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战略特征实用13篇

财务战略特征

篇1

企业战略也常被称作“企业经营战略”或简称为“经营战略”。企业战略问题的提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的情况(以美国为例)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大约是5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亦即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这段时间,虽然由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正逐步趋于饱和而使企业意识到了以销定产的道理,这种道理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因此,企业不再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式的传统管理,而是更多地根据环境从需求的变化来规划未来发展,并在实践中采用了诸如预算管理和长期计划等具体做法。但是,那时的计划和预算都是主要地以历史实绩为基础,采取简单的趋势推断办法加以确定的,而比较缺乏对未来环境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显然,这样的计划或预算离以“谋划未来”为基本特征的“战略”尚有较大距离。

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由“量”转向“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通货膨胀及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及企业活动的干预因此而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切切实实地根据环境及其可能变化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实现途径,方能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1978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所以,严格说来,当时的国有企业事实上都只是承担国家计划所指定的生产任务的“工厂”而已,它们基本不具备“筹划事业”这一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作一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够显着。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已基本做到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市场竞争趋于激化。加之,在经历了80年代末的“抢购风”之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理性,社会需求也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也日益影响乃至冲击着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我国企业提出了警示:企业唯有根据环境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规划其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构成和战略管理的程序,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与西里尔•奥唐奈认为:“虽然一般在使用‘战略’这个术语时意味着为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计划工作规定基本和总的方向,但也不应该忽略它存在着几种基本类型。最重要的当然是全面的总体的战略和政策,另外有一些辅助的或派生的战略和政策,还有些较次要的战略和政策。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此外,考虑到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战略和政策要具有随机制宜的特性。”在孔茨与奥唐奈看来,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就是指能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基本战略和政策。他们认为,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

由上可见,企业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且也应该包括事业部层次和/或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是企业诸方面职能战略之一。然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区分往往并不那么绝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财务管理从而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独立存在。财务活动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活动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内容,首先就是以货币的独立存在为基础的。货币独立存在的初始意义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运动就逐步地独立于商品的运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规律。于是,商业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主要从事产业资本营运的工商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产业资本。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财务活动的管理,都必须以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要求为基本准则。

(2)资金的有限性。资金的有限性是财务活动从而财务管理独立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资金的有限性,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全社会来看,任何特定时点上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总是有限的。其二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企业现状(如规模、获利水平、财务结构等)和企业环境(如经济成长速度、产业生命周期、有关法律和政策等)既定的情况下,其可能获得的资金总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企业活动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资金的供给永远是一对需要谨慎处理的矛盾。企业既需要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如营销、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的资金需要,又必须讲究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节约资金占用。

(3)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从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讲,赚取利润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企业倘若获得不了利润,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可能。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企业发展和/或生产经营的需要,即便有利可图,也可能会因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状况陷于困境而发生危机。所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而引起的委托关系的出现。委托人与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关系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其财务利益的实现。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确保委托人财务利益的实现,自然就成了人所承担的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来自委托人亦即所有者的压力完全市场化了。除了融资和投资,股利分派也成为企业财务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

第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特征。由于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决不是单

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所以,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总是与企业活动的其它方面相互联系的,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其它方面的关系亦然。诚如前述,尽管企业战略指的首先是那些全局和长远的方面,但因全局与局部总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局部”的职能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且具有长远的特征,也就同样地成为企业某一“局部”的战略问题。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性;财务战略作为一种“局部”战略而存在。然而,由于诸如购并等企业活动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多重属性,我们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归于财务活动或非财务活动。它们事实上需要人们从多个职能角度予以考虑。有鉴于此,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

三、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财务管理角度的考察

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1)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3)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职能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许多重要的财务事项都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层行使最终决策权。

从财务管理角度考察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财务战略问题能否相对地区别于一般财务问题。换句话说,哪些财务活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哪些财务活动不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是策略或战术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握战略与策略及战术之间的联系及差异。遵循“战略总是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策略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一基本观点,那些属于财务战略范畴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具有“对企业全局尤其是指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而那些一般财务问题,亦即所谓的财务策略及战术问题,其本身通常不具有“全局”和“长期”的特征,尽管它们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必须做的工作。

根据上述财务战略内涵特征,我们基本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战略,尽管难于做到罗列齐全。当然,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异。(1)从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基本内容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派战略等;(2)从派生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3)从企业状况特征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4)从财务活动本身直接涉及的范围来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总体或曰综合财务战略(积极或消极型战略;快速扩张、稳定发展或收缩型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即指主要涉及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财务战略问题)。

从上述财务战略问

题的类别来看,财务战略似已涉及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给出的财务战略范畴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即便就营运资金管理而言,尽管它通常被人们归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范畴,尽管它的大量工作属于甚为琐细的策略乃至技术事务,但营运资金管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成分,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资产组合和筹资组合的协调问题,就不可能不对企业长期的财务稳定甚至企业的。

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反,诸如一般长期投资乃至企业购并等重大财务活动,尽管它们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划归“战略性”财务活动的范畴,但其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却又必然包含着许多细节问题,亦即“策略或技术性”的财务活动。所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

四、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美国着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戴维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即: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经营战略以及防御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供货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加对其的控制。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竞争公司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加强型战略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统称。市场渗透战略是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地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战略是通过改进和改变产品或服务而增加产品销售。多元经营战略包括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经营及混合式多元经营。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横向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向现有用户提供新的,且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混合式多元经营战略则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防御型战略则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和清算等。合资经营战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结成暂时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利用某些机会。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资产与成本而重组企业,以扭亏为盈。剥离战略是指出售企业的分部、分公司或任何一个部分,以使企业摆脱为那些不盈利却又占用大量资金的分部所累的状况。清算战略是指企业停止营业,将企业全部资产出售,以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

企业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些具体的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但财务战略又侧重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所以,财务战略类型也就应该主要地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划分财务战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当然,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或称战略财务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财务战略或曰战略性财务活动的管理。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篇2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低。初创期是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种高经营风险,一方面只能够吸引那些想从事高风险投资并要求获得高回报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要求这一阶段相关的财务风险应尽可能降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使用权益资本,减少债务资本。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现金周期较长。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刚进入市场,谈判力都相对较弱,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长,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对较短。由于存货周转天数加上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于经营周期;经营周期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等于现金周期。所以,现金周期相对较长。

利润较少且极不稳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由于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销售收入一般较少且不稳定,毛利率相对较低。另外,由于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各项费用相对较大。所以,利润极不稳定,通常处于亏损状态。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一般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均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销售收现情况相对较差,而购货却往往需要付现。此外,由于初始投资较大,因此,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均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筹资活动是唯一的现金来源。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绝对值趋向于零,并会逐渐增加。

(二)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内源型融资战略,并充分重视利用风险投资和创新基金等。内源型融资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努力缩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天数,延长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加强内部管理,节约各项费用,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合理制定和利用折旧计划,以增加积累,减少税收支出;通过降低利润分配率,以提高留存收益;通过租赁,以降低经营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集中型投资战略。企业应将人、财、物等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产品或者技术上,通过资源在某一领域上的高度集中,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目的是通过集中现有资源为企业的成长发展进行原始的积累,并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所专注的领域达到高水平的专业化,从而达到增加销售收入等目的,使企业的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水平不断提高。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高,收益低且不稳定,融资能力差,同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一般是负数,需要投资者不断地注入新的资金。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的留存,以充实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企业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思想,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或非现金股利政策。

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般以高速发展著称。在该时期,企业通过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和投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当中通常处于较高的水平。企业的经营风险仍然比较大,而财务风险却不断上升。

现金周期相应缩短。在成长期,企业生产的产品逐步为社会所接受,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日益成熟,质量有所提高,管理不断规范,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应商谈判,谈判力都不断提高。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

利润快速增长。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并开始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从而导致利润快速增长。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状态。在成长期,随着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增加迅速,但现金流出量也很大。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为负数,且金额较大,从而要求筹资活动有比较大的净现金流入。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取外源型融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由于快速的扩张,对资金的需求是巨大的。很显然,采用内源型融资战略己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必须采用外源型融资战略。外源型融资包括负债融资和股票融资。在资产报酬率大于负债的资本成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负债融资。但必须注意的是,过高负债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应当加强负债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发展型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应把投资方向和重点放在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创造企业的品牌,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优势。但必须防止盲目扩张,多方位出击新的领域。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在成长期,企业虽然销售额增长迅速,收益水平也有所增加,但由于规模扩张的需要和投资机会的增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出于筹资需要及融资成本和风险的考虑,企业在收益分配的战略选择上,只能维持低收益分配战略,以便把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但考虑到企业已度过了初创阶段的艰难,已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投资者往往会有股利分配的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的基础上,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

