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实用13篇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1

当《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超级女声》等综艺选秀类节目在我国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一个起初并不起眼的文化类栏目却在人们的不经意中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迅速成为了社会、媒体竞相议论和报道的焦点。它就是目前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的名牌栏目――《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栏目的走红确实是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它“先天不足”。不具备成为一个名牌栏目的主客观条件。其节目内容学术性与文化味较浓;节目形式相对单一;而播出的时间更是无人问津的“睡眠时间”。

因此,2004年下半年。栏目开始实施新的定位策略。由原来的“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转变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由原来的大学讲堂转入演播室录制。《百家讲坛》的“翻身仗”是以阎崇年主讲的系列节目《清朝十二帝疑案》为标志的。从那以后,节目找准了自己的内容定位――传统历史和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在电视上传播传统历史文化和知识,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邀请能说的名家,选择好话题,把话题说透。就这样,《百家讲坛》与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结下了不了之缘。至此,全新的栏目形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并延续至今。

一、受众定位准确

长期以来,中国广大观众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接受的知识面比较窄。当然,这是受到客观地域、文化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渴望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更希望能够获得这些历史文化和传统知识,能够“取其精华,弃之糟粕”,以满足他们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社会化需求,并能为我们当代所用。我国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俨然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宝藏。

就在这一背景之下,《百家讲坛》(2004年改版后)准确的把握了其栏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观众。栏目定位以传授优秀中国历史文化、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坚持大众化,不搞权威化:坚持民俗化,不搞学术化。”栏目将目标受众专门指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锁定了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以及中原地区的广大农村观众、众多老年知识份子、爱学习的中年妇女、大中学生等。

根据《百家讲坛》栏目组调查,中原地区有很多农村人爱看《百家讲坛》。他们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都以民间口头传说为主。《百家讲坛》中所讲的与他们知道的不一样,有些甚至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渴望知识,但他们已有的知识都比较杂。缺乏系统的梳理。他们对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并不很清楚。而《百家讲坛》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可见,《百家讲坛》栏目找准了受众,摸清了他们的心理,因而能够广受关注、收视率节节攀升。

《百家讲坛》栏目能够在广大中原地区流行,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很多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和事件,很可能就发生在你我所处的地方。让观众备感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能一下子拉近观众与栏目、与历史、与文化的距离。

二、题材选择得当

1.适应认知结构

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高大家的文化修养,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然要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和专业深度。但是,电视不同于报纸,信息转瞬即逝,无法保存下来让观众慢慢思考和细细品味:另一方面。过于高深的内容也会大大限制节目收视群体的范围,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百姓无法接受。这就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传播效果。因此。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注意选题的可讲性,要选择受众易于接受并且专家也可以深入浅出讲解的知识。这个问题则涉及到了人们的认知结构了。

心理学家认为: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和信息,会很容易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过程,并与原来的知识经验进行比较与分析:而相反的,对于那些不具有相应知识经验,也就是不熟悉的信息。在接受过程中则会发生认知障碍,即难以理解或不愿意接受。为适应受众的认知结构,《百家讲坛》栏目选择了适合电视化手段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充分挖掘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其原因就在于历史文化类题材往往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适合讲解。它并不需要观众有深厚的文化储备和积累,就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感性思维。再配上电视这种比较丰富的传播媒介,更易于为一般的受众所接受。并能迅速产生共鸣和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类选题逻辑严密,需要接受者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它适合用数学和公式来表示,而不适合用电视图像来解释。同时,它调动的是观众的理性思维,感性的画面加上理性的思考会使受众容易疲劳,产生接受的障碍。这也正解释了为什么《百家讲坛》开播初始无人问津,而改版之后迅速走红的疑问。

2.注重经典。体现时代性

《百家讲坛》栏目在选题时,兼顾经典重温和与时代相结合。体现了对历史传统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其策划了很多有关历史题材以及中国古典名著的经典选题,如《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红楼梦》、《聊斋》、《西厢记》等。同时,在讲解这些历史选题时也非常注意与时代性的结合。如:在《老子智慧与现代式离婚》的讲座中,将老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和现代人的离婚现状相结合,把老子的话进行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作为现代人的心灵鸡汤。在《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中,将金庸小说的爱情故事做了现代化的、模式化的归纳,分为几种:英雄美人式(如郭靖和黄蓉)、感动天地式(如杨过和小龙女)等。另外,《百家讲坛》还策划了诸如“身边的礼仪”、“购房的陷阱”、“婚姻家庭与心理健康”等与时下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当代话题节目。

其选题大多都是些观众有所了解但又不太深入的话题。其中既包含了经典。又注重与时代热点、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相联系。能就近说远、借古论今,自然形成了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提高了观看对节目的兴趣和期待。

3.注意延续。体现系列化

《百家讲坛》栏目的选题还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就是其系列化。其非常注重节目的前后关联。呈现一种“集中火力,精耕细作”的态势。同一系列的选题由同一个主讲人或几个主讲人同时完成,内容上则是向纵向延伸。如:刘心武将《红楼梦》的讲座分为“揭秘秦可卿”、“贾府婚配之谜”等二十多讲。其中,针对秦可卿一个人物的分析就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专题,探寻其“抱养之谜”、“生存之谜”、“被告发之谜”等。《清十二帝疑 案》则从努尔哈赤一直讲到宣统,将大清王朝的历代皇帝细细数来。

选题的系列化扩容了节目的信息量,增加了同一题材节目的总时长,给更多信息量的输出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演讲人的表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且。系列化的选题增强了节目的“厚重感”和份量。分散的主题容易使节目陷入单薄的陷阱,很难像系列化的节目那样集中火力就某个专题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冲击感和震撼力。因而,《百家讲坛》栏目选题系列化的运作增强了节目的纵深感。使其作为学术、文学类栏目的厚重感和历史性得到体现。

三、表现手法新颖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学术性栏目,其在形式安排上。为了使讲述更生动、更能吸引人,在某些方面创造性的借鉴了电视剧制作的手法。简单地说,就是将讲述变得故事化和戏剧化。爱听故事是人的本性,电视有着天然的“讲故事”的优势,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因为电视是一种叙事性的媒介,能满足人类对故事的渴望。这点在电视剧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百家讲坛》讲述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叙事性的过程。故事化和戏剧化的运用使《百家讲坛》创造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神话”:使那些原来只有专业人士和少数观众关注的学术问题、文化问题、历史疑问。通过栏目的表现方式,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1.把学术研究变成戏剧剧本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实际上我们就是按照戏剧化的结构来做的,我们要和主讲人一起培养编剧的能力,把他们的学术成果变成剧本,让口播类节目故事化、戏剧性。”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和说教。更类似于讲故事、说评书。在学术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戏剧脚本中的主角、配角。有情节、有冲突。《百家讲坛》真正的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

2.寺巴系列讲座变成电视剧

通过戏剧剧本所演绎出来的,则必定将是一部生动的电视剧。并且。在学术的指引下,其必然是具有相当份量、具有学术和文化性的史实剧。《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我们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悬念性、单线条和戏剧性是我们总结出来讲座节目和论文不同的地方。作为口播类节目必须要有悬念牵引。”他同时分析《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找到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悬疑永远都是电视剧的基本卖点,我们看电视剧最大的吸引就是命运未卜,悬疑丛生。

为讲好故事,节目打出了“悬念牌”。把每期节目内容编成一个故事,把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设置成各种悬念。在每期节目开头时设置一个总悬念,紧接着专家在讲述中又设置层层分悬念,成为每段内容的衔接点和转折点。吊足了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也使得观众不愿离开电视荧幕。在节目进行中。专家用自己的学术见解解释、分析一个个疑问。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节目还把这些历史故事像电视剧一样系列化,一个接着一个讲。在每期节目结束之前提出下一个故事的悬念,将悬念贯穿始终。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新颖的讲述手法。满足了人们听故事的愿望,让观众在享受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故事化、戏剧化的讲述,也赋予了《百家讲坛》栏目独特的审美特征,其恰到好处地处理了电视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关系,是其栏目取得高收视率的制胜法宝。

