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技术科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需要在建筑施工阶段执行项目管理措施,保证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系统全面化的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阶段,应遵循特定的管理原则。例如,遵守现场管理制度原则、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技术设备引进原则、建筑企业人才引用原则等。基于以上原则,加强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的控制力度,实现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提高建筑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
2.1施工材料的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工程施工的源头上实现质量控制,即加强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施工原材料采购时,需要对原材料的数量、类型、质量、产地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保证原材料采购渠道的正规性。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
2.2技术安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问题是工程是否能够开展的基础。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以及施工现场防火措施的管理力度。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象巡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产生的频率,确保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程作业。
2.3施工进度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在计划周期内完成,则需要建筑企业对工程进行索赔。因此,为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提高其沟通效率,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4施工质量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可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设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针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细节化管理。将每个施工环节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工程中质量不达标的工序,需要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问题的处理解决。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途径
3.1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现场如果想要系统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为使管理体系能够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需要建筑企业设计人员,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监督管理,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竞争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提升使用人员的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不少欠缺,易于在工程施工阶段产生安全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需要建筑企业加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关注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实现调度作业。针对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影响工程的施工。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建筑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定期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例如,教育施工人员安全问题时,可以为施工人员播放安全事故的相关视频,让施工人员明白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对个人生命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员遵循施工现场的制度管理。施工阶段为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可以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升职,让其成为施工团队中的小组长,展现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同时将工程的施工质量落实到个人。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对于不能达标的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为其培训,保证是专业素质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完善奖罚责任的制度
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时,觉得与自身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加重视。施工人员仅仅关心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而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关心。当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并且向建筑企业反馈后,仅得到口头表扬而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致使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解决这一现象,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者,建筑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奖励的内容不能仅仅包括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包含物质奖励。如果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提出来有效的建议,可使施工人员得到职位的提升。而如果施工人员不遵从管理部门的调度任意施工,则应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并且予以惩罚。通过奖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不断的探索以及完善。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现场奖罚机制,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马海涛 单位: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篇2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
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篇3
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原有的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更高的建筑物,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这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为了改变全球的气候条件,“低碳”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人们已经树立新的目标,将“低碳城市”作为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一、低碳建筑的有关研究有待加深
建筑行业不仅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而且它的发展模式直接关乎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发展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与此同时,低碳建筑以及低碳住宅也将成为我国建筑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低碳建筑相关的研究,绝大多数还仅局限于意识方面,却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技术问题。这说明我国对低碳建筑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操作当中,只是表面的浅析,因此,我们要加大低碳建筑的有关研究,使其得到技术和方法的全面支撑。
二、对新科学的认识
所谓的新科学指的是20世纪以来的非机械论的整体性自然科学。然而涉及到建筑领域的却没有这么宽泛,它主要指在当代的建筑转变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有关学科,如:物理学、数学等基础性学科,复杂性学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级学科,如:生物学、天文学、电子学。
三、新科学对低碳建筑的影响
新科学在低碳建筑中的使用,将会使建筑的低碳化设计、建造以及管理等全过程得到更新。具体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新的建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 新建筑技术
现今所研发的新建筑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技术具有新兴的、高层次的、前沿的、尖端的等特点,是普通的建筑技术所不能睥睨的。因为新建筑技术受到新科学的影响,尤其是在低碳技术的操作方式与效率等方面,均比传统的建造方式优秀,因此通过这种新建筑技术的使用,一定会使我国的低碳建筑的生成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2. 计算机技术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是当代最显著的技术特征,如果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应用技术应用到我国的建筑方面,无疑是对新科学观影响下的低碳建筑的生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会使更多的技术应用到建筑上,它就像催化剂一样,将数字技术与科学观念相结合,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设计方法和低碳建筑理念,从而使我国建筑向低碳建筑迈进的步伐加快。
四、低碳建筑的具体设计技术
1. 低碳建筑生态设计技术
低碳建筑生态设计技术同其它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设计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保持生态环境平衡,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
