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实用13篇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1

[5]刘新莲, 戴红霞, 曹艳冰.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杂志, 2006, 23(5): 57-58.

[6]钱军程, 陈育德, 饶克勤, 等. 中国老年人口失能流行趋势的分析与建议 [J]. 中国卫生统计, 2012, 29(1): 6-9.

[7]尤黎明. 试论老年照护体系的构建[J]. 中国护理管理, 2004, 4(1): 9-12.

[8]原新,李志宏, 党俊武, 等. 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 [J]. 人口学刊, 2009,6: 25-29.

[9]黄建英, 钟长霞, 梁丽. 1459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J]. 医学信息 2008, 21(7): 1028-1030.

[10]王志红, 詹琳主编.老年护理学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11]张先庚,赵清霞,李凤燕, 等. 养老院实施特色护理管理的实践探索 [J].2012, 21(4): 289-290.

[12]翟福生, 刘天元, 贾煜. 养老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京津两地为例 [J].时代经贸 2012,4: 98-98.

[13]施永兴. 上海市老年护理医院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4]王千, 冯正仪, 金培培. 全科团队模式中社区护士工作内容调查 [J]. 现代护理, 2008, 14(2): 262-264.

[15]冯正仪,张玉梅,沈慧霞.上海社区老年护理工作内容调查 [J]. 护理杂志 ,2004, 21(3): 27-28.

[16]张牧原.中日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启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9(93):81-87.

[17]邵林玲,金静芬.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初探 [J].卫生经济研究, 2008, 5: 30-32.

[18]杜鹏, 张瑶. 我国老年保险市场的缺位及对策研究 [J]. 商业时代, 2006, 31: 82-82.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2

(一)区位及周边环境

前云村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乡,位于花果山风景区东北部,西邻大村水库风景区、北小庄、海清寺。南邻河西庄,村庄位于花果山景区之中,区位条件优越,依山傍水独具特色,交通方便。前云村西部有景区知名古建筑――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对前云村的景观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村庄各处可以远眺塔身(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前云村位于新浦市区与花果山景区的中部,处于一个过渡地带,这决定了前云村在花果山景区当中的特殊地位――它应成为由市区向景区景观过渡的一个节点、中转站,但村庄这一功能有待挖掘。

(二)村庄布局

村庄所处位置为山地,因此,村庄布局随形就势,建筑布局依托等高线走向依次排开,并顺应地形,向山谷方向延伸,道路依等高线而建设,两条水沟发源于东面云台山脉上的石库门水库,从村庄穿过,东西走向,高差较大,最后汇入村西侧大村水库。北部有另一条水沟自山脉而下,亦呈东西走向流经村庄汇入大村水库。村沟限定着村庄的布局,将村庄划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村庄被分成八个组,呈簇团状分布。

(三)内部空间形态

前云村为典型山地村庄,内部空间高差较大。

村庄建筑用地紧凑,建筑之间的空间狭窄,具有明显的山地村庄布局特征。由于地形的限制,建筑的排布顺应等高线的排布方向,村庄街巷形态,受村庄布局影响,街巷形态与建筑的排布方式相呼应,街巷道路高差较大,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区别于平原地区正交网格状的街巷空间,形成的内部路网呈不规则式(图4),村庄道路与街巷的路面质量现状较差,水泥路面破损较严重,有些街巷路面材料仍为泥土质,严重影响村内景观与村庄形象,也不利于村民出行。村庄拥有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位于村庄南部的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知青大礼堂庭院),拥有牌坊等建筑,但现状较为破败,应当对其加以利用,不仅作为村民活动场所,也应当拥有能够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功能。

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自然式小游园,因其有千年古银杏而在村庄一带小有名气,银杏已被定为连云港市古树名木并加以重点保护,目前归花果山景区管理处管理(图5)。作为景区景观的一部分,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村民重要公共活动场地,通过空间南边水域可眺望花果山山脉,老君堂活动空间场地地面材质为泥土质,树坛石质围边破损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村民活动与整体景观的呈现。作为景区的一部分,老君堂活动空间没有得到良好的规划,与景区的发展脱节。

知青大礼堂与老年活动中心、村部皆为20世纪70年代知青下放时期的老建筑,三者所围合的空间形成一个公共活动场地,位于村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缺乏规划,大部分区域被菜地占据,或杂草丛生,在公共活动方面使用性不强(图6)。

(四)村庄建筑的总体特征

建筑风貌特色有待彰显,由于地处山地,早期(20世纪70年代以前)民居建筑以山上石材为建筑原料建制房屋外墙,特色较为明显,但有些老房子亟待维修与保护。80年代之后新建民居混居其中,多采用砖、混凝土等材料建制房屋,并且外墙面饰面风格不协调,导致整个村庄建筑风格不协调、鱼龙混杂,这不仅存在于建筑与建筑之间,也存在于同一栋建筑之间。有些建筑外墙面需要清洗与维护或增设墙面绿化(尤其是知青大礼堂、知青宿舍、50年代老建筑)。这对于提升整个花果山风景区的景观形象也有裨益。

(五)村内市政设施状况

村供水管网建于1989年,排水管网建于1989年,垃圾环卫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于2009年,主要道路硬质化率100%。 垃圾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薄弱有待加强(图7)。

(六)绿化现状

现状民居宅前屋后多采用乡土树种银杏、樱桃、杏树、青桐进行绿化,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道路绿化相对薄弱,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滨水植物较少,而且分布杂乱,民居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月季、虞美人、金银花、南天竹等,但不注重搭配。

(七)农民对于村庄环境的认知

该村每年都会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近五年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投入347万元,在生活垃圾处理、乱堆乱放整理、河道沟塘疏浚、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村庄特色彰显、村庄活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图8)。多数村民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表现出不关心或观望的态度,村民对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意见,如在垃圾遍地、绿化不良、交通不便、少活动健身场所与公共活动方面有意见(图9),希望村庄环境整治能够力度更大,但村民们大多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也有少部分村民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或者参与维护管理。由此可见提高村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的参与度尤为重要。

从上述现状问题可以看出:前云村景观资源优良,但并没有被很好地整合与利用,缺乏产业化农业发展,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良好经营运作模式,人居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整个村庄与风景区建设发展脱节,制约着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反过来也对景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景区整体形象。

三、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鉴于村庄目前的人居环境现状,本文重点研究如何使得人居环境更好地与花果山风景区相协调,如何提升村庄整体的景观结构、景观质量,以及如何借助风景区的辐射影响来带动村民增收,发展有特色的、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等。

从整体层面来讲,前云村处于市区向景区的过渡地带,对于村庄发展的定位要有明确的思路,因村庄本身拥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名木古树、较为有特色的活动空间而有能力成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作为连接市区与景区的重要节点,应处理好旅游接待功能与居住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村庄的布局本身来说,一定的统一规划是必要的,不仅仅体现在对建筑传统风貌的统一(如西递宏村等著名旅游村庄),也体现在对建筑传统的保护与修缮,对特色街巷的生态化处理与景观设计。一定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不主张大规模的扩建,避免村庄传统风貌的衰退,应控制村庄边界,适当限制村庄建设用地,处理好村庄与山体、水库、景区的关系,保护农业用地与水域。

(一)对水资源、特色空间、建筑街巷的提升

村沟是前云村代表性景观之一,水沟穿村庄而过,对村内景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村沟水质较差,景观效果不佳,在对其清污的同时,要对水沟的驳岸进行生态性设计,将生态型景观融入村庄,提升村庄的形象。

保护老君堂特色空间,增加绿化,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千年银杏大树。设计过程中以保护为主、设计为辅,使老君堂活动空间焕然一新。建议将泥土地改为青砖铺地,这样既做到了在形式上古朴,也同时达到了生态要求。一改原先硬质驳岸的形式,在驳岸与水存在较大高差的情况下增加种植土,变垂直驳岸为缓坡亲水自然式驳岸,并在适当地方增设亲水平台。在老君堂周围可设置旅游服务设施,如农家乐餐饮、宾馆、旅游服务中心等等,以此让村庄成为花果山景区的良好衔接(图10)。

知青大礼堂为村部所在地,其庭院空间与村部、老年活动中心相连,是村内人群集中之地。此处应主要满足村内居民活动休憩,改造成小游园的形式,给予较多的硬质活动场地,通过不同高差花坛的组合来丰富游园空间变化,种植乡土乔木,增设树池围椅,使游园成为可游可憩、可观可赏的特色村民活动空间(图11)。

知青大礼堂等旧建筑虽然实用性不强,但其特色仍是很明显,有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民居建筑在风貌上颇具特色,能够反映当地的传统民居特点,对于这些建筑,应予以保护和修缮,保护其传统风貌要进行保留,对现有相对较新的建筑如90年代、2000年以后的民居建筑在外墙饰面上尽量做到风格协调,有些单调的外墙面建议增加垂直绿化,或进行清洗、粉刷。

整修破损的水泥路面,提高路面质量。街巷道路多为泥土路形式,可做成生态路面如铺设渗水砖、青砖等富有乡间气息的路面,提升街巷的景观质量。

(二)完善村内市政设施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3

1 老龄化社会到来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说:“20世纪末,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1%,并正在以年均高于3%的速度增长,2051年将达到4.37亿最大值。”此外,老龄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海在1979年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1]。

2 养老工程因社会需求建立和壮大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模式呈现的“四、二、一”倒金字塔形,即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赡养两对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1]。老年人的赡养逐渐由家庭转到养老机构。为满足养老的需要,民政部研究制定老年服务的标准:如《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标准》、《老年人护理分级标准》等。据2004年底民政部门的统计,我国已有38 593家养老机构,其中:国办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 454家,集体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33 736家,民办养老机构1 403家。

