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理论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汉语言文学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汉语言文学理论

篇1

2.1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场所不仅仅是在汉语言文学课堂,而应该是整个校园甚至整个社会,因为只有这样学生写作的范围才会更广,思维才会得到释放,作文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因此而得到增加。首先,与汉语言文学有关联的课程都可以成为学生构思的素材、学生写作意识的载体,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其次,我们还可以将写作融入到课后作业或者课堂当中,从教学的方方面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当中找到写作的热情,为学生自身锻炼创造机会,比如开一些文学沙龙、开展征文活动、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等,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活动将学校里的文学才子才女们吸引并集中起来,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氛围,使学生从中增加学习和交流,共同进步。

2.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校园生活与成长特点联系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当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美学教育,也就是对学生感性认识能力进行培养的一个过程。它主要以文学理论、文学史、美学等为切入点锻炼学生的文学创造力和鉴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两种或者多种学科进行融合,比如文学理论教程和美学,通过不同学科的结合,让学生不自觉将二者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理解文学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再比如美学的相关部分内容观点比较细碎,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将横向与纵向的视角联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美的本质,归纳成美与主观的关系、美的理念,美是生活、是关系等。在借助马克思经典理论解释美本质后,要组织学生对自然美的特点进行探讨。例如教学中原本安排“夕阳”为自然美的特征,但不想一夜春雨为天空布上阴霾,这时教师可以从“夜雨”多面的自然美出发,让学生感悟熟悉的夜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使其通过学习丰富审美收获。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必须注重精选教学所用的一些文学作品,巧妙设置学习环境,让学生掌握审美价值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2.3开放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必须以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为基准点,当然汉语言文学也不例外。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观察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想学生在这些方面得到普遍提升,我们就必须创建开放的教学课堂,这种课堂不同以往,它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而是生本理念主导下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使用远程教育系统、手机、QQ、微信或者电子邮件等向老师寻求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另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也需要得以优化,向多元化考核方法过渡,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张试卷说明学生能力的考核标准,通过更加丰富的考核方式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创新能力和务实能力同步提升,为他们日后毕业参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

2.以文学理论研究和品赏架构教学模式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一直以来及至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依靠教材的组织和提供,课堂教学中有教师讲授教材中所规定的知识和分析文章,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做作业的形式来习得。对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考评依赖于卷面考试所取得的成绩,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一死记硬背的形式来掌握老师讲授的东西,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只会书本上讲解到的知识,离开书本就变得茫然,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往往是空读了文学理论,却自己难得能动手写出好的文章,这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3.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学以致用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篇3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招生质量、师资力量、社会风气及学科本身的问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不容乐观。如今,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一方面,不多的师资力量被名校垄断;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招不到学生,教师又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境[1],继而无法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导致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授课水平持续下降,其表现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强烈的文科性质,使得阅读在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对大量的文字资料照本宣科,使得教学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质疑。许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首先阅读著作,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都在日复一日地阅读[2]。这样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地会产生问题,学生需要极大的兴趣支撑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中继续下去。文学艺术和语言学本来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这种魅力,才能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活力。但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过于依赖,对于文学艺术普遍缺乏自己的理解,难以把握学生的兴趣点[3]。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创新,许多教师讲授的内容许多年都没有变化。教学时只是对书本内容逐句进行讲解,没有创新,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有的课程在开设了一个学期甚至两个学期之后,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学生学习许多课程都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有效的[4]。

(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多年以来始终缺乏变化,许多课程使用的教材甚至是几十年前编订的。部分教师以为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都是已经确定的,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只要照着书本研究前辈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成果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对于国际文学界的变革毫不清楚。相比于语言学教育,文艺学尤其是最应该与时俱进的文学理论更加落后。不少学校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对国际文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涉及,不利于具有理论研究能力人才的培养。汉语言文学教育多年来倾向于研究历史,而忽视了当今文学的发展[5]。许多学校的当代文学史课程只到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的几十年。以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能根据个人兴趣对当代国际文学界进行了解。对于新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流行原因和形成机制缺乏思考。甚至现今活跃在文坛上的严肃文学作家在大学中文系也缺乏知名度。当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令人担忧。不少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看的仍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较为通俗的文学。言诗则是席慕容、汪国真,言小说则是《平凡的世界》,对于今天的文坛流行趋势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使学生找不到接触新鲜世界的窗口。

