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未来的科学技术实用13篇

未来的科学技术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

就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在不同行业中,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从过去的发展方向转变到金融行业中,甚至蔓延到其他领域。就金融行业的发展来看,很多纸币开始转变成电子货币的交易形式,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其是全球性的,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早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西方已经有很多国家开始关注社会的信息建设,在提出基础的预想之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致力于信息化建设,自此人们进入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模式中,到了21世纪的时候,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迅速提升,且应用逐渐普及,我国也开始加入其中,将电子科学技术作为中国的重要产业,当前国内的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面临很多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突破。

2 电子科学技术的特点

2.1 应用自动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逐渐覆盖,其应用过程真实的体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特征,实现了电子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技术的综合,利用智能控制的理念,设备运行过程和使用过程不需进行看管,节约资源的使用,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岗位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提升了资源运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电子科学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向开始朝向多项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前进,除此之外,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技术的获取中,例如,云技术、自动存储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不仅显著丰富了信息获取的渠道作用,还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完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2.2 网络化与数字化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开发网络技术的形式已经成为当前电子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就目前来看,人们存储数据的形式采取数字化方式,通过在网络世界建立十分庞大的数字化网络结构方式,利用光纤通信技术和无信通信技术的综合,完成信息的高速传输。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化的电子科学技术应用完成数据的优化处理,能够保证存储信息的实效性和安全性,减少信息的占据面积,增加了数据的存储量,优化了数据的携带便捷性。

2.3 应用的快捷化与高效化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步伐的加快,高校且快速的获取信息传递的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利用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需求,电子科学技术的产生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其是实现电子科学技术创新的有效支撑,实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信息传输层面的速度突破和传输突破,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时间,还能避免数据的传输出现误差,做好信息的高校运用和高效管理,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人们应用最多的电子科学技术化身就是手机。

2.4 集成化和微型化应用

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科学技术的有效集成化和微型化应用成为实际,电子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保证电路的实现形式是集成的方式,其中包含了毫米性传感器的使用,有效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和单元的集成度,同时为很多产品外观的有效设计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3 电子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

3.1 光技术将成为发展重点

随着光电子学和电子学的技术提升,光电子技术开始成为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力,就未来的发展模式看来,3D技术将会成为电子科学技术应用显示领域的主要方式,随着3D技术的综合性运用,其对软性显示器等类型设备的设计和出现起到促进作用,3D技术的出现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近年来,LED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技术的有效运用关系到了电子科学技术的领域创新,也实现了低碳环保设计的理念,由此可见,LED技术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给人们带来更多新鲜体验,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3.2 网络信息技术更发达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进入到网络时代中,利用四通八达的网络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显著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快速型,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丰富性和有效性,网路购物的形式有效节约了人们的购物时间,为人们生活提供很大便利,转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了电子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很多产业类型和行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且物联网技术当前已经成为不同国家深入研究的主要对象,电子科学技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3.3 通信技术不断壮大

通信技术的出现也是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通信技术将会是电子信息工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就通信技术全面发展的当下来看,通信技术中包含了诸多的卫星通信传播技术、数字化无线技术和有限技术的综合运用,最出名且发展良好的一个案例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通信设备的支撑,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通信技术将会一直延续。

3.4 计算机朝多核方向发展

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计算机发展的结果,计算机技术目前的发展开始从原先的单核转换成双核模式,且朝向多核的方向发展,处理器也从原始的单核心转向多核心,运行速率不断提升。随着内部处理器改革的实施,处理器的面积不断缩小,计算机体积不断减小,便于人们携带。根据计算机发展的趋势来看,其发展朝向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钦.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2):122.

[2]闫志杰.浅析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方向[J].电子世界,2014(18):28.

[3]刘中华.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6):122-123.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2

“现代化”作为一个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无论其意指一个历史进程,还是指一种目标、愿景,在中国知识界都经历了从褒义到贬义、再到褒义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申报月刊》组织的讨论中,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学者异口同声地鼓吹现代化,这已为世人所共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1954年到1975年,从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到第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或重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做了越来越详细的规划。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却一直被视为禁区。在“文革”极“左”思潮的控制下,报刊杂志大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宣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甚至要揪出所谓“四个现代化背后”的“黑手”,吓得人们闻“现代化”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去研究它了。这种形势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变。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宣称国人已经普遍对“现代化”持积极的、赞扬的态度,应当不是妄说。

然而,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现代化——或日当今世界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如何,却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把两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是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太密切。简单地说,即前者决定后者,反过来,后者又能折射出前者。

现代化从来不是一个先验的从抽象思维中产生出来的理论概念,我们应当从历史经验的角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考察其内容,探寻其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前人对西欧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

有些人至今仍然将现代化看作是虚幻的、未曾发生的历史,或者只看到它阳光明媚的一面。事实上,正如伯曼所说:“假如我们向前推进100年左右,试图确定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和主音色,那么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便是那幅高度发达、明显可辨、生机勃勃、并由此产生出现代体验的新景象。在这幅景象中,出现了蒸汽机、自动化工厂、铁路、巨大的新工业区;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大批城市,常常伴随着可怕的非人待遇,……出现了日益强大的民族国家和资本的跨民族集聚;出现了各种大众群众运动,……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展的包容一切的世界市场,既容许最为壮观的成长,也容许骇人的浪费和破坏,除了不容许坚固不变,它容许任何事物。”伯曼所描绘的“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反映了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是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可怕的非人待遇和骇人的浪费与破坏。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有人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德文版)里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来说明现代化的涵义,其意在于告诉人们: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就是“西化”,世界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就是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景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下面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所“显示”的,正是包括伯曼所说“可怕的非人待遇”在内的“现代灾难”:

……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地对他说,这正是阁下的事情!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

,在资本主义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

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即工业较发达国家显示的景象或伯曼所说的“现代体验的新景象”)的鲜明而尖锐的批判态度。

进一步我们还应看到:迄今已经全面展开的世界性现代化进程,在造就空前未有的历史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矛盾和冲突。如同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写的:“……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光明与阴影同时存在,人们必须居安思危。

现代化与“现代性”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二者之间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现代化可以被简要地定义为“一种创造现代性状况的过程”,翻而构成现代社会本质特征或日“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特定形态”的“现代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二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现代化进一步向全世界扩展,形成全球化的大浪潮。冷战结束之际,福山曾预言世界文明的终结——终结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新的比冷战更严酷的“文明冲突”,而且很快就被一系列全球性的恐怖袭击和战争所验证。这也正像伯曼所说的:“现代的环境和经验直接跨越了地理的和种族的、阶级的和国籍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但这是含有悖论的统一,一个不统一的统一: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所谓现代性,也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充满矛盾和变动不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刚刚摆脱旧的折磨,马上又要体验新的痛苦。整个世界正在面临规模空前的风险和危机,包括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风险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化灾难,核战争恐怖和灾难,全球化大趋势下新的失落和认同危机,等等。

正因为现代性充满矛盾,充满变数,人们才会对它众说纷纭,种种理论观念如“单一的现代性”、“欧洲”(euro-modemity)、“殖民现代性”(colonialmodernity)、“晚期现代性”(late modemity)、“第二次现代性”(the second age of modernity)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而“多元现代性”(mulfiple modernities)、“另类现代性”(ahemative modemity)等等,都指向那个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的“大旋涡”,说明今日已经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卷入的现代化进程,只能是一个构建全球“多元现代性”的“不统一的统一”过程。简单地说,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现代性”,认清现代化充满矛盾的本质性特征,如同批判地看待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一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又要认真对待、逐个解决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既然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欧早期工业化,那么,非“西化”的现代化又有哪些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内容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现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生产力,说得比较完整一点也不过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众福祉,也被理解为强国富民。下面的说法很有代表性:“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指生产力。……生产力不包含生产关系的含意,不包含社会形态的含意。”所以,“就像不能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样,也不能说社会主义现代化。……说现代化物质文明,还马马虎虎,说现代化精神文明,就不太合适。……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的内容和本质是不一样的。笼统说现代化精神文明,不知道你是说哪一种精神文明。”现代化的这种认识,与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一样,是非常片面而且十分有害的。

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大变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现代大工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技术革命和

