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实用13篇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1

(二)计算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计算机是人设计的一项工具,所以,其中必然加入成人的思想以及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其中的一些认识带有主观性,例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潜在的影响。另外,计算机中有暴力、色情的视频和游戏,幼儿在操作或观看过程中被逼真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听觉效果深深吸引,久而久之,他们对暴力和色情的敏感度逐渐降低,将暴力视为与吃饭、睡觉一样普遍的事情,慢慢变得对他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幼儿易受暗示,易模仿,他们也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再现那些暴力事件,产生攻击。近年来,幼儿犯罪率的提高同媒体暴力、色情不无关系。支持者则认为计算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同伴互相教导、帮助的现象十分明显,通过与同伴间的交往使幼儿学会乐于助人,学会与他人沟通。有专家称:通过计算机,幼儿可以进入新的经验领域。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一种联系儿童与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交流的工作,幼儿可以与全世界的同伴交流。

二、正确认识计算机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现在去辩论“到底幼儿该用还是不该用计算机”意义不大,因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逆的。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有效地运用计算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对计算机的运用要做到扬长避短。计算机本身是一个客观的事物,它只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工具,所以,是否会对幼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关键在于使用的方法及软件的运用。这对成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或者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去创设适宜幼儿运用计算机的环境,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及具有教育意义的软件。

三、对幼儿合理运用计算机的建议

(一)对家长的建议

首先注意计算机的摆放,尽量放在成人可以看到的地方,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幼儿在做些什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桌椅尽量适合幼儿的身体特点。也要注意在计算机上安装一些拦截暴力、色情的软件,使幼儿在健康的网络状态下使用计算机。家长要与幼儿一起制定使用计算机的规则。例如,每日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这样既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给幼儿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同时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尽量少沉迷于计算机,要注意多抽空陪伴幼儿,以防止幼儿独自长时间与计算机为伴,注意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2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3

多媒体计算机对幼儿园的教学起着许多积极的作用,他能全面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言语能力、数理能力、动作能力、音乐能力。

1 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作用

1.1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计算机能展示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信息,能根据教学需要暂停、快进、倒退等。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媒体计算机能设计出来形象可爱、声音动听、图像鲜艳、情节动人的教学故事、动画、游戏等。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出发,从图、文、声、像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使幼儿不再呆板、教条的学习知识。它能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幼儿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获得知识,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例如:幼儿园开设的多媒体计算机的教育教学课程,教师根据课件安排课程,幼儿上课时,教师把多媒体打开找到今天所教授的课程,多媒体计算机会把这节课所教授的知识,从导入到主题到练习,一步步通过动画、游戏的方式展示给幼儿,教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倾听者,幼儿学习此类课程时,注意力十分集中,他会集中精神倾听多媒体计算机讲述新授知识,然后自己动手操作多媒体计算机设计的游戏,通过操作游戏完成知识的学习。

1.2丰富教学过程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界面交互功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意的让画面和声音暂停、快进、倒退等,这种方便的播放功能能使教师更好的控制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讲述,幼儿被动听的课堂模式。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与多媒体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相取长补短。

1.3多媒体计算机促进家园共育

通过建立QQ群等交互系统,可以使幼儿园与家庭更好的进行合作交流。每个班级的教师和幼儿家长创建一个QQ号,由教师管理一个QQ群,每天家长通过QQ群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每一位家长都想多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何,但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较短,家长们想通过这一时间段和教师进行沟通是不现实的,因为一位教师要同时面对众多家长,教师不能把每一位幼儿的信息全部准确的告诉家长,这样教师可以把幼儿一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通过视频、图片、交谈的形式在群内共享,这样家长可以更多的了解幼儿及幼儿园的信息;

教师还可以定期在QQ群上与孩子成长、学习有关的话题,让家长朋友们共同参与进来,达到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教育的目的。

2 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2.1根据教学特点选择教学媒体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五大领域的课程,每个领域都有自己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与内容选择自己的多媒体,不能单纯的为了上多媒体课而全部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海豚时,可以先让幼儿观看一段海豚的录像,让幼儿在头脑中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然后可以请幼儿参观、抚摸海豚的标本、模型等。最后让幼儿自己动手画海豚。这节教育活动,不能只单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那样只能从视觉、听觉上进行学习,不能生动的了解海豚的其他信息。

2.2根据教学形式选择教学媒体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可以选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讲故事,听音乐等,根据多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有选择的使用多媒体。例如:在讲故事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幼儿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创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幼儿表示不同的音高,让幼儿们自由的结合,然后让多媒体计算机对这些随意组合出来的音节进行编程,最后让幼儿听一听他们自己创编的小乐曲。

3 研究的结果

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符合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要求,它符合幼儿自身生长发育的特点,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引起幼儿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地’行动起来,同时能满足幼儿天生的好奇心。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游戏结束时出现的鼓励词,如:太棒了l小天才!等,能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能提高传统教学的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用演示的方法来进行教学,那样会费时费力,现在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只要轻轻的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生动的课堂演示环节,大大缩短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在幼儿园中,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是非常受幼儿、教师及家长的欢迎。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教育科技的产物,它遵循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并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使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4

一. 引言

幼儿师范教育所针对的对象是未来要从事幼儿教育的学生,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所以对于幼儿师范教育,人们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商业销售,亦或是生活和工作,人们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而且,在教育活动中,计算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从学生成绩录入到课堂教学,计算机的运用都随处可见。但是在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到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来加深学生对于如何将幼儿教育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解。事实上,部分教师使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法,利用的教具也只是图片,录音等。所以,本文将针对幼儿师范教师和如何指导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利用计算机来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广大幼儿师范教师参考。

二.幼儿师范教育的特点

1、学生普遍年龄偏低

幼儿师范教育针对的是刚刚走出初级中学的孩子,年龄大约在15至17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但是他们的抗压能力尚未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不能完全采取机械式灌输的方法来讲解教学方法。相反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加入一些歌曲,舞蹈等等,来引导学生自己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应如此。

2、学生以女生为主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是适合于女性的职业,所以幼儿师范教育所针对的学生也主要以女生为主。而大多数女生对于音乐、美术和舞蹈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加入这些元素,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提早适应内容丰富,气氛活跃的课堂。这样学生在毕业以后走入课堂,也能以同样的方法去感染更多的孩子。

