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实用13篇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1

一、文化自信的来源

(一)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本身特有的优良文化传统持有的自豪感的肯定,是区别区其它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标识。然而,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历史遗留的优良传统价值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精神依托的自我肯定。实践证明,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注定没有希望,更谈不上振兴。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光辉灿烂着华夏,四大发明的美誉辉映着中华。大凡炎黄子孙都会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当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更需要挖掘、传承民族文化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要坚守传统、融通中外,更要面向未来。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进一步坚定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从而提振全国人民的精气神,为民族复兴和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二)文化自信源自于成功的实践和继续前进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并始终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先前精神文明、思想品德价值为基点,大力发扬能够增强人们信念,增强有得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走向富强、文明的社会文化体系。文化自信出自己于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具体为现实性与理想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并成为实现富民强国伟大中国梦和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三)文化自信源自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个政党或一个国家的建立后,都要面临道路、理论和制度选择,正确与否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做到少走或不走弯路,考验着执政党的智慧和能力。那么智慧和能力哪里来?既需要不断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更需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和中国精神。也就是说要源自文化、扎根文化,弘扬文化。用优秀的文化涵养中国的精气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划浆开大船,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大干快上奔小康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动力。

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增强文化自信,是对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是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持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也就是对自己文化能“看得起、不自大、善梳理”。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更应该“不忘本、不忘根”。尤其是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所形成得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精神,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也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二)增强文化自信,是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我国文化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经无数次的磨难与波折,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经历系系相关。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宽广的胸怀与坚强的毅力,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文化才使我国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存在奠定了基础。有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底蕴,很多国家都借鉴我国的文化来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对世界各国的精神文明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扩散作用。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受外敌侵略所受的创伤尚未痊愈,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与外国先进文化交流的同时,正是因为了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增强了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自信,这就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对发展生产生活就有了动力,更有精力把我国传统的异域文化发扬光大 ,这同样也是由于我国借鉴了西方文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的成果。在这样一个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我国文化传播和创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华文化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人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决定了文化的世界化走向,而且也使得市场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全球化是不仅能够消解多元化文化差异,还能增加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认知①。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境遇下,只有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增强自我价值主导性;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精神生活归属感; 批判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精神生活内涵; 增强文化甄别能力和消费能力,提升精神生活主体价值等可能路径,才能使人走出多元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②

三、增强文化自信的方法与途径

(一)融合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

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能否交流,有无共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的 “共存论”就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和主张。米勒批判了亨廷顿的文明敌对论,强调了不同文化可以共存与对话,提倡世界的和平只有在对各种文化持包容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诚然,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文化有差异性,也有共性,但共存之中必然有冲突、冲突中也很可能会有着相同的方面,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体现。如果能将亨廷顿和米勒的观点看作同一命题的合题,这会对我国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宝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即要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避免用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来对待外国文化。

(二)着眼将来,加强文化创新

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从创新中汲取养分,不断推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这是实现文化与时俱进、实现文化和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化创新逐渐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方便、更加广泛,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几个方面:首先,文化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学说,是指引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指南,要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个指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文化创新应该坚持正确的方向,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这样才能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注意好文化安全问题。其次,文化创新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即要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精神文化领域之中。最后,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优良基因。文化是一种民族悠久历史的精神积淀,没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没有价值的文化,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不会有任何意义。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突破,根据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灵活地转变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中华文化特有的基因和个性,从而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文化创新,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

(三)加强对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③的理解

十以后,在不少场合都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他也讲到了文化自信。但真正第一次把四个自信并齐的,是今年6月29号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1.更基础――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更基础?因为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更广泛――文化自信渗透在“三个自信”之中

文化自信更广泛。文化可以深入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有特定的存在空间。比如说,道路自信讲的是路径,理论自信讲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3.更深厚――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将影响深远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自信能够变得更深厚原因是文化自信源于人们对自我的认识水平有一个更高一层的准确定位,这也是每个人能够顺利地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这样的文化自信一旦融于内心,这势必会让人的精力与顽强的精神充满活力。

四、结语

文化自信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充满信心,只有自信的民族、自信的国家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我们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和战争面前向来以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示人,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这些我们的民族精神亦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能扩大国际影响力。韩国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大力输出自己文化,其采用影视输出的做法取得了较大成功,前几年的《来自星星的你》以及今年的《太阳的后裔》在全球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韩国的成功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因为有了自信才敢向其他国家输入自己的文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向韩国学习,勇于向海外输出我们自己优秀的文化,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自信能增强民族向心力。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信心的民族犹于一盘散沙,经不起灾难的考验,因为他们没有精神的支撑、文化的支撑。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充满自信,在对外交流中处处充满优越感,能极大程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

注释:

①任淑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长白学刊》,2013年,第3期。

②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

③:《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讨班的开班讲话》,新华网,2013年1月5日。

参考文献: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发展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这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是党中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就是要引领文化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肩负起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时代使命。

1 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功效”,两者具有相通性。文化的本质在于精神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塑造,两者是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化自觉,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世界文明视域下,在对本民族文化价值深刻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新向度。一方面,从文化自觉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来说,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达到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直接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的自觉性,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可性、接受性和自信性。[1]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文化自觉的影响来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正在于培育现代人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正确认知和评价本民族文化,辩证对待外来文化,科学应对当代文化领域方面的挑战。两者内在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内容的同根性

民族文化是二者共同的文化来源。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承社会主义主流先进文化,提升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建国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思想新风尚。他们都扎根于民族文化而生。

1.2功能的共通性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旨在“以文化人”,引导人们用文化的眼光认识世界、把握世界,提升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以德育人”,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有目的地塑造规定性的人,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等。不论是“以文化人”,还是“以德育人”,两者的共同指向都是“人”;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

育,“化人”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活动,“育人”的过程也是“化人”的过程。

1.3内涵的差异性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着差异性。前者具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一切的文明成果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包括范围更广泛。而后者主要在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另外,前者侧重于隐性渗透、熏陶和影响,阶级性和政党性不明显,重在提升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而后者则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政党性特征,重在人的精神性,是一种更具针对性,更加系统化的文化育人活动。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高校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是一个文化交融共生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提高文化效能,引导人们在多元文化中“寻根”,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能够帮助广大师生亲密接触民族文化精髓,提升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文化强国提供不竭动力,使他们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建设者和践行者,成为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

2.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地位是首要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主流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位置。在当今多元文化环境下,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消费文化、宗教文化等亚文化不断冲击主流文化,主义产主义的反动文化也在不断的侵蚀、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少数大学生因经受不住西方价值观念的诱惑,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情绪。这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重的信仰危机。它是多元文化冲突的结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一环的反映。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

2.2优秀文化融合共生是指导原则

优秀文化融合共生是大学实现文化价值的立身之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文化教育的指导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构建大文化教育平台,拓宽文化视野、钩沉文化历史,在文化碰撞中增强广大师生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确保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同时,努力培养既有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又具备有容乃大的文化情怀和独特犀利的文化眼光,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文化选择的大学生。

首先,要整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文化基础,也是文化自觉自信的来源。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却显得有些无力。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但要注意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针对青少年中出现的对祖国忠诚、对父母孝敬、对师长尊重等意识日趋淡化等现象,应赋予忠君报国、孝敬父母等这些曾经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对大学生实施忠诚、孝顺、诚信等优良传统的教育。[2]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载物、道并行而不相悖等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帮助大学生择善而从,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

其次,要正视西方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文化,使他们既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又能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鉴赏和文化创新的能力。为此,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大学生能够对西方文化进行理性地批判与吸收。任何文化都有其精华所在,教育大学生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西方文化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秀成果,并使他们懂得西方文化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更需要我们去学习,从而帮助大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一切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科学知识。在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社会转型期,面临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冲突,大学生必须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华,摆脱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腐朽思想的影响,从而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2.3提升文化育人内涵是主要途径

