直接减少。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所需要的材料是形状不一、性质各异的钢材。钢材的种类有很多,如槽钢、工字钢、U型刚、角钢等。钢材的厚度根据不同工艺需求也不同,如普通钢板、花纹钢板等。钢材从生产到运输最终到钢结构安装,在钢材运输过程需要工程技术类签证,材料价格可能存在工程材料签证,工程项目变动引起的钢结构安装可能存在工程经济类签证,由此可见,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工程签证,加强钢结构安装施工的现场签证管理不仅仅能够减少施工纠纷产生的可能性,其还能够有效的控制钢结构安装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单位经济效益。在钢材料运输过程中,有时可能需要工程技术签证。钢材运输过程需要工程技术签证的现象主要存在于甲供材情况下,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不全面的情况之下,存在因工业项目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范围较大,钢结构材料运输受时间和构件尺寸的限制,需要临时堆放场地或组装拼装场地,产生二次搬运情况,二次搬运的费用一般需要签证,为了保证运输钢材符合工程工艺要求,则需要工程的监理工程师提供工程技术签证。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签证管理还应该尤其注意工程材料签证的管理。在一些包工包料的工程项目中,建筑单位应该特别注意施工图纸中未包括但实际施工额外增加的施工材料的签证管理,若施工单位未对增加材料的签证进行严格的管理,则在最终造价结算时可能会出现纠纷。在实际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是经济类签证。在工业工程项目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常常出现钢结构尺寸变化造成的工程量的增减,材料更换造成的工程量增减等情况,以及存在现场需要对个别构件进行修改和加工的情况,现场加工费比工厂内加工费更高,需要补充签证。而在工程经济类签证中常常出现签证中未标明钢材尺寸数值,材料更换范围及规格要求缺失等问题,钢结构防腐是现场施工必须的主要工程,防腐层的涂层厚度和遍数需要签证,钢结构安装施工中存在的这些经济类签证问题对施工单位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钢结构安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钢材料的特征,并清楚的标识。现场签证直接影响到工程最终的结算造价,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充分重视工程现场签证管理。提升工程现场签证管理水平首先要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的现场签证意识,制定严格的现场签证管理制度,引进专业的现场签证管理人员,并对工程的现场签证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监督,杜绝签证延迟拖延的现象发生,坚决做到现场签证管理及时并准确[2]。

5结束语

钢结构安装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造价结算的影响探究有利于提升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积极探究钢结构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对造价结算的影响对建筑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及其更好的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7

工程造价咨询工作主要是为工程咨询做服务的,其项目大多为一次性的,但就其项目的实际运营而言,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是独立运行的,项目的具体实施是在一个组织环境当中进行,且这个环境是十分广泛的,这就需要我们对项目管理环境有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一、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干系人分析

就工程造价咨询项目而言,其干系人主要是指参与实际项目的相关人员与项目活动有着直接关系而受项目活动影响的相关人员,整个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围绕这些相关人员的需求而展开的,能否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达到项目干系人的期望与能否将干系人相关关系与利益处理得当,对项目实施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讲,与工程造价咨询项目有着较大关系的人主要有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委托方、项目团队、施工单位等。公司经理是较为高级的管理人员,公司经理不仅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促进工程实施与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顺利的合作,而且能够从较高的层次上为项目实施提供较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项目经理是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控制的主要负责人,是有效保证项目准时完成、高质量完成、预算内完成的关键性人员,因此,其是整个项目团队的核心,其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与项目的成败与否有着直接的联系。委托方即客户,工程造价咨询是对工程的相关造价内容提供咨询的服务,其整个服务的相关评价都是围绕委托方而展开的。项目团队主要是指项目的具体执行组织,执行组织的工作能力与协调能力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顺利开展的主要配合人,其项目咨询的结果与施工单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与施工单位的协调与配合是造价咨询工作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此外,除以上相关单位与部门之外,还有诸如设计单位以及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相关的各级管理部门等都与工程造价咨询项目有着重要的关系。总而言之,要对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的相关人员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其公司经理、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对委托方的利益给予充分的考虑,对项目团队与设计单位等具体实施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在人员上为工程造价咨询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有效的人力保障。

