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实用13篇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1

1 我国国内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现状分析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发展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经济能够更深的融入现今的国际社会,同时,国内企业对于全球经济市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得企业能够中分的利用国际资源发展市场竞争力,增强国际经济合作,促使国际贸易融资快速发展的根源还在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资金却受到了制约,贸易融资难是所有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现阶段,国内学者根据以往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上遇到的问题,依据具体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总结各方面的意见,主要的问题有,目前贸易融资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对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缺乏有力的支持,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对于国内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同时还有国内中小企业的自身缺陷例如:企业的资产信用度不够、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的财务政策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达不到金融机构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主要根源。

2 国际贸易融资的概述

一直以来,在国际市场上,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演变一直都在,确切来说,国际贸易的发展史就是贸易融资的成长史,贸易融资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一种金融方式,它有着能够促进国内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贸易融资一般是指在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为国内进出口贸易提供所需的资金以及融通渠道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国际贸易融资和一般的信贷管理不同,有着鲜明地业务特点,贸易融资主要强调控制企业的货物流以及资金流,具有业务流转快以及自偿性强的特点,能够在进出口的各环节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深入,时效性强,对于业务要求的背景一定要清晰,有明确的还款来源;另外,贸易融资还有着多种化的融资方式,这种多样化的让融资方式不仅为贸易企业的业务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也为国内等行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丰厚的收益,更甚者推动了国际上的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

3 国内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业务的范围扩大,国内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后期资金补给不足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移位固定汇率为主要内容而崩溃,逐渐的浮动汇率开始取代固定汇率,呈现出了剧烈波动的局面,以至于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风险,为规避这种经济风险,就必须要使得贸易融资与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同时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的需求也为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的后期补给资金不足,造成了现代的金融市场不得不采取更为创新性的手段进行改进,尤其近年来,金融理论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突破,为这种创新性的而结合手段提供了技术支持。国际贸易融资与金融衍生工具的相结合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今国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3.2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方式出现形式单一的趋势

一般而言,国内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融资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内容,我们主要采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借助直接融资通过货币市场发行商业票据等货币工具以及间接融资通过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提供专门融资服务为媒介进行企业的贸易融资。但是,从目前的货币市场上看,企业的进入门槛由于货币市场的不完善必须付出极大的成本,同时企业要上市也需要很大的资金保障,从我国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出发,现今上市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由于资金的需求不能满足而导致不能上市。融资形式的单一是导致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

3.3 能够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较少,没有足够的融资工具

与当今的国际贸易市场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融资方式上都与之有着巨大的差距,发达国家日益繁多的融资方式主要体现在,发达国家能够为企业提供足够的金融融资机构,而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一直以来采用传统的融资方式,即采用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融资品种少,而且功能单一,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工具做辅助,再加上国内金融机构发展的缓慢,技术规模的限制造成了金融机构不能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4 国内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建议

4.1 改进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体系,借鉴国际融资经验

由于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的发展阶段也高低不一,同时由于各国政府对于贸易的支持力度的不同也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国内中小企业的实施上存在较大差异,为进一步改善国内中小企业的这种现状,我们鼻息要不断地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建立属于中小企业自己的国际贸易融资体系。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注重进出口银行对于国内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支持,通过采取各种优惠的信贷政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手段不断地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的加强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进出口银行资金不足的缺陷,适时的减轻政府压力,将整个社会闲置的资金吸收进入中小企业,促进融资体系的建立,为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提供信用支持,用少的财政支出利用信用性高的中介结构建立杠杆效应,这样才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不断地完善金融贸易融资体系。

4.2 改进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支持力度

根据多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在政府支持下的贸易融资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纵观国内外各大型企业融资发展快的经验,就可以知道,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金融融资机构,不断地扶持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并能够通过法律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资金支持,主要的融资渠道有:政府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贷款援助等,为中小企业开辟直接的融资渠道。另外,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贸易融资服务,为他们提供国际市场上贸易融资支持的机会,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以及报告会议,将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的具体情况分析清楚,帮助中小企业在国内外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进出口服务中心机构,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调研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并且政府应该定期的统计分析公布各时段的经济数据。

4.3 改进国内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速度

现阶段,出口信贷与信用保险两大促销手段被认为是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手段,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保障,并能够适时的规避风险,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样有利ide保障了进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另外为保证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上的顺利进行,贸易融资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坚持本国产品出口的原则、坚持审贷分离的原则、坚持融资多元化的原则、坚持竞争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不断地尽快完善国际贸易融资担保机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时间紧、管理成本高、信贷风险高的特点,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机制,最终才能够在积极筹建信贷的基础上,更适时的规避金融风险,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的融资条件。

4.4 改进贸易融资的产品评价系统,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必须针对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评价系统,不断地完善融资风险控制机制,通过不同类别的国际贸易融资手段为产品作担保,根据所带来的风险不同,针对每一种业务建立各自的评价系统,通过相对权值的大小给出改进建议,同时为中小企业管理层提供融资建议,为进一步的企业融资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另外也可以通过改进宣传方式的不同,为各种融资业务制定合适的方式,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衍生工具,不断地扩大市场上的融资占有率,拓宽结算手段,引导企业采用出口保险业务,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积极性,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更好的进行贸易融资。

5 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结构中,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应当不断深化自身财务管理,提高信誉及经营素质,取得银行更高的信任度。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应扩大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扶持力度,为其贸易融资提供更多便捷。通过改进贸易融资产品评价系统,对产品担保做出更加细致科学的分析,在做好支持的条件下也有风险防范措施。在国家部门、银行以及企业自身三者的共同努力下,国内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必定会有可靠的资金保证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2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特点的分析

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偏大,这主要是因为跨国借款对借款本人来说,既需要承担信贷中的商业风险,又要承担借款者因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企业亏损而不能偿还贷款的风险。此外,在结算中,其交易过程存在欺诈风险。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有的挑战性是非常大的。

二、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基本现状

(1)高素质人才相对缺乏。国际贸易融资集多种学额为一体的金融贸易服务,涉及到的内容也较多,例如:贸易融资、风险评估以及信誉担保评估等。所以,要求在中小企业中,从业人员必须要丰富经验,而且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当前,在国内中小企业中,从业人员关于福费廷、保理等专业知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与熟练的掌握,有些人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2)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不高。在中小企业中,通常出口商品都为小商品,因此,其技术含量相对偏低,这同时又为导致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的一主要原因。再加上,小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价格相对偏低,而且不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遇到大量的问题与困难。(3)国际贸易融资信贷问题。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手段与管理依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企业规模十分有限,从而使得银行不愿意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而且这也是银行出于对风险考虑的一个关键点。虽然银行信贷能够审批下来,然而,由于银行流程较多,从而耽误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银行要逐一落实企业担保问题,因此,导致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难度较大。

三、造成国内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1)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不够完善。因国内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人员配置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上,通常只配备财务管理人员,这样一来,导致企业财务记录不够完善,甚至造成企业财务信息混乱的局面产生。此外,国内大部门中小企业建立时间相对较短,特别是在融资上存在较大缺口,与此同时,还没有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给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带来了可能,造成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十分困难。(2)国内外银行体系不统一。在我国,因中小企业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对国外担保银行调查不够详细,特别是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并不是十分的全面,因此,有可能在付款也或者是由于某种因素,需要进行索赔时,遇到各种困难。因此,由于国内外银行体系不相统一,也会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3)国内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法律不够完善。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抵押、担保等,因此,在法律方面,要对上述行为加以界定。然而,因中国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相对交晚,因此,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的法律结构远不如发达国家。