四、结语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2

于丹的讲解,从开始到结束几乎全是用诗化的语言,旁征博引,故事穿插,感悟不断,优美而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且先听听她是怎么样开篇的:“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在这样形象的比喻面前,谁还不懂真理有多朴素么,谁还感受不到真理那勃勃的生命力么。在讲解了《论语》中所主张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处世之道时,她这样说着感悟: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已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于丹就这样使经典变得质朴而又温暖,让我们隔着几千年的时空,却能感受到圣人的智慧和慈祥,仿佛他就在我们的身旁;于丹就这样代表孔圣人轻抚人们的心灵,教人怎样对待人生的理想、缺憾乃至苦痛,怎样对待亲人、朋友及同事,教人仁爱,教人智慧,教人高尚,指点我们怎样获得快乐的人生。声声唤醒独行人,句句说到心头上,把孔子的“仁爱”思想诠释得温暖无比,在海内外,掀起了学习《论语》、播洒仁爱的热潮。我个人认为,于丹是真正的“超女”,真正是才貌双全,她的心得之语是该栏目中最美、最流畅的语言,听她讲课,你想不激动都困难,她的感悟能说到你心底最脆弱的地方,她的那些充满真性情的语言能唤醒你最美好的回忆,她那些顺手拈来的故事让你一睹特级调酒专家的风范……纵然也有人挑她的刺,在她售书仪式上抗议,但我要说,于丹的才气你不得不佩服,不信,你就在台下试试,看有没有她那样美的语言。就是从听于丹讲论语的那一刻,我深深地爱上了“百家讲坛”……

接着又观看了王立群讲《史记.汉武帝》《史记.项羽》。王立群是河南大学的教授,他的讲授风格显得特别大气,充满激情,讲到动情处,能让人与他同悲同喜,他善于把人物的命运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结合,让现场充满一种荡气回肠的氛围,他在讲英雄项羽时,绘声绘色,激情难抑,让人既为项羽这位绝世英雄的勇猛而激动,为其突围绝杀而喝彩,又深为其缺乏政治头脑而遗憾……他也是特别善于设置悬念,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人,讲解中,常把最精彩最紧张的一幕放在前面,记得在讲《史记.秦始皇》时,他特地以“荆轲刺秦王”这一颇富传奇性和戏剧性的情节开篇,再用倒叙的方法追述秦国的兴起;在讲秦孝公变法一节时,他也是先把变法专家商鞅的仓皇出逃放在前面描述,让人有一种月黑风高,杀手四伏,世事无常,风雨骤来的感觉,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令听者欲罢不能……至此,已深深爱上了“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怎么办得这么好啊,一时心中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打听,才知道,这栏目早在2004年就很红火了,而自己因埋头于教学竟然从来不知道!我只有惭愧自己无知的份了……再一注意各路传媒,原来,这之前的阎崇年、易中天、马瑞芳已通过“讲坛”红透了海内外的传媒,那已是70高龄的阎崇年果然是能把学问当评书来说,把历史当故事来讲,正是“书斋雪藏50年,70登坛开新风”,他主讲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把尘封几百年的历史真实、形象地再现于讲解中。据说在某期开讲中,因特殊原因,现场只有一个观众,但阎先生却是从容挥洒,顾盼生情,仿佛是面对着成千上万的观众,讲得神采飞扬,这需要有何等的修养与功夫啊。“百家讲坛”也就从此以它独有的方式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而易中天讲《三国》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小说《三国演义》已融进了每个人的生命中,现在要想在大家面前还原历史,讲一讲与小说不尽相同的故事,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本领,既要尽量客观地再现历史,又不要伤害观众们的老感情,为此,易中天先生采取了以正史《三国志》记录为主,辅以野史传说乃至戏剧、小说等资料的方式进行讲述、比较,让听众心平气和地判断,同时以现代人的时尚语言去描述历史,大胆、幽默、形象,更重要的是他的讲解形成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的模式,增强了历史的可听性和文学性。他告诉我们: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有三种面目,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相应地,对待历史也就有了三种读法——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个人意见。他讲课的语言也为“百家讲坛”栏目注入新的特点,即现代生活气息浓,幽默感强,记得他在比较郭嘉和诸葛亮的政治眼光时是这样讲的:在大家都认为袁绍是绩优绩股时,郭嘉却看出那是垃圾股;而在大家都以为刘备是垃圾股的时候,诸葛亮却把他看作绩优股……在讲到小说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时,他这样描写刘备第三次去茅庐的情景——到草堂之外,就要拱立阶下,诸葛亮高卧不起,他就要一等再等了。那心情,已不像一个礼贤下士的招聘者,倒像是上门求婚的痴情人……易中天的讲解,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继阎崇年之后再开新风,再掀读史热潮……而老大姐马瑞芳则一方面以她名作家的本领把《聊斋》中的人鬼情演绎得催人泪下,以此激浊扬清,一方面不遗余力地以她的资历支持坛上推出的新人,更厉害的是她居然把主讲人的故事、经历全搬进了《“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一书中……

后来又有年轻潇洒的康震讲《苏东坡》《李清照》《李白》等,康震是一位典型的才子教授,他潇洒而又庄重,短发微偏,内着白色衬衫,紫花领带,外着黑色西服,眉宇间散发着一名优秀教师特有的睿智,举手投足间都诠释着“师表”的境界,他年少得志,传统而又时尚,讲的又都是古代大文豪,收视率很高。他的讲解有以下几个特点:对古代的文豪们充满无限的敬仰,并把这种敬仰自然地融进了他的品评中,从而感染听众,在康震教授的眼中,李白的诗是盛唐气象最典型的人格和艺术象征,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最令人动容,苏轼是数百年难遇的奇才,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女性;以文豪们的身世、经历、才情、业绩、人品及其理想与现实之矛盾来全面展现他们的传奇人生;讲解中体现出对文豪们的深深理解;对文豪们的原著作了精辟的评价,特别难忘他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概括,他说词的上阙展现的是“惊心动魄的美丽”,下阙抒写的是“潇洒多情的感伤”……

再后来,“百家讲坛”又推出了几位颇有个性的主讲,一位是《说武则天》的蒙曼。要说武则天这个人,我是从心底厌恶她,因为她为了自己成功,为了权位,为了一逞一己之快,不择手段,不惜残杀六亲。但却很喜欢蒙曼教授的讲述,历史的风云在她淡淡的微笑中娓娓道来,她的语言是最通俗易懂的了,真正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她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也很到位,在讲解《长恨歌》中,她认为,唐玄宗主动与太平公主结盟这一举动是非常高明的,把当时的三大股势力紧密结合起来了。实际上,这次结盟对李隆基来说确实是有百利无一害的,正是这次结盟决定了韦皇后的惨败。她还以“勇气、运气、人气”精辟地概括出李隆基政变成功的根本原因。对唐玄宗与宰相张九龄之间的关系、广运潭盛会、文士风流等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看她怎么描写广运潭盛会:从江南来的300多艘小船朝望春楼逶迤而来,每艘船上写有一个江南的地名,船中间装着产自江南的大米,两边是各地的土特产,船夫着装统一,头戴大斗笠,身着宽袖衫,脚踏草鞋,一派江南水乡的装扮,放眼望去,百浆齐飞,动作一致,驶在最前面的一艘船上有100名江南美女,姿态阿娜,弱柳扶风,娇花照月,船头一个帅小伙,身着水绿色露出一只胳膊的短衫,披着一个锦半臂,头上系一根红带子,他立于船头高声领唱《得宝歌》: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舟船闹,扬州铜器多,三郎当殿坐,听唱得宝歌……更妙的是,帅小伙领唱一句,身后的美女就一齐欠身挥袖应声和之,面对此情此景,唐玄宗是高兴得哈哈大笑,两岸看热闹的百姓的欢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情景仿佛是今天才可能有的盛会呀,蒙曼就这样绘声绘色地把开元、天宝初年的繁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再看她分析唐玄宗与张九龄的关系:先是张九龄像一个偶像一样走进唐玄宗心中,他的才学,他的风度,他的气质以致与人不同的飞身上马的姿势,都令玄宗赞叹。而张九龄也十分书生气,别人都为玄宗献上金镜作为生日礼物,身为宰相的张九龄却是自编了一本历史小册子(《千秋金镜录》)送给玄宗,且自认为是最好的礼物,他告诉玄宗:“陛下,你照别人送的镜子,只能看得到自己的长相;你照我送的这面镜子,能知道国家兴亡的道理……”而在“文士风流”一节中,她又这样描写玄宗、李白、杨贵妃之间的故事:在一次赏牡丹花的过程中,因为玄宗要听新曲,请李白作词,李白趁着酒兴现场写出《清平调》三首,因歌词写到杨贵妃的心坎上了,于是贵妃亲自领唱,玄宗则以一玉笛和之,且每逢转换处,玄宗故意把笛音延长,传递对贵妃的似水柔情,在“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歌声中,得意的杨贵妃春色飞扬,风情万种,花面相映,三位主人公,一个是盛世唐朝的形象代言人,一个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仙、旷世才子,一个是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他们在美酒、名花的见证下一起演绎了一段不可复制的文史佳话……这样的描写,这样的评价恰如其分而又酣畅淋漓,我感觉,蒙曼的讲解是越来越精彩……另一位是渐江大学的副教授段怀清,他的讲述风格,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百家讲坛”栏目的导演在物色主讲人上的高明之处,段怀清是一个特别儒雅倜傥的年轻教授,文质彬彬地站在台前,未曾开言先有几分微笑,有很强的亲和力,镜片后面是一双能洞察对方心灵的大眼,他的讲授语言也特有磁性,常让我觉得他就像故事中的那些男主人公,而他讲的内容正是古代四大爱情悲剧:《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他的体态语言是最传神的了,讲解中,他时而挥手,时而皱眉,时而作惊讶状,时而作感慨万千状,时而设问……可以说,用这样一个有着明星相的教授来讲爱情经典是恰当不过了。在众多的讲解者中,钱文忠主讲的《三字经》是特别有意义的,正如他所言“愿以无涯之学,度有涯之生……”他的愿望在解读《三字经》中得到了尽情的抒发,这不仅在于他在讲解历史脉络中向听众介绍了相关的历史故事,阐述了学习的道理和方法,用生动的细节诠释了一系列成语、名著,更因为他在其中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了形象的传播,听他讲《三字经》,倍感传统美德的亲切,通过他的讲解,我贴身地体会到《三字经》是为人处世,读史学文的宝典,是天下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天下老师颁给学生的最棒的奖品,是千万个你我励志明心的精良读本……还有讲《两宋风云》的袁腾飞,据说他的讲课视频曾被他的学生挂在网上,他的语言有幽默感,听他的课感觉特别轻松,而讲《苦命的咸丰皇帝》的喻大华给我的印象是特别实在,他那不紧不慢的语速和较浓重的鼻音也让人越听越爱听……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3

