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实用13篇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1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涉及医学伦理学相关知识,关涉科研道德及相关法律问题,采用叙事教学方法以该案例作为素材,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医学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将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作为叙事对象时,教师首先要坚持在准确把握案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其次要设置情景用心用情用脑讲好故事,再次需要布置相应布置任务师生共同叙述故事。

一、在准确把握案例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

教师需要准确全面把握案例,在此基础上对案例进行二次初加工,“改编”为适宜作为医学伦理学叙事教学方法的质料。

20018年11月贺建奎在网上2018年11月贺金奎在某视频频道上发表了多条视频声称,声称我国诞生世界上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婴儿,并强调他和他的团队所开展的基因手术是治疗性的技术,随即引发了包括医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其实验动机和实验必要性以及是否合乎人情伦理等问题的讨论。不久相关专家委员会对该实验进行调查,对该研究目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并将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布,认为贺建奎用人体胚胎开展基因技术的研究,严重违背了医学学术伦理以及学术的规范。面对质疑和批评,贺建奎教授公开道歉,其就职的南方科技大学也解除了与贺建奎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其在学校内的一切科研与教学活动。2019年12月末,深圳市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判决,认定贺建奎及其团队的研究属于非法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已经构成非法行医罪,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社会舆论也告一段落,但是作为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该事件涉及到严重的医学伦理问题需要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回应。

首先,教师要明确该案例讲述了什么问题?与哪些医学伦理规范有所关联?为了有效利用该案例进行叙事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故事为主线、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故事之中学习课程的内容[2],通过准确把握此次基因编辑婴儿的案例,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叙事的方式将案例讲述给学生;其次,教师要明确该案例涉及到了医学伦理的哪些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以及了解到的背景知识,结合案例找到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依据相关理论进行判断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最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如何解决?正是经过这样的理论教育推敲,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完善,使得讨论效果也能够进一步的得到显现[3]。

二、设置情景用心用情用脑讲好故事

教师要讲好故事,需要用心、用情、用脑设置相应情景。用心就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明确该案例中与教学点相关联的部分,以教学目标为方向,以故事发展为主线授课。教师爱讲故事,喜欢讲故事,同时也要带动学生讲好故事,培养学生讲故事的兴趣,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研读相关资料、跟踪事件动态,研读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伦理学知识。例如在该案例中为了讲好贺建奎第编辑婴儿的案例,老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查询该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以此诱发学生主动思考。

用情就是要用感情,讲好故事。讲好故事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兴趣,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叙事教学法的支撑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安排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分享集体讨论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扮演协助者和评委角色,对学生讲述的故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进一步自我教育。医疗首先关注生命,因此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第一位侧重的是培养学生敬畏、尊重生命。在叙事教学过程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借助叙事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解医学科学以其广阔的领域和无线美好的前景给无数科研工作者巨大的发挥空间,伴随着人类掌握基因编辑技术,人们似乎越来越接近于攻克顽疾、一劳永逸原理疾病,甚至是拥有绝对健康乃至延长寿命的理想彼岸。但是,必須给即将步入这一领域的医学生们划定红线,即科学于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科学伦理面前必须要有所敬畏。

同时,还需要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共情病人的心理。基于科学的实验构想可以包罗万象,但在事关生命尊严和伦理的课题中,无论是科研还是治疗,其操作和运用必须严格遵守科研规范和伦理要求。基因编辑实验以其潜在的不可逆的未知风险和尚未有定论的伦理课题,如果听任其在尚不严谨且欠缺规范的伦理审查下肆意发展,实验的过程乃至实验产生的结果,都将带来无法预测的巨大风险。在该案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站在婴儿父母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揣测他们的心理,培养学生对于生命的敬畏及对施救者关心的品质。

用脑就是要求认真思考。首先,教师能够充分的梳理叙事素材,在叙事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并力求与该课程做到紧密的结合。其次,要合理的安排叙事故事,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内容、经过、结局及呈现方式层面,紧紧围绕该案例中贺建奎的做法,让学生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引导学生在人类基因库这一大视角上思考问题。

三、布置相应布置任务师生共同叙述故事

医学伦理叙事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叙事的主体,才能讲好该案例的故事,进而帮助学生从该案例中学到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组织工作,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叙事故事中,帮助学生感受该事件中的争论点与矛盾点,引导学生充分思考,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与可敬,思考在今后医疗事业中的责任与义务。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

医学伦理学叙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课堂活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更是主导者。虽然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提高学生参与到叙述故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进行叙述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并受到熏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关于基因编辑婴儿的相关的案例。

根据基因编辑婴儿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及了解到的背景知识,在贺建奎经编辑婴儿的案例中找到其中的问题,继而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设置不同专题,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准确性安全性所引发的伦理问题、科研诚信、科研审查伦理、科研伦理辩护及科技发展、贺建奎事件医学界法学界伦理学界反应及应对等,引导让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伦理学的知识分析探讨解决,启发学生积极查找相关理论资料佐证自己观点,重点围绕该事件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也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充分利用该案例,老师可以通过抛问题、做假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通过增强学生好奇心、诱导学生深入思考,继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叙事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行学习。

教师通过明晰该案例与教学相关联的知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贺建奎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引发热议。教师可将学者们从伦理学、法学等角度对该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介绍给学生,重点可聚焦于:基因编辑婴儿实验本身存在的伦理问题、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伦理审查问题、基因编辑婴儿实验的潜在的伦理风险及如何应对今后类似事件等问题开展分析讨论。

贺建奎的案例涉及着诸多的医学伦理知识,为了需要学生对该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研读。例如:对于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实验信任问题的研究,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因此实施叙事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有初步了解,需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进行學习。

结语:对叙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思考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为我国医学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叙述教学法运用到医学伦理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叙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索,进一步把握医学的根本目的和必须要坚守的伦理基本原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沐清,邓达.叙事教学法论纲[J].外国语文,2010,26(06):104-113.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2

【关键词】唇腭裂 家长 情感体验 叙事研究

唇腭裂是颚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虽然越来越多的患儿得到及时救治,但是由于唇腭裂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家长的负面心理直接影响着患儿能否及时接受治疗。国内外学者报导家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对于造成家长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基于此我们利用质性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叙事研究,旨在对家长进行深入访谈和真实描述,寻找一种富有人情味,富有情感力的研究方法,去全面深入的探索唇腭裂患儿家长在不同治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指导护理实践。

1 研究对象的背景

1.1典型病例患儿情况 女,第一胎,孕38周,出生时发现唇腭裂,1月时到我院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诊唇腭裂。13月时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目前2岁,进食正常,发音不清,牙齿不齐。目前在语音培训机构接受训练。今后还须进行多次矫形手术。

1.2家长情况 当生下来看到有畸形的患儿时,父母亲及爷爷奶奶全部都很震惊,难以接受,自感羞愧,难过,甚至怀疑孩子是否抱错。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在医护人员和朋友的安慰下,慢慢接受这个现实。接着全家搜巡治疗唇腭裂方法和医院,求治非常心切。满月后就抱患儿到我院求医。当医生告知1岁左右做手术时机较成熟时,家长显得比较焦虑,迫不及待,担心期间难以正常喂养患儿,等不到手术时间。即使在13月时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后,家长对语言训练,后期序列手术治疗较排斥,显得信心耐心不足。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父亲为小学教师,沟通能力强,愿意表达情感。

2 研究过程和方法

2.1抽样 样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选择个案30对,这些家长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可以提供大量研究信息;同时研究者接受叙事研究培训、学术交流,掌握叙事研究的方法。

2.2与每位患儿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叙事访谈,访谈共分2次,每次访谈人数控制在1-2人,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开放性、非正式的面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考虑到当时复杂的心理顾虑,特殊意愿,未使用现场录音。在研究中,被研究者与研究者相互信任。同时还应与科室其他家长交流,以保证资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2.3资料分析 从叙事资料中找出共同主题和类别,分别决定主题的本质。并据此建构一个概念来解释研究的发现。

3 研究结果

3.1通过深入交流,家长情感体验有以下几种

3.1.1认识不足,产生自卑心理。

3.1.2求医心切,要求过高。

3.1.3对分期手术治疗缺乏信心和耐心。

3.1.4对语音训练和性格培养缺乏信心。

4 讨论

4.1做好唇腭裂产生原因及对身体影响等知识的细致讲解 邀请个案家长及长辈坐下来细谈,利用简单易懂的胎儿发育过程的图片,解释在怀孕期间什么时期什么原因下可能发生唇腭裂畸形,以及询问孕母在怀孕期有否服镇痛等药、患病和遗传家族史等。试图找出一点原因,如感冒等等,让家长消除迷信思想,放下压力,打消互相抱怨,积极治疗;再次利用图片耐心讲解唇腭裂患儿在进食、发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治疗唇腭裂需多科合作进行序列治疗,需要家长有耐心有决心。通过深入的访谈,家长较前理智地认识疾病,表示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4.2做好唇腭裂手术前护理知识的宣教,使术后患儿能很好的恢复 手术前再次邀请家长深谈,让家长了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让家长主动参与护理,使患儿术后并发症尽量减少,术后愈合疗程缩短。

4.3做好出院指导,制定随访计划 制订出院随访计划,内容包括家长和患儿的联络方式,手术效果,语音训练,喂养,心理等多方面内容。护士主动定期电话咨询和指导。在征得家长同意,可以让家长相互联系,交流信息,以便及时得到鼓励和帮助。

5 小结

本研究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唇腭裂患儿家长在患儿不同治疗阶段的情感体验进行真实描述和归因分析,其结果有助于临床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其实施心理支持及健康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并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3

安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学习;教学情境;教学资源

2016年8月,山东临沂贫困大学生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郁结心胸,骤然离世。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舆论较多地聚焦在信息泄露与政府部门的监管层面。然而社会是大染缸,犯罪分子无处不在,杜绝类似事件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在学生安全教育方面,思想品德学科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快速成长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意识渗透,能为他们今后更好地认识社会、做好自我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

教育最忌强加和灌输,应通过必要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有效、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教育目标,这是促进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过多的说教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不到应有的警醒教育效果。我们应注重通过阅读、思考、探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感受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累必要的安全技巧。如我们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苏人版,下同)“青少年遭受不法侵害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这一内容时,可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这部分内容,教者再补充适当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各种侵害无处不有,随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由此生成一定程度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中,总结出及时观察周围环境、机智地求助他人、避免激怒对方、暂时进行必要的妥协以保证生命安全等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为保护自身安全积累了必要的安全预案。这种通过自主学习生成的安全意识和积累的安全预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将是长远的、深刻的。

二、创设形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增强安全意识

思想品德学科具有不可避免的严肃性、抽象性,如果教者在教学中一味地通过口头进行知识性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感学科枯燥乏味,兴趣全无,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开展安全教育也是如此。因此,教者有必要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丰富多彩、趣味洋溢的教学形式,使知识呈现尽量通俗化、形象化,使学生接受过程尽量简单化、愉快化。如我们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如何拒绝不良诱惑”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双簧戏”的表演,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知晓不良诱惑就在身边,要想拒绝不良诱惑,确保自身安全,就必须学会避开诱因,婉言谢绝朋友,改正不良习惯。又如我们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内容时,可以组织一个模拟法庭,将有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脱离教材乏味空洞、抽象严肃的叙述,使学生形象地感知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总之,通过类似的情境呈现方式,将教材抽象知识变为形象知识,学生接受过程会变得更轻松,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有效改善。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4