文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意识和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拓宽文化育人渠道,不断提升文化育人内涵,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政治性和文化性相融合,在文化视阈下开展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理论灌输中融入人文情怀和提升文化内涵。在教学思想上注重文化渗透,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在各种文化形态中挖掘丰富的文化精神,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在教学内容上科学设计,唤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切实突出文化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不断进行文化整合,提升思政课的文化品位,增强教学效果。[3]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景观,寓教于物,激发广大师生文化情怀。校园文化景观是传递文化精髓、彰显自身文化传统、提升广大师生文化修养和品位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大学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如道德模范事迹展、文化讲座、社会调查、社会考察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质,增长才干,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度和文化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骥.论文化自觉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2]王景云.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建设探究[J].教育探索,2008,(8).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3

中华民族?魍澄幕?源远流长。纵观其他国家,能留存到今天并依然屹立不倒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采百家之长,兼及八方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更快、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所有中华儿女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历史沉淀的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体现的时代价值也永不褪色。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广泛的世界影响,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瞩目。当前,已经有很多外国友人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吸引,投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汉语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各国人民所喜欢,当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

泱泱大国,煌煌华夏。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奋斗,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2.推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增强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在过去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影响深远。但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的核心已经过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所以在社会的发展中,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仅仅寄托于传统文化,而忽视了当代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要通过创新,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可以保留精髓,又可以和当代社会的特点相衔接,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次成为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精神源泉。

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理性的自信、客观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也从侧面决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创新。文化自信,必须要对文化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充分肯定文化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所以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要具备时代的气息,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发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最终达到增强传统文化底蕴与文化自信的目的。

3.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支撑。文化自信的形成和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凝聚全体中华民族人民的力量,增强人们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传统文化底蕴是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建立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向心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所有中华民族儿女血脉相连的纽带。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就是对民族的认可,从而产生源源不竭的动力,这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包括饮食、服饰、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好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宣传方式,也是在促进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在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成为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所以攫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要让所有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认可并热爱传统文化,并主动投身到发扬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事业中去,使得各国人民都充分领略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升中国在国家舞台上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8.7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685505.8亿元,年均增速为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5元上升到2015年的49992元①。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率达到了33.2%,居于世界首位。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高速铁路、分享经济、移动支付等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发展成就的亮丽名片,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方面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在硬实力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治运转、社会治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然指日可待。然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没有与硬实力增长保持同步,国人的文化迷茫,价值观混乱扭曲,道德失范,文化主义与文化自卑心理普遍存在,迷茫与混乱在物质条件丰裕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处理他者与我者的关系成为调整民族心态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文化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核心要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复兴,而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1]近代以来的历史境遇割裂了数千年传统文化为国人提供的文化归依和价值观归属,价值真空下,西方价值观伴随着枪炮、器物、资本、技术涌入中国,在从物质层面改造中国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对西方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社会治理以及发展水平盲目崇拜,对于中国的发展成就嗤之以鼻,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戴着有色眼镜批判。此外,更加重要的是物质丰富之后国民心态在文化上的迷失,当下社会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以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娱乐至上等已经限制了中华民族真正强起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阶段,物质的发展与超越已经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国民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与定位,因而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具备独特优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国际通用的“文化产业”概念,即文化产业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2]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服务的形态出现。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将文化产业的定义进一步完善为“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相较于2004年分类的定义,此定义外延扩大,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以及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通过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广泛性、潜移默化性和高效性三方面。文化商品的载体是大众文化,也就是普通人所喜闻乐见而非少数文化精英才能孤芳自赏的,这就决定了文化商品所承载的价值观可以触及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增强文化自信并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少数人的自信并不能上升到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是在中华文化圈影响下的每一个人的自信。在广泛性上,商品化的优势无可比拟,单纯的说教也许可以进入课堂、单位,但并不可能触及社会中每一个阶层。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即便是底层民众也有文化消费需求或者至少是消费需求,这就为文化产业将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内容触及到每一个中国人提供了前提。从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初级阶段,是不定型的感性价值判断,但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必经基础阶段。社会心理本身就具有广泛性和自发性,通过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影响社会心理的走向也是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潜移默化性是指文化产业不同于说教和灌输,往往是在不自觉中完成价值观影响。消费者之所以愿意为文化产品支付货币,在于该文化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正效用,消费者或者追求娱乐性而愿意承受其中的价值观教化,或者在娱乐和精神享受时受价值观影响而无觉,或者直接追求其中的价值观或者文化内容。在非自利动机下灌输教育的价值观很容易成为抗原而遭到接受者精神上的抗体免疫,无论受众还是价值观本身在过度免疫过程中都将背离消解本来性状。但是消费者在自利动机下消费文化产品而接受价值观就不存在排异反应,接受也不只是理性上的认可,而是在感性浸润下所激发出的情感反应和理性思索的综合,从而深入进行价值观改造,完成认知、认同、践行一系列完整过程。高效性由广泛性和潜移默化性所决定。以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将价值观以合适的载体(文化内容)所承载包装,通过市场的方式传递给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在人们不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价值观干涉,其中的关键在于市场化传播手段和价值观载体。价值观载体以多种方式出现,或者是“讲故事”的形式,或者以体验性、娱乐性、趣味性为特征,如此就遵循了普通人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过程。经验、感性、情感体验是人对事物认知的初始阶段,在媒介形态的变更下,一般而言,人们也更偏好由图像、视频、声音等所传递的信息。文化产业通过多维立体的方式拉近了大众与价值观的距离,提高了价值观影响的效率。

三、文化产业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根本价值取向

纵观世界上主要的文化产业强国,虽然在市场化程度、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存在区别,进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但都具有明确的文化产业价值取向。美国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体制机制上也没有专门设立管理文化事务的机构,但是美国的文化产品中无不包含着价值观和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与美国的国家使命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向来以向全世界普及美国价值为己任,因而文化产业也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的工具。日本与韩国的“文化立国”战略也提出了明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这也使得其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党的十报告提出在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在我国被赋予了太多使命,包括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等,[2]这也是我国文化产业存在价值取向模糊的原因之一。文化产业在节能减排、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方面的属性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内在规定,只要文化产业繁荣,这些利好自然而然就会凸显,而这些属性却不能显示文化产业最根本的价值属性。相反,这些发展目标存在将文化产业导向“唯收视率”“唯票房论”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取向的可能性,从而在社会影响和价值观导向方面进一步加重混乱。从国内外的文化产业实践,以及国内从官方到学术界的一致观点都表明文化产业不能仅仅当作产业经济的一般门类来看待,其具有广泛深远的外部性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价值,因而文化产业从定位上就应当把价值属性放在首位。西方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同,政府参与深度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这样实践的。增强文化自信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核心价值,当代文化发展繁荣入手,而文化产业恰恰在这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而,政府应当将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目标,以增强文化自信作为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所在,目标之下,文化产业体制机制的建立,机构的设置,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都要围绕着实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样的顶层设计为文化自信和文化产业都指明了方向,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也就是价值摇摆将得到根本性解决。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自信必须发挥市场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仅仅充当“守夜人”,相反,由于我国文化市场还不健全,文化产业价值还存在摇摆,因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需要更加强调政府角色。在确定了以文化自信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政府应当首先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规定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的初始参数。如韩国在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后,于1994年,文化观光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并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1998年文化立国战略提出之后,韩国政府便成立了游戏产业振兴中心、影音公司;2000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专门制订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作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相关调查研究;[3]法律方面最早制定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包括《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网络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法》《关于游戏产业振兴的法律》《关于音乐产业振兴的法律》《关于电影和录像产业振兴的法律》等。[4]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大国方略,并通过经济产业省、总务部(原邮政省)、文化科学省和内阁官房(负责各省厅间的协调机构)等机构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法律方面通过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以《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不断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内容产业专门调查会等组织为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专业的决策咨询。我国也应当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部门,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泛管理模式,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下具体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并专职负责文化产业管理。另外,还需要建立官方的文化产业咨询机构,为文化自信的目标实现提供路径、模式等专业咨询。我国目前还缺乏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因而也应当出台专门的文化产业法律,一方面从法律层面廓清文化产业发展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法律健全文化市场,以版权保护为重点,保障产品生产者的正当利益,为优质内容生产和创新提供可预期收益。从财税政策上讲,韩国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在实现“文化立国”的目标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韩国政府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设立专项基金、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实现国家战略。具体而言,政府建立了文化产业财政资金扶持机制,通过每年度的国家公共财政预算,政府公共基金投资于文化产业部门或者由官方机构(财政资金)和民间机构(非营利性资金)共同出资,经由韩国文化振兴院进行研判与评定后,给予资金不等的支援[5]。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但目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管理使用相对低效的问题,而确定了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都是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沈壮海: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之核[J].求是,2014(18).