(三)教学过程缺乏交流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本就倡导开放性、灵活性,要让大学生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地方学习,但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则是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中学语文教师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中学教师上课生动有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上学生发言很不积极,许多教师甚至不给学生提问和发言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要创新汉语言文学教育,首先要先做到理念的创新。汉语言文学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学生也不是靠背课文和背知识点就能被培养为人才[6]。要做到教育理念的创新,首先要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中文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是区别一个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人和未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人的主要方法。对于有家学渊源的学生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教育可通过家庭教育完成。对于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来说,不可能所有人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文学启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教育的学生不仅包括文学爱好者,也包括文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必须要兼顾这两种类型的学生,给予他们各自合适的教学资源,推荐阅读各类经典和流行作品,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其次,要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核心加以把握。授课教师必须要想明白中文系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教师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得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或技巧。中文系的教育理念应当是在培养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应用人才的同时,寻找有理论研究能力的人才,这二者缺一不可[7]。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手段创新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文学艺术本就是一门具有很大魅力的学科,只要能让学生初步领略其魅力,就算是达成教学目标后,接下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继续探索。而劣势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充满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要想获得足够的阅读量,必须静下心来专心阅读,对于缺乏定力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未免太过枯燥乏味。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从脱离书本开始,甚至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课堂,要营造多面立体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手段上多想多试,总结经验和教训,力求营造一个生动有活力的课堂。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是十分抽象的,想要了解它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比如,在讲解小说时,试图让学生模仿作家的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创作,这就能使学生对这位作家的风格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比如,以余华的“零度叙事”为例,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零度叙事的写作技巧,以便对作家的水平和自己的文学素养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组探讨,提高课堂活力。

总之,汉语言教育身负前承中华传统文化、后接时代文明成果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尽快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着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缺乏交流的严重问题。要想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创新入手,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表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革新是必要的,这个专业在革新的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身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正确地认识教育现状,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刘颖.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154.

[4]彭小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国现代文学导读》教学设计[D].广州:暨南大学,2012.

篇4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篇5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课程设置内容狭窄,仅仅是关于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很受涉及到社会、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专业课程界限划分过严,自设围墙,导致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学生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没有突出出来,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育内容为主,在课程中缺乏实践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课程,诸如文学创造课程,汉语调查方面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影响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更影响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很难真正实现。

3.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在高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师都是要求学生把专业课学好,识记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理解相关文化,但在交易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不重视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如何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导致学生只懂得一些专业知识,学生的个人气质,个人文化底蕴,个人修养并没有真正培养起来。这种教学下,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活力是不足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1.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加强基础素质教育,通过这种教育,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发展打下基础。第二,根据学生的未来选择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走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路子,制定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为学生未来多样化地就业选择创造条件。第三,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教育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通过联系课堂内外,不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这对于学生成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2.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要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发展的教育资源,这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能够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通过优化,使专业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课程内容建设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需要,开设一些诸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秘书写作、运筹学等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篇6

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方面培养的学生就业涉及教育、新闻、出版、文秘等多个部门,对这些部门来说,文学理论素养要求相对不高,而要求员工具备初步的文学创作能力和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我们现在的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体系“以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理论化的知识谱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包括语言学系列、文学史系列、文学理论系列。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合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继续保持中文学科基本的底蕴,即主干课程体系基本不变,但在课时数方面要适当压缩,同时适当安排具有应用前景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如新闻写作基础知识课、文秘基础知识课、出版基础知识课、文学写作基础课等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大多属于社会科学类科目,但仍然有着浓厚的人文底蕴,与汉语言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看作是汉语言文学主干课的拓展。这样的课程安排可在大三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位自由选择。这也就是所谓的“专业+专业方向”,“专业课+任选课”结构,有利于拓宽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另外这样的安排从学科角度来说,也显得张弛有度,课程设置似乎更加活泼一些,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与课程设置相一致,新形势对大学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大学教师大多毕业于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在学生期间大多学习的是理论方面的知识,缺少文学创作和应用写作的训练和熏陶,这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从理论到理论,与鲜活的文学实践、文学创作、应用写作总是有隔膜,这样势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应用写作方面的培养。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老舍、沈从文、何其芳、施蛰存、徐志摩等一大批教授同时又是作家或是出版家等,这样的教师既具有文学理论的修养,同时又具有鲜活灵动的生命感悟以及实践能力,在高校是教师,进入社会可以很快适应其他各种文化工作。在当今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对这样双师型教师要求尤为迫切,这样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更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在社会上也就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另外除了利用学校现有师资外,也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实践经验的校外人士来校任教,当然也可采用讲座的形式,短期上课的形式,他们现身说法,他们的经验和实践技能往往能够给学生更大的濡染,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上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7