二、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的组织结构分析

项目组织结构有很多种,其中较为主要的有三种,分别是职能式组织结构、项目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人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当中较为容易掌握且灵活性更强,而其项目工作人员则只需进行自己有限范围内的工作即可,不需要过多参与其他范围内的工作,且其技术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难度较低,数据库的建立较为容易。同时,由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线较短,其结构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得到较为及时的反映与较为迅速的解决。但这种组织结构主要是侧重于职能的划分,对项目目标缺少清晰的认识,在项目进行过程当中缺少明确的责任人,客户在对项目进行关注遇到问题时难以找到固定的联络点,项目的整体优化管理同样难以实现,此外,各职能之间的沟通不够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较为普遍,因而应用时需要慎重。项目式组织结构则是以项目为主要的划分标准,将项目作为独立单元,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体人员的分配。在此过程当中,项目经理的设置应用于整个项目团队的控制,项目经理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项目进行实时的管理与控制,从而有效实现项目管理的任务。这种组织较为简单,且项目经理在其权利的支撑下通常主动性较强,同时,各环节的工作出现问题时可直接与项目经理进行沟通,从而保证项目的高质量按时完成。但这种项目结构之下,人力、财力等资源较为容易造成浪费,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考虑容易片面。

第三种常用的组织结构为矩阵式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是在职能式组织结构与项目式组织结构的基础之上成立的,是对其两者的结合。换句话讲,这种组织结构是将职能式组织结构的垂直层次与项目式组织结构的水平结构进行了较好的融合。这种结构不仅使得项目目标较为明确,而且使得项目经理的责任更加明确,且为客户与经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最大的可能,让项目进行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较为快速的解决。同时,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与信息的快速高效流动是该组织结构的最大优点。但这种组织结构由于较为复杂,同样具有较难理解、双重职责、成本增加等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来讲,矩阵式组织结构是其较为实用的结构之一,因为我国的造价咨询机构共性较大,对装修、土建以及安装等相关资源利用较多,不仅技术较为复杂而且专业性较强。因而选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能够较为理想的满足工程造价咨询这一行业的需求并提高其管理效能,促进其健康长久发展。

三、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团队建设分析

项目团队即项目组,就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而言,其项目团队主要是为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而设立的组织,不仅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而且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从其时间上来讲,项目任务具有一次性的特性,因为其大多是以特定的项目为目标,在完成其主要项目之后则会自动解散。总体上讲,高质量的项目团队是工程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的必要条件。

具体来讲,工程造价咨询项目团队的发展大致需要四个阶段,分别为形成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表现阶段。形成阶段即其团队的创建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指咨询机构与客户签订合同之后进行,该阶段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团队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在项目实施起初制定周密的计划,以为后期的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准备。磨合阶段主要是指项目目标逐渐清晰而开展的任务分配等环节,项目执行过程当中各员工之间的分歧是较为正常的,解决其分歧提高项目质量则是该阶段的重要任务所在。规范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规范的工作标准进行确定的阶段,是整个工作效率提高与动力增加的关键时期。表现阶段则是在一切沟通、准备等工作进行完毕后,各员工进入角色努力工作的阶段,该阶段的团体已经形成了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其工作效率也是整个工作环节当中最高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吕芹.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06)

[2]张学彬,龚杰,侯春莉.工程造价咨询项目管理方法探讨[J].才智,2012(05)

[3]贾丽霞.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2(02)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8

