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实用13篇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1

0083-01

数感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数和运算的敏锐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是有意识地对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数学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那么,怎样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的一些策略着手。

一、关注生活体验,萌发数感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将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引入课堂中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生在经历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中,能激发主动的学习状态,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使他们不断积累对数的感悟能力。

例如,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距离时,往往无法把握米、千米等单位。于是笔者让学生量一量讲台,让他们知道1米的长度刚好有讲台那么长,然后再让他们到操场上跑一跑100米、1000米,切身感受一下100米、1000米的距离。学生在形成了直观的感觉后,再让他们说一说生活中这些距离的实际存在。再比如学习重量单位,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掂量掂量实物的重量;学习时间单位,让他们说一说大概的时间长短等。通过这样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在自己身边的事物中直观地学到数学知识,学会用数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数感。

二、引导动手操作,发展数感

新课改倡导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动手实践的活动中,他们能将学习真正地变为自己的需要,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的效率。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师要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创造可行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做数学”,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主动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不断发展数感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亿有多大》时,为了让学生能形成较直观的感觉,笔者让学生进行了以下的实践活动:请同学量一量自己的肩宽大概有多少?学生拿出直尺量,大概有40厘米。接着请10位同学上台肩并肩紧紧地挨着排成队,这样10个学生排成的队伍就是4米。那么1亿个小朋友这样紧紧地挨在一起有多长呢?你们能设想一下吗?有学生说,肯定可以排到北京了,有的说,可以排到美国了。于是笔者引导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是4万千米,那么4万千米有多长呢?如果绕地球赤道刚好一圈。学生对于这样的结果都感到非常吃惊,然后对1亿的数字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得了有趣的数学学习,在直观的感受中提高了对数的把握。

三、结合估算教学,增强数感

在实际生活中,估算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在数学科学上,估算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为数学计算、数学问题解决确定一个大概的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创设数学估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数的驾驭能力。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不列式进行估算:假设,我班有47人,需要每人买一套数学练习资料,每套19元,大概要带多少钱?孩子们通过估算,有人说:20×50=1000,大概需要1000元。还有同学说:47人估算为50人,19元估算为20元,能很快得出1000元,然后去掉多出的3人需60元左右,因此我认为只需带大概950元就够了。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交流,不断提高了估算的准确度,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从而增强数感。

四、设计问题解决,提升数感

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问题不断得以解决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构建、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学生的数感是伴随着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而不断提升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探究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的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2

一、在现实生活中获取数感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因此数学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地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在自主探索中体验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具体形象、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比如,教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第1个“捆一捆 填一填”时,让学生数出12根小棒,学生数数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生活积累、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个体差异,学生数的方式也各自不同。教师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数法,在生动活泼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把10根捆成一捆”再数的方法的优越性,也体验了“10个一是1个十”这一知识生成的过程,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在合作学习中交流数感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数感的有效形式,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展示自我,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得到了培养。而且,在交流合作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自由、充分地交流,思维迸发出强烈的火花,数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估算反映了人们对实际情境中数及其大小范围的理解和把握水平,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让他们猜一猜班上同学的高矮,然后再让学生上台比一比;说一说比13大,比20小的数有哪些等,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估计、大约、略小于、远大于、接近于、在之间等术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形成数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在练习运用中升华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

1.及时练习

特别是在新授课中,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达到融会贯通。

2.重视口算训练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3

二、注重操作、引导分析、培养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各种探索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如教《百以内数的认识》

1.估一估。出示一叠纸,让学生估一估这叠纸有多少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数出10张纸并放在旁边,学生观察一小叠与一大叠数量是多少?

师:现在谁能更准确地估一估这叠纸有多少张?