科学革命又起了领头作用。从而,科学技术被称为“第一生产力”。既有的三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所带动的生产力大飞跃所造成的。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又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现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思维模式,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互为歧路。科学注重求真,其成果当属“物质文明”;人文则重在求善、求美,当属“精神文明”。两个现代文明合在一起,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意。科学的第一个样本是哲学,哲学是“爱智”之学,自由之学。所以说,科学一开始就是关乎自由的学问。现代人文主义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培根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被理性之手撩开,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奠定了批判理性的人文主义基调。西欧许多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传统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总之,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之于现代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19世纪后期迄于今日,中国人所看到的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首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着手的也是提高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今天发达国家主导跨国资本流动和全球自由贸易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只能诉诸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以科技和工业的现代化带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否则就会空有“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之名,而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的廉价加工基地。

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规定为发展生产力。正如火车离开火车头无法前行,先进生产力犹如现代化的火车头,但是它不能囊括现代化的道路、目标和现代化的列车所运载的内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离不开其承载者——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制度和国际社会秩序,生产力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这在前现代是如此,例如西欧古代的辉煌被中世纪的“黑暗”所取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次改朝换代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现代依然如此,军国主义的兴起和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即使为了发展生产力,也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互相适应,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内容。

对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中地位的认识,涉及对现代化意义的认识。就拿“第一生产力”——科学来说,历史与现实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会遇到这样一类尴尬:医学科学可以延长垂死病人的生命,却不能顾及病人的痛苦和愿望,不考虑该生命继续存在的意义;艺术科学探讨艺术品产生的条件,却不追问它是否与人类的博爱精神对立。甚至还有更难堪的局面,例如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基因技术导致各种危害性转基因食品,甚至出现克隆人怪物的危险;经济发展理论在促进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巨大的贫富悬殊;人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在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这些灾难多数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有关。所以,很难证明科学所描述、改造或创造的世界是否值得存在。

科学具有“唯一的”、理性的尊严,但人的价值选择却可能是多元的、相对性的。从科学中找不到人“应当如何生活”的答案,科学不提供人生指南。当然,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这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这位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却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他

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甚至明确提出,“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定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因此,如果将现代化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只是手段,它们必须很好地受到控制,才能“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强大的利润驱动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趋势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基 本进程。扩张性、掠夺性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性,这一方面为现代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但另一方面,也将其功用引向一个又一个死胡同。除了不断制造新式武器用于毁灭性战争,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科学哲学家提出了“进化认识论”、“科学历史主义”和“让科学回归人文”,关心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强调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知识体系分科化、专业化的结果,而知识的分科化、专业化又来自诉求效率与力量的技术理性。所谓“弘扬科学精神”,不应当是特别地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而应当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重新审视自由与理性。

因此,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将由科学技术引导的生产力发展与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怀结合起来,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质。中国政府反复申明的“三步走”战略,以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建设为动力,以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为目标,囊括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体现了现代化的本质。

如上所述,现代化大变革绝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它还必须包括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全面的变革,由此而构成现代化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或“分进程”。这些分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顺序排列而形成了现代化的不同道路、不同模式。所谓“西化”,也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粗略地说,就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或者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非西方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年掠夺性、扩张性现代化的老路,而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在社会变革、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和政治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新的探索。所谓“现代精神文明”是针对传统文明而言的。但现代精神文明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更高级的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带有本质性的特征。

在中国,这种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的结晶,就是人们正在探讨的、建立在华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民主与人权。法治是针对人治而言,民主是针对专制而言,人权是针对特权而言。这些看起来都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观念或制度,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发展”、“迟发展”各种现代化模式,概莫能外。然而仔细分辨,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就拿“人权”来说,人权是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没有人权,争取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等现代化目标,不可能不实践人权。现代西方各国的人权观念源于早期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皆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假设,其人权实践则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起码需求。这种人权是狭隘的,其实践具有欺骗性,所以马克思批评它是“资产阶级所有权”、“本身就是特权”,㈣“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中国人的人权观念最早也是从西方舶来的自然权利概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君权、神权、族权、夫权等传统特权,积极倡导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倡导“天赋人权”,为人权在中国扎根也为现代化在中国的扩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的人权理念和

践就是照搬西方的。事实上,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跟现代人权接榫的因素,如人权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能找到而且相当丰富。缺少的主要是民主法治。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的国际公约,不仅关注重在保障个人自由的第一代人权,更关注着重于为个人自由与基本生存权利提供社会经济条件的第二代人权和包括发展权、环境权在内的第三代人权。中国学者也正在积极探讨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的人权理论和民主与法制体系。有了这些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建构做保障,加上可持续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度物质文明,假以时日,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国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际上与所有平等待我之民族和谐共处的高度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化的繁荣富强的理想国度。所有这些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现代化达成之时。“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然而,来自国外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挑战也将继续与机遇相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美好前景,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将预示全世界的美好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曲折和反复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尽力少走弯路。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3

通过新型数学教学模型和三维数学软件,教师可以设置“观察”“思考”“探究”等教学环节,以确保“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四个层次的认识过程的展开和实施。从学生经历的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和几何问题。结合丰富的环境设计元素,从而实现变“学”数学为“做”数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建设数学探究实验室,有利于高中数学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数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前沿的教育信息技术。利用国际领先的教学仪器设备,为方便学生查阅各种数学信息资料及各课标教材涉及的数学案例资料创造条件,学生可以在数学探究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和学科实验活动。在改善学生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基础上,数学探究实验室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和实际应用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能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4

——AndDiscuiononReadjustingtheDisciplinarySystemof

SafetyandDisasterReduction

JinLei

(BeijingItituteofArtbitectureDesign&amResearch)

XuDeshu

(CTLP)

Atract:Basedontherecognitionofthedisasterregulantyinpastdecadesandthepredictiveanalysisofdisastersituationinthenewcentury,fromthenewviewpointofintersectionofscienceandculture,anewstrategy,takingthemanagement,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anddisciplinecotructionasmainsubjects,wasstudied.

Keywords:Safetyanddisasterreduction Intersectingdiscipline DisciplinarysystemReadjustment

1 前 言

在20世纪即成历史,千年之交跨入新世纪之时,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关注减灾的科学理性及管理思想,有责任向政府及决策者进言,以期创造一个推进21世纪科技减灾的知识及文化氛围。在新的千年之初,人类生存环境虽有一种万物更新的召唤,但也不乏众多留给21世纪的悬念,其中事故及灾害正是一种无法抹掉的现实。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1990~1999年)每年一次“国际减灾日”主题的选定和变化,令人们感受到国际减灾行动的脉胳和发展趋向。

1987年,联大第42届大会形成的第169号决议,决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具体目标是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防灾、抗灾能力。1989年第44届联大决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从其主题发展可感悟到减灾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轨迹;1991年: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1992年: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1993年: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确定受灾害威胁和易受灾害损害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水多、水少,都会酿成现代灾害;1998年:信息与媒体——减灾从信息开始。1999年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最后一年,其主题是“防灾的收益”。

1999年7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通过的管理论坛强调:要关注大城市及都市的防灾减灾,尤其要将社区视为减灾的基本单元,必须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建筑结构的标准与规范的研究,因为它对减灾十分重要,而提高结构安全标准更是面临的重要挑战。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员会报告强调:未来全球减灾关键是要提供一个观念,即如何通过现代科技知识,为使减轻灾害危险取得收益,并更好地深入到社会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去。只有通过持久地提高公众意识和实际应用减灾技术,安全减灾才能为公众所理解、所认识,并体现出社会价值及广泛的意义。联合国《制止灾害》杂志主编A.Mauro在“20__年的新挑战”一文中强调:“国际减灾十年目标是促进、支持灾害周期中防灾和备灾的最新研究成果,事实上一个好的防灾政策,可使破坏不致变成灾害。人类的活动主要是在文化上的促进和加强,更好地总结现有灾害深入评价适合的生命安全环境”。

笔者认为,国家、政府领导人及安全减灾界专家必须充分关注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灾情及灾害事故潜势,不如此,中国的安全减灾问题将直接阻碍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腾飞。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追求生命永驻世界的本性理论。过去的缺欠及不足在于,只关注21世纪议程中的环保主题及自然灾害问题,并未充分关注集安全、减灾为一体的大安全观,这不仅不是客观地分析及判断,同时也将有害于真正减灾战略的制定。为此,本文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是集安全、减灾、环保为一体的安全观,其基本框架要包括安全、减灾的总体战略、社会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安全可持续发展等。

