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实用13篇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1

一、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部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不切合学校实际,制定过高。有些中职院校对学生的毕业要求是水平达到中级会计师,工作目标则以大中企业会计审计工作为主,这些培养目标不仅与中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不符,也与市场需求不符,致使中、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趋向一致,衔接之间出现“断层”。

(二)专业课程设置重复现象普遍

培养目标语课程开设往往是挂钩,由于部门中职院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出现重复现象,部门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教学中甚至直接对高职教材加以采用。此外,我国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在内容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因此课程设置比较混乱。

(三)会计技能培养存在“倒挂”现象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中职院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会计专业课程方面不管设备、师资还是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实力。而一些高职院校发展可能还不如中职院校时间长,师资等方面都不如好的中职院校,使其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开设得不到有力保障,导致高职与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培养产生“倒挂”现象。

(四)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类似

中、高职会计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都是先理论后案例、经济业务通过文字来进行表述、登记账簿用丁字账户表示等;教学过程则基本都为理论。在考核方式上,中、高职的考核方式多为期末闭卷考试,试卷内容通常都是理论与操作各占一半。

二、加强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建议

(一)培养目标应坚持“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

中、高职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应坚持“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培养目标。中职教育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都会在学习毕业后就走进社会,开始会计工作,少数的毕业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计划再走进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因此,中职院校办学目标应在以职业素质为基础的同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高职院校则应该立足中职基础,对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深刻了解的同时牢牢把握才能与中职院校办学目标和原则以及方向更好、更合理地实现对接。

(二)加强对中、高职会计专业教材统筹

教育部应该根据中、高职教材设置和内容的调查,加强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和统筹。在立足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上对相关专家学者加以组织,对不同的教学单元科学组织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单元设计不同学习层级,使中、高职院校明确哪些是彼此必授或选修的单元,试点成功后再将其统编至全国或各省市,在提高教材开发效率的同时能避免中、高职教材重复或混乱。当然,也可以鼓励教师了解区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基础上对本校教材进行编撰,开发不同类型的教材,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

(三)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加强交流合作

针对会计技能培养 “倒挂”现象,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加强交流合作。高职院校应对中职院校有更多的了解,对中职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尽量了解和掌握,一些新办的高职院校可以派教师到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优秀中职学校听课;对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密切关注,在此情况下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出相应地调整,与中职教育主动对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将自己会计专业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广泛地宣传和通报给中职院校,让中职院校能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情况有更多了解。

(四)实施学分制管理、全面沟通课程考核

中、高职课程系统衔接另一个表现在课程考核评价的沟通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对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科学分标准和教学单元学分标准加以统一,不同学历对应的学分总数也应有区分,并使各级各类中、高职院校对统一的学科学分相互认可,为中职生进入高职院校营造统一的通道。此外,必须严格规范和操作学分制管理及课程考核。

我国教育领域中的职业教育分为不同层次,除了包括中职教育外,还包括高职教育,两者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当前的热点问题。面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中的各种问题,中、高职院校只有正确认识、全面解决,才能促进中、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骁象,赵哲,许俊峰.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2

在我国,有近500家高校开设会计学专业,各个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但是有很多高校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而“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学生税法相关知识的传授以及涉税相关技能的训练,这是因为,如果考察社会需要,就会发现对于会计学人才来说,纯粹的会计专业知识诸如来自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学科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仅仅是必要条件,是否掌握税法知识是否熟知涉税实务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衡量一个会计人员水平高低的标志。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写到:“很多小企业,会计的目的是为了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不少企业若不是为了纳税根本不会记账。即使对大公司来说,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税法对于提高会计实践水准具有极大影响,并促进一般会计实务的改进及一致性的保持。通过税法还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因此,要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人才为社会所需,必须重视和加强税法相关课程。

二、税法相关课程体系

所谓“税法相关课程体系”是指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设置的税法相关课程的组成及相互衔接。参考国内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计划,几乎所有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税务会计方面的课程,有《企业税务会计》、《税务会计》、《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税务会计实务》、《税法》等等,这说明对于财会类专业的本科教育而言,税法以及税务会计知识已经成为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为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培养方案中重视对税法课程体系的安排,并且税法课程体系应尽量完备,不可浅尝辄止,在内容上至少应包括实体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行政法制、涉税实务、纳税筹划。其中,涉税实务应不仅包含税务会计的内容,还应包括纳税申报等。在课程设置上,可设置成“税法”、“税务会计”、“企业纳税筹划”理论课程以及“税务实务”实践课程。在税法相关课程体系中,“税法”课程是基础课,应包含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行政法制以及各实体税法,通过该课程,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纳税意识,了解涉税相应的法律法规并熟知各税种的相关构成要素。“税务会计”课程将税法知识和会计知识结合,使学生掌握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企业纳税筹划”是提升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纳税筹划的意识,掌握纳税筹划技能和技巧。“税务实务”实践课程则保证了学生具有涉税实务的动手能力,能够将所学到的税法相关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在税法相关课程体系中,有理论有实践,有基础有提升,既相互联系有各有侧重点,能够有力地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税法相关课程教学安排

从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上看,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税法相关课程应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的后续课程。从课程体系内看,“税法”课程是基础课,内容多,更新快,应先开设“税法”课程。“税务会计”和“企业纳税筹划”课程可在“税法”课程之后开设,最后开设“税务实务”实践课程。

四、税法相关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在税法相关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讲课方法,尤其要强调应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色角度去考虑税法相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要使学生突破学生本身的角色,不断作为税法制定者、税收征管者、企业股东、记账人员、办税人员等去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形成涉税的管理意识,提升技能,增强竞争能力。

五、结论

本文就高校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时应重视税法相关课程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税法相关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安排以及教学方法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高校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和改革。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3

(二)课程教学目标不合理 首先,各专业在确定会计教育子目标时,大多从会计学科角度出发,强调其系统性,而忽略了会计课程教育为各专业服务的相关性,有的直接把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稍加改动,课时稍加删减即拼凑成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目标。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承担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任务的教师也未认真思考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本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要求,仅凭自己的主观理解,随意构造教学内容,使教学目标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机融合。

(三)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 根据目前各非会计专业制定的会计类课程的授课计划,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专业同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要求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会计与财务知识和技能点涵盖不全。做得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在开设会计类课程时,将会计类课程进行了适度的整合,涵盖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主要业务核算、财务报告的形成与分析等内容;而有些高职院校则直接根据所开设的会计课程对照会计专业同类课程讲授相同的内容。同时,几乎所有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缺失,没有体现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课程的目标以及在不同专业中学习的侧重点,缺乏异质性和相关性。以基础会计为例,由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课时比会计专业基础会计的课时少,大多数教师则直接删减了一部分过于专业化的知识,保留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核算实务,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由于受课时、实验实训场地所限,只有理论教学内容,而几乎没有设计相应的实训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合理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是保证教学内容实施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在对会计专业学生授课时能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教学做一体化的基本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合理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但在对非会计专业进行会计教学时,则忽略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目标和难度,没有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虽然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但主要体现在课件载体上,且课件内容大多呈现的是理论知识点,缺乏以图、表及反映业务运行的动画等直观的感性认知学习表现形式。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也多采取先基本理论,再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传统顺序,且偏重于对会计要素核算的讲解,特别是会计分录的编制,不注重会计信息的使用和理解。在有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时,讲解的方法过多,重点不突出。总之,大多高职院校的非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没有找到适合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切入点,使得本来缺乏会计思维的学生学习茫然、枯燥乏味,兴趣缺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4