一、对记叙文部分试题答案的商榷

记叙文的文段命题者选用顾晓蕊的《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具体文段原文见“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共有7个题,总分20分。笔者认为有4个题的答案值得商榷,共8分,具体分析如下:

1.内容概括答案的“驴唇不对马嘴”

第13题的问题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本题答案是:“13.本文叙述了李想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他的学习态度和性格(1分)发生转变的故事(1分)。”

分析:笔者认为此答案概括得不全面,只回答出问题的一半内容。因为文章主要的思路是: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昂着头(或倔强),不让眼泪落下来;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不哭;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爱),终于掉下眼泪。归纳起来文章共写了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第(1)—(10)段)是写李想没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他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孤独、倔强的故事;后一部分(第(11)—(20)段)是写李想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他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发生了转变,变得开朗、活泼的故事,从而表现了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主旨。笔者认为,命题者的答案只答出后一部分故事的内容。另外,答案回答的也不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的问题,而是“李想的学习态度和性格为什么发生转变?或说李想的学习态度和性格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距回答“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的问题相差甚远,显然不准确、不恰当。不妨概括为:本文叙述了李想有无父母的陪伴(或呵护),学习态度和性格迥然不同的故事,表现了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的主旨。

2.标题作用答案有“漏网之鱼”

第16题的问题是:“分析标题的作用及含义(3分)”。本题答案是:“16.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1分)含义:①既写出李想外表的坚强,又写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1分)②写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共3分)。”

分析:先说第一问:“分析标题的作用”。此问答案不全。命题者只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文题是一个问句。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除了这些,文题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起到串联全文的线索作用。只要认真地读完选文,就不难发现选文标题不仅有句式上的作用,还明确地关联了文章的主要情节,起到概括主要情节、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3.句子赏析答案的“竭泽而渔”

第17题的问题是:“请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后来变成了号啕大哭。”本题答案是:“17.神态描写。(1分)‘泪珠滚落下来’与前文形成对比(1分),‘小声啜泣’写出了他情感压抑时间之长,‘号啕大哭’写出了他的情感得到了完全释放(1分),从中可以看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1分)(共4分)。”

分析:此答案考生是不会得满分的,高分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是问题的要求不明确。命题者没有提示考生从哪个方面或角度来赏析;二是命题者所给的答案,是从不同的角度赏析的。具体情况是:

神态描写。(人物的描写方法)“泪珠滚落下来”与前文形成对比(对比的写作方法),“小声啜泣”写出了他情感压抑时间之长,“号啕大哭”写出了他的情感得到了完全释放(关键词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李想渴望有父母的陪伴(或呵护)(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分析)(共4分)。

可见,赏析全面、具体,而且答案还是分项给分的,不免有些机械。考生怎能得满分呢?笔者认为:只要考生从某一方面加以赏析即可,不必求全、求多。如,描写方法、写作方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修辞方法、主题思想等。赏析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不一定非要从不同角度全面赏析,这样不符合考试的命题要求。

4.结尾作用答案的用语“张冠李戴”

第18题的问题是:“18.选文结尾有什么作用?(3分)”本题的答案是:“18.结构上:点明题目(1分);内容上:点明中心(1分);突出父母的陪伴(或呵护)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它将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1分)。(共3分)”

分析:命题者从“结构上”和“内容上”解答,这是正确的。但是,答案中“结构上:点明题目”的说法,笔者不敢苟同。记叙文中,开头与结尾,在结构上的说法,一般用词是“照应”或“呼应”等,没听说还有“点明”的说法,说“点明题目”不妥。若说“点明”中心、“点明”主题还可以。“点明题目”就让人莫名其糊涂。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术语,术语不同,有的时候,就不符合要求。如,在记叙文中用“对比”的说法,在说明文中用“作比较”的说法,在议论文中则用“对比论证”的说法。

二、对议论文部分试题答案的商榷

议论文文段,命题者选用王殿华的《机会的大门只为坚韧不拔者打开》(原文见“2012年鞍山市初中语文试卷”)。本部分共有5道题,总分15分。笔者认为有3个问题答案值得商讨,共9分,具体分析如下。

1.中心论点答案的“违反政策”

第25小题问题是:“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是:“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答标题也给分)(共3分)。”

分析: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主张、见解和看法。中心论点必须是针对话题的带有十分明确的表态性的完整的判断句子。有些句子,是不能作为中心论点的,如比喻句,这是因为比喻句含义具有模糊性,表述的观点不明确。

先看问题答案一:“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个句子确实是判断句,也是表态性完整的判断句子。但是,答案中的“锤炼”一词具有形象的比喻性。《现代汉语词典》中说“锤炼”的本意是“用铁锤击打使变成要求的形状”。笔者认为,在本选文中“锤炼”是比喻义,比喻“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科学研究更加精练,纯熟”。“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整句也就具有了形象性。形象化了的句子,内容欠明确,表明的观点就带有模糊性,明显会造成意思的不明,不符合中心论点的要求。所以,此答案不妥。再看问题答案二:答标题也给分。命题者是在括号中补充说明的。然而标题“机会的大门只为坚韧不拔者打开”恰恰也是个比喻句,同样是不能作为中心论点的。

笔者认为,答选文首句“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作为中心论点,还勉强可以,若答选文标题,则是绝对不行的。选文的中心论点应该用考生自己的语言概括为好。或者命题者将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稍加改造一下,变成不是比喻句的一般的判断句,就可以了。

2.补充论据答案的示例“偏离轨道”

第26小题问题是:“联系全文内容,给选文第(3)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答案是:“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能论证本文的观点即可。(共3分)示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分析:一般地说,给选文补充事实论据的要求是:一是要扣题,要扣到选文的论题上来;二是要扣点,要扣到选文的中心论点或本部分或本段的分论点上来;三是要典型,要选择典型的论据。所谓典型,即要求所选的材料(论据)具有代表性,而不是单纯的个别事例。典型材料就是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事例。这样的事例才具有说服力;四是语言表述要简洁。

根据上面的要求,命题者的答案具有典型性,扣题,语言也简洁。但是,答案的“示例”在“扣点”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示例”扣得不紧密,导致证明“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分论点的力度不够。

请看选文第(3)段的内容:“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他们往往要花费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在这段漫长的、默默无闻的时间里,他们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失败与挫折,要能把十天半月地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当成家常便饭。”

其中第(3)段的分论点是首句:“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而答案“示例: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与第(3)段的这个分论点相扣不紧,突出“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内容方面不够。如果将“示例”加进“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等内容,邓稼先的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更加突出了,就更能有力地证明“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的分论点。如改成下面的表述会更好:

邓稼先几十年如一日,(发扬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带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刻苦钻研),(终于)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论证方法作用答案的“对错参半”

第27小题问题是:“选文第(4)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是:“道理论证,(1分)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或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2分)(本题共3分)”

分析:命题者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 “道理论证”,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第二个问的答案上。

请看第二个问的答案,命题者给了两个答案:一是“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二是“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

第一个答案是选文的中心论点,在选文的开头第一句。第二个答案是选文第(3)段的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也是选文(3)—(6)段的分论点。一般地说,多数论据是要扣到选文的分论点上来。其实,是扣到中心论点,还是扣到分论点上,取决于给选文论据在什么位置。论据在中心论点之后,论据就证明中心论点;论据在分论点之后,论据就证明分论点。

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就是回答第(4)段运用“道理论证”的作用。论证方法的作用就是证明本段(或本部分)的分论点的。第(4)段运用“道理论证”的作用就是论证本部分((3)—(6)段)“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分论点的。第(4)段这个论据是在分论点“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之后,距离选文的中心论点太远,只直接证明第(3)段的分论点,间接证明选文的中心论点。因此,命题者所给的答案“有力地证明了创新是靠勤奋“锤炼”出来的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所给的括号中的答案“有力地证明了每一位成功的现代创新者都具备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素质这一观点”才是正确的。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5

讲完故事,全班同学鸦雀无声,若有所思。后来自私的现象真地减少了。

第一位老师采用的是“说教”方式,道理正确,但未能真正触动学生内心,难以促使其行为改变。

第二位老师采用的是“教育叙事”,通过叙事的经历来让学生来反思,可以将德育道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情感融合和心灵体验,远比单纯的说理和粗暴的教化更容易为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学生所接受。

笔者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将“教育叙事”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学校创设了一种“常态班会课课型”。它的基本教学流程由四个教育环节组成,即:学生总结、教师评价、故事(案例)讲述和教师引导。

“教育叙事”是从学生总结的情况中当堂确立一个教育点,随即选择针对性强的、鲜活的故事(案例)进行讲述。当生动的故事从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娓娓道来,学生被吸引,放松防备,放下戒备,不抵触,不反感。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适时将故事情节中的他人经验与主体联系起来,有效地组织起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促使其理解、想象、感动、体悟。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联系实际动其心”。

比如,在一堂常态班会课上,有这样一个个片段—

生1:我想表扬××,今天教室里的饮水机没水了,他主动搬了一桶水。(鼓掌)

生2:我表扬我和×××三个人,昨天晚自习前,孙老师还没有来,我们就主动把摘抄本批改了,还按“特优、优、良、改正”四个等级分了类!(众鼓掌)

生3:昨天教室里日光灯坏了一个,××到英语老师那里问了电工房电话,打电话叫工人叔叔来修,已经修好了,他是好样的。

师:今天的总结让我感觉到惊喜,不仅今天,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同学都在主动做事,创造性地做事。我得奖励你们一个故事(生欢呼):

黎锦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湖南办报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抄写员沉默寡言,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第二个抄写员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进行仔细地检查后才抄写,遇到错字病句都要改正过来。后来,他写了一首歌词,经聂耳谱曲后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他就是田汉。第三个抄写员也仔细地检查每份文稿,但他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符的则随手扔掉。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就是。

三个抄写员,不同的做事风格,不同的命运。可见,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主动、创造性地做事”。

这节班会课以后,主动做事的学生越来越多,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效果尤为突出。像开展“爱心义卖、冬季运动会”等较大型的活动,孩子们都可以自己搞定。

“常态班会课”中的“教育叙事”可以备课又无法备课。可以备课是指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近期状况,准备故事案例。无法备课是指每一堂课学生的总结内容是无法预知的,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地积累教育智慧,及时选择恰当的故事案例进行有效的“教育叙事”。

“常态班会课”里的“教育叙事”有四点值得注意:一是选择的“教育叙事”必须有针对性,针对学生实际生活中呈现的某些表现作为“教育点”展开,实效性才强;二是要选用鲜活的、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案例)进行“教育叙事”,才能吸引学生;三是故事讲述要声情并茂,要有主题聚焦,或设问启发,或设悬吸引,或提示换位推测,或鼓励质疑发问;四是“故事”呈现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主要有文本、图片、照片、视频、口述生活中案例等几种形式,它们各有优势,可以组合使用。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6