2 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的重大选择

2.1 减灾重点及高新技术意外之灾

新近换届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通过的会议报告提出:新世纪中国将特别关注城市化灾害、工业化灾害、贫困减灾、中西部开发等区域性灾害重点问题。笔者对清华大学物理系提交的高技术灾害报告进行了研究,并归纳了现代物理概念中的高技术灾害事故,即非常态的核事故隐患、电磁环境公害、航空航天事故、化学品致灾等。对高新技术意外灾害应采取的应急对策是,按照国际惯例:首先立法,起草国家关于高技术事故应急特别法规,以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建立起部级的高技术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网络,形成国家、省、市、县、镇五级综合减灾防灾网络,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考虑到高技术事故及其应急处理有其专业特殊性,所以,应急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以消除人们的恐惧心理。如核应急五级减灾网络,要做好宣传工作,向广大民众讲清楚,对不同的核事故采取不同的应急对策,方能使事 故的后果减到最小,取得最佳减灾效果。最后,周密制定核事故应急措施,如灾区划分、警戒,城市民众的疏散、撤离路线,居民临时疏散、集结地安排,交通管制,医院急救系统应急准备,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的适度宣讲,以及开展类似于消防、救护等工作那样,进行必要的核事故应急演习。

2.2 综合减灾管理及政策制定

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是现代及未来灾害的两大根源,从而分别形成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或混合型灾害。减灾管理的目的,不仅在于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综合防灾,尽力减轻损失,更在于采取预防对策,强化管理体制建设,从而节制人类自身的行为,尤其要防范人为灾害链的形成。减灾政策指安全减灾的指导思想、方针及其科学计划及规划,这是21世纪中国安全减灾的纲要。《中国减灾规划》及《中国21世纪议程》无疑成为中国安全减灾在21世纪初的前十年的部级战略政策,而由减灾科学家提出并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关注及部委级支持的《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1997年6月6日推出)同样应成为中国跨越20__年的减灾科技管理指南。它十分需要各界科技专家、管理人士的爱护、扶植,并使之丰富。

2.3 安全减灾科技与产业发展

安全减灾是一项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减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水准。科技减灾之所以能够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贵在抓紧如下建设:(1)深入开展减灾基础性及灾害系统机理综合性及分支性研究;(2)大力开展减灾科技攻关及技术产品开发;(3)抓紧中国减灾综合性研究机构建设及培育;(4)以灾害经济及减灾创造效益为中心开展产业化模式探索;(5)发展以风险、保险评估为中心的重大工程项目安全减灾综合评估研究等。如同环保界按自身发展规律及国际呼声不断完善环保产业一样,安全减灾的能力建设要本质性增强,其产业化方面要有大思路,不应再局限于劳保护品,而应拓展到城市公众及城市公共空间中,大力发展安全防灾、救灾类及安康类产品,发展安全减灾商业。当前最重要的是,管理部门要听取科学家的建议,制定未来减灾技术及产品发展计划。

2.4 大力普及“全球预防文化”及安全文化教育

实践证明,无论是公众安全意识,还是领导者的安全责任意识及防范能力的培养,国家系统化的减灾教育,都取决于对“文化教育”主题词的理解。1993年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就陆续向公众奉献了“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青少年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安全减灾文化”等专著和教材,并由120余名安全、减灾专家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交了“21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为倡导安全文化,公众的安全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全民安全减灾文化素质,发挥了先锋作用,对营造中国的安全减灾文化氛围,弘扬安全减灾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7月,第二次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提出的日内瓦战略极具启发性,正如安南秘书长所言,“我们人类必须由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减灾文化教育必须包括青少年。一方面,青少年也是社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青少年是联系成人的途径。通过儿童影响父母,在消防教育中尤为成功。消防队员和警察在学校的讲话中,包括了不少紧急事故的信息,儿童可以从学校带回许多防火安全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在美国,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创作了“停、丢、滚”歌曲,告诉孩子关于消防的知识。

无论是落实“中国减灾规划”、“中国21世纪议程”、“安全生产规划”,还是积极开展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最大范围的向公众宣传、教育。通过对公众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及安全科技常识的教育,提高全民、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倡导“全球预防文化”,推崇“公众安全文化教育”是我国安全减灾的基础。

2.5 要极大关注信息及媒体的防灾作用

1998年的国际减灾日把媒体作为主题,是希望媒体成为推动防灾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的现代化功能,就必须依赖于信息的准确、快速交换。所谓灾害信息,是指为减灾研究服务的信息。值得指出的是,灾害情报信息可简称为“灾害信息”,却不能简称为“灾情”。因为“灾情”一般特指某次灾害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它仅是灾害情报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看待。从内容上分,灾害情报是科技情报的一部分;其加工程度同样有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情报(文献);其载体,也有书面、口头、实物、声像、电子情报等。灾害信息采集(调查),是在一定范围从事所需灾害信息获取的基础性工作,它是灾害信息研究的依据和基础。从现状看,灾害信息采集方式有:印刷型文献的采集、零次情报的采集、剪贴簿、计算机联机检索、询问调查等。但无论从财力还是资料来源看,没有任何一个系统可以完全收集全世界所有的灾害基本数据。如果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就可以各系统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料共享。必须提出,在科学日益加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灾害信息的积累以比过去快几十倍的速度在不断膨胀,学科的发展已不允许过去那种各自为证,条快分割的大量重复工作、大量重复数据的现象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各界提出了信息共享的要求。可以说,信息共享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更是全球及中国安全减灾发展的必然。

3 重组中国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的思考

21世纪的科技减灾文化之路,更趋综合化及交叉性。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国际性减灾会议已召开百余次,广泛涉及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环境公害与技术复合型灾害等领域。1997年1月20日~28日,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灾害科学与公共管理相结合国际研讨会,特别强调运用多种高新技术,分析和认识自然灾害发生演化的趋势和规律,将综合减灾理论广泛应用;鼓励促进与减灾有关的不同学科的“杂 交”,以便共同发展全球的“灾害预防文化”。依笔者之见,未来的减灾科学极待学科化,即从构造大安全观的意义上讲,它应该再充实并完善,否则,将再造成条块分割、无所适从的局面,从根本上影响安全减灾学科建设及体系完善。因此,呼吁安全减灾学科的大联合、相关学术团体的大联合、管理及体制上的交叉、交融,这是迈向21世纪的中国安全减灾应抓紧、抓好的首要大事。仅就中国安全减灾学科建设看:(1)安全科学建设与发展,当今缺少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理论专家。一个学科的完成与否,直接与其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理论专家群体的形成关系密切,急需有计划地培养并发现一批学科研究专家;(2)安全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还缺少对国际安全科学技术的理论及发展趋势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吸取国外的经验,学习他国专家的理论,从中对比以推动中国安全科学学科建设的进程和完善;(3)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新技术的应用,当前尚缺少专家致力于人造系统与人造系统、人造系统与自然系统相匹配连接的接口——“安全系统”的研究。

1998年,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百万字专著《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的特点之一,是第三篇“科学技术篇”,用了近20万字篇幅对刘潜教授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创立的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所涉及学科及分支学科的框架之科学内涵予以展开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大胆预见了安全、减灾、环保可望交叉的近30个新学科,并予以分析和创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实践中已经发现,原学科体系(GB/G13745-92)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及未来安全减灾事业发展,这里不仅有学科交叉的需要,也有原体系未涉足的地方。客观地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局限,该学科体系对于大安全观突出不明显,在许多方面既明确灾害学与安全学界限,又模糊各自的含义,从而使至今国内专家很难遵循,更无法上升到统一的科学体系上去认识问题。科学地论证现状及未来的大安全观,主要指应从安全减灾这个科学体系出发,描述有希望的发展中的学科,无疑为中国安全减灾基础科学及其教育探索了新路,但作为一种实践还需进一步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笔者以为应进一步明确并着力探讨如下关系,它们无疑会对丰富并完善学科体系有重要价值,也将成为重组学科的依据之一。

1) 安全减灾科学体系作为大安全观的事物之一,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专家随意杜撰的,还是社会经济或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须搞清楚,因为这事实上确立了学科存在的根本。

2) 安全减灾科学体系作为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一种创新,不仅给科研,更为综合减灾管理带来新径,还必然会影响现有大学教育及学位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探讨,科技与教育界人士是关心发展还是维护持续惯性体制,是站在国家全局,还是局限于小环境或单一灾种部门,也成为新学科确立的关键问题。

3) 安全减灾科学技术既包含安全,也包含减灾科学,其含义是明确的,是适合整个国际化综合交叉学科特点的。比如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倡导发起的“国际减灾十年”行动,就不是从单一灾种出发的减灾,而日益明确了综合减灾的大安全观。为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安全减灾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学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及可能性。

4) 安全减灾科学技术学科体系将在新世纪得到完善。这是因为作为两大独立分支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学科体系已有独立成为历史的体系。现在的问题,一方面是从学科意义上强化沟通,另一方面要从需求上找到其应用价值,从而不仅为教育、人才培养,更为新世纪择业寻求途径。这些或许更成为安全减灾科技及综合减灾管理事业的后劲与潜力所在。

作者简介:金磊,高级工程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减灾白皮书专家组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

作者单位:金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德蜀(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

参考文献:

[1]金 磊.世界城市化防灾对策研究.中国城市导报,1988.9.