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我国的高等教育大致将高校划分为三大类: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

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高校的信息在教育界与社会中广泛传开。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背景下,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也必将面临自身的转型问题,而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的“文学概论”更是将在此背景下面临教学的转型问题。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1]。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专业基础课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文学理论”的基础性特征,不可避免地就会带上理论阐释多于实践操作的倾向。因此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由于自身的学科性质、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定位等原因影响,更侧重于理论的梳理与阐释,一方面造成学生接受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很难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积极作用。

为缓解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在设置“文学概论”课程时一般会把该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在大一学年学习了一定的文学史课程之后,掌握相应的文学知识后,学习文学理论不会感觉太空洞、太艰涩。理论本身就是对于实践的总结与思考,不管是对于教师和学生,在面对这一以理论为主体的学科时,需要很好的抽象思维进行把握,才能很好的展开文学理论的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师也顾及到学科本身的属性,很自然地形成了以理论的阐释和推导为主干的满堂灌式地理论讲解传统。

那么,在“应用”的背景下,文学理论的课程实施应该怎么进行呢?笔者认为应该把目光转向理论的来源,把重心放在文学理论的来源与使用上,即把过去理论化的教授方法转型批评式的文本体验教学,在文本体验中得出文学理论,再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这是应用型高校的大背景,汉语言文学本科培养体系中,“文学理论”相关课程教学要做出的教学转型。在教授文学理论的相关课程时,不能期待着把所有理论所有问题都非常具有体系性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本的具体解读带出理论的阐释与梳理,从具体的文本批评实践中发现理论、解释理论。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使文学理论的具体知识能结合具体的操作实践,做到有迹可循,学生接受起来也有更多的着力点。有了相关的理论发现与总结之后,再把这些理论运用与再一次的批评实践,真正地使文学理论回到文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从而也增长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使命与要求,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理论的教学也应乘着转型之风,客观实际地面对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中文学科的需求,探讨出一条既能满足教学要求,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之路。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延续,永葆青春,同时也需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站在教学与研究一线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批评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也许是可以不断摸索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篇8

由于一直沿用过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教育没有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偏重于写作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言文学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特征

与会计学、医学、建筑工程学等专业所不同的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职业定位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职业定位,也没有很强的应用性。

作为一名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特征在于对人文精神风貌进行传承和发扬,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个人的精神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承担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任。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人文教育价值。

在职业教育上,汉语言文学教育并不着力于应用性和实用性,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上。汉语言文学教育所创造的是无形的社会效益,而不是有形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毕业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也对高校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行业不断强调学以致用,提高教学的应用性。从这一点来说,汉语言文学教育要在保持自身教育精髓和核心的基础上,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变革。

三、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化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中,存在着授课形式单一化的现象,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很少与学生开展互动,也并不关心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不在意课堂的氛围,仅仅是机械地完成授课任务,只有当课堂秩序出现严重问题时,教师才会予以干涉。有的教师并不在意学生的听课情况,仅用点到的形式保证到课率,对于到课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能否有所收获却并不在意。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种授课形式等于默许了其“身在课内,心在课外”, 极大地降低了其学习效率。即使有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会与学生展开交流,也仅仅在于让学生解答问题、阐述观点。大部分汉语言文学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观点传授给学生,很少关心学生的反馈情况,学生难以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也难以通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这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率较低、质量较差。

(二)内容枯燥、课堂沉闷

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普遍存在着课堂沉闷、内容枯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汉语言文学知识具有庞大的系统和深奥的理论,绝大部分教师却一直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毫无新意、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不积极,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理论教学中,教师往往空谈理论,很少联系实践,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例如,《文艺理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艺理论,更好地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这门课程中涉及到了汉语言文学中的文艺观点、文艺思潮和文艺表现力,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却与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充分应用文艺理论来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并在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文艺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将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考核形式单一

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主要考核方式仍然是书面试卷,以书面知识和专业概念为主。在实践中很少进行深入的延伸和拓展,也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行考核。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只要通过考前突击背书的形式就能够通过考试。与此同时,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法表达能力和个性思维发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考查。