3、对学生要求较高

幼儿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有所不同,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方面需要教师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在课后照顾好学生的生活起居。所以幼儿师范也针对这一要求设置了相关的课程来培训学生,是学生能够尽早掌握照顾孩子和与家长沟通方面的技巧。

三. 计算机运用于教学的必要性

1、多功能

计算机集合了影音播放,文字输入等多项功能于一身,这一优势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它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内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计算机的影音播放功能使得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重复播放学生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的部分;计算机能够帮助教师和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更新颖的网络资源,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2、灵活性

计算机的各项功能能够满足教师对于呈现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要求,从而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对于故事的呈现,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以往教学常规,不再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而是制作动画,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去体会。这样学生对于故事的感受自然会更加深刻。这些对于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3、与电子信息技术接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因特网上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学生也能够从教师更加丰富和新颖的教学内容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可以也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将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获得想要的学习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早学会高效地使用计算机,接触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铺垫。

四. 将计算机与幼儿师范教育相结合的策略

1、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丰富授课内容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歌曲和舞蹈的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这些教学活动倘若有了计算机作为辅助,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幼儿师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示范如何使用计算机来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吸引年龄偏小的学生,也能够使这些未来的幼儿教师亲身体验使用计算机的内容丰富的课堂。

2、充分利用影音文件培养多才多艺的幼儿教师

由于幼儿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师的讲授,所以教师常常需要利用音乐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经常会将教学内容变成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那些对于学生来说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会提高教学效率,还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对幼儿师范教育提出了一个要求,即:要将声乐和舞蹈加入教学内容。此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辅助课堂上的舞蹈教学。因为只有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幼儿教师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

3、鼓励学生操作电脑,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利用电脑来操控课堂教学内容以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来操作电脑,使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近年来,已经有部分幼儿园开始设置电教室,开设计算机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幼儿师范教育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学生应当在学习阶段就适应使用计算机来辅助课堂教学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学生操作电脑的时间加以控制,避免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

五.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它在教育领域内的运用已经成为必然。而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的丰富教学内容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师一定要有效利用计算机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大幼儿师范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帮助学生逐渐学会使用计算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培育出更多出色的幼儿教师。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5

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从3岁半开始就可以接触计算机,这个时期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始协调,可以按键和使用鼠标,因此,可以进行一些电脑操作。另外,一些学前教育专家认为:让孩子早一点接触电脑和教育软件是有好处的。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通过感受电脑上的声音、色彩来培养感知能力;大一点的孩子学习操作电脑,能增强动作的协调和反应能力。美国道格拉斯.H.克莱门茨教授在《计算机和年幼儿童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社会交往与其他游戏领域中的社会交往是相似的”,“与其他领域比较,计算机更有助于社会交往和合作”,“孩子们在计算机上操作时会互帮互教,……有助于友谊的形成”,“计算机体现了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里,社会性和认知相互作用都会受到鼓励,两者相辅相成”,“而且孩子们在计算机上工作时经常讲话……很显然,计算机增强了孩子们的交往和自信”。

一 幼儿电脑教学的特点

幼儿园都建有专门的电脑机房,除本班教师要精通幼儿电脑教学外,每个幼儿园还配有专门的电脑教师,负责全园电脑教学计划制订,培训班级教师。我们提倡信息技术课程回归生活,将其与实际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使幼儿完成对信息技术由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这一过程。我们把适应信息技术的社会环境作为幼儿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探索,按照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以立美教育实践为设计原则,研发了教育软件《幼教宝典》1.0和2.0两个版本,内容涉及社会、科学、语言、艺术和健康五大领域,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了信息化的支持。这套软件的最大特点是增强了人机的对话性,使幼儿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实现了一个课件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如“配对游戏”既锻炼了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对图形的感知等。

二 幼儿电脑教学的主要内容

幼儿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大方面:一是电脑基础类,包括电脑简史、基本的开机,关机常识、鼠标的使用、电脑家族成员、键盘的分区及主要功能键、操作视窗、更换桌面以及电脑与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关系等。二是多媒体类,包括画笔工具的使用、录音程序和声音的调节、动画播放、音乐播放。三是电脑安全类,包括正确的坐姿、保护眼睛的方法、如何爱惜电脑、计算机操作室内安全观念的建立、计算机病毒的预防等。四是益智类,主要有语言训练、观察力训练、形象力训练等。五是综合类,主要是计算机与其他教学领域的整合等。

三 幼儿电脑教学的策略

通过幼儿计算机教学研究我们发现,幼儿计算机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训练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刚开始使用鼠标时,不能定位屏幕上的相关内容,常常借助于左手指着屏幕要点的位置,右手移动鼠标,经过几次训练后,幼儿就可以不用借助左手帮忙而能在屏幕上准确定位了。这不仅训练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同时也促进了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2.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计算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幼儿学习成长的新途径,由于计算机教学更多地强调了实践操作活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反复尝试操作的机会,这对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为幼儿提供美的体验和美的感受

计算机中丰富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类绘图软件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色彩、精致可爱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4.开发了幼儿的智力潜能

第一是观察力,借助于教学游戏软件(如“找不同”)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幼儿观察的兴趣,明确了观察的任务和方法,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第二是想象力,计算机信息存储量大、信息提供迅速而及时,使幼儿无法感知的信息通过计算机以图形、声音、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这就为他们的想象力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计算机绘图软件可以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第三是促进幼儿注意力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教学使幼儿的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发展水平。第四是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教学所具有的直观性、生动性,使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变得具体、直观、形象。这就使幼儿比较容易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感知,了解其特性。在这个基础上,幼儿就能对同类事物和不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计算机教学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等因素的

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并把握幼儿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等,特别是电脑安全、用眼卫生等。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6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93-02

在幼儿“钢琴热”、“绘画热”、“外语热”之后,随着多媒体课程的日趋发展,又兴起“电脑热”,不少幼儿园也开始让“牙牙学语”的幼儿坐到了键盘鼠标或平板电脑前,通过电脑教学来启发儿童的智力,那么,计算机教育是否需要从幼儿园开始实施?从小接触计算机,是否有利于幼儿今后发展呢?

