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外贸形势实用13篇

现在的外贸形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是优势和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势。自经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复苏阶段,在民众对商业市场的逐步恢复信心的过程中,国际市场金融局势紧张的问题得到缓解,而私人消费与跨国投资也在不同程度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在国际形势大背景的驱动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的状态主要表现分为两方面来探讨。

1、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势

第一,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之下,我国对外贸易在新兴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根据商务部门最新公布的信息,到2010年,中国与新开发的市场双边贸易强劲,中国已经成为贸易重要的出口市场,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第一贸易伙伴与第一出口目的地,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出口目的地,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第二,自2010年以来,中国坚持应对金融危机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在实施了一系列计划之后,中国的经济结构进入到快速调整与发展的阶段,随着中国的国民经济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已经出现回升与稳定增长的趋势。

自十二五之后,一系列规划的实施为经济诸如了新的活动力,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工业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伴随着各级金融系统鼓励民间的投资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的经济获得了有效的支撑,持续平稳的发展。

第三,多双边经贸合作的主流形势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相应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相关的环境,在国际金融行业深受打击的过程中,全球化的基本发展态势依旧没有根本改变,在多边贸易仍然为国际贸易主流的情况下,产同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依旧是贸易发展的主流。这对于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我国而言,亦有利于对外贸易的继续发展。

第四,国内企业竞争力和活力的继续增强是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继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源泉。经过金融危机的考验,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继续提高,伴随着中国贸易活力的持续增强,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品档次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就对外贸易的人才和资源开发而言,依旧具有较大竞争优势。人口基数大,表示可塑性人才的来源较广;对外贸易中服务产业的开发力度和贸易程度不高,这就表示我国服务业贸易的发展潜力大、可开拓性足。

2、我国对外贸易的劣势

第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和保护程度不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中国与美国,日本与欧盟等国家与地区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也变得愈来愈严峻。中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缺乏响应的国际竞争力,虽然中国于1982年出台《商标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但直到现今为止,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绝大多数企业中依旧较为淡薄,也并没有引起绝大多数企业的相关重视。

伴随着企业基本员工的变动,泄露原单位商业秘密的现象十分普遍。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的最为重要内容虽为商业秘密保护,中国的相关法律也对词做出了相关具体规定,但为数众多的企业与个人对商业机密的保护依旧认识的不够深刻。

第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外需增长力度不足。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各国市场竞争的增强,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外需增长减缓。在现阶段的发展状态下,世界经济仍然在复苏,不确定的因素依旧较多,世界经济依旧在内低位徘徊。2011年二季度以来,大规模刺激性政策到期或效应逐步减弱,美国与日本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欧洲经济复苏虽然超出预期,但由于内部失衡加剧,后续增长依旧乏力。

第三,世界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和各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加强,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障碍增多。

第四,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也制约着我国对外贸易你发展的步伐。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1、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始终保持者持续增长的态势。尽管金融危机后,收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2、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分布不合理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充分的是加工贸易,主要的对外贸易商品集中轻工行业,如:服装生产、玩具加工、高科技产品的下游商品加工。而服务贸易等产业发展还不充分,新兴产业发展等开拓力度还不足。

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和深化,国际环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增强,各国政治形势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始终牵动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每一根神经弦。

4、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除了包括一般贸易、补偿贸易、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租赁贸易、易货贸易,还包括出料加工贸易、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保税区仓储沌口货物等。

结语:中国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一直保持增速,但其发展存在较多不足,需要改进并增强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2

较为突出的亮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月度出口创历史新高,2013年11月出口增速提升至两位数,达12.7%,月度出口值达到2022.1亿美元,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成为我国外贸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二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仍然保持,2013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4181.7亿美元,增长11.1%,占出口总值的18.8%。三是中西部地区出口持续活跃,江西、河南、湖北和新疆等省区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6%、17.9%、17.9%和11%。四是进口条件改善,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减,其中,铁矿砂、煤、原油进口数量分别增长10.9%、15.1%和3.2%,进口均价则分别下跌0.7%、11.7%和4.7%。五是与欧日贸易回升,虽然前11月中欧贸易仅增长1.8%,中日贸易甚至下降6.2%,但中欧贸易自7月份恢复增长以来,月度增长速度逐月提升,到11月达到16.2%;中日贸易延续了10月份正增长的势头,11月份增长速度达到2.6%。

突出的变化表现在3个方面,这些变化虽然在前几年已经逐渐显露,但在2013年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是由加工贸易主导型向一般贸易主导型转变,前11个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仅增长0.8%,低于外贸总体增速6.9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已经降至32.6%,较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则增长9.2%,占我国外贸总值比重升至52.8%,较上年同期提高0.7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的上升也显示我国对外贸易正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外资拉动向内资驱动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曾经主要依靠外资进出口拉动,2013年外资进出口增幅仅为0.9%,占我国外贸总值已经降至46.2%,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而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1.9%,高出外贸总体增速14.2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3.2%,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三是贸易国别地区向多元化转变。与美欧日的贸易占我国贸易总值的比重为33.42%,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01个百分点,而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持续增长,与东盟贸易占我国贸易总值的比重为10.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

这些亮点和变化表明,对中国外贸当前低速增长态势应予以客观评价。而经过转型后的中国外贸企业已经体现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潜在的竞争优势,如能加快培育这些新增长点的竞争优势,形成和传统优势的相辅相成效应,则中国外贸仍有望保持可持续的增长能力。

2014年中国外贸的制约与困境

从2014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来看,虽然已表现出温和复苏迹象,但全球经济仍面临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等问题,且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复苏进程仍然艰难曲折。这些因素致使2014年中国外贸的外部需求不容乐观,而内部结构性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到位,中国外贸仍将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发展困境,尤其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首先,发达国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对中国将形成新的挑战。近年来,美国为掌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制定权,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以及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涉及在竞争政策、贸易便利化、劳工标准、市场开放、环境产品等领域制定最新规则,表明美欧等国试图推动建立独立并超越WTO之外的规则体系,一旦建成,WTO规则将面临调整的可能性,从而形成全球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由于这些协定皆将中国排除在外,即使未来中国加入TPP,也面临市场开放和适应新规则的诸多挑战,很难发挥中国在参与制定新的全球贸易投资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随着中国与大国间、与发展中国家间竞争的加剧,面对的贸易摩擦还会进一步上升。截至2013年11月底,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94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长22%,其中反倾销58起、反补贴3起、双反15起、保障措施18起,2014年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加,将成为中国外贸的最主要威胁之一。

其次,中国传统竞争优势持续减弱。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现象突出,2013年中国已进入劳动力供给下降的拐点,且劳动力平均薪资较2010年增长了近50%。同时,资源短缺状况突出,对能源需求大量增加,而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也使得环境保护的压力进一步增大。此外,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超过33%,汇率波动压缩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增加了套利贸易和热钱流入的风险,2014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仍呈继续升值趋势。中国外贸进入了传统竞争优势减弱,新的竞争优势仍未形成的过渡期,如不大胆推动各项市场化的改革措施,中国的全球制造业中心和贸易大国地位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海外投资、产业向外转移已成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较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高出5-7倍,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尤其是外资企业转移趋势明显。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而中国的同期增长率不到8%。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在欧美日市场与中国市场的替代效应,2010年-2013年,在我国对日本出口逐渐下降的同时,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出口增速则达到30%左右。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中国出口产品的70%左右,其出口直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水平。从理论上来说,中国是工业化中期国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是中国的竞争优势,也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根本,如果不能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则产业转移还会加剧,不但会降低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拖累进出口增幅,甚至有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2014年促进中国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要突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困境,政府、行业和企业应该形成合力,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作用,集聚中国外贸的内生动能,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中国外贸的持续、稳定增长态势。

一是要继续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宏观层面,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简化市场准入条件及政府的行政审批,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要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建设,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通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贸易便利化促进体系,并尽快形成在全国范围的可复制局面。微观层面,从2014年起,加快推动出口贸易报关单一窗口建设,要从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各个环节,包括政策、通关、许可、检验检疫、运输、支付、金融要求、贸易促进、电子商务、数据传输、信息提供、基础设施等入手,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减少贸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3

一、全球经济形势下审视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21世纪初呈蓬勃发展之势,然而在发展中不难看出,存在重规模轻效率、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发展倾向。基于全球经济形势,提出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过程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1.合作模式的短视化

审视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模式处于非常初级的层次,即海外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点、客户信息、客户级别、客户信誉等,中小企业则在驻外点与客户办理业务,中小企业再向驻外点支付相应的手续费,两者的合作模式只有利益为目的,合作模式松散、简单,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可以说合作模式的短视化。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中还存在可以与多家公司合作的的情况,至此中小企业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一定的佣金来获得竞争与资源,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合作模式在缺乏规范的制度下未能妥善处理相应的客户服务与长期合作,使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2.销售过程的失常化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中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对其产品对其宣传,常常是处于隐瞒自我身份与产品性质的状态,使客户在接触公司产品时多半误以为购买的产品为本地产品,且具有本土性质,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与失实性。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也导致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产品是顾客投诉最多的一项,或因其未提前说明,或因其销售的误导等,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也即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持续发展造成负面效应。

3.产品结构的单一化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目前处于单一化的阶段,即对外贸易的产品主要是简易低端险,即以分红、加工等为主,然而以分红、加工等为主的贸易产品本身存在几大弊端,如一是产品不能满意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能针对不同的顾客提供不能的产品选择;二是产品的优势不明显,产品的分红与利息并不比本地销售高出多少,甚至有些还比本地销售的获得更少,在两相对比之下,其竞争力则受到了质疑;三是对外贸易的资金运转方式不利于公司的资金的灵活运转,给公司的运作也带来压力,因此可以说,产品结构单一化也是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弊病。

4.监督体系的缺失化

监督体系缺失化即当前监督体系不能有效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运转提供有效与完善的监督。目前从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主要有监督局与监事会。监督局与监事会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且当监督局与监事会出现摩擦与歧义时,通常监督局会处于优势地位,而监事会的约束力与申辩力则受损,此类不对等的监督系统也即对监督本身提出挑战。简言之,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二、全球经济形势下考察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标尺与衡量