(四)不符合社会的就业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汉语言文学却具有典型的非实用性特征。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往往忽略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注意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欠缺,也很少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训练。这也造成了汉语言文学学生具有较差的动手能力和较低的综合素质,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和岗位的要求。

四、解决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九零后是当前高校的主要学生群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群体性心理特点,进行个性化、趣味化教学,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比如,九零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受到网络时代的影响较深。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认同感,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开展广泛的师生交流。为了避免课堂的枯燥性,教师还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以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非常适合九零后学生群体。九零后学生对互联网非常熟悉,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寻找教学素材,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探讨,自由地发表观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古代文学作品的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古汉语文学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古代文学的文学理论和艺术表现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

篇9

一、汉语言文学在职业教学的重要性及发展追求

汉语言文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在职业院校实施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以意识物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该学科的学习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1.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深入,汉语言文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人文学科。在职业院校中,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部掌握与领悟,还应当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知识与文化精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够在学习、生活与工作过程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

2.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追求实质上也就是对于文学的追求。文学是没有界限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存在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对于文学的追求主要强调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追求一种自然现象。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史相对于一般文学形式的发展历史要早许多,因此不管是从其体制还是要求来说,都相对比较完善。如今,各种语言形式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相对较为系统的管理控制方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文学的追求依然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汉语言的特点及其新方法

汉语言文学在职业院校设立的专业中属于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选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文学的探究能力。

1.汉语言文学的特点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是由多重概念以及方式组合成的一种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这一门专业在职业定位方面并不具有明确性,应用性相对较弱。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社会各行各业对于技能分工十分明确,这就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要求汉语言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向应用性方向发展。汉语言文学是人们通过对过去各个事物的认识来对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需要,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水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根据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从就业必备的几方面入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其能力。

三、小结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深入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职业院校中必不可少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具有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等优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蕾,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篇10

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是培养中文专业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同时文学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文学史、从事文论实践活动都有极大的帮助导引作用。所以,纵观中文专业的理论教学,文学理论课程显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学科特点本身造成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研究”,所以如何让学生弄懂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文学理论本质和具有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学原理,成为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极为困难的一关。

童庆炳教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明确指出:“我们学习的是以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思想的文学理论。”对学生而言,想要清楚地掌握借由文艺观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而表现出的对文学本质的内涵理解需要大量的哲学基础。作为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样的要求是无法达到的。同时,文学理论课程本身的知识内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了解文学理论的发展概况、形成关于文学理论的整体认知,并构建出一个完整文学理论知识体系,这也是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作为文论课程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文论教学是以讲授文本内涵、分析艺术形式、归结语言手法,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丰富性、完善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这些到必然导致在教学中脱离实际,使学生对理论产生疏离感,并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观念经典化,缺乏针对性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文论课程所必然存在的共性问题。文学理论的教学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高等教学中早已形成其固有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已将理论体系化、方法例证经典化,将重点放在突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上,从而将重点放在文学本质论、发展论和创作过程方面,对作品论及鉴赏论则粗略概括;教学目标倾向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而非读者的接受,强调作品分析而轻视审美体验,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具体的文本分析能力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其次,教学形式单一,过分突出教条化。正如池永文教授指出的:“文论教学往往被大而化之的原理、反复引征的材料和陈词滥调的讲授所替代。教师缺乏激情,学生也缺乏兴趣。文论的教改必须朝着人文化、批评化、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方向发展,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文论教学改革,必须围绕着对广大学生如何施教,这门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等问题进行。