价值是什么?价值是一种对人的有用性,即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谈课程价值,就必须探讨课程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课程与学生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价值取向是指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为了满足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而以相应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某种倾向性。它规范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实践的各个环节,直接体现在对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目标及内容的选择上,并因此影响课程决策、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活动。某种程度上,高职高专教育就是教人掌握技术知识、培养技能从而使其顺利适应就业岗位的一种教育类型。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

受不同价值理论影响,人们在课程实践中形成了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能力本位等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如知识本位课程将各类课程按知识内容顺序分阶段排列,组成各门课程相互衔接又各自为政的结构庞大的体系,特别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的严谨性,但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社会本位课程强调课程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课程与外部因素的互动,但易导致把学生当作训练的工具。学习本位课程认为应从学习者的兴趣、需要出发安排课程,把课程作为发展人的个性的基本手段,但往往忽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能力本位课程以学习者能力培养为中心安排课程,兼顾社会需要、人的个性发挥及知识的非系统性获取。

从我国现行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来看,课程设计及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及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各学校课程门类多、课时少,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培养;课程实施强调讲授和灌输;课程评价缺乏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性,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掌握,对能力的掌握及考评缺乏健全的机制。由此可见,从价值取向来看,现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仍是知识本位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知识。近几年来,政府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大力倡导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从调查来看,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并没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仍采用本科压缩形成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因此,重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价值取向是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应是就业导向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

所谓“会计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学生一方面掌握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掌握其他相关能力。会计专业技术能力是指学生能在不同单位运用不同的会计软件针对不同经济业务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及审计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是指学生应该同时具有的其他专业技术、方法能力,包括电脑操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纳税申报能力、谈判、推销以及市场营销能力等。职业态度实质上也是一种其他相关能力。强调能力培养是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

(一)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和载体。受传统“学科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的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体现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及学术性,片面追求知识的广度、深度,轻视对学生操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调查中,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会计本科院校设置一样,均遵循“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会计综合模拟操作”的程序。我们知道,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他们需要在会计工作的一线就业,但各高职高专院校却在课程设置上按大学本科模式去套。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了很多会计知识,但没有掌握多少,一提到就业,学生感到害怕。因此,针对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特点及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应设置“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中高级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技术人员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的模块化课程,以实现就业导向的会计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目标的特点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高职高专教育与其他专业高职高专教育不同。这一切决定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目标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技能针对性。电算化会计是一项智力技能,它有别于动作技能。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电算化专业智力技能的需要。电算化会计又是一项再生性技能,与财务管理、审计等产生性技能不同。高职高专教育就其目标定位上来说,其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中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再生性技能培养为主,同时兼顾产生性技能的培养,这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高专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之一。

2.知识、态度兼顾性。实践证明,没有理论指导的技能或离开了知识的技能没有发展性。经济在发展,会计在发展,会计人员掌握的技能也必须发展。如果没有知识作支撑,会计人员的技能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目标还应体现其知识性,但知识以够用为度。在某种情况下,态度比能力更重要。有知识、有技能,但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工作成效会大打折扣。所以,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目标还应体现学生将来的工作态度。

3.课程模块化。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课程均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或体现一种知识、一种技能、一种态度,或与相关学习领域的其他模块发生联系,组合成更大培养目标的综合模块课程。模块课程包括学生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三、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一)构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原则

1.课程体系结构应服务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课程目标是建立课程体系结构的依据。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应通过相应的课程教学得以实现。

2.课程体系结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电算化专业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在构建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结构时,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形成以能力为核心、同时兼顾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原则上,各门能力技能课程内容都应设计相对独立的学时,体现职业岗位性。

3.课程体系结构应按模块组建。就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讲,最起码应设置四大模块:文化基础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会计技术平台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会计核心技术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关键技术知识与技能;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外延发展能力,其中选修课程模块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考虑了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要。

4.课程体系结构应突出技能培养。在基础会计之后应安排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之后应安排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之后应安排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应每周两节理论讲授,四节上机实训;在学生到单位进行会计实践之前应进行一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进行融合,这既是对学生以前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一次综合实训,又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上岗前的培训,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5

根据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现实中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从需求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满意的会计专业人才,抱怨刚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实践经验,实务操作能力不强;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看,部分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非会计、非财务类的其他岗位,造成较为普遍的“学非所用”的现象。

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开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经历了分部门、分行业的会计课程体系到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转变,这不仅体现了会计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变迁过程。现行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我国CPA考试的主要科目在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相同,这为两者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等方面,如果能很好地与CPA考试科目的内容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又能满足学生CPA考试的需求。

(二)CPA考试及职业前景 CPA是注册会计师的简称,是从事高级会计、审计类相关工作的必备条件。在我国,取得CPA执业资格必须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1993年10月31日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进一步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从业资格、从业范围等内容。我国CPA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始于1991年,自1993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5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获得了执业资格证书。2007年1月面向境外考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考场首次设立,考试大纲采用了国内2006年的统一考试大纲,这为在境外学习、工作但志愿考取中国CPA的人士提供了便利条件。自2009年全面改革以来,逐步实现了考试制度的国际趋同。与美国通过学分(150学分)积累,获得CPA执业资格不同,目前,我国CPA考试分为专业和综合两阶段进行。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审计、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课程;综合阶段主要考核已通过前六科专业阶段考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注册会计师考试不仅为选拔会计和审计类高端人才提供了依据,并且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参加CPA考试的条件相对较低,根据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具有会计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可申请免考一门科目。这一考试基本条件相对较低,但通常报名参加此类考试的人员有会计学专业学科背景或工商管理、经济学等学科毕业或具有从事会计、审计等相关工作经验。CPA考试被认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获得CPA执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有较广阔的执业前景,目前较多的执业CPA从业人员在会计与审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从事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CPA不仅可以在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工作,也可以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内部审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等工作。同时,由于执业的CPA人员必需保持工作和经济的独立性,所以非执业CPA成员也较多地分布在高等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等;可见CPA的就业范围较为广泛。同时通过CPA考试全科合格的人员在参加美国的CMA(注册管理会计师)、CFM(注册财务管理师)和ACCA等相关考试可以豁免部分科目,这为部分准备考取国外相关资格证书以及在国外从事相关工作的会计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点。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关于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而会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文字表达、语言沟通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等。虽然我国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在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材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学位授予分类中,会计学属于管理学下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获得管理学学位;但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课题的目录看,会计学归属于应用经济学。所以,从学科体系来看,会计学专业应该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开设过多、过细,层次不清,内容重复,并且所占比重过大;部分高校关于企业管理、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比重过小,甚至有个别学校没有开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中,有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缺少必需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审计学》、《经济法》等专业核心课程在某些高校被设为选修课程或未开设。

