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实用13篇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1

1 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协调教学系统的各方面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配合用现代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平成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力求反映最新的计算机学科的理论知识成果,通过案例来介绍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同时力争做到同一个应用针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具体表现为:

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将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关工作岗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整合原有课程内容,按照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形成为主线,依据实用性、先进性、典型性、服务性的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情境为载体,设计了计算机的配置与使用、认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owerPoint、基本网络应用共6个学习情境 。

教学活动全部在一体化实训室展开,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每个情境中通过若干个工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案例同步训练、案例自主训练、案例拓展训练来让学生初识工具、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2 一体化教学模式各子系统

2.1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关怀。经过不断的锤炼,到今天打造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这是一支职称、学历、年龄、专兼职、双师结构合理、核心人员稳定、教学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这是一支团结向上的团队,做到了资源共享,无私助人。课程组整体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着近距离接触,并及时将其融入教学和教改之中。目前,已形成一支具有团队精神,负于责任和使命感,以中青年教师为一线教学骨干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其中多数教师获得过院级各类教学奖项,形成了本课程教学和建设的后备力量。

2.2 教材建设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选用自编教材《计算机实用基础情境式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计算机实用基础情境式教程》是课程组目前根据工学结合思想,基于行动导向开发的适应我校一体化教学的教材,该教材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整合在计算机的配置与使用、操作系统的应用、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演示文稿PPT、基础网络应用6个学习情境中,每个情境又以情境描述、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实施、工作任务总结和技能拓展几个部分组成,能够很好地适应一体化教学,方便教师“教”“学”“做”的开展,锻炼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各项能力。

2.3 教学网站建设

学校有很好的网络环境,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建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网站。通过网站学生可以了解课程,共享优秀资源。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应用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网站已投入使用,可以满足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交流。网络教学资源库由教学文件、课程录像、习题库等组成,其中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PPT课件、FLASH课件、视频教程、案例、实训项目、学习指导、历年考题等;课程录像资源包括课堂实录、案例操作录像等;习题库中主要是书上的全部习题。学生还可以上传作业、在线测试等。教师可以实现在线批阅,推荐优秀作业等。

2.4一体化实训室建设

要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建立健全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重视综合性、创新性实训课程;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5 建立综合评价和网络考试系统

为了更好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我们建立了综合评价体系,即“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方式”,两者各占50%,前者侧重于单项技能测试,后者侧重于综合运用。为了实现考试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我们开发了考试题库,并准备建立电子考试系统,以实现教考分离、实现个性化教学、标准化教学的重要工具。并建立与职业技能资格考核体系接轨的测试体系。

3 结语

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课程是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必要渠道,抓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要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多年的实践验证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我们精心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建设,使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以其互动性强、协作性强、教学相长等特点在为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实用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不但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进和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培养大量的高质量创新型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

最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结构有较大变化,总体质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招收的研究生中来自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整体比例降低,而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课程上,动手能力差,很少接触学科前沿,缺乏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在此情况下,基础能力薄弱的研究生如何培养?大规模数量的研究生培养如何保证质量?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现状,开展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将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普遍存在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缺乏科研训练、创新意识淡薄、视野狭窄等问题,我们经过4年摸索,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解决了以下4个问题:

①科学研究能力薄弱问题;

②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问题;

③专业学科视野狭窄问题;

④创新思维意识淡薄问题。

2.构建“五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下简称“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培养体系是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为载体,以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为抓手,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实施研究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国际合作与交流和科技竞赛五项措施。

2.1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围绕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两条主线,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打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课设置,同时鼓励学生跨一级学科选修若干门专业基础课作为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开设高级研修课程、工程实验实践类课程、前沿学术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兴趣。

(4)实施“研究生特别培养计划”,选拔部分学生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2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为载体,鼓励“研一”同学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科研项目训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构筑强大的师资队伍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师资保障。

(1)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学者和博士,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提升队伍的学术水平。最近几年学院引进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者、青年等优秀的中青年海外教师近30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2)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西北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滑特卢大学、安捷伦(Agilent)、摩托罗拉(Motorola)、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研修,研究、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学院先后派出青年教师100名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国际视野。学院成立研究生课程教学团队,举行课程讨论会、师生座谈会,观摩部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性教学,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应用实践积累教学案例,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养。

(3)引入企业导师。与知名IT企业(如IBM公司、SYBASE公司、华为公司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联合高端人才培养,如共建联合实验室、开设企业课程、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讲座、评审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联合举办软件设计大赛、派遣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将IT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学生。

3)搭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甄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基础和创业激情的“四有”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设计和开发科技项目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3实施五项研究生培养措施

1)开展研究型教学,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将科学思维训练融入研究生教学中,实施“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发研究生的自学意识和研究精神。

(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力求在授课中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来源,摸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总结最佳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课程,采取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专业讲座与讨论、辩论式教学、自主学习以及各种学术报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每一堂课中。让研究生以科学的方式看待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师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身能力,扩展视野,修订课程内容,避免了教学可能存在的墨守成规、脱离实际等弊端。教师将科研项目实施经验融入到授课和实践指导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开出大量学科前沿领域系列讲座,避免课程体系的僵化,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先进性,使学生可在第一时刻接触到学科的最前沿。

2)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以项目研究内容驱动科学研究创新,通过研读最新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了解前沿研究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和学术洞察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近4年来,学院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0多项部级科研项目资助,为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同类高校。2009年以来,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7%,就业单位以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高端产业公司为主,毕业生薪资水平位居全省高校同类院系最前列。

3)加强工程训练,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1)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鼓励研究生利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调研、方案制订与论证、设计与实现、测试和验收等全过程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系统观、工程观、产品观及工程实践能力。

(2)搭建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综合实验实践平台”,开展了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题,突出“研究性教学”“项目案例教学”“做中学”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1)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双边交流模式,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研究生到CMU、MIT等国外一流大学留学,同时邀请IEEE Fellow等国际学术大师和企业精英,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拓展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另外,学院近几年接收百余名优秀的留学生,开展国际化办学,办学模式从单一模式转向结构多样化,从重知识传授转为以创新能力为本。

(2)实施优秀博士生的双导师制度。通过国际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建立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模式,以国内导师作为第一责任导师,国外导师作为第二责任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指导论文撰写等。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外一流科研实体,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5)以科技竞赛和自主创业为载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与SYBASE、诺基亚、谷歌、腾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举办了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大赛,为电子科技大学营造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另外还成立了一批以我院多名研究生为核心的高科技IT创业公司,不断入驻各大高科技创业园区,典型的公司有成都透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远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米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创业公司在数量和质量都位居中、西部高校首位,它们的发展壮大引领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创业之路。目前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全国最大的IT类高校组织,包括20多个工作室和俱乐部。

2.4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

2.4.1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1)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监控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全面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确保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开发并全面启用“研究生培养管理平台”,全过程记录和监控研究生的指导过程和学位论文的完成。