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适中。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产品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从而使得利润相对丰厚,一般有较大的盈余积累,对外界举债并不十分依赖。因此,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经营风险有所回落,财务风险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现金周期进一步缩短,甚至为负数。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企业的资信和财务状况都处于非常良好的状态,无论是与客户谈判,还是与供应商谈判,都具有极强的谈判力,因此,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缩短,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进一步延长,现金周期不断缩短,甚至为负数。

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产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因此,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在到达某个水平后逐步降低,利润丰厚,并趋于稳定。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适中的水平。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入大于流出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大致平衡状态。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及收现情况良好,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多为正数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处于大致平衡状态。由于大量债务到了还本付息期,分红比例也在提高,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出。

(二)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内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留存收益融资方式,外源型融资主要应采取股票融资方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额和利润虽然在增长,但速度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如果没有非常好的投资项目,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留存收益和股票融资为主,以防止因负债融资,企业在经营战略调整过程中出现过重的利息负担。

投资方面,应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在投资方向上不再将企业的老产品作为重点,不再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是通过保持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成本、改善现金流量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等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盈利,实现更多的积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分配方面,应采用高收益分配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相对稳定,投资的需求也显著减少,财务状况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已经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盈余和资金,此时,企业可选择高收益分配战略,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

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与财务战略

(一)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资产负债率较高。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盈利能力差造成内部积累少、缺乏权益融资渠道等原因,资产负债率在同行业中一般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经营风险虽然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但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财务风险处于很高的水平。

现金周期相应延长。企业进入衰退期后,虽然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因无力付款而进一步延长,但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产品积压严重,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慢,从而使得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相应延长,现金周期也随之延长。

利润开始出现亏损。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销售收入出现负增长,而成本费用又居高不下,利润开始出现亏损。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在同行业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甚至为负数。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出大于流入状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流入大于流出状态。企业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销售大幅度下降,现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产生明显的负现金流量。对衰退期企业而言,再投资获利的机会己经很小,经营的目的只是为了企业继续生存或寻找转机,如果选择逐步收回投资,会使投资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同时,负债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筹资活动表现为净现金流入。

(二)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

融资方面,应采用保守型融资战略。企业应改变成熟期里所采用的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为内源型融资战略,尽量避免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而应采取包括利润留存积累、股东投资、债转股等内源权益融资方式。通过压缩负债权益比率,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避免财务杠杆风险。

投资方面,应采用退却型投资战略。从现经营领域尽可能多地抽出投资,同时停止一切新的投资,减少产量,精简机构和人员。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等手段,集中一切资源,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退出市场的时间。

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随着衰退阶段的到来,企业大都存在盈利不稳定、负债高的特点,许多企业将面临解散、重组或被兼并等问题,企业已基本不具备支付股利的能力。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只能在低收益分配战略下采取剩余股利政策或不支付股利的政策。

参考文献:

篇3

企业战略也常被称作“企业经营战略”或简称为“经营战略”。企业战略问题的提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从西方的情况(以美国为例)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大约是50 年代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亦即20 世纪30 年代至50 年代初这段时间,虽然由于基本消费品的需要正逐步趋于饱和而使企业意识到了以销定产的道理,这种道理也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付诸实践,因此,企业不再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式的传统管理,而是更多地根据环境从需求的变化来规划未来发展,并在实践中采用了诸如预算管理和长期计划等具体做法。但是,那时的计划和预算都是主要地以历史实绩为基础,采取简单的趋势推断办法加以确定的,而比较缺乏对未来环境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预测。显然,这样的计划或预算离以“谋划未来”为基本特征的“战略”尚有较大距离。

20 世纪50 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社会需求由“量”转向“质”,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革新,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如石油危机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此外,由于通货膨胀及垄断行为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地破坏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正常秩序,政府对经济生活及企业活动的干预因此而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切切实实地根据环境及其可能变化谋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实现途径,方能求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战略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企业战略的产生是进入80年代之后的事情。在1978 年开始进行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企业以国有企业为绝对主导,而国有企业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控制之下。所以,严格说来,当时的国有企业事实上都只是承担国家计划所指定的生产任务的“工厂”而已,它们基本不具备“筹划事业”这一职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企业改革主要围绕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与利益分配作一定的调整,而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尚处于初步成长阶段,对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够显著。而到了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进入90 年代后,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机制改造已基本做到了“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另一方面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壮大使得市场竞争趋于激化。加之,在经历了80 年代末的“抢购风”之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渐趋理性,社会需求也发生着由“量”到“质”的深刻转变;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国际市场也日益影响乃至冲击着国内市场。这些都给我国企业提出了警示:企业唯有根据环境及其可能的未来变化规划其发展之路,才有可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内容的构成和战略管理的程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与西里尔•奥唐奈认为:“虽然一般在使用‘战略’这个术语时意味着为企业或其它事业单位的经营和计划工作规定基本和总的方向,但也不应该忽略它存在着几种基本类型。最重要的当然是全面的总体的战略和政策,另外有一些辅助的或派生的战略和政策,还有些较次要的战略和政策。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此外,考虑到执行计划的预期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有些战略和政策要具有随机制宜的特性。”在孔茨与奥唐奈看来,重大的战略和政策就是指能使企业达到目标的基本战略和政策。他们认为,企业主要的战略和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新产品开发、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等。而且,这些战略往往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因此,大多数企业的战略和政策,多为许多战略和政策的混合物。

由上可见,企业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也就是说,企业战略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且也应该包括事业部层次和/或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是企业诸方面职能战略之一。然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的区分往往并不那么绝对。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取决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

第一,财务管理从而财务战略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之所以这样,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的独立存在。财务活动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活动的一项相对独立的内容,首先就是以货币的独立存在为基础的。货币独立存在的初始意义只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运动就逐步地独立于商品的运动,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运动规律。于是,商业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经营货币的金融资本家。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主要从事产业资本营运的工商企业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金融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也不能脱离产业资本。这就决定了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及由此派生的其他财务活动的管理,都必须以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要求为基本准则。

( 2)资金的有限性。资金的有限性是财务活动从而财务管理独立存在的又一重要原因。所谓资金的有限性,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全社会来看,任何特定时点上金融市场所能提供的资金总量总是有限的。其二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企业现状(如规模、获利水平、财务结构等)和企业环境(如经济成长速度、产业生命周期、有关法律和政策等)既定的情况下,其可能获得的资金总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企业活动过程中资金的需要与资金的供给永远是一对需要谨慎处理的矛盾。企业既需要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如营销、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基本建设等)的资金需要,又必须讲究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合理性,尽可能节约资金占用。

(3)企业对现金流状况的关注。从一个长期的过程来讲,赚取利润于任何企业无疑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企业倘若获得不了利润,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可能。然而,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满足企业发展和/或生产经营的需要,即便有利可图,也可能会因财务状况尤其是现金状况陷于困境而发生危机。所以,现代企业不仅需要有获取利润的能力,而且必须确保赚取利润过程资金流转的顺畅和财务结构的合理与安全。

( 4)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带来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而引起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出现。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需要处理的关系虽然包括多个方面,但从委托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莫过于其财务利益的实现。为此,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确保委托人财务利益的实现,自然就成了代理人所承担的诸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来自委托人亦即所有者的压力完全市场化了。除了融资和投资,股利分派也成为企业财务中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领域。

第二,财务战略与其他职能战略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关系特征。由于资金的筹集取决于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资金的投放和使用更是与企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即便是股利分派,也决不是单一、纯粹的财务问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需要。所以,企业财务活动的实际过程总是与企业活动的其它方面相互联系的,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其它方面的关系亦然。诚如前述,尽管企业战略指的首先是那些全局和长远的方面,但因全局与局部总是相对而言的,某些“局部”的职能活动往往事关“全局”且具有长远的特征,也就同样地成为企业某一“局部”的战略问题。财务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性;财务战略作为一种“局部”战略而存在。然而,由于诸如购并等企业活动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多重属性,我们很难将它们简单地划归于财务活动或非财务活动。它们事实上需要人们从多个职能角度予以考虑。有鉴于此,本文所采用的财务战略概念,虽然主要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又不完全限于此。一些与财务密切相关但具有多重属性的企业活动的财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包含于其中。

三、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财务管理角度的考察

根据现有的一般认识,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财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资金的筹集与运用; (2)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与运用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 (3)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牵涉面甚广的职能管理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管(财务副总经理)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许多重要的财务事项都需要由企业最高决策层行使最终决策权。

从财务管理角度考察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亦即财务战略问题能否相对地区别于一般财务问题。换句话说,哪些财务活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哪些财务活动不具有战略意义而只是策略或战术问题。笔者认为,恰当地作出这种区分的关键仍在于如何把握战略与策略及战术之间的联系及差异。遵循“战略总是带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而策略和战术则是指为达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一基本观点,那些属于财务战略范畴的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具有“对企业全局尤其是指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长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特征;而那些一般财务问题,亦即所谓的财务策略及战术问题,其本身通常不具有“全局”和“长期”的特征,尽管它们也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所必须做的工作。