[2]金 磊.可靠性工程与城市防灾规划.城市规划,1989(4).

[3]金 磊编著.中国城市综合减灾对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5

一、在应用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存在问题

电子科学技术由于是一门新兴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在当代和未来,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其应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主要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仍然占据着优势和主导地位。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人才培养问题

人才问题可以与教育问题划分为一类,由于整体起步较晚,虽然在各大院校都开设了与这一技术所相关的专业,这些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大多只能从事较为低端的技术工作。而众所周知的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开拓创新,这直接导致了院校中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相关技术发展实际需要相结合。这一问题较多地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向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大力创新,培养高端的技术人才。

2、产业环境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主要由市场经济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所进行调节,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受到巨大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资本和社会资源都投入到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不正当竞争的产生,也对这一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第二,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较为不健全,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种新兴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缺少了它们的保驾护航,这种行业的发展必然困难重重。

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1、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又称为传感网,它的用途广泛,可用于教育、交通、生产等各个领域。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实现和发展,许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得以实现,例如,借助一个遥控器,出行在外的人就可以控制家中的电器,环境等。因此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巨大提高。在未来物联网将得到大规模普及,新的产业即将诞生,将会推动各个行业的更新换代。可以说,物联网技术是未来的焦点。

2、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乎着科技,也与道德与伦理有着一定关联。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要求逐渐提高,人工智能也必然会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目前,人工智能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依旧存在着许多技术瓶颈需要突破。计算机技术虽然发展较快,但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仍然是一个难题,需要软件硬件的技术突破。近年来,我们已经享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生活变化。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技术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未来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3、自主研发与集体合作研发相结合

集体合作研发是一种传统的研发方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开发新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仍然掌握着核心技术。为了保持其优势,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技术封锁的政策,在合作中也有所保留。而任何一种技术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地进行开拓创新,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投入人力物力并大力推动技术的自主研发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科技强国,掌握主动权,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取得更大的利益。坚持自主研发,同时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才是保障发展的正确道路。由此可见,在未来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将会成为一种新兴趋势,推动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4、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将更进一步普及到全世界各个角落,wifi实现全球覆盖。同时,网络速度和所能提供的服务进一步升级。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得到广泛普及,无线传输将真正成为主流,互联网终端设备也将经历革命性的发展。互联网与现实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两者互补,将极大便利人们的生活。

三、结束语

当代与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变革的社会,其中也蕴含着发展与进步的机遇和挑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毫无疑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新的动力源泉,它的飞速发展将会带动其他领域的变革。而我们所要做的又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在本文中,笔者分析了现在和未来这种技术所以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童琛博.浅析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J].电子世界,2016,(20):23+31.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6

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提倡学生学习基础信息知识的同时,运用教学活动贯穿理念与思维的培育。毕竟,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学生今天所学的知识,大部分将会在日后遭受淘汰,不管是硬件技术,还是软件开发,还是网络科学,都在持续的更新升级。

1 创新思维培养概述

1.1 创新思维定义

今天的高中学生,要适应未来的社会,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开放的思维,将是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根本。而所谓创新思维,通过一定的物化形象之激发,整合于人的智慧,再开发出事物的新性能、新价值;也或者对已有事物,通过一定的元素改造、结构改变、或流程再造等过程,使事件具有更高的价值或更新的效用。

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由于高中生主要以知识学习为主,但信息技术知识却往往有一定的时间性,如过去常说的一些技术术语,包括多媒体电脑,现在却很少说了,过去电脑的一些硬件,如声卡、视频卡等,如今也很少提到,由于技术的提高。软件方面更是如此,很多软件逐渐在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淡出了。因此,高中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既是学习现在信息技术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必需。未来社会的信息环境会更加丰富多样,信息运用方法的选择也会有更大的可行性。

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2.1 信息课堂教学未紧密联系生活

生活中包含许多信息技术,但课堂教学却较少从生活实例引入,很多高中信息技术的教材,一开始讲计算机的历史啊二进制啊之类的,而实际上学生会觉得此类知识枯燥。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很多,课堂完全可以选某一项技术而展开,进而融会贯通,使学生从这些生活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形象化。最常见如“WIFI”,这一技术的生活运用,展开而讲解其技术内容。而创新的思维,往往是学生的一些基于生活事物的思想活动,是从生活中引申至关于未来的发展、过去的变革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甚至根本不会体现为实际的结果,因为创新的东西,最终能真正走向成功的并不多。

2.2 在信息课程教学中过于重视面向考核

在高中教学阶段,虽说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由于高考指挥棒作用的存在,这就使得学生也好,教师也罢,均存在着“教与学”的博弈。一来师生们希望教学知识能更多的面向学习的兴趣,希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受到约束。二来教学考核却非常实在,均要求学生对当前阶段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有直接明显的效果。这就使得师生往往均受制于考核,过多的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了既有知识方面,而对知识的未来发展、技术的趋势方向、知识的融合重构却因此被忽视,在现存的教育环境下,导致师生均过于重视考核对自身努力的体现。

2.3 在信息课堂教学中纳入“互联网+”的思想

在新时代的学习中,知识教学应是一种传承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活动,“互联网+”这一理念自提出至今也有好几年了,但人们往往更多的将“互联网+”联想于社会经济活动,却未能将其理念与思想融合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来。信息网络是“互联网+”思想的前提,也是实现“互联网+”目标的方法。但当前大多数信息课程教师在讲到“互联网+”这一内容时,却往往讲一些与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不怎么密切的其它领域,未能从身边的“互联网+”讲起,也未能把握“互联网+”与每一个人的联系,更没能将教学融合于“互联网+”的理念中。由此导致课堂教学知识很丰富,但直接联系生活的却较少。

3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思路

信息技术是不断变化的,尽管这些变化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但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环境下的创新思维就是适应这些变化的根本。

3.1 提倡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适应未来生活

信息技术是服务于生活的,高中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在今天的信息科技基础上,引导他们畅想未来的信息世界,想象信息技术与产品在未来生活中的呈现,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创新思维,今天的知识累积,今天的眼光视野,将是他们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

3.2 学习考核标准应多元化,重视未来思维的运用

信息技术是综合型课程,很多内容上看似简单,与生活紧密相关。如十多年前,计算机普及不足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计算机的使用是少部分人的事,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如今这些事物均已普通常见。学生学起来也容易简单多了,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应对学习考核的要求进行改革,标准也应多元化,不再拘泥于对知识的运用及技能的培养,而应基于现实生活,将现实、虚拟,乃至未来均纳入考核的衡量标准,如有些信息技术的理解,既可看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也应畅想一下其作用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现在与未来的结合,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环境的思维。

3.3 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扩散

对于信息课程的教师来说,每一节课开始前,除了做好教案的准备外,更应做好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就可以在知识的讲授中,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当今前沿的思想、技术与科学相融合,仍以“互联网+”为例,在课堂上将这一思维融合到知识讲授中,如讲到某一知识点,就应联想到几种与该知识点联系紧密的软件,及其在某一行业的运用。以停车为例,应联系到停车场,故可得出“互联网+停车”,启发学生应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对停车场、车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软件与硬件如何去实现,当然不需要讲太过深入,以激发学生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思维为主。同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回顾总结,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稍作延伸及扩展,为思维的创新起到助力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课程仍是基础知识体系,这一学科的知识学习,除了提高学生适应当前生活与学习中的信息应用之外,更多的是要增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的能力积累,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高中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成为未来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基础。高中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有梦想、有追求的年纪,正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以前卫的技术思想,引导学生融合学科知识,提升其创新意识,并学会运用创新思维应信息技术世界变化。

参考文献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7

1. 1技术预见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1. 1. 1技术预见产生的背景技术预见由技术预测演进而来,但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最大的区别在于技术预测是简单地对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而技术预见是从技术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等多因素着手。

迄今为比,技术预见活动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第一次高峰,二战期间,美国军方首次将技术预见技术,当时主要是技术预测技术运用到军事科技政策过程中。第二次高峰,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霸冷战时期的技术预测研究应用推广,促进了航天、电子、通讯等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涌现。第三次高峰,90年代以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科技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许多国家加强技术预见实践应用研究。