1现代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现状

1.1项目管理和项目管理体系的概念

项目管理,同时成为ProjectManaged,简称为PM,主要是指为实现对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管理单位借助系统运行的特点和相关理论体系,进行对运行系统的全面分析,确保项目中设计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有利于确保对项目施工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1]。项目管理运用,有利于管理层针对项目实行全面分析和控制,通过相关组织活动以实现项目目标。因此项目管理的运用,对构建项目管理体系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项目管理体系,综合项目管理涉及的项目组织、项目协调、项目施工和控制运行等方面,是对项目施工的施工质量、经济投入和施工工期的科学预估和检验,是检验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2]。

1.2项目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项目管理体系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和检验依据,是确保项目管理稳定进行的理论依据。针对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运行,应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研究,以实现对现代建筑工程运行的系统分析,进而确保现代建筑工程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但是由于项目管理工作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运用,受施工质量管理和相关相关项目的应用的影响,造成项目管理工作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运行不够全面、科学,同时严重制约项目管理体系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指导作用。例如项目管理运行中,由于对施工质量管理不够科学,容易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产生严重的施工维护和返工现象,同时加大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同时容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3]。

2现代建筑工程构建项目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工程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本的科学控制。其中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成本的科学计算,同时加强对施工技术和相关施工管理的指导,确保科学的施工技术、合理的管理政策指导现代建筑工程的运行,实现构建项目体系对现代建筑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其次现代建筑工程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有利于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相关问题的科学处理,实现项目管理体系处理问题的高效性和实效性。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材料和施工管理等问题,容易造成施工过程引发施工质量等问题,构建项目管理体系,有利于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进行完善处理,确保相关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4]。

3现代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

3.1全面分析施工进度影响因素

针对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构建和运行,应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以实现对施工进度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认识,进而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实现对施工进度影响因素的科学处理,有利于确保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稳定运行。例如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和施工材料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受到限制。因此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构建,应加强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气候因素的全面分析,借助相关天气预报和地理特点,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稳定运行。针对施工材料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同时引发施工质量,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构建,应完善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从施工材料的选购、仓库存储、相关维护和施工现场的运用,都应完善对施工材料的管理,确保施工材料在各阶段得到有效管理,有利于确保施工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同时有利于维护施工材料的施工性能,进而确保施工在现代建筑过程中的合理利用。

3.2推动信息技术的运用

针对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构建和运行,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全面分析,同时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效率和准确性。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运用,得益于高效的特点,因此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应加强对信息技术和现代建筑工程的有效结合,确保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得到合理利用。例如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运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集中管理,有利于确保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在相关施工过程中得到合理运用,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数据库,有利于实现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施工设备的及时维护,确保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稳定的施工设备在现代建筑过程中的运用,进而确保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3.3加强对项目风险的分析

针对项目管理体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构建和运行,由于受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影响,同时施工人员施工水平的高低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安全事故。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项目管理系统的构建,应加强对项目风险的全面分析,结合相关施工经验,全面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出相关的针对性解决促使,确保科学处理安全隐患,以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针对风险管理,应运用风险规避和风险控制的方式,实现科学处理风险。风险规避,主要针对风险较大、不易被全面处理进行制定的,以达到最小化得损失经济利益的目的。风险控制,主要针对可控制的风险,运用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实现科学避免风险的发生。

4结束语

现代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实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科学引导,同时有利于科学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实现项目管理体系构建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运用信息技术全面分析项目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同时实现对风险体系的科学管理,确保现代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雅君.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具体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11(02):227-229.

