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设计实用13篇

建筑智能化设计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智能化建筑的期望值也会增高,有可能会导致对建筑布局,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为使建筑物更适合用户需要,建筑师在构思建筑方案之初,就要考虑建筑智能化的问题,智能化设计人员也要在方案阶段参与建筑设计,只有建筑师与智能化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使建筑与智能化系统、设备设计更完善、更合理、以使用户满意。而智能化不应作为建筑建设的主要目标,智能化只是一种手段,更不能是一句口号。只要全社会包括建筑师,房地产商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来关心智能建筑的建设,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水平就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

1 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概念

充分认识和理解智能化楼宇的概念,是设计高品质智能化楼宇的前提。业主方、设计院、施工承包方是建筑物的三大关联体。业主方因对智能化楼宇的概念理解不够充分,往往会忽略一些可以智能化的项目。设计院则因依靠以往的设计理念,而忽略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或因对信息科技发展的前瞻性预估不足,而将系统的功能设计得偏低。施工承包方则往往从方便施工操作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向业主方提出修改设计图纸或建议使用昂贵材料和设备部件,而忽视了业主方的工程造价成本。因此,业主、设计和施工三方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应围绕下列几项原则去协调和统一设计思想:智能化建筑设计时,应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建设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必须与建筑物主体相配合,尽量做到同时设计和同步施工建设;明确各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及各自的责任;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遵循的相关标准;系统设计不仅要满足业主方当前的各种使用功能,同时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以便业主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动与扩充。

2 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建筑中,有的“智能”水平低,智能系统运行不良,业主和用户不满。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许多原因中,设计是主要原因: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片面性和误区。过分听信设备供应商,盲目求新、求全,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国内有些设计人员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因而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整体设计。也有些业主转而请境外设计,出了高价,也无满意效果,甚至不少境外设计也并非智能建筑设计的行家,图纸与设计文件低于国内水平,而且境内外的设计方法与工程施工、承包方式有很大差别,结果却无法实施;不重视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技术、产品的配合选择。有些建设、设计单位误以为只要各种“一流产品”堆积起来,就可能成为一流的智能大楼,缺乏“系统集成”概念,因缺少智能系统规划设计、技术和产品选择、盲目上马,造成不良效果。

3 智能建筑设计要点

建筑设计人员设计的方案除了要有自身特点外,还应注意智能建筑的特殊性。根据智能建筑的性质,建筑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1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3.1.1首先,设计师要准确界定所建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这一方面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物功能需要、国内智能化水平的程度及建筑物的规模进行定位。从规模上看,一般来讲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达到2万㎡以上用于智能建筑会更经济、实用。

3.1.2智能建筑的目标要尽量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内的温度、空气质量、光线、独立而又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计算机网络、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家具、休息空间及建筑物外的景致和适当的隔离等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时尽量避免大进深的平面布局,进深控制在l0m左右,保证办公区充足的阳光和室外景观。外墙可以布置成凹凸状,利用这样的平面做成所谓的corner office。在办公区要适当安排一些带有自然风味的工作人员休息的角落。设计时应避免做固定扇的外窗。

3.1.3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柱网和层高。采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可以提供灵活多变的环境,一般9 m的柱网对停车、空间分割及结构设计都比较适宜。由于智能建筑内部要求舒适的环境,所以所有管线均不能暴露,考虑到中央空调的管道、综合布线的要求、空调捧水的坡度及架空地面等方面。建筑物的层高应大于3.6m,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办公区域的净空不小于2.6m,走廊里的净空不小于2.3m。

3.1.4智能建筑内还要求行之有效的布线,而建筑物内的设备会产生热量、噪音,设备的维修及各个办公区和生活空间的不同性质还要求合理的区域划分,智能设施还要能根据气候、季节、光照变化自动调节建筑内的各项控制指标,以达到居住的最佳处境。

3.1.5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的变化、发展及新增项目的可能性。

3.2智能建筑的天花板及墙面设计

地面:智能建筑内的地面可采用架空地面、预制线槽的楼板面层及地毯地面等。架空地面布线方便;双层地面可以分开布设强、弱电,更可以用于旧楼改造,但会造成地面高差,使人感到不方便。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可在办公自动化房间内任何地方做接口,不会产生高差,施工方便,可布设在面层10cm内。在方块地毯下布置布线系统,一般是在层高受限制时使用,要求线路少、交叉点少的分支线路,采用扁平线,施工同样方便,但要注意与办公家具的配合,做防静电处理。

墙面:智能建筑内的墙体除了做隔断以外,墙面上还可以做出线口,墙内空间还能布置各种传感器和控制设施。

天花板:智能建筑内的天花板需要负责照明、送风、出风、烟感、喷洒等的走线及出口任务。

3.3专用机能室的设计

3.3.1中央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是整幢智能建筑的心脏部分,负责设备运转监控及安全保卫监控等。

3.3.2咨询中心。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电脑、多功能工作站、电子档案、影像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装置、微缩阅读及闭路电视等。

3.3.3电视会议室中需要考虑音响、光源、照度及配电等的设计。

3.3.4决策室需要考虑音像、声音、会议、电脑及通信系统的综合设计。另外,接待柜台、电脑机房等机能室都需要给予充分的考虑。

3.4屋顶的设计

建筑物屋顶是直接平面敞开的接触大自然的空间,智能建筑的屋顶会被布置上大量的设备,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除要考虑屋顶美观绿化以外,还可以布置吸取太阳能和风能以采集热能、收集降水等等,充分吸收和利用自然界提供的一切能量和物质,同时也要设计防止自然力量侵袭的预防设施,还要考虑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震动、噪音、电磁场等因素,电缆穿过屋面以后如何防止漏水,电线基座的防水、防风及防震的问题。

3.5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应该从建筑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各专业密切合作,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达到节能的目的。智能建筑的节能若做不好,用来供应能量的花费就会增高,这会使得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大打折扣;反之,节能设计做好了,智能建筑的运营成本就会降低,持续发展性也可以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办公环境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日渐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并正在我国兴起。智能建筑作为21世纪建筑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国际性主流趋势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2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建筑工程要求的数量上大发展的同时,对建筑工程美观、品质、安全、环境和功能方面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繁重而复杂的任务,建筑设计与营造必须要具有现代化理念,开发采用现代化技术和运用现代化治理。其中智能化融入于建筑之中,乃是当今现代化建筑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1 智能建筑是建筑物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的重要标志是智能化集成系统,也就是通讯自动化,建筑设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三个系统的集成。是原来建筑物中“弱电”系统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使不少人在认识上产生了误区,许多业主及设计人员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信息化产品了解较少,形成一种盲目的“智能热” ,造成智能建筑的规模和功能超出实际需要。事实上智能建筑属于高科技,投入也相对高,工程有一定难度,技术含量高风险也大。国家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把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系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对于高智能的建筑物未来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深度,根据不同的需求发展需要的智能建筑。在我国的智能建筑,其智能化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既经济又实用为发展方向。设计中各种智能化系统存在的必要性能否满足建设者的需要,必须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2 智能建筑一体化运作

智能化建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技术领域,智能化建筑技术是新兴的高科技领域,技术发展并不完美,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智能化建筑不是单一建筑或单一设备产品,而是多学科多个专业技术综合应用的整体建筑产品。其技术发展必须要多个行业,多个管理部门的协调共同发展。可见传统工程设计单位专业技术构成,己远远不能适应现时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的需要。智能建筑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新材料学等技术发展,正在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发展目标。智能建筑是随着信息时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集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土建及装饰,水,电,暖通等专业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智能建筑技术必然要求建筑设计与其相适应,因此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调整相应专业结构,更新加强智能化高新技术相关专业的技术力量。