四、完善国内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模式的有效对策

(1)大量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融资人员。近年来,因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从业人员业务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国内中小企业要大量培养国际贸易融资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较高业务能力与操作能力,而且更要掌握国际信贷结算和融资方面的知识,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出现。只有在具备相对系统知识人才,才能使企业在国际融资市场中的产生风险的概率降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融资服务。(2)提高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与科技含量。对国内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在国际市场的贸易融资受到诸多阻碍,主要原因是受国内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信誉危机的影响。对中小企业来说,要合理调整企业的内部结构,加强对产品质量管理,从而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3)建立完善的国际贸易融资体系。在国家政策允许条件下,推广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中小企业要及时转变观念,将自身企业朝着外向型企业快速发展,从而便于国际贸易融资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3

(1)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没有融资优势。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注册资本较少,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不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不能够满足进出口贸易额的最低标准,不能申请进出口权。而且,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规模较小,进出口的货物没有主导品牌和产品,所以在国际贸易融资上没有优势,中小企业企业由于自身的科技水平有限,进出口的货物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劳动产品。缺乏自主的品牌和产品,导致了在国际贸易中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够顺利地进行国际贸易融资,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由于中小企业的实力有限,不满足银行的优惠贷款的要求,不能够获得银行的优惠贷款,而且由于经营规模小,经营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银行由于无法控制中小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中遇到风险,所以银行不愿意够给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对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能力弱。由于我国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机构提高了对于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信用的评价标准,我国的中小企业由于整体经济实力较弱,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形式单一,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的财务信息也不规范,注册资金和运行资金都有限,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抵押资本过低,所以整体信用程度不高,金融机构不愿意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所以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无法规避融资风险。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性,只能在附加值偏低,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进行进出口贸易业务,这些领域由于利润值微薄且不稳定,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过程中极容易发生融资风险,而且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涉及国外和国内两个贸易领域,中小企业不注重自己信用监管体系的建立,导致出现了各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例如,国际贸易风险,进出口企业资信风险,银行资信风险等。由于中小企业缺乏对内部财务信息的管理,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会出现国家风险,贸易欺诈风险,信用风险的等很多难以有效控制的风险。这些风险都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3)中小企业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缺乏了解。现代商业运营属于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对于进出口贸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资金实力十分的有限,不能够获取到国际贸易的商业动向,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业务不是很熟悉,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商业动向也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而现如今正是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更新换代十分频繁的时期,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国际贸易融资经验,不能与金融系统进行及时的交流信息,不了解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这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制约着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应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新形势

(1)选择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实力的限制,必须选择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国际贸易融资作为新型的一种企业融资方式,他不但对于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比较低,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客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重视。随着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金融机构逐渐都推出了适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达到融资的目的,增强自身的实力。中小企业在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选择上,要遵循降低成本和金融风险的原则,实现国际贸易融资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目的,让国际贸易融资和企业的贸易交易相适应,使得融资与中小企业运营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国际贸易融资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经济实力,促进中小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中小企业需要完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比较弱,经营规模比较小,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很难经受住融资出现风险的打击,由于融资运行不当,甚至使中小企业直接倒闭。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融资风险问题,提高规避融资风险的意识,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遭遇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时,要善于转变贸易理念,通过不同贸易结算方式,结合科学合理的贸易经营方法控制融资风险,将中小企业的风险降到最低,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出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做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所以,中小企业必须重视融资风险的管理工作,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风险成本管理作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控制。同时,中小企业还需要对客户信用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管理,确保将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低,做好与金融机构关于融资管理相关问题的沟通,了解贸易融资动向,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中小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

(3)国际贸易融资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实力。国际贸易融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运行过程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融资人员具有灵活的融资理念,熟练掌握国际贸易融资的各种专业知识,具备全面而且专业的业务素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有限,无法招聘到国际贸易融资管理业务素质良好的融资管理人员。所以,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融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对融资管理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金融法律法规等相关融资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企业内部融资管理人员对银行的融资业务有这深入的了解,清楚贸易市场的动向,了解相关产品的特点,做到在对企业进行融资管理工作时能够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熟悉国际贸易融资的流程,规避企业的融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融资实力。

(4)良好的信用体系也能提升企业实力,实现国际贸易融资。信用是一个企业的立身之本,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良好的信用体系能够取得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信任,实现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对于金融的认知程度,了解金融结构贸易动向,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的承债能力。国际贸易融资最为企业发展的长期策略,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完成的,所以中小企业必须深化内部融资的管理制度,实现国际贸易融资的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增强企业的自身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4

当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而进出口融资业务能较好地缓解企业的这一困境。一方面,贸易融资由于具有企业占用自有资金少,相比于其他融资方式准入门槛低、融资成本低、灵活性高、自我偿付性好及收益高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的融通资金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及进口商的关注和使用。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贸易融资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融资业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对于企业来讲,利用进口贸易融资方式进行企业经营具有一定的优势。企业获取的进口贸易融资属于债务性融资,其与传统的企业负债融资存在一定的区别。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随着中国出口商品、服务结构不断丰富和提升,对汇率避险等各项需求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供能满足企业汇率避险、开展新业务和长期业务的贸易融资新产品。随着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贸易融资成为中外资银行争相切入的市场热点,谁能尽快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就能取得未来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从出口的主体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出口的大部分贡献来自于外资企业,其次是国有企业。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虽然当前外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仍然接近50%(见图),但其份额与国有企业类似,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等)的份额增长明显。

但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小,企业资产质量不高,这部分企业在进行常规的融资,如打包放款、信用证下的押汇等,在我国当前的银行体系下很难得到贷款,这显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十分不利。因而探讨我国当前的贸易融资体系及企业进出口融资需求中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在对当前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规模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总结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贸易融资体系构成及业务规模估算

1.我国贸易融资体系的构成

从业务供给的角度看,中国现行贸易融资体系划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两个部分,前者在数量上构成了贸易融资业务的主体,但后者对前者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通过直接投入和降低特定业务的成本,政策性融资引导着商业性融资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在大宗、长期和政治性、商业性风险较高的领域,政策性融资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2.对我国贸易融资业务规模的估算

估算中国贸易融资总体规模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对依据《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简便的估算办法是在资金运用方项目中剔除委托贷款项目,剩余部分即近似地视之为贸易融资业务。以此计算,2012年12月,中国金融机构外汇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存量为6835.57亿美元。但这一估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存量数据,而非全年业务流量数据,且存在两项误差:第一,外汇贷款未必都是属于贸易融资;第二,由于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迅速发展,与此相应的人民币贸易融资规模也突飞猛进,仅仅考虑外汇信贷业务,可能低估中国贸易融资业务规模。基于此,我们进一步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项目中的“其它投资”项下的“贷款”项目来补充性地推测我国贸易融资规模。根据定义,在资产项下,借方表示资产增加,贷方表示资产减少;“贷款”项目的借方表示我国金融机构以贷款和拆放等形式对外资产增加,贷方表示减少。在负债项下,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贷款”项目指我国机构借入的各类贷款,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组织贷款、国外银行贷款和卖方信贷,其中贷方表示新增额,借方表示还本金额。在《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资产项下,贷款贷方244亿美元,借方897亿美元,其中长期贷款贷方568亿美元,短期贷款贷方243亿美元,借方329亿美元。负债项下,贷款贷方6480 亿美元,借方6448亿美元,其中长期贷款贷方643亿美元,借方440亿美元,短期贷款贷方5937亿美元,借方6207亿美元。

三、我国贸易融资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伴随我国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国内各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品种日益丰富。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业务品种发展很快。而另一些业务品种,由于未得到进一步开发,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很多需要贸易融资的企业得不到资金。这种结果的出现究竟是如何造成的?笔者认为既有银行层面的原因,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原因。