[2]叶邵如.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对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旬刊,2013(33):79.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9

一、项目课程的体系结构

项目课程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科学选择。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学者们常常按照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或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而不是按照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学科的发展往往与生产、生活的发展有所脱节。学科体系的结构即学科结构是指按照学术研究的需要将学科知识分类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项目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与学科课程模式的体系观、结构观截然不同。项目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这里所涉及的职业不是以认识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而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以建设、改造世界为职业工作目标的部分职业。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工作体系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体系。经过比较可见,工作体系是跨学科的,而学科体系是跨任务的。所谓工作结构是指工作体系的内部、外部结构。其外部结构是静态的,是指工作任务的形式、内容结构;其内部结构是动态的,是指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结构。不同于学科结构的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而非人为构建的。揭示客观存在的工作结构的技术是工作分析。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而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目标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两者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那么以工作知识为内容的项目课程的结构必然取决于工作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事物的功能与其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仅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内容的联系,还要关注课程功能与课程结构的联系。也就是说,项目课程的结构也是影响项目课程功能的重要变量。显然,项目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于学科课程,它适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总之,项目课程模式体系、结构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

二、项目课程的内涵要素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其内涵的认识还处在探索、总结阶段。笔者根据有限的资料和实践中积累的理性认识,认为项目课程的理论内涵有五大基本要素: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过程观、策略观。

1.能力观。项目课程的目标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认为综合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包括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单项技能与知识、综合技能与知识;独立学习及获取新技能、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人际沟通、交往、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其二,项目课程落实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合作学习和方法创新的能力。其三,项目课程把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做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的高度统一。

2.结构观。即项目课程的结构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结构,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学科课程的三段式结构深入人心,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进行一场对“结构”的革命。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根本转变;二是实现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就前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建立与职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后者而言,我们的工作是要基于工作体系和工作结构整体化设计而不是局部化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结构的外部结构是开发课程结构的依据;工作结构的内部结构是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实施设计的依据。

3.综合观。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这两个“综合”的载体就是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每一个项目或模块就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项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项目太大会造成综合程度太高不便于教学安排,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项目太小易造成理论与实践、技能与态度和情感的人为割裂,反而做不到“综合”。项目的有关内容要尽可能与职业岗位“接轨”,所有内容安排都要围绕项目学习任务的完成,因此整个项目内容呈聚焦式的结构,而不是发散式的结构。这也是高职教育项目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项目课程的主要区别。需要明确的是,“聚焦”是对于完成学习任务而言的,并不排除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选择不同方法、策略的“发散”;职业态度、情感的培养不仅仅落实在项目的内容上,还要注意外部教学环境的呼应。

4.过程观。项目课程逻辑体系的基础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学科课程以实际存在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为主,以结构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静态的。而项目课程以自我建构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为主,以过程逻辑为中心,其逻辑形态是相对动态的。因此,项目课程开发中,项目的设置以及内容的展开,必须按照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建立一个系统;项目课程实施中,要做到教学过程规律与工作过程规律的结合,要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要做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情境的呼应和协调。

5.策略观。项目课程的一般教学策略是“特殊——一般——特殊”;特殊教学策略有三点,包括课程内容的项目化、学习过程的行动化和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课程内容开发中,先通过工作分析获得工作化的“学习任务”,然后通过组建工作项目 (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将工作化的学习任务转换成课程内容,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典型零件、典型产品和典型服务等。可见,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是通过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具体项目来实现的。项目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学生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项目课程以完成项目所设置的学习任务为学习结果,从而实现了学习结果的具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提升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评价。

三、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

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基本特征可按不同线索加以总结,笔者以学校教育工作环节为线索,从开发主体、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总结了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开发主体多元化。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因此,高职教育项目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社会需求主导”,其开发主体必须坚持多元化,即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在课程开发的不同环节中三部分人员的作用各有主次。同时,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行政部门(或行业协会)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课程结构模块化。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重构”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二,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保留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兼顾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3.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应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如零件、产品、设备、工艺、案例等,从而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开发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

4.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必须做到工学结合,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教学过程而言,必须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做到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的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真正凸显学习者中心地位。就教学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传统教室、专业教室、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

5.课程评价开放化。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其评价标准要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其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其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04).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0

某施工企业,通过投标,中标了一办公大楼的土建及装饰装修施工承包任务。签定施工承包合同后,企业技术部门对承包合同价,投标报价的组成,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测算;为了节省施工成本,企业在项目目标责任书中要求项目经理部降低施工成本8%。

