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工种分类实用13篇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1

一、加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和管理的重要性要点分析

一般来讲,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是形成交通建筑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交通建筑材料是构成交通建筑施工成本的主体且也是形成交通建筑产品的施工基础。交通建筑材料购进需要资金成本,其是交通工程建筑总体资产中的一部分,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的主要特点就是材料流动性较强且其可随相关不定量因素而发生相应改变,但如果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不能进行正确合理分类与管理,就会在提高交通建筑施工成本的同时也会增加交通建筑施工周期。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会加大交通建筑施工项目会计账目记录偏差度,这就会导致交通建筑施工项目建筑材料信息与事实不符。交通建筑施工材料不合理对方会对交通建筑施工进程造成阻碍,当施工人员进行对应施工材料选取时会影响施工时间并极有可能在不需要此类材料施工时却运用此材料加以施工并造成不良施工后果。就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管理而言,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过度积压会加大建筑施工资金成本且会产生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损失状况及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毁损状况等,当新型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出现时便会将其取代。综上所述,加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单位还是对交通建筑部门而言,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分类方法和管理现状

1.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采购分类现状

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类型多种多样且进行相关施工材料选取时其有多种选取渠道。各个交通建筑施工部门及管理机构的交通建筑材料管理方法以及基本核算方法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当我们在进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日常核算时,应按照施工材料购进成本进行具体成本核算,也可运用相应材料购进历史成本入账方式对其加以核算。就交通建筑施工材料采购价格而言,应以当地交通建设管理部门所颁布的条例为购进材料依据,之后在其条规指导下实施交通建筑施工材料采购。进行相应交通建筑施工材料采购时,应对各类交通建筑材料成本和性能进行分类,运用实施成本计算法则合理规划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收发成本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帐薄记录等。

2.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品种类型分类管理现状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型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应运而生,大多数传统交通建筑施工材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传统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已不能适应当前交通建筑施工要求。交通建筑施工方法日渐趋于生产机械化和生产工业化,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半成品采购够方式取代了交通建筑施工原材料进场采购方式。现有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生产模式也由传统现场材料生产加工模式变为优异新型现代化工厂材料生产操作模式。上述交通建筑材料革新手段的出现也使得交通建筑行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面临着巨大挑战。

三、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工作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基本实施策略和解决办法

1.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指标性限额管理办法

当在进行具体交通建筑施工时要对各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消耗实施定额管理策略和管理方针。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较为客观和公正的工作态度,,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理有据的科学交通建筑施工,切记在此过程中不得胡编乱造。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制定应该具有制度严肃性和制度权威性,并要建立职业素质较强和专业技术精湛的交通建筑施工团队,施工团队和施工领导应对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进行准确核实以确保施工材料质量优良,这样会便于后续交通建筑施工操作,应拒绝和权责不明等工作态度产生。最后要提到的就是在进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时要使其具备一定通用性,此时要以施工经验适应施工个案为基本施工原则,不应从施工个案和施工特例中进行消极施工策略提取。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定额制定完成后要保证其相对稳定性且不应对其进行擅自篡改。

2.以经济权重大小为依据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分类管理

此条重点是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之后将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划分为从上到下三类,即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重点管理类型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一般控制类型以及低等级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掌握类型。在进行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分品种管理时应用第一种办法解决,而当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类别进行管理时则需用到第二种解决办法。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根据基本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经济权重大小比值实施材料分类管理操作,采用一般建筑施工材料分类管理形式和灵活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管理形式进行材料分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控制和把握的主要施工目的。我们所说的第一种方法其消耗材料成本金额相对较大,但是其材料产品数量却较少,第二种方法类型中的交通建筑施工材料产品单价适中且材料品种数量大,由于其数量繁多则会导致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总体数额变大以至会对交通建筑总体施工成本造成一定影响。上述并未提及的第三类方法则是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品种繁多的一种状况,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并未有所涉及,因为此种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类型单位造价相对较小且在建筑材料市场中呈凌乱态势。所以我们应该在进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管理过程中应以经济权重为中心,这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交通建筑施工效率和节约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3.加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力度,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分类

要想达到工程按竣工目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控制和分类。针对交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现状,我们应该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加以科学分类以保证施工操作能够顺利进行,建立健全交通建筑工程施工团队规章制度,并应设立专门交通建筑工程材料监管机构,配备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材料监管工作实施。与此同时,相关交通建筑施工工作人员应负起责任来,将所购进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摆放,时刻关注天气气候变化和恶劣因素可能对施工材料造成的恶劣影响等,将施工材料按施工种类和施工类型进行分类,以方便施工所需,避免当需要此种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时却不能及时获取致使工期延误。我们应加大监管力度和审查力度,所以只有加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力度,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分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交通建筑施工材料成本并提高基本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达到交通建筑工程按时竣工目的就应对交通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管理和分类,首先应对加强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和管理的重要性要点信息等加以熟知,并对总结出一套有效的交通建筑施工材料分类工作和交通建筑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基本实施策略和解决办法。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交通建筑施工特点和发展现状,对交通建筑材料分类和管理工作进行详细探讨,希望为我国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华玉磊,张立华.浅谈施工过程中如何管理好建筑材料[J].民营科技.2010(10)

[2]耿睿,胡舒涵.浅谈如何降低建筑材料采购成本[J].中国科技信息.2008(22)

[3]黄胜利.水电施工企业材料的简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0(01)

[4]沈承梅.浅谈钻探施工中的材料管理[J].青海国土经略.2008(04)

[5]宋艳坤.浅谈建筑机械设备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0)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2

原材料的质量监控与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监控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对材料的质检是对整个工程质检的基础。在施工的总体费用中,原材料的使用费用占一半以上,并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所以控制好建筑原材料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总体成本。

1.1 根据用途分类

每一种建筑的原材料都有各自的用途,根据其主要用途可以分为装饰原材料、结构原材料和功能性原材料。其中,装饰原材料又可以分为地砖、墙砖等。功能性原材料又可以分为防火原材料、防潮原材料、防火水原材料、隔音原材料等。

1.2 根据使用位置分类

不用的建筑原材料会用于建筑过程中不同的位置,主要可以分为地面建筑原材料、屋面建筑原材料、墙体所用原材料、吊顶所用原材料等。

1.3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每种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都不一样,主要分为有机原材料、无机原材料、复合原材料(即有机原材料和无机原材料混合)三类。有机原材料包含油漆、沥青、木质建材、高分子建材等。无机原材料包含石头、混凝土、水泥等。复合原材料包含聚合混凝土等。

1.4 根据材料重要性分类

分为主要原材料和次要原材料。另外依据住宅建筑工程材料的标准还有很多分类方式和分类方案,比如可以依照制造工艺或者建筑工程种类,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就要看在实际的住宅建筑工程中哪一种分类方式更符合建筑单位的特点,可以灵活选择。但是一般情况下,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分类会按照化学成分分类。

2 对住宅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监控方式和程序研究

2.1 建筑工程质检控制方法分析

(1)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检查验收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基础工具来检测原材料外观是否合格的方法,原材料的重量、高度、尺寸等外观条件都是显示出是否符合标准的特性。

(2)测验方法。这是质检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质检人员经过具体的测试操作和采取较先进的检测技术,对建筑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这种方法更具备科学性和说服力。

(3)技术管理方法。原材料在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储存过程,在这个期间内,仍然不能放松对建筑原材料的质检,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发生变潮、变质、生锈或者损坏遗失等情况。

(4)联合监控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对建筑原材料质量检测的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联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多方的互相配合协作,从而在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上更有效实施质量监管,实现对原材料质量完全控制。