一、传统文化特点及其现状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在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无不昭示着华夏民族曾经的文明和强盛。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延续性强、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不能随意娱乐化、肤浅化。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传统文化却渐渐淹没在快餐文化疯狂的包围下。

面对本该引以为豪的五千年文明史,本该深入每个国民灵魂的传统文化,我们却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正是因为对文化的普及工作不到位。一句传统,多少距离,请不要将历史沉淀的那些优秀传统文化装在那个叫做历史的匣子里。

二、以《百家讲坛》为例思考传统文化传播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不力、普及不广的现实,政府、主流媒体也担负起了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2001年中央科教频道开播的《百家讲坛》是一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栏目,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说论语》等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国学热”和“论语热”。《百家讲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在当代的一个缩影,在传统文化传播的阵地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百家讲坛》刚开播时收视率异常惨淡,甚至为零。其后清宫戏的热播使得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马瑞芳讲《聊斋》,再到于丹的《心得》,《百家讲坛》涌现了很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深厚的学者。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将正史、野史、古今中外经典言论以及自己独到的见解讲授给观众。

其成功处首先在于《百家讲坛》抓住了大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的时机。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百家讲坛》应运而生。

其次,以电视媒体传播的方式很成功。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采用现代化方式,如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一个讲师面对成万上亿的观众,庞大的受众数量能高效快速的将一种文化观点传播到千家万户,并由此将传统文化植入大众思维,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再者前期内容充实、质量很高,专家学者深谙电视媒体之道,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能正确把握专业知识与大众文化修养之间的差距。从曲高和寡的学术讲坛到接地气的内容形式,《百家讲坛》涌现出大批专家学者将传统文化推入大众视野。讲师们深入浅出地进行学术讲解,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大众能接受的内容。

随着节目的发展,《百家讲坛》也开始呈现出一些弊端。任何电视栏目的开展都以收视率为支撑点,《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它的节目选题渐渐狭窄,最后因收视率下降提出放弃“百科全书”,重点强化人文类节目专题,使《百家讲坛》的题材局限于文史一家。同时《百家讲坛》后期在选人和节目制作方面没有严格把关,所选讲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专业知识底蕴不够深厚,有的甚至曲解历史、主观臆造,内容琐碎肤浅,与《百家讲坛》学术色彩浓厚的定位相悖。再者,其后期制作模式缺乏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要有可以扎根的土壤,必须激发大众的兴趣并引导其探索研究。可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许多后来者便纷纷套用其讲史模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八股文”式的套路,以致节目质量日趋下滑,使得人们审美疲劳,观众流失量大。

三、让知识可感,让思想可触

历史是一个民族延续与发展的灵魂,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灵魂的精髓。过去,现在与未来一脉相承,历史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鲜活的病态,也不要僵尸的历史,而是要实在的、有意义的、可知可感的传统文化,也就是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传统文化究竟应该如何传播呢?

首先,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文化新生。我们要拥有历史的眼光,兼具国际视野,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阐释。如易中天《品三国》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历史,为受众的理解认识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

其次,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与普及广度。凡一国文明,本国定会有许多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与认识。普及广度即增加文化的认可度,只有让文化具有生命力,才能让每一个国人充满民族自豪感并将其发扬光大。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介或手机报等形式,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文化消费者普遍联系,更好地向大众普及传统文化。还应从小学教育开始开设国学课程,营造一种诵读经典的氛围。

最后,政府的决策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政府将文化建设尤其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并将发扬传统文化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人的共识。教育是立国之本,传统文化传播也要“从娃娃抓起”。在文化建设中加大科研投入,让中国拥有更大的专业学术的人才力量。同时,社会主流媒体对公众和历史负责并进行正确引导,弘扬正确先进的价值观与文化观。此外,社会成员也要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大众传媒,都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小结

《百家讲坛》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传统意味着历史,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定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专业的精神对待,不断继承发展。同时又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孤立创造,孤芳自赏。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历史,保护好中华的灵魂,才能让子孙后代为中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感到光荣并不断的传承发展。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啸.《百家讲坛》步入衰退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创新.2012年7期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4

“祖籍山东,出生安徽,童年南京,移居开封。”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上高中时,王立群成绩异常优秀。但由于历史原因,他却高考落榜了。于是,他到河南开封一所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一代便是7年。1966年,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当做“四旧”扔到操场上。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家,一直读到现在。

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尽管只有半年时间准备,但在80多人参加的初试中,王立群最终成为两名被录取的幸运者之一。

4年后,王立群研究生毕业留校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20多年,他由讲师到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

2005年底,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到国内多所大学海选主讲人。在河南站,编导们来到了河南大学。正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史国际研讨会的王立群接到了一个短信:“央视来学校选主讲人……明天还有一天试讲……”这条由河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发来的短信,至今仍保留在王立群的手机里。

王立群连夜坐火车赶回开封,没来得及回家,便直奔会场。“我先讲,讲完了好回家睡一觉。”近20分钟的试讲,王立群风趣儒雅、娓娓道来,给编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最终登上了《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5

“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1]余秋雨先生将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与民族集体人格相联系。文化氛围对人的发展、对民族个性的形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紧张的生活让人们难有闲暇时光静下心来消化文字。书对人们的影响开始减小,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人们的价值观开始有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呈现和反映文化形态的媒介之一,电视节目在传承和建构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形式多元化的电视节目中,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可以说承载着传播文明和文化的重要使命。

我国的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一经推出就得到了观众的大力肯定与支持。百家讲坛即是最典型的例子,观众通过文化讲坛类节目认识了易中天、于丹、纪连海等著名专家和学者。观众跟着孔子学为人处世,跟着司马懿学管理,跟着刘心武重游红楼,跟着马未都品鉴古玩。专家学者们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观众传达中国文化经典,对晦涩的知识进行深度阅读,去粗取精,又以大众最能接受的耳熟能详的方式,给人们说着历史、说着文化、说着为人处世。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创新趋势

中国电视人这些年的努力颇有成绩,《百家讲坛》、《大家》等品牌节目一经推出即受到大众的追捧。地方电视台相类似的节目也开始层出不穷。在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已经日臻成熟之时期,受众的文化视野逐渐开阔,观众对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需求进入了更高层次。中国电视人旨在此基础上对这类文化型节目进行创新与升级,以多元化、多形式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各类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也由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讲坛类节目的内容变化。传统讲坛类节目主要由专家学者站在讲台上向人们诉说文明历史故事。新型的文化讲坛节目除了古代经典、大家轶事外,也开始关注“社会和谐与文化选择”、“世界眼光与文化思维”、“传统文化的现代活法”、“网络时代的文化激荡”、“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传统文化的现解”等对当下有启发意义的主题。如央视的人物访谈节目《大家》,就常借大师们的慧眼识世界,在介绍大师的成长过程的同时,展现当代知识巨子们独特的生命历程与探索精神。从多个视角向观众阐释文化的含义,这对构建新的文化体系大有裨益,在陶冶民族情操方面给予的关注令人拍手称快。

以往的文化讲坛类节目普遍呈现模式化,深度有余而广泛度不足,说教气息严重,缺乏交流和真实感。现今的这类节目有了明显的改善,讲坛与访谈相结合,除了邀请大家学者外,也开始邀请青年学子和普通大众作为嘉宾或现场听众。嘉宾与观众在节目中迸发智慧,交流人生心得,共同探讨人生真谛。