师:哪位同学估计得比较准确呢?(指名学生上台数,其他同学跟着一起数。

接着同桌合作一起数小棒(一人数,一人评判,两人交换进行,然后展示数的过程)

生①:我是一根一根数的1、2、3、……100根

生②:我是五根五根数的五、十、十五、二十……一百,一共有100根。

生③:我是十根十根数的:10根放一堆,再数10根放一堆,10、20、20……100。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理由。(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数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

2.圈一圈、拨一拨。打开课本(课本中有人物头像和点子图)大家想想几个几地圈比较好?(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展示数数方法)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53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名演示。引导学生53是由5个十和3个一组成。)

数感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学生对物体实际数量的感知。“估一估”教学中,展示了学生对数量的原有感知水平,从他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原有数感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教师引导学生数10张纸并放在一旁,通过观察、比较帮助他们建立一大叠纸与一小叠(10张纸)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进行估计。数一数验证估计的结果,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实际数量与感知数量的联系。最后通过学生合作数小棒,引导学生概括出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有10个十。这样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数数的过程,从而加强了对数的感知,建立了数的概念,有利于发展数感。

圈一圈,遵循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实际过渡到点子图,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数数比较快,让学生在不同的数数方法中对十进制原理有初步体会,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学生在“拨一拨”操作的基础上体会到“十”和“一”分别表示不同的计算单位,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感受个位与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不同,深化数概念的认识。

三、加强估算、注重交流、发展数感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会遇到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可以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计,估算是发展数感的有效途径。如:估计一定空间的人数,一段距离的长度,一个房间的面积,一定款项可购的货物数等。如:教学《数学与购物》下面是淘气一家昨日去超市的购物账单:果汁16元,火腿肠13元,蔬菜8元,洗发水23元,洗衣粉6元,牙膏3元。

师:你能用数学知识估计哪些生活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估算出购物的价钱一定超过40元,因为利用去尾法把个位上的数去掉,再把最高位加起来10+10+20=40

生2:我估计妈妈带100元钱够吗?

生3:够,因为利用进一法,16≈20,13≈20,8≈10,23≈30,6≈10,3≈10,刚好100元,

生4:估计这次大约花了多少钱?

生5:利用四舍五入法

生6:利用凑十法估算:16+23≈40元 13+8≈20元

6+3≈10元 40+20+10=70元

对于这些方法,教师应加以鼓励,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机会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思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估算习惯,使学生在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4

小学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对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单位容易理解与把握,但是,对比较大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单位难以理解,如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很多教师在教学“千米”这个教学单位时,往往采取的是讲解、打比方的策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小学生对这个概念把握不准确。教学时,一位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运动会100米短跑比赛吗?谁来说一说100米大概有多长?”学生结合实际说了100米的长度,有的学生建议到操场上看一看。接着,教师追问:“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学生结合刚才的情境说1千米就是10个100米的距离,大约就是绕操场跑两圈。教师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其他例子来说一说1千米的长度,有的学生说自己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有的同学说爸爸开车时速是60迈,一分钟刚好开1千米……这样,学生对“千米”的概念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在自己身边事物中直观地学到数学知识,学会用数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问题,萌发数感。

二、在动手操作中发展数感

动手操作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做数学的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主动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不断发展数感能力。

例如教学《同数连加》一课,教学伊始教师给学生设计了数糖果的操作活动。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准备了20颗棋子代替糖果来数,对于这20颗棋子,有的学生是一颗一颗数,数了20次,有的学生是2颗2颗数,数了10次,有的学生是4颗4颗数,数了5次,有的学生是5颗5颗数,数了4次,有的学生是10颗10颗数,数了2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数棋子的过程来写加法算式,这样,学生很轻松地写出2+2+2+2+2+2+2+2+2+2=20;4+4+4+4+4=20;5+5+5+5=20;10+10=20。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再结合数的过程与写的算式说一说每次数的颗数与数的次数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很容易发现每次数的颗数越少,数的次数就越多,每次数的颗数越多,数的次数就越少。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了数感,而且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训练。

小学生天生好动,以上案例中,教师正是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他们数感的发展。

三、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数感

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感是伴随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而不断提升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问题探究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应用数的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5

