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实用13篇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1

1.2重视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放线问题在风景园林施工放线操作时,通常采用方格网放线法和平板仪联合法开展工作,在进行定点时,不但要保证种植位置标明,而且对于种植穴的中心点也要进行标注,遵循准确、规范的原则进行放线定点工作,保证将图纸上设计人员要求的行距和株距进行认真落实,提高精度。

1.2.1方格网放线法方格网放线法适用于测量精度不精确的场地内,其主要原因在于方格网放线法非常容易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而且方格网放线法受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比较大,也会对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方格网放线法在没有标志物的场地几乎无法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参照依据就是周围标志物的作用,但由于该方法本身设备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在设备条件不良时对于小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布置。

1.2.2平板仪联合法平板仪联合法相对方格网放线法的精度要高的多,但是同样对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比较明显。平板仪联合法在使用时需要将设计图纸平铺于平板上,因此对于天气条件的也有较高的要求,在雨雪天气基本不能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由于平板仪在设计理念上是以平面条件为基础的,因此对于起伏较大的地形条件下,其优势也难以发挥。

1.3加强植物的存储和保护工作风景园林工程最重要的元素是植物景观的制造,因此必须重视植物的运输和存储工作,在植物开始运输之前应当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树木进行起苗和装载处理,保证根部的水分达到指定标准,同时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应当注意保温措施的操作。在进行种植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图纸的设计内容对树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查验,检查完成之后才能将其在规定位置上进行种植。如果采用的是相对规则的种植设计,应当注意两边的对称性,行列种植的树木应当处于一条直线上,同时植物的直径、高度和形状应大致相似,避免出现突兀的情况。种植时应确保其处于竖直状态,严禁倾斜。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2

一、园林与风景园林

1.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2012年颁布执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同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关于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如下:

园林(Landscape Gardening,专业代码090502,原专业代码090401)隶属于农学门类(代码09)下林学类(代码0905)的本科专业[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农学类(代码09)林学(代码0907)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2]。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代码082803),取代原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代码080708W)、景观学(专业代码080713S)、风景园林(专业代码080714S)三个专业,隶属于工学门类(代码08)下建筑类(代码0828)的本科专业,与建筑学(代码082801)、城乡规划(代码082802)平行设置[1]。从学科分类角度来讲是工学类(代码08)风景园林(代码0834,可授工学、农学学位)一级学科(共13个学科门类和110个一级学科)[2]。

从上述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来看,“园林”和“风景园林”相去甚远,那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又是是怎么定义的呢?

2.园林学与风景园林学的关系

关于“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提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城市绿化研究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大地景物规划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方面评价,合理利用土地进行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地将园林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作为三个并驾齐驱的学科[3]。

关于“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户外空间营造,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建筑及城市构成图底关系,相辅相成,是人居学科群支柱性学科之一。学科外延涵盖包括:①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②自然遗产、文化景观、保护性用地的规划、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③传统园林的鉴别、评价、保护、修缮与管理;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参与“园林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⑤旅游与游憩空间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⑥各种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⑦风景园林建、构筑物与工程设施的设计与建设;⑧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研究与评价,医疗康复环境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⑨园林植物应用[4]。

从上述对“园林”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内涵是一致的,只是在外延上有了变化,“风景园林”的外延似乎要比“园林”的外延更加广泛,更加现代,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所以说“风景园林”是社会发展至现代对“园林”的丰富,只是在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园林”是“风景园林”的曾用名,其实质是一个事物。

造成园林和风景园林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分类上不同的局面,应该是其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性质[4]造成的,其基础学科主要有建筑学、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分属于关系较远的学科门类。同时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历史较短的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所致。

二、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15年的办学经验,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5]及《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6]为指导,在社会调查基础上,借鉴同类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1.专业定位

园林(或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所涵盖的知识非常庞杂,主要内容包括认知和实践2个层次,可设5个二级学科或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上述专业及其相关知识安排在一个专业、4年学习是不现实的,于是在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或侧重。经过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我校两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基本保证学科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基础上,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园林植物及其应用的能力,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与管理;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侧重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能力,兼顾园林植物及其应用和园林工程与管理。

2.人才培养目标

园林(或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是应用型学科,根据社会调研,在人才需求方面也是需要应用型人才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我们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园林植物及其生产、繁殖、应用的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侧重规划设计和植物应用方面能力的要求,同时具备施工管理的能力。

4.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方面,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基本保证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及其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表现、园林工程与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但两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体系中两个专业都强调园林植物应用,是根据我校条件和特点,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园林植物方面强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的基础优势。

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教学,根据社会调查,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反馈的信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制定当中,更加强调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分量。具体实践教学安排如下:

园林专业:植物分类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园林苗圃学实习、园林规划设计实习、园林植物昆虫学、病理学实习、园林工程实习、测量与3S技术实习、园林植物育种实习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树木学、花卉学独立实验、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风景园林专业:素描实习、色彩实习 、植物学实习、园林树木学实习、花卉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构造与结构实习 、测量学与3S技术实习 、园林工程实习、风景园林综合教学实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 、风景园林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

6.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下面按照知识体系,把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如下:

6.1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高等数学E、无机与分析化学B、有机化学B、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生物化学B。

专业课: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配置、花卉商品学、插花、干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育种学、草坪与地被植物、园林植物昆虫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理学、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园林设计初步、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美术、中外园林史(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6.2风景园林专业

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实验C。

专业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以上为园林植物及其应用方面课程);画法几何、素描、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构成、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风景园林设计表现技法、风景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施工图设计、城市设计、环境心理学、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初步、色彩、阴影透视(以上为规划设计方面课程);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测量学与3S技术(以上为园林工程与管理方面课程)。

三、小结

吉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要求确定毕业生规格,在保证专业知识完整体系的前提下,两个专业各有侧重,同时利用我校条件,发挥我校特色。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Z].2012.