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三十余年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性价比的提高以及在社会家庭中的普及应用,不少幼儿园也开始对幼儿进行计算机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计算机进入幼儿园的利弊

1.幼儿园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益处。

(1)激发兴趣,引起关注。计算机是一种平面的表征工具,其丰富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可以使幼儿在游戏和玩耍中自然掌握一定知识。同时,接触视觉、听觉的更多信息和刺激,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有助于他们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促使他们能够较多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更高涨的学习情绪,对学习内容给予更多的关注,于是学习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2)帮助理解,加深印象。计算机教学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地展现在幼儿面前,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幼儿掌握知识往往从形象思维开始,计算机教学能记录各种实物图像,或对实物进行动态模写,或模仿实物声音,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客观世界的博大和微观世界的细微直观地再现在屏幕上。此外,教师还能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设置虚拟的生活情境,反映真实的生活,引起幼儿对生活的联想,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简便操作,发展思维。计算机灵活多样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对画面进行调整,定格、放大、缩小、慢播、快进、重放等各种功能随心所欲。教师要让幼儿更具体、细微地观察,从而释疑解惑,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当教学活动中需要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预测、想象事情可能的多种发展方向,再利用计算机将想象变成图像,这不仅可以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乐趣。这是计算机教学相较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绝对优势,不仅增加了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与能力,还拓宽了他们思维想象、创造的空间。

(4)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计算机教学对幼儿的个别学习指导十分有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解答和处理方法,幼儿通过自己操作,对认知工具、认知内容及认知客体等方面的问题,都能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功能,将影像、声音等一系列信息传播给一个幼儿或一组幼儿,并进行个别辅导,以找到幼儿思维活动与知识客体的“接口”,真正实现由群体向个体疏导的转变。

当然,幼儿使用计算机的益处还有很多,如把计算机引进幼儿园,对幼儿,可以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电脑的亲和力;对教师,则可以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应该说,计算机进入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

2.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仍有不少幼儿园受到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使得计算机教学在幼儿园不能很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部分教师目前所具备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快速发展。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教学经验不足,等等,都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阻碍。试想,如果教师没有“一桶水”,又如何给幼儿“一杯水”呢?现在的教育趋势是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填充新经验,及时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从而适应新的教育框架结构下的新要求。

(2)如何准确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度”,那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很可能弊大于利。因此,教师应尽量回避其消极的一面,正确运用各种方法策略,引导幼儿朝着积极有益的方向去转化、发展。譬如,当幼儿因过分迷恋计算机游戏而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时,教师可以合理控制其操作时间,还可以设计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鼓励幼儿共享操作答案,合作解决问题。由于幼儿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教师可以激励他们相互学习,鼓励掌握较好的幼儿帮助不熟练的幼儿完成某些操作,为幼儿增加交往的机会,加强同伴间的交流。这种社会交往与其他领域中的相互交往是相同的,如果能正确引导,计算机带来的交往会比其他活动多很多。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丰富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适当调配幼儿操作计算机的“度”,把各种不利变有利,从整体到个别,发展幼儿身心,提高综合素质。

二、如何在幼儿园正确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可以作为一种媒体、一种工具,就如同蜡笔、水彩笔、积木等各种操作材料,它本身并不会比其他教学工具令幼儿学会更多,但如果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合理调配,计算机的优势便会显而易见。如更容易发展幼儿的多种思维能力,推动并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因此,幼儿园在使用计算机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不急功近利。不要把计算机作为提高幼儿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作用不在于使幼儿学会多少具体知识,掌握多少操作技能,而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发现新事物、解析新现象的能力。

2.不全部依赖。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性媒体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手段,为教学形式增光添彩。但它毕竟不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教师应将其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单纯的操作训练不利于情感发展,因此,教师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反应,充分照顾每个幼儿,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他们进行情感互动,做到因材施教。

3.不只看当下。使幼儿自愿而非强制性地学习计算机,每个幼儿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能力强、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幼儿可以学习使用计算机,并加以正确引导,逐步培养,但若幼儿不喜欢计算机,没有学习兴趣,教师也不必强求,可以允许他选择其它活动。幼儿阶段,计算机毕竟只是一种工具,而非必修内容,应该以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切不可因噎废食,影响到幼儿以后接触、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不顾此失彼。在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时候,教师须扮演积极的角色,要指引幼儿认识计算机的功能及如何正确使用,还应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均等的机会接触计算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及时地帮助与指导。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7

计算机游戏具有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情境虚拟、时空宽广的特点,其形象逼真、色彩鲜艳、构图合理、画面和谐、声像清晰,具有感染力、表现力强等优势,又会产生很好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它所创造出的教育意境,利于幼儿感知、记忆、想象,益于激发幼儿跃跃欲试的心理,有利于幼儿探索和动手操作。

一、探索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游戏整合的方法

(1)根据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软件。对幼儿园来讲,任何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应指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其根本在于向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应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开展计算机游戏课程时,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游戏软件,且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2)教师熟悉软件内容。选择好游戏软件后,教师要熟悉软件的内容,包括游戏所在的位置、进入的方法、游戏的玩法等,为游戏的开展做好准备。另外,教师还应了解游戏软件系统的内容,以便能较好地安排和使用整个游戏软件,更好地为课程服务。(3)制订游戏计划。计划是游戏开展的保证,设计游戏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游戏开展的方法及模式,是单纯的计算机游戏活动,还是综合性活动。单纯的计算机游戏活动主要是以介绍电脑知识为主的。综合性活动则是计算机游戏同其他形式相结合,在这类活动中,计算机游戏只是整个活动的一部分。(4)设计好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出现的时机把握好,能达到促进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效果。另外,在活动过程中重点、难点的演示,应伴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等。计算机出现的次数、时间的长短等,可以根据教师的需要而定,也可随幼儿的表现和兴趣、需要及时调整。

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创设开展计算机游戏的环境。主要是提供设备支持,建立电脑室,配备电脑和相应的教学软件,为电脑游戏的开展创造物质条件。(2)提供时间支持。教师应安排固定时间与灵活时间。固定时间指的是专门在电脑室的计算机游戏时间,灵活时间是指在自己班的游戏时间,幼儿可以自己自由选择游戏内容。(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游戏中的作用。计算机游戏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操作中,幼儿手脑并用,在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既促进了他们协调性的发展,又促使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思考。计算机游戏是活动区游戏的准备和开端,不仅为游戏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还扩展了游戏的情节和内容,并反映出了幼儿的思想,表达了他们的良好愿望。计算机游戏的过程是游戏的延伸,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时,他们会到电脑里去查询,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主动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