目前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种养老服务机构急需进一步增加。2006年12月15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李本公做客强国论坛,以“老龄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此次访谈由强国论坛、中国政府新闻、民政部网站联合举办。交流中李本公说,根据全国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目前1.44亿老年人口中,大约有3 250万有不同程度的养老需求,有5%明确提出要进养老机构,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按照我国老年人口5%入住养老机构,需要700多万张床位。目前各种养老机构中,拥有的养老床位仅是149万张,所以缺口非常大。现在我们已经有的养老服务机构,还存在着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缺乏,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多种养老服务的需求,使得供求矛盾非常突出。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养老工程将伴随社会需求迅速建立起来,同时产生十万计的老年护理岗位群。根据预测,随着老年服务机构的增多,老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将有较大的就业市场。

3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目前我国医院中护理人员配置就很缺乏[3],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养老模式的变化,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迅速增加,老年服务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从事老年事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其中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护士。目前的养老机构内,老年护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数量少,工作量大;二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其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老年护理的需要。

上海是我国目前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老年护理事业发展较早,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先导意义。为此,笔者到上海进行调查,上海总人口180万左右,其中老年人口占20%左右,这些老年人分布在福利性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医院老年病房和家庭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达十几万人。

上海目前养老机构主要两类,一类是民政系统开办的福利性养老机构,称为福利院。在上海2005年就有474家,床位数49 529张。福利院对老人实行医、护、养全方位服务,按照老人生活能力和需求实行等级护理。根据有关调查,79.1%的老年人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慢性病[2],需要接受医疗护理。此类养老机构内均设有医务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但护士配备数量少,且没有接受老年护理的专门教育,按照护理人员床位比,显示出护理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另一类是卫生系统开办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医疗机构,称为护理院,这是上海卫生系统近年开办的一种医疗功能很强的养老机构,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这类养老机构的数量和养老床位迅速的增长。仅奉贤区老年护理床位达到2 800张,且床位爆满,供不应求。医院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是由原有的护士转型而来,没有经过专门的老年护理教育,且护士数量少。有的医院120张老年护理床位仅配有8名护士,24 h轮流值班,护理工作极为繁忙。老年护士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4国内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尚属空白

目前我国从本科到中职各层次护理专业教育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老年护理专业,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虽然从90年代以来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但只是使学生粗浅地了解老年护理知识,不能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老年护理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老年服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老年患者护理的复杂性呼唤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

5国家重视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2006年2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

6 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前景广阔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421”家庭结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从上海的老年事业发展,推测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到来,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将是我国未来很庞大的社会工程体系,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一支很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4

引言

景德镇历史源远,千年窑火,薪传不息。老弄堂见证了千年瓷都的变迁,是瓷都文化和魅力的精华之一。老弄堂巧妙地融入陶瓷文化这一特殊的气质,其由来与建筑特点都与制瓷业息息相关,可谓独具特色,从中可以感受到景德镇古朴的气息。近几年,随着老城区改造力度的加大和工业化生产的推广,老弄堂逐渐失去原来的味道,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景德镇老弄堂概况及主要特点

(一)景德镇老弄堂概况

景德镇是蜚声世界的瓷都,有一千多年的制瓷历史,由于水土宜陶,为这个古镇带来了繁荣。景德镇老弄堂形成于五代、宋,成熟于明清,一直是窑业生产最集中的地方,承载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这得益于其地处昌江各条支流交汇处,有生产、生活、交通、贸易等方面的便利,成为当时景德镇制瓷业的聚集地。迷宫一样的弄堂,宁静、悠远,远离了喧闹的城市,这里曾是景德镇人过去生活的主要场所,当前已成为景德镇非常独特的城市街巷景观,也是研究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

(二)景德镇老弄堂主要特点

1.分布广、数量多

景德镇的老弄堂异常丰富,历史久,数量多,质量好,曾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弄”之说。时至今日,景德镇的老城区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古民居、瓷作坊,和以它们为元素而串联起来的老弄堂。主要集中在南起小港嘴,北至观音阁,东起马鞍山,西至十八渡、三闾庙的范围。尽管我们很难再看到建国以前完整的老弄堂,但是,能够在今天见到分布之广、数量之多的城市已经为数不多了。

2.文化包容性强

景德镇是个包罗万象的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老弄堂则是一部文化含量极高、形象而生动的集有历史、风俗、人文、地理等学问为一身的教科书。老弄堂的称谓由来充分反映了瓷都的老城发展变迁。景德镇历史上属浮梁县管辖,做工经商的常住户,大多来自邻省邻县。据调查:清末,全国计有十八个省、三十四个州(府)、六十八个市县在此设有三十多个会馆,如抚州会馆、都昌会馆、南昌会馆、徽州会馆、饶州会馆等。因而在这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古镇,就形成了许多形象生动的地名,简直就是景德镇老城区发展变迁史的导游词。例如:反映土著居民聚居的黄家弄、江家坞,反映产业商贸的草鞋弄、酱油弄,反映祈福祝颂的祥集弄、福寿弄,反映客籍集中地的湖口弄、汉阳弄等。

3.孕育特有的陶瓷经济文化

老弄堂是景德镇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孕育瓷都的“产”场,有着与制瓷业息息相关的特质。自宋元两朝以来,在官窑周边,景德镇昌江沿岸的民间制瓷就十分兴盛。一座座紧密相连的数量众多的民居、作坊、民窑等建筑,形成了老弄堂的雏形。由于陶瓷生产的手工业特性,一家一户的坯房、窑屋、红店,遍布大街小巷,成为景德镇制瓷业的聚集地。过去老弄堂居民最普遍的生产模式就是前屋作店,后院作厂制坯、画瓷、烧窑,这种“前店后厂”的生产方式极深地影响了景镇人的生活方式。弄堂里的各行各业,受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背景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为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弄堂瓷文化体系。

4.独特的格局和建筑韵味

独特的整体格局和建筑韵味正是景德镇老弄堂特殊价值的体现。

景德镇老弄堂大多是东西走向,同一条弄堂如果有上下之分,那么东面的称作上弄,西面的称作下弄,而南北向的则被称作横弄。众多老弄堂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利用合理,巷道曲径通幽。宽度以挑坯架的宽窄为标准,一般2米左右,较为狭窄,但由于两侧建筑物大多两层,也无压抑之感。外墙体较为封闭,形成弄堂非常完整的界面。弄堂内由于通行运陶瓷的板车,故某些建筑转角或入口处墙体处理为弧形。

老弄堂的建筑类型主要有民居、店铺、会馆、制瓷作坊、窑房等,是最具瓷都地方特色的产物,较其他城市更为特殊且丰富。它融合徽派建筑和赣北风格为一体,建筑造型艺术与结构构架相得益彰。同时,色彩素雅,雕饰简洁,恰到好处。可谓凝重中见技巧,淳朴中显华丽,给人以自然宁静、朴实淡雅之感,是古建筑与瓷文化的完美结合。在适用性方面以陶瓷生产流通为主,在建筑材料上巧妙运用地方材料,其用材直接影响到弄堂的界面。这些弄堂百分之八十都是以维修窑炉而废弃的窑砖修成的,竖向的窑砖界面一直延续到弄堂的水平界面、路面乃至下水道、粘渣修砌的护坡等均可以看到窑砖的使用。用它砌墙,亲切别致,别有意蕴。

二、景德镇老弄堂的内涵

景德镇老弄堂历经岁月的风雨苍桑,不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而且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千年古镇风貌变迁和陶瓷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景德镇老弄堂的内涵主要包括两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如弄堂建筑、古窑址、陶瓷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制瓷工艺、民俗等。

(一)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老弄堂存在不少的古民居、古作坊、古窑房,还有大片的窑砖建筑,它们是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弄堂里的古建筑,受“四水归堂”理念的影响,其内部都有天井,屋面坡向天井,门窗向天井开启。内观开阔轩昂,构架粗硕,为穿斗和抬梁式混合结构,梁柱交接处有雕刻精美的纹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以废弃的窑砖为建筑材料砌成高大、坚固的墙壁,房屋造价低廉。老弄堂的建筑风貌充分展现了瓷都的古代建筑文明,是景德镇独有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一种朴素的环保思想,也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现在老弄堂古窑址大部分被建筑物覆盖,地面以下窑业堆积最厚处达7米,其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厚。而陶瓷文物主要包括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传世、出土文物和尚未发掘的陶瓷文物,包涵着极为丰富的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信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座荟萃陶瓷艺术的城市里,一千年的制瓷历史,使得其风貌与陶瓷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景德镇老弄堂里住着许多技艺精湛的匠人,如制笔、画瓷、选瓷、修坯等。他们的传承像弄堂一样年代久远,同时又是弄堂文化中最有特色,最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这便形成了弄堂中珍贵的非物质化遗产。景德镇老弄堂的陶瓷历史文化遗存深刻地反映了历代陶瓷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景德镇独有的手工制瓷工艺和民俗是在千年陶瓷生产、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阶段。景德镇目前有窑址可考的最早瓷器为五代。宋代早期以后,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初步建立了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元代在集全国各地名窑技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自成体系。瓷业民俗文化便成为了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伴生物,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景德镇老弄堂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老弄堂原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老弄堂布局狭长,蜿蜒曲折,交通环境不便利。弄堂里日照时间短,采光不足,阴暗潮湿。弄堂建筑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历经岁月,材料总体老化,有的构架结构有较大损害而带来不安全因素,如彭家弄的“黄鹤大窑房”等。老弄堂内的给排水、卫生、道路交通及电力等已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基础设施的薄弱直接导致了大部分老弄堂出现污水横流、烟雾缭绕等脏、乱、差的现状。

(二)对老弄堂的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对景德镇老弄堂具有权威性的宣传、阐释不够,导致保护和利用理念不明确、不清晰,如“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是天然的矛盾”、“修旧如旧”,从而导致老城区历史文化内涵流失,造成规划性、建设性的破坏。同时,城市更新化拆迁整治,给老弄堂保护带来很大困难,由于保护意识不够以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建房、造田、盗挖成为破坏的主要因素。