全球经济形势下考察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其主要意义在于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标尺与衡量,基于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全球经济形势的审视下,得出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中小企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的两败俱伤、中小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与发展标尺与衡量。

1.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

针对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的问题,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要求中小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效应对对外贸易的形势,工作人员在处理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应对贸易产品向客户理清楚,避免销售的误导现象出现。本地开发则侧重做好产品的开发、产品的跟踪与后续服务、工作人员内部的培训等。在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基础上推进中小企业对外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中小企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的两败俱伤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以“一对三”的规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两败俱伤,主要在于明确工作人员的佣金分配,以免使工作人员窜入海外销售其产品,或是有关工作人员对推销的产品积极性不高。由于工作人员本身业务较忙,常常忽略推销相关的产品,或选择简单方便的产品,由此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级的阶段。

3.中小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

全球经济形势针对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等问题,提出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针对不同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区域划分与专门销售,既有利于产品各类的多样化,也有利于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推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深度发展。简言之,全球经济形势下考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主要意义在于为中小企业对外经济贸易提供了标尺与衡量,基于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过程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以全球经济形势为切入,得出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中小企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的两败俱伤、中小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与发展标尺与衡量。

三、全球经济形势下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与选择

以全球经济新形势为切入,审视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与问题,即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过程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等,考察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标尺与衡量,即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中小企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的两败俱伤、中小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与选择,提出合作模式的战略化、贸易中介的专业化、监督体系的全面化等出路。

1.合作模式的战略化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大致分为四种: 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新设以及金融集团。目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还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在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中,双方仍然相互独立,但合作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双方共享资源与市场,共担风险,组织结构松散但合作关系并不松散。中小企业不仅承担销售角色,而且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利用对客户资源信息分析以及市场反馈来设计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我国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环境下,战略联盟有利于凝聚双方力量,避免因为各自利益所趋而带来的诸多弊端。诚然,随着合作的更为深入,合资新设以及金融集团的趋势也可尝试与探索。

2.贸易中介的专业化

针对当前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提出由贸易方面设立专业中介机构或与现有中介机构联合从事销售。贸易中介的专业化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专业化中介的设立,可以使贸易能成为规模化的重要来源,扩大其来源收入,而非目前的以收取手续费为来源的方式,此种方式也不利于提高贸易从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具体运作中,可以相互谈判,建立深度的合作方式。专业化中介则在销售人员的素质考核、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销售人员的产品通晓等方式进行监督与考察,确保相应的服务与质量。对于对外贸易的意义主要在于贸易中介的专业化可以减少销售质量担忧的风险,责任纠纷上也会减少,公司的声誉也由此可以得到维护。贸易中介的专业化对于双方的意义还在于管理成本的降低、人员成本的降低,是互利双赢的发展路径。

3.监督体系的全面化

随着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监督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可以说,可以规范的监督,任何一个产业也可能崩塌。监督体系的全面化要求监管机构加强协调,联合制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权责,防止监管力量被削弱。同时监管层应该对不同的合作模式分类监管,例如对于采取股份合作模式的主体加强准入监管,对于依靠签订协议方式合作的分销模式及战略联盟模式则要注重市场行为监管。简言之,以全球经济新形势为切入,审视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困境与问题,即合作模式的短视化、销售过程的失常化、产品过程的单一化、监督体系的缺失化等,考察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标尺与衡量,即明确中小企业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中小企业抑制佣金价值竞争下的两败俱伤、中小企业拓宽产品的销售路径与销售策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出路与选择,提出合作模式的战略化、贸易中介的专业化、监督体系的全面化等出路。

参考文献:

[1]舒新国.银行保险直销[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张青枝.银行保险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调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3]张广华,童芳芳.银行保险制度研究及路径选择[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4

二、中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路径现状及问题

中部六省份(安徽、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的加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占本省的对外贸易份额在逐步提高,较好地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和东部省份相比,中西部的加工贸易从总量上、占本省的份额上都很低,低于全国的整体水平,究其原因,既有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从发展模式来看,中西部六省虽然不尽相同,但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加工贸易都沿用了东部“两头在外,产业点状,劳动增值,升级乏力”的OEM模式。具体来说,基本都是靠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外资投资设厂从事简单的加工装配,或者是出口低附加值的资源类产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地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的配套能力弱,大多数加工贸易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简单加工装配,没有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延长增值链,产品加工程度不深,配套需求不强;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产业的关联度小,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能形成效果;而且没有和东部的加工贸易产业形成有效的合作,既没有在生产环节上承接东部的“生产结转”,也没有提供中间品,仅仅只是承接东部整体转移的落后产业。从山西省的加工贸易来看,加工贸易龙头富士康只是没有品牌产品的代工企业,高技术的核心中间品采用进口,国内只是配套附加值低的低端部件,虽然产品形态是高技术产品,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产业聚集效应等没有起到积极的溢出效应;资源业龙头太钢出口粗加工的不锈钢板材,附加值低,缺乏品牌产品对中间产业的聚集,没有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的布局不尽合理,产业聚集以及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加工区较少,而出口加工区是发展加工贸易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和溢出效应的必要载体。目前的中部六省份中仅有6个出口加工区和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的缺少,不利于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山西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口加工区的省份,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中部,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开放式的管理,没有出口加工区使得海关监管的难度增加,也不利于形成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三、山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从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产业配套能力、区位优势远比劳动力、资源等对加工贸易更有吸引力。对位于内陆的山西省而言,发展加工贸易绝非易事,区位劣势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产业的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要想实现这种“后发优势”,单纯依靠热情或者政策引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且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发展意识、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落后状态。要实现赶超和跨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但不等于说山西不能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如何培育自身的配套能力和实现垂直型的产业链整合。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有意识的引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笔者认为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是对原来发展路径模式的重新审视,要大胆创新发展路径,把发展加工贸易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一)短期发展

“借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垂直型产业链整合是一个星火燎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山西省有诸多的加工贸易企业,但由于加工企业散、加工产业乱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因此,在短期内,山西省应该着力培育自己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支持符合产业结构的、具有加工优势的企业(比如太钢、太重等龙头企业),在提供中间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主动进入跨国公司、沿海地区企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环节中。比如,太原和大同地区的加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天津经济圈,与当地的跨国公司对接,为落户天津的飞机产业、汽车产业等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侯马、运城的加工企业可对接河南和陕西的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借船出海”,龙头企业可以逐步带动相关企业参与加工贸易,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发展竞争意识,积累加工配套经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发展中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和规律发展山西省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

(二)长期发展“造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

经过企业“借船出海”的加工发展,符合山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逐步发展强大,企业的龙头地位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自然得到强化,这时应不失时机地实现从依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向依靠先进制造的竞争优势的转变,在原有的单个企业加工的“点状”加工基础上形成相对长的“线状”加工配套产业链,从而增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形成山西省的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要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应该积极推进“造船出海”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力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自身的龙头企业,大力吸引产业聚集力强的跨国公司入驻,创新产权整合和股权融资方式。

(三)将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成加工贸易的龙头企业

山西省是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具有能源和化工、重工业等资源产业优势,“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确定了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既是山西的优势,也是山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山西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应该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煤化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贸易。实现路径既要依靠本土企业,更要倚重具有品牌的跨国公司,具体而言:

1.培育和发展本土优势企业。以太重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太钢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太化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以晋西北特色农业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均是山西本土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山西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各自为政,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带头和凝聚作用,也没有形成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只能是从事某一环节的加工生产,出口的附加值低,不利于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2.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从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水平分工到垂直型分工转变绝非易事,单纯依靠本地企业的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吸引只具有某个中间环节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形成垂直型产业链,如富士康之于山西。从东部加工贸易聚集地的发展来看,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产业链的自身整合可以较快地形成垂直型的产业链。因此,山西省应该重点吸引重型机械制造业、材料业、煤化工的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需求吸引上游的公司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和垂直型产业链。

(四)加快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的建设

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为发展加工贸易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相关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内开展加工贸易,享受关税等有关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内企业优化运营方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目前,全国获批的出口加工区共有60个,山西省只有一个位于南部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江西省有赣州出口加工区、南昌出口加工区和九江出口加工区,这也是近年来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居中部省份第一的重要原因。因此,山西省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必须改变开放式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进驻出口加工区,从而带动该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益,借此延长加工贸易在我省的产业链,形成发展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山西中部,也是太重、太钢、太化等大型企业的所在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是山西公路、铁路、航空的枢纽,具有开展加工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借鉴武汉和郑州的做法,尽快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以便与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相互呼应,这样既有利于加大海关监管力度,防范和打击走私,还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政府引导服务机制

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对发展加工贸易具有一种“顺势利导”的加速作用。当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山西省应确立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招商,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发展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申报和建设,改变我省加工贸易载体缺乏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积极协调海关通关监管平台建设。要想实现加工贸易的垂直整合就需要料件、配套成品、加工成品在保税状态下的自由流转,实现物流、结转、监管的无缝对接,这对海关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应加快电子口岸的实体平台建设,构建联网监管和联网服务一体化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创新海关的监管机制,做到“管得住、通得快”。

(六)依托山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5

二、中部加工贸易产业发展路径现状及问题

中部六省份(安徽、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的加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占本省的对外贸易份额在逐步提高,较好地推动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和东部省份相比,中西部的加工贸易从总量上、占本省的份额上都很低,低于全国的整体水平,究其原因,既有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模式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从发展模式来看,中西部六省虽然不尽相同,但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加工贸易都沿用了东部“两头在外,产业点状,劳动增值,升级乏力”的OEM模式。具体来说,基本都是靠当地的劳动力、土地等丰富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外资投资设厂从事简单的加工装配,或者是出口低附加值的资源类产品,从事加工贸易的本地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的配套能力弱,大多数加工贸易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简单加工装配,没有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延长增值链,产品加工程度不深,配套需求不强;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产业的关联度小,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未能形成效果;而且没有和东部的加工贸易产业形成有效的合作,既没有在生产环节上承接东部的“生产结转”,也没有提供中间品,仅仅只是承接东部整体转移的落后产业。从山西省的加工贸易来看,加工贸易龙头富士康只是没有品牌产品的代工企业,高技术的核心中间品采用进口,国内只是配套附加值低的低端部件,虽然产品形态是高技术产品,但对山西的产业结构、产业聚集效应等没有起到积极的溢出效应;资源业龙头太钢出口粗加工的不锈钢板材,附加值低,缺乏品牌产品对中间产业的聚集,没有起到龙头的带动作用。中部地区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的布局不尽合理,产业聚集以及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出口加工区较少,而出口加工区是发展加工贸易的有效载体,也是加工贸易产业聚集和溢出效应的必要载体。目前的中部六省份中仅有6个出口加工区和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的缺少,不利于中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山西是唯一一个没有出口加工区的省份,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中部,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为开放式的管理,没有出口加工区使得海关监管的难度增加,也不利于形成产业链的聚集效应。