从供给角度看,尽管我国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工具层出不穷,但是由于对这些融资工具的认识可能过于表面化,因此,很可能会导致在产品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到产品的风险特征,或者表现在未能对贸易融资业务进行充分了解、操作环节复杂。并且风险的管理需要银行能够在各个层面以及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而我国银行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能够采用的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大多数是采用行政命令,或是对风险大小的识别仅仅停留在主观推测上,而采用量化标准以及数理模型等先进的技术上还很欠缺,因而难以形成对风险更好的监测。而来自银行供给层面导致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困难对所有类型的企业都是适用的,只不过对中小企业的约束效应更强。

从需求主体看,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出口融资方面也受制于自身缺陷的约束。由于外资企业既可以利用国内银行的融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这样的天然优势,导致外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相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小很多。因此,下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出口融资面临的主要约束。

1.国有企业

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经历了从纯粹依靠国家赋予的垄断权力到逐渐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最终导致的是国有外贸企业占出口的份额逐渐下降。首先,国有企业以往通过国家政策,几乎是在完全垄断的环境下经营,很少会遇到竞争对手。但是这种模式下成长的企业往往经营结构单一,很多是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统购统销的。其次,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尽管发展较早,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的规模并不庞大且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因而缺乏市场竞争力。最后,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够清晰。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定位主要依赖领导的意志,而这些领导通常是由政府任免的,因此领导的频繁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很难形成长期的战略定位。

因此,我国国有外贸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并不是在于融资约束方面,而是在于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融资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中小企业

在我国企业总数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对我国的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各国都存在。同样,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占据了对外贸易的较大比例,因此中小企业出口贸易融资困难司空见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外贸企业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但是外贸企业由于自有资金缺乏,因而有较强的融资需求,而且基本上是通过银行渠道融资。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的占80%。但是由于自身经营中存在多种问题,实际上这些企业处于融资难的艰难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外贸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且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内部,由于不具备国有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那样的实力,中小外贸企业更加缺少高素质的既懂管理又懂得外销的专业人才。并且企业一方面是经营理念上比较落后,人才梯队递补不上。另一方面是由于之前从事的仅仅是比较低端的外贸业务,短期内很难进行业务转型,也很难适应银行提供的各种对于贸易融资的金融工具。在此环境下,这些外贸企业实际上是自身素质束缚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不高,间接融资比重占比过高(很多小企业甚至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中小企业在国内都很难实现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更不要说到国际金融市场进行贸易融资。

(2)中小外贸企业自身规模不大,信用程度不高

整体上看,我国进行对外贸易企业的进入门槛是比较低的。这在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整体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的结果。从而普遍存在较大的银行融资需求,然而由于规模较小,缺乏用于抵质押的资产,很难满足银行的担保要求。同时,规模小、资质不高也导致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低,有些小型外贸企业还款的意愿并不高,很多企业甚至钻出口鼓励政策的漏洞,变相套取银行的贷款,最终导致银行对这些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意愿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外贸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的透明性不高,因而对于银行来说,通过直接的审查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的渠道并不通畅。财务信息的不透明,再加上企业本身在自己的信用体系的维护上也缺乏相应的记录。所有这些信息不对称最终都会相应的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因而对于像贸易融资这种更多的体现短期融资金融服务,便难以顺利进行。从而,中小企业的出口贸易融资渠道会最终受阻。

(3)中小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较少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这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发展过程决定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步较晚,尤其是小型的外贸企业部分是内销企业转变过来的,部分是从沿海省份小作坊式的企业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企业大都内控制度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形成科学的质量、成本等管理保障体系,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了解甚少,同时企业的组织架构松散。因而,相对于大型的国企外贸公司和外资企业,中小外贸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环境风险,很多银行并不愿意将自己暴露在潜在的风险之中,于是这也间接地导致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对促进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上文的分析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来说,我国中小型企业面临的贸易融资需求最强烈,但同时也是最难以得到贸易融资的企业。银行作为出口贸易融资的主要供给方,存在审批程序较多、产品设计未能充分考虑风险特征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我国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推动贸易融资的发展,需要从企业和银行两方面予以解决,当然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更多的需要从自身素质、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组织架构等方面加以提高。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1)我国贸易融资发展较发达国家起步晚,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及风险分担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金融机构所使用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应当对商业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国际先进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培训,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进口贸易融资业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目前我国企业对于进口贸易融资的需求,提高银行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2)完善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素质,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及财务制度。在企业信用方面,企业应该着力树立自己的信用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资信度,有所取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进口贸易融资方式。

(3)国家在宏观政策支持方面应当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在扶持中小企业的决策中有所偏移,使中小企业也能更好地享有相关的金融服务。另外,建立及时、快速、通畅的“政府―企业直通式”的政策传输渠道,更好地贯彻政府政策的实施。国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口贸易融资的优先支持力度。

(4)金融机构在部分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5)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上优秀的贸易融资发展经验,有选择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贸易融资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建立健全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避免由于“虚假贸易融资”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保证我国贸易融资健康快速的发展。

(6)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利率高、货币紧缩及人民币升级压力的宏观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难题,银行方面可以尝试适当地降低或者减免部分贸易融资费用,鼓励更多的企业充分利用这一融资模式,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兵,蒋灵多.外资参与、融资约束与企业生存――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证据[J].投资研究,2012,06:65-78.

[2]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05:19-20.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5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及特点

广义的国际贸易融资多指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这种活动是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进行的,多用于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或进出口商品的加工生产。而狭义的国际贸易融资亦多被看作进出口贸易信贷,仅指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在金融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时,由金融机构对此种类型的企业所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但该融资活动需与其所办理的国际结算业务相关。与一般的信贷业务不同,国际贸易融资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业务周转较快,自偿性强。由于大多数国际贸易业务都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因此必须有明确的贸易背景和让人放心的还款来源。尤其是在贸易期限较短的情况下,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周转时间和自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融资方式多样性。有别于一般信贷方式,国际贸易融资在融资方式上具有多样化特点。同时,为便于与国际结算方式发展相匹配,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的多样性日益显著,在合理沿用传统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了许多新的融资产品。

三是融资形式和融资手段灵活。随着产品竞争国际化和贸易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国际贸易的融资形式和融资手段也在发生着变化。国际贸易融资形式多样性的趋势进一步增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融资担保方式,融资方式更加多样灵活;同时,随着融资产品的创新发展,国际贸易融资手段更为灵活,给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需求较为迫切,但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主要体现如下:

(一)融资需求迫切

较其他企业而言,国际贸易企业的经营过程更为复杂。例如,对于出口贸易而言,贸易环节较多,资金需求在整个贸易过程的前期部分较多;对于进口贸易而言,影响资金回笼的贸易环节多在贸易过程的中后期,这个阶段对资金的需求较多。总体而言,相比于其他企业,国际贸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占用的幅度更大。尤其是对于本身资金实力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资金需求表现的尤为强烈。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和业务周期大幅延长,特别是企业收汇时间甚至较以前延长几个月至一年。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仅依靠自有资金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将会严重影响其日常资金的运转,增加中小企业经营难度。综上所述,我国外贸企业有着十分迫切的贸易融资需求,尤其是自身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有着的更为突出的贸易融资需求。

(二)银行融资较为局限

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融通是在短期内缓解资金紧张,实现正常资金运转的最有效方式。但中小企业想要在银行获得贸易融资目前还有一定局限性。

首先,银行信贷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却远不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通常而言,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额度一般较低,不能有效解决其资金需求。其次,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贸易融资产品不断增加。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银行,对创新型融资产品选择较少,过于依赖传统结算方式。再次,中小企业在银行办理融资所需的时间较长。目前中小企业在银行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流程过于繁杂,业务办理周期过长。一般来说,从提交融资申请到融资额度得到批复,最短也需要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通常的办理时间将会更长。融资办理时间长难以适应国际贸易时效高的要求。