2.2 建筑工程质检基本程序

任何一家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都要在正式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做好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工期顺利进行。这时会将原材料简单的分为重要原材料和一般原材料。对于重要原材料,要求由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三方的工作人员,同时对生产原材料的厂商进行考核,确定生产厂商的技术硬件和生产产品的质量已达到建筑质量的要求时,进行小规模小批量的样品生产,再将样品由监理单位进行检测,合格后要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这样的建筑原材料,才能流通到施工单位。在建筑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后,一部分直接用于建筑使用,另一部分则需要暂时性的储存。在储存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建筑原材料有质量问题,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都要从头进行测试,再次检验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3 建筑原材料在住宅建筑工程中使用范围的划分

3.1 住宅工程建筑中的常用材料

通常住宅工程建筑的原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石头、混凝土、砖瓦、石油沥青、砂浆等等。

3.2 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主要依据

建筑原材料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控制时要考虑几种依据:第一,国家、政府及住宅建筑行业的标准要求;第二,设计单位要在图纸设计方面提出相应要求;第三,施工单位要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第四,要向国家和省市级政府上交产品质量说明书、质检检测报告和质检复试报告。

3.3 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评价的标准分析

对待建筑原材料质量控制评价的标准分析,主要依据原材料不同的分类等级,例如水泥的质量等级可以分成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和废品。钢筋的质量等级可以分成Ⅰ、Ⅱ、Ⅲ、Ⅳ、Ⅴ级。混凝土合格产品按质量可以分成粗砂、中砂和细砂。防水材料的合格品可以按照外观质量、尺寸大小分成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 结语

近些年来,具备质检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质量资质的机构在逐年增加,提高机构的质检技术水平,是保证建筑材料质量过关的基础。住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关系到住宅工程建设的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人员的生命。作为住宅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要时刻保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信责任的态度,要有责任和义务为施工单位提供质检合格的建筑原材料。作为检测住宅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建设单位,把好建筑原材料质量关,也是对业主安心入住优质工程的一种服务,保证千家万户的住宅安全,是所有建筑相关企业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谢勤娟.抓质量管理,创精品工程.工程质量,2001(5).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3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进步,同时也带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适时加入,不仅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工程的生产成本,节约了施工时间,更从根本上保证了整个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大力研究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基本种类及应用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发展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业不断发展的最强动力,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新型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因此,全面了解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基本种类和现状是实施建筑工程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种类

现阶段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建筑行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这样才能赢得核心竞争力。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种类上来看,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也为施工项目提供了更大范围的发展空间。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国家重点推广的建筑施工新技术有:新型建筑防水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钢结构技术等。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采用最科学、最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能更充分的发挥建筑施工新技术的作用,对实现建筑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建筑施工新技术的现状

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施工的发展进步,我国工程建设部将推广新技术作为重点目标,这使得工程建设在效益方面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果,这对施工企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了非常全面的推动作用。就目前来看,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并不乐观,其中还存在着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影响建筑施工新技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生产成本的资金投入、人才资源和技术创新等。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而言,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建筑施工新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的重要作用,以及忽视了技术创新对建筑施工的影响,这也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社会效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就要掌握好以下方面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防水施工技术、深基坑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屋面施工技术、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

1)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建筑物防水,具体来说就是在建筑物会与水接触的部分采取一定的防水措施,以免被雨水淋湿产生有害裂缝。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对防水施工新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防水施工新技术要做到综合防治,在遵循一定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放排并用的措施,以此达到全面设防的目的。建筑施工防水材料的优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防水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所以,在选择防水材料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选择。

2)深基坑施工技术。

最近几年,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得到了较快发展,深基坑工程具有几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即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等。由于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等特点,使得在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同时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技术难度。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时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尽量避免由于收缩而产生的温度裂缝,以便于混凝土泵送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并对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尽量减少收缩以避免温度裂缝的出现。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的角度而言,最常用的浇筑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混凝土泵浇筑和用塔式起重机浇筑,而在建筑施工中选用哪种浇筑方法,则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

4)屋面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施工是屋面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屋面防水施工一般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种类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高分子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施工新技术打破了固有的传统形式的施工,新型的屋面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原本的防水材料具有了更加显著的性能,也使得屋面施工防水技术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

5)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模板为竹、木模板脚手架等,而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脚手架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新型的工具式模板脚手架技术的及时出现,弥补了传统的脚手架的不足之处,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另外,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中相对发展较快的钢筋连接技术是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即加长丝头型接头和钢筋直螺纹连接。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连接接头之后,需要质检人员对接头进行分批检验,目的是保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质量。

7)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钢结构工程施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现状,钢结构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建筑,在施工时都需要应用到钢结构施工技术。从钢结构工程施工具有的特点的角度而言,钢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节约环保、施工周期短、造型美观,抗震性好,以此看来,钢结构工程施工建筑俨然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类型之一。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新技术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程。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要积极采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最大程度的发挥新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探索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其他发展路径,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从根本上使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实现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4

[keywor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training bas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ining base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我国1993-今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高职教育得到重视,其教学理论逐步完善,课程建设思想逐渐统一,重新提出重视校企合作,但实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作用形制及建筑创作还没有系统的进行归类研究。

建筑类高职院校下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与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经济管理、市政工程技术、机电工程技术、材料工程、热能工程技术等专业类别。每个专业类别下又分设三至四个子专业,几百门课程数量巨大,因此支持完成课程实训任务的实训基地的分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实训基地的分类

(一)按实训地点分类

目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按其实训地点可分为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两大类。现今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3年,多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在校两年内的专业实训内容及课程的试训、实践部分内容将会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完成;一年的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将在校外实训基地(与学校签署基地关系的企业)内完成。

(二) 按实训形式分类

1.认知实训:以课程自身知识能力需求为实践目的的实训,例如实验、认识实习、岗位参观等我们称之为认知实训,实训基地的对应建筑形式类似于实验型建筑;

2.岗位技能实训:根据课程所要求的的岗位能力分专业、分阶段进行操作性实训,这类实训基地称之为岗位技能训练中心,此类实训基地建筑特点是高度的模拟仿真性;

3.生产性实训:真实的从事岗位工作,即顶岗实践,一般在第三年的建筑企业中进行,但是有些学生实践如建筑设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设计实践是可以在校内企业(工作室或入住基地的设计企业)中来完成,这一类实训可以称之为校内生产实训,其特点是实训情境的真实性,与工作过程的真实性。

(三) 按实训建筑类型特点分类

按类型特点划分建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涵盖如下四种基地类型:1.建筑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2.专业工艺实训基地、3.专业生产实训基地、4.设计类专业实训基地。这种分类是将功能相近的实训建筑归为一类,以便于我们对其进行类型特点研究,这四种实训基地类型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与探索的重点。

二.各类型基地的功能

1. 建筑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功能

在建筑类高职院校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最终定位应该是基本建设中施工企业所需的技术岗位: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机械员、测量员、资料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施工企业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对建筑材料的知识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材料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多为建材行业企业中的实验员、检验员,这就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建筑材料的全面知识。这样根据专业及课程需要,学生了解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热工性能、以及其他性能等基础课程的实训部分内容会在建筑材料与检验基地内完成。这一部分的实训内容是以实验、观察、简单操作为主要手段的,因此建筑材料与检验实训基地建筑是比较典型的实验性建筑。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的建筑材料制品需要国家授权的专业检测站进行检测鉴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的社会服务职能,在取得国家相关部门审核批准的前提下,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建筑制品以及其它性能检验的工作纳入实训基地职能范畴之内,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新理念结合材料与结构检验基地建设对外营业的检测站。