3 智能化建筑设计内容

3.1安防监控系统

目前,国内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各种刑事案件时有发生,被盗案件在国内也经常发生,安防系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电视监控系统是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遥控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镜头、云台等)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情况;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声音内容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使被监控场所的情况一目了然。同时,电视监控系统还可以与防盗报警等其他安全技术防范体系联动运行,使防范能力更加强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图像文件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监控系统在实现视频报警、自动跟踪、实时处理等方面更有了长足发展,从而使电视监控系统在整个安全技术防范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视监控系统的另一特点是它可以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及声音全部或部分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及重要依据。

安防监控系统设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3.1.1必须起到安全防范和对不轨人员的威慑作用;

3.1.2预防和及时发现隐患,保证区域内的安全;

3.1.3对控制区域必须具备清晰观察的能力;

3.1.4使用安全,操作简便,观察直观,并可随时开关系统,随时观察,对所有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连续不断的监视和录像,并具备图像回放功能;

3.1.5系统可作为内部管理的辅助手段;

3.1.6系统可以起到夜间安全管制的作用;

3.1.7系统可以起到防止案件发生和发生案件时辅助及时制止及辅助破案的作用3.2语音交换系统

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大楼的语音系统一般包括普通公网电话、专用电话。对于普通公网电话,如果大楼离电信枢纽大楼距离较近,用户量不大,可以直接从市话端局布放市话电缆到用户大楼的电缆交接箱。如果大楼离电信枢纽大楼距离较远,并且用户普通电话需求量较大,可以采用在用户大楼处设置模块局的方式,通过传输电路接入母局,为用户提供语音服务。

3.3通信网络系统

3.3.1办公楼网络需求。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要求大楼的数据网络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内部网上的信息点只能在内部网上对内网资源信息的共享和访问,外部网信息点可以通过外部网中心交换机,接入ISP的IP宽带城域网,实现对互联网的高速访问。内部网与外部网在物理上完全分离,这样从根本上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3.3.2数据通信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网络系统是通过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来转接语音、数据和图象,借助公共通信网与建筑物内部GCS的接口来进行多媒体通信的系统。目前,公共通信网在我国有城市电话网、长途电话网、数据通信网CHINAPAC 和CHINADDN。如果需要用卫星通信建立VSAT网,可租用卫星转发器以实现C波段到CU波段的卫星通讯。

核心层负责进行数据的快速转发,同时实现与ISP的IP城域网的互联,提供大楼的高速IP数据出口。核心层交换机应重点考虑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汇聚层负责汇聚分散的接入点,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流量控制和用户管理功能。接入层节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将不同地理分布的用户快速有效地接入骨干网,接入层交换机应支持PVLAN(私有VLAN)。通过PVLAN技术,可实现基于接入交换机端口的用户隔离,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3.4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内部视讯通信网采用基于IP的视讯通信技术。基于IP的视频会议是利用视频技术和IP数据通信技术,通过IP网络在两点或多个地点之间建立可视通信,实现图像、语音及数据交流的一种会议形式。与会者利用PC终端、摄像机和话筒既能实时地看到对方发言人和会场场景,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若辅以电子白板等通信设备,即可实现与对方会场的与会人员进行研讨或磋商,在效果上完全可以代替现场会议。

3.5楼宇自控系统

3.5.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并且含有丰富的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对建筑物的空调、新风、给排水、冷热源、照明、电梯等机电设备进行自动管理和控制,并根据设备运行的记录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最终达到节能降耗、方便管理、减少人力、安全舒适的目的。

安全防范系统包含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根据建筑物的建设标准和业主的使用需求,构成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防范体系。它的作用是防止非法入侵,记录事件过程,避免人员受到伤害和财产受到损失。

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包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报警联动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联动报警设备,消除险情,通知管理人员隐患部位,它是目前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系统。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和管理。

3.5.2办公自动化系统。按计算机技术来说是一个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结合的系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集文字、语音、图象为一体的图文式办公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高效的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已在政府、金融机构、科技单位、企业、新闻单位等的日常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智能建筑中办公自动化系统常由两部分构成:物业管理公司为租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和物业管理内部事物处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大数使用机构与租用单位的业务专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政务系统;物业管理营运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等。

4 结语

智能建筑在中国的市场十分巨大, 只有正确理解、开发和管理好智能建筑,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尤其是建筑智商的评价方法, 并结合我国国情予以细化和完善, 对促进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的观念更新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檀秋芬.浅谈智能建筑的发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3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对大厦内的各种机电设施进行全面的计算机监控管理,如空调制冷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消防、安全防范系统等;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控、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建筑物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并降低管理成本。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如此所示。

1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通常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1工程需求分析(1)研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了解业主的具体需求以及期望达的目标;(2)确定建筑物内实施自动化控制及管理的各功能子系统;(3)根据各功能子系统所包含的设备,制作出需纳入楼宇自控系统实施监控管理的被控设备一览表。

1.2确定系统的控制方案(1)对于需进行自动化控制的功能子系统,给出详细的控制功能说明,并说明每一系统的控制方案及达到的控制目的,以指导工程设备的安装、调度及工程验收;(2)根据系统大致规模及今后的发展,确定监控中心位置和使用面积;并预留接口,与智能化系统设计形成和谐的统一整体。

1.3确定系统监控点

在确定被控设备的数量及相应的控制方案后,确定每一被控设备的监控点数及监控点数及监控点的性质,核定对指定监控点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绘制监控点一览表。

1.4系统及设备选型(1)系统选型应综合技术、经济各项指标,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比较并实地考查,选取合适的产品;(2)设备选型结合各设备工种平面图,进行监控点划分(监控点应留有20%的余量);根据该监控范围,确定系统网络结构和系统软件;(3)根据各设备的控制要求,选用相应的传感器、阀门及执行机构,并配出满足要求的楼宇控制器。

1.5绘制BAS总控制网络图

根据选定的系统结构和现场楼宇设备的具体布置,画出BAS总控制网络图。

1.6画出各子系统被控设备的控制原理图

1.7绘制整个楼宇自控系统讯息工期平面图

1.8监控中心设计及平面布置

1.9提供设计施工说明、列出材料表

2变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

变配电监控系统是大楼的心脏,是大厦的动力系统。如果没有变配电系统,所有的机电设备都将无法工作。因此,变配电系统是大厦的最主要部分。变配电监控系统除了确保大厦的动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节省能源消耗。另外,许多建筑都配备了相应的应急电源,如柴油发电机组,当工作电源没电后,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投入运行,确保负载的正常供电。

现大楼设有两台变压器和一台柴油发电机组,设计如下:

2.1被控设备清单

系统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

变配电系统配电箱2台配电室

变压器2台

柴油发电机1台

2.2变配电监控系统主要设置功能:(1)检测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变压器温度等,为正常运行时的计量管理、事故发生时的故障原因分析提供数据;(2)监视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如高、低压进线断路器等各种类型开关当前分、合状态,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自动报警;(3)对建筑物内所有设备的用电量进行记录与统计,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对高峰负荷、日用电量、平均用电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和管理;(4)对各种电气设备的检修、保养、维护进行管理。

2.4选型

根据HW-BA5000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选用HW-BA5941B、HW-BA5942B低压配电智能节点控制箱各一台及HW-BA5943B后备电源智能节点控制器一台。

2.5绘制BAS总控制网络图。2.6画出变配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DI无极性数字量输入