根据上述财务战略内涵特征,我们基本可以列出一些主要的财务战略,尽管难于做到罗列齐全。当然,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会因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异。(1)从企业基本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基本内容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融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资金战略和股利分派战略等; (2)从派生财务活动亦即财务管理派生内容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购并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如通货膨胀)之下的财务战略等; (3)从企业状况特征角度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 4)从财务活动本身直接涉及的范围来看,企业财务战略包括:总体或曰综合财务战略(积极或消极型战略;快速扩张、稳定发展或收缩型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即指主要涉及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财务战略问题)。

从上述财务战略问题的类别来看,财务战略似已涉及了企业财务活动的所有领域。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所给出的财务战略范畴在外延上过于宽泛?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企业财务活动的任何领域都同时存在着“战略性”的方面和“策略及战术性”的方面。即便就营运资金管理而言,尽管它通常被人们归于“日常”财务管理的范畴,尽管它的大量工作属于甚为琐细的策略乃至技术事务,但营运资金管理事实上也存在一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成分,如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资产组合和筹资组合的协调问题,就不可能不对企业长期的财务稳定甚至企业的。

健康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反,诸如一般长期投资乃至企业购并等重大财务活动,尽管它们往往会很自然地被划归“战略性”财务活动的范畴,但其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却又必然包含着许多细节问题,亦即“策略或技术性”的财务活动。所以,任何大类意义上的财务活动,事实上都同时包含着战略与非战略的成分,其差异只是何者为主、何者为辅的不同而已。

四、企业总体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弗雷德•r •戴维认为,企业战略包括以下四种类型,即:一体化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经营战略以及防御型战略。一体化战略又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纵向一体化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后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供货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加对其的控制。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获得竞争公司所有权或加强对其的控制,加强型战略是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统称。市场渗透战略是通过更大的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在现有市场上的市场份额。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将现有产品或服务打入新的地区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开发。产品开发战略是通过改进和改变产品或服务而增加产品销售。多元经营战略包括集中化多元经营、横向多元经营及混合式多元经营。集中化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增加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横向多元经营战略是指向现有用户提供新的,且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混合式多元经营战略则是指,增加新的与原有业务不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防御型战略则包括合资经营、收缩、剥离和清算等。合资经营战略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公司结成暂时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利用某些机会。收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减少资产与成本而重组企业,以扭亏为盈。剥离战略是指出售企业的分部、分公司或任何一个部分,以使企业摆脱为那些不盈利却又占用大量资金的分部所累的状况。清算战略是指企业停止营业,将企业全部资产出售,以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

企业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这些具体的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战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但财务战略又侧重于资金的筹措与使用。所以,财务战略类型也就应该主要地从资金筹措与使用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笔者认为,从这一角度划分财务战略,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即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总之,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指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从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当然,随着企业逐步走向成熟,内部利润积累就会越来越成为不必要,那么,“少分配”的特征也就随之而逐步消失。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指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快速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或称战略财务管理,指的是对企业财务战略或曰战略性财务活动的管理。财务战略管理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财务战略管理基本特征有以下三个方面:

篇4

(一)研究对象

(二)财务绩效衡量指标

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指标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股东获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风险水平指标、发展能力指标,这些指标能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了以下常用指标的数据(指标中的B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与期末值的平均值;A是指该指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期初值)。

1.盈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B)、净资产收益率(B)、长期资本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发展能力衡量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A)、固定资产增长率(A)、总资产增长率(A)、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A)、利润总额增长率(A)、营业利润增长率(A)、营业收入增长率(A)。

3.营运能力衡量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B)、存货周转率(B)、应付账款周转率(B)、流动资产周转率(B)、固定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周转率(B)。

4.风险水平衡量指标。包括: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综合杠杆。

5.股东获利能力衡量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获利率A(每股股息/每股市价)、普通股获利率B[(每股股息+期末股价-期初股价)/每股市价]。

6.偿债能力衡量指标。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利息保障倍数B[(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长期负债比率;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度比率、现金比率。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主要特征

(一)盈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二)发展能力的主要特征

2.各产业的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有下降趋势。就总体均值而言,除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有增加趋势外,其他企业的多数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这表明尽管多数企业在发展,但发展速度在下降。

3.利润结构不合理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就总体均值而言,尽管多数产业的企业总利润在增加,但时间营业利润增长率却为负数或小于总利润增长率,这很可能表明企业来自主营业务的利润在下降或在总利润中所占比例在下降,利润结构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没有明显关系。2009-2012年,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间的各项发展能力指标各有高低,没有明显规律表明企业规模与发展能力间的关系。 (三)营运能力的主要特征

2.大企业营运能力总体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2009-2012年在绝大多数产业内,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均大于中小企业,而大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则大于或等于中小企业(除新材料产业外)。这表明,总体而言,大企业除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的效率比中小企业低或基本持平外,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效率一般要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多数指标都显示大企业的营运能力要好于小企业。

(四)风险水平的主要特征

2.各产业总风险有升有降。2009-2012年,总风险有所上升的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略微)、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总风险有所下降的产业包括节能环保(略微)、生物产业、新材料。

3.多数情况下,各产业内大企业的风险及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高于中小企业。2009-2012年,各产业内大企业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特别是总风险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且各产业内大企业间的风险差异一般也都大于中小企业。

(五)股东获利能力的主要特征

2.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多数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都有所下降。各产业中绝大多数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均为正,但每股收益为正的公司比例则略有下降,而每股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比例基本不变。总体而言,2009-2012年,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收益在下降,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的每股净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涨有降,而新能源汽车的每股净资产在降,就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而言,这些产业的股东获利能力总体有所下降。但生物产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都在增加,股东获利能力也有所增加。

3.中小企业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一般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总体而言,各产业内中小企业的每股净资产均高于大企业,每股收益也基本都高于大企业,但大企业的普通股获利率(B)好于中小企业,而普通股获利率(A)则与企业规模关系不明显。这很可能表明,大企业股价的负面波动要小于中小企业,从而导致就每股账面收益率而言,大企业股东获利能力好于中小企业。

(六)偿债能力的主要特征

1.总体而言,各产业的偿债能力强。

2.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除生物产业外,各产业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基本都大于中小企业,利息保障倍数基本都低于中小企业,大企业的长期负债比率各年都高于中小企业,这表明中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大于大企业。

篇5

一、财务战略的内涵

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地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定位的准确与否、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体资源配置的有序性与运转的高效性和企业经营的效益性,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二、财务战略的特征

财务战略管理既要体现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要求,又要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1.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确立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逻辑起点;

2.环境分析是财务战略管理的难点;

3.财务战略管理包括战略方案的制订、实施与评价等环节

三、财务战略与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具有多元结构特征,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也应包括事业部层次和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的目标定位必须依托于企业集团的战略发展结构规划,但与其他职能战略相比较,财务战略具有明显的独立性。

四、财务战略的类型

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传统财务管理的突破,其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扩张型财务战略。企业要实施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情况是需要在将企业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还要大量地进行对外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由于扩张型战略具有着“高负债、高效益、少分配”的特征,必将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

二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稳健型财务战略。企业在实施这种战略时,往往会尽可能地把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对承担较重利息的负债经营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由此,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表现出“适度负债、适中收益、适度分配”的财务特征。

三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防御型财务危机。企业实施这种防御型财务战略时,一般会在尽可能把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的同时,通过采取精简机构、压缩中间管理层次以削减不必要的财务费用,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开支,以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物力,提升企业的主导业务和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就成为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基本财务特征。

五、选择财务战略必须注意的问题

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类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篇6

(1)波士顿顾问小组法。波士顿顾问小组法主要考虑经验曲线、投资组合平衡和产品生命周期三种影响企业的因素。经验曲线是成本和产量的对应关系。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经验积累,产品的单位成本会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呈现出几何下降的现象。投资组合平衡是指企业要在不同的时期做到投入与产出达到一定的平衡。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每种产品会经历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

(2)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首先分析有哪些环境因素会对组织造成影响并将这些因素罗列出来,再从罗列出来的因素中找出当前和在未来几年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它将所有的环境因素分为: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政治法律因素包括税法、环境保护法、垄断法律、劳动法;经济因素包括利率、失业率、经济周期、货币供给、GDP趋势;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育水平、消费、人口统计、收入分配;技术因素包括折旧和报废的速度、政府对研究的投入、政府和行业对技术的重视、行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二)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企业具体职能的战略,主要职责是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并对不合理的财务战略随时进行调整,使企业能够在整个行业中获得竞争优势。在生成企业财务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现有的资源,还要从整体上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只有通过综合的考虑,才能够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财务战略。总之,财务战略生成需要考虑环境、资源和目标等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素质、企业文化和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现有的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如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材料、机械,代表企业的实际规模和实力的大小;目标因素也包括企业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目标。