[2]来有为、杨晓东、黄斌: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陈艳平、盛辉:从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看国家软实力的提升[J].人民论坛,2014(4).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5

但在迈入中等收入门槛以后,中国同样面临着很大挑战,以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形势。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下降,在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建设也面临着分配不均、发展失衡等问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这种滞后问题导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居民缺乏目标和自我的实现感,正确的价值观缺失,一定程度上沦为单纯为了生活甚至生存去工作的机器。而这些情况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制度自信的缺失,即对国家、民族以及社会的未来缺乏信心,从而漠视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重大问题,社会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导致信仰、道德和价值观被扭曲,甚至出现信仰缺失、不良价值观盛行的情况。这将致使来自社会传统、文化、道德层次的自我管理和激励机制缺失,一定范围内使社会丧失来自文化的深层次的稳定和优化功能。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之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改革不到位导致的。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改革没有到位以至于体制效率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下滑?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没有到位,即对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建设不到位,从而产生了一定范围内对体制认同感的下降,也使改革缺乏可持续性动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需注意两种观点与主张:一是经济决定论,认为增长就是一切,片面追求GDP增长和数量累积,认为经济增长会自动带来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并进而推动国家凝聚力的提升。二是制度决定论,认为现代社会关键是完善民主法制以及F代企业制度等,制度完善后人们的社会化激励机制就会自动建立起来,经济创新能力以及增长可持续性就可以长久保持下去。

这两种观点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是相适应的,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它们一定程度上已开始影响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长期来看,任何国家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单兵突进,它需要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其次,经济增长和制度完善并不会自动带来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人们的很多行为和创造力,事实上更多是受思想和观念支撑的,是受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层面的因素所约束和影响的。因此,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文化建设,就会导致激励机制不足和创新能力下降。同时,文化自信缺失也会导致制度自信缺乏根基,从而致使凝聚力下降、激励机制缺位,发展力不从心。

因此,在肯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中国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发展必须是双向的,既要强调经济增长和制度建设的带动作用,也要强调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对经济创新、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内在的稳定和激励作用。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一战略定位凸显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文化战略以及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通过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文化发展对经济、制度和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

文化建设是经济增长、制度完善与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和基本元素。文化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自觉意识的提升、现代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培育、发展以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为目标的相关文化产业,等等。以文化自信为支撑建设现代文化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走向强国的根本战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从文化和制度的相互关系来看,由于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制度的选择和认可,因此,文化自信实际上形成了制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支撑。文化是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文化基因决定了制度的某些基本方面。文化影响制度的发展,如果将文化因素纳入社会制度之中,则文化又是制度持久存在的机制。制度往往是在特定的文化底蕴中形成的,但当人们把一种制度模式作为思考问题的约定俗成的出发点和社会活动的判断标准的时候,制度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文化理念。因此,文化和制度的发展与变迁是互动的、互为影响因子的。文化是影响制度的形成、价值取向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制度反过来又影响着文化的性质和形态。

马克思认为文化差异对各民族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并从不同民族从事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的差别来理解和说明这种差别。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制度是组织要素,它是文化观念的凝结, 但不是文化观念本身,而是文化观念的客体化;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但不是原本自然的客体, 而是文化观念所规定的用以组织器物生产的客体。(参看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在马克思看来,文化是影响制度的深层次因素,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发展为一种文化理念。他正确地指出了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文化对于制度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背景不同影响着人们对同一制度的不同的看法,进而影响着人们对于制度的选择和变革的方式,这就带来了制度演进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发展的差别化形态。

因此,文化构成了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体系,从而对制度选择、演进与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制度的确立又强化了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文化与制度的这种相互关系,决定了文化是制度选择的一个基本前提。因此,文化自信也就成为制度能否受到认可并使人们坚定制度自信的关键。从这个方面来看,采用一种统一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不同国家的特定制度毫无意义,因为不同国家的制度选择来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西方主要国家的分权制制度基础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演进而来的,在本质上与罗马共和国和希腊城邦制历史上的“长老会”“元老会”“议会”等模式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其他区域国家大多很难建立西方国家的分权制民主。非洲、拉美和中东等地区的分权制民主最终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反而成了“民主化”的反面教材。

众所周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有其必然性。由于中国在其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没有分权制的文化传统,把西式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主观念强加于社会主义的中国事实上是背道而驰的。我们的确是要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上建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用西式民主。中国民主必然有其特色,而这种特色是由中国社会长期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所孕育的。从这一维度看,盲从于西式民主背离了我国制度与文化的社会主义取向,也不符合马克思关于制度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发展机制。

中国人民选择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的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也是制度自信的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国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其集中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与制度的相互作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失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文化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精神文化上的根基。因此,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应该建立在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

由此可见,文化是制度选择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重要前提。每个民族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社会的传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体系。这种经过自觉的文化选择的制度w系往往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契合性,因而更容易坚定人们对于这一制度的自信。

文化不仅影响制度选择和制度效率并进而通过制度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且文化还会以其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制约和激励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可以说,文化对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说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中国梦的现实基础是持续提升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而这种持续提升必须以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有力支撑。

尽管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少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最初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这种作用,尤其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由文化背景产生的对经济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效应。经济发展理论最初只是强调要素积累和制度变革的作用,它往往假设文化是中性的,即文化的背景是与生俱来的,且不会发生改变,因而文化要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后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了这个观点,文化在制度变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首先,观念、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价值体系要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行为,产生约束、控制、激励等各种效果,进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产生的。文化和制度一样对人们的行为起到重要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是社会规范的一个方面。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非认为,文化显示着“不同社会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包括行为模式,或称行为准则,即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合适的、正常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这种后天学到的行为模式是与社会中其他成员共同遵守的”。([美] 罗伯特・莫非:《文化和社会人类学》,吴玫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8年版, 第21―23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度本身就是在道德风俗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从中国近现代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制度的选择,使中国坚定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的社会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使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含的勤俭节约理念使中国以最少的外债规模换来了世界最高的资本积累率,革命文化培育的集体观念和勤劳传统使中国更易于推动工业化进程而成为世界工厂。