2)改革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了“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摒弃了奖学金评定单纯依据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加大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考核,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业成绩、科学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申请和承担高水平工程研究项目,训练工程实践能力。

2.4.2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

1)建立长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设立多项优秀人才培养基金。

针对一些有基础的优秀苗子,进行重点选苗培养。

(1)通过国际软件人才实验班、拔尖人才计划等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对他们的研究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进行训练。

(2)对基础较好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硕博连读。

(3)对有潜质的博士生进行重点资助,配备优秀导师,建立了“国家层面一学校层面一学院层面”的支持计划和体系。通过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经费、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优秀博士生选培计划、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优秀博士生导师重点支持计划等,培养行业高端优秀人才。

2)凝聚行业企业资源,促进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如与IBM、sybase、微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QQ、中兴通讯等)合作,建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3)搭建畅通的国际合作交流通道,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资源。

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为研究生搭建畅通的国际交流通道,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和资源。在国家层面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出国留学机会;在学校层面推行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在学院层面,配合学校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推出1:1配套资助计划以及博士生参与国际会议计划;在团队层面,依托导师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交流提供平台。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即需要大量的研究生(含博士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笔者根据电子科技大学所面向的行业领域和学科优势,提出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并对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研究生管理机制和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目前大规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有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就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工程素养、综合素养、管理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为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胜勇,姚春燕,徐新黎,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2):10-13.

[2]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3

l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1.1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中,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操作过程的演示,还需要学生动手上机操作练习。因此,教学中既需要计算机,也需要有投影设备。考虑到本课程属于公共基础类课程,目前一般多采用的是,在有投影机的多媒体教室上课,而在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

1.2影响教学效果的学生因素:

(1)学生学习状态不良。据蔚振江等对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调查显示:能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只有11.9%;课堂上能注意听讲的学生有23.6%;能按要求进行思考并得出正确答案的只有12.1%;而上课开小差,看课外书、听mp3、发短信、玩游戏的占59.7%,聊天的有28.4%;但是,也有61.7%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好,只是不太努力,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很不乐观!

(2)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学生来源地地分广泛,各地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投入及重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对基本操作非常熟悉,而有的学生则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对教师的教学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3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

教师在学识水平、教学经验及教学态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而其中,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则是教学态度,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教学工作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职业院校的学生少有勤奋且少有天才,教师投入少,学生蔫能成才?

2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设想

(1)统一教学资源。即在采用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材的前提下,所有任课教师,统一教案,统一讲义、统一上机操作内容。统一教学资源,是要组织相关专家及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大家的智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研究确定统一的教案、编写统一的讲义,设计并建立统一的上机实践操作题库,然后由各任课教师分别授课。编写统一的教案、讲义,不仅可以编写出最优秀的教案、讲义,而且还可以使年轻教师少犯知识性错误。统一上机操作内容,是分模块建立起含有大量练习及测试用题的题库,包括各种理论题及上机训练题。“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建立海量的题库,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练习作业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实实在在成为“边学边练”,还可以为教学效果测试提供有效手段。将教案、讲义、题库统一起来,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尽可能享受到最优秀的、相同的教学资源,减少不同授课教师在教学投入、教学水平上的差异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便利,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本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分别组织教学与测试。不同模块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操作演示、案例教学等。上机练习时,则可采用自由练习结合上机题库进行。每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都要随堂利用上机题库组织一次本模块的上机测试,由系统随机出题,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人课程总成绩。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由于上机有明确的任务,可以减少学生上机的盲目性,有利于约束学生在机房的不良行为;由于题库量大,测试题随机抽取,可以减少学生考试舞弊现象,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推动学生学习。对于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也必须参加模块测试以及期末测试,成绩优秀者,可予以免修。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需要利用计算机学科的资源优势,建立教学网站。该网站不仅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如教案、讲义、题库等,还能提供练习、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网上答疑等功能。笔者曾采用moodle建立过教学网站,教学效果良好,不过moodle题库中没有操作题功能。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4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为了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这个基本思想,我们采用递进式的教学任务分解方法,在实验教学的3个环节中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步骤是层层叠加、逐步深入,目标是最终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思维能力的专业人才。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课程设计环节主要是通过给学生讲解能够反映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相对独立地求解一些案例,从而培养学生对基础计算理论的应用能力;其次,STITP环节主要是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一个能够反映计算思维应用的、相对完整的子集,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思维的理论;最后,第3个实践环节是毕业设计,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这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课程,教师从校内的科研项目和校外的企业需求出发制订毕业设计的任务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相对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2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具体实施

2.1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课程设计环节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经过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是一个运用计算思维求解问题和设计系统的很好机会[8]。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有一门课程设计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16学时。为了贯彻计算思维中利用“抽象和分解的方法”控制庞杂的任务[7],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把16学时的上机实验分为5次课。5次课的总任务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实际的分析、编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每次课程又细分为教师任务和学生任务,两种任务相互交互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抽象与分解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了任务分解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小组成员的任务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在“问题剖析和疑问交流”部分,学生有了相互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大作业的问答与验收”部分,指导教师根据提交的作业,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一题多解点评,扩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与广度。

2.2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STITP环节

这里的STITP是指南京邮电大学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展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的是通过实施该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与课程设计环节不同,STITP环节是课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环节。STITP的具体实施分为3级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体系,即校级、省级和部级。以2012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共有37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包含部级40项、省级45项和校级293项,其中40项部级的STITP是南京邮电大学首次获得国家资助的项目,笔者依托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请的项目(0700412017)也是40项部级的STITP之一。这种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的尝试有利也有弊。弊在于这些课题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本科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少,同时兼顾学业和STITP项目很有挑战性;利在于项目的申请结合了当前计算机研究领域的热点,使得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以笔者2012年指导的STITP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研究压缩感知理论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项目组的3名学生在2012年6—7月开始学习压缩感知的基础理论知识,在2012年9—11月对压缩感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了一些理解。虽然每周都有多次的交流(包括每周的研究日志、读书笔记、文献讨论等),但是他们有时对理论和算法还是不理解,不知道如何下手作研究。经过查阅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他们逐步学会了计算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函数及其计算等相关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体会了计算思维在实际科研项目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该项目,并将研究成果WSNsDataAcquisitionbyCombiningHierarchicalRoutingMethodandCompressiveSensing发表在SCI期刊上。从目前的实践教学改革情况看,虽然STITP项目实施过程有一些困难和曲折,但是笔者指导的所有STITP项目均成功结题,学生通过STITP环节的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2.3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实践环节。作为指导教师,在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以计算思维为核心,强调“学以致用、围绕应用”,分3个阶段指导毕业设计。首先是前期阶段,我们结合校内的科研任务和校外的企业需求制订毕业设计任务书,给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其次是中期阶段,我们根据中期考核表检查学生的文献调研情况、进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就急着直接编写程序代码,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此在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一个阶段是后期阶段,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撰写毕业论文,进行答辩验收。考虑到毕业设计是一个有一定深度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在兼顾大部分学生课题难度的同时,鼓励一部分学生在CPTR第2个环节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团队研究。以2013级的毕业设计为例,笔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的毕业设计从百度公司等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出发,在这些学生前期积累的大学生创新项目STITP基础上,选择大数据领域中相互关联的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分布式环境下大数据的存储、分发、分析、挖掘和实时处理”,包括基于Hbase的实时读写方案、大数据领域中的大规模快速分发问题、移动社交网络中的数据分布规律、面向互联网平台的推荐系统、通过分析淘宝等现有网络技术研究分布式实时流数据的处理策略等。这是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很有挑战性,但是学生的兴趣很高。经过大家的努力,团队成员不仅参与SCI期刊学术论文SemanticOverlayNetworkforLarge-ScaleSpatialInformationIndexing的相关实验,还成功申请专利“一种基于P2P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集群快速扩容方法”,整个团队还获得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团队毕业设计奖。

