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教育实用13篇

新方向教育
新方向教育篇1

    传统德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强调权威,强调统一,强调服从,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德育观。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淹没,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和道德的堕落。传统德育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种无视人的主体性,无视道德系统的发展性,是一种“目中无人”的德育价值观,这与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道德品性日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态极不适应,越来越受到挑战,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反思过去,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德育教育创新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必要性。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从创新角度看,重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非常重要,“人是千差万别的,人的客观生长环境赋予了每个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甚至是潜在的智能,如何保持人健康的个性,并把它挖掘、发扬,这应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功能。”唉德加?弗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使他们成为一个人,来承担不同的责任。”创新性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品格和态度,“一个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主体人格的人,学生创新性人格的充分发展,就要建立旨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精神的师生关系。大量事实证明,人的创新精神有赖于他们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展。”[2]4’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打破常规而开创新的局面。’,I3]教育要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首先要尊重人,张扬人的个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重视学习过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要是营造一个轻松、安全、信任、温和的心理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中去。学习型校园理论也认为:学校不仅是个人发展的本能,而且也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在人的发展观上强调学习不仅知识技能的增长,也是人格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国内一些学者把德育主体也称为主体性德育,其意是要通过我们的德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人,一个主体性的人,一个有情感、有智慧的人,一个在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德育教育本身是一种化人的活动,创新必须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凸现自主学习的能量,张扬挑战自我的个性。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I’]弘扬德育主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能把思想进行到底。”侧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能有什么创新,创新精神呼唤人的自主意识,人的主体性被淹没、侵蚀,主体的力量不能唤醒,价值不被认同,主体创造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渐失。”问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只有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培养学习文化主体,今天学习的主人,才能明天成为国家、社会的主人,驾驭自身命运的主人。

    三、“生活世界”是德育教育创新的源泉

    今天的教育是开放的教育,而开放的教育应是立足生活和实践的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杜威曾提出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提出过“生活即教育”,这对可逆的教育命题,虽在具体表达上有所差异,但有殊途同归之处,即对教育而言,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原本有滋有味,而回归生活的教育必然也是有滋有味的。德育教育既要结合书本知识的学习,强化德育内化功效,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德育外化的功效,这一切先后都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加以印证和体现。任何时候,德育始终是生活呼唤的最强音符。“德育是学校根本性教育,是关于人的品德修炼的综合实践活动,它贯穿于大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一切生命活动过程中,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课。’啊所谓“生活世界”即“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司其本质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生成性,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从中也体验、感悟、经历生活的实际情境,寻找生活中的问题,发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享受属于自己生活的乐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及德育认识、情感和能力的全面生成。德育就“是要营造一汪沐浴灵府的深潭,让人沉醉于其中,使人神情气爽,让人们有可能去经营生活、咀嚼生活、品味生活,成为一个性情通达,才智清明的人。”网在真正的生活中进行教育,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这是德育教育立足的关键。‘,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0学校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目的的实现需要校内外各种相关因素发挥合力的作用。“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都是源于生活的,向生活学习,无疑会为德育教育创新注人新鲜的血液。

新方向教育篇2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实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2]一个实用的移动学习系统要有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外,还必须同时兼顾学生、教师和教育资源这三个方面,将他们通过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移动学习的模式。

1.技术支撑

从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看,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网技术,如WAP、“蓝牙”技术、GPRS、UMTS技术等。

(1)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无线应用协议。它不仅包括一套用来实现无线Internet接入的协议,还包括一套无线应用程序的编程模型和语言规则。WAP编程模型主要基于遵守XML标准的无线标记(WML)和用于无线终端的微浏览器规范来制定的。也就是说,WAP是移动学习与Internet之间的纽带与桥梁,通过WAP技术,可以将Internet的大量信息及各种各样的业务引入到移动电话、PALM等无线终端之中,享受无穷无尽的网上资源。

(2)“蓝牙”(Bluetooth)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接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蓝牙技术使得现代一些轻易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和电脑设备,不必借助电缆就能联网,并且能够实现无线接入因特网,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可以拓展到各种家电产品、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信息家电,组成一个巨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3)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即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也就是说,它可以提供用户在远离办公室和住宅时对互联网的访问,用户将始终处于连接和在线的状态,而只有在发出请求时才真正占有无线资源来收发数据,使用费用按照真实的传输比特数来计算,而不是在线的时间。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网络技术,也被称为“2.5G”。(4)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既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国际电信同盟确认的3G主要的数据和服务技术。与GSM相比,UMTS有速度快、用途广、收费方式合理、投资成本低等优点。另外,每一语音通道的硬件设备成本只为GSM的一半。因此,使用UMTS技术建网的成本要比使用2G技术低,并且它能够提供支持语音和数据业务的更大容量、更加灵活的网络平台。随着3G通信技术的发展,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传递,面向浏览器的移动设备将会很快得到推广,使移动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并将得到高质量的保证。

2.数据库资源的建设

作为数字化学习和移动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移动学习最直接的应用形式就是让学习者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数字化学习。因而,开发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实际要求的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真正意义所在。数据库资源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数据库资源是指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实现访问、浏览、传输、共享、修改、编辑等功能的数字化学习资源。(2)数据库资源管理要有一套专门的移动学习系统,来实现资源传输与显示、共享与交流。如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等。(3)数据库资源要具备切合实际、及时可信、易于操作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4)数据库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具有情感性的操练环境。以测验与反馈为例,当学习者答对时,它会表示祝贺;答错时,则鼓励你重试。

3.学生的素养

21世纪学习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中,指出“21世纪学生的能力素质”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基本学习技能,二是信息素养,三是创新思维能力,四是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五是实践能力。移动学习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移动学习把认知工具(移动设备)真正交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扩展性学习;学会借助移动设备进行讨论式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古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统教学中,给学生很大程度上是“鱼”,不是“渔”,而移动学习中,学生可以完全与教师交流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4.教师的素养

与传统教育相比,移动学习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具备信息时代的教学观,重视教与学的理论研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提供学生方法,减少学习时间。教师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对教师来说看似“轻松”了,其实是角色的转变,教师重心放在把关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指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组织管理、设计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素养全面提高了。

三、移动学习———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方向

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社会人们教育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反映,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流动性大、时间紧张的表现,是移动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它代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

1.从媒体发展的角度看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是教育教学信息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教育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教育媒体按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情况,可分为传统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媒体。教育媒体越来越先进,它们对学习过程所起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

(1)传统教育媒体:教科书、图文资料、黑板、实物、模型、标本等。在教学过程中,它们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2)现代教育媒体: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又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等。它们可以使学习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通过了解事物的形象、声音、变化和发展过程去获取信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移动学习中使用的媒体,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现代通讯媒体,以为学习者提供快速的交互信息而见长,可以使学习“随时、随地、随身”发生。移动技术作为教育媒体给教学带来了更加光明的前途,它们的应用面积和使用频率将会超过一般的机器媒体。可以肯定,移动学习是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进展,代表着教育技术新的发展方向。

2.从媒体对教学模式的影响看

发展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于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归纳起来,以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4]

(1)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黑板、挂图、模型、教科书、参考书等媒体向学生灌输,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

(2)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媒体的有机组合控制教学过程,学生主动性体现不够。

(3)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学习者必须通过一系列交互操作来进行学习。

(4)网络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将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主动地按着自己的进度、兴趣和需求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平等地通过“协商”进行交互学习。利用移动设备进行的移动教学模式,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电脑桌前,完全可以自主控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由此可见,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3.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

(1)未来将是一个移动互联的世界移动通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固定网络,在今天已经相当普及。目前全球有15亿部移动电话,仅中国就达到2亿,并每月将以200万部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多功能的手持设备(如PDA)的销量将超过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销量之和;计算机无线网络用户将超过10亿。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与因特网的结合为人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得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2)移动学习符合终身学习的要求未来的学习仅仅通过学校教育获取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适应未来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未来的学习应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移动技术和设备就能满足学习者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新方向教育篇3