立于律法 扬乎正道

襄阳五中 李晨阳

一个满载荣光的大学生,因为十几只小鸟而身陷囹圄。而十年半有期徒刑的判决则引发了全民热议:有人惊呼量刑过重,有人感叹处罚太轻。而于我看来,法院立足律法,依法做出了相应的公正判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讨这个案件量刑轻重的问题了。

那些认为“因为几只鸟就毁了一个大学生的前程未免量刑过重”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姑且不论那位大学生闫某在庭审时如何狡辩,说自己并不认识这些鸟是部级保护动物这一明显缺乏诚实品格的表现,单是其法治观念淡薄便已十分可恨。知法犯法,漠视生命,一心求利,这样的大学生空有一腔专业知识又有何用?一个不具备生命意识、漠视法律的人,我们能指望他开创一个怎样的前程吗?中国自古便是人情社会,但对于这种有意而为的非法牟利行为,我们决不可容许泛滥的情感去冲毁法律的长堤。一代大儒荀子也曾说过,世间一切的恶“皆生自纤纤也”。“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道德对恶念的束缚,立足于法,闫某身上镣铐的重量与他所犯下的罪行,相等无疑。

一年前,林森浩投毒案落下帷幕之时也曾有过这样的争执。一边是复旦大学百名学子,哭陈林森浩平日里并非罪大恶极之人;一边是群情激愤,更有人甚至大呼应由受害者黄洋的父母亲自行刑。对案件判决的争执甚嚣尘上,但无论哪一方也不能动摇法律的威严。一纸死刑判决书,沾了当事人双方和百名学子的眼泪,却是对这一案件的最好宣判――以法律为准绳,不以人情为转移。我们不应只看见法律的铁血无情,还应看见,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也恰恰在这决不退让的不动如山的律法之中。

诚然,这些鲜活的个例令人扼腕。但最初酿成悲剧的永远都是当事人自己。若是公民的法治观念能够加强,对于法律的敬畏能够付诸实践,哪里会有这一幕幕叫人心酸又无奈的场面呢?

人情固然温暖,可这也会成为罪恶的催化剂。试想,若没有刚性的钳制,光凭几句不痛不痒的教诲劝告来感化罪犯,凭一腔泛滥的同情心去宽恕罪犯,有罪的人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今天猎了十六只燕隼的闫某明天就会喜滋滋地把山林洗劫一空。纵容之下,必会导致不思悔改的人心存侥幸,日益猖獗。届时,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切社会准则因律法的缺失而相继崩毁,难道要让我们泛滥的同情心冲毁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大堤吗?

圭臬不可违。只有立足律法,激浊扬清,才可扬乎正道。

【考纲概述】

在高考作文评分发展等级要求中,有两处提到材料:一处提出材料要丰富,一处提出材料要新鲜。所谓材料丰富,就是选材要广泛,要有足够多的材料论证观点;所谓材料新鲜,就是要关注身边最新、最热点的时事要闻。

举例论证,就是通过列举具体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时所列举的事例必须典型,叙述要简洁明了,高度概括;所叙述事例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叙事之后,要有精当的分析论述,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范文解析

高考语文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等都应该成为我们选材的对象。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引领我们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宗旨。

文章针对河南新乡一大学生闫某因在家乡猎捕16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和购买1只苍头鹰,而被判刑十年半引发热议这一热点话题展开论述。文章立意巧妙,不偏不倚,既不赞同说量刑过重,也不赞同说处罚过轻,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立足律法,依法做出了相应的公正判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探讨这个案件量刑轻重的问题了。”然后运用大量假设论证,并辅之以非常贴切的事例,使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材料丰富。

作文材料本身是对大学生犯法的热议,有人认为过重,有人认为过轻,法院依法判案。材料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设计,涉及学生,涉及法律制度,贴近学生生活。这样让学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充分发散思维。文章选材非常贴切,做到了高度类似,同样是生活中的案件,同样是涉及学生的,同样是法院依法判案的,同样是判决后的各种议论,举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选例,既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宗旨,也高度契合了材料本身,有举一反三的说理效果。

类文生成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选材,要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进行类比。但是,我们在写作中常常缺少合适的例子,或者举例类比不当,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这里所说的类比事例,就是指选例与材料中的相关方行为在本质上有同一性。在具体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应该怎样选材呢?

扩大阅读面,积累素材

除了课堂内的阅读,我们在平时要多阅读,尤其是要多读报,要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环保、教育、娱乐、科技等。而且,读了以后要有自己的思考,它们对自己有哪些感悟,那么,一旦在写作中真的碰到这类题材,由这个材料引发议论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备考时,我们也可以把平时所做的阅读理解材料收入自己的素材库,并从中提炼出相关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选择素材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要“新鲜”,只有选取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说,读者才愿意看;二要有“亮点”,即所选的新闻要有与众不同之处,或是重大事件,或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要能吸引人;三要选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材料。新闻包括时政、法律、经济、民生、教育等众多领域,自己熟悉哪类知识,一般就选哪类新闻,这样才有话可说,才能说到点子上。

选材对象既可以是“个例”,也可以是“泛例”

“个例”就是具体的事例,就是紧扣中心观点,选择一个典型事例,详细地叙述下来。当然,这种具体叙述是相对于概括性的事例来说的,不可像写记叙文那样过于详细,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即可,因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泛例”就是概括性的社会现象,它是舍弃了具体人物、时间、地点等因素,加以概括归纳出来的一类一类的“泛指事物”。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根据写作实际恰当处理好“个例”与“泛例”的选择。

有感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7

尽管建筑与叙事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典卫城的建造,然而研究资料显示:叙事作为一种设计方法最早被应用到现代建筑的创作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SCHOOL)任教的伯纳德·曲米(Bernard Tschumi)与尼格尔·库特斯(Nigel Coates)率先引导叙事在建筑与文学、电影、表演空间之间的跨学科探索实践;1983年校方为他们指导的学生作业出版了题为《事件的话语》一书,该书展示了:曲米与库特斯及其他们的学生如何借鉴叙事策略将空间体验、使用中的建筑、场所的时间维度等转译为城市空间与建筑漫画式的“事件话语”。这种“卡通式”的建筑创作方式受到了建筑权威的批判。于是,库特斯与其学生在80年代组建了一个名为“当今叙事建筑NATO(Narrative Architecture Today)”的研究小组,借用了一些情境主义城市的思想与手法,拼贴呈现了一个个现实与理想交融的城市意象(Ecstacity)。尽管叙事建筑小组历经坎坷,但库特斯一直在发展完善自己的叙事建筑观;并将于2012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叙事建筑的专辑。

除了曲米与库特斯两位先驱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探索叙事在建筑中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比较系统地理清叙事与建筑的关系,并阐明叙事对于建筑价值的是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索非亚(Sophia Psarra)。她在2009年出版了《建筑和叙事——空间与其文化意义的建构》一书;其中叙事对于建筑认知、空间秩序和社会文化意义建构的价值是该书的研究焦点口]。面对上述语境中场所文脉解构而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秩序之间关系缺失的现状,索非亚探讨了“空间和文化意义如何建构在建筑中,又是如何传达给观察者”这一命题,其研究的方法策略并不是通过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来探讨,而是通过一些有着强烈叙事维度的案例来阐述,例如博览建筑、文化设施等,讨论空间编码和拥有再现叙事内容的形态之间取得平衡的策略。这本书的出版是当代建筑叙事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叙事作为建筑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为建筑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二、建筑叙事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叙事学之所以能被应用到建筑学领域来,除了上述阐述的时展需求之外,还与两者的历史渊源与相关理论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叙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故事在时空中有序再现的形式;是一种结构,将部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一个叙述过程,选择安排渲染活动/故事题材的过程,从而使得读者获得一种与时间捆绑在一起的特殊效果。关于古典主义叙事的功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已经作了一些相关的诠释。叙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Narratives/narratology)则成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连同当时的相对论、立体主义一起共同构成现代主义的三部曲。到20世纪末,叙事学在一些语言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越了语言学这一范畴,融入了诸如认知叙事学、社会叙述学、人工智能等理论,使得叙事学变得更丰富、更广泛。小到道具,大到人类历史;具象到雕塑,抽象到文本;叙事的概念已经延伸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将其共性的逻辑系统引入相关学科的研究之中,同时各种形式的叙事均有其独特的外在体现媒介。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诞生了“新叙事学”(Narratology)。新叙事概念在认识论上倡导“以符号/要素为核心”转向“以语义/关系为核心”的世界观,逐渐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概念。

1 叙事与建筑的可比性

正是基于叙事的基本概念与其功能的拓展,为建筑学在方法论上提供了建构意义、整合关联的路径与策略:首先可简单理解为用建筑语言来讲述空间中的故事,一种场所精神;其次是指建筑师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所采用的结构组织与修辞手法。约翰·迪克森·汉特(John Dixon Hunt)以罗轩(Rousham)皇家花园为例阐述空间场所的叙事性载体、视觉意义与策略:从建筑、雕塑、文字以及构件装饰等诠释了作品中的诗意以及主人与建筑师之间的故事,并且进一步解读了建筑师是如何通过场景与视线组织达到这种语义的。西蒙·帕夫(Simon Pugh)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通过信件、文字描述以及少量插图,阐述了皇家花园建筑营造与生产中的主人与建筑师以及仆人之间的故事。米歇尔·德赛特(Michel de Certeau)从《日常生活实践》角度阐述 了空间故事论的观点,认为城市的许多要素如前院、桥、边界等成为故事发生的可能;此外,文字记号、地图等隐喻了社会文化/历史故事。

通过文学叙事与建筑的初步分析类比,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完整的叙事需要作者(信息发送者)、文本内的叙述者/受述者以及读者(信息接受者);同样,建筑需要设计师(信息发送者)、使用者(指定的和不指定的)和参观者(信息接受者)。与此同时,叙事作品中的概念赋予了话语一种抽象空间的维度,而建筑创作主题营造了具象空间的秩序关系。如何表现时空以及如何定制时空体验是建筑与文学共同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常,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三个描述层面:功能层(function)、行为层(action)、文本层(text)。但是,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建筑的表达与呈现主要通过物质载体、功能空间、使用活动等媒介来传递信息;建筑师在有意识地控制空间和时间,把时间与动态体验凝固为空间,在空间中塑造真实的生活。而文学家在文本中塑造想象的生活,将事件时间压缩了,空间文本化了。这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的戏剧作品《哈姆雷特》以及法国作家福楼拜(Flaubert)的小说《情感教育》对应的城市地图上可以感知。建筑空间则融合了体验时间,映射了社会秩序和叙事主题。在特定的语境下,建筑空间的描述与表达还能够体现出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各种关系,如雅典卫城的帕蒂依神庙(Parthenon)和北京的天坛均是一种宗教仪式的叙事象征;中国近代城市空间和民众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读者引入空间化的时间内部,对历史事件进行情境观察。此外,文学作品在序列感知的叙事要素中创造了线索关系,建筑则在体验过程中能感知物质空间的秩序关系;所不同的是,建筑往往组织安排一系列通过具象体验可以觉察到的文脉关系和视域;而文学叙事空间的再现并不是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是优先于形式密码的抽象的文本体系。也就是说,建筑不是虚构生活的文本,而是现实(或者未来)生活的载体。