二、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方向

在探索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贴近学生生活和将来从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调整理论的分析例证和辅助以课外阅读量的摄取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并通过实际创作能力的培养来辅助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开设辅助课程,并从其他专业课程中获取间接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理论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和认知文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史,指导学生的实践。所以,该门课程多数学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但同时,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学生由于没有受到过完备的文学审美教育,理论基础欠缺,文学知识相对不足,而文学理论又非常庞杂,致使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文学理念的抽象内涵、文学的特征和意义,也无法接受深奥的文学创作方法论、文学接受方法论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文学理论》课程前可以辅助开设关于文学鉴赏的课程,激发其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便可以让学生对文学的本体、特征和功能,对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规律,对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和特点,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运用文学理论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其次,借由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借由《现写作作》课程的实践活动来融会《文学理论》课程相关内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创作、文学接受规律方法论的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会开设《现写作作》课程,该门课程主要讲授写作技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理论》中文学创作方法论和文学接受论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想要做到真正理解《文学理论》,就必须将文学理论知识与文学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学生在摄取《现写作作》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从对创作技法的学习中进一步理解文学理论知识,并可以将理论知识适时地应用于写作中,对创作方法论产生直观认知,最终达到对《文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根据师范生本身的学科培养方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常常会需要伴随大量的例证,借由例证来融会抽象的理论概念。但这些为便于学生理解而举出的例证,也全部都是极具典型性的经典例证。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不可能拥有如此深厚的文学知识储备量,对老师所举之例证的理解也只能是只言片语;在没有完全掌握该例证的情况下,更无从谈起对例证中所呈现出的某种文学理念和文学特性产生切身直观地感悟。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如何从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中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的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这才是这门课程在师范院校开设的意义所在。故此,在《文学理论》课程讲授中适当选取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作为文本例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例证的同时,从文论分析角度进一步认识到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比较同一部文学作品在高中和大学阶段的不同解读方式中适应大学知识理论体系。通过这样的例证解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审美能力,为将来学生走入教学第一线打下坚实地理论基础。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如何调整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于更广泛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使其拥有更为专业且广泛的应用技能,将成为新时期、新环境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正如吕明教授所说:“师范专科文学理论学科要适应时展要求,培养高素质师资,就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让知识贴近生活;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保证,把新知识、新信息融入课堂。……不断提高未来师资的文学理论素养,尽快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篇11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与人们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相关,但它也与我们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围绕着“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所展开的一项调查中,笔者曾向近十年来由各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学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毕业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回到高校中文系学习,你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问卷中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分析、阐释相关文学作品的能力”。然而,当在同一份问卷中问及他们:“你觉得大学中文系应当减少课时的专业课程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选择了文学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里,提高理论素养的要求与削减理论课程课时的希望之间的矛盾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一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理论诸多课程是否,充分地起到了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对高师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学科反思,对其所涉及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清理,从而对文学理论课程在高师院校中文系课程体系中的意义进行评价,这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文学理论课程体系在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首先是由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文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吸收人类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他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学科价值,是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是规范、优美的语言,是理想的母语教育范文,中学语文教材中一般有一半以上的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体现了人们对于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fal。从这一要求出发,普通高中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课程标准”还向中学生推荐了大量的课外经典读物,其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边城》、《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变形记》、《西厢记》及普希金、莎士比亚的作品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文学教育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学教育既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也就构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面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对其理解不能停留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他应当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对一定时期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作出理性的把握,这样,较强的文学理论素养就成为我们对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固然,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大学教育,它不要求向学生讲授系统的文学理论,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等文艺理论名著。另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这里所要求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意识的培养,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以及对一定文化现象进行阐释的能力,实际__卜都是指向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的。中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展开文学欣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分析和阐释一定文化现象的能力的使命,这就对高等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固然与他们对文学史的学习、作品的阅读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对文学理论的全面、系统的自觉把握,是离不开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开设的。

就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开设的目标而言,它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为他们能正确认识、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毕业生,应当具备比较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对于文学的认识不应当停留于感性的层面上,而应当对文学的性质、特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欣赏的一般规律有较为深人、全面的认识。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科学地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作品及各种文学现象,才有可能深人浅出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当前中学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对这些古典诗词的欣赏中,就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认识,特别是文学理论中关于“意境”的理论是我们解读这些作品的的关键。然而,我在围绕着本课题的相关调查中曾向毕业生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意境’、‘典型’、‘灵感’、这些术语的熟悉程度如何”?约有60%的毕业生选择了“知道,但不太清楚其·确切内涵”。这一回答是很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概念都属于文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缺乏对其内涵的充分认识显然是不利于他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的。

同时,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解释和翻译方面,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进人到对这些作品的艺术境界的感受、体验之中,这与他们的文学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有着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是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诗是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篇目之一,对于这首非常晦涩、含蓄、“几同无字天书”诗歌,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了解中国古典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是很难说得上为学生的欣赏活动提供指导的。对于教师文学理论素养的要求是贯穿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它涉及到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的构成、文学的创作、鉴赏、发展等方方面面。再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其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类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呢?这就离不开对各种文学样式、创作思潮的理论把握。对于诸如((祝福》、《我的叔叔于勒》这些作品的分析,也离不开文学理论中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相关理论,而对于《变形记》、《等待戈多》等作品,就离不开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论把握。

