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实用13篇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3]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于《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的,《关于印发军工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科工安密〔2012〕269号)精神,全面推动了全国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2.目的和意义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发展强大,必须要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管在哪个工程哪个层面都是适用的,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的安全生产措施保护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调动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企业管理人员只有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单位的一套安全管理体系,专人负责,责任到位,层层把关。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企业领导要充分发挥一把手工作职能,引导和监督企业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奖惩分明,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涵盖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员工,使安全意识充斥整个企业,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管理高质量。

3.现状

目前各级企业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市场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立了相关组织,明确了建设目标,并将目标逐层进行了分解,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工作缺乏连续性,推进力度不大。同时,受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投资来源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标准化水平呈现明显差异,水平参差不齐。

4.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许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还做不到主动建设,且各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建设进展尚不平衡,不同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化建设领域中仍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

4.1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里,很多管理人员,尤其是非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始终认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与自己的工作没太大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殊不知安全生产是整个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安全哪来的发展,正是由于企业很多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不重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即使企业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但由于考核方法太过笼统,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4.2企业安全意识不端正、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在目前经济状况下,企业往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少企业的劳动大军主要以农民工和临时工或下岗工为主,他们在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自身防护意识不强,对隐藏的安全事故隐患认识不足,专业的安全知识和事故防范及事故处理应急技能不够,相关的管理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又相对淡薄,管理方法简单且效率低下,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4.3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单位的核心,需要企业的每一个部门共同参与进来,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每个人都要重视起来,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而现在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只停留在企业管理部门,而部门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投入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精力不够,导致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也缺乏监管,这样就使得下面的基层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安全生产意识仍然十分淡泊。

4.4缺乏外部支持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有着优秀的施工技术人员和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但却缺乏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相关理论不熟悉,不能将安全生产的标准、规范与自己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企业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就有所欠缺,外部技术指导和理论匮乏。

5.措施与建议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面对的企业数量庞大、工作任务繁重,应当政府牵头推动、企业的自觉创建、机构的切实帮扶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和落实。

5.1加强领导和健全组织

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在企业项目初始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使全体参建人员树立安全意识,主动参与安全工作。

5.2及时总结、经验反馈、举一反三、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要通过达标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企业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体检”,也排查出了诸多隐患及问题,企业要对已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反馈,并举一反三,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改进,着实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5.3做好培训及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及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一位员工很好地掌握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容,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主动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觉履行安全职责和义务,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行不流于形式。同时需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5.4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不可急功近利

在标准化建设中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短、中、长期规划或者方案,按照易完成的、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和需要技改完成的分门别类,遵循从易到难原则逐项完成,切不可急功近利,搞一蹴而就。

6.结束语

标准化建设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保障;因此,建筑工程企业要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向着更高更好的水平发展。

作者:黄昶旭 唐超 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2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包括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建筑施工项目是指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工程项目)。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在我省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活动的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专业承包单位。

第三条 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具体考评工作由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考评主体)实施。

省级考评主体负责全省特级、一级(含专业承包一级)、中央在陕建筑施工企业和所监管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市级考评主体负责本辖区二级(含专业承包二级)建筑施工企业和所监管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县级考评主体负责本辖区三级(含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下建筑施工企业和所监管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第四条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鼓励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第六条 各级建筑业协会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的宣传、教育及相关培训工作。

第二章 工程项目考评

第七条 考评主体对本辖区已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并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

第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以工程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标准化自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

第九条 工程项目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负总责,由总包、专业承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自评机构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项目首次开展自评的时间为办理监督手续当月起。

第十条 工程项目自评机构每月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xx)开展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项目自评材料须留档备查;在对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分时,属于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应注明该单位名称。建设、监理单位对项目自评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发现自评工作不认真或安全隐患未消除的,责令其整改或重新自评。

第十一条 工程项目因特殊情况中止施工时,总承包单位应向工程项目考评主体出具经驻工地监理机构及建设单位签署的中止考评报告,报告中应说明中止原因;复工前,总承包单位向工程项目考评主体出具复工报告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自查的相关资料。

第十二条 工程项目考评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项目考评主体应当在实施日常安全监督时同步开展工程项目考评工作,并抽查项目阶段性自评情况,指导监督工程项目自评工作。

第十三条 工程项目完工后办理竣工验收前,由建筑施工企业向工程项目考评主体提交《陕西省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申请表》(附件1)及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材料。主要包括:

(一)项目建设、监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名录及变更文件资料;

(二)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月自评表;

(三)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月自评汇总表;

(四)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季度评价汇总表;

(五)工程项目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情况;

(六)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因安全生产受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奖惩情况(包括通报表扬、表彰奖励、限期整改、停工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等);

(七)工程项目考评主体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工程项目考评主体收到建筑施工企业提交的考评资料后,以工程项目自评为基础,结合监督检查情况,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定,在10个工作日内向建筑施工企业下发《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告知书》。项目考评结果告知书中应包括项目建设、监理、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等单位及其项目主要负责人信息。项目自评资料不符合要求,或与实际状况不符的,项目考评主体书面说明理由并退回资料。

第十五条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的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综合得分在80分(含)以上的为优良, 70分(含)以上80分(不含)以下的为合格,70分(不含)以下的为不合格。

第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工程项目,优先评定为优良。

(一)获得全国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省级文明工地或者工程所在地安全文明施工观摩工地的;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受到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奖励的;

(三)在施工安全技术和标准化研发方面获得专利或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的。

第十七条 工程项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为不合格:

(一)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不再统计行政处罚次数);

(二)因存在安全隐患在一年内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考评主体2次及以上限期整改、停工整改、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的;

(三)月自评资料不健全、不连续或企业未对项目标准化工作进行季度检查评分的;

(四)办理竣工验收前建筑施工企业未提交工程项目自评及申请材料或项目自评材料弄虚作假的。

第三章 企业考评

第十八条 考评主体应当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且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

第十九条 建筑施工企业(含外省进陕企业)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机构,依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xx)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向考评主体报备,自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第二十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时,应提前90日向考评主体提交《陕西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申请表》(附表2)及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材料。主要包括: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周期自评表;

(二)近三年内企业承建项目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汇总表;

(三)因安全生产受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奖惩情况(包括通报表扬、表彰、奖励、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等);

(四)承建项目发生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情况;

(五)考评主体规定的其它材料。

由省级考评主体考评的企业,应提前90天向省建筑业协会安全分会提交有关资料,省建筑业协会安全分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查,将符合要求的资料移交省级考评主体进行考评。

第二十一条 企业考评在企业自评的基础上进行。考评主体收到建筑施工企业提交的材料后,经查验符合要求的,以企业自评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评报告、企业承建项目考评结果,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20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发放《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告知书》。