(二)文化访谈类节目的新形式。在电影电视剧热播背景下,催生出的影评剧评类文化评论类节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型电视剧评类节目。最近出现的“翻拍热”,《新红楼梦》、《新水浒传》、《新西游记》等翻拍四大名著等古代经典的电视剧在各地方电视台和卫视热播。这些作品引起了网络观众的热评。影视文学作品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或文学经典人物重现,这是扩大历史研究影响的有效手段,本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万不能为了追求娱乐效应而忽视了对历史、对原著的尊重。有些剧目对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处理方面不够严谨,甚至有失真之处。比如《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本是一部据《史记》内容,还原历史的正剧,但还是有一些历史事件发生了张冠李戴的情况,将汉文帝的功绩算在了汉景帝身上,把发生在周勃身上的事情写到了周亚夫身上。在舆论发达的今天,对电视剧节目的肯定与反思不止于网络,电视剧节目的热播催生出的剧评类节目就承担了这一任务。如在去年各大卫视都热播的《新水浒传》推出后,有不少地方卫视和电视台借此推出了《水浒传》评论节目,如《今夜有水浒》、《非得看水浒》、《水浒三人行》这几档典型的衍生节目。这类剧评类访谈节目不仅讨论原著故事,也评价新老版本的拍摄情况与演员技巧,不同的主持人和嘉宾往往也能够提出自己对剧目的中肯见解,很好地体现出我国电视传媒开阔公正客观的评论氛围。在剧评节目中,还有不少嘉宾由经典著作和电视剧节目说开去,谈到国家与社会、人生与理想、家庭与工作。

(三)传统的访谈类节目大多访谈明星名人,新型的访谈类节目开始有了专门的商业访谈节目。如波士堂,也开始访谈网络红人和有社会影响力的普通人,对某个焦点物件展开文化层面的探讨。

新型访谈类节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1.捕捉大师智慧:与一位科技文化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交流,现阶段的访谈节目有不少港澳台地区名人访谈,有些节目甚至已经跨出国门,开始与世界范围内的大师对话。如央视的《大家》栏目。

2.追踪热点人物:通过对热点人物的采访,知晓其生活背景、成长经历、未来规划,从而引导观众对热点人物有更全面的认知。如《张越访谈》、《可凡倾听》、《背后的故事》。

3.探讨社会现象:通过对特殊时期、突发事件、焦点人物的访谈,展现人生社会百态及多种文化现象并与观众共同分享。对热点现象和话题的深入探讨,比如“健康养生”、“物价”、“传销”、“安居房”、“地沟油”等百姓关注的社会现象都可以是主题。最经典的代表是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

传统文化访谈类节目往往对人们的成功秘诀、生存智慧加以关注,新型的访谈类节目也开始对世界观价值观和情感心灵方面有了观照。比如央视主持人张越做的一档谈话类节目,由网络上爆红的《老男孩》电影开始说起,关注了普通人的梦想问题,甚至特别追溯了小乡村里普通女人追寻梦想的过程。这些谈话类节目的主题较多,也有对网络上走红的人和事进行筛选后做出值得探讨的话题与观众分享,其中对于人生的细节观照无不令人感慨良多。文化访谈类节目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将人们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话题,以自然、真实的方式呈现于观众面前,呈现“人文关怀”的趋势。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创新力量

不少娱乐类节目为了追求新奇刺激和收视率,在节目中哗众取宠,表现出低级趣味,其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2]。在泛滥的选秀和相亲类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不难发现这其中涉及的低俗和拜金内容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心理暗示,尤其是对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有负面影响。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整治下,近日的选秀以及相亲类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已日益严格,有个人品德方面问题的嘉宾已经在此类节目中逐渐消失,这对提高此类节目的艺术品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婚姻综艺类节目中炒作边缘题材的现象严重,在节目价值取向上有审丑的趋向。电视荧幕上频现家庭纠纷和婚姻破裂,有些节目为了博取收视率,将“小三”也请到节目现场。家庭纠纷和婚姻矛盾被扩大化和戏剧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少年轻人纷纷表示出“恐婚”心态。

《北京晨报》曾发文评价娱乐类节目,其中引用到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今天的电视节目不能以牺牲人文关怀、文化品位为代价来获得收视率,对于电视台来说,可能会获得不菲的利益,但从整个文化产业来说,是非常可悲的。”[3]正在不断完善与创新的文化访谈和文化讲坛类节目相对于选秀类娱乐节目,有着对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若干年后,其产生的文化价值将会远远超过纯娱乐类节目。

在经济极其发达的今天,网络势力强大,但在网络信息的筛选标准和监管仍不够完善的背景下,这股新媒体势力每天向大众传播的大量信息中难免会出现有失偏颇的价值取向。科普人文类访谈讲坛节目承担着校正扭曲的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网络传播的某些信息让网民们对扑面而来的各色社会现象感到迷茫惶恐,整个社会容易出现信任危机。简言之,网络缺乏对人们的正面引导力量。但电视作为受众面最广的媒体力量,其对人们价值观的正面积极影响不容小觑。上自八旬老妇下至垂髫儿童,难免会接触到电视节目。因此电视节目应当以一股正面的媒体力量呈现在观众面前,承担传播中国文化、陶冶国人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一档好的文化访谈类节目和电视讲坛类节目往往能让人们在每日匆匆前行中停下脚步,对人生做些思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心态与集体性格。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一方面要以正面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另一方面媒体的运作机制和竞争机制决定了这类节目也要有一定的生命力,才能在芸芸众节目中立于不败之地。简言之,就是这类节目如何能做得更好看,文化访谈和讲坛类节目的受众群体范围如何从知识分子扩充到全国普通大众,也是电视制作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从主题选择、嘉宾邀请、现场互动等多方面都在不断创新发展,多方位、多元化去迎合不同的受众群体需求。专家学者走出故纸堆与象牙塔向大众传播知识,对求贤若渴的大众大有裨益,同时对电视制作人和学者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如何深入浅出地将所学知识筛选后呈现给大众?选择哪类知识传播给观众?选择哪个角度切入社会问题从而给观众以正面的引导力?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需要对所传播知识有独特的视角和前沿思维,更需要良知与高度的责任心。电视传媒平台上播出的每个节目、每段话,都是对观众的人生引导,让百思莫解的人豁然开朗,既对中国古代圣哲的怀念,也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

文化访谈、讲坛类电视节目的创新变化让我们看到中国电视人在公共传媒平台上对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领域的认真思考。大众对于这类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变化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支持,这也正是中国电视节目不断改革不断转型升级的最大动力。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M].岳麓书社,2011.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6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7

经济学讲理性不讲道德,如果需求低俗,那么供给也就不用高尚。既然需求方爱听历史故事,那么供给方自然就要变着法生产了。最常见的生产方式就是像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各种讲堂、论坛,“请”专家学者出来,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把《二十四史》讲成《故事会》。

这样一来,国学火了,讲国学的专家也火了。古时说书说得好的,柳敬亭“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据张岱《陶庵梦忆》)今天说书说得好的,于丹,2007年版税就过千万元,频繁奔波于各种活动中。中华书局也靠着出“于丹鸡汤”而一举扭亏为盈。

可作为接受方的读者、观众,成就了别人的辉煌后,自己得到了什么呢?当于丹刚讲《论语》时,有人说,就算她讲得不对,起码让百姓对经典著作产生了兴趣。几年下来了,于丹的书还是卖得好,可公认的好注本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是没人买。老百姓对经典著作还是没兴趣,还是喜欢拾人牙慧。

这说明,国学之火太虚。国学本不需要火,只要你愿意,有空、有书,就可以学国学了。闷声发大财可以,闷声学国学也可以。

国学太长吗?《老子》不过五千言。国学难懂吗?《悯农》唱诵至今。国学没用吗?对了,这大概是说到了症结上。看一遍《荀子》能让我赚钱?读一通《诗经》能让我升官?如今流行的是:学《孙子兵法》要与商战联系,看《三十六计》要与经营挂钩。

中国人的阅读率一直不高,偌大的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放不下几个平静的读书人。在高铁上、飞机里、排队时,大部分人都是呆着,要么枯坐,要么拿手机玩,极少有人看书,有几个看杂志的就不错了。虽然移动终端也可以看书,可一个平时爱看八卦的人,难道换了高档的智能手机就会去看《史记》、《汉书》吗?

