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的护理实用13篇

妇科检查的护理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1

妇科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已经成为妇科临床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病变的有效手段。2008年3月~2009年3月本院为96例患者施行了宫腔镜检查和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收集的96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38岁。其中,不孕症60例,子宫出血23例,宫腔内节育器(IUD)嵌环、残环13例,门诊94例,住院2例。

1.2方法

采用国产GP―KS62CUDE型弯型宫腔镜和冷光源及膨宫仪。备好膨宫介质,膨宫压力80~100mmHg。宫腔镜检查选择选择在月经干净3~7 d为宜,出血者应在出血止住后。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麻和全麻,全麻者术前禁食4~6 h,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常规置入宫腔镜后,全面观察宫颈、宫腔情况及输卵管开口,常规取样送病理检查。

2结果

9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不孕症60例(62.50%),输卵管亚甲蓝通液20例中35条输卵管通畅,输卵管近端梗阻插管通液37例中,43条输卵管通畅,宫腔内膜粘连行分离+上环10例,子宫纵隔切除4例。子宫出血23例(23.95%),子宫内膜病变11例,药流人流不全行诊刮 9例,宫肉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12例,宫腔内异物13例(13.54%),其中宫腔内节育器(IUD)嵌顿4例,断裂残留(IUD)6例,胎骨残留3例均取出。

3护理方法

3.1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不孕症患者,由于盼子心切,心理顾虑及压力较大,应积极与其沟通,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树立信心,并密切配合治疗。出血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关心和安慰,使她们从内心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宫腔内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常担心是否为恶性肿瘤,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存在顾虑,应向她们解释,以消除其疑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其心理和精神压力,使她们能很好地配合手术[1]。

3.2 术前准备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全面体检,行妇科盆腔情况及各项常规化验检查,确定为无宫腔镜手术禁忌证患者。手术器械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灭菌,10 h后备用。术前首先确保电视监控系统,电脑储存系统,膨宫仪等处于正常状态。膨宫液根据不同手术进行配备,5%葡萄糖水500 ml和0.9%氯化钠溶液500 ml各4~6瓶。调节好摄像头,将所有浸泡器械用无菌用水冲洗后整齐放在器械台上,调节室温。患者开通1条上肢静脉通路,并协助麻醉师做好全麻准备工作[2]。

3.3术中护理

术中应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情况,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灯光,随时调节膨宫液流速并及时更换膨宫液,保持膨宫液连续性,避免空气的输入,术中所用膨宫液量应及时汇报,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据文献报道护士与患者仅作几分钟的必要交谈即可使患者的镇痛效果持续几小时[3]。

3.4术后护理

术后先控制膨宫液流速,关闭电凝电极,拔除膨宫液连接皮条,再依次关闭膨宫仪、冷光源、电视摄像显示屏,对使用过的器械应及时清理,污物及时处理,搀扶患者到床上休息,并交代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全麻者应妥善安置好患者的,待患者清醒后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在患者离开之前应了解患者的阴道出血及疼痛情况,术后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避免引起感染。

4 体会

目前,随着内镜医师的普及,内镜手术技巧的提高,宫腔镜以其特有的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宫内疾病诊治的金标准 [4]。而宫腔镜是一项多人合作的技术,不仅需要医生良好的手术技能,而且还需要功能良好仪器设备以及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技术,才确保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5]。

宫腔镜属于贵重精密器械,应给腔镜配备专科护士,负责对相关设备、仪器的检查保养和管理,定期检查,保证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将心理护理融于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有效地减轻患者焦虑心理,以便于手术顺利进行,加强术中、术后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术后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夏思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

[2]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1.

[3]傅爱凤,黄日妹.护理干预减轻手术外科病人术后疼痛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2,17(8):603-604.

[4]殷华.宫腔镜应用、变化及发展趋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50.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2

妇产科门诊有专属的候诊区,包括4间诊察室、3间检查室、阴道B超室、产科检查室以及集体哺乳室,每日平均就诊80人~120人,每次诊治均有护理人员随诊。就诊流程大致如下:①就诊前病人通过电话预约或者现场挂号取得序号后前往候诊区等候。就诊时妇科病人依次进入诊察室就诊,孕妇需要先到产前检查室登记检查,测量体重、血压并获取检验单后,前往检验室进行抽血、尿检或者B超检查。②尿检结果需要30min~60min才能出来,检查室护理人员将检查结果备份到电脑中,以便此后就诊时查询。③由于妇产科门诊将妇科和产科安排在同一诊察室就诊,造成候诊时间延长,尤其是需要子宫颈膜片检查和尿检时导致候诊室病人常常询问入诊时间。④当病人询问入诊时间时,诊察室护理人员因背对门口没有听到、没有回答或者未能及时处理时容易产生纠纷或者投诉。⑤部分病人不知如何进入检查室或者如何准备检查,需要等候护理人员说明检查步骤,以及询问如何更换衣服或者抱怨没有遮盖物。⑥大约有1/3的孕妇不清楚产检前需先完成部分检查(如尿检、B超等),造成就诊时才发现未做检查,又需要检查后再就诊,使得整体就医时间延长。

1.2妇产科门诊投诉事件统计

根据医院就诊病人和家属投诉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妇产科门诊投诉事件分别占门诊投诉总数的37.3%、56.2%、41.3%,成为门诊部投诉事件最多的部门。分析其原因包括:病人自己觉得不被尊重,如检查时无遮羞衣物(23.1%),夜间B超等候时间太长(14.5%),卫生宣教内容过于简短(20.0%);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和应答态度不佳(13.9%和41.1%);延迟处理投诉或者不满意排号处理流程(3.2%和21.8%)。

1.3妇产科门诊病人满意度

2011年由妇产科和儿科护士长、医师9人组成整改小组,参考医院及其护理部其他科室满意度问卷内容、外评专家意见以及就诊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而成,了解病人就诊后实际满意度状况,考察妇科和产科病人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了《妇产科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表》。根据病人投诉内容以及问卷结构分析原因,归纳出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偏低的特点和原因,并列出主要问题,包括病人基本资料、环境设备、等候时间、就诊过程、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过程、服务结果、卫生宣教8项内容,针对问卷问题的清晰度、相关性和适用性,聘请相关专家进行鉴定,其中Cro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0.95。问卷采用5级计分法,“非常不满意”计1分到“非常满意”计5分。于2011年3月16日—3月22日以妇产科就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征求候诊室病人同意后,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发出问卷103份,其中产科26份、妇科77份,产科有效问卷24份,妇科76份,有效率达92.31%和98.70%)。

1.4评估结果

整改前问卷调查结果阈值为4.0分(80%),低于阈值的共24项。其中“候诊时间”满意度最低,占55.4%(2.77分),与整个医院服务满意度值最低73.2%(3.65分)为“候诊时间”的结果一致。见表1.