三、计算机游戏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1. 建立亲近电脑的心态

(1)打消顾虑。刚接触电脑时,有的幼儿对电脑有陌生感和恐惧感,教师要打消幼儿的顾虑。(2)建立情感。创设一定的电脑学习环境,使幼儿感受到电脑室是与其他活动场所不同的,有的教师把电脑室称为聪明屋,告诉幼儿经常去那里学习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有的教师引导幼儿与电脑交朋友,可以向电脑学习许多知识。教师不但激发了幼儿参与电脑游戏的兴趣,还帮助幼儿树立了正确的态度,使幼儿不但能够爱护电脑,还能正确运用电脑。

2. 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1)与劳动结合。教师有意识地将学习内容与室内外的种植劳动相结合,这种动静交替、手脑结合的学习形式,不仅利于幼儿获取直接经验,养成劳动习惯,而且可以避免视觉神经的疲劳,保护视力。(2)与生活实践结合。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将电脑学习与生活实践活动结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探索。(3)与艺术活动结合。将计算机游戏与各种艺术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进行计算机游戏的同时对各种艺术形式加深了解。(4)与学习活动结合。这里主要是指知识和技能学习方面,如在电脑中有关测量的游戏内容,幼儿在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后,试着去测量周围的一些物品,学习效果显著。

3. 提供适宜的帮助

(1)为使计算机游戏顺利开展,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供指导。教师要注意根据年龄特点提供适宜指导:小班教师在教授学生认识电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方法,把电脑当作一个新朋友来介绍;中大班教师则注意提出任务和问题,鼓励幼儿自己探索、寻求答案,完成任务。另外,由于幼儿的兴趣、发展情况及家庭教育的不同,教师应观察幼儿在计算机游戏中的个体差异,以便提供适宜指导。

四、结束语

计算机游戏课程能够发挥和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幼儿现代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幼儿建立乐于使用电脑的心态,并与各种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在幼儿进行计算机游戏的过程中提供适宜的帮助。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8

基金项目:2012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标准》的幼师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880095)

作者简介:陆霞,女,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9-0019-03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教育信息化使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方法、手段、模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初始环节,幼师生正面临着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幼教专业的公共课,是培养幼师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然而,笔者深入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发现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与幼师生实际需求脱节;考核形式不能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等。因此,必须从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其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从而培养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工作需要的合格幼师生,并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分析

学前教育从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到课程设置、管理方式都有别于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这就对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一)教育教学工作

学前教育教材不统一且更换比较频繁,而幼儿园课程的课型既有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如美术课、音乐课等,也有将几个领域综合起来的综合型课程。这就意味着要想上好课,仅靠教材是不够的。幼儿教师必须能够通过书本、网络等媒介搜集相关素材协助备课,并能够根据需要制作课件。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分析及整合的能力,以及具备课件制作能力。

(二)班级管理工作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复杂而琐碎,幼儿教师经常要收集、统计各种班级活动信息并及时进行处理。除了班级内部管理,“家园共育”也是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很多幼儿教师会通过QQ群、校园网等数字化平台与幼儿家长交流,从而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促进班级管理。因此,幼儿教师还要有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2]

(三)自身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猛,要求工作在学前教育第一线的广大幼儿教师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以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教能力,从而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成为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3]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应能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研究,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二、幼师生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在调查分析幼儿园一线教师信息素养需求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

(一)调整课程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用主要体现为:满足幼师生未来职业的潜在需要,为将来从事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准备。基于此,可将课程目标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office常用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可以在网上查询所需信息;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

2.能力目标。具备基本的信息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与能力;具备使用典型的应用软件和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分析、利用信息及与他人交流的基本能力;能使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传递教学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具备初步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的学习环境的能力。[4]

3.素质目标。能够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工作的愿望;有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信息道德,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过程中要恪守一定的信息道德。

(二)确定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面向一年级师范生,是后续“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的基础。在确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内容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原则。要选择学科中较稳定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对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力求教学内容精练、简明,通俗易懂,切中要害。(2)师范性原则。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未来为学前教育服务的特点和需要,教学内容要贴近学前教育的实际状况,重点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和基本技能。(3)发展性原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课程内容必须体现学科知识的新发展,把最新的信息、最前沿的观念贯彻到教学内容中去。[5]

在把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确定为表1所示的模块内容。

(三)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是学生接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第一场所,教师应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努力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有针对性地应用各种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切实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1.导学与自学相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本课程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采用传统教法已不可能完成如此大信息量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讲授要点、难点,为学习者构筑知识框架的“导学”与“自学或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列出章节的讨论题目,并提供与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从而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获取信息的过程。[6]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

2.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只有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对理论性、系统性强的知识内容,如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可采用“课堂讲授+热点问题专题研讨”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在感悟与思考中加深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对强调应用能力的内容,如word的使用、Powerpoint的使用等,可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展示、分析、评价与修改实际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7]比如在讲到网络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前教育网站;在确定学习主题后,可引导学生学会获取有关的学习资源以及掌握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的大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

4.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为使教学更具实用性,学校始终跟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合作形式:(1)每学期的教育实习活动。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学前教育,了解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教师为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实践任务,如: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课件等,让学生提前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性;(2)与幼儿园实现资源共享。幼儿园的优秀教案和课件可以作为教师上课的好素材,而学生根据幼儿园要求所制作的课件,又可以满足幼儿教师上课的需求。这种教学与幼儿园工作的紧密合作,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评价内容既应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等。因此,评价方式采用“课程成绩=平时成绩(20%,主要为考勤和每堂课的综合表现)+实习成绩(30%,主要为表1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期末考核(50%,课件制作)”方式;同时,小组合作一直是本课程的重要组织形式。除期末成绩由教师直接给出外,在平时成绩和实习成绩中,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措施,学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增加了,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改革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小组协作学习时,可能出现部分同学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评价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中,偶尔会出现“人情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因此,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对于幼师生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改革,还应结合实际,继续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雪梅.海淀区幼儿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方案研究与实践[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3]王永军.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初探——以安徽省委机关幼儿园为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4]金明.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信息素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5]钟启泉,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9