(二)实践、实验环节欠缺 会计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和实验环节较少,必然导致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一部分高校在部分核心课程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实践和实验环节,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甚至不能胜任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一些高校没有开设《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等课程,导致学生书面成绩优良但操作能力低下。

(三)部分课程内容交叉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专业开设的部分课程在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如部分高校同时开设有《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这些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有“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章节的内容,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中均会涉及到“成本控制”的内容。开设的《经济法》、《税法》与《税务筹划》等课程,有部分内容也存在交叉;《经济法》教材中大多有专门章节关于“税法”的内容,在《税务筹划》课程中无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的税务筹划章节均会先讲解各税种的具体规定与计算,这与《税法》的很多章节内容相同。

(四)教材质量需要提高 部分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采用的专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材的内容质量较差。如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后,会计学相关教材内容需要更新,全国各出版社均出版发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学教材,但有些编者在没有认真学习新准则体系的情况下编写的会计教材出现许多错误;如部分教材将《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混淆,甚至科目运用也出现差错;部分教材中出现编写“金融资产”这一章内容时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相互混淆。

(五)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目前国内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无论从培养方式,还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基本相似,在人才培养计划、具体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大致相同,少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也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一些非综合性大学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条件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创新会计学人才培养,如具有工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应该更注重基建预算、成本核算等内容的教学,具有语言学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外贸会计、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但现实中较少的高校实施会计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科学地培养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是培养会计人才的根本保证。

三、CPA考试内容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

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和领导CPA全国考试工作,并负责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修订与出版。CPA考试中的专业考试阶段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共六个科目,而这六个科目所涵盖的内容正是会计学本科专业所应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目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将CPA考试与会计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

(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与内容 从教育部关于会计学专业应开设的主干课程看,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核心课程。而CPA专业考试阶段的六个科目涵盖了以上所列的大部分课程,这也是作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会计、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但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名称应结合CPA考试内容予以调整,如将科目《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将《财务成本管理》分为《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这门必修课程;其它包括《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均可以直接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予以开设。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归并部分课程的交叉内容。如在《税法》课程中采用CPA考试大纲和教材,能避免重复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经济法》课程中也能避免重复“税法”关于税种具体细则规定的内容。CPA考试中的《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较好地将成本会计、成本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内容较好地进行了融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借鉴。

(二)融合实践、实验环节进入CPA课程 在会计学核心课程开设的同时,应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或专业实践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提升会计专业技能。可以将CPA《会计》科目分设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财务报告内容中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各种会计要素变动对应的经济业务凭证处理,掌握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各种报表编制方法。在开设《税法》课程中具体的税种计算时,应增加实际企业的纳税环节和纳税计算与申报等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类型企业应交纳的税种、计算、具体申报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增加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再通过老师点评,从而掌握投资项目分析、融资方式选择、股利分配政策选择等知识要点。

(三)统一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与CPA考试辅导用书 由于目前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由专业任课老师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各种课程教材的时效性不足,合理使用CPA考试辅导用书能有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CPA考试辅导用书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高等财经院校的专家成立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编写,分别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在专业界具有权威性。同时,CPA考试辅导用书每年都会更新一次,局部内容会按最新法律、法规、准则的规定进行修订,使得教材内容新颖,能将最新规定准确地反应在教材内容中。同时CPA考试辅导用书的内容往往作为许多用人单位进行笔试和面试的参考资料,便于毕业年级的学生进行复习,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可将CPA考试辅导用书用于本科学生毕业复习和参加CPA考试。

四、CPA考试内容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嵌入

目前,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种差距,成为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将CPA考试内容有效地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获取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为将来参加CPA考试和会计师职称资格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合理嵌入CPA考试科目和学时 CPA考试在结构上分为专业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六科,专业阶段主要测试会计学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阶段一科主要测试职业道德、实务能力等。建议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所有CPA专业考试阶段课程,并在课程后以(CPA)标注。但由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可以将CPA考试科目按教学课程嵌入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在嵌入教学课程时作相应调整。如将《会计》科目分为《中级财务会计(CPA)》和《高级财务会计(CPA)》两门课程,可以连续两学期实施教学;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分为《财务管理(CPA)》和《成本会计(CPA)》两门课程实施教学。在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上,可参考CPA考试科目的时间长短安排教学课时。如在CPA考试时间安排中《会计》为180分钟,《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为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120分钟;由于课程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因此可适当增加《中级财务会计(CPA)》、《高级财务会计(CPA)》和《审计(CPA)》课程的教学学时。

(二)合理安排CPA科目课程教学顺序 CPA考试的六个科目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应合理安排CPA考试科目的课程教学顺序。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衔接关系,可以在低年级开设《经济法》课程,通过《会计学基础(原理)》课程学习以后再学习《会计》科目课程,即《中级财务会计》。而《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科目课程应该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甚至《高级财务会计》之后学习;《审计》科目课程应该在高年级学习了系列会计课程之后再开设。具体应该在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经济法》、《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的一套较为科学的课程开设顺序。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可以开设在高年级,应该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后再开设本门课程。

(三)实时更新CPA考试教材和教案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合理使用CPA考试教材。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CPA教材内容不断变化,每年春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均会修订相应的教材内容。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每级每年均应更新一次,采用当年的用教材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而由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成员编写的教材,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个别考试科目的辅导教材可作为两门课程的教材,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学生教材开支。如《会计》辅导用书可作为《中级财务会计(CPA)》和《高级财务会计(CPA)》课程教材,《财务成本管理》辅导用书可作为《财务管理(CPA)》和《成本会计(CPA)》两门课程教材。CPA考试大纲每年年初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会计学专业承担CPA考试课程的教师每年应按考试大纲实时更新课程教案和相应的课件。

(四)配备专业与实务教师承担CPA科目教学任务 建议高校在进行CPA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实施专业老师和实务界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会计学专业教师队伍中应有多人具有CPA执业资格或实际从事过会计业务工作的人员,同时应安排具有多年教学经验,连续讲授CPA相关课程多年以上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而通过CPA科目的系统学习,会计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将得以进一步提高。

(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 在CPA相关课程教学中,应建立动态的实时考核机制,避免出现期末一次考试确定学生成绩的情况。在学生考核环节中,应增加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生日常学习效果的考核,在不同章节应有适当的练习或小测验,以巩固所学CPA相关课程的内容。通常可以结合使用会计实训软件加强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监督,既可以节约老师的时间成本又可以连续、系统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涉及到教学计划、教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方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提高,方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实施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CPA考试的有效融合具体措施时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泽:《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3]孟焰、李玲:《市场定位下的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我国高校的实践调查证据》,《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4]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会计研究》2012年第1期。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73-02