第二十二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或复核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 汇总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为优良, 70分(含)以上80分(不含)以下为合格,70分(不含)以下为不合格。

第二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在考评周期内(三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并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优先评为优良:

1.竣工项目考评优良率达到10%以上的;

2.在建工程全部实行关键岗位实名制管理的;

3.省级文明工地数量达到已考评项目总数量10%以上;或者获得全国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2个及以上、或者获得省级文明工地观摩工地1个及以上的;

4.获得省级以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表彰奖励的;

5.在施工安全技术和标准化研发方面获得专利或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的。

第二十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为不合格:

(一)未按规定开展企业自评工作或自评结果低于70分的;

(二)企业近三年所承建的项目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不再统计行政处罚次数);

(三)企业近三年已竣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不合格率超过5%的。

第四章 奖励和惩戒

第二十五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情况记入安全生产信用档案。

第二十六条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在企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时,重新复核其安全生产条件,对整改后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为整改后合格,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予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不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责令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总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30日内重新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对重新考核合格的,核发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对重新考核不合格或逾期未考的,不予核发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

第二十八条 经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合格或优良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考评主体撤销原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直接评定为不合格,并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罚。

(一)提交的材料弄虚作假的;

(二)漏报、谎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的;

(三)考评过程中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五章 考评管理

第二十九条 外省进陕建筑施工企业和外省进陕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考评结果,由省级考评主体汇总,省厅每年12月转送至企业注册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考评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制度、流程,加强考评管理。各级考评主体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辖区考评工作,并将其单位、姓名、电话报省考评主体备案。

第三十一条 各级考评主体在对辖区企业进行考评时,可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的该企业在外市(区)及外省项目考评情况、结合该企业在辖区的实际,做出考评结果;

各市(区)将辖区项目考评结果统计后,于次月前5个工作日向省考评主体报送。对企业考评结果原则上每季度报送1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月中旬在陕西建设网公布各市(区)上报和外省转送的项目考评结果以及企业考评结果。

第三十二条 对于工程项目或施工企业因受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不良行为被评定为不合格的,或因获得通报表扬、表彰、奖励等业绩被评定为优良的,均以各级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为准。

第三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周期自评工作不足半年的,可以不向考评主体提交该年度周期自评表,但应提供本细则第二十条第一款之外的其他材料;半年以上的,按一个年周期计起。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自20xx年5月22日起施行,至20xx年5月21日自行废止,有效期五年。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3

2、主要任务。切实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制度、企业领导带班制度、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考勤制度,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形成以施工企业自我约束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强化执法检查,“一岗双责”、目标考核、“打非治非”等监管职责,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安全监管方式,实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查处督办公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3、工作目标。把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继续降低百亿元死亡率,所有建筑工地达到质量安全标准化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2015年,我市百亿元建筑业产值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面推进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全部达标,其中,优良率达到80%以上。

二、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4、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领导责任。在重要时段、敏感时期和极端气候条件下,施工企业要实行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企业负责人每个月至少要带队一次到所属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记录归档。实行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关键岗位上岗打卡制度,在重要工程、重点时段、关键环节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确保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在岗到位,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对未能执行带班和打卡制度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和记有关个人不良行为记录。凡因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职安全员等不在现场发生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5、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每年至少对本企业所有员工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强化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和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凡发现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无证上岗的上述人员,将作为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处理。逐步推行农民工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平安卡”制度。

6、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建质〔2005〕232号),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有关规定,2012年年底前,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合格率”要达到100%;特级、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85%以上,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70%以上;三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15年底,特级、一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100%,二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85%;三级企业施工现场的“优良率”要达到70%。

市城乡建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奖惩措施。对取得国家AAA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以及省、市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称号的建筑施工企业,将在招投标中予以适当加分。同时积极引导建设单位优先选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先进企业。对未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控。在下一年度仍不达标的要给予行政处罚。

7、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类企业要建立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信息监控平台的推行和使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做到可知可控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城乡建委将把建立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作为评价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之一,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挂钩。

8、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足额投入和使用。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均要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作为不可竞争费用单列,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并与施工许可证的发放挂钩;探索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发挥保险制度对建筑安全生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降低企业事故风险。

9、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人数;建筑施工总承包特、一级企业要设立安全总监并行使企业副职职权。企业要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要覆盖到企业的所有项目,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建立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长效机制。实行项目专职安全员委派制度,项目专职安全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费用均由施工企业直接支付,到2013年年底前,一律与项目部脱钩。要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10、制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要以文件形式或在承包合同中赋予施工现场班组长(施工队长)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工、撤人命令的直接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依法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筑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要与建设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保持有效衔接。项目部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发生事故时,结合事故的实际情况和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防止事故的扩大。

11、规范建设、勘察、设计和工程监理等单位行为。建设单位要依法履行工程项目安全责任,不得压缩合理工期、降低合理造价,保证安全投入,及时足额支付安全生产费用,向工地派驻工地代表,并依法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承担建筑施工安全责任。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文件要准确真实,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作业时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设计单位要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施工安全重点部位、环节;采取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或特殊结构的建筑工程,要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要严格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职责。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认真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一律下达暂停施工令,督促施工单位全面整改,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三、实施更加有力的监督管理

12、建立和强化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深入排查治理建筑安全生产隐患,建立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明确隐患治理责任。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责令停工整改,并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挂牌督办,监督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认真整改,隐患消除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复工。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对应该挂牌没有挂牌督办的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或不执行主管部门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不认真进行隐患整改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主管部门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13、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体系。以防范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高大模板、脚手架、深基坑、施工升降机等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建立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公告和应急预案制度。全面强制推行“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一,与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挂钩。2011年年底前,所有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总承包类施工企业建成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平台;2015年年底前,全市基本实现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数字化、信息化监控体系。结合信息监控系统建设,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普遍使用认可的的程序软件进行规范化编制。

14、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属地化管理和境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监督指导。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当地建筑施工企业(含外地进淮)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管理,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组织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与信用诚信体系挂钩,与招投标和安全许可挂钩。

15、严格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进一步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管等各方主体责任,严格施工许可证发放和安全报监手续。严厉打击建设工程项目不办理施工许可、安全监督等法定建设手续即擅自开工,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和转包工程,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施工活动等建筑施工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城乡结合部、村镇等建筑安全监管薄弱区域的工程项目的重点监管。对于未办理安全报监的施工项目,依法给予停工等相应处罚,并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16、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社会监督办法,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建筑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要及时予以媒体曝光。对群众举报的建筑安全生产违法违规问题,要及时查清并督促整改。