一、数出来的数感

从婴儿到幼儿,他们的数概念逐渐发展,并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计数有助于儿童理解数量,理解最后数出的数代表了整个物群的数量是一个关键的基本概念。数感是对“1”指1个具体的事物,“2”指2个具体的事物等的理解。在小学一年级阶段,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去数数,不仅仅是说会从1数到100,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有些特殊的数“5”、“10”等与其他数的关系与位置。在数的过程中,可以从小到大数,也可以从大到小数,可以二个二个地数,三个三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如教学100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数黄豆,先数出十粒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里,然后再数100粒黄豆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内(板书:10个十是一百),让学生观察10粒黄豆与100粒黄豆有多少,再用手掂,从而体会一下10粒与100粒黄豆的重量,强化学生头脑中对于10和100的感受与认识,从而建立10与100的数感。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来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来让学生认识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因而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机智。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去探索数的关系而避免枯燥的记忆,同时让学生感悟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摆出来的数感

实际操作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地选择一些实物让学生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7+8=?”时,一般的教学是把7分成2和5,然后2+8=10,10+5=15。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他们学过数的分解,但他们可能会想到7也可以分成1和6、3和4。这时可以让他们同桌两个人分别拿7根、8根小棒,数一数他们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并要求达到10根小棒就要捆成一捆。这样他们无论是先数7根还是8根,都达不到10根,那么就要从另一个人手里拿来3根或2根,捆成一捆得到10根,再加上剩下的小棒就得到一共有15根小棒。在实际操作过后,再来教学口算7+8=15的“凑十法”原理,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因为活动让学生对于口算的算理得到了强化与提升,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利用学生的直觉与推理的结果来指导学生个体的判断与行动。

三、估出来的数感

课程标准加大了估算的教学分量,这是因为估算形成的“数感”对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数量关系进行合情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算教学对于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养成,对于提高他们观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数的直觉,让他们学着用定量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他们的数感。估算有感知估算和概念估算两种,在小学阶段的估算主要以概念估算为主。感知估算被认为是计数和基数(cardinality)(理解最后说出的数是物群的总数)的基础。

如,第一叠纸有200张,估一下第二叠纸有多少张?这里就要求学生首先把第一叠纸的厚度作为一个基数,然后从第二叠纸中找找看看有几个这样的基数,再通过口算估出得数。再如下图,连云港到徐州的铁路长223千米,估一估徐州到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学生必须先比较两条线的长短,以徐州到连云港的那条线为基数,来判断徐州到南京的那条线是第一条线的几倍,从而计算出从徐州到南京的铁路大约有多少千米。

四、画出来的数感

画图对于学生而言具有直观性,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通过画图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直观形象,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如教学“倍”的时候,“(1)小明有10本课外书,小红的课外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小红有多少本课外书?(2)小红有10本课外书,小红的课外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小明有多少本课外书?(3)小明和小红一共有30本课外书,小红的课外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小明有多少本课外书?学生一下子看到这三题,理解起来一定十分困难,此时就可用线段图(也可以是三角形、圆等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

以上三个图形似乎相同,但给的条件与问题却不尽相同,当线段图画好后,学生会仔细观察以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样就把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了。学生对于个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更为深刻。这种用数量、数形结合的方法去刻画他们熟悉的事物,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6

1.把数的概念教学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情景中,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理解数的标志是能把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即把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的生活情景中。因此在进行数的认识教学时应该把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运用数。如低年级10以内数的认识,要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在认识1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究竟是什么,1表示的数到底有多少。在这些基础上理解2、3、4……随着数的增大,要让学生体会到大的感觉,比如让学生拎一拎1千克和5千克、10千克的重物……。再比如在教学万以内数时,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电器商城,了解电器的各类价钱,然后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样对于数逐步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如在教学面积时,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2.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我们知道数学是枯燥的,枯燥的数的比较更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字比较和现实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并通过饶有趣味的游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猜测、尝试、合作、实践、创新等能力。能够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孩子,让全体学生全面的投身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来,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比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大家高兴吗?(生齐答:高兴)在后面还有110多位老师在听我们的课呢,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现的更出色。(生:哇!回头看)那你们说110这个数是大还是小呢?