2整改方案

2.1制定整改方案

通过对整改前妇产科门诊的问卷结果分析,导致妇科门诊低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检查时因无遮盖衣物,病人感觉隐私未能受到尊重,检查室操作规范不明确而且无检查步骤说明,卫生宣教内容不全,医护人员就诊时应对态度不当,夜间就诊时B超检查便利性差,尿检等候时间过长,等等,这些成为医院妇产科整改方案的重点。

2.2整改措施

2.2.1宣传执行措施

通过医院公告栏和内部刊物宣传整改对策和方案,包括方案中整改目的、重要性以及改革措施,使得妇产科护理人员了解并共同推动改革措施的实施。

2.2.2依据新制定的流程进行工作

①诊察室护理人员在病人就诊时,根据病人情况主动提供服务,当孕妇到检查室后,护理人员视孕妇产检周数,参阅需知表进行护理指导并记录教育内容,下次就诊时评估本次指导效果,达到一致和完整性,就诊后由诊察室护理人员协助预约和提供下次就诊的尿检单,并提醒孕妇复诊当日才能使用本尿检单。②行子宫颈膜片检查病人依次到诊察室填写申请单,同时提供“子宫颈膜片检查需知”并说明注意事项,病人根据引导方向标进入检查室,护理人员拉上隔门和窗帘,并挂上“检查中请勿进入”提示牌,病人则根据图示更换检查裙受检。

2.2.3建立妇产科门诊服务标准流程

①制定诊察室护理人员标准问候规范,参考医院关于服务礼仪以及护理部制定的标准,诊察室内可能出现各种情景时护理人员的反应以及处理的态度,以条例形式将规范粘贴在就诊桌上,供护理人员参阅并作为其遵循的标准,模拟示范后进行1周的测评。②制定子宫颈膜片标准作业流程,改善子宫颈膜片快速检查服务,缩短候诊时间。③请后勤部门设立就诊产检尿检预约申请系统,并在网络预约平台上提醒挂号大众“怀孕3个月以内请挂妇科”的警示语[2],避免挂错科延长候诊时间。

2.2.4调整诊察室设施条件

①以不会破坏墙面美观且醒目的宽面胶带在离地面140cm的墙面制高点粘贴指向图标,明确指引病人进入检查室。②调整检查室工作台,使其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2.2.5制定孕期妇女产检项目

①将产检各项检查服务项目逐一列表说明,清楚记录检查的周数和日期、产检期间应检查的事项以及每次产检必须完成的各项检验,明确提醒孕妇需参阅孕妇手册,提供明确的信息,使孕妇了解产检内容及流程,减少其焦虑和不安情绪。②卫生宣教人员须遵循所列内容说明。③提供下次检查化验单,如尿检单、B超检查单,增加便利性和缩短等候时间。

2.2.6收集卫生宣教方面的资料并装订成册

整理诊察室孕妇常见疾病的护理,并提供护理指导意见,装订成册后提供给病人。

2.2.7改进检查裙

设计制作妇科检查裙,提供妇科病人检查时专用,保护病人的隐私。

2.3评估方法

2011年2月26日—6月30日由护理部和妇产科共同推进整改方案。2011年6月1日—2011年6月10日再次开展现场问卷调查,收集整改后服务质量满意度。以妇产科就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征求候诊室病人同意后,以不记名方式填写,共发出问卷:产科26份,妇科78份。有效问卷:产科24份,妇科76份。有效率达92.31%、97.44%。

3结果

3.1护理人员态度

分析整改前未达到阈值4.0分(80%)的项目,经过整改后均有明显改善,由方案改革前72.1%(3.61分)提升到改革后81.1%(4.06分),而且各项指标均达到80.0%(4.00分)以上,表明妇产科病人对于此项改革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详见表2.

3.2卫生宣教

由于就诊室护理人员过于忙碌未能详尽说明,所以妇科护理指导满意度均未能达到阈值,除加强解说外,对需要费时指导者,如门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由护理咨询站协助执行。见表3。

3.3改善操作规范

包括制作检查步骤说明图、提供病人检查服装保护隐私、增加就诊间引导方向标。见表4。

3.4候诊时间

①缩短尿检候检时间,孕妇到医院后即可携带前次门诊开具检验单立即到检验室尿检,平均大约可减少40min等候时间。②实施子宫颈膜片快速通关流程:先登记后申请填写化验单,填写完整后,立即通知医师采样,提高子宫颈膜片检查的方便性。③夜间由诊察室护理人员通知值班医师到诊察室给病人做B超:此单项问卷结果从整改前56.1%(2.80分)上升为74.1%(3.70分),改善率为30%,虽未达医院标准阈值,但是改善成效明显。④将问卷结果与妇产科主任讨论后,进行再次改善:预约单上以及网络上加注序号并预估就诊时间。结果见表5。

3.5病人投诉率明显降低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3

doi:10.14033/ki.cfmr.2015.26.050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等,为妇科疾病好发部位,近年来,伴随着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各类危险因素的增多,女性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针对已婚妇女的妇科检查中,程度不同的宫颈炎、阴道炎发生比率为50%~60%,若未及时诊治,相较正常人,宫颈癌发病几率是其7倍[1]。现代医学手段能够明确检出癌变情况,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为100%,故妇科检查的必要性逐渐引起广泛重视[2]。但其在专科体检项目中相对特殊,有侵袭性,有时还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且具较强的隐私保护性,因此,对护理质量有较高要求。本次选取妇科检查病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方案应用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取2014年1-6月12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妇科体检的体检对象,年龄22~44岁,平均(35.8±2.3)岁,均为已婚女性,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和机体其它系统存在重大疾患者。510例学历为中专及以下,690例为大专及以上。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检查过程中常规护理(对照组,n=600)与人性化护理(观察组,n=600)效果进行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体检时避开月经期,在体检前3 d避免阴道用药,体检前1 d晚上禁止性生活,受检者均按常规流程完成体检:第一步,领取体检表格;第二步,了解体检内容及注意事项;第三步,遵照人员指导,逐一完成体检项目。

1.2.2 观察组 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2.1 环境干预 营造轻松、温馨、舒适的体检环境,在等候大厅摆放绿色植物,配有电视,或播放轻音乐,张贴健康常识海报,保持合适温湿度。光线、通风良好,提高体检对象身心舒适度。检查室应整洁,放置物品有序,定期室内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增加体检对象安全感,以提高配合和信赖度。

1.2.2.2 重视人文关怀 在妇科体检过程中,女性对各项操作内容均较敏感,护理人员需加强隐私保护,对体检对象的基本信息通过恰当的沟通方式掌握,如学历、家庭状况等、有无过敏史、其它病症,并尽量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检查过程中注意遮挡,设单人间体检,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提高体检对象安全性,达到精神上的满足[3]。

1.2.2.3 优化服务流程 依据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妇科检查情况,就宣传单进行制作,包括检查注意事项、方法、目的、指标正常值、收费等。设立护理导检岗,依据检查项目答疑和解释,指导预约排序及体检项目完成顺序,就检查秩序进行维持,引领、陪送检查,以使等候时间缩短。

1.2.2.4 健康宣教 了解体检对象心理需求,就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加以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宣教,以使其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并采取有益的、科学的健康行为,设立护理咨询岗,咨询员由高年资主管护师担任,对体检对象就妇科检查和妇科常见疾病等知识进行耐心讲解,包括检查的过程、意义、目的,深呼吸技巧、配合方法等[4]。

1.2.2.5 满足体检对象需求 加强与体检对象沟通,依据体检对象耐受能力,尽量由家属或责任护士陪伴。

1.2.2.6 检查过程中干预 指导配合检查的方法,给予适当安抚,选择大小合适的阴道扩张器,使用油,轻柔操作,将不适尽量降至最低[5]。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评估: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对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共含项目14个,无症状为7分及以下;可疑症状,8~10分;阳性为14分及以上。(2)舒适状况:采用Kolcaba简化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生理、环境、心理、社会、生理领域,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有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后舒适状况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环境、生理、社会、心理领域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社会经济近年取得巨大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较大进步,体检对象在接受体检的同时,更加重视服务的质量。妇科检查具一定特殊性,体检对象通常有恐惧、害羞、紧张心理。常规护理方案没有关注妇女的这种心理变化,因此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不大。

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外在体现,重视在精神、心理、社会、生理各方面均为体检对象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求护士举止优雅、动作轻盈、仪表整洁,以增强体检对象舒适度[6-7]。通过加强环境干预,利于体检对象负性情绪的缓解,使身心达到愉悦的状态;重视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实施,可提高体检对象安全感,达到精神上的满足;注重优化服务流程,可提高检查效率,减少体检对象痛苦;依据体检对象需求合理安排检查,完善健康宣教,可提升体检对象主动参与的热情,保障检查效果[8]。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受检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为(6.8±3.7)分,抑郁评分为(6.2±3.5)分,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0.4±3.5)分、(9.2±2.4)分。另外,在受检者的舒适度上,观察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等各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综上,加强体检中心妇科检查中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体检对象身心舒适,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小铃,赖月容,王丽春,等.对门诊女性患者宫颈癌筛查知信行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7):1998-2000.