它的技术手段有三种,分别是:生态绿化、循环利用、运用自然要素。其中,生态绿化主要是通过在室内安放一些植物,起到绿化,美化环境的目的。这是因为植物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还能清除室内空气中的细菌、以及房屋中所带有的苯、甲醛,从而保证室内的健康环境。室内的绿化没有局限,可以设计在建筑物的任何一层,如:顶楼或阳台。而且室内进行绿化,所起的作用不仅是补充地面绿化不足,而且也起到改善自然和室内空间的隔离的作用。
所谓的循环利用主要指节约常规的能源,如:具有现代科技的吸热玻璃、调光玻璃、热反射玻璃等都可以达到保温和采光两个效果,从而大大节约了能源。
最后的引进自然要素指的是将室内的设计尽量接近大自然,能够体现自然中的美。这是因为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分不开,并且和自然要素是内在和谐的,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引进自然要素。
2. 低碳建筑物联网设计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Thelntern etof things”,指的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作为一种网络主要是按照预定的协议,并通过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将所有的物体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然后做信息交换,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定位、跟踪、识别和管理。
这种技术的使用,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管理监控建筑物。具体的方法是把智能建筑信息作为系统平台,将各种管理系统运用起来,并综合集成分项的能耗计量系统,然后对建筑进行分析、监督和管理,从而将其不合理的地方找出来,加以改进。如:对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等能源消耗的关键设施,使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分析、诊断,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为实现低碳排放提供前提。
3. 低碳建筑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技术在低碳建筑中的应用,能够减少碳的排放量,所使用的方法是利用数字化技术科学的预测、分析、控制和反馈建筑的整体或重点部分。
具体的步骤是:一是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通过使用数字化软件对建筑物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在实验中计算出碳的排放量,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
二是使用数字控制技术,同时将生物技术、防污染技术、资源替换技术以及生态能量供应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排放的节能体系。
三是由于数字化在管理和使用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可以借助这点并结合数字管理系统、排水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形成一个能够实现所有管理自动化的综合体系。然而在这个大的体系中,数字化控制系统所扮演的角色是中央处理单元,具有十分大的能力,支配着所有的子系统,最终实现碳排放量降低的目的。
4、结束语:
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以及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且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建筑业作为消耗能源、资源的重要行业,降低它的消耗,走低碳建筑之路,无论是在缓解能源危机、改变资源短缺的局面,还是对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深入研究低碳建筑的技术方法,并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低碳建筑技术,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吕爱民.应变建筑—大陆性气候的生态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李钢.建筑腔体生态策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篇4
1、环境
环境与建筑二者密不可分,这一点毋庸置疑并早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环境”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拓展。早期,环境往往是指建筑物的外部空阎,即邻近的房屋、广场、道路和绿化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环境处理重点侧重于建筑群体的构图章法,强调广场与建筑物的尺度、比例等,而到工业化初期环境问题曾一度被忽视。直至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兴起,人们再一次意识到环境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并迸一步扩大了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建筑环境物理科学蓬勃发展起来。建筑光学、建筑声学、建筑热工等应用科学和相应工程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建筑活动中对生态科学观念的运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城市的思想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就像当年技术革命推动了新建筑运动,创造了新的建筑空间和空间艺术一样,无论设计思想、建筑的空间与形式都将会有一番新的创造。
2、建筑类型
建筑类型的形成,有赖于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社会生产、生活需求;二是技术基础条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需要与之适应的建筑,而由科技进步引出的新的建造技术则为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并最终导致一大批新的建筑类型涌现出来,例如,工业厂房、车站、高层建筑,跨海大桥等。
2l世纪人类将从工业社会跨入信息社会,信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并最终影响对建筑的需求。一个非物质、无固定场所的虚拟空间将部分替代现有的物质的、固定位置的实体空间。历史证明,每种建筑类型都是为了适应某种社会行为需要而产生的,从民宅到宫殿,从斗兽场到体育馆,无不如此。信息技术进步促使电子商务、远程办公和家庭智能化成为现实。生活行为的改变相应改变了原有适应这些行为的建筑,让某些建筑类型改变、萎缩甚至消亡,让新的建筑类型产生、发展与完善。首先,多媒体住宅将成为量大面广的新建筑类型,电子小区也将需要新的社区设施,促进新的建筑类型出现,原先与大城市相配套的某些建筑类型,如银行、图书馆、邮局、办公大楼、大厂房、大商场等将萎缩,消亡或在尺度、功能上产生实质性变化。
3、美学特征
20世纪以来的建筑技术革命,对传统的建筑美学和哲学观念产生极大的冲击。工业大生产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和新的施工方法的出现,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依靠新技术,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自由度增大,同时也必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勒·柯布西埃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显示出机器美学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巨大影响。汽车工业的兴起,促使城市尺度发生变化,从而向传统美学的法规提出挑战。技术理性同样反映在建筑艺术的鉴赏。
当代,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但新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尚未完成从工业时代以来的转变,社会文化进入多元化时期,高技术伴随着对高情感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概念上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并影响着表层建筑形态。一方面建筑将更加体现对个性化的追求,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特征;另一方面,人的生存空间将会有极大的拓展,虚体空间将和实体空间并存,虚拟商场、银行、图书馆、美术馆和大学等将会出现,象征性标志建筑会被虚拟标志所取代。这一切将促使人们的建筑观念发生转变,建筑艺术领域极有可能拓展到电脑屏幕的界面上。
4、建筑行为
一般来说,一项建筑活动主要包括以下过程: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管理、使用和维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其中各个阶段均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策划所涉及的元素呈不断上升之势,作为系统工程的建筑策划日趋复杂和困难。建筑决策科学化和高效率的要求十分迫切,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引入以及信息技术革命,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创造了条件。建筑发展论证过程中的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分析模型的建立,可以针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估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实现建筑活动的高效益。
建筑思潮大多建立在当时的设计手段基础之上。从原始绘图到三视图语言直至模拟无限空间,突破二维工具对三维空间表达的局限,现代技术将为建筑师提供全新的设计方法与手段,并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通过在计算机上建立几何模型,扩大了建筑师的想象,并产生各种高度复杂的空间形式虚拟设计极大改变着传统的作业方式,营建过程将遵循草图——电子建筑——施工图——真实建筑的程序进行,方便很多。
技术进步也将影响建筑的管理技术进步也将影响建筑的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使建立建筑综合数据库成为可能,智能化、自动化已成为建筑的发展方向。
5、结语
尽管新技术和新建筑的变革日新月异,但纵观建筑发展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以保持与改善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融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正如国际建协《北京》中所指出的,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技术不仅是“一种解放的力量”,而且也是问题之源。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新的种种问题,需要继续给予解决。因此,只有从社会文化和哲学等方面来研究技术,从漫长的建筑技术发展史中,理解技术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才能使技术得到妥善运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一个真正幸福的前途。
参考文献:
[1]统编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吴硕贤,何光华,信息技术革命对未来建筑领域的影响[J],建筑师.
