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兴起实用13篇

茶文化的兴起
茶文化的兴起篇1

提起茶馆,许多人并不陌生,一些电影、电视剧中茶馆浓郁的氛围和京腔京韵早已让人们领略过茶馆的神韵。如今,茶馆开始在城市的街巷蔓延开来,悄然复兴着“茶”文化。

茶道曰:“福者享茶,禄者用茶,寿者饮茶,喜者乐茶。”说起茶的饮用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2700余年的神农时代了,它是中国人的国饮。茶是由中国佛教僧人当作药物介绍到日本的,而把喝茶提高到“道”的地位的,是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沏茶的水质、水温、色泽、香味、茶具、浸泡、饮用的时间、方式等种种在现代人看来似乎繁琐的讲究茶道一直是日本人身份、地位、修养的象征之一,其仪式也在一代代茶人的努力之下变得精巧雅致。近代,日本茶道传到祖国台湾,再由台湾回到大陆。茶叶中含有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有机酸和咖啡因等,饮后令人神情气爽,精力充沛。

随着人们对茶馆、茶艺接触增多,了解加深,茶馆的生意日趋好转。如今,光顾茶馆的客人主要是年轻的公司职员,或为找一个清静所在洽谈生意,或周末与三五好友相约聊天。人们来这里不仅可以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茶馆内摆设幽静雅致,绝无喧哗之声。糊满麻布的墙,挂了排排竹帘的落地窗,铺了草席的榻榻米,上了年代的旧蓑衣和破斗笠,罩了蟋蟀笼的小灯,连茶的名字也是浓浓的韵味:雨前绿、横枝香、白沙绿。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侧耳细听,隐隐有乐声传来,更有一些传统的曲艺节目助兴。看服务小姐的茶道,又是另一番享受:先用温水浸锄茶具与茶叶,捋去浮于表面的泡沫与茶渣,然后将茶叶放入茶具内用开水浸泡;再听温温婉婉的小姐前来讲解台湾茶道,颇长见识,泡绿茶和花茶的水温以80℃为宜,乌龙则需100℃,普洱茶则是水温越高越有味。品茶也有讲究,一杯茶须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真正喝下去。茶客们悠闲地一手托起茶具,一手捏着盖儿轻掠飘浮茶面的叶儿,不时嘬上一口,顿觉茶香扑面,神清气爽。再慢慢欣赏氤氲雾气中那唱京戏的、说鼓书的,一曲一段,古风可人,你不由感叹闹市中的这一方仙境。心情也如茶叶一样缓缓舒展开来,城市的喧哗与浮躁也渐渐远去。

在许多人眼中,茶馆的兴起,不过是生意人捕捉了时下现代人怀旧情结的一次商机而已。事实上,茶馆所蕴含着更深层的原因。茶作为一种现代人的流行滋补品,具有一般饮料所无法替代的功能。茶馆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经历了千载岁月之后,依旧焕发着青春的光芒。

茶文化的兴起篇2

一、茶艺馆的兴起

(一)台湾茶艺馆

台湾虽与大陆隔岸相对,但是茶叶的产地由于大量移民,从而把饮茶这一习惯带到了台湾。但是在70年代之前,台湾的饮茶不算盛行于世。台湾的茶室多出现在农村地区,城市中的茶室很少见,有的也只是一个以饮茶为由的风化业场所。70年代之后,台湾的经济飞速发展,台湾人民的生活也更加优越。传统文化在这时盛起,茶文化也在这时重新兴起。

茶文化的复兴需要继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有所创新。茶文化的研究者,应当研究出能够适应台湾人生活的饮茶方式。满足现代人的社会需求,茶文化需要高雅的环境。茶艺的出现,很多关于茶文化的协会也相继成立,茶艺馆也就出现了。

茶艺馆的兴起,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茶艺馆就是一个能够表现茶文化的地方,它与之前的饮茶场所有所区别,它对环境的装饰要求体现出茶文化的要素,对于泡茶、饮茶的日常方式也要求形成茶文化的艺术特点。茶艺馆的发展,推动了台湾茶叶的销量,茶文化也成为了台湾文化的一种文化标志,把茶文化传播到更多国家、地区。

(二)大陆茶艺馆

茶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关于茶文化的著作也有很多,这些专著对于茶文化是一种宣传。茶文化的推广,也能够促进茶叶的销量,从而提升了经济发展。

对于中国的饮茶文化的发展,中国茶馆的兴起,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首先是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70年代前,茶叶的信息会出现在报刊上,但并没有对于茶文化的报道。198年中国的第一个茶文化团体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茶文化的记载。

80年代,茶文化的报道出现在了电视节目中,茶叶的停滞销售成为一大问题,通过电视的传播,缓解了滞销问题。报刊、电视的传播,使茶文化得到社会更多关注。

其次,茶文化的影响与医学也有关联。人们对茶叶缺乏认知,通过医学的解释与传播,让人们更加了解茶叶与健康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样也能够促进热门对茶叶的消费欲望。医学界对于茶叶的药用价值也有所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医学的见证,这些都是中国茶文化前进的条件。因此,曾经消失的传统茶艺馆,也得到恢复。茶艺馆主要宣传茶文化,其中,包含有大量关于茶文化的报刊杂志,通过公益活动弘扬茶文化,让更多大陆人民了解茶,了解茶艺。

中国的茶艺馆在国内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是以宣传茶文化为主提出创新,一种是茶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弘扬中国文化。当时茶艺馆有新兴起的茶艺馆和传统的茶艺馆。

(三)两地区的茶文化交流

社会的变革,使人们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茶文化也有了更多的需要。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茶文化的进入台湾后,为大陆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使得大陆茶馆逐渐兴起。

80年代,两岸的人民不能自由来往,茶文化在台湾盛行时,大陆人民只能通过报纸的介绍了解茶文化。

1988年台湾回归,两岸终于不用隔海相望。台湾的文化代表团进入大陆,针对茶文化有所交流,这也是大陆茶文化发展的新开端。在交流会上,呼吁茶文化的发展,对茶文化进行大肆宣传。茶艺的传入,使得两岸的文化关系更进一步,之后台湾与大陆便有了频繁的茶文化的交流。

之后,茶叶文化的专家与大陆的同行专家互相探讨,对于茶叶的生产、制作以及销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台湾茶文化团体的频繁来往,复兴了大陆茶艺文化。后来也有了在同一个舞台讲述中国的茶艺。

