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实用13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1

一、居住区景观构成

大部分的居住区景观都由绿化、道路、驳岸、小品、铺地等组成。绿化是小区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早期的居住区绿化大多属于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缺乏独特性和艺术性。现在居住区景观绿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功能齐全。如将乔、灌、花、草配合种植,营造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道路作为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既具有组织空间、疏导交通的功能,又能成为居住区景观布局的一部分。河道驳岸主要是起防洪护堤的作用。小区景观设计中,可根据河道的形态控制水的流速,营造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水景,同时配以灯光、绿化、栏杆等装饰,形成全天候、多视线的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小品往往会成为视觉焦点,甚至于成为小区的标志。广场铺地是居住区中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地坪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等,创造出极具特色的路面和场地景观。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1.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绿化景观是任何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居住区也不例外。绿化的美感来自于植物对人们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美学效应,这种美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就居住区本身而言,绿化景观还可以美化小区景色、衬托和加强小区面貌。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主要要看居住区绿化的丰富度、绿化的功能效果及绿化的适应性等。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设计者对绿化景观的合理设计应建立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之上,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绿色之美,从而达到绿化景观的效果。

合理的植物配置。绿化是植物配置和草坪的结合。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如在住宅前后,合理布局高低不同层次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高层种植常绿乔木各种松树、蜀桧、侧柏、洒金柏等;在中层则布置金银木、鸡麻、小花搜疏、珍珠梅、铺地柏、紫穗槐等;在底层则布置紫花地丁、金银花、常春藤等。这样高中的三层错落有致,植物景观充实,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变相提高了绿化面积。

2.居住区水景观设计。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感觉上也离不开水,寄情山水绿色之间,是每个居民的想法。在居住区配置水景观的难点就在于用别样的水的形态,声音,对水这种流体进行控制。居住区的水景观设计往往也依赖于大自然本身,否则只能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实现水景观。居民区中水的形式有闹静之分,闹者有喷泉、流水、瀑布等静者则采用大面积的水面,以静制动。现实中往往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如水池、流水、喷泉和瀑布。

(1)根据自然水进行水景观设计要点。首先,是保护水体完整性和生态环境,自然水景观是多个居住区,甚至整个城市共享。其次,遵循水流体的形式,营造水环境,避免生硬的水泥浇筑而成的渠道等形式,而应辅以鹅卵石,水中植物,甚至鱼等;引水用途的强度不得超过土地和水域的承载能力或生物耐受力,保护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当辅以人工水流,自然水景观不可能满足全部审美要求,将认为的景观辅以大自然,保证两者风格的统一,保证水景观的一致性;水景观周围要有适当的绿化面积,保证居民与水接触的空间,但又不至于破坏水景观。

(2)人造水景观设计要点。以瀑布、涌泉为主的水景观,应注意水的落差,只有足够落差产生的溢水、跌水、紊流才能体现水流的动感;水流体不能单独存在,而应增加与沙石,水中植物结合的机会,提高含氧量,保持水的动态生态,否则人工水会变成死水、腐水,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水景观可以充分和居住区的水循环利用起来,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而成河减少电能的使用,同时起到排水的作用,在干旱时,还可以人工灌溉水,保持水景观不断水,给人舒适安逸感。

3.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表明,居住区入口景观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他们工作身心疲惫,通过入口景观设计,可以让他们近居住区就可以感受到温馨。入口是居住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它不仅能够改善和丰富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还能美化街道和增加街道的特色和吸引力,甚至于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居住区入口的景观设计一般比较显眼,有的依赖于地形,水源,更多的则通过人工方式增加相关元素,如水、植物、灯光、雕塑、门体、围栏、广场、铺装、建筑物等以及它们的质地、色彩等。但是总体上讲,居住入口的景观设计要点有:

(1)功能性原则。入口的产生是人类为了防御和通行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居住区入口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通行和防卫功能到如今衍生出的标志、象征等功能。但是即使到了现在,小区入口的基本功能依然是通行和防卫的需要。所以构思入口最基本的就是以实用、适用为目的,进一步讲就是构思适合人们行为、活动的场所,与其空间使用上的需要。

(2)整体协调性原则。如小区的入口尽量做到闹中取静,这就需要预先考虑小区在城市中的入口开设的方向,使小区和城市较方便的融合。对于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来讲,入口景观形态不仅反映了入口空间的围合关系和功能的组合状况,它也包含了每个局部节点的处理效果。局部节点设计反应出设计的严谨性,同样,入口形态的形态特征也大多通过局部的节点设计来达到协调和强化。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随意,与施工脱节

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现场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全凭感觉和意识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又不及时与施工方沟通交流,导致小区景观在设计图纸上往往表现得美妙绝伦,一旦置身于完工的景观现场,却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用意所在。同时,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注重细节,设计粗糙、空泛,缺乏品质。

3.2 重平面,轻立体

合理的景观规划应避免大面积华而不实的绿化,应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与立体布局有机结合。目前,居住区绿地结构层次单一,多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不能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层混交结构。一些小区为使“黄土不露天”,大面积铺设草坪。夏季草坪生长旺盛,每3d就要浇1次水,每30d就要对草坪进行1次刈割,既增加了养护成本又引起了噪音污染。同时,由于现在铺设的草坪多不耐践踏,人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大面积的草坪挤占了人们的活动休息空间,使居民只能“望绿兴叹”,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一些小区偶尔也种上一些乔木树种,但仅为点缀而已,种类也单一,无法形成垂直绿化景观。

3.3 铺装材料过多

一些小区为了追求视野广阔的广场效果,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减少绿地面积,增加铺地面积,导致这些铺地在夏季出现强烈的反射效应,从而形成“人造沙漠”,既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也让居住其中的人们感到单调和疲惫。现在多数小区的铺装材料还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铺装材料多具有不透水性,降水很难渗入地下,只能形成地表径流,由下水管道流走,这为暴雨季节内涝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二是铺装材料的种类、图案、色彩与居住区环境、植物不相协调。

3.4 疏于管理

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和小区业主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物业费难以收缴,物业公司日常工作难以为继,更不愿意多花钱去维护小区绿化,使得本来整齐美观的居住区绿地杂草丛生、枝残叶败、病虫害横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物业公司对于小区绿化的日常管理也仅限于浇水和除草,而对于病虫害防治及季节性修剪更无从谈起。

四、改进措施

4.1 转变设计思想

明确居住区特性,减少人为成分,充分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将居住区的景观功能性、地域性、生态性及文化艺术性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占有主体地位,但不能独断专行,而应该邀请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环境保护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设计作品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同时,设计者应时常以普通游览者的身份和视角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具有和谐之美。