[2]张文瑾,黄宝梅,李文君.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8):55-56.

[3]黄绮华,关玉兰,郭清华.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0):21-20.

[4] 薛晶,高娟,刘义兰.CCU住院患者对关怀护理服务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21):78-80.

[5]李凤册.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5):63-64.

[6]卞玉,杨少玉,章先桂.健康体检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5):72-73.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8月,来我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10例妇科患者。所有患者均已婚,其中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8.5±1.48)岁;学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7.10%(53/310),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25例(8.06%)),大专文化程度84例(27.10%),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148例(47.74%)。排除语言表达障碍,不能进行正常交流和沟通的妇科患者。

1.2方法 利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的方式,根据妇科患者实际情况,设计问卷调查表,表格的题目是"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的保护需求"。调查表中的内容包括:①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②妇科患者就诊时哪些属于隐私,患者对隐私保护的态度;③具体项目:病史需要医护人员保密吗;医护人员应尊重妇科患者的隐私吗;患者在手术室期间接受妇科手术,隐私部位暴露时,非工作人员需要回避吗;手术前与妇科患者及委托人交代病情时,其他家属需回避吗;拒绝男性医务人员进行妇科检查吗;为了教学的需要,手术期间进行手术录像或观摩教学可以吗。手术前,将调查问卷发放给每一位妇科患者,并请她们以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为保证调查准确性,问卷由专人发放,负责解释,由患者自行填写,或在妇科患者口述下,由护士代为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当场收回。项目评分采用likert五级计分发进行计分。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2.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手术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保护需求均在4.43分以上,其中年龄23~29岁(4.72±0.54)、本科及以上学历(4.74±0.45)需求明显高于同组其它类别,见表1。

2.2 手术室隐私保护需求 310份调查问卷中,242例认为病史需要保密(78.06%),认为减少手术时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均为222例(71.61%);同时在保护隐私程度上,病史需要保密、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隐私部位时请适当遮挡评分(4.78±1.12、4.65±0.84、4.58±0.72)排在前3位,见表2。

3讨论

3.1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特点 随着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妇科患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需求更高更多,78.06%的妇科患者认为病史作为一种个人隐私,需要医护人员保密。本次调查还发现,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程度较高,希望手术时减少隐私部位暴露,必须暴露手术时请适当遮挡,体现了妇科患者对隐私的要求度高;60.32%的妇科患者回避男性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从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4];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表明了妇科患者对社会地位的保护需求[5];大多数妇科患者对教学录像和观摩的隐私保护要求较低,甚至持鼓励态度。

3.2年龄、文化程度在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差异 社会的进步,文化水平的提高,认识的差异,大部分高文化程度妇科患者对隐私的保护不同于老一代妇科患者。年龄越大,病史需要保密率越低,几乎>70岁老患者认为病史保密与否无所谓;相反,文化程度越高,妇科患者越要求病史保密及减少隐私部位暴露。但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不回避男医务人员作妇科检查,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这也从五级评分结果可以得到证实。同时,文化程度高的女性,对病史保密需求度高,尤其是重视看标本时回避非直系亲属,可能考虑到出院后的社会融合因素。值得指出的是,文化程度高的妇科患者大都支持教学需要,但请在录像和作观摩时注意个人隐私保护。

3.3加强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 针对妇科患者手术室期间的隐私保护需求,医院应制定具体的隐私保护制度,切实尊重及保护患者隐私。①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勿将妇科患者的病史、病历资料外泄。②无论是在手术室还是在病房,医务人员不得随意讨论患者病情,避免患者个人隐私外露。③手术室期间,对手术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患者,适当加用防档设施,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术中减少非手术人员观看,教学需要时,提前征得患者同意,并注意保护患者头面部[6]。④妇科患者手术中切除下来的病变组织,如子宫、卵巢等,除了直系亲属,其他人群实行回避。⑤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规范医务人员语言,转变观念,从思想上尊重患者的人格、隐私。同时积极给予患者精神、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消除患者对隐私泄露的不安感。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为患者提共安全、人性化的手术室环境。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7],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进妇科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金霞,梁红娟,李刚,等.患者隐私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277-279.

[2]刘健.妇产科教学如何应对新的医疗环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4):61-62.

[3]梁立智,王晓艳,鲁扬,等.医患关系调查中医患信任问题的伦理探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4(5):37-38.

[4]周俊英,黄燕,谢利.妇科患者在手术室期间对隐私保护的需求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623-624,650.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5

在目前妇产科的临床护理当中,由于患者对于医院护理的要求逐渐提升,这一点在妊娠期妇女的日常护理当中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医院针对妇产科患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优质护理,以此来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1]。本次研究选取96例妇产科患者,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5.5)岁,其中85例为孕产妇,11例为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孕产妇当中有45例选择自然分娩,40例选择剖宫产,孕龄范围在15-35周之间,平均孕龄为(28.3±4.8)周。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8例患者,两组患者从孕龄、年龄、手术方法、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医院内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个性化优质护理。首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程就诊陪护,并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进行相应的细致护理。随后,根据护理工作当中制定的规划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与疗效评估,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在护理工作的末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对于就诊流程的了解、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2],对比较结果通过统计学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门诊流程了解程度、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研究当中的护理组采用了个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参照每个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个人资料进行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制定,在妇产科的护理服务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参照患者入院后的常规检查与医师诊断结果,针对结果对患者将要进行的检查项目进行详细讲解,告知检查的作用与意义,并通知患者进行复查的次数与具体时间,以此确保患者再次入院检查之前能够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工作;②护理人员对妇产科就诊患者进行全程陪同就诊,进行每一个流程、环节的讲解与指导,对于部分情况较为特殊的患者,可以参照实际情况给予优先检查与诊治的权利;③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解与掌握后,参照患者的文化程度与性格特点,将自我检查与健康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患者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基本掌握与了解;④在患者进行按项检查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将接下来即将检查的项目进行检查、间隔、休息等时间的规划,避免患者因频繁过度的检查造成疲劳的情况出现;⑤对患者入院后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对于检查项目的不解、顾虑、恐惧与怀疑,将不良情绪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排解,对患者的心理环境进行有效调节,避免心理因素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⑥陪同孕产妇进行项目检查之前,要对患者即将进行的检查项目予以详细说明,说明当中应包括检查流程、注意事项、相关费用以及检查的效果与意义;⑦在陪同检查的过程当中,利用空闲时间对患者进行日常注意事项以及健康知识的讲解,避免患者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对病情或胎儿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根据患者反映出来的相关健康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对后续的宣教工作进行修改与完善;⑧妇产科要对患者发放有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态度、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并根据其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公平公正的工作效果评估[3]。