17、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机构和队伍建设。要进一步落实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个季度、分管负责人每个月至少到施工现场检查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并做好检查记录。对打击建筑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不力和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的有关部门,将通报批评;对辖区内群众举报、日常检查、上级督办发现的非法、违法建筑工程项目,未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查处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18、严格落实建筑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坚决执行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建筑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市城乡建委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目标和事故控制指标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对考核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19、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要把建筑施工企业或承建项目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一项重要审核指标进行指标进行审查,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建筑企业技术装备和安全管理水平,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擅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要依法责令停业、停工整改,拒不执行整改的,依法清出本地建筑市场。

20、加强村镇限额以上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县(区)城乡建设管理部门要主动和当地乡、镇政府协调,切实解决村镇建设和农民建房安全监管缺位的问题。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切实加强对限额以上(投资30万元以上,或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村镇建设工程、农民建房的安全监督管理。整合监管资源,实行分类监管,督促村镇建设限额以上建筑工程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建设手续,切实加强村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开展对农民建房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安全技术指导和服务。

21、严格执行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等规定,对因建筑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含农民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按照上一年度本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赔,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足额发放。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如何面对挑战,适应新常态,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当前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1.经济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端建设模式的引入,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提出了新课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为了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BT、EPC、BOT、EPC+BOT等一批趋向一体化高端建设的模式陆续得到实施,特别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PPP)帷幕已经徐徐拉开并正在实施推进,为建筑施工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新的建设模式下,施工模式也由过去单一施工向设计、采购、施工到竣工交付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管理转变。同时,也对新模式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出了新课题。(2)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效能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减缓倒逼建筑施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胆拓展业务领域,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兼并重组等方式推进转型升级,实施集约化和多元化发展将成为一种常态。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势必发生不同企业安全文化的融合,也势必发生一系列资源的整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也势必面临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如何保持安全生产工作的连续稳定性、管理体系如何融合、管理方式如何创新、管理能力如何提升等工作效能问题提出了新要求。(3)国际建设市场的拓展,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从我国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亚太自贸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紧锣密鼓进行,给建筑施工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国外工程承包,扩展对外业务,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建筑施工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机会增加,境外工程项目也会越来越多。由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海外工程安全管理经验不足,对国外的宗教习俗、人文环境不熟悉,加上境外有些地方的社会动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等很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威胁着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都对建筑施工企业在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新挑战。

2.经济新常态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对策

(1)大力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施工企业安全工作基础薄弱,现场安全管理粗放,隐患丛生,事故频发,这与安全发展理念以及工程建设的安全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要改变目前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必须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覆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要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通过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完善安全长效机制,使各施工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设备设施标准化、人员行为标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水平。(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随着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拓展产业领域愈来愈宽,发展覆盖面愈来愈广,由此带来企业监管的对象数量比较多,监管覆盖面比较广的问题,特别是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建工程项目多,在建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建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仅仅靠安全检查、统计报表纸质报送等传统的方式,要确保对企业所有监管对象进行有效安全监控,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将安全纳入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企业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集中安全监控势在必行。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应用计算机建模、视频监控等现代的各种技术手段,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通过信息集约化,管控数据化,后台管理和监管对象的安全联动,动态监控,实现安全管理零距离,推动企业由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信息管理模式转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3)建立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设工程规模、类型、特点不同,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作业条件迥异,尤其是随着建筑施工企业参建的国内外项目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随时可能出现安全失控状况。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机制,制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加强企业与社会的相互联动,构建“体系完整、机制完善、反应迅速、处置得力”的应急救援体系,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施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防范突发事件并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主动作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突发应对机制,探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新路子,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对企业发展的保障作用,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勇.中央建筑施工企业设置安全总监的思考[J].建筑安全,2015(06):49-5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5

建筑行业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安全事故频发的领域。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球建筑施工量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仅201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就达9.6万亿元,从业人员达4100多万人,约占全国工业总从业人数的三分之一。

一、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背景与推进情况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筑业的不断进步,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法规、标准系统化更加健全,建筑业的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从多年的建筑安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建筑业体量大、范围广,高空、交叉作业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且流动性大,施工场地管理状况良莠不齐,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依然较高。以2013年为例,我国共发生建筑安全生产事故85起,其中死亡320人(事故类别统计见图1)。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手段,在我国正大力开展,各地区结合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标准化落实成果,积累了一定标准化建设经验,极大地改善了工地面貌,有效地减低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在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等方面展现出较大的优势。全面深入推进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对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果的同时,也应清晰地认识到,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和外延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法规、规范的系统衔接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二是监督管理主体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各地监督部门日常监管工作中更加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实体工作的管控,对于标准化工作的关注度不够。三是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缺乏有效引导和激励机制,对监管主体和施工单位的开展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缺乏系统配套的激励机制,各方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不足。四是技术保障不足,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科技创新支撑缺乏,未能协同利用好现有资源。五是施工单位落实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力度不够,未形成长效机制。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和进度方面高度关注,但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方面不够重视,无制度化的落实举措,加之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实体经济乏力,原材料、用工成本大幅度上涨,施工企业经营困难,施工单位压缩成本,减少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能力受到制约[1]。六是舆论宣传方面,全社会尚未形成推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浓厚氛围,各方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有效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

三、相关建议与对策

根据自身对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学习、认识和理解,针对目前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谈几点不成熟的对策和建议,供读者指正。

(一)深化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和外延,优化标准化的顶层设计

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和外延,强化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研究,包括通过细化研究相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落实,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人、机、料、法、环、测处于良好状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夯实标准化的实施基础。第二要继续优化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系统衔接配套,加强行业间的协调沟通,使建筑行业的标准化与其他行业良性互动。同时强化建筑行业内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衔接配套,确保法规、规范层次清晰,配套完善,执行有力。第三要继续健全完善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及有关规定为核心的考评体系,科学评定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强化监督管理,将推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

化融入日常监管工作各地要重视和加强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改变以往各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中更加重视建筑安全生产实体工作的管控,忽视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动,各地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可以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出台相应的落实方案、措施,将推动建筑安全标准化融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利用监督检查现场反馈,召开月度、季度监管例会,文明工地检查以及约谈等形式,全力推动,将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逐步引向深入。