基地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的物理与力学性能检验、建筑材料与之品德热工性能检验、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成品检验三部分。

2.专业工艺实训基地功能

专业工艺实训基地包含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基础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防水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砌体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实训基地等实训空间。专业工艺实训基地,是根据课程及工作岗位需要,按照各施工项目的施工工艺而设置的大型实训车间。由于教学中专业课程参观实践环节很难与户外真实工程同步,就算可以进行现场实地观摩,现场中一些隐蔽工程也很难甚至完全不可能看到,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不能与实际工程项目联系上,自然也就达不到岗位练兵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教学矛盾在建筑类高职实训基地内特设立专业工艺实训基地,他将工程项目中常见的施工工艺1:1等化为实物模型,统一置于一个生产车间建筑内,称之为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内又设工艺观摩区、实训操作区、辅助教学区、储纳空间、工具间、卫生间等。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5

1 按建筑技术研制的目的进行分类

任何一项具有价值的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为适应社会和市场要求,这也是新技术研制的目的。这种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目的,确定其研究价值。没有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此方法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节约劳动与资本型建筑新技术。这一类新技术是通过技术移植等方法,寻求新的成本低廉或生产效率更高的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从降低成本或提高生产效率角度进行改进。例如,早拆模技术、爬升脚手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等。第二种,节能省耗型建筑新技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消耗了50%以上的物质原料,而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50%。因此,近几年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新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从墙体材料改革、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与材料的开发到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等,并且这将是未来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如自然光采用技术)、建筑结构(如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施工(如竹胶合板模板技术)等整个建筑过程。

2 按建筑生产要素进行分类

按生产要素分类,就是根据建筑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要素进行分类,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这一类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用途和应用的阶段。此方法可分为5种:第一种,施工新技术施工新技术指在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型的施工机械及应用等。第二种,建筑新材料。建筑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对原有建材材料改进的新材料。第三种,建筑设计新技术。建筑设计新技术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新的理论、经验和理念,以及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技能、手段及方法等,包括规划设计、建筑构造设计、建筑物理等。第四种,建筑新产品。建筑新产品是指建筑业内各专业所生产出的新型的产品中,包括具有新的建筑物形态、新的建筑构件及部品等。新产品在技术指标、性能、结构、原理、规格上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者是填补空白甚至独创的产品。对老产品进行改进,或使其变型、派生、性能有所提高或有新的用途等,都可称为新产品。

3 按建筑技术创造和产生的方法进行分类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6

Research 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LIU Mao1, 2

(1. Schoo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2.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yang 618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information completeness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 low,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s used to collect the various relevant information data of the building project for information fusion and optimization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parameter model is adopted to integrat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each project, establish the 5D relational database (including the parameters such as geometry information, physical information, funding, time and process) of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management, and optimize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e. The performance was tested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used to plan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can contrast with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the actual progress intuitively and quickly,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was realized by acquiring the project basic data rapidly and accurately to save the money and shorten the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Keywords: BIM technology;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schedul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0 引 言

建筑工程施工M度管理关系着整个施工工程的效益和质量,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程开销。工程进度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1?2]。影响施工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比如项目设计规划、土地开发费用的投入、材料费、工程造价以及建筑物体的物理信息、时间、工序等[3]。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影响施工进度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和分析,采用一种数字信息处理手段实现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分析[4?6]。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信息分析基础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数字信息处理模型[7]。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采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施工进度的优化管理和控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8?9]。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信息完备性和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优化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模型规划建筑施工进度,可节省开支,减少工期。

1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

1.1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熵

假设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中建筑工程进度约束数据集[X=x1,x2,…,xn,][n]是数据集[X]的数目,在建筑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约束参量及[X]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P]维矢量,[X]含有[c]个类别,表示建筑物建造的支持向量集属性,把建筑工程施工的约束向量机分为不同的类别属性,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建筑物的物理属性以及施工工期等[7],第[i]个类的中心为[vi=vi1,vi2,…,vip]。构建关联知识库,构建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信息的完备性正交基向量,用[y(k)]表示;[s(k)j]和[y(k)j]表示建筑信息模型系统线性输入和可逆不变性输出,得到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信息的完备性正交基:

[x(k)=[x(k)1,x(k)2,…,x(k)Nk-1]T] (1)

[s(k)=[s(k)1,s(k)2,…,s(k)Nk]T] (2)

[y(k)=[y(k)1,y(k)2,…,y(k)Nk]T] (3)

采用数据离散特征采样方法构建在工程检查区域范围内数据采样的[N]个离散点[A={a1,a2,…,aN},]且满足[a1

[V1={>a1,>a2,…,>aN-1}V2={≥a1,≥a2,…,≥aN}V3={

采用⑹化建模将数据属性并集中的[Dn]按照冲突调用计量区间[dn-max-dn-min?1K]划分为若干个([K]个)数据子集[Ak,][Ak]为工程量信息特征集,满足[A1?][A2?…?Ak=A,]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进行特征分区,当[Ai?Aj=Ω,]其中[i,j=1,2,…,m]且[i≠j,]得到单个建筑施工工程构件[i]的信息熵:

[Hi(x)=k=1Kpkln1pk=-k=1Kpklnpk] (4)

采用簇内数据相干点寻优法对[Hi(x)]求取最大值[max(Hi(x)),]由此采集建筑工程施工相关信息,分析其特征。

1.2 建筑信息融合

在建筑施工进度优化管理中,采用BIM技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协调各专业问题生成协调数据,通过构建参量分析模型融合建筑信息,若各种建筑信息定量值[x∈U,]且[x]是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差异性特征量[C]的随机采样结果,若[x]满足:[x~N(Ex,En2),]信息熵[En~][N(En,He2)],得到使建筑工程在整个进程中信息特征分解的最优化约束条件为:

[f1, μ1

式中:[f2, μ1, μ2]分别表示建筑施工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开销系数,建筑工程集成管理的特征矢量[x1]和[x2]支持度满足[C1(Ex1,En1,He1), C2(Ex2,En2,He2),]通过碰撞检查产生出[n]个信息融合区域,构建模糊函数进行建筑施工约束参量信息的特征筛选和模糊控制[8],当训练数据的特征信息分配在[[Ex-3En,Ex+3En]]分区范围内,采用混沌自相似性融合原理得到建筑信息模型数字信息融合度:

[pi=f(di,d′i)N=Ti,Oj, f1,…,Oj, fn,Ti,…,Ti,On, f1,…,On, fn] (6)

式中:[Ti]表示通过构件信息自动生成的BIM建筑信息[Oj, f1,Oj, fn]共轭梯度边值,用符号表示为[Ti∈][{T1,T2,T31,T32}],[Oj, f1…Oj, fn]为建筑工程进度优化的奇异矩阵双正则函数。

设定二维熵的阈值[H0]进行阈值判断,当[H2

[L1=i=1n(si+p=1silp)] (7)

式中[l1,l2,…,lsi]表示解向量的熵融合特征串长度。

2 数据处理及模型优化

2.1 BIM建筑信息增益计算

对于BIM数据库中的数据标量序列[y1]和[y2,]在特征空间分布的关联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f(y1,y2),]构建建筑工程量信息分布数学模型为:

[yi=f(x1,x2,…,xm)] (8)

式中[m]表示BIM数据的分类属性个数。

根据信息融合结果提取数据训练样本,得到建筑信息模型的齐次线性协调数据标量时间序列表达式为:

[z(t)=s(t)+js(t)?h(t)=s(t)+j-∞+∞s(u)t-udu=s(t)+jH[s(t)]] (9)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上述标量时间序列进行数据聚类[9],根据建筑施工的BIM信息数据的归类属性分为[SC]和[Sr]两大属性种类,构建矩形窗函数[h(t)]进行C均值聚类,假设数据聚类的窗函数的宽度为[T=(2d+1)Ts,][Fs=1Ts,]令[A=a1,a2,…,an]为各种建筑信息的属性集,[B=b1,b2,…,bm]为信息增益的类别集,[ai]的各种建筑BIM信息的归类属性集合为[c1,c2,…,ck,]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得到数据聚类和信息增益的表达式为:

[BIM(B)=-i=1mpi×log2pi] (10)

[BIMA(B)=j=1vBjB×BIM(Bj)] (11)

[Gain(A)=BIM(B)-BIMA(B)] (12)

式中:[Bj]表示训练集中含有[ax]属性中的[cv]值的元素集合;[Gain(A)]表示信息增益量,通过信息增益量控制数据聚类的空间尺度,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2.2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关系数据库及进度优化

在采集的BIM信息数据集合[S]中构建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资金投入、时间、工序等参量的5D关系数据库。以BIM应用为载体,得到建筑质量与建筑工期的关系模型边界条件为:

[RβX=UE∈URcE,X≤β] (13)

[RβX=UE∈URcE,X≤1-β] (14)

为了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把BIM建筑信息参量模型进行整合,输入模型参量信息元[mi,j(1≤i≤n,1≤j≤k),]在项目管理信息化数据库中得到特征分类的判别系数[λi :1≤i≤S,]判别准则[Rj:1≤j≤L,]通过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的参量约束构建约束目标函数:

[Wq=W-X=1γk=1Kn=1Nkpk,n-N-1μ+rμr] (15)

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BIM约束参量模型中寻找所有匹配的特征点对,描述完整的工程信息,得到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几何信息空间更新迭代:

[μk+1=αμ+(1-α)μk] (16)

[σk+1=βkσ+(1-βk)μk] (17)

定x[D=(dγ)γ∈Γ]为物理信息特征空间[H]中向量组成的基函数集,在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型中,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得到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资金投入、时间、工序等参量的5D关系数据库模型的解空间矩阵:

式中:[A]为[m×n]矩阵;[A?A]和[A?A]为奇异矩阵的共轭特征。

考虑在齐次线性子空间的平稳特性,利用三维数字模型预测建筑数据,构建5D关系数据库,实现对建筑施工进度管理BIM信息数据完整、准确地分析和预测,整合BIM模型后,可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逐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

3 仿真实验

3.1 实验环境

利用Autodesk Revit MEP和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结合AutoCAD Civil 3D建立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5D关系数据库模型,凭借BIM直观表达及智能信息管理,选择5 000个数据采集节点进行建筑施工的相关信息原始采样,数据采样对象包括建筑构件的物理信息、工程造价信息、材料成本信息和施工时间进展信息等20万个数据对象,给出其中一段信息的采样结果如图1所示。

3.2 结果与分析

通过数据加载,让参量数据及时进入5D关系数据库,根据BIM技术进行数据加工和信息处理,优化控制建筑施工进度,图2和图3给出了不同模型进行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在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展时间方面的性能对比。

从图2和图3可知,采用本文模型进行建筑施工进度控制,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节省了成本开支,平均成本开支比传统方法节省了22.45万元,降低了工程造价开销,同时提升了项目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平均工期缩短40余天)。

4 结 语

本文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进度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优化建筑施工进度,实现了施工进度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了项目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开支,缩短了工期。

参考文献

[1] 徐家云,邓志勇.基于时变可靠度的桥梁加固经济性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5):162?165.

[2] 邵旭东,彭建新,晏班夫.基于结构可靠度的桥梁维护策略优化研究[J].工程力学,2008,25(9):149?155.

[3] 何辉.建设工程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与对策[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64?66.

[4] 蒋芸,陈娜,明利特,等.基于Bagging的概率神经网络集成分类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3,40(5):242?246.

[5] 陈昊,杨俊安,庄镇泉.变精度粗糙集的属性核和最小属性约简算法[J].计算机学报,2012,35(5):1011?1017.

[6] 徐晓斌,张光卫,孙其博,等.一种误差可控传输均衡的WSN数据融合算法[J].电子学报,2014,42(6):1205?1209.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行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在建筑领域中,各个行业的发展比较快,所以彼此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中要引进现代的工程技术,使得建筑工程在建筑领域中持续发展。

一、现代工程技术的定义

现代工程企业管理内容之中,技术管理绝对是作为重中之重的内容进行实施的。毕竟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性能比较强、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过程。现代工程技术的定义就是人们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或者是利用成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最终实现改造的自然的目的。即也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工程技术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概念,其发展的前景十分可观。特别是将其融入进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其展现出来的优势已经十分明显。其中融合了各种先进成熟的技术,其展现出来的特征有一下几点。(1)可行性;(2)经济性,这一点是因为工程技术必须要将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因此要将技术先进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作为前提,这就充分体现了其经济性;(3)综合性,现代工程技术必定是融合了多项技术,其中不仅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等,同时还需要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现代工程技术中的技术含量将越来越高,同时其综合性将越来越强。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在整个的建筑工程当中,不管是从最开始的设计与施工,到最后的完工,其中融合了多项技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综合性的特点,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进行良好的分类与整理,同时安排建筑施工人员根据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标准的实施,同时再进行质量与施工两方面的监督、检查,这样既能够准确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上,又能够避免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 可以表明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2.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中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其中就能够避免出现一些因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各种工程变更问题。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其中的造价是整个工程建设活动的中心,需要充分保证两者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建筑施工,而只有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才能够保证施工的正常有效进行,避免各种技术上带来的损失,并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益,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经济效益。

3.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建筑物都已经开始向“高、大”方面发展,比起以往的建筑施工技术而言,现代的建筑工程所要求的技术含量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工程为了赶工期进行连续性的施工,将施工质量的保障问题忽略,在交工时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交工时间延误。而将现代工程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先进的技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各项施工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因赶工期而连续加班的现象。因此,可以表明利用现代工程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交工。

三、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具体实践

1. 成组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成组技术就是通过揭示和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按照某种特定的类别进行分类成组,同组事物采用统一方法进行处理,能够大大提高工程效益。在成组技术当中,其核心就是成组工艺,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可以将各种所需的零件、建筑材料按照几何形状、尺寸、精度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作为相似性进行成组归纳。例如,在建筑工程当中,需要用到的各种零件、建筑材料如钢筋等,按照钢筋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分组,然后再进行大批量的加工,这样既能够缩短钢筋加工的时间,同时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进行,还有施工中用到的各种小钉子, 根据钉子类型、大小等,进行成组分类,进行分类的加工,这样可以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根据需求调整加工的数量,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能够保证施工效率。

2.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应用

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并没有那么复杂,但是也同样可以从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的基本定义上进行理解,主要是指通过资源整理以及优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工程施工方管理高速发展的一种技术,其更多表明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业务流程重组技术看重的是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借助了信息技术的手段调和其中的各种关系。借助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质量与安全问题,这代表了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根本性。其次,就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某个具体事情进行追根溯源,不能停留在肤浅、表面的改变或者是调整,而是应该将其中出现的所有的不足、漏洞以及陈规陋习进行改变,将建筑工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构建,应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调整、重新改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3. 即时生产理念的应用

