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研究背景实用13篇

建筑业研究背景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52-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住宅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尖锐,城乡建设变得高度复杂化与综合化,城乡建设急需从粗放的规模扩张向精细的内涵质量提升转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从城乡的发展趋势、城市的整体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在更高的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定义建筑在城乡中的角色,使之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然而,一些工作内容和建设任务远非建筑学专业所能包容和解决,于是,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建筑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越来越庞杂,因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有待优化。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正式施行,意味着传统城乡规划工作理念、方法和思路将不断更新,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意味着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要有所更新,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程进行变革。

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城乡规划课程积极性不高。首先,建筑学本科学生大都认为建筑学专业应重点把建筑设计学好,城乡规划知识对做建筑设计影响不大,学习积极性较差。其次,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因此,理性思考、系统解决城乡建设中的问题是城乡规划类课程教学重点强调的,当学生做设计时,就会感到约束条件太多,自己发挥的余地太小,无法体会在遵守刚性约束下进行创新设计、巧妙解决建设问题的乐趣。最后,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对知识目标要求较高,对能力目标要求较低。如“城市规划原理”,当前大多数学校对该课程检验知识目标的方式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对考试要背诵的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把它当作建筑学课程里“最乏味的课”。

2.思维模式跨度大,学生产生困惑与迷茫。目前多数院校建筑学本科教学是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展开的,其主线基本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建筑单体设计到群体组合,因此,建筑设计教学一般从一年级的构成角度的一个方盒子开始空间设计,然后到二年级的工作室、幼儿园、别墅等小型建筑,再到三年级的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等复杂的建筑,最后到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转向以城乡规划课程为主的住区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到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十分强调从构成角度进行建筑设计,设计题目的基地条件十分简化,对设计限定条件没有明确要求,甚至可以根据构思的需要假想基地条件。这就造成建筑设计中对建设环境的综合分析与利用方面的训练比较薄弱,一些学生形成了把配景当环境、就建筑论建筑的建筑观,没有建立起建筑设计应从建设环境分析开始的环境观、城市观。而四年级的城乡规划类课程强调系统分析、理性、科学决策,其设计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复循环优化的过程,与建筑单体设计理论偏重艺术差别巨大,学生在进入城乡规划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粗,理解规划理论较浅,很难在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之间快速建构起联系。当设计题目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从单一的建筑要素发展到政策性、综合性极强的城市空间、建筑群体及其他各种相关要素时,学生往往理不出头绪,设计思路很不清晰。

3.知识衔接不顺畅,教学标准无据可循。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系列主干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这些课多安排在四年级,各课程之间时间间隔较短,或者知识教授次序颠倒,造成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严重脱节,一些重要理论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理解和运用到设计课的训练当中,建筑学四年级的设计课业就已结束,造成学生的理论基础匮乏,设计实践能力不高,大大削弱了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的意义。如“城市规划原理”课既要讲授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又要重点讲授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作为后续的“住区规划设计”课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

目前各院校按“专指委”的导向性要求都基本上制定了一套有关城乡规划教学的课程体系,但“专指委”对具体课程无具体的要求,“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和“培养方案”都是指导意见,这就造成了各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重点、培养方式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除“城市规划原理”课有材外,其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不同院校、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最终,很难衡量毕业生的实际城乡规划方面的知识构成是否达到“专指委”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教学团队以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改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设计实践要求和社会热点。目前除2010 年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厚达712页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教材外,其他城乡规划类课程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如住区规划设计教材,目前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住区建设以小高层、高层为主,而教材却还以底层、多层为主来讲解,理论落后于实践,和实践应用脱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着重讲解高密度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设计思路与手法。另外,针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对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采用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城乡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课时数都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采用理论讲授与学生调研、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住区规划设计”课中,住宅类型与居住区布局、环境调研分析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需求,探寻解决之道,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拓展设计方案构思深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如结合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和谐社区、青少年创业住宅区、廉租房住区等纳入教学。

2.培养价值观念、培育思考理性――系列设计课中全程融入建筑价值观、城市观、环境观、技术观。城乡规划类课程培育的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是系统性分析影响要素,理性、科学判断与设计目标的主要矛盾所在,进而在设计中巧妙地把矛盾化解,是一个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向设计目标迈进的过程,它强调系统分析、理性决策、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思维模式,而这恰和目前缺失明确城市、环境限定条件及建筑价值观的建筑学前三年建筑教育中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相反。为了融合这两种思维模式,缩小思维跨度,我们采取把城乡规划知识向前渗透和融入,积极参与到前三年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去,从建筑设计基础阶段开始,将建筑价值观、城市与环境观念逐步引入,建筑设计与限定条件关联度逐步拓展。在建筑设计入门阶段,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条件、四邻建筑和景观要素的限定;在基础加强阶段,主要侧重于地域环境特征、历史、文化要素以及既定地段环境空间对建筑的制约性;在综合提高阶段,则侧重于建筑价值观、城市群体建筑环境、基地自身地形条件以及规划控制条件的加强。

建筑学本科到四年级已开设了十分全面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为此,在四年级我们也十分重视对技术理性的培育,主要在城乡规划课程中加强了设计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科学验证的习惯,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如“住区规划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天正、草图大师、3DMAX等实用性设计软件对住宅日照分析、建筑形体、外部空间及景观竖向等进行研究。

3.形成教学体系――以实践素质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建立有效衔接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建立了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立足实践,而又不受限于实际,不满足于用一般的设计原理进行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寻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突破点,进行设计创新,使学生在掌握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扩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强化思维逻辑,逐步建立研究型设计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上着重强化能力目标要求,从侧重掌握知识改为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城乡规划研究型实践教学课程包含“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三门课。其中,“城市规划原理”48个学时,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住区规划设计”56个学时、“城市设计”64个学时,都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三门课程均在四年级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和“住区规划设计”在第七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在前半学期、“住区规划设计”在后半学期,使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在第八学期开设,以形成较好知识衔接。每门课都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概论和设计实践两部分,对重要理论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使得城乡规划类知识和建筑类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

三门课教学实践措施如下:(1)“城市规划原理”坚持精讲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研究,到实地进行调研并总结,课上专题汇报交流内容,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某些问题,提高参与度,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的形成、发展规律与理论,城市的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街区,古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等知识。另外增加了城市综合体、注册城市规划师案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式从原来的闭卷考试变为专题研究评分。(2)“住区规划设计”紧密联系当前房地产市场实际,选择学校所在城市的实际案例,模拟设计院工作场景,“真题假作”。课程增设了社区调研分析、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概念构思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的详细规划研究能力。选择经济适用房社区、住区交流空间、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等方向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住区环境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更具深度。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住宅群布局、公共设施布局、绿地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组织等基本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住区规划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3) “城市设计”课的题目选择教研室实际设计项目,增加了虚拟实际设计过程环节,组织模拟方案投标评审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汇报方案并回答教师、同学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方案的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评判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阶段、城市设计分析的理论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城市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使建筑学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城乡建设,从更多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研究建筑。建筑学学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社会及城乡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教育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我们应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教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鸿雁.非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2

Keywords: design of the entrance space; commercial buildings; spatial organization practice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商业建筑逐渐增多.其中多数都处于城市中心或者城市核心地区,因此其入口空间设计的好坏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影响更加巨大。在我国,由于城市人口拥挤,用地紧张以及开放空间本身的规模的限制,使得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和建设均出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分析