[2] 教育部.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Z].2011.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3-5.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3

一、前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的动力转为创新驱动。如何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无缝链接,关系到新常态驱动能力的强弱。这也对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格局、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十三五规划”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更加注重教育和人才资本质量的要求,研究整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何紧紧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安排人才培养的结构,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把关注点从高等教育规律本身转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即加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大学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形成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

在转型发展工作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环节,做好应用型专业,尤其是与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直接影响高校服务能力。

许昌市是中国花木之都、腊梅之乡、国家园林城市,苗木花卉种植面积60余万亩,近年来形成了园林植物销售、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与管理企业完整的产业链条,园林产业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许昌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正是具有明显产业背景的本科专业,做好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够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立地顶天”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

二、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中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以及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三、基于二级学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务实高效的教学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生命线,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实现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既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体系,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好好思考。模块化教学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途径。

模块化教学体系中“模块”取代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成为基本教学构成单位,实际上是将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传统的知识输入转为知识输出。根据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要求,确定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模块数量,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专业能力。

为实现应用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思路,基于风景园林二级学科,将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划分为一级模块,分别是:通识教育模块、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园林植物应用模块、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和创新训练模块。每个一级模块由若干二级模块构成,而二级模块由若干具体知识点构成,通过模块中安排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完成每个模块的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通识教育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哲学与法学、科学与技术、语言与应用和信息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是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二级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Ⅰ、思想政治理论Ⅱ、思想政治理论Ⅲ、大学英语Ⅰ、大学英语Ⅱ、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素质教育Ⅰ、素质教育Ⅱ、公共选修课模块和体育俱乐部模块。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模块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关于园林史、规划与设计基本原理、风景园林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理论知识,以及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和管理知识。主要二级模块有中国园林史模块、外国园林史模块、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和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中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近现代园林史、中国名山风景区发展史。外国园林史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欧洲园林史、东亚园林史、伊斯兰园林史和外国近现代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原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工程技术理论。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景观水文理论和景观地学理论。风景园林社会系统理论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环境行为学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理论。遗产保护与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

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美学基础模块、空间构成模块、美术模块、表现技法模块和专业制图基础模块。美学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艺术概论、东方美学和西方美学。空间构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美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素描、水彩画、水粉画和钢笔画。表现技法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表现技法和数字表现技法。专业制图基础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模块中,二级模块主要有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地景规划模块和生态修复模块。城乡绿地系统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旅游与游憩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旅游区规划和休闲游憩规划。地景规划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区域景观规划、生态规划、乡土景观规划和3S技术应用。生态修复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工矿废弃地、垃圾填埋场、湿地和河流等修复。

园林与景观设计模块的主要二级模块有庭园模块、公园模块、开放空间模块、专用绿地模块、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和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庭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园和庭院。公园模块主要知识点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开放空间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广场、街道、滨水区和校园等。专用绿地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设施绿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建筑、建筑小品、建造技术。传统园林建筑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传统园林建筑测绘、传统园林建筑设计与营造。

园林植物应用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园林植物资源模块、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和花艺与盆景模块。园林植物资源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园林植物认知、栽培与养护。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模块主要知识点为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花艺与盆景模块主要知识点为花艺和盆景。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模块中的二级模块主要有风景园林工程模块和风景园林管理模块。风景园林工程模块主要知识点为土方、种植、给排水、水景、雨洪管理、园路、照明、假山、园林建筑工程等。风景园林管理模块主要知识点为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风景区与园林管理。

创新训练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主要二级模块包括社会实践Ⅰ、社会实践Ⅱ、社会实践Ⅲ、设计竞赛Ⅰ、设计竞赛Ⅱ、设计竞赛Ⅲ、创新创业Ⅰ、创新创业Ⅱ。

参考文献:

[1]王新庆,张健,洪波,陈玉叶,金红晓.依托区域经济促进高校学科及专业发展[J].大学教育,2012,(12):53-55.

[2]韦巧燕,刘昭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9):12-14.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4

3、建筑行业类企业、房产类开发公司。随着各地房地产业的火爆,此类企业对园林类专业毕业生也有一定需求量,主要工作为建筑景观配套设计、居民区环境设计、小区植物栽培养护等。

4、苗木苗圃公司。包括一些苗木、种子的进出口公司和相关单位。主要从事植物品种的引种育化、繁殖栽培等工作。

5、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园林教育、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类工作。

风景园林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花卉苗木养护,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当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产业的兴起,更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专业也是培养适应未来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及发展花卉产业所需人才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急需大批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综合分析、设计表达、设计实践、科研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训练。

1.掌握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园林工程技术理论等风景园林基础理论与知识;

2.熟悉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等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基本理论与知识;

3.掌握素描、水彩画、钢笔画,中外艺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美学基础,掌握传统手绘表现技法与数字表现技术等设计表现技法,掌握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等专业制图基础;

4.熟练掌握庭园、公园、开发空间、专用绿地等园林与景观设计能力,掌握区域绿地系统与城镇绿地系统等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方法,熟悉旅游景区、休闲游憩、乡土景观等规划流程与方法,了解生态修复规划要点;

5.掌握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风景区规划与设计流程与方法;

6.掌握风景建筑、园林建筑、建筑小品等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能力,熟悉传统园林建筑测绘、设计与营造;

7.能掌握400种以上园林植物,熟悉其园林造景运用特征,了解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知识。掌握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等植物造景规划与设计。了解花艺与盆景艺术基本知识;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5

俞文先把“园林”和“风景园林”推到“唯审美论”、“唯艺术论” 的一个角落,于是“园林”和“风景园林”,就只能是19世纪“小农意识” 的延续,只能归入landscape gardening(英国式自然风景造园)之列,而不配和I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当了。这是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广大会员的理解不一样的,也是和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理解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风景园林是自然和生活的境域,不是平面艺术,从来就不是用“唯审美论”、“唯艺术论”所能概括。历史上众多的风景园林类型中,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除了审美因素之外,还包含了很多政治、文化活动和游憩的内容,更不用说宗教园林、群众游乐园林和风景名胜区等类型了。历代帝皇对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禁伐令以及俞教授所推崇的风水理论也不全是为了审美。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风景园林学科进入城市绿地系统层次,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乐休息、美化环境和改善生态”。70年代又开展了风景名胜区工作,80年代以后风景园林工作领域更加拓展,包括水系、湿地、高速公路、人居环境、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等各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其业务范围正逐步向着大地景物规划延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理事、专家曾多次阐明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强调风景园林学科是包含游憩、审美、生态的综合性学科。这和一些学者认为现代LA学科的三元素是基本一致的。曾经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的俞孔坚否认这点,认为风景园林只是“唯审美论”、“唯艺术论”,恐怕是不大符合当年读学位时的学科实际吧。

(2)用“景观”的“完整的意义”取代风景园林的完整含义。

俞文说:“字典和《大百科全书》不能告诉我们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的名称”。因而从字典去查找Iandscape和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解释就是缘木求鱼了。果真如此吗?

Landscape在英语里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的学科里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译成汉语,不能都用“景观”一个词来对译。辞书中不是没有“景观”和“景观学”这两个词。《辞海》对“景观”和“景观学”已有详细的解说。俞孔坚在《导读》中引用《辞海》的解释时,有意删去了这两个词条的第一句话——定性语·[景观]地理学名词;[景观学]自然地理学的分支。混淆了地理学科和LA学科对landscape的不同内容和含义。难道这就是他所倡导的 “景观”的“完整的意义”?