二、行业周期变化因子与企业财务战略融合研究

(一)行业周期变化因子 行业周期变化是指行业会经历萌芽、增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循环交替的现象。行业生命周期由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类型或8个外部因素来确定,即产品品种的范围、增长的可能性、市场增长率、顾客忠诚度、进入障碍和技术、竞争者的数目、市场占有率情况。行业周期的各阶段特征由这些因素达成的动态均衡来决定,由表1可以看出行业生命周期在各个阶段的特征。例如,行业处于衰退期时竞争者人数较少、需求下降,产品种类单一。相反,行业处于萌芽期时市场份额不集中、产量增长迅速、技术更新快。对于特定企业来说,企业所处的不同的行业周期阶段会对企业战略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在某一特定的阶段,企业需要考虑采取那些可行的、可接受的、适用的战略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以增强。

(二)行业周期变化因子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 综上所述,行业周期波动通常要经历萌芽、增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行业周期阶段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机遇和挑战也不同,因此行业的周期变化因子会对企业的财务战略产生影响,企业需要根据各阶段行业生命周期特点来选择相应的财务战略。萌芽期具有需求增长率增长、市场增长率较高、产品品种不多、企业亏损的特点,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保持市场份额、缩减管理费用、消减存货、建立投资标准、放弃次要利益和裁剪雇员的财务战略;增长期具有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增长率很高、产品品种增多、企业盈利增加的特点,因此企业需要采取建立存货、增加劳动力、实行长期租赁、增加厂房设备、引入新产品的财务战略;成熟期具有需求增长率和市场增长率趋于稳定、产品品种下降、企业盈利维持在某一水平或减少的特点,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继续建立存货、开展营销规划、扩充厂房设备、提高价格、增加劳动力的财务战略;衰退期具有需求增长率和市场增长率下降、产品品种差别小、企业盈利减少直至亏损的特点,因此企业需要采取转让一些产品、出售多余设备、停止长期采购、停止扩张、停止雇员、消减存货、停产不利产品的财务战略。

三、企业财务战略通用思想的局限性

(一)财务活动的各种战略 主要包括:

(1)筹资战略。目前,企业资金普遍都比较短缺,企业需要通过筹资这一财务渠道获得所需资金。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筹资渠道日益增多,筹资风险难以避免。为了降低筹资风险,使筹资活动有效进行,在筹资活动中企业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正确使用负债经营战略,合理把握资本结构;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量,决定最优的筹资时期;筹资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目标一致。

(2)投资战略。企业投资战略是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综合权衡企业预期收益、企业内外部环境以及未来的预测,然后挑选出最优的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也面临着多种投资方式选择,为了进行有效的投资,企业在投资活动中也需遵循一些原则: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营方式多样化,有效分散财务风险;建立投资项目责任考核机制和事后效益评估机制;投资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目标一致。

(3)股利分配战略。股利战略不仅要从收益或股价的视角来确定股利分配政策,还应立足于企业全局,根据企业战略的整体性要求,确定出最优的股利分配方案。为了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企业在制定股利战略时也需遵循一些原则:股利战略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股利战略有利于企业实现整体战略;股利战略能使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财务战略通用思想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财务活动具有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三种模式,这是财务战略的通用思想,但是这三种模式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的。在财务关系的运行过程中,财务关系行为体之间的矛盾、冲突、竞争是一种普遍现象。财务冲突是指由于对目标收益的维护和追求,各个参与财务关系的行为体相互间产生对抗和摩擦,它是目标不同且利益相反或者目标相同而利益相反的产物。财务竞争是指在投资、筹资、耗资、用资等财务活动中,财务关系各行为体降低成本的一系列行为。

四、基于行业周期变化因子的企业财务战略模式设计

企业位于某一特定的行业,其行业变化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总体发展趋势,还会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要想使其采取的战略决策在实施中取得成功,必须使其和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即使企业面临同样的环境,如果企业规模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战略决策。按照规模大小的不同,企业可划分为小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规模不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筹资能力也会不同,因此必然会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决策。虽然,处于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与行业变化规律保持大体一致,同时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大体相同的财务战略思想,但各个企业具有不同的财务战略。该文将企业具体细分为小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分析并探讨了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财务战略模式,如表2所示:

(一)萌芽期企业采取的财务战略 具体如下:

(1)特征分析。萌芽期,市场才刚刚开发出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进入壁垒很低,竞争很小,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需要大量的现金进行产品的研究开发投入,产品成本很高,而产品品种比较单一,行业的需求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从而市场上的产品产量也跟着需求的增长而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2)财务战略模式设计。根据萌芽期的特征分析,企业应该采取“稳步增长型”的财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总体思想是能够尽快研究出可以被市场接受的新产品,通过新研发的产品在整个行业中达到领先地位。权益资金筹资与债务筹资相比,费用要低很多,在萌芽期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产品研发,产品成本很高而市场需求又很小,行业内的企业大都是亏损的,因此企业最好采用权益筹资方式筹集资金。总之,稳步增长型的财务战略表现出以下特征:低收益、低负债、不分配利润。

(二)增长期企业采取的财务战略 具体如下:

(1)特征分析。增长期,市场慢慢的成长起来,市场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朗,但是市场壁垒不断提高,竞争者不断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的提高,从而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过程的研发、技术的完善,企业的现金需要量大幅度增长,产品的种类不断的增多,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因此市场上的产品产量也随着需求的快速增长而保持很高的增长率。

(2)财务战略模式设计。根据增长期的特征分析,企业在该时期应该采用“快速扩张型”的财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总体思想是使得企业的资产规模得到快速的扩张。根据这一思想,企业更多的利用债务杠杆,进行大量的外部筹资,为企业扩张积累充足的资金。虽然,这样会使得企业的资产得到快速的增长,但是收益的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资产的增长,因此虽然企业的收益会在这个事情都到大幅的提升,但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仍然很低。总的来说,扩张型财务战略具有以下的特征:低收益、高负债、少分配。

(三)成熟期企业采取的财务战略 具体如下:

(1)特征分析。经过增长期企业的大幅增长,在成熟期市场值基本上达到了最高峰,各项指数慢慢地趋于稳定,市场竞争状况达到稳定,很少有新的企业会加入,企业的技术水平也渐趋稳定,很少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企业的产品种类趋于下降,成本趋于稳定,从而现金需要量大幅减少,会出现一些现金结余,企业的盈利状况为维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是慢慢减少,产品的需求量趋于稳定,从而与此相对应的企业产品生产量也达到稳定。

(2)财务战略模式设计。根据成熟期的特征分析,企业应该采取“稳健型”的财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总体思想是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企业实现资产规模的稳定扩张和财务绩效的平稳增长的财务目标。如果用负债来筹资,企业需要背负沉重的利息包袱,因此企业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方式,利用企业自身的未分配利润来发展企业。总的来说,稳健型财务战略具有以下特征:高收益、负债较低、中分配。

(四)衰退期企业采取的财务战略 具体如下:

(1)特征分析。经过成熟期各项指标的基本稳定后,在衰退期各项指标将会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市场中的竞争者不断减少,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减少直至亏损,企业在技术上更加成熟,不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从而现金需要量持续减少,企业尚能产生一些现金,但是最后面还是会面临亏损,企业的产品差别化程度越来越小,市场上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下降,从而与此相对应的企业产品生产量不断下降。

(2)财务战略模式设计。根据衰退期的特征分析,企业需要采取“防御收缩型”的财务战略。这一战略的总体思想是,为了防止财务危机爆发和求得企业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企业进行行业的转移,将行业转到另外一些处于萌芽或成长期的行业。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增加自己流入,减少资金流出,盘活存量,探索未来业务新的增长点。总的来说,防御收缩型的财务战略具有以下的特征:收益很低、负债很高、企业利润很少分配、企业会发放一些特殊股利。

五、结论

本文基于行业周期变化因子的视角,分析了企业财务战略的不同模式,探讨了当前周期性因素与财务战略管理融合的财务学术界的热门问题。根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需要根据企业战略的目标定位以及不同阶段行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对财务战略进行适当的选择,使得企业选取的财务战略适合该阶段行业的发展。在行业萌芽期,企业需要采取“稳步增长型”财务战略;在行业增长期,企业需要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在行业成熟期,企业需要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行业衰退期,企业需要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篇7