随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会计R抵小2+3”模式的应用愈发广泛。“2+3”模式即“中职2年+高职3年”人才培养模式,中职阶段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侧重对会计专业认识及单项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侧重课程内的实践性活动,一般采取2年学制;高职阶段对应的是职业岗位群,注重拓宽专业面和先进技术的学习,综合技能的运用,侧重课程实训和综合模拟,通常采取3年学制。在“2+3”模式下,要更注重会计专业课程的衔接性,即要使会计基础知识、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知识之间建立衔接,并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采用实训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一、“2+3”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衔接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目标定位明确的原则。职业人才培养中,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能够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要提高培养质量,就需要制订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的衔接性。

(二)能力本位原则。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两者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要从能力本位角度出发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根据行业人需要以及学生的知识需求对学科内容进行调整,发挥岗位导向的作用,实施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构建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开展系统化教学。

二、“2+3”模式下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会计专业课程衔接的体制建设。确保会计专业课程有效衔接,构建课程创新模式,需要突破原有的管理体制,在院校同规格行业、政府等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将会计专业教育网络构建起来,在所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课程之间建立衔接性,形成课程体系,并基于此开发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制订教学标准。同时,需要吸引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其中,因为企业的参与可以使得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更符合实际需求,具有科学合理性。而在吸引相关行业企业方面,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行业进行引导,还可以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将人才输送建立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让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对教育改革予以配合。

(二)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要强化会计专业课程的衔接,就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培养,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会计专业重点课程和会计专业方向课程,针对不同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内容有所不同。

1.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重构。针对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使得课程教学发挥就业导向作用。从会计课程的角度而言,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全面,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就必然会在会计知识的学习中存在衔接不足的问题。所以,在重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时候,就要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不断地对教学课程进行完善。

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所涵盖的课程包括数学、语文、英语、政治、计算机等,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的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在职业领域中深造。会计专业重点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所涵盖的课程为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出纳实务、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化以及与会计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课程的开设要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予以考虑,课程不可以太多,课程知识也不可以太深。会计专业方向的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设定的。这些课程不能与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相交叉,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从目前的专业教育情况来看,会计专业方向课程为各个行业的专业会计课程,如企业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等。学校从学生的专业方向角度出发确定学生的会计专业方向,还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确定需要开设的专业课程。企业成本会计属于企业会计中的主要内容,重在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确定专业方向方面的课程之外,还要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专业课程。

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与会计相关的知识与新会计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在课程体系的运行中,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要以及专业的实践价值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重构。针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进行课程体系重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专业能力,基于此提高职业素质,这就需要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即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具体课程情况见图1。

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概论、英语、思想道德教育、数学以及计算机等。其中,数学的难度较高,在教学中需要降低难度。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薄弱,因此可以引进层次教学法展开教学。在会计专业重点课程的设置上,要对难度不大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缩短原有的专业课程的课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为企业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以及企业管理等课程。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几乎接触不到这些课程,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就需要从企业会计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开设这些课程,以使学生进入实践操作领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在这些新的课程中,财务会计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但是,所涉及的内容仅仅局限于理论和日常实用的专业知识,当学生进入实践操作领域,这些知识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需要强化与专业实践相关的会计知识。基于此,将课程落实到学生就业领域,就要开设职业拓展课程,与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直接挂钩,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职业课程设定为统计方向、金融方向、国际结算方向,等等。最后,学生到企业接受实训,实训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方向以及企业会计工作相结合,首先是单项课程知识实训,其次是对会计专业综合分岗实训。部分学生还可以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将会计知识内容融入其中。当学生毕业之后,就已经具备知识运用能力,进入岗位就可以直接操作了。对于学生而言,其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加之实训过程中接触到会计岗位工作,就会逐渐地树立会计岗位意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三)规范会计专业教材的编写标准。为了提高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就需要规范教材编写标准。从目前的教材编制情况来看,由于不同院校的人才培养都有各自的目标,对教材的编写也各有倾向性。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材编写多从职业培养的角度出发,并没有按照编写体例进行,使得教材过于职业化,导致会计专业学生重视操作而忽视了基础,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教材展开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学生的培养中,更多地倾向于人才培养社会化,却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可以简单地将知识难度降低,而是要制订统一化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各个院校都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在会计专业技术能力培训中,将课程标准融入其中,就不可以将会计专业划分为简单的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和高级会计,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设置教学内容。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重视优秀教材,并积极地开发优秀的教学资源,特别要充分利用电子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成本,还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在“2+3”模式下,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要提高课程衔接性,就要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根据学生的知识需求以及职业需求解决课程衔接问题,以使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惠君.会计专业实施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衔接模式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2)

[2]梁莹.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3]王家明.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

[4]陈宇馨.XBRL应用推广与我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调研分析[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5]罗洪霞.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6]齐英.中职会计专业“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7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目前在综合类大学中,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非会计类专业比较多,必修或选修这门课的同学也很多。由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由会计专业教师来完成,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数量、教学资源、教学课时等条件的限制,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在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一方面是为了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但是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目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需求不同,加上各个专业的就业目标也有所不同,所以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觉得学非所用,和本专业没有多大联系;而另一部分学生又觉得学得太少,没有满足自己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两种极端的情况的出现就使得“基础会计”课程在非会计类专业开设的意义不大,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目前的教学现状加以改变。

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由于目前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非会计类专业比较多,而且各个专业的类型、教学课时、学生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加以调整,达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

1.分专业类型、专业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任务确定以后,正式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由于非会计专业的类型不同,所以要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以及开设的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对于工科专业和经济类的非会计专业,在教学目标上就应有所不同:工科专业如机电、物流工程等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最基本的会计知识有所了解,了解简单的会计科目、账户和会计报表等,因此教学目标中比较多的内容是了解,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因为开设这些专业中经济类课程都非常少,相关的联系也比较少,所以教学目标也可以设置得相对比较简单;而相对应的经济类的非会计专业,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由于开设相关的经济类课程比较多,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内容和相关的经济类课程有很多联系,因此对于这门课的要求就和工科专业有所区别,对于一级会计科目、总账账户、会计报表等一些基本内容都是要求掌握的,而对于基本的账务处理则要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所以对经济类的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比工科专业要高一些和严一些。

2.根据学生需求特点的差异,确定教学内容的变化程度。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这门课程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或者是为了考会计从业资格证;而另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修学分或者是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的需求就有所不同。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及对学习内容需求的不同,教师应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未来发展。具体而言,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进行学习目的的调查,确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然后根据学生基本意向适当调整教学班级,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所不同。如针对考会计从业资格证意向的学生,教学内容应该比较详细,尽量贴近会计从业资格证中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要求,尽可能做到学生可以学有所用;而对于只是为了了解一些会计基础知识或单纯是为了修学分的同学来说,教学内容相对可以简单一些,让学生可以了解会计中的最基本的知识,达到扩大知识面的目的就可以了。因此,在非会计类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根据教学课时的数量来确定教学方式的变化。在“基础会计”的教学中,各个专业安排的课时有所不同,通常有32课时、40课时、48课时三种。由于课时安排各异,而相应的教材却是统一的,所以教师要根据课时安排多少来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如在传统的会计课程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板书比较多,学生听得比较仔细,但使用的课时却比较多;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方式的教学中,会计教学内容可以比较多,教学速度相对也比较快,同时也可以节约很多课时,但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本门课课时比较少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同时增加学生课后自主练习的习题量;如果课时相对比较多,可以尽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会计账务处理等内容的了解、熟悉、掌握,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课时来确定适当的教学方式,尽量做到既完成了教学工作的内容,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标。