为了达到控制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项目经理部结合该办公大楼的设计结构及施工过程的特点,将该工程划分为挖土和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四部分,即将施工成本降低的总目标值分解到该四部分。如何将总目标值分解到该四部分,即挖土与基础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各部分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值是多少,亦即各部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值是多少?项目经理部采用了价值工程的原理,对该四部分进行了功能评分,并得出了其预算成本。见表一。

二、价值工程的原理及方法

根据价值工程的公式V=F/C(V―价值,F―功能,C―成本),提高工程价值,降低成本的途径有5条。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变;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④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⑤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其中②、③、④条途径也是降低成本的途径。我们应当选择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的工程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寻求成本的有效降低。故价值分析的对象应以下述内容为重点:选择数量大,应用面广的构配件;选择成本高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结构复杂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体积与重量大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对产品功能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构配件;选择在使用中维修费高、耗能量大或使用期的总费用较大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畅销产品,以保持优势,提高竞争力;选择在施工(生产)中容易保证质量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施工(生产)难度大、多花费材料和工时的工程和构配件;选择可利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结构及在科研上已有先进成果的工程和构配件。

三、用价值工程计算该办公大楼的施工成本降低总目标值及分解值

1.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及计算公式V=F/C;成本系数=预算成本/总预算额,价值系数=评价系数/成本系数,评价系数=功能评分/100,计算结果见表二。

2.用价值工程求出降低成本的工程对象和目标:计算结果见表二。

企业要求降低成本8%,价值为13 660×8%=1 092.8万元,即目标成本为125 667.2万元。按评价系数进行分配,见表二。第(4)列和第(7)列之差填入第(8)例。从第(8)例可见,降低成本潜力大的是装饰装修工程,降低成本目标是854.5万元,占降低成本总任务的78.2%;其次是主体结构工程、挖土和基础。地下结构工程的目标成本比预算成本高,故可不考虑降低成本。

四、注意事项

1.用价值工程进行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时,一定要把握好该工程的分部工程的划分,以及各分部工程的功能评分,即在确定降低施工成本的总目标值与分部工程的分解值时,一定要合理地把握,否则会给成本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1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作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直是难点课程之一。主要原因是该课程具有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点密集等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由三大力学和两大结构课程整合而成,既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知识,又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内容,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组织起来,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在学习过程中,以行动为导向,以实际生产的工作任务为主线,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知识与技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实际工作的全过程。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引入该种教学方法,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有效地实现知识向实际应用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整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项目教学的设计是将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化处理的过程。在项目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逻辑应遵循工作逻辑,本文由收集整理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解决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的设计和校核,以及建筑体系及结构构件的构造和施工图读识等内容。由于实际工作中岗位不同、分工不同,所需的知识侧重点也不同,所以教学安排中,在明确总项目的基础上,又可按不同岗位设计各子任务,分阶段逐个完成各子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和归档几个方面。下面就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谈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首先,确定项目任务。项目的制定与选取是否合理直接决定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选择的项目在行业内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应该包括一系列典型的工作任务。选择项目必须以职业定位为基础进行充分的行业调研,通过对行业生产或服务情况的了解,包括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组织形式、工作中使用的工具或设备、工作质量要求、工作职业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工作者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在繁多的工作任务中选出形成该行业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工作任务,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对技术要求作出明确的定位,以此确定典型的工作项目。同时所选项目应实现教学计划内学科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保证学生掌握应学习的内容;另外项目容量不能太大,完成项目所用时间要短,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的心理,不利于项目教学的实施。本课程可设置建筑材料认识、结构体系结构构件静力计算模型确定、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受压构件设计、受弯构件设计、平面桁架设计和砌体结构设计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下面包括若干个子任务。

