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进度实用13篇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1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音乐教师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只要精心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1目前,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

我认为老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1)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老师往往无意识的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

2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条

(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2)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4)好的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运用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

(5)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6)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并通过形体语言加以展示。所以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几点措施进行更好的实施呢?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的进行欣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著,可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动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像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4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

激起学生的共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5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

6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2

前言

音乐学科的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具有特色,但教学条件较差,要实现全面的小学音乐教学,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还存在一定问题。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是促进教学改革,服务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实践。要推动教学改革,需要高效小学音乐教学的支持,笔者选择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1.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重视度不足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的素质教育观还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对于学生的美育力度明显不足。民族地区的小学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学校的管理者缺少美育的概念,认为音乐课不需要专业的教师,只要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堂去调节学习的压力就可以了。在许多学校管理者以及家长看来,音乐教学活动存在与否并不重要。一些小学的音乐课,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被占用,更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设立音乐课堂。这不仅影响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更有损一代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2.音乐教学条件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其财政收支存在困难,政府能够用在教育上的经费较少,大大影响了部分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所得到的教育经费只有用于校舍的维修以及办公用品的简单购买,很难拿出足够的资金去购买音乐教学用具。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让更多的乐器走进了小学音乐教学,像钢琴、手风琴、电子琴等,但是,我国民族地区小学生的音乐教学用具还明显不足,大大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二、民族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加强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力度,对于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都有着积极意义。下面,笔者针对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提出几点教学方法:

1.重视小学音乐教学

要改变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最重要、最基础的就是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新认识小学音乐学科的重要性,加强音乐教育建设。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所以,小学音乐学科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应当从宏观角度上认可音乐学科的重要性,加强音乐教学重要性的宣传,通过有效手段去支持小学音乐教学。管理者转变教学观念,也会让教师摆脱传统的音乐教学观,打消主科与副科的极端想法。每一个音乐教育相关者都重视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让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朝着光明的方向发展。

2.加强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条件的改善

经费问题,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民族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不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经费。政府部门与学校应当针对音乐教学树立一个专项经费基金,通过多种渠道去融资,加大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学校有了充足的资金,才有条件去采购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小学生改善音乐学习环境。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音乐学习设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面对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与设备,小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起来,会更加主动融入到学习中去。

3.加强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

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成效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的小学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日常的音乐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实现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讲解《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休来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于国旗的图片,也可以为学生展示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促进学生了解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在形象的情境中,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得到调动,会促进小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

4.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小学音乐活动的设计者与实施者,小学音乐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对于音乐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促进民族地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需要关注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与学校的教学部门要加强联合与投入,引进高质量的音乐教师。首先,民族地区要解决音乐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引进优秀人才,使民族地区小学生具有充足的音乐教师。其次,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养,引导学生集体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业务能力。最后,要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通过互通有无,实现学校的教学创新,让教师的眼界得到开拓,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课堂。教师个人也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更多的乐器以及教学设备操作方法,促进自身教学灵活度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情操的培养以及想象能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学科的存在,是有极大意义的。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普遍不高,关注小学音乐教学,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善教学条件,丰富教学方法,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科学化发展,能够促进小学生音乐视界的扩展,更能促进民族地区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小军.小学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09(21)

[2]陈黛瑶.审美功能――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J].基础教育研究.2010(07)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3

要从根本上提升音乐教学效率,让小学生领悟到音乐的内涵美,就必须用创新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

1.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引导小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尊重小学生的音乐欣赏主体地位,调动广大小学生音乐欣赏学习的积极性。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戏剧表演、视频影片及相关动画、肢体语言等丰富音乐欣赏教学过程。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欣赏到一些课外东西,有利于小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通过课外内容的补充,为小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音乐作品欣赏情境,促进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欣赏热情。如引导小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天地之间的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配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小学生通过图片走入真实的歌曲情境中。图片会给小学生提供一些音乐欣赏意境,让小学生快速进入音乐欣赏状态。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一些有关于音乐欣赏的问题,让小学生跟着情境与问题,快速进入状态,本能地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作者对于天地有什么样的认识,持怎样的态度?”这些问题对于音乐欣赏来说,都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2.利用多媒体,优化音乐欣赏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已经是教学的主要趋势,小学音乐课也是如此,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提升音乐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尤其对音乐和图片的处理,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更直观地体会到音乐描述的情感。创新性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欣赏的新奇,更会促进小学生音乐欣赏热情的提高,在教师的引导下越发主动地进行音乐欣赏。小学生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需要了解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及乐器特点等。教师的陈述往往会让学生感觉课堂十分枯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内容的展示会有不同效果。如引导小学生对四年级上册《彼得与狼》这一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一次歌曲,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大概印象。之后,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关于作者生平的知识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这样的课堂中,小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深度会有所改变,会从作者角度分析与欣赏,更容易与作者引感共鸣。