二、茶艺的演变

(一)唐展

唐代是中国茶艺的成熟时期。唐代期间,大量文人从事茶事,也写了大量的诗歌去赞颂茶艺,从而让茶的品味有所提升。唐代很多诗人都撰写了关于茶的诗句。著名的诗人有李白、白居易、杜牧等为代表。这些诗人对茶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他们品茶,不仅仅是为了解渴的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对茶在各方面特点的心理感受,他们的诗句借助茶的特点,突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品茶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情趣,借茶抒情,使得茶有了文化意蕴,有了艺术价值。

唐代陆羽有高超的煮茶技巧。简而言之就是9个步骤,对茶叶进行精心采造;鉴别茶叶的好与差;品茶的茶具也有讲究;煮茶时的火候要掌握恰当;添加适量的水;进行炙茶;对茶的碾末;进行煮茶以及饮茶。

由此看来,唐代不仅茶艺文化发展,茶艺的技巧也基本形成。

(二)宋代以后的发展

宋代人对茶的追求在于真味。宋代品茶在于茶的香味,因此宋代诗人描述茶的诗句大多称赞其美味。宋代茶的三大标准是色、香、味。

与唐代相同的是宋代的点茶,宋代所使用的茶叶仍然是唐代茶叶。宋代喜欢茶汤泡沫,蒸青容易使味道损失,于是在民间传播的直接烘焙的散茶受到很大欢迎。

明代的茶艺技巧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炒青。茶叶经过炒青,味道更佳,色泽也更青绿,茶的滋味也更使人陶醉,茶叶也开始使用直接用开水冲泡。于是宋元时期出现了散茶冲泡。

中国茶艺的演变历程,由混煮到煮茶再到点茶最后到泡茶。中国茶艺不断发展,而茶艺的方式也更加简约化,为茶艺增添了生活与艺术气息。

三、茶艺的发展

茶艺发展有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唐代、第二次是宋代、第三次是明代。中国的饮茶发展,从前主要用于药材的使用,到唐代便成为了饮茶。唐代饮茶的发展,关键人物便是陆羽,他对茶艺技巧的使用,使茶文化上升到更高一层。宋代的茶艺法是点茶,使茶文化真正成为艺术文化。明代,是泡茶的兴起开端,属于茶艺的转型。

茶艺是中国的一门艺术,从茶艺的学习中,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品茶成为一种生活的享受,在茶中感受生活,平静内心。

茶文化的兴起篇3

目前学术界对茶文化的研究比较多,包括中西方茶文化比较,中国各地茶文化研究等等,但是对绍兴地区的茶文化研究甚少,本文旨在研究绍兴茶文化的基本情况,提出适当的保护性措施,引入休闲体验的概念以开发旅游的方式对绍兴茶文化进行恢复和发扬。

1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优势

1.1绍兴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资源丰富,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优越

茶叶历来是绍兴的名优特产,宋代起,绍兴产日铸茶异军突起,力压群芳,成为文明全国的优质名茶,之后日铸茶演变成了铸茶。明末清初,平水铸茶以贡西茶名出口,出口量占当时一半以上,风靡欧美市场,抬价之高不亚于珠宝,誉为“绿色的珍珠”。现在绍兴的名优茶有:新昌的大佛龙井,诸暨的绿箭茶,嵊州的越乡龙井,绍兴县的会稽龙井,上虞的觉农茶。其中新昌县为中国第一个名茶之乡,嵊州市为中国第一个茶叶之乡,绍兴县为中国珠茶之乡,诸暨市为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据悉,绍兴市现拥有茶园总面积50余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超过22万亩,其中名优茶1.3万吨,产值10亿元,茶叶总产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产茶区。

1.2有悠远的茶文化积淀

绍兴人爱喝茶。绍兴的茶馆大多开设在一河两街、临水依岸的小桥头,小巧玲珑,犹如一个个凉亭,故又有“茶亭”之美称。旧时绍兴老前辈们经常会说起“到桥头吃(音qie)茶去”之类的话。旧时绍兴城里的茶馆,遍及大街小巷。抗战前的1936年,绍兴城里有大小茶馆206家,几乎半数设在街河岸边,有的干脆设于桥头。鲁迅在小说《药》的文章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城内随处可见。另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大茶馆和大茶楼。小茶馆的顾客多为小市民,大茶馆的顾客则为上层有闲人士。

绍兴的茶馆是民间文化的传播的场所,有说书,绍兴莲花落表演,还时常邀请越剧戏班子来唱传统越剧,旧时的茶馆为吸引茶客,还经常演出一些莺歌班等表演,对绍兴地方戏曲发展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旧时绍兴城乡的茶店,不仅是老百姓吃茶听书的娱乐场所,还是民间议事、调解纠纷的地方。

1.3茶文化休闲旅游符合现代人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经济、文化价值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糖类、类脂等有机化合物约有400种以上,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无机营养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十分协调,茶被誉为“最理想的饮料”。在绍兴,茶已被公认为最好的的保健饮料。

绍兴市旅游委员会在《 2013年一季度绍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中指出,全市旅游市场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其中特色旅游受到青睐、乡村旅游受到欢迎。一季度,除传统文化观光类景区接待良好外,登山、赏花、农家乐、单车骑行等休闲旅游活动渐成气候,特别是绍兴市区及各县(市、区)都推出了不同种类的赏花活动,都成为外地游客和我市市民赏花的好去处。相比市区旅行社,绍兴诸暨、上虞、新昌、嵊州等县市旅行社经营呈现勉强持平或略有增长的格局。由此可见,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休闲旅游成为新趋势,农家乐、采摘游、赏花游等成为游客欢迎的休闲项目。休闲旅游收到绍兴市民及游客的喜欢,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进一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旅游产品抗风险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扶持“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业态,让更多的游客体验绍兴多元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绍兴精品旅游线路,以线路来整合和推进市县旅游一体化进程,真正做到“全城旅游、全市旅游、全民旅游”。

2体验式休闲茶文化茶叶发展模式初探

2.1恢复老茶馆场景,构建市民游客共同参与的体验场景

通过老照片,老人回忆,文献资料的方式,还原绍兴著名的老茶馆的场景,再现老绍兴的风范。绍兴莲花路,越剧等戏曲方式的加入,再现当时的社会场景。重视绍兴本地市民的参与与游客体验相结合。模式体验场景,用实景形式进行休闲茶文

化体验。

2.2基于体验的休闲茶文化产业园建设

在平水、富盛、新昌、嵊州等茶叶产地创建茶文化茶叶园,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与于一体的休闲园,发挥这些地区的城市近郊地理优势,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休闲活动。开发丰富的休闲体验活动,采茶,制茶,茶艺表演,茶俗展示等活动,让游客了解茶文化,参与体验过程,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2.3复原茶市,建设特色茶叶购物街