即时生产理念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在建设管理中的效率。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能够及时进行组装的半成品,或者是施工方直接购买能够组装成组装件的建筑材料,例如对混凝土的搅拌,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一方面既能够降低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又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其中的浪费,实现管理与建设的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与进步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采用现代工程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基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建设的效率,为推动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有一定积极作用。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年生.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的综合探讨[J].科技传播, 2010.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8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内容

水工建筑设计内容包含了两大类:平面设计与总体布局。其中,总体布局包含了水电工程建筑物与其他配套设施平面布局两大类,主体建筑物主要有主泵房、闸和配电室等多个建筑物环境;配套设施有管理用房、水电维护设施和生活用房等各项内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一般比较复杂,由电气和水工等专业人才对不同设备进行专业设置,然后根据不同位置中的具体环境由建筑专业和水工专业对建筑物的平面设置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建筑专业主要是研究总体设置中建筑物本身和周围的关系,对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和使用范围等因素进行考虑,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在总体设置中和交通的关系等,做到各方面情况对规范要求的满足。

二、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一)水工建筑理论分析式设计

在水工建筑设计中,理论分析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设计方式,传统的理论分析式设计采用不同科学知识进行研究,随着时代信息化发展,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对设计内容进行创新,设计者需要在传统设计理论前提下进行不断创新,采用新型科研设计成果来实现这一环节,例如,对水工建筑中的环保可以采用太阳能技术。通过对气候数据进行检测来研究环境因素对水工建筑产生的不利影响,并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建筑理论分析设计应达到一定的效果,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成本,这是此种设计转型的方向。

(二)水工建筑实验研究式设计

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实验研究式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水工建筑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理论分析设计对一些可能性的环节进行明确的实践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需要通过对多种可能性总结出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在进行实验研究式设计之前,应对设计假设和一些常规变量进行了解,对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实验假设验证和研究,结合水工建筑实际情况和建筑理论,对实验研究的问题提供一些假设性看法和意见,把这种研究结果作为建筑实施的暂时答案。在对建筑周边进行分析时,会出现多种疑问,设计人员要对这些疑问进行分析和思考。

假设和定理从字面上来讲有很大区别,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没有很大的差异,假设是设计人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思考问题出现原因和发展的可能性总结,由于水工建筑中每一个环节的顺利实施都需要进行事实的验证和真实理论的总结,确保真实性,所以,假设的提出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真实性和科学性。在设计环节中,对同一个问题有多种假设,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多种与之相关知识来对假设的科学性予以支持。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量的变化,因此,采用研究的实验式设计效果最好,是对理论分析设计最好的补充,能够最大程度上放大理论分析设计的局限性。

(三)水工建筑原型观测式设计

在水工建筑业,有很多运行良好和成型建筑,在这些建筑中也经常会使用到原型观测式设计,这种设计主要和前两种设计有关,如果在理论分析式和实验研究式两种设计和实际情况相同的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原型观测式设计,借助参照实例进行原型开展实地观测,从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是对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式两种设计结论的真实性进行必要的检验和分析,对其结论的真实性进行合理的总结并进行设计,需要对水工建筑中各种观测设备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出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隐性规律,从而提高水工建筑设计水平,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水工建筑工程类比式设计

水工建筑原型观测式设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水平,工程类比式设计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对方法的研究有很大的科学性。目前,在对水工建筑工程条件进行选择时,很多情况下采用的是和建造项目比较接近的条件,把运行良好的水工建筑中的一些工程数据参数和有关数据进行合理参考使用,参考的数据只是比较相似,而不是完全雷同,因此不能进行完全抄袭。需要根据不同数据进行合理的变动,不同建筑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比如,建筑周边的气候、水流情况、地理位置和土质情况等各种情况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在进行工程类比设计时要根据实际的建筑条件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

三、结束语:

上文列举了四种设计方法,不同方法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使用时需要相互配合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水工建筑物设计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洞线、坝址和位置等。除此之外,建筑物的选型也比较重要,应根据不同环境中的水势来选择不同结构的建筑,比如,建筑结构的计算、水力计算和工程设计等多种因素。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设计形式有很大的变化,未来水工建筑在设计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攻克多种艰巨任务,因此,水工建筑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不同方式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能量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设计发展的需要,设计出精美的水工建筑。

参考文献:

[1]李唐友. 小型水工建筑设计与施工特点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2:20-21.

[2]李唐友. 小型水工建筑设计问题探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3:240-241.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9

1.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装饰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装饰施工技术包括内外部装饰与屋顶装饰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的装饰施工是建立在建筑构件全部完成的前提下,并需要对构件进行防护,即在满足装饰需求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建筑的防水、隔音保温等功能。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主要在工程主体结构完工之后开始进行装饰施工。但是现代的建筑工程项目大都为高层建筑,因而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装饰施工技术将变得更加专业和复杂。这就需要建筑装饰施工企业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与材料,尽可能的在确保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建筑装饰水平,提高建筑装饰施工的美化效果。

建筑工程项目中装饰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是讲砖墙和混凝土结构表面作为基本层,从内到外对底中面各层进行施工,且采用的装饰施工技术不同,所达到的功能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建筑底层中应用装饰施工技术主要是实现粘结和找平等功能,在中层应用装饰施工技术则是为了达到防水隔音和保温灯功能,而面层则是为了达到保护建筑结构和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装饰施工技术的应用的三大基本层,各层之间是装饰施工技术、材料和设备以及所体现的提点与功能各不相同。由此可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装饰施工技术的应用应结合装饰部位和功能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装饰施工技术与材料和设备等,才能将装饰施工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是最能体现建筑装饰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2.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的装饰施工技术通常分为五大类:清水类、抹灰类、涂裱类、粘贴类、龙骨类。其类型的不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范围也不同,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装饰施工技术应针对其类型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应用,才能将其应用效果达到最大化。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上述五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作出以下分析。

2.1清水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此类装饰施工技术承载着自然而又简约的设计理念,其不仅没有装饰层,而且只有一层薄的保护层对装饰结构进行保护,最常见是就是在建筑外墙施工中的清水砼和建筑内墙的清水砖墙。通过清水砼的应用,能极大的克服一般混凝土的孔洞和露筋等质量通病,确保墙面光滑而平整,能在降低结构厚度的同时提高房屋的利用面积。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此类装饰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技术含量,尤其对测量放线的精准度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监控工作量,在设计模板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刚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应对机械的耐久性和性能进行严格控制,既要保证拆搭方便,还要确保接缝严密和较高的防渗要求,这也是此类装饰施工技术难以一时推广的根源。

2.2抹灰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虽然此类装饰施工技术与一般抹灰施工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此类装饰施工技术时,不仅要保持一般抹灰施工的功能,还要具有鲜明和显著的艺术效果,尤其是在面层的施工与一般抹灰施工存在一定的不同,从面层材料来看,此类装饰施工技术的面层材料为白水泥颗粒和彩色水泥,不仅要精心设计各种材料的标准,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材料的强度与耐久性。

2.3涂裱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涂裱指的是依据装饰设计图纸,选用相应的涂料及配料,运用相关的设备,通过刮、嵌、裱、滚、喷、刷等手段,将涂料涂于建筑物内外墙面、地面及其他构配件上。它不仅要满足防水、防霉、防光等功能,也要保持视觉美观的要求。涂裱装饰一般可分为涂刷和裱糊,其是高于抹灰装饰的施工装饰技术,要求形成一层装饰薄层,具有独特的线条、色彩等艺术美感。