三、山西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

从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来看,产业配套能力、区位优势远比劳动力、资源等对加工贸易更有吸引力。对位于内陆的山西省而言,发展加工贸易绝非易事,区位劣势是客观存在的,要想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产业的配套能力、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要想实现这种“后发优势”,单纯依靠热情或者政策引导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且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发展意识、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加工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落后状态。要实现赶超和跨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山西加工贸易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但不等于说山西不能发展加工贸易,关键在于如何培育自身的配套能力和实现垂直型的产业链整合。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有意识的引导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笔者认为山西省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是对原来发展路径模式的重新审视,要大胆创新发展路径,把发展加工贸易和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一)短期发展“借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

垂直型产业链整合是一个星火燎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目前山西省有诸多的加工贸易企业,但由于加工企业散、加工产业乱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因此,在短期内,山西省应该着力培育自己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支持符合产业结构的、具有加工优势的企业(比如太钢、太重等龙头企业),在提供中间品、生产加工、技术研发等方面,主动进入跨国公司、沿海地区企业的产业链条和配套环节中。比如,太原和大同地区的加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天津经济圈,与当地的跨国公司对接,为落户天津的飞机产业、汽车产业等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侯马、运城的加工企业可对接河南和陕西的加工贸易产业。通过“借船出海”,龙头企业可以逐步带动相关企业参与加工贸易,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发展竞争意识,积累加工配套经验,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发展中依靠经济自身的力量和规律发展山西省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

(二)长期发展“造船出海”式的加工贸易

经过企业“借船出海”的加工发展,符合山西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逐步发展强大,企业的龙头地位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自然得到强化,这时应不失时机地实现从依靠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向依靠先进制造的竞争优势的转变,在原有的单个企业加工的“点状”加工基础上形成相对长的“线状”加工配套产业链,从而增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形成山西省的加工贸易的“星星之火”。要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应该积极推进“造船出海”式加工贸易的发展,大力促进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自身的龙头企业,大力吸引产业聚集力强的跨国公司入驻,创新产权整合和股权融资方式。

(三)将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成加工贸易的龙头企业

山西省是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具有能源和化工、重工业等资源产业优势,“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确定了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既是山西的优势,也是山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山西在发展加工贸易时应该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煤化工、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贸易。实现路径既要依靠本土企业,更要倚重具有品牌的跨国公司,具体而言:

1.培育和发展本土优势企业。以太重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太钢为龙头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太化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以晋西北特色农业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产业集群,均是山西本土优势产业集群。目前山西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虽然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各自为政,龙头企业没有发挥带头和凝聚作用,也没有形成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只能是从事某一环节的加工生产,出口的附加值低,不利于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2.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从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水平分工到垂直型分工转变绝非易事,单纯依靠本地企业的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且吸引只具有某个中间环节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形成垂直型产业链,如富士康之于山西。从东部加工贸易聚集地的发展来看,吸引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产业链的自身整合可以较快地形成垂直型的产业链。因此,山西省应该重点吸引重型机械制造业、材料业、煤化工的具有品牌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通过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需求吸引上游的公司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和垂直型产业链。

(四)加快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的建设

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为发展加工贸易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相关企业在出口加工区内开展加工贸易,享受关税等有关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区内企业优化运营方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大幅提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目前,全国获批的出口加工区共有60个,山西省只有一个位于南部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江西省有赣州出口加工区、南昌出口加工区和九江出口加工区,这也是近年来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速度居中部省份第一的重要原因。因此,山西省要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必须改变开放式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申报和建设,引导龙头企业进驻出口加工区,从而带动该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益,借此延长加工贸易在我省的产业链,形成发展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地处山西中部,也是太重、太钢、太化等大型企业的所在地,具有较强的辐射力,是山西公路、铁路、航空的枢纽,具有开展加工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借鉴武汉和郑州的做法,尽快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以便与侯马市的保税物流区相互呼应,这样既有利于加大海关监管力度,防范和打击走私,还可以吸引大量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为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政府引导服务机制

加工贸易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形式。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发展的初期,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对发展加工贸易具有一种“顺势利导”的加速作用。当前,山西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山西省应确立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招商,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发展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申报和建设,改变我省加工贸易载体缺乏带来的不利因素。二是积极协调海关通关监管平台建设。要想实现加工贸易的垂直整合就需要料件、配套成品、加工成品在保税状态下的自由流转,实现物流、结转、监管的无缝对接,这对海关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应加快电子口岸的实体平台建设,构建联网监管和联网服务一体化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创新海关的监管机制,做到“管得住、通得快”。

(六)依托山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中间品产业链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6

随着巴格瓦蒂贫困化增长概念的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又有一些经济学家研究了贫困化增长的各种可能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约翰逊。约翰逊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的另一种情形,即价格贸易条件不变情况下贫困化增长的小国情形。他指出,即使对于那些面临不变价格贸易条件的贸易小国来说,扭曲的关税同样会使经济增长带来负的福利效果,也就是说,贫困化增长完全可能在价格贸易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由于巴格瓦蒂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情况下贫困化增长的大国情形可能更适合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践,因此,对于约翰逊情形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由于切身感受到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践,我国学者对贫困化增长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廖发达认为,衡量一国外贸是否为贫困化增长,一是应从贸易、经济相互作用的相对长期的动态历史过程考察;二是要以产业、经济国际竞争力为标准。由此,他对贫困化增长的涵义进行了深化:在贸易———经济———贸易的动态过程中,若贸易带动经济的机制不健全、动态效益微弱,产业、经济国际竞争力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根本性提高,不仅贸易长期快速增长难以为继,而且贸易条件将进一步恶化,贸易、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增长(廖发达,1967)。这样的增长则为贫困化增长。应该说,对贫困化增长涵义的这一深化和扩展,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在下面的论述中体现这一思想。

二、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初步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中崛起的贸易大国。尽管要想用短小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中国对外贸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鉴于实证分析的需要,仍有必要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作一简要回顾。反映了1980———1999年中国进出口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以及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和位次。从表中可以看出,自1980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平均高达13·78%;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从1980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33%,这说明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贸易占世界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0·9%上升到1999年的3·6%,位次由26上升到9。中国的一些出口产品,如纺织、服装等,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反映了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具有世界价格影响力。另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摆脱了低收入国家常有的特征,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见)。

但是,问题在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获取的贸易利益是否越来越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呢?或者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呢?对此,我们将从贸易条件的角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一)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角度的审视

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后经济福利的变化。如前文所述,它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的实质即在于三种贸易条件的全面恶化。因此,深入分析贸易条件的变化,即可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福利变化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1980—1990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并无明显的恶化趋势,而1991—1996年则出现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但我们并不能据此就下结论,中国从对外贸易中所获取的经济福利是趋于恶化的,因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在两个时期均呈强劲的增长态势。原因在于中国出口贸易量的迅速扩张弥补了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损失。再看一下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情况。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取决于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和要素生产率的相对差距。但是,由于要素生产率的具体指数难于获得,在此我们用劳动生产率予以近似的替代比较①。是中美日三国部分制造业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数据。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所选用的行业基本是中国的主要出口部门,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与美国和日本相差悬殊,如纺织部门分别只有美国的2·47%和日本的2·31%,而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改善。考虑到1990年以来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要素贸易条件实际上是趋于恶化的,至少没有明显改善。

由此可见,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的状况不容乐观,而收入贸易条件则出现明显的改善。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贸易条件的这种变动趋势是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完成了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但由于按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制成品部门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见),尤其是纺织、服装。这说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仍然很高,而且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必然进一步强化这种结构,使得这些产品产出的增加必须依赖于更大的出口比率,从而使经济增长出现于偏向出口的局面。(2)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品的需求弹性比较小,中国又是一个贸易大国,外贸依存度长期保持在30%左右的高度,中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的扩张必将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从而导致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并且,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结构也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世界市场的容量有限,中国的这种出口结构势必面临来自这些国家的激烈竞争。换句话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数量扩张对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作用会越来越小。由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符合巴格瓦蒂贫困化增长情形的四个条件,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则中国有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危险。

(二)贫困化增长:国际竞争力角度的审视

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此,我们选用产业贸易竞争指数一国某产业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占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来衡量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状况。如果我们用X表示某产业的出口总额,M表示该产业的进口总额,则产业贸易竞争指数(TC)为:TC=(X-M)/(X+M)如果TC<0,表明该产业竞争力较弱;TC=0,表明该产业虽有一定的竞争力,但不是太强;TC>0,则表明该产业竞争力较强。总之,TC越小,竞争力越弱;TC越大,竞争力越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特定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强弱。是1981———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竞争指数的变化情况。从表中给出的数据,我们观察到,中国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工业制成品则有所改善,但出现波动。这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转变的趋势相符。在工业制成品当中,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主要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TC2),而最能体现一国竞争力水平的机械及运输设备(TC3),虽然其竞争力有所上升,但仍呈现出较弱的竞争力。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但外贸产业竞争力并未得到根本上和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衡量,则可以认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基本是属于贫困化增长,或者说面临贫困化增长的危险。

(三)中国对外贸易存在贫困化增长危险的原因分析

早期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疲软;(2)发展中国家对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进口需求持续强劲。而根本原因则是因为经济中存在扭曲。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既要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存在贫困化增长危险的一般原因,更应看到转型期所面临的特殊原因。