1. 1. 2技术预见的内涵技术预见,最早由John Irvine和Ben Martin两位预测专家在1984年出版的《科学中的预见:挑选胜利者》中提出,但当时并没有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在随后的研究中,Ben Martin提出技术预见的概念: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DECD)给出的技术预见定义为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的探索过程,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新技术。 以上定义大同小异,可以总结出其内涵,即技术预见是一项进行战略前瞻性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把握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选定能给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最大效益的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1.2科技规划及其重要性

科技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关科技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对科技未来发展实现的时间、途径、措施、步骤做出全局设计和规定,是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科技发展做出具有战略性、系统、政策性和指导性的纲领文件。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占主导的社会,科学技术己经渗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或从应对国际竞争形势来看,开展科技规划工作不容忽视。科技规划是政府把握科技未来发展趋势和确定投资规模、方向等政策的重要依据,是社会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系统选择。科技规划也是企业战略决策,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所以科技规划必须建立在对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需求深入研究基础上,广泛开展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的沟通合作,形成科技发展的共识。

2基于技术预见的科技规划模式

2. 1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对科学技术发展前瞻性战略研究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经济社会需求调研分析,把握在一定时期和有限资源分配下,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作用下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充分运用市场这一资源最优化配置手段,选定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收益的重大科技专项,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科技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撑,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技术预见对科技规划的支撑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而:①技术预见是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而开展的,需要社会主体充分参与,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社会共识,技术预见结果是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确定的依据,是科技规划中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②技术预见的主要方法:德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实质就是一种社会大众思维的集中、碰撞和集成方法。其实施过程促进了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促进专家与社会公众对科技未来发展预期的协调一致。这种着眼于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过程是科技规划实施的重要保证。

2.2以技术预见为基础的科技规划模式

科技规划是为实现科技长远发展目标而制定的系统方案体系,对科技发展思路、总体目标、重大专项等做出系统设计,是政府或行业根据经济社会环境需求,对科技未来发展进行指导的纲领性文件。科技规划依托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对科技现状和需求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重大科技专项的备选清单,然后进行市场德尔菲调查和专家咨询,根据市场德尔菲和专家咨询的结果对各备选项目进行评估、遴选,对有必要的备选项目进行专题调研和论证,并做出补充调整,为科技规划提供核心主体.

3科技规划的技术预见指标体系

科技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能够反映科技规划目标、内容等属性特征的指标,按一定层次和隶属关系组成的有序集合,这些指标便于在科技规划中对科技发展现状描述、结果评价和未来发展的预测。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科技发展规划技术预见评价都没有具体统一的指标体系。本文建立的科技规划技术预见FRROC指标体系如下,该体系包括5大类20个指标,分别为研发基础类指标,经济和社会需求类指标(Requirement),科技实现类指标(Realization),机遇与挑战类指标,科技特征类指标。

4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指标的评价

4.1评价过程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时,对技术预见指标的选择相当重要,因为技术预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影响到技术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到科技规划重大专项选择的准确性。从科技规划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科技规划指标繁多,在技术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也不相同,有必要对各指标进行筛选、评价、分类。下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指标逐项评估,确定各指标的等级,将指标定性选择定量化,降低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和优先课题选择的风险。

在科技规划技术预见过程中,技术评价的标准有技术需求度、技术研发基础、技术创新性、技术转化能力。现以技术转化能力标准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筛选技术预见的指标。技术转化能力的评价因素可以分为劳动生产率、技术费效比、技术贡献率、市场环境。对研发基础类一级指标下的4个二级指标与技术转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大小研究,确定技术相关性大的指标,其他各类指标的筛选与之相同。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8

1.我国博物馆的应注重专业化发展

随着博物馆专业化的兴起,游客鉴赏水平提高,科技发展及博物馆之间的竞争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越来越紧迫。在博物馆专业管理中,加强科学管理制度是重点。如何衡量博物馆是否成功,首先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及公众开放的情况,其次,是博物馆的环境及专业服务。促使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的效果,博物馆必须有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西方国家,参观博物馆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一部分,这一切归功于专业管理制度。现如今我国博物馆应改变过去集中历史文物的单方面陈列方式,并且多关注社会发展和专业化的需要。如果把博物馆只定位于收藏、展览的场所,那么它的作用将失去意义。应该打破以往的收藏、展览的模式,成为面向社会、服务公共、信息资料咨询等多功能专业化机构。这对传播社会文明和普及科学知识有着良好的作用,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2.我国博物馆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下,追求世界统一性,注重于环境融合,这将是博物馆在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加强地域与世界的交流及探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国博物馆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创建以贴近公众生活,创新内容与形式,积极吸取国外博物馆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博物馆事业。未来博物馆必将成为一个为公众提供知识水平享受精神文化熏陶和终生教育的殿堂;也会成为一个文化科研事业的专业机构。我们共同期待博物馆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我们说博物馆应该注重与环境融合,博物馆作为展示城市自然、文化、历史的载体,在建筑博物馆时应考虑到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文化环境的思想。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多功能场所,它有多种设施,但是它主要以展品的观赏、研究。未来博物馆应该超越艺术文化这个范畴,将呈现一种以公众聚集场所的形态,对公共交流的关注是未来博物馆的重要特点,重视参与与互动性,参观者成为组成展示的重要部分。

3.我国博物馆未来的科技化发展

伴随着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展示文物为主的博物馆虽然不像搞科研机构那样对先进科学技术有着严格要求,但是博物馆本身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文物的保护、文物的研究这是重点,所以说在未来博物馆中同样应该加大科技使用含量。这些科技主要用于博物馆的日常运作中,如博物馆馆内文物的整理、存证、媒体管理、分类、保管、维修、展示等一些系列拥有技术含量的科技技术来确保博物馆展品的安全,防火防盗也应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而应用这些新技术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3.1博物馆应多层次的、多方面的进行合理优化整合高科技的应用。新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在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广泛应用是必然的趋势。这些科技技术的应用不要只应用在文物的收藏和保养上面,在博物馆的管理上也可以采用。受未来生活科技化的影响,博物馆管理的科技化也是一个新的课题,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必然成为一个科技发达,管理严谨,法制更加健全的社会,所以博物馆有效应用科技化管理,更加适应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3.2在未来博物馆的科技发展中应用更多的科学技术,扩展博物馆的功能,比如采用先进的电讯技术,通过数字网络在同一时间向世界各地展示文物。以后博物馆不仅要加强工作力度,更多的重心应放在多媒体的研发与制作上面,与国内国外友馆加强合作,不仅可以吸取经验也可以推广博物馆,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益。总之,未来博物馆要积极的发展科学工作,科学管理,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自己馆内设置,也可和国内外友馆或相关机构合作,促进人类共有文物,发挥其人类艺术的光彩;博物馆在未来的社会中,除了陶冶人们精神和情怀,也对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曙光.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之我见[J].中国高教研究,2001(5)

[2]焦威.浅谈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J].管理管擦,2011(06)

[3]杨敏.浅谈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J].才智,2011(08)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9

 

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主要讲述的是多年以后的地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1]而主人公库拍为了挽救处于地球上的人类不断的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在他探索的期间历经千难万阻,父女隔时空交流,最终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女儿。该部影片科学元素层出不穷,电影科幻情节令人神往。《星际穿越》自上映后,被选定为2014年最烧脑影片,受到了广大网友的追捧,在豆瓣网更是给予高等评分。

 

该部影视作品的科学顾问由知名的物理研究学家索恩(K. S.Thorne)担任,他为了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到该部影片的精髓,专门写了一部名为《星际穿越的科学》的科幻书籍。本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诺兰(J. Nolan)进行组织与领导。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影视大师与科学研究大师共同构建形成的影视著作。然而在拍摄该部影片之前,影片科学顾问索恩与导演诺兰进行了两项约定,一是电影的内容结构与情节不能违反现有的物理知识与宇宙知识。该部影片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进行指导,保证影片科幻伦理教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电影中的未知领域,是在物理规律与宇宙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这些未知领域正是当前科学研究者所深入研究的内容。二是影片中未知领域的推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第二项约定给予科学研究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本部影片以父女亲情作为影片线索,讲述了人类命运的变化。

 