(三)获得银行融资困难

全球经济下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如遇贸易产品国际价格变动较大,就会导致中小企业出现经营亏损或大量积压产品短时间内难以出手,进而资金周转困难。基于此,银行进一步提高了业务办理的门槛,多数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融资更为困难。

当前,因为种种原因中小企业在银行的融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从银行获得融资更加困难,融资现状并不乐观,直接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

三、多渠道构建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体系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既要国家给予政策性指引,也需要银行等金融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此外,中小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也是解决其融资难题的重要因素。

(一)建立健全国家宏观政策体系

我国政策应该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台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在宏观政策层面促进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

1.完善国家制度体系。首先,应进一步加强保护支持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的政策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总体要求,尽快健全配套政策制度,给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体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其次,应健全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体系,去除影响中小企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制度束缚。不断丰富政府支持渠道和措施,通过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等倾斜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投向管理,引导财政专项资金投向中小企业。

最后,大力发展政策性及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应推动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机构的发展;积极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小型专业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专门面向开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引导支持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2.健全服务信用担保体系。首先,逐步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提供便利和支持。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快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工作,在信用担保制度上支撑对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二是促进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市场的发展,逐步构建规范的、市场化的、具有较强功能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

其次,完善中小企业自身管理,增强生产经营情况透明度。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信息披露工作,促进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和认知,为融资工作更好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根据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和需求,应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体系。

1.加大倾斜力度并实行系统化管理。银行等信贷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审核程序和审核要求上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同时,信贷机构应进一步加强中小贸易企业的管理。为加强中小企业国际融资工作,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此项业务,加大适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型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与信贷审批部门及时有效的业务沟通,保证业务的时效性,建立与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提供组织架构上的保障。

2.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仅为5%,远远低于国际70%左右的水平。银行等金融机构严格控制信贷风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进一步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便于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衍生产品、银行信贷、企业重组并购等综合金融手段进行融资。同时,引领中小企业寻求债券市场的发展。此外,要促进新型融资产品的研究开发,积极运用中小企业集合信托、集合票据和私募债等创新产品,逐步加大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

(三)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综合实力

持续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是营造我国国际贸易良好融资环境、提供融资政策支持的最终目的。

1.构建规范内部管理体系。中小企业应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引进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能力,加大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力度;重点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要想得到信贷机构的理解和支持,中小企业就必须坚持练好“内功”,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规范经营,健康发展。

2.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复杂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打造自己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变化,利用套期保值等方法有效规避政治风险和价格风险。此外,中小企业应自觉维护良好的行业经营环境,着眼长远发展,坚持合作共赢,杜绝恶意竞争。

参考文献

[1]曾东东.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5,(8).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6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供需失衡

截止2010年5月,中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达到4153.1万户(包括3130万个个体工商户),在全部注册企业中的比重99.83%,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价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50%,并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尽管如此,从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看,与其社会贡献度不成正比。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高达56%。虽经各方努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问题,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严重失衡。

(二)新型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应用不多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选择缺乏自主权,即使采用,也仅限于几种简单的传统方式,如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等,甚至有时候连打包放款的条件都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资产数量与市场提供的潜力不相适应,银行更习惯于操作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管理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国际贸易融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明确和充分,提供的新型贸易融资方式要求条件对中小企业相对偏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贸易融资的应用和推广。另外中小外贸企业本身就不精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多数都从银行获利贷款。随着近年来国家提高贷款利率,使其贷款成本增加,企业纷纷转向了民间融资,更加压缩了国际贸易融资的比例。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较差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一半以上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绝大多数信用等级都很低。中小企业的信用较低体现在商业信用不足,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缺乏等多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缺乏资本等。

(二)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一般地,中小企业自身难以提供合适的抵质押,企业自身机器设备虽可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费用高、手续烦琐,不符合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而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因此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授予其融资额度。所以,担保难是外贸企业在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银行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对象集由

201 o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占国内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而银行贷款余额中的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约3%的比例。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相对较弱,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导致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虽然这些业务风险较低,但是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保理、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较少,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限制了其发展。

(四)银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信用歧视

首先,中国的金融政策、融资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设计的,缺乏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信贷评价体系。其次,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授信管理未与其它信贷业务的授信管理相区别。由于缺少专门的审查标准,仍使用传统的5c法(品德、资本、担保、能力、环境)。例如,银行将打包贷款视同于流动资金贷款进行管理,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外,还需要有其它银行为企业开立的信用证原件。这样做已经失去了打包贷款的意义,中小企业因提供不了相应的抵押,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再次,很多中小企业拥有良好的国际贸易业务,但银行没有采取逐笔业务测算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获得贸易融资。银行的做法变相提高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门槛。

(五)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属于风险业务范畴,涉及国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银行按照《巴塞尔协定》的有关规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商业银行因为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间不长,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备,没有将承担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也缺乏对各类风险统一的测量标准。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设计的风险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以预测的、防范的,然而在实践中,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和防范措施没有得到具体运用。

(六)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

在我国,就贸易融资方式种类而言,依然以采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主要原因是我国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数量少,且发展较慢,只是在近几年才陆续涌现了一大批股份制银行,同时,区域性的地方金融机构由于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七)人力资源问题

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精通法律、国际贸易、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日常操作中对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控制也取决于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高低。中国银行业缺少贸易融资方面专业人才的现象严重,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对金融工具、贸易手段、结算方式的不了解加大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还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例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方式虽然早已在中国得以开展,但因为业务人员水平不高的限制,使得这些业务发展缓慢。

(八)中国的贸易融资法规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立法缺失问题严重,明显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将业务当中涉及到的,包括抵押、信托等行为的权利与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信托收   

据在进口押汇中是否有效,法院对银行已承兑的远期信用证汇票是否有支付的权利等。金融立法的缺失,使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更大的风险,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应提升自身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要有信用意识,比如必须及时偿还到期款项,力争做到无不良的信用记录,这既有赖于资金的合理筹措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依赖于高层管理者的信用意识。此外,还要有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要提高产品质量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经营理念、扩大其营销网络,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中小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充分意识到国际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风险,转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利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合理、科学的控制风险。同时,通过全面调查国外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风险。

(三)应要求银行积极创新

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要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仍然以传统产品为主,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融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银行除了发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外,还可以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将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搭配组合,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如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的组合、退税质押贷款与授信开证的组合、福费廷加出口信贷与远期外汇业务的组合等。

(四)银行应完善内部风险监控体系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需要完备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作为保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完备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保障。要把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纳入到授信管理体系之中,建立专门的银行风险评估部门,对相关的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级,核定风险或授信额度,由一线部门开展操作控制。

(五)开展外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只有在政府支持下,开展好外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外贸企业的信用信息透明化,促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更为便捷。因此,政府应着手启动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以解决我国外贸企业长期存在的信用不透明问题。同时要根据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贸易现状,完善与修订《对外贸易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及实施办法》,继续实施年度全国外贸企业的信用评级活动,及时、快速、准确地外贸企业信用信息,让外贸企业信用信息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l机制

越来越灵活和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中小企业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结算及融资业务技能。与企业一样,银行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各种结算业务、评价客户的信用、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达到向更多的客户推销自己的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7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供需失衡

截止2010年5月,中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达到4153.1万户(包括3130万个个体工商户),在全部注册企业中的比重99.83%,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价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50%,并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尽管如此,从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看,与其社会贡献度不成正比。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0%以上来自银行贷款;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高达56%。虽经各方努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问题,但多数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社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和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严重失衡。