3相关的应用实例和分析

我们从3个环节对上述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CPTR的实践成果进行统计、评估和分析,对于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笔者前后指导了6期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共157名学生,通过对学生“提交课程设计的大作业”部分书面作业的验收和口头的问答交流,判定最终获得优秀的学生比例为15.29%。虽然优秀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这说明: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改革仍然需要继续,可以采取增加师生的比例等措施;另一方面,整体成绩的好坏和学生群体的水平相关,需要教师在新生入学之后就贯彻和执行计算思维教学改革。从总体上而言,CPTR实验教学的方式值得尝试,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协作性,这与何克抗教授的教学改革理念也是一致的。对于STITP实践环节,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共指导了11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项目申请,获得了5个省级以上的项目,其中获得部级项目资助2项。按照表1的统计,我们实践改革获得“优秀”的比例为45.46%,这里的“优秀”数目是指成功申请并顺利结题的江苏省级STITP项目数。以2012年为例,全校立项的STITP总数是378,其中省级以上的项目数是85,此处的“优秀”比例约是22.49%(因为立项的85个项目不是都能顺利结题的,这里取最高值作为近似计算),低于我们实践改革取得的成绩45.46%。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在项目申请之前,我们以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为背景,尝试以计算思维为核心,通过约简、嵌入、转化、仿真等方法,对科研项目中的任务进行划分,把划分后的一些子课题作为STITP的任务交给大学本科生,让学生在项目驱动的应用实践中得到提高,取得理想的成绩。毕业设计是CPTR的最后一个环节,以笔者指导的毕业设计为例,总共参与的学生人数为34人,获得院级、校级、江苏省级的优秀比例为58.82%,远远高于同等级平均的优秀比例。例如,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3年共有395人参加毕业设计,其中成绩优秀的为47人,优秀率仅为11%。CPTR的毕业设计环节情成功继续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人数为17,占50%,同时也有多名学生成功进入一流IT企业工作,如阿里巴巴公司、百度公司等。由于在实践指导过程中贯彻了计算思维的改革理念,强调了“利用启发式推理寻求解答”,因此,无论是从毕业设计的成绩,还是从学生后续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是有成效和值得推广的。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5

[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77-03

[收稿日期] 2014-09-09;[修回日期] 2014-10-16

[作者简介] 成桂兰(1965-),女,山东龙口人,烟台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学,物联网技术。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和辅助技能。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既可以获得未来职业必备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又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很多问题,进行教学改革,解决面临的问题对提高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本省所有地区和外省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的对口支援地区。由于各地教育资源有差异、各地对计算机课程教学重视程度不同等原因,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很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普遍不高。

(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以前降低了很多,学生质量普遍不高。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三)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担当着普及计算机知识的重任,课程内容必须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快速更新。

(四)实验设备不足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都在不断更新。要想更新大量的计算机实验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教育经费的不足,使设备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够。“计算机基础文化”课程实验设备很多已经属于陈旧设备,更新的部分新设备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教学改革方案

(一)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的问题的改革方案

针对学生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大的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按学生的基础分班教学。可是原教学班是考虑所有学生综合素质而分的班,如果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重新分班则会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也会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介于以上情况,提出了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与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的解决方案。

1.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

优化的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建立了三阶段实验教学任务:基础实验任务、知识拓展实验任务、综合应用性实验任务。

① 基础实验任务的内容为每个实验任务容纳的基本知识的了解与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及软件使用方法的训练。② 知识拓展实验任务的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基本功训练外,主要训练学生的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③ 综合应用性实验任务的内容为运用办公软件综合处理实际问题。将Office包含的各个应用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基础之上,以学科发展内在规律为主线,分层次、任务化开设实验,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与技能。新的课程体系使得实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模仿到综合运用,逐渐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综合程度,构建成从基本功训练到全面素质培养的逐步提高、互相衔接的教学体系。教材中的每个任务都提供了3至5个训练素材和要求,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不同阶段的实验任务。这样既能使基础差的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又能使基础好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 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

依据高职学生的能力、思维、素质及培养要求,按基本型、提高型两层次构建了实验项目体系。

(1)基本型实验主要涉及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包括演示性、技能训练性、学科认知性等类型的实验项目。其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方法、训练技能等。基本型实验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高质量完成的。

(2)提高型实验包括应用性、综合性等类型的实验项目。其功能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新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型实验要求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对于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改革方案

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学生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其学习兴趣的制约[1]。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可以通过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 取消纯理论课

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他们对纯理论课就更是提不起精神。为此,取消纯理论课,所有课时全部在机房上课。将所有理论知识都融于做实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又容易接受知识。可以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练[2]。或者老师讲完一少部分,学生马上动手做,避免讲多了再练,学生已经将前面的知识忘记了的现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跟上上课节奏,容易达到老师的要求,学生会很有成就感。老师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 创新考核方法

创新考核方法,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从关注终结性评价向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转变[3]。不仅要关注期末的全省统考成绩,也要关注平日成绩,应将统考成绩与平日成绩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平日成绩主要应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即注重考核实验课上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性、协作精神、创新性,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可以每次课参考考核的各项内容对学生上交的任务作业进行评价。每次的评价都是学生的一次平日成绩。在学生上交了作业后,可以当堂就对部分作业进行评价,并允许学生改错后再次提交作业,直至学生认为完美。改错的过程是学生能力快速提高的过程。上课时要将上次的作业评价反馈给学生,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对作业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如此的考核方法,促使学生每次课都会很认真地完成任务作业,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力求提交一份完美的作业。学生每一次课都认真地完成了实验任务,整个学期下来,学生的收获自然颇丰。此种考核方法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应对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的改革方案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课程内容必须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更新。针对此问题提出的应对方案是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

1. 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淘汰陈旧过时的实验内容,引进反映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注重实验课程的应用性和时代性,增加反映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热点、难点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网站上的教学内容也随着课程内容的更新及时更新。