(三)完善推进标准化奖惩机制,提高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3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建办质[2013]11号),《意见》明确了考评目的、考评主体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办法,有序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2]。应继续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奖惩机制,对于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全面深入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并推广经验,对于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的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和工地可授予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示范工程”、“示范工地”等称号或予以其他形式的加分奖励(图2),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对于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力的地区可予以通报批评,对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和工程项目可予以通报批评、信用扣分等,并在新闻媒体或相关网络平台上进行曝光。通过完善奖惩机制,进一步推动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改革创新,增添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动力与活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也是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推进的着力点,按照参与各方职能特点,全面开展创新。一是建筑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开展制度和服务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大胆进行创新,成果逐步推广,使监督管理更加有效,服务引导更加精准,标准化工作更加深入。二是施工企业和项目部要发挥主体作业,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上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开展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创新及实用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满足标准化要求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可重复利用的设备装置,做到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兼顾环保、经济性和美观。三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甚至个人积极参与创新。建筑安全相关的高校、院所在建筑安全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施工企业有现实需求,做好供需对接,协同创新,必将产生一大批符合施工现场需要的先进实用的优秀创新成果,而个体或团队参与也是创新一种有效补充(图3)。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创新更有动力与活力。四是积极吸收国外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和经验做法,洋为中用。目前欧美国家的行业协会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企业每年向行业协会缴纳一定的会费,会费除日常管理外,其他费用则可用于建筑业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

(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督促施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图2某建筑施工工地使用工具化围挡也是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发生,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从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提高人员素质、改善作业环境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协同发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逐步健全完善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机制[3]。

(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使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入人心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持续深入推进,核心在人,关键在落实,各地宜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监督检查、评比、观摩等活动,扎实开展、全面深入落实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使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入人心,努力提升建筑安全生产在全社会的知晓度,形成政府推进引导、企业参与落实、群众知晓支持、舆论正面宣传的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全面深入推广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提升建筑行业安全保障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现状的简要概述,分析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此抛砖引玉,供各位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刘新革.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6):54.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6

我们要深入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安全质量标准化。众所周知,所谓的标准化是指,“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合理组织生产的需要,在产品质量、品种规格、零件部件通用等方面规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工作质量标准化,首先想到的大多可能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于安全质量标准化一般是比较陌生,客观地讲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以往质量标准化的继承和拓展,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04年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初次被正式提出后,同建筑业一样,目前其它行业也在试行,处于摸索阶段。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目的,是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打造本质安全的安全生产境界,从而大幅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属“预防为主”的思想范畴。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赋予了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丰富的内涵。也就是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不良工作环境、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通过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活动、施工人员作业行为以及施工现场防护设施设备,使之标准化、规范化,以保障建筑施工活动中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在建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安全和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也就是制定一套全面覆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生产的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安全作业和安全防护标准,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证这些标准和安全管理、作业标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被正确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从其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将安全生产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从事后被动管理向事前的主动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要改变目前施工现场不良工作环境,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需要我们逐步去改进和提高,所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在当前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和意义。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至关重要。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从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内涵可以看出,“标准化”是关键,标准化是持续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魂”,是贯穿安全管理工作的“主线”,也是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只有在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才能真正实现长期、有序、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全面提高和发展。

从其内涵来看,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物的标准化”,即施工现场实物安全的标准化。包括建筑施工现场各项安仝设施、设备,以及辅助于建筑施工的各类生活、办公设施的产品标准和使用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各类安全防护用具。主要包括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手套、防滑鞋、三紧工作服等。

(2)各类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志牌、现场围挡、消防设施等。

(3)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及施工机具。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外用电梯、汽车吊、电动吊篮、打夯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割机等。

(4)各类办公、生活设施。如办公室、食堂、临时宿舍、厕所、洗浴间、娱乐室等临时设施。

物的标准化,主要应当体现在:一是设计生产制造要标准化,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确保安全性能;二是采购标准化,安全防护用具是涉及生命安全的产品,不能混为一般商品交易,应当建立一套交易规则,预防不合格的产品流入施工现场,造成防而不护,酿成惨剧;三是配备设置要标准化,该配什么就配什么,该配多少就配多少,应当怎么设置就怎么设置,一切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去做;四是使用要标准化,要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使用、佩戴不同的品种、规格,要按照要领要求正确使用。

目前对于临时设施、防护设施的标准化工作,许多地区的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在此方面都加大了投入,进行了积极认真的探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青岛市对临时宿舍的搭建制定了标准化图册(见图1),上海市对安全防护用具实施标准化,工具化、北京市对施工现场用的配电箱防护棚(见图2)、建筑物出入口防护等都了标准做法。归纳起来主要是,通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对施工现场各种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各种防护栅、安全通道、防护栏杆、防护门等绘制出标准图,编辑成标准图集供施工现场参考使用。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标准化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内在价值,即科学的非经验的、现代的非传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材料、结构、环保、卫生等因素,以及人体几何、生理特性,对一些可预见的不利因素采取了可靠措施进行主动预防,而非事后亡羊补牢,被动处理;不但充分考虑了使用,安全功能,也适当考虑了美化、观赏功能。

2“人的标准化”,即施工现场从业人员行为的标准化,包括施工现场各工种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等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及安全操作规程等。

归根到底,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被管理者。其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成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从业资格条件。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取得了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证书;三是新上岗的人员是否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2)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及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各自安全管理的职责,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理企业的人员等对安全合同协议、技术交底、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等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监理企业的人员等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查和签字手续等。

(3)普通工、电工、焊工、架子工等各工种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按照有关标准规范或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作业。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爆破安全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

(4)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作业时,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强令施工人员冒险救援等行为。

3“管理的标准化”,即建筑业各层面安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它是目前建筑业安全管理亟需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环节。

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安全管理内容:

(1)行业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层面。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等各项管理要求,对建筑业各项管理活动设置有利于安全管理的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考核要点。如对建筑业企业、施工现场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考核;在招投标管理中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审核标准:还有对施工企业及其三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许可实施动态考核,对监理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实施安全管理能力的动态考核等。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建筑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考核,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拒之建筑行业门外。

(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层面。即施工企业要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有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并落到实处;对于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要予以进一步明确,实行奖罚分明的考核政策;要建立独立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数量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等。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层面。即工程项目要按照有关规定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像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土方施工及模板支撑系统等容易出现群死群伤等重大生产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控。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制定并认真落实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专家论证制度,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靠性;要认真履行审查、论证和审批手续;要合理规划、周密安排、确保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足额投入安全费用,确保安全生产资金专款专用;认真落实安全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4)班组安全管理层面。班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安全管理要以施工作业为核心,认真检查本班组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的配备情况,落实安全技术交底的有关要求,对施工现场某一工序的重大危险源的识别等,要认真按照有关标准规程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施工。

三、安全质量标准化与文明工地的关系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7

设施工是重要的保障,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程质量,促进建筑施工

的管理以及对加快施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建筑工人的经

验进行探讨,提供了更多的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经验。从中

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建筑

行业本身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建

筑场地的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最大限

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施工中提倡文明

安全生产能够大大提高施工企业的形象,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因

此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需要根据建设人员的管理经验进

行深入研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提倡安全文明施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