篇5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是有趣的、生活化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这样就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容易理解吸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以后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应该从数学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注重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数学的是贴近生活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系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促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进行观察、类比、归纳、实验、猜想、验证等思维训练,这些在“过程”中所获得的东西,要比知识本身要有价值的多,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了数学的巨大乐趣,产生了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正确的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也就知道了该怎样学习数学,从根本上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学生学习过程方面,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
数学教育要做到高效、合理,数学教学设计则,应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教师先要转变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由“机械模仿学习”转变为“探究创新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须做到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思索,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息和定能学好数学的信念,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学生主动性高且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三、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学设计要注重教师的正确定位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且配合度高,能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们都能认真听讲、积极提问,老师们都能严谨授课、耐心指导,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最理想、最高效的教学课堂。而教师则课堂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配合学生共同完成高效课堂的合作者。
数学教师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灵活多变的数学学习活动,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观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同时,数学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首先就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互动的成分,把握学生思维的轨迹,揣摩学生的“思维点”,促使学生深入地展开数学思考。
篇6
二、技术科学类课程的问题
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在我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从第3学期至第5学期增加了新型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与技巧,并初步设置了“技术科学类课程板块”,主要课程有:《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基础》《艺术设计史》《环境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基础》及《城市环境设计原理》等课程。《环境生态学》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生态学的阐释与研究,对新型环境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强调地域性生态保护和修复;《环境科学基础》结合“声、光、热”学的相关知识,引入环境设计中可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艺术设计史》重点关注的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理论与方法;《环境设计与理论》《建筑设计基础》《城市环境设计原理》等课程增加了新型环境观念的内容。
以上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点充分体现了技术类课程的实用性,但从实际的授课效果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交叉内容安排不当和相同知识点多次重复
从课程设置来看,技术科学类各课程之间存在很多的交叉内容,但各课程针对交叉知识点的学习方向应存在一些差异。而从各门课程实际的授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由于安排不当,出现了不同课堂讲授的交叉知识点内容重复或相似现象。
在现有的技术科学类课程中,大多都涉及到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筑内表面处理与保温、隔热效果,楼板与隔声吊顶,厅堂音质与装饰材料,室内照明及照明质量,门窗类型及窗温室生态效益,外表面处理及其生态效益,屋顶绿化及施工,玻璃幕墙的应用及室外微气候环境,室外绿地景观与生态效益,雨水花园设计等。这些内容在《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基础》、《环境设计与理论》等课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针对交叉知识点所讲授的深浅程度、学习方向并不明确,从而出现课堂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另外,由于是交叉学科,而部分交叉知识点在各课程中安排不当,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二)知识应用情况较差
就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生很少从技术的层面进行考虑,因此,很多与技术相关的内容就被忽视甚至被忽略了。例如:
1.小型单体建筑设计中,由于对建筑构件认识不够,因此会出现图面表达不够完整或者建筑构件比例、尺度失调的现象;同时,现有的很多节能技术措施也很少在设计中应用。
2.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更多的关注的是室外空间的划分(流线、尺度),并通过配置植物、景观小品等提高空间效果,但是,对于植物设置在空旷的场地还是建筑周围或是建筑墙面、屋顶所带的生态效益及施工过程了解不够。
3.室内环境设计中,对各种材料的规格、适用场合较为清楚,但对很多材料的性能(保温、隔热、防潮、隔声)了解不深,设计中也缺乏应用。
另外,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我校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设计方案中结合技术,尤其对新技术考虑的较少,艺术与技术协调融合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
现阶段,技术科学类课程基本是以理论授课为主,教师授课时,大多采用的是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生对于课堂讲授内容最多只能停留在与之相关的概念性的设计上,并不能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技术科学类课程的应对策略
