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概念实用13篇

身体素质概念
身体素质概念篇1

本书中,布列钦卡提出并试图澄清教育科学的三个基本概念即“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需求”。围绕着这三个概念,布列钦卡用诠释的方法为我们深入解析了教育科学基本概念的复杂性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分析了概念应该具有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

一、关于教育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在对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时,作者以六国之例来说明了教育概念的混乱状况。作者在文中分别列举了德国、法国、美国、荷兰、英国和苏联六个国家关于教育这一概念的代表性观点。由苏联教育科学院编撰的名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普通基础”的学术专著中,教育首先被定义为“对发展的控制及其对发展的影响。然后它又区分了作为客观影响的教育,亦即不依赖于教育学观点而存在的各种现象,以及作为专门组织化影响的教育。”其他的例子我们在此不再一一例举。对于作者在本书中对其所作的精辟分析和为使概念的精确化而做出的工作和努力,我们深表佩服和感激。这里,我们来看看作者所提出的“教育”的概念,作者在一番精辟而复杂的分析之后提出:“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为。”作者随后接着提出了一个比较简洁的定义:“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

就前述两个定义,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前一个定义提出的是对心理素质结构的改良,而后一个定义则是对人格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人格是属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一部分,但显然不能说人格就是心理素质结构本身,这二者明显是不同的。若人格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部分内容,那么再看这两个定义就会发现,后者显然是将前者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而这种程度就指的是心理素质结构和人格二者的关系。

二、关于教育目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在本书中,布列钦卡先生为我们例举了十种可以混同于“教育目的”这一概念的词汇,如“培养目的”、“培养理想”、“教育理想”、“教育学目的”、“教育的目标”、“教育任务”、“培养任务”、“教育学任务”、“教育意图”和“学习目的”并给出了一些典型例子,如作者在“教育理想”这一同义概念中提到的是纽文惠斯的观点,纽文惠斯将其视为“‘必须给教育指明一个特定的方向的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理想’,它区别于那种‘一般被认为是可以不断实现或已经实现的’、‘具体的’教育目的”,如此等等。布列钦卡提出,教育目的是一种规范,它描述了一种作为理想而为受教育者所设定的心理素质(或一种素质结构),并且要求教育者应该如此行动,使得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实现该理想的能力。这种全面发展如果放在布列钦卡先生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就是这种预设的心理素质结构吧。当然,你也许会问,这种全面发展和心理素质结构本身有什么关系呢?不错,这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请你试想,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如何体现,如何衡量呢?我们都知道,我们通常是以人的各方面能力的最大限度提升来判断这种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提升是和心理素质相关的,我们说某个人某方面能力的提高则必然会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人相关心理素质的改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通常来说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外显,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则反映了这个人的心理素质的结构。当我们说一个人能歌善舞,很显然,我们不只在说这个人外显行为能力的突出,我们同样预说了这个人内在心理素质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本身无法直接呈现,它需要借助人的行为活动能力来体现,从这点上说,布列钦卡先生确实是深挖了教育的根。然而,如果这样来说,教育活动只是为实现一种一切都是预设了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一种实现目的的工具,它要的是参与活动的主体按照预设行动而以求最大限度的实现目标,而这个目标尽管是外显的行为能力却先在的是内设的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心理素质或素质结构”。这显然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至少对于教育主体来说,这是很自私的。教育目的本身应该是目的,是一个不受任何外在预设或约束的主动的行动者,这个行动者指向的是教育主体,或者可以说教育主体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三、关于教育需求的概念的精确化问题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布列钦卡先生对“教育需求”概念的精确化分析。布列钦卡先生为对这一概念进行科学化解释所做的大量的、细致的工作,这里将不再班门弄斧,亦如我们在上面所作的那样,我们还是来看看先生精确化后的概念,布列钦卡先生研究发现,“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本身对于科学教育理论的建构没有多大价值,但它却仍是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先生在最后提出,个体的教育需求概念使用的两个条件即“只有当某一特定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应该被某人所获得时;只有当人们确定教育者的某种被归纳到教育概念之下的行动是获得上述心理素质结构的一种必要条件时。”也就是说只有受教育者需求教育和教育者提供的正是受教育者所需求的这种教育时个体的教育需求这一概念才能成立。不错,先生对这一概念运用的条件限定,就这一概念本身来说正是十分精致的,但是,在这种精致过程中,区分出的受动者和主动者难免让人生疑。毕竟,教育显然不是一个主动,一个受动就能真正达成理想目标的行动。这方面,现实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我们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局面,而这也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情景即教育活动中,一个主动者的主动和一个受动者的被动。很显然,这其中主动者和受动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是在主动的建构这种心理素质结构,而并非是主动——被动建构的过程。对教育活动中的两个主体而言,双向的主动活动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可以认为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种主动——被动的建构模式显然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内涵。