清代学者最看不上明代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认为明亡就亡在没人扎实求学,全被浮躁的气氛笼罩住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8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9

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国学”一词至今在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精准的定义。在古代,国学指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唐代韩愈在《窦公墓志铭》中亦有“教诲于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则是在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借用汤因比的‘历史文明’理论来说,中国国学的诞生,主要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面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提出的‘应战’之举”[1],“国学”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的产物。多数人认为国学定义始见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胡适曾为国学下定义说:“‘国学’在我们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的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2]这里胡适为国学下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广义上的国学,“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术领域,还包括音乐、书、画、建筑等艺术领域,医卜星象等自然科学领域乃至宗教信仰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借助当代大众传播媒介,掀起了新一轮国学文化热,至今方兴未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本文中笔者所理解的国学指代的是狭义下的国学,即以儒释道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的文化与艺术。

国学热在大众传媒时代出现并非偶然,它有着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受众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映者,是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受众的接受程度是传播效果的主要体现。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转向对精神文化消费品的需求,人们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满足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开放的社会机制与环境为人民群众的多元价值观提供了条件,但也会造成各种价值观交织、思潮激荡,甚至道德沦丧、人们精神空虚的社会现象,而国学中的观念与思想特别是儒释道伦理则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依托,帮助人们树立主流价值取向、找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个人坐标,重新构建信仰体系;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广泛设立了“孔子学院”以了解“中国形象”,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国学热”受到广泛关注。

其次,大众传媒因素(传播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一些重要的‘稀有’公共传播资源,例如广播、电视使用的电波频率等,也是国家以某种制度方式委托给传媒组织专用的”[3]。国学是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积累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大众传媒利用传播特权传播国学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与宣传,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此外,传播中国文化应当是一种历史责任,中国应当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出民族的贡献。[4]大众传媒通过国学形象的塑造,来加深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了解,树立我国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

最后,传播媒介因素。麦克卢汉说:“正是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

转贴于 http://

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5]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高度浓缩与密集促使传播媒介不断融合翻新,这也为国学热的兴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学形象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通过对有关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典型事例的搜集与分析,笔者发现国学形象有以下五种主要媒介传播方式:

文化名家通过电视讲坛方式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为例,该栏目自2001年7月开播以来,先后邀请一系列教授、学者解读古典名家名著,他们以当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在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内,将传统上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观众,使历史上藏匿于深宫后院的故事飞入了寻常百姓家。2006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名列榜眼。《百家讲坛》既收获了优异的收视佳绩,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百家讲坛》秉承着“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的宗旨使得大众媒体与高雅文化成功联姻,成为2006年、2007年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

嫁接脱口秀等新形式出现在创新综艺节目中。2011年伊始,湖南卫视推出了中国第一档姓氏文化深度解读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邀请于丹、纪连海等十几位观众喜闻乐见的专家、学者组成“摆谱团”,通过“姓名堂”、“最姓我”、“全家福”三大节目板块,以姓氏为包装,展示百家姓中家族的传奇故事、家族绝活与家族杰出人才。较之电视讲坛类型节目,《非常靠谱》邀请明星与名人参与现场互动与点评,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此外,该节目由娱乐主持大哥汪涵担纲主持,增加了看点。《非常靠谱》采用当下更为时尚、新潮的脱口秀互动形式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冷门的姓氏、家族文化,以“百姓主题、群英摆谱”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道高端文化大餐。

另外,湖南卫视以脱口秀形式打造的《百科全说》,将中国经典中医养生知识嫁接于轻松搞笑的综艺节目,使观众在开怀一笑间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还有《天天向上》中的夫子国学也在寓教于乐、雅俗共赏中塑造了国学形象。

电视剧、电影翻拍经典著作。近几年来,电视剧、电影行业对传统文化领域的选题呈上升趋势,2005年《汉武大帝》中展示的汉文化带动了一阵“汉学热”,2007年,国人掀起了翻拍四大名著的热潮,《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在新时代的光影技术下再次演绎视觉盛宴,2007年《贞观长歌》再现大唐盛世。在电影方面,以打响2009年贺岁档第一炮的《花木兰》为例,该影片重新打造国学经典中妇孺皆知的典型形象花木兰,用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感人本土传奇唤起国人心中的深厚民族情结。这部古装传奇巨著上映后,在获得过亿的票房佳绩的同时,也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2010年3月21日,http://《花木兰》还同《赤壁》、《建国大业》等逾百部中国优秀电影当选《电影看中国》系列产品,作为历史中国的部分展示中国形象。根据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改编的影片《墨攻》、根据梅兰芳先生一生艺术之旅改编的《梅兰芳》、戏说赵云的《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等传统国学中的经典题材也陆续被搬上银幕。

平面媒体适时出版同类题材相关读物。借助《百家讲坛》的东风,中华书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整理于丹讲稿,适时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庄子〉心得》,2008年于丹和孔健的《论语力》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于丹热”向人们席卷而来。2007年“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品三国(下)》高居排行榜前三名。①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代替了艰深难懂的文言文,大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几千年前的经典读物在现代视角的重新解读下有了普适性的意义。

转贴于 http://

国学形象借助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兴传播媒介形式出现。2006年,百度开设全球首个国学频道,免费为广大网友提供国学相关http://信息的特色搜索服务,提供高品质的古代文化典籍在线搜索及阅读功能,千年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新浪网则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交换学习国学心得感悟。

五种国学形象媒介传播方式的特点

各种媒介相互策动,使得国学形象的媒介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在飞速发展的传媒时代,媒介资源呈现出丰富化的特征,新旧媒介交织,媒介功能日益融合。在国学形象呈现的过程中,既有传统上的平面媒体、地上波广播电视,也有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多种媒介传播方式为国学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元渠道。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10

然而,谁会想到,这位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儒雅风趣的学者,第一次接触的《史记》竟然是捡来的。如今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王立群,曾经还当过代课老师,他曲折的成长经历令人感慨。

“祖籍山东,出生安徽,童年南京,移居开封。”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1945年王立群在安徽出生,3岁时随父母到南京生活,8岁时又迁居开封。王立群说,自己的童年少年几乎没有欢乐可言,磨难太多了。

上小学时,王立群的成绩非常突出,当时实行五分制。六年小学,他每年每学科的成绩都是满分。学校准备保送他上开封的重点中学,但最终上了一所私立中学,叫新新中学。这是一所民办学校,校舍是租用的两间民宅,学生大都是因父母的政治问题而被划为“另类”的孩子。

王立群是该校的首届学生,因是新办学校,缺乏经费,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每周上3天课,3天外出打工以养活学校。于是,和泥、搬砖、挑沙浆成为王立群13岁时的深刻记忆。每天清晨走一个小时路程到工地,干一整天,晚上趁着月色回家,所有收入全归学校,自己分文不取。

和泥制成土坯后,还要负责运到砖厂去,这可不是轻松的活,路程很远且陡坡很多,靠肩挑是行不通的。大家借来一辆马车,王立群就是充当拉车的那个“牲口”,因为他是班长!连夜干一个通宵,一夜只能拉两趟,每天又累又困,第二天又去上学了。有一次连日下雨,翻车了,车轮差点从王立群身上轧过去……

上初三时,新新中学合并到开封的干部子弟中学,王立群也随之成了公办学校的学生。此时三年自然灾害来临了,饥荒、挨饿至今让他刻骨铭心,到黄河滩上割草,去农村的荒地里挖野菜,“水红花饭”、“树叶馒头”成了家常便饭。在艰苦的时期,他考上了高中。

读了一个学期高一后,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在山东老家的祖父得了重病,王立群“替父尽孝”――奉命到山东新泰照顾祖父。他辍学了,那年他16岁。

王立群一边照顾祖父,一边干农活,春种玉米、种高粱,秋割麦子、挖红薯。此时他已是一个全劳力了。最艰苦的时候,他能驾独轮车拉两筐400斤的煤球从200里远的地方回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尾声,生产队派他去看守庄稼地,一个小窝棚,一口大黑锅,没有粮食,仅凭地里的红薯度日,3个月时间,他孤身一人白天锄地,夜里巡视。

在山东老家待了整整一年,后来祖父病故,他才回到开封一中继续上学。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重新回到课堂的王立群成绩异常优秀。高一他是班长,高二成为校团委委员,高三他已是学生会主席了。高中三年每学期成绩总平均分都在97分以上,高中毕业时,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外语五科的成绩都是满分。

王立群高考成绩也非常好,当时他准备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将来当个建筑工程师。可就因为父亲的“问题”,他落榜了。当时班上的同学成绩比王立群低20分的,都被录取了,可他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他明白了,不是因为成绩,还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

于是,他想办法找工作了,那年是1965年。

从小学老师到博士生导师

王立群应聘到开封一所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一“代”便是7年。在当小学教师的7年时间里,他教过数学、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等。此后,该校招收初中生、高中生,他又当了7年中学教师。

1966年,在小学做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接触到《史记》。那时刚开始,小学读书室遭到打砸,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当作“四旧”扔到操场的空地上。住在学校的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家,此后一有空他就读《史记》,虽然有很多地方读不懂,但《史记》却是他最喜欢读的书籍之一。