环境设计专业是我校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在其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具备较为宽泛的交叉知识结构及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能将艺术与技术较好融合、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毕业生,能在设计、研究、教学及工程行业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甚至超越此目标,使技术科学类课程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大幅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技术科学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整合与重构课程内容
整合与重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各课程间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科内容的重叠与分化,使相关的“技术科学”内容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知识、技能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得到彰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通过联合环境设计专业相关的任课教师和指导设计实践的老师,确定多门课程中重复内容、安排不当的交叉知识点、以及设计实践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对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整合,然后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任课教师的意见对其进行重构。
(二)更新与改进教材
在目前的教学中,专门针对环境设计或建筑技术的教材很多,但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使用的“环境技术科学”或“景观技术科学”类的教材较为少见。现阶段,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技术类”课程中,大多都没有专门的教材供师生使用。现有的教材内容大多是和建筑相关,且已出版使用多年。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课题组联合各任课教师,根据对课程内容整合和重构后的结果,进行教材的更新与改进。
(三)协调教学中“艺术性”内容与“技术性”内容
我校所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属艺术类学科。但严格地从学科属性上讲,艺术类学科自身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科学、技术性成分而理工类学科也存在不同层次的艺术性成分这种属性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被忽视、被割裂了,从而导致“艺术与技术协调融合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对“艺术性”与“技术性”内容的主从、协调、比例关系加以明确,尤其是在“技术科学类”课程中,将“技术性、科学性”内容进一步细化,并把握好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将这些内容落实到设计实践中去。
(四)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授课技巧和手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研究相关知识整合与重构后的教学效果。为保障教学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学方法也应调整和改进。环境设计专业的“科学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以ppt多媒体方式进行,部分实践教学主要以老师命题、讲解,学生主动调研的方式进行,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可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融合艺术与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例如,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在部分课程中引入体验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环境科学基础》《建筑与环境设计作品赏析》为例。
1.体验教学法——教、做合一,“劳力上劳心”的手脑并用
体验教学法是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环境科学基础》课程为例,部分章节涉及到散水、墙面、屋顶等建筑构件的相关内容,但由于所用教材中大多是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不利于本专业学生理解,因此,可以将结构部分的内容弱化,结合学生同期进行的建筑模型课,对这些建筑构件常用的材料、一般的做法、不同的环境中的特殊做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的同时,除了追求艺术性的表达外,对这些构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加强对课堂上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现场教学法——真实看、摸,加深理解
篇7
1.2 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
(2)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根据树势和树龄分期施用氮磷钾肥料。
(3)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肥和熟石灰改良土壤。
1.3 施肥量及比例
(1)亩产3500千克以下果园,氮肥(N)15~25千克/亩,磷肥(P2O5)6~10千克/亩,钾肥(K2O)15~20千克/亩;亩产3500~4500千克果园,氮肥(N)20~30千克/亩,磷肥(P2O5)8~12千克/亩,钾肥(K2O)15~25千克/亩;亩产4500千克以上果园,氮肥(N)25~40千克/亩,磷肥(P2O5)10~15千克/亩,钾肥(K2O)20~30千克/亩。
(2)早熟品种、土壤肥沃、树龄小、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2~3立方米/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3~4立方米/亩,化肥分2~3次施用(晚熟品种3次),第1次在3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第2次在6月中旬,以氮钾肥为主,增加钾肥用量;第3次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3)土壤缺锌、硼和钙的果园,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千克、硼砂0.5~1.0千克、硝酸钙30~50千克,与有机肥混匀后早春施用;缺硫果园应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钾型复合(混)肥、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
2 桃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桃园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忽视施肥和灌溉协调作用。在土壤呈碱性的桃园,易出现叶白、枝枯、流胶等缺铜症。
2.2 施肥原则
(1)加强有机肥施用比例,依据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注意钙、镁、硼和锌或铜肥的配合施用。
(2)不同品种的春季追肥时期要有差别,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追肥时期早,施肥的重点在秋季基肥,其春季追肥次数比晚熟品种少。