2. 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

适用的好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4]。根据省“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内容及要求,同步编写新版实验教材。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设计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根据院校专业的设置情况精心挑选与专业相关的实验素材,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与自己专业相符或相近的素材完成任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解决实验设备不足问题的方案

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计算机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难以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造成计算机实验设备陈旧,新设备不足的问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通常又安排在设备陈旧的机房中,给上课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实验无法完成。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条件、实验设备、实验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的不足[5]。针对真实实验无法完成的实验,可以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来完成。例如“组建计算机系统”这一教学任务,既要组装硬件系统,又要安装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由于受设备条件限制,无法利用真实实验完成。开发建立基于校园网的“组建计算机系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在这个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上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市场调研、提出设计思想,自己选配硬件设备、反复实验研究,最后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认知硬件系统的各个部件,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结构、组装流程及组装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环境、安装步骤及安装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与卸载方法。在自主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是第一学年的课程,“组建计算机系统”这一教学任务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有些新生恰好会在此时有购买微机的计划,那么有计划购买微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自己动手DIY一台微机,完成“组建计算机系统”的真实实验,进一步巩固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知识。没有购买微机计划的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任务。

三、结语

随着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水平递进的实验项目体系,取消纯理论课,创新考核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编写、出版相应的实验教材,引入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学生DIY微机各项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对解决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困难是很好的方案,今后将加强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董新科.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方法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8-89.

[2] 杨玫,刘瑜,赵秀丽.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电脑,2012(4):199-201.

[3] 黄晓丹,朱国华,齐晖,等.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5):94-97.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6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分析

教学形式上:可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计算机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完全不懂的学生则从头开始,而另一些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采用自主学习的办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教学进度表有选择地上课,但必须参加期末考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这样,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在案例中变得相互联系而易于掌握。

2.任务驱动式 教学根据计算机应用教育的特点和人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应该从具体到抽象,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方法。

3.启发式教学 根据知识的相通性和连贯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自学能力。

4.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以教师讲课为主,并辅以学生上台讲解的方式;在实验教学中,发动学生互相辅导,师生共同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听讲变成主动去讲,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考核分析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5-01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加。高等教育界经过讨论和摸索,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培养应用型人才[1]。自1999年以来,我国本科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1998年的65万人增至2011年的340万人。期间有大量本科毕业生因就业困难,造成结构性失业,许多地方本科高校为了寻找学生就业出路,纷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强调培养以能力为主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也要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也正在变化,课程改革的呼声和压力也逐渐加大。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着眼于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提出融合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要顺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改革力度,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遇到重重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大

生源质量的高低,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高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反映一个高校在社会和群众中认可度的社会评价指标。招收到高分数区段的学生,吸引优秀生源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目前我国重点高校里城市学生的比例在上升,而在地方本科院校上是倒挂的,农村学生的比例在逐渐加大。以本院为例,2011年入学新生的农村学生比例占了八成。由于我国城乡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很多农村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真正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部分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仍处在零起点。如果在教学中只考虑10%的优秀学生,而忽略另外90%的学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2.师资队伍不够稳定

受传统文凭本位的影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倡导应用型办学目标改革的同时,又制定了“申硕申博”、“更名大学”等一系列提高办学层次的规划。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具有基础课的性质,但是成熟较晚,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教师在晋升职称的压力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科研,从而影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同时出现了一些不愿看到的现象:青年教师忙于深造无心从教,中年骨干教师忙于科研不愿从教。在地方本科院校优秀师资的短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优秀师资更是稀缺。

3.教学目标不明确

以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更新较快,积淀较少,课堂内容变成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拼盘,实践环节则以软件操作为主,忽视了创新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由此而产生了“攻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狭义工具论,导致课程的存在性受到质疑,课程地位受到歧视。程序设计类课程仍以语法教学为主,缺乏计算学科相关能力的培养,未能体现基础课的性质。

二、融合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

“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方法,在地方本科院校贯彻这个理念时要区别于重点大学,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要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不应过分强调科研能力,人才培养目标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专业方向相融合,课程内容也要体现“短平快”的特点。

1.建设面向专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师资队伍

以广西工学院为例,每年入学新生近4000人,而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专任教师只有9人,相当一部分教学任务都是分散到各二级教学单位自行完成。整合分散在各二级教学单位的计算机基础课师资,建立一支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以课堂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申请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进行考核培训。而且各专业方向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大都是具备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新,学习能力强,经过适当培训能够胜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

2.定制适合各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

针对各专业特色和对信息化技术的不同要求,定制了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提炼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应用中的经典案例,体现计算思维在专业中的应用,做好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专业教育的衔接。在表1中,根据本院专业设置,划分了6个专业门类,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础实验项目,针对不同的专业门类,完成一个创新型的实验项目。在课堂教学中,为不同专业门类选择了一个典型的计算思维案例进行深入学习。

3.建立学生项目竞赛体制

为引导学生积极完成教学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后,对上交的学生作业进行评比,考评小组由任课教师和若干学生代表组成,对入围的学生作品进行打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及时上传课程教学网站供学生参考学习。

三、总结

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计算机与众多专业的融合大大丰富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融合专业方向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是计算机基础课教育整体优化的需要,是保证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教学资源合理充分使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8

Practice on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Basic Computer Technology

ZHANG Feng-yun, LI Xiang-qu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the students' computer levels, the necessity of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is discussed.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program, the teaching arrangement and the course examination is analyzed in brief.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purpose of 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is to stimul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collabo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student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o realize the common progress of all students.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reform; Hierarchical teaching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简称:计算机基础)是本科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从2007年对入学新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小于10%的学生基本掌握了Windows、Office常用操作;大约70%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也基本停留在能够进行简单操作的层面上,这部分学生会上网聊天和简单的word操作(制作表格、进行简单的排版等),但是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系统,对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术语一知半解;还有小于10%的学生只会打字(包括上网聊天);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新生的这种差异使得“计算机基础”课“扫盲式”、“零起点”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实施,教师在课程实际教学中遇到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计算机基础课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我校对该课从讲授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从而表现出与其它课程迥然不同的“动态”特征。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次教学,成为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

1 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与组织实施

对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实施分层次教学已成为共识,但是具体实施不仅需要教师从教材到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同时也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及各学院的大力配合,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问题,必须合理安排各个环节。

1.1 制定分层次教学方案

从2007级学生开始,根据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理、工、文、管、法、经等不同学科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差异,“计算机基础”课试行了分层次教学改革。对入学新生分成理工、文管、艺术体育三大类,每一类根据专业需要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比如理工类在教学内容上浓缩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的教学,增加了常用设备和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文管类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Office应用软件的教学,增加了网络应用和网页制作、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多媒体制作)等。