(二)新型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应用不多

我国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选择缺乏自,即使采用,也仅限于几种简单的传统方式,如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等,甚至有时候连打包放款的条件都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资产数量与市场提供的潜力不相适应,银行更习惯于操作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管理人员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国际贸易融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够明确和充分,提供的新型贸易融资方式要求条件对中小企业相对偏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贸易融资的应用和推广。另外中小外贸企业本身就不精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多数都从银行获利贷款。随着近年来国家提高贷款利率,使其贷款成本增加,企业纷纷转向了民间融资,更加压缩了国际贸易融资的比例。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较差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否从银行获得贸易融资。据调查,中国中小企业一半以上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绝大多数信用等级都很低。中小企业的信用较低体现在商业信用不足,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缺乏等多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中小企业制度不规范、缺乏资本等。

(二)担保条件难以达到银行要求

一般地,中小企业自身难以提供合适的抵质押,企业自身机器设备虽可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费用高、手续烦琐,不符合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而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因此也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授予其融资额度。所以,担保难是外贸企业在办理国际贸易融资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银行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对象集由

201 o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28亿美元,占国内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而银行贷款余额中的国际贸易融资额仅占约3%的比例。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本币业务,国际业务相对较弱,在人员、技术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导致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仍以传统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如打包放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虽然这些业务风险较低,但是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保理、福费廷、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开展较少,且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限制了其发展。

(四)银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存在信用歧视

首先,中国的金融政策、融资制度,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设计的,缺乏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信贷评价体系。其次,当前中国银行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授信管理未与其它信贷业务的授信管理相区别。由于缺少专门的审查标准,仍使用传统的5c法(品德、资本、担保、能力、环境)。例如,银行将打包贷款视同于流动资金贷款进行管理,除了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担保外,还需要有其它银行为企业开立的信用证原件。这样做已经失去了打包贷款的意义,中小企业因提供不了相应的抵押,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再次,很多中小企业拥有良好的国际贸易业务,但银行没有采取逐笔业务测算的风险管理体系,也影响了中小企业获得贸易融资。银行的做法变相提高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门槛。

(五)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属于风险业务范畴,涉及国家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银行按照《巴塞尔协定》的有关规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商业银行因为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间不长,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还很不完备,没有将承担风险的各个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也缺乏对各类风险统一的测量标准。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设计的风险较为复杂。但它们是可以预测的、防范的,然而在实践中,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和防范措施没有得到具体运用。

(六)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机构

在我国,就贸易融资方式种类而言,依然以采用传统贸易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主要原因是我国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数量少,且发展较慢,只是在近几年才陆续涌现了一大批股份制银行,同时,区域性的地方金融机构由于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

(七)人力资源问题

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精通法律、国际贸易、金融、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在日常操作中对成本、收益和风险的控制也取决于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高低。中国银行业缺少贸易融资方面专业人才的现象严重,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对金融工具、贸易手段、结算方式的不了解加大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的缺乏还限制了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创新。例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结构性贸易融资等方式虽然早已在中国得以开展,但因为业务人员水平不高的限制,使得这些业务发展缓慢。

(八)中国的贸易融资法规不完善

中国的金融立法缺失问题严重,明显滞后于金融业务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将业务当中涉及到的,包括抵押、信托等行为的权利与责任给出明确的法律界定。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着与国际惯例不符情况。例如,银行在押汇业务中当客户违约时如何有取得货物的所有权,信托收

据在进口押汇中是否有效,法院对银行已承兑的远期信用证汇票是否有支付的权利等。金融立法的缺失,使银行和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面临更大的风险,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应提升自身信用观念

中小企业要有信用意识,比如必须及时偿还到期款项,力争做到无不良的信用记录,这既有赖于资金的合理筹措和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依赖于高层管理者的信用意识。此外,还要有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要提高产品质量并完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竞争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经营理念、扩大其营销网络,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二)中小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应加强风险意识,充分意识到国际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风险,转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思路,利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合理、科学的控制风险。同时,通过全面调查国外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降低风险。

(三)应要求银行积极创新

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要针对企业的需求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仍然以传统产品为主,采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融资产品较少,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金融产品创新势在必行。银行除了发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外,还可以发展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通过将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搭配组合,满足企业不同的融资需求,如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的组合、退税质押贷款与授信开证的组合、福费廷加出口信贷与远期外汇业务的组合等。

(四)银行应完善内部风险监控体系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需要完备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作为保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完备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保障。要把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纳入到授信管理体系之中,建立专门的银行风险评估部门,对相关的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开展风险评级,核定风险或授信额度,由一线部门开展操作控制。

(五)开展外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只有在政府支持下,开展好外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外贸企业的信用信息透明化,促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更为便捷。因此,政府应着手启动我国外贸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以解决我国外贸企业长期存在的信用不透明问题。同时要根据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贸易现状,完善与修订《对外贸易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及实施办法》,继续实施年度全国外贸企业的信用评级活动,及时、快速、准确地外贸企业信用信息,让外贸企业信用信息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l机制

越来越灵活和多样化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要求中小企业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结算及融资业务技能。与企业一样,银行也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各种结算业务、评价客户的信用、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达到向更多的客户推销自己的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风险的目的。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8

1 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1 国际贸易融资准入门槛高、授权难

虽然各商业及政策性银行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准入门槛,但由于出于防范风险的需要导致其仍将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区别对待,造成了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实际准入门槛仍然很高。一方面符合银行担保要求的大企业不愿意承担为中小企业担保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财务制度欠规范,在这种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银行无法授予其融资额度。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授信,而实行业务分批审批。这样就容易延误中小企业的商机。另外,由于需要逐笔落实担保等一系列问题,企业要实际获得融资支持并不容易。这样,中小出口企业的授信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1.2 国际贸易融资形式单一、金融机构与工具较少

我国在贸易融资方式种类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在实际应用上,依然是采用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另外我国全国性的金融机构数量少(早期仅限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且发展较慢,只是在近几年才陆续涌现了一大批股份制银行;区域性的地方金融机构由于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提供全面的国际贸易融资服务;各家外汇银行的贸易融资方式基本上也是很简单的形式:简单的贸易贷款、打包贷款、票据贴现等。很难满足那些积极参与国际化的中小企业的需要。

1.3 信用管理体系缺乏

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忽视对进口方资信的调查,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很多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海外欠账的风险和成本,随着时间的拖延,这些拖欠款的追讨将越来越难。据统计目前,我国海外拖欠款中恶意欺诈已占所有欠款案的66%。

1.4 人力资源问题突出、对外业务不熟

经营外贸业务的中小企业往往由内销企业转变而来,因本身实力的限制,很难吸引到富有国际市场经验的人才,另外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导致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熟悉国际业务、银行业务和外贸业务的人才,对外贸业务和银行业务熟悉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对银行贸易融资手段了解较少,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新的贸易融资品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未能很好地结合本企业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融资产品,加上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企业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

1.5 法律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例如,进口押汇业务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止付等。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中。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时的风险大大增加。

2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策

2.1 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现状,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以下的途径进行拓宽融资渠道:可以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筹资、可以多企业联合起来组建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可鼓励大企业集团以及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各地政府职能部门鼓励个人资本继续创办中小企业、国内小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与国家法律来发行企业债券。允许各种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到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或者与大型企业进行捆绑上市。根据企业的自身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信用,各融资银行在保证风险较低的前提下给中小企业提供优先的金融支持。

2.2 利用新的金融工具、增加融资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要能够适时地向中小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如通过福费廷、出口退税授信组合、出口保险授信组合、出口信用证授信组合、等融资手段,满足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衡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