其次,文学理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文学理论作为对创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评价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仅介绍各种文学理论知识和各家各派的观点就行了,关键的是它必须阐明文学理论本身的”学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阐发作家、作品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对文学的认识不至于停留于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它当然要介绍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观点,但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知识介绍,更主要的是要为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提供一种认知方式。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化,这是我们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理想要求,我们很难想象一名基础理论匾乏,缺乏较强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的毕业生能够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因此,在高师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各种理论问题的内在意义、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的把握,最终都指向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论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具体的文学现象从理论的高度上展开思考,通过不断加强这种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再次,文学理论应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思潮的能力,培养他们能够面对现实进行思考的能力。”文学是人学”,文学是对人类生活状况的整体反映,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它总是与人类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理论固然是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但这种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本身,它通过文学涉及人类广泛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当前文艺学领域正在发生的“文化论”转向就体现了这一内在要求,它强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阅读”,发现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意义。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理论教学不仅要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知识,更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教会学生如何面向现实进行理论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评价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着的文化意义。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文化工业”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文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学与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复杂地结合在一起,文学理论要取得鲜活的生命力,就不能忽视这一趋势的存在,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应当具有阐释文学经典的能力,还应当具有引导中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丰富、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能力。

就高等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的现状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就是文学理论本身的实践性问题。在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当代中国文艺学学科体系主要是以文学概论为基础,以美学、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以及马列文论为辅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方面来说,这一体系是无可非议的,它很好地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文学的一般观念,能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但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看,这一体系在强调了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的同时,却对文学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实践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不面对一种现象:基础理论与文学实践相脱节,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课程各讲各的,文学史、作品选读的课程往往对文学理论问题缺乏充分的注意,而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往往与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相脱节,这种趋势在近年来尤其严重。理论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提供指导,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句空话。特别是近二十余年来,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大学文学理论课程往往无视这一变化:“文艺学研究的范围局限于经典的作家作品(甚至连在西方已经经典化了的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很难作为”例子”进人文艺学教材),并且坚持把那些从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作文学的永恒不变的本质与标准,建立了相当僵化机械的评估一筛选一排除机制。这就日益丧失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一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知识僵化,脱离实际,不能解释现实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文学问题。这成了人们对于文艺学学科的一个普遍看法。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面对人类丰富的文艺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较全面地对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阐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处于西方文化的绝对影响下,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艺观念的大量引人,新方法、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理论上的多元化成了文论界的一道基本景观,这些理论往往自成体系,在不同层面上都具有自身的价值,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其加以整合,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这一间题突出地表现在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方面,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难度是困扰着文艺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说,二十余年来,国内文艺学研究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文艺学研究成果向教学领域、教材编写领域转化的效果却还很不尽人意,其中困扰着大家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对这两者关系的处理,也就是教材的编写者的学术个性和教材涵盖当代学术进展的客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

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在苏联文论模式的影响下,八十年代以前的文学理论体系主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反映论的文学观的基础之上。作为在八十年代以前有着广泛影响的大学文学理论教材,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虽然承认”万古不变的文学原理是不存在的”,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川,但在具体的理论阐述中,教材却以反映论的理论模式代替了对古今中外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的认识,观念严重滞后,知识老化、僵化。当前文学理论界对这一模式的不足是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也在突破这一模式方面做出过许多努力,近几年所出的几样教材的确有不少新意。但是,这些教材在注意到理论上的前沿性的同时,却又r带来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对各种理论观念的整合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本科文学概论教材的编写中,对于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文学素养考虑不足,教材涉及的理论问题往往过于宽泛、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但什么都谈不透,整部教材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师也很难取舍。

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对于当前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有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主要涉及到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加强,特别是应注意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加强文学理论、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联系,开设富于实践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课程,同时,作为对转型期时代文化状况的回应,把文化研究纳人到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之中。