把握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定位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定位,不能把中小学的应用定位和应用方法简单地移植过来。笔者认为。其定位应该是:应用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促进《纲要》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

在2007年江苏省幼儿园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会上。展示了六个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活动:小班美术活动“快乐调色盘”、小班科学活动“大大、中中和小小”、中班艺术活动“蝴蝶找花”、大班综合活动“爸爸的领带”和“美丽的蝴蝶”、大班社会、健康活动。送上我的吉祥物”。这六个教育活动。基本涵盖了幼儿园各年段以及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这些活动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并没有把培养幼儿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作为重点。也没有刻意地展示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更没有用网络和多媒体的演示来替代幼儿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直观想象、经验的积累、思维的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对自然的观察探索,等等。而是应用网络或者信息技术,扩大教育资源的来源。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先进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是展示“教”与“学”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展示应用先进技术的过程。创新,应该是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充分发掘信息技术运用的价值

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目前还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主,较常见的有:(1)。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勇于探究;(2)作为演示的工具,解决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对那些不易了解或者无法一下子了解清楚的过程与现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信息资源的应用。就会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作为知识拓展的工具,实现知识的演示、呈现、建构与巩固:(4)作为学习的工具,培养幼儿的兴趣,实现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5)作为交流的工具,实现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等等。

比如,在教育活动“送上我的吉祥物”中。教师运用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对各届奥运会吉祥物,尤其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吉祥物作了声像俱佳的介绍。明显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强化了他们的认知,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在“美丽的蝴蝶”中,孩子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在短短的数分钟内,就能清楚地了解蝴蝶从“卵一幼虫一茧一蝴蝶”的变化过程以及蝴蝶大量形象、生动的“舞蹈”;在“快乐调色盘”中,利用计算机学习软件的填色功能,使幼儿能够便捷地选择颜色,快速地填色,填色结果易比较,易修改;在“大大、中中和小小”中,应用计算机中的软件,幼儿能够为卡通人物尝试选择、比较并更换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鞋子,有趣、快速、方便。并有相应的正误提示,孩子们兴趣盎然。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很容易让每个孩子同步参与活动。这在一些必须每个幼儿都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而在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上,“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实物教育资源的困难。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传统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效的应用需要科学的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认真、科学、合理地去设计。而提高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应用有效性的设计原则应该是――各适时、适量、适度、适切。

以2007年江苏省幼儿园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会上展示的六个教育活动为例。这些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活动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预设。每个活动设计中。都包含了活动目标及信息技术应用目标的复合活动目标,确定了为达成预设的活动目标而制定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比如,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资源的安排就包括:用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用多长时间,等等。有的教师还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作了预期,并对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出现与生成的影响因素作了预计和应对设计,等等。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成功地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具体教学实践的需要认真去选择。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那些最容易达成教育目标的技术,选择那些能促进幼儿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适宜的技术,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

重视与传统教育手段的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有效的实践呢?这是不应该的。我们鼓励在教育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更鼓励广大幼儿教师重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互补。

比如,在开展“大大、中中和小小”活动中,教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让幼儿轮流伸出小脚。与同伴、教师比鞋子的大小:在“美丽的蝴蝶”活动中,开始让幼儿根据蝴蝶标本实物去“发现”,然后以大屏幕显示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用身体模仿卵、幼虫、茧、蝴蝶等生长过程,还要求他们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相应的动作;在“爸爸的领带”活动中。教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亲手制作有花纹的领带。这些活动,既利用了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也高度重视实物教育资源的利用,既有在大屏幕或者显示器上展现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源,也准备了许多孩子能够看得细、摸得着、拿得起、动得了的教具与学具。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自然而恰当地与传统优秀教学手段相结合,融合在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之中,发挥着各自的长处。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学习,在活动的过程去培养能力和个性,并没有呈现出刻意展示技术的教育环节与过程。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与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的幼儿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有关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指会不会做课件,而应该从更宽的范围去理解:(1)基本应用能力。主要指对硬件、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能够设计制作出操作便捷、

运行稳定、简洁美观、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课件或活动软件。(2)资源应用能力。能够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加工、组合呈现、评价管理。(3)活动设计能力。能从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活动目标及幼儿的特点与需求,恰当选择与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活动环节相匹配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的设计能突出活动主题与重点。符合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难易适宜。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简洁省时。注重效益。(4)教育传导能力。在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把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承载的教育信息向幼儿传递的同时,充分注意与教师的表情、体态、语言、动作等有机结合,注重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互动交流,使这些信息资源不仅成为创设教育活动情境的手段和工具,而且成为帮助幼儿学习、游戏、观察、体验、认知、创新的良好信息渠道和载体,使各种教育信息多方位地向幼儿输出并有效作用于幼儿。(5)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结合教育活动目标的达成程度,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途径、手段、方法进行反思。能够客观评价应用效果。并寻找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以解决不足之处。探索研究适合不同年龄幼儿、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活动主题的各种应用模式。

高度关注幼儿的用机安全

提高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关注幼儿使用计算机的安全和健康问题:(1)尽量使用大屏幕投影仪,并控制幼儿与屏幕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注意根据周围的光线强度。调节好投影仪的亮度和对比度。(2)注意器材的适合度。鼠标的大小要适合幼儿的把握:耳机音量的大小,应该控制在安全的分贝值内;座位的高低,要充分考虑到幼儿以坐姿操作计算机时的舒适度;幼儿操作计算机时手臂、肘部和肩部的位置,要有合理的角度与高度;尽量使用辐射小。显示图像和文字清晰,没有频闪的液晶显示器。并保持幼儿的眼睛与显示屏的适宜距离,显示屏的亮度和对比度都要调节到适合幼儿眼睛安全的范围。(3)控制好幼儿的用机时长。特别要注意对幼儿眼睛的保护。(4)科学合理设计软件。要选择清晰度高、色彩适宜的图片、视频资源和音乐、朗读等音频资源。软件界面呈现出的色块、图案不影响幼儿视觉的搭配和对比。如果需用文本,文本的字号应该足够大且容易清晰辨认。(5)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只要有操作计算机的内容,有些幼儿对教师组织的其他活动或游戏就不感兴趣,有意注意无法集中,只等着教师布置上机操作,而且。一上机就舍不得离开。一旦幼儿期形成这样的心理“嗔性”。对他们今后学习、应用计算机乃至接触网络是不利的。(6)培养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教师应重视幼儿良好上机习惯的养成,如坐姿、时长控制,等等。培养好的习惯,是幼儿操作计算机最好的自我保护途径之一。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正逐步向幼儿教育领域深入推进。如何科学应用并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质量、水平与效益,应该引起广大幼儿教师、幼儿园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关注。