1、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

一般来说,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应注意和原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因为在城市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相容性、环境容量和建筑经济寿命等指标的影响,往往存在一种维持原有结构秩序化组成的趋向,使城市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这种惯性对建筑设计形成一种制约。其次,城市的结构特征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的结构特征形成了城市独特的形象气质,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不仅具有时间的延续性,而且具有空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时必须尊重城市的文脉,注重对城市结构的保护与延续。

2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重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人口的迁移,城市原有邻里结构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带动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因此,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必须顺应这种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以其自身的变化在所在区域内建立起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对日渐混乱的城市空间进行重整。

3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对比

新颖而又合理的入口形态将会使旧有的结构秩序得以发展,从而达到一种新的秩序平衡,使城市真正成为生动而丰富的生活场所。这种对比关系符合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多样性原则,能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环境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使城市空间的层次更为丰富。

二、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场地设计

1交通组织

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外部开放空间内的交通组织问题,是现代商业建筑空问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商业建筑开放空间内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具体手法而言,其分流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平面分流 (2)、立体分流;(3)、时间分流

2、停车规划

做好商业建筑停车场地的规划布置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确定合理的停车需求量

停车位数量是当前商业建筑配套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停车需求估计是停车场建立过程中要求非常重要及苛刻的一个步骤。现代商业建筑的停车需求预测,必须在调查商业圈内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以及观测商业区内的交通流量等基础上进行。

(2)停车场地规划

对于U型、L型、方形和条形的购物中心,顾客停车场应设在建筑正面,对大面积的停车场要进行分区,以便管理。而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型商业建筑,由于地皮昂贵,则可采用多层停车设备来解决其停车问题。

(3)停车方式的选择

由于我国人多车多,加之建筑用地面积紧张,因此常规的停车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要,此时就应引入多种停车方式,互为补充,最大限度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其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 (1)、集中式停车(2)、限时停车 (3)、停车场地的多层次化。

三、商业建筑入口的空间组织设计

1、区域的划分

根据出商业入口空间的活动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属于动态的活动区域;一种是相对较为静态的区域场所。通过对人群活动的分流和分区,可以使商业入口内的行为活动有序化和规范化,提高入口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在区域划分时,还应注意空间形式的把握,因为不同的行为需求对空间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区域划分不是绝对的、生硬的,而是有着不同中间层次的渗透过渡,不能将其截然分开。这就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各种空间划分的方法,既保证了各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至于破坏入口环境的整体感和完整性。

2、空间的渗透

对商业建筑入口来说,形成空间的渗透与交流,首先要保证视觉上良好的可达性,即要加强边界的开放性,主要有两种方法:(1)、利用建筑自身的体量变化形成开放边界,例如商业建筑入口的出挑空间(捻廊、骑楼、构架等)和退让空间(前庭、架空、广场等),都可视为商业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开放连接。

此外,把空间的功能连续到相临空间中也能形成空间的渗透,同时活动的连续性也得到增强,如将外部空间的景观直接引入内部空间获得内部空间的外化效果:或者将内部空间的功能,比如购物活动等设置在入口处,从而延续了人们的购物活动行为,强化了内外空问渗透与交流。

3、层次的变化

一个层次丰富的入口空间,可以避免视觉上的一览无余,从而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深远感,吸引人们前往其间.通常组织空间的层次是按照由外――半内――内、公共――半公共一一私密、动态――过渡――静态等方法进行的。不同外部空间之间的分隔与联系形成了空间的层次,空间分隔从而形成了空间的边界,具有层次性的边界要让视线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序列的组织

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空间序列组织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对比、反复、收放、衔接、引导等一系列空间处理手法,把原先分散、零乱的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秩序、有变化,统一完整的空间集群。对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而言,其特点是人流量大,流线复杂,使用密集.因此其空间序列组织的首要目的是保证主要人流路线的合理安排、清晰有序,同时还要兼顾次要流线的使用需求。其次,要妥善处理好商业建筑入口与城市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关系,通过有效的序列组织将人群顺利引入商业空间领域内,并使之在此过程中充满期望与兴趣,进而最终体验到商业内部空间的丰富性,获得完美的购物享受。

5、趣味性的引入

在作为城市繁华地段交通节点的商业入口空间内,适当地设置一些有趣味的环境景观,不但可以为各种活动(如休憩、聚会、交往等)提供更好的背景,而且也更符合顾客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可结合商业建筑的入口广场,转角地带或建筑前庭空间等进行综合布局,或利用标高的变化、或设置游乐设施、或引入水景、绿化等,都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活跃气氛,减轻或消除顾客的疲劳心理。

结论

作为商业建筑整体环境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担负着重要作用:它是与城市环境融合的中介:是与城市交通连接的枢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舞台:是商场对外宣传的窗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的相关探讨还远远不能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只希望引起同行们对于商业环境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3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近三年广东有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广东的经济和建筑业保持着高速发展。

1.建筑技术日新月异,新规范、新技术不断推出。近年来,修订颁发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核电等技术要求高的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涌现。《建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建筑业规划》)提出的技术进步目标是: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东省支持建筑企业开发应用各种新技术,加强节能、环保、智能化等建筑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专业施工技术、尖端施工技术的联合攻关,大力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多项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立项。

2.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绿色施工行业要求快速提升。《建筑业规划》提出的建筑节能目标是: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到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广东省新近出台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立技术创新与示范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期间投资1230亿元用于绿色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和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深入推进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水平,推进生态省建设。

3.国家对建筑业违法行为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招投标制度,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对建筑安全事故处罚力度加强,国家要求有效遏制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到2015年,要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2010年下降11%以上,这会使得建筑监理、工程咨询业迅猛发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最近正加紧制定《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编制》,该标准的出台将为广东建筑业规范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执法依据。

二、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十二五”时期,建筑业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局面,建筑业已全面实行执业资格制度和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正逐步发生深刻的变化,招投标制、代建制、项目管理制的广泛应用,建筑施工企业急需一大批熟练掌握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结合《建筑业规划》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高职学院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培训

《建筑业规划》提出,加强企业与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引导和支持后备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专业培训机构为企业培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高职学院要积极参与企业制订人才发展规划,根据企业的需求,实施订单培养、专项培训等合作模式,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以建字开头的高职学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需要,采用基地化培训、施工安全轮训和适时鉴定等多种形式,积极为企业、进城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五年来,学院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一级项目经理和省直企业各级项目经理、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共1.6万多人提供了业务培训服务,为全省施工企业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轮训和三类人员安全生产继续教育培训达到6000多人。今后,开展各类从业人员培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将是学院背靠行业办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应加强技术培训软件建设

《建筑业规划》提出,加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注册执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增强其执行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的自觉性,加强注册执业人员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职业操守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断提升执业人员素质和执业水平。高职学院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条件建设力度。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继续教育培训部,设立专职人员,承担了广东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型人才培训网络建设示范》项目,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注册执业人员队伍培训提供较完备的现代化培训服务平台。

(三)高职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应引入行业职业标准

《建筑业规划》提出,要制定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明确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位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上岗,提升专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近年来,在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重点专业带动,在土建类主干专业开展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引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进行有效对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整合改革,在局部的课程和专业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对接,得到了行业的初步认可,这将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教学改革工作。

三、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特点

由于目前广东省建筑业企业面临着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施工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建设队伍整体素质较差等方面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特点表现在:

(一)全面提升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

随着“十二五”期间楼宇智能建筑、绿色节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土建类专业必须引入电子信息、物联网等技术,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突破传统的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与能力标准,跨学科、跨专业开拓新的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现代建筑需求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在高端技能上力求与世界水平接轨,引领行业企业技术的发展。以往高职学院不具备科技研发能力的观点已经过时,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科技研发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再局限于本科院校,已也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义务。

(二)管理人员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建筑行业高度综合复杂的特点,决定了土建类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在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技术项目、工程项目充当团队领军人物,要求既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标准、工艺要求,又要具备项目管理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熟悉国家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能够组织操作人员文明安全规范进行项目实施,并能够随着现代建筑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引入,适时跟进国家规范管理,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进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模式,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一线操作人员提升熟练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能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建筑业中土建施工企业一线操作人员主要由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民工承担,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机械设备及信息技术已经大量渗透进入建筑业,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能够操作现代建筑机械设备,适应新技术的应用,掌握新工艺,学会使用新材料,在技术领域具有一定技术特长和竞争力。《建筑业规划》指出,要重点依托建设类中等职业学校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标准规范培训、推进建筑行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证书的持证上岗制度,建设稳定的建筑产业骨干工人队伍,一线操作人员的学习培训将是终生的,也将是长期的。

参考文献:

[1]《2011年广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4

一、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

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性。该种状况,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挑战。为顺应新常态,积极迎接市场挑战,建筑企业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力度,对企业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还是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职工,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体作用,使其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起来,为建筑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该过程中,要提高政工队伍素质,确保将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落到实处,使职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建筑企业凝聚力。

二、新常态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策略

当前,建筑企业很多政工干部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使该项工作与社会和企业发展格格不入。政工干部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情况,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内容及方法等,进行创新,并对干部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适应新常态。

(一)注重队伍建设,适应新常态

1.重视思想教育,提升政工干部思想素质。政工队伍教育工作是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其对新常态下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知识等进行有效学习,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真正服务于建筑企业未来发展。具体实施内容有相关理论政策、党性和理想信念等。通过该种方式,能够使政工队伍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实现高素质政工队伍构建目标[1]。

2.提高政工队伍工作能力。建筑企业政工队伍要时刻保持高亢的工作热情,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要从学习、写作、语言、协调、调研等方面,提高政工人员工作能力,从而,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政工干部不仅要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兼备,也要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新常态下,对政工队伍要求极为严格,其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并对他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为建筑企业各项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理念,突出先进性

1.准确定位。新常态下,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时,要加大对意识形态重视度,严抓该项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工干部要深入到职工群众中,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以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品格及道德修养等,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温暖。政工队伍在具体工作实施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将其转化为实践动力,给予企业职工更多的爱与帮助。

3.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及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现状及要求,鼓励企业各部门共同参与进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力度,将其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和营销策划结合起来,提升全体党员和普通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促进建筑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实施内容创新,讲求针对性

1.强化中国梦宣传教育。自十中国梦提出以来,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要对其加以践行,实现企业职工思想的统一,将个人命运和成长与国家联系起来,依据当前时代背景,勇于承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责任。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政工队伍建设中,注重核心价值观弘扬。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舆论宣传和思想活动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化,将其融入到企业职工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实现与社会生活的融入[2]。

3.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新常态下,依据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要求,注重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创新,推进建筑企业改革。同时,也要对企业职工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实现共同进步及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工作尤为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认识到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适应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运营及发展要求,并实施工作理念及内容创新,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使其更具针对性,充分发挥政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使建筑企业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5

一、新常态下建筑市场的需求

我们必须要转变思路。建筑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要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建筑信息化技术的简称建筑模型技术(BIM)引入到建筑领域,是建筑业的一次质的颠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它的重要性。BIM技术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作用和价值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认可,并在建设工程项目上得到快速应用与发展,BIM技术已成为继CAD技术之后行业内的又一个最重要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施工行业而言,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对于各专业的交互检查;施工阶段应用对于节约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等方面均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建设部已经在认识上起到了导向作用,认识到了BIM技术潜在的价值,已发文给全国的建设行业,重点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树立大建筑业的概念,从注重承揽大型公建向包括基础设施、第三产业服务、再造城镇文化的"建城"转变。思路转变了就要把握时机,人才培养是关键,各建设类高校要认识到新常态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经济减速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克服依靠扩张规模发展、做好结构调整的空间和时间,使我们有机会从先期人才培养抓起,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从实用技能入手。所以,我们每个学校一定要超前谋划,做好市场需求调研,建好配套的实训场、室,把经济下滑带来的各种不利就业因素降到最低程度。加强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公司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交流会、研讨会、大师工作室等搭建平台,尽快地分享各单位的实战经验,凝聚实践智慧,尽快保质的在2020年到来之前把BIM人才培养好,以促使企业能正常在应对新常态挑战。

二、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的必要性

应用BIM技术可以支持建筑设计、造价、施工工艺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模拟,实现虚拟的设计、虚拟的建造、虚拟的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全生命期、全方位的预测和控制。例如,施工企业在正式开工前如果设计单位利用BIM审图功能进行了各专业设计的碰撞检查,提前发现了各专业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就可以避免后续的设计变更问题出现。

BIM技术可有效提高施工建造阶段的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所有对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有效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都是以项目参与人员对项目全面、快速、准确理解为基础上展开的。BIM技术不仅基于三维数字化参数模型,其核心是在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各参与方共同的资源平台共享。它改变了原来所有专业间靠蓝图进行协作的方式,改变了单纯依靠设计人员用抽象的符号和文字表达的施工图纸为依据的管理方式。降低了项目参与人员对结构、构件难重点的理解难度,提升了不同专业间、不同参与方对项目的协同能力。

利用BIM技术创建的数字化模型,相当于对建设工程项目从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进行了优化和方案预演。

三、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一)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BIM技术可与项目管理集成应用并为项目管理提供技术和专业数据的支持。BIM技术应用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可供深加工和再利用的数据信息,是信息生产者;项目管理系统解决了企业之间、企业到项目、项目之间的协同管理问题,在协同过程中,成为业务数据的使用者。二者相结合,可有效形成业务数据产生、存储、使用、再存储的一个封闭环路,可以有效提高业务数据准确性和使用率。这样的模式,将会对传统的项目管理机制和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程建造方面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建筑产业装配式施工,目的是减少建筑垃圾,实行绿色建造。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全寿命期内不同阶段的数据、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行业产业链的贯通,为工业化进程提供技术的保障。核心之一就是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而推进建筑预制装配化必须实现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项目管理信息化等。采用BIM技术就能比较容易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构件的"部品化",可以说在建筑工业化的应用中有天然的优势。,如基于BIM技术实现设计过程中的空间优化、专业工种之间的碰撞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深化设计、施工工艺的模拟和优化、成本控制等;这些是预制装配化建造过程中对BIM技术的实际需求。

四、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以BIM模型为核心,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发挥双方更大的价值,支持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实现智慧建造。目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被普遍应用,为BIM技术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和应用手段。BIM技术基于几何模型,可附加建造过程大量的业务信息,前端可集成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动态掌控工程建造现场及建筑物运行状况;后端可利用云计算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形成稳定的BIM模型数据库,支持基于BIM技术的业务协同。在这种状况下,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那么我们高校培养的学生本身就是要求与施工一线零距离接轨的,那么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就是势在必行的事了,怎么转,以哪一种方式与企业接轨,课程如何架构都是我们在近一到二年必须快速解决的问题,2020年就要来了,我们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春天也要来了,我们每一个高校都应该抓住机遇,不放过每一秒钟,保持和党中央的高度一致,最终实现智慧建造。把基于BIM技术综合集成各种信息技术,可以系统地管控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包括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和材料等不同业务,提升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和控制水平,