4.2 丰富植物种类,应用垂直绿化

多元化是一种趋势,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避免种类和结构单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及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多样化配植,建立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在复层混交群落构成中,上层的乔木树种可选择圆柏、云杉、油松等常绿树种和国槐、白蜡、新疆杨等落叶树种;中层的灌木可选择金银木、连翘、小檗、榆叶梅、紫丁香等,由于它们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所不同,有的宜配植于疏林下,有的宜配植于林下蔽阴处,有的宜配植于林缘;群落下层的地被植物可选择石竹、玉簪、萱草、地被菊、鸢尾等草本植物或山荞麦、地锦、铺地柏等木本植物。地被植物的广泛使用既可避免只使用草坪的单调,又解决了地面问题。复层混交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能够防风、降温、滞尘、隔音、提高空气湿度,而且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而这些功能都是相同面积的草坪所无法比拟的。

垂直绿化在现代小区景观布局中极少得到应用,但垂直绿化具有占地面积少、绿化面积大、见效快、遮阴降温效果好等优点,有利于滞尘、防污,繁殖容易,养护简单,因此应在小区景观绿化中适当地进行推广应用。垂直绿化主要有墙面覆盖、篱垣绿化、棚架绿化、栏杆绿化等形式。牵牛、红花菜豆、忽布、小葫芦等草本植物,地锦、葡萄、山荞麦、五叶地锦、蔓性蔷薇类等木本植物都可用于垂直绿化。

4.3 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

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加强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绿化美化知识,提高居民素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小区景观绿化管理工作中。

五、结语

景观设计于居住区而言,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如居住楼房销售前的广告宣传,居民本身美的享受,和谐小区的标志等。总体上看,景观设计要求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而越来越高,但是绿色景观,入口设计是不能避免的两个景观设计,未来的绿化景观中,还可能增加诸如游乐景观,聚居景观(如小型放映厂、舞台等)。提高景观设计的标准,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改善居民生活舒适感应是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2

在现行交通系统的基础上,适当分离了车流与人流在各景点的处理上,也注重认识人性阅读自然体验生活聆听故事,创造合理的场所和诗意人性的活动空间。注重了环境布置的均好性。室外空间达到“动与静,开与合、内与外”的和谐统一。

1. 1因地制宜,经济合理

尽量将现代元素构图与古典园林有机结合,运用现代园林设计艺术和施工技术,体现江南园林的意趣精髓而非刻板地套用江南园林,照搬照抄某个私家园林 因为当代小区的服务对象和管理展示方式有所不同,并非全部隐藏曲折,为少数人服务,而应当考虑大众的使用和观赏,加强大众的交流,关注健身、亲子、休憩游览及人与人的交流。

1.2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由于受气候条件以及其它诸多因素的限制,完全以江南园林风格做景观很难实施,而且造价太高,设计时主入口、景观轴线、中心景观区和围墙做成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景观;宅前屋后以种植草坪、树木为主,组团院落绿地可通过命名或适当点缀具有江南韵味的小品来体现江南园林文化气息,形成自然宽敞的园林景观,开窗即可见景这样既在整体上突出了水韵明珠江南小镇特色,又使整个园区内景观主次分明,各有侧重,达到神似而非形似的效果。

2.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 (如各种园境小品等 ),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2.2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观念的融入,赋予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视觉美学的概念范畴,使其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基于生态的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 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2.3尊重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同样,就小区规划设计来讲,小区所在的区位决定了规划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规划师在具体设计方案时,必须从小区所在的地理区位条件出发,充分处理好这两者 (实体因素、精神性因素 )的关系,使小区既能满足居民居住、工作、生活、学习等物质性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居民的舒适、亲切、具有认同感、地域感的心理情结。

3.住宅小区景观意境创造与设计手法

在住宅区绿地中创造一种美的意境,设计者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意境的产生应该与住宅区的命名有联系

每个住宅区都有自己的命名,住宅区一个好的命名给我们设计住宅区绿地的意境提供了设计主题等元素,而住宅区绿地意境的体现又为住宅区命名扩大了影响。

3.2意境的体现应该是既含蓄又具体, 但又不是虚幻的

住宅区绿地中创作的意境,应该是从居民小憩、游览的过程中领悟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植物、山石、建筑、道路、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加以表现。

3.3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

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心的芬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大至每一棵乔木,小至每一株小草,都形态各异。因此,在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特质去进行意境创作。

4.结束语

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满足住宅区的功能要求,创造环境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这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一设计思想的体现和保持,还得借助于合理精心的施工、长期良好的养护。如何使设计思想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准确地体现出来,如何使设计思想能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总之按照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理念所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住宅区环境的质量。建造一流的绿色居住环境, 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3

景观设计是对场地重新规划设计的过程,居住区的工作核心是为居者展示一个适宜生活的居住环境,并为空间的人文精神提供帮助,从实用性与实践性角度不断挖掘居住生活的深层潜力。

1项目解读

场地简介

本项目位于辽中县生态水城中心,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45万平方米。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近海大道旁,东临东一街,西临近海大街,南临近海大路,北靠近海路,东西与东湖公园和莲花湖公园相邻。

1.2设计目标

本项目将“绿色、生态、人文”作为居住区的景观定位,全力打造以种植营造环境,以绿地代替铺地,以地形拆解空间,以高视角俯瞰全局,以小庭院划分私密,以商业街塑造形象效果。该项目借助于自然而又经济的微地形处理,种植以及多样而丰富的小品设计也使得社区更加的生动。用趣味,文化,舒适营造出富有品质的生活环境。以融合的理念和包容的思想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具有北方特色的时尚人居环境。

2设计理念

2.1主题定位

府苑雅都项目将“都”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士大夫精神实质与“雅”所代表的欧派贵族的显性基调相融合。以传统的铺装图案表达文化的内涵体现了“雅”,用现代的几何化造型创造出了舒适迎合了“都”。设计师致力于在小地域打造一个既有欧式风情又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的空间景观。

2.2 理念确认

2.2.1流线决定景观空间格局

区内交通组织,摒弃复杂的线条,注重简洁、大方的回环,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充分共享的公共景观系统。车行流线将场地划分成极有弹性的“组团式”结构,并且出入口的设定与交通流线的组织,不可避免的为集中的活动区、社区公园和中心广场的设计提供暗示。最大限度的满足人车分流的需求,避免机动交通对人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2.2.2 光照决定场地功能

对场地进行光照分析,确定场地空间定义,为场地不同地块确定功能性定义。确保区内安排了较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如老年和儿童活动空间获得足够的光照资源。同时,将光照分析指数同植物造景设计有机结合,为植物健康成长提供可能。

2.2.3绿轴效应

设计者大胆提出“中央绿芯”与“绿手指”的生态景观概念,在保证场地绿化率的同时,提高区内的绿化质量,将绿化区域设置成较为集中的“中央绿芯”区域,确保中央绿化带不受到外界干扰,为居者提供一个属于所有居者的社区“绿岛”。利用“绿手指”使“中央绿芯”过渡到逐个居住空间。

3. 富有层次的社区景观

社区环境布局符合传统理论,整体布局坐北朝南,景观设计中结合了传统手法和现代欧派景观的优势,营造了富有层次的社区景观效果和空间环境。

3.1点亮社区的入口设计

整园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入口空间的标志性,导向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同时还利用栽植和景观小品特色铺装等景观元素深入刻画了社区的雅都理念,营造出自然舒适,健康安全,品味高档的尊贵感受。