对妇产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意义在于:①能够对护理人员之间以及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彻底改善,对医院内部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进行深层次强化,减免其中不必要的环节,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确保患者能够在就诊、治疗以及住院期间得到个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而整体提高医院的服务与诊治的质量与水平,并且避免患者在就诊治疗的过程当中产生不必要的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②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与技能水平,使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并且对患者自身的知识掌握予以强化,提升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③能够有效改善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个人责任心不强以及专业方面的知识匮乏等因素,在工作当中对患者产生不良作用与困扰的情况,对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专业知识渴求度以及健康知识的宣教意识进行加强与提高,并且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增加患者的知情权与话语权,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作为目前妇产科当中最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模式,临床护理路径的主要目的是将医院的就诊与护理过程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流程化的系统处理,使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能够得到飞跃性的发展。这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改善了传统护理工作当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临床护理的质量与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巨大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6

结论:在超声检查中根据不同病例提供护理服务,对减轻孕妇的压力,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彼此间相互信任配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孕期超声检查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5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68-01

随着超声诊断仪的日趋先进,超声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本文选取我院的超声检查病例中孕妇出现较多的护理问题汇总,探讨孕期超声检要时机的护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产前超声筛查病例,在不同孕期检查中基于不同孕妇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

1.2 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为2~5Mpa。分别测定孕妇不同孕期的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有无结构异常,胎儿心率以及羊水、胎盘,脐带等胎儿附属物情况。

超声检查时机的选择: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和国内超声专业协会编写的《产前超声检查规范》以及《产前超声检查指南》的要求,产科超声检查的重要时机选择分为3段,即孕早期(停经6-8周,停经11-14周)孕中期(孕18-28周)孕晚期(孕32―38周)的超声检查 [2]。

孕早期超声检查主要包括是否宫内妊娠,妊娠囊位置和数目,胚胎是否存活。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厚度 [3]和胎儿的鼻骨检查。

孕中期是进行胎儿系统筛查的最佳时期。此期羊水量适中,超声图像清晰,此期除估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外,还应进行至少一次的胎儿全面检查。

孕晚期超声检查的重点是估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胎位,胎盘成熟度,羊水量,脐带血流,有无脐带绕颈等。

1.3 问题及护理。因胎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孕期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有不同的声像图特点 [1]。不同孕周的孕妇其心理活动,自我感觉,以及所要获得的孕情信息均不同。护理人员给予孕妇相关的心理疏导,补充其孕期保健知识,自我监护和健康生活指导。告知孕妇避免一些盲目的,不必要的超声检查,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1.3.1 惊讶。孕早期孕妇的主要心理反应有惊讶,角色矛盾,以及情绪波动。评估孕妇对妊娠的积极态度,对其提供心理支持。

1.3.2 临床上孕妇最多的问题是超声检查是否安全。国内外专家都对超声诊断的安全性,尤其是对致畸变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尚未明确发现1例因超声检查所致的胎儿异常 [4]。

1.3.3 推测胎龄,询问胎儿是否宫内生长受限。近年来应用超声检查判断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为临床主要检查方法。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其围生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超声测量胎儿头围与腹围的比值结果进行估测,尽早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3.4 胎盘异常。胎盘异常有胎盘附着位置异常,胎盘早剥,胎盘功能减退等。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应提醒孕妇需做好动态观察和随访,同时对决定分娩方式有帮助。胎盘早剥是妊娠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发现胎盘早剥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胎盘功能减退一般发生在孕37周后,如孕36周前发现胎盘功能减退,要提醒孕妇积极治疗。

1.3.5 胎儿畸形。胎儿畸形是以胎儿形态与结构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出生缺陷 [4]。胎儿各器官均可发生畸形,胎儿畸形主要依赖于超声诊断。因此尽早发现胎儿畸形对产科医生,孕妇及家属作出决定有重要意义。

2 结果

孕期超声检查是目前产科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产前诊断、筛查胎儿严重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护理人员做到提前预约和沟通,避免了孕妇盲目的检查,从而降低孕妇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超声检查胎儿发育异常的病例,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并叮嘱其充实超声检查,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

3 讨论

在孕期超声检查中,护理人员及时为孕妇提供超声检查的相关知识,避免出现过多检查或过晚检查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或经济损失。在检查中,护理人员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并督促其重视检查结果。检查发现胎儿畸形或其他异常者,孕妇以及其家庭心理压力极大,护理人员给予心理上疏导,及时发现胎儿异常并终止妊娠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的风险,降低对孕妇身心健康的伤害。

护理工作在超声检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孕期,不同孕妇的心理特征,注重人性化服务 [5],及时耐心科学的解释回答孕妇关注的问题,极大的改善孕妇的心理状况,改善医患关系,促进了医患之间相互理解信任,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维敏,岳桂华.超声在孕期检查的重要作用及护理要点[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5):323-324

[2] 孙彤.孕期超声检查的时机以及超声检查的安全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7):481-483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7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将在产科行产前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38%,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宣教,可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负性心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且不会对母婴带来危害,成本低,切实有效。

【关键词】  孕产期宣教;孕产妇;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一种较常见的产后精神障碍。产后抑郁症会在产后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一部分妇女的精神状况[1],它不仅对产妇有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2],近年来国内发病率为3.8%~6.7%[3],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4],早期干预、预防危险因素十分重要。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其中340例从孕早期至产褥期进行孕产期宣教,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2006年8月~2008年7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年龄19~34岁,平均(26.5±2.5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周;文化程度:本科40人,大专130人,高中380人,初中110人。所有产妇均排除脑部疾病史、既往精神疾病史及家族精神病史阳性,自愿接受孕产期宣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两组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异常孕产史、新生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参照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制定的诊断标准,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症状中的5条或者5条以上,至少有一条为情绪抑郁或者缺乏兴趣或者愉悦: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大多数活动明显地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3.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1)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①产前检查的时间:从确诊为早孕时开始,应行双合诊并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及尿糖。必要时在孕早期行绒毛活检或在孕中期抽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孕13周~27周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36周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②产前检查的内容:首次产前检查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各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量身高、测体重、测血压、确定孕周,骨盆检查等,了解内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妊娠、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对有妊娠禁忌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复诊产前检查是为了了解前次产前检查后有何不适,以便及早发现高危妊娠,主要是询问孕妇的健康情况,有无头晕、眼发黑、水肿、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出现,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及胎动情况,测体重、血压、量宫高及腹围,听胎音,检查胎位及有无水肿, 必要时b超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及羊水情况,注意脐带及胎盘有无异常,测骨盆,注意胎头入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预测分娩方式,为孕妇提供产前筛查知情选择,同时提供营养指导,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③分娩期及产褥期保健和护理:孕妇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注意观察胎心音,指导产妇用腹压及助产,产后住院期间常规护理产妇及新生儿,检查产妇体温、血压、宫高,有无压痛、恶露量、性状、伤口情况及乳房情况,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母乳喂养情况、生命征、皮肤颜色,协助与指导母乳喂养;产后常规访视3次,了解产妇一般情况,检查乳房及乳汁量、伤口愈合及子宫收缩情况,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称体重,注意皮肤黄染及脐带情况等。

(2)孕期宣教 ①加强围产期保健:孕妇首次产前检查时,就充分了解孕妇自身情况,掌握其个性特征并进行心理评估,鼓励其主动向医护人员倾诉紧张和不良情绪,对有家族遗传病史及妊娠合并症的高危人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个别指导。利用孕妇学校每周为孕妇实行一次义务孕产期宣教并解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下社区宣传及出宣传板报等方式,帮助孕妇及家人了解妊娠的生理过程、孕期常见症状、母乳喂养知识、育儿知识、产褥期保健知识,指导孕期营养及胎儿自我监护方法,使其正确认识妊娠及分娩的生理知识。②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产前检查时了解孕妇及家人对新生儿性别的看法,对重男轻女的家庭进行优生优育教育,改变其世俗观念,指导其树立男女平等的生育观。③强化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孕妇学校进行孕产期宣教时请其配偶及家人参加,促进家庭成员间(特别夫妻间)相互理解与支持,减少孕产妇的各种压力。④加强育儿技能培训:孕晚期教孕妇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布、洗澡及新生儿抚触等育儿技能,为孕妇向母亲角色过渡做好充分的准备。⑤熟悉住院环境:妊娠晚期带孕妇到产科病房及产房实地参观,熟悉住院和生产环境,以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