教材的编写是文学理论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从以往那种单一、封闭的环境之中走了出;来,地球上每一种创作思潮、理论观念都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多元化已经成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共同认识。表现在文学理论界,理论上的创新、学术观念方面的多元共存,不同的理论观念、审美取向各领数百天。在今天,如何把各种各样的文学观念整合到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有足够的覆盖力,从而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又不.至于使文学理论成为各种理论观念的拼凑,而能构成一个自足的体系,这无疑是高校文学理论教学中所巫待解决的问题。如同童庆炳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文学理论只关注现实主义,不关注现代主义。实际上现代、后现代都要关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到,这样才完整”。然而,困难在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失语”状态之中,虽然理论界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气象,但面对丰富的文论资源,不同学者囿于教育背景方面的不同,学术兴趣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选择哪些观点、学说来加以介绍,如何依据教学的需要,把这些观念整合到教材自足的系统中去,这本身就成了很大的一个问题。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普适性的关系的处理问题,即既要使教材能够体现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性,又不至于使教材内容的普适性为编者本人的学术个性所掩盖。大学教材与学术专著有着很大的区别,优秀的学术专著往往带有著者鲜明的学术个性。而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它不应该只是讲述著者的一家之言,它应当客观地介绍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文学理论教材的个人风格,不应冲淡其理论的全面性、普适性,而应当综合本学科国内外主要的成果,特别是对于作为基础课程的“文学概论”课,它应具备较强的知识性,应当在综合整理前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文论体系,而不宜过多的强调编写者个人的学术兴趣。其中应特别注意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如果我们缺乏对当代学者科研成果的吸纳,教材便往往缺乏时代感,与时代相脱节,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对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继承,如果仅仅因为“创新”的原因而排斥前人的优秀成果,就会使文学理论失去丰富的学科资源而显得漂浮、浅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者应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把历史上不同学者关于某一文学理论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到教材之中,而应避免把教材作为宣讲个人学术观念的地方。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间题是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的深浅程度问题。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界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这对于全面地反映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对于《文学概论》这样的课程,在注意到人们关于文学的观念的多元化的同时,是否也应当考虑到其作为基础课程的性质,内容不应过于繁杂,以至于追求面面俱到,造成术语名词满天飞的局面。“文学概论作为讲授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知识的课程,是文学理论的初步。文学理论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它都概括地讲到,但它只讲最基础的东西,不涉及其中比较专门的复杂问题。它是概论,不是专论”。一方面,文学概论是为大学低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文学方面的素养还相对不足,如果这一门课过于艰深,亦或面面俱到,必然影响到他们学习理论的效果,甚至影响到他们学习文学理论的热情。另一方面,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不是培养专业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其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注意到引导学生了解文学观念的丰富性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呢?因此,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慎重考虑是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必须注意到的。

就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而言,传统上分层开设课程的做法是值得继承的,在大学低年级以开设文学概论课为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理论素养。在大学三年级以后逐渐开设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理论的分支课程,分别在相应的领域作进一步的深人学习。在此之后,可结合师资状况开设中国古典美学、文心雕龙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研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课程,对这类课程必须突出其选修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是对每一阶段的具体某一门课程开设的价值、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从提高学生文学理论素养的需要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历史上人们对于文学的性质、特征,文学作品的构成以及文学创作、鉴赏及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它是文学理论的初步,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开设一般放在第二、三学期比较恰当。

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是在学生学习了“文学概论”课,对文学的基本原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经过对文学史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西方文学理论发展的一般状况。它是在“文学概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人,如果说“文学概论”课是侧重于对历史上人们关于文学的本质、规律的综合性的介绍的话,那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课程则是深人到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具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关于文学的认识发展过程。这类课程可列为专业必选课,放在三年级开设较为恰当。对于马列文论、美学原理这些以往在文学理论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它们在内容、课程性质方面与文学概论课多有重复之处,将其作为必修课并无多大的意义,可将它们归人选修课的范围。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学生理论素养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但在这一类课程的开设中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突出其选修的性质,以适应不同学生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一类课程为提高课,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它的开设应当根据各个学校的师资条件而定,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上,应特别强调教师的学术特长,以保证其学术性,达到引导学生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提高理论素养的目的。