要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建筑施工的

质量保障。从中可以看出:安全文明施工它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并且体现着施工企业的形象。在建筑施工单位只有在安

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这种生产理念

保全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以及避免了人们的财产安全免受影响。在促进

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降低了建筑安全事故

的发生,减少了在施工中的建筑成本,从中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济

利润。因此在建筑企业中提倡安全文明施工,解决好社会关注的问题、

树立建筑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十分重要,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中安全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

1、根据目标管理,落实具体的措施

在施工中,首先要明确施工中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事项,明确规

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项标准,在各个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层层落

实具体的施工方案,明确安全目标的具体内容,做到责任分明,提高

施工的效率,促进安全文明生产的有效实施。

2、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实行责任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促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

行,这就需要领导要提高重视的程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在建筑中施

工企业的领导需要将安全文明生产的具体事项列入企业管理条例中,

并且针对有关管理责任人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最终实行经济收入与

安全文明施工相连接,减少在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

的过程中需要施工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提高文明施工的意识,在领导

的正确带领下,让施工人员了解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从人民群

众的财产利益出发,提高施工质量,在加强安全施工思想重视中,全

面落实安全施工的具体要求,明确在管理中的责任制度,并且将每一

个具体的项目与施工合同严格规定,施工企业需要从长远的效应来出

发,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形象,做到层层管理目标明确,具体的落实

到责任人,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随时检查,有效落实安全文明生产。

促进安全文明施工的长效管理机制的最终形成。

3、紧抓安全教育,严格规定施工的标准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具体的落实,

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实施中利用法律作为保障,让施工工作人员认真

学习各项标准,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明确施工标准的规范要求,

根据我国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现状进行入手,提高对安全文明施

工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在施

工中制定规范性文件,使得具体的建筑项目在法律的规范下,严格按

照标准进行。在规定中,施工企业需要在开工前到建筑安全管理部门

办理相关的手续,并且需要对安全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监督员提出具体

施工中的全过程管理方案。在施工中要做到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做好

验收工作,并且在施工完全竣工后,所有的资料审查合格完成,需要

对施工现场中残留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保证机械设备及时的撤离,

按照标准将整个施工过程合格验收,最终办理竣工手续,保证整个施

工过程有章可循,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4、提高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

在建筑施工中,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对建筑企业安全文明施工

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文明

的标准来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这就需要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进行完整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实施,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前,要需要组织

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学习和考察,并且需要进行具体的培训活

动,在施工人员取得了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安全责任书之后,才能上岗,

并且要严格的规范考核的标准。在进行培训之后需要不断的学习安全

生产的相关内容,施工企业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

得安全管理人员的技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将安全管理队伍中的施工人

员的具体素质全面提高,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需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使

施工人员意识到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安全生产的

科学理念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具体的施工中,

需要做到“五抓紧”的安全教育,严抓工期任务,抓紧安全教育,抓

紧思想、抓紧施工收尾、抓紧安全文明生产。将施工人员的意识作为

重要的部分,这些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步伐,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并且

提供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施工企业发展中,树立了良好的企

业形象,培养了一支强大的施工队伍。

三、总结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因此这就需要在管

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明确相关责任人的具体责任,将具体的责任落

实到安全文明生产中,并且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的法律以及建筑

施工的标准进行实施,为促进整个安全文明施工过程加快了速度。通

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树立了良好的建筑

施工形象,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提不断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

意识以及相关的技能,为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推动了我国安全文明施

工的顺利进行,并且加快了建筑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明,刘仁辉.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经验的点滴[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

[2]杨怀瑞,魏云超.强化措施冲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困境[J].

建材发展导向,2011(07).

[3]杨振国,王晓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新技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8

前言:对建筑施工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出现频率,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对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理解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是指:对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存在的不良工作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事故隐患,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完善,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活动、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及各类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使之标准化与规范化,从而保障施工活动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建筑物与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安全和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

2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内容主要有: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员工作业标准化、生 产条件的标准化与作业环境的标准化等。企业应该具有健全的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个生产的环节与相关岗位的生产工作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程的规定,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强化风险的管理与风险的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的管理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改进。

2.1安全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建筑企业各个层面安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是目前建筑行业亟需完善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1.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施工企业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的相关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等。

2.1.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工程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大型设备安装、土方施工以及模板支撑系统等易出现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的部分进行工程的严格监控。

2.1.3班组安全管理层面标准化。

班组虽然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小单位,但同时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班组的安全管理要以施工作业为核心,认真检查本班组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置的配备情况,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落实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要求,对施工现场的某一工序存在的重大危险进行识别,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组织施工。

2.2物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对施工现场实物的安全标准化,主要有各项安全设施设备,及辅助于建筑施工的各类生活办公设施的产品标准化和使用标准化。

2.2.1安全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防护手套以及三紧工作服等。

2.2.2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警示标志牌、消防设施、现场围挡等。

2.2.3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机具。包括:施工外用电梯、塔式起重机、打夯机、电动吊篮、钢筋切割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

2.2.4办公生活设施。包括:办公室、食堂、洗浴间、厕所、临时宿舍以及娱乐室等设施。

2.2.5临时用电设置。包括:TN-S系统的形成、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设施、电缆的埋地及悬挂、重复接地的设置等。

2.3人的标准化管理

是指现场施工人员行为的标准化,包括:各个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作业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安全操作流程等。说到底,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被管理者。其行为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是安全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2.3.1从业资格条件方面。第一: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以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并取得了安全生产考核的合格证书;第二: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取得了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证书;第三:是否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2.3.2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的相关人员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各自安全管理的职责。

2.3.3各个工种的施工作业人员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或者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3.4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时,是否按有关规定正确佩戴与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强令施工工人员冒险作业等行为。

3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有关建筑安全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相对比较落后,

尚未出台一部完整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法律法规,仅仅是靠企业部门与地方上的一些指导性意见来推进标准化工作,在力度上远远达不到要求,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面还尚需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确立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地位以及一些具体的责任与措施。

3.2科技的支撑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就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低、施工工艺粗放、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其主要的操作过程都依赖于手工操作与经验做法,机械化程度不高,产品的精准度与美观要求不高。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精神与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的新颖、结构的复杂,以往经验做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由此带来的问题与矛盾也更为突出。

3.3管理模式落后,生产组织方式粗放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企业对项目部的管理简化为纯粹的承包关系,工程项目进行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现象尤为突出,而且由于项目承包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抢工期,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投入,对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能省则省,班组的管理也是一包了之,使企业与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班组。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做大规模以及提高业务的承接能力,通过兼并重组来提升企业的规模和资质,但是本身的基础能力却难以满足相应的资质标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有弱化的趋势。