把握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定位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首先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定位,不能把中小学的应用定位和应用方法简单地移植过来。笔者认为。其定位应该是:应用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促进《纲要》精神的贯彻和落实。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

在2007年江苏省幼儿园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会上。展示了六个运用信息技术的教育活动:小班美术活动“快乐调色盘”、小班科学活动“大大、中中和小小”、中班艺术活动“蝴蝶找花”、大班综合活动“爸爸的领带”和“美丽的蝴蝶”、大班社会、健康活动。送上我的吉祥物”。这六个教育活动。基本涵盖了幼儿园各年段以及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领域。这些活动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并没有把培养幼儿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作为重点。也没有刻意地展示所使用的技术手段。更没有用网络和多媒体的演示来替代幼儿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直观想象、经验的积累、思维的培养、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对自然的观察探索,等等。而是应用网络或者信息技术,扩大教育资源的来源。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较好地体现了应用先进技术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是展示“教”与“学”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展示应用先进技术的过程。创新,应该是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充分发掘信息技术运用的价值

幼儿教育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目前还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主,较常见的有:(1)。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勇于探究;(2)作为演示的工具,解决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尤其对那些不易了解或者无法一下子了解清楚的过程与现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信息资源的应用。就会显示出独特的优势;(3)作为知识拓展的工具,实现知识的演示、呈现、建构与巩固:(4)作为学习的工具,培养幼儿的兴趣,实现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5)作为交流的工具,实现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等等。

比如,在教育活动“送上我的吉祥物”中。教师运用了大量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源,对各届奥运会吉祥物,尤其是2008年中国奥运会吉祥物作了声像俱佳的介绍。明显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强化了他们的认知,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在“美丽的蝴蝶”中,孩子们通过多媒体课件,在短短的数分钟内,就能清楚地了解蝴蝶从“卵一幼虫一茧一蝴蝶”的变化过程以及蝴蝶大量形象、生动的“舞蹈”;在“快乐调色盘”中,利用计算机学习软件的填色功能,使幼儿能够便捷地选择颜色,快速地填色,填色结果易比较,易修改;在“大大、中中和小小”中,应用计算机中的软件,幼儿能够为卡通人物尝试选择、比较并更换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鞋子,有趣、快速、方便。并有相应的正误提示,孩子们兴趣盎然。另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很容易让每个孩子同步参与活动。这在一些必须每个幼儿都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活动效率,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而在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上,“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实物教育资源的困难。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传统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效的应用需要科学的设计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认真、科学、合理地去设计。而提高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技术应用有效性的设计原则应该是――各适

时、适量、适度、适切。

以2007年江苏省幼儿园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会上展示的六个教育活动为例。这些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活动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了预设。每个活动设计中。都包含了活动目标及信息技术应用目标的复合活动目标,确定了为达成预设的活动目标而制定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比如,对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资源的安排就包括:用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用多长时间,等等。有的教师还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作了预期,并对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出现与生成的影响因素作了预计和应对设计,等等。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成功地应用信息技术,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具体教学实践的需要认真去选择。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那些最容易达成教育目标的技术,选择那些能促进幼儿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最适宜的技术,而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

重视与传统教育手段的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许多有效的实践呢?这是不应该的。我们鼓励在教育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更鼓励广大幼儿教师重视传统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的优势互补。

比如,在开展“大大、中中和小小”活动中,教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让幼儿轮流伸出小脚。与同伴、教师比鞋子的大小:在“美丽的蝴蝶”活动中,开始让幼儿根据蝴蝶标本实物去“发现”,然后以大屏幕显示以强化幼儿的认知。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尝试用身体模仿卵、幼虫、茧、蝴蝶等生长过程,还要求他们根据音乐的变化变换相应的动作;在“爸爸的领带”活动中。教师安排了较多的时间,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亲手制作有花纹的领带。这些活动,既利用了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也高度重视实物教育资源的利用,既有在大屏幕或者显示器上展现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源,也准备了许多孩子能够看得细、摸得着、拿得起、动得了的教具与学具。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自然而恰当地与传统优秀教学手段相结合,融合在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之中,发挥着各自的长处。孩子在参与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学习,在活动的过程去培养能力和个性,并没有呈现出刻意展示技术的教育环节与过程。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10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无论是什么行业都在向信息化转变,计算机能力成为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因此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一、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能力的需求现状

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已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活动中也处处体现着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近些年,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幼儿园硬件水平不断完善的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要求中提出,幼儿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因此,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科学校,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不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计算机课程

一提到幼儿教师,大部分人的定义就是会唱歌、跳舞、讲故事,所以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大多都是偏向艺术等方面,计算机课程不被重视,有的甚至一个星期只有一节计算机课,上机实训更是不够,几个星期才有一次上机练习的机会。与此相反,其他艺术课程实践时间远远超过计算机课程,和其相关的活动更是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他课程基本处于边缘状态。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重视计算机课程

由于学校开设课程的模式让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计算机课程,觉得做幼儿教师只需要学会唱歌、跳舞、讲故事就好了,具不具备计算机能力无所谓,所以学生只是把计算机作为副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更不会自己练习,老师布置的计算机作业也是敷衍了事。

(三)计算机教学内容不贴近学前教育专业

大部分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备课只备内容不备学生,讲课只管自己讲不管学生反应,更不管讲解的内容和案例是否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导致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对他们以后走上幼儿园的工作岗位没有多大帮助,也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轻视和排斥,认为上计算机课就是放松,甚至是浪费时间。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计算机相关的活动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多组织和他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能比拼活动,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计算机能力。比如展出计算机作品,要求主题贴近幼儿、贴近专业等;组织课件制作比赛,可以给定幼儿五大领域的教案,让学生针对教案完成课件制作。作品展示不仅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如果学生的作品得到老师的表扬,会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课堂教学使用幼儿园实例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多时候可能不会意识到计算机技能在幼儿园的重要程度,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使用幼儿园的实例进行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Word可以制作幼儿园的宣传海报,比如消防安全宣传、饮食安全宣传、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对陌生人提高警惕等案例;Excel可以制作幼儿一周考勤表、教师教学比武评分表、幼儿一周营养食谱等;PPT可以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等,使用这些实例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技能在幼儿园实际使用的广泛性,也体现了计算机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三)抓住计算机在实际运用中的机会