总之,在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要建造绿色的建筑、智能的建筑、智慧的建筑、舒适的建筑,首先要有合格的建设人才,合格建设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进BIM技术,一个科学合理的将BIM技术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就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建平 《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施工技术 2011

【2】袁东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探究》高等理科教育 2010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6

1 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内容浅谈

水工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水工建筑总体规划布局一般包括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水闸的启闭机室、桥头堡,等等。配套设施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水机、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分析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还要考虑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安全性、使用尺度、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2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2.1 新时期背景下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最为常见的设计策略之一,在以往的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这一设计策略主要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计算研究和分析之后来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并不是通过计算就能得出的设计效果,加上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时展的需求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对这一设计策略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新型科研成果于这一设计策略之中。例如利用太阳能技术提高水工建筑的环保性能。通过气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对水工建筑发展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在提高设计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这也是这一设计策略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位设计人员去探究。

2.2 新时期背景下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水工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策略之一。这是因为水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水工建筑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应结合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为基础,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目的明确、设计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科学结论作为设计依据。但应用这一设计策略必须弄懂假设和常变量等概念,对于确定的研究问题,就应成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假设并研究,既结合观察的实际和有关水工建筑的知识与理论,就实验所研究问题提出一定的具有假设性质的说明与看法,并将研究价值作为问题研究时的暂时性答案。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作为设计人员就这些疑问进行相应的思考,就是对自己的假设、定理的有效检验和证实。

假设和定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假设是设计人员在对问题研究之初提出的具有假定和猜测自能告知的看法,因而必须确保假设具备科学依据,具有相关事实与理论的支持,这是由于水工建筑设计中任何科学假设都必须经过实验来验证。就好比我们打开电脑时显示器不亮,可能是主机没有供电,也可能是显示器没有通电,更有可能的电脑的显卡有问题等,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直接检验出来的。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假设,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水工建筑的相关知识理论,并在必要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确保假设的科学性。

在水工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证明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常变量,即常量和变量。水工建筑发展历程中采取设计和研究的实验式设计策略的功效最大。应用实验研究式的设计策略能反复实验和研究不明问题。例如我们在模型搭建时往往进行的物理学和力学等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水工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就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前提下能否达到预期摄像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策略是理论分析策略的良好补充和辅助策略这一,将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的局限性放大。

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式设计中应融入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在水工建筑应用软件中设定具体的水工建筑,从而定位常变量的理论分析研究而得的技术参数,通过电脑迷你实验将实际环境在实验中进行预先模拟,尤其是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技术在当前水工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不仅能降低水工建筑设计研究成本和应用难度,还能打破传统的水工建筑设计的局限性。因而在应用这一设计策略时应紧跟时展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确保水工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环保性、科学性和经济适用性。

2.3 新时期背景下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水工建筑业,有着一定数量的成型完毕且运行状态良好的水工建筑。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两种设计策略难以与实际情况全部相同的情况下,此时就必须借助参照实例就原型开展实地观测。此外,即使采用上述两种设计策略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采用这一设计策略则是对上述情况得出的结论正确性与否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应对水工建筑即将预埋的各种观测设备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找寻出水工建筑建设的潜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新时期背景下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应用上述设计策略之后,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也是一项重要和普遍设计研究方法。目前在水工建筑中我们主要是采用对建造项目相近的工程条件,把运转状态良好的已经建成的工程的相关尺寸和参数进行套用,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只是相近而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状况,水流等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现实应用中要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

结语

总之,探讨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工程实际和时展的需要采取理论分析式、实验研究式、原型观测式、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并将这些设计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以着力提高设计质量,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7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一、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历史景观保护的背景: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历史景观,对其加强保护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历史景观保护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景观,为以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让历史景观与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对这些历史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优秀案例分析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家对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进行较好的保护,以下是对历史景观保护的优秀案例。

庞贝古城

庞贝城――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城池。它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无情地湮没。由于被火山灰掩埋,所以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而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方正整齐,有如棋盘,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城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北方是繁华的集贸市场。它们都按行业分街坊设置,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现状

1.现状调研范围

沈阳中街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项目的研究范围是以中街路为主线,沈阳路为辅线,东起东顺城路,西至西顺城路,通过与中街路及沈阳路相交的路段向两边辐射,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历史景观。(

图3.1

2.历史景观现状调研

(一)历史建筑现状

中街商业区共有五处历史建筑。道路左侧沈阳老春天与之对应右侧荟华楼、运动汇、第二百货商店、鹏达体育四座古建筑形成的建筑群(如图3.2)。这几座建筑有近百年的历史。

图3.2

中街商业步行街五座老建筑正在被当成商业建筑利用,历史建筑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原有的建筑韵味被现代建筑的装饰材料替代,外立墙面被雨水侵蚀铁锈滋生,墙皮脱落、破损,新旧电线在建筑周围穿插杂乱无章,转角立面建筑装饰广告、牌匾密集混乱。墙面乱涂乱画,垃圾成堆、水渍污渍斑驳可见,严重损坏了整体建筑形象。

(二)历史景观现状

①故宫老牌坊。

位于沈阳路上的“文德坊”“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一种纪念性、标志性的建筑物,由于两座牌坊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对其保护和修缮历来受到重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座牌坊更经历多次严重的损毁,直至2004年沈阳故宫“申遗”成功,“文德”“武功”两座牌坊才真正意义上的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得到保护和修缮。

②沈阳路历史老街

一条毗邻沈阳故宫南面的商业街――沈阳路,据说当时因临近州衙,一般为诉讼、报告的人歇息侯信的地方,因此,这条街全是旅店、饭馆和茶楼。1996年被定义为“清代文化一条街”,这条位于沈阳市正中的沈阳路意图打造沈阳的“文化极”。街路两旁古色古香的清代小楼,一座座重檐翘角,每层檐下都是漆栋画染,精美的图案,五彩斑斓,在当今时代,尤显满清时期的建造魅力,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景观。

③“东西”大门

在沈阳路和东顺城路的交叉口坐落一座城门,即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于1998年复建,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与抚近门相对而望的是在沈阳路与西顺城路交叉路口的怀远门,又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今天,以新的方式被保留在了城市历史街区之中。

四、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

如今国际和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景观整体性为趋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而沈阳的一些历史景观记录了沈阳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它是近代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独具特色。因此,对于沈阳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我们应多去考虑并在实践中找寻经验。

因此,在做到景观的在设计研究时,应着重以以下标准为主:

(1)增加书画廊功能,可以将适合的场地租给当代的艺术家们,重现当年的空间场景,恢复其原有的功能,这样对古建筑艺术氛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2)延续原有功能,与展览功能相互结合。

在修复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新旧对比、新旧交织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将街区景观总体的目标定位为复兴,通过不同的景观要素,对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设计:

(1)以故宫作为背景依托,结合特有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复兴方城,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历史街区。