3.4建筑结构的类型体系多样化与复杂化

建筑物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具有综合性、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目前,一些建筑造型奇特、结构体系新颖的作品屡见不鲜,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以及安全质量要求高的工程不断增多,这就给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压力。此外,施工企业针对一个大型项目往往需要专门研究和采购符合该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然而新工艺与新设备往往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样就非常不利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开展。

3.5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低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约有3900万农民工,其中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与技能水平都普遍偏低,没有经历过系统性的培训,能持证上岗的人员很少,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现象特别普遍。目前,我国政府仅仅建立了对施工企业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对一线工人的准入门槛没有设置,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技能进行强制性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

3.6建筑行业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招投标模式并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过分压低中标价格,致使施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推动下,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费用与安全管理费用,或者购买价格低廉或者质量低劣的替代品,造成施工现场很难按规范标准实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而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就是,政府在政策并未形成诚信体系建设,对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很难进行取证调查,对安全标准化十分不利。

4推进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有利对策

4.1转变政府监督管理职能

虽然法律法规上规定施工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目前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主要是以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施工现场的工程实体进行安全检查,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扮演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与现场监理的角色,像“保姆”一样代替企业做本应由“企业负责”的工作。这种模式,扭曲了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使相关部门特别是一线监督机构没有精力回顾总结工作经验,更谈不上研究与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也使得工程安全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只是停留于表面。

4.2构筑由科技支撑的平台

4.2.1推进信息技术应用

4.2.1.1建立部级、省(市)级与企业级、项目级的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立计算机系统,并相互联网,形成多级全面的信息传递网络管理系统。构建配套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与安全应急系统等相应的软件系统,提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之间安全信息传递、加工及处理速度,使建筑安全生产信息得到有效的保存与利用。

4.2.1.2打造以人、机、料、法、环为核心的建筑安全物联网立体监控系统平台。

4.2.1.3推进安全软件的普及与应用。

4.2.2加强安全生产科研与技术的开发

4.2.2.1鼓励施工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科研院校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以及人才教育培训方面的优势,构筑高级人才的培养通道,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4.2.2.2营造重视技术工作、技术创新与技术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

4.2.3对不适用的技术、工艺、产品、材料予以淘汰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定期《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及时修订有关的标准与定额,组织修编相应的标准图集与计算机软件,对该类技术和相关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

4.3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与专款专用

从思想上重视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得以专款专用。

4.3.1工程招标时实行安全费用单列

要求建设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明确规定安全费用,并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就施工与监理单位人员的合理配置提出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文明施工费用预付、支付计划、使用要求或者调整方式等条款加以明确。对文明施工费用未作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合同工期在一年以内的,建设单位预付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50%;合同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含一年),预付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不得低于该项费用总额的30%,剩余的费用要按施工进度予以支付。

4.3.2建立安全费用的第三方监管制度

安全费用应建立独立于建设方、施工方与监理方以外的第三方监管制度,在独立开展安全生产评价的基础上,由第三方确保安全防护与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款专用。

4.4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文化宣传。

4.4.1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对施工人员的基础教育,现阶段的培训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死板硬套、应付了事,非常的枯燥乏味,有时还会施工人员起到逆反心理。只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例如:动漫教育、情亲教育、安全互动、安全演讲、安全小品等等,让施工人员接受、易懂,认识到安全生产对社会、企业、家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关,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4.4.2安全文化宣传。

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安全文化贯彻执行能带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从上到下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活动,加大安全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让人员身处其中,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安全生产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保证作业安全,安全事故才能离我们而去。

总之,要做好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要从很多的方面予以进行着手,对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各个环节都要予以重视,只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安全保证管理的实现,才能有效的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促进整个建筑施工行业大环境的优化以及整个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建质[2005]232号);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9

一、充分认识开展施工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安全标准化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其主要是对“人、机、物”的管理。就东莞而言,其主要内容展开后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安全防护等八项内容。开展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一)有利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可以从基础管理工作入手,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为从业人员提供安全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增强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进而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有利于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可以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并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规范的安全生产行为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有利于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它可以引导和促进企业在加强基础管理、基层建设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大安全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加大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力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四)有利于提高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专业水平。开展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不仅仅需要施工行为的主体施工企业的大力参与,政府监管部门同样也要参与其中,使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有助于安全管理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事后查处向强化监管转变,从而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特点及难点

(一)特点:一是其是十分复杂的作业工程;二是其难以全面控制的的施工环境;三是复杂的承包关系;四是复杂的施工队伍;五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安全。

(二)难点:一是因为施工企业资质、资金、人才储备、领导层等资源的不一样,造成不同的施工企业对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一个企业领导的高度往往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深度,因为安全管理是企业这列火车的火车头,因此领导的重视是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二是项目特点不一样。不管每个项目会有多少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地点、条件等或多或少存在不同之处,因此每个项目都是唯一的。所以施工安全标准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视项目特点而有所变化。三是从业人员差别较大。每个人都是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由于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技能水平等各有差异,因此在施工安全标准化对人的管理中,问题显得不尽而同,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制度的同时,如何“以人为本”,灵活有效地变通,合人人都积极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中,是不得不面临的又一困难。

三、着力推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0年东莞市住建局《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实施办法》,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工作要求,并于2011年1月1日起作为地方性规范正式实施。目前就本人所在东城区而言,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整体工作已经起步,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为指导施工企业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市住建局还印制了《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图集》,下发到各企业和镇街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执法人员依据标准,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工地签发执法文书,并作扣分处理;相反对达到要求的则予以加分奖励,从而积极鼓励企业认真贯彻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暮就能实现的,今后如何有效地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将会是重中之重。所以,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必须强化好以下几点:

(一)强化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领导要高度重视。政府监管部门与工程建设参建单位都要站在对生命负责的绝对高度上,从源头重视安全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制度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强化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要提高思想认识。要广泛宣传发动,重点解决好决策层的认识问题、管理层监督执行问题、员工的参与和支持问题,激发全体人员参加安全标准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筑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三是要坚持齐抓共管。政府监管部门与工程建设参建单位以及政府其他部门要为有力推动工作的发展共建平台、齐抓共管、协调配合。

(二)认真研究落实安全标准化规程。企业要自觉掌握建筑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相关标准规范并熟练运,以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完善施工现场对“人、机、物”等在内的安全生产过程的每个步骤、每个节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使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在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从而达到消除隐患、消灭事故的目的。