Landscape在LA学科中真正的内容和含义是什么?J.O.西蒙兹在其经典著作《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俞孔坚译为《景观设计学》)第六章:景的特征(the character of landscape俞译为景观特征)有详细论述。我们就引用俞的译文,看看其中的几个小标题:美、和谐、不协调要素的剔除、引入强调要素、使用性、适宜、协调、对比、变化……。这些和我国风景园林学研究的内容是多么吻合。足以证明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的landscape不是地理学的概念,也不是生态学的概念,正是风景园林的概念。

每个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风景园林(LA)学科的定位是“一门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其周围的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主要因素之一(不是惟一),风景园林学科是要从艺术的角度去研究和处理土地,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如果取消了艺术这个要素,风景园林学就和地学、生态学、林学甚至城市规划学(不包括城市设计)没有什么区别了。包罗万象的“完整的意义”只能是定位模糊。

(3)风景园林过时了吗?

俞文说:“LA的过去叫园林或风景园林,LA的现代叫’景观设计学’,LA的未来是’土地设计学”’。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把中国现代的LA——风景园林学推向过去,而把他首创的“景观设计学”取而代之。这完全是不正确的结论。

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不发达和政治的原因,历经曲折坎坷,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复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正是欣欣向荣的黄金时代。而且在理论上和业务领域方面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并没有过时。不必讳言,中国现代的风景园林学科在理论、实践和教育方面,和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在总体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大地景物规划层次某些内容还未开展,这是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造成的。但即使和IFLA各个会员国比起来,也是各有长短、各有特点。特别呈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例如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园林城市的创建“和国际Nations in Broom”评选活动的参与,对国土生态的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和国际水平的拉近,也是世界公认的。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和国际上LA学科的内容 和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怎样缩短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国际的差距,俞文提出的解决之道的情景A和情景B,都是建立在他所认为的风景园林就是风景审美的片面认识之上,是站不住脚的。他所提出的“景观设计学”的新瓶子里装的是什么酒呢?从实践方面看,北大景观设计中心及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成的各类项目,并没有超出《中国大百科全书》园林学所指出的传统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的范围。俞文说:“斗胆试问,有多少以正宗风景园林师自称的设计师或设计院在这样的新城镇和城市新区的总体设计中,除了参与其绿地环境设计以外,到底还发挥过多大的作用?”据我所知,正宗的风景园林院系毕业的设计师在全国各省市的城市规划设计院担任院长或总工的大有人在,做具体城镇规划设计的就为数更多了。仅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风景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分配在城市规划所、风景园林所、历史名城所、旅游规划中心等所室的都有,他们的工作就不局限于城市绿地环境设计。像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修编、深圳宝安区、龙岗区分区规划、安徽黄山市(含屯溪、徽州、甘棠三区)总体规划、湖北十堰市总体规划修编等项目,也是由风景园林师主持的。风景园林专业是十分广博的专业,任何人都没有可能或能力把园林专业所有的内容做全做好。就象医科一样,学习的时候不分科,毕业出来工作时再分科。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的设计师,所处工作岗位不同,有的人微观的项目做得多一些,有的人偏重宏观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能由此得出风景园林不等同于LA的结论。

风景园林教育方面,我国与国际的比较,应着重在本科方面,这是基础;研究生已有了本科的基础,可以再细分研究方向。美国的风景园林(LA)专业本科设立在建筑、农林、艺术学院的都有,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但是核心的社会、生态与艺术三位一体,不可偏废。我国的情况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本科专业在1998年前设在理工、农林、艺术等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上是规划设计和生物生态并重,有关社会方面的课程比较薄弱。应该说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质量还是不错 的,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在校学生多次在IFLA大会的设计竞赛上超过外国学生,屡屡得奖,就是证明。教育部1999年撤消了理工学院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本科,仅在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在农林院校保留园林专业本科(偏重于植物)。把一个完整的综合性专业分开设置在农林和理工院校里,不能不影响到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和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是风景园林专业本身的过错。至于北 京大学的“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由于建立时间不长,而且没有本科,目前还看不出它的效果如何。

要改变上述情况,光靠改变名称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从汉语词汇的约定俗成来看,“景观”还不如“风景园林”。社会上有多少非专业人士能了解“景观”的“完整的意义”?单纯从字面上去理解可就真的会变成“唯审美论”和非生态性的了。看看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打出的 “景观”牌是什么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承认俞教授在翻译介绍国外风景园林理论、教育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 作。他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弊病的批评,虽然在言辞上有些矫枉过正,却也切中时弊。至于他叫他的“景观设计学”,我们认我们的风景园林学,大家都明白这是相同的学科和相同的内容,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可是他非要推倒风景园林学科,自立山头,我们就不得不把事情挑开来说了,这已经超出学术之争的界限了,争论可以到此为止了。 参考文献

[1]汪菊渊.园林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分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李嘉乐,等.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园林,1999(1).

[4]李嘉乐.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内容及其形成过程[J]中国园林,20029(4)

[5]孙筱祥风景园林(LA)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国—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J],中国园林,2002(4).

[6]刘滨谊.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重大转变与对策[J]中国园林,2001(1).

[7]孟亚凡.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学科教育[J]中国园林,2003(7)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6

2005年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风景园林教育》中强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为风景园林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理清设计思路,学会应用学科前沿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专业实践项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加方法论的知识点,来拓宽本课程内涵与外延。2011年我国风景园林学专业一级学科成立,将景观、风景与园林名称合并统一为风景园林学。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方向隶属于风景园林学科范畴,本课程名称应和学科称谓保持一致,故将本课程名称更名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

2.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脱节

作为专业主干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学完理论课程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收效甚微;学生在设计实践课上普遍存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设计方法不正确的问题。因此如何将理论课程与设计主干课程结合,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科学设计的实践能力,是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结课方式不易体现教学目标

景观设计原理课尝试过开卷考试、研究报告的结课方式。开卷考试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及热点问题进行文字考核,这一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以学生实地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进行PPT汇报为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调研、分析与表达问题的能力有提高,但也存在小组内部工作量不均等问题。

4.课程教材需要更新

本课程教材为2010年校内印发的讲义,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及时更新本课程教材,并为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教材出版工作奠定基础。

5.授课方式“满堂灌”

景观设计原理一直以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满堂灌”授课方式,这种传统授课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与考核。