从那时起到今天,《史记》伴随他已有41年了。王立群常常感慨:“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

1977年恢复高考,此时,王立群已经32岁了。

按当时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年、1967年和1968年毕业的“老三届”高中生,因为这三届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他失去了高考机会。

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机会来了,王立群当即下决心考研,他就近报考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当时,高中生直接报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没有教材,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工作繁忙。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王立群高中时学的是俄语,已扔下了十几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于是,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花了半年时间,竟然考过61分。

提起当年的政治考试,王立群用“神奇”来形容。当时,没有政治经济学教材,正好开封市委组织部发了三本政治经济学宣传小册子,很薄,他一天看一本。第四天,他看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课一共复习了四天,考了91.5分,是他考的分数最高的一门课,简直是神了!在八十多人参加的初试中,王立群与另外三人顺利进入了复试,最终成为两名被录取的幸运者之一。

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二十多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从教这么多年,王立群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谦逊、平和、儒雅、认真、低调……这是王立群的学生、同事在谈论这位学者时用得最多的词语,学生们非常喜欢听他的课。如今,身为河南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王立群还带着三届5个博士、17个硕士。在给学生上课时,仍坚持用繁体竖写板书,给学术界的朋友写信时,同样是用繁体字。

一则短信结缘《百家讲坛》

2005年底,央视《百家讲坛》到国内多所大学海选主讲人。

河南站,编导们来到了河南大学。此时,王立群正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史国际研讨会,不过他接到了一个短信:“央视来学校选主讲人,编导们已分别见了三批老师,明天还有一天试讲……”这条由河南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刘波发来的短信,至今仍保留在王立群的手机里。他说,自己舍不得删掉这条短信,因为这是与《百家讲坛》机缘的开始。

王立群连夜坐火车赶回开封,第二天没来得及回家,便直奔演讲会场。“我先讲,讲完了好回家睡一觉。”王立群随即开讲了,从中学课堂到大学讲堂,王立群也不知给学生讲过多少遍了,这对于他再熟悉不过了。首次与央视接触,近20分钟的试讲,王立群风趣儒雅、娓娓道来,给编导们留下深刻了印象,最终登上了《百家讲坛》。

刚上《百家讲坛》时,王立群觉得难度还不小。节目面对的是普通民众,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学术独角戏,难度最大的地方在于要有新意,要有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

王立群知道,看电视主要还是图个娱乐,观众层次不一,众口难调,这要求所讲内容必须专业与非专业共享,求知与娱乐共享,观众既能接受,又喜欢听,才不至于换频道。怎样控制住观众手里的遥控器是每位主讲人必须解决的课题。

在《百家讲坛》中,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将历史故事讲得充满悬念,一波三折,几乎都经过了节目组的“洗脑”。在王立群之前,刘心武和易中天算是讲坛中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不过一开始两人也被节目组不停地“洗脑”。制片人万卫说,节目要求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每几分钟就有一个悬念,要制造悬念,故事性要强。

所以,在正式录制节目前,王立群会把要讲的文稿传给编导,他们会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有不同见解时,双方更多的是沟通。王立群举例说,比如讲项羽大封诸侯,编导提出,节目中人名、地名不要出现太多,怕观众记不住,他觉得这个建议挺好,就进行了修改。

电视讲座是一件很花费时间的事情。王立群现在带有22名硕士生,手头上还有几个科研项目,时间非常紧张。但王立群表示,硕士生的教学与辅导是他的本职工作,学生的课可以调,电视讲座与正常教学工作并不冲突,不会因此耽误本职工作。

不过,在课堂和讲坛上讲课的差别,让王立群有了重新思考自己教育方式的机会。他说:“电视讲坛与大学课堂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课堂上是先提出观点,然后一步步来论证观点;讲坛上则是先举事例,设置悬念,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同时有新的想法和观点,观众才会认可接受你。”

因为存在表述方式的差别,王立群认为在课堂上还不能完全套用《百家讲坛》的说话风格。他说,电视讲坛是利用有限的时间讲述一个问题,50分钟。课堂则不同,讲课的时间比较自由,内容多可以多讲一点,内容少则可少讲一点,比较灵活。同时,校园是学习和做学问的地方,他和他所带的研究生是在做研究,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学术上的东西很严谨,但电视节目不同,它带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能够登上《百家讲坛》,王立群觉得有相当大的收获。他说:“参与《百家讲坛》是一种挑战,很刺激,也让我有所思考。今后,要学会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以单线条的电视语言讲述出来,还要学会以浅显的语言表述历史、传授知识和表达观点,也是一门学问,这对学生写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是公鸡中的战斗机”

2007年3月11日,央视《百家讲坛》录制了一期特殊的节目。“品三国”的易中天客串主持人,采访“读《史记》”的王立群。两位重量级大师的对话开始了。

第一次做主持人,易中天经验不足。在跟王立群的对话中,王立群说起自己13岁打工的经历,此时,易中天认真地问道:“你13岁的时候是多大呀?”现场观众静了几秒后,随即哄堂大笑,易中天赶紧承认错误,说自己其实想问的是:“你13岁的时候是哪一年?”

王立群的经历与易中天十分相似,两个人都是学中文出身却在《百家讲坛》讲历史。谈到这种情况,易中天问道:“你一个教文学的来讲历史,不怕别人说是公鸡下蛋吗?”

王立群则很麻利地反问:“你不是下在我前面吗?”引得全场一片笑。

易中天随即说:“我不仅下蛋,而且是公鸡下鸭蛋,还客串起主持人了。我也认了,那我们就下我们的蛋,让别人说去吧。我们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

在有关《百家讲坛》的争议中,主讲人如何反映历史的真实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对此,王立群解释说,自己讲述的是正史,但他坦承,正史未必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的历史记载中可能会出现差异。真正的历史叫“第一历史”,它是无法复原的。正史说的是“第二历史”,其中可能存在记载人的误记误读,甚至主观避讳曲解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立群认为主讲人要学会区别真伪,可以采用互证的方法。比如一件事情《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主讲人要从中有所选择。王立群说,自己解读的《史记》只是他理解的真实,比如司马迁对司马相如大加赞扬,但通过他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以及班固的记录,他认为司马相如并非情圣,对卓文君是劫才又劫色。

王立群是央视《百家讲坛》继易中天、于丹之后,2007年度重点推出的主讲人。有人称,《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推出了不少明星学者。2004年最火的是阎崇年,2005年是刘心武,2006年是易中天和于丹,那么2007年最火的将是谁呢?《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给出答案:王立群。

有观众现场问王立群,如何评价同行易中天、于丹及自己的个人魅力?王立群说:“于丹本身就是搞传媒研究的,所以应对媒体从容自如。易中天长期做文化普及工作,触电时间也比我早。我有什么优势,自己不太清楚,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可能我对人物的分析比较深入吧。”

对于众网友的好评,王立群一笑了之,他说:“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是我的原则。”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11

12点45分很快就到了,我像一颗定时炸弹被引爆了似的,冲进房间。本来抱着试一试心理的我,看了还不到5分钟,就立刻被迷住了,像一颗粘粘糖一样,粘在电视机旁,一颗也不舍得离开。甚至到精彩处我还禁不住频频点头,或是自言自语上一两句。总算找到知音了!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真是老天、佛祖、各路神仙都保佑呀!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肯定会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我暗自庆幸。不知何时,妈妈已悄悄走到房门口,看都我一副如痴如醉、像着了魔似的样子,时而点点头,时而摇摇头:“真是走火入魔了!”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12

“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

“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

采访一开始,万卫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本央视内部下发的小册子:《2008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暨节目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列出每个栏目今年第三季度在其相应频道的排名,依据则是参考了收视率、时段权重、类别权重、领导分、预算成本等因素后算出的综合指标。

根据这样计算出的综合分数,《百家讲坛》今年第三季度在央视十套排名第一,前两个季度分别排名第三、第一。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到底有没有下滑?

万卫:我们的收视率常年保持在0.15~0.20,第三季度的平均收视率是0.17,属于正常范畴,没有下滑。而且台里对节目进行评估用的都是这个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绿色收视率”――这也是实行节目淘汰制度的标准。所以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我们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前三名。中央台怎么可能把它自己一个名牌栏目拿掉?