(三)改扩建现象严重

当前,老弄堂改扩建现象非常严重。一是大面积的开发,致使一些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二是居民自主改建房屋,拆墙开窗、掀顶加层,甚至推倒重建,这些新建的建筑物多数未经统一规划,加重弄堂格局的混乱现状。再者,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外观缺乏艺术性,从质感、尺度到细部都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不仅破坏了建筑本身,也破坏了老弄堂的原始风貌。三是水管、电线、煤气管道乱拉乱建,有些绝缘部位已老化,构成了严重的火灾隐患,既破坏了遗址古迹,又影响居民自身安全。

(四)长期缺乏维护,保护经费不足

由于缺乏管理,老弄堂保护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大部分保护级别较低的古建筑和文物古迹还没有经费投入。在老弄堂里,存在很多建筑破坏和空置现象。民居有个别保存得较好,但大部分民居成为数户居民的大杂院或者完全空置。文物古迹使用人或所有者因长期得不到适当的维修经费或补偿,又不能自由变卖,最终丧失了对弄堂保护的积极性,导致建筑、古迹日趋破败,更可惜的是大部分因老化、年久失修、却有着浓郁风味的古建筑。因此,保护工作难以有效落实,严重影响了老弄堂的整体风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四、景德镇老弄堂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及意义

拥有着古民居、古制瓷作坊、古窑遗存以及制瓷风俗等的老弄堂,是感受陶瓷历史积累的最佳空间,是景德镇城市发展史、陶瓷史、经济史、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极为宝贵的资源。同时,从长远看,若没有保留历史风貌较完整的老弄堂,那么与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是极不相称的。面对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不能粗糙对待,更不能一拆了之。它们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若缺少了这一部分,景德镇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对于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老弄堂,我们要把它作为城市未来的一部分考虑进来。

保护和利用好老弄堂,对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保护古建筑,传承景德镇特色建筑文化,展示城市魅力;有利于继承千年制瓷及历史民俗文化,宣扬瓷都地域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整合瓷都旅游资源,创造特色旅游的新气象,促进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形象及亲和力,连接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促进景德镇再现古镇风貌并缔造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名城。

结语

为了保持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我们必须把握瓷都的文化脉搏,深刻认清保护和利用好老弄堂对提升瓷都城市个性的重大现实意义,发扬和传承地域特色,树立科学的保护、利用意识,制定合理的开发建设规划,丰富厚重的历史与人文记忆,走“保护与开发并举”之路,使老弄堂在景德镇城市建设中进一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并与现代都市相契合,共同烘托出千年瓷都的深厚韵味。

参考文献

1 陈雨前、江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0。

2 江华:《景德镇老城区陶瓷历史文化及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探讨》,《南方文物》,2003(1)。

3 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景德镇市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5

1999年,有12600万人已经进入了60岁以上,占了总人口比例的10%,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同时需要关注的是,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们国家的老龄化人口会达到总人口的30%。这样快的增长速度对我们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身体护理、医疗卫生等需要也亟待解决,养老问题极其严峻。2013年我们国家在商业健康保险方面保费是376.90亿元,保费相对较少,只占到人身保险保费的9.1%。由此可见,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家的健康保障事业中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国家亟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开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养老观念阻碍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一些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越来越重,一旦子女有些外出挣钱的想法,老年人便会恐慌,怕自己被子女抛弃而导致无人赡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日趋完善,老年人担心的不再是物质上的需要,更害怕的是寂寞和孤独。长期护理保险难以被公众接纳是这种传统养老观念长期阻碍的结果,这种传统思想影响了大部分的老年人,使得他们并不乐意去享受护理服务同时也不愿意去护理机构。其实,老龄人长时间入住专业化的护理机构会享受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机构内老年人在一起更能轻松地享受生活。可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转变传统观念才能有力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开展。

(二)我国没有长期护理保障性立法,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在发展中国家行列中,保险业的政策环境是不太分明的,相关的政策法规是不太健全的,这种情况就造成了保险业无法可依的结果,随之而来的就会制约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护理法律,所以会缺乏对事物明确的衡量标准,比如对护理机构的界定、对护理等级的界定、对日常活动和日常使用生活工具能力丧失的界定,进而会造成对界定范围的模糊,严重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三)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健全

我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加之缺乏丰富经验,导致保险公司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有很大的难度。正因为风险很大,我国的保险公司开发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大部分适用中青年,适用于老年人的健康类保险产品少之又少,有的话也会以住院医疗费用保险等附加险形式存在,大多数保险产品的投保年龄明确限制在65岁或60岁以下,适合于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非常稀少。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健康保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缓慢。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的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微乎其微,因此,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是非常不健全的。

(四)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缺乏专业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

充足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是发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严重缺乏状态。在我国,政府来引导社会福利事业,由商业公司运作的情况很少,因而长期护理的社会化的程度比较低,资金的来源渠道也较少,就使得接受护理服务的老年人不能充分享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量。大多数人并不愿从事护理服务工作,而且也因为护工并不属于正式职业人员,所以人们对这项工作的兴趣很小,因而造成我国严重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我国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家庭护理模式

我们国家当前主要还是信奉传统的养老观念,对老年人的护理还是采用家庭护理模式,然而这种护理模式祈祷的效果不大而且会出现很多现实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问题上,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费用非常高,如果单独承担,大部分家庭面临巨大困难;继而体现在精力问题上,现代家庭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大部分家庭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对老人进行护理。最重要的是,那些亟需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在家庭中享受不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由此可见,传统的养老观念必须改变,家庭护理也需要转变为全社会的护理,这种转变也更有利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相关保障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要法律法规的切实保障。我们国家应全面制定与长期护理保险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开展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充分发挥法律的保障作用,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健康发展。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在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在其作用、地位、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说明,并且加大重视和支持力度,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完善我国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社会基本保险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保险。保险公司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少不了基本长期护理保险的有效配合。这就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在开发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时,明确城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作用、地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标准等,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对长期护理及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

长期护理本身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被照顾人家中或者护理机构中向其提供的服务,这种护理包括医疗服务、居家服务、社会服务、运送服务或者其他支持性的服务。长期护理方式的采取是决定长期护理保险能否提供保险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知,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完善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队伍。而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直接影响到长期护理的质量。因此,只有专业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所以,完善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戴卫东.应对“未富先老”的可行选择[N].人民日报,2013,05.(6):10.

[2] 张华东.对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开发的供需矛盾分析[N].经济日报,2010,01.(8):11.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6

1.情景、案例教学法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取典型病例,并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进行角色扮演,直观感受教学环境,学生互相扮演护士和病人,不仅对护士角色定位更明确和准确,而且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比如,长期卧床老年人的护理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可选用临床典型脑卒中老年病人的护理案例,提前发放案例资料,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和查阅资料,做好充分准备。在护理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学生互相扮演老年科护士和脑卒中的老年病人,要求学生按照护理程序为这位老年人进行护理。在情景扮演中,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老年病人,如何为这类老年病人进行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如何进行饮食指导和相关问题的健康宣教。这种教学方法既加强了学生基础护理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又培养了关爱老年人的意识。

2.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的方法。如选取老年病人典型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病情监测与饮食护理,尿失禁老年人护理;乳癌老年病人的康复训练等,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基础,设计问题。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积极查阅资料,拓宽知识面,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沟通合作技巧,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2]。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如在授老年人疾病护理内容,涉及老年人各个系统疾病的护理,内容与内科护理交叉,如果单纯讲授理论,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学习趣味。运用该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学生分别扮演病人、护士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家属提供护理技术的指导,此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培养学生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老年护理职业素质。

4.小讲课

如教学内容:老年人常见意外事件预防与处理,老师提前1周将相关内容安排给学生,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讲一个内容,即误吸与哽咽、跌倒、压疮与心理问题,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认真准备讲稿和教案。由每个小组选出学生代表上台讲课,学生先采用板书授课,然后教案展示,最后回答其他小组学生的提问。老师做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采用小讲课的形式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小讲课能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过程中主动探求知识的主角[3]。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我们要更重视老年护理教育,培养更多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当下存在学生对老年护理课程的重视不够;授课方式单一,知识乏味;与老年人年龄差别较大,接触、交流较少,沟通能力差等问题[4]。因此,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中我们要综合运用以上不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老年人,树立老年护理理念,为今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梦霞,姜娜.案例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1,8,(25):2140-2141.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7

素以“千户苗寨”著称的西江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脚下,全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是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是原生态苗族文化旅游的圣地。近日,边城风景区管委会以边城茶峒风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为课题,重点学习西江村在景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为进一步推动边城茶峒风景区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西江苗寨值得借鉴的经验

1、在土地资源整合方面,西江村的成功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景区的开发必须首先把握住可以主导的发展空间。以西江千户苗寨来说,白水河两边的大片土地,1982年开发之前曾是苗寨老乡们的梯田,开发项目启动之初,首先由政府出资以10000-20000元/亩的价格征用下来,统一规划,新建房屋统一标准,高度不能超过10米;统一风格,要与苗寨的整体风格一致,与原生态的苗寨融为一体;而后再进行竞标招商,店铺由商家经营。

边城风景区也是沿河而建,风景区的核心部分就是清水江及江边的几条街道。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做好这几条街道的整治管理工作。边城茶峒之所以成为湘西四大古镇,获得“小南京”的美称,主要是由于酉水河运的繁荣。所以,对于景区的开发来说,把握住清水江及沿江空间非常重要。