再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和文化软实力的不足,也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的原因之一。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时期,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现象。在一些政策层面开始表现为片面追求GDP,忽视了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共同发展的生态体系的重要性。这导致了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正确价值观引领缺位的问题。文化自觉带来的激励效应被单纯的制度效应所代替,社会创新活力下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我们一度误以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物质激励和制度建设可以解决所有管理问题。我们一度忽视了在物质激励和制度建设之外,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潜在价值。比如,新中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不仅仅是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也不仅仅是靠对劳动者实施各种物质激励,而是出于劳动人民自发或自觉地对建设国家的责任和热情,是这种责任和热情产生了巨大凝聚力。这充分体现了信仰、道德、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对于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经济条件、制度约束、物质激励不能代替责任、使命、追求等精神和文化要素的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局部出的一些问题,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受到一定影响,这与文化建设滞后、缺乏文化自信导致的社会凝聚力下降、精神文化激励机制欠缺有很大关系。要扭转这种局面,再也不能完全依赖GDP积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扩大等经济手段,也不能过于依赖企业制度、法制建设等制度层面的措施。当前,要格外重视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带来的劳动激情、创新激励和社会凝聚力。如果没有人民文化层面的觉醒和参与,单纯依赖经济要素,必将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难以解决。这也是多次强调文化自信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意义所在。可以f,在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自觉,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有着更为鲜明的体现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今,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强国竞争的重要方面,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和军事实力等一起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强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的领先地位不仅依赖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依靠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美、英等国将西方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向全世界扩散,成为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当代世界强国所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发达的物质文明,还包括其强势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这个意义来说,具有民族精神独立性的文化的丰富繁荣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强大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现代化强国首先应是一个拥有功能良好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国家。在我国,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产生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社会凝聚力。只有以现代文化价值体系作为基础才可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国家影响力并充分发挥现代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价值体系建设还可以焕发人们巨大的创新激情,产生巨大的社会创造力,使国家创新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因此,以提升文化自信、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价值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强国竞争的重要方面。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6

在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的增强,我们生活空间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整个社会正处于高速运转的信息化环境之中。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各类信息的交互性十分强大,信息的开放性较好,给人们的选择性也增强,同时,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途径众多,使得信息的非权威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各类用户的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和平等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在高职学生用户群体中,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使得他们需要适应现有的新环境,不断变革学习方式,进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容易使他们融入这样一个社会,但是目前对于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情况,各老师和相关学者所研究的方向不一、研究方法各异,使得各自的研究结论也各有千秋,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一些实际工作情况,查阅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对有关内容进行综述,希望能对高职学生、高职学生家长和高职院校教师等有一定的帮助。

一、高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的原因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谢辉2014年11月发表的文献《论现代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一文中,认为高职学生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因为当前信息化已经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的转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都是在网页上面展示出来的,不同的网页以内容为中心,互动传输信息增强,在此基础之上,新的信息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信息的交互性增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在网络Web1.0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由相关人员制作好信息,然后传播给用户,这样的过程虽然使得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困难度降低,但是由于这类信息往往受到信息者的个人因素影响,对用户主体性产生了影响,而在Web2.0时代,由于互联网是将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或者文件进行直接的相连,相关用户之间可以直接彼此进行信息的交换,这种信息交互性的增强,使高职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传播和沟通方式都有了重大转变,提升了信息的交换速度,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其主体地位得以增强。其次,是信息的开放性得到延伸,学生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利增强。在信息化水平急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社会内包含的各种网络平台之间的集成性与共通性增强,在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共享很容易实现,信息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高职学生在网络上选择的余地也上升,更加能选择符合自己发展的有效信息,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最后,则是由于信息的个性化不断彰显,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显著的发挥。当前,信息化大力发展的方向就是将僵化的信息传播转变为更加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了既可读也可写的网络,尤其是一些社交媒体的空间应用,这样的空间能够形成具有个人特性的空间,有利于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用户在互联网中不是一个被动的课题,而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主体。当前的时代,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较为突出,有着极强的创造欲望,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个性化的信息使得学生的这种创造欲望得到了培育和实践的可能,锻炼了高职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由于以上三种原因,教师谢辉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革。

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师董文明2014年7月发表的文章《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及其应对策略》一文中,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和学习策略等息息相关。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习动机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信息平台变得更加开拓,学习在学习内容过程中,效率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机由以往的仅限于自身专业领域变革成自己喜欢的领域,导致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能够在网上自然而随意的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冲动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的意志发生了变化。在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以往的身份认同使他们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并不能学到理想的知识,而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的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网络中以平凡的身份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的某一领域中,可能甚至会超越其他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的水平,因此,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学习意志发生变化,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并且不断变革自己的学习方式,摆脱传统学习方式的束缚。

二、高职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表现

在谢辉教师的论述中,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的新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之间衔接性增强,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变革后的学习方式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例如借助手机就能实现移动化的学习状态,高职院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工具及时的查阅。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另一个变革就是社会网的加入,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学习方式的群体性和交互性增强,学习的效率提高。最后一个方面就是学习方式朝向了自主化,只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董文明教师的论述中,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是学生学习的领域更加开拓、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化、学习的效能显著增强、对感兴趣的东西会加倍的去学习而对不感兴趣的内容不会花精力去学习、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和学习策略更加全面。

总结

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于学生的自身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成果越来越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适应时展需要,促进个人成长而进行的,值得深入研究。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7

文化自觉是指一定主体对文化的意识、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度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把握、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的热爱和忠信、坚执与固守,包括对其价值的肯定、对其优势的确认、对其生命力的坚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据和认识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价值提升和信念强化。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来是我们党团结奋斗的重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政党精神上的旗帜。一个国家、民族、政党的精、气、神,说到底都是文化滋养和孕育起来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教化、培育什么样的国民,塑造什么样素质的社会成员、政党成员。人们奋斗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无不来自于理想信念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和情感意志的力量。

历史和现实表明,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来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的和平建设年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懈怠的危险正在销蚀和削弱我们队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一些人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对我们已有的思想工作和政治优势不去发扬利用,对我们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力量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只信奉物质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和商品货币的力量;理想淡化、思想弱化、精神蜕化,有的人甚至到宗教迷信乃至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墨守成规、求稳怕乱、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不足,这无疑都是精神懈怠的突出表现。一个民族的觉醒和自强,首先在于文化上的觉醒和自信;一个政党的生命和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拥有共产党人特有的精、气、神,不仅关系到我国文化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国家、民族和党的前途命运。

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和“西化”、“分化”图谋的文化屏障和思想堡垒。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面对世界文化交流日频、交融日深、交锋日烈的新形势,如果我们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能建设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难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美国历来都把文化作为维护其世界霸权的重要力量,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主流价值观。历史经验表明,文化的征服和胜利乃是笑到最后的胜利。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精神和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将不打自垮。

中华文化数千年连绵不绝,并且代有高峰,使中华民族充满了文化自信,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当今也有一些人在文化上不自觉、不自信。比如: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缺乏谦恭和敬畏,随意贬损和诋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少兴趣和热情,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不够关心和支持;对西方思想文化及其多样化的形式奉若神明,盲目推崇和效仿。有的甚至拿自己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去调侃,拿传统文化经典来搞笑,曲解古人名人的思想等。或自轻自贱、自卑自弃,或自高自大、自恋自傲,或不辨良莠、盲目追风、缺乏自我判断的能力和立场。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增强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可感和自豪感,坚定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责任,既开放包容世界多种多样的文化,吸取有益的精华;又保护民族文化免受侵害,发扬光大,建立起抵御文化入侵、反对文化霸权的文化屏障和思想堡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今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异常激烈。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有些领导干部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认识不足,存在先经济后文化、经济是硬任务,文化是软目标,以及文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种种误区,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思想基础,也是先决的必要条件。只有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才会增强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社会主义文化以其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先进性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首先要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信才能自立。只有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不会盲目照搬,立足于实际,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机制,用好用活文化政策,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开拓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二、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路径和举措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虽然是一定主体的自我意识和锻炼提升活动,但不是自发的孤立行为,需要不断培养涵育、实践锻炼才能实现。