有些报道说“排名在十名开外”很可能说的是单纯收视率排名。但这个不说明问题。《百家讲坛》的首播时间是在中午12:45,跟那些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根本没法比。如果单纯按照这个排名,我们一直都是排在十几名。

《望东方周刊》:可《百家讲坛》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吧?好像自于丹之后就没再那么火爆了。

万卫: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我们并不想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表面的火爆,现在最需要的是给观众一个安静的课堂。其实老百姓并不受所胃“影响力”的影响,我们最火爆的时候,比如2006年,收视率也还是在0.15~0.20这个范围内。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定位是否有所变化?比如今年开始讲现代史,长征、红旗渠等内容,又有梁祝、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万卫:我们的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点从来没变过,将来也不会变。我们是中央电视台为数不多的定位在这一点的栏目,为什么要变?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向外放射,做一些新的内容。完全立足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同时期或同类型的中西文化对比等等放射性的内容。

梁祝也是这样的一种放射方向的尝试,传说也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传说可以流传上千年,必定有它独特的生命力,但现代人又了解多少呢?至于现代史,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肯定还会做这部分的内容。

“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

“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成,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学术娱乐化”一直是百家讲坛最被诟病的一点。对于《百家讲坛》常常宣讲的“权谋斗争、帝王轶事”方面的内容,有评论者认为这是在舍弃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取其糟粕,而类似于丹的“《论语》心得”则被很多论者指为“滥用经典对大众进行按摩的心灵鸡汤”。

除去内容,《百家讲坛》在形式上也遭到诸多批判。台湾学者李敖在《于丹批判》中指出:《百家讲坛》“用娱乐界包装影视明星的手法来打造学术明星”,是一种‘媚俗行径”。

《望东方周刊》:批评《百家讲坛》“学术娱乐化”的声音―直没停过。

万卫:这是大家还不了解我们的定位。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及。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所以我们提倡的是“润物细无声”,通过故事来讲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诸子百家”,就是讲每个人的命运故事,讲他们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提出什么观点。故事只是载体,我们会要求在必要的时候插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符合传播规律的,这种讲法放在学术讨论上当然毫无意义一一真正的学术讨论直接讲观点就行了。但我们面对的是在家里休闲的大众,要知道我们这个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别的频道还在娱乐着呢,你怎么才能让观众不换台?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百家讲坛》在讲述历史时出现的一些戏说倾向……

万卫:我们没有任何一点戏说。谁这么说,请他举出例子来。

《望东方周刊》:但比如阎崇年讲清代皇帝,还有刘心武讲《红楼梦》,都引起过很多争议。

万卫:阎老师讲得是正史,没有一点是戏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探讨和观点怎么能称为戏说?我本人从来没有接到任何一个电话、一封信甚至一封E―mail向我指出这件事的。

《望东方周刊》:李敖曾写《于丹批判》批判你们栏目的形式,你怎么看?

万卫: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曾经有台湾方面的人带话来表达过这个意愿。

“想借《百家讲坛》发财出名的太多了”

“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

曾有媒体报道这样描述《百家讲坛》“海选”主讲人的盛况:“(2006)年初,央视到国内各所大学海选主讲人,河南这一站,他们到了河南大学,当时王立群正好在北京,学院致电要求他火速赶回开封面试。每个人被要求自拟题材讲一个人物,一遍就过,当天一共来了40多人。”

《百家讲坛》对于主讲人海量而“残酣’的遴选,编导过程中对主讲人讲述内容的限制,以及其后通过播出、出书等环节给主讲人带来的巨大声名与财源,亦成为《百家讲坛》屡遭批判的地方。有论者认为这种的商业化给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误导和诱惑。

《望东方周刊》:学界一直有人认为你们通过对讲课内容的引导“降低了学术品位”,并且给学界带来了浮躁的风气。

万卫:媒体一直说学界有争议,但我们并没感觉这么强烈。我们到各高校去招人的时候从没碰到什么阻力,一般学校都会给我们推荐老师,非常配合我

们的工作。学校都觉得是很光荣的事,隋,地方上也会介绍说这是本地第x个上过《百家讲坛》的老师。

《望东方周刊》:现在想来《百家讲坛》的人很多吧?有没有一些想借此发财出名的?

万卫:太多了。试讲通不过的就托关系,找台里领导。这类人我们―概不要,除非你真有本事,那先把课讲好再说。

《望东方周刊》:但也有很多学者大概是抵触电视这种媒体的。

万卫:那当然,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还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研究阶段不宜张扬,种种原因吧。

《望东方周刊》:你们的选题一般是怎么定的?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

万卫:选题就是在找到合适的主讲人之后,编导跟他商议,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找到适合电视传播的话题,然后栏目组集体开会讨论。不能讲的话题包括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的话题和人物,还有不好讲的题目一一比如《易经》,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把握。另外就是涉及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话题要很谨慎,即使讲也要找人把关。

“骂声里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现在选择这个“诸子百家”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学术界和观众对于《百家讲坛》的评价往往趋于相反的两极,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杨振宁讲物理学、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

《百家讲坛》的热议一方面引发了对其节目本身的讨论,另一方面也令人思考:中国观众到底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内容。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易中天的“诸子百家”很受学界好评,但远不如“品三国”收视率高?

万卫:这种现象很正常,也是我们早就料到的。“诸子百家”是易老师最想说的内容,但―开始我们认为时机不对,选择了“品三国”。现在选择这个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其实要想收视率高很容易,比如现在去讲健康话题,收视率肯定高。但我们毕竟是要坚守定位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视。

《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你们的定位里,你觉得观众最喜爱的是什么内容。

万卫:历史人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以及能从他们的生活中吸取什么。另一大重头就是经典,比如四大名著、《论语》,《庄子》等等,观众对这些兴趣都很大,不过讲好这些不容易。明年我们的重头就是钱文忠讲《三字经》,还有“新说《水浒》”。

《望东方周刊》:今年播出的系列里,收视率比较高和比较低的分别是哪些?

百家讲坛经典历史篇13

对于电视栏目而言,定位准确是其成功的基础。2001年,央视十套开播了《百家讲坛》。该栏目最初将观众群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味不俗的知识阶层,主讲人选也瞄准了全国最好的学者、教授。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亮相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之后有李政道、丁肇中等学术名流,但是收视率却并不理想。

在经过了一系列对受众的分析,通过对受众心理的揣摩,《百家讲坛》抓住了现代人在文化上的危机感,对信息需求的短、平、快等心理诉求,寻求到了节目与受众的契合点。如今的《百家讲坛》开始走起了大众路线,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受众的同时,选择了把历史内容人物化、事件化、个性化的处理,并将栏目定位为“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 力图通过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目前人们最感兴趣、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都引入到节目中,充分满足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与收视需求。准确的定位使节目迅速窜红,《百家讲坛》也成为了央视十套的品牌栏目。

2 《百家讲坛》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主要表现

《百家讲坛》以受众为王的做法为自己找到了良好的生存方式。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科教知识类节目有众多(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等),但是为什么《百家讲坛》一枝独秀?关键就在于它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40年代的H.赫卓格就对受众心理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尽管是同一个节目,人们的收听动机、欣赏的层面以及获得的满足是不同的。并据此得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最初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魔弹论”不同的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中国人自古一直认为自己的“华夏文明”是世界上的优质文化之一。尤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中国人在孔、孟思想的影响下培养出了东方文明所特有的谦逊内敛、含蓄深沉的带有地域和宗族色彩的心理特征。社会的心理状态随之也被确立了下来。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或许被压抑太久了,国人现在迎来了自己的“狂欢时代”,开始提倡创新、弘扬个性和思想解放。人们渴望“沟通”,渴望新知,媒介必须充分把握受众的这种心理,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这种心理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百家讲坛》的成功,正是满足了受众需求信息的五种心理模式,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优秀样板。

2.1 求真心理

信息的传播所要满足的第一大要素便是真实。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才能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打动受众。

每位受众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都不同,受到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受众通常从不同的角度,构建出了自己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但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误区。因此,受众最需要的是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历史形象。

《百家讲坛》巧妙的把枯燥的历史事实转化为受众喜爱的“娱乐”形式,让大众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走出误区,在娱乐受众的同时,澄清史实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满足了受众对信息求真心理的需求。

例如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品读《三国志》的时候,就为受众分析了许多被误传的历史事件,重新还原了文学形象中的历史人物。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片段,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易中天教授通过品读三国,告诉大家,诸葛亮设计的如此精彩的“空城计”毫无史实根据,仅仅是文学作品杜撰出来的。真正的“空城计”的发明者是曹操。据《三国志》记载:一次吕布大军进攻曹操,曹操的军队刚好出城收麦子去了,曹操便心生一计,让随军家属在城墙上站岗,城内乐手们奏乐起舞。吕布见城内歌舞升平,城外树林树木幽深,产生了怀疑,便退兵了。第二天,吕布想想不甘心,又领兵来攻打曹操,被曹操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这才是三国历史中真实的“空城计”的原形。

2.2 求新心理

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了解新事物,增长新知识,创造新生活,因而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传播内容,是最能引起受众兴趣的。心理学原理表明,受众对“第一印象”最富有刺激性,能使受众的大脑皮层兴奋过程迅速集中。受众对“第一次”出现的报道最感兴趣。因此,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都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新信息,提供新人、新事、新知、新论,同受众一起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

比如在分析关羽这个人物的时候,易中天不仅仅讲他众人皆知的“义”,而是从另一些侧面去分析关于世人所罕知的民间形象和历史形象。他是这样分析关羽的民间形象的:

“首先,民间剃头行业尊奉关羽为祖师爷。关羽没有剃过头,而且东汉的时候中国人不兴剃头,留的是全发,想来想去,有关联的无非是剃头匠和关羽手上都有一把刀。其次,关羽是民间的财神爷,很多企业都供奉着关公像。关羽是历史上的军事家,把他列为战神还说得过去,把他奉为财神,就不大好理解了。难道说财富都是抢来的?”