由于课程的不断更改和提升,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纲领指出,高等教育院校的体育将会面临一次挑战。应该把国际教育发展作为背景,提升高校的体育教育思想,转变其教育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的面,不断的进行研究与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以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思想转变为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大多是受来自前苏联的影响。体育教育在前几年的教学模式里是按照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教育传播的,传统的体育教育比较排斥体育娱乐性和自然主义体育,造成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体育教育只是机械化的进行教育传播,单纯的教授运动技能,这种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只是看中了教育的价值观念,但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某些时期我国在体育教育中补充了一些民族性的项目,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本质,对于体育教育的评定依然是运动负荷与技能。伴随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体育是一种文化,可以提高我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带动作用,所以高等教育中体育的发展要紧随时代,及时更新观念,在体育教育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努力提高其体育技能,从而进行全方面的发展。

(二)以教师的主导性向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为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是指教师在对学生锻炼进行指导的情况下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体育教育是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强的学习过程。但是长期的发展以来,体育教育中大多是老师占主导地位。教师通常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心态和他们个体的自身能力缺乏考虑,老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沟通,所以不能双向发展,因此体育教育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为了遵循体育教育的发展,进行素质化教育,高等院校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三)以优化课程结构,倡导"快乐体育"为发展方向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提倡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加强体育课程时间和空间的拓展,努力挖掘学生个性。比如现在很多学校所进行的三自教育模式,主要的特点是: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特点和自己的爱好选择所学的课程,也可以选择任何老师,更可以自主安排上课时间,打造出自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课程,可以发展好学生的个性,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潜能。

2、 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实践能力

体育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结构和方法的改变。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价值,在体育教学的结构上,要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丰富理论知识基础,顾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发展,在体育教学的方式上,教师要充分起到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想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要进行课外校外等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

3、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学生所进行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和效果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学习态度,行为,运动技能等,主要的评价方式是老师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中应该涉及到选拔激励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出客观的评价。教师要重点看一下学生对于过程的评价,把体育评价也设置分值。学生的理论评价要发挥其想象力,把言语合理有创新的答案作为评定的依据。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确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把健康放在教育思想第一位

学校教育要把健康放在教育思想的第一位,体育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要想实现健康的教育,就要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从现在的教育来看,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也就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锻炼技能之后还可以在生活中养成加强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健康的体育教育是让学生们在快乐的体育学习中增强体育技能。现在世界各地的体育教学逐渐把学生的身体健康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以学生为本,构建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体系

1、结合时代特点,加快趣味性较强的小型化课程的提出

最近几年,开始有很多的新体育项目走进校园,比如街舞、搏击等。这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也备受大学生的青睐,但是这些新型项目并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学习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所以,学校如果想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在学校开设小型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举办具有较高健身理论指导意义的体育知识讲座

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播,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加强锻炼身体的意识,掌握身体锻炼的要点和体育技能的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参考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以及特点加强体育设备建设,合理的增加一些职业发展中所需要的体能性项目。从体育的规律和本质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锻炼要从心理、生理等不同的角度通过某项体育项目来实现。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

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也是保障健康体育教育,进行体育改革的基础,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还是把体育竞技作为体育教育的重点,所以体育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人们意识中健康体育知识相对匮乏。要想在高校中开展健康的体育教育,就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教师的创新、开放、终身和科学管理的意识,教师的师资队伍中,要重视教师的知识和年龄以及学历结构,要积极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从业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然后,学校要给老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环境,提供多元化的培训机会。

三、总结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已经不能够适合和满足学生的发展。所以,对高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快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形成健康的理念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新方向教育篇4

教育首脑会议(EducationSummit)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始于1989年,至2005年止,共召开了五届。参加者包括了联邦政府首脑、各州州长、经济界领袖、教育行政官员及教育界专家等,第一届教育首脑会议的显著结果,就是提出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第二届教育首脑会议召开于1996年,就全国性标准、统一考试、良好的学校纪律、企业录用员工的标准等展开了讨论。政企携手、共商教育改革大计,并承诺承担各自对教育改革的责任,成为第二届教育首脑会议的主要特征。1999年9月,第三届教育首脑会议召开,主要讨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具体落实课程和在测验中取得优异成绩,并最终实现全国教育目标,基于这些讨论,最后通过了一份《行动声明》。这三届教育首脑会议的主题具有明显的连续性,表现出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性。2001年10月9日~10日,就在“9•11”事件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召开了第四届教育首脑会议召开,会议特别关注了教学、测验以及绩效责任。2005年2月26日~27日,第五届全国教育首脑会议在华盛顿召开,主题集中在高中教育。会议认为高中教育是当前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尤其受人关注的话题,高中教育令人担忧,约有三分之一的高中生在毕业前辍学,有约三分之二的高中物理、化学课的任课教师不是专业毕业。正如美国教育部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所说:“高中改革不只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它还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一个公民的问题,一个社会的问题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因此它是每一个人的问题”。第五届教育首脑会议认为当务之急是把中等教育看作是无缝隙学习的组成部分,会议最后通过了《改进美国高中的行动议程》,以使各州能够集中其努力来达成更为宽泛的共识:要恢复高中的价值,要重新设计高中,给高中配备优秀的教师和校长,要确定目标、测量进步并让高中负起责任,要改进教育治理等。这几次教育首脑会议的召开,除表明美国政府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视之外,也为其改革提供了管理上和经费上的保障。

三、更强的绩效责任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2002)要求州政府在全州范围实施涉及所有公立学校和学生的绩效责任制度。这一绩效责任制度主要包括各州制定并实施富有挑战性的州级阅读和数学标准:所有三至八年级学生必须参加年度考试,确保所有群体的学生在12年中达到熟练的州级年度目标。那些在实现州级熟练目标方面未能每年取得适当年度进步的学区和学校将面临改进、纠错乃至重组,而符合或超越适当年度进步目标或者消除了学业成就差距的学校将获得州学业成就奖。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推出“力争上游计划”,这一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推行教师绩效工资,将教师的绩效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同行评议、课堂评估或其他方式来确定。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将被替换,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就的教师将获得更多奖励。同时要求各州以绩效为依据来评判教师和校长的工作成效,并对此作出奖励或惩罚的决定。另外,“力争上游计划”中还对“失败学校”也作出了相应的要求,提出各州有权直接干预绩效持续低下的学校和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教育管理部门。

四、关注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提交的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就指出“:教育基础目前正在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的状况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威胁着我们民族的未来。”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进步评估委员会测量结果揭示,1983年出生的20个孩子,17岁时的阅读分数居然与1967年出生的孩子在17岁时(1984年)的水平不相上下。依据2003年PISA测试(Programmer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在29个发达国家中,美国15岁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排名处于第24位。与全部发达国家的平均数相比,美国表现最佳者的比例很低,而表现最差者的比例却很高。可见,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促使美国各届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新世纪,尤其是“9•11”事件之后,针对基础教育质量低下问题,各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作用,2002年1月8日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NoChildLeftBehindAct,简称NCLB),该法案的核心内容体现在州政府负起更强的绩效责任,给家长和学生以更多的选择,州、学区和学校拥有更多的灵活性等方面,改革方案和项目则涉及到年度考试、学业提高和学校选择、教师资格和质量、阅读第一计划、双语教育和移民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2002年,为全面贯彻布什总统的《NCLB》,美国教育部编制并了《2002~2007年战略规划》,对教育的使命表述为“在全国确保教育机会均等并推进教育卓越”,提出了六项战略目标,其中战略目标二就明确提出了要改进学生的成就,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数学和科学成就、高中生的表现以及教师和校长的素质都提出了要求。2007年5月,美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2007~2012年战略规划》,内容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教育目标和教育部综合管理目标,该规划提出新时期联邦教育部的使命:通过加强优质教育和保证教育公平,提升学生学业成就,为全球竞争做好准备。其中战略目标一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学业成就,重点提高所有学生阅读和数学能力,到2014年使其达到年级合格水平”。2010年美国教育部了《改革蓝图——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这是21世纪继小布什政府颁布《NCLB》之后美国政府修订的最新教育法案,其核心领域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及提高教育质量。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该法案包含了如下内容:①革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标准、更新教育评价、追求教育过程均衡;②改善责任机制,促进教育结果均衡;③利用优秀教师和卓越校长等关键性因素,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均衡;④确保学生教育机会均等,补偿弱势群体教育。由此可见,21世纪,美国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卓越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导向。