身体素质概念篇2

一、影响初学者足球技术水平的因素

1.概念方面:在初学者中调查发现,大约有50%的人认为概念不清,询问其简单原因时,同样约有50%的人认为讲授不够。另外,学生学习时以教师示范为主学习,看看老师示范就行了,结果学习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学生加强认识概念学习的重要性。概念反应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不清,在思维活动中达到清晰、准确、精细的程度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学生当教师在对概念进行传授的时候要注意听讲,理解并牢记,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知道如何跑、如何支撑、触球与球的关系等等,这样才可能心中有数地去踢球。

2.技术方面:我们说足球技术是足球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球员掌握运用球的技术,它包括两个因素:球员和球。那么踢球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了。在对普修和专修两类学生的调查发现:在技术掌握的初期阶段,反映了初学者踢球时产生的各种原因,部位不准、连贯性不好、巩固不好等等,都是初学者技术掌握时候的主要问题。其根源问题是概念不清。因此,只有掌握了概念内容,就不会有潜伏的问题了。

3.心理方面:在调查中发现,初学者心理因素的好坏,也是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技术失常的原因之一。在学习初期,学生所学的技术得不到巩固提高,技术处在萌芽阶段,较容易使动作脱离正确的阶段,前一脚没踢好,后一脚就可能心有余悸了,在还没有使技术成型的时候进行更高的技术训练或比赛,尤其是学生之间的比赛,很难使技术得以提高,并可能使之变形,并遗忘原有的良好记忆。

4.身体素质:一个优秀的专业运动员在退役后的一段时期内,他身体素质显然大不如以前,但从技术上讲,影响不会很大,此种影响不大,排除在比赛中运用的高强度即大力量、大难度球除外。而初学者中有53%的人认为身体素质影响到踢球技术的发挥。速度、力量等不好,这些都是身体素质的组成部分,另外,认为耐力差而影响踢球的几乎没有,这是因为刚开始的学习阶段,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体力,也是老运动员退役后技术依然娴熟的原因,若比赛中时间一长,则肯定会发生影响。再者,从实践与观察中发现,更多与学生的协调力量有关,协调性直接影响其掌握技术和运用技术是否合理,因此身体素质的好坏对初学者来讲有着直接影响,当然,踢球技术是多种素质因素的统一。

5. 兴趣方面: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可以丰富教材的内容,使学生认知足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性和运动性。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自身的素质,在学习运动中可以看到作战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激发更大的动力和积极引导性。 根据教学课本的学习,可以多扩展练习次数,对于像足球这样性质的运动,要多安排一些专门性的活动,使其广为流传。在球技里可以多加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传球时眼要快、脚要准,这样球就会很轻松地进入射门了。

二、对策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这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其重要性,可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其学习该项运动或技术的潜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自身素质得以提高。

2.影响初学足球学生踢球的因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技术和概念这两个因素上,其比例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这一点在我们多年的教学中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远远不够,尤其是要加强学生概念学习的比例,技术显然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其次表现在身体素质包括专项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上。

身体素质概念篇3

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专业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自我概念通过人对于外部环境的一些互动产生一个自我的意识体会,自我概念具有多维性。高校大学生虽然身体条件已经处于一个成熟的阶段,但心理层面还不够成熟。所以,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应该关注当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程度,让大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当代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形成。相关实践理论资料的研究显示,健美操是一项有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素质,提升内脏器官机能,还能够促进身体柔韧性、力量以及灵敏度等情况,对于提升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根据大学生身体情况,采用教学实验以及心理测量的方式,通过八周的健美操教学实验,探究对高校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希望可以用健美操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教学实验法

本次实验探究活动共抽取61名大学生,男生占25人,女生占36人,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把参与实验的61名同学分成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控制组,甲乙两组的人数分别为28人和33人,为期8周的中等强度,每个星期进行两次,每次的时间为90分钟。实验组进行健美操教学活动,控制组进行传统的体育篮球教学,每度基本不变。

(二)心理测量法

本次实验依照身体自我概念量表为测量依据,这个理论工具不仅包括身体能力概念,还包括身体外观概念。把身体自我概念划分为6个维度,不仅有力量、弹性、耐力,还有柔软度、外表以及肥胖元素。探究活动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过程。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在前测以及后测的过程中,都分别对实验组以及控制组的同学进行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相关测试,测试完毕之后把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以及同组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得分高低与学生对身体自我概念了解的程度有着正比例的关系。这次测量共分为6点,计分的数值越大说明对身体自我概念状态越良好。测量表通过问题问答的形式,反向计分计算结果。再通过实验教学的同质性比较,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组的同学通过八周的健美操练习之后,在弹力、力量、耐力三个方面跟实验前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外表、柔软度以及总体身体自我方面的差异表现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对比,控制组接受传统体育篮球训练的同学的测量对比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通过8周的健美操训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健美操运动的美感让大学生感受到身体的美,大学生通过感知这种人体美,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健美操锻炼之后,学生的身体机能有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身体力量以及身体柔韧性都有了提升,身体协调性明显,自身的气质以及审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一些肥胖型的学生来说,健美操更是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健美操作为一个体育与美感结合的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独特的美与能量,对于肥胖学生的身体外形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变,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审美的情趣。

三、总结

健美操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学生的柔软度、身体协调性以及耐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育活动。因此,在当前顺应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应该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入健美操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计划的改革和完善,避免单一教学,将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魁,耿海燕,闫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系统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68-70.