4.根据课程考核类型来确定教学深度及考核的方式。由于各个非会计专业在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时的目的不太相同,因此同样的一门课程,有的专业要求的是必修课,而有的则是选修课或限选课。课程考核的类型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考核的类型来确定教学时内容的深浅程度,根据教学深度来确定考核时的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的方式。如选修课的考核,可以采取简单的考核方式,如论文或开卷考试;而如果是必修课的考核,则应该将最基本的会计基础方面的知识都包括且采取闭卷的方式,并且要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试卷来进行考核,这样才能达到分类考核的目的。通过分类考核方式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8

根据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现实中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从需求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满意的会计专业人才,抱怨刚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实践经验,实务操作能力不强;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看,部分接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非会计、非财务类的其他岗位,造成较为普遍的“学非所用”的现象。

会计学专业教学质量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开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课程体系经历了分部门、分行业的会计课程体系到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转变,这不仅体现了会计学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也间接反映了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变迁过程。现行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我国CPA考试的主要科目在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方面大部分相同,这为两者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等方面,如果能很好地与CPA考试科目的内容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又能满足学生CPA考试的需求。

(二)CPA考试及职业前景 CPA是注册会计师的简称,是从事高级会计、审计类相关工作的必备条件。在我国,取得CPA执业资格必须通过相关科目的考试。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始于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1993年10月31日我国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进一步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从业资格、从业范围等内容。我国CPA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始于1991年,自1993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5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获得了执业资格证书。2007年1月面向境外考生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考场首次设立,考试大纲采用了国内2006年的统一考试大纲,这为在境外学习、工作但志愿考取中国CPA的人士提供了便利条件。自2009年全面改革以来,逐步实现了考试制度的国际趋同。与美国通过学分(150学分)积累,获得CPA执业资格不同,目前,我国CPA考试分为专业和综合两阶段进行。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审计、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课程;综合阶段主要考核已通过前六科专业阶段考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注册会计师考试不仅为选拔会计和审计类高端人才提供了依据,并且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参加CPA考试的条件相对较低,根据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具有会计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职称的可申请免考一门科目。这一考试基本条件相对较低,但通常报名参加此类考试的人员有会计学专业学科背景或 工商管理、经济学等学科毕业或具有从事会计、审计等相关工作经验。CPA考试被认为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获得CPA执业资格的会计人员有较广阔的执业前景,目前较多的执业CPA从业人员在会计与审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从事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CPA不仅可以在事务所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资产评估、管理咨询等工作,也可以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内部审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等工作。同时,由于执业的CPA人员必需保持工作和经济的独立性,所以非执业CPA成员也较多地分布在高等院校、行政事业单位等;可见CPA的就业范围较为广泛。同时通过CPA考试全科合格的人员在参加美国的CMA(注册管理会计师)、CFM(注册财务管理师)和ACCA等相关考试可以豁免部分科目,这为部分准备考取国外相关资格证书以及在国外从事相关工作的会计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点。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关于会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而会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文字表达、语言沟通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等。虽然我国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在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材质量等方面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专业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学位授予分类中,会计学属于管理学下工商管理类二级学科。会计学本科专业毕业获得管理学学位;但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课题的目录看,会计学归属于应用经济学。所以,从学科体系来看,会计学专业应该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目前一些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开设过多、过细,层次不清,内容重复,并且所占比重过大;部分高校关于企业管理、经济学等基础课程比重过小,甚至有个别学校没有开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基础课程。在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中,有部分院校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缺少必需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审计学》、《经济法》等专业核心课程在某些高校被设为选修课程或未开设。

(二)实践、实验环节欠缺 会计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和实验环节较少,必然导致学生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较差。一部分高校在部分核心课程教学中缺少必要的实践和实验环节,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部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甚至不能胜任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基础工作。一些高校没有开设《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训等课程,导致学生书面成绩优良但操作能力低下。

(三)部分课程内容交叉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会计学专业开设的部分课程在内容上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如部分高校同时开设有《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这些课程存在内容的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有“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章节的内容,在《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中均会涉及到“成本控制”的内容。开设的《经济法》、《税法》与《税务筹划》等课程,有部分内容也存在交叉;《经济法》教材中大多有专门章节关于“税法”的内容,在《税务筹划》课程中无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的税务筹划章节均会先讲解各税种的具体规定与计算,这与《税法》的很多章节内容相同。

(四)教材质量需要提高 部分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采用的专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材的内容质量较差。如2006年新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后,会计学相关教材内容需要更新,全国各出版社均出版发行了一系列的会计学教材,但有些编者在没有认真学习新准则体系的情况下编写的会计教材出现许多错误;如部分教材将《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混淆,甚至科目运用也出现差错;部分教材中出现编写“金融资产”这一章内容时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相互混淆。

(五)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目前国内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无论从培养方式,还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基本相似,在人才培养计划、具体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材的编写等方面都大致相同,少有自己的创新之处,这也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提倡个性化、差异化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一些非综合性大学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条件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创新会计学人才培养,如具有工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应该更注重基建预算、成本核算等内容的教学,具有语言学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应该注重外贸会计、国际会计人才的培养;但现实中较少的高校实施会计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科学地培养高素质会计专门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 求。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是培养会计人才的根本保证。

三、CPA考试内容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

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和领导CPA全国考试工作,并负责考试大纲和教材的修订与出版。CPA考试中的专业考试阶段包括《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共六个科目,而这六个科目所涵盖的内容正是会计学本科专业所应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目前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将CPA考试与会计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在专业人才培养中。

(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与内容 从教育部关于会计学专业应开设的主干课程看,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核心课程。而CPA专业考试阶段的六个科目涵盖了以上所列的大部分课程,这也是作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会计、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但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名称应结合CPA考试内容予以调整,如将科目《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将《财务成本管理》分为《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门课程,也可以直接开设这门必修课程;其它包括《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均可以直接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予以开设。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归并部分课程的交叉内容。如在《税法》课程中采用CPA考试大纲和教材,能避免重复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在《经济法》课程中也能避免重复“税法”关于税种具体细则规定的内容。CPA考试中的《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较好地将成本会计、成本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内容较好地进行了融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借鉴。

(二)融合实践、实验环节进入CPA课程 在会计学核心课程开设的同时,应增加专业实践课程或专业实践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提升会计专业技能。可以将CPA《会计》科目分设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的财务报告内容中应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各种会计要素变动对应的经济业务凭证处理,掌握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各种报表编制方法。在开设《税法》课程中具体的税种计算时,应增加实际企业的纳税环节和纳税计算与申报等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类型企业应交纳的税种、计算、具体申报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增加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再通过老师点评,从而掌握投资项目分析、融资方式选择、股利分配政策选择等知识要点。