生1:我觉得大,你看咱们班才30多人,那110比我们班的人数多多了呀。

生2:我觉得小,咱们学校有300多人呢,110算不了什么!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110是大还是小要看它和谁比,和30比起来当然大了,如果要是和300或是3000比起来,可就小多了,所以110自己不能说大还是小。

师:说得好,看来一个数我们不能准确说出是大还是小,需要两个数相比较。

于是进入课堂教学。让我们一起走进电器城,来看看商品,比比价格。

这样,枯燥的数学问题就在学生的比较与争论中不知不觉理解和掌握了。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如果我们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并把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就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比如一个邮政编码就可以了解到具体的什么地方,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一个号码隐藏了许多的信息,因此要让学生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我们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都给学生编学号,其实这个学号应该让学生自己编写,年级、班级、排号、座号,这样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如四年级2班第一组第6位同学可编号为4216。学生通过自己编号,不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7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过程。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通过观察,学生能从数实物到认识数,由具体到抽象,初步建立数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发展年幼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发展他看见和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

如理解“0”的意义时,可以在盘子里先放3个苹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拿出,边拿边说出盘子里还剩的个数,当全部拿出来后,没有了,就用“0”表示;接着拿出尺,找到“0”,直观感受0作为起点的意义;还可以让学生从温度计上找到0,了解它表示0摄氏度的意义。通过观察,学生获得的表象就比较深刻,在不经意间已产生了数感。

二、动手实践——寻找数感

小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有助于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和认识数。例如,教学11~20各数时,让学生抓一把小棒后判断有多少根。学生一下子看不出来,后来通过自己数,体会到满十根时扎成一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有多少根了。这样既认识了个位、十位的意义,又加深了对“满十进一”的计数法则的印象。

又如,教学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时,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量一下大拇指指甲的大小,知道1平方厘米大约有多大;量一下教室里开关盒的大小,感受1平方分米有多大;在1平方米大的地板上,数一数可以站多少位同学,体会1平方米的大小。虽然结果不是很精确,但这种动手做数学的效果远比说数学好得多,有助于学生找到数感,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相互交流——丰富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都带有自己鲜明的生活痕迹,反映了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自由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比如,认识了数后,我给出一道按规律填数的题目:“( )( )60( )( )”。题目出来以后,我首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解答这道题时,只要学生给出一个答案,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我就及时给予肯定。下面就是学生的一些答案:

(一)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1.1个1个地数:(58)(59)60(61)(62)

2.2个2个地数:(56)(58)60(62)(64)

3.5个5个地数:(50)(55)60(65)(70)

4.10个10个地数:(40)(50)60(70)(80)

(二)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

1.1个1个地数:(62)(61)60(59)(58)

2.2个2个地数:(64)(62)60(58)(56)

3.5个5个地数:(70)(65)60(55)(50)

4.10个10个地数:(80)(70)60 (50)(40)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加强。

四、亲身体验——增强数感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十分乐意参加实践活动,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自然地从1数到60,或是规定一分钟内写字,从中体会一分钟有多长;一小时有多长呢?就让学生用一节课加上两头的课间休息来体会。又如教学 “克、千克”时,我让学生看看、称称,再用手掂量掂量,一克的物体如一粒纽扣、一个贰分的硬币等;一千克的物体如两袋食盐,两瓶矿泉水等。又如在认识长度单位“米”时,可以请学生伸开双臂,量量两手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测量教室的长或宽,到操场上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的距离;认识千米时,到操场上感知1千米要走多久,1千米大概有多长。

这样不光学生获得的感受鲜明、深刻,而且他们还体会到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体验经历,本身就体现了一定的数学活动水平,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要求。

五、联系生活——发展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毋庸置疑,数感也来源于生活。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将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

1.创设虚拟情境,体验大数

有些数字比较大,凭空难以感知,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到了一个剧院里,让学生估计一下剧院里能坐多少人,再创设一个类似剧院的虚拟情境,如全校师生集中开会,试想一下全校师生的人数,把全校师生的人数相应地增多或减少多少才可以坐满剧院。又如一万小时有多长?恐怕小学生答不上来,但换成一年再多二个月,学生就会回忆起自己一年多的经历,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一幕幕情景浮现在眼前,所得的感受就要真切得多了。