[2]刘志红,王淑英.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4:534-536.

身体素质概念篇4

数学概念属于数学基础知识体系的构成部分,是学习其它方面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数学课程的标准中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结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合理有效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对策,促使学生可以充分地熟悉概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以及运用概念等学习目标[1]。

2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2.1重视结论,忽视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表现出重视结论,忽视过程的情况,忽略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缺少对数学概念的分析环节,没有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充分理解与延伸。例如有的学生可以将分数的意义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然而没有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无法充分理解分数单位。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进行简单的计算,模仿例题的解答方式进行计算,没有认真理解其解答过程。

2.2引导不当,缺乏科学性

因为教师缺乏的学科专业素养与受到日常化概念的实质性影响等各方面原因,有部分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引到不当,缺乏科学性,使得对数学概念缺乏正确性认识。这种形式的数学概念引导教学方式针对性显得不够强,无法充分结合数学概念的具体内涵,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产生错误的理解[2]。

2.3缺乏模型意识

在数学概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缺乏模型意识的现象,这不但会出现数学概念理解不准确的情况,同时会直接扼杀学生的自主思维,从而降低数学概念教学的运用价值。有部分教师缺乏模型意识,对课程教材没有正确性理解,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等一些几何数学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适当引导,促使其可以逐步建立起相应的概念标准,同时需要进行定期的归纳总结,发现其相互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效掌握。例如在角平分线或者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等数学概念的区分时,可以相应地指出角平分线只是作为某一个角对应的平分线,其实质上只是一条射线;而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则是在三角形中的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交点与顶点之间的线段,各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都是由线段所构成的。然而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具体图形模型,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图形,可以尽早地总结与建构平行四边形的具体概念[3]。

3初中教学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

3.1学生的学习经验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是通过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果,学生进行数学概念的建构主要以本身已有学习经验作为基础的,一般是根据以往阶段的数学概念而逐步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假如在学生的思维中记忆学习新数学概念所需要的基础结构知识,则数学概念会十分容易地掌握理解,否则无法真正地理解新数学概念的具体内涵与延伸。关于圆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教师相应地向学生提出相关性问题,比如“谁可以最快画出一个标准的圆?”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在黑板上较快地画出圆,之后对教师做出相应的回答,这时教师可以指出圆的主要性质取决于圆心与半径,通过确定好圆心与半径就可以确定一个圆,这时学生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圆的性质。通常情况下学生原本的知识学习经验愈丰富,理解程度愈深刻,其掌握相应的数学概念则会显得更加容易。

3.2学生局限的能力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数学概念是指在客观世界里具体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进行高度概括的实际结果,这可以充分表明学生课程学习与建立数学概念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根据数学对象抽象出相应的具体数学模型,可以抽象出数学对象的固有属性,从而可以充分理解与掌握数学概念的实际内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有效的分化与同化,对数学概念需要正确理解。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构建合理有效的数学概念体系,数学概念通常是根据相关属于所构成的,一般通过语言文字的具体形式表达出来,学生需要通过对数学语言的充分理解从而归纳出数学概念相应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有效理解,从而可以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4初中教学概念教学的对策

4.1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构建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学会学习等相关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到数学概念学习的关键性与数学概念学习的相关方法规律,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在数学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关注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体会与感悟,不断扩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意识,构建能够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特点的实际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习更好地理解以及掌握数学概念。

4.2合理配套课程学习材料

课程学习材料的合理配套应当满足学科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语言特征,课程学习材料的数量搭配要合适,课程学习材料的配套要符合学科方向的逻辑规划体系与学生自身的理论认知规律水平。

4.3优化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

教师需要更新相应的教学观念,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概念的实际教学价值,关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学生数学概念的具体学习过程主要通过概念的同化与顺应方式来主动建构数学概念,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素养,通过仔细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体系以及新教材,充分有效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修订原则,不断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理论体系与教学特点。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职业素养,通过分析并研究充分合适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达到教学方法的完善目的[4]。

5结束语

初中数学概念的学习影响因素是形式多样的,总体来说一般存在着学生自身因素、学习材料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情境因素等方面,这部分因素对于初中生的数学概念学习应当形成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可以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通过研究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排除这部分因素的消极影响,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王静.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1(16).