2.4粘贴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粘贴类装饰所用的是水泥砂浆、胶水等胶凝材料,常见的墙面材料有面砖、锦砖类等,面板则由天然或人工的石材制成。墙面的和地面的粘贴装饰基本相似,因其选择的材料和施工手法略有差异,以面砖粘贴为例,其施工过程包括:基层处理、预排、浸泡、晾干、粘贴等。应特别注意材料的和易性和柔性,注意砖缝等问题。

2.5龙骨类装饰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龙骨类装饰一般应用在吊顶、拼板墙面、幕墙等。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龙骨类装饰材料一般有木龙骨、轻钢龙骨和铝合金龙骨三种,有其独到的优点。如轻钢龙骨具有寿命长、防火性能好、装配化施工方便等优点,其施工的程序和要求应满足实际的规范,应十分注意龙骨的防腐蚀、防潮等处理。

3、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装饰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现代建筑装饰施工企业,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结合实际,在保证建筑功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强建筑各结构层的保护,结合工程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类别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才能更好的确保建筑装饰施工质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新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高层住宅楼的质量,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我国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建筑行业如何全面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的新要求。

1 建筑新技术的分类

建筑技术有许多种,狭义的建筑技术指的是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规则、方法、方式、知识以及技术等,广义的建筑技术除了狭义建筑技术之外,还包括了建筑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品、设备以及劳务对象等。建筑新技术的分类包括三种:其一,按照目的分类,按照目的分类能够说明建筑新技术的宗旨,这种分类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节能减耗型新技术,另一种是节约资本和劳动型建筑新技术;其二,按照生产要素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建筑新工艺、新手段;建筑新材料;建筑设计新技术;建筑新产品等;其三,按照建筑技术生产和创造方法的分类,该种分类方式包括以下几种:技术综合性建筑新技术;移植型建筑新技术;仿生型建筑新技术;原理推演型建筑新技术。

2 高层住宅楼的建筑新技术实践探析

(1)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技术在高层住宅楼中工程的应用。工程内墙地下部分采用2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外墙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地上部分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管道井以上各层采用加气混凝土填充墙;室内各房建隔墙采用100厚GRC轻型空心隔板。通过将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技术应用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既减轻了荷载,又降低了工程造价。

(2)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高层住宅楼工程的主体和基础结构的钢筋采用φ20型钢,采用等强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接头的数量总计23651个。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此外,该种建筑新技术具有无明火作业、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的特点。

(3)HRB400级高效钢筋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在高层住宅楼工程的主体梁板和基础筏板上采用了HRB400级高效热轧带肋钢筋,总计用量为569t。通过应用高效热轧带肋钢筋,既能够提高混凝土和钢筋的综合能效,又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自身结构的自重,抑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降低了钢筋的使用量,并减少了成本。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水泥的水化作用,导致放热反应相当复杂,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以及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根据具体状况进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高层住宅楼采用分段浇筑还是整体浇筑,并确定混凝土运输工具、劳动力数量、振捣机械、浇筑设备等,常用的建筑方法是用塔式起重机或者混凝土泵进行浇筑,当大体积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进行表面的抹压或者一次振捣,出去表面的泌水,消除出现的表面裂缝,然后再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定期检测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显著的提高住宅楼的抗震能力,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

(5)新型防水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高层住宅楼的防水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外墙防水技术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在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用先挂上钢丝网,固定好钢丝网之后再进行基面处理,用15%的水泥、20%的108胶水配置成浆体涂刷,基层面处理完成后进行抹灰施工,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大于80%,竖向灰缝和水平灰缝的宽度应该控制在10cm±2cm之间,加气砼砌块墙体能够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增强外墙的防渗漏效果;其二,屋面的防水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该种新型的施工技术首先做好基层、节点以及板缝的处理,涂层的厚度不能小于1.1mm;其三,卫生间防水设计,采用改性沥青卷材SBS防水和聚氨酯涂抹防水;其四,底线是基础筏板防水,采用高分子卷材防水层和C50S8、C40S8结构自防水砼。新型的防水施工技术显著的提高了建筑的防水效果,加快了施工进度,新技术的使用安全、可靠。

(6)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的施工关键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找平压光施工;其二是结构、主体施工的成品保护措施;其三是施工竣工前的面层处理施工。通过增强。楼地面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工程的质量,能够减少居民二次装修时的返工,不仅能够保持室内的净高,还显著的缩短了施工周期。

3 结束语

建筑新技术在高层住宅楼工程的应用发挥了许多的功效,提高了施工质量、提升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等,显著的提高了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被研发出来和应用到高层住宅楼工程中,不断的推进高层住宅楼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晓华.建筑新技术的分类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3(30).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11

一、轨道建设工程中设备分类的现状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组成可分为工程基本设施和运营设备系统两大部分:工程基本设施主要包括轨道、路基、隧道、桥梁、车站、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和车辆段综合基地项。运营设备系统主要包括车辆、供电、通风、空调、通信、信号、自动扶梯、防灾报警、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监控设施和给排水及消防等,所以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设备安装工程是除土建工程以外的第二大工程,相应地,轨道建设工程施工资料也分为两大类:土建施工资料和设备安装资料。

在国家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CJJ/T180-2012)里,施工资料就分为两大类:土建和机电设备施工资料,只是两类资料包含的内容与我们前面的划分有所不同。它将电力安装工程分为建筑电气和供电系统两个部分,把建筑电气纳入土建施工范围,供电系统则纳入机电设备安装范围。

在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分类规则》(DB44/T1308-2014)里,施工资料类别的划分则复杂得多。土建施工范围只包括车站、区间土建、公共区装饰装修三个方面,将通风空调、给排水和消防、建筑电气(简称“风水电”)、车站设备区装修、智能建筑统称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将供电、通信、信号、电梯与自动扶梯、屏蔽门、地铁车辆等统称为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将控制中心、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等的土建与设备安装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称之为复合工程,另外还将人防、轨道、声屏障、钢结构等称为专项工程,与前面四类并列。

在这两个标准里,关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里的设备分类并不统一:国家行业标准里除建筑电气外,其他设备统一称为机电设备。由于建筑电气与土建工程关系密切,而将建筑电气纳入土建工程的范围,使得建筑电气有无类可归的嫌疑。而广东地方标准则将风、水、电等设备称为建筑设备,将供电、通信、信号等称为系统设备。通常,“风水电”也称为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弱电系统,从这些设备的名称来看,也就是说风、水、电也是系统设备,所以,既然系统设备包含了建筑设备,那么就不能将系统设备和建筑设备并列。

这里出现了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机电设备、建筑设备、系统设备,建筑电气与供电系统,究竟如何区分这几个概念呢?