3.师生共学,优化音乐教师队伍

小学音乐教师的个人音乐修养及教育业务水平关系着小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提升。学校要给予小学音乐学科重视,关注现代化、高素质的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建立。从教师本人来讲,当代小学音乐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音乐知识,促进个人音乐素质持续提高。同时,教师更要建立现代化教学理念,以小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提高为目标开展教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重要性,开放音乐教学,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而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师的选择力度,在入职之前,针对教师的音乐专业资质进行科学选择,并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入职之后,要加强音乐老师的专业培训,让音乐教师认识到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的有效实施。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4

对于日本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状况,笔者的最初认识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初观看的一部日本电影《妈妈的生日》,作为影片主人公的女同学有一台双排键电子琴,并能够娴熟地演奏,当时笔者对此羡慕不已。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笔者有了接触日本中小学学生乐团音像资料的机会,对日本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从乐团的演出可以看出他们的学生个人演奏水平非常高,乐队整体水平很高,形式多样,很有创意。从组织方而言,提供中小学乐团展示的平台很多,有市县校际比赛、地区性比赛直到全国性比赛。从其幕后花絮,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们朝气蓬勃、积极参与和认真准备的状态。在广泛普及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土壤的培育下,日本涌现出许多在国际赛事上屡获佳绩的专业音乐人才。笔者深感有必要为此做点认真的探索:日本是如何成为音乐教育大国的?

通过对话留日学生、学者,参读相关文章,笔者对日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有了初步认识,日本的音乐教育的先进表现在其音乐教育系统的先进性、师资培养的先进性、教学体系的先进性等几个方面。

一、音乐教育系统的先进性

日本的音乐教育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在此,笔者侧重于普通音乐教育研究,这是受众面最广的领域。日本的普通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着明确的目标。小学阶段,通过教授基本的音乐能力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初中阶段,通过增加器乐学习的内容,丰富学生音乐表现的手段,使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感受力;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对于绝大部分的接受过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生,音乐只是让他们积淀一种素养。在接受了普通音乐教育后,只有少数人由于确有音乐天赋、才能、兴趣而进入专业音乐教育层次。在日本的理工大学、医学院,也可以看到背着乐器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聚集在学校音乐厅演奏交响乐,由此可见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成功。

日本的教育管理部门修订了《学习指导要领》用于指导音乐教学活动。自1969年以来,每十年《学习指导要领》都会进行一次修订,但其基本精神没有离开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音乐表现与鉴赏能力、体会音乐的美感等宗旨。由此可见,日本相关部门对于音乐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对学习有什么用”的层面,而是深刻地意识到音返纳缁峁δ堋2⑶摇堆习指导要领》系统中的目标和内容都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执行,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成功与此是密不可分的。

二、师资培养的先进性

日本的音乐教学师资的培养完善,是随着教育实施的发展步伐和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日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体现在认识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取决于教育者的水平”这一点上,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高质量是由其师资的高质量造就的。日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级别的学校,其音乐教师都必须是由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及师范大学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的。

师资的高质量是由其管理部门的认识高度和由此带来的制度设计保障的,日本实行“教员免许制度”,即教师任职许可证制度。在“免许状”制度中对各级音乐教师的“免许状”获得标准都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此制度保证了各级幼、小、中学校的音乐教师的高质量。日本的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教师师资由以培养音乐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系列国立、公立大学的音乐系和少数私立音乐大学承担培养职责。而高中的音乐教师则由上述大学中的“特别教科教员养成课程”培养,还有大部分私立音乐大学也培养高中音乐教师。特别应该看到的是对于盲校、弱智学校的音乐任课教师,日本也有具体的高标准。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战后日本与科技教育同步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普通音乐教育,和由此带来的数十年后的成果――国民的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亚洲名列前茅。

三、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日本音乐教学体系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在其音乐教学指导要领中,把音乐的学习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方面,表现又分为歌唱、器乐、创作三项。表现和鉴赏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寓教于“乐”的成功实践。

音乐教学中的个性化使音乐教育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力的有力手段。在音乐课堂中,融合歌唱、器乐演奏、音乐鉴赏、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自由表达的个人创作和交流,构成了音乐教学的日本特色: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创造性始终是课堂的主体。

教材的灵活性和教学设施的保障是音乐教学丰富多彩的基础。在日本,音乐教材是由大学著名的音乐教育专家和作曲家等编写出多套教材,并由以县为单位的教育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教材的系统性较强。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日本的音乐教学设施完备,钢琴、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等等都是教具采购的项目。在课堂上,这些教具都被派上用场。在日本的音乐课上,合唱与合奏是重要的内容,所以,日本会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小学乐团,而每周几次的乐团排练也是有保障的。

日本音乐教育并没有因为不是语数英这样的主课而受到冷落,相反,它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师在日本受到充分的尊重,音乐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造就了日本当代普通音乐教育的发达现状。