身体素质概念篇5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etal,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Self-PerceptionProfile,PSPP,Fox&Corbin,1989)来测试的。PSPP是Fox(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ofPhysical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1992;McDonald&Hodgdon,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flodgdon,1991;Fontane,1996;Shestopal,1999;Goni&Zulaika,2000)[6]。

2·2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PerceivedCom—pe-tenceScalefor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Klejlm.&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结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RichardH.Cox.SportPsychology:Conceptand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身体素质概念篇6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认知评价及情感反应(Son—stroem, 1984),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因此,自尊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在运动和锻炼心理学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锻炼后的心理效益的假设(Gergen, 1974),同时,自尊水平又可作为一种预测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手段。

身体自尊(或称为身体自我知觉、身体自我概念)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Secord&Tourard, 1953),它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满意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Sonstroem, 1974)[1]。当我们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时,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身体自我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1 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概念)的概念

1·1 自我概念的内涵

对于自我概念,国内外学者们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国外学者(Anshel et al , 1991)认为自我概念是指:①个体对于自己是谁的一种自我认可、满意程度、秘密以及其他看法;②期望自己在特定环境中有适当行为表现的心理定势[2]。黄希庭教授则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个人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个人现实生活的评价等等。由于个人自我概念所表达的经常与事实不符,使其成为自我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李德显认为,所谓自我概念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点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自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状态,以及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利义务、责任、动机、行为效果等等[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各种看法,可以发现他们都共同关心:①个人自我概念,指从个人角度看的个人秉性或行为特征;②社会自我概念,指个人认为他人对自己秉性或行为特征的看法;③自我理想,包括个人自己的自我理想和个人希望他人对自己能有的看法;④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达到自我理想或达到怎样水平的评价。

1·2 身体自尊的本质

身体自尊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看法。身体自尊与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感受密切相关,与其对体内自我的看法密切相关。身体的自我概念包含许多特殊的能力概念,例如:运动能力知觉(运动、身体素质或运动能力)及身体形态(高矮、轻重或吸引力),个体身体领域内的自我概念水平是依据个体在该身体领域内各种要素的能力概念的程度而定。Fox主张,身体领域中所存在的概念范围可以说是从特定领域的能力概念乃至整体自我认同的概念(Debo-rah)。他提出了可能应用于身体领域中各层次的模式,称为“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身体自尊的不同层次所表示的意义是,个体身体的自我评估会因他们过去相关的状态、持续或稳定、满意的状态而有所差异。最高层的要素被认为会因底层要素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从上而下是由整体、持久到特殊、易变的[4]。身体自尊是通过身体自我形象剖面图(Phys-ical Self-Perception Profile, PSPP, Fox&Corbin, 1989 )来测试的。PSPP是Fox (1990)身体自尊分层模型(HierarchicalMod-el of Physical Self-Concept)的基础[5]。这个模型有助于预测个体积极的身体自尊,提高个体的整体自尊。

2 身体锻炼与身体自尊

2·1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对心理的影响是—个早已有之的课题,但明确地证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Folkins和Sime (1981)的综述是最早考虑到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综述之一,他们认为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随后,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了锻炼身体可以促进心理健康(ISSP, 1992; McDonald&Hodgdon, 1991)。由于自我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当稳定这一点已经在众多的研究中反复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因此,许多考察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的研究当中,都将自我观念作为重要的指标来衡量锻炼的心理效应。目前,有一些研究证实了锻炼对自我观念提高的促进作用(McDonald & flodgdon, 1991; Fontane, 1996;Shestopal, 1999; Goni &Zulaika, 2000)[6]。

2·2 身体锻炼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自尊

身体锻炼看起来是与身体自尊联系最密切的活动,对此国外学者开始的研究较早。White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概念影响行为。他认为在儿童时期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驱力。其后, Bandura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知觉为其行为改变的中介变项,此种说法已被接受,且作为过去在心理学研究主题之一。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促成大量的相关研究,并且产生明确的结论:“在生活中,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影响行为的选择、表现的质,以及是否会持续地参与某种活动”(Fox)[7]。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比不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6]。