(3)与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易出现涝害的平原地区需注意结合起垄、覆膜或果园生草技术;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表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
2.3 施肥量及比例
(1)有机肥施用量:早熟品种、土壤肥沃、树龄小、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1~2立方米/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2~4立方米/亩。
(2)化肥施肥量:产量水平1500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0~12千克/亩,磷肥(P2O5)5~8千克/亩,钾肥(K2O)12~15千克/亩;产量水平2000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5~18千克/亩,磷肥(P2O5)7~10千克/亩,钾肥(K2O)17~20千克/亩;产量水平3000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8~20千克N/亩,磷肥(P2O5)10~12千克/亩,钾肥(K2O)20~23千克/亩。
(3)施肥方法:全部有机肥作基肥于秋季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施用,采用开沟土施方法施用。50%的磷肥和钾肥及40%的氮肥一同与有机肥基施,其余氮磷钾肥按生育期养分需求分次追施。化肥施用一般在桃树萌芽期(3月初),硬核期(5月中旬)和果实膨大期追肥2~3次(早熟品种2次、晚熟品种3次)。
(4)对前一年早期落叶或负载量过高的果园,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次1%~3%的尿素,萌芽后至7月中旬之前,每隔7天1次,按2次尿素与1次磷酸二氢钾的比例喷施,浓度为0.3%~0.5%。若前一年发现过桃树出现叶白、枝枯、流胶等症状,可在桃树萌芽期喷施0.01%~0.03%硫酸铜溶液。
(5)如施用有机肥数量较多,则秋季基施的氮、钾肥可酌情减少1~2千克/亩。
3 柑橘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土壤酸化严重,瘠薄果园面积大。二是农户用肥量差异较大,肥料用量、氮磷钾配比、施肥时期和方法不合理。三是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普遍。四是水土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
3.2 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大力发展果园绿肥,实施果园覆盖。
(2)酸化严重的果园,适量施用石灰。
(3)根据柑橘品种、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优化氮磷钾肥用量、施肥时期和分配比例,适量补充钙镁硫硼锌等中微量元素。
(4)施肥方式改全园撒施为集中穴施或沟施。
(5)施肥与水分管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结合,干旱季节尤其是春旱期间应遇雨或结合灌溉施肥。
3.3 施肥量及比例
(1)施肥量:亩产1500千克以下果园,有机肥2~3方/亩;氮肥(N)15~25千克/亩,磷肥(P2O5)6~8千克/亩,钾肥(K2O)10~20千克/亩;亩产1500~3000千克果园,有机肥2~4方/亩,氮肥(N)20~30千克/亩,磷肥(P2O5)8~10千克/亩,钾肥(K2O)15~25千克/亩;亩产3000千克以上果园,有机肥2~4方/亩,氮肥(N)25~35千克/亩,磷肥(P2O5)8~12千克/亩,钾肥(K2O)20~30千克/亩。
(2)缺硼、锌的果园,每亩施用硼砂0.5~0.75千克、硫酸锌1~1.5千克,与有机肥混匀后于秋季使用;pH
(3)施肥方法:春季施肥(萌芽肥或花前肥):30%~40%的氮肥、30%~40%的磷肥、20%~30%钾肥在2―3月萌芽前开沟土壤施用。对于树势较弱的果树,在花蕾期和幼果期,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缺硼果园在幼果期用0.1%~0.2%的硼砂溶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缺锌的果园用0.1%~0.2%硫酸锌溶液,在幼果期喷施。
夏季施肥(壮果肥):30%~40%的氮肥、20%~30%的磷肥、40%~50%钾肥在6―7月施用。
秋冬季施肥(采果肥):20%~30%的氮肥、40%~50%的磷肥、20%~30%钾肥、全部有机肥和硼、锌在11―12月采果前后施用。缺硫果园应选择含硫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
4 葡萄(鲜食)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葡萄主产区大部分果园主要存在重氮、磷,轻钾和微量元素肥料、钾肥投入不足、微肥较少施用、有机肥重视不够等不科学施肥等问题。
4.2 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及产量水平,适当增加钾肥的用量。
(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3)结合根外追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在缺素严重的地方,需注意对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注意钙、硼和铁、锌肥的配合施用。
(4)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
(5)幼树施肥应根据生长物候期的需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追施速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待枝梢轰出枝叶量已具备,应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利充实枝芽,提早结果。
4.3 施肥量及比例
(1)亩产小于1500千克的低产果园: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1000~2000千克,氮肥(N)9~10千克/亩,磷肥(P2O5)7~9千克/亩,钾肥(K2O)11~13千克/亩。
(2)亩产1500~2000千克的中产果园: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000~2500千克,氮肥(N)11~13千克/亩,磷肥(P2O5)9~11千克/亩,钾肥(K2O)13~15千克/亩。
(3)亩产大于2000千克的高产果园:亩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500~3500千克,氮肥(N)12~15千克/亩,磷肥(P2O5)11~13千克/亩,钾肥(K2O)15~18千克/亩。
篇8
本文从创设情境、多元互动、小组实践等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提供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原理、方法、运用的实际方案.建构主义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对于知识点的分析以及知识系统的构建,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数学教学不乏抽象化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容易,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适当的情境作为教学的工具进行授课.学生的思维多数还是容易接受形象化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中的课件演示、Flas播放和现实中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形象易懂的情境,结合知识点进行有效教学.情境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模型及知识点模型,激发学生发现新知识,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相交和平行”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与设置疑问相结合的方式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对知识学习的欲望.用多媒体展示下图所示图片,
问三组图的两条线段那一条更长?学生给出的回答包含了各种情况,争执不下的情况下,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原来每组图的线段长度都是一样的,学生对此感到很是诧异,于是引出了图形的位置关系对视觉影响的思考,学生在学习相交线和平行线时也非常认真.