四、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了日本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培养大批留学生以引进先进音乐文化,这对推动日本音乐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明治阶段前期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是模仿欧美音乐教育,包括教育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也是模仿法国式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音乐调研所等机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西方国家的音乐理念与创新意识与日本的音乐教育相结合。

明治中期阶段唱歌教育开始兴起,并在教材、教授法等方面不断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至明治末期与昭和初期阶段,音乐教育的方向和视角又开始发生变化。此阶段,教育机制和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部省对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内容开始进行了重新审核,并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出版了大量的文部省唱歌教材内容。当时选用大量歌曲作樾Ы锥蔚慕滩模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教材内容是当时传承下来的。

在侵略战争阶段,采取了教育专职统治。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动荡时代,受军国主义的影响,文部省要求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强化本土教育。从本质上看,其实质就是军国主义影响下的一种统治方式,这种方式造成了此阶段在音乐教育上已经背离了“道德涵养”的教育目标。

战争结束之后,音乐教育得到了复兴,此阶段教育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习指导要领》(草案)的颁布,进一步扩大了音乐学习范畴,并促使音乐以及音乐教育获得多样性发展,在教育硬件设备设施方面也进一步改善。之后是音乐教育完善与发展阶段。文部省修订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指导要领》等文件,强调进一步重视音乐教育,促使儿童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更加重视本国音乐发展并且结合外国音乐来发展本国音乐。在指导要领修订阶段,可以发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举措与内容始终都在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以及教育系统的建设也日趋完善。

五、给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日本音乐教育从最初的单纯学习西方国家,到最终结合自身特点,找到符合本国音乐教育发展道路的途径,这个过程中虽然也存在了一些偏差,但是在很多方面,其音乐教育道路发展模式与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充分落实音乐教育工作内容。课程的保障是有效开展音乐教育的先决条件,日本对学制、课程的设置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统一的,并通过法令的形式进行颁布严格执行。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加课或者减课等情况。而我国城乡之间尚存较大的贫富差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以及乡镇等因条件限制,很难达到教育标准的具体要求,个别落后地区因师资匮乏难以具备上音乐课程的条件。城市中的中小学阶段,由于音乐课程本身并不是主课,受重视的程度相对不足。为此,需要主管部门加强对音乐教育课程实施的指导和监督,并为条件欠缺的地区提供更多的音乐教学资源,扩大音乐教师队伍,提高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发展我国音乐教育事业。

第二,优化音乐教材编写能力与水平。日本的音乐教材印制十分精美,内容上也是精挑细选。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本共有50页左右,初中阶段的教材共有70页左右,音乐学习中的重点和要点突出。相比之下,目前我们的音乐教材内容则略显繁杂,不够精炼。加之课时并不多,造成了对教材内容的授课无法充分展开,也就无法真正实现教材编排的目的。为此,笔者觉得应当采取组织音乐教育专家结合教学一线教师的建议对教材编写进行改革与创新。

第三,开展综合性教学评价。从1958年开始,日本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音乐教学评价,通过对学力情况的调查发现当时阶段中小学在进行音乐学习中的状况。以1966年为例,为分析当时日本音乐教学评级的实际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搜集了全国音乐平均成绩、学生音乐学习分数分布情况、学校平均得分情况、基于地域特点的学力状态,以及都、道、府等方面产生的差距情况和偏远地区在音乐学力方面的情况。通过调查数据,管理部门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音乐学力方面的具体情况,并能够处理好音乐学力与其他相关因素以及教育条件等之间的关系。这对进一步实施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教育条件不断完善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的总结,日本的现代音乐教育思想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并朝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我国尚未正式形成全国性范围的音乐教学评价机制,相关部门和教育专家正在努力推进这项制度。笔者认为,加速推进全国性的音乐教学评价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方面的兴趣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改善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此机制将对改善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大环境,扩大普通音乐教育普及范围,缩小城乡音乐教育差距,提高整体音乐教育水平起到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5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9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游戏教学的基本依据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具有必要性。兴趣是进行某项活动的喜好情绪。通过游戏激发兴趣,激发小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集中小学生注意力,使之能够更好的学习音乐。游戏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枯燥的音乐教学活动充满活力,推动音乐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游戏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爱好,为其音乐人生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音乐不仅仅只是唱歌――音乐游戏教学在内容上的拓展

(一)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内容中

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既要将游戏贯穿于音乐教学中,又要将其融入于其他内容里面。首先,音乐教学与做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优秀的音乐作品中蕴含着音乐家浓厚的情感、修养等,其人格魅力、道德素养是值得小学生所学习和借鉴的。其次,音乐与审美之间有联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实现音乐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将音乐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提高审美感,学会做学问。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如若教师不能施以有效的策略,则学生走神现象十分明显。所以,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时,应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师应对游戏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音乐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创设游戏的教学情境,既与课堂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又能以游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开端,能够确保音乐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音乐不仅关注结果――音乐游戏教学在方法上的创新