2、景区开发方面,旅游公司和景区管理局双管齐下,各司其职。旅游公司收取的门票中,一部分是用于景区内文物建筑的保护维修。西江千户苗寨的特色在于依山而建、鳞次栉比、垒层而上的原生态苗寨房屋,景区管委会和旅游公司对这些老房子进行了文物价值定级,按照房屋的古老程度和房屋的面积做出级别鉴定,最古旧的房屋每年得到的保护维修费最高,比如杨队长家的老房子是用板栗树修建而成,年代久远,一年拿到的房屋保护维修费为2000元。边城风景区核心街道有不少具有文物价值的老房子,目前也有一些挂上了县级保护文物的牌子,但是对全部古旧房屋的摸底定级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展开。除了文物建筑外,边城更吸引游客的是这里的山、水、人、俗。为了不让乘兴而来的客人败兴而归,需要对边城茶峒的山、水、人、俗进行系统的、可持续的保护乃至修复。

3、管理方面,西江千户苗寨充分利用当地苗族民间组织管理的习俗,把景区的管理任务下放到村。西江苗族与汉族地区有显著差别,地方事务多由自然领袖管理,实行自主管理内部事务。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主要包括“方老”、“寨老”、“族老”、“理老”、“榔头”、“鼓藏头”、“活路头”等,不同性质的自然领袖其职责也不同,相互之间具有分工协作的性质,共同维护苗寨的安全与利益。虽然改土归流以后西江苗寨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方老、寨老等自然领袖已基本不存在,民间事务自主管理的传统却依然存在。景区管理充分利用了这一传统。比如景区的消防工作,苗寨全由木质结构的房屋组成,消防任务繁重,单由管委会的宣传教育和执法大队的安防整治显然远远不够,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执法大队负责人杨队长告诉我们,一旦发生火宅,房屋责任人将被罚以“四个一百二”,即一百二十斤糯米、一百二十斤酒、一百二十斤猪肉、一百二十斤蔬菜,然后把各个村寨的榔头、理老等人请来,大家一起吃一顿,以示教训。这比其他地方采用罚款的方式要温和许多,惩罚的同时也增进了各村寨民间团结。西江千户苗寨这种利用传统民俗进行村民自治,以民治民、人情化的处罚办法值得边城借鉴。

4、引导村民就业方面,旅游业发展之后,西江全村人民都加入到旅游服务业中来。资金雄厚一点的人家开餐馆、旅馆、店铺;本钱少一点的在路边摆摊卖特色小吃(西江村随处可见“现打糍粑”小摊贩)、在观景台上卖小饰品、给游客拍纪念照;景区大门处的迎宾队伍不仅有年轻漂亮的苗族姑娘,还有一大批苗家阿公阿婆。大门两边长道列队迎宾的多是苗家阿婆着苗族盛装站立,按小时收费,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2点,阿婆们有的每天来,有的偶尔来一次,都看自己意愿,只需要站几个小时,每个月的生活费基本上也能应付,老人家也能自力更生。迎宾队伍中除了列队的阿婆,还有年轻苗女轻歌曼舞,给她们伴奏的则是一队吹芦笙的苗家后生。如此,景区的开发可以给全村人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村民各有所得,对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就热心起来。边城得开发也可以为全镇人民提供无数就业岗位,惠及全镇人民乃至全县人民。除了沿河的店铺、茶楼、纪念照等提供的就业机会,最著名的拉拉渡也可以由贫困女学生假期轮流执勤,按天计酬,授之以渔。河上小木船游览河景、重走酉水河运的特色漂流等项目,也可以统一规划,由村民自行经营。号召全镇人民加入到旅游事业中来,点燃村民们的热情,全民参与,共同致富。

二、西江村旅游的困境和启发

1、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必须与景区保持相当的距离,才不至于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作息。西江景区开发之后,游客增多,镇上难免会较之未开发前嘈杂和吵闹,随着商业化进程的发展,景区内的浮躁气息将不断升温,家长们忙于在景区内赚钱谋生,无暇关注孩子的成长。考察组在苗寨里看到孩子成群结队玩闹,有个别小孩看到游客就伸手要钱,这都是值得玩味的。如果任由未成年的学生过早浸淫于这样的环境中,将很难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可能出现负面影响。所以,西江中学的搬迁工程必须提上日程。从西江政府网站上,我们了解到,2011年7月13日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中学搬迁工程已经公开招标,投资1000万修建面积为8747平方米的新中学。西江中学的经验对于边城是一个警醒,旅游开发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一旦景区建成之后再去实施搬迁项目,将造成极大的浪费,也存在许多困难。

2、旅游项目单一,旅游业发展空间有限等瓶颈问题。西江千户苗寨主打民族风情休闲游,景区空间比较集中,游客接待承受力有限,黄金周、节假日游客量井喷,苗寨的酒店、农家乐爆满,住宿问题只能靠动员全寨农户接待来解决。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西江千户苗寨的交通比较闭塞,景点集中,旅游项目单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成为阻碍苗寨发展的瓶颈。边城茶峒风景区除了自然风光游之外,最主要的是人文旅游,突出边城的人文气息。但是一本书、一条河、一个美丽的故事对于一个镇的旅游开发来说,仍显得单薄。边城作为湘西四大名镇之一,山中有城,城中有水,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整个环境恬静悠闲,用来发展避暑休闲游,也未为不可。寻梦的游客们最想看到的是小镇的古朴风情,以及小镇人民悠然自得的生存状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镇区的综合管理开发,合理利用全镇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使躲避城市的拥挤嘈杂的游客,能够在边城的山水、人文、民俗中找到心灵休憩的港湾,用小镇自然的热闹和自在洗涤城市的疲惫灵魂。

三、考察组对边城旅游开发管理的想法

(一)边城的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边城地处湘黔渝三省(市)交界,不论是当年的水路交通还是现在的陆路交通都非常便利,319国道穿城而过,即将开通的湘渝高速大大缩短了边城与外界的距离。重庆、贵州作为西部的旅游圣地,庞大的游客队伍相对辐射到边城,使边城重获新生,有望复兴水路时代的繁华。边区三镇的“大边城”协作也可以加上旅游开发合作内容,比如把重庆峨溶的冬季温泉SPA和清水江的夏日清凉之旅结合起来,互惠共赢。

二是环境优势。边城有山有水,景区附近的几个村没有涉矿,青山绿水依旧,只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比如可以把“重走当年的水路”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加上南太、磨老等几个适于建成避暑休闲山庄的村寨,整个镇区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甚至连采空废弃的采区,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修建成为矿洞遗址对外开放,让游客对“有色金属之乡”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深刻印象。

三是人文优势。沈从文《边城》小说就是边城现成的广告,美丽而忧伤的翠翠就是边城的活招牌,凌子峰导演的《边城》电影中那些如诗如画、美轮美奂的镜头就是边城的宣传片。边城缺的不是宣传,要的是不负盛名,游客们多是慕名而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绝不能让他们失望而归。

四是民俗优势。边城的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边城人的婚丧嫁娶习俗,边城的民间信仰和技艺,都值得发掘和保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到整个旅游项目管理中来,让边城的传统文化得以存继,让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保有独特性和完整性,可谓双赢。

五是饮食优势。旅游重在吃好住好玩好,民以食为天,一个地方的美食最能反映了这里的人们的生活风貌,边城米豆腐和角角鱼是目前所知最有特色的美食。发掘边城的特色美食可以用民间调查与举办美食大赛等方式进行。通过宣传和报到,重点推荐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使之成为边城旅游的另一张名片,对于丰富边城旅游项目也有一定贡献。

(二)边城旅游开发管理存在的困难。

首先是资金问题。花垣县是经济强县,支柱产业是矿石的开采与加工,近几年来,全县的工作重心是矿山的整治整合,政府财政紧缩,边城的旅游开发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一切美妙的设想都只是空谈。然而,高速公路开通在即,重庆的洪安镇和贵州的松桃镇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旅游开发都进行得如火如荼,城镇的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边区三镇对比而言,边城镇显得略为逊色,这无疑增加了边城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

其次是景区的可用空间问题。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边城旅游的发展只有依傍清水江才具有灵性。沿河的村居必须纳入到景区的管理中来,统一规划,这涉及到征地和拆迁,必须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三中和边小也需要重新选址,项目工程量繁重。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8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本课题组编制的《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及就业意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老年照护专业的认知及态度等内容。采用不计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情况独立、诚实回答,集中发放、集中收回。

3.资料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调查表数据库,双录双输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在SPSS17.0统计软件包中进行。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两相关样本多重比较等。

二、结果

1.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情况。

在我国老年人判定标准一项中,本科生105(54.98%)认为60岁以上为老人,专科生231人(64.71%),总共336人(38.70%),可见在这一项中总体认知率偏低,其中专科生认知较本科生低。本科生95人(49.73%),专科生117人(32.77%),总共212人(61.30%)听说过“人口红利”。在是否听说过老年长期照护的选择上,本科生68人(35.60%),专科生212人(59.38%),总共280人(51.09%),专科学生认知比本科学生高,可能与专科学生有更多的照顾老人经历有关。

2.护理专业新生照顾老年人的经历。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本科生79人(41.36%),专科生177人(49.57%),总共256人(46.71%)有照顾老人的经历。

3.护理专业新生对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了解情况。

本科生109人(57.06%),专科生295人(82.63%),总共404人(73.72%)。数据显示专科生对老年照顾专业的了解率明显高于本科生,可能与现目前主要针对专科学生开设该专业有关。

4.护理专业新生了解老年照护专业(方向)的途径。

排在第一位的是讲座30人(23.72%),后面依次为教师授课81人(14.78%),网络媒体73人(13.32),杂志、书籍46人(8.39%)。可见学校宣传是新生了解该专业的主要途径。

三、讨论与对策

1.加深对老年照护的认识。

调查表明目前有大部分护生对老年照护有初步了解,但是只有少部分的护生有照顾老人的经历,对老年照护专业了解并不透彻。很多人将老年照护等同于老年病护理,而后者只是对某种老年疾病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措施,而老年照护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医疗护理范围,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护理,单纯的医疗护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老年群体的需要。护生在新型医疗模式下对老年照护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以适应需求。