DO无极性数字量输出

AI模拟量输入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4

建筑智能化一般是指该建筑物内具有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AS)。可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涵盖了弱电系统的所有范围,涉及专业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智能建筑的设计需要与建筑、暖通、电气(强电)、给排子、结构等各工种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

2 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

智能化建筑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建筑智能设计与建筑师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智能化系统进入建筑物,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一些做法。各个职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个不同的管线,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些机房的布局。

3 智能化建筑的设备机房设置

设备机房设置的数面积大小因各建筑物规模功能不同而不同。

(1) 消防控制室。一般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建筑物均有消防控制室。

(2) BAS中央控制室。设置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BAS中央控制室。BAS中央控制室的位置应尽至靠近控制负荷中心,主要指冷冻机房,内置网络交换机、网络互联设备、主配线架。

(3) 通信机房。一般建筑物均有电话系统。对于电话用户较多的建筑物要设置虚拟交换机,其机房20平方米左右。对于宾馆则设置程控交换机,其机房面积20O左右。当电话用户不多的建筑物单体可在底层设置电话交接间,其面积一般不小于10O。

(4) 闭路电视监控室。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监控室。

(5) 电视机房和卫星电视机房。

(6) 广播室。设置有线广播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广播室。当有消防控制室的建筑物,广播室可与其合用。当有电视播放的建筑物,广播室可与电视机房合并设置。

(7) 声控室。对于建筑扩声系统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多媒体报告厅等要设置声控室、设置扩声、控制设备。

(8) 控制室各种各样的智能化系统具有各种不同的控制室,如LED显示系统控制室。大屏幕公共显示系统在一些会展中心、车站、港口、金融交易场所,体育馆等应用广泛。

(9) 除上述机房外,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还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设备机房。

4智能化建筑弱电坚井设置

(1) 传统建筑中,弱电管线一般只有电话、电视管线,大部分建筑中垂直干线一般沿墙体暗敷(或明敷),是管线到达各楼层。这种传统做法已不适应目前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垂直管线的敷设要求。

(2) 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弱电坚井与强电坚井一样普遍采用。坚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建筑物的沉降缝设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

(3) 肩颈的井壁影视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体。坚井在每层楼应设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廊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各楼层的坚井需上下层相应对其,便于垂直干线线缆敷设。

(4) 弱电坚井内有所有智能化子系统的设备和管线、桥架。所以说对于建筑物来说坚井并非可有可无,不但要有,而且要一定的面积。

(5) 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层设备的数量应从楼层配线架至信息插座水平布线的长度距离来考虑,当水平布线的长度在范围内,可设置一个楼层设备间。

5智能化水平布线对建筑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5

Keywords: intelligent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建筑设计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智能化建筑以其具有的高效、灵活、低耗能的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创新“黑马”,它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能建筑更能适应未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也成为重点。

1 智能建筑

1.1 智能建筑的定义

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由山洞,逐步发展为茅草屋,石筑房屋等等。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由群居演变为分阶级等级居住。各种用途的建筑物也在逐步发展。社会的进步也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建筑方向。量变的积累,引发质变。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进步,智能建筑设计的出现是必然的。智能建筑是建筑的一个质的飞跃。它将建筑的定义提高了一个层面。

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各集团、研究中心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美国智能建筑研究中心提出:智能建筑是通过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国际智能工程学会说:建筑设计包含了可提响应的功能,用户对建筑物的适应性,及信息技术的灵活能动性。智能建筑是系统的综合、安全、有效、舒适、节能、使用功能强,充分利用投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满足用户实现高效率的需要。

我国从2006年12月29 日并于 2007 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原《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同时废止。该标准对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提出具体设计要求。同时也重新审定了智能建筑的定义:以建筑物为平台 ,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1.2 智能建筑系统设计

1.2.1 智能化集成系统 (IIS)

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将不同功能的智能化系统联系成一个整体,最后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1.2.2 信息设施系统 (ITSI)

为确保建筑物与外部信息通信网的互联及信息畅通,对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进行综合处理的多种类信息设备系统加以组合,提供实现建筑物业务及管理等应用功能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1.2.3 信息化应用系统 (ITAS)

以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为基础,为满足建筑物各类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多种类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而组合的系统。

1.2.4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

顾名思义,是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等实施综合管理的系统。

1.2.5 公共安全系统(PSS)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维护公共安全,以及时应对社会的各类突发危险事件而构建的技术防范系统或保障体系。

1.2.6 机房工程(EEEP)

为智能化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等提供安装条件,以确保各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地运行与维护的建筑环境而实施的综合工程。

2 智能化设计原则及实例

智能建筑开始于80年代,其鼻祖是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CITY PLACE)。它是由一座金融大厦改造成的。随后 ,英法等发达国家开始注重设计发展智能化建筑。根据相关材料介绍 ,目前美国的智能建筑占新建筑的 70%,日本的智能建筑占新建筑的60%。我国智能建筑所占比重较少,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是也取得了较显赫的成绩。

2.1 智能化设计原则

智能化建筑代表了建筑一个新的层面,首先它必须有创新设计意识,不断的创新才会有发展,逆流而上不进则退。其次,智能化建筑要体现实用性以及人的中心地位。智能化建筑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稳定、便利、低耗能的环境。智能化建筑一旦脱离实际,一味地追求高端、华丽,将失去原本服务为人的基本意义。再者,智能化设计应当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安全防控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智能化建筑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智能化建筑设计要点

2.2.1 先进性设计

系统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技术设计思想上,只有系统设计结构的先进才有整个系统先进的基础;二是要考虑系统及其设备的升级扩充性,保证在规模上能满足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的扩充需要,并且易于升级;三是系统及其设备的兼容性也是系统先进性的重要指标,先进的系统和设备在横向上应具备广泛的兼容性,一方面能兼容多种品牌、协议、厂家的不同的设备,还可以广泛兼容其他智能化设备,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 空间多样化设计

为适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喜好,建筑设计需要向多层面发展,由平面设计延伸至三维甚至四维设计。

2.2.3 节能性设计

低耗能是智能化建筑的应具备的显著特点。比如 ,汇丰银行于 2006 年在墨西哥城金融和酒店区的中心设立了新的总部,该办公楼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认证。这一荣誉的获得要归功于大楼先进的照明技术和控制系统。办公楼层均采用开放式设计,采光自然。同时配备专门设计的M51光学系统和T8 4100 K灯管,照明光感令人感到舒适。每个照明灯具都可以单独控制,并且此套照明设备可以根据光线的强弱,来调节亮度,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灯光污染。

2.2.4 系统集成设计

智能建筑由多个系统优化组成,每个系统集合在一起才可发挥其最大优势。例如,烟台市银贸大厦是一座集办公、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面积15000。大厦智能化系统包括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停车管理系统、紧急广播/背景音乐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为了达到高要求的智能化系统水平,设计师们在设计上严格按照智能大厦 5A 系统的集成模式对整个大厦进行智能化设计。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将各个子系统联系在一起,并使各子系统达到最优化利用。

2.2.5 方便性设计

只有方便操作的系统才是实用的系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降低人员成本和维护成本,本设计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2.2.5.1 在确保安全防范工程高性能、高质量的基础上,在系统结构上采用先进性设计,在设备选型上选择操作通用简便的设备,着重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2.2.5.2 系统及其设备要易学易用,真正做到学用方便、使用方便、维护方便。一般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值班,操作、复核和处理各种情况和报警事件,便于管理活动。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中智能化设计的分析指出,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并深化各种智能化系统,提高建筑的智能化设计水平,学习各国的先进智能化建筑设计方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率,低耗能的工作及居住环境,并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与激情。这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同时也响应我国《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崔芳丽.智能建筑设计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刘雨.浅谈智能建筑设计[J].华章,2010(9).