茶文化的兴起篇4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最严重的百年危机。在这百年中,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磨难,其根基和枝叶遭到了粗暴破坏。在这种大环境中,普洱茶文化也未能幸免于难。从19世纪末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因为瘟疫、火灾、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等各种原因,兴盛于明,极盛于清的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逐渐开始湮没无闻。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普洱茶产业虽略有恢复与发展,但普洱茶无论作为一个茶类还是一种文化都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断代百年的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才逐渐被发现,开始日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线。

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的被发现、复兴和崛起,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过程。追根溯源,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实际上是从民间开始的。80年代末,茶马古道的发现,使人们发现了一段消逝在西南边地的辉煌文化史。但那个时候,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最多只是附着在茶马古道这条华丽的牛皮扣绳上的一只铜铃铛,不过偶尔发出时断时续的响声。之后,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一系列普洱茶专著的出现并热卖,普洱茶和茶马古道才响亮联姻,开始发出黄钟大吕般的震撼之声。之后,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普洱市政府确定了普洱茶产业作为普洱市支柱产业的地位,随之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普洱茶文化复兴运动,普洱茶才开始锣鼓暄天地跻身中国当今十大名茶之列,而普洱茶文化也开始成为中国当代茶文化中的“显学”。

茶马古道和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事件,应该把它们放到当时的中国大历史背景中去考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开始集中追问和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追问和思考是双向的,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的反思和批判,也包括对其中遭到粗暴破坏的某些优良传统的追寻和重建。而后者,无疑是主要的方向。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土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改革开放将把中国推向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潮,而如何在这个大潮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和民族传统(包括在中国版图内的地域民族文化个性)将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当时的传统文化寻根运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叫魂运动。其出发点就是要叫回中国人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历经劫难的多次民族危机和国内各种政治运动中迷失甚至丢失的民族文化之魂,找回自己根基于日常生活而不是各种社会政治潮流的民族文化之魂。只有找回了这种灵魂。中国人才能获得一种发自生活,发自日常,发自内心的一种从容、自信、自尊、自重的气质和精神。茶马古道和普洱茶文化的兴起,固然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寻根运动,但也自然包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寻根运动中。(实际上,各种地方文化寻根运动都自然包括在中国传统文化寻根运动中)今天回首,我们会发现,普洱茶文化的寻根运动,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是一场成功的传统文化寻根、整合、复兴运动,也客观上丰富了当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生态系统中充满生机活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梳理普洱茶文化在当代兴起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诉求,我们会发现,普洱茶文化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文化的。而被发现的普洱茶文化,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它那来自根基的鲜活力量。那就是对“生态文化”的有力诠释。

相比于其他茶文化,普洱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根。

普洱茶文化的根,不仅来自茶马古道和大量文献记载、流传至今的传统工艺和民族品饮习俗,这些精神文化传承之根,更重要的是――她的文化植根于朴素而依旧鲜活的大地。

普洱茶生长于澜沧江中下游的云南高原上。这片区域,是当今人类社会开发较少,生态环境较为完好,也是保存较少的次原生态地理区域之一。这片区域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原生态古茶树,各种证据证明,这里就是世界茶树之源。普洱茶生长在这个区域,具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价值,是其他茶类所没有的。别的不说,单凭这一点,普洱茶就有她最大的文化特点――生态文化。而根基于大地的生态文化特点,是一切文化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一切文化都是扯淡。

而生态文化,和人类的其它文化相比,无疑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概念。

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我们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更不用说什么“生态文化”了。这就是说,“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文化意识中的概念。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依旧是――“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人定胜天”等念头,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这一趋势,直到一位美国小女人――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之后才开始发生改变。1962年,《寂静的春天》震撼问世,作为一位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也为现代“生态文化”的兴起点燃了最初的火种。而和人类其

他各种各样的文化潮流、文化概念相比,“生态文化”无疑都是最年轻的文化潮流和概念,但它却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迅速崛起,成为20世纪、21世纪最有力量的主流文化。

正所谓“自古兴亡岂无凭”?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的迅猛崛起。也不是偶然的,除去许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无疑是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的复兴,是对当今流行全世界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的极好契合与完美诠释。甚至可以这样说,是“生态文化”发现了普洱茶文化。找到了自己在中国茶中完美的形象代盲人;同时,“生态文化”的强劲势头。也帮助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迅速崛起。照亮了人们的眼眸。而这,是普洱茶和普洱茶文化复兴和崛起的最大秘密。同时也是某些茶类文化故意忽略和不敢正视的秘密。

茶文化的兴起篇5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开始由“朱门”走向“柴户”。除云南、四川、湖北等早已栽种外,湖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也先后辟园种茶,从而饮茶从文人、士大夫中向民间逐渐普及。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勃勃。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茶馆的兴起是宋代饮茶普及的一个突出表现。《清明上河图》有东京汴河两岸茶坊酒肆生意兴隆的描绘。《梦梁录》《都城纪胜》《武林旧事》等书中,有当时杭州茶馆的种种记述。

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代茶文化深刻的思想内涵,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茶文化的精神,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在朝廷、贵族、文人那里,喝茶成了“喝礼儿”、“喝气派”、“玩茶”。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茶文化的兴起篇6

宜兴,古时称为“荆邑”、“阳羡”, “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概括了宜d从古至今各大项历史优秀积淀,宜兴是“紫砂壶”的原产地,拥有石灰岩溶洞80多个,著名的有善卷洞,张公洞等。茶园3500余公顷,竹海纵横八百里。宜兴陶土资源储量丰富,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关于宜兴陶土矿产资源的探索,比如“嫩泥出团山”、“天青泥出蠡墅”等资源分布的情况。经考古发现,宜兴制陶有6000年的历史渊源。陶器的起源,是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的产物,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六千多年前,生活在宜兴的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烧造原始陶器。宜兴窑厂集中在丁蜀镇。丁蜀镇是中国陶文化的起源地,它拥有优质且丰富的陶土和燃料产区,几乎是家家户户制陶。2000年,江苏省将丁蜀镇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