(3)分娩期宣教 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产妇入院时由接诊护士详细介绍科室情况,告知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科主任,由主管医生恰当介绍分娩的有关生理知识;热情接待并体贴关心孕妇,了解其需要,快速建立起良好的护(医)患关系。②实行陪伴分娩:我科建立了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在待产时由丈夫陪伴,分娩过程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细心观察产程,教会产妇各种放松技巧以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鼓励产妇增强分娩的信心,给产妇以积极的精神支持。

(4)产褥期宣教 ①耐心倾听产妇的心声:产后利用每天护理查房及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对其进行产褥期的护理,详细耐心的倾听产妇诉说其心中的不悦及担忧,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②指导新生儿护理:给产妇讲解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教会产妇观察新生儿,避免产生恐惧心理;教会产妇一些基本的育婴技能,如母乳喂养;如何为婴儿换尿片和衣服;如何给孩子洗澡等,帮助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的转换。③加强产后锻炼:鼓励产妇于产后第二天开始适当活动、做产后保健操,以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强化产后劳动参与意识,尤其是参与婴儿护理,以培养母婴感情,强调母亲的角色。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丈夫及家属进行有效宣教,勿以孩子为中心而冷落产妇,给予产妇关心体贴、细心照顾,让产妇感觉到家庭的关爱,勿与产妇谈论易引起负面情绪的家庭琐事,当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或者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做好疏导解释工作,并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多陪伴产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⑤重视产后访视:出院后由有经验的专职助产士进行产后访视,检查产妇及新生儿,施行必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鼓励家人(特别是丈夫)产褥期与产妇多沟通,给予产妇情感的支持,动员家嘱多照顾护理婴儿,让产妇充分休息使其尽快康复。

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症30例,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发生产后抑郁症46例,发生率为14.38%,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86,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孕期听课、接受咨询和指导次数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5],产时产妇自信心对分娩的影响较为明显,自信心低的孕产妇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她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分娩的困难和痛苦上[6]。有研究认为产时不良心理状态是引起产后抑郁症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合并产科并发症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家庭关系和睦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低[7],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仍然是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8],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9]。产妇在产后既要恢复身体,又要哺乳婴儿,此时更需要丈夫及其他家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我院开展的孕产期宣教干预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帮助孕产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节,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导乐陪伴分娩,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在分娩过程给予产妇精神心理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产褥期为产妇提供温馨、和谐的休息环境,保证足够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康复,帮助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学会护理婴儿。丈夫和亲友加强与产妇情感交流,多关心体贴产妇,使其自信心增强,维持心理平衡。产后6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好发期,产后访视检查产妇及新生儿,施行必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防治产后抑郁症。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孕产期宣教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且孕产期宣教成本低,安全方便,对母婴无危害,干预效果确切。因此笔者认为,接产单位均应开展孕产期宣教,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从而减少母婴的危害,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 欣,席 薇,苗汝娟. 产后抑郁妇女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6-378.

[2]崔才三,隋京美.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4):319-321.

[3]王中海,周霞平,陈向一,等.产后抑郁症的筛选和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09-811.

[4]翟桂荣,闫瑰娟,方明珠,等.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21-2623.

[5]潘琢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7-8.

[6]陈 浪,叶 磊,肖 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4-5,12

[7]杨 梅,白 满,曾三梅.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8,7(3):1-3,13.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8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选择2006年8月~2008年7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年龄19~34岁,平均(26.5±2.54)岁;孕周37~41周,平均38.6周;文化程度:本科40人,大专130人,高中380人,初中110人。所有产妇均排除脑部疾病史、既往精神疾病史及家族精神病史阳性,自愿接受孕产期宣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两组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异常孕产史、新生儿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参照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制定的诊断标准,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症状中的5条或者5条以上,至少有一条为情绪抑郁或者缺乏兴趣或者愉悦: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大多数活动明显地缺乏兴趣或愉悦;③体重明显下降或增加;④失眠或睡眠过度;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⑥疲劳或乏力;⑦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⑧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⑨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

3.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1)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①产前检查的时间:从确诊为早孕时开始,应行双合诊并测量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及尿糖。必要时在孕早期行绒毛活检或在孕中期抽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异常者,孕13周~27周每4周检查一次,孕28周~36周每2周检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②产前检查的内容:首次产前检查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各系统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量身高、测体重、测血压、确定孕周,骨盆检查等,了解内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妊娠、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对有妊娠禁忌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复诊产前检查是为了了解前次产前检查后有何不适,以便及早发现高危妊娠,主要是询问孕妇的健康情况,有无头晕、眼发黑、水肿、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出现,了解胎动出现时间及胎动情况,测体重、血压、量宫高及腹围,听胎音,检查胎位及有无水肿, 必要时B超了解胎儿生长发育及羊水情况,注意脐带及胎盘有无异常,测骨盆,注意胎头入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预测分娩方式,为孕妇提供产前筛查知情选择,同时提供营养指导,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③分娩期及产褥期保健和护理:孕妇住院期间按常规护理,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注意观察胎心音,指导产妇用腹压及助产,产后住院期间常规护理产妇及新生儿,检查产妇体温、血压、宫高,有无压痛、恶露量、性状、伤口情况及乳房情况,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母乳喂养情况、生命征、皮肤颜色,协助与指导母乳喂养;产后常规访视3次,了解产妇一般情况,检查乳房及乳汁量、伤口愈合及子宫收缩情况,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称体重,注意皮肤黄染及脐带情况等。

(2)孕期宣教 ①加强围产期保健:孕妇首次产前检查时,就充分了解孕妇自身情况,掌握其个性特征并进行心理评估,鼓励其主动向医护人员倾诉紧张和不良情绪,对有家族遗传病史及妊娠合并症的高危人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个别指导。利用孕妇学校每周为孕妇实行一次义务孕产期宣教并解答孕妇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下社区宣传及出宣传板报等方式,帮助孕妇及家人了解妊娠的生理过程、孕期常见症状、母乳喂养知识、育儿知识、产褥期保健知识,指导孕期营养及胎儿自我监护方法,使其正确认识妊娠及分娩的生理知识。②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产前检查时了解孕妇及家人对新生儿性别的看法,对重男轻女的家庭进行优生优育教育,改变其世俗观念,指导其树立男女平等的生育观。③强化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孕妇学校进行孕产期宣教时请其配偶及家人参加,促进家庭成员间(特别夫妻间)相互理解与支持,减少孕产妇的各种压力。④加强育儿技能培训:孕晚期教孕妇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布、洗澡及新生儿抚触等育儿技能,为孕妇向母亲角色过渡做好充分的准备。⑤熟悉住院环境:妊娠晚期带孕妇到产科病房及产房实地参观,熟悉住院和生产环境,以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

(3)分娩期宣教 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产妇入院时由接诊护士详细介绍科室情况,告知分管护士、主管医生、科主任,由主管医生恰当介绍分娩的有关生理知识;热情接待并体贴关心孕妇,了解其需要,快速建立起良好的护(医)患关系。②实行陪伴分娩:我科建立了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在待产时由丈夫陪伴,分娩过程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细心观察产程,教会产妇各种放松技巧以减轻分娩时的疼痛,鼓励产妇增强分娩的信心,给产妇以积极的精神支持。