(三)统一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与CPA考试辅导用书 由于目前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由专业任课老师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各种课程教材的时效性不足,合理使用CPA考试辅导用书能有效解决这一现实问题。CPA考试辅导用书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高等财经院校的专家成立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组织编写,分别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在专业界具有权威性。同时,CPA考试辅导用书每年都会更新一次,局部内容会按最新法律、法规、准则的规定进行修订,使得教材内容新颖,能将最新规定准确地反应在教材内容中。同时CPA考试辅导用书的内容往往作为许多用人单位进行笔试和面试的参考资料,便于毕业年级的学生进行复习,更好地应用专业知识寻找就业机会;同时可将CPA考试辅导用书用于本科学生毕业复习和参加CPA考试。

四、CPA考试内容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嵌入

目前,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种差距,成为目前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将CPA考试内容有效地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获取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为将来参加CPA考试和会计师职称资格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合理嵌入CPA考试科目和学时 CPA考试在结构上分为专业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六科,专业阶段主要测试会计学专业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阶段一科主要测试职业道德、实务能力等。建议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所有CPA专业考试阶段课程,并在课程后以(CPA)标注。但由于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可以将CPA考试科目按教学课程嵌入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在嵌入教学课程时作相应调整。如将《会计》科目分为《中级财务会计(CPA)》和《高级财务会计(CPA)》两门课程,可以连续两学期实施教学;将《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分为《财务管理(CPA)》和《成本会计(CPA)》两门课程实施教学。在专业课程的学时安排上,可参考CPA考试科目的时间长短安排教学课时。如在CPA考试时间安排中《会计》为180分钟,《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为150分钟,《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为120分钟;由于课程内容繁多、难度较大,因此可适当增加《中级财务会计(CPA)》、《高级财务会计(CPA)》和《审计(CPA)》课程的教学学时。

(二)合理安排CPA科目课程教学顺序 CPA考试的六个科目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应合理安排CPA考试科目的课程教学顺序。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衔接关系,可以在低年级开设《经济法》课程,通过《会计学基础(原理)》课程学习以后再学习《会计》科目课程,即《中级财务会计》。而《财务成本管理》和《税法》科目课程应该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甚至《高级财务会计》之后学习;《审计》科目课程应该在高年级学习了系列会计课程之后再开设。具体应该在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形成《经济法》、《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审计》的一套较为科学的课程开设顺序。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可以开设在高年级,应该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后再开设本门课程。

(三)实时更新CPA考试教材和教案 在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合理使用CPA考试教材。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CPA教材内容不断变化,每年春季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均会修订相应的教材内容。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每级每年均应更新一次,采用当年的用教材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而由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成员编写的教材,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个别考试科目的辅导教材可作为两门课程的教材,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同时又节约了学生教材开支。如《会计》辅导用书可作为《中级财务会计(CPA)》和《高级财务会计(CPA)》课程教材,《财务成本管理》辅导用书可作为《财务管理(CPA)》和《成本会计(CPA)》两门课程教材。CPA考试大纲每年年初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会计学专业承担CPA考试课程的教师每年应按考试大纲实时更新课程教案和相应的课件。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9

职业能力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和人生发展影响很大,会计专业学生要想在求职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应着重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会计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不同会计岗位上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和完成职业活动的条件来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是完成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从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来看,会计职业能力是由多种元素复合而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会计技能、会计职业经验、会计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等诸多因素。

二、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群明确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在资金往来、成本计算、资产核算与管理、会计报表、内部审计、财务预算等岗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会计职业岗位群一般包括: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

在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首先搞清楚职业能力具体包括的内容。职业能力中的所谓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职业的”能力,构成会计职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会计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与会计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职业领域的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体系的核心(如表1)。

三、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

在基于职业岗位的会计职业能力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不同能力要求的知识结构体系,反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因此,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问题,在设置相应的课程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职业能力有哪些课程或课程模块与之对应。为此,在基于会计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采用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并融入“多证书”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既分模块又结合专业资格证书教学,按功能不同将会计课程分成五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会计专业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专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核心本领,会计专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会计专业能力包括: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整个会计过程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等。为此,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专业基础模块来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从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必须性的特点。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审计等。

(二)会计方法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方法能力包括制订会计工作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对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决策能力,会计信息的运用、评价、传递和披露能力,会计全局与系统的思维,会计整体与创新思维,会计决策与迁移能力等。为此,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实际操作课程和选修课程来强化方法能力的培养。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会计学习方法”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包括专业技能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

1.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专业技能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学校开设这些课程就是将在毕业后到实际工作岗位才能接触到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前移到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模块课程进行演练,缩小学习与工作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出纳岗位实训、采购销售岗位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ERP原理与应用、报税实务、纳税筹划、基础统计、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会计学习方法等课程。

2.选修模块课程。适当广泛地开设与会计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选修课采取分模块进行的模式,主要设置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扩展学生各方面素养及能力的课程,为其继续学习、胜任工作及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此类课程可相对广泛开设,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以便学生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的不同任意选修其中的某个模块,发展长处或弥补不足,在就业时更有针对性。如可开设会计制度设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管理基础、经济基础、财经英语、预算会计、税收相关法、税务实务、财政金融、会计文书写作等课程。

(三)会计社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设置

会计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营销能力、谈判能力、组织与执行任务能力、竞争能力、敬业精神和公民责任等。主要通过方法、思维课程进行培养和锻炼,如依靠设置社交礼仪、演讲等人文选修课模块和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通过开设思想品德、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在竞争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与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推行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等。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和人文选修课程模块来强化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会计社会能力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可包括办公自动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演讲、诉讼法律知识、社会调查与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要求,又要考虑个人的后续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讲解时要考虑和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考取,有的课程作为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科目开设,也可将资格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结业成绩,从而将知识的学习、课程的评价与职业证书的考取统一起来。

四、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说明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的设置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某门课程被安排在某项能力的培养中讲授,并不意味着其他能力的培养不需要这门课程的知识,只能说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是该项能力培养最必需的;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能力都有明显的课程与之对应。有些能力的培养,如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需要学生在第二课堂或完成某项技能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来完成。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10

一、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会计培养人才的方向定位。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应由原来专科培养目标升至本科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会计专科教育是一种技能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线会计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当前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会计专业技能的核算型中初级会计人才。由此可见,会计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中初核算性的一线会计人才。

(二)会计本科的培养目标

专科学生升入本科。进入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应符合会计本科教育的要求。目前,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各个学校各有不同的表述,如,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有较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组织能力,理论与应用并重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又如,一普通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会计核算能力、审计与咨询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虽然上述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其共同点有别于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核算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已不能作为“专升本”的教育培养目标。专升本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能够综合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

会计“专科”和“本科”同样是培养会计人才。但会计专科教育目标与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同,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同。我国的相关法规将会计人才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相对应的是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等不同档次。会计教育也应随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会计人才,使之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对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也有所差别。