上述表明:虽然文学与建筑有着不尽相同的呈现方式,但是拥有类似的载体、功能和创作机制;这不仅是叙事和建筑进行类比的基础,更是将叙事作为分析、理解、创造建筑的一种可选择工具。

2 叙事与建筑的相互关系

叙事为建筑创作提供了组合策略、想象力与创作源泉;而建筑及其中的生活为叙事提供了素材,两者相互影响。通常,文学作品依托于主人公生存场景的描述来展开,即叙事者心目中的街道、阳台、广场、居所、秘密房间、走道、阁楼、神秘花园、荷花池塘、村落等等的场景意象成为文学作品题材。这样的空间意象,镜像再现给读者,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集体记忆,随之反射到建筑空间/城市家园的营建之中。伊塔洛·卡尔维诺直接借用文学中故事及其叙述策略虚构了一个个富有历史记忆“看不见的城市”。文学叙事对未来人居环境的想象描绘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批判性审视,同样对建筑/城市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东方,这可以追溯到东晋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对中国家园营造的影响;在西方,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叙事遗产对人文主义建筑的影响;在英国,17—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亚历山大·鲍博(Alexander Pope)对田园牧歌式的英国景观规划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荷兰,哥特风格的小说对18/19世纪的居住建筑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在阁楼里你能听到源自上梁的上帝之声与天籁之音;在法国,果戈理关于哥特建筑的理解以及未来建筑的想象对现代主义先锋建筑的影响非常深远。

从20世纪的现代主义之后,叙事学对建筑学的影响巨大,其主要的变化是:多数研究关注的不只是叙事的内容,而是叙事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对建筑创作思想的启示与影响。法国文学家罗兰·巴特(Barthes)关于“作者的死亡”的观点直接引发了乔纳森·希尔(Jonathan Hill)等对建筑的重新思考,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建筑创作行为应该包括两部分:建筑师的设计以及使用者的创新利用。博格尔斯(Borges)关于小说创作中的编排策略为建筑空间关系的组织提供了思路:他采用了时空上的包含、反射、对称、倍份、双分叉、镜像和迷宫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和空间的再现相互交错难以分离,来强化叙事的关联性,同时让读者在复杂的想象空间中寻找线索。这些叙事策略成为了一些现当代的先锋作品的空间原型:金字塔模式、迷宫模式、没有结尾的多线索模式等等,运用它们去创造耐人寻味的空间美学体验。当然,建筑师必须审视这些叙事概念的分界线以及适用的范围;同时必须明确,建筑叙事的意义并非源于这些概念的借用,而是指向场所精神。不管怎样,将建筑和叙事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建构成为可能;同时,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于建筑的理解/分析/表达/创新研究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3 叙事进入建筑的途径

纵观建筑历史,叙事进入建筑的具体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阿尔伯蒂(Alberti)运用历史叙事的方式(Istoria)来表达人文主义的建筑和艺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将文学作品作为造园的主题思想、空间组织、文化意境的表现载体、参考系统。一般地,从叙事载体的角度来看,建筑讲述故事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

(1)保护/修复或者建造名人故居、博览纪念性建筑以及仪式性空间等,并保护呈现其承载的地方故事与历史事件,不仅进行详细地解读与诠释,而且以特定的线索呈现给参观者或者使用者。古今中外这样的案例不计其数,如英格兰莎士比亚故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中国曲阜孔庙等等。

(2)在建筑空间场所中再现历史性情节、片断性场景等,唤起历史记忆/集体故事,例如林璎在越战纪念馆前的草坪上精心设置了一幕战争场景:安藤忠雄在水御堂中再现了日本传统仪式的场景等,使逝去的历史环境以布景的方式重新出现,将意义与仪式遗产赋给新的场所空间及其体验者。

(3)在建筑空间场所中设置主题道具、雕塑、绘画、符号等,或附之于必要的文字解说,这在文化/宗教类建筑中比较常见,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入口处、室内墙面的壁龛中均能找到宗教主题的雕塑,每一个雕塑均向朝拜者讲述一个独特的故事;在现代建筑中同样也有类似的手法,如柯里亚设计的戈亚观光酒店,用情节性的绘画布景在公共部分的墙面上 ,建构了可识别的地域性。

(4)将地域性的景观要素纳入到建筑中,演绎地域性生活与其空间,如意大利斯卡帕在威尼斯的斯坦帕利展厅设计中,将水作为整个空间的线索串联起城市运河与室内空间以及庭院空间,让个性化的水声、光影等自然要素与空间对话,隐喻了威尼斯水城的独特生活场景。

因此,建筑叙事不仅通过图纸、模型、图像、空间语言及其他形式再现时空意象,还表达建筑内在属性、地域场所的文化语义和社会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体验积极参与的乐趣。

三、建筑叙事学研究的范畴、内容与意义

由上述可知,外在的需求与内在的融合使得建筑叙事学的诞生成为了一种现实存在。所谓建筑叙事学,即将叙事学作为可选择工具来分析、理解、创造建筑,重新审视建筑内在的要素属性、空间结构、文化语义及其建构策略,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语言体系的可能,进而来有效建构(地域)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文化认同性。其研究案例主要集中在文化博览建筑、宗教建筑、历史建筑、仪式建筑、古典园林/主题公园、城市公共空间,原因在于这些类型空间和叙事的整合较为典型。此外,建筑学(包括建筑、景观、规划)历史、理论和评论的术语、流派、写作与其他文字表达不是本课题所关注的范畴。

1 建筑叙事学的研究内容

从西方的理论来看,建筑叙事是一种表达、认知、组构空间文本及其文化意义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可以召唤创作者/使用者美学体验的形成、重现与升华,同时来建构地域文化的认同(见图1)。这一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的研究成果得到证实。

(1)描述与表达空间

这是建筑叙事最基本的功能。囿于欧氏几何体系下程式化的建筑图纸系统难以全面地、生动地呈现建筑空间中的语义、事件等隐含信息,一些学者与建筑师试图借助于叙事媒介探寻一套独特的空间语言来描述建筑空间的本体。最初的策略借助于(一系列)场景图片进行诠释,如上文提到的库特斯等在教学研究中采用了漫画式的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空间概念;进而产生了一些综合性的策略,如罗宾·埃文斯(Robin Evans)、乔纳森等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来重新考察典型案例,灵活运用了解析几何、绘画以及独特的文本诠释等叙事载体来揭示建筑实体、生活模式与片断精神之间的隐含关系;当代更多地采用了电影技术或者场景可视化技术来协助表达,如英国学者弗朗索瓦·潘斯(Francois Penz)、迈克尔·塔瓦(Michael Tawa)等借助于三维多媒体模拟技术、DV与现实空间的混合来呈现叙事性的虚拟场景,拓展了空间场所的认知与表现维度。

(2)建构空间图景

如何将空间中的故事嫁接到不同尺度的物质形态之中并且有序延展是建筑叙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众多建筑师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美国建筑师海杜克(John Heiduk)认为,建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理性的建筑建构是绝对的条件,如密斯/蒙特里安;其二,戏剧化的效果(anthropomorphic),城市、符号、形象、记忆、角色等集体叙述(Mass narratives)。他热衷于运用拟人化的面具来组构这两者的关系,并鼓励使用者在感知中建立意义。英国巴特雷特建筑学院希·杰·林(C.J.Lim)指导的课程单元八、建筑联盟学院的奥斯托斯(Ricardo de Ostos)指导的本科(Intermediate)课程单元三,鼓励学生将寓言/故事/电影/小说移植到建筑/城市空间中去,并尝试运用各种叙事载体将主题落实到空间结构中,然后转化为空间造型元素与建筑的构成元素,结合整体线索路径的设定编排,空间场景的优化与转换衔接,去塑造一种独特的耐人寻味的空间图景。但是如何让此类浪漫主义的概念故事与日常生活体验建构关系成为了一种挑战。事实上,曲米是在当今建筑理论中第一个认识到概念空间(文本/事件)和知觉空间(视觉想象/体验)的建筑师,他设计的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个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的实证。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在纽约的艺术展示廊(Storefront)同样是一个优秀的典范。

(3)考察与优化空间

将建成环境及其承载的生活视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评价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是建筑叙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正如勒菲弗尔所言,空间的编码不能简单认为是一种阅读和解释空间的工具,而是生活在其中的方式,就是把空间放置于整个社会的“生成一消费”流通领域中去思考,这也是对空间中的社会生活体验的重新审视与定义。这样叙事实践是客观存在:第一种可能,就如同尹·博登(Iain Borden)等学者视野下的轮滑者,通过使用者创造性的使用来实现;第二种可能,就如同丹尼斯·法兰契曼(Dennis Frenchman 1998)的项目实践,从跨学科角度,通过节庆事件策划与公共空间之间的临时性组合来重构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与地域故事(story)两者的关系。

诚然,人居空间创作以及营造实践过程不可能被简单地理解为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事件,但是我们需要置身于故事之中去了解过去/了解自己,并需要了解新技术、新材料、新空间对记忆的影响。这些记忆往往附着在物质性的载体之中,然而这些信息已远离它们的生态环境,这就需要一种路径与方法,来激活/建构人、场所及其隐含的故事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叙事恰好可以作为一种可选择的优化整合手段,借助相关的概念与策略将建筑与场地的特性、体验和文化信息有效组织在一起。由此可见,建筑叙事已经成为了空间认知、表达、建构和考察的一种策略,一种逻辑,一种模式(见图1)。

2 建筑叙事学的相关学科与研究

从建筑叙事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与其研究内容中可以发现建筑叙事学具有复杂的学科交叉性。一般来说,与建筑叙事学相关的主要有两类学科,一类与空间语言、空间结构本体相关,如建筑学、叙事学、语言学、符号学、几何学、计算机、数学、网络系统学等;另一类与空间语义的认知诠释、体验建构相关,如(电影)文学、剧作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认知学、艺术学、人工智能、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哲学等。通过这两个领域来描述建筑空间的逻辑性关联和文学性的关联。然而,建筑叙事学与以上每一门学科的关系有待于深入探讨,存在一些需要理清关系与边界的方面,学科自身有待于完善发展。

不管建筑叙事学是否能成为一门新学 科,建筑叙事可以为丰富当代建筑理论及其实践提供新的滋养,为创新教育开启新的视野,具体有四个方面:其一,为解释和理解存在空间的信息、特征、意义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其二,为描述与表达地域建筑与场所的特征提供一种可选择的策略;其三,为分析和评价建筑空间社会文化维度的价值与特征提供了一种质化的工具,从而引导、优化与提升地域建筑的空间品质与附加值。总之,叙事可以帮助业主/建筑师/使用者理清思路、事件空间编排,逐步发掘建筑文本的文化意义,积极构筑空间秩序,整合人与场所的和谐关系,积极建构文化认同性。