音乐教学当然不能不关注“结果”,但“结果”孕育于“过程”之中,因此,对“游戏过程”的关注也极其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应注重对游戏教学方法的创新,尤其注重“游戏过程教学”。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要把握好“游戏过程”就要非常重视游戏教学方式的创新。首先,在音乐教学中,使音乐和游戏相融合。其次,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加以想象。最后,为音乐教学编制“游戏”,可以使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寻找快乐。音乐趣味教学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发掘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化“要我学”为“我要学”和“我乐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音乐游戏教学在空间上的延伸

在音乐游戏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拓展空间,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的延伸。这是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因而为小学生拓展教学空间,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在拓展教学空间过程中,是小学生对自身胆量的尝试,也是教师检验小学生音乐学习成绩的良机。所以,音乐游戏教学力求在教学内容上从纯粹的唱歌训练拓展为做人、审美及学问等多维度把握。

五、评价主体不仅仅限于教师――音乐游戏教学在评价上的完善

心理学上的暗示都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教师的评价对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更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音乐游戏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教学评价的完善,以彰显游戏性教学的优势。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音乐评价制度,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音乐成绩的提高。

(一)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设定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教学评价形式。一方面,小学生能够对自身音乐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对伙伴进行有效评价,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好处在于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二)社会评价

社区的居民、家长都可以作为嘉宾来评价学生的音乐文艺表演节目,通过大家的点评,或表扬或提出建议,对学生都是促动,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游戏性充分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传承发挥了促进作用。

六、音乐游戏的分类和作用

(一)音乐游戏的分类

音乐游戏的分类有多种依据,在此根据音乐游戏的功能分成6类:(1)音准训练类游戏;(2)节奏训练类游戏;(3)识谱类游戏;(4)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5)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6)其他游戏。

(二)音乐游戏的作用

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兴奋度。通过游戏准备阶段活动,小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兴奋度,避免学生厌倦情绪的出现,借此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热情主动地参与,提高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吸引学生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参加音乐表演的爱好与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表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3.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

4.音乐游戏有助于学生顺利掌握所学习音乐的内容。

5.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音乐游戏都是在一定的规则指导下,在某个场地由多个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的。在规则指导下,逐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集体性游戏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行为,使平时纪律较差的学生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内容的选择。教师如果能结合教材合理选择相关音乐游戏内容并引入课堂,充分利用音乐游戏法参与教学,那么这节课一定是成功的。游戏教学对学生有着很深的吸引力,易使学生集中精力,并在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作用非同凡响。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特殊的教学内容及其手段,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6

[作者简介]何汶刚(1984―),男,海南琼海人,本科,广东省深圳市石岩中心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小学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纯粹的音乐方面的教育,而是发掘和培养学生其他方面潜能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自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明显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要求不符。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认为音乐是开启我们智慧宝库非常重要的钥匙。创造力是人类智慧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而创造性思维则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才可以培养而成。[1]音乐本身是一种具有较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小学生通过音乐课堂的学习,不但可以感知音乐作品,体会音乐的乐趣,还可以在音乐的启迪下,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进而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形成健康审美观

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旋律、节奏和音色等来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在感知音乐内在美的同时产生飞跃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另外,小学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不同风格、题材和形式的中外古代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且在掌握一些基础音乐常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最终使小学生形成健康审美观。[2]

二、制约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基础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社会缺乏良好的艺术氛围,只有少数小学生主动参加过一定的音乐学习和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比较简单、浅显,而且受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多集中于流行歌曲,而对音乐基础知识、中外优秀声乐作品和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均不够。大部分学生不识谱,甚至不能分辨最基础的音乐节拍。可以说,小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已经成为影响并制约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3]

(二)小学音乐教育观念不够准确

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具备完全的学科独立性,大多时候是被纳入德育或者智育范畴。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小学音乐教育本身的艺术性特点,从而使得小学音乐教育目标更多地强调智育性和德育性,忽视甚至抹杀了小学音乐教育的艺术特点,偏离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另外,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主要以技能传授为主,教学目标忽视音乐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盲目追求专业目标,导致音乐教育没有体现出本应有的小学特点,违背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小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较慢

当前,我国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迅猛发展,许多新鲜事物不断影响着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而言,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元素来提高教学水平。然而,受编排和推广等因素的制约,小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这导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发学生共鸣。另外,由于小学音乐教材没有严格的选用标准,主要是依靠音乐教师个人的主观意愿来选择教材,而很多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又比较盲目,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4]

(四)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导致教学能力没有办法完全满足时展的要求。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采用“师讲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传统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价过于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教学评价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音乐教育观念