(2)目前方城的边界比较模糊,首先对方城模糊的边界进行界定,通过边界的界定来唤回历史的集体记忆。形成方城地区最特别的地段。

(3)打通阻碍方城的中轴线,打开南部帅府、中部的故宫和背部的城墙遗址通道、恢复被阻建的方城中轴,形成南北贯通的方城历史文化走廊。

(4)沈阳方城的生态环境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应实行节能减排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从环境上保护了方城、更广泛的关注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有利于方城的发展。方城街区内的绿化系统主要由绿地系统由环形绿地、道路绿带、开放绿地、社区绿地形成“一环、一心、一轴、四带、多点”的整体构架。

五丶主要结论

历史景观是城市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底蕴,负载着城市的精神与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与形象,因此当前社会对历史景观的保护需要越来越关注。因此本项目对于沈阳老城区的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8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9

1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发展现状

1.1 建筑能耗范围

建筑能耗范围一直以来是我国建筑能耗管理部门的难题,因为对于建筑能耗范围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定于。一种是建筑能耗范围包括以内能耗、生产能以及建造能耗为主的三大能耗,另一种定义则是建筑能耗范围只包括内能耗。不同的国家根据自身的不同要求有着不同的定义范围。我国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定义则是后一种,也就是建筑内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等能耗。对于我国建筑能耗范围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后,能耗管理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1.2 房屋建筑规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行业有了巨大的进步,我国建筑无论是从规模还是速度上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目前尤其是开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在建筑建设的高速发展期,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不从有过的。有关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城乡新建建筑面积高达20.3亿平方米,城镇新建住宅面积5.5 亿平方米,农村新建房屋面积7.5 亿平方米。在房屋建筑规模如此之大的背景下,我国建筑物的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等也是巨大的。加上我国原有房屋建筑规模,我国建筑物的能耗也就更为巨大了。从一定程度上讲,房屋建筑规模同建筑能耗范围规模是成正比的,因此,了解了我国房屋建筑规模,对于了解我国建筑能耗有重要意义。

1.3 建筑能耗现状

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达16 亿~ 20 亿平方米,这些建筑中95% 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 单位建筑面积供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 倍以上。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以供暖、空调和通风为主,三项之和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三分之二。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能耗现状是极为严重的。北方主要以供暖能耗为主,相比于北方,南方则主要以空调为主,另外,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能耗要远远的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现状极为严重,推广节能住宅已经是我国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

2 物联网背景下建筑能耗管理对策分析

2.1 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 找出工作重点

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 找出工作重点,这是做好建筑能耗管理的关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建设能耗的关键在南北方存在着差异,北方来讲主要是供暖能耗为主,而南方则以空调能耗为主。因此,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北方就是供暖能耗,南方就是空调能耗。只要抓住了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对象和工作重点,建筑能耗的管理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 找出工作重点是物联网背景下建筑能耗管理重要对策。

2.2 发挥政府宏观调空作用, 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

国家是领导国民进行建筑节能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建筑节能活动中,国家应该发挥其宏观调空作用,做好相应的领导工作,为我国建筑节能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另外,尽管我国制定了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我国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仍不是很完善,而且还存在着众多的漏洞,这些漏洞的存在给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国家在发挥政府宏观调空作用的同时,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为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

2.3 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 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

建筑节能的开展除了要进行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外,还要在技术科技方面取得重突破,重点发展应用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 尤其是高性能复合墙体的研究开发。因此,国家和有关企业应该加大对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开展建筑节能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另外,还要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有了一定的技术创新机制作保障,我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 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步骤。

2.4 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

建筑节能并不是个人的活动,它是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因此,在进行国家建筑节能项目活动时,应该加强对全民建筑节能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建筑节能的自觉性,提高全民建筑节能意识,让全国人民参与到建筑节能的活动中。另外,建立科学的能源利用监督评价体系,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关于违反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的现象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顺利实施。另外,还要对家庭能耗进行一定的约束和制约,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保障家庭能耗能够适应国家建筑节能号召,提高广大居民降低家庭能耗的积极性、主动性。

3 总结

物联网大背景下,加强对建筑能耗的管理不仅仅可以促进我国能源消费行业的重大改革,还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建筑能耗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应将建筑节能作为全国建筑领域内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并且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限制能耗水平,为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鼓励科研单位对新型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型节能建材的生产与应用,以推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我国在建筑能耗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能耗管理过程中,不少问题仍然存在。有关部门及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在物联网大背景下建筑能耗管理发展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物联网大背景下建筑能耗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仕国,王烨.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02).

[2]司小雷.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及解决对策[J].建筑节能, 2008(02)

[3]窦媛,郭汉丁,葛继红,程永贵.国内外建筑节能实施过程管理实践研究分析[J]. 建筑节能, 2009(11).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10

自主研究型设计;艺匠并重;艺术思维;匠人精神

1建筑师培养的两种教育模式

纵观历史,建筑师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模糊的身份.古埃及法老身边全能全知的大祭司其实具备着建筑师的职责与技能;文艺复兴时期完成《建筑十书》的阿尔伯蒂开始把建筑师逐渐与雕塑家、画家等分离出来;直到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主义运动涌现了一大批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建筑师始终在技术与艺术间徘徊与游走.而造就建筑师的建筑学则是一门涉及艺术、科学、技术和人文等领域,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具有职业实践性与艺术创造性并重的特征.在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制下,根据笔者的观察与了解,如果按建筑院校的背景来分类,近年来的建筑学教育似乎徘徊于两种“教育模式”之中.

1.1工科学校背景下的建筑学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经过院系调整和重新部署,当时全国有八所建筑系,也就是建筑“老八校”.由于解放初期大建设的需求,建筑学基本都建立在工科院校中,拥有着极其浓厚的工程技术特色与传统,培养了许多功绩卓越的建筑大师.后来国家改革开放,在这一轮建设大潮中建筑人才开始供不应求,许多其它工科院校也效仿“老八校”开办建筑学专业,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导致建筑师的培养与教育似乎仅限于工程技术培养与训练,而另一方面艺术思维能力的训练似乎没有得到重视.

1.2艺术院校背景下的建筑学

环境艺术专业是艺术院校体系下发展出来一门的环境空间学科,包括了环境设计、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等.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与建筑学专业同属空间设计类学科,但由于学科分类的设置,难以在同一平台上交流对话.在大约十年前,中央美术学院打破壁垒,首次在艺术院校中开设了5年制的建筑学专业,从此建筑学专业开始走进各大艺术院校,成为了一门新的课题与探索方向.基于艺术院校的大背景,其中某些建筑学教育部分陷入了完全艺术思维的“误区”,过分强调创意概念,在教学中淡忘了建筑师重要的一面———对工程技术的了解与训练,导致艺术院校毕业的建筑专业生似乎只擅长绚丽的效果图与排版,学生难以融入真正的建筑设计实践.广州美术学院是全国重点传统艺术院校,建筑艺术设计学院中的建筑学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学制5年,设置于2004年,2008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毫无疑问,年轻的广美的建筑学还处在探索期,笔者基于以上两种教育模式的观察与反思,试图在毕业设计中引入自主研究型设计教学方法,在“艺匠并重”双重训练标准的要求下因材施教,为广州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学模式探讨投石问路.