2.加大对老年照护的宣传力度。

老年照护是一个新兴的专业,还处在萌芽起步阶段。护生对老年照护认识偏差大。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杂志书籍等媒介,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宣传氛围,提升老年照护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

3.加强护理专业情感培养。

护理情感教育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积极的护理情感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对老年照护专业认知教育、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等方法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兴趣中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看到专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护理专业优势和作用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

4.增强老年照护职业认同感。

增强职业认同感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加强护生对老年照护的认识、加强职业前景教育、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我国老年照护起步晚,很多人对老年照护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混淆了老年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实际上,我们需要对老年人提供的应该是全身心的照护,工作范围也从医院扩展到家庭、社区和相关社会机构;老年照护属于专科护理,改变护生对老年照护发展的错误认识,使其认识到老年照护不管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消除顾虑;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对老年照护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照护职业前景可观;老有所养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护生,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照护事业发展尽力,实现自我价值。

5.探索适合老年照护专业学生的实习模式。

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学校可与医院、社区、养老院、家庭等多方合作,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让护生通过小组方式参与到老年照护的实践中去,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并应用于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服务方式。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9

从目前尚存的建筑来分析,烔炀老街的街铺构造和建筑风格独有特色。就老街街铺构造来说,其店铺沿街道、巷子对立而建,空间结构清晰明确而不失美感,铺子大多数都是上下两层,由砖木建成,前面为店,后面为坊,店门是木制排门,便于拆卸以扩大空间,使店铺得以全部展开营业,街巷与街巷之间,起承转合,纵横交错,曲折又不失韵律感。建筑风格方面,具备典型的徽派建筑设计要素:屋顶上由层层黑瓦铺就,墙身为青砖白墙,店铺与店铺中间由防火马头墙隔开,道路由青石板铺成,二楼靠近街道设置了木栏与裙板,门窗子上刻有精致的木雕,房檐向外延伸长而且陡,便于雨水顺檐而下。烔炀老街处于江淮之间,其建筑格调既有徽式建筑的细腻婉约,又散发着皖北建筑的实用大气。被称为“江淮第一当铺”的李鸿章当铺是典型的庐州风格,建于清光绪年间,曾被视为当地最高大气派的房子,砖木结构,五开间两进两厢,前为门厅,后为经营交易厅,上下两层,砖雕、石雕、木雕十分精致,最特别的是其天井排水系统,雨住水干。老街的建筑格局融合了皖北和皖南地区建筑理念,具有浓厚的江淮韵味。

(二)商业文化

烔炀镇始建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镇上有四街六巷。至晚清时期,镇上有京、广、杂、山等各色商店,织、砻、磨、糖、糟等多种作坊,竹木商行、茶馆酒楼、旅栈戏院、当铺匠铺等百家,镇上有“祖一元”、“亿泰和”、“长春园”、“清河园”等一批知名老字号店,商贾云集,街景繁荣,成为当年巢县西乡重镇,商贸流通集散地,即使在动乱的抗战时期,也是巢县第二大镇。[7]东街是镇上的政治、金融中心,中街是最繁荣的商贸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旧时镇上经营门类众多,各行各业几乎均有涉及。烔炀大米、土布、土纱、糕点是镇上最大的经营特色与主打产品。烔炀镇靠近巢湖,水源充足,所以当地人在湖圩区种植稻米,山岗丘陵地带则生产棉花。《烔炀区志》载:“清咸丰年间,烔炀土纱、土布行有五六家,民国时期,土纱行达到十三四家,露天纱桌二十多家,土布行有十四五家,皮棉、土纱上市日交易量达三四千斤,土布销量更是达到两万多尺。而烔炀老街上的米行则有二十多家,大小糕饼坊,糖坊也有二十多家。”[8]烔炀老街集中体现了古镇商业文化,这与反映人文景观的宗祠、寺庙、戏院、教堂等文化资源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三)地方管理文化

在老街东街靠南边一家商铺北边的砖砌山墙里,嵌着一块石碑,这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钦赐花翎知府衔”巢县知县陈炳倡下令所立。碑文中对于“私宰耕牛”、“表演淫词丑态的倒七戏”、“开设烟馆与鸦片烟馆”、“因人命案而聚众打家毁物伤人”等当时地方政府维持社会秩序所面临的最棘手问题规定严格,并明确了对犯过者惩罚的措施及力度,体现了既往不咎、令行禁止原则。清同治年间,烔炀古镇商业繁荣,特别是餐饮、娱乐等行业,饱暖思淫欲,此时的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使清政府自顾不暇,对于江淮地区的管束相对减轻,烔炀老街社会秩序开始混乱。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巢县知县便立石碑警示大家,重新引导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而确实这块石碑在当时也起到了相当于今天地方性法规作用。石碑虽为封建时代的产物,但其中仍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地方政府的基层管理模式。例如,遇有命案,强调“报官相验,听候审办”,若为属实,不允许滥用私行,这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体现了当时一种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规条的历史文物,“正堂陈示”碑赋予了老街这样一个主要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历史街区的警示教化功能,反映了当时的地方管理文化模式。[9]在旅游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资源具有历史发展而延伸的传承性,又可转化为某一产业或影响其他产业效益的资源而具有经济价值,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向旅游文化资源转换中亦具有旅游开发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地方教育价值等功能体现,从而为其旅游开发与产业化提供了可行性。

二、烔炀老街的保护现状与旅游开发机遇

(一)烔炀老街的保护现状

1.历史感和商业感的双重缺失在老街保护中,情况不尽如人意。青石板路被粗糙而冰冷的水泥做的板块代替。街巷两边的商铺大部分已经关门,部分民居已经倒塌,白墙剥落,青砖外露。“正堂陈示”碑因没有采取恰当防护措施,字迹已经模糊。李鸿章当铺因为年久失修,里面遍地荒草,门前挂上了“危房,严禁入内”的牌子,最近正在抢救性保护中。街中的古井大都被覆盖。老街的建筑风格被割裂,呈现零散化、碎片化,新旧建筑交替出现,或者在原有楼层上搭建新房,或者完全推倒老房子重建。目前南街有许多参差不齐的新房子,削弱了老街历史感,整体设计建构模糊。旅游者越来越稀少,店铺冷清,缺少人气,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店即将倒塌,与老街之外的新街形成鲜明对比。2.基础设施与环境问题相比较之前,街道环境有所改善,基础设施相对健全,但问题仍然存在。以公共厕所为例,其位于原烔炀镇中心小学旧址附近,环境极差,厕所内部秽物遍地,打扫不净,距离老街较远,而老街内部除了当地民居配有厕所,无公用洗手间。老街多为木质结构,易发生火灾,缺少必要的防火措施。街道电线纵横,较为杂乱,不够美观。附近河流水质较差,影响整体的自然景观。缺少停车场,而私家车越来越多,两者产生冲突,不符合发展要求。老街尽头的一条名叫“河滩子”河流附近,已成垃圾山。诸如此类,都值得政府与当地居民重视。3.居民人文素养堪忧经济发展讲求“以人为本”,烔炀老街的保94护自然也需要人的参与。但从调查情况看,当地人对老街历史知之甚少,一些社会生活习俗已经被遗忘。当地人对于老街的保护与开发参与度有限,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受知识水平的影响,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老街居民人文素养有待提高。由于烔炀老街的文化旅游开发起步晚,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量较少,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对于景点的旅游开发十分重要,同时镇里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本地青壮年劳动力缺少,这又是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文化资源的理性保护,烔炀老街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无疑是最优方案,这需要深入分析老街的旅游开发机遇。

(二)烔炀老街的旅游开发机遇

1.资源优势独特2016年8月完成招标的《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总体规划》再次确认了根据环巢湖区域资源特色打造环巢湖12小镇,打造烔炀古镇“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特色”的环巢湖精品旅游发展思路。[10]烔炀老街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特有的人文内涵,独有的历史资源特征和价值,例如典型庐州风格的李鸿章当铺,充满徽派气息的古民居,具有警示作用的“正堂陈示”碑等,都为老街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历史感,也为环巢湖休闲旅游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可进入条件。2.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烔炀古镇与月亮湾湿地、巢湖湖体、中庙、河口张等旅游景点,处于一个环巢湖休闲旅游开发带中,这无疑扩大了老街的资源优势。老街作为环巢湖全域旅游带中的浓墨重彩,能够发挥购物、休闲、体验等功能优势,可更好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老街的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早年烔炀镇对外交通水路陆路均有,烔炀河入巢湖四公里,木帆船可常年通航,1932年,合肥至巢县就有公路,汽车、马车均可通行,烔炀老街现位于安徽105省道、环湖绿色景观道路——滨湖大道的主干交通线上,新型的自驾游线路标识清晰。3.旅游开发的外在机遇好经济全球化对旅游业影响日益明显,旅游消费市场由国内扩展至国外,产业升级速度日益加快。最近的调查显示:“中国接待入境游客约13382.04万人次,同比增长4.14%,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88.57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居世界第四位,充分证明了中国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地位;国内区域旅游方面,中、西部各省的平均接待水平增长率分别是27.5%和27.4%,东部地区稍低。”[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享受旅游消费成为主流,其形式多种多样,呈现自由化、理智化倾向,自驾游的流行,消费者多会选择距离适宜,出行方便而又能满足其休闲、观光、度假需求之所,而老街能够满足潜在的多元化旅游需求。4.政府重视宏观调控为了全面部署老街古建筑的保护及环境整治工作,2014年2月,由烔炀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牵头在老街现场开展调研,对于实现老街抢救性修复和整体环境的整治提出建议,同时对分管负责人,规划建设分局、农环办等部门负责人严格要求,落实责任追究,发动群众参与,从而又快又好地完成老街修复工作。5月9日,又召开烔炀老街保护与利用专题论证会,明确“区别文物与民居、抢救与配套、局部与整体”原则,制定老街维修方案以及实施计划,分步进行。2015年,环巢湖文化旅游规划出炉,在环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打造十二镇旅游格局之皖中江淮建筑风格古镇。目前,李鸿章当铺正在修复,老街的厕所、垃圾处理等生活设施逐步规范,古镇又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称号,这又为老街开发提供了发展契机。