事实证明,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但是当前的音乐教育理念导致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兴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新课程教育目标告诉我们,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成为阻碍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并根据新课程要求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小学生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水平。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应改变强制灌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深入了解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喜好,主动将教学方法和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联系起来,从而确保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5]

(二)重视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要想达到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目标,必须要依靠一批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音乐教师。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师范院校应该从新课程教育理念出发改革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注重音乐师范生能力的培养,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毕业生并使之充实到基层音乐教育教师队伍中来,更好地为新课改服务。其次,应积极构建在职音乐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 在岗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加强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帮助在岗小学音乐教师尽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最后,应该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方面,应该利用现有政策导向,提高教师待,进而保证现有音乐师资力量可以留得住。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创新奖励制度调动广大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小学音乐教育服务。

(三)拓展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7

(一)注重音乐审美,培养学生情操

注重音乐审美能够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因此,教师在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时,应该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的联系,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新年好》这一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教室,在教室里挂满气球、拉花等道具,准备活泼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新春的氛围。教室中的和谐情境与音乐的旋律和谐统一,更加有利于学生音乐审美的建立,进而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与此同时,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流畅通顺,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与艺术美。在为学生示范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音乐特有的表现美展示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感受。

(二)注重生活的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情感内涵,努力揭示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相信能力,使得学生在获取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欣赏《洗手绢》后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你在家是否会做家务?自己会做什么家务?”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主题——爱劳动,这在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鼓励学生劳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虽然不见得会像成人一样去创造,但是,他们同样对事物感到好奇,甚至其好奇心理要强于成人,他们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其自觉主动地去探索、研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能力。

(四)教师观念的积极转变

首先,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准备,吃透教材,区分好重难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其次,备课时要参考各种相关的资料。现在的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涉及众多的地区,想要充分了解其音乐的具体内涵,必须要认识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最后,不同特点的教师之间应该注重交流。许许多多的老教师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积累出了丰富的经验,而年轻老师身上散发着青春魅力,富有创新精神,思想活跃。因此,教师之间若能实现充分的经验交流,对于他们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都是大有好处的。

(五)改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所以,对小学音乐的学习环境进行改善,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其现实意义。比如说,可以保持音乐教室的整洁干净,从而使师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情,又比如,通过音乐作品中的标语口号,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进而培养小学生自身的艺术价值观念。

(六)及时鼓励学生

教师评价的指挥棒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及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教师可以将对音乐的考查分为情感、速度、力度、节奏等维度,在各个层面进行不同的考查,以奖励小红花等奖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实现有效教学与实效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与音乐水平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反思性教学,让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8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对于教授合唱的积极性不足,合唱对于学生自身的素质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也比较大,同时很多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往往是由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兼任的,并不是专业的音乐教师,因此很多教师对于合唱教学工作的认可度和积极性都不高。其次,学生在学习合唱时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合唱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仅需要唱准每一个音节,同时还需要演唱不同的声部,并且对于学生的训练强度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学习合唱的进程中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再次,很多音乐教师进行合唱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气息的控制、不同声部之间配合以及音准的掌握等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在实际的合唱教学工作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内容都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致使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一)提升学习兴趣,引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起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兴趣,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合唱的热情。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教学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小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往往来自对于老师的热爱,因此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创新音乐教学的方法,对合唱教学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进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就是着重提升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学生学习合唱本来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合唱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进而激发起学习合唱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技巧引导,提升演唱能力

作为一门集体表演的艺术,合唱需要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各个声部之间需要做到协调、平衡、统一,进而才能够将整个歌曲完美的演唱出来。在提升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要注重一些合唱方法和技巧的引导,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首先,是要对学生在合唱时呼吸的节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在合唱过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呼吸方法;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的控制气息,对学生在合唱过程中不正确的气息控制方法进行及时的纠正;最后,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音准和节奏的练习,对于不同声部之间的转接和连贯进行不断地强化,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三)充分利用器乐,辅助合唱教学

器乐在表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和音高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器乐来进行合唱的辅助教学,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宏观上对于音准和音高进行把握。比如,在对二声部歌曲《送别》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声部进行演奏,在学生对于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和音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掌握之后,在让学生进行不同声部之间的合奏练习。这样通过有步骤的练习,来提升合唱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四)适当增减难度,提升合唱水平

合唱中往往存在着多个声部,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声部进行划分来演唱不同的声部,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导致很多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声部之间的串音现象。因此,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对于声部处理感到困难时进行积极地引导,将不同的声部改为同度,这样通过适当地增减合唱的难度,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到合唱学习中来,进而进一步提升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提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合唱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于合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合唱教学的方法引导,充分利用器乐来对合唱教学进行辅助,适当增减合唱教学的难度,进而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和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02):213-215.

[2]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61-162.