Woelke曾探讨小学男运动员参与者与非运动员参与者在身体自我能力概念的关系。他以7所公立小学381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对象,使用运动参与调查表(Sport ParticipationSurvey)及儿童自我能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Com—pe-tence Scale for Children)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概念高于非运动参与者。Roberm, Klejlm. &Duda以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为受试者,探讨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的关系,结果运动员比非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身体能力知觉与整体能力知觉,而自我价值、社会认知能力的分数也高于非运动员。Marsh & Peart以高中女学生为受试者,用自我描述问卷Ⅱ(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Ⅱ),探究竞争与合作的身体素质课程对身体素质与多向度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身体素质课程与身体能力的自我概念分量表有显著相关,但和其他自我概念的分量表无显著相关。而无论竞争或合作的课程对身体素质均有正面特定的内容的好处。Salo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Finkenberg将选修一般体育课与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比较,结果发现选修跆拳道的大学女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概念。[4]国内第一次在论文题目中使用“自我概念”一词,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卢蜀萍。她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有关研究”(1986)。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德伟再次对小学儿童自我概念进行实验研究。1991年和1992年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发现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最早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研究的是韩进之等人,他们在1983—1987年组成全国同行协作组,分别考察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况。研究发现,“从学前三岁到小学二年级,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近乎直线上升,是大幅度的,高速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一阶段,总趋势是逐渐上升”,“由高中到大学自我意识发展平稳下来,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其中大学生与高三学生的独立性有显著差异”。这次调查的总样本达9 010人。

近些年来,黄希庭教授带领他的学生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们对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了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有9个方面:它们是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他们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黄希庭等研究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焦虑程度呈普遍负相关”,“男女大学生自我概念的高低总的看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且主要表现为男生更为自纳和成熟。男生在学业和志向方面也有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女生似乎在友善和家庭两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出人意料地未显示出差异。”黄希庭等研究还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过程中,总体趋势呈“U”形,二年级大学生自我概念最低,四年级最高。黄希庭的学生王健(1994)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郑涌(1997)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结合(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状态随年级而发展,其间没有出现大学生自我概念的“U”形趋势。乐国安、崔芳(1996)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性别、城乡、专业上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方法为20问法)。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8]

3 结 论

⑴由上可知,国外学者早已开始了对自我概念、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

⑵由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的,所以对自我概念中的身体自尊的研究就少之又少。

⑶我国对于青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的研究只是单独零散的进行,并没有将各年龄段的研究统一成为一个系统,所以也无法从中得到儿童身体自尊与青少年身体自尊之间发展变化的实证证据。

(4)就测量工具而言,我国学者几乎全部运用国外已有的问卷,并且缺少中国常模的修订。直到2000年,姚家新和他的学生徐霞才根据Fox的PSPP量表修订出了《中国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但是此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常模却是空白。

参考文献

[1]徐 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0

[2]张力为,仁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3]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报,1999,11(3):42-44

[4]邱服冰.身体自我概念与运动参与的相关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41-44

[5] Richard H. Cox. Sport Psychology: Concept and Application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88

身体素质概念篇7

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中教育产生的根源。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的相关记载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含义不同,这里的“教”是指教者的教和受教者的学,而“育”指的是受教者的改变。古人认为,教育便是人为的对受教者的一种影响,使其想所预想的好的方面的变化。与此所相反的是,西方早期的教育含义并非如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引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者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者“人的能量”。到今天,人们就教育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不同的界定方法,便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1978年至今全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主要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性的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增强人体质的社会活动,饱含了人在社会各个阶段,不论是家庭、学校、公司等所接受的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并有目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统治阶级来实行的教育。而本文所阐述的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便是基于教育的狭义定义至上,探寻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体育。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诸多发展改变,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并与传统教育融合。从过去的私塾学堂到最早的京师大学堂,这些转变就是教育思想演变的产物,也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开辟先河。“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要求更为全面,并提出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2体育相关概念

体育并不是中国原有的本土词汇,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品,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中国没有相关概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少林武术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思想层面上来看,古代儒家评价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所指就包含体育的成分。而在西方,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罗马角斗场是西方体育文化盛极一时的体现,早期的体育运动社会影响重大,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更具备了充足的宗教意义及政治外交含义,但当时多数人对体育认识仅限于体育运动形式,体育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柏拉图在其教育纲要中提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分别针对的是青少年的灵魂和身体,但这样的表述依旧没有给体育一个合适的概念解释。近代在西方体育输入中国之后,体育的概念开始得到深入研究,最初被日本人译为“身体的教育”,这也说明在近代教育的认识上,体育的概念才得以被关注。之后中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做出概念上的解释,其中以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最为众人所熟知。体育概念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国际用语的混乱,其次是翻译产生的混乱,然后是认识上的本质根源。立场不同,对体育的认识也有所差别,当前对体育的较为合理的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改善自我身心,开发潜能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体育的各个方面,并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2教育与体育关系探究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

前文曾提到,教育的概念范围包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角度认识体育,探讨体育的范围,就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乱,也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重要作用就不必再赘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内容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应该更具多样化。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有关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提供了主要依据,同时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不同,回归人的本质,谋求人的发展。

2.2素质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或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身体素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缺乏会在根本上对人的精神、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工作。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对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磨炼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体育习惯和体育自信的主要时期,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体育教师;第二,教学环境;第三,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发现问题,以便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陈晴教授曾在《培养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师的天职》中谈到:“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并且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首要环节是“兴趣导入”。所谓兴趣导入,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便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体育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第二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兴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应当尽职尽责的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习惯至关重要,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体育活动。

3结语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于人,人又改变教育。体育同教育一样,同属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人具有塑造作用。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当明确在特定范围内的教育和体育关系。

作者:陈彦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刘铁芳.什么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12-14+23

[3]赵旭东.教育本质研究探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卷缺失(4):23-28.