三、烔炀老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

(一)确立保护与开发指导思想

遵循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合理评估老街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当地旅游发展模式、规模、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满足多个相关利益主体的需求,这个利益主体不仅是空间维度上的,也是时间维度上的,既包括现代人,也包括后世人,从而实现老街历史文化资源的复兴。[12]在考虑老街环境承载力前提下,将老街的保护与利用同古镇发展结合起来,在尽量不破坏烔炀老街原有历史肌理、维持地方日常生活与风俗前提下,将老街置于整个环巢湖地区产业链中,实现整体与局部的网络化关联,定位其旅游分区功能,建设成一个集生活、商业、历史文化氛围为一身,居住、休闲、娱乐、教育功能四位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点,增加休闲体验旅游的比例,由原来比较平面化的定位转向立体的三维设计定位。

(二)明确保护与开发原则

1.坚持原真性原则历史街区失去了微观角度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就失去了“生活真实性”,以具有表演性质的仿古活动来代替依附在这些历史场所里的社会生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另一种造假行为,街区会因此失去原有历史感。[13]修复与开发应遵循文物保护法中“修旧如旧”原则,力求恢复老街原貌,突出历史感,呈现商业性,保留古色古香,尽可能避免历史信息的丢失;同时不能让老街与人的生活分开而失去生命力,变成死街。2.坚持整体性原则旅游业越来越注重人文素质的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更加依靠旅游要素的协调、人员素质提高和业态创新来推动旅游业发展。[14]这也是老街旅游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符合低碳经济的环保要求,有利于形成老街文化资源的长效保护与利用机制。3.坚持特色性原则挖掘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包括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而要将老街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就必须抓住其独有的、垄断性资源,做到重振固有特色,发掘潜藏特色,烘托现有特色,创造新奇特色。[12]将烔炀老街文化的个性融入环巢湖旅游文化中,形成差异化景观,进行店铺特产设计,产生品牌效应。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10

(1)国外相关研究2011年8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采纳了一份全新的决议《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主要以城市遗产景观为对象,探讨历史景观保护的手段和方法。例如西方一些国家对历史城区景观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归纳为两大类:一种以专家意见为指导思想,将符合形式美的景观分为色彩、质地、形体、线条四个元素评价。每个城镇历史景观都有各自的景观特质,但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评价:①对历史城镇的地理地貌和城镇关系综合研究。②分析该地区的建筑布局、形态特征以及文化氛围各因素之间的关系。③考虑该区域城镇景观的各种有形、无形因素,从主观感受者的角度来分析“遗产性”城区景观设计。(2)国内相关研究浙江大学的王紫雯教授针对传统城市景观特征的探析,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和规划方法应用在特色景观中,根据人文、历史、环境、生态和美学多方面综合考评城市景观,主要分为以下五种指向:①城市所处的地域空间和自然环境要素②整体城市的建筑形态、肌理、色彩以及空间布局的变化规律③老城区的情感因素、文化氛围和景观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呈现的共同视觉特征。

3.老城区遗迹景观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近年来,我国的老城区地段的改造更新建设,具有真实性的物质载体很少保存下来,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旧”和“仿古”来表现民俗。在老城区的遗迹景观保护建设研究中,应该确立一种对城市历史文化保存整体性的思路,从情感记忆的角度来保卫历史城区景观的真实性。(2)延续性原则老城区景观设计原则应从历史、空间、生活不同维度的延续性考虑,将原有城区记忆的城区景观风貌和特色长期延续下来,形成具有历史记忆的空间。保护原有城区的历史结构、空间肌理、生活风俗,强化城区遗迹景观识别性,从而使得场所空间得以延续。(3)保护与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城区建设发展中,许多历史遗迹也面临着发展危机,寻找一种将保护与更新相结合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尊重原有的环境遗迹要素的同时,更新改善传统环境和现代生活设施、建筑环境,在恢复“旧”城区记忆的同时,产生“新”的城市记忆。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48-03

1 引言

作为遗址景观,它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能够作为探究历史的物质载体,其脆弱性、敏感度一直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同时,把遗址看作是我国重要的景观类型和景观资源,通过探讨遗址景观中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美学价值以及教育价值,进行创新性的保护与利用,使遗址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保护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政策法规的延伸,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为之所用,正如英国著名文物保护专家费尔顿博士说过:“维护文物建筑的一个最好办法是恰当地使用它们。”保护与利用不是相对的,用科技手段进行保护,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利用,二者相互补充,使遗址景观与城市建设和谐共处,即过去与现在完美结合。深入探讨遗址景观的利用理念,从现象去挖掘实物的本质。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拘泥于传统。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能更富有地方特色。正如我们所说,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合理的利用。那么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遗址景观,它的保护与利用更要结合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2 老司城遗址概况

永顺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城以东灵溪镇司城村,是永顺彭氏政权统治古溪州地区近600年的治所,是土司统治时期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是土司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永顺土司域经历代兴建,目前考古发现的遗存以规模约19hm2的中心城址为核心,其它遗址遗迹沿灵溪河两岸分布,遗存年代主要集中于明代(14~17世纪)彭氏土司势力鼎盛时期。(图1、图2)

3 遗址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模式

遗址景观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观赏性,不管是单体遗址还是大型遗址,将维护和景观设计与利用合为一体,从而实现遗址原貌的保护和景观魅力的绽放。随着文化遗产被广泛关注,对其保护模式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大多数观点认为,遗址景观的保护可以分为局部保护和整体保护两个方面,一方面,局部保护主要是对遗址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目的是进行科学的清理,减少外界干扰,保存完整的历史原状。用遗址作为背景对历史进行展示;另一方面,整体保护以大型遗址为主,这种保护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将遗址展示和周围环境结合来,并公开对社会开放的模式。一直以来,人们根据遗址规模的大小、损害的程度对遗址景观进行重新规划,在不改变遗址原貌的前提下,采用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形式,结合周围地形地貌,使其成为一个可参观、休闲、教育为一体的环境空间。

3.1遗址景观的局部保护利用模式

我国对遗址的局部保护主要是遗址的展示,所谓展示就是对设计方法深化扩展,体现独特的空间。展示的主体多以文物、建筑、工业产品等,用以满足人们对社会性、公益性的需求。那么,对于遗址景观的展示,我们可以划分成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

3.1.1 室内空间

3.1.1.1 遗址博物馆

遗址博物馆是“保存某一特定内容的遗址的原貌,并就地展出”。其中建筑形式与室内空间的展示、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对于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传承、观赏、休闲、教育等职能,是对历史文化进行收藏、保护和展示的场所。而其中的遗址博物馆是历史遗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艺术文化和建筑文化。因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且遗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对其价值的认识往往依托于相关历史信息之上,那么,用法律手段来保护和保留这些建筑物和艺术文化,可以使人们对遗址有直接的认识,同时,又通过复原、仿制去追求这种历史特有的文化风格。

在现代,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的代表,除在建筑风格上与遗址景观保持统一,在室内的展示中将遗址本体与历史故事结合、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抽象化与具体化结合,突出中心,点亮遗址。

3.1.1.2 大跨度覆罩保护

覆罩保护即顶层覆罩,是遗址保护的一种,在选择材料时,运用大跨度的钢架结构,采用玻璃或塑料棚将遗址罩在其内。覆罩保护的设计基础是顶棚的样式,以艺术的手法,配合科技手段,用透明材料遮挡外部力量对遗址的侵害,既达到保护的功用又将遗址景观完美地展现。(图3)

3.1.2 室外空间

3.1.2.1 局部空间露天保护利用

1)设施围护――目前多采用栏杆或提示性的简易护栏。

2)本体加固――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用现代材料及工艺对遗址本体加固,包括使用化学药剂和物理的遮挡、支撑等。

3)象征性修复一部分修复,配合必要的考古发掘进行科学推测,并用传统材料及工艺修补,复原到一定程度。

3.1.2.2 原址回填、地表模拟保护利用“回填”是一个保存已发掘的遗址结构和面貌的方法。“回填”是一种长期的保护,但是如果不能使回填保留遗址的记忆和意义的话,它同样可能变成对遗址的抛弃。地表模拟则是对“回填”的补充,在遗址“回填”后按原状在地面上模拟展示,既解决了保护问题,又满足了地面参观的需要。

3.1.2.3 重建保护利用

1)原址重建――这类遗址一般历史不长而且有较为详细的文字记录,或者保留较多的实物遗存,可以利用重建的方法全面地再现该地所代表的历史。

2)推测性重建一既不在原址,又没有考古依据,全凭文献考证“再创作”。遗址的重建,是中国历代保护文物古迹使之得以流传下来。但其中的缺陷是把过去推倒重建,建造时仅根据建筑的结构和形式。目前,我们不提倡重建和复原但是从理论上是被允许的。以圆明园为例,这是人们现在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曾经的奇迹,是原址复修,还是异地重建?是直面废墟,还是重建辉煌?圆明园,每经历一个时段,就收藏一个悲惨的故事。它的遭遇,是中华民族最近那段贫弱、苦难、屈辱历史的缩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书。保护圆明园遗址废墟,当然不是保护它的杂乱。那些不属于废墟本身的“异物”都要予以清理,因为,废墟与真正意义上的“荒”和“废”没有关系,必须在资料翔实、又有科学保障、施工精细、尊重原真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让基本的山形水系和地下的蕴藏充分显露出来,才更像一座废墟。

3.2 遗址景观的整体保护利用模式

3.2.1 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这种模式的应用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修护,而且通过有效地环境设计使荒废的遗址可以重新被利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公共场所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因为是公园的形式,所以在设计中还要体现公园的基本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一个悠闲清新的环境、一个调节城市空气质量的净化器、一个展现城市特色的宣传画等等。可见,遗址公园不是简单的本体保护与利用,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整合、对遗址的深入研究进行创造性地设计。