要热爱和学习民族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有对文化意义、地位、作用的高度认知,有对自身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现代文化的深情和挚爱。自知是自觉和自信的基础。只有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卓越的创造,才会对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信任感以及振兴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少一点应酬,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娱乐,多一点学习;少一点闲聊,多一点思考,挤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特别要多读文化经典、思想名著、历史典籍,增进对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了解和把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可能在茫然无知文化荒漠中形成,只能在开卷有益的书香中孕育,在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体验中实现。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学习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成为有文化、有知识、高素质的人,这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

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更来自于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化推进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才能更真切感受和体验中华文化的伟大,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只有从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保障和全方位的推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化民生,在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要通过实践取得的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成就增强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和新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文化形象,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更自觉更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也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当前,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发展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据学者考证,“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出自费孝通先生之口,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邱柏生教授对此也进行了现代性阐释:所谓“文化自觉”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充分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文化自觉”的特点是:一是对文化价值认知的深刻性;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把握的自觉性;三是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

文化自信是指主体坚信自己的文化比别人优秀,能够兼容并包别人文化,而不被别人文化所同化。可见,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当人们的文化自觉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形成相应程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卑,也不是文化自大,而是一种文化上知己知彼的高度自觉。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先进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大胆地向别人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着丰富的内涵,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则有着更具体的表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主要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深刻认识;二是对文化发展规律要有正确把握;三是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要有主动的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包括大学生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既要通过交流和交融,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更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更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自觉才有自信,有自信才能自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文化的崛起。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承担起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重任。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却缺失严重,使我国主流文化面临着在我国文化领域失去主流地位的威胁,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文化自觉的担当

1.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不足

文化自觉的前提是对我国先进文化的现状有着深切了解和准确判断。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信息社会与全球化时代的影响,我国文化也进入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如存在有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外来文化、当代文化等等。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也使大学生在面对多种文化并存时,常常面临着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文化信仰困惑,价值观混乱,信仰不坚定等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不足,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不足。

2.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不足

多元的、多样的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要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内涵丰富,如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等等。当前,很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大动力、根本目的、战略目标等等了解不深,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内涵的了解不足。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在态度上既无热情,又无法理性对待;在行动上随意、盲目。

3.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不足

大学生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即意味着大学生要对文化的发展进行自觉的文化担当。因此,文化自觉又体现为一种文化责任的主动承载。大学生无论是作为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还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文化发展角度讲,都被赋予一种文化使命,即传承与创新。在我国处于复杂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时代的变革促进了文化大繁荣,时代为大学生的自由文化生存带来机遇,但同时也赋予了大学生更艰巨的文化责任,对大学生的文化担当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大学生在文化发展中却面临着困惑、焦虑与挑战,对文化发展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二)缺乏文化自信的底气

1.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足

对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但是全球化时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对中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却显得无力,一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等。出现一些大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价值无法肯定,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无法坚定,对文化过度自大或过度自卑,使之对应有的文化自信缺乏底气。

2.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种思想大量涌入我国,不断的冲击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而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政治信念上出现了偏差。如,一些大学生一味崇拜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不加取舍地内存,并从行动中释放出来,在政治文化上表现出怀疑甚至是反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趋势,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怀疑,是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严重的信仰危机;一些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注重热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等等。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弄清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文化自觉和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对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意义重大,对策如下: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不足,无法树立对中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意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于坚定对主流文化的信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价值观的核心是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首先,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坚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使大学生通过积极学习能够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选择中坚持核心价值观。其次,坚持理想信念结合社会现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能深入到大学生心中,使他们真正能够认同并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准确把握内在精神、加强社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理解。

(二)以大学为文化主阵地,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更应以文化创新提升和引领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因此,以大学为文化主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大学应当自觉成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地。首先,大学要在人才培养中传承和发展先进文化。自觉地承担起“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任。重视学生思想品德、人格等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型人才的培养等。其次,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培养自己的学生具有中国人的意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培养真正的民族精神;而且将先进的文化知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培植于文化自觉中去,自觉引导文化走向自信和自强。最后,大学在面向或走向世界上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观,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中。

(三)以网络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对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性态度

目前,我国高校互联网建设发展很快。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节。但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不足等原因,容易在网络文化等方面出现判断失误,进而发生行为偏差。因此,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号召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及理性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自信是一种理性对待文化的热情,以网络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对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性态度。首先,网络传媒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高校要善于科学有效地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大力开发以主流意识文化为主的健康文化产品,如利用高校校园网、校园BBS、QQ、微博等大学生日常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通过网络参与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这更能激发大学生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的热情,这使大学生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养,增强了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90.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9

一、网络信息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介

网络是基于数字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而建立起来的没有地域限制的全球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因此,与传统媒介和现实环境相比,互联网络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和高效性等特征。

1.开放性

在互联网上,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网络活动没有地域范围、年龄、身份、文化背景等等限制。理论上,互联网对任何人、任何地区都是开放的,只要具备一台终端设备,都可以接入网络并在网络上进行通信。除非相关主体通过严格的网络地址甄别技术,否则无法确定网络主题的真实身份。随着固定电信网、移动电信网和无限通信网的融通,以及传统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未来的互联网络将更加开放。互联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虚拟社会,这种开放性给我们党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造成较大难度和不可控性。

2.虚拟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在网络当中,信息的传播大部分是以匿名的形式传播的,彼此之间并不知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就给网络舆论较大的自由,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表达想法和观点,这有利于人民言论自由的表达,有利于政府和相关决策者迅速收集民意,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但是网络信息传播的虚拟性,使得信息传播主体不需要像在现实环境中对自己的言论直接负责,所以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网络信息传播的虚假性和无序性。党的引导性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这种由于虚拟性而导致的无序性的引导。

3.高效性

网络信息高效性,指的是与传统媒介相比,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性。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数字化特性,在网络上查询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信息的这种高效性要求我们党必须适应网络信息传播新特点,转变思维,改变方法,重新认识和学习应对网络舆论的新技能。不断增强我们党对于文化、舆论、信息的引导作用,保持和增强我们党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掌控力。

二、网络舆论对党的信息舆论引导力构成挑战

网络作为一种潮流和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由于网络的出现,舆论信息的传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特点,这对于党的舆论引导力、信息掌控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信息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面临挑战

信息舆论网络化的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网络成为人们了解时事国情的重要手段,网络的特性要求党必须改变原来的那种依靠行政命令、政策来规范舆论的做法。当今,党的舆论引导机制存在着诸多不足:缺乏专门性、完整的网络法律,削弱了依法管理舆论的社会执行效力;管理部门众多,管理权限、内容交叉重复,削弱了管理力度;被动反应式的新闻方式尚待改进;跟进舆论热点开发潜力空间,主流网站舆论引导力有待加强;管理部门舆情采集工作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在此方面,还需要加强管理机构与社会自律组织、代表性网站甚至普通网民的相互沟通,补充、完善舆情采集工作和管理。通过这一工作及时弥补舆论引导工作中的不足,并为做好相关管理决策提供帮助。这些不足和缺陷在原来媒体稀缺、信息短缺的情况下后果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在网络信息、舆论传播已经成为重要方式的今天就不能容忍了,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注意掌握舆论宣传的艺术和方法。注重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强感召力,获得广大民众的真正认可。

2.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挑战

党的思想领导,就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教育和武装党员、群众。从表面来看,网上人人平等,权利和自由是绝对真理。但是信息传播和渗透的背后实际上是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操纵者和纵者的斗争,谁垄断技术、操纵信息传输,谁就是赢家。互联网的产生源于美国,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于美国,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借助于语言和信息的垄断,利用网络等媒体对其他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宣扬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理念,力图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网络文化对网民思想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的,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青年团员的政治取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面对面的交流灌输在大量的信息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网络文化和非主流政治给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党的权威性受到了来自网络信息舆论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近些年,由于网络的推波助澜,使得这种趋势越加明显。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封建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抬头,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遭到侵蚀并且逐渐淡化,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受到冲击,这些都使我们党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是一个平等的虚拟社会,每个网民可以对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自由地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人们逐渐从过去迷信权威、崇拜权威到开始用理性目光来评判社会、政治,并形成不同意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导致我们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不断弱化、政治认同度不断降低、政治权威面临巨大挑战。由此,我们党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顺应网络的信息传播规律,掌握使用网络的科学方法,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权威性。