2毕业设计命题的两种建筑学观念

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本科的结业课程与最终学习检验,笔者采用自主性研究型设计:题目只规定场地背景,对具体功能选择和类型不设限,在学生自主确定方向后,对题目进行研究与深化,独立推导出设计方法并完成设计.笔者的研究方向隶属城市与建筑工作室,题目有意侧重于城市更新与改造中的空间设计.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广州荔湾区泮塘村改造设计,原因有二:第一,泮塘村位于荔湾区公园内,与其他的城中村不同,村落肌理清晰,周边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信息,是广州城内仅存的具有传统历史肌理与风貌的村落.第二,告别了过去30年粗暴扩张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后,中国城市已经进入了内向的城市更新与改造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更新的环境下面对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师必须面对的最重要课题.考虑到以上两点,选题试图给学生提出建筑学最基本的两个观念:观察日常生活与场地解读.希望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细微的记录当地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空间形态,并深入的进行研究解读.同时,学生必须建立城市———乡村这种边界空间的阅读能力,在两种尺度相差巨大的碰撞中找到空间营造之法.

3培养“艺术家”和“匠人”的两个阶段

为了使教学具有一定可操控性与评价共性,笔者在研究方法与设计步骤上有意设置并规定了严格地计划,给予学生比较清晰的方向与思路.教学大致分为“艺术家”阶段与“匠人”阶段,学生自然要扮演两种身份展开设计.

3.1“艺术家”阶段,为期5周.

前2周现场个人漫游:以个人的兴趣点出发观察日常生活并记录.本阶段要求学生如艺术家一般,用身体的感知体验作为基地解读的方法.从个人的关注点开始,深入研究并窥探隐藏在表象下面的真实的“城市--乡村“空间结构与规律.后3周要求学生基于个人体验,运用非空间艺术的表达方式(如绘画、雕塑、版画、音乐、电影、舞蹈等)转译个人对场地的理解与体验,抽象并揭示日常生活中的非常空间特征.“建筑其实是有形的事物.所有设计始于对建筑及其材料物质与感知的假设.以有形的方式体验建筑意味着去触摸、观察、倾听和嗅取.并自觉地运用这些技能正是我们教育的宗旨.“艺术家”阶段是为艺术生的活跃的艺术思维特点所度身定制的,力求充分发挥他们感性思维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周遭环境的体验感知能力,从中学会阅读城市空间并揭示其内在结构与背后形成逻辑.

3.2“匠人”阶段,为期12周

前8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艺术表达,在基地中发现“非常空间”的出处与原型,从而确定改造的空间与场地,并确定之适应的功能需求,展开建筑设计.为了建立上一阶段的艺术表达与建筑设计的连接与转换,笔者要求学生在本阶段完成大量的手工模型以确保“艺术化”的空间研究成果的得到充分转译.同时,为了有效控制设计深度,要求作品设计规模小于2000平方米,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对空间、材料、构造进行更多的讨论与美学表达,使传统的“匠人”精神在手工制作与材料试验中渐渐得以培养与延续,避免设计作业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概念图纸中.最后4周为最终图面表达与展览准备.这一阶段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作业最终必须以高质量的展览形式作为最终状态,以训练学生在最终的图面、模型制作、表达上的技巧与能力.“早在1919年,建筑家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在创立包豪斯艺术学校时,就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结合,为未来建设服务的目标.今天,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但是二者的具体内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二者关系的不同视角的解读,也深刻影响到对建筑教育的认识.”“匠人”阶段是针对艺术院校背景下艺术生的短板而设,大多数艺术生往往缺乏对某种想法的持续研究与实现能力,大多习惯于停留在空泛而虚幻的图纸上.在强调艺术教育与人文培养的前提下,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建筑学具有极强的技术属性,使学生们具备在理性而严谨的技术范畴中运用敏锐的艺术敏感,发现并创造建筑美.所以,在完成“艺术家”与“匠人”两个阶段的训练后,强调艺术思维的训练与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思想的解放和创作的自由,同时也希望通过技术与设计教学中技术意识的建立,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本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的最根本的目标与期望.

4设计回顾与点评

经过自主研究型设计,学生们从一开始的迷茫、无助到后来清晰、自信.毕业生面对高强度的课程设置,无一例外地找到了具有个人色彩的空间解读与记录方式.窥一斑而知全豹,侧向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对比,无形中建立了城市空间解读的基本视角与方法.但由于个人时间进度的安排差异,就设计深度而言,许多学生还无法满足课程要求,笔者在以后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加以改进.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11

在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创新研究尤为重要。这里主要从控制创新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工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只有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与时俱进,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够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意义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简单来说,低碳经济就是要发展绿色经济。而在低碳背景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就是指要必须以绿色经济为指导原则,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费用,做到以最少的消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而创新则是指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进而改革和优化,超出原有成就,并且根据人们自己的新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低碳经济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原来不存在,进而在不断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发现的;其二是在众多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优化,纠正存在的错误而获得的新成就;其三是以已有的成就为基础进而添加的新内容,并且对原有成就的升华与完善。

工程造价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投资控制,是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建筑行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关键与核心。因而,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繁荣的基础前提与本质要求。我国必须加强对工程造价体制、控制方式、控制内容等的创新,以促进我国建筑业能够在日益基础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造价控制的创新,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建筑业自身涉及范围非常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造价控制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很强的拉动力,对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很大影响。

二、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有效措施

借鉴优秀国家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优秀经验,并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根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实现绿色建筑业的发展。低碳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一)创新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业工程造价控制创新的基础。为此,我国必须在法制建设的基础之上,根据服务总协定以及国际惯例,建立一个由市场规律主导,政府适当的干预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系。首先,要根据建筑业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一个工程造价控制大的框架。其次,政府也要充分发挥职能,进行适当的干预,加强对建筑造价控制的监督与指导。再次,创新工程造价体系必须坚持在建筑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法律的精神去解决建筑造价控制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创新工程造价控制体系还必须在充分掌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优秀的造价控制体系的经验,做到与时俱进。

(二)创新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模式

当前的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模式比较落后,存在着种种不足与缺陷,这就要求工程造价要进行创新价格计算模式。应该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坚持施工措施性消耗与实体性消耗相分离的计算原则,将工程造价价格计算,欧式按照定额进行一定的改革。将人工消耗、材料消耗以及机械等方面的消耗量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基础定额和工程量规则进行计算,从而实现政府对工程建设定额消耗方面的宏观调控。而应该将人工费用、机械费用以及材料价格费用等进行分情况、分区间的实现调整与放开相结合的计算办法,适当的改革创新一些不科学的定额国家管理方式。此外,还必须对当前一些构建不科学、不合理的计价规定和条款彻底取消。

(三)创新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

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是实现创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必须创建一个准确并且灵活多变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服务网络系统。首先,应该加大对各种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收集、分析、的力度,及大工程造价相关资料与信息的积累,对于工程的人工、机械以及材料等方面由国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按照市场规律中价格的变化统一进行工程造价,各个相关信息及直属的调整,及时公布,以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市场需求。总之,应该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等环节上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灵活的、科学的、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为建筑业工程造价控制的动态科学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与技术支持。

(四)创新工程造价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改革与创新,也直接影响了低碳建筑业发展的进程,为此,应该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供其综合素质和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是当前一种社会服务性质的知识与技术密集型较高层次的管理业务,这就从本质上对于从业人员、从业队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创新工程造价队伍的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概预算工程师培养体系。首先,要选择那些正规院校毕业的人才,通过正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习,获得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才能够获得资格。另外,在加强其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实现其专业化的同时也必须切实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应该构建职业中的培训体系,向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结语

因此,我们应该在建筑工程的实践中积累新经验、新知识,以低碳经济为目标,不断推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以及人才队伍的创新,跟上世界与时展的步伐,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国际化,与时俱进,打造绿色建筑业。