新方向教育篇5

1.1 新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日益壮大,社会上对新闻类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但从我国现今新闻教育来看,要想使教育质量与需求相协调仍存在各种问题。媒介产业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之后,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变得重要起来。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高校被寄予了厚望。各大高校迅速作出了反应。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于2001年各自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全国各大高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加强新闻教育,如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新闻专业力量强大的高校也扩大了对该专业的招生规模。传媒教育的兴起一方面意味着传媒人才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则表明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2 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弊端

很多传媒专业人士认为,许多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真正投入到新闻工作的时候,上手虽然快,但也明显存在着后劲不足的缺陷,有的甚至连新闻都不会写。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希光曾经指出:“我在新华社做编辑主任的时候,每年要到全国几个重点大学招考记者。除了国内部稍微有一点特例,新华社国际部、对外部、采编部、体育部四大部门在招收编辑的时候,一般不从新闻院系的毕业生中招考,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主要原因是,新华社认为这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在新闻采访写作这门各个媒体最看重的课程上没有与国际接轨。为了让招考的记者很快能上手,能尽早地派到国外重要岗位当记者,就招收各个大学外语系毕业的学生,然后通过师傅带徒弟自己培训。外语专业的同学由于没有受过国内传统的、甚至某些过时的新闻传播理念的熏陶,在新闻学和传播学上没有自己的偏见,接受国际有实际用途的新闻学理念、方法等就比较容易。”

由于新闻产业中,为了使产业效益得到提高,存在众多的现实问题,这对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现今的新闻教育不仅仅要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新闻教育的改革方向亦应该多元化。

2 新闻教育改革要从三个方向融合

2.1 与现代化信息相融合

当今是信息科技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论是对教育还是新闻传播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在新闻传播方面,信息技术对其方法、途径、效果、模式以及趋向都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高新闻教育质量,使之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为新闻教育提供一个多元化、跨区域、可融合的实验教学平台。如今的新闻教育平台已不是单纯靠信息采集和编辑工具可满足的,需要有更为先进的设备、更为丰富的功能以及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新闻教育;其次,为新闻教育与信息技术打通能量交换渠道,为新闻教育提供清晰的技术动态、技术趋势和技术思维等;再次,在现代化技术的推动下促使师资力量进一步充实,且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技术含量以及科学技术素质。

2.2 与实际新闻相融合

2.2.1 共同加强对新闻实务教学体系的改革

当今,越来越多的新闻教育机构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聘请新闻业界人士来对本科生或研究生进行各个专题的演讲。然而这类演讲的内容既不够系统化,也不够全面化,甚至还是随机的。这样的演讲体系与教学的过程正好相悖而驰的。所以,在进行新闻教育的时候应引入行业实践阅历丰富的新闻界人士来担任授课,从而建立起专业力量强大、实务性强的新闻教育机制。

2.2.2 共同打造坚实的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中国的媒体业态富于多元化特征,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平台。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或者是行业媒体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掌握技能的专业平台。同时,为了丰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还要为学生创造促使其进入仿真职业实训的条件。另外,为了能使一切促进措施能够有秩序地进行,还需要对教学进行严密规划和科学管理。

2.2.3 共同促进双向交流机制

不仅仅是要进行各类学术演讲以及各类专业培训,还要在新闻界与学界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机制,以便双方能够随时进行通讯、交流与商讨。通过双方的联合来推动我国新闻业能够进一步发展,共同研究对策、方法以及理论,从而使我国的新闻业持续发展于社会前沿。

2.3 与国际相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作为中国新闻界的工作者更应该注重文化的多元性,增长文化见识,提高文化素养,进而在各种文化的熏陶下进一步掌握在文化交流技巧以及和谐共处的专业工作知识。

2.3.1 强化外国语言能力

当今的新闻传播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国际相互关联度和网络技术普及程度的提高。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专业人才必须要具备外语能力,这是促进国际新闻界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外语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的专业表达能力。

2.3.2 课程教学的国际化

中国的新闻教育的探索道路应该延伸到国外,甚至是与国外新闻院校联合办学。从而为本国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面,更甚者可以为学生赢得出国留学的机会。这样一来将有利于我国新闻教学加快引入与专业相关的外国经典教材,并加大师资投入,从国外引进教师以促进双语教学。在引进国外师资力量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且经验不足的教师的培养,可以利用帮助其攻读博士学位或是出国进修等各种有效方式来进行。

综上所述,新闻教学改革要想突破多种弊端,必须要不断地创新,促使新闻教学富有生机,同时种种现状还为各类新闻相关课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随 着新闻教育改革的正式启动并不断深入,将会使我国的新闻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钟克勋.略说新闻教学中课程的互补意识. [期刊论文] ,魅力中国, 2010(7).

[2] 杨清波.从"实践教学"到"全能培养"——我国新闻教育理念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微 .[期刊论文]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6).

新方向教育篇6

随着高校毕业季的来临,毕业生们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虽然较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与专业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改善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必须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目前我国企业大学快速发展,其人才培养需要相应的专业人才,这就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方向。

一、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分析

美国教育技术学起步较早,其人才培养以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主,只有少量的本科生以及博士生。学习内容主要是教学系统设计及相关内容,教学媒体制作也列入教学内容,学生主要学习、研制网络方面的软件。美国的教学技术,培养的是能够采用系统化方法或其他教学设计模型,针对教育对象特点和教学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开发资源,并有效利用媒体的专业人才,这些教学设计师一般就职于企业或专门的教学设计公司,承担为企业进行短期培训的设计、制作和管理工作。美国教育技术重点培养的另一类人才是在职教师,也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核心课程,要求他们能够将学到的教学设计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

我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是本科学历教育,本科学生来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的生源主要是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我国教育技术培养的是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专门人才,包括各类院校、各级电教馆的教育技术人才,中等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学校教学网络的应用与管理人员以及教学软件设计制作人员等,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中学和高校教师,然后是电视台、教育公司、计算机公司、培训机构。

从上述中美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比较来看,美国主要面向企业培养教学设计专门人才,而我国培养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主要还是中小学教师,面向学校。近几年来基础教育所需教师有限,加上企业大学迅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面向企业大学开辟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二、企业大学及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大学简介

企业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企业资助,聘请专业培训师、商学院优秀教授以及商界高级管理师为师资,通过互动教学、实战模拟、案例研讨等培训手段,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利益链伙伴为目的,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以及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与传统企业内部培训部门相比,企业大学积极主动地探索企业需求,针对企业战略及商业单位需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企业文化、流程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注重企业整体工作绩效和核心胜任力的提升,提供全方位的“硬性技能”和“软性技能”课程,培养所有工作所需的学习技能,如领导能力、人际交往、创新思考等。与传统大学相比,企业大学由企业出资,以来自企业内部的员工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为培养对象,以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外部培训师和大学教授为雄厚的师资,学习内容突出职业性,强调“软性技能”,以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长期的、相对分散的教学过程,达到适应公司战略、增值人力资本的目的。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

企业大学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企业内部,通常由高层管理者担任主要教师,这样可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容易传播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企业大学还有一部分来自企业外部的教师,主要是传统大学的教授,他们具备前沿的理念和思想,有丰富的授课经验,能有效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企业的了解相对欠缺,使得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