2.依据现实,比较推理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都可以根据已知的现实,推理出别的事物。如旗杆有多高?不妨比较一下旁边的大楼;孩子的爸爸、妈妈年龄有多大?只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便可大致推算得出;依据一把糖的粒数,可以估计到一把花生米大致的粒数;等等。

3.联系现实,理解分数和负数

例如一个西瓜,切成几份吃就出现了分数;联系温度计上的刻度,0下几摄氏度就要用负数来表示,生活中出现到的负数还有诸如买东西欠了钱,工厂某月份出现了亏损;等等。这些难以理解的数放到了生活中,就比较形象、具体,学生自然就容易感知了。

六、猜想、反思——锤炼数感

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先对有关问题作粗略地估计,判断是否可行,然后再做。如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大约要带几十元?猜猜年龄、猜猜数字等。既然是估算、猜想,就难免出现误差乃至错误,这恰是促使学生自主反思的好时机。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8

1 小学数学策略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课堂上充分激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对于数学教学策略的探讨具有非凡的价值。本人总结平时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对于数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有以下三点思考:

1.1 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催化剂

教学策略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公平”和“激励”,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就是一剂催化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公平对待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不会“偏爱”任何一个。这也就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学习环境不熟悉,还未形成学习体系。采用激励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激发,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真正做到“敢想敢问、敢讲敢做”,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这就是教学策略所体现的课堂生命力的表现,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所以教学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催化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追求,采用积极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生活经验入手,采取富有挑战性、富有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1.2 教学策略的兴趣培养

兴趣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创造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生活中的小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中,教师需要不失时机地运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悟数学带来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主动地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教师应该根植于学生的兴趣,因材施教发挥学生最大的学习潜力。

1.3 教学策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保持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是教学策略的一大目标,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在课堂上表现真正自我。老师不应该表现得高高在上,应该亲近于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在提问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扬具有个性的言论。营造热烈的课堂讨论气氛,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学生喜欢老师上课板着脸,教师运用教训技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教学策略在改善师生间关系的表现。

2 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2.1 师生沟通是小学教学策略的融合剂

如上所述,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需要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来营造。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数学课堂上有许多例子通过教师把数学问题带入教学情境,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乐于与老师交流,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依赖性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各个方面的学习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特别是小学教学中“观察、测量、拼摆、画图、计算”能力的培养。让教学策略成为师生关系的磨合剂,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的趣味性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贴近生活的生活情境来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在小学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不失时机地创设趣味性的课堂问答,让学生对学习情景感兴趣,也能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新课程大纲中对趣味性教学策略有新的要求,对于每一个具有差异性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趣味性教学方法有很多,包括:课堂竞赛、问答竞猜等等,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趣味性是前提条件。

2.3 增加课堂师生的互动

上述两点: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主要的策略就是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小学数学相比其他课程显得更为枯燥,学生也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要给每一个学生平等、公平的机会,教师试着应“偏爱”学困生,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表扬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适时的课堂互动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和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源就在这里。课堂教学是一项需要交流的认知活动,没有交流,学生就无法提起学习精神,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

3 结束语

教学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这是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才是目的,这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有很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探索过程。新课程教育着力于研究素质教育问题,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适时地在课堂运用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效改善小学数学繁难、枯燥乏味等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这也是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的目的。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9

二、优化教学策略,为培养学习兴趣畅通渠道

教学策略是教师让学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多元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迅速牢固地掌握并自如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教师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教学策略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密切结合实际学情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多元有效的教学策略富有成效地学习数学。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时候,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中每小组各个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较为准确地总结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教学策略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畅通了渠道。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10

一、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和必要性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估算教学有效地进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估算的作用魅力。激发学生对估算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达到培养估算习惯,提高估算的意识与素养。