情境的创设还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元素,或是学生比较关心的现实问题等进行具体的建构,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完成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也会变得更加高效,能力更容易被激发出来.基于情境的知识点的建构,除了情境的形式选取,还要注重形式与内容上的契合度,方便学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模型,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
二、多元互动,丰富认知
初中数学的知识系统庞大且复杂,学习起来需要调动多方面的感官和经验,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聆听教师的讲解,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获得对于知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在学生彼此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方案沟通也能加深对于知识系统的构筑.教师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题目来对学生的多元能力或综合能力进行检测以深化其对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时,对于把一个图形的各点的坐标进行加减的运算从而得到新图形的过程,与图形平移的知识进行相结合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计算以及画图验证,还得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例如:求将三角形各点横或纵坐标减去5得到的新图形的坐标及位置.这道问题就考察了学生对于坐标方法应用的规律是否掌握,也体现了学生在自行计算和思考的过程中多元智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元互动的形式还可以表现为学生与课本、试卷、辅导资料的生本互动.在这种互动形式中,学生可以获得知识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自我学习获得对于知识的第一印象,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这也是延伸性学习的一种体现.课堂的学习只能用来解决当时的较为简单的问题,更多的深入的学习和提升都需要学生进行课下的自我提升,这样也能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小组实践,合作学习
篇9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必须从以上三个部分着手。
1.制定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划定,其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教学内容体系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闭门造车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必须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以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例,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就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只列入《手绘效果图》、《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专业课程,应同时开设《中外设计史》、《园林美学》、《生态学原理》、《景观空间概念设计》等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专业理解的学术性课程,并通过不定期举行设计前沿分享专题讲座、推广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涉猎学术前沿提供广泛的选择与丰厚的土壤,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成企业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建设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体系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有学位、文凭,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保持跟专业前沿的对接、对学术思潮的理解,并定期邀请知名设计人员或专家学者为教师做讲座、开展培训,或者选拔优秀教师送到知名企业和高等学府继续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如果不注重关注设计的前沿动态,其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就缺乏先进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对设计实践加以深度分析和总结,其设计成果也难以形成推广性,不利于行业提升。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与设计行业、设计企业、优秀案例的对接,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避免专业教师知识固化,高校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不应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更要引进一批走在设计实践前沿的知名设计企业、设计研究院所著名设计师、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以主题论坛、短期工作坊等各种形式与设计专业教师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补足设计专业教师的能力短板,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3.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出真知。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实际操作与感悟也必不可少。在国外知名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一般以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室更类似于一种实训室和工作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为此,需加大对专业实验室、工作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教学活动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而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形成多样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掌握具有一定工艺技能、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改革
1.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应在注重知识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中,可通过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重点在项目调研、设计理论、参考案例、可能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设计。①设计主题教学。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设计主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制定出设计思路,还可以针对这一主题展示知名设计师的设计示范,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通过观察、借鉴、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设计形式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学生逐渐构建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成自身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并且有针对性,且与所学内容相关。②项目调研参与。项目调研是研究能力的重要构成。教学过程是全方位的,应该囊括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艺术设计理论课上,教师要注意项目调研分析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能够对设计作品的设计环境和市场背景做出合理分析,并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本专业的市场动态和需求,了解社会上的流行元素,从而反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③科研项目渗入。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一些科研项目,可以这些把科研活动渗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科研项目中大学生能完成的板块交给学生去做,通过深化课堂作业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2.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