3.2.2 景区遗址

这里所提到的景区遗址,是指遗址区处于风景名胜区之中,主要集中位于城市郊区,以墓葬区为主,将陵墓的保护与风景区的建设相结合,在风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展示性开发。

4 老司城遗址展示规划要求

4.1 展示规划必须满足遗址保护要求,所有用于遗址展示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的方案设计必须在不影响文物原状、不破坏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4.2 展示规划主要根据遗存保护的安全性、文物类型的代表性、遗存保存的完整性、真实性、可观赏性和交通服务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策划。

4.3 不可移动文物一律按照原址保护要求实施遗址保护性展示,不得在原址重建。

4.4 遗址展示设施应遵循对环境的最小干预原则,并具备可再处理性。

4.5 游客服务设施内容与规模应严格限制。遗址展示的环境设计不得采用包括大面积人工绿化等城市园林设计手法,设计效果应尊重历史场景和地域特征。

4.6 应特别注重提高游客体验水准,控制环境容量。不可移动文物展示的开放容量应以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为标准,重要遗址现场应当在管理人员陪同、引导下参观。

5 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措施

5.1 保护原则

5.1.1 积极制定本体保护措施,提高措施的科学有效性。

5.1.2 采取保护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防治自然破坏。

5.1.3 保护与展示相结合,保护措施应充分考虑满足展示需求。

5.2 与展示有关的保护工程

5.2.1 遗址加固保护

对中心域址区结构存在危险性的土体采取支护加固措施。对揭露展示的建筑基址实施表面加固保护,表面加固应首先制定科学的保护方案,并局部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情况谨慎采取加固措施。

5.2.2 清理修复局部残损

对局部存在残损但仍继续使用的右街、正街、河街、纸棚巷、鱼肚街以及环城道路等主要道路遗存进行清理,按照道路遗存的传统铺砌工艺和卵石铺砌图案进行局部修复,修复效果应整体和谐但局部可识别。

对大西门的城门楼平台遗存、衙署区外衙建筑基址的卵石铺砌土家族传统图案的局部残损进行修复,修复效果应整体和谐但局部可识别。

5.2.3 回填保护

价值特征不明显的,可观赏性一般的遗址原则上应进行科学回填。经适当保护隔离后用原发掘土进行科学回填措施。回填后遗址上方可进行模拟或地表标识展示。对生活区大西门外的遗址、大西门内两侧的建筑基址、南部建筑群等建筑基址实施考古回填保护;对衙署区内部的建筑基址实施考古回填保护。对生活区、衙署区内排水系统中无法发挥排水作用的排水沟渠遗存实施考古回填;对生活区、衙署区内道路系统中不作为展示道路的道路遗存实施考古回填。对紫金山墓葬区所有墓葬实施回填加固保护,恢复墓葬历史形制和外观。

5.2.4 保护棚

对建筑基址等需要揭露展示的建筑基址采取保护棚的形式加以保护,主要防雨、防日照。保护棚为轻型钢结构,作无基础或浅基础处理。考虑到防风防雨要求保护棚面积应大于建筑基址。

5.2.5 物理隔离保护

对排水沟渠等内表面实施防水隔离措施。位于主要参观路线节点上的排水沟渠采用u型透明亚克力材料(有机玻璃)套接处理,观众可透过亚克力观看遗址保存情况。位于非参观流线上的排水沟渠内壁采用防水卷材处理,防止雨水对遗址表面的冲刷。(图4)

5.2.6 考古现场保护

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在发掘前应对可能出土的珍贵文物和遗址遗迹事先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和准备方案;对已确定为重点遗存的考古发掘区应搭建临时性保护棚、设置围护设施,制定相应安防措施;及时、完整地采集和保存遗址发掘现场的各项信息,为遗址回填后的深入研究、遗址地表模拟展示、以及再次考古发掘和遗存修复提供支撑。

5.2.7 场地排水

老司域排水系统应充分结合老司城原有排水网络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在做好遗址保护前提下,可充分利用原排水系统。新修排水沟渠或暗管埋深不应对地下文化层造成干扰破坏,并尽量做到隐蔽,不对遗址整体环境造成干扰。通过排水系统设置及时排除遗址区内汇水,最终排向灵溪河。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12

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地区,曾为南唐都城核心区,历十朝至今,仍生生不息。它乃南京“城之心、市之源”,见证了南京城市近2500年的发展历程。是古都金陵的主要承载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古都特色的主要反映地。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打造,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以内秦淮河流经区域为大致范围,东、西方向至外秦淮河,南至应天高架,北至建邺路、白下路、秦淮河中支(古运渎河),面积约7.29平方公里,涉及朝天宫、洪武路、双塘、夫子庙、中华门五个街道。

1.空间分布

老城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其中部级7处,省级34处,集聚了夫子庙、瞻园、甘熙宅第、中华门瓮城、朝天宫、江南贡院、南捕厅、大报恩寺遗址等著名人文景观,以及蒋百万故居、沈万三故居、上江考棚、胡家花园、凤凰台等一大批历史资源点,拥有金陵刻经雕版印刷技艺、秦淮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

2.时间轴线

老城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南京每个重要历史时期都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记,形成独有的城市特色。公元前472年的周朝,越王勾践命范蠡筑城于中华门外长干里,史称“越城”,是南京2485年建城史的开端;六朝时期,晋朝时王导谢安居住在乌衣巷一带,南朝时朝天宫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十里秦淮千年流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明朝时期,在建初寺、长干寺、天禧寺地宫原址按皇家礼制重建了规模宏大的大报恩寺,修建了气势恢宏的明城墙;清朝时期,南捕厅作为南捕通判衙署曾名噪一时,清末李鸿章创建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即现在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前身,开启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先河。

3.风貌保存

老城南地区是古都金陵总体格局、街巷肌理、各种文物遗存和历史建筑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根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老城南包含11处历史地段、4处历史文化街区、6处历史风貌区、1处一般历史地段。其中,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保持了较好的建筑风貌,延续了历史上的繁华景象;朝天宫是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官式古建筑群,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明城墙(秦淮段)、中华门瓮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城防工事之一;门东、门西、南捕厅等地段是最能体现市井风情、传统居住、街巷肌理和风貌格局的片区……

4.实施历程

老城南历史文化改造保护历经三个阶段。一是论证阶段。2006年―2009年,旧城改造快速推进,但老城保护手段单一。由于过分强调改造,全面保护不够,最终明确了“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十六字保护方针。二是实施阶段。2010年―2012年,市政府成立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指挥部,统一运作实施老城南保护复兴。按“小规模、单元式”更新原则,延续原有街巷界面、单元尺度和院落布局,并注意适应现代生活及使用功能的需要,突出了对传统街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对保留建筑的“活态”改造利用,提升老城南的整体价值。三是提升阶段。2013年3月区划调整后,两区合并,老城南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不仅打破了以前两个行政区割裂老城南整体风貌的局面,也为统一实施老城南历史文化复兴提供了可能,老城南保护与复兴进入全新阶段。

老城保护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从旧城改造到老城保护的转变。以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为核心,最大限度地保护老城南风貌的原真性;二是从单体修缮到全面保护的转变。不仅保护文化遗存本身还要保护周围环境、风貌格局,突出历史地段保护复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三是从项目建设到综合利用的转变。更加注重项目文态、形态、业态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保护、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的协调统一;四是从模式单一到有机更新的转变。避免老城保护的同质化倾向,形成具有秦淮特色的古城风貌和文化优势。

二、老城南改造保护的它山之石

1.上海新天地的成功运营

上海石库门里弄有近百年历史,最多时有9000多处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石库门空间结构已不适合现代人居住。香港瑞安集团借助人们怀旧心理,投资上海新天地项目。利用石库门老建筑以旧整旧,外表保留其建筑群砖墙屋瓦,内部则通过引进独具特色的饭店、酒吧,度身订做出体现现代休闲生活的都市生活方式。把这片反映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改变了石库门原有居住功能,赋予其商业经营功能。成功运营带来的启示:一是引入有经验、实力雄厚的社会资金,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对老城区进行整体改造;二是由于老城改造投资较大,规划时要体现较强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比如,必要的商业定位功能,以利于各类资金的进入;三是商业运营模式要实现管理与经营分离,实现运营的可持续性。

2.苏州桐芳巷古貌焕新机

苏州古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城市风貌通过历史街区得以充分展示。但随着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许多历史街区逐渐销蚀衰败,原桐芳巷也亦如此。改造后的桐芳巷沿用苏州传统的“方形网络、田字型”格局,构成宁静幽雅、灵活多变的空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目前已成为港、台等海外人士和一些高收入阶层的聚居区。成功启示主要有:一是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政府给予历史街区更新建设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二是有效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企业甚至个人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多元资金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政府经费的不足;三是明确分类保护机制,严格保护文物,保留和修缮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拆除与环境不符且损坏严重的建筑。

3.古巴首都哈瓦那的古城风范

古巴首都哈瓦那现有10多万居民。原城墙内的古城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魅力。其保护经验主要在于:一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远期发展设想。二是号召居民共同保护,专门聘请经济学家、规划师和文化顾问指导古城保护,建起“邻里工作小组”,为古城居民提供技术帮助。

三、老城南改造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秦淮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植入

要始终立足于发掘、彰显秦淮历史文化,反映各时代民俗民风民情。建筑是载体,传统文化是灵魂,要避免魂体不符、分离及建筑个体化、单体设计,营造环境的相互映衬,注重造“境”,而不是造“景”。历史典故、名人故居、名家踪迹、文化故事等传统历史文化,是营造情境感和时空感要素,不可或缺,要预先通盘考虑。