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估算时,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光头强去超市买东西,带去50元,他买了两条纯棉高级毛巾,每条15.1元;又买了一桶油,用了12.1元,他还想买一个汉堡,大些的每个13.5元,小些的每个7.5元。请你帮光头强估算一下,她带去的钱够不够买一只小汉堡?能不能买大汉堡?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种数学问题比比皆是,估算的价值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实际上,这类问题需要判断光头强带的50元钱和这三种商品的价格总和的大小关系:倘若把三种商品的价格都估大,总和比50小,那么就能判断这三种商品的价格总和不到50元。倘若把三种商品的价格都估小,总和比50大,那么就能判断这三种商品的价格总和超过50元。反过来,倘若把三种商品都估大,总和比50大,我们就无法判断出这三种商品的价格总和与50元的大小关系。倘若把三种商品的价格都估小,总和比50小,同样也无法判断出三种商品的价格总和与50元的大小关系。

所以,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估算策略的渗透。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觉养成估算的意识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际的购物情景:

林老师买了五种商品,单价分别是:一副羽毛球拍98元,乒乓球拍36元,一个篮球79元,足球41元,排球33元。然后提问:下面哪种情况下,估算比精算更合适?

A.林老师考虑300元钱够不够时;

B.收银员将各种商品的单价输入收款机时;

C.林老师要付多少钱时。

一般情况下,学生看到前面半个题目就会立即进行精确计算,而老师设计此情境的高明之处在于: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也比直接让学生“估算买这五种商品大约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来得巧妙和有效。教师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辨析,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情况要估算,什么情况要精算。”真正感受到估算的优越性,养成主动估算的意识。

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要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估算技巧,养成主动估算的习惯,就要让估算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估算意识,运用估算方法,灵活地进行估算,逐步养成估算习惯。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精心设计估算练习,让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懂得估算策略最优化。

例如,第五册数学“多位数乘以一位数”中的例7:

三(1)班有29人参观航模展,每张门票8元,带250元钱买门票够吗?

生1:直接算29×8=232(元)

323

生2:29接近30,可以估一估29×8大约得多少。

29×8≈240(元)

240

生3:因为30×8=240.29×8

教师把例题拓展为:如果91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800元够吗?这样鼓励学生应用知识大胆估算,并在充分交流、分析算理的过程中提高对估算方法的辨别力,不仅使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化,学生的估算习惯也得到培养。

学生的估算习惯的培养,重在对学生的估算意识的培养,合理估算,形成估算技能,优化估算策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理解《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教学契机,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事例,为学生搭建估算平台,帮助学生能会分析判断,能不能估算?如何估算?用什么策略估算解决问题等估算意识。

总而言之,估算意识及策略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钻研教材、“吃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估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数感等方面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估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积累、培养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情境,提供估算机会。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11

0084-02

估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让估算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呢?这些问题常常让我们一线老师感到困惑。2014年3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人教社的录像课拍摄活动,执教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估算解决问题》。回顾这节课,在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帮助下,笔者对估算教学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感悟颇多,现摘录一二与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教学实践】

(一)课前的思考

《用估算解决问题》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这一内容在旧版教材中,安排在了二年级下册。

通过两版教材对比,笔者发现它们都是以生活情境来引入问题,但旧版教材是明确提出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三、第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水瓶?”并通过将学生不同的估算策略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方法的多样性以及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而新版教材不仅注重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步骤,更是直接出示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能坐得下吗?”让学生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进而自觉选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由此凸显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二)实践后的思考

试教时,笔者用三年级的学生来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算出了精确的结果来判断,“除了精确计算,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又用了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且还能想出不同的估算方法。虽然在方法的对比中学生都认为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但在完成“做一做”时,大部分学生还是选择用精确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什么学生能展示出这么多种估算的方法,却不会“马上使用”?回看整个估算的学习过程,笔者发现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在进行估算,没有感受到为什么要估算,又怎么会主动用估算呢?