[3]夏静.论现代建筑的智能化设计[J].江西冶金,2004(4).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6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面对全球能源紧张这一问题,环保节能的理念被大力提倡,这就对现代建筑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建筑物的各项控制系统和供配电系统实行智能化管理控制成为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中心环节。

1、开展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必要性

1)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耗能现状。虽然现阶段,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在建筑电气工程上已逐渐开始投入使用,然而由于对新型能源的利用仍处于摸索阶段,其在使用性能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智能化建筑主要仍是依赖于电气能耗。据统计,我国当前各种行业能耗中,建筑耗能占大多数比重,其中以电气的能耗占据首位。由于我国在智能化建筑工程节能技术上起步较晚,实践经验有限,且针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面的标准仍未规范化,因而造成在建筑电气节能运行上仍存在多种不足,耗能量仍不容乐观。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农业等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由此带动能源的消耗量增加,尤以建筑消耗居多,且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因而减少建筑耗能问题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另外,随着能源的消耗,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等。为改善现阶段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等,加强建筑电气节能工作便尤为重要;此外,在我国推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节能减排问题是全民关注的共同话题,开展电气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于后代的重要举措。

2、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需符合的准则

1)节能应在保证实现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开展。开发智能化建筑物的目的即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因而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考虑到其是否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如正常的照明需要、运输通道通畅、休闲娱乐设施等正常运转等。

2)节能应在符合实际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开展。节能技术的投入使用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成本问题,不能一味追求高效节能而加大投资,增加建筑物开发成本负担。因而电气设计工程师在进行节能优化时,需认真考虑节能方式的选择及其设备材料的应用,尽可能实现节能性能的优化与成本的控制。

3) 节能应满足低能耗的要求

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就是为了节约电能损耗、高效利用能源,但是在注意低耗能的同时也要注意应用效果的满足。因此对于建筑建设中照明的照度、色温、显色指数要尽量满足舒适性空调的温度及新风量等新要求。

3、国内建筑电气节能现状

近年来,国内在建筑电气节能领域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只是在节能方案、措施制定等过程中统筹分析不够,没有对建筑内部现有系统的综合能耗实现准确分析,在节能产品选型安装或节能方案措施的实施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相应的基础自动化设备还普遍不足,在节能数据及运行效果的跟踪统计分析上不能实现实时动态管理,造成建筑电气系统节能产品或节能措施实施后,不能有效协调相关系统运行,预期节能效果不明显。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实施高效节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30%―50%的建筑能耗,但在能耗监控及维护管理系统上如果不够完善,建筑能耗节能系统就不能实现内部的实时调控,对建筑节能效果的调节管理也不够持续稳定。

4、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优化措施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与改造是使智能建筑服务水平提高的一个有效措施,不但能够发挥建筑内部各系统的功能特性,还能优化控制电气系统和设备工作状态,进而使建筑电气系统能耗得到明显降低,减轻住户的日常开销。

4.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智能建筑内部用电等级和总荷载进行准确统计分析后,设计使用便捷且科学合理的建筑供配电系统,不仅能节约业主的一次性投资,使单位建筑的经济性提高;还能使建筑工程在日后使用中实现节能降耗。可以说智能建筑节能中的最关键环节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合理选择变配电所的位置,按照建筑的不同用电负荷对所需供电容量及用电等级进行准确统计,与住宅单体分布相结合,设计完成经济稳定的供配电系统。建筑区变配电所的位置要与用电负荷中心临近,不但能使建筑配电半径减小,以免出现往返长距离的供电情况,缩短供电电缆长度,使供配电系统投资成本降低;而且还能使配电线路半径缩小,有效降低线路综合损耗,使配电质量得以提高,实现其它用电设备运行高效稳定,降低能耗的作用。

二是合理布置竖井,在各层设计配电竖井、层配电箱等具置时,为便于缩短分开关配电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可将其设置到用电负荷中心。

三是变压器选择要合理,高层建筑电气节能的关键在于变压器的类型要选择合理,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其内部铁心叠片因电磁力线交变而发生磁滞及涡流现象,进而形成空载损耗,也就是铁损。随着材料物理相关理论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型节能材料的非晶态磁性节能材料已做为变压器铁心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形成节能的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

在工程建设中常用的S11、S13等型号变压器优化传统变压器结构的改良产品,对传统叠片式铁心结构进行改变,能够使变压器铁心内磁阻减少,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其空载电流可减少20%―40%,变压器功率因数明显提高,供配电系统综合线损降低,系统供电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从配电源头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在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就要在设计对供配电系统后期扩容需求留有余地,要使变压器负荷率介于合理范围,一般多选择在75%―85%之间。

4.2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在节约照明用电上不能只是通过照明灯具数量的减少或功率的降低来进行实现,而要有效利用自然光等光源。位于室外部分的建筑面积,通常多利用透光率较好的玻璃门窗等使建筑物白天照度得到增加,使开灯时间明显减少,以实现对自然光源的有效利用,达到节约电能资源的效果。能够采用自然光的建筑面积照明,可以根据建筑物照明设计中的照度标准对现场照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相应灯光控制系统对灯具照明进行自动调节,以实现不同区域对照明的不同需求。设计建筑物的夜景照明,要沟通好城市景观规划部门,不但要通过灯光的烘托效果使建筑总体风格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还要将照明结合美学、艺术等方面特点,使建筑物夜景环境具有优美、优雅、舒适的特点。设计智能建筑的照明时,还要控制好照明系统,以免对周围环境的造成光污染,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还要保护好人文与生态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建筑电气设计工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就将各种节能措施应用到其中,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传统的节能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建筑电气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消耗。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是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及节能是建筑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合理运用智能化和节能措施,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不仅能满足生活舒适性和功能性,同时还能减少投资,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1]范臻.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8):29-31.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7

杭州某地块商业金融用房整个工程用地14972m2,总建筑面积72517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7681m2,地上建筑面积44836m2。本文主要从布线系统设计,综合安防系统设计,建筑设备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其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一、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网络,它既能使语音、数据通信设备及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综合布线系统是信息社会各类通讯和交换的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成为现代化建筑必有的基础设施之一。

根据业主需求,商务办公区和商场用房的综合布线系统由运营商投资建设,设计时统一规划路由及桥架。针对商务办公区和商场用房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对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设计中作出如下规划:

1.结合各区域的具体功能,综合布线系统依据统一规划,同时又兼顾今后各进驻单位能够独立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考虑到各进驻单位有独立管理的需求:

2.地下一层9#楼梯南侧工具间作为物业管理办公室,将地下一层9#楼梯旁弱电机房作为物业计算机房,同时兼具所有智能网信息点的汇聚管理作用。

3.商业区主要涉及到POS网信息点和外网信息点两部分,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这两部分网络采用VLAN划分逻辑隔离。由于商业区分隔尚不明确,现阶段设计根据建筑布置图、分区域设置CP箱的模式,方便今后商铺进驻后灵活的配线,暂按商场平面布置图约每3~4个铺位设置一个CP箱,每个CP箱内设置4个语音点和6个数据点。所以水平线缆汇聚到本楼层的商场专用弱电间内。将B1F“计算机、电信、有线电视机房”作为商场计算机房,商场部分所有信息点在此汇聚管理。商场计算机房预留光纤到物业计算机房,方便今后统一管理。