二、分析宜兴茶叶产业与紫砂原料的开采现状的联系

宜兴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是中国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三国时代,宜兴产出的“国山茶”已经闻名江南。唐代茶圣陆羽经过长期的观察,更是创作《茶经》来赞赏宜兴产茶叶“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阳羡茶自此声名大噪,并被纳为贡茶,上供朝廷。宋代名士坡也写下“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以表明对阳羡茶叶,紫砂壶的喜爱。茶兴而陶生,天下六大茶类,好茶无数,紫砂泥数种泥料,朱泥的绵密柔滑,段泥的质坚温润,泥性不同,造就的韵味也截然不同。从明至今,别出心裁,因此紫砂对应的茶叶,能把所有的茶泡出最好的味道,再加上大家风范巧夺天工的设计,视觉上也是极致的享受。到1990年年底,宜兴境内发现各类陶土矿点102处,其中甲泥矿28处,白泥矿36处,嫩泥矿21处,紫红泥和小红泥矿12处,瓷土矿5处,探明储量7300余万吨。目前,紫砂泥估算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均有90余万吨。在对大量甲泥的开采过程中,人们发现紫砂泥的原料泥。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紫砂陶的发展,使得众多爱茶的文人因茶而爱壶,因喜壶而更深的探究茶艺,使得紫砂文化盛行于民间宫廷,对茶艺的探究促进了紫砂壶的发展,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茶具必然会相对应改进,文人的赞美与茶叶规模的壮大,紫砂陶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与此同时,加大了对紫砂的开采,紫砂矿泥出品不易,它深藏在粗陶用泥的夹泥之间的矿岩,有“岩中泥,泥中泥”的称号,开采困难,虽然泥矿不断发现,但紫砂泥的储量相对不高,加之初期对紫砂的大力开采,紫砂矿藏其实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对紫砂文化欣赏继承,应适当开采紫砂泥,合理利用紫砂资源,为后代留下可开拓空间。

三、宜兴制陶文化的艺术欣赏及教育传承价值

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翻开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是人类发明历史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兴紫砂器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在拍卖市场,宜兴紫砂壶是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古董”,尤其是名家大师的作品,制作优良,外观精美,使用感强,一把壶的制作甚至长达几年。因此往往一壶难求,更是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一说。宜兴紫砂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的复兴与强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的复兴,推动着宜兴经济与文化双重的发展,因此茶叶文化与紫砂茶具的兴起也有着必然性。而紫砂茶艺更是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紫砂文化作为宜兴的标志性物件,每当谈起宜兴,最先提起的必然是紫砂壶,可见紫砂壶在中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颇深。教育传承紫砂文化,不仅仅是对先人智慧的继承,使紫砂文化发扬光大,完善人格教育的社会,培养陶艺艺术家和设计师,还是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中国几千年陶瓷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

四、促进宜兴紫砂陶艺前瞻性的保护发展和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不断更高的追求。大批的紫砂壶艺者也在此时脱颖而出。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紫砂壶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呈现出一片大好的景象。典型名家大师有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为紫砂壶工艺与后人留下众多珍品,所以对紫砂的文化传承与原料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紫砂陶艺的传承,有基础的两点思路。其一是传统师承,其二是开办专门艺术学院进行授课,这些措施均促进宜兴紫砂文化的快速发展壮大。传统紫砂陶艺的学徒期限一般为三年,长则五六年,在师傅收徒时,首先要对即将入门的弟子进行观察,根据学徒的资质传授。师徒传承要手把手、面对面地教学,所以一门所出的师徒在风格,习惯上都有很大的沿袭,但又因个人的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资深老艺人传授徒弟技艺但不从事生产,没有了生产的压力,学徒只需在学习期间专心于技艺的学习创造,有着相对较优异的条件,使这批原本就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徒迅速成长。

五、结语

宜兴紫砂文化盛行,实用与艺术价值并存的紫砂壶深得大众喜爱,是对宜兴紫砂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困难与紫砂泥原料稀缺现状更应被提上日程,保护创新宜兴紫砂文化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许丹(1996.2-),女,江苏宜兴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

茶文化的兴起篇7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虽然最初的清谈家有很多好酒,可是与酒相比,茶可整日长饮,令人清醒,从而保持思路的清晰和心态的平和。因此,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便从好酒转向了好茶。而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了。紧接着,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饮茶开始和佛教、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坐禅是佛教徒日常中的重要环节,而坐禅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因此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茶成为了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而在道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从而帮助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中国茶文化也由此初见端倪。因为尽管这个时候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还没有形成,但很显然茶已经脱离了作为饮食的物质形态,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在隋朝基本初步形成。茶在先前都是药用,而到了隋朝,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普遍饮茶的形势,也多是因为百姓认为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780年,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也以此为标志。《茶经》阐释了茶的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并把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精神与饮茶相结合,首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茶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以后大量茶书、茶诗的开始出现,如《煎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记》、《茶述》等。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上部分提到,由于茶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气的功能,所以寺庙崇尚饮茶。许多寺院不仅在周围植茶树,还为了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而制定了茶礼、设立了茶堂。

茶业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专业品茶的社团开始在文人中出现。如由官员组成的“汤社”、由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好茶,甚至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赐茶成为皇帝笼络大臣和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给国外使节的赏赐中茶叶必不可缺。在平民百姓中,茶文化更是充满生机、绚丽多彩: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可是,尽管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也因此十分兴旺,但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茶艺,已经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茶文化的精神也淹没在过于精细的茶艺中,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不论是朝廷、贵族、还是文人,喝茶都成为了“喝气派”、“喝礼儿”、“玩茶”。因此在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需求,对品茶煮茗等文化精神方面的活动兴趣不大。而汉族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情形,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茶艺的返璞归真。

明清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也已经改成“撮泡法”。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都是文人雅士关于茶的传世之作的代表。随着茶的种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质地、款式、花纹也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到了晚明时期,饮茶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文士们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认为应当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茶叶出口到了清朝也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以茶为载体,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总之,茶文化注重“和”字,千百年来在缓解压力、凝神静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也必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国茶文化[M].中国书店,1992.