要真正掌握一种技能,就要在实践中多运用。对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来说,实际的应用效果更佳。比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各项技能比赛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制作LED,这是学生将计算机能力和艺术技能结合在一起的完美实践,精美的LED会让学生的舞台效果更精彩,学生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自然会用心制作LED,因此也提高了计算机能力。还有各种比赛中的评分,用计算机来计分比用计算器会快得多,尝到好处的学生自然会在这些场合使用计算机来完成这个工作,这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来说,又是一次无意识的提升。

(四)用掌握计算机技能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学生

现在的幼儿园不是只会唱歌、跳舞、讲故事就好了,它更加现代化,教室里面基本都有多媒体设备,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幼儿上课,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能提高课堂质量,对幼儿教师来说这应该是必备技能。所以,对即将毕业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制作出精美的课件,那在如今应聘的幼儿教师大军中,是有绝对优势的。

四、结语

计算机能力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当重视计算机课程。对教师来说,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将计算机课程和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魏芝灵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11

1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理论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我国在教育中,也顺应了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强调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辅助工具,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要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学习思维的启发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收集和共享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等学习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课堂。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不只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领域,在学前教育中也有良好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omputer Aided Learning)的运用,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运算、高速化运算、图形化运算等技术,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和教师教学的良好整合。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让幼儿受教育个体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教育发展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幼儿,这对传统的信息教育整合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学习也就因运而生。

我国幼儿早期教育起步较晚,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也就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现阶段绝大多数引入了信息技术整合机制的幼儿园,也多处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阶段,也就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体系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无非就是简单的课件制作,动画展示等浅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纯的认为使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说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起来,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这也正反映了现阶段幼儿园办学对信息技术整合内涵理解的不深入,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方案也是一知半解,简单来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没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方针,使得教育整合工作缺少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实质是传统教育体系和思想的革新,单单引入计算机技术是不足以提升教育水平的。随着计算机辅助学习概念的引入,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要以“整合”为工作重点,学科教学目标作为探究的方向,通过研习幼儿教育及幼儿学习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整合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

2 信息技术助幼儿园教育一臂之力

2.1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整合

(1)要实现幼儿园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完整整合,要从信息化管理办学入手。在幼儿园管理层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帮助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园内事务,后勤工作,教师联系,家长沟通,视屏会议等多项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园内数据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资源数据库,学生情况数据库,办学班级数据库,课堂教学内容共享平台,幼儿成长档案数据库等,这些大数据存储手段能够让幼儿园办学信息更加有效的储存和利用,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根本要素。

(2)幼儿园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良好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触摸设备,视频会议平台等展示途径,向学生家长展示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家长通过实时动态交互式展示平台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体育保健等优势。另外,幼儿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博客的开设,能向家长打开更多的交流沟通平台,力求实现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办学,有效沟通。

(3)教学环节的数字化与现代化。为了保障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整合,幼儿园办学体系的优化形成变得很有必要。以院长,教育管理主任,幼儿教学科研主任为核心,以年级班级教师为整合研究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维一体的教育研究组,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支持队伍,幼儿园的网络建设,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支持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数字化与现代化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引进多种技术支持设备,可以开设独特的幼儿教育课程,如以触摸屏为主的电子绘画课堂,以体感运动感应器为主的电子舞蹈课堂等。诸如电子白板,网络覆盖设备,便携式平板电脑等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也能够很好的改善日常课程的课堂效果。

2.2 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整合

(1)幼儿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最主要的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现代化信息化幼儿教育,课堂教育重点从教师的教育方法转移到幼儿的学习方法;教学关系中以教师为重点转变为幼儿为重点;教学目标由教师教什么转换到学生要学什么。教师不再是幼儿课堂教育的“控制者”,幼儿的主体地位要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幼儿的需求才是课堂的需求,幼儿的感受才是幼儿园办学的重要目标。

(2)幼儿教育设计上的形式转变。幼儿在教育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的领导者和构造者。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感受为办学重点,幼儿想要在学中玩,教师就要想办法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学生喜欢的活动,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想要在学习中看的更明白,教师就要选择更加清晰的教学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希望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表达,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幼儿在学习中希望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有更好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幼儿园教育要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要点。幼儿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教。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思维,表达,观察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技能,通过模拟环境,视听说多媒体,放大细节等方法辅助教师教学。电子白板和多媒体电教设备,能够达到传统幼儿教育达不到的效果,电子幻灯片展示,数字动画演示,以及白板互动演示,幼儿视听说软件等,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也能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化教学不单单是将信息技术生搬硬套,更不能为了要用而用,这样是没有目的的用,没有效果的用。信息化教学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为了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而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怎样有效的用。所以信息化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目标,将幼儿学习能力考虑在内,制定适合幼儿发展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策略。

教室多媒体设备中,聚光灯和放大效果技术,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视听说多媒体设备,能够为幼儿提供三维立体模拟环境,学生的眼、耳、口得到更加有效的刺激,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网络,能够为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动态教学课堂,满足幼儿的多种学习要求;照片和视频,是良好的记录介质,课堂活动中让幼儿的成果可以展示出来,幼儿再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了课堂教育以幼儿成果为中心的目标。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幼儿园教学改革中,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为重点开展工作研究,进一步总结出有效性教学模式。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准备阶段,要良好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收集充足的活动资料和信息,并且从教师的角度,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教学资源和信息,实现符合实际条件的教学安排;其次,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也就是活动重点,往往要突出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目标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动画,互动软件等方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之后,再通过相关性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表达也是幼儿学习思维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感悟,视听说三维感官刺激是很好的选择;最后,教学活动完成后,要让幼儿进行及时的反馈,“喜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呀?”“大家从动画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呀?”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经验分享的过程也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焦点作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这样的突出不同于教师语言强调,信息技术的突出作用更加直接,思路也更加清晰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利用多媒体交互功能,让重难点内容得以巩固,触摸交互设备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幼儿通过过程的感悟,更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通过拼图软件,或者“对对翻”的游戏,让幼儿动手完成,记忆和逻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3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策略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好分析与决策结合工作,这个教学理念要向“知识教育-信息反馈”看齐,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理解,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有价值,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又何谈教育有效性呢?所以在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要从教育理论和教学思维改革做起,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策略,实现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梁慧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赵楠.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牟晓峰.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2.