4.A座5-19F、B座5-10F办公区域的布线设计暂按图纸分隔布局在每个办公单元设置一个CP箱,每个CP箱内布置语音点4个、数据点4个、有线电视点1个、数字电视点1个、光纤点2组,水平部分由进驻单位在二次装修时自行建设,主干部分则会考虑由各进驻单位委托运营商进行建设。

二、综合安防系统设计

综合安全防范系统(SAS)又称安保自动化系统或安保系统,它的作用是防止没有授权的非法入侵,避免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是智能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等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的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防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地块商业金融用房安全和管理的需要,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人防、物防与安防的统一与协调。

1.视频监控系统

经过比较和论证,采用TCP/IP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模式。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迅速,视频压缩技术与流媒体实时传输技术已成熟,数字视频监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代表了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从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即前端信号摄取(前端点位)、中间信号传输及后端信号还原处理(即位于控制室内的中央控制设备)结合本大厦的各种业态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优势数字视频监视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本设计以总线报警方式,并结合TCP/IP网络传输协议的报警系统,总线报警方式具有线缆用量少、传输距离远、扩展接入方便等优势。从大厦入侵报警系统来说,目前设计同视频监控系统一样暂按公共物业、商场部分两套系统设计。后期大厦两种业态根据实际需求会有一定点位需要增加,而且可能会形成多个独立控制中心(和视频监控系统一致),本次设计的入侵报警系统只需要在弱电井增加防区扩展模块和水平布线,并通过报警主机设置成几个可独立操作及通讯的子系统。

3.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身份具有双面性:从安全性上划分为安全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使用性上又可划为分智能卡运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以在考虑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网络架构和控制模式时要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

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RS485与TCP/IP混合组网方式,系统采用分布式三层构架,即管理层—控制层—应用层结构,该结构既有RS485总线组网容易、造价低、软硬件丰富、添加节点方便快捷、数据传输可靠稳定、误码率较低及传输距离适中等优点;也有TCP/IP网络的系统规模不受限制、并具有通信距离远、速度快、通信质量非常稳定、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方便更换管理中心位置、易实现网络控制和异地控制。

根据本大厦的现有资料并结合两种业态对门禁系统的需求,本次设计以大厦公共部分设计为主,通盘考虑大厦的两种业态对本系统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必须满足两种种业态的后期门禁点位增加、系统控制模式的改变而不会对现有设计做成颠覆性的更改。

4.电子巡更系统

相对于安全防范的监控、报警、门禁子系统而言,电子巡更系统相对独立而自从一体,我方设计本系统时采用了无线非网络的目前主流模式,无线模式具有组网灵活、扩展方便易行,控制可变等优点。根据地块商业金融用房项目建筑结构分析和以往项目设计经验,综合安防系统增加无线对讲系统。

二、建筑设备控制与管理系统设计

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管理成本。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为两层网络架构:网络控制层、现场控制层。

1.网络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由管理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组成;管理服务器处于楼宇自控系统的最高监视与管理层,它通过智能化专网连接网络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机电子系统的集中监视与管理。支持浏览器访问,浏览器界面可以支持构架显示、窗口推出、动画和参数变量值动态显示,支持查询,实现带有口令验证的安全管理操作控制,也可以支持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图像和音响等技术,使报警监视和设备管理图形界面生动直观。

网络控制器通过双绞线通讯网络连接各楼层的现场控制器,将各种机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集成,其功能主要是实现网络匹配和信息传递,具有总线控制功能和提供WEB服务,可以通过BACnet、Modbus等开放协议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突破了传统的系统集成只能在管理服务器实施的局限性。

2.现场控制层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8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节能优化

新时期,节能环保成为时代的主题,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通过电气节能化设计能够全面提高智能建筑的节能水平,创造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意义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智能建筑是多种现代化智能技术发展的结果,现代化建筑工程依赖于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得以实现智能化运转,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空间,然而,多种智能技术、电气技术等的运用也必然会加剧对电能资源的使用,增加用电量,对此就必须重视智能建筑的电气节能设计,通过节能化的设计来提高电气系统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浪费。保护电能资源安全,打造出一个生态化的智能建筑环境,不仅能保护环境健康,也能维护用户的经济利益。

二、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现状分析

1、电气系统高能耗

电气系统高能耗是目前智能化建筑面临的一大问题,具体体现在:照明控制模式不科学,耗电量过高,开关系统自动化控制能力较差,节能系统设计问题频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存在巨大缺陷。

2、电气节能设计协调性差

电气节能设计应该立足于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优化设计,任何局部的节能优化设计无法达到整体上的节能目标,然而,目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通常缺少全局理念,各电气设备、系统之间协调性较差,局部环节的节能设计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建筑电气化节能改造。甚至出现了电气系统之间不协调,节能型设备安装困难等问题。

3、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督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出现时间较晚,对此无论是设计方案的采纳还是节能技术的运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同时,缺少一个健全完善的监管系统,无法及时发现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电气节能功能的发挥。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供配电系统是为建筑电气系统提供电能的系统,加强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控制电力电能的不合理浪费,提高电力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目标。首先,对建筑电气系统用电设备的功率与负载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明确用电需求量,在此基础上配置节能型供配电系统,根据客观负载大小来选择适应型号的变压器,并做好负载调控与调节,而且要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来科学分配负载,所选变压器应该同驱动负载的能力保持一致。其次,科学选型导线,控制电能损耗。选择低电阻率的导线来配置供电系统,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线损,或者适度地增加导线截面来减少电能传输过程中的线损率,同时,也要积极优化线路的架设与布局,减少迂回线路,控制导线长度,从而减少电能传输中的损耗,达到节能降损的目标。再次,安装智能化计量设备。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智能化、自动化,智能化计量设备应该作为一项专属设备配设于电力系统,发挥其智能化电能计量作用,用户用电量超标时自动切断服务,并发出提醒功能,减少电能的不合理浪费。

2、照明、空调与给排水的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空调以及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最为基础的电气系统,它支撑着整个建筑物的日常运转,为建筑基础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是电源能源最主要的耗费对象,应该成为智能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工作项目。空调系统设计中要本着“节能、低耗、环保”的原则,应该参照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所能提供的电量大小等来合理化配置,而且要重点选择先进、节能型空调设备,将污染排放量与用电量作为空调设备选配的参考标准,现阶段,使用最为广泛的节能型空调设备为:水源热泵空调,事实证明此空调无论在电能消耗还是污染排放方面都达到了生态环保标准。照明系统也是建筑基础设施系统,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要重点选择节能型照明灯具,例如:智能照明灯具不仅能够减少对电能资源的依赖,又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照明服务。公共空间适合选用“声控灯”,这样才能真正控制电能的不合理浪费。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也应该成为电气节能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无负压供水系统成为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一大参考对象,该供水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净化水体,还能控制水体的浪费,实现清洁水体的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清洁能源资源的运用

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设计同样需要清洁、生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所谓清洁能源的引进与利用,资源的循环化使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节能目标。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要将太阳能系统纳入重点考虑对象,通过设计一个太阳能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来为建筑提供必要的供热、供暖服务,减少对传统燃料、传统能源等的依赖,这样才能真正控制排放、减少污染,从根源上提高节能环保水平。风能的利用则主要指的是要充分利用自然风,建筑内部空间需要自然风通道,公共空间范围内可以在墙壁设置风口,确保自然风的渗入。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开发与推广新能源资源,所谓的新能源都是环保、节能型能源材料,例如:墙体保温材料、生态环保的室内装修材料等,要不断地发展更新多种新能源、资源,打造出一个节能生态的建筑内部环境。