必须澄清的是:第一,建筑不能简化为“叙事”这一概念及其物质空间中的体验现实,也不是为叙事而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空间、文化、自然及其社会实践的系统;第二,叙事的意义并非绝对存在于空间的几何形态及其属性中,也不是仅仅存在于建筑本体建构和社会文化的诠释,而应该存在于建筑与场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互动乃至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之中。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对峙格局的不复存在,冷战时期所掩盖的各种矛盾逐渐显现。一些国家内部因民族矛盾、宗教纠纷、政治利益分歧等问题导致的严重暴力事件与武装冲突所引发的人道主义灾难在加剧本国局势动荡的同时,也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虽然人权保护早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与共同推动的议题,但由于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前提下缺乏行之有效的反应机制,国际社会在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与1995年波黑斯布雷尼察种族灭绝事件中表现得无所作为;1999年北约在科索沃以“人道主义干涉”为由采取的军事行动又因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广受诟病。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为此呼吁,国际社会应当就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尽快达成共识。他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质疑:如果人道主义干涉确实对主权构成令人无法接受的侵犯,那么我们对类似卢旺达、斯布雷尼察的悲剧应作何反应呢?对于那些违背我们共有人类良知方方面面的野蛮而系统的侵犯人权的行为,我们又该做出什么回应呢?[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1年,加拿大“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ICISS)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保护的责任”的概念,即“主权国家有责任保护本国公民免遭可以避免的灾难——免遭大规模屠杀和强奸,免遭饥饿。但是,当它们不愿或者无力这样做的时候,必须由更广泛的国际社会来承担这一责任。”[2]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公报中,“保护的责任”被表述为:“每一个国家均有责任保护其人民免遭灭绝种族、战争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类罪之害;国际社会应酌情鼓励并帮助各国履行这一责任;帮助各国建设,保护人民免遭上述之害,并在危机和冲突爆发前协助处于紧张状态的国家;当有关国家当局显然无法保护其人民时,国际社会应根据《联合国宪章》,使用适当的外交、人道主义和其他和平手段,或通过安全理事会逐案处理,并酌情与相关区域组织合作,及时、果断地采取集体行动。”[3]2009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第63届联大会议上的报告《履行保护责任》中提出了“保护的责任”所依赖的三大支柱:“国家的保护责任”、“国际援助和能力建设”、“及时果断的反应”。[4]2012年的《保护的责任:及时果断的反应》报告阐述了反应的实施战略,强调将《世界首脑会议成果》文件中的三大支柱联系起来,重视调解和预防性外交手段在预防和做出反应方面的重要性,尽量减少必须诉诸第三支柱下的国际回应。2013年,潘基文在报告《保护的责任:国家责任与预防》中通报了国际社会在发展这一概念及其实施方面取得进展,指出在防止暴行方面没有“一刀切”的做法,各种政策选择可根据各国情况进行调整。[5]

 

二、叙利亚内战:

 

一场旷日持久的人道主义灾难

 

自2010年年底,肇始于突尼斯反对派所掀起的、以民主和经济等为议题的、被西方谓之为“阿拉伯之春”的反政府浪潮席卷了整个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处于风暴中心的叙利亚也难以独善其身。2011年3月中旬,在叙利亚执政党复兴党的发家之地达拉市,15名少年因为在学校墙上画反政府内容的涂鸦而被当局逮捕并遭酷刑。此举引发的民众抗议活动迅速演变为一场骚乱并蔓延至全国范围。之后叙利亚国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阿萨德的支持者与反政府示威者流血冲突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为一场血腥的内战。

 

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持续近四年的内战给叙利亚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交战双方不加区分地炮击对方控制的平民居住区,甚至动用化学武器;为了报复和恐吓对方,甚至对其支持者和亲属施以割耳、剁手、挖心掏肺等暴行。据统计,从2011年3月开始的叙利亚内战已夺取9万3千人的生命。[6]双方在多处要点的反复拉锯,导致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被战火围困;同时,供水系统频遭破坏,运输线路时常被阻断;加之因缺医少药所造成的疫病流行,使得叙利亚人民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自2013年初以来,平均每天大约有6000人逃离叙利亚,常年的冲突与战乱使这个国家出现了自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迄今国际上最严峻的难民危机。[7]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围绕对发生在叙利亚境内的人道主义灾难是否履行“保护的责任”的矛盾却难以调和。以英美法和沙特等国为代表的一方坚持履行“保护的责任”必须与叙利亚政权更迭挂钩,俄罗斯、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坚决反对通过制裁、威胁或使用武力来强行解决叙利亚问题,重申安理会是否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应该看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此,中俄先后三次否决了由美国、英国、葡萄牙、约旦等国提出的决议草案,避免了西方国家有可能对叙利亚采取的军事打击。但对于叙利亚境内仍在继续的暴行,各国因分歧严重而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对联合国及其会员国的地位而言是一个沉重的道德负担。[8]

 

三、“保护的责任”面临的困境

 

“保护的责任”在叙利亚危机中所陷入的僵局也是其在国际法上所面临困境的缩影:由于西方频频高举“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旗干涉他国内政,并动辄利用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以制裁或武力相威胁,使得“保护的责任”变相成为“改朝换代”的代名词,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遭到了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质疑,最为集中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调

 

主权对一国来说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分割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尤其是“在一个以权力和资源的绝对不平等为标志的危险世界里,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主权是它们最好的防线——有时像是唯一的防线”。[9]作为履行“保护的责任”的第一支柱,叙利亚政府负有保护本国公民的首要责任,国际社会所能提供的“保护的责任”只能是对叙利亚不愿或无力履行该责任的辅助或补充,目的是为了帮助叙利亚重建和加强其保护人民的主权能力,保护该国平民免受冲突双方的杀戮,尽快恢复和平稳定的社会秩序。更何况一国内乱起因复杂,对判定一国政府是否有能力和意愿保护其国民应慎重,不应动辄加以干预。[10]英美法等国不加区分地将叙利亚政府为维护本国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而对激进反对派的蓄意破坏和暴力行为所采取的必要措施片面地称为“血腥的镇压”;在不断指责叙利亚政府“侵犯人权”的同时却对叙利亚反对派中的极端分子的恐怖主义行径轻描淡写甚至有意识忽略。片面维护某一政治派别或武装团体所谓的“人权”,将“人权高于主权”作为履行“保护的责任”的前提,将严重威胁着一国的主权安全。有关国家将会以人道主义目的为由自行判断是否存在而正当使用武力的情形并决定其参与程度。[11]当一个合法的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平定动乱或采取紧急措施时,将会越来越多地遭到某些大国的指控与干涉。正如有舆论所批评的:“强权政治将决定哪些人应当被拯救,哪些政策目标是正确的。”[12]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所保护对象的“异化”也将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发动叛乱——政府镇压——国家干预——叛乱成功——刺激新叛乱的模式将鼓励和纵容分离势力与反对派别,这很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导致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13]

 

(二)干涉他国内政的工具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假借“维护人道主义价值”之名所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因其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遭到广泛批评。虽然有专门的国际委员会以“外交努力均告失败,双方冲突将导致人道主义灾难,所以军事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以及“未决授权的行动虽然不合法,但却是合理的”[14]等理由进行辩解,但显然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强制行动在程序上是非法的。随着有关国家参与地区冲突日趋频繁,仅仅从道义角度主张自己的合理性已经远远不能平息国际舆论的质疑,更不能改变自己未取得授权的行为的非法性质。况且,根据现行国际法,一国的合法政府有权通过武力手段消灭叛乱组织以恢复国内统一。因为该行为属于内战性质,并不受国际法有关在国际争端中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规定的限制。因此,由“干涉”到“保护”的措施转换,既能将原先“干涉的权利”变换名义后悄悄给予了那些“有权利履行保护”的国家,又可从合理性、合法性与正当性等多方面为自己的干涉行动进行辩解,从而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最终迫使安理会授权。那些热衷于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国家完全将“人道主义”绑架在其地缘政治与战略利益上了。他们所能够认真考虑的危机解决方案就围绕一个问题:如何逐渐增加压力,以驱使现政权“有序崩溃”。[15]美英法及其盟友一再声讨“阿萨德政权正在制造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坚称“阿萨德政权已经无法维持”,鼓吹“阿萨德下台将会标志着叙利亚的一个新开端。”[16]这充分说明西方所声称“保护的责任”,其根本目的并非尽快结束叙利亚境内的人道主义灾难,而是试图利用其道义制高点来干涉叙利亚内政,以便扶植一个亲西方的新政权。

 

(三)集体安全机制的缺陷

 

利比亚战争已经证明,即使联合国安理会在所通过的决议中重申尊重被干预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但这种承诺通常并不涉及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在目标和方法上的措辞模棱两可,缺乏可操作的规范。这就使得干预方可以在履行“保护的责任”的幌子下任意歪曲决议内容,实施符合自身需要的行动。例如,根据安理会1973号决议,保障利比亚平民及其聚居区免受军事威胁才是设立禁飞区和采取军事行动的唯一目的。但英美等国却肆意扩大原先既定的禁飞区范围,事实上充当了反对派的空中支援力量;空袭目标也完全超出了设立禁飞区所规定的对象,没有将平民与武装部队、民用目标与军事目标区分开来,结果造成众多平民伤亡。美国国会议员丹尼斯·库钦奇谴责说:“联合国安理会的议事程序正岌岌可危,因为安理会成员在授权一场军事行动时并没有充分了解所有的事实。安理会的正义性正受到北约的威胁,因为北约没有得到安理会1973号决议的指定授权而在越俎代庖。”[17]虽然利比亚的干预行动已经使“保护的责任”声名狼藉,但相似的一幕似乎又将在叙利亚上演。在英美及其盟国出台的多个决议草案中,“重申对叙利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和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看上去依旧那么神圣,“必须和平解决叙利亚当前危机”听上去似乎如此郑重。不过,相关决议草案不是在末尾保留了“考虑各种选择,包括按照《联合国宪章》第41条采取措施”[18]的条款,就是在表示明确采用非军事手段的制裁措施的同时还附加上“并在决议未得到遵守时,考虑进一步采取措施”[19]的内容。这就很容易理解如果当《联合国宪章》第41条对叙利亚采取的经济与外交制裁不能迫使其屈服时,英美等国必然会单方面将“考虑进一步采取措施”狭隘而生硬地解释为《联合国宪章》第42条所规定的“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从而以《联合国宪章》第7章为跳板,打开对叙利亚进行外部军事干预的通道。

 

四、“保护的责任”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出路

 