每一类又分成A层、B层和C层。A层其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该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免修该课程;B层是具有一定基础的中级级别,该类学生属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C层是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开学初通过计算机水平测试,合理评估学生差异,有效分层,重新组成合理的、基础水平相近的学生为教学班级,因材施教,为分层次教学创造客观条件。

1.2 统一调度

由于传统的专业班级被打破,因此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管理体制也需要相应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对新生的计算机基础课,需要进行统一调度,在编制学校教学计划时,首先编排计算机基础课,并且安排在同样的教学时段。对于其他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课程,根据课程的普及程度顺序编排,这样避免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其他课程时造成时间上的冲突。

1.3 因材施教

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差生“吃得了”。对传统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层次设计,制定了基础教学大纲、提高教学大纲和设计教学大纲。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编写和修订,以适应不同的大纲要求。

同时,在学时安排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对那些非常普及的内容用较少的课时简单阐述,适当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用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作业布置上,B层次的学生在完成C层次学生基础题的前提下完成提高题。在上机实践方面C层次学生只完成基础练习,而B层次学生增加了综合设计型练习。

1.4 改革考核方法

虽然采用分层次教学,但是学生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仍然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统一进行,否则可能影响到优秀学生、优秀奖学金的评选甚至保研选拔等许多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分为基础作业、综合作业和提高作业来布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进度与自学能力)来选做,教师根据作业类型打不同权重的分值。同样对于课程考试,也相应设置基础题、综合题和选做题,一方面能够正确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反应优秀生对该课程的把握深度。因此分层次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2 关于分层次教学的辩证思考

从辩证的角度来讲,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教学实践证明分层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也都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分层次教学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开展学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率,但是还难免有些遗憾,比如分班前的水平测试机制还不太完善,由于测试题目都是客观题,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另外,这种均化的方法人为地隔断了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之间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也遏制优秀学生对普通同学的激励和帮助作用。简单地说,快班的学生并非学习都好,慢班的学生也不是学习都不如快班。为了努力构建和谐的学生关系、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还可以开展如下尝试,比如开展阶段性水平测试,对于达到跨层标准的学生允许调整,激励有潜力的学生不断竞争向上。

3 结束语

分层次教学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各个环节的改革创新,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了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促进了学生的能力竞争,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它满足了优秀生更高的学习目标,保护了落后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教学资源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惠香.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8(22):6-7.

[2]李昕. 计算机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3).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9

1.1培养目标

我系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卓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最近制订的本科培养方案是充分吸取了国际上计算机本科教学的最新的权威性研究成果,对课程设置及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等方面进行了动态调整,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除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平台课程以及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外,我系还设有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专业基础课,并提供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

1.2课程设置

我系的课程设置强调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目前的培养方案参照国际计算机教程的进展,除了满足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平台课程学分的要求,数学、物理基础课程占整个计划的24%,同时动态调整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编译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及时更新专业选修课程。

1.3实践教学

我系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全过程中,注重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训练,强调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相互结合,努力造就适应研究、设计和应用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我系拥有优越的实验环境和国家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充足的专业训练与实践的机会。

1.4优质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很多领域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他们不是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者,也不是仅仅把计算机当作一种工具,他们所要从事的工作是研究、设计和开发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明和创造满足用户进一步需要的计算机新技术,面对和解决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我系在时展的洪流中承担着培养优质人才的重任。我系有计划地本、硕、博统筹考虑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可以选修研究生的课程,优秀的苗子可以在导师指导下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

2创新氛围的营造

如何营造创新氛围,为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是我系近年来在教学上的工作重点。我们主要抓了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国际交流和名师指导这4件事情。

2.1新生研讨课与专题讨论课

我系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三个二级学科上有着非常强的科研能力,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科研成果,我系教师将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动态有效地融入课堂,不断动态高速计划,更新课程内容。从新生入学,我系开设了一系列新生研讨课,包括“下一代互联网”、“虚拟世界与未来电子游戏”和“计算基因组分析”等等。使得新生有机会与大师面对面地交流。

在专业课程中,我系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课,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和眼界。这些专题研讨课包括“网格计算”、“媒体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等等。另外,我系也针对数据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普适计算、智能信息处理、可信计算、计算机安全等热门研究方向更新了相关课程的内容。

2.2实践环节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我系的大部分课程在课内经常通过大作业、实验等方式强化学习效果,而在课外则开展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即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及项目,学校批准后选派教师给以指导并赋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某些项目可与相关课程相配合,还可以与相关的国际大学生竞赛相衔接)。同时,我系在本科三年级末精心设置了一个为时五周的“专业实践”,由教师给定一个设计目标(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学生则需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软硬件知识,自行完成实践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实践”课程之后,为提高学生设计、实现大型、复杂的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开设了“专题训练”课程。“专题训练”系列课程主要针对大型软件,如网络协议、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编译器等进行专门的软件系统设计、编程实现和实验分析等实践训练。毕业前,学生必须全时进行半年的“综合论文训练”,所做课题均来自实际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全面锻炼。

从我系研究生入学的角度来讲,我系有很大一部分本科生能够直接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通过上述各个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到科学研究项目,有效地做到了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的衔接。

2.3国际交流

我系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参与到学校或院系组织的国际交换生项目当中,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组织学生参加由美国计算机协会于1977年发起并组织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简称ACM/ICPC)和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是我系固定的国际交流活动。除此以外,我系还鼓励本科生参加RoboCup世界比赛、TREC评测和TRECVID评测活动,组织并参与加拿大程序设计比赛(CCC)以及其他各种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活动。

2.4名师指导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一案到底”教学法由“案例教学法”发展而来,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在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脉络清晰、教学系统的优点,能够将教学目标分步骤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易于形成系统认知和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1 “一案到底”教学法

“一案到底”教学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界比较认可的说法是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和授课知识点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系统认知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现在“一案到底”教学法比较多地运用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案例设计与传授知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与实际需求的结合、考试和评价的结合,非常适合一些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

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2.1 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综述

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种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应用中的研究,比如2002年,湖北省荆门市财经学校朱云霞进行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提出了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意事项;2003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职中肖胜阳进行了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着重开展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詹自胜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设计了一种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效果。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在计算机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在Word软件教学中应用“一案到底”教学法就是一个很适合的选择。

2.2 Word软件教学现状

Word作为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办公软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在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Word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开展,目前Word软件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学案例老旧,缺乏连贯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已经进行了初步学习,如果教学内容浅显、缺乏实用性,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于实用性极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十分重要,“一案到底”教学法十分适合Word软件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

3 “一案到底”案例设计

3.1 “一案到底”总体设计

Word软件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大高校本科生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课程。Word软件课程操作性很强,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必需的计算机技能,巩固、加深已有的计算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教学应用的立足点在于“一案”,恰当的案例能够串联多数知识点、突出难点知识点、强化重点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设计依据的是本次课的各个教学知识点,争取串联起本次教学内容绝大多数知识点,同时要做到有重点、有层次,不能单纯为了加入知识点而进行生硬的教学案例设计。“一案到底”教学法在Word软件中的教学应用的中心点在于“到底”,优秀的案例设计不仅可以串联单次课程的重难点内容,还可以将多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链接,让学生在新知识点的学习中进行原有重点内容的强化和复习,将多次课程内容形成一个既可以独立又能够紧密连接的整体教学案例,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独立知识点的同时形成体系化认知,真正在理解课程内容}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其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3.2 案例