二、课程创新理念及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嵌式”改革主线,按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认知结构来搭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认知塔,精细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单元知识点,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度保持同步,成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拓展平台,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图1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认知塔。将学生认知过程分为概念认知、统觉认知、思维认知与创意思维四个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主要侧重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概念认知侧重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培养,目的是帮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掌握基础设计方法与形式表达方法;统觉认知侧重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景观设计要点与思路,掌握调研方法;思维认知侧重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确定主题表达方式的能力。

三、多层次的创新模式与知识构架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现有景观(风景园林)方向的学科知识结构,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细化单元知识点。图2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架构图。将本课程拆分三个教学单元: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B、C(各16学时,共48学时),分别与主干实践课程环境设计A、B、C的教学环节保持同步,作为其理论教学拓展平台。

1、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共分三个教学模块:风景园林学科导论、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与风景园林形式表达。风景园林学科导论主要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社会需求、专业实践、专业教育及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专业学习观;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侧重讲授基本流程、场地调研、功能分析、交通分析、生态分析、行为分析等设计方法,以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重点介绍,使学生掌握基础设计方法;针对初学者形式处理不好的问题加入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教学环节,通过几何母题法、有机曲线法、城市肌理法、文化符号法、自由组合法与空间整合法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形式表达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A的专业实践(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通过文字简图的形式表达设计构思,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2、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由风景园林设计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风景园林成图表达方法三个教学模块组成。风景园林设计类型主要介绍庭院景观、社区景观、公园景观、滨水景观、商业景观与旅游景观的设计要点,其中重点介绍社区景观的调研与分析方法,并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完成调研报告;风景园林设计案例环节分为国际案例、国内典型、扩初阶段、施工阶段、作业阶段与竞赛阶段6个类别,帮助学生理清不同案例设计思路与要求;风景园林成图表达以构思、过程与成果表达三部分构成,使学生掌握设计全过程的表达方法与技巧。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B的专业实践(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完成居住小区调研与分析报告,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3、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由风景园林三元理论、风景园林学科专题及风景园林主题表达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三元论由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行为学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学科专题由发展简史、文化遗产、棕地修复、生态设施与雨洪规划五部分构成,帮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动态,搭建自身理论体系;风景园林主题表达模块重点使学生掌握主题立意的分析与表达方法,由问题分析、理论分析、学科分析与文化分析四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C的专业实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从问题分析、主题确定、方案设计方面,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四、课程创新实施办法

1.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与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量化每门课程学生需要掌握与完成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比对分析,去除重复的内容,深化重要知识点,将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框架中,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工作量,优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构架。

2.规范课程讲义:目前建筑类、农林类、美院类与综合类院校都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不同的院校背景下也形成的不同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如侧重建筑设计基础与城市景观方向、种植设计与生态景观方向、公共艺术方向等。本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以建筑学科的教学体系为依托,侧重风景园林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探索独立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教学体系,按照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认知塔(图1),梳理与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大纲与讲义,将本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概念图解地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剖析,增加知识点并更新设计案例。这种按照学生认知过程来叙述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设计阶段之间的联系,更快速地掌握与理解原理知识。通过图解式的引导,来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学习的兴趣点,规范掌握设计表达方法。

3.增设课堂实践环节:由“满堂灌”向“实操型”转化,在重要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让学生在课堂做练习,并进行评析,授课形式调整为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比如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授课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几何母题、有机曲线、城市肌理、文化符号、自由组合等形式表达手法当堂设计一处小型场地,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与应用能力。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7

风景园林学科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以风景园林学为主导,融合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学科群。如何构建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风景园林事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对风景园林学人才的旺盛需求,就成为该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于2011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特色和区域发展形势,进行了合理化、规范化培养机制的探索。

一、严格的培养与管理制度

河南农业大学在风景园林硕士招生、培养与管理、学位授予等主要环节上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河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河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对研究生招生机制进行改革,提出破除教育资源平均分配模式,向风景园林专业等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重点学科倾斜。在研究生创新培优机制方面,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培育创新成果,学校设立创新培优专项基金;在研究生资助方面,积极推进“助教”、“助管”、“助研”三助工作,大幅度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学校设有研究生处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实行校、院、导师组三级管理。攻读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每门课程均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成绩分别达到70分与80分才算通过;必修环节的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以及校外实践研究均须有相应的审核通过意见,并提交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与实结。学校建立有校外风景园林推广实践基地,鼓励学生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鼓励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二、高素质导师队伍的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风景园林导师队伍,现有导师26人,其中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1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13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4人;平均年龄41岁。导师分别来自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每所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独具,有助于学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学校规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并在招生培养过程中,赋予导师更多的自。导师遴选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用制。在遴选中, 既坚持学术标准,又重视教书育人;既坚持对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效果的评价。以科研项目、学科平台建设为纽带,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向适应性强、易于联合、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在导师队伍的建设中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多渠道吸纳优秀导师资源。从其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聘请知名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的兼职导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郑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等10余个单位的专家已受聘为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在实施导师负责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导师组指导制。首先跨专业、跨方向构建导师组,打破二级学科界限,在专业、研究方向上形成互补;其次探索本校与其他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日本香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等10余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双导师制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提出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了让研究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提高能力,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倡导以校内导师负责课程安排、选题、论文撰写、论文质量与答辩等环节,校外导师参与业务实践、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专家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校导师理论较强的联合优势。另外在双导师制度实施中逐步细化责、权、利关系,进行科学监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双导师制得以顺利实施。

三、特色化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就要非常重视实践技术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区别于风景园林学科学硕士。河南农业大学属于农业院校,拥有河南省唯一的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专业硕士课程体系重点体现了农业院校特色和中原地域特色。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开设了植物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生态学等理论课程;风景园林专业具有覆盖范围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造景与种植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S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了解学科研究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开设了风景园林科技进展分析、风景园林技术科学与生态工程、专业讨论与专家课堂等创新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方面,突出了植物造景、生态工程与中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理论课具有宽泛性和融合性,实践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创新课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使学生掌握生产中的设计技能和工程技术,又要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又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所认知。

四、校企联合的实践性培养思路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十分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坚持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人才的道路。注重与研究所及大型企业开展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聘请实践基地单位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请园林企业单位技术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目前已与郑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多家企业以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形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使之成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单位;与省内各地、市级园林管理部门建立了风景园林实践基地,积极推进社会各界与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单位还承担了部分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和实践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对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优良的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意识