1、外贸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政策引致型的扭曲,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存在贫困化增长危险的根本原因。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外贸体制改革是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制度保障,但改革的不彻底性却形成了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一个特殊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体制所造成的市场主体虚拟地位,企业缺乏讲求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意识,缺乏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足够的内部动力,而且,政府的预算软约束容忍外贸企业低效率增长(张碧琼,1999)。与此同时,改革也产生了大量的拥有进出口自主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从而使外贸企业过度分散,集中度低,难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由于创汇能力成为衡量外贸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更造成外贸企业之间相互压价,过度竞争,从而致使价格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出口损失增加。这种状况最终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产出扩张与效率低下的困境。②

2、改革主要遵循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关注的是如何充分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以促进出口。这种理论导向的结果,一方面使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国内的生产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尹翔硕,1998);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掉入比较利益的陷阱(洪银兴,1997)。因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出口的要求必然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增加(见);但产业升级的要求却使国内生产趋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样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内生产结构的偏离,既有可能强化现存的产业结构,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这实际上是静态比较利益和动态比较利益的问题),使比较优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没有明显提高;同时,也使出口得不到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出口增长的持续性得不到保证。中国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恰好能说明这一点。据统计,2002年中国加工贸易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为55.3%,仍占主导地位。但加工贸易对生产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因而在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级化方面作用不大;而且,加工贸易附加值低,数量的扩张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从而弥补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损失作用也非常有限。

3、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必然受到国际环境的约束。贸易大国的定义即在于它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其出口扩张本身可能带来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且,在垄断竞争的国际市场上,中国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其比较优势也很容易被一些因素所削弱,如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跨国公司的内部转移定价以及以环境技术壁垒和反倾销为特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等等。这是中国对外贸易存在贫困化增长危险的外部原因。

三、中国对外贸易规避贫困化增长的现实选择:竞争优势导向的发展战略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将能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一味囿于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掉入比较利益的陷阱。比较优势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获得暂时的贸易利益,但却无力改变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以避免贫困化增长。新贸易理论发现,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可能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果。这无疑为发展中国家从事对外贸易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实际上,新贸易理论家们所言及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即是竞争优势的反映。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的综合状态。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竞争优势表现为比较优势;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则表现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也表明,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可能从一开始就与比较优势脱节而以非价格竞争优势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实际贸易模式完全建立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之上。

所谓竞争优势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是将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本国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培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等途径实现一个国家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或者说,是一种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张碧琼,1999)。

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贫困化增长的危险。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必须摆脱传统的比较优势的束缚,从竞争力的角度涵养竞争优势;同时实现出口结构与国内生产结构的协调发展,走出贫困化增长的困境。因此,实施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战略,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规避贫困化增长的现实选择。

(一)贸易结构调整中的技术依赖型经济目标

所谓技术依赖型经济是指新要素比例模型(先进国家出口较高技术水平的产品,进口较低技术水平的产品;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则与此相反)出现以后,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模仿不断发动技术创新的发达国家、并严重依赖发达国家新技术进口的现象。从技术扩散链条所处的环节来看,中国的贸易模式正在由典型的H—O模型向技术依赖型经济转换。应该说,这种转换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因为技术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无法提高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技术依赖型经济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换代,加快出口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从而实现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使国内产业为出口增长提供强力支撑;另一方面,国内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吸收贸易带来的先进技术,通过“干中学”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当然,技术创新的路径有多种,既可以通过贸易引进、消化和吸收,更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

(二)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是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外贸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其目标应该是促进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首先,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改进、改善外贸系统自身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构造以股份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使企业能够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从事生产经营和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从而改变传统体制下外贸企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和效益的状况,实现外贸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其次,促进外贸企业的组织结构创新,获取规模经济效应。传统体制下,外贸企业分散经营,过度竞争,严重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从提高外贸企业经营效益的角度上来讲,组建大型外贸企业集团,适当提高行业集中度可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三)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为更多地分享贸易利益提供制度保障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4802

18、19世纪,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后来的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以及经过里昂惕夫的综合扩展,比较优势理论体系形成,并被当成主流的国际贸易学说,以及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依据。但是,知识经济的巨大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促使世界贸易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因此而造成的后果就是比较优势陷阱出现,并对以此理论为指导的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1 比较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陷阱

对外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是阐释贸易发生和生长的导向标,比较优势理论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以及里昂惕夫等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扩展,形成了完整的贸易理论体系。

1.1 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国与国之间,任何产品的生产效率的差距并不是都相等的。任何国家集中产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各个国家都可以节省资源,取得由专业分工带来的利益。

其理论重心是:各国在进入世界经济市场时,都遵从比较优势原则,促进世界贸易中比较优势结构的建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资本和技术优势,生产出口以资本、技术为导向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利用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生产出口以劳动、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如此以来,每个国家均可以从世界贸易里获益,进而提升国家经济水品。而且从比较优势理论关联推断上出发,它是较为成熟的。但是,实际的世界贸易中,比较优势理论也有没办法说明的状况,例如“里昂惕夫”之迷等此类现象,影响更深的是,有的发展中国家虽然以此为方针,实施比较优势贸易策略,反而造成贸易形势更严峻以及贫困化不减反增的现象,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

1.2 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说一国对外贸易绝对遵从比较优势理论,依靠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且以此进行对外贸易,在与经济大国合作时,尽管可以获取到利润,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贸易产业结构不稳定,并且长期处于被动的劣势地位。这样称之为“比较优势陷阱”。

下面介绍两种比较优势陷阱的类型:其一,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其二,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它指的是经济欠发达国家一直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以此来寻找世界分工时的位置,一味的遵从机会成本的孰重孰轻,单纯的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确立分工位置和对外贸易,以此只取得非常低的初级附加值利益。并且,长时间执行比较优势战略还会则会持续强化这种效果,造成发展中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贸易的低效益层面。而且,初级产品的刚需变化不大,初级产品的产出技术愈加完善,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世界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下降,发展中国家贸易形势变得严峻不可避免,出现贫困化不减反增的局面也是不足为奇。

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由于初级产品市场形势的严峻,一些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以出口制成品来代替初级产品,以先进科技来促进产业转型。但是,由于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只能靠模仿、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或者是直接购买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以此来提高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促使进入高附加值阵营成为可能。然而,这只是比较优势战略的改进,而且,在运作的过程中太过依靠别国技术引进,又造成自身创新能力被限制甚至是长时间得不到发展,基本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只得依靠别国的科技进步,从而导致在世界经济中,虽然进入了高附加值阵营,却依然处于受制于人得不到快速发展的尴尬境地。

2 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现状分析

我国是贸易大国,运用比较优势战略对国际贸易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1 传统产业结构改善

历经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贸易产品结构现已走出了低效益的阴影,并且转变成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初级制成品在对外贸易产品中的占有率逐年降低,且工业制成品的占有率逐年升高,而且经过深加工的工业制成品,其中的科技产品已经替代了初级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地位,我国独有的优势正在显现,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得到了极大优化。

2.2 大国经济效应影响世界

我国参与世界贸易近40年,对外贸易不断成长,已具有大国规模。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的初级制成品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生活必需品,并且劳动力、矿产等一些资源的价格变化也对世界价格产生不小的影响,大国经济地位可想而知。

2.3 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由于我国独有的的劳动资源优势,世界各国以此为基础的外资企业不断向我国聚集,带来我国发展需要的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使得我国生产业一片繁荣,大大的发展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综合分析,比较优势战略使得我国改善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大国规模经济的形成,并且确立了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

3 比较优势陷阱对我国的影响

伴随世界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市场形势的波动,比较优势战略显现出不足。

3.1 传统比较优势效果减弱

改善了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但是,初级产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和效益反而降低,说明传统比较优势所起的效果越来越小。其中作为初级产品的代表――轻纺织品,其比较优势也在降低。初级产品无法继续发展,核心原因是我国劳动效率提升甚微,薪资涨幅过高致使单位产品成本增加;而且世界市场上此类商品价格也出现了降低的苗头,并且这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区间不大,多数国家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手段,以增加售额,更使得价格大幅降低。而且,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也阻碍着这些产业的成长。虽然国内区域存在差异,初级制成品产业依然存在不小的发展空间,但是长此以往,滑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可避免。

3.2 大国经济效应限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我国的外贸规模虽然逐渐扩大,但是扩张难度也持续加大。由于对外贸易基数很大,继续扩大的话,就会不断地出现贸易摩擦,最典型的就是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多的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事件。此外,我国进口流量也十分可观,巨大的进口量很容易造成世界市场价格增涨,致使我国进口成本升高。同时伴随着初级商品价格降低,我国的外贸前景不容乐观。

3.3 外资引进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出现偏差

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省市更多的关注初级产品产业的成长,侧重点虽重在运用外资。但是,初级产品产业却吸收了大多数外资,反而造成外企抢占我国出口配额,压制了本土的产业出口。并且,外商企业还挤入了抢占本国市场的行列。这与我国意在运用外来资源改善本土产业结构得想法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开发程度不高,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低,第三产业急需发展,但是,在引进外资方面却做的不够好。而且,第二产业中外资的大部分也被初级加工产业所接收。造成目前现状的首要因素就是比较优势战略,一味的注重劳动力优势,致使想尽办法运用外资扩大初级加工产业规模,却不注重外资中的先进技术、优势资本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这样,虽然外资企业在我国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实际上变成外资企业去完成原本由国内企业完成的工作,而且产业结构却没有根本上的转变。

4 战略选择与对策建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世界贸易环境,在世界贸易的浪潮中寻求立足之地,我国优化贸易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撕破传统束缚,对传统优势重新定位,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发掘新的竞争优势,执行竞争优势战略。

4.1 发展竞争优势,兼顾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概括为:产出商品中所包含的别人所不能创造的、独特并且经久不变的属性。所以实行竞争优势战略,同时要继续发挥我国独有得比较优势,又因为产品得竞争优势必定是从其比较优势升级而来,而以独有得比较优势升级后得竞争优势也必将独一无二。我国初级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已处于领先位置,要想持续提高市场份额,更进一步,就必须重新审视市场形势,寻求市场新需求,以此为导向,致力于高精尖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把传统工艺做精做细,提高商品的精致度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度,提高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以这样的要求来做,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投合消费者需求;而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可搭乘科技发展的快车,投入到资本密集型产品甚至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阵营当中,继续发挥比较优势。