二、设置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会计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具体设计时,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会计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应在考虑专科课程体系与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来源、素质、文化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

(一)会计专科课程体系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考虑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否则会造成重复。会计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职业标准和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和内容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计算技术、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法、经济应用统计、财经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会计模拟实验、外贸会计、预算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其核心技能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技能。

本科会计教育以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课程不限于传统的会计学科,而以通识课为基础,涉及企业管理和其他社会、人文领域的跨专业学科。通识课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会计学专业课程是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是构筑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学、预算会计、战略管理、税收会计等。其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会计专升本学生并非全部来自会计专业

专升本的学生一般都来自综合性专科院校或财经性专科院校,所学专业主要有会计(包括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和税收与会计等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投资与理财这四个专业,也有个别来自保险等与会计专业相差较大的专业。就会计专业知识来看。学习会计专业课一部分学生有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基础。这无疑给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增加了难度。

(三)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相对应本科教育目标的要求,尽管专升本学生都是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其基础知识有待加强。会计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前两年是基础教育。重点是高等数学、英语、大学语文、经济学等课程。其中英语的要求较高,一般本科毕业要求英语通过四级,有些院校采用双语教学或原版英文教材;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院校3年,既学习基础课程,也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分散。如英语课程。有的学校要求毕业时通过3级考试,而大多数学校没有要求。这为专升本学生在升本后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是设计会计专升本课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深化

从会计本科与专科的课程体系上,就专业知识的广度来看。其课程设置就有很大的不同。会计本科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课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统计学、资产评估、金融、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而专科院校虽然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不缺。但相关专业课的范围较窄。就专业知识的厚度来看,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单就选用的教材就有较大的差异,会计专科的要求较本科低。

三、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会计专升本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来源、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对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不能照搬普通本科课程体系,更不能简单地在本科课程体系上加加减减,而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强化基础理论。深化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使每一个会计专业专升本学生都能在高等院校得到进一步深造。

(一)强化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这些课程有些在专科已经学过。但深度和广度与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其中,英语必须到达到大学本科规定的要求(如果英语达到了四级或以上,可以免修);其他课程无论原来是何种专业、是否学过、学习程度如何,都应通过学校的考试,不然不能按期毕业。另外,应增加金融学、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的选修。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拓展能力。注重理论的提升。

(二)深化专业教育

专升本的主要专业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及审计案例、税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报表分析等。由于专升本学生的来源不同,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对于专科学得好的同学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可以办理只参加考试、自愿听课的原则,最后通过考试即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更多的时间补充自己的弱项,如英语、数学、高级会计等课程。另外,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如会计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学、会计专业英语、经济应用文写作、公司管理、预算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空间。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可以实行非本专业补课制。凡不是本专业的学生进入本专业后必须从第一学期开始,补修专科期间两门至五门的专业核心课。补课不全不准毕业。要督促学生尽快掌握专科基础知识,边补课边学习新内容。以便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11

1.根据课证赛融合需求,筛选和优化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依据多层次、宽专业、重交叉、强调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思路对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修订。(1)课程设置注重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科交叉的思想,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课程、证书、竞赛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知识体系。(2)课程安排将单一的课程教学计划模式调整为“并联”加“串联”的三者有机穿插结合的模式,使课程、证书、竞赛贯穿整个会计专业课程学习之中。(3)基于课证赛融合的良好效果,将为会计专业相关主干课程打造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2.依据课证赛机制,创新高职会计专业建设路径。创新提出课证赛融合课程建设,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以赛促训,以赛强技,依据证书获得与竞赛结果衡量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基于此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的路径也必将创新和优化。

3.以课证赛融合为切入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证赛融合的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增加岗位性、应用性、综合性项目,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位置,经过不断优化,许多主干课程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工作中会计信息化场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课程,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会计人才,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课证赛有机融合助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自2008年开设课程赛有机融合课程《会计信息管理》,共完成了工商系四届四个专业约1850人的“课证赛”融合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在会计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彰显了我校会计类人才的培养特色。通过对参加课证赛融合课程学习的200名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得到反馈意见(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认为对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和有作用学生占到了92%以上,认为对于就业过程有帮助的学生有93%以上。学生普遍感觉经过课证赛融合课程的学习,收获较大,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类似课程的学习。

三、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愿景

1.理念的变革。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在高职教育方针统领下,依托课证赛融合机制,围绕会计工作岗位核算需要设置会计课程,遴选课程教学内容,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实际操作技术与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发展趋势,强调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思路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进行修订。课程设计中具体坚持以下理念:(1)课程设置注重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强化综合性、设计性及创新性实训环节,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围绕课程、证书、竞赛三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复合性、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知识体系。课程安排将单一的课程教学计划模式调整为“并联”加“串联”的三者有机穿插结合的模式,使课程、证书、竞赛贯穿整个会计课程学习中。(2)课程开发坚持与企业的紧密合作。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会计工作人员及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核心参与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规划,集思广益,充分征求意见,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对相关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并遴选相关的课程内容。

2.硬件的更新。(1)师资建设愿景。为保证课证赛融合机制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组织与实施,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对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1)多种形式实现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会计专业特点,会计课程组教师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以提高理论能力和培训能力。2)校企互聘实现专业实践技术的提高。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增强会计信息化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同时,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会计实务者到学校任教,充实高职教师队伍。(2)课程实训保障条件建设愿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弥补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要求建立一批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训,能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相对稳定,配有系列管理制度及实训指导方案,并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员保障,能有效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实践教学工作。

3.会计教学管理机制革新。将竞赛成果与认证考试融入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程、证书、竞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教学上枯燥的东西可视化,让教学变得简单、高效、有趣。会计专业教学应革新为一种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在一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会计专业的教学时间地点安排上,应打破传统的会计教学时间安排,会计课程的教学更多地选择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对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侧重业务的操作,更要保证课时的交叉安排,注重理实一体教学及半工半学的时间安排和方案实施。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15-02

一、岗课证赛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考评手段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人才培养目标;(2)为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育过程;(3)保证这一过程得到执行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4)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岗课证赛四项内容恰恰是以上四层含义的内在要求和恰当选择。

(一)岗就是岗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根本

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客观上要求我们对经济环境、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调研分析,在广泛调研和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制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十二五”时期,企业会计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代电脑记账,再到网络会计的出现,会计行业岗位分工也在不断细化。会计职业领域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的管家型人才,转向在处理和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分析、使用、帮助和参与经济决策的管理型人才,具备投资意识、融资能力。

所以,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大致定位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中小企业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培养学生现代企业会计以及相关经济金融类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掌握会计必备的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成为适应现代企业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就是课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主要教育过程就是授课,授课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主要传授途径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整合教学内容,以保证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落在实处。在课程实施即具体教学中,倡导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以模块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可以在充分分析这三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上进行合理安排,按公共课程、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深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层层深入。其中公共课程主要在大一完成,突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德理学会做人。专业大类课程体现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职业要求,专业深化课程体现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这两类课程主要在大二完成,体现育人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在大三完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证就是证书,包括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证书是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