通常,2011年以北约为首的多国部队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被视为“保护的责任”的首次实践。然而,这种不顾一切地按照西方国家的方式,违背被干涉国传统和人民意愿,通过推翻一国现有合法政权以期实现某种政治目标的做法,只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造成更为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结束危机的最佳办法不是挑起对抗,而是应将国际社会所有负责任的成员汇聚到一起,在国际法基本准则的框架内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一)充分尊重叙利亚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要尊重一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在国际法中有两个特性,即外部独立与内部自主,由这两项特性所表现出来的国际法原则分别是“主权平等”与“不干涉原则”。[20]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构成了整个国际法律体系的基础,是国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本前提。根据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有关主权平等要素的规定,每一国均享有充分主权之固有权利并具有平等的国际人格,国家之领土完整及政治独立不得侵犯。作为国家主权原则所派生出的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不干涉内政是指国家在相互交往中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干涉他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内外事务,同时也指国际组织不得干涉属于成员国国内管辖的事项。《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7款规定:“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并且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但此项原则不妨碍第7章内执行办法之适用。”1981年12月联大通过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言》,详细规定了不干涉内政原则所包含的各项权利与义务,明确指出:“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均无权以任何方式或以任何理由干涉或干预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各国有义务避免利用和歪曲人权问题,以此作为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或在其他国家集团内部或彼此之间制造猜疑和混乱的手段。”真正善意履行“保护的责任”就应当努力创造和平谈判的条件并致力于推动民族和解,从而使冲突尽快结束,将仇恨和伤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一味对叙利亚进行威胁与制裁甚至动辄使用武力,试图在叙利亚领土驻扎由西方主导的外国占领军,或偏袒叙利亚各政治派别中任何一方的做法,不仅无法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更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

 

(二)完善联合国解决叙利亚危机的职能

 

从联军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来看,“最强的国家愿意给联合国多少权力,联合国才有多少权力。”[21]这就导致了联合国在以自己的名义履行“保护的责任”的过程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因此,要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叙利亚危机中的职能作用,一方面需要完善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实施“保护的责任”的决策程序。安理会是否在叙利亚问题上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应该看是否有助于缓和叙利亚的紧张局势,是否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是否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更应该看是否符合《联合国宪章》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22]因此,必须根据上述原则进一步协调和妥善处理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的内部分歧,尽可能地进行建设性磋商和沟通,努力消除各方争议和误解。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第7038次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也证明,安理会各成员国只要能够基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达成共识,暂时搁置无法调和的政治分歧,就能够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提供新的契机,就能够为其成员国今后在相关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应完善立法及维和机制,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基于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但宪章并无有关的概念及其具体实施规则, 也没有专门的国际法律文件加以规范。各成员国所遵循的原则、规则和操作方法,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不成文惯例,因而缺乏充分的国际法依据。由于法律依据的缺失,每次维和的具体行动不仅无章可循、无法保持统一的标准,还为某些怀有不轨企图的大国肆意妄为大开方便之门。[23]西方国家正试图以“保护的责任”为借口,通过安理会合法授权,武力推翻一国合法政权的利比亚模式复制到叙利亚问题上,并努力推动其成为新的“国际习惯法”。有人甚至声称,利比亚的实践已经证明“保护的责任”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共识。[24]根据这些情况,应通过一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书,对维和行动的概念、方法、目的作出明确规定;确立维和行动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当事各方的同意、中立、公正和不使用武力等;并就发挥作用的尺度及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25]

 

(三)建立平民安全区

 

从上个世纪的多次地区武装冲突的实践来看,建立安全区用以庇护平民被视为一种较为合适的策略。在叙利亚国内冲突各方短期难以实现停火的情况下,为了保护平民而暂时设立安全区域是最为现实的做法。特别是双方持续拉锯、反复争夺地区的居民所面临的战争苦难最为深重,设立安全区的必要性尤为突出。

 

安全区应当由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作出,根据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规定建立,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均应无条件遵守。安理会应向冲突各方明确阐明建立保护区的目的,并由各方协商同意后确定安全区的位置与面积。安全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必须由有关冲突各方对此类地区免受战火侵袭作出充分保证,包括书面和公开的声明与承诺;第二,该区域内应完全实现非军事化。冲突各方均不得利用安全区从事敌对活动,或在安全区内驻扎武装部队或部署军事设施;第三,安全区的治安应当由联合国授权的、经双方同意的国际维和部队接管,并对双方是否遵守有关协定进行监督,假如敌对方中有一方滥用保护区,那么违反协定的情况应通报有关各方,并在得到各方充分合作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第四,安全区的管理机构应由中立国家组成,也可暂时由联合国托管。待冲突各方政治谈判取得成功后再行移交管理权。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9

一直以来,警匪类或动作类的影视作品都被观众所追捧,并获得广泛的关注。追本溯源,这主要要归功于警匪类或是动作类影视作品独树一帜的叙事策略,和优秀的制作水平。近年来,我国的电影理论研究领域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对警匪类影片叙事成功原因的探索上。而《湄公河行动》优异的票房成绩则充分说明了它在商业模式和影像元素上的成功运作。基于此,将该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叙事学和视听语言方面的处理手段进行深入探究,则具有着重要意义。

一、叙事结构:紧凑而缜密的创新式布局

《湄公河行动》之所以能够获得极高的观众口碑和出色的票房表现,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对故事的叙事布局上的精妙处理。

在以往的一些警匪类题材影视作品中,导演和编剧为了营造宏大的叙事过程,或为了提高作品的丰富感,往往喜欢在故事结构上做到“面面俱到”:既要突出各个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又要将原本简洁清晰的故事内容刻意复杂化,以求营造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效果。甚至还要在故事的主线外加入很多儿女情长的桥段,试图让整个作品的情感看起来更加丰富。但这些刻意杂糅进去的元素却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仅不会让作品整体加分,反而会拖慢故事的节奏,让内容整体显得松散乏力[1]。“想把所有方面都表现到位,结果所有方面都表现不到位”,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电影理论认为,“案件进展”才是警匪题材的故事核心,一切其他元素都要围绕着这一核心线索进行展开;视听语言的运用、故事内容的走向、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影像元素的处理,都要以“案件进展”为矛盾冲突的中心。安德烈巴赞在其著作《电影是什么》(1962)中援引了波兰著名电影导演瓦依达的话:故事内容的起承转合,以及整个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都要紧紧围绕案件的发生、发展,到消解来展开[2]。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湄公河行动》在叙事布局上相比于传统的同类型影视作品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为未来华语商业警匪类电影叙事结构的构建提供了新的优秀范本。

在《湄公河行动》中,导演林超贤没有使用传统警匪类型影视作品的叙事思路,而是着重力度把叙事的重点放在了我国公安特警力量首次境外执法的过程上,完整叙述了以高刚(张涵予饰)和方新武(彭于晏饰)两位探员带领警队精英远赴缅、老、泰边境智取大毒枭糯康的惊险过程,并弱化案件前期侦查和案件之外的故事元素,使整个影片从头至尾都紧紧地以案件的解决进程为中心,故事进展层层相扣,从而让影片整体节奏十分紧凑,有张力。不断抛出的情节点让观众的情绪被时刻抓住,并跟随着影片节奏一同律动,创造出优质的观影体验。

二、叙事基础:艺术真实的背景还原

善用真实故事进行改编创作是导演林超贤的一大特点,在《湄公河行动》中的表现也可见一斑[3]。

2011年10月5日,“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的事件。此事件造成“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其中1人失踪。这就是影片《湄公河行动》的事件原型,时称“湄公河惨案”。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一经发生,举世哗然。而当被老、缅、泰三国的军方怀疑是中国商船走私时,更令所有国人难以置信。随后中、老、缅、泰四国警方共同成立了联合调查组,经过接近一年的昼夜调查,慢慢地使以糯康为首的贩毒集团浮出水面;经过缜密的布控和大量证据的搜集,2012年4月25日本案主犯糯康在老挝波桥省被抓获。至此,“湄公河惨案”才算告一段落,所有国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4]。

由于案件核心侦办过程的保密原因,以及出于对办案人员安全问题的考虑,“湄公河惨案”的具体侦办细节公众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案件发生和进展的大致时间点。但尽管如此,林超贤却以高超的故事编排能力和对情节的驾驭力,在既定的框架下,以搜集的案件资料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展开自己的想象,将故事情节合理有序地编写出来。从高刚得到情报马上动身前往老、缅、泰边境进行侦查,到和方新武联手带领突击队,突破层层阻碍最终生擒毒枭糯康,故事整体内容流畅、节奏紧凑;其中以高刚和方新武相互磨合、毒枭糯康和神秘接头人黑金交易、方新武寻找杀害自己女友的犯人并报当年之仇等多条线索并行的叙事模式,使得故事内容丰富又不喧宾夺主。这也体现出了导演林超t在叙事编排方面的优秀掌控能力。

此外,正因为《湄公河行动》是由于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而且事件原型又造成过轰动性的效应,并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因而对于本片的宣传效果与舆论营造起到了得天独厚的优异效果。这也是本片成功的又一要因。

三、人物设置:个性化的角色塑造

在影片中,无论是主角的个性塑造,比如高刚的果敢血性、方新武的洒脱干练,以及大反派糯康的阴险毒辣;抑或是影片配角的个性塑造,比如小毒枭占蓬的油滑奸诈,中国公安部长(陈宝国饰)的正气凛然,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不仅得益于演员的高超演技,同时更得益于导演林超贤对人物角色的理解。

在本片中,所有对于警察角色的塑造似乎都少了很多以往同类型影视剧中警察形象理应具备的高大全形象,而变得更加鲜活立体,更接地气。在本片中,警察的形象不再是以前那种固有思维中应当行为举止一板一眼、刚正不阿,抑或是完全不能掺杂任何私心杂念的形象。比如队长高刚和探员方新武两人在意见不合的时候会争吵;比如方新武重逢了数年前杀害自己女友的罪犯会动杀心,都是对以往同类型题材影视作品中警察既定形象的打破。导演林超贤让观众意识到,警察不是神、不是超人,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有着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在本片公映之前,林超贤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对于本片的理解,就是希望去还原电影角色在生活中的‘本来面貌’。这里说的‘本来面貌’不仅仅是指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更多是还原他们的内在思想,以及每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不同价值体系的认知。”林超贤的字里行间中,无不表现出他对于人物理解的细腻与缜密。同样,他也做到了他所说的对“本来面貌”的还原[5]。

四、叙事功能:“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构建

本片虽然从内在主题上看,是一部主旋律思维的影片,但它仍然能够获得广泛的观众好评,原因就在于影片对国家精神的弘扬。

得益于公安部对本片拍摄的支持,在《湄公河行动》中有很多对当下我国最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技手段的展示,也充分彰显了中国警察的果敢英武。本片的过程和结尾不仅内容上大快人心,在精神内核上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树立起了一个很好的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林超贤也通过本片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有信心同时更有能力维护我国的和领土完整,中国坚决做世界和平的守护者。

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国家间的经贸、交通、文化、理念的交流和互融愈发频繁,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各国间的信息交换和经贸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加强了各个国家间的联系。但与此同时,地区冲突和经贸矛盾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上,并且在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中不断深入,由于利益原而产生的国家间博弈仍然不在少数。如何在这样的复杂国际形势中起到消解矛盾、促进共同发展,就成了所有国家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让“湄公河惨案”的悲剧不再发生,不仅是中国的愿景,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愿望。

五、总结

在2000年以来,特别是在2010年到2016年这七年时间里,中国电影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发展。无论是在视听手段等技术方面的应用,或是对人文思想和理念构建的认识上,都有着显著的提升,整体上更为成熟。优秀的内容叙事与日俱增就是其显著特征,比如近年来上映的《叶问》作品系列、《美人鱼》、《烈日灼心》等票房表现优异的商业电影都是很好的范例。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创作者们更应当抓住机遇,“以技术带动画面,用内容架构作品”,兼顾视听语言与人文思想的融合。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促进国产商业电影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游w.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

[3]李宁.类型开拓、身体呈现与全球想象――评析电影《破风》[J].当代电影,2015(09).