3.2 条理清晰的景观轴线布局

府苑雅都的设计中大量运用传统手法和自然材料进行造景,营造了不同的景观效果和空间环境,形成“跌水平台及魔纹棋盘――中心戏水广场――儿童活动空间――宅间景观节点――法式花园庭院”脉络清晰的景观轴线。将每个功能空间沿中间景观轴线自然的过渡,既能相互共享自然景观又能很好的保证每个组团的私密性。

3.3 模拟自然的水景设计

北方气候的限制,最少地布置水景。调动水景与人的互动性,丰富人对水景的体验,使水景设计充满生命的活力,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够参与其中,享受融入自然的乐趣,能增加水景的可赏可玩性,提高水的利用度;尺度宜人的旱地喷泉与叠水喷泉,演绎场地特意性标签,适当体量的水景小品,诱导人去触摸,对儿童产生较大的诱惑力。

3.4 典型第五立面的高层景观设计

公共组团区的设计以简介为主,强调了老人与儿童活动的安全设计以及对首层住户私密性的保护。同时,细致入微的第五立面景观,有助于提高和完善社区景观的质量,深化场地景观立面属性,增强整个社区景观的可识别性,维护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合理有效的共存关系。

3.5 风情商业街区的特色诠释

设计师提出用风情商业街区反映居住区场地品格,在居住区主体建筑以及沿街宅巷中,整合有着本地传统与街巷尺度并具有强烈现代感的商业空间设计手法。将点、线、面灵活的结合,并用轻松、诙谐的手法和设计语言来阐释这个商业空间,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亦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功能策略。

4美观与生态兼备的种植特色

北方冬季气温寒冷,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气温在0 ℃以下,一些树种与花草在北方生存受到局限。府苑雅都的种植设计设计融入大生态的质朴气息,并对自然都抱以无比尊崇的态度,树种的选择上以适合于辽中环境生长为第一前提。居住区造景时,选用树型高大,枝干通直的国槐作为行道树,自然分隔空间场地,将来至社区外的干扰完全屏蔽,形成一个内部世界则豁达开朗、精致丰富,阻隔外部环境对社区的不良干扰的世外桃源生活。

采用乔木,花灌木,地被,草坪等多层次的植物造景原则设计,做到依据建筑物、构筑物对每一株植物摆放的精心设计。通过种植梓树、蒙古栎等方法常见树种密度的变化,渲染“曲径通幽”、“红叶遍地”的自然气息浓郁的景观氛围,形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5 特色基础设施的设置

整个社区渗透出雅致的生活气息,细腻的雕刻、匀称的比例、精致的铺装样式,呈现欧洲贵族般尊崇体验,倡导时尚、尖端的居住理念。雕塑、铺装、连廊、铁艺和穹顶亭子等硬质北欧景观符号,烘托紫藤花园等法式景观的欧陆风情。

景观元素的细节处理上,更注重物体的细节体量以及布局空间的相互联系。居住区地面铺装采用有限的材料,各组团院落采用了大量几何形体以及现代感极强的如钢板、花岗岩、混凝土等材料形成的构筑物,很好地配合了建筑的风格,外形和质感。与此同时,极为适当地加入了富于自然气息的木质铺地和各种木质构筑物,起到了很好的柔化作用。巧妙设计,重视式样和图案结合上产生的梦幻效果。近乎苛刻的细节处理表现于社区内配套设计的选择上,剑桥小镇的灯光设施还原使用,长宽适度、高度相宜的木质座椅延长业主在户外停留的时间。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室外空间动态的韵律与美感,使建筑室外空间灵动适用、流动自然。

6结束语:

采用回归自然的景观手法突出府苑雅都项目的“绿色、生态、人文气息”景观主题,发挥项目自身特点,追求简洁的、自然美的现代景观设计处理手法。同时,将居住区景观纳入城市的整体建设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不断寻求和探索居住区与人文新的表达方式,谋求二者之间最佳和谐形态,引导居者的居住态度,为居者提供日趋完善的生活状态,服务于形成格局清晰富有情趣的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设计主旨。

参考文献:

1 明焱.居住区景观设计[J].住宅科技,2002,6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4

一、新中式景观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1.1、何为“新中式”

对于“新中式”的定义,一直以来是百家争鸣,确实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新中式”园林承载了中国传统园林继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新”字意味着现代的中式景观将一改从前对传统景观简单的从内到外的模仿,突破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拨不足的弊端,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9]。

图1-1“新中式”风格的建筑及景观

二、新中式风格居住区调查研究

2.1、万科第五园

(1)项目概况

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片区南部,是万科尝试本土化、中国风的第一件作品,“第五园”这个名称既表现了设计者对岭南传统四大名园(佛山粱园、顺德靖阵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的致敬,也表现了其与四大名园媲美的信心。

(2)规划策略

为了延续中国传统建筑及景观风格,设计者在创作中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策略:整体规划要表现“村”的形态;整体气候要体现“冷”的追求;整体环境要营造“幽”的氛围;整体色彩要渲染“素”的意味;建筑外部要提炼“墙”的形象;建筑内部需要强调“院”的作用。

图2-1万科第五园白墙灰瓦的“新中式”景观

(3)细节处理

第五园建筑的原型是徽派和晋派建筑,为了减缓并打破白墙过于压抑的感觉,设计者选择了具有高雅气质的竹子,这正符合了万科在环境设计的细节处理中,努力营造“幽”的氛围设计策略,其配置多而不滥,恰到好处;在建筑与水面的交接处产生生硬感时,菖蒲、鸾尾、水烛芋、睡莲等水生植物柔化了水面与建筑物的交接线;为了缓解步行道的日晒问题,达到“冷“的追求,道路两旁的绿化以灌木及地被植物为主,如凤尾兰、连翅、蜘蛛兰、鸢尾、麦冬、美人蕉等;而为了体现当地特色,旅人蕉和芭蕉等植物也点缀其间。

图2-2建筑风格 图2-3种植特色 图2-4铺装细节

2.2、运河岸上的院子

(1)项目概况

运河岸上的院子又名“上河美墅”,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北岸,通过对主要客户群体的研究之后,设计师将景观风格定位为“高品质的,文化的,中国“的住宅。

(2)整体风格

在项目设计概念生成的阶段,设计师决定以中国建筑最美的文化符号――“庭院”为范本,打造真正能延续中国古典邻里院落的生活方式。“运河岸上的院子”的概念也就此出现。

图2-5 场地与植物的结合

(3)细节处理

庭院深深深几许,院子根据建筑高度,把院墙高度升高到了4m,4m-6m 宽的街巷尺度将气势烘托出来。为院墙打破封闭感,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木格栅,院内的栽植的花木偶然探出木格栅,为街巷增添了意外的情趣;植物上,特别保留了运河岸边 8公顷的原生林堤,并将亲水木栈台、林荫细路探入其中,在不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使人们更加亲树亲水、亲自然。