2.3 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审贷分离、融资资金多元化。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4 建立新的信用评估体系

针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旺、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银行应制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估办法,使信用评级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状况和偿债能力。在进行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外销渠道、经营者的素质、结算方式、贷款归还、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潜力等内容的审查,从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对中小企业进行综合信用等级评估,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

2.5 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培养专业人才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9

新世纪以来,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小企业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力量,其发展问题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提供就业岗位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环境下,其融资困境问题不可忽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二、贸易融资的内涵

所谓的贸易融资就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国际结算为主要方式,以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为目标,对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提供资金和信用的一种融资活动。

早期的贸易融资主要以商业信用为内容,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开始进入到了国际融资的市场,使得现代化的国际贸易融资应运而生。当前对贸易融资的概念有广义和侠义之分,狭义的贸易融资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给参与贸易的企业如信用证、出口押汇票据贴现等融资便利,这种融资便利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融资便利,广义的贸易融资就是指银行提供给参与国际贸易企业资金,在狭义的贸易融资基础之上,增加了诸如结构性贸易融资等多种新的融资形式的一种融资活动。

三、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现状分析。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贸易融资的起点比较晚,自我国加入到WTO后贸易融资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对外贸易额也快速增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的贸易融资额占到总体融资总额的20%,而在这20%内,大企业融资所占据的比例达到90%以上,而中小企业占据贸易融资的比例非常少。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贸易融资方面非常困难,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例如天津市某国有银行的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产品余额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银行对于小型企业所能提供的融资额度较低,银行能够给予的贸易融资额度并不能有效解决其资金的需求问题。

虽然近年来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其贸易融资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没有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还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1)中小企业层面。首先,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而且其管理的方式大多都是以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为主,在经营权和产权方面没有能够实现真正的分离,其权利和责任方面不是非常明确,经营管理的理念较为落后,因此其在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和大型企业相比较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其次,在当前国际贸易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中小贸易企业很难达到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和标准,与国外的中小企业相比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最后,我国的中小企业资本投入有限,而且大多都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核心技术企业所占的比例较少,其资本实力较弱。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国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的抗击国际市场变动的能力较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中小企业的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2)银行层面。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往往对国际贸易融资贷款制订了许多限制条件,如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在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管理层情况等外,对于每一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都需要经过多个风险管理部门严格审查,层层把关,使得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办理期限延长,从而抬高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准入门槛。

(3)宏观经济政策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讲,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机制仍然不健全,并且相应的政策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中小型企业贸易融资的困境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距离真正有力的保障。当前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的满足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改进我国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对策

1.中小企业层面。第一,要对金融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转变之前的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加强产权分离,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在国际结算方式上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同时提高对国际客户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力度,提高和客户的议价能力。

第二,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员工在国际贸易知识和国际金融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第三,要善于利用信用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转移。由于中小企业对绝大多数国外客户的信用状况的调查难度非常大,这就导致采用的赊销承兑交单、付款交单等结算方式存在着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可以采取投保出口信用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风险转移,这种方式不但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能够作为质押物从银行得到一定数量的贷款。

2.银行层面。第一,要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银行进行有效防范风险的主要方式,因此银行应当对所用员工包括管理层都要建立起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内部所用员工都能够在权利和责任方面有着明确的划分,将风险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从而实现对其业务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价方面可以应用AHP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来改变传统的定性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的缺陷,这种方法能够对决策者的判断进行量化,是针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3.宏观层面。在宏观层面我国政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问题:

第一,要建立起保障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政府支持体系,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首先要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支持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其次要对中小型企业贸易融资的障碍有针对性的进行破除,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最后,要加大政策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银行间接融资的方式,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应当建立起促进其进行直接融资的措施,拓宽其融资的渠道,使得直接融资的又是能够应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过程中的。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英国中小企业贸易的成功经验,通过推动资本市场的方式来促进中小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再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建立起多层次和多渠道以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体系。

五、结束语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其贸易融资很难和其快速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当突出,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以及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在针对问题的解决方面也应当主要从这三方面入手建立起多渠道、多方式的的国际贸易融资体系才能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蔡粤屏.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7(08).

[2]林九江,吴铮.大胆金融创新探索信用融资――出口信用险项下融资便利缓和了企业资金紧张局面[J].中国经贸,2007(07).

[3]张庆.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是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J].新东方,2007(06).

[4]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2007(05).

[5]谢璞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建议[J].时代金融,2007(01).

[6]高正平等著.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7]张宏伟著.国际贸易融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10

一、引言

处于外资非常活跃的珠三角地区,中山市的台资企业投资规模较大,截至2011年末,台资企业超过1100家,且90%以上为中小台资企业,累计合同利用台资金额约为2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约为22亿美元,约占中山市外商直接投资的1/3①。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中山市的中小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鞋类、皮具、日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调查的30家中小台资企业样本中,有25家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随着内外资所得税的统一、出口退税降低、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新《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减弱了台资企业的政策优势;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升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台资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小台资企业以出口加工型企业为主,受欧债和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美市场消费下滑,订单减少。再加上越南、印度等区域企业以低价加入订单的抢夺,销售空间受到挤压,全球市场的紧缩增加了中小台资企业的经营困难,90%的被调查的企业均表示存在明显的资金压力。

寻求融资是中小台资企业解决资金压力的重要出路,一般而言, 台资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用大陆的房产作为抵押或用质押品或利用专项政策向中资银行融资;二是以台湾房产或质押品等,由台湾外资银行出具备用信用证或保函, 为大陆企业提供担保向大陆外资银行融资;三是以台湾母公司或私人股东名义,采取“贸易融资”,或以境外分公司名义争取台湾银行的OBU(offshore banking unit 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与DBU(domestic banking unit 台湾地区外汇指定银行)的贷款。四是通过香港、大陆、台湾的资本市场上市融资[1]。其他融资渠道还包括台湾大陆银行分支机构融资、民间融资等。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只是少数高科技台资企业的融资通道,而受制于政策限制及资产规模,从第二、第三种渠道可获得的资金并不多,目前第一种渠道才是中小台资企业最普遍的选择。

贸易融资是近年来各家银行主推的资产业务,它将企业的贷款嵌入真实的贸易背景中,实施差别准入;弱化对担保和财务报表的要求,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门槛;同时可以降低资金成本,简化审批,提高融资效率,受到中小台资企业的青睐。

二、中山市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的特征

近年来,中山市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迅速。2011年,中山市进出口总额为341.98亿美元,同比增长9.9%①;2011年中山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发生额为692亿元,增幅超过300%②,但中小台资企业的融资现状却不理想。

(一)办理贸易融资的企业少,金额小

2011年,中山市中小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0%以上。其中,中小台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在100亿美元以上。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也呈现一定幅度的增长,但是远远落后于总量的增长速度。2011年中山市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占金融机构贸易融资余额的比例不到30%,全市900多户中小台资企业中,在中资金融机构发生贸易融资比例不到40%,且大部分单笔贸易融资金额低于100万美元③。

(二)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额占比很小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的贸易融资资源更加向大企业集中[2]。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高,是银行的重点客户,而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为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受国际环境影响大,银行普遍采取审慎的态度。2011年,中小台资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贸易融资余额不到20%。2011年大型企业在中山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贸易融资余额超过了50%④。