[4]百度百科:“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定义[DB/OL].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10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一定要改变教学思想,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使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技巧。

此外,教师还应在文体思路方面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文章的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按照文章的表现形式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线索,从而使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准确地理解阅读材料。

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从文学角度来分,有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但从文章的写作方式上来看,一般都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记叙文中包括传记、故事、传奇和游记等。说明文中涉及了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医疗救护和饮食文化等主题。

高中教材中记叙文和说明文居多。根据阅读课文的体裁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记叙文 记叙文又可分为传记类和故事类。

(1)传记类。 传记类文章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十几篇。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年代或时间这一主线来理解文章。例如,在学习Book 2B Lesson 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与马丁·路德·金的工作和生活有关的年代,按照这个线索学生便能很快找到相关的事件,并可在年代后写出来。通过上述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帮助他们记忆文章中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减轻他们复述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年代和发生的事件复述课文),而且还能学到传记类文章的写作方法。

(2)故事类。 小说和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就能使他们很容易地抓住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学习Book 2A Lesson 46 Escape from the Zoo(1)时,教师可先在黑板上写出记叙文的六要素,根据以上要素让学生边阅读边填出有关的内容。

2. 说明文 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果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释或阐述的文章。把握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理解说明文的关键。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定义法、解释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说明文按照数字、解释和举例等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1)数字说明文。 用数字说明事物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和深刻的印象,让人读后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数字说明类文章时,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例如,讲授Book 2B Lesson 62 The Sea以及Salt Lakes of the World时,教师可以板书以下数字:

3.5% 3700 1800 25% 29℃

3.7%—3.9% 80 years 20℃ 60m

2010m 27% 395 m 25% 60mm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以上数字的含义;也可以先就这些数字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时找出答案。

(2)解释说明文。解释说明文着重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功用等。因此,教师应先向学生提出诸如“是什么”,“怎么样”,“做什么”等一类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而快速抓住文章的主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和寻找答案。这是一种主动性的阅读,它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11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Ⅱ中提到“城市化的过程”有四个阶段:起步阶段、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这个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尤其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这两个阶段是学生易混淆的,难以区分。对于这个内容的处理,我收集了学校所在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一些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时事材料,具体举例区分这两个阶段:郊区城市化应是一个城市自然扩张良性发展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由于人口的急剧扩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郊区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正如集宁区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范围和发展规模:①规划区范围:东至东环城路,南至京藏高速公路,西、北至二0八国道支线。②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规模达到50.7平方公里。包括三个分区,旧区27平方公里,新区18.3平方公里,生态园林区5.4平方公里。 ③人口规模:新、旧区城市总人口将达到50万人;④新区城市规划要做到50年不落后。这则材料足以体现郊区城市化。而逆城市化应强调城市内部环境的恶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的现象。运用这则时事材料辅助区分这两个概念,不仅使得理论知识和身边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使得课堂讲解更言之有物,说理性更强,而非照本宣科,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联系集宁区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理解郊区城市化的表现,以及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从这个课堂实操案例可看出,在讲解中用好时事材料,既可以将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而且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立足于实际分析问题的学习理念。教师的教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法,教师常以身边的实例分析问题,学生就会立足实际思考问题,我想如果学生能将这样的学习理念贯穿于高中地理的学习,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验证了时事热点与教学结合的有效性,增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自信心。

二、运用时事材料于高考复习,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高考试题可以说是指引高中教学的一盏明灯,对高考试题的深入分析可以明确高考的出题方式、能力考查方向、热门考点。教师对高考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才能将自己的认识穿插在教学实践当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考复习方法也要不断更新,按照高考总复习资料一章一节按部就班的复习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尤其对于尖子生的培养是很不恰当的。教师应该适时选取恰当的时事材料汇编成专题,以此展开复习。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设计专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设计专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复习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复习更上一个台阶。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出题方式越来越偏重于材料性试题,在客观题中尤为突出。既然材料比重增加,那么试想出题专家会通过哪些渠道来获取资料,我想时事热点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近年来的高考出题理念是考查我们身边的地理,和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时事热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感,能及时传达不同地理位置、国度的最新资讯和信息,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整理发现,有试题以时事热点为材料出题,如2010年课标版全国文综卷选择1~3题:天气系统和新疆异于常年的严重洪灾;2009年四川文综39题:交通区位选择和昆曼公路的建设;2013年全国文综选做42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等题目都是时事热点。这一方面说明了时事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也督促、引导我们在高考复习时,要学会把时事材料汇编成专题开展复习。

到目前为止,我已与同学们分享了10余个时事专题。例如:“日本东京申办2020年冬奥会成功”、“叙利亚生化武器问题”、“黑龙江省‘大豆之乡’连续八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广东、福建等地冰雹频发”、“南苏丹战乱”、“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宽生育政策的决定”、“雾霾”、“湿地保护”等内容,广集了自然与人文多方面信息,这样可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新意,也会更有效。

另外,高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很多高三教师都认为高考复习时间紧,世界地理内容多,复习无从下手。世界地理每个区域就是一个案例,模式是相同的,复习时照搬原有区域难免觉得有些乏味枯燥,但又必须复习巩固,这时我们可以选取时事材料设置情境,设计成综合题,这样既复习方式新颖,又可以使学生把复习中学到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各知识点的内容变为学以致用的能力,融会贯通,让复习更上一个层次。如针对“叙利亚问题”的时事材料可设置题目如下:当然叙利亚的生化武器问题和地理学科关系不大,但完全可以以这个区域为背景考查,侧重分析叙利亚的区域特征,不失为一个好的区域复习案例。

材料一:叙利亚位置重要,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靠近世界最大的几个石油储藏国沙特、伊朗、伊拉克,靠近大国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材料二:叙利亚及周边地区图和两地气候比较图。

材料三:叙利亚有三大地理分区,分别是西部沿海平原区、中部山区和东部沙漠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是阿拉伯世界的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耕地大都凭借灌溉,出产小麦、大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以及梨、李等水果。

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叙利亚的地理位置。

2.据图描述R河的水文特征。

3.试比较塔尔图斯和巴尔米拉两地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12

医患矛盾是中国整个医疗行业存在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除了医疗制度不健全之外,长期以来重技术而轻人文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其重要原因.当前医学人文关怀缺失,甚至突破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底线,成为最大的“社会之痛”:2014年,笫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显示,居民对门诊、住院服务满意率分别为76.5%和67.2%;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显示,2002年到2012年,全国医疗纠纷案件在10年间增长了10倍.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医院级别越高,发生的医疗纠纷就越多.报告指出,相比一二级基层医院而言,三级医院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比如:北京市法院2013年一审审结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涉及三级医院470家,占67.92%;二级医院177家,占25.58%;一级医院仅有19家,只占2.75%.专家分析,医疗纠纷集中在大医院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加之还没有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人们看病习惯往大医院跑.人满为患的大型公立医院,很容易成为人们情绪的“发泄口”.20世纪以后,医疗技术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医学变成了一些人牟取商业利益的手段.医师更加关注患者的躯体问题而忽视患者的情感,患者的痛苦被转化为化验单上的数值和各类影像图片[2].医患矛盾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医疗环境的稳定.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

2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及叙事医学的重要性

2.1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何谓“人文精神”,通俗的理解就是对人的关怀,即: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力[3].而医疗人文关怀是指尊重患者的生命、人格尊严,关注其生理与心理需求.归根结底,医学的本质是仁术,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就不再叫医疗,那就叫赤裸裸的交易,它不可能享有尊严.当前,我国对医学人文精神重视不够,仅有少数医学院及医疗团体重视叙事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叙事医学的关注面太窄,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对叙事医学的概念非常陌生.目前,叙事医学还没有走入高校,走进课堂.患者和医师之间需要一种较好的沟通方式,这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叙事医学.

2.2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及叙事医学思维模式建立的重要性

医学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医师在为患者治疗的时候不应忽略对患者感情及其心理的理解,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现代医学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医护人员优劣的评价不应再局限于业务水平,还应该包括对患者关爱程度等方面的评价.一名医务人员如果没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对患者没有关爱之心,那么他对患者和社会带来的问题是难以预估的.

3医学生叙事思维模式培养的探索

如何在医学生中进行叙事医学教学,使学生建立叙事医学的思维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和灵魂,它反映出人们对生命的一种态度,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学工作者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多传统美德,爱国家、爱家庭、爱故乡、讲孝敬、讲勤俭、讲以德服人、讲天下为公、讲克己复礼、讲温良恭俭让、讲仁义礼智信.医学院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革新旧的课程体系,在医学院开设与医学人文相关的课程,并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临床实践,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包括沟通能力[5]、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情绪管控能力等几方面的内容.

3.1在医学院校开设叙事教学

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牵头成立了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包括临床医师、医科大学的教师.课题组教师在大一、大二期间开设了叙事医学相关选修课,包括叙事医学基础理论、医患沟通技巧、性格色彩学、医学与文学欣赏等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叙事医学概念、知识,同时在大三、大四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尝试叙事医学具体应用的相关内容学习,在临床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对叙事医学概念认识.进入临床见习阶段后,课题组组织了附属医院一批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叙事医学中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案例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模拟病患,体验患者的疾病感受,分析患者的心理、体验患者痛苦的经历,进而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不断使学生的观察、倾听、诉说、沟通、决策等医学叙事能力得以提升,尝试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医师应该学会和人打交道,我们不能只会和疾病打交道.医师应该是“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却总是抚慰”,但我们有抚慰能力吗?这恰好是医学人文需要弥补的.在大五实习阶段,医学生将正式进入临床成为一名临床医师,我们建立了由3~5名实习医师组成的叙事医学学习小组.从接诊患者入院—住院治疗—患者出院这一完整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大学4年间掌握的叙事医学知识,与患者深入沟通、共情,陪伴患者与疾病抗争,书写平行病历,在这一完整的过程中深入体会叙事医学的意义与作用,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逐步建立叙事医学的思维模式,并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以沙龙的形式进行分享和讨论,学生和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昆明医科大学划拨了一定的研究经费,在课题组成员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大四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申报课题,成立了叙事医学研究小组,尝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叙事医学进行进一步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叙事医学的作用,使得医学生对叙事医学的理解进一步升华.