图2-6用实体墙和植物营造“庭院大门”的景观

图2-7 大门效果 图2-8植物配置

三、兰州秦王川新区朱雀湖别墅区景观设计

3.1、项目概况

经过了对一些已建成案例的分析与调研,再结合理论研究,对“新中式”的景观风格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认识和初步的理解,这对工作实践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借着在工作中的一次机会,将自己所研究的东西落到实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

3.1.1场地区位

本案位于兰州新区秦王川朱雀湖湿地公园北部,地块北临纬七路,东临经七路,交通便捷,用地周边为绿地及秦王川湿地公园,项目西南角为湿地公园的红柳林,在气候干旱土地瘠薄的兰州来说,算是很好的自然资源。场地噪音源主要是北侧纬七路及东侧经七路所带来的交通噪音,项目场地与道路间绿地宽27m,可以堆高地形,隔绝道路噪音,提高场地内的私密性。

3.1.2规划解读

项目定位为高档别墅区,项目规划联排和双拼别墅、高层住宅、会所及配套设施,建筑风格为结合中式元素的新古典主义。规划整体布局紧凑规则,院落感强,但公共绿化空间小,不利于多层植物的营造。

图3-1上位规划

3.2、整体设计理念及空间布局

兰州地处西北,气候干旱,植被并不丰富,正是因为如此,兰州人对传统中国山水园林的新形式非常向往,建筑的整体风格也是简约的新中式。鉴于这两点,在景观上,我们借鉴传统园林理水和建筑院落的空间布局手法,体现“新而中的人文诗意栖居”的设计理念。兰州又称“金城”,所以设计理念为“神韵尊贵的金城大院,寻找金城百年记忆”。

空间布局采用典型中国私家园林布局形式,入口景观轴线对称和园林景观集锦式布局相结合,传承中国传统家族礼制,中魂西技。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景观元素和空间布局,更加讲究精致从容的交往空间,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现代舒适生活的合院景观。

景观结构分为“园、门、院、户”,层层递进,打造大院套小院的深宅大院的景观氛围,尽量整合公共绿地,梳理出“四院十二景”,根据不同的景观空间设计和植物配置,营造出每个院落不同的特点。

图3-2 方案总平面图

3.3、景观构成要素

因为受到别墅区本身的特性和容积率的限制,公共绿地面积并不大,可供景观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多,所以我们把设计重心放在了院墙、景墙小品等元素上。平面规划布局上试图通过“街、巷、院、庭”等设计元素来贯穿一致,使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有呼应,真正做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立面空间设计上通过“掇墙、构门、植树、安亭、设台、理水”等设计元素产生对比。

(1)小品景墙

入户的院门是影响整体景观最多的元素,中国传统设计手法中,对粉墙、木门框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所以我们在入户的景墙上用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木格栅虚实结合,打破了实体墙的压抑感,植物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图3-3 入户院门(前)的设计 图3-4入户院门(后)的设计

样板区道路尽端的小场地以特色景墙、静水面、瓦花标志等景观小品组合,与铺装、绿坪形成一组“曲径通幽”的景观节奏――狭窄的道路两旁列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形成一个密闭的“通道”,在端点处放开,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图3-5 道路尽端的特色景墙及水池的结合的两种方式

在传统的中国私家园林中,连结两个场地之间的景观过渡是廊架,一则为了避雨,二则为了丰富行走的乐趣。所以秉承了这样的风格,我们在景观绿地面积较大(后院,道路通人不通车)的地方,多设置可通行的景观廊架,廊架形式现代而简约,植物可攀援其上,行成更为丰富的立面效果,用一种现代的形式,创造出经典的空间。

图3-6可穿行廊架图3-7 道路尽端的休憩亭廊

(2)铺装设计

硬质铺装是为整体环境服务的,表现方式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区域类铺地不同,但表现的氛围与主题契合。铺装的设计手法上,除了运用比较常见规格的花岗岩之外,为了增加“新”的韵味,将朱雀湖的LOGO制作成浮雕运用到节点场地中,又为了体现“中式”风格,设计时着意增加了灰色弧形瓦立砌、仿古青色小条砖的席纹铺设手法。

图3-8节点场地铺装设计

(3)植物搭配

结合着“园、门、院、户”的景观结构,植物搭配的种植理念不再是只有颜色和树形那样生硬呆板,而是也融入了“新中式”的大概念――为“树、篱、花、藤”,种植的寓意强调着每个“院落”的特色:

园――以树为主题,创造绿荫;以国槐、元宝枫、银杏等为基调树,形成大树成荫的效果。国槐为兰州市树,凸显本地传统植物元素;元宝枫、银杏叶新奇特,秋叶纷呈红黄两色,能迅速提升园区品质。

门――以篱为主题,衬托对称的门景;以列植行道树和彩色绿篱的形式,营造出进门后高档大气的景观效果,体现尊贵感和仪式感。

院――以花为主题,营造特色的宅院;

吟水院:传统的桃红柳绿组合,与水溪相得益彰

咏石院:元宝枫和榆叶梅结合山石,凸显古朴氛围

阅泉院:各种色叶树和鲜艳花木,宛如游走于画卷中

品花院:品种繁多的玫瑰与月季,组成繁花似锦的景观

户――以藤为主题,装饰户外的墙面;通过种植攀援藤本植物覆盖栏杆、围墙和建筑立面,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墙、围栏以金银花、藤本月季为主,外墙以紫藤、爬山虎为主。

四、结论

与建筑设计一样,景观设计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建设、盲目崇拜后,也开始追寻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本土的、民族的景观,这种变化本身对景观来说,是时代给予每一个设计师的契机。在土地资源日益萎缩的前提下,让“新中式”景观风格能够吹进每家每户并日益传承等等,并且世界潮流多变,新的环保材料种类也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利用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使其更充分的体现“新中式”风格的魅力,这些都是往后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 赵丽红. 新中式”园林形成与发展前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5

一、居住区景观的构成

(一)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居住区绿化设计最早发展于西方发达国家,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80年代,英国在新城市和居住区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的设计原则,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

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

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

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二)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三)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

(四)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

(五)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小品又包括: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1、环境景观的共享性。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2、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6

1、高密度居住区划分特点与标准

根据密度分法,住宅可分为高密度、低密度以及中等密度住宅。密度是居住区总平面规划最重要的经济技术度量标准之一,反应了土地利用效率和人口密度程度。

一个好的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的质量和人们居住的环境,使人在现代的都市中充分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高密度居住区是新时代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的趋势和目标,实现资源利用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发挥,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在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满足以下两点要求:

(1)注重景观设计的共享性

在建造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运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环境,让所有的住户可以平等的享受优美的环境。

(2)注重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采用多样性的设计手法,突破传统的材料搭配。景观设计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景观活动空间。

二、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素

密度反映了土地利用率和人口密度程度。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逐渐从“居而安”转变为“居而优”,即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高密度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中,如何同时满足绿化与功能的要求,在宝贵的建筑土地上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是景观设计面临的新问题。按照居住区人口密度高的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设置多种形式的散步路