本专业研究生曾先后和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学术交流,与日本香川大学、信州大学等学校进行研究生的互换学习,并鼓励学生到国外大学去读学位。通过聘请国内外本专业的大师举行讲座,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识,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研究生能够主动结合导师课题研究与绿地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实践性锻炼和社会服务。到目前为止,参与完成了洛阳等23个市、县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规划和包括郑州森林城在内的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规划与设计项目30余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每年举办“风景园林与中原经济区人居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并与青年教师交流座谈,此外还积极参与行业领域竞赛。这些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校风景园林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加速了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

六、进一步改进措施

1.加强与设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的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和教学条件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对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风景园林与中原经济区人居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会规范化和制度化。

2.加强本学科青年教师培养,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读学位和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研修,加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资助,为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打基础,提升青年教师对风景园林文化的认知和利用能力,使其尽快成长。

3.在进一步巩固学科在城市绿地系统和植物种植设计方面的优势的同时,鼓励教师到设计院、设计所及大型风景园林企业兼职,通过实际项目提升教师对规划设计的认识理解,并在科研中提倡跨学科、跨院系的合作,为理论和思想的创新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下,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将在风景园林学科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新形势下,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面向城乡规划和建设市场,科学谋划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机制,走出一条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邵锋,宁惠娟.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2):58-60.

[2]高翅,吴雪飞,杜雁等.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6):23-25.

[3]林世平.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5):46-50.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8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就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亲近自然、休息、文化娱乐的场所,进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因此,风景园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是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做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对园林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风景园林施工进行管理的缘由

对风景园林施工进行管理是建立在缓解城市化问题的基础上,以为实现城市美好生活,为居民创造宜居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工程建设。也就是说,对园林施工进行管理是有其的具体原因的。

1、解决城市化问题

从目前的城市发展实情来看,不少城市由于人口聚集,没有进行有效的建设管理,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化问题。例如: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境污染严重等。所以,风景园林的建设就是为了能够缓解城市化问题,减少城市污染而进行的合理化、人文化建设。它能够通过风景园林建设的合理规划,为城市增添一份美感,为城市增加一丝翠绿,为居民提供优良的生活、休闲场所,并在有序的管理规划之下,改变城市旧区杂乱无章的现象。因此,解决城市化问题便是对风景园林施工进行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实现人文化建设

城市建设是以人为中心而进行的现代化修建。所以,进行园林施工管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逐渐开始转变职能,不少城市以创造宜居城市为建设的中心目的。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质量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进行园林施工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建设的人文化发展。现代化的风景园林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生活,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健身活动。因此,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又一重要原因便是城市化人文化发展的要求。

3、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是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原因。当今社会是一个时展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社会就需要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实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创造一个绿色、和谐家园。现代化的城市就需要能够科学化、和谐化发展,能够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运行,能够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宜居生活条件。

二、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任何工程,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如果管理体制不完善,风景园林完工后很难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景观效果,维持预期的景观效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2、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队伍中,缺乏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施工的质量不理想。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能非常高的工程,它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集中于一体。如果想将风景园林建设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知识。

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施工组织没有计划性,操作步骤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强等。风景园林的施工目的是将园林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与园林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

1、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缺乏系统、完备、健全的管理体制,无法约束建筑单位的工程问题,也就不能得到有力的贯彻实施。所以,要想解决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问题,就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严惩不贷。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体系,才能解决管理体制中无序混乱的状态,为风景园林管理体制奠定一定基础,保障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

当前,园林养护的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只有加强施工管理专业人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才能适应房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应当提高对各行业专业管理人才、技术人员的教育以及培养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加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首先要加强高校将于对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工程单位也要针对具体实际情况,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岗前教育以及在职培训,将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及时发现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加以解决。

3、强化工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意识

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离不开良好的质量管理机制。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意识的工作,让企业领导和每个施工人员都认识到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与管理放在风景园林施工的第一位,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为企业的振兴作好根本保证。此外,风景园林施工人员一旦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认真考察,并组织进行研究与验证,做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并且针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一个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4、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进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项目单位应立即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为项目管理服务,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以达到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可以采用统一指挥的方式,由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使决策问题集中,进而提高管理效率;而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可以采用矩阵制的方式,由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施工项目部,把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并且将各职能部门和多个项目有机结合,密切合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实现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与动态管理。

5、加强后期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与控制的关键,其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一个好的风景园林工程不仅施工要优良,养护管理也必须做到位。风景园林工程的后期管理就是树木养护的管理和草坪养护管理,其中树木的养护包括施加除草剂,除草,按园艺方法进行、修剪、栽培、施肥,及时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而草坪的养护包括生长季节的结合浇水、施肥以及对草坪锈病和地下害虫的防治。

6、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就是结合世界上先进的园林工程管理理论,有园林工程技术人员、外国园林工程师、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丰富工作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以及园林专业教师等人员共同制定出一套适合国内园林行业施工管理的管理理论,并且要充分考虑我国园林施工管理的发展情况,为未来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人们更好生活质量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风景园林建设的高质量完成,有效发挥风景园林价值,就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从而在实现风景园林优质建设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的居住、休闲环境。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9

一、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风景园林专业(专业代码082803)属于工学门类建筑类本科专业,可授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目前全国共有116所高校开设该专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以及风景园林技术科学,交叉综合了工、农、理、哲、历史、管理和艺术等多个学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也可在风景园林、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专业继续深造。

风景园林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风景园林表现技法;熟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生态修复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风景园林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风景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以及风景园林研究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基于自身办学特色、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同,各有侧重,有的院校偏重园林规划设计,有的院校偏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有的院校偏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

二、基于园林式度假酒店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

1.园林式度假酒店发展现状。随着休闲度假游的兴起,人们外出时不再满足于舒适的住宿环境和可口的美食佳酿,对于所住酒店的外部环境也变得挑剔起来。休闲度假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建在滨海、山野、林地、峡谷、乡村、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的度假酒店。园林式度假酒店是借鉴园林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营造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为一体的度假酒店,为宾客构建出与自然亲密接触,追求精神世界感受和生活品质的场所。

2.园林式度假酒店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园林式度假酒店里,园林是酒店的组成部分,它服务于酒店建筑,是酒店宾客愉悦身心,活动放松的场所。但就其自身而言,园林应该有自己的完整构图,无论人们走在园林之中,或从室内看园林景色,园林都要有完整的艺术形象。如何在酒店的整体空间环境中从建筑过渡到园林,并使之和谐统一、融溶与共,这就需要风景园林设计师来完成二者的衔接、过渡和转化。