茶文化的兴起篇8

唐代禅宗就十分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就选茶作为其饮料。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僧人所饮的茶有“茶苏”之称。《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复饮茶苏一二升。”

如果说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那么宋朝则进一步地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并将思想感情融汇进去。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称、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与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的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佛门的饮茶随着世俗饮茶也渐渐讲究起来了,各寺院都设有“茶堂”,茶堂西北角有一鼓即“茶鼓”,东北角则为“法鼓”。专门有一管烧水煮茶的“茶头”和尚,有的寺院门口还设有“施茶僧”。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有很多品目:1、奠茶:供佛、菩萨、祖师;2、戒纳茶:僧人按受戒时间先后排序喝的茶;3、普茶:寺人共同煮饮喝的茶。不仅名目不同,茶的质量也不同,上敬佛,中待客,下自饮。

可以说当进入到宋代这个茶文化高度发展的辉煌时代,佛教与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表现得更为密切。这种影响与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僧侣促进了茶艺的发展

宋代对茶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对茶艺的追求上,将它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如斗茶、分茶的兴起),茶技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创造出了茶的艺术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如此热衷于斗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对品茶方式的贡献。以分茶为例: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陶谷《清异录·茗苑门》有“茶百戏”条记: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七,别施妙决,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当时人也称这一技艺为“汤戏”。而这种独特的艺术美的创造,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僧人的贡献。宋代斗茶、分茶方面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佛门,谦师就是其中留有记载的一个:元四年(公元1089年),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12月27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坡点茶。坡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史学家刘分攵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福全和尚则是另一个留有记载的分茶高手。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

其次,佛门中人对茶的种植与品种发现也起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各寺院都遵循一条祖训:“农禅并重”。“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可见制茶、售茶对僧人的影响,许多名茶都是由和尚制的,如“碧螺春”产于洞庭水月院山僧,原名“水月茶”。乌龙茶中名品武夷岩茶也由寺僧制作。蒙顶山茶制作,采集也由僧人经手……。

二、茶加强了佛门与世俗及对外的文化交流

“牢系鹿几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宋代的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请许多的文人名士前来赴会。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点茶——闻香——饮茶——评茶,气氛融洽,这样就使得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机会,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是“径山茶宴”。径山,位于天目山东北高峰,处于浙江著名的产茶区。径山寺始建于唐,到宋时十分有名,宋孝宗亲自御笔题额“径山兴盛万寿禅寺”,从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禅林之冠”,而茶宴也举办了将近一百年之久。

另外,除了正规的茶会、茶宴之外,宋代的许多文人私下也乐于与僧人结交,以茶会友,以茶问道,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还留下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诗词。

茶,也促进了中原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茶传入日本,有两人非常关键:一是753年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茶叶);二是最澄法师在804年即贞观20年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专心学法,也对当地寺院采茶区进行了学习,带回茶树树苗到日本,并种植于近江地区台麓山,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空海也带回茶籽,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这时茶主要流行于日本的上流阶层与僧人之间。

茶东传日本的又一高潮就是宋朝。1168、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遍访各地,居住达年二十四年之久,在1192年回国时就携带茶树种籽,并亲自种植,到晚年根据在中国考察的情况及自己在日本种茶经验而写成《吃茶养生记》(1241年),全国开始推广饮茶。至此,日本开始饮茶习惯,并养成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见,茶对促进宋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茶也由佛门弟子带到了朝鲜。

三、佛教精神融合的产物——茶道

如果仅仅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待佛教对宋代茶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一种表面或者说是物质方面的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将难以触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内蕴,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个茶文化异常繁荣辉煌的特殊时代的独特之处,在谈宋代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谈“茶道”。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样使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追求愉悦,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工具,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融,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味美好的韵律,使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了。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则禅林公案。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饮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据《指月录》载: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学从小事出发去挖掘真理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饮茶风尚中便少了一些富贵堂皇,多了一些书卷气,侧重于陶冶情操。对茶的风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认为茶具有一种理性的灵光,赋予茶凝重端庄的人格。《东坡志林》卷十记载了司马光与苏轼之间的一段与茶有关的理性思考:

司马温公(光)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苏轼:“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

公曰:“何谓?”

轼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

茶文化的兴起篇9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采茶和饮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古时,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多少年来,中国茶文化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无比丰盛的营养,容宗教、哲学、绘画、美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茶文化带着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贯彻普及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的家乡——宜兴,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这些都和历史有关。据《宜兴县志》记载,宜兴在夏商周时期,属扬州,名荆溪。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隶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属楚;吴、越、楚时,宜兴由荆溪改成荆邑,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荆邑更名为阳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王室讳,始改义兴为宜兴县。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兴的自然条件很好,不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产茶名区之一。根据古书所说的宜兴汉时即有“阳羡买茶”,汉王到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以及邻近地区和《桐君录》“晋陵皆出好茗”的相关记载,宜兴至迟在三国和东晋时,其地便以产茶和饮茶。被后世尊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晚年隐居浙江苕溪,写作《茶经》,书中就有了关于宜兴产茶的记叙。“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卢仝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咏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题宜兴茶山》一诗中,开篇就说“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称冠于唐的“阳羡茶”到了宋代,仍为文人雅士所好,所产“雪芽”在宋代久负盛名。大文豪苏东坡曾担任湖州刺史,与宜兴联系较多,后又被贬,居住在宜兴,与宜兴的茶和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宜兴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诗中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乱水君应响惠山”。 明末至整个清代的数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的生产和经营逐步成为南部山区的特色。另外,宜兴的紫砂壶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能,更具艺术鉴赏价值,深得历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爱。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与创作工艺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艺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壶,可以更好的体现茶的韵味和品茶的情趣。

说到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内涵及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身养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影响到社会。

因为一生爱茶,我一手创办了宜兴苏茗茶行。苏茗,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名茶。以苏茗为品牌,一是因为该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而宜兴又是江苏产茶最早、知名最早、产量最多的地区。二是宜兴产茶的企业多、品牌杂,与全国其它茶区相比,知名度低,而苏茗茶行正要独树一帜,以茶文化为突破口,与企业文化相连,成为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茶业品牌。在我看来,宜兴的的确确是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地方,企业非常多,来宜兴考察的文人墨客,商贾雅士很多,几载岁月流转,我极力全心打造“苏茗”诚信品牌,同时躬耕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更希望通过企业来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使企业文化因茶文化而锦上添花。