参考文献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38-04

1 引言

相对于20世纪机械文明产业的无机、规律、有形、机械,新时代的产业更强调是有机、不规律、无形、人性化。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工业园区既要追求人文、人本,凸显自我个性,充分考虑人的生存空间因素,同时应适应IT时代对智能、环保、生态以及办公灵活性、租赁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就我国传统的工业园区种类而言,归纳起来大致呈现三种类型:创新与研究型、开发与孵化型、生产加工型。而湖南有色集团中央研究院打破原有工业园区种类界限,依托毗邻科技型大学与研究中心,发展并成为科技新兴的产业基地,作为整个集团的研发核心,与中南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利用科技优势互补,为集团自身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使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不断提高集团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它是基于传统产业区的升级与创新,是产业研发的核心部分,它与产业发展紧密相配合,同时,整合集团内、外科技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努力提高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的综合能力,集创新、研发与孵化、生产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所以,其基地园区设计必须凸显产业与时代特征,同时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真正意义上人性化办公环境的需求。

2 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位于湖南两型社会建设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内,望城县经济开发区南部,地块呈长方型,东西宽约630m,南北长约1070m,占地约66.13hm2:地块南面紧临开发区货运站、北接银杏路、东临桃园路、西侧为望城大道。地块呈典型的丘陵地势,北部有一座小山丘――虎心山,制高点高程为91.4m,与周边道路高差近40m,山体植被状况良好,基地南部地块已经平整,大部分标高为58~60m左右。

项目地块交通便利,通过区内紧临的金星大道、雷锋大道等与107、319国道以及京珠等多条高速相连接。

研究院园区是集科研、教育、绿色生产,甚至还有金融支撑、展示、旅游等内容的综合社区,它对环境品质要求很高,不应当按一般工业开发区来对待,本规划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尽可能保持自然状态,利用虎心山的自然植被做公园,通过带状景观轴延伸至园区主入口。园区绿地采用点、线、面结合,绿化覆盖率达到60%,使之形成园林式科技研究园区。

2007年12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项目地块处于先导区的核心区,良好的区域环境为有色研究院园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园区规划立足于先导区核心区这种新时代背景来展开。

3 规划设计

3.1 功能定位

以企业总部及项目研发、商务办公、实验产区为一体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创造一种高技术、高效益、高环境、高情感、低能耗的科创园标志性区域,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表率。

3.2 设计理念

基地规划设计理念,即:科技、效率、人文、生态。

科技:源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效率:源于企业发展的动力。

人文: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态:源于基地的秩序。

节能:源于建筑的构造与布局

3.3 规划设计构想

3.3.1 产业园区生态基质

现代产业园区是功能综合化、环境生态化、办公人性化的产物,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应建立一套能够自我更新、繁育和可持续的生态机制。园区侧重于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以优美的绿色园林景观激发工作人员灵感、强调建筑艺术、建筑形式多样化的设计思维,以期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认可。规划结合其所处的区位环境以及作为产业基地所承担的商务办公、产业研发、生态居住等功能,制定了建设生态产业园的目标,并由此带动整个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

3.3.2 功能单元细胞

园区各功能区为一系列富于创意、结构完整、高效运作的功能单元细胞,并按不同的使用性质融入到生态环境之中。每个细胞通过生态绿地和内部交通脉络界定出相对独立的空间体系,让组团空间更具识别性,同时又通过生态景观将各细胞组团有机地联系起来。

3.3.3 产业园交往绿带

以虎心山公园为中心,构筑一条贯穿于整个产业区南北的交往绿带,提供了企业办公人员的交往空间。此空间因建筑布置的高低错落、凹凸有致,从而形成了流线型特征,给枯燥的办公生活增添了一丝活泼的元素,从而起到舒缓企业人员工作压力、调节工作情绪、激发创业博弈活力的良好效果。

3.3.4 围合式氛围

企业办公建筑群体布置融合中国传统围合式建筑与西方开放式街区的精髓,在公共和私密建筑空间中,对庭院、街区、道路空间巧妙运用,令各个独立楼宇既相对开放,又共享庭园空间。从而营造出亲切、富有归属感的“办公邻里”,尽显人本关怀。同时,采用大玻璃幕、空中连廊的设计,将围台式独立楼宇联系起来,不但保持沿街建筑立面的整洁、连贯,且创造出虚实对比的街道立面。

3.4 功能结构与项目设置

3.4.1 规划功能结构

结合产业园区功能定位要求,设计形成了“一心、四轴、四板块”的功能结构体系。

(1)一心:是指基地内保留的生态绿化山体,基地内有座植被状况良好的山体――虎心山,本次规划将山体大面积保留,作为整个园区的景观核心,从而将绿化景观向周围组团渗透。

(2)四轴:规划确定两主两次四条空间联系轴。

两主轴:一是指纵贯南北连接虎心山、中央研究院主楼、有色园服务大楼等节点的景观轴线,该轴线为园区最为主要的空间景观发展轴;二是指位于规划区中部的丹桂路商务办公空间轴线,两侧布置有中央研究院主楼、有色园服务大楼、科技研发等重要建筑,是园区创新理念与发展动力最为集中的地方。

两次轴:一是规划区东侧同心路至虎心山的东西景观轴线,该轴线的设置使本规划园区与整个城市有机连通,同时将虎心山景观渗入到整个区域中,有效提升了规划园区在区域中的位置:二是丹桂路与望城大道交叉口至虎心山山顶的斜向步行空间轴线,该轴线通过步行景观道路的设置与建筑体形的呼应,使园区对城市主要道路形成开敞的空间。

(3)四板块:中央研究院科研板块、生活服务及综合服务板块、保留绿化山体板块、有色科

技园产业板块。

中央研究院科研板块:作为有色集团的科研枢纽,是园区进步的发动机,理应成为整个规划区的中心。本次规划将其作为构图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将其置于园区中部、丹桂路以北、虎心山南麓,使其成为整个规划区的中心与中心。

生活及综合服务板块:位于规划区北面,其与科研片区通过虎心山与片区内部的体育用地适当分隔,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生活片区内的独立与安静。同时为避免虎心山体对其北麓的日照影响,规划在考虑与北侧工业用地的绿化分隔外将居住建筑尽量靠近银杏路布置。

保留绿化山体板块:虎心山为产业景观核心,对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色科技园产业板块:位于园区南面,包括高新产业区、软件开发区及物流区等,通过合理、精心的产业结构布置,以打造高效、高质的产业生产环境。

3.3.2 功能和谐设计及项目设施安排

为满足企业领袖、业界精英工作之余的休闲运动需求,在办公楼宇之间的商务社交绿带中安插多项户外运动设施,如迷你高尔夫、羽毛球、乒乓球、慢跑道等。商务社交绿带的小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别具特色,以满足公司职员暇间休憩需求。同时,在办公楼宇内,以每个模块地块为单位设置壁球间、台球间、乒乓球间、室内慢跑道、健身中心等,以此来满足公司职员工作之余的运动需求。

在生活及综合服务内除布置大量的商务商业网点外,同时设置餐饮网点、美容美发中心、中心超市、休闲娱乐网点、定票中心、国际国内旅游咨询中心、花卉中心、广告制作中心、洗衣中心、国际医疗诊所、个人信贷和环保洗车中心等。同时引入办公用品公司为商务区办公提供办公产品、商务礼仪和完善的售前售后售中服务。