二、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设备的概念

(一)建筑设备。建筑设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系统的总称。建筑设备种类繁多,按其作用可分为改善环境的设备(如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调设备等)、提供工作和生活方便的设备(如电话、电视、电梯和卫生器具等)、增强居住安全的设备(如消防报警、防盗、抗震设备等)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设备(如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等。按专业划分,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三大类。

建筑安装单位的习惯做法是,把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即“风、水、电”统称建筑机电设备(简称建筑设备),与工业机电设备相对应。“风”指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送风、回风、新风、排风及消声、减振和空气净化装置等;“水”指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这里的“电”就专指建筑电气,也就是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弱电设备、电梯和电气安全与建筑防雷等。建筑电气是建筑设备的一个专业组成部分。

所以,在建筑行业里的机电设备和建筑设备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即建筑机电设备,都是指组成建筑物的设备部分,依附于建筑物而存在,是建筑物现代化程度一种标志。

(二)机电设备。机电设备指机械和电力设备的总称。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设备都采用电力作为动力的情况下,机电设备的涵盖范围最广,当然也包含了建筑电气在内,在轨道建设工程项目中,几乎所有设备都是机电设备,那么把机电设备中的建筑电气归入土建范围,而将其他所有设备称为机电设备,有以偏概全之嫌。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1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概述

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所包含的内容页比较丰富,从总体上来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工作包括对房屋总体结构和分部结构优化两个大的内容,其中,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建主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房屋基本结构优化内容。第二,房屋顶部结构的优化。第三,房屋的维护结构、总体结构、细节结构等内容的优化设计。第四,要以房屋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和舒适性要求为基础,对房屋建筑结构的造价进行控制,也就是要对“房屋的造价进行最优化设计”。

之所以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是因为优化设计能够实现对有限的空间和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提高各种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尽量使优化结构下所建筑的房屋能够实现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与传统设计相比能够节省5%~33%的工程造价,因此,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积极应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以推动建筑工程企业的常远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2.常用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

常用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有很多种,不同的优化技术产生的实际建筑结构设计效果也是不同的,而由于各种优化技术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与房屋建筑结构相结合时就需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而基本优化技术的应用分为以下两种。

2.1概念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设计技术指的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实践经验,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并优化选择方案的过程”。概念设计技术在房屋结构中主要应用在房屋结构布置、房屋结构的细节处理、荷载量的确定、参数选择等部分的设计中,在进行概念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房屋施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2.2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设计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中进行应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应用在房屋的抗震性设计当中,如果房屋抗震性能差,在发生地震时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抗震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发生地震的随意性是非常大的,不同地区的地震等级、破坏能力等都是不同的,这就给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数据的计算难度也非常大。概念设计是“综合考虑决定抗震性能的各种因素和造价因素,选择抗震性和经济性最强的方案。”因此,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概念设计优化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所应用的主要思想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实这种思想也是多途径设防的思想,多途径设防思想是指“在发生大地震时,先破坏房屋次要的结构,消耗地震能量,尽量保证房屋的主体结构不遭到破坏。”

3.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进行的,比如可以从节能环保角度进行优化设计、从信息化自动化角度进行优化设计等等,具体而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

3.1优化选择房屋建筑结构类型

不同的形式的房屋建筑结构类型是会产生不同的造价管理模式的,而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常用的结构类型有如下几种,第一,剪力墙结构类型。该类型主要应用于高层房屋建筑中,所依托的基础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该种优化结构类型同“短肢剪力墙”结构类型相比就有抗震性能强、钢筋材料使用数量较少等特征。第二,框架结构类型。这种类型主要优点在于开间大、灵活布局、造价较低等优点,但是该结构类型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柱的截面面积比较大,抗震能力相对较薄弱。第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类型。这种类型的结构是对剪力墙和框架两种结构的优化组合,其能够综合以上两种结构类型的优点,结构布置比较合理,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强,该结构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抗侧力能力比较强。

综上所述的三种房屋结构类型,无论是哪种都会有优点和缺点,在进行结构类型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从建筑质量和建筑成本两个角度出发优化选择,对于建筑质量一定要符合业主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而对于建筑成本控制来说,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投资水平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等进行分析和选择,最好是实现利益均衡。

3.2积极应用信息优化技术

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变量比较多,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考虑到房屋建筑结构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因素,在优化设计中就应该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应用一些参数定义软件,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设计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节能结构设计的优化

节能结构设计的优化是需要以绿色建筑理念为基础,并积极应用设计学中的方法。首先,优化布局和表面形状。布局就是指建筑的主要朝向,受到我国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保证房屋的阳光照射量的通风良好,房屋的朝向尽量要朝南。表面形状的优化就是要保证所设计的房屋建筑外表面积不要接受冷风的直接朝向,这样就能够减少热能的消耗,起到节能效果。其次,维护结构设计。维护结构主要指的就是门窗和屋顶,对于门窗而言,在房屋朝南的方向所设置的门窗要尽量要大和多,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吸收阳光辐射,朝向北的就要减少门窗,防止热量的流失,材料也要选择保温效果好的。屋顶的设计可以采用架空的方式或者是铺设循环水管,夏天降温冬天保暖。

4.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房屋建筑中结构设计的优化是需要综合进行的,虽然本文简单的提出了三点优化策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房屋建筑工程特征所要求的优化方式也是不同的,还需要设计人员在优化设计之前对房屋建筑工程实际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翁维素.运用系统思想,优化工程结构设计,实现节约目标[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03).

建筑工程工种分类篇13

一、轨道建设工程中设备分类的现状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组成可分为工程基本设施和运营设备系统两大部分:工程基本设施主要包括轨道、路基、隧道、桥梁、车站、主变电站、控制中心和车辆段综合基地项。运营设备系统主要包括车辆、供电、通风、空调、通信、信号、自动扶梯、防灾报警、屏蔽门、自动售检票、监控设施和给排水及消防等,所以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设备安装工程是除土建工程以外的第二大工程,相应地,轨道建设工程施工资料也分为两大类:土建施工资料和设备安装资料。在国家行业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CJJ/T180-2012)里,施工资料就分为两大类:土建和机电设备施工资料,只是两类资料包含的内容与我们前面的划分有所不同。它将电力安装工程分为建筑电气和供电系统两个部分,把建筑电气纳入土建施工范围,供电系统则纳入机电设备安装范围。在广东省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分类规则》(DB44/T1308-2014)里,施工资料类别的划分则复杂得多。土建施工范围只包括车站、区间土建、公共区装饰装修三个方面,将通风空调、给排水和消防、建筑电气(简称“风水电”)、车站设备区装修、智能建筑统称为建筑设备安装工程,将供电、通信、信号、电梯与自动扶梯、屏蔽门、地铁车辆等统称为系统设备安装工程,将控制中心、变电所、车辆段综合基地等的土建与设备安装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工程,称之为复合工程,另外还将人防、轨道、声屏障、钢结构等称为专项工程,与前面四类并列。在这两个标准里,关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里的设备分类并不统一:国家行业标准里除建筑电气外,其他设备统一称为机电设备。由于建筑电气与土建工程关系密切,而将建筑电气纳入土建工程的范围,使得建筑电气有无类可归的嫌疑。而广东地方标准则将风、水、电等设备称为建筑设备,将供电、通信、信号等称为系统设备。通常,“风水电”也称为通风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弱电系统,从这些设备的名称来看,也就是说风、水、电也是系统设备,所以,既然系统设备包含了建筑设备,那么就不能将系统设备和建筑设备并列。这里出现了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机电设备、建筑设备、系统设备,建筑电气与供电系统,究竟如何区分这几个概念呢?