艺术设计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将学生放到一个竞争环境中,不仅会激发学生设计的热情和潜能,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交流学习,还可以了解当今时代的流行特色,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提升。实践操作是艺术专业设计的主题,加入竞赛的模式无异于锦上添花。平常的实践操作是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的基础,而竞赛的督促又让学生反过来更加认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通过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篇10
(2)秋季已经施基肥的果园,果实套袋前不施肥或少施肥。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参照秋季施肥建议在萌芽前及早施入,早春干旱缺水产区要在施肥后补充水分以利于养分吸收利用。
(3)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如平原地起垄栽培、生草(渤海湾)覆盖(黄土高原)技术、下垂果枝修剪技术以及壁蜂授粉技术等。
(4)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和石灰改良土壤。
1.2 施肥建议
(1)亩产2 500 千克以下果园:氮肥(N)10~12.5 千克/亩,磷肥(P2O5)5~7.5 千克/亩,钾肥(K2O)12.5~15 千克/亩;亩产2 500~4 000千克果园:氮肥(N)12.5~20 千克/亩,磷肥(P2O5)6~10 千克/亩,钾肥(K2O)15~22.5 千克/亩;亩产4 000千克以上果园:氮肥(N)15~22.5 千克/亩,磷肥(P2O5)7.5~12 千克/亩,钾肥(K2O)17.5~25 千克/亩。
(2)化肥分3~6 次施用,第一次在果实套袋前后(5 月下旬),氮磷钾配合施用,建议施用17-10-18 苹果配方肥;6 月中旬以后建议追肥2~5 次;前期以氮钾肥为主,增加钾肥用量,建议施用20-5-20 配方肥;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干旱区域建议采用窄沟多沟施肥方法,多雨区域可放射沟法或撒施。
(3)土壤缺锌、硼和钙的果园,萌芽前后每亩施用硫酸锌1~1.5 千克、硼砂0.5~1.0 千克、硝酸钙20 千克;在花期和幼果期叶面喷施0.3%(w)硼砂、果实套袋前喷3 次0.3%(w)的钙肥。土壤酸化的果园,每亩施用石灰150~200 千克或硅钙镁肥50~100 千克等。
2 桃
2.1 施肥原则
(1)加强有机肥施用比例,依据土壤肥力和早中晚熟品种及产量水平,合理调控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注意钙、镁、硼和锌或铁肥的配合施用。
(2)不同品种的春季追肥时期要有差别,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追肥时期早,更要加强秋施基肥,其春季追肥次数比晚熟品种少。
(3)与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夏季易出现涝害的平原地区需注意结合起垄、覆膜或果园生草技术;干旱地区提倡采用地表覆盖和穴贮肥水技术。
2.2 施肥建议
(1)早熟品种、土壤肥沃、树龄小、树势强的果园施有机肥1~2 方/亩;晚熟品种、土壤瘠薄、树龄大、树势弱的果园施有机肥2~4 方/亩。
(2)产量水平1 500 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0~12 千克/亩,磷肥(P2O5)5~8 千克/亩,钾肥(K2O)12~15 千克/亩;产量水平2 000 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5~18 千克/亩,磷肥(P2O5)7~10 千克/亩,钾肥(K2O)17~20 千克/亩;产量水平3 000 千克/亩的桃园:氮肥(N)18~20 千克/亩,磷肥(P2O5)10~12 千克/亩,钾肥(K2O)20~23 千克/亩。
(3)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最好于秋季施用,秋季未施用的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早施入,采用开沟或挖穴方法土施;50%的磷肥和30%钾肥及50%的氮肥一同与有机肥基施。中早熟品种可以在桃树萌芽前(3 月初),果实迅速膨大前分2 次追肥,第一次氮磷钾配合施用,第二次以钾肥为主配合氮磷肥;晚熟品种可以在萌芽前,花芽生理分化期(5 月下旬至6 月下旬),果实迅速膨大前分3 次追肥。萌芽前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后两次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磷肥。
(4)2014 年桃坐果率高负载量过高,今年应加强根外追肥,萌芽前可喷施2~3 次1%~3%(w)的尿素,萌芽后至7 月中旬之前,每隔7 天1 次,按2 次尿素与1 次磷酸二氢钾的比例喷施,浓度为0.3%~0.5%(w)。
3 梨
3.1 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梨园生草、覆草,培肥土壤;土壤酸化严重的果园施用石灰和有机肥进行改良。
(2)依据梨园土壤肥力条件和梨树生长状况,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施用,通过叶面喷施补充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3)结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条件,确定肥料施用时期、用量和元素配比。
(4)优化施肥方式,改撒施为条施或穴施,结合灌溉施肥,以水调肥。
3.2 施肥建议
(1)亩产2 000 千克以下果园:氮肥(N)10~12 千克/亩,磷肥(P2O5)6~8 千克/亩,钾肥(K2O)10~12 千克/亩;亩产2 000~4 000 千克果园:氮肥(N)12~20 千克/亩,磷肥(P2O5)6~12 千克/亩,钾肥(K2O)12~20 千克/亩。
(2)化肥分3~5 次施用,第1 次在5 月中旬,氮磷钾配合施用;6 月中旬以后建议追肥2~4 次;前期以氮钾肥为主,增加钾肥用量,建议施用20-5-20 配方肥;后期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3)根外追肥:硼、锌、铁等缺乏的梨园可用0.2%(w)硼砂溶液、0.2%(w)硫酸锌+0.3%(w)尿素混合液或0.3%(w)硫酸亚铁+0.3%(w)尿素溶液于发芽前至盛大花期多次喷施,隔周一次。
4 荔枝
4.1 施肥原则
(1)重视有机肥料的施用,根据生育期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视荔枝品种、长势、气候等因素调整施肥计划。
(2)土壤酸性较强果园,适量施用石灰、钙镁磷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和补充相应养分。
(3)采用适宜施肥方法,针对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4)果实发育期正值雨季,氮肥尽量选用铵态氮肥,避免用尿素或硝态氮肥。
(5)施肥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例如采用滴喷灌施肥、拖管淋灌施肥、施肥枪施肥料溶液等。
4.2 施肥建议
(1)结果盛期树(株产50 千克左右):每株施有机肥10~20 千克,氮肥(N)0.75~1.0 千克,磷肥(P2O5)0.25~0.3 千克,钾肥(K2O)0.8~1.1 千克,钙肥(Ca)0.25~0.35 千克,镁肥(Mg)0.07~0.09 千克。
(2)幼年未结果树或结果较少树:每株施有机肥5~10 千克,氮肥(N)0.4~0.6 千克,磷肥(P2O5)0.1~0.15 千克,钾肥(K2O)0.3~0.5 千克,镁肥(Mg)0.05 千克。
篇11
跨专业可以报考建筑学,但需要符合具体院校规定,一般考研条件是只招收全日制理工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因为建筑学硕士是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所以不招生同等学历等非全日制学历人员。当然,每年招生计划都有所不同,需要考试前查询相关院校具体规定。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研究人类建筑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创造适合人类生活要求的形态环境。建筑学在广义上包括建筑物、建筑群、室内外环境、人居环境、城市与村镇、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建筑技术科学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也为建筑学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建筑学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2