列举一个Word软件教学中“一案到底”教学法的设计案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按照逆向的“‘一案到底’知识体系”“‘一案’知识块”“分散知识点”进行总体设计,按照“分散知识点”“‘一案’知识块”“‘一案到底’知识体系”顺序进行实际授课。

根据Word软件课程教学计划,教学一般按照知识点“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文档编辑”“表格编辑与应用”“图文混排”“长文档编排”“页面设置与打印”的顺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构建一个囊括所有重要知识点的“一案到底”整体案例,再按照课程需求和“一案”结构进行分割,形成单独的“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包含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散知识点”。

根据“Word软件简介”“Word文档操作”…“页面设置与打印”的教学顺序与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本科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将“毕业论文”分割成“文本编辑”“图文混排”“表格制作”“长文档编排”等多个“一案”知识块,在每个知识块中强化练习重点内容,比如在“表格制作”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表格线独立设置”“表格文本对齐方式”和“单元格合并与分割”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在“长文档编排”知识块中重点加强“设置多级标题”“使用分节符”“使用分页符”这些分散知识点的教学与练习。授课时依据分散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组成的独立知识块,最终学会Word软件的整体操作使用方法。“一案到底”的“毕业论文”整体教学案例结构如图2所示。

4 结 语

“一案到底”教学法不仅适用于Word软件教学和计算机课程教学,也同样适用于多个其他学科教学。“一案到底”在实际教学中的成功应用需要依靠优秀的案例设计和教学设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案例进行不断的打磨和修改,也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及时对案例和教学手段进行调整。“一案到底”教学法的串联知识点、整合知识点,直至形成知识体系是该教学法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11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笔者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每教完一级学生笔者都感悟很深,现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来共同分享和交流一下。

一 了解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原因

本校是一所农村职校,到本校读书的学生都是最调皮,

基础最差,习惯最差的学生,学生生源普遍来自上五区的各个乡镇,初级中学计算机设备设施落后,坏了不维修,缺乏技能性强的计算机教师,学校不重视计算机教学,学生很少上计算机课,即使是计算机课也被主科教师占用了,造成很多学生只会登QQ聊聊天,打打游戏,其他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窍不通。很多学生都有网瘾,作为计算机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上网,如何让他们静下心来学习计算机至关重要。

二 打破常规,不能照本宣科

在学校里学习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统一定购一本计算机书,这些书是把各个知识点分成若干个章节,教师进行一章一节的教学,最后完成整本书的教学任务,这样做,学生学起来一般很慢,也很费力,学一节懂得一节,知识很不连贯,学了的用不了,久了都忘了,而且不能有效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笔者认为采用电脑培训学校的短期教学模式,学生更能学到知识和有效提高技能。这种模式把一本书分为几个或十几个知识块,每一节课学习一个知识块,学习之后完成一个相应的操作练习题。课后再给学生布置1~2个操作作业,这样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 理论教学要发挥学生主动性

计算机书本枯燥乏味,只看书感觉无法下手,但学生普遍不看书,只有遇到难题时,才想起去翻书。因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上课前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到书本中找答案,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施压,可以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来让学生动起来。

四 多媒体的教学展示演示清晰易懂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可以使繁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笔者在教学中,喜欢制作课件,在课件中运用各种颜色,收集和剪裁各种图片,把操作过程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易懂。上多媒体课时,除了向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外,还叫一两名学生当场展示操作过程,让学生产生压力,从而认真听讲。操作中及时的纠正错误有利于提醒学生在以后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五 精心设计操作课实例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书中,操作知识很少,一般都非常的简单,学生一看就会,但缺乏吸引力,教师可以提前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操作试题,注重操作题的艺术性和启发性,严格要求学生完成操作题,提前完成的给予表扬,最后完成的给予惩罚,要让学生有压力,树立必须完成的思想。在操作课上,教师要先演示制作过程,等学生看清看明白后,再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耐心指导,及时处理学生练习过程中的问题。

六 发挥优秀学生的辅导作用

在上计算机操作课时,光靠教师的指导是不够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优秀学生,协助教师辅导学生。任何一个班,总会有几个学生比较优秀,他的学习能力要强一些,技能要好一些,我们可以让他们给其它同学展示操作技能,把他作为榜样,让其他学生去学习他,敬佩他,在学生中树立威望,然后再让他去辅导班上的同学,这样,通过先教会一部分学生再利用这部分学生去带动教会全班学生,教师也会轻松很多。

七 每周一次技能比赛提高学生操作水平

学生无压力就无动力,比赛可以提升学生的信心,也可以给学带来压力。笔者制订了严格的技能比赛方案,对比赛中的前几名,进步的,分别进行奖励,对倒数几名进行惩罚,每一周的比赛结果将张贴在教室里,让全班学生来看,让其他教师来看,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成就感和压力。

八 多提供一些学校的计算机兼职工作

学校及周边对计算机操作人员都有需要,通过在班级中进行选拔、竞选、最后进行派遣,这样就在学生中形成竞争,形成你追我赶的劲头。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12

1982年成立计算机基础实验室。

直属原兰州铁道学院电机系(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创建了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于一体的教学实验体制。

1998年首批通过了甘肃省基础实验室合格评估。

省级评估推动了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改革。

2003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随着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等9个实验室于2003年合并,形成了以计算机学科为核心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承担了全校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任务,形成了跨院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和科研实验综合性平台。

2005年被学校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3年-2004年学校用日元贷款专项经费624万元购置了实验教学仪器和设备,同时实验中心的面积和规模得到扩展。

2006年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甘肃省教育厅和兰州交通大学拨专项资金,严格按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对中心进行共建,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对全省计算机实验教学的示范作用。

多次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实验室先进集体”。

1.2中心概况

(1) 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属于校级实验中心,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体制。全面负责全校本科学生实验教学工作。学校负责中心的建设,提供其运转、维修及更新改造经费。同时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甘肃省教育厅给予了大力支持。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主任由学校任免,任期三年。中心下设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程序设计课程组、数据库技术课程组、硬件与网络技术课程组、软件工程课程组)、实验中心(公共机房、专业机房、微机组装与组网实验室)以及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实验教学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在全校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年度考核的管理机制。中心向校内外开放,负责人员培训,发挥示范作用。

(2) 中心人员组成

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门设立“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在教学、科研和实验管理方面的专家担任主任,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在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工作。

中心主任:党建武,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培养博士生3名,研究生30余名,主持研究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学术著作9部。