课后,人教社的周小川老师在评课时指出:估算教学到底要教什么?这节课并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而是要把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在学生感受估算价值的同时,掌握和发展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材学情的再认识

于是,笔者再次阅读课标,通读教材。发现在新版二年级下册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估算,掌握了把数据看成整百数进行估算。而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的计算之后,还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之前进行教学的。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面临不会精确计算的局面,自然而然就会思考“我还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优势和必要性,进而培养估算的意识。而笔者用来试教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在解决问题时就能很快地算出精确结果,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估算意识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因此笔者决定用二年级的学生再次试教。

(四)思考后的修改

经过对教材、课标的仔细研读和多次修改教学预案后,笔者对这节课的编写意图和学生学习的意义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重新确立了教学目标,并把教学重点定位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能力,体会估算的价值。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估算意识,使估算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内在需求,而不只是在完成老师的指令?南宁市教科所的老师建议笔者尝试以下的教学策略:创设一系列生活化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和估算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以估算为策略,尝试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时不必要算出精确结果,用估算的方法就能很快地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算法间的异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估算经验,逐渐养成估算意识,变“不愿估算”为“喜欢估算”。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

(一)修改后的实践

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笔者在教材“看电影”情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射击比赛”“购物”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把数据看成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进而体验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学片段一:唤醒估算经验

教材中关于估算的教学内容是间隔的,学生虽然学过将数据看成整百数的估算,但长时间不用,尽管学生仍然掌握估算的技能,但自主运用的意识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唤醒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激发学生潜在的估算意识?笔者通过“射击闯关”游戏来唤起学生对估算的记忆:“只要打出的成绩超过规定的分数就能过关。比一比,哪位小裁判判断得又准又快!”这样的教学不仅为新课教学作好了铺垫,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估算兴趣,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快又简便”。

2.教学片段二:诱发估算意识

二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因此在解决新课内容“看电影”问题时,感到数据太大,精确计算比较难把握,自然就产生了估算的需求,摆脱精算的思维定势。接下来笔者并不急于让学生找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推理,充分理解估算的合理性,经历估算的过程,加深对估算的理解,这里的“慢”也正是为了学生不久之后感受估算的“快”和“好”埋下伏笔。再通过把看成整百数和看成几百几十数这两种估算方法的辨析、对比,渗透“看成整百数不能解决,就要看成几百几十数”这一估算策略,积累估算的经验,发展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最后通过估算与精算对比,使学生二次体会估算的“又快又简便”,渗透“有时不必要算出精确结果,用估算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再次凸显估算的优势和价值。

3.教学片段三:发展估算意识

接着,笔者再次将估算置于解决问题的背景下,拓展看电影的情境:“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和226名团员,同时看电影能坐得下吗?”继续丰富学生对估算必要性和价值的体验,在切实掌握“看成几百几十数”的估算方法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一环节,学生先判断,再独立解答,在练习纸上展示自己估算思维的过程。然后笔者呈现学生典型的估算策略,组织全班汇报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一次意识到“估算”和“精算”是两种同等地位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渐感受到估算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为学生将估算内化成自觉行为再描上浓重的一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

在购物环节练习中,通过学生的汇报:“估算不用算个位上的数,比较简便”“估算算的是整百加整百,或者是几百几十的,很好算”,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已经成功地从“要我估”转变为“我要估”,懂得主动调用估算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具备了将估算主动运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这些改变,是基于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素材丰富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对估算的价值有了较为鲜明的体验和感受,估算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二)实践后的再思考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欣喜地看到,“估算”作为与“精算”平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已深深烙进学生的脑海中,对估算的优越性、学习的意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这一教学目标。在完成做一做“旅行社看电影”时,学生虽然已经能自主运用估算来进行判断,但从学生在练习纸上呈现估算策略来看,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的估算策略更为合理。大部分学生呈现的是以下策略:

这个情况是笔者没有预料到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因此在全班汇报时,只选择展示更为合理的估算策略让学生进行汇报。在后面的购物情境中“500元够吗?”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看成整百数的估算时就已经涉及“估大”还是“估小”的估算策略了,而且在“射击”游戏第三关,学生也很明确地知道把465和488看成500来判断。学生暴露的这些估算思维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学生不能把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这一经验顺利迁移到看成几百几十的估算中?