(三)中资金融机构贸易融资的比重增加

从投资初期开始通过台湾地区的OBU与DBU融资贷款再通过境外关联公司转入大陆公司,台湾企业与OBU、DBU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能以较低的融资利率获得资金,两者信息较为对称,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小台资企业银行融资的主要渠道。根据蔡辉端(2007)的研究,珠三角台资企业的融资来源中,台湾银行DBU与OBU占比超过了60%,中资金融机构的占比不到30%[3]。2008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中小台资企业融资,如签订《建立台资企业信保贸易融资平台合作协议》的协议,颁布10项惠台措施, 其中一项承诺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将在今后2~3年内为台资企业提供总计130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等。近年来,中小台资企业与中资金融机构的联系加强,中资金融机构网点多,融资便利性强,贸易融资品种日益丰富,中小台资企业在中资金融机构的贸易融资增加。据调查,2011年中山市中资金融机构新增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客户超过了50户,50%的被调查企业近三年均增加了在中资金融机构的贸易融资。

(四)中小台资企业偏爱外资和股份制银行的贸易融资

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贸易融资授信额度高,业务开展时间长、担保方式灵活、信用方式用信条件较为宽松、产品组合丰富,受到中小台资企业的欢迎。此外,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管理链条短、审批效率高,可以较好地满足中小台资企业的“短、频、急”的融资需求。85%的被调查企业表示对外资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的贸易融资更感兴趣。但是机构少、资金规模有限,融资便利性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三、中山市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台资企业对贸易融资产品不熟悉

根据中山市中小企业局的调研,40%的中小企业未在金融机构发生过贷款业务,没有接触过贸易融资,业务仅限于普通的结算、汇兑。在银行产品不断更新、贸易融资品种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小台资企业未能很好地结合本企业实际,选择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的融资产品,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对银行的融资产品认识较浅,以为融资是资金短缺下迫不得已的选择,不懂得利用银行的产品去避险保值、套利增值;贸易融资较为繁琐的办理程序也增加了财务人员对贸易融资的抵触情绪。加上银行和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企业对各类融资产品无法灵活运用。被调查的30家企业中,28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表示没有接触过贸易融资,仅2家做过出口押汇业务。

(二)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准入门槛较高,授信困难

美国经济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等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收汇风险,收汇逾期和信用证被外国银行无理拒付的现象增多,各银行对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更加严格,实际准入门槛仍较高。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行业准入控制更严,一般要求提供抵质押担保。有资产抵质押的中小台资企业经营谨慎,不愿负债经营,倾向于办理短期无担保贷款,80%的被调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低,报表中利息支出极少。其次,即使存在不需抵质押的贸易融资客户的专门授信模式,但对评级的要求较高,要求年销售额、利润率较高,仅仅是针对大型外贸企业的,中小台资企业无法享受这一免担保的待遇。在担保不能落实的情况下, 银行无法授予其融资额度[4]。

(三)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

在经营活动中, 由于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额较小,银行为了追求较高的利润,通常设定高于大企业的融资利率,导致中小台资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而中小台资企业大部分是从事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利润率很低,难以负担融资成本的支出。据被调查的中小台资企业反映,较高的融资成本是他们对贸易融资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四)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重视不够

外资金融机构和台湾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规模有限,国内商业银行是贸易融资服务的主要供给方。一直以来, 商业银行习惯于垒大户, 对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并不关注。中山市的商业银行,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更倾向于大型、优质出口企业, 而不是中小台资企业。各行锁定年进出口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作为重点营销对象,而对年进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客户较少问津[5]。

(五)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债务关系复杂,影响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

我国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据统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企业间复杂的债务关系,使我国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面临较大风险。在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业务中,作为债务方的大型优质企业在谈判中占据强势地位,故意延长应收账款的账龄,产生了大量的逾期应收账款,处于弱势地位债权方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银行的应收账款融资转嫁债权,除非得到债务方的同意,对于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台资企业而言,应收账款融资难以开展。

四、促进中小台资企业贸易融资发展的建议

由于贸易融资直接与真实交易相关,主要关注交易本身的资金流,特别适合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无担保的现实情况,而且企业之间的贸易有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相匹配,贸易融资能较好地控制融资风险,成为解决中小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通道。

(一)加强银企沟通,提高企业对贸易融资业务的认识

针对大部分中小台资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且对银行的融资产品认识较浅的现象,各商业银行可为客户量身订做培训方案,采用“送课到企业”的方式,重点培训贸易融资的知识;同时将新形势下推出的贸易融资产品推荐给企业,并让中小台资企业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及其审批条件、过程和重点,积极主动配合银行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努力增强信用意识,以实际行动取信于银行。同时规范自身的开户行为,使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经营活动都置于银行的监督和了解之下,以获得银行的信任,获得贸易融资服务,并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结算理财产品进行避险保值、套利增值,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银行要根据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积极研发贸易融资产品,将融资、结算、理财产品等有机组合起来,为中小台资企业量身定做“ 贸易融资解决方案”。另外要积极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 以核心企业和优质项目资源为中心,为上下游的中小台资企业提供融资,利用产品的组合应用定制供应链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三)加强银保合作,鼓励中小台资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

大力推动中小台资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利用第三方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作为担保方,解决中小台资企业无抵质押物或不愿提供抵质押物的问题,帮助中小台资企业获得银行融资。银行要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举办银保宣传讲座、培训等。进一步向中小台资企业普及出口信用保险的知识,鼓励中小台资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来避险和融资。再次,银企要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信息共享,进一步了解行业及交易对手情况,为业务发展及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四)加强与办、中山台资企业协会等机构的联系,获取信息并做好宣传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办)、中山台资企业协会是台资企业的重要组织,在服务中小台资企业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要积极加强与办、中山台资企业协会的联系,获取客户资源;同时要加强与当地外经贸、招商局等机构的联系,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并联合上述机构举办中小台资企业信息交流会,宣传贸易融资业务,推出优惠融资政策吸引中小台资企业。重点做好一批中小台资企业的贸易融资,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台资企业通过贸易融资化解资金压力。

(五)加强与台湾的金融合作,发展贸易融资

充分利用台湾银行的国际金融业务分行与海外分行在境内开展业务的契机,加强在贸易融资业务上的合作;利用台湾银行与中小台资企业的台湾(或境外)母公司或合作对象信息更加对称的优势,可以开展贸易融资、保函等业务上的合作,并且在征信数据等金融信息上进行互惠交流。可与台湾银行通过建立同业间的业务网络, 搜集双方共同融资对象企业的信用记录, 相互交流台资企业的资信状况[6]。

参考文献:

[1]王鹏.大陆台资企业融资渠道研究—基于珠三角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J].台湾研究集刊,2009(2):60-70.

[2]李平.国际金融危机下湖南中小外经贸企业贸易融资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1(1):67-71.

[3]蔡辉端.台商在大陆的融资市场研究[D].台湾:台湾中山大学财务管理研究所,2007.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11

国际贸易指的是在出口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办理一定的国际贸易手续,银行也要对其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也就是对国际贸易融资开通融资的便利之道。

依据各种标准,国际贸易融资大体上可以分成短期和中长期的贸易融资。一年以内的贸易融资成为短期贸易融资,主要是为了帮助一部分企业基金的周转与流动;超过一年以上的融资称之为中长期贸易融资,它主要是为了改进企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根据国际贸易融资提供的服务对象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的融资结构,第一种就是为出口商提供贸易融资,主要就是出口商的当地银行为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第二种就是对进口商提供的贸易融资,这方面具体指的就是银行为进口商提供的贷款,等等。

二、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通过世界上的金融界的学者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表明,贸易融资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理论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个观点,国际贸易融资在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国际贸易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二者相互依赖,又共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同时也是金融中介的发展过程中,对国际贸易提供金融方面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融资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流动性资金支持,避免了一些风险,是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前进与交易,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

加快储蓄转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融资的发展,像银行这类金融机构吸取了社会上的一部分闲置资金,随后又在银行以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与业务,直接发放给外贸企业,这样一来,就便于国际贸易框架的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比如:一项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的成本和风险都很大,要一部分外资作为保障与资金支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技能。