在园林式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方案中,需要风景园林师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水系、植物以及人文特色和民族民俗情况;场地的容积、交通、建筑、景观布局;酒店的建筑风格等诸多因素,从而对酒店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即使酒店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阶段,在经营过程中,仍然需要风景园林专业人员来承担酒店园林的日常管理,所以园林式度假酒店对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有着必然的需求。

3.基于园林式度假酒店需求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园林式度假酒店的需求而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风景园林专业应使学生具有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够在有机结合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基础上充分把握酒店园林的特点,于咫尺山林间展现步移景异的酒店园林魅力;同时应具备酒店管理基本素养,可将园林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满足园林式度假酒店的人才需求。

三、L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1.构建适应酒店行业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与酒店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除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美学基础与设计表达、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管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和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传统板块之外,应增加酒店管理板块,添加酒店管理、旅游接待礼仪、主题酒店设计、酒店企业文化、旅游美学等课程,以使学生能够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

2.构建适应酒店园林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适应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风景园林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验、实习和设计三个部分。构建适应酒店园林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将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引入园林式度假酒店来完成,除实验室项目外,学生可到园林式度假酒店实地勘察酒店园林的规划设计,酒店园林植物的配置、养护与繁育,测定酒店园林的土壤和气象,对酒店园林进行美术写生,使学生在实践中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来有效地指导实践。

3.强化学生对酒店园林景观设计的能力。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考察酒店现状条件,把握场地特征,正确分析各相关要素的能力;使学生在设计酒店园林景观方案时能够合理运用地形、水体、植物、园林建筑等景观设计要素,布局合理,构思新颖,充分反映时代特点,具有独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结合酒店当地气候条件,充分考虑乔木、灌木、花卉的合理配置和植物的季相效果;设计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符合人体工程学和景观设计常规要求;可熟练利用AutoCAD、Photoshop、3D MAX或SketchUp等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酒店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图面表达清晰美观并符合园林制图规范,同时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

4.强化学生对酒店园林景观维护和植物养护的能力。酒店园林景观维护和植物养护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园林施工过程的延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向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操作方法。教师可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手段,为学生讲解酒店园林景观维护和植物养护规范;再通过实习实践环节向学生展示酒店园林景观维护和植物养护的操作方法,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以酒店园林植物养护管理为例,教师可先在课上讲授园林植物的水肥管理、土壤管理、整形与修剪、防冻、防风、防病虫害管理等理论知识;再利用实习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对园林植物进行养护管理的操作方法。由于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南北方园林植物也多有不同,南方多采用常绿植物,北方园林则更强调季节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对南北方的植物都要有深入的了解,专业教师应提供和培养学生自学的思路与能力,让学生在课外也能继续深入和有效的学习,通过采集植物标本,认知植物图片,了解植物习性等方法来熟练掌握常见园林植物生物特征和养护方法。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10

前言

风景园林工程就是建设风景园林绿地的园林绿化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亲近自然、休息、文化娱乐的场所,进而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因此,风景园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是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因此,做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对园林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风景园林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任何工程,都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如果管理体制不完善,风景园林完工后很难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景观效果,维持预期的景观效果也是非常困难的。

1.2人员的素质较低

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队伍中,缺乏专业知识较高的管理人员,从而导致施工的质量不理想。风景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能非常高的工程,它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集中于一体。如果想将风景园林建设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为丰富的知识。

1.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下:施工组织没有计划性,操作步骤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强等。风景园林的施工目的是将园林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与园林景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4施工工序安排不科学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所以有序且合理的施工顺序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工程能否按时且高质完成。假如施工的顺序杂乱,就会导致工程拖拉,甚至是停止运行,目前施工工序安排存在的问题就是:施工之前的准备的不够充分、工序安排不科学、不合理,施工单位也没有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太过于追赶进度,使用类似于绿化植物的线性种植等施工模式,虽然在是加快了速度,可是,仅浇水一项就为施工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1.5施工后期养护问题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做好了养护就完美的表达的设计者的设计概念。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这种现象在影响美观时对自然环境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2.风景园林施工改进措施

2.1重视园林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和管理

对施工图纸的设计以及会审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它决定着施工现场是否返工和返工率的高低问题。施工单位拿到设计方提供的图纸之后,水和电、土建、绿化各个专业的工程师抓紧时间审图,把图纸存在的问题都一一列出来,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在图纸会审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到现场复核标高,因为其提供给设计院的标高,随着后期施工现场的变化,现场标高或多或少的出现偏差。特别是对于大的主景观,一定要把图纸标高与现场实际标高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请设计图纸提供方、监理和设计进行解决协调。以免施工放线后才发现问题,到时再请设计单位出设计变更,现场就会出现严重窝工、浪费材料等。

2.2培养壮大一支施工技术人员的队伍

随着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风景园林的作用越来越多重要,与有关建设风景园林人员的增加是园林工程的客观需要。各有关风景园林项目工程部门应当看到这种发展趋势,不仅要努力调配必要数量的合适的专业人员并使其稳定,还要大力组织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的才干本领,逐步地把一支精英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起来,并积极配合风景园林工程工作进行。

学习培训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源。要提高施工管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让施工管理干部长期受教育,保持思想上、能力上的与时俱进。一是加大培训频率。分层次、分批次对施工管理干部定期轮训,确保施工管理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到两次集中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就某项工作、某个理论问题,有目的、有针对地组织政工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施工管理人员的履职要求,立足工作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实行专项或专题培训,提高其能力。

2.3加强施工程序的管理

施工工序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秩序。如果没有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就会造成返工、窝工、浪费材料等现象发生。园林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施工环境,与市政排水、污水、消防、给水、强电、弱电、燃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存在着交叉施工的现象。所以,在准备施工和正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园林公司内部的土建、水电和绿化要相互协调,解决谁先施工和谁后施工问题。同时,通知消防、燃气等施工单位提前预埋管线。项目经理必须清楚所埋管线的详细情况,因为管线的预埋走向和深度、预留管井的位置,都会影响施工措施,最终会影响园林整体美观效果。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会有条不紊的全面协调各家施工单位按施工工序施工。因此,加强施工工序管理是园林施工管理中最基本的准则,也是公司节约施工成本、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途径。

2.4加强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防治虫害、浇水施肥、花草与树冠的修剪、卫生保洁、草坪的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仅仅作为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附属工程项目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建筑主体工程验收之前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以有效防止在大型主体项目竣工验收后留作风景园林建设的区域成为荒地,从而确保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

2.5推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在我国对各个行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是愈来愈重视了,可是对于我们园林施工管理这一块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却不够,因此,风景园林的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风景园林工程管理者们的岗前培训以及在职教育,科学及时地处理好项目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与弊病。