园区各项设施采用智能化系统,如:电信及宽带综合布线系统、设备管理智能化系统(BAS)、安防系统、智能消防及自动灭火系统、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微小蜂窝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电子地图及电子信息系统等。

3.5 道路交通组织理念

3.5.1 公共交通主导开发模式(TOD)

建立整体性的道路系统,确保道路系统有充分的容量和连续性;并结合园区南面火车货运站场,将物流区设于紧邻站场处。

3.5.2 灵活性高、集散能力强的道路系统

规划采用环状加网格道路形式,划分合理尺度的地块,增强支路网密度,有效促进交通循环。

3.5.3 人车分流的内部交通系统

本次规划在纵贯南北的景观主轴上设置人行步道,有效集中有色产业园板块人流,该轴线延伸至园区服务大楼后,两翼分流,直至延伸至中央研究院主楼两侧人行道,再通过依虎心山而设的人行环道至各片区:车行采取环道的设置方式,分别在四周的银杏路、丹桂路、望城大道和桃园路中部设置车行出人口。有色产业园板块采取格网式车行道路系统,各厂房均可便捷与车行系统连通。

3.5.4 分区平衡,合理设置停车设施。

对内部机动车、访客机动车停车分别规划,每一办公模块分别设置露天停车和车库停车,访客机动车停车基本采用露天停车,内部机动车主要为车库停车。车库顶设计成绿地,从而令各办公模块内拥有足够的公共空间和绿地。每一办公模块至少有两个机动出口,形成模块内通畅的交通环路。

3.6 景观及绿化系统

3.6.1 景观规划结构

园区主体景观结构为:“两心、四廊、多节点”体现空间层次丰富的现代产业园区景观。

(1)二心:其一是指基地内保留的虎心山生态绿化山体,是规划区内最大的生态景观中心;其二是指位于规划区中部,丹桂路中段的空间节点,该节点分布有中央研究院主楼、有色园服务大楼等规划区主要建筑物,是整个园区的人文景观中心。

(2)四廊:贯穿南北、园区主轴线空间景观视线廊道;丹桂路空间景观视线廊道;园区东侧同心路至虎心山的东西景观视线廊道;丹桂路与望城大道交叉口至虎心山山顶的斜向人际交往流线型空间景观视线廊道。各视线廊道均以虎心山为中心向四周发射,构筑园区独特景观风貌。

(3)多节点:景观节点成为了整个环境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人们休憩、驻足的场所和景观视觉中心。本次规划在轴线交汇处、景观廊道交汇处、景观视觉中心等处设置景观节点,并配置景观要素如小品、名贵景观树种等,以凸显各节点景观。

3.6.2 绿化体系

园区绿化以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带为骨架,以虎心山自然生态绿化、各板块庭院式中心绿化、办公庭院绿化为依托,构成完整的绿化体系。园区总体绿地率约40%,生活及办公板块占到50%。庭院式中心绿化、点式组团绿化同带状公共绿化相结合,层次分明,分级明确。绿化主题以缓坡草坪、格状铺砌、局部群植为主,简洁明快,表现新时代产业园区的现代感、节奏感、速度感,并满足办公的静谧与舒适的环境需求。

4 建筑设计特色

4.1 研发区设计

独栋式单体设计使各办公楼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又可分、可合、可大、可小,衍生出适应不同企业办公发展需求的组合形式,为满足现代企业形象需求,同时提高企业形象展示度和可识别性。

通过对单体建筑的精心布局和朝向推敲,充分考虑节能的需要,使每一幢办公楼都获得最佳视野与采光。各建筑单体摒弃浮华与造作,呈现出稳健、典雅、含蓄、简洁的办公特质;透明落地玻璃窗、黑色石材、精致与肌理、力量与深沉,共同创造出办公区简洁精致、内蕴深厚、极具想象力的现代感外观,创造出一种现代、虚拟空间感与实体建筑形成虚实对比的办公空间。

4.2 产业区设计

厂房单体整合了生产和办公功能,采用具有最大利用率的方形平面,很好满足了生产所需的大跨度及产品生产、运输传送等问题;并围绕厂房区中心广场和道路布置厂房入口。不仅方便员工上下班,更为货物运输提供便利通道。厂房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节约生产成本,充分考虑资源节约性。

厂房采用具有现代感的金属板、石材及钢化玻璃得材料,产生强烈的材质对比。运用具有高科技特征的仿生立面,使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5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产业园区,作为城市功能的综合载体,除了从对城市文化背景、经济特征、发展现状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外,更要思考其服务对象特征和把握其时代背景。有色产业园区是在牢牢把握其产业需求和新时代特征下,努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以企业为核心的综合化、生态化、人性化现代园区。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2]余晓,英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现状、主要做法及经验,全球科技经济望,2001[2]。

[3]王朝晖,李秋实编译,现代国外城市中心商务区研究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业研究背景篇13

基于科学合理、高度整合的规划成果。 建筑、景观设计是对总体规划控制、导向的细化与推进。其深化设计过程,同样也应具备有规划的视角和眼光,它们是对规划既定理念的“重塑”!

一、现实问题回顾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学科。传统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可以说建筑学几乎包罗了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学。可,随着建筑业的不断扩大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回到事情的本源,我们都知道,现代城市规划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起源于建筑学。原先的城市规划工作多是建筑师在做。随着发展的需要,逐步从建筑学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学科。同样景观设计学分离出,它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空间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只有同时经过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双方面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才有可能设计人地关系和谐的城市。

然而现实中,规划、建筑、景观等各个专业的分科教学,出现各偏一方情况严重。原有的高度整合的局面大失。培养出来的设计从业者:单纯规划设计方向,因相关知识的不足,而考虑不周的问题层出不穷;单纯建筑、景观设计在规划层面把控缺失、能力不到的,同样会有问题出现,其结果往往是“各自为政”,对于城市共享而言将是糟糕的一片乱语。

规划、建筑、景观的分家,把原本完好周密的的设计体系拆的支离破碎。各自学科的从业者,思维定势“各把一方”、“各抒己见”、“各自发挥”,错误的理解了各己的学科宗旨意图,只顾局限掌握、钻研本专业领域有限的技能。这样势必带来,原本的完整系统的“语境”丧失。实际工作中,甚至常常出现,学科之间难以沟通交流的现象。规划、建筑、景观之间相互默契已成为奢望。

二、 城市规划的高度整合与重塑

按照规划学科要求,现代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设计、城镇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以及组织规划实施和管理的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建筑初步、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经济学、中外建筑史、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是一门要求高度整合的学科。

城市规划学它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所以城市规划的思路必然是高度综合,高度统领的视角。解决的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整合”。我们很难想象在,没有相关背景知识体系下去研究和编制以及审查管理城市设计。

同时,各层级规划整合的同时也是对上位规划的重塑,只有一脉相承、延续、执行与重塑上位规划才是实现总战略方针的最有效方式。

三、 建筑、景观设计的“小整合”与重塑

建筑设计是相对于城市规划的“小整合”,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 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它需要重塑总体规划的理念意图,步调一致,整体有机和谐统一。

景观设计也一样,必然要对既有周边建筑空间形成呼应,形成对话和环境的渲染,有机整体的表现,服从总体设计的意图的“小整合”,只有方向一致,重塑规划、建筑的设计才能形成浑然一体的宏大气势与艺术效果。 实现规划、建筑、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 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设计态度,重塑“通才”策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