4.2 合理运用跨国公司等外来资源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如何通过跨国公司来发挥我国比较优势转化的“竞争优势”显得至关重要,而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优势,而且,这个优势不仅是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的必需,还是我国在世界先进科技产业贸易中立足的重要力量。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主力军,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以此来近距离的接触世界市场,这样既能发挥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又可以汲取世界市场中的外溢技术、管理经验,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减少学习的成本,为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积累必要的人力、技术等资源,同时把劳动力比较优势升级为竞争优势。

4.3 科技创新,提升竞争优势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8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两者主要受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限制。对于不同的立场,两者在带动经济形式之间存有必然联系。假设只考虑进口贸易,主要受经济外部因素的影响,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增加,但会消耗大量的经济费用,并且后期的投产效益也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动也有所浮动,通常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只考虑出口贸易,不考虑进口贸易,其主要受内部因素的影响控制,出口是带动国内产业经济的增长,拉动各个行业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促进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属于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会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外部经济因素受诸多因素的考虑,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形式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进口贸易的对等之处便是价格与质量方面的差异性,两者作为主参考性依据。根据近几年国内贸易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国内对原材料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国内原材料出现紧缺的现象,对进口贸易限额的增加,带动了国外产值效益的增加。刺激了国内市场经济的消费,原料的进购使得国内市场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增加了国内人口的就业率,为更多人群提供就业的岗位。在近几年国内在进购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人口的就业率比以往提高近20%左右。但也具有一定的弊端,过分依赖原材料的进口,对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浮动趋势,当材料的价格超过实际物品效益的价值。便会对国内经济效益产值产生一定的威胁,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内在因素。

在内部经济因素增长形势下,出口贸易与其他经济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丰富的原材料以及低廉的劳动力造作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产值。这种形式的兴起促进了外企对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企业快速的进步。进口贸易的外在形式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产品的实际加工,然后将产品向外进行销售,带动外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增长形势下也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出口贸易虽然是针对国外市场经济的拓展,但是容易引起产品过剩的现象,使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低于国外。并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要求工艺较高,对残有次品的挑剔性较大,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但在国外相比不具有相同的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直线形式向上增长。其中包括纺织业、重工业、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新型能源,我国在每年出口粮食占全世界总粮食出口的20%,针对出口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印度、朝鲜等一些中等国家。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并且我国也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三农政策。但是在出口贸易增长形势良好的一面,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客观隐患,每年我国每年的一次性能源的出口总额占到总出口贸易的30%,但是根据其他国家出口贸易总额相比,一次性能源占有的比例不足10%,重视一次性能源的使用范围,但是国内一次能源的使用程度大大小于出口量,造成国内一次性能源的减少,其他非相关性的出口贸易也随之减少。根据近几年国内出口贸易总额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煤炭、钢铁、粮食产业出口贸易的总额远远超过其他贸易的出口量,表2―1为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占有的总额比例关系,使得在经济形式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一些非产值的下降。在进口贸易方面主要采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做成生产加工场地,然后打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进口贸易也对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缩短与其他国家科技文化的差异。

三、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国内出口总产值比进口总产值的作用大。在函数数列变化曲线形式上采用多种对等关系,详细分析了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对我国今后对外贸易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外贸流通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许多生产型企业也开始从事外贸流通业务,所以对于外贸流通企业来说,如何稳定产销关系和海外销售渠道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课题。目前,我国外贸流通企业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竞争压力大

近年来,国家调整了外贸政策,逐步放开了外贸经营权,很多生产企业取得了出口自,不仅自营出口,而且开始从事出口业务,这使得外贸流通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二)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低

执行力低下。很多外贸流通企业管理规范不到位,同时缺乏有效的辅助管理工具,企业执行力不够,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浪费;过程管理和控制不够。现代外贸流通企业按照导向型不同可分为规模导向型和利润导向型,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在追求利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业务活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其结果是风险越来越大;时间效率和工作链效率有待提高。对于国际贸易来说,时间效率和工作链效率尤为重要,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时效意味着国际贸易机会、管理水平和对经营风险的控制,最终直接体现在创汇和创利上;工作链效率意味着如何通过多种渠道将国外客户和国内供应商连接起来,实现内外部任务接口最高效运作。

(三)专业优势强,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外贸流通企业相较于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业务具有明显优势。外贸流通企业对国际市场熟悉程度更高,且通过多年的经验和人脉积累,具有广泛的外贸客户网络,这使得外贸流通企业自身及帮助国内生产型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成本相对较低,专业优势较强。据统计,目前全球贸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业务由外贸公司承担,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外贸公司进行商品流通非常普遍,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趋势将更为明显,外贸流通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外贸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笔者认为外贸企业的竞争力核心主要在于人才资源、营销网络以及商业信誉三方面。

(一)人才资源方面

外贸流通企业有着很大的人才流动性,人才资源问题是外贸企业的最大共性问题,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树立人才战略观念,同时,把机制、待遇、企业文化等落到实处,给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性。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信任感和荣誉感,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逐渐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做好充足准备。

(二)营销网络方面

根据外贸流通行业特点,外贸企业之间应搭建动态战略联盟,即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突破企业间有形界限,结合不同企业技术优势,组成一个有限的、超越空间约束的互惠互利、协同作战的联合组织。如此,可获得以下优势:第一,快速反映市场变化、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来开发新技术产品;第二,能够有效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第三,增强企业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第四,获取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绝对的竞争优势。

(三)商业信誉方面

相对于生产型的外贸企业而言,外贸流通企业的商业诚信显得更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企业的信誉,消费者的认同感等,对外贸流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外贸流通企业必须积极努力维护自己的信誉,否则,就会面临着市场经济下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提高外贸流通企业竞争力的思路

针对目前我国外贸流通企业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尊重商务知识产权,尊重创造性劳动价值

流通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具备良好执行能力的一线工作人员。因此培养高素质、有创造力、有热情的员工,同时构建IT支持系统,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积极推进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不断创新,是外贸流通企业维护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改善经营区域分散、经营方式陈旧的现状

加强对市场主营商品的培养力度,逐渐是市场经济中形成市场优势。一方面,企业的产品经营应该逐渐转向项目经营,逐渐渗入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引导市场消费。另一方面,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多层次、多角度化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三)改组、联合并逐步形成可与国际外贸流通企业相抗衡的规模型企业

一方面,积极兼并或收购相应企业或资源,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扩大企业发展渠道和资源,避免流通企业营销机构等环节所造成的财力和精力分散,实现外贸流通企业软、硬实力兼备,实行跨国经营,进而达到管理有序、大而不散,活而不乱。

(四)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构建企业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品牌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品牌战略已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构建企业品牌,就要求企业不断丰富产品的包容性,同其他类型企业一样,外贸流通企业需要经历从无名到具备基本市场知名度的知觉占有率阶段,从市场初步了解到获得最终认可的认知占有率阶段,从首次购买到重复购买的市场占有率阶段。外贸流通企业要实现这三阶段任务,需要依赖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传播和投入。

(五)利用外汇期货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近年来中美、中欧间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中长期看人民币仍有进一步升值趋势。在此背景下,外贸企业利用外汇期货套期保值可以规避金融风险,实现稳定赢利。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贸流通企业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大,但同时也伴随着无限的市场机遇。因此,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品牌建设,才能在国际贸易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长期、稳定、持续发展。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国外贸流通企业定会有新的突破,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沛,孙兰玉.天津外贸流通业的振兴与发展[J].天津经济,2006

[2]黄静哲.主动承接外包、打造专业外贸服务平台――流通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国际市场,2012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0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融危机过后一定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像影子一样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但凡金融危机过后,各种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就会如期而至,加大国际贸易形势的严峻程度。为了有效缓解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面将从各个角度认真研讨后金融危机时期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

(一)全球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导致全球贸易呈现严重萎缩状态

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贸易直线下降。据统计,2009年全球金融贸易同比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使全球贸易陷入了80年以来最低谷。这种形势下,美国、阿根廷、日本、巴西等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为了转嫁金融风险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出现了贸易摩擦。

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呈现一种相关的关系。全球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贸易保护措施比较少,全球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贸易保护措施比较多。由此可见,后金融时期盛行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好坏。

(二)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实际上,国际贸易保护是国家、民族利益冲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各个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利益,国家政府不仅直接在贸易竞争中保护本国企业,也会介入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竞争中。经过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后,各个国家经济均受到了重创,经济政策中更会隐含着贸易限制措施,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贸易利益。比如,一旦外国企业或进口产品危及本国利益,政府就会立即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除此之外,还有利用进出口关税等保护措施改善本国企业的市场地位,增加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是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也在于其是改善与维持本国企业和产品市场地位的手段。

(三)严重的就业压力使得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金融危机过后,一些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具统计,2009年美国第四季度失业率达到10%,欧盟地区失业率也到达10%,均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美国、欧盟一些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采取了一定措施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技术,但是仍然不能改变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为此,一些国家不得不在经济政策中提出贸易限制措施,持续复苏本国经济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经济体制问题导致反倾销措施在我国泛滥

如今,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经贸组织中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时,相关规定要求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在反倾销调查中不得不接受“非市场经济”的歧视。导致某些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利用“非市场经济”条例使用“替代国价格”进行裁决,对我国而言是一种不公平的经济行为。虽然我国经济体制还没有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以此为工具进行反倾销措施。由此可见,我国“非市场经济”体制和地位的认定导致我国在反倾销中遭受着严重损失。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趋势

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加剧了各国贸易之间的摩擦,使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认真研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才能积极化解各种外部矛盾和冲击。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从形式上来看具有隐蔽性,从名义上来看具有合理性,从实施效果上来看具有有效性,从政治上来看具有便利性。综合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现的各种特性,其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第一,借助WTO规则频繁进行反倾销等贸易救助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形式更加多样化;第二,利用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对本国某些产业和产品实施优惠政策,刺激人们购买国货;第三,G20峰会多次举办后,有些国家签署了区域贸易协定,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向集团化发展;第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技术、商品等方面的优势制定高标准的技术、商品标准,以此消弱发展中国家依靠低廉劳动力获得的贸易出口优势;第五,通利用外交手段干预他国货币政策;第六,贸易摩擦争执点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品范围扩展,贸易保护范围逐渐扩大,