二、 科学理论与伦理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影片中,地球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宇航员拯救人类进行,科学技术理论的问题也不断的涌出。年轻的库拍看到年老的女儿墨菲走向人生的尽头,已经涉及到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问题。而这种涉及家庭伦理的情景正如电影《回到未来1》所演绎的男孩回到过去后与亲生母亲相恋,充分地表现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在其他的科幻影片中,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的矛盾与冲突同样鲜明。同时,科幻影片彰显了科学片的矛盾理念。[2]科幻影片是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科幻元素创新的影视文本,通常反映了反科学主义,倾向宗教主义与神秘主义。两位救世主墨菲与布兰德的后面依然有着拯救人类计划,也就是“拉撒路计划”,这个计划以圣经新约代表人物拉撒路的名字命名,拉撒路患病死后被耶稣救活;库拍空间站也如同“诺亚方舟”。电影中的这些设定充满了宗教色彩。在许多的科幻影片中,不难看出其所蕴含的宗教意识,例如影片《黑客帝国》《超人》《地球停转之日》等,这些影片都涉及到西方的宗教文化。而科学影片的矛盾理念反映了科学理论和宗教精神两者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西方文化。

 

三、 科幻电影给科技伦理教育带来的作用

 

科幻影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幻想而形成的影视文本,其中该部影片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与严谨的内容结构,再加上父女真实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发观影者情感上的认可与共鸣;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对未来世界发挥丰富的幻想,结合现代化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的想象空间。伴随着科幻故事的发展,科技伦理意识也慢慢显现,实现道德想象力向道德情感转化。对于道德来说,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德源自于情感。

 

(一)培养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感

 

对于传统的理论学来说,主要考虑的是现代社会的责任,极少对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考虑。当前,我们处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代,不仅需考虑当代对人类的责任,同时还应当考虑对未来人类的责任。我们难以通过肉眼来观看损害自然和谐的事物。而这些潜在的灾害对当代的人类的影响不大,但是可能对于未来的人类产生重大的伤害,使得人类与自然相处受到迫害。基于此,当代的人类应当培养起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意识,承担着对未来人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减少对自然的损害,还未来人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意识

 

现代化的理论道德观念旨在强调人类对自然所行使的权利。功利主义伦理学中讲述了现代人类承担着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理论是在自然能够给予人类资源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保存意识。在义务论中对自然进行立法,严格要求人类规范行为,而实际上该理论过度强调人的理性力量,让人类完全忽略自然的基础地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漠不关心。通过科幻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真切地看到人类使用现代化技术对未来人与自然造成的影响。[3]科幻影片启示我们,现代人类不仅应当考虑当代自然生存与自身命运,还应当重视未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从影片中可以了解到,地球之所以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是因为当代人类对自然物种的过度侵袭,从而导致地球生态圈受到破坏。人类所享受的地球权利都是平等的,因此,当代人类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命运,还应当对未来人与自认负责。所以,人类应当提高自然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重点强调人类所做的行动应当对未来自然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将人和自然放置在同一个发展的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重视自然的价值,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美国的科幻影片通过未来地球所遭受到的灾害警醒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享受着同等的地球权利,我们应当充分的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未来人的权利,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加强现代人类承担的责任。

 

(三)加强人类的忧患意识

 

该影片采用科学技术活动对未来的人类与社会进行了想象,极大地引起了人类的忧患意识。而忧患意识实际上具有预警的作用。“预警”是战争中出现定义为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提前警报。预警是指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和警示。

 

生态系统环境受到破坏最大的责任者是人类。因为人类无休止地进行非理性的行为与活动,所以导致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沙漠化、空气严重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科幻影片演绎的正是当代非理性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世界进行负面的幻想,想要通过科幻影片来警醒人类当前所做的不合理行动。

 

(四)极大的丰富科技伦理教育教学内容

 

所谓的科幻电影是在现有科学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幻想。生态环境系统受到破坏,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的内心受到了严峻的拷问,核辐射与核泄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使人感到极度恐惧,这些事件给予现代化环境伦理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案例。克隆人也引发了科技伦理问题,基因歧视的问题给予生命伦理带来了丰富的案例。人-机关系与智能机给予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科技活动进行反思,分析现代化科技活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果。人类应当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正确看待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自然的灾害,从而减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革新科技伦理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蕴含科技伦教育的科幻影片案例对学生展开全新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科技伦理的重点,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仍然不够明显。采用科幻电影案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加了解案例内容从而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科技伦理的理论重点。通过影片案例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伦理理论转化为科技伦理意识,加强科学技术活动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得科技人员熟练掌握伦理准则,规范科技人员的行动。采用科幻影片作为教育案例,让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因此在讨论未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时就可以采用有关理论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充分拓展了学生的道德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科技伦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对未来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将忧患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进而指引着人类的行为活动。采用科幻电影作为教育案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案例进行伦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科技伦理意识,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大的作用。

 

科幻电影有助于宣传科技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科技伦理责任感。群众是社会活动传播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对大众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加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感。科幻电影给予现代化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加强大众的忧患意识,培养群众的科技伦理意识,自律人类的行为活动,建立起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从而有效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0

该部影视作品的科学顾问由知名的物理研究学家索恩(K. S.Thorne)担任,他为了使更多的人能了解到该部影片的精髓,专门写了一部名为《星际穿越的科学》的科幻书籍。本部影片由知名导演诺兰(J. Nolan)进行组织与领导。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影视大师与科学研究大师共同构建形成的影视著作。然而在拍摄该部影片之前,影片科学顾问索恩与导演诺兰进行了两项约定,一是电影的内容结构与情节不能违反现有的物理知识与宇宙知识。该部影片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进行指导,保证影片科幻伦理教育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电影中的未知领域,是在物理规律与宇宙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具有极强的科学性,而这些未知领域正是当前科学研究者所深入研究的内容。二是影片中未知领域的推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第二项约定给予科学研究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本部影片以父女亲情作为影片线索,讲述了人类命运的变化。

二、 科学理论与伦理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影片中,地球已经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伴随着宇航员拯救人类进行,科学技术理论的问题也不断的涌出。年轻的库拍看到年老的女儿墨菲走向人生的尽头,已经涉及到了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问题。而这种涉及家庭伦理的情景正如电影《回到未来1》所演绎的男孩回到过去后与亲生母亲相恋,充分地表现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在其他的科幻影片中,科学发展与伦理问题的矛盾与冲突同样鲜明。同时,科幻影片彰显了科学片的矛盾理念。[2]科幻影片是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科幻元素创新的影视文本,通常反映了反科学主义,倾向宗教主义与神秘主义。两位救世主墨菲与布兰德的后面依然有着拯救人类计划,也就是“拉撒路计划”,这个计划以圣经新约代表人物拉撒路的名字命名,拉撒路患病死后被耶稣救活;库拍空间站也如同“诺亚方舟”。电影中的这些设定充满了宗教色彩。在许多的科幻影片中,不难看出其所蕴含的宗教意识,例如影片《黑客帝国》《超人》《地球停转之日》等,这些影片都涉及到西方的宗教文化。而科学影片的矛盾理念反映了科学理论和宗教精神两者互相结合形成统一的西方文化。

三、 科幻电影给科技伦理教育带来的作用

科幻影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幻想而形成的影视文本,其中该部影片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与严谨的内容结构,再加上父女真实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发观影者情感上的认可与共鸣;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对未来世界发挥丰富的幻想,结合现代化先进的电脑合成技术,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的想象空间。伴随着科幻故事的发展,科技伦理意识也慢慢显现,实现道德想象力向道德情感转化。对于道德来说,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德源自于情感。

(一)培养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感

对于传统的理论学来说,主要考虑的是现代社会的责任,极少对未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行考虑。当前,我们处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时代,不仅需考虑当代对人类的责任,同时还应当考虑对未来人类的责任。我们难以通过肉眼来观看损害自然和谐的事物。而这些潜在的灾害对当代的人类的影响不大,但是可能对于未来的人类产生重大的伤害,使得人类与自然相处受到迫害。基于此,当代的人类应当培养起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意识,承担着对未来人的责任与履行的义务,减少对自然的损害,还未来人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意识