二、“自主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自主课堂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地各学校都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本文提出的“自主课堂学习”教学模式是以“自主课堂学案”为载体,明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时自我评价,以利于教师矫正、进行补偿训练。
三、“自主课堂学案”的设计要求
1.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现有的知识水准,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达到的学习要求。在进行学习目标设计时,应注意结果性目标,更注重过程性目标(体现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与态度三方面)。
2.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不只是旧知识的再现,而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即由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本课的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设计要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出关键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要研究的问题的冲突,同时还要注意基础性、针对性、指导性、衔接性及趣味性,分层设问、层层递进。
3.新知导学。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熟悉“标准”,明确“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将“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与教材中内容反复对照,形成“标准”要求与知识点的一一对应。当然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概念的良好记忆,甚至要求学生背诵或默写概念,也不能一带而过,而不去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和其它概念的联系。因此,学案的设计要灵活采用适当的策略。
4.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而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去钻研、去探索、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感受新知,掌握技巧,形成技能。
5.检测反馈。检测反馈是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得到反馈。它既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6.拓展延伸。这是对部分学习内容的延伸和提高,鼓励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索和研究,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涉及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介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自我评价。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知识的产生过程的理解、掌握及能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善自我评价,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评价。
四、对“自主课堂学习”建构的几点感悟
篇13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信息建模”的简称,最初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的查克伊士曼博士提出。其被定义为:“建筑信息建模是将一个建筑建设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件的性能信息综合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同时,这个单一模型的信息中还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过程控制信息。”目前对于BIM定义尚未统一,例如:认为BIM是虚拟施工(virtual construction),即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化的4D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施工过程;此外,还有认为 BIM 是参数化建模(parametric Modeling)、虚拟建造(virtual building)、数字沟通(digital communication)等等。
目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现状如下。
(1)基于BIM的设计可视化展示。
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利用Revit等系列软件创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安装的BIM模型,对设计成果进行动态的可视化展示,使建筑工程项目参见各方能够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评定施工的可行性以及预先发现在今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提前解决,避免今后人力财力的损失。例如右图所示一个楼宇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BIM模型,可直观地反映出该阶段的施工特性:场地布置、结构构件及结构选型、结构空间布置、施工机械布局、管道排列、材料堆放区等等。
(2)基于BIM的碰撞检测。
将所创建的建筑、结构、安装等BIM模型,通过专业的碰撞检测软件,进行结构构件及管线综合的碰撞检测和分析,可直观地看到建筑物内部构件的相互位置以及建筑构件与设备安装管线的走向位置。以便提前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避免事后结构上开孔、设备安装困难等问题。
(3)基于BIM施工模拟,优化施工方案。
BIM技术将以动态的三维模式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与施工现场,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施工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其中包括场地布置、人员安排、材料准备、机械设备、空间冲突、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等。同时,4D施工模拟还包含了临时性建筑,大型机械设备(如起重机、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进出场时间,为节约成本、优化整体进度安排提供了帮助。
2 虚拟施工
虚拟施工通俗地理解就是基于BIM技术,利用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虚拟施工,从而对将建造的工程施工过程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把握,进而发现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同时也为参见各方提供一种可控制的、无破坏性的、无安全风险的多次重复模拟施工的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水平,消除施工隐患,防止施工事故,保证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增强施工过程中管理。
虚拟施工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虚拟施工环境,进行施工现场布置,比如道路施工、办公区域布置、生活区域布置、材料堆放、加工区域布置、大型设备安装布置。依据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虚拟施工,完成动态三维模型成果,进而优化施工方案、为后面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帮助,避免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3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