其次,制定计划。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中每一个项目包含较多的子任务,每个项目所需学时,每个子任务所需学时,都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做出计划。项目的计划不仅包含学时的计划,还包括项目组织的计划,预计学生分组情况、组员的搭配情况、组长的确定、组员的分工、方案设计、搜集信息和资料、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估计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教师都需提前有一定的计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再次,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就是开展项目教学的全过程,这个过程至关重要,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要部分。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新知识的讲解是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也为学生完成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后,由学生完成设计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动手为主,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分组讨论制定项目计划,教师可根据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教师进行调整,指定项目组长,然后给每个组分配项目,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书面项目指导书发给每个小组检查核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小组的项目行动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分工合作,以便于更好地进行项目工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与学生互动交流探讨,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最后,项目完成情况的检查和归档。这个阶段是整个项目活动的总结,是开展项目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的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完成任务的质量、工作的态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汇报材料的制作和表达、合作能力、在小组中协调的能力等。每个小组将项目结果进行汇报,通过汇报学生对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指出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改正错误,同时可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针对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每组成果可以先由该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各小组互评,最后再由教师检查评分。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让学生明确在项目学习中自己的优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小组之中成员的成绩也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的方法形成,充分肯定和鼓励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三、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项目教学法中,对教师、教材、小组人数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2

在项目管理理论下,许多学者、专家、协会都对工程项目做了定义,应用比较多的描述为:工程项目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由专门组织开展的、以工程实体为对象的一次性活动或任务,最终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14]。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研究往往将工程项目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以及项目治理理论的提出,引发了传统研究视角的转变。工程项目中业主方通常采用招标竞争方式选择建设工程的生产者/承包方,而非选择工程产品本身[15]。因此,在新的研究视角下,可以把工程项目看作一种特殊的交易。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工程项目基本的交易特性。首先,工程交易具有较强资产专用性,业主方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是一种资产性投资,工程的选址、设计、招投标、进度安排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次是工程交易具有不确定性,地质条件、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以及工程交易各方的能力、资质,都会对工程交易的进行产生影响;最后工程交易的频率较难估算,根据交易主体交易活动次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工程项目特殊的交易特性导致工程交易产生了巨大的交易费用(图1),因而需要治理结构来“注入秩序,转移冲突”[12],即针对不同特征的工程交易,设计与之匹配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费用。

1.2工程项目交易费用的具体内容

科斯虽然最早发现了交易费用,但威廉姆森率先提出并强调了交易费用概念。在早期分析治理结构的同时,威廉姆森更加强调了交易的重要性,并把治理结构称为一种“交易费用工具”[16]。而后,威廉姆森分析了交易费用的组成,战略性地将交易费用概念转向了应用阶段,威廉姆森的思想为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开辟了一条道路[17],工程交易同样适用于其理论。威廉姆森把交易费用划分为事前交易费用和事后交易费用两个部分。对于工程领域而言,事前交易费用主要在以下环节发生:业主进行投资机会分析、评估而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寻找以及组织招投标确定合适的人(包括设计、施工、咨询、机械设备供应等企业)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与人进行价格谈判所产生的各种费用;业主进行融资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等。事后交易费用主要发生在工程交易达成以后:对人进行监督所耗费的费用;对人进行绩效考核所产生的费用;为处理设计、进度变更所花费的费用;为规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风险所耗费的费用;激励、协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的费用等。

2交易和治理结构及其维度化

2.1交易及其维度化

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建人威廉姆森提出,交易是一种产品/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种技术边界的转移[16],认为区分交易的标准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这三个标准是使交易互不相同的关键性维度,据此可将交易进行维度化(图2)。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亦可从这三个关键维度来进行分析。资产专用性是三个关键维度中最特别的,威廉姆森将其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当投资一旦形成,资产就很难再重新配置使用,因为重新配置将会使资产蒙受重大经济价值损失[16]。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随机发生的不可预测问题,另一种是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一方对于另一方行为决策的无法获知问题[17]。前者具有不可预测性,后者源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投机心理。对于同一种交易,不同的交易主体可能会引起交易频率的重大差别。一般而言,交易频率较大时,设计与维护专门的治理结构是更值得的。