一、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意义

现代企业财务面临着一个多元、动态、复杂的管理环境,企业财务管理不再只是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手段,而是吸收了战略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适应环境、利用条件的角度出发,充分重视财务的长远问题和战略问题。在中小企业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制定一个合适的财务战略,以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特性。企业财务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合理调集、配置和利用资源,谋求企业资金的均衡、有效的流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从长期来看表现为,谋求企业财务资源和能力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企业的资本增值并使企业财务能力持续、快速、健康地增长,维持和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战略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时,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持。把企业资金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的财务管理也必须要反映企业战略的要求,保证其战略的实施。实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保持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成功的财务战略必须适应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财务特点,符合企业目前的总体战略并和利益相关者的收益、风险相联系。企业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初创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的财务特征是不同的,应通过对其财务特征的分析,谋求适合不同发展时期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

(一)初创期的财务特征

企业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经营风险是最高的,这是因为产品投放市场不久,产品结构单一、生产规模有限、产品成本较高、盈利性很差,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且产品市场的扩大是否给予该产品充分发展的足够空间和补偿投入的成本是不确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来看,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属于流出大于流入的状态,资金短缺,现金净流量为负,难以形成内部资金的积累,筹资活动是唯一的现金来源。这是初创期企业的财务特征。

(二)成熟期财务特征

当中小企业成功跨越初创阶段,就会进入相对稳定的成熟阶段。在企业趋向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增长的速度与前景比以及经营风险会有所回落;企业具备了相对高的稳定的产品市场份额,账款不断收回,具有较高的资金周转效率;同时,由于新增项目少,现金流出少,企业净现金流量多为正数,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净收益。融资规模要比初创期有所下降,且此阶段以留存收益和负债融资政策为主,大量债务到了还本付息期,伴随着负债融资的增加,财务风险上升到与经营风险相当的程度。分红比例也在提高,每股的高现金净利比例使股利支付率和支付额都会提高,投资者此时的回报更多是通过股利分配而不是初创阶段的资本利得来满足。

(三)衰退期财务特征

对衰退型企业而言,经营业务的减少和产品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再投资获利的机会已经很小,经营的目的只是为了继续谋求生存的转机。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来看,由于企业产品销售水平下降,现金周转速度慢,经营活动产生明显的负现金流量。同时,由于企业在衰退期较多地采取高股利分配政策,负债融资在走向衰退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加,筹资活动产生正现金流量,财务杠杆水平与财务风险随之增加。

三、不同发展时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中小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和效率。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创立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所不同,只有选择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财务战略,才能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

(一)初创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目标、原则、方向、规模、结构、渠道和方式等重大问题,它不是某项具体的资金筹集计划,而是为适应未来环境与企业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融资长期而系统的构想,旨在为企业战略实施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可靠的现金流支持。

在外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客观上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相当程度上由中小企业自身的问题决定的。如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抵押物或担保单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很难进行跟踪监督和检查。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风险大,一旦资不抵债宣告破产,商业银行的债权将难以保障等,这都是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重要因素。

内源融资战略是指主要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的融资方式。在这一融资战略思想指导下,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而在本单位内部筹集所需的资金,它通过以前的利润留存进行资本纵向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将是留存盈余、摊销等无需现金支付的费用,资金占用减少、周转速度加快所带来的资金节约等等。内源型融资战略特别适合缺乏外部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从税负角度出发分析,负债融资能为企业带来避税的好处。但是由于初创企业的会计上大多只产生亏损,负债融资也不能为企业带来积极影响,且目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融资相对容易一些,融资成本较低,所以应选择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的融资策略,由业主及关联企业提供借款,同时加强自有资金储备,创造一定的信用条件,以自有资产为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企业应根据未来的偿债能力选择可以接受的融资方式,防止企业在初始阶段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而陷入财务危机。

投资战略是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将企业拥有的或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有效地投放出去,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投资战略的内容包括对投资方向、投资规模和投资比例的确定。具体投资内容要结合企业总体战略和投资环境、企业发展阶段来制定。在实施投资战略时,管理者应当更加注重成长性、市场占有和技术领先等目标。处于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它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和拓展经营。由于难以从外部获得贷款,故中小企业的业主们一般都将税后利润尽量留存于企业内,采用非现金股利政策,留存更多的利润,以充实资本。

(二)成熟型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对于成熟型中小企业而言,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或保持稳定的资金来源与优良的资金结构,通常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融资。融资战略的组合搭配也能够取得更好的作用,如通过金融型融资、盘活内存资产融资、折旧融资和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等。金融型融资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与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利用这些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信贷资金来达到融资目的的融资战略。金融型融资资金来源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其优点是融资规模较大,形式灵活,企业只需付出利息费用,不涉及股权。金融型融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因此在此期间,中小企业应以提高财务杠杆效应为出发点,采取积极的融资策略,适当地提高债务比重。这种融资形式的不足之处是融资条件以及成本较高,适用于产品市场成熟、发展迅速且有实质性优势,特别是有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其融资的前提是预计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除此之外,成熟型中小企业还应该有效地实施内部型融资战略,对企业内部存量资金进行优化调整,盘活企业内存量资产。成熟型企业已经具备了折旧融资的条件,应该发挥折旧融资的优势。折旧融资具有成本低、风险低的优点,通过折旧融资可以优化融资结构。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企业间信用融资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货款等内容。信用融资对于流动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它是解决企业资金特别是流动资金不足的有效方法。

根据中小企业成熟期的财务特征,企业在盈利逐步提高并稳定的同时,维持生产的支出却在减少,这使得企业资金在成熟初期出现了一定的盈余。这个阶段的中小企业通常以盈利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通过采取规模扩张、多角化发展等投资方式寻找新的获利机会。适用于成熟型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投资战略包括规模扩张战略和稳定投资战略。规模扩张主要指核心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扩张投资战略是成熟期中小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投资战略,是中小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规模扩张的方式主要有市场渗透、开发战略和产品开发战略。中小企业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成长意愿与自身内部缺乏各方面条件、能力的矛盾,因此,在理财方面更应该持稳健的态度,切忌盲目扩张。总结中小企业在寻求发展过程中的失败原因,理财不稳健占很大的比例。当企业有了某种占有市场的产品,有了可能实现较丰厚的利润积累时,往往会对营运资金周转不甚关注,而是为过去取得的经营上的成功所迷惑,将大量营运资金用作固定资产投资,这样就会导致营运资金周转上的新的紧张。还有的就是为了避免产品单一,力图通过多样化投资和多角化经营分散风险,然而由于中小企业通常总体资本规模较小,分散投资很容易导致原有经营项目上营运资金周转的困难,而新的投资项目又不能形成一定规模,加之缺乏必要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无以建立竞争优势,反而加大了经营风险。

不同的企业在投资营运项目上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规模扩张投资战略与稳定投资战略的选择中,中小企业必须审视企业条件与经营环境,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战略。因此,企业在投资经营方面,应当将资金投向能够发挥企业市场优势的产品上,并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增强规模效益,提高市场份额。在这个阶段,企业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投资模式,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加强项目投资的评价和总结工作。

篇8

(一)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企业职能层战略的组成部分,指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从战略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财务战略既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哈利森和约翰认为:财务职能因其控制着企业经营战略所需要的最重要资源之――资金,因而在组织中具有战略地位,并在其所著的《组织战略管理》书中提出了“财务战略”,且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配合其发展与竞争战略的实施而须提供的资本结构与资金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一系列的财务决策,如合适的负债杠杆、资金来源、资金计划、资金与费用预算、各利益相关集团的财务利息以及股利政策等。本文提到的财务战略是指从战略的角度上对企业的财务资源进行管理的活动。

(二)企业生命周期

爱迪斯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赵睿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一书中,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要经历成长阶段(企业的孕育期、婴儿期与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与老化阶段(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与死亡期)。他认为,在不同的阶段,企业可能会陷入不同的陷阱。本文假设企业为生产型企业,并借鉴产品生命周期原理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二、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财务特征

(一)创业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企业初创期,创业企业家为企业带来最初的资本、技术、亲自参与管理,寻找并开发市场。此时企业典型的财务特征是经营风险高,融资压力大。由于初创期企业尚未构建起完善信用档案,偿债能力弱,而且资产抵押能力有限,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因此很难获得信贷支持,这个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初创企业的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企业创业期要求较多前期投入,而此时企业却面临着现金流的严重缺乏。同时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获得扩大的市场份额往往需要提供信用政策,这使得企业在特定的会计期间内净现金流可能为负数;但是,初创企业往往建立在一项或几项新技术的应用或者新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能获得有较大的投资回报率和较强收益能力。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经过艰难的创业期,企业进入成长期。成长期企业的市场不断扩大,产销量提高,大规模的生产使产品成本下降,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也随盈利能力的提高降低。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企业对资金规模的需求也开始扩大,但是此时企业的融资能力也不断增强,企业不但可以通过债务融资,甚至可以通过上市来进行权益融资。开始创业的成功,使创业者更富于冒险精神,为了扩大规模,企业往往选择较为积极的财务政策。成长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可以归结为低风险,高报酬,高积累。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在成熟期,财务状态较为平稳。企业成熟的生产技术、稳定的产品市场份额、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使得企业现金流转顺畅、盈利水平稳定、资本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成熟期企业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优,但是这时的企业可能会变得保守。然而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开始进入衰退期,市场开始萎缩,所以企业存在着潜在的经营风险。此时企业的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高收益。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特征分析