三、党对网络信息舆情新变化的应对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异军突起,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层出不穷,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的受众发展很快。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使我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也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网络信息舆情引导力,形成正面的网络信息舆情态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高党的网络信息舆情的引导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应对和规范网络信息舆情的制度体系

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主渠道,目前与之配套的管理条例仅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92号令)、《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6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等。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现象很多,管理机构繁多、政出多头,处罚缺乏刚性,缺乏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有效管理机制等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完善现有的互联网管理条例,以法治网,强化政府的制度管理是引导网络舆论的根本武器。建立比较完善的关于规范网络信息舆情的制度体系需要我们党要掌握网络信息舆论传播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建立起高效、科学的政策、法律体系。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和衔接的制度性安排,使党和政府的各机构各部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吸收借鉴国外应对网络信息舆情的成功的经验,学习相关的知识,不断增强我们党相关制度的包容性、科学性、适应性。

2.增强党的意识的吸引力,牢牢地把握住网络信息舆情的主旋律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自己的意识形态有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使各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都能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意识形态中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为了实现这样的使命,就要求我们党不能故步自封,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引导历史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多层次的内涵,使党的意识形态有更大的包容性。在全社会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增强国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使人民群众自觉地将爱国与爱党相结合。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我们党还要不断倡导和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号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党增强自身意识形态吸引力,才能在网络中不断增强自身意识形态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及时把握网络信息舆论的动态,强化党对于网络信息舆论的领导力和主动性,牢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动摇。

3.坚持党对主流媒体的领导,不断强化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虽然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但是由于网络的混乱无序,导致公众对于网络的认可度并不高,人们更多的时候还是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这是由于主流媒体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行业规范和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操守。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关注网络的同时,还要将主要精力放到对于主流媒体的领导上,不断增强主流媒体吸引力、影响力。不可否认,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舆论无所不包,给读者、观众很大的选择余地,这必然会对主流媒体构成严峻的挑战。而媒体又是影响人们观念、心理、政治立场的重要途径。主流媒体影响力减弱的严重后果也许短期内还不明显,但长远来看必然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也许平时看不出来,但在危急时刻会使我们党难以凝聚人心。增强党领导的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主要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展开信息过滤。坚持放、堵、删除有害信息,相对的净化网络信息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条件下,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防、堵的局限性,只可以将其作为辅助手段使用,我们的主流媒体要通过主动出击、积极竞争、遵循大众传播规律来实现党领导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孟威.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0-19.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10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将它列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2009年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开始打响。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

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

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企盼。兴国之魂

党的十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其中将建设文化强国作为具体战略目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这一表述,凝炼而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很大程度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公众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我国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指引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对巩固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等,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代世界深刻变革调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思想更加多元、多样、多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位任务,才能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文化强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有效引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保证文化生产创作实践的前进方向。

要持续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所在,也是战胜前行路上艰难险阻的重要保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改革开放等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就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化强国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广泛开展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人民的文化精品,使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要通过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规范。通过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时代品格始终成为社会道德的主流,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在“文化强国”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必将沿着正确航道奋勇向前,社会主义文化必将更加繁荣兴旺。

繁荣为民

在四川达州农村,每到傍晚,人们呼朋引伴,或到广场踏歌起舞,或到文化站读书看报……在遍布大小乡镇的文化广场上,农民群众成了文艺活动的主角,乡亲们用欢歌笑语,演绎对生活的热爱,抒发对时代的赞美。“以前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婆除了打牌还是打牌,现在我们是天天有歌舞,月月有电影,逢年过节还有县文工团的下乡演出。”该市达县石桥镇的李老太这样形容她业余生活发生的悄然变化。2012年,该市共组织“送文化下乡”220场,放映农村公益性电影33264场,受益群众1200余万人次。全市各级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单位全部免费开放,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放眼全国,这样的文化建设,达州市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随着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大规模开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文化事业费(不含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管理部门行政运行经费)总计达1220.41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6倍,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共有3020个博物馆、2884个图书馆、3264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40118个文化站,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具有便利性、基本性、均等性、普惠性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广播电视设施建设领域也取得重大进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638个,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网,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7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7.62%。

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力度逐步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知识工程、蒲公英计划、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数字院线工程等惠民工程先后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不断缩小。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念的推动下,各地国有文艺院团也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业务内容。作为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大剧院自营业以来,一直开展公众艺术普及教育,截至2012年11月,共举办普及演出2500多场、活动2100多场,观众累计228.7万人次。

类似这样的图景与成绩单不胜枚举,而这些图景的背后,则是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大背景。特别是2011年,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充足的文化供给、多样的文化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潮水涌现,提供着滋养人们心田的精神养分。

在经济跨越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的同时,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中国人在文化领域的追求越来越呈现出高层次、多元化趋势。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从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人手,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果实。着眼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十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世界影响

2011年10月1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幅户外显示屏上,水墨动画形象的中国先哲孔子,与熙来攘往的人群融为一体。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汇。“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讨论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跃’在东方人、西方人的唇齿之间。”联合国经社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内维德·哈尼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文化影响的扩大并不为所有人理解,但很多人愿意从积极方面看待这一现象。无论如何,中国已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儒家学说对东亚文明产生了影响。但是到今天,传统文明如何与现代文明结合,仍然是中国要回答的问题。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中国元素与符号,但这些符号是分散的,更多反映的是传统中国文化。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对于今天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回答。这也是现代工作者的使命。

近年来,中国对外逐步改变以往的文化传播方式,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目前,中国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交流关系,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中非文化聚焦”等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影响广泛。

同时,中国还通过举办高峰论坛,使思想文化领域的对话与交流更加深入,增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理解和认同。截至2012年11月,中国已在海外设立96个使领馆文化处(组)、9个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近年来也在不断提升,对外广播和影视在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节目和频道在境外有效落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覆盖面越来越广。

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各国更多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进而使中国共同参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产业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毫无疑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生死成败。它首次以文化的双重属性,确定了发展的双重任务,厘定了“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确立了“事业”与“产业”的比翼齐飞,推动了“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多个省市区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逆市上扬,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8个百分点……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据统计,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在2008年、2009年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其消耗少、污染低、容纳就业多、附加值高等优势进一步凸显。

2012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文化服务进出口77.6亿美元,同比增长36%。联合国五大机构的“创意经济报告”特别指出,中国创意产品出口增长“引人注目”。

电影产业出现井喷式增长。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长28.93%,电影银幕接近1万块,平均每天增加8块。

同时,网络游戏产业的规模达349亿元,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迅速崛起。

在市场条件下,那些关注现实、艺术精湛、思想深刻、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赢得了最广大群众的喜爱。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普通百姓自主创造文化的积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发。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家的形象、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加深远。

未来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不仅将深刻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而且将极大改变产业业态和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自信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的一个动人特征,就是其中所包含着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评论家雷达以莫言为例,提出中国的小说传统在根本上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基础。作家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清醒地捕捉到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长篇小说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令人欣喜的是,在中国和平崛起于世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在越来越多的长篇作品中出现。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的日趋增强,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创造着不可或缺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条件。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我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既是一种文化传承创新的精神基石,也是一种从容应对不同文化间交流交融交锋的价值底气,是文化维护自身安全、彰显自身特性的第一道思想屏障。因此,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的日趋增强,正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创造着不可或缺的心理准备和思想条件。