在我国,会计行业和相关就业岗位群行业都有相应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证书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件)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 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 80%以上。”①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会计专业在制定专业考核标准时应该依据以上要求,不仅考虑学历标准,同时兼顾行业标准和要求,建立统筹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财会技能类证书、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

(四)赛就是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专家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了。”

会计专业需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检验展示、 选拔激励、引领示范功能,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在各学期根据学习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积极参加一系列大规模专业赛事,以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企业会计岗位群和金融机构岗位群及相应的能力目标。把会计人员和银行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管理和金融机构基础业务为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16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平台,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大类定位下,可以分别设定出纳岗、会计核算岗、办税岗、财务管理岗、审计岗、销售业务岗、信贷业务岗等工作岗位。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程上,体现上述所有工作岗位对个人素质、职业礼仪、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普适性需求。会计专业要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合作共建课程,坚持实践课程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以确保以岗位定课程、由岗位指导课程、在课程中体现岗位的现实需求。

(二)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

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会计师证书;第二类是财会技能类证书,包括反假币证书、中文输入合格证书、电脑传票输入合格证书;第三类是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财务管理师证书、ERP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可以分别为这些证书的取得设置相应的课程。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必须取得的证书,其他属于鼓励取得的证书。各级职业资格考试机构都对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了考核大纲,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和知识能力要求,一些职业资格考试还有指定教材。对必须取得的证书,可以采用课程与考试对接的政策,教材以职业考证教材为主,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考证要求,同时辅以操作技能性练习和实训。在课程考核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而初级会计师证书并不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在学分计算和奖学金评比中加分奖励的形式。这样,部分课程实现了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考核的完全融合。

(三)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为了弥补证书考试侧重理论性的缺陷,学校可以在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手工做账比赛、会计知识大赛可以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备考相结合,初级会计师证书的备考可以由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来促进,可以展开多项技能竞赛来提升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

(四)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由于竞赛具有趣味性和激励作用,在课程中融入竞赛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相应的,选拔竞赛选手,竞赛培训过程又对常规课程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金蝶杯”省财会信息化竞赛为例,由于竞赛内容以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为依据,那么知识培训阶段的素材就可以采用中级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讲义习题。到学生进行常规中级会计实务课程学习时,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在小组学习或以学习小组完成讨论作业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达到更好的课程学习效果。

(五)证赛成绩成为取得岗位的“敲门砖”

某些与所求岗位对口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上岗的必备条件,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等,如果不具备,将是获得相应职位的最大障碍。而实践证明,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职业证书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竞赛成绩,在会计专业学生求职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这是学生能力的可靠证明。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篇13

一、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是会计培养人才的方向定位。会计专升本培养目标应由原来专科培养目标升至本科的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科的培养目标

会计专科教育是一种技能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线会计职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当前会计制度,具有熟练的会计专业技能的核算型中初级会计人才。由此可见,会计专科教育培养目标强调的是中初核算性的一线会计人才。

(二)会计本科的培养目标

专科学生升入本科。进入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应符合会计本科教育的要求。目前,对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各个学校各有不同的表述,如,一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有较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组织能力,理论与应用并重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管理人才。又如,一普通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会计核算能力、审计与咨询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管理、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虽然上述培养目标的表述不同,但其基本点是相同的,其共同点有别于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核算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已不能作为“专升本”的教育培养目标。专升本的教育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能够综合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

会计“专科”和“本科”同样是培养会计人才。但会计专科教育目标与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不同,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层次也不同。我国的相关法规将会计人才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相对应的是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等不同档次。会计教育也应随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会计人才,使之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不同层次的会计人才对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也有所差别。

二、设置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应充分体现会计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具体设计时,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会计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应在考虑专科课程体系与本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来源、素质、文化和专业基础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

(一)会计专科课程体系

在设置专升本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考虑学生原来的知识结构。否则会造成重复。会计专科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职业标准和规范,以国家规定的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和内容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计算技术、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法、经济应用统计、财经应用文写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税法、会计模拟实验、外贸会计、预算会计、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其核心技能是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分析技能。

本科会计教育以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为目标,课程不限于传统的会计学科,而以通识课为基础,涉及企业管理和其他社会、人文领域的跨专业学科。通识课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会计学专业课程是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构成。其中: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是构筑会计学专业的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学、预算会计、战略管理、税收会计等。其课程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验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二)会计专升本学生并非全部来自会计专业

专升本的学生一般都来自综合性专科院校或财经性专科院校,所学专业主要有会计(包括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和税收与会计等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投资与理财这四个专业,也有个别来自保险等与会计专业相差较大的专业。就会计专业知识来看。学习会计专业课一部分学生有基础,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基础。这无疑给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增加了难度。

(三)专升本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相对应本科教育目标的要求,尽管专升本学生都是专科学校的优秀学生。但其基础知识有待加强。会计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前两年是基础教育。重点是高等数学、英语、大学语文、经济学等课程。其中英语的要求较高,一般本科毕业要求英语通过四级,有些院校采用双语教学或原版英文教材;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院校3年,既学习基础课程,也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内容相对分散。如英语课程。有的学校要求毕业时通过3级考试,而大多数学校没有要求。这为专升本学生在升本后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是设计会计专升本课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专升本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待深化

从会计本科与专科的课程体系上,就专业知识的广度来看。其课程设置就有很大的不同。会计本科专业除了本身的专业课如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以外,还开设了统计学、资产评估、金融、企业管理、计算机等相关课程。而专科院校虽然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不缺。但相关专业课的范围较窄。就专业知识的厚度来看,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单就选用的教材就有较大的差异,会计专科的要求较本科低。

三、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会计专升本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本科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来源、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对会计专升本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不能照搬普通本科课程体系,更不能简单地在本科课程体系上加加减减,而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强化基础理论。深化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育,使每一个会计专业专升本学生都能在高等院校得到进一步深造。

(一)强化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这些课程有些在专科已经学过。但深度和广度与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其中,英语必须到达到大学本科规定的要求(如果英语达到了四级或以上,可以免修);其他课程无论原来是何种专业、是否学过、学习程度如何,都应通过学校的考试,不然不能按期毕业。另外,应增加金融学、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基础课的选修。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拓展能力。注重理论的提升。

(二)深化专业教育

专升本的主要专业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及审计案例、税务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报表分析等。由于专升本学生的来源不同,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对于专科学得好的同学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可以办理只参加考试、自愿听课的原则,最后通过考试即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更多的时间补充自己的弱项,如英语、数学、高级会计等课程。另外,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如会计信息系统、资产评估学、会计专业英语、经济应用文写作、公司管理、预算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给予学生更大的拓展空间。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可以实行非本专业补课制。凡不是本专业的学生进入本专业后必须从第一学期开始,补修专科期间两门至五门的专业核心课。补课不全不准毕业。要督促学生尽快掌握专科基础知识,边补课边学习新内容。以便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