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

职称分布:教授7人,副教授及高工17人,讲师(工程师)7人,助工2人,技工1人;

学历结构:具有博士以上12人,硕士11人,学士12人,硕士学历以上占69%;

年龄结构:50岁以上的2人,40-50岁的17人,30-40岁的11人,30岁以下的5人,平均年龄38岁。

(3) 设备概况

中心所有教学仪器设备统筹调配,合理组合,服务于全校的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利用率高。

实验室面积:4655 m2。

设备资产:2180万元。

设备台件数:2367台。

(4) 经费投入

学校日元贷款624万元(2003年-2004年)用于实验室设备添置和更新。

学校配套设备110万元(2004年-2005年)用于增加及更新实验设备。

财政部与地方共建300万元(2005年至今)用于增加及更新实验设备。

学校建设联想深腾1800机群系统80万元(2004年)。

学校建设甘肃省计算机网络监测中心294万元(2003年-2006年)。

实验教学软件投入115万元(2003年-2007年)。

近五年新增总计:1523万元人民币。

主要投向:

本科生教学实验设备(含软件研发):1200万元。

仪器维护与材料消耗:80万元。

科技创新基地:195万元。

科技项目开发:48万元。

1.3教学简况

中心承担全校信息、电子、控制、电气类与非电类共49个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年均上机人数12600人,每年完成实验任务103.5万人时数。

承担本科生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通讯、DSP技术实验等20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项目185项。

承担硕士生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理论、计算机测控技术与应用、神经网络与模式识别、算法设计与分析、特种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计算电路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12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1.4教学成果

荣获4项省级和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厅级和市、校级教学成果奖。

省级重点课程群。

中心承担建设2个省级重点课程群: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校级重点课程群。

中心承担建设4个校级重点课程群: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

近几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共85篇),其中一级期刊和国际会议有53篇,二级期刊和国内会议有30篇

获得专利12项。

编著了12部实验教程和10部实验讲义,相关的理论课教材21部。

1.5特色

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造就了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实验教学队伍。

建设了设备先进、数量充足、开放型的实验教学环境。

创建科技创新基地,将基地变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基地。

培养了一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

发挥了区域示范与辐射作用。

2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实践教学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过去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适应学科发展自成系统的、完整的课程体系,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2.1实验教学体系框架

借鉴国内外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与成果,依托我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个省级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培养计划的始终,制订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教学体系框架。

2.2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表现为各学科广泛交叉,相互渗透。学科之间的边缘越来越模糊。我们综合考虑信息类课程特点,分四个层次实施层次化,使学生能力在不同阶段达到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消除优秀生“吃不饱”,少数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多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见图4。

2.3实验教学体系

在体系上,力求构建一个有宽度(实验内容丰富)、有厚度(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有尖峰(学有余力的学生创新高度)的多层次结构。实验教学体系见图5。

(1) 基础实验模块

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实验目标:覆盖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主要为学生基本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任务:

① 掌握基本实验方法。

② 常用设备的使用及基本案例的编程。

③ 提高软件开发和硬件操作技能。

④ 提高编程及程序调试能力。

⑤ 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

(2) 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性实验模块

实验内容: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Delphi程序设计实验、Visual C++案例开发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等相关内容。

实验目标:该部分实验全部为设计型与综合型实验。通过系统设计与综合性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并学习本学科的先进技术与相关软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案更趋于从细到粗的原则,由学生学会自己拟订实验技术方案到自行组织完成实验。

实验任务:

① 教师选择合适的题目,学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行完成设计(计算)、开发、调试、结果分析。

② 了解、熟悉提交合理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成过程。

(3) 创新与开发实验模块

实验内容:包括DSP技术实验、计算机通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多媒体技术基础。

实验目标:该部分是对本科生的高级工程训练,结合工程和科研实际,深入了解工程应用的基本思维方法,跟踪技术前沿。对所学的科学体系知识进行全面的应用,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实验任务:

① 学生自己选题,论证方案,设计软硬件,构建实验平台,独立完成科技制作的全过程(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实验室提供设备与场所)。

② 完成各类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仿真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的培训工作。

基础实验、应用系统设计与综合型实验、创新与开发实验和校内计算机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工程培训要求所有信息类专业学生都要完成,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增强了学生设计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力度。部分有创新意识的优秀学生选作其他创新与开发实验,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在体系上,力求构建一个有宽度(实验内容丰富)、有厚度(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有尖峰(学有余力的学生创新高度)的多层次结构。

2.4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与社会实践结合

(1) 依托我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实现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

实验教学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充分发挥高校学、研、产“一条龙”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受教育者的科学素质。中心在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中,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和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将高年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联合培养。经过计算机创新基地培训,重点实验室四个创新平台(1.高性能计算平台;2.铁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平台;3.专用激光/光电测量控制技术系统集成平台;4.激光快速成型平台)的科研锻炼,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完整体系,实现了学、研、产无缝连接,取得了最优的科技创新效益。近四年科研经费突破四千万,成果转让与产业化累计上缴税金近四百万元。

(2) 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情况。

与台湾凌阳单片机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与Cisco公司合作共建思科网络学院,开展网络工程师资质认证培训。

与Oracle、SUN等公司合作开展资质认证培训。

与TI、NI、Fluke、Pro/E、锐捷、神州数码等公司合作共建培训基地。

与中软、东软、甘肃省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3) 扩大设计应用能力,创建创新基地。

以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为大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了平台。在此平台上通过大学生设计与制作,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开发,工程实践能力等的培养,形成了一个在大学期间,由学生从自主实验小产品组装科技制作小型科研课题研究参加校p省p全国各种竞赛的创新教育的全过程。并促使大学生创新活动规范化、系统化、普及化。将科技创新基地变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基地。

学校为基地一期投入学生立项研发基金20万元,新工艺实验室投入18万元,工程实践培训基地每年投资元器件和材料费5-8万元,学院每年投资1-2万元,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5创新基地建设

为推动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和科学实验的开展,2000年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实施了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

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方案

中心每天开放12小时以上,采用“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结合、综合设计与科技创新结合、自主设计与实际课题结合”的三结合方式。

每年获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近30万元。

组织参加校级、省级、部级的各种竞赛,年投入经费约20万元。

选拔和推荐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2.6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无线传感网、移动数据库、网络嵌入式等新技术。

实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训等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手段:运用虚拟仿真、多媒体、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

实验教学模式:

转变实验辅导解答为实验引导启发。

转变面向实验结果为面向实验过程。

转变单一实验模式为多元实验模式。

实验考核方式:改变了只注重结果为更注重过程与分析。

3实验队伍建设

3.1学校高度重视实验队伍建设,制定了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多项制度与措施

主要措施与激励机制:

学校实施“青蓝人才工程”资助计划,已投入1000余万元资金用于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全校资助125名教师,本中心有16位教师获得资助)。