[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6]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06:55-56

[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任杰,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2002,(4):5-7.

身体素质概念篇8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界提出了“训练周期”理论,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需要经过“获得”、“保持”、“消失”阶段,运动训练过程就应分为“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准备期”进行一般体能训练,“比赛期”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作为两个“元因素”,产生了“二元训练理论”,被国际体坛理论界所广泛接受,成为主流训练理论。其要义如下:运动能力(运动成绩)由“体能”和“专项技术”两个“元因素”构成。80年代中后期,“体能”这一词汇在我国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开始出现了,也是当前我国运动训练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近年来,我国各类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陆续开始强调“体能”的训练。但是,人们对于体能的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且分歧较大。

2.“体能”的不完全概念集

2.1体育词典中的体能概念

关于“体能”,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体育词典》[1]解释为:“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和支撑等)两部分构成。

2.2运动生理学书中的体能认识

《运动生理学》[2]认为:“通常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其实,国内外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身体素质就是体能。

2.3运动训练学书中的体能概念

《运动训练学》[3]认为,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指出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三个构成因素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所以,在运动训练中多以发展各种运动素质为身体练习的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学》还认为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力求运用各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改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其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体能训练是基础,其他的训练应该建立在体能训练基础之上。体能训练还分为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又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

2.4“一元论”的体能认识

2003年,学者茅鹏等认为,传统的“二元”理论将“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分离,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只能在体能基础上发展,在训练中必须先体能(身体素质),后技术。[4]其固化了教练员的训练思路(训练指导思想),阻碍了现代运动训练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利于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体能是“涌现”式的,“用进废退”,不能用“积累”、“储备”、“消耗”等类简单化概念进行描述。并进一步指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在训练中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像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可人为地予以剥离。[5]他将这一新理论定格为“一元训练理论”,使体能目标和技术形成融合在一起,寓体能于技术,要求“体能技术化”。[6]

2.5体适能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概念――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其分为运动体适能(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主要包括:速度、反应、爆发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这是运动员为在竞技比赛中夺取最佳成绩所追求的体适能;后者主要包括:心血管耐力、体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韧性等素质,这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适能。[7]

3.对“体能”概念的反思

3.1在竞技运动领域

关于“体能”的概念所描述的事物本质属性及外延的准确性问题,一直以来为各条战线上的训练学理论界专家学者所关注。“体能”概念的多义性造成了学术观点的多样化,甚至许多学者陷入了“一元”讨伐“二元”的队列中,好在还有众多专家学者研究时兴的“板块训练”、“小周期训练”。

在国内,运动训练界、理论界对运动员体能的概念认识不尽一致,直接影响体能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我国整体竞技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典型的如让国人又爱又恨的足球与失落的女子中长跑和让国人引以为豪的刘翔与女子网球的崛起等。理论要来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市场商业化运作与体育赛事紧密结合。20世纪90年代后竞赛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项目的赛事越来越频繁,由传统的大周期的赛会制变成了现代的小周期的积分制(主要是球类),传统的“大周期训练”理论已经不能胜任现代高水平运动训练的指导工作,尤其是在准备期的“体能”训练理论方面,如球类项目在一个星期内就有1―2场(多至3场)的比赛(如CBA、NBA等),田径项目约20天就有一场赛事,等等如是。随之在运动训练界,传统大周期训练理论渐被板块训练理论及现代小周期理论所蚕食取代。

纵观国内运动训练界、理论界的质疑与争论,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失败和一些项目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结合国际上的运动训练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视角看,我们很有必要首先搞清楚“体能”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便于运动训练实践的操作。

3.2在学校体育领域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民体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进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职业岗位对于体能开始有了不同的要求,开始了不同的职业工作需要不同的职业实用性体能。翁惠根等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积极举措和改革取向。[8]姜生成研究指出,“岗位主导”是把体育引向以培养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为重点。[9]现今,在高校体育教育中针对职业实用性体能的教学还是相当匮乏,其主要原因还是要归咎于现今“体能”概念的含糊,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界对于“体能”概念认识的不足。没有对“体能”概念的清楚认识,就不可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就不可能做到高校体育教育实用化、社会化。唯有在明确“体能”概念的基础上,分清“体能”包括健康生活性体能和竞技运动性体能之外,还应有职业岗位性体能的补充,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

4.对“体能”概念及其训练的再认识

其实,从上文提及的不同体能概念中可以看出,体能是有机体所表现出来基本活动的一种能力,正常个体体能间的差异仅仅是其活动能力的大与小而已,运动员在这方面的能力(包括“先天”和“训练”获得)也仅是超群而已,表现为“更高、更远、更强”,正所谓“你有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