(2)课程

企业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层课程、中间层课程、核心层课程及专业类课程。基础层课程强调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中间层课程让员工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的业务如何参与竞争等,核心层课程培训员工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的共同的工作技能,专业类课程面向相关的员工,不同职业内容的员工有很大的差别,选择的空间、学习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

(3)教学方式

企业大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课堂教学、行动学习、体验式学习、教练式训练、电子学习、混合学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开始采用E-learning的方式进行授课,并将其与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有效结合,成为混合教学的方式。

(4)评估体系

企业大学绩效评估的主体应包括:第三方、学员和部门主管。企业大学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的开发、讲师的认证、学员的考核。绩效评估应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从课程开发阶段的培训需求调查,实施培训阶段的讲师认证,到教学评估阶段对学员的考核。绩效评估的总原则是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和监督。企业大学常用的评估方法有360。平衡计分卡、Kirkpatrick培训评估模型。

2.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自1993年摩托罗拉公司中国区企业大学成立以来,我国多家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大学。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加上企业自身的一些不足,我国企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师资队伍不合理

我国企业大学师资队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缺乏内部讲师,过度依赖外聘教师。企业大学的教师应该主要由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组成,外聘的专业人员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主要的教学工作还是应该由企业的领导们来完成。

(2)课程开发和设计人才稀缺

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大学过度依赖外购课程,没有自己的课程研发体系及自有课程,课程内容没有针对性,缺乏课程开发和设计人才。

(3)E-learning应用效果不显著

我国企业大学大部分对E-learning应用于企业大学人才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只重视形式,忽视了E-learning应用的具体过程与效果,而且在实施E-Learning时,很多企业只是把传统的培训教材电子化,没有提供丰富的资料库,也没有完整的管理与追踪机制,电子课件没有吸引力,缺乏多媒体互动的E-Learning课件和平台。这就使得E-Learning的特性无法得到发挥,严重影响了E-Learning的实际应用效果。

(4)评估系统不完善

与国外企业大学相比,我国企业大学在评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大部分都只是对学员最终学习效果考核的评估,没有对课程开发、课程编制和培训过程中讲师认证的评估,缺乏高质量的教学综合评估系统。

三、面向企业大学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方向

我国企业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面向企业大学进行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课程开发和设计、E-learning、评估都与我们教育技术专业紧密相关,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与教学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因此,在企业大学里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就业优势,这就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面向企业大学的新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可以面向企业大学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技术专业创新人才。

1.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

为了使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进入企业大学,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必须要拓展教育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融合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组织学习、成人教育等理论,重视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设计相关课程,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增加实验和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加上对相应企业自身文化的深入了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具备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在辅助企业大学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时,要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学员能力素质差距加以诊断,并结合企业文化、价值观念、发展战略、业务实际和员工发展的需要等,进行深入性的学习需求分析,明确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与企业内外部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起进行具体的课程内容设计。这样开发设计出来的课程既能够与工作岗位、学员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又能使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作用。

2.帮助企业大学促进E-learning的应用

通过培养以下两个方面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E-learning在企业大学的应用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这就使得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企业大学中拥有独特的就业优势。

(1)培养电子课件创新制作人员

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对PPT、Authorware、Flash、Photoshop等与电子课件制作设计有关的软件都比较熟悉,但是大部分只是懂得基本操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软件的实际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使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帮助企业大学E.1e锄ing制作颇具吸引力的电子课件,创建丰富的电子学习资源,促进E-leanling在企业大学中的有效应用。

(2)培养E-1eaming系统开发与维护人员

E-leaming系统开发要求具有教学系统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能力,而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是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因此,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可以担当E-leamiIlg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的重任。当然,要求学校增加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在系统开发方面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在开发E-learning系统之前,也要进行深入的需求分析,开发出紧密联系企业业务实际、满足员工发展需求的E-leanling系统。

3.将教学评价应用到企业大学评估系统

目前国内企业大学的评估系统并不完善,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课程之一就是教学设计,其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评价,而目前教育技术专业所学的教学评价主要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所以,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可以将所学的教学评价创新性地应用到企业大学评估系统中,完善企业大学的评估系统。这就要求学校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教学评价能力,提供更多的教育实习机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新方向教育篇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在公共领域改革的深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已经从传统干部教育模式过渡到有限市场化的阶段。2009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这既是干部教育培训有限市场化的结果,也为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带来良好机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政策变迁,对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推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政策变迁: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出台《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重要文献。考察上述文献,可以清晰看到,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完全局限在党校、干部学院中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1983年和1991年出台的两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1983年中组部下发《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提出一方面要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另一方面加强干部院校建设,逐步实现干部院校教育正规化。在《1991—1995年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中,干部培训主要机构是党校、干部院校、社会主义学院和国家行政学院。尽管1991年规划提出“要加强院校之间、系统,部门与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改变分割封闭、小而全的办学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益”,但这一阶段干部教育培训是相对封闭的、垄断的。

(二)第二阶段:允许高等院校、境外资源介入干部教育培训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1996年和2001年出台的两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发[1996]10号)在强调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等培训基地作用的同时,首次提到“发挥普通高等院校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国(境)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各类急需而紧缺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计划。这个规划还首次提出干部的自主参训机制,“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实行组织按计划调训与干部自主参训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

《2001年-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发[2001]4号)在利用高等院校和国(境)外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等方面的提法上更有所加强,提出“利用高等院校等多种渠道为干部教育服务”,“积极开辟国(境)外培训渠道,逐步确定一批中长期培训合作项目”。此外,该规划还首次提出“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提出“要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这是打破垄断、市场机制逐渐引入的阶段,对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干部教育培训领域起了积极作用,也增大了干部教育培训产品的供给。

(三)第三阶段: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发[2006]3号)在建立市场机制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展,明确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公布相应的准入标准;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逐步形成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指导、公开平等、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

围绕市场机制的建立,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等主渠道主阵地之外,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和境外培训机构等一道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之中。提出“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针对境外培训,《条例》第二十四条作了专门规定:“加强和改进境外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科学设置境外培训项目,择优选派培训对象,合理确定培训机构,严格培训过程的管理,注重培训质量和效

益。”

二是明确提出培育和规范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制度,对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可,同时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制度,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估,引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服务,提高质量。

三是提出实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干部培训管理部门采取直接委托、招标投标等方式,确定承担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提高培训绩效。

(四)第四阶段:提出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具体实施措施

《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办发[2010]18号)中没有再提“市场机制”,但把培训机构体系开放度不够和竞争性不够、优质培训资源不足与资源相对过剩并存作为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之一,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涉及到干部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因此在指导思想中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并提出增强培训机构体系的开放度和竞争性。实际上,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在市场机制建立上更加深入,提出了更具体的实施措施。

一是通篇强调要“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以建立健全“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实效的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目标,在这一体系之下,各类优质资源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是主阵地、主渠道,高等学校优质资源侧重开展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新理论培训,开辟各类实践教研基地作为加强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的直观生动课堂,鼓励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积极利用境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开展干部培训。这一点实际上是在干部培训需求增大的情况下,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供给,逐步发挥供求机制功能,为形成竞争机制奠定基础。  二是通篇强调“竞争择优”,在改革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坚持改革创新,竞争择优”,在主要目标中提出要“形成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积极参与,网络培训广泛运用,开放竞争、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在运行机制改革中明确提出“建立激发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在各类培训机构中择优确定培训项目承担者;还提出“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对办学机构进行评估,作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在《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对知识能力类培训逐步推行项目招投标”。

三是推行干部选学,提出“建立组织调训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干部参训机制”,逐步扩大干部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的自主权。干部选学制度的推出,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确立了干部在教育培训市场的终端消费者地位,迫使各培训机构不得不根据干部需求特点进行改进,把自身改革当作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办学实践: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运行状况