[3]穆园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大众文艺,2014,(01):229-230.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9

现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既有现代音乐,也有古典音乐,因此也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教材的深度却对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很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多数教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以致于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也会遇到一些难度。以低年级的小学生为例,教师则可以教类似《我有一双小小手》这樣的儿童歌曲,但是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比如:教学情感相对比较丰富的音乐《嘉陵江的孩子》,则会遇到一定的阻碍。由此可见,作为非专业的小学音乐教师,他们各方面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都还有待提升。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再好的教材如果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配合,整个音乐课也将显得枯燥无味,以致于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使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识谱,跟唱......而这其实是不利于小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的。

比如:在欣赏《我多想看看》这首蒙古族歌曲的时候,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其创作者进行了解和认识,进而再对音乐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跟学。实际上,这首交响曲中还蕴含着很多的内容,但是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传统和刻板,从而使得学生根本无法领悟到音乐中所传递的情感。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途径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虽然对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并不是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对其进行培养。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除了在教学方式是进行改变之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格外的慎重。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的音乐课本上,指导学生对《嘉陵江的孩子》这首歌曲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还在于这首歌曲所讲述的内容和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也就非常容易,积极性自然也更高。其实,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课本上,还有一些国外的民歌,而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国外的歌曲,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无穷魅力。比如:墨西哥歌曲《拉库卡拉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该首歌曲教学的时候,则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对墨西哥的认识,然后再为学生介绍一下墨西哥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段热情奔放的墨西哥舞蹈,进而促使学生对墨西哥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只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那么整个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

学习音乐的第一件事就是识谱,作为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它也是一个困扰音乐教学的突出问题,并且一直以来都是备受老师的关注。如何才能帮助没有音乐基础或者音乐基础能力比较欠缺的学生学好乐谱呢?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注重选曲的难易度,并且要严格遵循由易及难的原则。在低年级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刻意要求学生学唱歌曲曲谱,而是要针对吸引力比较强的歌曲进行识谱教学。首先是选定不同难度的识谱曲,比如:针对一年级小学生音乐教学,就可以选择《上学啦》作为入门曲,由于全曲的旋律都比较简单,因此教学和学习的难度都比较低。随着小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则可以选择难度稍大一点的音乐曲目,甚至可以考虑教学动画片中出现的音乐,比如《茉莉花》、《杨柳叶子青》......这对小学生而言,不仅有着较强的熟知度,而且积极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三)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

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则是十分明显的一大表现。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学生都应该充当主体角色。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更应该明确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10

日本的音乐教育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在此,笔者侧重于普通音乐教育研究,这是受众面最广的领域。日本的普通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着明确的目标。小学阶段,通过教授基本的音乐能力进行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初中阶段,通过增加器乐学习的内容,丰富学生音乐表现的手段,使学生具有丰富的音乐感受力;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音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从而陶冶高尚的情操。对于绝大部分的接受过普通音乐教育的中小学生,音乐只是让他们积淀一种素养。在接受了普通音乐教育后,只有少数人由于确有音乐天赋、才能、兴趣而进入专业音乐教育层次。在日本的理工大学、医学院,也可以看到背着乐器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聚集在学校音乐厅演奏交响乐,由此可见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成功。

日本的教育管理部门修订了《学习指导要领》用于指导音乐教学活动。自1969年以来,每十年《学习指导要领》都会进行一次修订,但其基本精神没有离开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发展音乐表现与鉴赏能力、体会音乐的美感等宗旨。由此可见,日本相关部门对于音乐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对学习有什么用的层面,而是深刻地意识到音樂的社会功能。并且《学习指导要领》系统中的目标和内容都得到了切实的贯彻执行,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成功与此是密不可分的。

二、师资培养的先进性

日本的音乐教学师资的培养完善,是随着教育实施的发展步伐和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日本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体现在认识到受教育者的水平取决于教育者的水平这一点上,日本普通音乐教育的高质量是由其师资的高质量造就的。日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级别的学校,其音乐教师都必须是由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及师范大学等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的。

师资的高质量是由其管理部门的认识高度和由此带来的制度设计保障的,日本实行教员免许制度,即教师任职许可证制度。在免许状制度中对各级音乐教师的免许状获得标准都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此制度保证了各级幼、小、中学校的音乐教师的高质量。日本的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教师师资由以培养音乐教育师资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系列国立、公立大学的音乐系和少数私立音乐大学承担培养职责。而高中的音乐教师则由上述大学中的特别教科教员养成课程培养,还有大部分私立音乐大学也培养高中音乐教师。特别应该看到的是对于盲校、弱智学校的音乐任课教师,日本也有具体的高标准。因此,我们才能看到战后日本与科技教育同步发展的欣欣向荣的普通音乐教育,和由此带来的数十年后的成果国民的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亚洲名列前茅。

三、教学体系的先进性

日本音乐教学体系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在其音乐教学指导要领中,把音乐的学习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方面,表现又分为歌唱、器乐、创作三项。表现和鉴赏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寓教于乐的成功实践。