道路是构成居住区的框架,有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作用,也是人们进入居住区的第一印象。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区一条充满情趣的视觉长廊。

设置多种形式的散步路是调节高密度居住区空间不足的有效方法。散步路的特点就是老少皆宜。在中国园林设计中景观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忌直求曲,迂回曲折,婉转起伏。范围较小的居住区绿地中,道路规划主要采用对角线轴向布置,如此可以拉大空间距离,增加深远感。高密度居住区由于人多,建筑多,可供设计师设计的景观区就很少,在有限的面积上创造无限空间,可以通过散步路的起伏回环往复,在有限中求无限。

2、绿化植被多样性

作为居住区最大的开放空间,绿化应贴近人的需要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创造高品质的环境。与低密度居住区不同的地方在于高密度居住区植物种植需要采用丛植和群植的方式,而低密度的居住区种植应采用点值方式。绿化面积和空间的大小要控制好,现实也证明,绿化面积过大,会降低实用性及居民的领域感,设计师可以把绿化与铺地、小路相结合。

3、水景设计

对于高密度人口、高密度建筑的居住区而言,由于土地的原因,户外空间中水景不能像低密度居住区那样做出大面积的水面,但是可以用喷泉、小瀑布的形式形成居住区的动水水景设计。喷泉和瀑布的水声可以掩盖居住区内的嘈杂和喧闹。但是,水景的设计也要考虑南北方城市气候的不同特点来定,对于北方城市来说可以采用旱喷式或混合式喷泉的方式,来避免冬季天气寒冷使水景观枯竭的情况发生。在设计不结冰期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4、节点设计——高视点设计

(1)高视点景观概念

随着居住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增加,住宅楼地层数也越建越高,居住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高点向下观景的位置,这就形成了高视点景观。

(2)设计要点:

a、高视点景观须注意高视点的居住区景观节点处理,考虑整个场地俯视的平面效果。

b、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应尽量多的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

c、水面在高视点设计中占有很大比例。只有在高层向下看景观才能看到水体的的优美造型,对水池或的底部色彩图案要进行精心的艺术处理,充分发挥水的光感和动感。

d、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对比。

e、居住地的活动场所的地面铺装和散步路的铺地要进行图案和色彩处理。

5、采用灵活造园技巧

(1)借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方法,也是解决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很好方法。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对景”“借景”“衬景”“框景”等设计手法,都很巧妙的将空间“小中见大”。其中借景是空间延伸中景观设计的很重要的手法。

(2)园中套园、以小衬大

利用空间的开合对比,改变空间的大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闭合与敞开相间、交替处理、互相对比的造园技法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而且扩大了空间感。

如果过多的居民分享社区的中央庭园,反而使庭园失去私密性,也限制了领域空间的形成。园中套园,院中有院的集景式布局方式,形成了大园含小园,园中又有园的格局。

三、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1、将底层架空造绿是现代高密度居住区景观发展的需要

底层架空绿化模式,将室外绿化引入建筑内部 ,形成一个微型景观 ,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这要求植物有一定的抗风能力、耐阴性、抗寒能力,较热的地方有防潮能力等。架空层上层可选择喜阳、抗风、 根系浅和较低矮的植物 ,下层则选择耐阴植物。

2、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是高密度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内容之一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地扩大。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为主题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四、结论

现在高密度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是否能是居住区达到真正宜居,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总之,在运用具体的设计手法之外,城市高密度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建设还必须注重因地制宜。地方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居住区景观系统时,一定要制定切实合理的目标,建立适当的设计体系,采取科学可行的手段,从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高密度居住区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著.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散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2]陈六汀著.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发行,2010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7

一、居住区景观价值的体现

居住区景观价值主要体现在景观、使用、绿化三个方面。具体主要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居住区应该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在这些场所中设置一些小型的活动设施,并将其景观化,创造出好的景观模式。这些景观设计应该在考虑地域、气候、周边环境等因素下具有独特的设计,符合小区的建筑风格及整体环境,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形象特色,使住户产生归属感。好的景观设计可以吸引住户走出居室,为住户提供与自然交往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创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氛围。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给住区景观建设带来了新的材料、新的构造方式、新的植物种类。居住区中景观的优劣成为房产开发商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设计还是要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的历史人文原则

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沙利文说过,对社区主要人群而言,景观不该是社区中的鸡肋。做好一个社区的景观,要考虑社区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从而确定景观设计做成什么样:同时,要研究社区内人群的活动习惯、活动规律和需要,从而确定景观设计能做成什么样。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并不是单纯地从美学角度和功能角度对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进行组合配置,更要从人文要素的组成中贯穿其设计立意和主题。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交往毕竟是人的根本需要,邻里交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交往方式。居住区景观环境具有承载居民交往和休闲活动的功能,适当的公共空间有利于邻里间的交往与沟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归属感,真正实现居住环境的人性化和人情化的需求。

2.设计的范围

所有景观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种植绿化、水景设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公共设施等都在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上,而且还参与到居住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上。

3.设计过程

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在设计过程之中,首先要把握住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要与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和协调。景观设计模式也从以前那种待建筑设计完成以后,再作环境点缀和修饰的做法,使环境设计参与居住区规划的全过程,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

三、景观生命力的衡量

良好的社区园林景观可使住宅产品更具有生命力,包括景观本身的持续发展和景观所带来物业的保值。衡量住宅景观是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一般有:

1.文化内涵是否丰厚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在设计时就要完整的考虑到可持续发展,要使景观设计作品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并能与居住区建筑本身的风格特点相融合。

2.实用功能是否完善

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景观首先要具备较强的实用功能,其次才是满足居住者的观赏行为。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为本的原则。如果不考虑景观的使用,不管社区用途是商务还是居住,景观设计仅“为美丽美”,居住者无法充分享用,这样的景观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8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建设面貌趋于标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方向和理念比较单一。面对城市居住区居民生活存在的具体问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回归设计初衷,并非只有山石、水、观赏植物构成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这种套路,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构成农耕花园景观。

一、 农耕文化与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概述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在物质层面,农耕文化又派生出农具、粮食加工工具、农产品等。在精神层面,中国农耕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无形之中锤炼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观念促使自给自足的社会稳步发展,虽然现代种植技术的成熟使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农业依然是历史发展的根脉,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从农业造就的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灿烂中华文明来看,在当代农耕文化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茹毛饮血到吃粟谷,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今天的科技种田,农耕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而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农耕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发展起来,从神农氏开创的原始农业到科技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离不开种植,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是以耕种为主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包涵各种耕作技术和科学发明,并且派生出多元的文化产物,如与中国农业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颇具智慧的传统农业耕种工具与粮食加工工具。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农耕花园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融合景观小品设计的产物,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特点。从农耕花园实用的角度看,自身的特点决定设计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表现在农耕活动,通过农耕活动获得农耕果实,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的互动的结果。从审美的角度看,农耕植物的色彩、形态令人赏心悦目,表现回归田园的乡村意境美。