在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对传统的文学理论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应加强文学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改变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相互脱离的现状。文学理论来自于对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源于实践而又面向实践,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超越具体的实践而存在。文学理论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最终目的,它应当为学生提供理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提高其阐释、分析具体文学现象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就可以实现的,而只能在学生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完成。在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学理论的教学往往成为抽象的理论灌输而与鲜活的文学实践相脱离,理论因为与生动的文学实践相脱离而显得抽象、缺乏实际意义。这正是导致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缺乏阐释具体作品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却认为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而应当削减课时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文学理论课程与文学史、作品选读之间的联系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了,以往很多学校虽然也开设有文学批评课程,但也是偏重于批评理论的讲授,对于文学批评与鉴赏的实践性质缺乏充分的注意。与此不同的是,一些高校能够针对这种状况,开设文学文本解读、文学批评实践等课程,在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篇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始在汉语言文学课堂内得到广泛利用,有的教师为了凸显创新,广泛搜集网络资料以丰富课件内容,同时设置多重引导情境,尽管这种课堂交流氛围十分热烈,但是却很少能够贴合教学实际需求。同时由于汉语讲解人员自身语言魅力不足,致使课堂预设的灵活指标也难以顺利贯彻,学生也因为课程内容过于单调而不愿主动参与交流,思维捆绑危机随处可见。总的来讲,汉语言文学课堂效果是指导教师刻板陈述,学生人云亦云,根本无法开拓出创新的空间;加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的课程限制,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研习绩效就更难提高了。

二、我国汉语言文学创新化教学的引导模式

1.全面突破既有课程结构限制,完成教学内容深度创新改造

处于该类专业研习领域的学生,日后就业空间范围较为广泛,但是因为自身技能、素质不够,因此竞争实力相比其余专业学生显得不强。因此,教师日常教学过程要主动摆脱语言、文学控制,能够更加灵活地结合汉语言文学和就业状况开展教学。实际上,包括新闻、广告、文秘、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都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理论基础之上延展开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一切技术手段促进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全面突破既有专业界限,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地位得到最大限度的巩固。如今诸如新闻传播、文秘和公关、社区文化管理等职业领域,都被视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流渗透控制单元,学生只有系统化梳理并掌握知识,才能养成独特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从业技能,避免在激烈社会岗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集中精力开展学生个体思维创新构建

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性要求学生能经过逐层素质和技能养成后,自觉通过多种途径积淀起最为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在如此强烈的文化特征影响下,日常教学方式也将对学生汉语感情造成决定性影响,包括东方文化的亲和力和文学创新精神动力的养成,因此,汉语言教学理当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模式。

第一,教师要全面彰显创新教育理念,愿意在教学内容模式开拓创新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利用实验探索获取搜集整理丰富的经验。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单纯的话语教育并不能顺利地贯彻文化创新传递任务,教师有必要联合不同文化评论途径以激活学生个体思维,督促他们针对最新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微博、微信上的文化传播内容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新文学应用技能的锻炼途径。

第二,教师要更加灵活地处理好思维、实践的衔接转化,将学生思维创新潜能激发出来。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存在不一样的特性,要求学生摆脱以往沉默寡言的习惯,将言行结合起来解决学习中的一切困难,从而树立起坚定的信心,保留愈加成熟的思考能力。

第三,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汉语言文学课程专属教学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在闲暇时候将自己未能解答的问题到平台上,交由教师解答为学生汉语言文学课程自行研习提供较为丰富的参考素材。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工作涉足领域较广,包括学生思维结构改造、文学阅读分析和写作技能训练、今后就业方向锁定等。作为专业化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掌握最新文学知识点,自觉参与到各类文学创作竞赛等实践活动之中,由点滴进步开始,聚沙成塔,逐步建立起稳固的自信心,消除今后步入社会产生的任何懈怠和逃避行为,最终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篇13

1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1.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授课的方式,在课堂上讲授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尤其是资深的教授,在课堂上几乎不和学生进行学术互动交流。其实,对于当代大学生,他们拥有丰富的见识,思维十分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观点和简介,帮助学生构建自主、自律、自觉的学习习惯,焕发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新活力。

1.2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调查显示,在高校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优化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这就是创设课堂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将课本内容以文字、图片和flash动画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减少教师的板书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生动形象的信息进行吸收和概括,促使思维相深层延伸,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3注重人文教育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人文教育学科,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进行灵魂美化和升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输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教会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更要学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人文教育要体现出责任教育、政治教育、和人格教育等内容。

2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实施

2.1改革教学理念

当代教育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体现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应该首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核心,积极研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最后在课堂上努力构建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体系。教师这些教学理念作为个人教学的指导方针,重视专业课程的实际应用,选择优质的教学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理念。

2.2改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式是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我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从学科性质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质为原则,采取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挖掘汉语言文学的语言规律。比如在讲到民间文学的知识点时,教师除了向学生讲解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活动,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个人对民间文学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借此激励学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对汉语言文学的升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3结束语

文章主要就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分别对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做了详细的论述。总之,在写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更新专业理论,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使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散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