将文化自信的基点立于当下,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并非是为了文化上的自我情感满足,而是为了更好地凝聚当下文化发展的精神力量,承古开今,推动新的文化创造,成就新的文化业绩。在文化发展中,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惟一的活水源头,才是历史与未来、本土与外来的交汇点。优秀传统通过当下的转化而得以新生,美好未来通过当下的实践而得以奠基;外来影响通过当下的消化而得以择用,本土特性通过当下的创造而得以弘扬提升。只有立于当下的文化自信,才是核心性的文化自信。如果缺乏立于当下的文化自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以真正挺立和激活。古往今来,大凡处于文化强盛时期、立于文化发展制高点上的民族和国家,无不表现出对当下文化及其发展的高度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同志曾经深情而又豪迈地宣告:“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有过凯歌行进,也步入过误区徘徊,当下正以新的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强国的进程。60多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文化建设成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发展进步的思想条件、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推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作为物质实践的精神成果深深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各方面。对这些文化建设与发展成就的自信,是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11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1990年出版的《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面对前苏联、中国、欧洲、日本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美国可以少用“硬”而多用“软”,运用包括美国文化的吸引力、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在内的软实力,作为一种同化行为的权力,来继续维持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走红,成为国际政治文化讨论中的热词。“软实力”概念,其现实实践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学术层面的价值,具有明显的战略防御性质。今天,中国对于文化软实力的关注,同样是基于对中国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这一考量。从这一角度看,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与“他者文化”的遭遇中所彰显出来的创生力量。

面对21世纪全球化发展格局,人类需要重新阐释文明的价值,重新定位本民族文化对世界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也在增强。费孝通先生曾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就此来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是在基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如何健康发展的自觉。

建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进程中,伴随着国家硬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全面而迅速的提升,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积极发展。但我们同样看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软硬实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国际国内社会对我国软实力的现状和未来也有着很多忧虑。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文化贸易和经济活动要遵守国际准则,对外开放的程度大大增加,无论是在国际文化市场,还是在国内文化市场,都面临一个和国外资本同台竞争的问题,如果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输出有问题,影响力受到限制,而且还会被别人占领本土市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的实践,最重要的是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

基于这种自觉,在文化实践层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近10年来,国家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这有效促进了中华文明在全球的传播;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所播录的“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增强了人们对汉语的自信,有效地宣传了汉字文化;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关于“中高考提高语文分值”的改革方案,注重对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毫无疑问,这些努力对于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

的确,增强文化自信,不能坐而论道。文化建设重在“落地”,要和大众百姓的生活相对接,以彰显文化自信的践行性品格。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躬行践履,如孔子就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人文教化单凭理论认识的提高是不够的,要成于内而形于外,人性修养的高低要付诸行动。今天,我们要把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觉熔铸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每一个历程,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实践来张扬和展现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实践,最重要的是坚守文化之“本”,培育稳定的文化价值系统。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从哪里来”,即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所形成的核心价值系统,是我们面向未来创建新文化的“理由”。我们的文化实践应该凸显我们的文化个性。而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个性”往往是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积淀而成的。所以,我更倾向于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提炼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就是八个字“贵和持中,自强不息”。“贵和持中”强调了我们如何做事,“自强不息”强调了我们如何为人。全球化时代我们强调文化的主体性、本土化,须知本土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核心价值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守住文化之本,就是要在“现象”的复杂多变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守中华文化的恒常价值。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实践操作层面,我们需要有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在宏观层面,要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世界的发展格局的二元张力中,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全球化时代我们要树立世界性视野,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我们既不能一味固守传统,也不能盲目模仿别人,应大力破除文化自卑心理、文化弱势心理和文化防御心理,在比较中自觉吸收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找准复兴民族本土文化的发展路向。

其次,在中观层面,要加强我国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策略设计,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今天中国文艺家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在世界文坛、舞台上自我发声展示的机会也日益增多,所以政府要着力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走出去”战略的宏观指导和服务。要有植根中国时代生活、贴近中国百姓人生、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具体实践配套举措。综合运用文化外交、文化贸易、政府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国际论坛、汉语教学和企业对外文化投资出口等多种渠道,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夯实我们和世界交流的文化资本,特别是在文化的核心价值层面,去展示我们可以跟各方对话的、可以亮出去的东西,这是最为关键的。

最后,在微观层面,文化自信最终的实践指向是现代人的塑造。我们常说,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创造人。文化自信的最根本的标志,就是每个中国人在走向世界中充满自信,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不断激活自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为自觉地以不懈努力去砥砺自我、改造现实、实现理想。每个人要自觉将对民族文化的承传上升到文化担当的高度,通过具体的践行把其转化为真正有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

踏踏实实进行文化实践

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任重而道远。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文化发展最忌急功近利的,切不可操之过急,需要我们克服浮躁心态,葆有一颗平常心,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地去进行文化实践,以确保文化的真正进步。具体说来:

第一,要注意开掘新文化创造的生命力。一方面,开掘文化生命力不能忽略了文化的根——即民族的传统。只有与传统对接并对传统的自觉认同,文化生命才能找到源头活水;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面向未来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文化创造需要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以及更加自由的思想空间,只有自由思想才有创意,才可能激发更多的创造灵感。开掘新文化创造的生命力还要注意关注当下百姓民生,真正融入生活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在对时代生活的感受中,文化才愈加变得开放、包容,才得以绵延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12

二是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了时代因子,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网络文化的出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进程中发展和丰富自己。

三是网络文化有助于人们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政治素质的提高。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平等意识、开放和竞争意识等日益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平等意识,激发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和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了人们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论的认同感,从而促使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

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曾说:“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这就使得网络文化带有一种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互联网上充斥的信息很多是经过意识形态过滤的,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网络上的优势,大肆宣扬和传播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二是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得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消解和削弱。在网络空间,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交融。致使人们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又受到了质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以往更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三是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如,1999年初,北京联合大学曾对五所高校的学生使用Inter-net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问卷中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观点,有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有14.4%的人认为网络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也有15.3%的人认为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46.6%的人表示“很难确定”。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是否有网络违规或违法行为”的,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提他人的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了不健康的信息”。

二、依托网络文化传播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开放度高和交互性强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依托。

第一,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需要协调好网络传播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强大合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宣传与传播。有学者指出:“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设定效果的实现,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所有这一切共同协调运作的结果,就是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在网络社会,信息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和受众通过网络媒介共同完成的。要达到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必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协调好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和网络管理三个重要环节。其中,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采集者、制作者和传送者,传播者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传播内容的科学、正确与否。受众既是网络传播媒介影响的对象,对传播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是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效果是传播目的的最终体现。而这个体现者恰恰又是受传者,所以,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与研究受众关系极为密切。”受众的需求,受众对网络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活动等,都会对网络传播的效果起着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是必须不断提高传播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从政治上对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同时还要提高传播者自身的信誉度,这样才能在受众面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使受众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置信不疑。

二是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加强对网络传播受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通过受众心理发生作用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喜好,选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哪些信息。因此,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效果,必须对受众的心理接受和需求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网络传播的结合点。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传播阵地,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良好网络传播环境。曾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正是基于网络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网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使网络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为人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良好网络文化环境。为此,首先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网络传播体系。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建设,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形成正面宣传优势,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从而引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其次,要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净化网络空间,杜绝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二是利用网络优势,设置专门论坛,积极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网上错误思潮进行分析,使人们能够透过社会思潮的表象看清其实质,明辨是非,洞察真伪,从而其提高理性、科学批判各类错误思潮的能力。