衰退期企业财务状况逐渐恶化。由于生产产品的工艺技术过时,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战造成企业的盈利下降,削弱了企业的积累能力;过度依靠商业信用,造成企业应收帐款增加、坏账损失增加。经营业绩下滑,致使股价下跌,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困难,银行信贷紧缩,企业筹资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恶化。此时的企业财务特征是高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收益能力低。

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

(一)初创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通常在初创阶段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比较少,应采取主要以自有资本为主,借入资金为辅的战略。由于企业几乎没有稳定的现金流入,很难获得资金,另外资金成本过高,增加了企业的偿债压力,因此向私人股东发行更多的股票或从银行直接贷款这种方法不是很适用。这时企业最好的融资选择来自于风险投资资本家,相对于银行,他们愿意承受更高的风险;相对于股东,他们不会过度干预企业的经营运作。企业也可选择“买壳上市”的方法来融资。企业可以选择并购一个与本企业有业务关联度,而且合并后容易整合“壳公司”,通过壳资源来获得发展的资本。企业通过“买壳上市”,没有前三年业绩的压力,也没有复杂的申报手续,能够节省上市费用,从长期来看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是有利的。

2.投资战略

采取集中化投资战略,企业为了持续经营必须在初创阶段不断开辟新市场,以此来积累资金。由于市场上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已占有一部分市场,因此初创企业必须利用有限资金投资于某个特定市场,增加主要业务的销售量,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能力,站稳这一特定市场,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初创期收益通常很低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现金流入量通常小于现金流出量。留存收益是很多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主要的资金来源,高积累低分配政策是处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典型做法。因此,为了满足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大量的资金,企业可采用不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积累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

(二)成长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由于占领了部分市场,产品销量逐渐上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开始增加,企业的筹资相对变得容易了。筹资渠道的拓宽,使企业既可以考虑银行信贷,也可以考虑上市融资。对于已经进入发展扩张阶段的企业,可以采用吸引“麦则恩投资”的方式来获得融资,这种投资是一种中期风险投资,根据被投资对象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灵活的调整,以此来平衡资金供求双方的利益关系。企业在使用风险投资时,一定要注意利用杠杆原理来平抑风险。当然也可以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式,这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具有潜在吸引力的筹资方式。企业可以给投资者发行可转换债券并赋予投资者选择的权利,由他们选择是持有至到期日接受债务还是将债务余额转换为该企业的股票。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速成长的企业,如果其他类型的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则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长期贷款会产生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另外,还可采用兼并收购方式,使企业获得协同效应,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兼并收购,可使企业在不纳税的情况下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从而达到扩张的目的,并且提高了企业价值,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2.投资战略

成长期应当采取一体化投资战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张,拓展现有的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企业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品牌体现产品和企业的核心价值的,成长企业应加大品牌的投资建设,构筑品牌的竞争力,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加快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开发,成长企业应将人力资本投资纳人投资战略;继续追加销售投人,开拓市场,为进人成熟期奠定市场基础。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有一定的现金流入,但企业必须把这种现金流入再次投入到销售中来扩大市场份额;当企业当面临比较有利的投资机会,可以采取少分配股利的政策,将留存收益投资于对企业有利的项目。企业可在定期分配少量现金股利的同时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一方面鼓励企业投资者,另一方面积累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三)成熟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产品进入回报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使这一阶段净现金流入不断增加,企业对外部资金需求逐渐下降。企业充裕的资金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大大增强,这一阶段企业筹资能力、抗风险能力都很强,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筹资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体表现为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套现为流动资产,如将应收账款作为资产出卖获得资金,这样能改善企业财务指标,增强筹资能力。这种方法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讲,有不分散股权和控制权的好处,不会对发行企业形成追索权,因而可分散风险。

2.投资战略

可采用多元化投资战略,采取分散风险的原则,避免将全部资产集中在单一行业,可以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下来的资源投入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和产业;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兼并收购方式,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占领更多市场并开拓新市场,寻找企业继续成长的路径。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现金流量充足,资金积累规模较大,能随时筹集到企业所需的资金,股利支付能力较强,可以采用较高的股利分配政策来满足投资者取得收益的期望,鼓励投资者继续投资本企业。

(四)衰退期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筹资战略

企业进入衰退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需求的转移。由于利润空间开始缩小,企业可能会考虑缩减当前的经营规模,转让或者变卖设备,缩减某一方面的业务,以此积累力量来寻找新的市场。这一阶段企业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并争取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在这一时期,如果企业存在委托关系时,公司经理为了避免企业的倒闭,尽量延缓衰退的时间,可以在不损害股东利益的同时采取一系列的财务战略。

2.投资战略

在衰退期企业可以考虑实施战略并购重组,通过兼并某些竞争对手来对行业进行重组,直到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从而获得一定的财务回报。

3.收益分配战略

企业的现金需求量开始减少,可能会导致现金流入超过现金流出,如果经营中不需要使用这些增多的现金余额,那么为了吸引投资者投资,可以将这些多余的资金用于分派股利,因此一般采用高股利分配政策,以作为投资者在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低股利的一种补偿。

参考文献

[1]艾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睿,何燕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1995,(11).

[3]张勇.现代企业生命力―现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4]谢国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J].中国农业会计,2006,(6).

[5]马明珠.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财务战略分析[J].化工管理,2006,(6).

[6]程仲鸣,王海兵.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3,(23).

篇9

一、财务战略的特征和类型

(1)财务战略的特征。一是从属性。财务战略应体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为其筹集到适量的资金并合理有效的投放,以实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系统性。财务战略应当保持与企业其他战略之间的动态联系,并努力使财务战略能够支持其他战略。三是指导性。财务战略应对企业资金运筹进行总体谋划,规定企业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问题。四是艰巨性。在企业所有战略管理系统中,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较企业整体战略下的其他战略而言,往往更为复杂与艰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固定化“的特征,即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其使用方向和规模在短期内就很难予以调整,再加上企业筹资与投资往往要借助于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复杂多变,这就增加了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复杂性与艰巨性。(2)财务战略的类型。目前我们将财务战略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是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特征是高收益、高负债、少分配。留存收益多,大量开发外部筹资,更多的利用负责,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二是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三是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特征是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通过财务消减成本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加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制定

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往往将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作反向搭配,使财务风险服务于经营风险。为了控制企业的总体风险,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起步阶段的财务战略、成长阶段的财务战略、成熟阶段的财务战略、衰退阶段的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矩阵是用来综合分析企业价值增长程度的工具,财务战略矩阵强调价值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收益增长,这使得整个导向发生了变化。财务战略矩阵管理体系的最大优点是引导组织的全部管理者更加注重费用控制,更有效地使用公司资产,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率。财务战略矩阵的横坐标以销售增长率减可持续增长率的差额来表示,用以衡量企业资源耗费的状况;纵坐标以ROIC-WACC(投入资本回报率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表示,实际上就是EVA,经济增加值,财务矩阵用此指标来评价公司的价值增长状态。据此建立的矩阵:第一象限的业务,属于增值性现金短缺业务;处于第二象限的业务,属于增值性现金剩余业务;处于第三象限的业务,属于减损型现金剩余业务;处于第四象限的业务,属于减损型现金短缺业务。企业集团一般有多个业务单位,财务战略矩阵可以帮助企业集团了解自身的生命周期,根据不同象限位置决定相应的财务战略,从而迅速做出有利于企业价值增值的战略性调整。

三、财务战略实施与监控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集团管理模式,将大量的数据准确地收集起来,形成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从而高质量地掌握资金的运行情况、成本的构成情况,为决策服务。这些利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企业集团应该实现信息库的信息化,保证会计管理的准确性,数据的真实性。全面预算管理是搞好企业内部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预算是财务控制中实现目标管理的有效手段,预算管理的制定要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前提,以总体战略规划和政策导向为依托,将财务战略分解落实到产销水平、资产负债规模、收入及利润增长幅度、投融资安排、投资回报要求等各个方面。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横到边,纵到底”所持有的全面性与广泛性,它能使财务预算与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等其他职能预算紧密结合,从而就有利于解决财务战略与研发、生产、营销、人事等职能部门战略目标的相左,本位主义严重、相互扯皮、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使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出企业战略管理整合性的优势。