音乐教学中的个性化使音乐教育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创造力的有力手段。在音乐课堂中,融合歌唱、器乐演奏、音乐鉴赏、创造性的音乐活动、自由表达的个人创作和交流,构成了音乐教学的日本特色: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创造性始终是课堂的主体。

教材的灵活性和教学设施的保障是音乐教学丰富多彩的基础。在日本,音乐教材是由大学著名的音乐教育专家和作曲家等编写出多套教材,并由以县为单位的教育部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教材的系统性较强。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教材,图文并茂,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日本的音乐教学设施完备,钢琴、打击乐器、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等等都是教具采购的项目。在课堂上,这些教具都被派上用场。在日本的音乐课上,合唱与合奏是重要的内容,所以,日本会有那么多优秀的中小学乐团,而每周几次的乐团排练也是有保障的。

日本音乐教育并没有因为不是语数英这样的主课而受到冷落,相反,它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充分的重视,音乐教师在日本受到充分的尊重,音乐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造就了日本当代普通音乐教育的发达现状。

四、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了日本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就不断向先进国家学习,培养大批留学生以引进先进音乐文化,这对推动日本音乐教育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明治阶段前期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是模仿欧美音乐教育,包括教育制度、教学内容与方法也是模仿法国式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音乐调研所等机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西方国家的音乐理念与创新意识与日本的音乐教育相结合。

明治中期阶段唱歌教育开始兴起,并在教材、教授法等方面不断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至明治末期与昭和初期阶段,音乐教育的方向和视角又开始发生变化。此阶段,教育机制和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文部省对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内容开始进行了重新审核,并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出版了大量的文部省唱歌教材内容。当时选用大量歌曲作為小学阶段的教材,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教材内容是当时传承下来的。

在侵略战争阶段,采取了教育专职统治。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动荡时代,受军国主义的影响,文部省要求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强化本土教育。从本质上看,其实质就是军国主义影响下的一种统治方式,这种方式造成了此阶段在音乐教育上已经背离了道德涵养的教育目标。

战争结束之后,音乐教育得到了复兴,此阶段教育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学习指导要领》(草案)的颁布,进一步扩大了音乐学习范畴,并促使音乐以及音乐教育获得多样性发展,在教育硬件设备设施方面也进一步改善。之后是音乐教育完善与发展阶段。文部省修订了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指导要领》等文件,强调进一步重视音乐教育,促使儿童能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音乐活动;更加重视本国音乐发展并且结合外国音乐来发展本国音乐。在指导要领修订阶段,可以发现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方面的举措与内容始终都在完善和丰富,教材内容以及教育系统的建设也日趋完善。

五、给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日本音乐教育从最初的单纯学习西方国家,到最终结合自身特点,找到符合本国音乐教育发展道路的途径,这个过程中虽然也存在了一些偏差,但是在很多方面,其音乐教育道路发展模式与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11

通过在小学音乐学科中引入欣赏教学体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

(二)实验设计

通过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进行研究,实验共设有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其中为实验组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而对照组不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遵循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实验时间

半学期9个教学周。

二、实验过程

(一)实验前段

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进行音乐素养能力评估,能力评估目标主要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能力以及音乐记忆能力等,并由实验教师对实验前数据进行统计。实验前段的数据统计除了应对两个实验处理对象的能力进行测量外,还应当本着同构性原则,对实验对象选择合理性进行深入考虑。

(二)实验中段

在实验实施阶段,对照组不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遵循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而实验组则按照我国教育部门提供的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地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训练一方面通过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欣赏环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辨识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搭配恰当的背景旋律,构建一种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验组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在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辅助教学,促使概括性较强的音乐知识在兼顾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欣赏教学中得到发展。

(三)实验后段

在9个教学周的实验周期结束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实验处理对象再次进行音乐素养能力评估,能力评估目标仍然是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能力以及音乐记忆能力等音乐能力,评估结果由实验教师当场回收。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实验课时相同,均为半学期9个教学周。实验组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照组未开设小学音乐欣赏教学,遵循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实验前段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其音乐素质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分析实验后段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经过9个教学周的音乐欣赏教学,实验对象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能力以及音乐记忆能力等音乐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虽然经过9个教学周的音乐学习也提高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但其音乐素养提高幅度要明显小于实验组。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12

一、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不能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与推广的今天,国家及各大学校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中小学音乐教学处于对于学生们而言重要的音乐启蒙阶段,却往往被忽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缺乏相应的正确认识[1]。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普遍课堂参与度较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教学内容,所以目前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也是阻碍中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的重大障碍。

其次在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环节上来看,学生们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在学生们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科目上,因为音乐教学评价环节的不完善造成了对于学生不恰当的评价,这样都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对学生们进行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与启蒙的效果的,我们需要正视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此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与完善。

二、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念

想要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改进,就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念。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之中,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实际培养,而非传统的应试教育。而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们起到素质教育的综合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这对于完善学生们的人格,促进学生们优秀发展有重要意义[2]。