2.2治理结构及其维度化

虽然治理结构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17],但可以明确的是,治理结构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组织交易以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交易效率。所以说,治理结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能以合适/不合适来进行评判。治理结构的区分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即契约方式、调适类型和调适手段交易可以看作是一种契约方式[12],威廉姆森将契约方式分为三种:古典式契约、新古典式契约和关联式契约。不同的交易需要不同的契约方式,形成不同的治理结构。同时,对于经济组织而言,核心问题就是调适。调适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源于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适,二是依靠协调各方关系的协调调适,第三种是前两种的混合形式。不同的调适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治理结构,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无论哪一种调适都需要一定的调适工具来完成,调适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激励,另一类是行政手段。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18],行政手段则主要指命令、权力等控制手段的运用。在自发调适中,激励的作用很明显,但行政手段却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而在协调调适中,激励和行政手段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根据加载的强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差别。

3交易费用理论下工程项目治理结构的基本定位

3.1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关联匹配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逻辑,即交易依赖一定的治理结构来进行,合适的治理结构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进而提高交易的效率。整体逻辑关系如图4所示。根据交易与治理结构的维度化,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类。在古典契约条件下,可以把交易看作一种理想合约。相应地,新古典契约下可以看作长期合约,关联式契约下可以看作关联合约。组织交易的方式(治理模式)也可以分为三种,即市场、混合组织和企业[17]。交易和治理结构的关联匹配,可以约束导致交易费用产生的因素,达到节约交易费用的目标。理想合约不涉及资产专用性,也不需要明确的交易双方,它依赖详尽的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交易。长期合约中引入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原有合同关系有破裂的风险。而关联合约还涉及高交易频率,要求专门并可进行调整的组织来完成交易。具体地,资产专用性强度越高,越应选择特殊的治理结构用于组织交易;交易频率则更多地影响契约模式的选择;不确定性的增强会把交易逐渐推向专用投资[17],故而需要特殊治理,这一点与资产专用性基本吻合。用“+”表示资产专用性强度,不考察不确定性,交易与治理结构的有效匹配关联如表1所示。

3.2工程项目治理结构的基本定位

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这些专用性资产包括专用地点、专用人力、专用实物以及其它特定用途的专用资产。工程交易中,工程项目的地点是固定的,且如果更改将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工程设计、招投标等形成的工程文件具有人力资产专用性,且一般只能运用于所对应工程;特别地,时间因素也会产生较强的临时性专用资产,例如投资型工程会因市场趋势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收益的变化。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决定了工程交易不适应于古典式契约,不能采用市场治理的模式。总体而言,在我国工程领域,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交易频率较低,关联式契约并不适应。同时,工程交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即不确定性),需要工程交易双方设计特殊的治理结构,以解决不确定性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结合图4可以推断,工程交易应该对应混合治理结构,具体为三边治理。从交易与治理结构的匹配关系可以看出,合适的治理结构可以帮助建立工程交易中的秩序,使得工程交易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还可以规避和转移工程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冲突。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治理结构,是降低工程交易费用的可行方案。

工程项目的构成篇13

从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社会监理制度以来,我国的监理实践己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项目监理工作中,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在项目监理机构中推行项目管理,是市场发展的需要。结合本人从事监理工作,特别是担任多个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的实践,对项目管理在监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几点体会:

一、项目监理机构的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这个大项目组织中的一个分支

我国的项目监理工作主要是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监理任务。作为建设项目的负责单位——建设方是建设项目的最终责任人,建设方从可行性研究、计划审批、立项、设计、施工、监理、交付使用整个过程进行控制,而其间的每一个过程的承担单位都可以把该阶段的任务进行项目化管理,监理单位对承担的监理任务在该建设项目中的监理组织机构实行项目管理,则是这个大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因此监理组织机构的项目管理目标就必须完成监理合同的任务要求和政策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而起到对这个大项目管理的任务目标完成进行一个方面的保障作用。