三、结束语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下受到了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的重创。为了积极化解各种外部矛盾和冲突,必须认真研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原因和趋势,集合相关内容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秦单单.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态势及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1

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内涵以及其假设条件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利益。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来看,其存在着严格的理论假设条件,具体言之,其主要包括以下11个假设条件:一是这种理论建立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二是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生产的主要成本构成在于劳动,即劳动在两国商品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三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在长时间内生产成本保持不变,进而使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四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商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而不考虑两国进行商品贸易时所需要的运输费用因素;五是这种理论认为,劳动等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以此保证充分就业状态下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稳定;六是这种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是由市场所决定的;七是这种理论认为,收入分配没有变化,以此保证两国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优势保持不变;八是这种理论认为,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九是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以此保证两国生产商品成本的比较优势得以持续;十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十一是这种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假设条件在我国对外贸易实践中的运用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种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其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假设条件相差较大,由此也形成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今的世界贸易已不局限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易,而是表现为多国贸易和多种商品之间的交易,由此使国与国之间在商品生产上所体现的相对成本优势,表现出较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征。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优势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相对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其一方面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所获得的利润水平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更多地仅表现为国内丰富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对外贸易面临国外较大的竞争压力和反倾销制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这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优势是不可以持续的。

第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一般建立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差异的基础之上,而从全球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国与国之间在国际贸易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对优势,不仅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方面存在的相对差异,而且还表现在由于资源和技术禀赋不同所形成的相对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出口大量的初级自然资源形态产品或者附加廉价劳动力价值、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廉价工业品,而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鉴于部分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廉性,由此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以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出口,具有较大的不可持续性。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年来,我国除了基于丰富劳动力优势而发展的对外加工出口贸易之外, 随着重化工业的持续推进,我国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一方面破坏了我国良好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也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资源瓶颈约束。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步减少,这种“自然资源+低价劳动力”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依托的两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不变的假设条件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自然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国与国之间商品生产相对成本呈现出较大的可变性。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正面临着较大上升压力,由此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第四,现代运输工具的发展,使各国贸易在地域上拓展至全球,运输费用的高低成为决定一国对外贸易相对优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石油等燃料费用的大幅度提高,运输费用在一国商品出口成本中所占比重出现了大幅度提高。从我国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出口贸易多数表现为廉价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相结合的大宗商品,而出口地域多数为距我国较远的欧美国家。在国际运输费用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正面临着较大的运输成本压力。

第五,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劳动等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充分流动的前提条件来看,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受交通、地域以及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内并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广大农村劳动力也不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一步发展,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却出现跨国流动现象,一些国外企业纷纷去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赚取当地以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超额利润。就其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而言,人口没有实现充分流动、大量人口处于未就业状态,使我国出口贸易在国内面临着较大的恶性竞争压力,由此决定了我国很难通过低端贸易的持续发展,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而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又使我国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增的成份。因为,根据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一国对外贸易主要是指在生产要素不可跨国流动下而发生的贸易,目前,在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中,跨国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50%以上,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范围,由此导致了这种格局下的贸易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特殊影响。从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来看,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外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为了解决国内资本短缺问题而吸引外资,这种资本短缺更多地表现为外汇资本短缺。在国内生产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购买国外先进的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从引进外资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外汇储备大国,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信用货币不断贬值,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正面临着巨大的贬值风险,就此而言,目前,如何确保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是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二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根据资金、资源、技术、管理、劳动的组合规则,我国引进外资,主要为了解决我国存在的就业压力。从这一对外贸易政策实施情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后,外部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外部资金、技术、管理与我国国内劳动、资源的结合,一方面,使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使我国就业率大幅提高,在劳动货币化和资源货币化共同影响下,我国GDP总量也得到了快速增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组合的同时,由于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在强制结汇体制影响下,我国居民得到的只是本币形态的货币收入,商品出口所交换的并不是商品而是以外汇形态表现的巨额外汇储备,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以巨额外汇储备作为表现形式的国际间贸易,已经脱离了正常的贸易属性。更有甚者,在GDP考核机制以及创汇思想引导下,我国往往通过出口退税以及压低国内员工收入水平的方式,去维持这种不正常的国际贸易收支格局。三是引进外资,通过国内资源、劳动与国外资本、技术及管理的组合,生产国内企业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这一外贸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商品短缺时代,这一组合很好地解决了我国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短缺问题。从目前我国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流向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外部资金、技术、管理和国内资源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组合所生产的产品,多数用于出口,而较少地用于弥补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不足。

第六,从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来看,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国、内外生产要素和商品要素市场并不都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要素并不能自由地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二是一些国家还通征收关税或实行进口配额的手段,限制外部商品进口;三是一些国家还通过出口退税以及片面压低本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促进本国商品出口。这些现象的出现,使目前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其自身并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均衡。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收支上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第七,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假设条件,理论上而言,各生产要素收入分配比重相对稳定,可以使各国在贸易上的相对优势保持稳定,进而维持目前稳定的贸易格局。但是,从这种假设条件在实践中的满足程度来看,在经济货币化和信用货币条件下,生产要素分配的稳定性是不可能维持的。从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一般而言,一些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在当期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言之,在重化工业时代,资金、资源在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一方面导致了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国民收入分配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要素不完全可替代规则影响下,以劳动等为表现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过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既有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以资金、资源等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高,而以劳动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少。其一方面进一步拉大了国内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使社会生产过剩和居民消费不足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后续劳动力供给的不足,也使我国以廉价劳动力为依托的比较优势难以持续。

第八,根据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相关假设,各国之间的贸易是按货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以此保证两国在商品贸易供求上的均衡。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易货贸易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贸易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各国在商品上供求互补的平衡规则。理论上而言,各国通过开展贸易的方式实现供求互补,需要以下假设条件:一是各国货币对外结算需要以其可出口的商品做支撑,而不是单纯地表现为信用货币;二是各国出口商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商品;三是各国进口商品所支付的货币最终需要本国生产的商品出口来偿还。根据这几个假设条件,如果剔除“贸易结算货币”这个中间因素,各国的贸易活动实质上仍然遵循了“以货易货”的贸易规则。而从全球国际贸易的发展实践来看,在以信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殊国际货币体系下,一方面,美元不同于黄金,却承担了世界货币职能;另一方面,信用美元的不断超发,使国际货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受此影响,各国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下的贸易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顺差国与美元外汇储备的均衡;二是贸易逆差国与美元外汇赤字的均衡;三是美国作为美元发行国,则会出现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双赤字。因此,不断增发美元,成为美国维系现有贸易格局和实现收入平衡的唯一选择。在世界货币供给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球经济运行将继续呈现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格局。

第九,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要维持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就要求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根据这一论述,比较优势理论是以承认为即有社会分工和贸易格局为其前提条件的。应该说,在两国之间货物交换时代,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个假设,两国之间基于各自比较优势而开展的贸易,有可能保持持续发展。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理论假设在现行的国际贸易发展中根本不存在,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成为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由此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主要建立在“逐利”的基础之上,在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既定差距的条件下,就动态而言,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高以及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可以获得较多的收益,以此进一步推动其本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技术水平低以及经济发展慢的国家,其在对外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较少,从而使其在进一步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面临着较大的资本约束。这种资本约束更多地表现为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货币化形态,一般而言,在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如果劳动力供给可以延续,鉴于劳动力的可再生性,这种以廉价劳动力为比较优势的低端国际贸易可以维持下去;而在以资源作为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中,鉴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性,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贸易格局是不可持续的。由此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逐利”机制影响,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国际贸易,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随着时间推移,两国之间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扩大,从而使两国之间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贸易面临着较大的变数。具体言之,技术发达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在两国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可以通过技术限制和反倾销制裁等手段,获取巨额利益;而技术落后和经济发展较慢的国家,则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两国在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既定差距,从而使比较贸易优势所需要的两国技术和经济发展差距不变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机制所导致的各国进出口贸易,主要以追求本国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最高目标,在经济实践中这种本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主要通过信用货币的价值形态表现出来,而不是通过本国可用于生产和生活的使用价值总量表现出来,由此决定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一国资源和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假设条件,在现代贸易发展中得不到很好地满足。此外,如果一国资源等生产要素是不可再生的,那么,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下,一国必然会非常珍惜其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不可能通过盲目消耗其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国际贸易。就此而言,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提出的各国通过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国际贸易的假设条件,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瓶颈约束条件下,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第十一,从现代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来看,通过增加本国贸易顺差方式来增加本国经济发展总量以及促进本国就业,成为一些国家发展贸易的主要目的;而通过本国发行国际信用货币的方式,向国外进口商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以本国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向以国外进口的商品和服务作为表现形式的使用价值形态转换,是一些国际信用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贸易发展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一国对外贸易的逆差。就此而言,在现代国际贸易发展中,各国贸易收支往往是不均衡的。由此导致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要求的各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均衡的假设条件,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从各国贸易活动的具体实践来看,国际贸易总是不均衡发展的。受各国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国贸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是呈现跳跃式的发展变化特征。就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而言,多年来,受比较优势理论影响,我国一直停留在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消耗为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格局中,这种贸易格局,一方面使中国贸易出口在国际上面临较大的反倾销制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在对外贸易出口中所获取的收益较少。当然,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外资的进入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基地,体现较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出口总额大幅增加,但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机电设备生产,多数是由外资或合资企业来生产的,中国只能依此解决就业问题,而不能从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出口中获取较高的利润。由于中国在出口贸易中获利较少,使我国很难通过技术进步的方式,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然,在前期强制外汇结算模式下,我国也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方面,这些外汇储备不是本土企业对外贸易的利润结余,由此决定了其最终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中国;另一方面,在信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特殊货币体系下,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等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流入,这种停留在信用货币形态下的资本,并不能对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受我国人口红利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等双重影响,我国这种基于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低端出口贸易也难以维持。从发达国家来看,其一方面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比较优势,在与开展的我国贸易活动中获取了巨额收益;另一方面,其还通过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运用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在国际贸易分工中获取了巨额收益。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指导的对外贸易,不但不能够维持或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进一步拉大这种发展差距。