只有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才能够对这门学科进行重视,加大对于音乐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思想转变带动起音乐教学改革的进步与发展。思想转变不仅仅应该局限于师生,同时也应该普及到家长、教育阶层以及全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综合促进其音乐教学观念的普及。

(二)优化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很多的中小学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受应试教育框架束缚严重,不能够认识到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之中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分数结果,不能够明确中小学音乐教学进行的重要意义,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优化教学标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音乐理论与演唱技巧等固然重要,但是音乐教学所带给学生们的内在影响更为重要,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基本气质,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测试。所以在优化教学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的过程之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知,比起基础技能而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对于学习音乐的学习规律的掌握[3],以及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此外也要对其评价机制进行完善,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其他因素,不能仅仅以测试的分数成为判断学生们的唯一的评判标准,在尽可能尊重学生们个体差异性的同时,促进学生们个性化的发展成长。

(三)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对于音乐进行启蒙阶段的学习的时候,虽然所学习的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整体而言还是较为抽象的,学生们缺乏对于音乐上一些抽象概念上的理解,所以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需要在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增强学生们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的课堂参与度。增强整个基础课堂的趣味程度[4],使得教学内容学生易于接受。所以音乐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其中包括音乐器材设施以及网络上的教学资源等,在大量的音乐资源的过程之中,加强学生们的感受与理解。

比如在学习电声乐器以及电子音乐的过程之中,可能只拿一样或两样如电子琴、电子鼓,但是不可能将所有的电声乐器拿来进行展示如电声贝斯、电子鼓等,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资源以及歌曲,来弥补这一问题,如《西班牙斗牛舞》、《丝绸之路》歌曲,从而进一步分析其基本乐曲结构,以及音色是以弦乐为主还是以管乐为主等。另外在教学方式上,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以及情境创设的方式,在学唱歌曲的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进行打拍子,或是加上自编的肢体动作等,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歌曲情感方面等的理解,并且克服害羞的情绪,勇于表达自我情感。

结语:

在中小学音乐实际发展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使得目前中小学音乐发展不能够满足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我们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同时,通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标、教学标准以及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处着手,通过改革和优化,弥补教学漏洞,完善教学体系与教学环节,以多种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们能够提升其课堂参与度,以此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与进步,不仅仅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能够真正提升学生们的综合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蔡倩云.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D].长江大学,2015.

小学音乐教学进度篇13

一、对小学音乐(苏教版)歌唱教学模式的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多以歌唱作品的学会程度、学生对乐器的熟练使用程度以及学生的演奏水平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难以快速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结果。因此,转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要坚持“听、看、读、唱”的四位一体教学法。

(1)听――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保障。听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听觉感知是实现小学生由对音乐的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的重要媒介,因为小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的节奏、旋律、歌曲的调式会有初步的感知,因此加强小学音乐欣赏和试听是音乐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中重要的步骤和环节。

(2)看――小学音乐审美提升的重要途径。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重要程度不及其他三大模块,但是其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作用方面不容忽视。由于当前小学音乐教材的排版和设计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画面设计精美,而且图谱设计别出心裁,通过观察图谱可以准确地识别高低音、长短音,洞悉歌曲的旋律起伏,因此加强教材的观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能力。

(3)读――小学音乐意境塑造的有效工具。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语言精华的欣赏,更是对歌曲内涵和感情的宣泄和表达。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歌曲歌词的阅读和欣赏不仅能纠正小学生的咬字和发音,还能引导学生揣摩歌词的意境,体会歌词中蕴藏的浓厚情感,帮助学生定位歌词的语调,从而为音乐歌曲的教学创造先决条件。

(4)唱――小学音乐魅力展示的载体。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环节,在音乐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投身于音乐旋律、唯美歌词所塑造的意境之中,还要能够做到吐字清晰;不仅要表达歌词所抒发的情感,还要在演唱的过程中加之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不仅要熟悉歌曲动听的旋律,还要把握歌词应该使用的语气和语调,才能将不同风格的歌曲完美的演绎出来。

二、加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1)加强小学生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是一群富有创造理念、好奇心强的群体,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调动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教学体系内的歌曲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旋律、歌词的创作以及伴奏乐器的选择,并对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化的节拍、节奏等问题给予一定的辅助,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音乐教学实践是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驾驭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意境美的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亲身演唱体验,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音乐技巧,感受音乐魅力。

(3)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水平。音乐鉴赏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能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发挥励志作用,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选取乐观、美好的曲目来感染、熏陶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鉴赏艺术和审美能力。

(4)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是音乐教学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语言形式,这两种语言形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音乐歌曲感情抒发的表达,还能增加音乐歌曲表达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加强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和声势语言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注入教学模式创新理念、提高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吕三华.浅谈多媒体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育教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