目前,企业经营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审美活动,因为当今的时代生活正在迅速的被艺术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讲利益,重效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致使依附在企业家身上的压力不轻。我认为现在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尚未清醒地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经营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硬性竞争的水准之上,企业家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亟待提高。如果说美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秀于外”,那么深厚蕴藉的企业文化则能使企业“慧于中”。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与一个文化修养浅薄的企业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图腾,它像基因一样,深深植根于企业的生命之中,使企业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个企业,参与茶文化,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儒雅脱俗的经营气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范等去“以茶会友”。我的理念是,不管与谁参与茶事活动,一定要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享受生命的乐趣。我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中枢神经和指挥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尽善尽美,不善不美只会导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恶性循环,毫无人性可言,也毫无美和效益可言。在古代,茶总是和风雅相关,天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不厌其烦地对其颂扬过。作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完全可以开辟一间属于自己企业的茶室,装修得古典一些,比如墙上挂有装裱好的字画,放置竹制的桌子,藤编的坐椅,精致的茶具,几盆兰花,将企业的宣传资料分门别类,有条理的放在壁橱里,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扑面开来,耳目为之一新,身心为之一爽。客户来访,先进茶室,在咿咿呀呀的古琴声中坐下来,沏上一杯茶,静静地嗅着袅袅茶香,望着清澈晶莹的茶汤,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品,此时,茶香弥漫全身,直润到心底。喝茶不是解渴,而是悠然雅兴,“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然后找出话题的切入口,岂不乐哉!品茶的时候品性情,企业家在这样的物镜、情境下,向客户传授一些茶文化知识,调动客户的审美眼光与心灵之光,不仅能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即使人情再冷漠,也会因您这位企业掌舵人的文化品味所折服。偶尔,约上公司员工,在茶室里小坐,轻呷一口茶,谈谈工作上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更饱满的激情去应对人生的挑战,这样能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经济上了新台阶,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何乐而不为呢?茶,是友谊的桥梁,社会和谐的载体,是企业发展的文明窗口。在企业的茶室品茶,使陌路人能与你同行,使同行者与你并肩,“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企业文化的美才是企业深层次的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茶文化追求的是超越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其实,人的生存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关系已有深刻体验,平淡是生活的修为。散文家袁鹰说:“茫茫人事,忧思、忧愁、忧患千桩万种,区区杜康何能消解许多?若是二三知己,品茗倾谈,围炉夜话,如潺潺春水,汩汩清溪,倒可于相互慰藉中分忧解愁。”因为,那是一杯杯的文化茶,也是,一杯杯的盛世之茶。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如果有茶文化相伴,一定不俗,不俗的事,人皆可学,构成精神的品格首先应从干净开始,只有干净才能淡定,淡定不躁了对话才有可能,一切人文精神才有了传递的空间。茶文化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的审美要求而产生,刚刚起步,很多课题尚处在艰难的探索之中。惟其如此,它才具有现实意义,也才更有价值远景。我的论述只是一家之见,期望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高旭晖《茶文化学概论》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茶文化的兴起篇10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茶文化带着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贯彻普及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的家乡——宜兴,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这些都和历史有关。据《宜兴县志》记载,宜兴在夏商周时期,属扬州,名荆溪。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隶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属楚;吴、越、楚时,宜兴由荆溪改成荆邑,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荆邑更名为阳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王室讳,始改义兴为宜兴县。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兴的自然条件很好,不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产茶名区之一。根据古书所说的宜兴汉时即有“阳羡买茶”,汉王到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以及邻近地区和《桐君录》“晋陵皆出好茗”的相关记载,宜兴至迟在三国和东晋时,其地便以产茶和饮茶。被后世尊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晚年隐居浙江苕溪,写作《茶经》,书中就有了关于宜兴产茶的记叙。“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卢仝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咏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题宜兴茶山》一诗中,开篇就说“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称冠于唐的“阳羡茶”到了宋代,仍为文人雅士所好,所产“雪芽”在宋代久负盛名。大文豪坡曾担任湖州刺史,与宜兴联系较多,后又被贬,居住在宜兴,与宜兴的茶和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宜兴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诗中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乱水君应响惠山”。明末至整个清代的数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的生产和经营逐步成为南部山区的特色。另外,宜兴的紫砂壶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能,更具艺术鉴赏价值,深得历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爱。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与创作工艺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艺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壶,可以更好的体现茶的韵味和品茶的情趣。

说到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内涵及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身养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影响到社会。

因为一生爱茶,我一手创办了宜兴苏茗茶行。苏茗,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名茶。以苏茗为品牌,一是因为该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而宜兴又是江苏产茶最早、知名最早、产量最多的地区。二是宜兴产茶的企业多、品牌杂,与全国其它茶区相比,知名度低,而苏茗茶行正要独树一帜,以茶文化为突破口,与企业文化相连,成为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茶业品牌。在我看来,宜兴的的确确是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地方,企业非常多,来宜兴考察的文人墨客,商贾雅士很多,几载岁月流转,我极力全心打造“苏茗”诚信品牌,同时躬耕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更希望通过企业来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使企业文化因茶文化而锦上添花。

目前,企业经营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审美活动,因为当今的时代生活正在迅速的被艺术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讲利益,重效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致使依附在企业家身上的压力不轻。我认为现在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尚未清醒地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经营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硬性竞争的水准之上,企业家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亟待提高。如果说美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秀于外”,那么深厚蕴藉的企业文化则能使企业“慧于中”。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与一个文化修养浅薄的企业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图腾,它像基因一样,深深植根于企业的生命之中,使企业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个企业,参与茶文化,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儒雅脱俗的经营气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范等去“以茶会友”。我的理念是,不管与谁参与茶事活动,一定要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享受生命的乐趣。我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中枢神经和指挥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尽善尽美,不善不美只会导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恶性循环,毫无人性可言,也毫无美和效益可言。在古代,茶总是和风雅相关,天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不厌其烦地对其颂扬过。作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完全可以开辟一间属于自己企业的茶室,装修得古典一些,比如墙上挂有装裱好的字画,放置竹制的桌子,藤编的坐椅,精致的茶具,几盆兰花,将企业的宣传资料分门别类,有条理的放在壁橱里,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扑面开来,耳目为之一新,身心为之一爽。客户来访,先进茶室,在咿咿呀呀的古琴声中坐下来,沏上一杯茶,静静地嗅着袅袅茶香,望着清澈晶莹的茶汤,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品,此时,茶香弥漫全身,直润到心底。喝茶不是解渴,而是悠然雅兴,“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然后找出话题的切入口,岂不乐哉!品茶的时候品性情,企业家在这样的物镜、情境下,向客户传授一些茶文化知识,调动客户的审美眼光与心灵之光,不仅能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即使人情再冷漠,也会因您这位企业掌舵人的文化品味所折服。偶尔,约上公司员工,在茶室里小坐,轻呷一口茶,谈谈工作上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更饱满的激情去应对人生的挑战,这样能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经济上了新台阶,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何乐而不为呢?茶,是友谊的桥梁,社会和谐的载体,是企业发展的文明窗口。在企业的茶室品茶,使陌路人能与你同行,使同行者与你并肩,“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企业文化的美才是企业深层次的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茶文化追求的是超越性与和谐性的有机统一。其实,人的生存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人们对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和人际关系已有深刻体验,平淡是生活的修为。散文家袁鹰说:“茫茫人事,忧思、忧愁、忧患千桩万种,区区杜康何能消解许多?若是二三知己,品茗倾谈,围炉夜话,如潺潺春水,汩汩清溪,倒可于相互慰藉中分忧解愁。”因为,那是一杯杯的文化茶,也是,一杯杯的盛世之茶。总而言之,企业文化如果有茶文化相伴,一定不俗,不俗的事,人皆可学,构成精神的品格首先应从干净开始,只有干净才能淡定,淡定不躁了对话才有可能,一切人文精神才有了传递的空间。茶文化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的审美要求而产生,刚刚起步,很多课题尚处在艰难的探索之中。惟其如此,它才具有现实意义,也才更有价值远景。我的论述只是一家之见,期望同仁赐教。