(4)产褥期宣教 ①耐心倾听产妇的心声:产后利用每天护理查房及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对其进行产褥期的护理,详细耐心的倾听产妇诉说其心中的不悦及担忧,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②指导新生儿护理:给产妇讲解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教会产妇观察新生儿,避免产生恐惧心理;教会产妇一些基本的育婴技能,如母乳喂养;如何为婴儿换尿片和衣服;如何给孩子洗澡等,帮助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的转换。③加强产后锻炼:鼓励产妇于产后第二天开始适当活动、做产后保健操,以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强化产后劳动参与意识,尤其是参与婴儿护理,以培养母婴感情,强调母亲的角色。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丈夫及家属进行有效宣教,勿以孩子为中心而冷落产妇,给予产妇关心体贴、细心照顾,让产妇感觉到家庭的关爱,勿与产妇谈论易引起负面情绪的家庭琐事,当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或者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做好疏导解释工作,并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多陪伴产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⑤重视产后访视:出院后由有经验的专职助产士进行产后访视,检查产妇及新生儿,施行必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鼓励家人(特别是丈夫)产褥期与产妇多沟通,给予产妇情感的支持,动员家嘱多照顾护理婴儿,让产妇充分休息使其尽快康复。

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结 果

观察组发生产后抑郁症30例,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发生产后抑郁症46例,发生率为14.38%,两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986,P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孕期听课、接受咨询和指导次数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5],产时产妇自信心对分娩的影响较为明显,自信心低的孕产妇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她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分娩的困难和痛苦上[6]。有研究认为产时不良心理状态是引起产后抑郁症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合并产科并发症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家庭关系和睦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低[7],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仍然是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8],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9]。产妇在产后既要恢复身体,又要哺乳婴儿,此时更需要丈夫及其他家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我院开展的孕产期宣教干预主要是通过多途径、分阶段、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帮助孕产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节,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导乐陪伴分娩,减轻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在分娩过程给予产妇精神心理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产褥期为产妇提供温馨、和谐的休息环境,保证足够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康复,帮助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学会护理婴儿。丈夫和亲友加强与产妇情感交流,多关心体贴产妇,使其自信心增强,维持心理平衡。产后6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好发期,产后访视检查产妇及新生儿,施行必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防治产后抑郁症。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张 欣,席 薇,苗汝娟. 产后抑郁妇女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376-378.

[2]崔才三,隋京美.产后抑郁症病因、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4):319-321.

[3]王中海,周霞平,陈向一,等.产后抑郁症的筛选和抑郁状况的追踪[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8):809-811.

[4]翟桂荣,闫瑰娟,方明珠,等.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21-2623.

[5]潘琢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7-8.

[6]陈 浪,叶 磊,肖 红,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4-5,12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9

信息技术应用于妇产科可有效提高效率,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原本手工搜集信息耗时费力且易产生疏漏,为了提高护理有效性,本文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使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管理内容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我们从信息若干方面进行。在进行护理时,还要根据妇产科具体情况合理操作。

2.应用方法

将所有患者信息录入系统里,信息收集由妇产科护士负责。可将妇产科信息分为护理、治疗、生产、康复、婴儿发展、查询、互助交流等区域。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记录资料,对患者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登记信息

2.1.1信息登记:患者入院时间,住院号,床号,姓名,年龄,诊断,五官功能状况,机体活动能力,外院、门诊及住院期间特殊检查报告及辅助检查结果,体重,身高,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血型,家族遗传史,既往史,手术及外伤史,过敏史,传染病史,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记录,新生儿情况,怀孕时间,产程记录,特殊产检记录,生育史,配偶健康状况,家庭特殊情况,籍贯,文化程度,既往用药史,精神心理状况,怀孕期间异常情况记录,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属姓名,家属电话,家属地址以及生产通知人。为了方便查阅,可以将患者的情况,编写成治疗情况册子、护理情况册子、采血调查报表等等[3]。所有的资料不仅要收集齐全,还要对妇女的其他资料进行补充,提高妇产科护理管理效果[1]。

2.1.2信息修改:当之前信息记录改变,或登记错误能在相应时间内由当时记录者或是上级领导在一定权限内进行修改,并要留下相应修改人修改痕迹记录,方便必要时检查。

2.2信息查询

可提供妇产科的便捷查询途径,同时保护患者隐私,设置查询网站或微信或短信等及时查询提醒功能,患者注册会员,设置专属密码,并可设置自动提醒患者及家属定时进行复诊[2]。提醒患者及家属对婴儿进行定期采血检测及接种疫苗。提供相关妇产科宣教资料、视频,便于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手术,用药,检查,饮食以及孕期、产褥期知识,婴儿健康问题,哺育方法等相关知识及注意点,并注明适合,慎用及禁忌之处。对于妇产科医务人员提供另一查询平台,方便查询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提醒患者,亦可提高患者后期护理效果,及时查找患者的家属,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另一方面,方便医务人员总结经验,及时收集资料,选择更好的治疗护理方法,节约资源,以更行之有效的方式服务患者。也可助其通过查阅前沿的妇产科临床资料提升自己专业水平,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3信息审核

每一个记录及资料的上传都要经过逐级审核,以防错误发生。

2.4信息反馈

对于审核不通过的可以反馈注明原因,记录或上传者亦可说明理由,同时还可建立医院内部跨科医务人员交流例如治疗或护理合并症,甚至可在上下级,同级医院之间进行相关疑难问题及知识的交流和反馈,经更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指导,更好的服务于民。对于患者或家属的在线疑问亦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解答。

2.5信息汇总

方便妇产科医务人员收集资料,分析原因,选择更好的途径服务大家。

3.讨论

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可避免手工记录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减少疏漏[4]和纸张成本,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效率,也促进其他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顺利实施这一信息化管理,要让护理人员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了改善护理效果,要将其分为若干区域,方便管理。为了信息的完整性,根据患者不同阶段记录资料,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这样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信息化管理水平,让妇产科护理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杜玉清;石凡华;侯庆锋妇产科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期刊论文]-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06):124-125.

[2]皮红英;魏畅;王建荣个人数字助理在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学报2014(04):36-37.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10