(三)完善安全教育标准化管理。教育,不言而喻,其所指的对象就是人。而人是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安全生产,教育先行。安全教育既是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前期工程,也是打施工安全保卫战的排头兵,所以总包单位要对分包单位、项目单位要对各施工队、用工单位要对全体工人进行安全标准化教育及法治教育。如在施工人员进场三级安全教育中,项目部可通过组织工人观看视频或安全生产教育宣传片,以最直观、最通俗易懂、最有实际效果的方式,让工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警醒工人违规作业、冒险生产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工人平安卡教育等渠道,定期组织工人学习安全生产知识,让安全生产意识真真正正地记在工人们的心中。当安全教育成为一种制度后,那么标准化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有了标准之后,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建设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要不断完善队伍建设,明确安全监管职责,优化执法队伍装备,提高执法队伍专业素质。政府监管部门要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企业和项目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情况,特别是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安全生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的,要立即责令责任单位停工整改,并做进一步处理。如此,使政府的监管成为施工安全标准化实施的有力保障。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10

一、建筑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在市场环境中的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相关的企业单位对于安全工作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安全的标准化管理也就顺势而起,迅速发展。后续我国相关的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其法律法规的颁布,通过法律条例来约束建筑企业的生产活动,并建立一些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建筑刚也安全生产的监管体系等措施来加强国家对建筑安全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针对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建筑行业,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整治工作,让整体的安全形式不断好转,趋于稳定。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还是有很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各个城市的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许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眼前的短时间利益,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很多的安全问题进行忽视,加上生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经常会有一些伤亡事故发生。

二、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国家制定了许多有关建筑企业和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企业根据自身经验也有属于各公司内部的安全规章,在具体的项目上公司也有各自的安全部门,都拥有自己特制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作业操作流程等。因此,这些安全标准如国家、行业、企业、项目施工规定等标准,组成了一个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体系。实现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一体化,不断的完善和更新相应阶段的标准化规定,促使建筑安全管理规范化。建筑施工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作业过程,其中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沟通、配合与协作。管理者需要沟通多方面的运作,如起重、焊接、脚手架工程、运输、钢筋、木工、混凝土浇筑等。需要对各项工作都进行分析、检查,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以便施工管理者按照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管理,从而降低现场操作失误的风险。建筑项目的施工依靠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而通常这两者经常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会对项目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制定安全保护措施时,需要将季节变换和社会因素先预设在内,以适应这些变化。由于建筑项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针对各阶段、各方面的内容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特别是在人员,物品,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对施工人员,需要满足操作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规范。对施工现场的工具,如机械、材料、设备以及辅助建筑施工的生活和办公设施(安全防护网和临时宿舍)都要安全标准,符合施工规范。对于建筑管理的各阶段、各层次的安全管理行为,从领导,经理到部门部长,监管者、执行工程师,以及各个工种施工队负责人都需要满足安全管理行为标准。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都很长,不同的类型的工作间的流动频繁,造成大量的人员变更。必须对项目的新成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培训,而这个过程是长期、连续的,应该从项目初始阶段贯彻至项目完全终止。

三、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树立建筑安全化管理的管理理念

建筑安全化管理指的就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制定的各级安全生产规程及法规,并且以这些安全规章制度为基础,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其自身的项目特点,然后制定出项目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标准,然后通过的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其工作中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管理方案转换成文字的形式,制成文件,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一套具有标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也可以借助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借鉴建筑安全管理措施中的标准化管理思路,来将自身项目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更加规范化。构建一个大家都了解清楚,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有益于项目的工作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强其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对项目的进度、费用以及质量的控制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说,其质量的好坏与否在于其对项目目标的控制以及项目进度和费用的使用情况。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其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还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安全管理也成为决定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标准化又是制度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对建筑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也标准化,形成一个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案。在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其施工项目会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包括施工人员、场地、材料、O计等,而各个部门的繁杂关系也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四、结束语

当前,我们国家的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但阻碍着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还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与安全,这就需要人们能够做出科学的解决方法,保障建筑的安全的施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所以要想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于管理,各部门间就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11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业也不例外,可以说,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建筑业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

安全科学技术对安全的定义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和死亡,或者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从这个定义看来,安全不应仅仅是一个目标,更应该是一个努力的过程。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全行业给予充分认识,在完善建筑市场环境,建立良好安全文化,改善安全绩效方面做出努力,才能为建筑业安全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1,2]。本文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从行业的角度和施工企业自身两个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保障我国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借鉴。

2 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及国内现状

建筑施工多数是露天作业,受环境、气候的影响较大;建筑施工队伍是一个多工种组成的队伍,人员多、工种繁杂,再加上施工队伍分几处同时作业,管理不大方便,所以安全生产难度大。因此施工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建筑产品的多样性和施工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技术错失的全面;(2)建筑施工的季节性和人员的流动性,决定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季节工、临时工和劳务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安全教育和培训任务重,工作量大;(3)建筑安全技术涉及面广,包括高处作业、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加工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专业的安全技术;(4)施工的流动性与施工设施、防护设施的临时性,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临时思想,忽视这些设施的质量,使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以致爆发事故。

(5)建筑施工行监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是高处坠落、起重伤害、触电、坍塌和物体打击。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重点。

我国的建筑工人有38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状况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危险的行业。而且,在建筑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从工作环境看,一般的流水施工使得班组需要经常更换工作环境;从组织结构看,通常总公司与项目所在地分离,公司的安全措施并不能在项目中得到充分的落实,而分包体制的存在更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从管理方式看,建筑施工中的管理主要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管理,只要结果而不求过程,容易导致对安全管理的忽视;从从业人员看,大多数工人来自农村,受到的教育培训少,安全意识较差。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建筑业不能像传统的生产行业一样,仅仅依靠安全管理制度和劳动条件的改善来持续提高安全水平,建筑业的安全绩效与“人”的因素和“组织”的关系也很密切。

3 主要解决对策

考虑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我们认为,要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当从行业的角度和施工企业自身两个角度出发,杜绝风险事故的发生。

3.1整顿建筑业市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

目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是建筑市场秩序的混乱,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完善市场秩序。

(1)应该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不合理低价中标和业主的恶性压标行为,加大整顿建筑市场秩序的力度;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低于成本价竞争行为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价格法》、《反不正常竞争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行业的信用体系,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的管理,打击层层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建筑企业有一个最低利润空间。

(2)为了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在已经出台《安全生产法》的基础上应及早制订符合建筑业实际情况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为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在法制的轨道上发展创造条件。

(3)为了确保安全技术措施费在施工过程得以真正落实和正确使用,根据建筑业市场和建筑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安金技术措施费的落实和使用,例如:①明确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发包时应当将安全技术措施费单列,不参与施工投标竞价,并在施工承包合网中明确措施费的有关内容,从源头上保证该项费用的落实有据可依。②规定措施费应当包括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所需的各项费用,措施费的具体内容及其在各类建设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③明确施工企应当将措施费全额用于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不得挪作他用。④明确违反该规定的处罚措施。