鼓励高水平教师主持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从事实验室工作。

设立科研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团队基金。

中心人员的课时津贴是其他实验室的1.2倍。

中心人员岗位津贴比其他人员高5%。

3.2实验队伍培养(走出去,请进来,现岗培训相结合)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并与现岗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1) 国内外进修,做访问学者,参加全国性学术活动(本中心近两年来有28位教师到国内外进修提高)。

2006年,参加ICARCV 2006,Singapore(2006),并作主题演讲。

2002年,参加北京交大举办的全国高校嵌入式系统新技术培训,获结业证。

2003年,参加秦皇岛举办的全国高校DSP与ARM学习班。

1999年,参加昆明举办的全国高等院校工作高级研讨班,并作大会发言。

2005年,参加海口举办的中国高教实验室建设标准研讨会。

2006年,参加上海举办的信息学科专业发展研讨会。

2007年,参加重庆举办的全国信息学院院长研讨会。

2007年,参加宁波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

(2) 邀请知名学者、教授来校讲学(每年平均有20多位专家来校讲学)

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工程院钱清泉院士、卢秉恒院士,姚建铨院士等。

教育部教指委委员、北京交通大学博导谈振辉教授、陈后金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博导周兴社教授、郝重阳教授等。

美国马里兰大学Rance Cleaveland教授等。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广田薰教授等。

西南交通大学博导靳蕃教授、李群湛教授等。

合肥工业大学博导李廉教授。

(3) 现岗培训

实行青年教师实验室导师制。

有22位青年教师先后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新技术培训班。

青年教师从事实验室工作制度,作为实验室的流动编制。

3.3组成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的实验教学团队

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中心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根据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以及教师的专业方向,将实验中心人员划分为实验教学小组,按照合理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对小组进行人员安排,确保能够实现“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也为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

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党建武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党建武 范多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范多旺

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王晓明

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范多旺

甘肃省首批特聘科技专家2人:党建武范多旺

甘肃省333优秀人才2人:范多旺党建武

甘肃省555优秀人才1人:党建武

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党建武

甘肃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吴辰文

学校“青蓝工程”人才16人:胡晓辉、张忠林、杜永文、米根锁等

学校优秀教师5人:谢彦峰、李启南、王松等

学校教学优秀奖11人:郑丽英、蓝天、胡晓辉、李敬文等

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奖7人:兰丽、赵庶旭、王阳萍等

4实验中心特色

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新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取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编写出版实验教程、教材、讲义43部。

省级精品课程3门。

在研教改项目6项。

依托重点学科,建设了一支由基础到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8项,科研经费达4000万。

取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8项。

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三大检索23篇。

取得专利12项。

示范与辐射作用

近年来,定期举办ARM、JAVA、Cisco、Oracle等培训班,为西北高校教师提供新技术培训,并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篇13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都开设了《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该课程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像处理软件和编辑软件,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广泛地应用于平面设计、图像编辑、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彩色印刷出版、城市规划建设、多媒体制作等领域。要学好这门课,熟悉应用PhotoShop的各种功能必须多学、多用、多练、多体会,才能熟练地驾驭它,在象想和创意的空间里飞翔。现对 PhotoShop图像处理的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如何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兴趣上来,上好第一堂课是关键。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介绍Photoshop软件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上第一堂课时,首先用多媒体投影机向学生展示用Photoshop制作的精美图片,巧妙地把学生引入电脑艺术摄影的殿堂,让学生亲自感受、探寻其中的奥妙,激发他们求知欲。同时也向他们展示以往学生的作品,在欣赏这些图片时同学们不停地发出的赞叹声,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是以往学生的优秀成果。大家不必羡慕,在学完这门课程后你们会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同学们肯定的同时,表现出急迫的求知欲望。

二、贴近实际,案例教学法

案例的教学,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案例为媒介,引导学生参于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积极思考、自动探索,培养自动的分析和解决景案例所含平面设计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都将有助于职中学生增加对平面设计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案例设计与精选。设计要遵循易懂性、概括性、生动性,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为满足教学需求。此外还要借鉴专业书籍,参考作者的思路,补充自身的不足。在选材方面一定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案例,最好案例涉及到PHOTOSHOP一般知识,那么在展示的时候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知识。

2.案例的展示与分析。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展示案例同时应该仔细分析案例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用中肯的眼光看待作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评价作品。适当的时候可以请学生谈谈观看案例后的感想,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模仿练习。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进行案例教学。天下文章一大抄,这里强调的是模仿的作用,模仿是促使学习者快速熟悉某项技能的有效方法,模仿在PHOTOSHOP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展示一些精品案例,教育学生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模仿着制作个性化的作品,力图从模仿中巩固知识,从模仿中学会创新。

三、实施案例化教学,项目化实践

教学中,选取的大量实例都是在行业的实际工作案例的基础上改编来的。学生在练习实例的同时,就掌握了相应行业的职业规范,在若干项目的设计制作中培养了实际工作中所必备的创新意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各种技能和优良品质。

一方面,模仿经典。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图文资料,通过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手法,领会平面设计的风格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并从模仿性的练习开始尝试创作,同时进一步掌握PHOTOSHOP的使用技能。

另一方面,加强创意练习。结合社会热点新闻、校园活动等主题,由任课教师拟定一组选题通过实习指导书下达,形式可包括如:宣传海报、纪念册、贺卡、广告招贴等,进行创意练习,以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构图能力、色彩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应用Photoshop的综合能力。

四、强化学生学习方法

初学者可以采用一种循序渐进学习法,即按照常规方法,夯实基础,对于里面各种工具要能运用自如,这是深入学习高级PHOTOSHOP知识的基础。其次就是练习模仿,在学习期间就得多动手练习,通过练习不仅能够熟悉并掌握软件的功能及命令的应用方法,还能够掌握许多通过练习才能掌握的操作技巧。第三是采用积累表现法。所谓积累表现法,就是经过观察欣赏大量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经验、方法;最后就是实践并创意。实践出真知,只能纸上谈兵必然打不好仗,必须得进行大量的实践创作,才能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五、设计与创意

创作优秀的PHOTOSHOP作品需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意、构图能力、计算机表达。即首先要有好的创意,然后对其进行粗略构图,最后借助计算机手段,制作出所构想的最终效果图。上述所说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意需要具备跳跃思维,灵活善变,也与创作者的美术素养相关;而构图则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对于平面设计来说,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尤为重要,它需要通过合理组织各种元素,确定视觉中心,使画面美观并能引导读者的目光和兴趣;计算机表达则是利用有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工具,将构思的图像效果制作出来。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老师在PHOTOSHOP实践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三方面的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构图能力和计算机表达能力。

总结:

PHOTOSHOP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要设计一件比较理想的作品,设计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素养。并且需要知道色彩的构成、分类,懂得如何使用相关平面设计软件,通过本次写作,加深了我对PHOTOSHOP教学的理解。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