三、实现我国对外贸易优化升级的相关对策

鉴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需要的诸多假设条件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并不具备,因此,如果按照这一理论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则其一方面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以及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减少,我国既有的贸易格局也不能得到基本维持。因此,当前要克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最终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赶超,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所设定的假设条件,发展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对外贸易,确保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具体言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使我国体现劳动力优势的对外贸易发展格局得到可持续发展

就贸易的本质内含而言,笔者认为,出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口,因此,为了有效地平抑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的巨额顺差,应该通过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方式,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最终实现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从我国前期平抑国际贸易顺差的手段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主要是通过实行本币升值的方式来调控贸易顺差的,就其实践效果而言,这种依靠传统理论而进行的调控措施,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其一方面没有实现我国贸易收支平衡的调控目的;另一方面在巨额外部投机资金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下,人民币本币过度升值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就本币升值和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作用机理而言,虽然二者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但是,其所起到的宏观调控效果却迥然不同。理论上而言,在本币升值背景下,为了应对本币升值压力,出口商可以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的方式,来消化本币升值压力。其一方面使本币升值达不到理想的平抑贸易顺差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的降低,将使我国消费市场持续乏力,其在导致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的同时,也使我国劳动力自身再生产面临着较大困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从我国当前劳动力工资的实际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其自身和子女的衣、食需要,由于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因此,劳动力对于其子女的基础教育支出主要是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保障的。从劳动力工资性收入对于其家庭的生活保障现状来看,在目前我国特殊的劳动力构成阶段,我国出现了两代劳动力共同抚养独生子女的代际累加贡献效应现象。因此,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而言,我国劳动力工资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我国却出现了居民总储蓄不断增长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有关;二是与劳动力过去培养成本补偿不足(主要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的父母不但不能享受养老,而且还要继续进行劳动付出)和未来收入不确定预期有关(其主要表现为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年老时,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应着力于满足以下几方面的支出需求:一是劳动力工资收入不仅包括劳动力自身的衣食住行收入,还应包含劳动力的医疗和养老收入;二是就劳动力子女抚养而言,一方面劳动力工资应包含其子女必要的衣食支出、医疗支出以及教育支出(除义务教育之外,还包含高中、大学教育支出);另一方面,从未来劳动力可再生产角度考虑,当前,应该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的工资对于子女的上述开支应满足于至少两个子女的上述开支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工资所包含的范围还可以依次扩大,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一致,使生产与消费之间保持协调发展,最终使经济发展满足居民不断提高的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总体而言,当前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水平,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以下作用:

第一,提高劳动力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后续劳动力的培养,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持,为经济发展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第二,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最终受惠于国民,使我国社会生产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

第三,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可以有效地遏制我国目前存在的巨额贸易顺差局面,有效地应对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国际反倾销制裁压力,最终实现我国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理论上而言,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将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由此削减我国由于廉价劳动力竞争所形成的贸易顺差。而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之后,将有效地增加进口,由此可以达到缩小贸易顺差并最终实现贸易收支平衡的目的。

2. 将进、出口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立足点,通过有进、有出的贸易活动,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理论上而言,在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对外贸易理论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误区:

一是根据凯恩斯理论的经济总量平衡公式,将出口看成是做大GDP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实,出口的最终目的在于进口,如果没有有效的进口,那么,对于出口国而言,就是单方面的以资源和劳动为依托的商品输出,其实质上是一种不等价交换的国际贸易,由此实现的GDP增量,也是一种没有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或劳务做支撑、单纯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形态增量。此外,一些人鉴于GDP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认为通过出口增大GDP规模,可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在只有出口没有进口的对外贸易条件下,劳动力参与出口产品的生产,其完成的只是劳动力的货币化过程。因为,劳动力在取得价值形态的收入之后,理论上而言,与这部分用于出口而产生的劳动力货币化形态相对应的商品或服务,应该通过进口的方式来解决。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主要通过在国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形态向使用价值形态的转换。由此可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贸易条件下,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出口增长,其最终不能解决国内新增就业劳动力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以增量出口所实现的增量就业,对于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

二是我国多年来存在的出口大于进口的不均衡贸易格局之所以长期存在,其在很大程度上与将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货币视为黄金商品货币的错误观点有关。理论上而言,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根据休谟的黄金输出、入点规则,黄金的自由流入和流出,本身可以使一国贸易收支自动地实现均衡。然而,从目前国际货币体系来看,一方面,美元是信用货币;另一方面,美元又承担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由于我们前期将美元等同于黄金商品货币,在进、出口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长期持有大量美元的方式,来实现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贸易均衡。理论上而言,不管美元贬值与否,美元最终只是一种价值形态,而黄金既是一种价值形态又是一种使用价值形态,因此,我们前期将作为价值形态的美元用于弥补国际贸易收支不平衡的做法,其本身也违背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初衷。其一方面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长期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本质内含来看,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国与国之间相对优势的贸易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本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实现本国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根据这一理论原则,当前,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应将实现贸易收支平衡作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基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调整贸易进出口结构,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出口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在目前阶段,其主要表现为体现可再生劳动力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体现我国地域特色的可再生农业产品。随着经济发展,要最终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优化升级,我国商品出口就必须逐渐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业产品,转向以技术和文化做支撑的高端产品,其主要表现为出口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科技产品,出口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化等精神产品等;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我国相对劣势产品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居民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就现阶段而言,当前,我国进口的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我国相对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专利技术以及先进制造装备等方面;对于消费品的进口,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商品或服务等方面,如我国不能生产的食品以及有利于我国居民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的其他国外产品等。可以预计,建立在进、出口均衡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一方面将使我国充分享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所带来的诸多好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最大限度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通过必要的政策调整,力促我国进、出口的均衡。从对外贸易政策来看,我国前期曾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实行出口退税的方式,促进国内产品出口;同时,对于国外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方式,抑制进口,由此导致我国出现了大量贸易顺差。为了实现进、出口平衡,当前,有必要在贸易政策上做适当调整。就出口政策而言,可以通过取消或降低部分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的方式,来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消耗大的商品出口,以此抑制出口总量;就进口而言,对于有利于提高居民衣、食、住、行等消费水平的商品进口以及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技术、生产装备进口,应适当降低乃至取消进口关税。通过出口和进口的贸易政策调整,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均衡。

3. 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使我国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基础之上实现优化升级

理论上而言,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所要求的假说条件,目前我国很难通过比较优势贸易的开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式赶超。实际上,从我国前期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基于国际比较优势而采取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措施,并没有使我国获取更多的技术,其主要表现为我国基于比较优势而开展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产品和资源出口所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通过从国外进口技术等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就要求今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突破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束缚,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在进、出口基本平衡基础之上的优化升级,最终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为达此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外汇储备,通过进口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方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理论上而言,当前我国所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是我国本土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所积累的利润结余,而是既包括本国生产要素货币化成份,也包括对来自于外国的投资和投机主体的负债成份。因此,在人民币已经大幅升值、外部投机资金获利丰厚的背景下,目前不宜通过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方式,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而应该通过充分利用这些外汇储备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式,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当前对于外汇储备的使用,应重点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进口我国稀缺的资源,通过国外先进生产要素的引进,最终丰富我国生产要素的数量,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质量,进而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准备。

第二,通过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准备。从现代国际竞争来看,其最终表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当前,应通过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培养大量的技术人才,夯实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基础,最终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我国教育和科研投入来看,当前我国教育和科研资金投入总量依然较低,资金使用效率也不高,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教育、科研工作者工资收入水平较低,使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无法专心投入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和科研质量;而对高中及大学实行的自费教育也使很多优秀人才留在校门之外,步入外乡打工的廉价劳动力行列,其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低投入,也使大量优秀学子流出海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优秀理工科人才的大量流失。上述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使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停留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科技进步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撑。为了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应该通过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投入的方式,提高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收入水平,使他们专心工作;通过适度控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方式,提高对于高中、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补助水平,使他们安心学习,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准备。只有这样,我国对外贸易才能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优化升级。

第三,在引进外资上,抛弃对于外部资本盲目崇拜的误区。一方面,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外部资金和资本区分开来。理论上而言,引进的外资必须要有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等使用价值形态的外部生产要素流入做支撑。从当前外资企业的生产性质来看,其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相应的产品,满足外资流出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了外资流出国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产地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技术及管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生产供我国居民生产和消费的产品,并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角度分析,外资企业用于前者的生产,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并没有什么意义;而用于后者的生产,虽然满足了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外资也在其中赚取了大量利润,外资的进入并没有起到提高本土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反而使国有品牌毁于一旦。更有甚者,在人民币大幅升值的背景下,一些外部投机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过圈地或存入银行的方式,赚取了大量不动产增值收益和汇兑收益。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认为,不管是什么形态的外资,只要进入中国市场都是对国家有利的。当前,在外资流入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判断上,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判断基点:

一是只有那些有技术、资源、管理做支撑的外资流入,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对我国生产要素起到增加的作用;

二是只有那些能够给国内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升我国技术水平的作用;

三是只有那些生产产品服务于本国居民消费层次提高的外资流入,才能真正地起到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

四是由于外资流入而使本国资源、劳动等生产要素实现以外币作为表现形式的货币化收入,只有能够在国外购买相应的生产要素或消费产品,才能真正地实现货币形态收入和实物形态供给之间的均衡。否则,单纯地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的增加,必然会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要在对外贸易理论上正本清源,客观地认识到在国际特殊的信用货币体系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于实现各国商品的互通有无,而不是实现本国生产要素以外币作为表现形态的持续货币化;其次,在“逐利”的市场机制作用下,一国对外贸易顺差应更多地体现为本国出口贸易的利润结余,而不是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理论上而言,只有在市场化条件下以追求“利润”为趋动力的国际贸易发展,才能通过出口利润的提高,在发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再次,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更多地表现为本土生产要素外币化的结果,在我国科学发展仍然缺乏领跑国际前沿技术的条件下,我国由贸易顺差所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并不能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理论上而言,在国际信用货币条件下,一国本币的国际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全球国家对于其出口产品的刚性需求,当然,还有该国军事实力对于其本币国际化的保护程度。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解决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关键着力点,不在于通过金融手段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在于通过从国外引进大量理、工科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的方式,提升我国生产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在信用货币经济条件下,虽然一国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以信用货币作为表现形式的价值总量体现出来,但是,这种价值总量最终必须取得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形态的商品和服务做支撑,而从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源头来看,其主要取决于一国资源、劳动、技术和管理的可持续供给数量和质量。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当前在克服对于信用货币形态的外资资本盲目崇拜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提高国内劳动者工资水收入平,加强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方式,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可持续供给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注 释]