参考文献:

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高旭晖《茶文化学概论》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茶文化的兴起篇11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茶文化带着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贯彻普及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的家乡——宜兴,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这些都和历史有关。据《宜兴县志》记载,宜兴在夏商周时期,属扬州,名荆溪。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隶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属楚;吴、越、楚时,宜兴由荆溪改成荆邑,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荆邑更名为阳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王室讳,始改义兴为宜兴县。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兴的自然条件很好,不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产茶名区之一。根据古书所说的宜兴汉时即有“阳羡买茶”,汉王到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以及邻近地区和《桐君录》“晋陵皆出好茗”的相关记载,宜兴至迟在三国和东晋时,其地便以产茶和饮茶。被后世尊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晚年隐居浙江苕溪,写作《茶经》,书中就有了关于宜兴产茶的记叙。“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卢仝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咏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题宜兴茶山》一诗中,开篇就说“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称冠于唐的“阳羡茶”到了宋代,仍为文人雅士所好,所产“雪芽”在宋代久负盛名。大文豪坡曾担任湖州刺史,与宜兴联系较多,后又被贬,居住在宜兴,与宜兴的茶和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宜兴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诗中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乱水君应响惠山”。明末至整个清代的数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的生产和经营逐步成为南部山区的特色。另外,宜兴的紫砂壶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能,更具艺术鉴赏价值,深得历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爱。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与创作工艺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艺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壶,可以更好的体现茶的韵味和品茶的情趣。

说到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内涵及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身养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影响到社会。

茶文化的兴起篇12

1茶文化概述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上三代,也就是夏商周时期,茶叶就己经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在茶叶逐渐发展和弘扬的过程中,因其独特的属性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总的来说,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追求中庸的儒家精神。茶文化,最讲究淡薄的心性,在整个烹茶的过程中都需要张弛有度,尽可能的放缓速度,享受整个茶事的过程,饮茶时也要浅酌慢饮,体会茶中所飘散的清香,品味茶叶的苦涩以及苦涩之后的回甘,让饮茶成为精神上的享受,提升人的心性。其次,茶文化的内涵还体现在讲求道法自然的道家精神,所谓道法自然,就是在种茶的过程中,茶农充分的顺应自然,讲究茶树种植的温度、气候、土壤、水质,采茶也要选择相应的季节,炒茶也需要定制的器具以及火候的掌控,泡茶的水也讲究以钟乳石之水为上水,山洞溪水为中水,井水为下水,按照特定的方式方法才能保证茶的品质不受破坏,追求顺应自然,从而体现道法自然的文化内涵。第三,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顿悟内省的佛家精神,佛家精神讲究禅意,崇尚修行与内省,所以茶就成为了僧人最好的饮品,进而被赋予了佛教文化的内涵。

1.2茶文化的功能

通过上文对于茶文化的内涵的分析,茶文化的功能也就十分的清晰了。茶文化不仅是茶本身的文化,而是千百年来先人不断赋予的文化内涵,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儿女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规范我们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从而增强民族荣誉感,尽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塑造我们的中国梦。

2茶文化对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

2.1精神的培养与继承

茶文化对于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在于精神的培养与继承。所谓茶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和”,这里所说的“和”指的就是和平、和气,说的简单一些就是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对于礼数的把握,要对人谦和,为人谦逊严谨,注重礼仪。在学前教育中,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学习或了解茶文化,那么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就能够更加的注重礼仪,处事心态平和,为孩子们的意志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弘扬茶文化的同时做到精神的培养与继承。

2.2行为的规范与约束

茶文化对于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在于行为上的规范和约束。中国的茶文化讲究凡事有度,点到即止,体现在做人上就是凡事留有余地,绝不咄咄逼人。同时,茶文化还讲究“清韵”,在人生中应该光明磊落,清高正直。由于计划生育的大力推行,多数的中国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受到了太多的溺爱,性格过于的偏激执拗,处事毛躁任性,将茶文化植入到学前教育中,就能够更好的约束孩子们的行为,处事有度,做事磊落,知道约束自我,从而更好的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2.3知识的学习与丰富

茶文化对于学前教育的积极影响在于知识的学习和丰富。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篇章,其知识包罗万象,例如茶树的种植和采摘,这就蕴含着地理与气候知识,茶叶的品鉴也同样包含着对于审美的选择。由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大多和茶文化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将茶文化引入到孩子们的学前教育,就能够从更本上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加强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个人素养。

3学前教育传承与弘扬茶文化的策略

3.1以游戏为主体,激发幼儿主动学习

想要在学前教育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一游戏为教学主体,激发幼儿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因为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教学中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首先就从根本上满足了孩子们的基本需求。以游戏为教学手段,能够集中孩子们学习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例如,如果教师想要孩子们普及一些基础的茶叶知识,就可以利用组织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安排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由教师做老鹰,孩子们做小鸡,并告知孩子们一些茶叶基础知识,如果老鹰抓到了小鸡,那么就只有准确的说出茶叶基础知识才能够被释放,重新回到游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对于知识的学习首先就更加具有兴趣,而游戏的开展又充分的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展开,孩子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明晰,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游戏,不让教学活动显得乏味枯燥。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分组答题的形式学习茶文化知识,小孩子们的好胜心强,竞争机制的引入在极大的程度上能够刺激孩子们的学习思维,让孩子们的头脑迅速转动,从真正意义上加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有助于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3.2以动画为辅助,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想要在学前教育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那么我们就要做到以动画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动画片本身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并且十分具有教育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能够发现,孩子们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精力是最为集中的,并且对于动画情节有着更好的记忆力和还原度,这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项感觉器官的组合应用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符合基本教育规律的。所以,想要在学前教育中进行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就应该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以动画为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动画片,从而使孩子们对于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更好的了解,学习起来也事半功倍。