企业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需要加强对财务战略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明显偏离财务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内部报告。企业集团财务战略要适应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需要,并不断的经行自我调整和创新,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证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企业发展战略与财务战略要彼此相互依托,耦合推进,建立起企业集团整体框架下的一种战略构架体系,为企业战略的实现并最终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篇10

从现有文献中不难发现,针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论述还不多见,同行更关注于具体的财务管理流程。从而,目前对于涉及企业各类型基金的分割,以及建立合理的内源与外源资金结构的讨论显得更具时代意义。正因如此,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初衷之所在。

文章首先对财务发展战略进行认识;同时,对企业资金循环特征展开解析。在以上二者的基础上探讨财务发展战略的规划。

一、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认识

根据企业管理原理可知,制定财务发展战略的主体应为高级管理层;并且,财务发展战略须着眼于企业未来5年以上的资金配置问题。从而,对财务发展战略的认识便可以围绕着制定主体和制定内容来展开。

(一)制定主体

建立一个人员结构合理的财务发展战略规划团队,是确保财务方案科学、合理的前提。关于这一点,似乎被诸多同行所忽略。在以公司制企业为考察对象,广大高科技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在产权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各公司股东便自然成为了团队成员之一。然而,受到财务战略规划本身的专业性因素影响,各股东在自身专业背景的支撑下可能难于驾御。因此,在团队成员的组成中须引入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在目标管理的逻辑路径上,股东完成企业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制定;然后,再由企业财务专业人员在总目标下制定财务发展战略。最后,将方案交由董事会审核通过。

(二)制定内容

与常规的财务管理不同,财务发展战略更关注于企业未来发展中的资金供给与增值问题。随着企业产品线的不断延伸和技术创新难度的逐渐增大,未来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必然呈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企业在前期利润分割基础上所形成的积累基金和福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通货膨胀因素),仍成为了财务发展战略须考虑的问题。不难发觉,财务发展战略是以粗线条的形式而体现出来。

二、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资金循环特征解析

高科技发展企业往往不会独立完成整个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任务,而是借助网络化分工体系来完成某一产品模块的研发与生产。这就意味着,该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不仅决定于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还受到整个价值链条各节点企业的影响。

这里以企业内循环为考察对象,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特征解析:

(一)资金预算环节的特征分析

高科技企业间的网络化分工并不构成一种静止的态势,而是以核心企业为极点所形成的动态选择形式(如苹果公司选择软件供应商)。这就表明,高科技企业若要长期处于该节点上,必须建立起自身长时间的技术垄断优势。由此,针对技术创新战略所进行资金预算,便首先形成了资金循环的特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高风险(成败与否)和高不确定性(客户需求与否)。从而,使得资金预算的精确化目标变的难以达成。为此,在资金预算的同时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转嫁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成为财务发展战略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二)利润分割环节的特征分析

在高风险与高回报相对等的商业原则下,诸多高科技企业也将获得丰厚的净利润。实践表明,如何合理分割净利润成为了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为代表的三大版块,前者将直接用于扩大再生产领域;积累基金则在一定数量水平下,提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而福利基金则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显而易见,对于后两项基金的分配将从长时间跨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认识和解析引导下的财务发展战略规划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显示,企业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发展战略,须分别从制定团队和内容上下工夫;同时,还应与高科技企业的内外资金环境相契合。

为此,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对财务发展战略规划的讨论:

(一)制定团队的建立

现实表明,高新技术发展企业的创始人(发起人)一般具有工科背景,这使其在技术创新方向的把握上存在着天然的优势。但正是这样的优势,容易使他们在资金的预算和配置上过于向技术研发领域倾斜,而忽略了生产质量管控和市场开发环节。为了规避这一现象,在团队人员组成上需要引入工科、财会背景的人员。根据目标管理的目标分解原理,高层应首先制定出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并明确技术创新和利润回报的分阶段任务。在此基础上,则由财务管理人员制定配套的财务发展战略。注意:这一逻辑顺序不能打破。

(二)制定内容的界定

篇11

一、激活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的提出

财务战略是指为了谋求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据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结合财务战略主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在条件,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其对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企业未来各层次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谋划过程。根据查证资料,激活一词已在不同领域使用,但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激活的应用推断其特征为:第一,激活必须存在主体和对象,即谁对什么进行激活的问题;第二,激活是一种行为,在没有做出行为前,激活的对象是一种静态状况;第三,激活存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从推断激活体现的特征出发,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以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状况为激活对象,即以中小企业体现出没有制定、正在制定和已制定但实施不力的财务战略现状为激活对象。鉴于此,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缺失这一实际现状,激活是指中小企业充分考虑其外部环境因素,同时结合自身内在条件建立并有效实施财务战略的行为。

第一,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自我国加入wto至今,中小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包括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国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法律保障体系的建立必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调整结构,形成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管理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持续增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扩大,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推出。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尤其在受到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这一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而创业板推出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中小企业信用,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创业板可促使中小企业运作规范化、公开透明化,为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无可替代的积极推动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缺失。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也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其发展。在实践中,许多中小企业往往认为激活财务战略只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考虑的问题,没有真正认识到激活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中小型民营企业体现出“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管理不规范,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经营权与管理权过于集中。第二,决策简单,缺乏管理信息支持。第三,中小企业领导人往往对财务战略疏于考虑,缺乏制定和有效实施财务战略的意识,缺乏制定实施财务战略的经验、技能,缺乏有效实施财务战略的保障措施,缺乏专业的财务战略人才和明确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战略思想。因此,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缺失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激活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理论构想

(一)确定财务战略思想和财务战略目标

财务战略思想的形成一般基于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借鉴。先进的财务战略思想必须体现出实际的可行性、先进性,同时也要求财务战略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前瞻性、可持续发展性和适当的可伸缩性。要体现这种要求,财务战略思想必须是基于现实并超出现实。如果财务战略思想脱离了现实,也就谈不上先进的思想,即使企业财务绩效在短期内、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脱离了企业实际的财务战略思想终究会把企业引向歧途。相反,如果中小企业具备高瞻远瞩的财务战略理念和思想,就会用思想指导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用先进的理念指导中小企业激活有效的财务战略,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好资金保障。

财务战略目标是按照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基础上制定的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财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方向和任务。财务战略目标的确定,可以指导企业财务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激励员工,明确财务工作等。财务战略目标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成效,为企业创造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中小企业确立财务战略目标既是制定财务战略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制定财务战略的关键环节。中小企业根据实际财务状况选择企业的投资方向,确定融资渠道和方法,调整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以最佳的资金利用效果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中小企业有了明确的财务战略目标,才能界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的边界,从而排除那些偏离企业发展方向和财务目标的财务战略。

(二)确定财务战略的基本内容

财务战略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种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本文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财务战略基本内容主要有:

1.筹资战略。筹资战略是指根据中小企业未来趋势预测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以及调整资金结构等活动对资金的需求,对企业的筹资规模、筹资渠道、筹资方式、筹资结构、筹资时间和筹资成本等进行长期而系统的谋划,旨在为企业战略实施和提高长期竞争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满足企业后续发展的需要。筹集资金主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发行股票、债券,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合资经营,可以从金融机构取得长期借款,也可以进行融资租赁等。筹资战略应根据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结合资金成本标准考虑,若采用单一的筹资方式,则选择资金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若采用组合的筹资方式,则选择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的组合筹资方式,取得最佳筹资效益。

2.投资战略。投资战略是指根据中小企业战略要求,通过资金的组合及运用,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确定企业最佳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的谋划,旨在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持续发展,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投资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的确定。具体投资内容要结合企业总体战略和投资环境、企业发展阶段来制定。在实施投资战略时, 管理者应当更加注重成长性、市场占有率和技术领先等目标。然而,投资需要资金,资金作为生产要素是通过市场进行流动的,从发展趋势看,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使资金的流动呈上升趋势,资金投资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营活动。当然,企业除了可以用货币资金投资外,还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用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向国内各地区、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投资,购买和持有其他企业的股份,还可以向境外投资或者在境外开办企业。投资是为了获取利润或企业的长期发展,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多种投资方式进行组合投资,这有利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 \

3.收益分配战略。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从战略的角度确定企业收益分配原则和股利分配政策的谋划,保证企业和股东价值得到实现。收益分配战略是影响企业存续的主要因素。企业的收益分配对正确处理有关各方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遵循依法分配原则的同时,还要遵循兼顾各方面利益原则、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和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而股利分配政策一方面是企业获得廉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股利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