现代化的理论道德观念旨在强调人类对自然所行使的权利。功利主义伦理学中讲述了现代人类承担着保护自然的责任与义务,而这种理论是在自然能够给予人类资源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保存意识。在义务论中对自然进行立法,严格要求人类规范行为,而实际上该理论过度强调人的理性力量,让人类完全忽略自然的基础地位,对自然的生存发展漠不关心。通过科幻影视作品,我们能够真切地看到人类使用现代化技术对未来人与自然造成的影响。[3]科幻影片启示我们,现代人类不仅应当考虑当代自然生存与自身命运,还应当重视未来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从影片中可以了解到,地球之所以不再适宜人类居住,是因为当代人类对自然物种的过度侵袭,从而导致地球生态圈受到破坏。人类所享受的地球权利都是平等的,因此,当代人类不应只考虑自身的命运,还应当对未来人与自认负责。所以,人类应当提高自然保护的责任意识,加强对未来人与自然的责任,重点强调人类所做的行动应当对未来自然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将人和自然放置在同一个发展的系统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重视自然的价值,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美国的科幻影片通过未来地球所遭受到的灾害警醒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享受着同等的地球权利,我们应当充分的考虑自然的价值与未来人的权利,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加强现代人类承担的责任。

(三)加强人类的忧患意识

该影片采用科学技术活动对未来的人类与社会进行了想象,极大地引起了人类的忧患意识。而忧患意识实际上具有预警的作用。“预警”是战争中出现定义为对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提前警报。预警是指人类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和警示。

生态系统环境受到破坏最大的责任者是人类。因为人类无休止地进行非理性的行为与活动,所以导致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变暖、沙漠化、空气严重污染等,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科幻影片演绎的正是当代非理性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世界进行负面的幻想,想要通过科幻影片来警醒人类当前所做的不合理行动。

(四)极大的丰富科技伦理教育教学内容

所谓的科幻电影是在现有科学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幻想。生态环境系统受到破坏,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类的内心受到了严峻的拷问,核辐射与核泄漏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使人感到极度恐惧,这些事件给予现代化环境伦理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案例。克隆人也引发了科技伦理问题,基因歧视的问题给予生命伦理带来了丰富的案例。人-机关系与智能机给予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使得科技工作者对现代科技活动进行反思,分析现代化科技活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以及后果。人类应当肩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正确看待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自然的灾害,从而减少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而使得科学技术成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革新科技伦理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蕴含科技伦教育的科幻影片案例对学生展开全新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教学中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科技伦理的重点,所取得的教学成就仍然不够明显。采用科幻电影案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更加了解案例内容从而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掌握科技伦理的理论重点。通过影片案例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与伦理理论转化为科技伦理意识,加强科学技术活动的指导工作,从而使得科技人员熟练掌握伦理准则,规范科技人员的行动。采用科幻影片作为教育案例,让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环境中,因此在讨论未来的科技伦理问题时就可以采用有关理论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充分拓展了学生的道德想象力,从而促使学生掌握科技伦理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的科技发展可能会对未来社会带来的潜在风险,将忧患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进而指引着人类的行为活动。采用科幻电影作为教育案例,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案例进行伦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人们的科技伦理意识,对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大的作用。

科幻电影有助于宣传科技伦理意识,培养人们的科技伦理责任感。群众是社会活动传播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重视对大众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加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感。科幻电影给予现代化科技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加强大众的忧患意识,培养群众的科技伦理意识,自律人类的行为活动,建立起正确的科学道德观念,从而有效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伴随着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型的科幻电影纷纷走向荧屏。太空影视作品一直保持着“硬科幻”艺术品质,充分的使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变化。科幻电影引导人类探索未知领域,为科学伦理教育提供了鲜明的案例,培养人们的科学伦理意识,推动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1

1.3缺乏专业实践力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其内容必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因此,实验教学是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目前许多高校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合理的实验课程安排,然而实验课程只是单一的让学生按照实验教材进行一些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填写实验报告。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起了限定作用,影响学生自主研发和设计的能力,加上实习过程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严重影响着学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上的实验实践能力。

1.4教学思路和方法存在不足国内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讲解时,只是一味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等方面知识并未给出更多的研究和讲解。学生在学校虽然学习并掌握了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知识,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却并未得到提高。此外,一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一味沿用以往教学经验,并未结合课程实际和新技术发展对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完善提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并有得到一个有效引导,进而产生排斥厌烦的情绪,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无法达到预定教学成果。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建议

2.1加强专业方向建设,突出学科特色对于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专业口径过宽并未突出专业特色的问题,可以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加强专业方向课程建设以突出该专业科学特色。针对该专业特点对一些基础特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重点调整和改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必须加强计算机、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和电磁波这四个方向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应当以这四个方面作为教学方向,将培养学生对这几个方面知识进行运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形成一个明确的教学系统体系。

2.2提升整体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不足是限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提高整体师资力量在专业建设中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学科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教学。教师应当不断关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信息并完善自身专业教学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加有目的性的学科教学。其次,学校应当资助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很多高校教师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使其无法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工作。因此,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教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使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活动。

2.3强化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强化对知识的运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为主。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实验的关注度,重视实验教学,同时加强实验室文化的建设。此外,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积极和社会企业进行沟通和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机会。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2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5-0078-03

一百多年来,我国学校教室的形态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长方形的结构,四白落地的内环境,黑板和课桌椅是室内的主要配置。随着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建筑物室内环境审美的变化,学校未来教室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当下业内很热门的话题。本文在陈述未来教室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教室建设的推动力和未来教室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未来教室的相关问题

(1)关于“未来”的含义。未来是相对于过去与现在而言的,从现在开始往后每一个时间都是未来,既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对未来教室的讨论,可以是未来1年、5年、10年的探讨,也可以是未来20年、50年或更长时间的设想与预测。20年、50年后的教室情况的描述,近乎是科幻小说的描述,脱离了现实依据,准确性较低。如在1964年,能否预测到50年后的今天触摸交互式大屏幕显示设备成为教室内的重要教学设备?因此本文对未来教室的描述,是基于现在的教育需求和当下成熟的技术,思考未来10年内的教室状况。

(2)探讨未来教室的现实意义。人憧憬未来是因为现实无法满足其需要,也就是说,我们探讨未来教室的理由之一也是现实的教室形态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需要,或者说不能满足相关当事者的利益诉求,希望通过未来教室的设想,来达到或者满足其需要,这会转化为促进教室形态进化的原动力。在这种不断的讨论与实践中,围绕着教室建设的生态系统,如技术、行业、产业等,就会或快或慢地发展与进步。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社会物质面貌的巨大变化,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外在形态和内部环境都随着技术的进步,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适应不同时代人的审美与心理需求。可是教室却坚守原有的形态,很少受到影响。现在写字楼或家居中的卫生间所呈现的环境和包含的新技术、新产品,都比中小学的教室要显得漂亮和富有技术元素。因此,探索未来教室的变化,探索教室的形态变化,探索教室育人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探索教室适应技术的进步和人对建筑空间审美的需求,正是未来教室获得关注的原因。

(3)未来教室与信息技术。当下未来教室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却似乎存在一个误区,即将未来教室的建设等同于信息技术产品在教室中的应用。尽管信息技术应用是未来教室智能化或智慧化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应关注未来教室的空间、形态、资源与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相适应。也就是说,要关注教室在未来的发展中的系统建设,否则,就会陷入教室内新产品的简单更替,而不会发挥新技术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全面改革。

未来教室建设的推动力

技术进步是未来教室发展与建设的推动力。从幻灯投影技术,到视听技术,再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室的形态和所使用的设备不断发生变化,技术直接推动教室内教学环境与装备的更新换代。可技术掌握在企业手中,企业盈利的原动力促使企业不断地将新技术与新产品引入学校。尤其是近20年,教室内的装备快速发展变化,幻灯机、实物投影、投影机、电视(CRT,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短焦投影、电子白板、交互式触摸显示设备、基于各种技术的音效设备、平板电脑等蜂拥着挤入教室,且快速更替。这种更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室的发展,但缺乏必要性研究。尽管教室内的技术是进步了,但这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是否就一定会比技术落后的产品更能提高教学效益呢?另外,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小学,各种专用教室层出不穷,但在以班级为主要教学单位,以分数为学校教育终极目标的体制下,再豪华的专用教室都只能成为学校点缀门面的装饰品。在现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之下,新产品成为教室建设的推动力,而产品属于企业,企业就成为教室发展的最直接推手。这是当前教室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方向的一个困境。教室的这种发展带有盲目性,且效益低下。

教育需求才是教室发展与建设的牵引力。在我国,教室一直未有太大的变化,这主要受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影响。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非小组和协作学习;重视考试分数,不重视课堂实验与动手,这种教学模式也就决定了教室的形态、环境和设备。近10年来,教室形态、环境和装备在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2001年开始的全国性新课程改革,改革提出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正是这种理念在牵引着教室的发展,也在引领着新的技术走入课堂。2014年开始,新的中高考方案出台,必将引起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例如,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听说”提高了分值,那么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室内的环境与教学设备必将发生变化,教室内就必须有专门的训练环境和设备供学生练习使用。如果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是落实课程标准,放开学校设置课程的自,尊重学生按兴趣选择课程,那么学校教室的结构和形态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学校将会打破行政班级、固定教室的形态,学科专业教室建设将会成为学校教室的主题,专业教室的环境布置将会完全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各种学科专用仪器设备、资源、新产品和技术将会整合到教室内,适应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只有在教育需要的指引下,合并新技术的推力,才能促进未来教室的快速发展。