3.2以师生授受的鲜活临床实践培养人文素养

心内科叙事护理案例篇13

儿童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和认知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游戏如何与学科教学结合,成为儿童日常学习活动的一个部分?若计算机游戏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游戏围绕某个知识主体安排丰富的教学材料,形成民主和谐的环境,并给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习者在探究中明确方向,则游戏就渗透进了课程。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探讨了叙事中心的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其学习环境即游戏,以叙事为中心,以协商为方法,以认知为结果。

一 叙事中心的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环境

把叙事引入游戏,创设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环境。叙事既可以为真实的叙事,也可以为虚构的叙事[1]。叙事所包含的是一系列的事件,这种序列体现了对于事件的独特理解。序列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时间自然序列,而是经过重组和构建的序列,也包括空间序列,乃至主题序列的多重涵义[2]。叙事的序列充分体现了游戏设计者的构建意图,表现为游戏的情节及其推进。

基于游戏的学习环境通过开放(多结果)的叙事别编制的情节,恰当地激发学习动机,支持学习者参与,在情节推进和达到指导的目的之间力求细微的平衡。学习者积极参与叙事中心的问题解决活动,沉浸在吸引人的,专门编制的情境中,其中有可信的人物、吸引人的虚拟世界、情节丰富的故事。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教育革新研究所项目《水晶岛》为例,它以内容丰富的三维环境实现州教育部门规定的8年级微生物课程的学习,岛上有海滩、户外的野外实验室、地下洞穴和研究帐篷,学生扮演探究者角色,解读科学之迷。即研究团队的成员生病了,学生被安排发现神秘疾病和原因,厨师被指责为给研究组下毒,当学生解迷后,厨师清白了。在解迷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地在游戏环境中探究,并与其他的角色进行交互,同时形成问题,提出假设,且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学生可以选择和操作一些物品,可以记笔记,看板报,操作实验仪器,并且可以与不玩游戏的同学进行讨论来收集疾病来源的线索。在这个解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涉及五个课程问题,前两个问题是关于病原菌的,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学生通过与游戏中的病菌“专家”进行交互,通过看书和板报来收集信息。在第三个问题中,学生去比较和对比四种病菌的知识。在第四个问题中,引导学生去涉及一个基于探究的假设-验证-再验证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中,学生必须完成一个有关研究人员的疾病及病因的情况报告。一旦完成这个报告,且被基地的医护人员证实,则学生就完成了最终的有关治疗水晶岛研究人员疾病的一个大致的治疗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叙事中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多条调查线路的系统,这个系统对于激发一系列的积极参与的学习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微生物课程的知识就整合在故事当中,学生在与环境的交互、同伴的协商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获得认知的结果和情感的结果等。图1为《水晶岛》三维环境,图2为《水晶岛》游戏情节之一,图3《水晶岛》中的人物。

二 协商理论在基于游戏的学习环境中的应用

协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解决分歧与争端的有效手段。解决这种争议与冲突需要合作精神,协商理论是人本主义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它强调在游戏设计中要尊重、关怀学生的人格、情感等,强调协商和互动。游戏从本质上说是动态的,游戏设置必须不断地作出动态调整,针对具体变化作出决策。在叙事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协商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者与游戏情节的互动

随着情节的推进和学习者在游戏情节中作出的选择来产生协商的结果。由于协商的明确,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与环境的协商、自我进行的协商和调整,使学习目的、学习任务以及情感因素都能得到最优化处理。在此过程中,游戏者应能迅速分析新情境,与游戏中并不真正了解的对象交互,迅速和独立解决问题,在繁杂情况下有策略地思考,且有团队合作精神。

2 叙事情节与教学目标的平衡

在《水晶岛》游戏设计中包含双重计划,一方面是教学活动的计划,另一方面是叙事情节的计划。教学设计者按照探究学习的要求,通过提出问题、制定假设、收集数据、验证假设的方法制定游戏的教学策略,叙事设计者负责设计故事中的情节因素和情节序列,指引角色的行为和故事中的事件达到教育和叙事的目标[3]。但是,这两方面必须进行协商,使二者能够协调各自的活动,找到事件推动和达到教育目标的平衡,形成一个单一的发生在虚拟故事中事件流。最终,使学生可以通过在叙事情节中的操作达到教学目标。

3 叙事的目标、故事的状态和学生的状态之间的协调

叙事的目标就是游戏本身的目标,在《水晶岛》中就是解除谜团,提出治疗方案。在研究团队发生了人员中毒事件,厨师被怀疑投毒,在游戏情节中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利用游戏中的壁报和实验仪器等与环境协商,如检验食物并辨别故事情节中的症状,并通过与同伴协商、自我协商解决中毒事件中产生的分歧,例如图4的情境。最终发现餐厅中没有经过高温灭菌的牛奶感染了大肠杆菌引起研究人员中毒,澄清了厨师的冤屈。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学生则把报告反馈给研究团队的医护人员,讨论出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叙事的目标、故事的状态和学生的状态之间的协调。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微生物课程内容渗透的过程,也是学习者认知的过程。

三 认知负荷理论在基于游戏的学习环境中的应用

目前游戏一般来说其设计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却往往忽视了学习者有限的认知资源和过量信息加工的矛盾。所以,如何减轻学习者在游戏中的认知负荷,便成为游戏设计过程中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在长时记忆中存储信息。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图式根据信息元素的使用方式来组织信息,它提供知识组织和存储的机制,可以减少工作记忆负荷。《水晶岛》以内容丰富的图、文、声、像的形式引导学习者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认知的目标,按照认知负荷理论的原理,在课程内容与游戏情节的渗透处理上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

1 情节的设计问题

(1) 真实表现与简化处理

游戏情节越真实,细节就越多,内容就越复杂。相反,如果简化处理越多,情节就越远离真实,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就越少,所以力求游戏设计中达到真实表现与简化处理的平衡。

(2) 集中单一主题与综合多主题

如果游戏内容集中在特定的主题上,情节可以更细致,如果情节涉及综合的多个主题,就会损失许多主要的细节。所以要根据主题的重要性考虑情节的细致程度。[4]

(3) 情绪投入与智力推动

在《水晶岛》游戏中,学习者充当其中的角色,在情绪上投入越深,或是不断有奖励的刺激,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情境的可能性就越少。相反,游戏情节主要靠智力驱动,而缺乏情绪的激励,则游戏的动机作用就弱。

2 游戏中素材的处理

(1) 临近原则减负技术

包括空间临近和时间临近。在《水晶岛》中,把图片和文字说明放在同一页,其学习效果就比不在同一页好,将文字嵌入到图片中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遵循空间临近原则;同时呈现动画和解说要比相继呈现好,这遵循时间临近原则。

(2) 多通道减负技术

即把通过一条信息通道呈现的材料分离为通过两条信息通道同时呈现[5]。《水晶岛》游戏中以解说的方式呈现语言,即言语在听觉通道中被加工,图片在视觉通道中被加工,这样,视觉通道的加工要求被减少了。

(3) 形象原则减负技术

如图5,游戏情节中壁报、参考书等的使用,要比仅仅配有字幕的动画产生的教学效果好。

四 叙事中心的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的特点

在叙事中心的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中,学习者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自主探索,自己做种种设想并以游戏的形式实践设想,建构知识。叙事中心的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的特点总结如下。

1 叙事为组织方式

以问题来框定学习范围,以故事情节的形式整合各个知识点,使课程内容渗透在游戏的情节中,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游戏生硬地把教学内容穿插在游戏中的做法。叙事中心的计算机游戏引人入胜,使学习者通过游戏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对课程内容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的认识。

2 游戏情境为探究前提

叙事中心的计算机游戏通过多媒体手段构建一个惟妙惟肖的游戏情境,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引导学习者探究,并激发学习者思维,使其主动获取知识,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3 具体活动和反省抽象相结合

叙事中心的计算机游戏既要让学习者有具体实际的游戏探究活动,又要帮助学习者从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抽象出概念、定义、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规律。

4 一种社会化学习的过程

叙事中心的计算机游戏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游戏者扮演着他的角色在游戏社会中与人交往,游戏中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正是学习者在虚拟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社会化学习的过程。

《水晶岛》体现了上述特点,教学实验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水晶岛》的教学实验中,116名中学生参加了实验,把学生随机安排到三种条件下,一种为加强叙事的,即在水晶岛游戏中增强故事情节;一种为叙事的,即在水晶岛游戏中故事情节相对前一种较弱的;一种为控制的,即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幻灯片的形式传递与水晶岛游戏中涉及的相同的课程内容。在微生物科学内容的学习上,通过前测和后测得到图6的结果。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前两种不同程度地安排了课程内容的水晶岛叙事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都有收获,但是没有在传统条件下的收获多。从图6上还可以看出故事情节增强组的收获没有叙事情节较弱组的收获多。在实验中还得到了在干预下学生自我报告的兴趣柱状图,如图7。在图中可以看出控制组的兴趣没有前两组叙事中心的学习环境下的兴趣强。

综上,学生在叙事中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兴趣、参与度、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的动机很强,而且学生确实也学到了相应的科学知识。在随后的实验中,使用了全新改版的《水晶岛》游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超越了传统的幻灯片教学。

五 叙事中心的游戏的设计步骤

创设基于游戏的探究学习环境实质上就是叙事中心的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一个渗透了课程内容的引人入胜的游戏设计,需要经过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 课程内容的细化

在游戏设计之前,必须把游戏中学习者真正要学到的知识细化,理清知识的难易程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需要绘制出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知识结构图。这样才能为知识在游戏中的渗透打下基础。

2 故事情节的设计

在课程内容理清之后,如何设计出既促进学科学习又能激发学习者兴趣,使学习者愿意玩的游戏,故事情节的设计也尤为重要。既需要设计出像拍电影似的剧本的文字的东西,又需要绘制出故事情节关系图,保证情节的推进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兼顾情节发展的合理性,提高游戏的真实性,引人入胜。

3 游戏环境实现

在完成课程内容细化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后,进入技术实现阶段,主要是场景和动作的设计,如图8所示。在设计的过程中,用到游戏场景制作工具,如Hammer Level Editor,此外,游戏的动作设计需要采用编程的方式,如采用SDK C++ Source Code等进行开发。

4 设计修正

为了实现在游戏环境中学习者有效的、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对游戏的试用研究后,需要对以上三个步骤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例如,在游戏试用中,可以通过对学习者的操作轨迹进行聚类分析(操作轨迹描述每个学生在游戏环境中如何操控和调动界面元素,通过摄像记录,然后整理得到)以及累积学习者在游戏中行动的数量、完成的情节点的数量和完成时间等来推断影响到学习者的信念、目标、计划和策略使用的各种因素,为进一步修正课程内容的细化、故事情节的设计以及游戏环境的实现等环节提供修改依据。

综上所述,叙事中心的游戏的设计将课程内容以故事情节的形式有机地纳入到游戏当中,使学习者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解决一个故事中的问题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并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设计过程中课程与故事如何有机结合,是游戏设计成败的关键。更进一步的是在游戏过程中,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调整故事情节。因此,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创建叙事中心的问题解决情境是一个发展趋向,使游戏更真实,更引人入胜,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7:84.

[2]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 29(1):34-35.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