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城市居住区的融合

从现存的城市居住区人的种植行为来看多数人天生具有喜爱种植的爱好。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其中的一集节目展示居民在自家楼顶种植瓜果蔬菜,描述从辛勤种植护理到了秋季丰富的收获,并和街坊邻居一起制作美食,生活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再如成都一处居住区用屋顶空间作为花园、菜园实现城市农耕,楼顶均被居民开辟成农田,每小块土地旁边都立着小木牌,标识着各自的门牌号。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人在参与种植活动中会增强居民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自然深入互动,培养居民对农耕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的自觉爱护。

早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发表的《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认为应该建设一条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1〕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农耕花园实现“融景还耕”这一观点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城市不谋而合。城市居住区作为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从空间方面划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对象,与城市人口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对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让居民体验农夫的快乐,使城市居住区增加接地气的生活趣味因素,特别是对老人调节心情和对儿童认知自然有帮助。与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更加能与人互动,这种互动表现在农作物需要人种植培养,而人从农作物种植过程获取精神快乐与物质收获。因此,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排斥而是可以融合。

三、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区域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内容是绿地布局形式、景观分析、功能分区、道路分析、植物分析等。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以种植为主要功能,附带提供休憩、观赏的功能,将景观小品点缀其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要点与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但侧重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农耕种植,后者侧重造景。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有助于营造适合人居的人性化的居住区生活空间环境。以下是对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3.1 农耕种植

农耕种植面积应占总体居住区绿地面积的大部分,种植浇灌可采用植物滴灌技术或喷洒技术。农耕种植是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在审美方面应符合景观设计美学,如种植高矮、大小、丛植相结合,遵循形式美法则。种植应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特点,种植较为耐旱的粮食类的农作物芝麻、落花生等;种植易于打理、观赏价值强的农作物,如棉花、红薯等。种植蔬菜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农作物,如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种植果树类的农作物,如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等。种植可以观赏、食用花卉类的农作物,如、玫瑰、油菜花、忘忧草等。

3.2 景观小品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在种植区域中间点缀景观小品能使居住区环境锦上添花。景观小品常以景观石、雕塑、垃圾箱、灯具、指示牌等组织景观小品,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2〕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设计应注重审美功能,景观小品设计细节一旦粗制滥造会造成丧失美感,给人劣质的感觉,而考究的设计细节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高度。景观小品设计采用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是目前提倡的一些做法,它会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和启迪智慧。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保留旧厂房和机器设备作为城市珍贵的城市记忆元素,用崇敬态度将这些元素重新赋予新生命力,这些景观小品怀旧却不失精致。

3.3 道路规划

农耕花园耕地规划种植应结合景观设计功能区域划分,不必与农村方形田地形态相同。在平面分布图中,耕种面积可呈现不规则形状,具体分布应根据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划分,在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和住宅楼入口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道路使道路畅通无阻,并且避免过多交叉。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使用水稻、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为景观的基底,道路规划设计突出便捷的直线形成路网体系。而在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的道路规划设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通过道路规划增加空间的丰富,这点并不违背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

四、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业观光旅游风靡中国,许多城市游客来到农村体验乡土人情和品尝农家小菜。〔3〕这证明城市人对农村自家菜园的向往,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引入农耕花园的设计理念会产生生态、节约、教育等现实意义,并丰富城市居民生活和促进建立良好的居住区邻里关系。

4.1 生态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景观绿化范畴,在生态功能与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作用相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作用从根本上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传统居住区绿地是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4〕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种植绿植,因此同样起到积极的生态意义。

4.2 节约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传统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进行小规模农产品生产,在种植的过程居民体会农产品从种植到养护到收获果实的复杂过程,从而培养居民粮食节约意识。此外,从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的材料运用方面,可采用废旧物品再设计或可再生材料来制作景观小品。如美国芝加哥的盖瑞康摩尔青少年中心屋顶花园设计开发一个包括花卉和蔬菜园的屋顶花园,花园小径由回收牛奶容器制作而成的塑料木板组成。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节约意识,如采用废旧轮胎做景观小品。

4.3 教育意义

在居住区融入农耕花园能使城市儿童少年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参与农产品的种植娱乐的过程中扩展孩子的视野,普及农业知识,在娱乐中教会孩子知识世界和帮助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迫切,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5〕居住区农耕花园无疑是激发儿童对自然认知学习的良好场所。城市居民通过种植农作物可纠正对农产品的错误认识,使人们了解自然生长下的农产品的形态和绿色种植下农产品的样子,不会盲目地用大与好看的标准来衡量农产品的质量。

结语

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呈现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可见,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的是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然而对比现代人民的居住方式和古代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人们期待更健康、更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设计要求更高。农耕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农耕文化一直伴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进步,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农耕文化是从高雅景观设计走向亲民景观设计,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不仅使城市居住环境产生积极意义,而且使农耕文化发挥新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柳钦.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3):21-23.

〔2〕陈丽昀.张建华.城市景观小品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J〕.上海商业,2011,(23):14-15.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9

从总体上来说,居住区景观设计就是在新建或改造中建立一种协调。通过艺术形态表征将这种协调体现出来。艺术形态的“和谐”建构,就是在梳理和归纳繁杂的设计元素,找寻一种有效的处理手段,实现合理的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同于一般地表绿化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观赏性、系统性。高品质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当是实用性与美感的结合。区内居民的生活需求、交通需求等都会影响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布局规划。因此,在平面功能布局上,初步的划分是伴随在在交通道路分布上的景观节点设置与植被绿化。

从居住区景观的功能性角度出发,在平面布局中,应充分满足局面的各种使用要求,如:道路交通便利、方便泊车、休闲娱乐、散步等生活需求。使居民充分享受到居住区景区设计的功能便利。在满足使用功能同时,加强艺术美感设计,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必不可缺的部分。加强对节点形态、地面铺装、植被造型等的景观艺术形态设计,充分围绕设计元素创造艺术形态美感。以不同功能划分为依据,分别设计不同区域节点景观形态,注重塑造节点的观赏性。

环境绿化的解析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不仅要满足居住区与时代相适应的功能要求,还要兼顾生态的需求。进行设计之前要对项目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从整体上利用环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进行艺术设计。现代环境绿化所呈现趋势主要有:(1)乔木、灌木、花灌木及草相结合。(2)平面与立体结合, 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 根据绿化位置不同, 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 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 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这些趋势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展示了居住区植被绿化中的艺术美感。

道路交通的组织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居住区的交通道路设计应结合地形特点与建筑分布,在加强各地块相互贯连、便利各区域交通的同时,强调主要道路的车辆汇集作用,车行区形成主次流通,方便与内部小型景观的交通,使游人不仅可以在行驶过程感受到方便性,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步移景异的景观。布置不同类型的步道宽度,通过步道宽度的变化使各小型景观形成对比和呼应,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而其内部也可以自行形成独立交通,尽可能的创造休闲的气氛。静态交通规划也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日益增长的现状,充分考虑停车场库的安排。地块内道路结合地下停车库,尽可能的减少对绿化环境与步行系统的影响,达到局部人车分流的目的。