(一)干部教育培训市场的初具规模

市场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从本质上说体现了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有可供交换的产品、有需求、以及有交换关系,就有了市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延伸到了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从实践情况看,我国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市场。主要体现在:

一是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方面中央有要求。党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并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培训面向全体干部,实行全员培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把学习型放在首位。《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不仅对各级干部的学时有了明确规定,而且对各单位的脱产培训调训率、每单位干部参训率和网络培训学时都有了量化指标。另一方面是干部有热情。一些领导干部充分看到干部教育培训对提升领导素质能力、推动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在主阵地、主渠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主动安排本地区本部门干部到高校参加培训,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能力素质的要求。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产

品供给增加。尤其是中央组织部2009年将北大、清华等13所高等学校确定为全国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后,一些省(市)也纷纷将一些高校确定为本省(市)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使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更加合法化。一些境外机构、社会培训机构也参加到干部教育培训中来。

(二)培训机构的市场化运作

从具体实践来看,高等院校大多数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培训项目来源市场化。他们借自身品牌、实力,通过市场竞争而非上级单位指令性计划安排获得培训项目,与主管单位形成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平等契约关系,主管单位相应地按照市场价格向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用。

二是实行人员聘用制。除少数骨干人员为单位事业编制之外,绝大部分人员按照《劳动合同法》实行合同聘用制。培训机构根据业务需要自行决定聘请员工的数量规模,向员工支付薪资待遇。这样,既可以缓解学校正式事业编制不足,还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末位淘汰,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授课教师兼职制。没有专职师资队伍,是否聘用一名老师上课,以及聘用次数,完全取决于该老师课程的市场需求程度以及其讲课质量高低,课酬标准也根据市场行情协商确定。

四是按市场原则有偿使用各类资源。高等学校是具体承办干部教育培训的二级机构,在举办每个培训项目的时候,还需要向学校上缴一定比例的办学费用,以补贴国民教育经费所需。在办公场所、教学场地、仪器设备等资源使用上,也是按照市场原则向有关单位支付费用。

五是后勤社会化。高校举办干部培训,在后勤方面基本上采取了社会化的模式,即学员住宿依托校园周边宾馆,极少部分安排在校园内部,就餐则安排在学生食堂,少部分在宾馆就餐。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近年来在完成主管单位指令性培训计划的同时,也承接一些来自横向单位的培训项目,表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倾向。比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2001年分别成立培训中心,对外承接各类市场业务。

(三)培训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除了理论武装、党性教育等培训由主管部门向主渠道主阵地等培训机构以指令性计划下达外,一些以能力培养、知识更新的专题培训项目则以市场化模式运作。主管单位根据培训机构的办学实力、办学质量、办学声誉以及办学价格来决定承办单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主管单位将培训项目直接委托给培训机构举办。二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承办机构。早期阶段,市场尚不成熟,很多培训项目都是通过委托方式进行,由主管单位与培训机构协商培训主题、课程设置、师资安排、费用预算等。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培训机构逐渐增多的情况下,招标竞标方式开始兴起。北京、山东、山西、四川等省组织部门组织本省培训项目推介招标,从资源配置上打破了主渠道主阵地与高校、社会机构和境外机构的界限。

三、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干部教育培训市场机制的政策变迁,给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些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了继续教育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向干部教育培训的转型创新。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要考虑以下方面:

从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上严把政治关。即要从政治高度来办学,严格师资选聘标准、严肃讲台纪律。因为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特殊事业,要在课堂上给学员传递“正能量”。

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度严把质量关。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要将其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之下才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培训内容上,要及时将党和国家相关政策转化为培训内容。

加强需求调研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中央关于“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精神,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开展需求调研,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的有机统一。

立足优势学科办出特色。高等学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智力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最新形势不断研发新课程,办出特色,增强办学实力。

新方向教育篇8

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下的音乐得以在各国传播,这引起人们对音乐的空前重视,为满足国家以及社会需要,我国各大高校纷纷设立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学校也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魅力上。音乐可以让身体放轻松以缓解压力,可以敲开封闭的心灵,缓解忧郁苦闷的心情,此外,音乐可以刺激脑部,活化脑细胞,一言以蔽之,音乐对人有百利而无一害。

一、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学生在审美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性等的影响,我国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在音乐素质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就一些贫困生而言,他们已经失去通过音乐培养并提高审美情趣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以及教师要想开设音乐课程,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哪怕勉强的开设了音乐课程,也很难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性以及创造性。

(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怎样学习。音乐的价值具体就表现在与其他艺术结合时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还存在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就教师而言,他们只是单纯的向同学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其他知识的拓展则是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能有效体现音乐的艺术美感。

二、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的相关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今天,高校音乐教育得到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更是为音乐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本文就其发展方向展开简要论述。

(一)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先进科技的发展,推广多元化音乐文化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化呢?本文提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国内外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中国音乐文化与国际音乐文化时,要做到真正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有效的吸收来自国外的优秀音乐文化,促进音乐的全球化进程。(2)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更是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56个民族,为此,中国必须坚持以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为支点,广泛吸收世界音乐元素,以在中国构建起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平台。(3)积极设置多元化的音乐课程,不断改革音乐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将世界音乐与中国音乐有效结合在一起。

(二)积极引进“原生态音乐”

原生态是一种未经加工的音乐形态,它存在于最原始的生活环境中,是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将“原生态”这个概念引进高校音乐教育还有一系列难度,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原生态音乐制度,以保障“原生态音乐”能够完善、及时的引入到的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去。首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会呈现出不同的“原生态音乐”,这些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对这些不同的音乐文化,各大高校就应秉持宽容的原则,真正做到兼容并蓄;其次,“原生态音乐”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等,为此,各大高校不能全盘接受,相反的,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顺应时代要求,选择那些典型的、健康的音乐作为教育素材;再次,要积极在高校课堂中引入原生态教学,保证广大师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音乐;最后,不断加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加大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最终促进原生态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效音乐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在审美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没有真正继承和发扬原生态音乐等,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着重指出要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要积极引进“原生态音乐”,最后,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旨在为高效音乐教育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雷济菁.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7:187-188.

新方向教育篇9

21世纪,我国的高校真正迎来了“大学”时代,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是两项重要任务,而管理是教育的一大前提,良好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一批批严于律己、富有创造性、富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高校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管理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

一、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界,行政管理制度是普遍应用的一种校园管理制度。这里所说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指教育被作为一种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这种制度让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实质性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权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被管理者发号施令。长此以往,被管理者容易形成反抗意识和逆反心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在被管理的群体当中,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成为了管理的牺牲品,这对当代的高校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二、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处于新时代,转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首先,这是由当前我国教育背景决定的,我国当前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近年来呈现出极速上涨的趋势,这源于大学教育政策的开放和大面积的高校扩招,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青年人才。然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有外部条件就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是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这是由高校管理的现状决定的。现行大学管理的行政化弊端日益凸显,高校必须对此进行改进,建设一支高度专业化的教育管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争取建立一支一流的教育管理团队为大学生解决在校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为高校的综合建设添砖加瓦,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快速转型。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建议及途径

(一)创新大学生培养方式,重新定位当代大学生

新时期,高校在思考教育管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创新,创新是促进其成功转型的一大灵魂。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不能过多地否定大学生的种种“特立独行”的行为和“不一般”的性格。相反,我们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去重新定位当代的大学生,以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去培养他们,有针对性的开展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承认大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探索他们的共性,尝试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二)坚持量化与定性相结合,创新学生的管理办法

众所周知,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大责任。毋庸置疑,高校现行的教育管理评价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发展需求,高校管理者应该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创新学生管理办法,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对大学生的日常成绩和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以此来促进高校管理秩序的规范化。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在管理转型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要彻底改变以往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误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三是建立健全学生工作制度。高校应当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管理的效率;四是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想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人才队伍,真正确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建立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和人性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不应止步。现今,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教育管理模式方面也应当有新的进步。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尝试与创新,才能真正开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佘剑锋.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型方向探析[J].时代教育,2013,15:76.