①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海关总署网站公开的各年度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1、2、3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理(1、2、3、4、5、6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2

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1.世界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状态,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下滑

2008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欧美国家和日本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对象,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严重的经济下滑和产出过剩现象。目前,各国经济处于复苏状态,但复苏缓慢。以日本为例,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时期经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严重的债务负担使得贸易国内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失、产品过剩现象。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日本国内经济近期复苏无望。而美国的季度GDP年率初值自2011年来始终呈现起伏不定的形式,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下降。2012年1月~4月,美国IMS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1、52.4、53.4、54.8,而整个七月份则持续在50左右,说明了其经济形势出现复苏现象。但长期的失业率问题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OECD组织报告显示,以欧洲为首的我国主要贸易国经济情况呈现出好转趋势,并且短时间内将维持乐观状态。但整体上,各国经济在缓慢增长的同时还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如长期的经济低迷造成的工作恐慌,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民众的购买能力并未真正的提高,且存在惧怕和保守心理,因此实际消费额较以往偏低。在欧债危机影响下印度、巴西等在内的经济处于下滑或者缓慢增长状态。

2.欧债危机依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

为解决欧债危机,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自2013年起,各个国家逐渐拜托了欧债危机。爱尔兰首先脱离了欧债危机的困扰。希腊政府偿还了其欧元债务,并解决了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金融压力,对其外国国家的商务融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欧债危机的波及面逐渐减小。为防止信用紧缩,欧洲央行为欧洲经济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低廉的经济资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对于深陷欧债危机的各国来说,及时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关键。就目前看,针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改革措施并不完善,银行业在本次危机中受到重创,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债务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依然在于大量的产品滞销国内,供求关系失衡。

3.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各国之间的经济博弈

贸易保护政策是经济低迷时期国家采取的保护本国经济的措施。该措施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贸易保护促进了本国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在国内形成稳定的贸易链条。但同时,贸易保护激发了产品创新与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国内政治因素进一步缩小了各国之间贸易来往的可能性。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中国在此次危机中成为贸易保护对象针对的主要国家。一些国家提出了针对中国产品的在反补贴政策,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困难。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明显,印度曾针对我国进口的电力设备征收19%的进口税。总之,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外贸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呈现出好转态势,但经济的低迷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博弈明显。

4.供求矛盾影响物价走势

目前,经济市场的供需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通货膨胀随之而来。战争以及相关制裁政策导致物品价格快速上涨,如欧美对伊朗的制裁政策导致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另外,非洲、西亚等不发达国家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联合国关于2014年12分的经济预测显示,全球经济缓慢增长了2.6%,物价市场的不平衡造成经济运行分化严重。整个14年,发达国家CPI上涨1.7%,发展中国家上涨7.4%,整体上呈现出膨胀冲高回落状态。总之,供求矛盾对于物价造成影响,使物价尚不稳定,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造成贸易保护严重,使经济依然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分析

1.增加产品的国内输出

目前,国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贸易保护等政策造成我国的产品出口相对较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应适当调整外贸政策,放弃部分贸易合作伙伴,而将精力转向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应以此为基础监督各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经济形势低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但与此同时,要拒绝严重的贸易保护。另外,了解供求关系是解决经济低迷的关键,基于此,应将精力转移到非洲国家或者亚洲不发达国家,减少贸易出口量,但同时增加了利润,并获得了广阔的增值空间,从而降低欧美主要贸易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践证明,拉动内需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内市场低迷现状。只有稳定国内市场,才能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扩张,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国内供求关系矛盾。

2.积极应对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欧美等国家的贸易保护影响了我国的产品输出,中小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倒闭,企业裁员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成为多个国家的贸易保护对象。要使我国经济健康声场,采取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关键。进入世贸组织是为了拓展我国的市场,提高我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政府还要明确了解市场需求,减少贸易出口,建立完善的国内经济管理机制,将重点放在产品质量提高,树立企业的产品意识健全的管理机制,促进国内市场的稳定,减少企业成本,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企业运行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润低下,致使企业无法获得信任使其融资雪上加霜。因此,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针对外贸企业的运行机制,强化其出口信贷机制。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降低人民币升值和贸易国家本币贬值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另外,作为外贸出口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或者是进行贸易保护,而是要随时了解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分析,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其稳步发展。

4.积极推进外贸结构调整

成本压力是我国企业运营中面临的最大压力,而要降低运营成本,主要策略在于企业的结构调整。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济市场影响下,存在劳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且对产品原料的廉价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性能调整,降低对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过分依赖。其中,最根本措施在于降低企业对产品出口的依赖性,要随时调整企业的运行策略。通过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解决国内劳动力过剩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新时期,正确定义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劳动力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策略是促进我国国力增强的政策。

三、总结

经济形势变化对外贸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国际低迷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外贸出口政策和出口质量。为此,国家应适时调整外贸策略。当然,从我国目前产品出口现状出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欧美国家进行谈判,使其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管制是促进外贸出口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五年中国外贸的着力点[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3

本文选取的数据是2000年~2009年十年的中国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由于2000年~2009年货物贸易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比重,故本文并未将服务贸易列为分析的参考。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上区域划分存在不合理之处,选取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够充分表明事实的情况和特点,故本文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下将从区域结构状况和区域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进行分析。

一、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现状

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是指外贸行业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存在、组合和发展的状态。本文研究的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指的是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和企业在区域分布、区域组合和发展的状态。

我国外贸的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针对东部地区内部来说,外贸行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东部地区的外贸集中区域来说,每个子区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环渤海外贸规模分布不平衡,内陆城市外贸水平弱势明显,沿海港口城市欠缺带动力,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总体横向发展相对迟缓,作为我国传统的原材料及重型制造业基地,环渤海内部各地多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产业,外贸出口相对滞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民营企业日渐壮大,小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敏捷,出口产品种类、层次的不断扩展带动商品结构逐渐优化,所辖城市在出口市场和产品分布上更具多样性,多元化优势显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是我国早期参与国际分工的重点地区,其顺应“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贸战略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使得当地产品供应、加工、装配能力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在承接了香港、台湾制造业的转移后,上下游产业链条衔接更加紧密,外贸出口导向特征明显。

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更多的是具体的某一城市或某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了外贸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百强市和边境贸易城市也都具有这一特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两极分化突出。西部沿边地区在贸易兴边的政策导向下部分省市外贸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由边境小额贸易单一形式向多种贸易方式并行转变,资源型产品的长期主导地位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由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投资建厂,涉及范围包括石油、纺织、机电、建材、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部地区一些省市的冶金、化工、能源出口企业受其影响出口规模不断下滑;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充裕,具有企业偏好的投资环境与低营运成本,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在中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

外贸的区域集中化特点不仅表现为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更是表现在三大区域内部都有较小规模的外贸行业集聚。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大型经济城市的带动,三大地区一个个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外贸行业集群正在形成和成熟,构成了这一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支撑;而在区域内部,外贸在原料供给、生产、物流、销售这些环节的在地域上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提高使得区域内部各成员的彼此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强了集聚效应。

除了外贸区域集中化发展的趋势之外,外贸的发展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了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在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西进和北上”趋势。具体的表现为东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制造业的外贸企业和公司开始依据自身情况将自己产品的工业生产或是再加工环节向其他两大地区,或是直接交由其他公司代工生产,自己在东部地区的本部则转向工业调控中心或是技术研发中心。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增长迅速,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型贸易齐头并进。但是这种扩散的趋势还远远不能抵消外贸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因此集中化的趋势是外贸区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2009年以前的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同比增长率都大于0,即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在持续增长。在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大多位于其他两大地区下方,说明东部地区的外贸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是基本呈现出了连续的高增长态势。2008年以后三大区域的外贸总额增长幅度开始回落,甚至在2009年以后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这是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对外贸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出来。而2009年东部地区外贸总额的同比下降幅度要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而同时期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要远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受经济外来影响大,故东部地区的外贸行业自身素质、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远高于其他地区。

商务部近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认为,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东部地区的外贸将会平稳增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贸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

从外贸规模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据了外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外贸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化趋势使得我国的外贸区域结构更加趋于明晰;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上看,这种区域力量的对比的不平衡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很难发生改变。以上三点说明了我国外贸的内部区域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扩大了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市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的不断增长,为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也有很大的贡献,行业竞争的不断扩大对于提高外贸行业自身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使得我国外贸相同同行业、相同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也存在着重复和过度建设的情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竞争策略如价格竞争会对我国外贸行业造成损害。

(二)外贸公司和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基于对要素成本和发展环境的考量,外贸内部区域不平衡正是外贸公司和企业自主区位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有利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但是从整体上看,外贸内部区域的不平衡状况和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变化趋势不利于缩小我国逐渐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外贸分布的集中,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人才等要素会流入外贸区位较好的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外贸发展相对趋于不利地位,外贸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会有很大不同,这会使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增大。

(三)在外贸区域的集中化趋势下,我国形成了外贸区域行业集群,在其自身经济、技术、人员素质、市场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的带动下,区域外贸正不断由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我国外贸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种极具外向型特征的区域经济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规模,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一旦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较为不利的因素,经济的就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不利于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外贸内部区域空间表现出来的扩散特点,有助于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中部、西部地区,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国逐渐扩大的地区收入差距。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扩散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和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不可避免会占用中、西部地区的越来越少的土地资源,会加剧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在我国三大地区表现出来的增长率和增长趋势的差异,反映了我国外贸行业在三大地区的力量对比,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由外需拉动,东部地区外贸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即使增长的趋势在放缓,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升力。虽然中、西部地区有很高的潜在增长能力,但是要发展为实实在在的增长能力,具有东部地区一样外贸实力和水平尚需时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部地区外贸的发展将会有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充分认识到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优化。笔者将基于此进一步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贡生.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及其走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8(2).

[2]程启智,汪剑平.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