景观节点的设计

居住区中的景观节点在体现艺术美感的同时,应满足社区的人车流集散以及人们散步健身等需求。景观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1)雕塑小品: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相协调, 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艺术气氛的功效。(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居住区园艺绿化中, 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 景墙、花架, 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 如路灯、指示牌等,艺术处理体现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巧妙。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居住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现代社会,居住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居住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开发者和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是因为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住区环境,还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一个居住区的成功的景观设计,可以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设计场、空间及其内容,而应是体验,即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因此,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以意立景,以景生情,激发住户的“审美”。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元素

城市居住区景观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两种:

1、精神元素

所谓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精神元素就是指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一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精神元素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职业、地位、文化观念的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都各不相同,环境景观在人们心中的感受、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也不同。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主题、立意、居住区环境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都属于精神元素的范畴,但是遮羞都需要通过景观构成的物质元素来体现,

2、物质元素

物质元素是真实的,可见的、可触摸的存在,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物质元素包括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两个部分:

(1)自然元素,是指居住区基地内原有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包括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大树、古树、山坡地形,河湖水体,原有道路及地下管线等。

(2)人工元素,使指根据居住区基地的具体条件,通过人工的手法,创造出的令人舒适又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这其中植物景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占地面积通常在70%以上,而且其对居住区环境保护也是最有效果的: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并呼出氧气;可以隔离和减少噪音;可以调节气温,改善居住区环境的小气候等,一个居住区的绿色植物景观的质量直接影响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生态性、舒适性、观赏性及市民对居住区环境的认同感。另外,人工元素还包括除植物景观以外的环境景观元素,比如道路景观、休闲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亭、廊等)、景观小品(花坛、雕塑、标志等)、水景、假山石景、景观照明等。

因此一个成功的居住区环境设计需要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环境景观的构成元素按一定的规律、形式及设计理念组合成一个综合的环境景观系统,使整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和观赏的效应,并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

三、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探析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1、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与整个居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

居住区的设计风格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主要依据,居住区环境设计一定要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景思路和手法,只有二者相协调,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成果。另外,居住区环境设计在考虑住区地理位置和所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其立意与主题要紧扣住区的主人,重视他们真实的本性和需求,尽量满足他们身体、思想和精神的需要, 了解他们的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价值观念等,以至于其设计风格可以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

2、注重艺术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其设计应通过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艺术景观活动空间;也可以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通过设计者的尽心设计,是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

3、注意点线面三者的完美结合

点线面结合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基本手段: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在现代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还应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由此构建出新的空间网络,将点线面完美结合,达到用一样基础物质元素传递出不一样的精神风格的效果。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很多,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建筑、景观设计师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富有当地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11

引言

山东枣庄东湖龙城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六重园林及五重绿化”为设计理念,通过统一性、对称感的空间布局,配合魅力十足的细部艺术雕刻,以简约的线条代替复杂的花纹,采用景观空间的布局,使建筑与景观相互呼应,彰显庄重典雅的园林景观风情!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有利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其目的为人服务,要求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只有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的改善居住条件。 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要不断提高,良好的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亮丽迷人的风景,优雅的环境氛围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户外活动及社交的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又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 还有利于改善居住周围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大多以绿化植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居住区的周边空气, 减少了尘埃及噪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还具有改善小环境区域气候的作用,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惬意。

3、有利于景观空间的美化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 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对植物进行生态合理布置,别出心载的水体及景观的点缀, 使之与整个居住区的整体氛围相互协调。合理地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分割,对园林植物进行层次化设计,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层次美,使整个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更加优雅动人。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地域文化性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该结合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点,并且还需要对居住区建筑规划及相关文化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设计出规范、合理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2、舒适性原则

设计园林景观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便利。设计出具有舒适性的园林景观尤为重要。针对居住区所在区域的生活习惯,在设计上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结合地域植物的特点,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让居民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3、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需要结合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出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方案。需要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考虑,让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实效性与科学性。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在植物选取上、风格设计的体现上,需要展示出多样性,以此呈现出设计上的创新。想要使植物多样性选择得以实现,需要做得适地适树,保证植物与整体环境特点相符合。

三、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性

东湖龙城景观设计所选用的植物是生态景观的构成元素,也是居住区的观赏对象。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在配置植物群落时注重营造富于高低层次变化的“五重绿化”,突出“草低、乔遮、花灌点缀”的绿化特点,达到立体式结构的植物群落种植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效益。

2、观赏性

东湖龙城的景观设计讲究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特点。空间环境的景观设计立足于实用、经济的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景观的观赏价值。绿化植物选择以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落叶树种为主,搭配适量的常绿树种,追求“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格局。东湖龙城在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意向上注重表现季相变化,伴随着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植物叶色、花色与姿态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3、老年人活动空间

东湖龙城的老年人活动空间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两个组成部分。老年人活动空间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动态活动区在建造时注意地面平坦与防滑处理,保证老人健身活动时的安全。选择绿荫遮蔽处布置座椅,避免选用冬凉夏热的材料,为老人营造良好的休憩空间环境。静态活动区充分利用乔木与花冠围合形成的空间,布置花架、凉亭等园林小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营造温馨、舒适的小环境。

4、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游乐场选择远离小区主干道、阳光充足的开敞空间。满足儿童喜好游戏的天性,又保证儿童玩耍时的安全性。场地基址的选择尽量与儿童偏好聚集的区域相吻合,周围尽量少种植遮挡视线的乔木,便于家长的照看与呵护。游乐器具摆放的位置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当吵闹的儿童游乐场所应当尽量避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东湖龙城景观环境通过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儿童创造了欢乐的天堂。

5、多功能复合空间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 东湖龙城将组团绿地、公共活动空间与商业步行街通过游步道与景观节点联接形成一个整体,以“六重园林”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分散区域的使用功能串联起来,共同构成集生活、休闲、运动、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的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而实现空间景观化。

6、观赏空间的人性化营造

东湖龙城的景观空间设计应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营造静态观赏空间与动态观赏空间。景观环境中的山石、植被、建筑以及园林小品等,组成静态的观赏空间。而流动水体以及道路系统上步移景异的景象展现,使得原本静态的景物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居住区空间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形成生态和谐的美好景观环境。

6.1静态观赏空间

东湖龙城的静态观赏空间集中展现在人流密集、视野空阔的公共空间,如居住区的出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空间、中心广场、道路的交汇点等等。静态观赏空间注重表现景物的数量、形态、色彩、气味等等外在的直观特征,并且通过应用对景、框景、夹景、借景等艺术手法充分提升景观视觉效果与艺术感受。静态观赏空间是景观环境最直接、最基本的艺术表达形式与意向载体。

6.2动态观赏空间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12

1.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的构成

在艺术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艺术景观设计的要点。

(1)绿化。城市居住区的园艺绿化中,可将乔、灌、花、草结合,用草类塑造背景,点缀乔木、灌木、花卉,形成高低错落的绿化景观;将平面与立体结合,加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艺术设计中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等绿色景观,丰富城市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2)道路。好的道路设计可以成为城市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道路往往和路牙、路边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城市居住区最基本的艺术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曲线、宽窄和分幅、铺材、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