新方向教育篇10

(一)学生在审美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受各种各样因素比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性等的影响,我国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在音乐素质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就一些贫困生而言,他们已经失去通过音乐培养并提高审美情趣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以及教师要想开设音乐课程,就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哪怕勉强的开设了音乐课程,也很难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性以及创造性。

(二)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育形式过于单一

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怎样学习。音乐的价值具体就表现在与其他艺术结合时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但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还存在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就教师而言,他们只是单纯的向同学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其他知识的拓展则是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能有效体现音乐的艺术美感。

二、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的相关发展方向

素质教育不断加深的今天,高校音乐教育得到相关部门的极大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更是为音乐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本文就其发展方向展开简要论述。

(一)注重音乐教育的多元化

多元化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先进科技的发展,推广多元化音乐文化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普通高中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化呢?本文提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将国内外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音乐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中国音乐文化与国际音乐文化时,要做到真正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有效的吸收来自国外的优秀音乐文化,促进音乐的全球化进程。(2)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更是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56个民族,为此,中国必须坚持以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为支点,广泛吸收世界音乐元素,以在中国构建起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平台。(3)积极设置多元化的音乐课程,不断改革音乐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最终将世界音乐与中国音乐有效结合在一起。

(二)积极引进“原生态音乐”

新方向教育篇11

首先,“农村教育”是一种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农业教育。我们许多人很容易误解,农村教育就是教育农村孩子学习农业知识,将来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其实,所有教育首先都是一种人的素质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也是职业素质的教育。

其次,农村教育是公民教育,而不是农民教育。农村教育是农村孩子成为一个公民应该接受的教育,是他们成为公民的基础教育,我们国家把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教育都叫义务教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从农村教育的对象来看,农村教育是对生活在农村、具有农业户口的人进行的教育,包括农民子女和农民自身的教育;从教育的形式上看,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职业和技能教育等;从教育的内容上看,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而农民教育仅指农民自身的教育。

最后,农村教育是为现代化服务的教育,而不是仅仅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在农村的高中教育里,有普通高中教育,也可以有职业教育,但是,农村高中的职业教育也不是唯一培养职业农民的教育。即使农村孩子今后当农民,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未来,农民也不是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就能胜任的,农民也应该上大学。因此,农村教育不全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更不是只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必须超越农村当前的现实,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发展农村教育,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而服务。

二、河北省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表现在:一是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经费不足,筹措渠道不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初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县财政负担9%,省财政负担11%,而中央财政仅负担2%。而县乡财政负担的87%基本上直接来源于农民。2005年,国务院决定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限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严重缺乏。现有的农村教师大量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层次偏低、继续接受教育受到限制等不利于稳定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因素。三是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简陋。大部分农村校舍仅停留在几间房、几张桌上;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没有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没有必要的图书资料;没有必要的教学教具等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教育相比,城市无论是在地理位置、教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观念、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优于农村。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受到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就会好一点。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不是量上的普及问题,而是质上的提高问题。

其次,扫盲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农民的文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1990年,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5.48%,2004年只占23.75%;1990年初中文化程度为39.58%,2004年是58.75%。这个数字的变化,说明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盲又不断出现,我们把这阶段的文盲叫做:科技盲、电脑盲、信息盲、人才盲。据农业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2005年底,河北省各级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为34 794人,2远远低于其他省份,更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是1∶100,我国是1∶1 200,河北省是1∶2 000。我省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从传统和经验出发,靠天吃饭的想法和做法的人大有人在,不主动地学习科学技术,有的农民甚至抵触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和推广。据调查资料显示,我省农民的农业传统技能还好,有58.06%的被调查者能够阅读书报,但能够使用电脑打字的仅有7.2%,能够使用电脑收发电子邮件的仅为3.98%。3其中主动利用网路为农业发展、农村发展服务的就更少了。因为不了解和使用先进的传媒工具,很多人的信息不通、不灵、不及时。

最后,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欠缺,成人教育不够。传统的教育重基础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人口普查显示,农村16岁以上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大专及以上人口低于城镇(10.9%)10.2个百分点,高中及中专人口低于城镇(25.7%)18.6个百分点,初中及小学人口高于城镇(38.9%+19.4%)22.5个百分点,未上过学的高于城镇(5.1%)6.3个百分点。在农村,45岁以上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有的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有的根本就没有职业教育机构和场所。所以,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少许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传统的观念认为,农业只是一个产业,而不是一个职业。同时农村其他职业发展的限制,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上处于盲点。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的举措;发展农村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三、河北省农村教育战略转变的思考

首先,树立农村教育也要科学发展的观念,保障农村教育经费,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理论,我省农村教育的战略选择,是坚持我省农村教育以人为本,与城市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我国农村教育走出困境,顺利发展的战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不光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教育首先是一种人的素质教育,是公民教育,是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是我国人才战略发展的要求,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我国教育的城乡分割由来已久,农村教育由于其定位不准,方向模糊,致使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投资多倾向于城市,经济的二元结构导致教育的二元结构,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受到限制。现阶段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教育的理念,把农村教育纳入到我们的国民教育系列通盘考虑,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其次,全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在本法的第四条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本法的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在本法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在本法的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阶段的农村义务教育,不是量上的普及问题,也不是“普九”的问题,而是农村义务教育在质上的提高问题。

第一,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河北省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有普通中学校舍3 250.7万m2,普通小学校舍2 805.3万m2,普通中学的危房面积是58.2万m2,普通小学的危房面积是90.7万m2,而且81%的危房在农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投入。比如学校的图书资料、教学用具、文体用具和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待遇,及时的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由于农村经济困难,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困难,农村对教师的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合格教师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下不到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质量无法保证,今天的教师素质影响甚至决定着明天的学生素质。2008年6月16-17日,河北省教育厅召开中小学人事工作现场会,在这次会议上,对当前人事工作提出:积极争取人事部门支持,做好中小学岗位设置工作,使岗位设置有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加快建立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录制度,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创新教师补充机制,这为我省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最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城市化是我国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城市化需要农民离开土地,从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农民转变为市民并非只是身份的变化,而更要求农民的素质得到提高。农民变为市民,应该有市民的就业能力,有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还需要有适应市民生活的习惯,等等。这既是城市化的需要,又是我国人才战略的要求,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公平竞争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公平。因为农村教育不只是培养农民的教育。据统计,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到94.5%,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有5.5%,可见,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也应该适应这种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不能在传统的为农方向上继续浪费教育资源。据资料显示,71.8%的农民愿意参加职业培训,接受农业实用技术,更希望学习和接受实用性强、效益高、风险小的职业技术培训。比如,养殖、食用菌、建筑、机械加工、家电维修、服装设计等实用性技术。第一,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与农村社会需要相结合。第二,增加农民收入,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按国际共识,国民人均收入在1 000美元左右,合理的“城乡收入消费差距”是2∶1,而2001年中国“城乡收入消费差距”实际为6∶1。城里人对教育高投入时,农村人仍为书本费犯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还导致了巨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从而直接影响各地区社会成员的实际家庭收入,进而影响社会成员对于教育支出的能力。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而经济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又往往是教育发展的深层次动力。第三,开展全民免费教育的实践,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普及教育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治选择。免费教育,能够使“全民教育”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彻底地扬弃了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教育的不断普及,会极大地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缩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使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到义务教育,提高社会成员的精神文明素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要政府主导,通过政策、制度等规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职业学习和技术学习;通过政府投资为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数量和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解除农村职业教育的后顾之忧;政府通过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为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高不断的动力保障。二是利用本省、市的农业院校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师资力量。三是利用社会培训机构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提供新型的实用的农业技术。四是职业学校为农村提供非农知识的培训,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村教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确立这样的农村教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良性互动,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成功转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也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2005.