四、总结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建筑工程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对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方法,采用先进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电气节能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9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尽管我国能源储备相对较多,但人均能源量相对并不高,处于能源相对缺乏状态。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需要从每个人做起,同时,也需要从根本做起。采用智能化设计建筑就是从根本上做到节约能源。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近年来越来越突出, 能源的缺乏已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减少建筑的用电,就很大程度的做到了节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建筑的空调系统、电动机及风机的节能设计、照明节能设计及控制等方面节约电能,做到建筑智能化。

1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的发展历程与目的

智能化建筑通过对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她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

1.1建筑智能化的历史

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的一栋智能大楼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栋大楼开启了智能建筑的大门。之后西欧与日本都对智能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法、德等国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各有特色的智能建筑。我国台北和香港在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也建立起了高标准的智能化大楼。

1.2智能化目的

智能建筑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

2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手段

2.1通过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大型建筑包括商场、写字楼、行政楼等都是人群相对较多的地方,为了舒适、高效的办公,这些建筑几乎都安装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耗能量极高,至少占建筑总能耗的50% 以上,系统节能潜力是巨大的。采用智能设计方式改善空调系统的耗能量,则必将会有很大程度上节省能源。节约空调系统的耗能,对建筑节能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减少空调系统的耗能量,从空调系统智能化入手,有效提升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减少共条机组台数。确保智能设备能够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度进行检测,得到处数据并进行相关处理,将数据反馈促进空调自我调节,进行智能化处理。另外,对空调水系统流量的进行良好的控制也可降低空调的耗能量。空调水系统耗水量增加一方面对于水资源是一种浪费,另一方面对于空调冷水机组、水泵及气体系统设施的耗电量也会大幅增加。减少空调水资源用量对于节能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减少水资源消耗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水泵改善。通过采用变频技术自动获取水泵运行的环境参数,分析处理数据得到控制参数,进而控制改变水泵运行状态,达到减少水资源应用的目的,减少空调系统的耗能量。

2.2通过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任何建筑都不能少了照明系统,从大厅内的装饰灯具到小室内简单大方的灯管照明,都是必不可少的。减少照明系统的耗能量对于节能设计的意义重大。对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我们既要考虑其实际作用,满足工作、生活的要求,又要满足节约能源的目的,这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项高标准的要求。

对于节能的照明设计,首先应考虑照明应做到适地选择照明器械,要考虑实际环境所要达到的光效、色温等要求,其次对考虑光源自身的要求寿命、价格的合理性等。例如,在民用建筑中,主要应用的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HID 灯,根据技术的发展,还有一些新的光源也逐渐得到应用,例如光纤照明、LED等。为了视觉美,在公共场所的光源很少单独使用,通常配备具有美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灯具。在灯具的选择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光源灯效好、照明效率高,另一方面注意灯具的配光曲线。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就需要设计者对光源应用地做好充足的调查,例如计算室内空间比,进而确定用宽、中、窄光束的照明灯具,再根据房间中天花板、墙面以及地面的反射系数,求出所选用灯具在该房间的利用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光源浪费,做到合理应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要做到智能照明,就要借助不同的控制方式和控制元件,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实现节能。智能照明采用自动调节照度方式,充分利用自然光,最大限度的节省照明系统耗能量,达到智能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2.3通过建筑设备电动机及风机的节能设计

风机、泵类等设备在建筑中是必不可少的,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这些设备的耗能量以及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智能建筑从其方向上入手能够得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做到节能,一方面,从基础入手,采用设计效果好的产品,低耗能、高效率的产品,从一开始就减少耗能多的设备的应用。另一方面,在不影响现实要求的情况下,调整风机等的电动机转速,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通常可采用变频调速、调压调速、电磁调速、变极对数调速、串级调速(或转子串电阻)、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等方式进行智能调节。

2.4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节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人流量能量,合理的利用到建筑设计中是建筑设计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利用自然资源,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电能、热能等对于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某地铁站采用新技术可将地铁密集的人流量所带来的动能转化电能。通过设备将人们踩在地板上的冲击力所带来的动能收集,并将其采用相应手段转化为电能,可用来提供相应照明等系统的电能供应。建筑入口照明灯开关采用声控或是明度控制等都是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这样减少了照明灯不必要的浪费电能的机会,同时也对光源的寿命有一定的延长作用。

3智能化与节能意义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可减少控制环节,提高整体建筑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智能建筑的投资是一种重投资长收益的模式,相对轻投资多维护的模式来说,对于开发商和业主根据有商业吸引力。智能建筑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更准确的调整和控制, 即“主动节能”,运用高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实现了节能调控,确保了高效运行。

4结语

建筑智能化是建筑业竞相追求的目标,是推进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节能设计对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追求低碳、低维护的21世纪来说,智能建筑与节能设计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智能化与节能化要求设计者以实际为中心,追求经济性、环保性、安全可靠性以及高回报性。只有做到合理性,才能够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维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为社会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10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

建筑智能化设计,能够有效实现建筑节能与环保目标,是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建筑智能化从建筑环境的多角度出发,通过对空调、给排水、照明以及电梯等环节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从而对相关设备进行实施的监控和评估,满足相关工作需求的同时,有效地提升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率,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起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良好的高效、低耗、污物等建筑环境,保证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建筑监控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实现对区域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对照明设备进行定时的通断,对照明设备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有效控制照明系统的高效应用;二是通过对感应设备的改良和应用,做到对照明系统照度控制以及通关的控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照明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视的一点,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节约能源,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二)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空调系统智能化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减少共条机组台数,并可以根据相关感应设备,对室内CO2浓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室内温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反馈进行空调运行效率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有效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质量,避免能源消耗,优化室内环境,真正解决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问题。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是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综合的计量和分析,并加强对技术的优化和引进工作,保证室内环境和室内问题条件的基础上,做到对能源消耗的降低,并有效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良好的量化指标,使空调系统智能化设计真正起到良好作用。

(三)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主要包括对水泵的故障报警、对水泵的状态检测以及对水箱的自动监控,使给排水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并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同时,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也逐渐涉及到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方面,通过良好的雨水收集系统,加强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如园林绿化、建筑清洁以及部分生活用水的补充,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有效目的。

(四)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就是充分的利用BMS集成系统,对建筑工程系统进行开放式的设计,通过对子系统接口的有效设计,有效的解决建筑系统的标准化,使建筑系统保持良好的互操作性,并实现建筑工程系统的局域网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系统操作性的简单化和效率化。建筑工程BMS集成系统的有效建设,能够对中央空调系统、建筑照明系统、建筑配电系统以及独立的发电机组进行智能化的协调和控制,能够根据相关数据反馈对相关建筑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减少能源的不合理的浪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全自动运行。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是目前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现代建筑工程智能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建筑系统综合智能化设计结合做了多种现代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良好运行状态的同时,做到了真正的环保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现代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综合安保系统。综合安保系统是大楼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安全保卫技术的集中体现。整个安保系统由视频安防监视、出人口控制、入侵报警、电子巡更、停车管理等系统组成。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保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接人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建立安保系统着重要达到的目标。

对于一般大型企业的地区总部来说,可能在一个建筑里针对不同区域会建立多个监控中心,这就要求各个监控中心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并与其他子系统(如BA系统)进行联动,形成一个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全防范自动化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统一与协调。