(3)驳岸。在景观艺术设计中,可巧妙设计河道驳岸,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等装饰,则可形成标志艺术景观。

(4)铺地。广场铺地在城市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艺术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艺术景观。

(5)小品。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园艺小品、设施小品,小品在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成为城市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

2.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的设计理念

(1)自然生态原则。要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基地的原生态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创造出接近自然的城市居住区绿色艺术景观环境。

(2)以人为本原则。居民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有着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要求。艺术景观设计要强调对人的关怀。体现在活动场地分布、交往空间设置、艺术景观小品等方面,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生态、更具亲和力的城市居住区环境。

(3)因地制宜原则。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要突出其地域性特征,充分表现基地所在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 历史 文化传统,使艺术景观设计根植于地方土壤。

(4) 经济 适用原则。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艺术景观设计,要在保证各项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造价。既要考虑到环境艺术景观建设的费用,还要兼顾到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行的费用。

二、城市居住区环境 艺术 景观设计的着力点

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既要提高 自然 生态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要满足居民各种活动的需求,便于居民的活动、休闲、交往,使居民感受到地方的人文精神和美的享受。

1.注重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布局

(1)考虑当地风土人情特点。了解该地的 历史 与现状,掌握其 发展 趋势,因地制宜进行艺术景观设计,与历史环境相结合,贯彻生态原则、文化原则的设计布局,易于为当地居民接受和认同。

(2)考虑原有地形地貌形态。在对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环境进行总体布局时,首先以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尊重原有自然地形地貌条件,维护和保持基地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布局设计。

(3)考虑外部自然景观资源。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将城市居住区周围有观赏价值的自然、人文艺术景观资源纳入到城市居住区的艺术景观序列中,或为视觉交点,或遥相呼应,创造出城市居住区宜人的自然山水景观。

2.注重艺术景观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应该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艺术景观空间的设计应通过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艺术景观空间的设计,也应该动、静结合,开、闭相间。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艺术景观活动空间。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使户外活动空间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

3.注重植物艺术景观创造的生态性

(1)以植物造景为主,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色艺术景观。点,指城市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地、组团绿地,是城市居住区绿色艺术景观系统中的艺术景观节点,是城市居住区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公共活动空间;线,指城市居住区中的道路艺术景观绿化、城市居住区周围的防护性绿化带;面,指城市居住区中面积最大,与居民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宅旁绿地。

(2)增加植物多样性,构筑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在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中,增加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形成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布局,增加绿量,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形成层次、色彩丰富、多样的植物艺术景观。为此,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重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这样由乡土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结构稳定,长势良好,还能体现出城市居住区环境艺术景观的地方特色。

(3)立体绿化,增加城市居住区的绿化量和生态效果。加强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窗台绿化、棚架绿化等,增加绿地面积,进一步地将绿色艺术景观与建筑有机结合,使绿色空间与建筑室内空间互相交融、渗透,软化建筑平直的线条,使建筑与绿地形成自然过渡,减少屋顶、墙面材料的热辐射,减少局部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居住区的小气候,产生生态的环保节能效果。

参考 文献 :

[1]刘滨谊. 现代 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篇13

1.1 功能性不强

经过有关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住宅区,在对景观进行设计和建造时,都没有很好地贯彻小区景观的功能性原则,多半在建造时,从促销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住宅区景观的外表美观,使得景观失变成了仅供观赏的摆设。

1.2 经济性较差

一些住宅小区的景观为了追求景观表面的魅力动人,只注意营造景观的气势和外表,为的是促销自己的景观设计,为了这个目的,景观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挥霍重金,一味追求标新立异,不仅加大了自身的建造成本,还为购房者增加了房款的负担,也会使入住小区的居民要上交更多的后期物业的管理费用。

1.3 协调性比较差

“景观”在行业中很受欢迎,小区的景观设计风格迥然不同,多姿多彩,成为一个重要的楼盘建设的特点。但一些楼盘的景观设计缺陷,处理不当,定位更是不准确,导致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很难能够融为一体,这种“分离”的现象,使住宅区的景观的整体效果差强人意。

1.4 景观设计缺乏个性的张扬

在一些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看上去总会有很熟悉的感觉,总觉得这些项目景观在哪里曾经见过,原因就是对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没有个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总是有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你建了一个塔,我就建一个亭;你有一个小桥,我就有一个喷泉。

2 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要求

2.1 文化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与整体风格的主题相得益彰,硬质景观(主要指使用的人工材料,如件塑造景观,雕塑,摊铺等)和软质的景观(主要是指绿化景观)相互协调起来。不同的设计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景观住宅的配置效果,现代风格适合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地方风格住宅更加适合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设计,对于城市设计来说,要遵循景观设计的一般规律,如轴,路径,节点,视觉走廊,空间的转换等等。

2.2 艺术效果

目前,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从传统的“追求欧式风格(如模纹的花坛,规则路网,罗马风格,欧洲的造型,喷泉,欧式塑像等)发展到了对历史的回归。现今的居民审美需求千变万化,不断提高,使得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开始倡导现代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结合起来,创造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气息的简约风格的景观设计。

2.3 实用性

目前,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从简单的园林式,发展成为引进有价值的物种,如今,这种方式逐渐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得到应用,因为稀有树种,珍稀植物不仅可以使住宅质量更好,也会引起轰动的影响,因此开始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住宅区景观。目前,高大的树木成为了许多开发商的首选。但在具体设计时,应根据植物群落进行具体的布局,而不是盲目的行动。

3 住宅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

3.1 天人合一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观与建筑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不可相互独立,要统筹协调规划,个性化设计是不能替代整体和谐美的。但景观设计在追求诚信的同时,也要反映适当的层次感和变化。基于层次感而言,如地表环境,垂直的环境,还会有空中环境。从变化角度而言,会有形式,颜色,大小,质地,和其他方面的变化。

3.2 点线面相互结合

景观环境是环境设计中最奇妙的地方,因为景观中的点元素可以把道路和河流联系起来,使生活的空间变得更加秩序井然,在居住区的入口或者中心地段,线和线相交就会碰撞而形成面,面是住宅区景观得以汇聚的最精彩之处。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住宅区规划中,传统的空间布局技术已难以形成创造性的场景空间,必须是人与景观的有机整合,才可以建立一个新的空间形式。

4 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家作为核心指导思想,旨在创造一个亲切和宁静的空间。居住空间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宁静平和,此外,景观适当的大小,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和环境规划与设计,会增强住宅区的归属感。其次,要注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紧密的环境形象。对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是让人工痕迹小,天然成分比较多,创建简单的视觉形象。因此,住宅建筑的形象应该是愉快的,居住区色彩一般应是光明和温暖,强调简单的新鲜。景观设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居住空间环境形象,才会为住宅区居民带来好的观赏效果和实用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