二、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项目的项目管理核心

任何一个项目的管理都有一个最终责任人,就是项目经理,而这个项目经理就是这个项目的核心。项目监理机构的负责人和核心就是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之所以是核心,既是监理机构在政策和法律要求的结果,也是事实上作为一个项目管理的监理机构的实际需要。《建筑法》等相关法规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监理责任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则必须对应地赋予总监理工程师一定的权利。对监理单位来说作为一个项目运行的监理机构,必须有一个全面负责、全面协调的人,而这个人选很自然地落在总监理工程师的肩上。

三、工程建设中总监理工程师面临的风险

1.工程风险和合同风险

工程建设活动中,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及阶段性,从事具体实施人员经验的有限性,使得工程建设过程中本身必然有一定风险。一个工程项目,尽管从准备到具体实施的各个阶段中,人们一直在深人研究、了解,以加深认识,预测各种不利因素,力图减小或化解风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总会出现意想不到或估计不足的因素,如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等等。作为项目总监,如果缺少相应的风险意识,对此没有应急能力,一旦风险出现,则将使监理工作处于不利局面。

为了增强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彼此的信任,有的监理单位对监理委托合同的条款不加推敲,合同条款模棱两可,甚至以业主的口头承诺代替合同条款,随意草签,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相互扯皮,导致监理单位在经济上造成一些损失。

2.监理工作环境引入风险

目前,在工程建设的诸多环节中均存在着不正常的人为因素。这种不符合建设活动客观规律的人为干扰,使一些项目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极易造成工程意外及工程隐患,这种风险是工程意外及工程隐患的责任风险。国内建设市场的现状,使业主处于核心地位,不少业主利用这种有利地位,压低监理费用,在监理过程中随意扩大监理工作范围及工作深度,甚至直接干预具体的监理工作。一些工程承包单位受利益驱动,转包及违法分包工程,大量使用民工。这种状况既增加了监理工作的难度,也加大了工程意外及工程隐患的机率。自然也使监理工作面临更多的风险。另外,工作条件及生活环境造成了风险,如果驻现场的监理人员生活条件较差,没有一个安静和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或工作条件差,没有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办公器具,那势必影响到监理工程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监理工作成效。

3.监理单位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面对业主压低监理费的形势,监理单位为了加大市场占有率,为了生存,只能采用低价中标,监理费用低的结果是苦心经营,亏本收场,想方设法减少项目监理组织的人员及设备的投人,使得一些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可能到第一线,而迫使监理单位现场更多的使用外聘人员或离退休人员,对他们的工作胜任能力很少考虑,同时岗前培训不足,工作经验不连续,人员流动性大。这样,一方面加重了总监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使总监面临更大的个人责任风险。以施工阶段的监理为例,由于现场条件较差,工作强度高,体力消耗大,对老同志而言,不仅易出现人身意外,而且有的部位也不能到现场监督检查;一些年轻同志由于经验不足,容易忽略或看不出被掩盖的问题,致使工程隐患的风险加大。有的监理单位为了迎合业主的意图,对工程质量、工期及投资控制进行不切实际的盲目承诺,如果达不到业主的要求就认罚或赔偿损失,这种做法对监理工作和总监来说将隐含着较大的风险。

四、团队的建设

为了完成一个建设项目的监理任务,监理机构就要作为一个团队建设好,这样才能完成监理合同的约定。项目监理机构的团队建设至少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项目监理机构是一个团结、统一、高效的团队。第二个目的,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组成要能保障监理项目的任务完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项目监理机构的职责确定和工作制度管理必须明确实用,同时沟通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