二、建筑节能设计分析

(一)提高室内光照效果。适当提高室内光照效果,是降低建筑照明设备应用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遮阳结构的减少和调节,提高建筑窗体的大小,保证室内环境的通透性,将阳光有效的引入房间深处,提高房间没得光照效果,有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使用效果,使室内光照为维持一个相对合适的数值,减少对照明设备的依赖。智能化遮阳设备,能够根据光照强度、温度、以及时间指针,自动变换遮阳卷帘的高低位置以及百叶窗的透光角度,能够有效提升室内空间的光照强度,对于维持室内温度环境,满足之内光线要求,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对新能源的有效应用。目前,我国建筑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天然气、石油或电力能源予以提供,大量非可再生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我国逐渐出现能源短缺问题。因此,加强新能源的开放和应用,是保证建筑使用效果、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就是通过特殊的光伏电池板产生新型电力为建筑提供必须的生活电力,从而降低用户对常规能源的应用。光伏发电是目前建筑新能源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部分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有所涉及,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光伏发电的效率有限,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光热技术就是通过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为建筑提供热水和采暖,以取代常规能源的相关功能。

总结

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对于现代建筑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能源枯竭问题的逐渐凸显,以及环境污染现象的日趋严重,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必须要重视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工作,从而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11

【摘 要】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以及居住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的工程建筑作业过程中,应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此外随着“节能环保”等理念的应用和推广,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完善施工组织,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就结合在当前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电气智能化设计以及相应的节能设计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关键词】 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电气智能化;工程建筑;节能环保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质量,而与此同时,这也给当前的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不断发生恶化也已经成为当前备受世界瞩目的一个问题,也就在这时候,人们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视,并逐渐的意识到了当前人们所面临的一些能源危机。本文就结合在现阶段的工程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与现状,对电气智能化以及相应的节能设计进行有效的探究与分析。一、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应该说,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一些高性能的智能化系统已经开始慢慢的融入到生活中来。而建筑行业作为当前同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的行业,在工程建筑作业过程中,融入智能化设计俨然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智能化建筑在当前电气专业中的具体呈现在现阶段的智能化建筑作业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高效的、且节能性能较好的设备,并采取相关措施对设备的相应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并对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评估,能够在工程建筑作业以及使用过程中实现节能减排作用。此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能够起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2、在当前智能化建筑作业过程中,其根本实质就是智能设备之间的网络化问题应该说,在这个环节中,使得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其自身的弱电系统工程俨然成为了智能建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弱电系统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通信网络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线电视系统以及电话通信系统还有无线寻呼系统等等内容;联动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防盗报警系统以及相应的车库管理系统等;结构化布线系统等等。随着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都是的我国当前的智能化建筑朝着一个更灵活以及更标准还有更安全的方向发展。3、照明控制系统通过选择使用相对先进、新颖的智能型照明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照明控制。在施工作业以及使用过程中,该系统能够在全自动的情况之下,对照明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相关标准和流程对施工周边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以实现其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场合实际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人们的工作环境处于一种相对轻松也舒服的状体之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对光线的合理、有效调节,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总的来说,这种智能照明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以及控制对人员管理以及维护等相关需求,更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因不和理操作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等情况,同时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工成本的有效降低。二、在当前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应该说,随着现阶段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使得很多国家都已经根据各自国家的特点来建立了相对完善以及相对健全的技术标准。从总量上来看,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因此这就对工程建筑作业中的节能设计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经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室显示,我国当前每年浪费掉的电量,大约要占据全部发电总量的10.5以上,如果在建筑作业过程中,如果使用先进或者合理的节能设备以及节能产品,大约可以节省掉5%的用电量,也就是大约65亿KWH,这样就能为国家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同时也能够对当前的温室效益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的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展再当前的建筑作业过程中,电子气节能设计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但这也并不是说,盲目性的节能,而是为了节能而进行节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节能设计过程中,应该兼顾降低能耗以及投资并步的策略,争取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对工程的投资以及收益进行有效衡量。1、电源节能在建筑作业过程中,由于从市政电网中所选择的电源电压已经基本确定,因此致使线路上的整个电流无法进行调整和改变,但可以选择使用一些电阻率相对较小的材料来做电阻,以有效的减少和降低整个线路的电阻。此外在进行配电时,所需要的电缆应尽可能的避免进行迂回式敷设。此外将变压器尽可能的靠近负荷中心,以有效的减少和缩短供电距离,从而在使用过中,做到降低能量消耗的目的。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之下,应尽量选择使用节能型的变压器,并依据相关标准和流程,来对变压器中的绕电电阻进行有效控制,以用来进一步的增大当前所通过的电流值。此外通过对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有效的配置和分配,能够确保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其自身的负载率维持在75%―90%左右。以有效的避免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长期型的处于中过载或者轻载的状态。另外通过提高当前系统自身的功率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以及减少当前在线路之上的传输损耗,实现设备利用效率的有效提高。以实现节能的目的。2、动力节能依据工程特点,来确定所使用电机的数量,另外在选择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那些相对经济实惠的电机,并通过对控制方式进行不断优化,来实现电机使用效率的有效提高。以有效的减少对整个电机的能源损耗。根据负载的具体的情况,来对供电位置相对较远的电机使用无功就地补偿,以合理有效的来削弱整个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所引起的有功损耗。另外通过选择使用变频的方式来让整个负载下降时,能够自动的转速进行调节,这样就能在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最终实现节能的目的。另外对于需要我们进行频繁启动的一些大容量电机在其整体运行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软启动器来对设备的启动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此外由于整个电压可以实现连续调节,因此在启动时可以平稳启动。3、照明节能照明系统中,尽量选择使用能耗较低的光源用电附件,像我们常见的电子镇流器以及电感镇流器等等。另外在设计以及使用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当前灯具的灯光效果还有寿命长度与显色性能和光线柔和度之外,还应配上相对合理的采光方式,同时依据当前不同的使用场所以及不同的使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此外在工程建筑以及使用过程中,通过选择使用节能型的开关或者装置,来对灯光进行分区控制,以切实实现照明节能的效果。三、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以及居住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的工程建筑作业过程中,应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筑的使用性能。此外随着“节能环保”等理念的应用和推广,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创新施工技术,完善施工组织,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就结合在当前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电气智能化设计以及相应的节能设计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参考文献[1] 周玉翠,齐清文,冯灿飞.智能化建设系统的发展过程[J].地理研究.2009(06)[2] 章奇.节能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管理世界.2009(01)[3] 汪彩玲.智能化电气系统的设计与作业[J].经济经纬.2008(04)[4] 姚波,吴诣民,刘鹏飞智能化建筑系统作业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J].统计研究.2009(08)[5] 魏后凯.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有效应用[J].经济研究.2009(04)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12

随着高新技术的陆续推出,建筑智能化随之得以不断发展及完善,并且建筑智能化水平也随之得以不断提高。从实质上来看,建筑智能化是信息产业的综合体现及综合应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的专业领域。从总体上来看,智能化系统可谓是建筑物的“电脑”,因而建筑智能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实际,并且积极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最大限度的将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好,以便于实现建筑智能化设计的规范管理。

1 常见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及其缺陷

现阶段,设计已经逐步的趋于市场化,但是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方面,我国尚且未制定且颁布相应的收费标准,再加上部分设计单位所储备的建筑智能化设计知识不足,这便导致开展建筑智能化设计业务进程的缓慢。正是因为我国尚且未确定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收费标准,使得智能化设计被交由智能化施工单位来完成,因而便难以避免的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由大量的工程实践可知,常见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其一,虽然设计院将建筑智能化设计方面的施工图予以提供,但是却没有将明确的材料设备清单提供出来,系统构成只是简单的框图,而且在施工图中标明深化设计是由施工方完成,设计施工图的深度明显不足。业主请招标公司按照施工图将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展开,一般中标施工单位都会将设计院的施工图放弃,按照自身的投标方案将深化设计作出,从而将施工工作加以进行;其二,业主直接请招标单位将智能化招标方案做出,以此将施工招标工作展开,而中标施工单位则按照自身的投标方案将深化设计作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操作。