二是强化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理论研究。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应该是由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政府部门有关领导、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以及外国风景园林工程师等一些人员一起参与研究,结合全球的顶级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理论,与国内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的现实状况,慢慢设计出与我国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如此才是推动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行动指南。

3.结语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是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它不仅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整体,还事关经济发展的全局。对于风景园林建设而言,工程质量是工作的重心,因此加大工程质量的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心。这要求工程建设者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设计方案,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以使风景园林建设施工能够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11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项目建设的核心。风景园林工程是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措施,所以做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工作对园林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1、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首先是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有关法规还不够完善。在风景园林施工的管理过程中,还没有严格的管理体制作保证。完工后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整体景观效果,很难长期维持在预期的景观效果。而健全的管理体制是风景园林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其次是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管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门与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建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学。这就对园林工程建设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情况而言,一般许多工程投资方都是将树木的栽种任务连同建设任务安排给工程承包单位来统一完成。

2、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首先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其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操作,施工组织缺乏计划性,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等。园林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目的是把园林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景观,园林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是否能够被良好地营造出来,因而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园林工程施工的前期,要对必要投入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取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前期施工组织设计如果不准确,是对整个工程进度、质量的极大不负责任,也必将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不当和工期延误。另一方面,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没有高质量的技术作支持。各行各业在管理方面的发展与进步都必须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作为保障,否则都将面临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局面。由于技术方面的不足,缺乏必要的技术,当风景园林施工完工后,很难达到预期的整体景观效果,或者说很难长期维持在预期的景观效果。 

二、加强园林施工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要清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根据制定一套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且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使其在行业内有一定的效力。其次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组织管理模式,在聘用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选用,从基础抓起,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满足工作需要的同时还要防止人员的闲置。最后,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使之与时展与行业创新同步,不被时代所淘汰。

2、保证材料质量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放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对投放材料要严格把关。选择苗木应该符合设计方案中对苗木各项参数的要求,如苗木品种、株型、根系发育等参数,对苗木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保证所选用的苗木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种植,以免苗木不符合要求带来的返工等经济损失。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合理施工,确保工程高质量的完成。 

3、组建现场施工项目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由项目部统筹管理。施工项目部作为施工管理单位,通常由工程项目的施工项目经理组成施工项目部,目的是为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效率,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对于小型的园林工程,采用直线式的组织形式,整个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由公司下属分公司组建施工项目部,分公司经理即为现场施工项目经理,分公司下设多个施工队;对于大型综合园林工程,适合矩阵制,施工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可由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从而使多个项目与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该形式的特点是:不同部门专业人员汇集在一个施工项目部内,可以充分发挥各类专业人员的作用,集思广益,密切合作,有利于工程施工难题的解决;矩阵制中的每个成员虽然接受双重领导,但是强调施工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有利于目标实现;可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使施工项目部具有弹性;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的同时,可发挥项目部的横向优势,使决策问题集中,管理效率高;各职能部门保持稳定,施工项目部随项目施工完毕而结束,是临时性的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施工项目结束后,便回到原来的职能部门,有利于施工项目部的优化组合和动态管理。

4、控制项目成本 

园林绿化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根据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费用标准的内容,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追求工程质量的同时,不要忽视工程施工的成本。首先通过统计工作来实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避免浪费,要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开销,并存档,建立成本控制的相应制度;其次对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进行管理,控制施工进度,做到节约支出,提高工程收益。还要注意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在竣工阶段,很多单位会把施工人员抽调到其他在建工程施工,造成竣工阶段的延误,很多机械设备无法转移,看似节约了人力,实则造成了成本增加。所以,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忽略,要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增加经济收益。

5、加强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后期养护与管理工作包括清除杂草、防治虫害、浇水施肥、花草与树冠的修剪、卫生保洁、草坪的养护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在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仅仅作为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附属工程项目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在建筑主体工程验收之前对风景园林工程进行质量验收,以有效防止在大型主体项目竣工验收后留作风景园林建设的区域成为荒地,从而确保风景园林项目的施工质量。

6、推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强化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在我国对各个行业的专业性管理人才是愈来愈重视了,可是对于我们园林施工管理这一块的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却不够,因此,风景园林的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对风景园林工程管理者们的岗前培训以及在职教育,科学及时地处理好项目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与弊病。

二是强化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理论研究。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的理论研究应该是由经验丰富、实践技能强的施工管理工作人员、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政府部门有关领导、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师以及外国风景园林工程师等一些人员一起参与研究,结合全球的顶级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管理理论,与国内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的现实状况,慢慢设计出与我国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相适应的管理理论,如此才是推动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管理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行动指南。 

结束语

风景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人们更好生活质量的要求。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地影响到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风景园林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在风景园林的施工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建筑的水平,达到物与美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赵红. 浅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J]. 现代园艺. 2012(12): 88.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12

(一)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大多数高职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风景区、城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学生培养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学生发展特长和爱好的空间,导致的结果是:在植物栽培与养护方面,没有园艺专业学生强;在规划设计方面,没有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强;在设计表达方面,没有美术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强;而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学生,则实践能力差,适应工作的时间长。

(二)实践教学相对较弱,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差

大多农林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教学实践、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四大部分组成,但课程实践时间和认知实习时间较少,理论讲授较多。学生动手机会少,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差。

(三)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

距现代园林发展要求较远现代园林专业涉及的工作范围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不同的层面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同,对规划要求也不同。宏观层面的工作内容是土地环境生态与资源评估和规划,包括对规划地域自然、文化和社会系统的调查分析,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各类动植物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社会人文历史等多方面学科。中观层面的基本内容是场地规划,是对建筑、设施、地形、给水、排水、绿化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中观园林的重要内容。中观层面的规划成果包括绘制各类地图、概念性规划、分项规划、报告文本以及其他用于政府各主管部门审批所需的文件资料,其规划设计的内容控制了最后所建成的工程项目的详细设计。微观层面的内容包括:街头小游园、街头绿地、花园、庭院、古典园林、园林小品等具体详细的内容。

二、园林专业教学体系分析

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偏重于园林植物的繁育、栽培养护,同时兼顾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的教学,主要培养风景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设计、施工、管理、栽培养护、植物繁育等方面。

(一)契合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园林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所包含的理论、技术和艺术内容十分广泛。园林人才的从业范围囊括了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从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到区域性的景观规划。因此,无论哪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将每个方面的知识学好学精,成为一个适应园林行业各部门需要的通才是不可能的。