教师的“教”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大部分学生没有提升,教师就一定要从“教”上找原因。学生的反馈让笔者认识到这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把数据“估大”还是“估小”的选择上,这也是学生学习估算的难点。这一难点,虽然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估算时已有涉及,但由于学生只学习过看成整百数的估算,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估算策略的感受还比较浅,且学习间隔的时间较长,学生有所淡忘,同时还受到数据增大、计算变难干扰的影响。

课堂上该如何抓住自然生成来增加学生对合理选择估算策略的感受?教师如何处理和评价学生的多种估算方法?第二阶段的试教后,南宁市教科所的专家老师提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估算思维,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估算方法的优劣,进行二次反思和调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估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策略,积累估算经验。

【第三阶段教学实践】

根据以上建议,在第三阶段的实践中笔者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完成做一做“旅行社看电影”时,呈现学生典型估算策略,并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下面两种方法:

“把190和226都看小了,这样能确定196+226一定小于441吗?”“那解决这个问题,估大好还是估小好呢?”通过这样交流、辨析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虽然估算方法有多种,但在解决问题时要合理选择估算的策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这一感受,笔者再让学生对解决“希望小学看电影”和“旅行社看电影”这两个问题的方法进行对比,渗透灵活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加估算体验的同时,再一次感受估算的价值。从最后增加的“小猫钓鱼”的练习环节中看出,学生经过多次的体会和感悟,学会了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的估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12

二、巧设认知冲突,唤醒策略意识

笔者以为,运用某种“策略”是一种潜在意识,尤其是当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情境,在头脑中出现强烈的认知冲突时,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并产生达成新的平衡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失衡”状态会激发学生调动自己潜在的策略储备,唤醒相应的策略意识,提取相应的策略经验。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画图策略”时,出示例1后,让学生理解题意后,我启发学生思考:这道题和过去学习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有什么不同?你能直接求出答案吗?此时,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即光看文字叙述并不能理解题意。在认知冲突的促发下,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呢?此时,由于认知冲突的设置,学生的策略意识已被唤醒,产生了迫切的画图需要,而认知冲突激发下的策略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是刻骨铭心的。

三、反复感悟体验,内化策略意识

研究表明,策略意识是否强烈,与学生对策略的认同感密切相关,学生对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悟和体验越深,对策略的认同感就越强,自主萌发策略意识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在策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后,进行追问和反思,引导学生对运用策略的优越性、便捷性进行充分地、反复地感悟和体验。如在教学“替换策略”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层次的感悟和体验:一是在学生学习运用策略解决“倍数关系”的例题后,进行追问,为什么要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理解策略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引导思考,运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好处,让学生充分感悟、体验运用策略的优越性;三是在解决“相差关系”的练一练后,再次进行深层次的追问,这两种关系问题的解决,它们有怎样的相同点,而学生也在不断地感悟和体验中,对策略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越发深刻,策略意识得以内化。

四、挖掘“策略”因素,强化策略意识

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篇13

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建立清晰、稳定的认知结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能力的培养将无法落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长期地、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如在概念教学中,使学生清楚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数学概念,学习初步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实的情境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使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习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要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全过程。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利用生活素材提出数学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在《6、5、4、3、2加几》和《十几减6、5、4、3、2》两课中依次安排了生活味很浓的素材。前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采蘑菇,蓝蘑菇有6个,红蘑菇有5个,一共有多少个?后一课解决的问题是:小白兔一共采了11个蓝蘑菇和灰蘑菇。(1)蓝蘑菇有5个,灰蘑菇有多少个?(2)灰蘑菇有6个,蓝蘑菇有多少个?问题情境的素材是现实的、连贯的,有助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问题的数学意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问题情境创设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有限,所以生活经验必成为其学习数学的伴侣,这是因为生活中本来就充满着数学问题,许多问题就发生或潜藏在孩子们的身边,作为教师只是思考怎样将这些问题经过组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想解决的内驱力。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如在教学“折扣”知识之后,我就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景,俩件同样30元的商品,甲超市打九折出售,乙超市买四送一出售,让学生选择最划算的购物方案。学生通过计算选出最优惠的方案,并懂得了买东西要货比三家,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次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物,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好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人们长期解决问题经验的总结,它对于解决特定问题很有效。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多种多样。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问题的形式采用恰当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目标建立起联系。任何类型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而解决问题策略的作用,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地应用起来。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会随着对解决问题目标的期望和问题的难易成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当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地选择和调整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