以上两种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均在其设计程序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正是因为没有将控制技术的节点予以设置,这便会使得施工、设计和方案都是由项目承接方独自决定,在中标后往往就进行施工,在没有进行图纸深化设计甚至无图纸的情况下便开始施工,没有与其它专业相配合,导致监理无从把关且业主心中无数,同时也出现了浪费、返工、超投资、不合理使用等许多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可知,在设计的出发点上,承接智能化施工的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不一致。在收取设计费用后,设计单位向业主提供的是与要求相满足的施工图成果,所提供的是全过程的服务,但是即便是智能化单位打着免费设计的名号,但是其仍然追逐的是最大化经济效益。

2 强化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过程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避免的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及缺陷,对智能化建筑的使用功能、使用效益、使用寿命等,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聘用智能化顾问公司

在当前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下,如何将建筑智能化设计加以优化,将最大的设计效果达到,是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的重点内容。应当对有着丰富建筑智能化设计经验的单位加以选择,使其负责施行核心为总体设计师和建筑师以及优化设计、一体化设计。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应当对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加以启用,以便于对以总体设计师为主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协调和配合,帮助用户将需求调研工作做好且形成报告;健全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同时将各个专业的特殊要求和设计建议说明,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设计衔接;介绍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方案给用户。

2.2 严格技术评审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要切实的做好详细设计以及初步设计的评审工作,这对随后的施工和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许多事情均是在确定工程设计后展开,要想改变就非常复杂。在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技术评审过程中,应当审查设计与技术要求是否相切合,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环节。技术评审不但需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诸多技术工作加以考虑,同时还应当充分对其它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技术工作加以考虑。在很大程度上技术评审可谓是某种“关卡”,下一阶段的准确就绪状态是由该“关卡”所决定的。所以,应当立足于“关卡”,确定议事日程、评审方针以及参加人员等评审活动;应当由总会计师对技术评审的进度及计划概要加以负责制定,同时由业主切实认可;应当有供应处、基建处等保障施工的职能部门参与到评审工作中;应当提供参加评审的机会给系统设计者,以有助于正确的评审各个子系统;切勿企图采取简单且容易的方法将优良的技术评审完成,要留出合适的评审范围和充足的时间,还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参审人员。

2.3 优化项目策划及设计步骤

首先,在建筑智能化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全面的将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水平需求加以考虑,并且按照建筑智能化的具体需要,优化建筑设计规模,提高智能化总体水平。一般情况下,在两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以上建筑物中应用智能化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实用;其次,建筑智能化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智能化建筑中的光线、温度、空气质量、计算机网络、休息空间、办公家具、适当的隔离及建筑物外的景致等,均应当将设计师独特的构思充分展现出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的确保室内能够将室外的阳光充分的分享到。可以将外墙设计成凹凸状,以此做成corner office;可以适当安排具备自然韵味的休息角落等;再次,采用科学合理的层高、柱网和结构形式。应用框剪结构和框架结构能够提供多变灵活的环境,通常9米的柱网对结构设计、空间分割以及停车均较为适宜。因为智能化建筑中有着较高的舒适环境要求,因而不能暴露管线,要兼顾综合布线与中央空调管道的要求,尽可能的完善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智能化水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化建筑是工作环境、信息以及人的智慧结合,是建立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以及建筑设计等诸多学科上的交叉应用,并且已经逐渐的成为新时代的建筑标志。所以,要想促使我国的智能化建筑更好的面对信息时代和新世纪,要想更好的迎接更大的发展,那么就必须对建筑智能化设计管理提起高度的重视,并且积极的采取科学可行的策略,不断的加强智能化设计管理工作,以便于提升智能化建筑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设计篇13

智能建筑是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起源于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立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大厦配有语言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基于这一认识,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对智能化要素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但要认识到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的必要性,还要把握建筑设计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积极融入智能化要素,保证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更多的体现出智能化特点,更好的满足客户需要。

二、建筑设计的智能化要素分析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为此,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对智能化要素的概念和范围进行重点分析,并积极融入智能化要素,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宜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和建筑环境等设计要素构成。

1.智能化集成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

在通常的设计当中,把建筑智能化分为三个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每个大系统内又包含了诸多的子系统

2.信息设施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及管理者创造良好的信息应用环境。应根据需要对建筑物内外的各类信息,予以接收、交换、传输、存储、检索和显示等综合处理,并提供符合信息化应用功能所需的各种类信息设备系统组合的设施条件。

3.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智能化的BAS、CAS、OAS(3A系统)即楼宇控制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应提供快捷、有效的业务信息运行的功能,应具有完善的业务支持辅助的功能。

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具有对建筑机电设备测量、监视和控制功能,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和可靠并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管理要求,宜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

智能化系统包含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信息引导及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机房工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无线寻呼对讲系统、手机信号覆盖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及综合管路系统等16个子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应用需求。

5.公共安全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共安全系统按需求一般要设计:火灾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呼叫或紧急报警系统、漏水监测系统等,具有应对火灾、非法侵入、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故等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起应急及长效的技术防范保障体系,应以人为本、平战结合、应急联动和安全可靠。

三、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建筑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必要措施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宜由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和建筑环境等设计要素构成。为此,我们要重视智能化要素的融入,重点做好建筑设计的智能化融入。

2.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是保证设计效果的必要方法

应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为目标,确保对各类系统监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管理。应以建筑物的建设规模、业务性质和物业管理模式等为依据,建立实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实施综合管理功能。

3.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是促进设计发展的必要因素

应具有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的能力,集成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实现对各智能化系统进行综合管理。

四、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的主要策略

鉴于建筑设计融入智能化要素的必要性,在建筑设计中要想有效融入智能化要素,提高建筑设计效果,就要结合建筑设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智能化要素。

1.建筑设计要根据功能需要,合理确定智能化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智能化要素的融入,并不是所有的智能化要素都需要一次性融入,而是要根据建筑功能的实际设定,合理选择智能化要素。例如建筑功能中如果需要综合智能管理系统,就必须将智能化集成系统增加到设计方案中,所以,根据建筑功能需要,合理确定智能化要素,是提高建筑设计整体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建筑设计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设计应将智能化要素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在一起考虑

在建筑设计中,智能化要素的融入不是单一的增加,要想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就要将智能化要素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在一起,使建筑设计方案能够在智能化程度和合理性上方面满足实际需要,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实际需要。为此,建筑设计中智能化要素的融入需要与其他功能设计综合考虑,保证智能化要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建筑设计应认真分析智能化要素特点,积极设计智能化建筑

其深度应满足施工安装、调试的需要。设计涵盖工程样图和软件文本,具体包括目录、设计说明、设备材料表、平面布置图、系统图、控制原理图、安装样图、端子接线图、管线图、桥架图、集成说明和软件构成、功能等,且应便于各专业协调施工。

五、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在建筑设计中,智能化要素的融入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智能化建筑要求建筑设计应积极融入智能化要素。智能建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所以,我们应从合理确定智能化要素、将智能化要素与其他功能设计结合在一起和认真分析智能化要素特点等几个方面入手,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智能化要素,全面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满足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