(二)国际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产生的效果

站在企业自身的发展角度看,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国际贸易融资的几率是不一样的,中小企业的获得贸易融资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中小企业由于其没有大型的银行与政府作为支持,他们的资金实力也很薄弱。与此同时,因为单笔业务的成交量很少,没有太大的效益。所以,金融机构通常不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在金融危机作为背景的前提下,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在加大,银行在贸易融资的发放时更会是十分的谨慎,及时发放了一定的贸易融资也主要是为大企业提供一定的歌资金,这样就更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会对中小企业产生一种“排斥效应:。所以,作为国家与政府就要出台一定的政策,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与政府为这些中小企业作担保,从而减少中小企业的被排斥性。中小型企业从事的要是一些包含技术性强的行业,就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推动作用,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优化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现状的对策

经过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银行的贸易融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应当贯彻相关的法律与政策,从而实现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12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于2008 年8月2日在第二届A P E C 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式上说,由于受到企规模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白立忱说,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上缴税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经济是否有活力,都与这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中小企业是指注册资金500 万元以内,总资产2000 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4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国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比大企业灵活主动,在融资的难度上却要大大高于大企业。

随着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同时,面对今年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各家商业都把发展的目标瞄准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这样,如何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发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有重要研究和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它不仅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则及多方面复杂的环节,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因素,因而面对更多的困难。

1、中小企业的内部原因。在我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旦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为此,进出口企业双方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进出口货物的价格、质量、交货期限、市场行情和汇率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是否顺利完成。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贸易纠纷和索赔,出现贸易风险。以机电设备进口项目为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技术支持,一旦出现进口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技术要求的情况,则会面临最终用户拒绝付款的问题,导致风险贷款。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即不能发生亏损和短缺,这样,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欲的积极性不高。

2、银行体系原因。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我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3、外部政策原因。进出口商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健全,贸易、外汇管制是否严格等因素对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到不同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所以,忽略国家及政治风险,仍有可能造成风险贷款。[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三、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

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

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政策的实行上要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中可预测性是关键。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让讲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这样讲信用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3 、要增加资金供给方和借贷方之间的相互沟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来源于银行,因此,要让银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还应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不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是很难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的。相应地,银行也应根据目前外贸市场上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开发与推出适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

4、要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银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监管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营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且应当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5、培养相关人才。首先银行、外贸企业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其次业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运输保险业务,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变化,培养对国际贸易市场洞察力,增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

6 、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国内信用证、政府采购封闭授信、票据衍生业务等也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方式。 [论-文-网]

参考文献:

1 、高正平. 中小企业融资实务[ M ]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6 .

2 、E d w a r d G H i n k e l m a n .InternationalPaymen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3 、张耀麟. 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 M ]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 0 0 0 .

小企业国内贸易融资篇13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于2008年8月2日在第二届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亚太中小企业峰会开幕式上说,由于受到企规模及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白立忱说,我国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9%,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出口创汇占68%,上缴税收占48%,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经济是否有活力,都与这个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中小企业是指注册资金500万元以内,总资产2000万元以下、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国家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从事外贸经营的限制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但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少,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比大企业灵活主动,在融资的难度上却要大大高于大企业。

随着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同时,面对今年信贷紧缩的新形势,各家商业都把发展的目标瞄准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这样,如何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发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具有重要研究和现实意义。

二、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它不仅涉及到国内、国外两个贸易市场、涉及不同的法律规则及多方面复杂的环节,而且融合了与进出口环节紧密关联的银行和商业双重信用。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面临了更多的风险因素,因而面对更多的困难。

1、中小企业的内部原因。在我国经营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总体效益不佳。一些亏损企业管理混乱,资信欠佳,常因资金短缺而利用押汇、打包贷款等信用证融资手段套取银行资金。银行短期融资实际上往往被长期占用,严重影响银行经营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在贸易经营过程中存在投机性经营,例如在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国内外差价较大时,国内贸易商争相进口此类商品。如新闻纸、纸浆、化纤、钢材、食糖、成品油等,而一旦这些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下滑,货款无法回收,就会给银行资金带来风险。

国际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为此,进出口企业双方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进出口货物的价格、质量、交货期限、市场行情和汇率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是否顺利完成。在这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贸易纠纷和索赔,出现贸易风险。以机电设备进口项目为例,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足够技术支持,一旦出现进口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或者不能满足最终用户的技术要求的情况,则会面临最终用户拒绝付款的问题,导致风险贷款。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其中盈利性是根本目的,安全性是基本前提。因此,在经营活动中,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资金的安全,即不能发生亏损和短缺,这样,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欲的积极性不高。

2、银行体系原因。进出口双方银行对促进贸易的完成起着关键作用,国外银行都是按商业化经营原则来经营的,如经营不善,随时有倒闭的可能。而中小企业在选择银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外的行进行全面调查,缺乏和行长期合作的经验,同时对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金融惯例、外贸管理政策了解不够,在贸易结算时有可能遭到无理拒付等现象。国内银行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我国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都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中也缺乏适用于中小企业的评价模块,而是参照大企业标准,过多地考虑企业的财务指标,导致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发展更加有效的融资模式。

3、外部政策原因。进出口商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健全,贸易、外汇管制是否严格等因素对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到不同国家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外汇管制、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所以,忽略国家及政治风险,仍有可能造成风险贷款。

三、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融资方面起步早、发展快,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支持本国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一般都坚持出口融资用于购买本国的机器设备和其他商品。

2)审贷分离。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美国要求逐笔对贷款进行审查和决定,审查国外进口商的财产状况及资信情况。

3)融资资金多元化。以国家预算资金为主,多方筹集其他资金。西方国家出口融资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预算,此外,也有私人资金和地方资金。如意大利的出口信贷及担保,主要靠国家预算资金,资金不足时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2、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级别。在政策的实行上要有可预测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其中可预测性是关键。对不讲信用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让讲信用的人可以得到收益,这样讲信用才能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同时,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因此,企业要苦练“内功”,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3、要增加资金供给方和借贷方之间的相互沟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主要来源于银行,因此,要让银行更多地了解自己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并按时付息还款,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企业还应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和银行审批贸易融资的条件、过程及审核的重点,不了解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情况,是很难有效利用银行贸易融资扩大中小企业的业务量的。相应地,银行也应根据目前外贸市场上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开发与推出适合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贸易融资产品。

4、要改进我国贸易融资体制。银行要加快改革步伐,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尤其是要大力开展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金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监管以及信用体系的建设,为民营担保机构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领域。要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并且应当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以期中小企业贸易融资问题的解决。立法部门应该结合国际贸易实际工作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尽快建立健全贸易融资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和中小企业则应认真研究现有的法律法规,分析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环境之间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建立产品化的业务操作程序,以经过仔细研究的标准合同文本凭证格式等规避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5、培养相关人才。首先银行、外贸企业要对业务人员进行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其次业务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尤其要精通国际贸易知识和运输保险业务,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市场动态,了解掌握商品的行情变化,培养对国际贸易市场洞察力,增强识别潜在风险的能力。

6、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银行要能够适时向企业推介合适的业务品种,发挥理财顾问的作用。根据中小企业开展正常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需求要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对传统产品,要办出新意。如打包贷款业务,不只局限于信用证业务项下,要逐步拓展到托收和出口发票融资,进口业务方面可采用转开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业务形式,满足中小企业的多方面融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此外,国内信用证、政府采购封闭授信、票据衍生业务等也是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正平.中小企业融资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EdwardGHinkelman.InternationalPayment[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0.

3、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