(4)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要在制定和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国标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适应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需要,制定和颁发建筑施工安全专业标准。各地区、各企业根据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企业的细化实施标准,从而完成建筑施工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形成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5)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与贯彻执行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结合,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施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与改善现场作业条件和农民工生活环境相结合,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命的关系。

(6)赏罚分明。对施工企业和从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奖惩机制,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在投标、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照等方面给予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3.2 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

(1)做好培训工作。重点是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素养,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一线作业人员拦负着安全生产的首要职责,他们迫切需要对安全操作技能有个安全的掌握。因此,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制度化,要级别化。一线作业人员培调教育合格后,要发放安全生产作业证,实现持证上岗。

(2)责任落实问题。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落实下去,同时做好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生产形势较差的地区,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虚心学习,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安全生产形势较好的地区,要总结经验,保持成果。

(3)相应的奖罚机制。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员工对制度的自觉遵守也取决于企业公正、合理的奖罚机制。企业要通过相信人、理解人、尊重人、岗位对、责任明确、权利保障、奖励得当等措施激发员工的自觉性搞好安全生产。

(4)相关制度闻题。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因此,建设主管部、施工企业等要不断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

(5)专项治理问题。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怒。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因此企业可以对这类事故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预防。

(6)经费问题。搞好建筑安全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建设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的对工程造价计价进行准确预算,单独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款专用。目前正在推行的施工企业缴纳蜜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做法,也是很值得借鉴的,确实能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7)监督问题。加强监督机制可以对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安全监督要真正落到实处。还要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责任意识。监督人员要铁肩担道义,不仅是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标准及规范,还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具备必须的职业道德。

4 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12

3、杜绝使用国家有关部门指定淘汰的吊车。

4、死亡事故结案率达到100%。

5、建筑工程事故百亿元产值死亡率控制在7人以内,减少一般事故,遏制三级以上重大事故发生,杜绝特大伤亡事故。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条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工作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对于依法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为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条例》精神,建委决定于上半年分期举办《条例》学习培训班,并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学习贯彻《条例》工作计划,企业内部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特别是建筑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要针对实际,开展好全员学习活动,重点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教育。

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是2004年安全生产检查的一个重点。各企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要在责任制的落实上下大力气,不断探索,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落实办法,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

三、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和处罚力度

2004年继续落实辽宁省建设系统“十五”期间安全达标方案,广泛开展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和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同时转变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过程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状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从以告知性检查为主,转变为以随机抽查及巡查为主。全年开展不间断的抽查和巡查,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2004年在锦州市建筑管理信息网上建立企业安全状况、不良记录和事故报送、处罚信息系统,凡出现重大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一律在网上予以公开曝光。并在全市实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把安全生产条件评价结果作为企业资质年检、晋升资质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将依法予以从重处罚,直至清出建筑市场。

四、加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和办法

拟于2004年制定《锦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办法》、《房屋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工程安全施工备案制度》、《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制度》和《建筑工程事故报告制度》。加大对工程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版权所有

做好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组织建筑和工程监理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工作;组织《条例》和建设部制定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的培训工作;指导企业开展全员安全生产培训和新工人及工人转岗工作培训;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同时,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

六、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多发事故和突出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篇13

一、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概述

(一)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的概念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审评会议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安全文化”一词。“安全文化”一出现,就引起了有关人士的广泛重视和兴趣。人们认识到,安全技术的发展、完善,设施的可靠性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还不够,还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而且新建立起来的体制必须是高级的、科学的,还必须要有一整套安全法令、法规、规章制度,并且使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得到有效的不打折扣的执行那就是“安全文化”。

(二)建筑施工安全文化的特性

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安全作业行为。它既包括操作者,也包括决策层和管理层。既要求员工严格地执行良好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具有高度的警觉性、实际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准确无误的判断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以此正确地履行个人所承担的安全职责。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手段,它能使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对建筑安全密切关注。它强调人的因素在保证施工安全生产上的主导作用,并以此促进外界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建筑企业乃至行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准。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行为准则的总和。结合安全生产的实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内容和精神文化内容,而且还包括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只有把这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构建起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安全标志、建筑设施、技术装备、施工作业环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行为等的建设。

1.安全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是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带有强制性的义务和保障员工一定权利的规定,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作为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要素,使工人从事施工生产活动能安全顺利地进行。

2.安全标志。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标志是以安全标志性的物化形态来显示本企业的安全文化特征。如企业的安全徽章、袖标、安全信号、安全标语牌、警句、安全橱窗、安全板报、安全标志性建筑等。在许多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都有一整套的企业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明显而形象地概括企业安全文化的独特色彩,令人留下该企业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刻印象。

3.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是指企业员工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办公、休息和生活的场所。包括机关办公楼、俱乐部、建筑工地“五小”设施、施工作业场地、防寒保温及防暑、防雨设施等。以改善员工施工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行为。如施工中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作业活动,企业内部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目标的安全公共关系活动,对事故的处理采取“四不放过”处理原则等等。这些行为都是企业安全哲学、安全价值观念、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实施和直接体现,也是这些精神性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根本。它隐藏在物质文化建设的背后,却直接表现为精神活动,直接具有文化的特征,它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大致包括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精神和安全目标等。

1.企业安全哲学。企业安全哲学是企业安全人格化的基础,是企业安全形成独特风格的源泉,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遗传密码,是企业员工进行总体安全信息选择的综合方法。在安全生产处于严峻的形势下,企业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企业安全哲学。要创造具有本企业特色和风格的安全哲学,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以及对安全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2.企业安全精神。企业安全精神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企业安全的灵魂。企业安全精神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为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激励、统帅企业员工的意志,使得企业员工在企业安全精神的指导下自觉地为实现企业安全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3.企业安全目标。它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目的和标准。企业安全目标是一个多元体系,制定企业安全目标时,应高于企业目前的安全水平,还应考虑安全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遵照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企业安全目标的最优化,以激励员工实现安全目标的信心和毅力。

(三)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高低、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2.培养和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的素质。①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工文化程度低,不能阅读安全教育教材与有关的安全规定或阅读能力差,对安全教育的实际收效有显著影响,故应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教育和经常性教育。②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包括班前安全活动,日常安全生产总结活动、伤亡事故分析活动、安全生产的“取经送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认识,扩大安全生产知识和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经验。③对职工安全生产素质的状况定期进行调查分析活动,并针对调查结果采取有效的提高措施分步骤地进行。④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施工现场是人-机-物系统交叉作业的动态过程。工人安全生产既是保证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保护其他作业工人的安全。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工人安全生产监督能力,从而提高其安全生产素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