4.1“体能”概念新释

4.1.1概念

“体能”是指与有机体的活动密切相关的几个功能系统表现出的能力,包括:运动系统(肌肉、骨骼、韧带)、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4.1.2分类

从现实情况即机体对体能要求的大小程度来划分,“体能”应包含健康生活性体能、职业活动性体能与竞技运动性体能(运动员体能)。其中,良好的“健康生活性体能”可让身体应付日常生活(除工作之外活动)不易产生疲劳,包括闲暇活动及突发事情;良好的“职业岗位性体能”可提供职业岗位活动所需的某些特定素质并能延迟或缓解部分职业病的发生;良好的“竞技运动性体能”可确保运动员维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其目的在于取胜及创造记录。三者本质一样,都是表现为对活动能力的系统支持,从体能要求上来说应该是递进的,后者要求都比前者高,其中竞技运动性体能在功能上表现为更高更强,并在机体形态上会有特殊的要求以适应运动项目的特性。

4.2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厘清

4.2.1体能训练(运动员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与时俱进”的。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传统大周期训练的“先体能后技术”不可取,在训练中应注重体能与技能的和谐发展,追求“体能技术化”。但体能就是体能,技术就是技术,虽两者同是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但两者本质毕竟截然不同,不应存在所谓的“本是一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能发展对技战术不断革新的迎合。

4.2.2体能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项目有着不同的体能要求,不同的技战术对体能要求也有所区别,在结合运动训练学规律进行操作时,必须首先正确把握项目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章钜林,束纫秋,韦纫秋等.体育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2]王步标,华明,邓树勋.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3]田麦久,刘建和,延烽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84-185.

[4]茅鹏.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3):1.

[5]茅鹏,严政,程志理.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4):7.

[6]茅鹏.训练理论统制挡住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与科学,2005,(3):4.

身体素质概念篇9

1.1对“体能”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现阶段我国学者对“体能”一词的理解争议不大,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身体机能是体能的基础,体能是身体机能的外在表现。身体机能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机能,循环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神经系统机能等。体能的范畴可归纳为:人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能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体育锻炼是人体在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参与运动技术的活动。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形态匀称,身体姿态优美。

1.2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

1.2.1学术界对“体质”概念的不同理解。

(1)人体的质量。在遗传变异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综合和相对稳定的人体形态、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特征。体质所包含的范畴为体格、体能、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等。体格:包括生长、发育、体型、姿态;体能:包括身体素质、身体基本活动能力。[1]

(2)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心理的发育水平、适应能力。

身体的功能水平,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同,还有走、跑、跳、投、攀越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心理的发育水平,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方面;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2]

(3)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这三个方面起了重要的影响。

体质的范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因素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体格及身体成分等;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即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协调、反应时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爬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水平,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等;适应能力,即对内外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应激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3]

1.2.2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体质不包括心理因素。

上述对体质不同的理解中,有一个共同点: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也就是人体的实质和本质。心理是与身体相对而言的,从现实意义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但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是人的大脑就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意识能力,是一种精神活动,体质是不包含心理品质的。

心理对体质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非事物内部的。体质所标志的是整个身体的素质或质量,而心理是人的精神活动,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外界,小部分反映自身的状态和生理变化。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体质属于物质范畴,心理则属于精神范畴。

从上文可以看出体质范畴里不应包括心理因素。对于适应能力,笔者认为只能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等则不应该包括在体质的范畴内,因为对社会的适应不单单是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所能承受的,还有很多社会学因素。

1994年高教版《学校体育学》中,主编金钦昌教授这样表述:“体质”应包括“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方面。

笔者对体质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与金钦昌教授观点相近,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一般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范畴包括:身体的发育水平,身体的功能水平,身体的素质及运动水平,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3关于“健康”概念――逐步在完善。

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几次定义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6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会议上是这样界定的:“健康,并不单纯是指身体没有病、不衰弱,而是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良好状态的总和。”1948年在其中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观念。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生活方式;保健设施。其范畴概括起来是三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了最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范畴概括起来是四维的,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

随着人们对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将人的整体健康涵盖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合理,较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

2.三者的联系

2.1体能与体质的关系――体质包含体能。

体质表现出来的现象多种多样,有身体形态的、机能的、运动能力的,尽管其现象的表现与体质密切相关,但现象并不就等于体质。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相对稳定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决定的,相对可变性是由生存环境和身体机能变化等决定的。体质好坏,用一个精确的“标准”是不可能完成的,特别是只注重表面可测量的标准,用直尺和秒表来评价体质的好坏是十分片面的。

体能是生理机能的外在表现,是身体物质所做功的能力,体能的计量指标有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人跑得快与慢是以速度作计量的,只是体能的一个方面。