doi:10.14033/ki.cfmr.2016.7.054

高龄初产妇属于高危妊娠的一种,指的是年龄≥35岁的初产妇,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高龄初产妇越来越多[1]。由于产妇是高龄生产,在心理和生理上均要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妊娠期间也容易并发多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儿窘迫以及胎膜早破等,对妊娠、分娩以及围产儿均造成严重的影响[2-3]。2013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对64例高龄初产妇自孕期至分娩采取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产妇负性情绪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定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定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生产的高龄孕妇64例作为干预组,选择同期不定期或未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产前检查,但在笔者所在医院生产的高龄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临产前均经过产科检查、B超检查确定无产科严重禁忌证。其中干预组年龄35~44岁,平均(38.5±3.2)岁;孕周36~43周,平均(38.7±2.4)周。对照组年龄35~45岁,平均(38.6±3.5)岁;孕周36~42周,平均(38.6±2.2)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产妇入院后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宣讲经阴道分娩的优点和常识。干预组在每次来院进行产检时,即对其进行孕期保健、临产知识、分娩时如何配合等常识培训,明确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不要存在有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提高经阴道分娩对产妇和胎儿有利的认识,增强产妇经阴道分娩的信心;在孕7~8个月开始,对孕妇进行拉玛泽减痛分娩训练(包括神经肌肉控制以及呼吸技巧等)[4];指导孕妇在孕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饮食为主,注意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确保孕期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求[5];认真、全面的做好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妊娠糖尿病以及各种遗传疾病;系统做好每次的产科检查,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及利用腹压的技巧,有效的配合宫缩,促进产程的进展,确保胎儿顺利的娩出[6];在孕妇进行产检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围产期知识讲座,提高产妇相关专业知识;产妇进入产房后,实行“一对一”的陪护,由护理人员全程陪伴产妇,对产妇进行各个产程的专业指导,减轻产妇陌生感、紧张和恐惧感,增强产妇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产妇产前产后的SAS、SDS评分;(2)分娩方式;(3)产程时间;(4)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前产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组产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产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干预组经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干预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育年龄也逐渐变大,我国高龄初产妇也逐渐增多。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较大,生殖能力以及身体各系统机能往往降低,且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对孕育胎儿以及分娩的各个环节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7]。研究显示,高龄妇女妊娠成功率明显的降低,流产、早产以及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适龄妇女要高[8],因此,对于高龄初产妇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切实提高妊娠成功率以及分娩成功率,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的健康。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胰岛素受体及其亲和力明显的降低,胰血管硬化导致胰岛缺血,因此,高龄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笔者对孕妇给予了饮食指导,以确保孕期母婴的营养,并指导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筛查各种遗传性疾病,及早发现妊娠糖尿病;另外,高龄初产妇骨盆和韧带的功能明显的退化,软产道弹性比较差,加上产妇的年龄大、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多数高龄初产妇愿意选择剖宫产,导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也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笔者认真向产妇宣讲了经阴道分娩对母婴的优点,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并认真综合分析产妇的情况,包括骨盆、胎儿、胎位、宫颈条件以及产科合并症等,对于条件适合的产妇,鼓励阴道试产,并全程陪伴,进行指导。本次研究对64例高龄产妇自孕期开始至分娩结束,采取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孕产妇孕期指导,强调经阴道分娩的优点和重要性,指导产妇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利用腹压的技巧,疏导产妇的心理,结果显示,干预组产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产前,且较对照组产后比较,明显改善(P

综上所述,对高龄初产妇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产妇的负性情绪,提高经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成金焕,郭晓燕,高英瑜,等.同感心护理对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4):2271-2273.

[2]夏律贞.心理支持疗法对高龄初孕妇阴道分娩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9):5745-5746.

[3]罗正平.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全程陪伴式护理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5):689-691.

[4]戚春鸽.高龄初产妇围生期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123-124.

[5]刘中兰.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20(17):47-48.

[6]王秀兰.高龄初产妇妊娠及分娩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80-381.

[7]刘爱兰.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29):76-77.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11

1.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来在我院从确诊怀孕到生育的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他们的病史资料、孕妇的健康状况以及所得到的妇产科护理,并对生育胎儿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综合分析在妊娠期间采取妇产科护理所能发挥的临床作用。

1.2病因 妊娠期间产生妊娠病多数是由于妇女在受孕期间的生理变化,会有很多孕妇不能适应,若能得到良好的妇产科护理,会使孕妇的这些症状得到缓解,使孕妇的身体逐渐处于适应状态。

1.3主要的妊娠反应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妊娠反应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再加上腹中胎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造成孕妇体内的血红蛋白和铁蛋白等的减少而致贫血;孕妇在受孕期间白细胞升高,极易引发感染;由于孕妇的过度补充营养,再加上机体利用障碍,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此外还有一些妊娠病,如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胎死不下、胎萎不长、鬼胎、胎水肿满、妊娠肿胀、妊娠心烦、妊娠眩晕、妊娠痫证、妊娠小便淋痛等等一系列妊娠反应。

1.4妊娠诊断 能否接受正规的妇产科护理,重要的在于孕妇的产前诊断,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妊娠。起初的妊娠表现有停经,在6周左右出现妊娠反应,如呕吐、尿频、出现蒙氏结节等。常规的孕捡有:子宫随着孕龄增加逐渐增大;黑加征的检查等。主要检测有妊娠试验、超声、黄体酮、基础体温检测、胎动、胎心等。

2.妇产科护理 妊娠不仅载有孕妇本身的希望,还有一家人对后代的期望,所以对一个孕妇来说,在妊娠期得到好的妇产科护理对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是至关重要的。对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当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医院形象十分重要[2]。

首先,对妇产科的护士进行严格要求,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将每一位准妈妈都划分下去,实行每一个人分区负责,做到让每一个患者都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应答。

其次,要对护士进行严格的培训,对入院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个精心的护理,刚入院的孕妇应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招待,让患者放松心情接受一切检查;多体贴孕妇,帮助孕妇获得良好的心理准备,保证充足的休息,最佳的睡眠姿势是左卧位;应指导孕妇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水分充足,以保证孕妇正常的身体需求;为来院每一位孕妇填写详细的病例,包括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及其家族史等各项检测指标,并嘱孕妇做定期产检;医务人员夯实基础护理,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应在院部的指导下,简化孕妇来检查的程序,为每一位患者创造便利的检查环境,争取让每一位患者在来院检查时都能保证身心舒畅;再者医务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将最温馨的服务和最优质的专业技能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上,为孕妇制定详细的妊娠期保健方案,做到让患者定期来院产检,定期电话进行随访,对突发的情况给与合理的指导方案,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细心地呵护过后,不应忘了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妊娠期间为了保证胎儿的身心健康而不宜用药,所以要坚持锻炼身体。妊娠期的孕妇都会情绪紧张,因此家人及其妇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做好孕妇的心理工作,便于一些孕前检查的进行。

3.结果 本次采集标本进行分析研究所获结果是,在这340例患者的病史中得出有健康的新生儿210例,占61.8%,父母健康而新生儿患病的有36例,占10.6%,父母有一方有遗传疾病而新生儿也患病的有86例,占25.3%,死胎的有8例,占2.3%。

4.临床体会

妇产科是全院唯一面对患者、家属、婴儿三方面服务的科室。“多说、多做、多看”是妇产科护理中秉承的重要原则,同时妇产科也是全院高危和纠纷多发科室,大家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针对护理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发生改变的特殊人群,且护理质量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对从事护士专业的护生从专业水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较高的要求[3]。在整个妊娠期间,孕妇虽然很艰辛,但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更艰辛,它肩负着胎儿和孕妇健康的双重使命,因此妇产科医生和护士的一举一动是值得感动的,而且经过临床数据得出,孕妇在妊娠期间得到精心的产科护理,可以大大提高健康胎儿的出生率,大大降低胎儿的死亡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孕妇越来越重视,更引起大家对我们妇产科工作的重视,也激励我们更加重视自己工作,逐渐完善护理工作内容,为社会和家庭减轻更多的负担,病人的满意才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参考文献: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12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与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妇产科体检的妇女共2046例。2014年9月接受妇产科体检的人数为1062例,为观察组,年龄22岁~48岁,已婚749例,未婚313例。2014年11月接受妇产科体检的人数为984例,为对照组,年龄21岁~45岁,已婚472例,未婚512例。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一般数据,包括年龄、婚史,结果(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内容包括:在进行体检之前,体检人员要与体检者进行沟通与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减少降低对体检的担心与焦虑;向体检者讲解体检的流程及体检中可能出现的感受和原因,让体检者了解体检的环境与内容,对体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体检之前,体检人员应了解体检者的目的,以帮助体检者进行更为准确的体检项目;体检人员要详细询问体检者对体检是否有特殊要求,若有,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满足;注意体检环境的干净整洁,使用一次性用具,保证体检用具的干净;在体检的过程中,体检人员要确保体检环境封闭,让体检者可以放心体检,告诉体检者,医院有一套完整的隐私保护系统,体检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不会外流,让体检者放心;体检完毕后,体检人员要通知体检者结束报告的具体时间,在体检者领取体检报告后,解答体检者关于报告的内容及疑问[1]。