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培养具有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公园设计、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设计、园林效果图绘制、园林工程施工图绘制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园林规划设计事务所、园林绿化设计企业、园林工程公司及其他需求相关职业岗位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方案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图绘制等工作。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培养具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栽植养护、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现场监理等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园林植物方向: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绿地养护、园林苗圃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园林、城市建设、农业、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强基础、强实践、突出方向、提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教学符合教育规律。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从专业教育、园林构成要素认知开始,到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复杂的专业技能的掌握,知识的传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针对性。在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将其分成三个不同的方向,为培养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3、完整的知识体系。新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构架了一个园林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保证具有坚实而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基础上,遵照学生意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持续发展的规律要求,突出某一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择业与自主创业的能力。

4、运用学院相关专业优势,依据知识群体组织课程模块,进行开放式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科领域,重视学科交叉培养,突出学院特色,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在课程大纲设置中采取专业方向“模块化”与拓展课程“巧于因借”的手法。专业知识模块化:一是园林规划设计模块,课程包括景观评价、公共建筑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园林表现技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乡土景观、脆弱生态环境下的景观安全、风景区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二是园林工程模块,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设管理与法规、园林工程概预算;三是园林植物应用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盆景与插花艺术、造园材料、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园林苗圃;四是艺术设计模块,课程包括3大构成即Photoshop平面设计、3Dmax与动画设计;五是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课程包括环境规划学、环境质量评价、水土保持、环境安全、资源与环境质量评估、恢复生态学等;六是风景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模块,课程包括风景区文化历史、风景旅游区规划、风景旅游区管理、生态景观规划等。

(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1、教学实习和专业认知实习全面展开。丰富的游历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增强其对于自然、城市和人文的认知和感悟。

2、专业劳动和专业调查作为培养专业精神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与教学同时进行。通过专业劳动,组织学生进行定期的生产性劳动实践,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园林专业大学生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吃苦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当代社会园林行业迅速发展,在园林示范性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园林专业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改善学院园林专业学生教学状况不断努力。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被誉为当今朝阳产业的园林行业,其人才缺口很大。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园林专业在教学体系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已成为高等园林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风景园林工程论文篇13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园林发展己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亮点。城市园林规划与管理如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是当前市政建设园林规划工作人员的新课题。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绿色家园,和谐家园的构想,为市政园林规划和管理部门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1、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概念

及作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已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种植花木,它是在继承传统园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内涵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有了很大的区别,它的立足点已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所营造的美的感受,而是植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功能也和传统园林的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它不仅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更可以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城市风景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益性。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它不仅可以是美化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它具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城市风景园林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基础性设施。无论在国内或国外,作为生态基础性设施之一的城市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展示当地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橱窗,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风景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风景园林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有利于保证风景园林工程质量,从而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加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水平,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3、城市风景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思想先进性不足,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迟缓的当下,很多城市的经济建设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上的投入不多,最终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加之,一些城市管理者尚未清楚认识到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以致在这方面的管理规划意识淡薄。

3.2管理部门对园林的布局规划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城市风景园林究其根本是建立一个清新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但是在现阶段,园林的绿化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妨碍了绿色环境的形成,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缺乏长远的考虑,使规划与实施脱节,以上海市为例,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互相攀比,造成资金的浪费,却没有收到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的地方风景园林过于追求模式统一、结构对称、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自然种植的比较少,大部分靠移植,浪费资源,没有重视生态效应。

3.3城市风景园林管理措施的不科学,不规范

现阶段,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管理措施,导致部门在管理上出现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导致了相互推诿责任、管理养护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情况。而且发生了城市园林绿地被随意侵占、树木被砍伐、绿地被毁坏的情况等不良现象,极大影响了城市园林的绿化事业。在我国,政府对城市园林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考核议程,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也制约着园林管理的科学性。此外,园林养护的工作人员也是园林养护的短板,现在,大部分的养护工人只会做基本的浇水、修剪、垃圾清理的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对他们的职责、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和监督,导致了养护工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效果比较差,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植物活着就行。

3.4园林规划管理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在目前的园林规划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规划上由市政设计,园林建设集中在建设部门,日常维护又由绿化部门执行,这样规划、建设、维护部门相互脱节,形成园林管理上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建、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园林在城市建设管理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一些城市园林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城市园林行业内的许多园林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是经由其他相关行业转变而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因为得不到解决或者得不到正确解决而为以后的施工或者养护埋下新的隐患。

4、城市风景园林科学管理策略

4.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章程

必须明确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必须非常关心施工的质量,如果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样不仅导致当初设计时候的理念不能很好的被展示出来,还会导致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后果,同时还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所以对于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要让风景园林这个行业越来越规范有序,同时还要注重对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要明确还要更加的规范化。这就要求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采用报批程序。如果一个绿化工程单位要开始施工,那么就必须要进行审批的工作,这个是由风景园林管理部门来完成的。对于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一定要非常严格的进行审查,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景观性、实用性以及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都要包括在内;其次就是可以实施市场准入机制。要善于运用市场的一般规律来调节,在竞标的时候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关的资质,如果没有就不能进行施工活动。

4.2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规划统筹工作要以大量的调研分析为基础,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为保障,从大局出发,用科学理论、技术来统筹规划园林管理工作,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长远性、科学性,使园林规划满足生态城市建设需求,与城市长远发展相适宜。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要按照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认真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脉、审美情趣等因素,对园林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视线等进行长远而科学规划。

4.3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加大管理部门执法力度

为了维护和巩固城市的风景园林事业,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自觉爱护绿地意识、确立建设和谐生态环境的观念。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做到高度负责,对园林的养护、灌溉、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重视对古树名木的养护问题,古树名木是一道风景,本身带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要对其进行保护,定期驱虫、施肥、松土、换土等等,保证良好的生长状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财富。

4.4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园林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与管理人员密切相关,因此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我国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合格,如园林项目的管理人员由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监管,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导致园林工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如在施工过程中,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自然环境,掌握当地树种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园林工程植物的栽植。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4.5规范城市风景园林管理,建立监管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养护市场的形成,要建立风景园林养护资质审批制度,规范风景园林养护市场的管理,确保风景园林养护质量,制定相关审批办法和管理资质标准,鼓励成立风景园林养护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技术标准和监管考核体系,完善专业风景园林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考核评估办法,完善园林养护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以此作为绿化养护管理督导检查的依据,并将结果与养护经费挂钩。最后加强检查、督导、巡视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风景园林管理进行督导检查。

结束语:

总之,园林工程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多方位、多学科并容的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有全局的理念,多方面的考虑,并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加强成本控制、施工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管理,使我国园林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逐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寅正.浅谈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管理[J].中华民居,2011,07:7-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