二、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设备的概念

(一)建筑设备。建筑设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系统的总称。建筑设备种类繁多,按其作用可分为改善环境的设备(如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空调设备等)、提供工作和生活方便的设备(如电话、电视、电梯和卫生器具等)、增强居住安全的设备(如消防报警、防盗、抗震设备等)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设备(如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等。按专业划分,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三大类。建筑安装单位的习惯做法是,把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即“风、水、电”统称建筑机电设备(简称建筑设备),与工业机电设备相对应。“风”指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系统,包括送风、回风、新风、排风及消声、减振和空气净化装置等;“水”指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产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热水供应系统;这里的“电”就专指建筑电气,也就是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弱电设备、电梯和电气安全与建筑防雷等。建筑电气是建筑设备的一个专业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行业里的机电设备和建筑设备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即建筑机电设备,都是指组成建筑物的设备部分,依附于建筑物而存在,是建筑物现代化程度一种标志。(二)机电设备。机电设备指机械和电力设备的总称。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设备都采用电力作为动力的情况下,机电设备的涵盖范围最广,当然也包含了建筑电气在内,在轨道建设工程项目中,几乎所有设备都是机电设备,那么把机电设备中的建筑电气归入土建范围,而将其他所有设备称为机电设备,有以偏概全之嫌。(三)系统设备。系统设备是指某些设备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共同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它是一组机电设备的统称。所以,系统设备是相对于单台套的设备而言的,单台套的机电设备不能称为系统设备。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只有车辆段里的一些检修设备是单台套的设备。所以系统设备与建筑设备不构成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不能作为同一级分类类目来设置。(四)建筑电气与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就是电源经过主变电站、开闭所、牵引、降压变电所等层层降压,通过接触网等送达轨道交通车辆运行所需的“工业用电”设备安装、运行系统;而进入建筑物供电线路之后的设备供配电、动力照明等低压、智能建筑等弱电安装部分,称建筑电气,与建筑物相对应,也可以理解为“民用电气”。在一般小型建筑工程项目中,只有建筑电气的施工内容。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我们可以这样划分整个工程中的电力系统:高、中压变配电系统及提供地铁车辆设备运行所需的电力设备系统(供电系统)、低压系统(建筑电气)、弱电系统三部分。其中弱电系统,根据设备不同的服务范围,单体建筑物的弱电系统即为建筑物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或办公条件,称之为智能建筑;为地铁车辆运行提供服务的弱电系统,根据涉及的专业不同,分别称之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等系统。因为在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自动监控、火灾报警等弱电系统是由线路控制中心统一控制的子系统,而不是单独作为一个车站建筑附属物而存在的,因此与单体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即智能建筑)应有所区别。所以本文所指建筑电气概念里不包含弱电系统,将其原有范围进行缩小。弱电系统与机电设备、建筑设备、系统设备一样,他们相互之间是包含或交叉关系,不能同时设置为同一级档案类目。

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设备的分类

通常,机电设备分为建筑机电设备和工业机电设备两大类。相应地,我们也可以将轨道建设工程中的设备进行相应的划分:建筑机电设备和运营机电设备,简称建筑设备和运营设备。即根据设备投入使用产生的功能来划分:为企业经营提供舒适、安全的办公条件和生产环境的设备称为建筑设备,并且与土建工程密切相关的,如:建筑电气、通风空调、给排水、智能建筑、电梯、消防、人防等设备,这些设备间接地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而另外一些设备直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则称为运营设备,如:通信、信号、供电、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地铁车辆及检修工艺设备等。个人认为,对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设备进行这样划分很有意义。

四、正确划分设备类别的意义

(一)正确划分工程项目中设备的类别,是为了更合理地设置设备档案的类目。在《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里,把企业所有档案类目设置成十大类,即文书档案的党群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科技档案的产品管理、科研管理、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以及财务档案、人事档案,也就是所谓的十大类法。这种分类方法延用到今,作为工业企业档案分类的一个原则,大多数不同性质的企业都可以作为档案分类的参考,虽然具体到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可能需要对类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但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建设或生产型企业来说,这十大类资料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只不过侧重点不同。但由于基本建设和设备仪器这两个类目之间关于设备的概念没有明确,所以在具体地进行归档资料的分类时,就有点模棱两可。比如:“风水电”、电梯等是归入基建类还是归入设备类?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建设单位干脆将两者合二为一,直接以建设项目为类别,不再区分基建和设备。以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为例,在很多城市的轨道公司把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作为一个建设项目,与此项目相关的所有资料纳入一个大类:建设项目类,也就是说把与这条线路相关的项目前期、基建、设备、科研、声像等所有资料组合在一起,与公司文书、财务、人事等其他类档案并列。这样做有这样做的合理性,符合项目档案成套性原则,但也会造成不属于轨道项目的设备、科研、声像等资料等无类可归的现象,还需在轨道建设项目的类目之外,设置相应的类目与之相对应。也有的轨道公司只把基建和设备两类合并成建设项目类,在此类目之下设二级类目施工类,然后再分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也就是设备类目仍然设置在项目类之下。这样分类的话,上面所说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不属于轨道项目的设备无类可归。所以,明确了设备的分类,即将所有的设备划分为建筑设备和运营设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进行设备档案类目设置:我们可以将轨道建设企业全部设备分成三部分:建筑设备、运营设备及其他公用(或通用)设备。由于风、水、电(通风空调、给排水、建筑电气)建筑设备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与土建工程密不可分,所以建筑设备安装资料与其相应建筑物的土建施工资料集中在一起,作为基本建设类。此类先按项目集中,再按土建的单位工程进行划分,结合专业进行分类组卷,也就是说某一单体建筑物、车站或区间等单位工程里,土建施工资料,风、水、电、智能建筑等专业设备安装资料全部包含在内。设备仪器类:把供电、通信、信号、综合监控等运营设备作为设备仪器类。与基本建设类并列作为一级类目。此类目之下,按项目设置二级类目,项目之下按设备专业设置三级类目,即供电、信号、通信等;车辆及工艺检修设备,可以分别作为两个专业,与通信、信号等专业设备并列,另外再设一个通用设备(或其他设备)类与项目并列,归集那些不属于某一项目专用的设备。即还是按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进行基本类目设置,基本类目之下,再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既符合了《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的基本原则,杜绝了部分设备资料无类可归的现象,也避免了设备、科研、声像等类目的重复设置问题。(二)正确进行设备分类,统一了设备类档案的分类标准。将轨道建设项目的设备划分为建筑设备和运营设备,建筑设备与建筑物作为一个整体,按土建的单位工程组卷,而运营设备作为一级类目设备仪器类,在按项目归类之后,则按专业进行分类组卷,不用与建筑设备混在一起,造成同一级类目下分类标准不统一、建筑设备先按土建的单位工程进行分类组卷、运营设备按设备专业进行分类组卷的局面。(三)正确进行设备分类,将设备仪器单独作为一级类目,不用根据项目施工标段来划分资料类别,使档案分类标准能够落到实处。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庞大,施工单位众多,每个单位承包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某一单体建筑或某一专业全部工程,经常是一个施工单位承包几个专业中的一部分工程,如一条线路的风水电安装工程就分成几个标段,分别由几家施工单位承包几个车站的风水电安装工程,另外从方便施工的角度,风水电安装工程中还包括车站设备区装修等内容。在有些轨道建设单位,因为施工单位承包的内容复杂,很多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管理资料、原材料等无法拆开,无法拆分到具体的单位工程进行分类组卷,所以就按施工标段进行组卷编号,建设单位也只得按竣工文件移交先后进行排架。所以,如果按标段来进行归档资料的组卷,那么档案分类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将设备仪器设为一级类目,先按每个项目进行集中,再把每个设备专业作为一个类别,那么,安装单位将自己施工中形成的资料按专业编制流水号。建筑设备先按土建的单位工程分开,再按专业编制流水号,这样就与其他标段的编号互不干扰,方便了竣工资料的整理移交,也方便了工程竣工验收。当然,档案排架必须等某专业所有标段都完成档案验收之后才能进行,需要占用很大空间来进行中转,也增加了档案人员的排架工作量。所以标段划分的任意性导致工程资料分类收集、整理组卷和排架的难度及工作量大增,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建设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在项目招标前期就应当进行此方面的考虑,尽量按单位工程或专业进行标段的划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项目档案分类落到实处,使项目档案分类有了实际意义,使档案分类标准能够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180-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1308-201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分类规则[S].广州: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2014.

[3]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国档发〔1991〕20号.

[4]邵正荣,张郁,军.建筑设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