[4]秦英.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

[5]李卫利.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巧妙整合[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

[6]杜君楠.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

[7]潘克明.建设数字化幼儿园,为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贡献力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12

当前社会是一个科技信息化的社会,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发严苛,所以将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我国整个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及应用,传统的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想要提升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效率,必然要创新幼儿师范学校学模式,采用科学有效的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幼儿教师。

一、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科学性不强

在整个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整个课程内容在设置上都会直接影响和关系计算机教学的定位和计算机教学效率。但我国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科学性,大部分幼儿师范学校都将幼儿师范学生的计算机教学主要内容放在办公室软件应用的培养上,最多也就是在加入一个C语言课程的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幼儿师范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十分有限。还有部分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也添加了计算机系统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程序的设计、网页的设计等较为深入的内容,但是这些计算机教学内容大多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实际不相符合,对幼儿师范学生未来的教学过程发挥不了重大的作用。

(二)计算机教学方式单一化

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关注的只是自身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很少注重学生自己的反应,只是一味灌输理论知识,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影响了整个计算机教学氛

(上接第3页)

围,降低了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也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由于只是凭借单一多媒体课件进行整个课程内容的把握和讲述,缺乏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三)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健全

计算机技术作为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技术,计算机教学需要拥有完善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机房等多项硬件设备,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部分幼儿师范学校自身受经费的限制和影响,在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投入上较少,造成计算机硬件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更新,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影响。加上普通幼儿师范学校没有专业计算机维修队伍,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造成计算机设备老化的现象,给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地困扰,学生得不到计算机真正实训的机会,自然也就影响学生对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二、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端正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在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端正学校的培养目标,完善幼儿师范学校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工作,为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方向。此外,还需要计算机教师能够结合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特征,以及其未来工作岗位的特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同时还需要计算机教学作好市场调研和把控工作,全方位的分析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以及社会幼儿园对幼师计算机的要求,完善幼儿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当然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幼儿师范学校也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一个完善的计算机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企业和社会培养和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幼师人才,大大降低了幼儿园对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成本,实现了幼儿园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共赢。

(二)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过去那些“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式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特别是针对那些实践性强的计算机课程来说,由于当前计算机教材大多都是简明扼要、图文并茂的状态,学生在教材的理解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教师在整个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都是点拨的作用。大多数从幼儿师范学校出来的毕业生都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如果师范学校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讲解一些难懂、易错的知识以及学生毕业后工作实用的知识,对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就业十分有利。如,教师在讲解一些WORD里如何制作个人简历、表格;教会学生如何用PPT制作教学课件;用EXCEL进行数据和信息整合。而不是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在课上留出一点思考和知识整理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教师所讲的知识,在操作中发现自己哪点还没有掌握,及时地请教老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消化和掌握。

(三)提升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

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在技术方面的深造,将自己培养成为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为计算机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就是需要幼儿师范学校积极鼓励计算机教师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计算机教师要始终坚持“实验作引导,成果促转变”的原则走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最先列。例如,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组能够开展一个《现代教学媒体应用》课题组,肩负起计算机教学科研课题的任务,探索现代多媒体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应用,实现计算机教学课堂的优化。

(四)开展多样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学习法

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智力提升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只有不断提升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自身的思想,提升他们的记忆和思维效果,才能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计算机教师可以采用在教学中创新,采用游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计算机教师在讲解输入法课程中,为了让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熟练的掌握指法练习和鼠标操作,教师可使用具有游戏性质的学习软件,如金山打字精灵等,凭借电脑游戏较强的趣味性、挑战性以及交互性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指法练习和鼠标操作。又如网页设计、广告创意类的教学,计算机教师可以自己设计一个有趣的半成品网页或者是广告,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完成接下来作品的创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带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

2.协作学习法

协作学习方式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体合作,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更好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学习中来。此外,也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状况进行学习内容和进度的安排,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团结意识。

在开展协作学习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组工作,将两人分为一小组,10个同学组成一大组,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完善教师布置的任务,如,制作一个学生通讯录以及学生档案数据库,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和信息分享。在协作学习法中,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五)做好高校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为了确保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计算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幼儿师范学校更要强化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投入,做好硬件设备的更新,加上计算机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强化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更新、多媒体机房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计算机教学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此外,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建立了一支专业化极强的设备维护管理队伍,时刻做好计算机机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增强了硬件设施的使用寿命,为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小结

总之,由于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较大区别,计算机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计算机教师能够在现有的计算机教学环境下,重视学习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专业技能,为今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与幼儿教育篇13

1.2学科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认知.影响着教师在日常活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项活动中.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情况。1)公办园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有46%的教师.即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26%的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18%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另有1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学软件开发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幼儿园82%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民办园有五成以上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很令人鼓舞的。有22%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与学科整合.1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应用.另有8%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软件开发。

2数据分析

2.1概念认知

1)幼儿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仅限于浅表层次河南省郑州市自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按照地理位置分片区、分批次进行了强制培训与考核.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知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教师的认知仅停留在浅表层次。

2)公办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民办园教师从师资来源上分析.民办园大多数教师为河南本省的幼JUJili范学校毕业生.本省的幼儿师范学校均未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处于无知状态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相关部门强制幼儿园必须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故民办园教师认知水平较弱。

2.2学科认知

1)大部分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依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郑州市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提到现代教育技术一定是对计算机某方面的应用。不难理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专业以外的人员从表面看.很容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等同起来。

2)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学习.轻视理论指导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计算机就认为自己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极大地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的指导作用。电视的用途就是用来为幼儿收看各个频道的动画片,与教学无关教师热衷于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属课件搬家.很少关注教育教学规律。

3对策研究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