2.切忌复制徽派建筑

以往建成的仿古建筑大体是徽派建筑的翻版。南京是六朝古都、十代都城,自古以来建筑体系完备,风格雄健,十分重视都城气派的延续。近代建筑大师杨廷宝就是这种风格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设计理念中植入了传统文化精神,成为近现代建筑的楷模。我们以往的景区建设虽不乏缺乏前瞻性,但缺少古都气象,今后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

3.设计、制作要接地气

以往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对历史文化未过深过细研究,缺乏本土文化生活经验和情感,对秦淮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上曾经的辉煌缺乏了解,所设计的作品有建筑构成的现念和气派,不能融入传统秦淮文化,历史气息、情境感和时空感匮乏,导致整个区域缺乏回顾性,没能把形而下的建筑载体与形而上的传统体现出来。“复建老城南”,“老”的城南韵味承载在老的建筑躯体、老的街巷肌理中。在设计构思初期应有“文化介入”,这种媒介就是秦淮文化人,特别是“老人”,避免灯下黑。

4.重视文化跟进、管理跟进

目前已建成的群落,有的是公园景点,尚未有具体管理运营项目,致使部分建筑未发挥作用。老城南复建中,应考虑文化和管理的跟进。要适时培养一批文化素质好、可塑性强的青年人才,对他们进行传统秦淮文化、历史文化专业培训,使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承者,植入老城南地区的项目中。当前青少年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缺少视觉体验。“数典忘祖”几成现实。老城南地区古建复兴,就是要让青少年在这里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将书本上和传说中的历史知识,与置身其中的情境结合起来。其关键除载体建筑外,就是文化传播者和设施,及相对应的管理者。

5.交通网线设置要科学

要最大化发挥秦淮文化历史景区景点功能,交通网络设置和构成极为重要。要连点成线、左右“逢源”,让旅客便利地到达选定景点,并能自由地移动、转点。设计上无论水上还是陆地交通应让游客有充分选择的自由。

6.加强沿河景观和绿化的互动

纵观秦淮两岸的沿河景观,除夫子庙核心景区外,大多数沿河建筑立面没有亲水性,景观性不强,更没有互动性设施。大多只重视了沿街的设计,对“秦淮”这个最能摄人情怀的水景却置若罔顾,以至于沿河两岸的景观平淡无奇;客人在船上不能与岸上表演、商业需求等多重互动,都是缺失文化传承的表现。清初文人张荣在《望江南・秦淮月》一词中,开头几句便是当年沿河岸景的描绘“江南月,第一在秦淮,沿河直从天上泻,歌声浑似碧空来,随处好擎杯”。他描写了两岸茶坊酒肆比邻,灯光闪烁,倒映河中,蜿蜒与远处天空中的星光、月光相接,状如自天上倾泻而下一般。而客人、商人的诗歌酬唱,叫卖应答声此起彼伏,浑厚高亢,由近而远,好似碧空中飘落一般,到处都是店家,都是欢乐的人群,人们随时都可举杯邀明月。新复建的设计者看到这段描写,是会有一番思索的。倘若有本土文化人的参与设计,将能产生更好的互动互补作用;忽视绿化景观。沿河两岸缺乏点睛的树,没有多少绿意。古时的秦淮烟柳是非常一景,种植一些耐活力强、树冠大的树种,与建筑相得益彰,让景点活起来会更有生气。

7.引进优质的文化项目、文化人

全国各地高层次景区都有文化艺术研究机构与文化名人入驻。文化人不一定买得起房子,但我们可以无偿提供,“有偿”使用。有了文化艺术品牌的入驻,景点就有了灵魂,名气就会不胫而走。文化的力量和驱动力是无穷的,在文化影响下,经济一定能腾飞。特别是外出旅游的人,文化艺术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无论心向往之或抱着朝圣心态、探幽发徽,都能吸引他们循着历史的踪迹,来秦淮一窥究竟。

四、老城南改造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尽快成立夫子庙―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明确管委会级别职权、机构职能、人员配备。加强各项目的组织协调,使管委会向上承接市级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与市级建设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系;向下负责监督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配合做好项目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并负责项目建成后的管理与运营。应积极争取将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工程整体纳入市级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2.完善城市规划整体设计

始终坚持规划引领,要对老城南地区进行整体谋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错位发展,避免功能定位同质化。要细化现有工程规划,进一步完善配套规划。项目建设要严格按规划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保持老城南地区风貌完整和历史延续,对7.29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全覆盖,达到“文脉相连,水脉相通,动脉相达”效果。从文化脉络上强化区域内的统一,从水系沟通上完成内外河的连通,从交通动线上实现节点间的畅达。文化是灵魂、水系是经络、交通是骨架、项目是主体,共同构成立体的、完备的老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各功能片区做到游线互通、生态互融、业态互补,避免单一运作、封闭运营、片面追求就地平衡。重点把握好:一是业态错位与衔接过渡。做好升州路南北部分的协调,注重内秦淮河西五华里的过渡;内外秦淮河水系及游览线路的沟通;门东与夫子庙景区的衔接,做好箍桶巷北段的风貌过渡和长乐路交通组织,门东与夫子庙的业态错位;门西与南捕厅、仓巷的对接,注重产业的规划定位;门内与门外的协同,做好文化和业态的互补;城墙与水系的共融,把握和利用好两者的生态现状;内秦淮河与门西、胡家花园的连接,做好方案设计、景观协调。二是产业发展与民生需求。要从民生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城市市政、防灾等配套设施,地下空间、地面水系等规划设计,应围绕旅游要素,做好住宿、餐饮、交通等配套规划,解决大型旅游客车停车难等问题。

3.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

要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进一步恢复老城肌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迹、延续历史文脉、丰富区域内涵。做到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休闲旅游相结合,现代城市时尚与老城传统风貌相结合,文化发展与商业发展相结合。应邀请专家科学论证,确定合理的开发利用目标。要保护老城建筑风貌,也要注重对原住民生活方式的保护,避免短期行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要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功能转换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历史建筑的物质躯壳,加入现代生活的内容,注重植入旅游、商业功能,使使用价值得到延续,为旅游、文化、创意、商贸、商务等都市产业发展提供富有独特魅力的发展空间和载体。要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加强公用事业等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做到质量优良、效益双赢、文保达标。

4.强化法制保障的作用

老年护理的发展前景篇13

一、银发产业需求与内涵

1.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社会趋势。老龄委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老年人口(60岁以上)已经突破2亿,预计至2025年可能超过3亿,2033年甚至可能突破4亿。全国老年人数将在今后20年迈入稳步增长期。国际标准界定,国家老年人数(60岁以上)占总人数十分之一时为“老龄化社会”,当达到14个百分点时为“老龄社会”。因此,我国即将由“老龄化”转型为“老龄”社会。

2.银发产业基本内涵。银发产业是针对老年人群体形成的新型综合服务体系。在社会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和老龄社会的趋势中,银发产业被灌注了巨大的经济能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银发产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与保健服务,除了本位产业之外,银发产业发展了更多的相关产业与子产业,涵盖了金融、保险、卫生保健、护理养疗、旅游休闲、教育等诸多产业。银发产业横跨了制造业、服务业,面对“421”这座结构金字塔,产业的突出多元化使之聚沙成堆,商力无限。

二、银发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1.银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作为发展中的新型服务类产业,国内银发产业整体缺乏标准化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研产售”一体化产业集群。面对老年保健品基础行业的“一枝独秀”,其它潜力巨大的衍生产品却仍然匮乏,创新产品需要稳定的资金流打入市场,例如老年电子服务类产品。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对落后也使银发产业的现实构想进展缓慢。发展滞后的老年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2.国外银发产业借鉴分析。日本作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一直把银发产业当成经济体系中的大力丸,这也让英国杂志惊叹:“日本正把经济变为银色。”日本用其护理保险制度解决了养护筹资问题,产业侧重于预防健康与精神追求服务。韩国作为亚洲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卫生体系与预防保健产业的资金投入逐年上升,在短短12年内用不到7个百分点的GDP就实现了全民医保制度,对银发市场的判断和投资相当效率与准确。

3.银发产业前景分析。社科院预计银发产业在未来20年间有望达到20万亿的产业规模,这期间必将创造大批的就业机会,促进健康消费,拉动经济内需,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面对不同层次、年龄的老年人的不同服务需求,市场也会逐步发展得结构多元、内容丰富。银发产业将由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型为以“预防”为中心,朝向医疗卫生、现代服务、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发展壮大,有望形成我国卫生经济转型的新蓝海。

三、银发产业建设对策

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这也将助推银发产业的蓬勃发展。以下是对银发产业建设发展的一些建议:

1.银发产业的发展需要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这是我国重大而迫切的“银色”任务。当前现有的护理保险制度尚缺乏护理保障,政府要有计划,逐步深入地建立商业性银发护理保险体系,这是国家养老的必然趋势。

2.老年护理业和老年社区服务业作为银发产业的主导产业需深入开发和实践。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体系既是社会养老的迫切需要,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有效渠道,可实现银发产业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3.构建成熟稳固的金融支持体系是银发产业摆脱规模小、融资渠道狭窄的必经之路。相关部门应协同市场大力宣传“银色”商机,积极引入投资者,成立专门的老年产业融资机构,建立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和服务机构创造持续稳固的资金流。

4.依托老年人不断提升的生活追求和精神追求,拓宽银发消费市场。针对老年人对旅游、文化活动、体育、保健等各种需求引领“银色"产品的开发设计,打造老年品牌,突出银发休闲娱乐,丰富银发市场,实现“老有所乐”。

5.兴办老年教育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方式,也是银发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老年教育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结合老年健康和老年福利教育促进老年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改变老年人陈旧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质量认知,提高老年人消费水平。

四、展望

银发产业“钱”景可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资源带来的巨大压力。蓬勃发展的银发产业将不仅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也将实现社会“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最美夕阳构想。

参考文献:

[1]陈希琳.“银发”时代新“钱”景[J].经济, 2013(1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