在分析的过程中,易中天教授就是这样应用诙谐幽默的话语,用现代语言诠释了名著中的人物为观众所罕知的性格,行为,充分调动了受众求新的心理。在娱乐受众的同时,让受众从中获取了新的信息,了解了新事物,增长了新知识,因而获得众多观众的喜欢。而先后登上《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都保持着这样的一份幽默,在娱乐受众的同时,让受众从中获取了新的信息,了解了新事物,增长了新知识。

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中讲述东方朔这个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时 ,也力求从“新”字入手,挖掘鲜为人知的史料,向大家展示一个全新的历史人物形象的,他是这样分析的:

东方朔一直以来都被说成是一位靠智慧博取金钱,靠金钱迎娶美女游戏人生的另类。他娶妻有三条原则:一是专娶京城长安的女人,二是专娶小美女(好女、),三是一年一。皇上赏给他的钱财,他全都用来告别旧美女,迎娶新美女。然而班固在《汉书•东方朔传》中增加了大量文献,使我们看到了东方朔不玩幽默的另一面。他阻止汉武帝扩建上林苑,他赞扬汉武帝杀婿执法,他坚决不许窦太后的男宠进入宣室。这一条条,一桩桩,都使人看到了东方朔的价值标准与正统文人并无二致。不同之处唯在于东方朔将自己的真相隐藏在另类的表相之中。东方朔其实是中国文人中最早感到被边缘化的人,这种痛苦是深层的,不为一般人觉察的痛苦。他的各种搞笑、另类,只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发泄。

2.3 求短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讲,短而精的报道,能给受众提供视觉、听觉和思维上的方便。广播电视瞬间即逝,观众求短心理就更强烈了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追求高效的时代,年轻一代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没时间也没兴趣去拜读长篇大论的经典,尤其是艰深晦涩的古文作品。这就使得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难以有市场。正是由于这种时代的特性,观众渴望短而精的作品的出现。《百家讲坛》栏目的出现并走红,正是适应了观众这种求短心理。例如一本10万字的《三国志》,通过专家几期45分钟《百家讲坛》的精彩解读,让受众把生涩的原著体味透彻,给受众搭建起一个重新温习历史的桥梁。《百家讲坛》每期的时间虽短,但专家凭借着多年的研究积累,取其精华,通过短短的几期节目的精彩论述,将复杂的情节描述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在一个事事讲求效率的氛围中,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无疑更容易被受众所欢迎。

2.4 求知心理

求知是人类的本能,出于主体生存的需要, 受众为了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对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生活知识的渴求十分迫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的这种心理要求更强。受众消费媒介产品是为了获取大量新鲜、生动、有益的信息,获得能够指导生活并能提供消遣娱乐的丰富多彩的新闻,受众对欲知而未知的传播内容“欲知其新,欲知其快、欲知其广、欲知其详”

《百家讲坛》就充分满足了受众的这个心理。唐代大诗人李白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人,他的诗歌豪放飘逸,流传千古,被誉为“诗仙”。同时,李白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遐想空间。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康震,就给我们破解了许多世人心中的谜团。首先是李白的长相,康震教授就引用了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的句子,“虽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即可得知,李白外貌并不出众,但神采飞扬。另外还引用了道士司马承桢对李白的评价“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极之表”。也可充分说明了李白气度不凡。李白自己也做出了评价:以天为容,以道为貌,对别人从来不肯屈服,也从来不求别人。然而李白一生最大的理想并不是作诗,而是从政。李白的理想很大,实现理想的途径也很大,他不愿意参加科举,不愿意走寻常路,象普通人一样从底层做起。而是想“一飞冲天”直接当上宰相。然而也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李白的政治悲剧。在陪伴皇帝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唐玄宗给予了非同寻常的礼遇,但李白并无任何的建树,仅仅得到一个“翰林待诏”的职位,而李白的这个“翰林待诏”只是闲职,而是陪伴皇帝作诗享乐的随从。这位才华出众的天才诗人,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沉浮,终究是含恨千古。

2.5 求深心理

受众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不但想知其然,而且更想知其所以然,以便从中得到启迪,要满足受众的这一要求,就必须多播发有深层次内容和深刻思想的信息。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曾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理天下。可见,《论语》这部著作在古代受到的推崇。许多受众认为,孔子的《论语》深不可测,必须仰视它。再加上文言文的深奥难懂,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就是这样的一部著作,通过《百家讲坛》的重新解码,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论语》的真谛通过于丹的解读,让受众明白了,孔子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要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孔子还为君子下了定义,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何谓“仁者不忧”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内心安静,坦然。我们无法左右纷繁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更强大。当我们明白该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子要告诉世人的“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也就不再惧怕什么。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这就是于丹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的深层次的《论语》。从受众个人的角度出发,并不可能真正得领悟到这一点,这些真谛,也并不是从论语的表面就可以解构出来的。《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学识渊博,知识量丰富。因此才能做出这样深入浅出,又妙趣横生的解读。有效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

3 《百家讲坛》在固有节目模式上的突破

3.1 内容与选题上的创新

《百家讲坛》传统文化节目的选题既经典又为广大受众所熟知,大多都是百姓大众所了解但又不太深入的话题。从对《聊斋》、《庄子》等中国古典名著的解读,到针对当下流行的野史传说、小说演义以及清宫戏说剧的“挑错”,《百家讲坛》强化悬念设置的选题,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自然形成了对大众的吸引力,提高了观看节目的兴趣。

3.2 注重选题的延续性

《百家讲坛》的选题非常注重节目的前后关联,如《玄奘西游记》从玄奘的出生一直讲到圆寂,将玄奘一生经历细细数来,讲座的系列性对观众来说无疑构成了观看的延续性,而内容的自然关联也加深了观众的印象与兴趣。另外,在其节目的编排上,加入了“悬念”,就是以悬念隔断,牵引,使得其节目形式不再平铺直叙。而主讲人在讲历史故事的时候,以悬疑开始,以悬疑终结,更吊足了受众的胃口,使受众欲罢不能。

3.3 图片、字幕等电脑特技、影像资料以及大量解说词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百家讲坛》在节目的中间,往往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的片段,并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例如钱文忠讲《玄奘西游记》中玄奘出生这一段时,就是通过电视剧《西游记》的片段来体现的,使观众对讲座内容获得了更为直观的印象,丰富视听享受。在专家讲座的中间以视像叙述穿插问题很多,它起到了连缀前后、构筑悬念的作用。

《百家讲坛》采用的解说词更是扣人心弦。在北师大教授康震解读李白的第一讲“李白出道”,随着扣人心弦的音乐解说词抛出了问题:“所谓‘一个生活在理想世界的文人,是如何一步步走进政治中心,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是使他走向政坛的敲门砖还是绊脚石?”讲座的悬念明晰,使得节目结构更加紧凑。

4 《百家讲坛》满足受众心理、突破节目固有模式后获得的成功

《百家讲坛》作为一档“学术科普性”节目的选题策划,讲故事、说评书的方法向观众传达准确的知识。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这些学识渊博的知名学者讲述起来有声有色、引人入胜,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百家讲坛》把学术成果变成了“剧本”。主讲人同样把悬念手法也引入到了自己的讲述中去。每期的节目都有一个悬念性的问题贯穿其中,整个讲座可以分成开始、发展、高潮、尾声四段式的结构,每期节目既是独立成篇,又在同一主题下串接到一起,这样既保证了每期都为观众呈现一段完整的内容,同时又借助讲座的连续性稳定了特有的收视群。大众文化的消费性让专家学者走进大众,走向百姓。这是《百家讲坛》带给我们的又一点启示。

喧闹的都市生活后,人们希望的是心灵的宁静。在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孔孟儒家思想,三国志、红楼梦、聊斋等文学名著的解读,对于现代人传统意识的回归,个人修养的提升有着现实的意义,这正是《百家讲坛》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群言出版社,2004

[2] 胡正荣. 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智锋.电视的概念――胡智锋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4] 苗棣.解读电视[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