新方向教育篇12

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它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共同构成了全面医学,被称为是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之一。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提出,要在现有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中开设康复课程,有条件的应设置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专业,并纳入教育和卫生部门的计划。

1.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基本概况

我校的成立时间不长,是由六所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特别是康复专业由07年才开始建立,学生虽然都为高职生,但部分学生起点较低,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相对其他本科院校的康复专业学生也有一定差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不能一味的学习其他重点院校的教育模式,应根据自己院校的实情来制定较强、较好的教学大纲。

2.建立良好的康复专业培养模式

2.1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的成才方向和规格, 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是行使每个教学环节和内容的依据。许多学校在原有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办康复医学教育,有的把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照搬过来,再加上一些康复知识,就称之为康复教育。

2.2康复治疗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对象不同:临床医学处理的对象是疾病,康复医学处理的对象是残疾; 重点不同:临床医学注重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康复医学着重于功能的评定和恢复,以及残疾的预防;

目的不同:临床医学的目标是治愈疾病,康复医学的目标是使其尚存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及设法代偿那些已无法恢复的功能,使其达到生活尽可能自理,重返社会;

手段不同:临床医学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法,康复医学主要应用训练、教育等手段。

医生的能力要求不同:临床医生只要求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要点、治疗方案就可以了,但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求是一名康复医生,还要是一名心理学家,艺术家,教育家。

2.3制定合理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

该专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此专业需要有扎实、牢固又要系统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 而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均是为学好康复治疗技术打基础,在开展教学计划时,第一年应让学生学好临床各科基础知识,比如解剖学,生理病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内外妇儿、神经病学、生物力学等课程,第二年在掌握临床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康复专业课程,比如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运动疗法学、物理疗法学、作业疗法学)、社区疗法学、言语疗法学,除了这些专业课程外,还应开设康复心理学,艺术学(包括音乐、书画、制作)、教育学(包括学前教育)等学科让我们的康复专业的学生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方面康复人才去适应广大的康复市场的需要,密切的与国际康复市场接轨。

3.如何实现完整的教育教学计划

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康复专业的性质、地位、教学内容后,我们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完整的实现它?是按照原来的方式,或是照搬其他院校的教育模式还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3.1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康复专业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性人才,它必须是要建立在实际的运用中的,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康复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康复临床教学基地应有比较健全的康复科室(如PT科、OT科等),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病员和病种,还应具备必要的教学设施、设备和见习场地,如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室、示教室等。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当前,因为教师资源的缺乏,我校的康复学科专业教师大多数为临床专业的教师,虽然教师们基本上都为本科毕业,有部分老师还从教多年,但因为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学科,自身对康复治疗技术的实践掌握还不太完善,所以要想发展康复专业,必须要提高教师们的专业素质水平,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这样才在未来的时间里培养出品德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有专长、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新方向教育篇13

Key Words: Creative Industry; media technology; globaliz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称创意工业、创意经济等。早在1912年,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得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1]英国最早于1997年组织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首相布莱尔亲任主席。1998年该工作小组率先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即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2]现在,创意产业概念正逐渐演变成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认为当代经济的真正财富是思想、知识、文化、技能和创造力所构成的创意。

创意产业概念的前身是文化产业。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是“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3]现在,文化产业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递进,集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于一身,也一跃成为经济全球化舞台上的佼佼者。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2000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00亿英镑,占GDP的7.9%,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2002年达到809亿英镑。2003年,创意产业更成为了国民经济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提供了200万个就业岗位。[4]新加坡在1998年将创意产业确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主要包括艺术、设计和媒体。2003年新加坡的创业产业占GDP3%,提供就业岗位7.2万个。[5]2005年11月,新加坡举办的“展望2005年以后:环球创意工业高峰论坛”,是亚洲首个大规模的创意工业论坛,同时还举办了第一届新加坡设计节、亚洲媒体节、亚洲电视论坛和青年创意交锋会。其基本目标是在2012年,让创意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从3%增加到6%,从而把新加坡建设为一个新的亚洲创意中心。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曾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大约创造220美元财富,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其中美国与英国的增速最快,分别达到14%和12%。[6]

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按照现行分类,香港的创意产业包括设计、建筑、广告、出版、音乐、电影、电脑软件、数码娱乐、演艺、广播、古董与艺术品买卖等十一种。另一部分创意产业,则已包含在香港的传统支柱产业如旅游业之内,而且外延至相关的社区建设和城市形象等方面。香港前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认为:“在全球化的新竞争年代,要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便要通过设计、包装、形象和广告等手段,实际上是凝结和体现文化的无形价值。因此,我认为应把先前所说的「创意产业,改称为「文化及创意产业,藉此更清楚表明我们努力的方向。”[7]为推动这方面的发展,他们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如设立数码媒体中心、数码港资讯资源中心和培育中心,推动数码化创作。启动2.5亿港元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作为高增值设计的集中地。港府还参与筹划多项推介港产电影的活动,如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数码娱乐领袖论坛等,并将「香港影视娱乐博览作为一项世界级盛事来举办。根据2003年9月《香港创意产业基础研究》报告,2001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占香港GDP的3.8%,为461.01亿港元。从1996至2002年,香港虽然整体经济衰退,但是创意产业的机构数目和整体产业就业人数都有实质上升。2002年香港创意产业机构达30,838家,从业人员达170,011人,占总就业人数的5.3%。[8]创意产业正在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我国政府在2000年10月的“十五”计划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并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最近两年来,随着国内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点由概念转向内容,“创意产业”一词越来越频繁地为人所引用。上海创意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这些年,上海大力举办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文化创意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北京在2005年7月召开了“2005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众多中外学者的研讨涉及广告、建筑、电影、动画、网络游戏、音乐、出版、软件、文物交易等众多行业。2006年2月,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向市人代会提出,将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3年里,将打造6大文化中心,即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全国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全国动漫和互联网游戏研发制作中心、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全国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使创意产业在北京市生产总值所占比例达到9%,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除上海、北京外,国内其他许多中心城市如深圳、杭州等也都在纷纷打造自己的创意产业。可以想见,创意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新闻传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飞速发展,从最早的二级学科新闻学,发展到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包含新闻、编辑出版、广告学、广播电视等四大专业以及更多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从50年代“培养新闻工作干部,即从事报纸、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的文字工作人才”,[9]转为面向人才市场,适应各种媒体,以及公司企业、国家机关等各种公关、广告和其他信息传播活动的需要。社会需求加上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全国新闻传播专业“迅猛”发展。到2005年,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学类专业已发展到661个。据推测,目前新闻类各专业点的在校人数当在13万人以上,每年毕业生超过3.2万人。[10]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如何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如何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在竞争中胜出,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为新闻传播教育指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向、新的增长点。围绕着创意产业的思路,我们可以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体系,打造学生新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同时为新闻传播学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这种设想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内容:

首先,抓住传媒发展大势,加强对学生掌握数字传媒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新闻传播办成文科中的理科;同时充实社会科学内容,增强专业特征。

传媒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业的发展方向,是一切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汇聚。无论报刊书籍还是广播电视,最终都能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中得到体现,并得到进一步延伸。因此新闻传播专业必须注重对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力的培养。早在1989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创办了“计算机辅助新闻采访协会”。该组织致力于培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记者编辑。他们不仅善于利用网络与人交流、采访,而且善于从网络上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素材,用各种软件来分析政府运作数据、财经资料、市政和各种社会现象。[11]新一代的传媒人,应该有网页制作基础知识,用HTML编写稿件,使用EXCEL、FOXPRO等软件处理数据,用PHOTOSHOP等处理图片,对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的流媒体如REALPLAYG2等都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新传播技术体现出来的不是对传统媒体的完全取代,而是以往各种传播技术的汇聚,因此,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当适应不同媒体传播的需求。如《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所说,学生“应当有跨媒体的能力”。[12]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蒋宏教授也曾提出,应开设“传媒设计”课程,以使学生把握不同的传媒技术特征、传播特征和内容表现特征。[13]