三、激活中小企业财务战略方案选择

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心的不是企业战略形式,而是与这些企业战略形式相配合的财务活动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以及根据不同特征如何选择财务战略类型。中小企业根据财务战略思想、目标的要求,结合外部环境、自身资源优势制订好财务战略方案组,采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分析论证,从中选出实现财务战略目标的最优方案。当然,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财务战略从属于企业战略,主要侧重于资金筹措、使用和分配。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3种财务战略中作出战略选择。

一是扩张型财务战略, 即企业在预期未来的市场环境和内部条件会发生有利变化的前提下,为确保企业增强获利能力,以满足企业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所需资金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根据其扩张程度又分为“稳步成长型”和“快速扩张型”两种。企业采用这种财务战略,往往在留存大部分利润或拥有自有资金的同时进行大量外部融资,更多地利用负债来获取企业扩张所需资金,因为适度的负债融资不但满足扩张所需资金,而且还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同时,为了满足企业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所需的资金,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留存大部分利润,分配必然少。因此,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财务特征。

篇12

企业的战略有三个层次,即企业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财务战略属于职能战略。现就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如何正确选择财务战略,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

由于企业受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资源周期、管理周期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盈利状况表现出周期性特征,导致企业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表现出以下财务特征:

1.初创时期的财务特征。(1)资金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企业资信水平低,偿债能力差,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的投入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2)投资项目具有高经营风险低财务风险的特点。企业关键是新产品的培育和市场开发,经营风险非常高,而财务风险非常低。(3)创业者财务集权治理模式。企业刚刚开始起步,很弱小,创业者对筹资、投资以及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都是亲历亲为。

2.成长时期的财务特征。(1)企业融资能力增强,融资渠道多元化。产品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经营风险不断降低,不仅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还可以利用银行贷款间接融资。(2)往往实施比较积极的财务政策。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融资,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采用宽松的商业信用;收益分配选择少量的现金股利和高比例配股、送股。(3)经营者分权财务治理模式逐渐形成。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完善,创业者开始把企业授权给具有经营管理专长的职业经理人员来管理。

3.成熟时期的财务特征。(1)财务状态较为稳定。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企业盈利水平稳定、现金流转顺畅、资本结构合理,财务状态处于十分稳定的时期。(2)实施比较稳健的财务政策。成熟期企业可以支持以现金形式为主的股利分配,而且股利支付率相对稳定。(3)职业经理层财务治理模式形成。对于各种风险的管理、项目的分析论证需有专业知识、实际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形成了以职业经理为主的财务治理模式。

4.衰退时期的财务特征。(1)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财务状况趋于恶化。产品供大于求,这时,股票价格开始下跌,发行股票、债券融资十分困难,银行信用贷款收紧,企业筹资能力下降。(2)资产重组,企业被接管或兼并。衰退时期的企业通过业务收缩、资产重组,或被接管、兼并等形式可以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外一个产业的企业。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

为了更好地将生命周期与财务战略选择联系起来,我们把生命周期理论和波士顿矩阵结合起来:

1.初创时期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1)融资方面,应采取内源型融资战略。创业者必须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前景、盈利预测进行充分调查、科学论证、正确预测,并将这一系列信息向准投资人报告、沟通,将创业者的设想向风险资本家推介,争取风险资本家的支持。在企业开始有了盈利记录,而且,市场前景开始逐渐明朗时,企业应积极准备,争取在创业板市场上发行股票,扩大股本规模。(2)投资方面,一般应采用集中型投资战略。企业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以选择寄居进入市场。总之,企业应将人、财、物等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产品或者技术上,通过资源在某一领域上的高度集中,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3)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经营风险高,整体收益低且不稳定,融资能力差,同时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一般是负数,需要投资者不断地注入新的资金。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甚至不分配利润战略,实现的税后利润应尽可能多的留存。

2.成长时期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1)融资方面,应采取外源型融资战略。在成长期,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之后,销售额会随之增长,这就需要筹集大量资金来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适当扩大负债比率,保持资产负债率在50%~60%较为恰当,这样,一方面,负债利息的税盾效应,可以降低负债资本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使股东享受企业成长时期业绩稳定增长带来的股东权益稳定增长的好处。正确评估客户信用,防止信用风险发生;保持现金流转的顺畅进行,加速资金周转;财务政策的选择应留有余地,以应付突发事件或短时期的市场波动带来的资金紧张局面。(2)投资方面,应采用发展型投资战略。在成长期,企业应把投资方向和重点放在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形成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创造企业的品牌,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必须防止多方位出击新领域的盲目扩张。(3)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在成长期,由于规模扩张的需要和投资机会的增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出于筹资需要及融资成本和风险的考虑,企业在收益分配的战略选择上,只能维持低收益分配战略,以便把更多的盈余留存下来,满足企业投资的需要。因此,企业可以在定期支付少量现金股利的基础上,采用股票股利的分配方式。(4)财务管理模式方面,建立适当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业务链的拉长和组织层级的增多必然造成代理成本的提高,为了适应管理幅度增大的要求,建立适当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更能激发基层单位价值创造的积极性。

3.成熟时期选择稳健型的财务战略。(1)融资方面,应采用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额和利润虽然在增长,但速度减慢是企业逐渐萎缩的前兆,维持企业可持续性增长,在资金的使用上应以留存收益和适当比例负债融资为主,合理利用负债的杠杆效应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2)投资方面,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战略以避免资本全部集中在一个行业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可以选择收益有保证的国库券、金融债券进行投资;不再对老产品追加固定资产投资,而是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公司所属子公司,应分别情况对待,对附属公司应实行集权管理模式。对控股子公司应采取股东依法治理的财务模式,加强成本管理,保持成本领先战略。对参股公司应采取相机财务治理模式,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3)分配方面,应采用高收益分配战略。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销售相对稳定,投资的需求也显著减少,财务状况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已经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盈余和资金,此时,企业可选择高收益分配战略,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

4.衰退时期选择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1)融资方面,应采用保守型融资战略。改成熟期里所采用的内外并重型融资战略为内源型融资战略,尽量避免采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而应采取包括利润留存积累、股东投资、债转股等内源权益融资方式。通过压缩负债权益比率,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避免财务杠杆风险,预防出现财务危机。(2)投资方面,应采用回收投资战略。由于产业周期进入衰退阶段,销售量明显下滑,企业应收缩瘦狗业务,将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变现处理,集中一切资源,以延长企业主导业务退出市场的时间。同时,衰退时期的企业还可资产重组或被接管、兼并等形式可延缓衰退,或蜕变为另外一个产业的企业。(3)分配方面,应采用低收益分配战略。随着衰退阶段的到来,企业大都存在盈利不稳定,许多企业将面临解散、重组或被兼并等问题,企业已基本不具备支付股利的能力。因此,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只能采取不分配,或少分配战略。

参考文献

[1]朱明秀,吴中春.论产品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财务对策[J].经济师,2003,(7).

篇13

财务战略,是指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及合理配置企业财务资源,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运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运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运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运动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

二、财务战略的类型

企业财务战略是对企业传统财务 管理 的突破。在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 市场 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正涌现出许多不同类型的财务战略,其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该战略适用于处于“发展期”的企业。

2、平衡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平衡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该战略适用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 预防 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 成本 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 人力 ,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 历史 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该战略适用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

三、企业 财务 战略的内容

1、 投资 战略。企业投资战略就是在 市场 经济 和竞争条件下,根据企业使命和目标的要求,对在一定时期内为获得与风险成比例的预期收益,而运用企业资源购买实际资产或金 融资 产行为的根本性谋划。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 地理 解和执行 企业战略 。一是投资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二是投资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活,要随着 环境 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做出恰当的安排。

2、筹资战略。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筹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筹资总任务,是筹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既涵盖了筹资数量的要求,更关注筹资质量,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筹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 成本 与筹资风险,不断增强筹资竞争力。筹资原则是企业筹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此外,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筹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3、收益分配战略。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公司应根据股利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来确定其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四、财务战略制定及实施

1、财务战略的制定程序。首先开展企业财务 管理 环境评估。从企业 发展战略 ,到融资、投资、经营三大平台;从企业 会计 核算活动,到 财务管理 系统;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到企业内部企业 文化 建设,实行全面评估,以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其次是分析企业的价值链,研究企业的利润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利润在企业价值链上的时间和空间布局,制定出具体的财务战略方案。最后是对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2、财务战略的实施。首先制定财务战略实施计划,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制定出近期与未来五年的财务发展规划,内容包括:一是在公司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近期与未来五年的投资项目计划;二是针对投资计划,确定企业的融资规划包括融资时间、融资方式及融资数额;三是充分规划投资项目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落实,都要在战略上做出充分的考虑。其次全方位执行财务战略。再好的战略只有执行到位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让股东和投资者、公司高层管理者,甚至于员工(包括财务人员)都充分认同公司财务战略意向与内容,并达成共识,付诸于行动之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