第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探索网络领域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条件下,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不管是在宣传的内容,还是在形式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宣传工作而言,网络领域的思想和文化宣传具有便捷、及时的特点,能够迅速地将宣传的内容传达到受众,同时宣传的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和集中,在宣传的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利用网络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可以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增强网络文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新时期必须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网络工作,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网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传播。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将宣传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内容与形式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一定的内容必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一定的形式也必然是一定内容的形式,“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传播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也非常重要,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中,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双向结合。从传播的内容上来说,网络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利用网络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可使它的宣传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逼真性,从而使其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二是将“堵”与“疏”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重在交流疏导,这是由人的思想转化规律决定的。在宣传过程中,首先就要通过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大众化的语言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也要及时对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反馈和分析,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为,疏导大众的情绪,避免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杜绝不良信息和庸俗、低级、腐朽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和蔓延。

三是将网上宣传与网下宣传相结合。网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但网络宣传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工作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在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教育时,只有坚持网上和网下联动呼应,将网络宣传同其他渠传统新闻媒体的宣传以及其他渠道、方式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的效果。四是将思想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自由地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受众能够及时地将信息的接受情况向传播者进行反馈,并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对于传播者来讲,能够使他根据信息的反馈情况进一步调整策略,更好地促进信息的传播。因此,在网络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思想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

第四,培养一支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能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高素质网络文化宣传人才队伍,确保网络文化传播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2004年9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2007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加强网络文化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确保网络文化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就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素质高的干部选拔充实到重要岗位上。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篇13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内涵及意义

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最根本因素。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相对于其他方面,我们的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之一。

面对全球一体化趋势对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之后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申出文化自信,后署名云杉的作者在2010年《红旗文稿》中发表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简称《文化“三自”》),最终演化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一般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党团体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历史责任,本质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影响文化自身的繁荣兴盛,还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政党的前途命运;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本质上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信念,是在充分理解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发展、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自身实际、依靠自身力量、突出自身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直以来都称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文化“三自”》率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客观要求和一般原则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面对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冲击,加之国内现行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相当部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薄弱,面对西方文化无法做到去粗取精、兼收并蓄,而是盲目地推崇和仿效。民族文化自觉性的缺失是可怕的,它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传统,让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改变轨迹。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1.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客观要求

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深度认同文化的意义、地位和作用,勇敢担当对文化建设、发展、进步的责任;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理性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包容借鉴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文化道路、方向、灵魂,协同推进文化创造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

2.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一般原则

(1)坚持文化教育的精英化。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中心,精英文化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性格,并以理性的思考张扬着中国文化精神,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体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实现有赖于大学独特的文化性格。

(2)坚持文化的自主性。在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大学生要强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坚持文化的自主性。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历史发展的积累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该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起着维系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要坚持文化的自主性,否则就没有了民族特色和民族认同的标志、思想凝聚的基础,最终民族文化难免走向衰亡。

(3)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双向流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对不同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理解文化双向传播的意义、价值。全球化浪潮中,西方文化以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为基础,强势推进发展中国家,文化单向传播愈演愈烈。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旗帜,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培养一代代欣赏中国文化的接班人;然后在未来才可能有优秀的中国文化产品、文化产业、文化资本,真正让中国文化赢得世界认同。

三、当代大学生的一般特征

1.价值取向方面

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世界标准而不仅仅是中国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

2.学习与教育方面

传统文化学习不够,对西方文化和各类外来文化缺乏辨别能力,不是全盘否定、固步自封就是妄自菲薄、盲目效仿,容易走极端;同时,增长才干是第一需要,最愿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如英语、计算机等;学习途径大大拓宽,如网络和打工创业等;部分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实用技术主义盛行。

3.人际交往方面

交往心理日益主动、开放;师生关系期待平等互动;受网络影响巨大;部分学生对诚信重视不够,助学贷款还贷情况不理想。

4.消费方面

学习消费占大部分;凸显实用性、多样性、个性化、差异性和前卫等特点;需向理性消费、健康消费方面引导。

5.性健康与婚恋方面

性生理成熟提前,性心理问题不少;对大学期间谈恋爱多数持肯定态度;“择偶”重人品。

6.就业与创业方面

以平稳的心态对待交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就业市场“操纵”大学生的人生定位;职业价值观世俗化倾向明显,名利双收的职业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行为更加务实。

7.心理方面

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大部分大学生都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多数仅限熟人或宿舍内;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不希望别人打扰,但在日常事务、经济、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比如“5・12”大地震中争先恐后捐钱、献血等;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和包容。

四、对大学生培养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方法

根据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客观要求和一般原则,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可以从提升学生自主能力、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和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三方面入手。

1.提升大学生自主能力

提升大学生自主能力首先要加深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增强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辨别取舍能力,引导学生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又反对“文化割据主义”,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最后,提升大学生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从先进文化的受益者逐步发展成为传播者、创造者。

(1)开展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活动。以外语专业为例,可以开展各类中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辩论赛、英文相声小品大赛、外文电影配音大赛、外文卡拉OK大赛等,将第一、二课堂结合,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文体竞赛、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同步学习、共同提高,加强不同文化碰撞,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比较中实现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在其他文史哲或农医理工科专业中也可以开展类似知识竞赛活动,加强国情教育和本专业的研究历史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自由结合,以4-6人为准,自由组队,聘请指导老师,自主选题立项,学校每年拿出一定配套资金,用以资助和奖励。年初公开申报优中选优、年末公开答辩验收评比,以此来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3)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迎新生、送毕业生或国庆、元旦等各类晚会、运动会、节日庆典等为载体,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多方面健康兴趣爱好,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创造先进文化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4)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大学生军训、寒暑期社会实践、植树、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为载体,引导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民意,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首先要树立成才报国的主流意识,引导学生避免用西方一时一地的理论和观点看世界,避免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和实用主义;其次,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文化思考、催生先进文化,面对近年来西方文化对发展中国家校园文化舞台的巨大攻势,要守住阵地就必须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和创造创新;最后,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1)大力开展校史院史教育。校史是高校发展历程的反映与总结,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通过德育课、入学教育、参观校史馆、设立展板、纪念物等形式,以校庆院庆等重大庆典活动为契机开展校史校情院史院情教育。深入挖掘院训内涵,制作完善院徽、院歌等,从而增强身为母校一份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2)大力举办人文社科类报告会。通过人文社科类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业余党团校等阵地大力开展主流文化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和认识水平,同时让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进课堂、进大脑。

(3)不断深化制度建设。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新学子新特征,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规范程度,建立长效机制,明确政策导向。

(4)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十佳大学生、单项奖、五四团组织评先、七一党组织评先、党员民主评议等为抓手,大力开展典型教育。

(5)加强网站建设。通过网络加强和改进对内宣传,使工作重心下移,更多关注班团组织及大学生社团活动,同时积极深入开展文化比较和学习,加大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学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营造学子精神家园。

3.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依托,集中表现为办学理念、师生的价值取向与观念以及在这些观念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等。构建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和教职工培养文化自觉的需要。其要点如下:

(1)以坚持“先进文化”导向为基本要求。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师生,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2)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高校是形成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定位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

(3)以提升“文化品位” 为重要任务。一是从基础文明抓起,主要是指校园环境卫生、秩序,学生的行为、习惯等;二是突出思想性,弘扬时代精神和主旋律;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赏罚严明。

(4)以突出“个性特色” 为建设方针。一是立足学校实际包括地域特征、学校类型、历史传统等,找准特点和优势;二是从师生员工教学科研日常活动中去创造、发现,并及时归纳总结和升华。

(5)以立足“整体推进” 为坚实基础。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要从整体上推进、在全局上构建。一要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二是纳入学校长远的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和评比奖励制度;三是建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四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切实解决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6)以形成“全员共建” 为可靠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全校收益,故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二要全员参与,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三要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延伸到社会,与社区、企业结合。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红旗文稿.2010.15―1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