然而,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媒介资源日益丰富,传播手段越来越容易被普通人所使用,传播日益平民化、大众化。因此新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必须以内容为竞争手段。欧洲在上世纪90年代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内容发展不足的问题。因此他们提出要以内容为王。欧盟在“info2000”计划中把文化产业定义为内容产业,其范围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响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作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主导的内容是视听传媒业。[14]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在内容产业上的一个提升。新一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如何能够在充满各种低水平重复甚至垃圾信息的网络中搜寻和传播有用信息,以职业眼光对信息进行判断、筛选和解读以赢得受众,创造新的内容,并树立传播的品牌形象,这取决于传播者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和理论基础。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原主任贝蒂迈斯格教授在演讲中说, 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简单易学的小手艺, 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应该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15]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各种“简单易学”的新媒体应用的“小手艺”,即接近于传统“理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实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知识,在“内容”上与理科学生划清界线。这才是我们应有的专业定位。

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界就倾向于将新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一种职业学科来教授。新闻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这些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因此,在4年的本科教学安排中,四分之一的课程为新闻课程,而其余的四分之三则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著名的“老爸”布莱尔曾强调,新闻学教育必须具有学术责任,因此他就那些自认为能提高报纸质量,也能为新闻教学提供更合适的知识基础的问题,进行了社会科学研究。[16]九十年代香港的新闻与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也从以往注重写作基本功的职业教育转为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专业教育,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应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批判精神的新闻工作者。[17]从中国目前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一般性采访写作和节目制作能力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虽然有上手快的优点,但也有目光狭窄、知识储备不足的缺陷。在传播内容日渐细化和专业化的今天,他们有可能竞争不过其他专业的学生。因此我们在专业培养上应该突出新闻传播跨学科培养的特点,或者使学生在新闻传播之外还有一定的专业倾向,如经济、法律、国际关系、体育等;或者突出综合院校学科齐全的特点,坚持“宽口径”培养方针。其方法当然不是仅限于给学生提供“大杂烩”式的课程,而是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注意引进和整合其它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同时培养较为宽广的学科视野。笔者在传播学和舆论学课程讲授中,就比较注意整合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思想和方法。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认同。

其次,把握创意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培养新的创意阶层,以开辟更广阔的新闻传播人才市场。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投资、流通和传播环节,需要大量的中介机构,如策划人、经纪人、制作人、文化传播和市场营销人才。他们处在精英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既熟悉艺术和艺术家,又有很强的市场操作能力,能用经济和传媒运作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由此开辟出新闻传播人才的新的就业市场。

哈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凯夫斯(R. Caves)在《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创意产业的经济特点,并指出,各类艺术家在实现其艺术创作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其他人员加入。如画家需要艺术品经销商经销他的作品,小说家需要出版商将作品发表。影视产品的创作更是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协作完成。由此我们可以推知,随着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中介环节的急剧扩张,创意产业中将出现大量的艺术中介机构、文化传播、经纪人、制作人等中间环节。[18]经济学家理查弗罗里达(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中指出:创意产业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中国也有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的创意阶层虽远未成形,但已是呼之欲出。与旧的经济与文化体制的转型相伴,出版人、设计师、广告人、经纪人、建筑设计师、报人等文化人群最终将完成自身角色的转型,成就中国的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人。[19]

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逐渐加大的市场化转型,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一般性的写稿、播稿人员,发展到组稿、组版、节目策划以及公关、广告等市场营销人才甚至媒介经营管理人才。而在新闻传播的专业设置中也增加了广告学和公共关系等专业和相关课程。未来的传媒业不仅本身会成为创意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会成为其他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中重要的环节。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掌握采访写作和一般性的节目制作,更需要了解媒体发展方向和媒介市场的运作规律。因此我们应当把社会需求较大的产品市场研发人才及影视制片、广告创意和节目策划、媒介产品营销、媒介信息综合开发和应用等方面人才,特别是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等作为自己新的培养目标。

在“2005 IPTV技术论坛”上,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中数传媒”总裁孙玉胜接受采访时表示,人才市场上并不缺少优秀的电视节目编辑或制片人,但缺少从事商业化运作的电视人才,也就是懂市场、懂销售、懂技术、懂节目制作的复合型人才。[20]因此,培养新的创意—中介人才,实际上应该成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目标。

第三,顺应创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增加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知识产权课程,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新闻传播人才。

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产品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庞大的产业与之相应,由此而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1996年电影人大卫普特曼就发现,“英国的摇滚音乐家为出口做出的贡献超过了钢铁工业。” 英国1998年最大的单项出口是与辣妹有关的产品。[21]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IIPA)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99年报告》中指出,包括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等在内的版权产业199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为3484亿美元。从1977年到1997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为6.3%,远超出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2.7%的年增长率。其间,版权产业就业人口翻番,达到380万人。1997年美国版权产业从国外销售和出口中创利668.5亿美元,超过包括农业、汽车、汽车配件和飞机制造在内的所有主要产业。当时预计2001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将为国民经济贡献5351亿美元,约占国内总产值的5.24% [22]。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标志着中国正式参与国际竞争。中国政府承诺遵守的“贸易相关知识产权协议(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涵盖了所有的创意产品,包括专利、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商标和服务标示、工艺设计、商业秘密等内容。WTO具有实施相关规则及行使法律制裁的权力,各国政府可以通过WTO要求实施相关规定。而知识产权方面的不当行为,也可能导致他国在其他贸易领域内的制裁。

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传统艺术单件产品经营的模式,进入到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络为基础和传输渠道的规模化经营。其经营的产品不仅包括传统的艺术品,还可以是包括所有与创意作品相关的、具有高艺术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商品,包括日用品。在WTO的市场体制下,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体现在各种方式的国际艺术授权。目前,世界授权零售市场包括艺术与出版授权市场、品牌和商标授权市场、人物玩偶授权市场、运动类授权市场、娱乐授权市场、网络和互动性授权市场、流行类授权市场等七类市场,其中以艺术授权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在美国,以艺术为标示物的授权对象,以居家用品、衣物布料和小五金为主导,占了授权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23]

因此,新闻传播教育应当适应这种创意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与需求,不仅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向他们提供更多的海外留学及实习机会,而且要增加有关知识产权的相关课程,让学生多少了解一些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以适应中国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

总之,新闻传播专业无论最初的创办还是后续的发展,都深受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影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把握时展潮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使人才培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确实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应对。

[注释]

[1]转引自盛垒:《创意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研究》2006年第1期。

[2]同上。

[3]转引自许静:《多元化与多样性——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再思考》,《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第393页。

[4]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5]《新加坡年鉴2004》华文版,第258页。

[6]转引自金元浦:《创意产业的全球勃兴》,《社会观察》2005年第2期。

[7]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05施政报告,83-89。

[8]熊凌:《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及经验》,《发展研究》2004年第3期。

[9]转引自陈昌凤:《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10]同上书,第105页。

[11]潘力、建刚:《传统新闻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研究与实践》2004年,第28页。

[12]《21世纪新闻学院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北京“2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纪要》,《学术动态》,2002年第6期。

[13]蒋宏:《媒体设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课题》,《新闻记者》,2005年第9期。

[14]胡红亮:《政府知识管理的网络实现》,中国科技信息——胡红亮的博克,blog.chinainfo.gov.cn/blog/bbs.jsp?UserID=hhliang,2004年7月26号。

[15]同注12。

[16]参见【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第21页。

[17]俞旭、朱立、朵志群:《香港四所院校新闻教育之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18]凯夫斯:《创意产业:文化的商业之道》,新华出版社,2004年。

[19]伊者:《呼唤中国创意阶层的崛起》,光明网,2005-01-27 12:20

[20]《众传媒集团动作频繁,竞相招募网络电视人才》,《人才市场报》,转引自XINHUANET.com 2005年06月09日,8:06:2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