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内容包括:在进行妇科检查前,体检人员要与体检者进行必要的沟通与心理辅导,帮助体检者了解妇科检查的流程,避免体检者出现漏检的项目,了解体检者的相关生活环境,提高体检者的目的性。

体检结束后比较两组体检者对体检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意义

应用 SPSS l7.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观察组对体检的满意度为99.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31.91%,两组数据对比,结果(P

3.讨论

3.1妇产科体检的特点

据妇产科体检结果研究调查显示,女性患有妇科疾病的几率为82.13%,其中宫颈炎患病率为53.14%,阴道炎的患病率为29.1%,子宫肌瘤的患病率为5.22%,乳腺小叶增生为4.1%,盆腔炎的患病率为2.77%,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05%,宫颈癌的患病率为0.12%[2]。

妇产科体检时常常涉及到妇女较为敏感的部位,而我国妇女受传统观念与社会道德压力的影响,一些未婚先孕、患有性病或传染性疾病的体检者在体检时会拥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对体检表现的不是很配合。

3.2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

有助于提升体检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人性化护理需要体检人员具备足够的耐心,展现出足够的专业,这样才能始终给体检者一种信任、亲切的感觉。在进行体检之间,体检人员对体检者讲解体检的流程,一是为了让体检者了解体检中的项目,以防出现漏检的情况;一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体检者放下不必要的担心。体检人员只有展现出足够的专业素质,才能给予体检者足够的安全感,减缓自己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体检环境并保护了体检者的隐私。因为女性的心理特征,而妇产科体检又涉及到女性较为敏感的部位,所以体检环境直接影响着体检者的心情,增加体检者的心理压力。通过改善体检环境,能够使体检者放松;保证体检用具的干净整洁,尽量使用干净的一次性用品,能够增加体检者的安全感并避免交叉感染。无论体检结果如何,任何一位体检者都不会希望自己的隐私被他人随意知晓。

提升了体检的人文关怀。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3]。”人文关怀本身就是护理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尊重人、尊重生命的具体表现。为体检者或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提供必要舒适的医疗环境,是护士工作的本质要求。

综上所诉,本院认为在妇产科体检中进行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提升体检者满意度,是妇女体检者的隐私得到了保护,值得在妇产科体检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妇科检查的护理篇1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妇女患者78例,患者年龄为24~52岁,平均年龄为(36±7.85)岁。其中急性盘腔炎患者21例,慢性盘腔炎患者57例。

1.2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表现有:腰骶部位酸痛感强烈;月经失调,经量减少或闭经;经期发热、乏力;严重者导致不孕症,患者有以上1项或1项以上症状,有患盆腔炎可能[2]。临床常规妇科检查有子宫压痛反应,经B超影像检查发现有异常的回声或者不规则的暗区反应,经上述临床检查可诊断患者为妇科盘腔炎疾病。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所入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妇科盆腔炎;所入选患者年龄在20~55岁范围;所入选患者自愿签署相关文件同意配合本次研究观察。

1.3.2排除标准 排除并发心脑血管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有妊娠反应的患者;排除有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本次研究观察的患者。

1.4护理方法 予以78例妇科盘腔炎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4.1基本妇科健康知识教育,为患者开设妇科健康知识讲座,并给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为患者普及妇科盆腔炎疾病发病的诱因、发病机制、症状与体征、治疗与预防等知识,加强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强调健康习惯对于妇科疾病预防感染的重要性[3]。

1.4.2心理健康指导,由于盘腔炎的治疗的疗程长,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缓解患者因病情造成的焦虑、担忧心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1.4.3健康生活卫生指导,嘱咐患者注意合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特别是避免受凉。特别注意嘱咐患者健康的性生活,同时患者应保持外位清洁,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1.4.4饮食指导,患者日常应严格控制饮食,应多食用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1.4.5出院健康指导,对出院的妇科患者予以盘腔炎疾病的卫生保持及预防的相关知识的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坚持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控制日常饮食保持营养的平衡,平常注重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卫生习惯及舒畅的良好心态,能够有效防止盘腔炎的反复发作。

1.5疗效标准 患者护理前后,以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根据代凯军编写的女性妇科炎症(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进行合理设计,以了解患者对妇科盘腔炎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百分制评分,分数越高掌握程度越高,0~59分为不合格,60~79分为良,80~100分为优。

经过血常规及妇科常规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判断痊愈程度:痊愈,治疗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妇科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经妇科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经妇科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妇科常规检查及B超检查患者症状完全没有消失。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问卷评分情况,了解患者对妇科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经检查后妇科盆腔炎患者的病情痊愈情况。

1.7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 19.0软件包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

2结果

2.1患者经护理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治疗护理后,患者妇科的健康知识问卷分数情况明显优于治疗护理前,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2.2患者护理后的痊愈情况 经健康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患者的盘腔炎病情与健康护理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痊愈的患者有59例(75.64%),显效的患者有14例(17.95%),有效的患者有4例(5.13%),无效的患者为1例(1.28%),其护理的总有效率高达98.72%,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日常引起妇科盘腔炎疾病的主要病因有以下情况:患者产后或者流产后,体质虚弱且宫颈口未很好的闭合,经阴道内的细菌感染患病;妇科患者有手术病史,由于手术消毒没有规范严格操作,或不遵从医嘱不注意个人的卫生维护,引起术后感染而患病;患者在月经期不注意个人的卫生,或者使用了卫生没有达标的卫生巾,为细菌提供了感染的机会而导致患病;患者邻近的身体器官有炎症发生,没有及时治疗,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而导致妇科盘腔炎的发生。健康教育护理是现代以人为本的医学护理模式理念的体现,患者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传递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加深患者对病情的了解,巩固临床治疗的效果。然后一般情况下,妇女患者对相关卫生保健健康知识了解不深,只单纯的靠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据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与患者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根治,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是依靠药物治疗,而是通过有计划与组织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改变患者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以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4]。

有相关研究发现,将健康护理干预应用于盘腔炎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卫生习惯,提高临床疾病的治疗率[5]。在妇科盘腔炎患者的临床健康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作为临床健康知识的主要传授者,首先应对每一位妇科盘腔炎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相关的了解,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为女性患者讲解盘腔炎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获得家属的支持,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稳定患者的情绪,调动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治疗。此外,治疗的健康知识预告,治疗中护理人员的随时指导,能够有效拉近护患的距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的信任和依从。同时也能解除患者在思想上的顾虑,以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使患者了解盘腔炎的健康知识,改变患者不良的卫生生活习惯,可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6]。妇科盆腔炎的治疗的疗程长,疗效不明显,使患者在心理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时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合适的心理健康指导。给予科学的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认清妇科盆腔炎的治疗误区,配合医生进行科学的治疗,并有信心及毅力坚持漫长的全程治疗,已达到预期满意的治疗效果。78例妇科盘腔炎患者经健康护理干预后,患者妇科健康知识问卷分数情况明显优于治疗护理前,且患者的病情也明显比治疗护理前有很大的改善。表明健康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普及妇科健康知识,提醒患者自觉养成健康的卫生生活习惯,对于妇科盆腔炎的治疗有明显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妇科炎症疾病的反复发作,这一研究结果与陈敬欢等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用于妇科盆腔炎患者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对妇科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预防妇科炎症的再次发生,确保女性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爱青.护理干预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45-46.

[2]张姣迪.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社区教育管理[J].中外医疗,2012,22(24):109-110.

[3]郭红波.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对康复效果的护理干预[J].中闺保健营养,2013,10(03):73-75.

[4]叶金梅,叶金喜.护理干预在妇科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6):44-4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