3.3以实践为基础,展现幼儿学习成果

想要在学前教育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那么我们就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从而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考察孩子们对于茶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孩子们真正的学到知识。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茶道实践,在学习之后,让孩子们模拟烹茶的过程其中包括茶具的选择、泡茶水的选择、以及泡茶的方法和步骤,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孩子们还太小,所以教学的成果不必太过奢求,主要让孩子们体会的是烹茶时的过程,并且要时刻的注意安全问题,做好安全监管。另一方面,就是茶理实践,茶理的实践,其实更具挑战,这不是对于烹茶过程的考察,而是更多的看孩子们的心境,因为个人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要设置标准,随行就好,观察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变化,才是考察茶理实践的最好方法,最终,通过这种教学成果的展示,得以在学前教育中弘扬和传承茶文化。

3.4以父母家庭为保障,提高幼儿学习可能性

想要在学前教育中传承和弘扬茶文化,那么我们就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以父母家庭为教学的保障,提高幼儿学习的可能性。家庭,学校,同龄伙伴,大众媒体,这些是影响着孩子们成长的四个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将家庭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家庭是每个人学习和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和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这是孩子们成长的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得到家长和孩子们家庭的支持,那么开展起来势必事半功倍,所以我们也要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求家长也行动起来,在家中带领孩子们喝茶、泡茶,利用这种实践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于茶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茶的品行以及不同的烹茶方法,并且给孩子以讲故事的方法传播茶道知识,让孩子们理解茶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内涵。第二,在孩子成长过程,总会有犯错、低迷的时候,家长在纠正和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茶文化告诫孩子们要温润和有礼貌,看到茶叶在杯中的起起伏伏,让孩子们能够重拾信心,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从心理接受茶文化,同时也乐于学习茶文化。只有这样的家校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将茶文化蕴藏于孩子们的学前教育之中,从而将茶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下去。

4结论

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璀璨绚烂的篇章,但是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却逐渐的被人们遗忘,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将这样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并弘扬开来,将中国的茶文化引入到孩子们的学前教育之中,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成为传承和弘扬茶文化的先锋,使中国的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塑造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龚春艳.论中国学前教育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福建茶叶,2016(4):263-264.

茶文化的兴起篇13

根据兴宁市政府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耕山致富的实施内容,在绿色理念和生态农业的引导下,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兴宁茶叶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以加快兴宁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茶业产业化是解决新形势下兴宁市茶业经济中深层次问题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兴宁市茶叶走向高档次、高品位,增加茶叶生产附加值的必由之路,茶业产业化必须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以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效地开拓占领市场;通过不断引进科技新成果和高新技术,调整茶叶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把农户传统的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提高茶叶质量的整体水平[1-2]。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名茶产业化之路,南华茶业有限公司成为省农业龙头企业,马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部茶叶标准化示范园,为兴宁市茶叶生产起到重要科技示范作用,提高了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机制。

1 兴宁市茶产业发展概况

科技创新是茶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1992年,兴宁市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市政府制定了农业以茶叶为主项的发展计划,掀起全市种茶热潮,发展单丛2 000 hm2,建立名优茶基地,以兴宁市名茶示范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引进新品种,如单丛、奇兰、黄金桂、黄枝香等,最近又引进台湾金萱、翠玉、东方贵人等茶叶品种在径南黄蜂窝、龙田罗坑峰嶂、兴宁茶林场引种逾33.33 hm2,示范场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环节中,依靠科技求发展,2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1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

引进部级优良品种岭头单丛,高香型新品种台湾金萱、东方等,为科技创新、生产优质高效的茶叶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应用科学栽培技术

采用优良高产高效技术,重施腐熟花生麸和有机肥,使用无公害有机复合肥,改革传统修剪方法,改冬剪为夏剪,使用苏云1号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修剪机进行茶园整形剪枝,采摘按严标准、高要求。

1.3 采用先进科学加工工艺

在茶叶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开展单丛茶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与华农大茶叶专业教授合作研究“兴宁单丛不同做青程度对茶叶香气的影响”,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环境、气候、茶青的科学加工工序。示范场生产的单丛、奇兰、黄金桂多次获国际金奖、省名优茶称号,兴宁市茶叶评比第1名。

1.4 科学管理

实行企业董事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示范场场长负责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自主经营,分生产、加工、销售三大部门。生产技术人员负责茶园生产管理,包括茶叶采摘、修剪、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制定生产任务目标,实行全年定产,效益质量挂钩,与自身工资奖金挂钩。同时,聘请多位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技术措施的落实监督,生产劳动均按件计酬。加工厂实行师傅负责制,由师傅负责加工技术的制定、落实、监督管理,制定出加工目标,定出加工质量达标率,并与师傅、加工工人的工资奖金挂钩。销售实行多渠道,多种多样形式相结合,创名牌,上档次,走产业化路子,增加茶叶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

2 兴宁市茶产业发展前景

目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世界蓬勃兴起,对兴宁市茶业来说,这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如抓住这一机遇,用现代化科技来武装茶业,就能为茶业营造新的优势,加快茶叶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茶业转变[4]。因此,茶业产业化经营中,要将产业键与科技链对接,大大提高茶业产业化营中各个环节的高科技含量,使兴宁市茶业产业化经营尽早实现飞跃。

2.1 要大力推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发展有机茶生产

优质、安全、高效益是茶叶生产发展方向,示范场从建场开始,就按无公害栽培技术种茶。2012年,参与农业部“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的丰收计划项目,与华南农业大学茶叶系联合完成,计划2013年底完成此项目。已制定出兴宁市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的具体措施,并准备在全市茶叶生产中推广应用,逐步向有机茶生产转移。

2.2 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

创新加工工艺,改变传统加工方法,引进台式制茶方法,生产龙珠单丛、改变单丛茶的做青方法及做形工序,这是解决兴宁茶叶出口、销售的一个新思路,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2.3 注重创立和培育产品品牌

一个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地区形象、信誉的象征。兴宁市目前仅有5个茶叶产品获注册商标,虽然“南华牌”已获省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但仍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淡薄。兴宁市茶叶产业化要融入国际市场,产品品牌很关键,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加强科学企业品牌管理,树立新形象,创出新优势。

3 结语

在茶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宜加强配套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优化集成,加快茶业科技向茶业产业化渗透的步伐。提高兴宁市茶业高科技含量,以及茶叶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提高该市茶叶总效益,为兴宁市精致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 周军,周瑶敏,丁建.江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178-180.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