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

1. 大空间、学科化

我国中小学教室有几个特点:一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大都市到偏远的农村,所有学校的教室形状几乎一样,长方形、教室外面是走廊。二是普通教室的面积都是80平方米上下,班级人数45人左右。三是几乎所有学校都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科技楼),教学楼的普通教室满满当当,实验楼的实验室宽大却人烟稀少。在这样一个现实条件下,对未来教室结构与空间的讨论,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因为教室是教学楼的细胞,而教学楼的设计与建设,涉及规划部门、土地部门、建设部门和开发商,当然更与教育部门相关。学校的整体设计决定着教学的外形和结构,教学楼的设计决定着教室的结构,因此,站在现实的土地上,要对教室的结构与空间进行探讨,只能抛开教室建设的一切前期因素,站在理想的云端,畅想未来教室。

大空间、学科化是未来教室的发展方向。大空间是指在学生人数减少的条件下,教室空间相对增大,或者在学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教室空间增大;学科化主要指按学科特性规划教室用途和位置,尤其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来看,人数减少,符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关注范围,便于提高教学效益;空间增大、学科化便于小组活动与实验,有利于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实施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室学科化规划,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挖掘学科特点,改变固定的授课模式。

如果整合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的教室,进行大空间和学科化的教室规划,学校的教室数量会得到极大补充。但还是存在学校教室数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应部分或全部实行走班制,这给学校管理带来挑战。尽管在当下全部学校实现不太现实,但在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条件的政策改变之时,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做有益尝试。

2. 资源重组

目前学校教师和学生所需要的主要资源有如下四种:第一,课本教材;第二,校园网络资源;第三,图书馆工具书和纸质阅读资源;第四,实验室仪器设备。这些资源的存在地点有如下四种:第一,课本教材存放在教室课桌上,是学生最便捷获取的资源;第二,网络资源存在学校校园网数据库中,学生只能去科技楼或者实验楼的计算机教室中才能访问,或者回家才能访问;第三,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存在图书馆中,学生只能在课后借阅;第四,实验室仪器设备,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能进实验室做实验。学生从早上进校(8:00)到放学(5:00),一天9个小时中有6个小时在普通教室上课。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时有67%的时间是无法使用网络、图书和仪器设备的。教室资源如此部署,能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师课堂教学需要?

因此,在教室实现大空间、学科化的条件下,将各种资源重新组合到一个空间下,才是教室的未来发展方向。现行的教室条件和资源分布形式只适合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也只适合应试教育。探究式、主动式、合作式的学习模式,必须要求各种资源重组,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最快、最便捷地获取资源。因此,教室内需要有计算机、各种数字资源库,学生能快速查询与获取;需要有图书资源与工具书,需要有适合阅读和讨论的环境空间;理科教室需要有边上课、边动手做实验的环境条件。另外,人力资源方面,除了需要教师以外,还需要相应的辅助人员,负责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和实验资源的准备。教室的环境条件,也应有重新的设计和安排,符合学科特点,应有可变的环境,营造学科氛围和特点,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符合师生在相应时代的对建筑物室内设计的审美要求,发挥环境的育人本质。

3. 新技术的应用

自电化教育开始,教室中的新技术主要体现在显示设备和媒体播放的功能上,从幻灯片、电视、投影、电子白板,到交互式触摸屏,都是改善黑板的单一显示条件,从增加了视频媒体的播放功能,到具备一定的交互性。这些技术一定程度上都是适应讲授式授课模式,都没有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发挥技术对教育与学习的作用。教室的存在是因为受到人的视觉、听觉等感觉通道的有限影响,这些信息化产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教师写和说的能力,延伸了学生看和听的能力,并没有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1) 新技术应记录教与学的行为,分析学生的个体学习有效性。现行教育体制中,评价教师和学生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手段,欠公平与全面。新技术、新产品应记录课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数据,建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分析系统,建立教师的个体有效教学模型和学生个体有效学习模型。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型,建立学生自适应学习系统、评价系统。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录播系统能记录教师一堂课的教学全过程和全班同学的学习场景,但技术层面上无法细化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层面上也无法记录一年或几年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关键的是,录播系统仅能完成记录,教师行为分析和学生的行为分析模型,还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这就制约着新产品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结合教育理论、学习心理的研究成果,综合解决课堂行为追踪、学校信息化管理与分析等方面技术,形成学生在学校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将这些信息与学习困难改进和学习评价相对接。如果能综合这些技术,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进步。

(2)感知技术的应用。当前的感知技术应用于教室,主要是感应教室的灯光、空气质量、温度等物理参数。要解决个体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也应结合当前的感知技术。学生在校学习时,课堂听课的专注时间、注意力的稳度和时长、情绪、讨论问题的发言、运动量、敲击键盘的次数、浏览网页、查阅的文献、撰写的文章等等,都可以通过感知技术记录,成为学生个体学习模式的研究内容。这些要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庞大的数据库,记录分析学生的在校学习行为,对比和优化个体的学习。具体到新产品和新技术,在教室内的课桌椅上应有人体参数的感知技术应用,应具有智能记录与分析功能。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室,将教师和学生的人体感知信息与技术产品和环境的感应信息相互对接和融合。

未来的科学技术篇13

近日,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暨一期项目动工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作为浙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于2011年4月经中组部列入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成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园区建设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优先目标,以浙江经济特色和优势为支撑,以全新引才用才机制为保障,园区各项建设实现了跨越式高速发展。建设一年多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21名,落户项目69个,成功申报国家“”1名,省“”11名。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将建设人才特区,打造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代表我国自主创新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创新人才密集、创新氛围活跃、创新成果丰富的未来科技城。经省编办批准,成立中共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工作委员会、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理委员会,负责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建设管理。

据悉,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杭州奥克斯研究院、浙江浙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浙江星月再生医学产业园、浙江海智产业园、浙江乐富海邦园等6个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期项目开工。项目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按照人才与资本相结合的要求,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路径上是一种积极的创新和探索。其中,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将建成一所学科交叉、医工结合,能与国际医疗保险相接轨,为海外人才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医学中心。杭州奥克斯研究院主攻“智能家居交互终端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浙江浙能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基地着力建成集节能环保技术、电厂技术服务与监督、自动化及信息技术、人才引进为一体的技术研发创新基地。浙江星月再生医学产业园重点开发细胞和生物材料产品,建立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临床医院网络。浙江海智产业园依托浙江大学海归创业者俱乐部,着力推动海归企业发展与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浙江乐富海邦园重点吸引、培育研发能力出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业环境,有力助推我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自2010年启动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以来,坚持边抓建设边抓人才项目引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海创园建设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列为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成为全国四个未来科技城之一。与未来科技城定位相匹配,余杭区把未来科技城的规划面积调整扩大到113平方公里,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人才高地的意见》,以此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以及6个项目集中开工,标志着未来科技城进入加快建设的阶段,希望未来科技城以此为新起点,增强紧迫感,加快推进建设的步伐。希望余杭区委、区政府和新成立的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加快启动区块和一期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规模,加大人才项目的引进力度,努力实现引进海外研究机构、中央企业、顶尖人才的三个突破,进一步优化政策和服务,全面推进人才科技建设,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希望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精心组织施工,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是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创新极核,是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支撑主体,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对余杭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余杭区委、区政府把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建设作为今后五年的突出工作予以全力推进。余杭将以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管委会挂牌为契机,紧紧围绕未来科技城(海创园)战略定位,抓住重点、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强力推进。一是加快核心区建设,集中资源,通过一年建设尽快形成规模、通过三年基本拉出科技新城形象。二是进一步深化整个科技城的规划修编,加快完善功能。三是以引进海外领军型人才、创业团队、央企、海外院所为突破,在申报国家和省级“”上取得重大突破。四是高水平建设“人才库”与“资本库”,实现“双库”高效对接。五是加大项目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人才特区政策体系。六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重点区域,推进放权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体制和组织保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一定能厚积薄发、快速发展,成为按全新机制运行的人才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为全市和全省集聚高层次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