体质包含体能,是体质的一个主要方面,体能是体质的前提和基础。评价一个人的体能的优劣只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理状况,而不能完整反应他的体质状况。

简言之,体质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2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包含体质。

体质是一种“特征”,而健康是一种“状态”。体质是身体发展长期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健康是表示一个人身心的完美状态,具有流动性、易变性等特点。通常说一个人体质较好,是先天较好的遗传因素加上后天长期的合理运动、平衡膳食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结果。也许某天他得了感冒,我们仍然说他的体质较好,但那天他不健康。

从体质与健康的外延来看,健康内在的包含着体质好,体质好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失去了良好的体质,健康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的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可简化为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如果体质范畴里包括心理,那么健康范畴里包括心理就是多余的。因此,体质不包括心理,这个逻辑和层次至少在学校体育中是正确的。

3.体能、体质、健康之间的层次关系

依据上述对三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可以将三者的层次归结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体能、体质、健康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且层次逐一递增,即健康包含体质,体质包含体能。

体能、体质、健康这三个概念的定义、范畴、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对人们在日常规范表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体育工作者在实际运用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中国小百科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631-692.

身体素质概念篇10

一、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

笔者通过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些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因素

(1)自身能力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世界中相关关系的高度抽象概括,其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保持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小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才能了解数学对象的本质,从而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并加以灵活地运用。同时,还能对数学概念进行正确的联系和区别,深入地进行探讨和学习,使理解更为透彻。理解概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通过这样循环学生可以把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系统。理解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语言的概括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2)自身经验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点,通过已有的概念去认识和理解新的概念。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的学习经验是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原有的经验越丰富,认识和理解新知识点的速度就越快,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就越容易。同时,数学的学习要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概念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很多数学概念的原型,这样能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教师的影响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有些教师缺乏数学科学素养,自身对概念性的知识不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同时,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比较传统,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忽略理解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严重影响学习的状态和兴趣,阻碍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学生数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应努力改进和提高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首先,应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素养,使其了解到概念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的动力,锻炼抽象概括的能力;其次,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改革创新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使其深刻地理解教材的内涵,掌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进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既会产生正面的影响,也会产生负面的弊端。因此,应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实现其积极作用的最大化,避免其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改进和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概念篇11

一、自我概念的含义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知觉与评价,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区别开来。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自我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与此不同的是,詹姆斯对自我概念做出经验我与纯粹自我之分,并进一步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自我概念四种成分,这些成分自我概念以其价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各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詹姆斯又将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层次。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认为这些自我概念以某种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较统一的整体,使自我具有层次结构性。由此,笔者认为“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内化他人的评价,通过社会比较和自我觉知,对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判断,即个体把自己当成知觉的对象。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认知、关系到其当前的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和发展。

二、自我概念的危机表现

自我概念作为大学生人格的核心部分,它影响着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学业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概念低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远远低于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具体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积极的大学生往往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使自己生活在焦虑、抑郁、无助之中,这样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自我概念对防御机制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影响防御方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自我概念高的大学生往往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问题的看法比较乐观、自信,可以更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而自我概念消极的中学生则往往低估自己、责备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行为方式,面临应急事件时往往采用投射、被动攻击、幻想、退缩等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和制止、回避、理想化等中间型防御机制。

三、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因素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这些方面进行正确培养。

(一)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社会也鼓励他们遵守群体规范。

(二)人际交往因素

大学生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

四、应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

全面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份认同和形成自我概念的家庭环境,它不仅是大学生身体成长的重要场所,它更是大学生“三观”形成与发展完善的家园和诞生地。家庭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忍耐逆境、积极协作、适应社会的能力。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提高孩子人际信任度,形成高的自我概念,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重视大学校园教育模式和方法的改善

探索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间的链接模式,加强新生入学指导,开设专业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促进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大学要进行素质教育,传播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心理疏导,心理问题都来自于自我意识问题,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三)培养自身的主动性与自发性

发掘个人的自我意识,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我们要学会打破以前跟着老师走的模式,学会自己思考,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在交往实践中,人自身的矛盾才能得以解决,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我的意义,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才能在“大学生”身份感的指引下去书写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概念篇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价值渗透;学生素质发展;衔接点;途径



思政课是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这个渠道的通常与否、收效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解决此问题最核心的环节就是培养出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问题的需求,以及思政课本身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价值资源,思政课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作用基础上,努力找寻思政课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内容的衔接点,并始终做好文化价值的渗透,这是当前改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选择。

一、对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解读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这个概念有四个层次,依次为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因此,对此概念的解读需要从一般的“文化价值”讲起,之后再谈到特殊的思政课文化价值乃至其它概念。

想搞清楚文化价值,先要厘清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价值。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这里说的文化是狭义文化,《辞海》解释文化史“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生活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也就是人发展的过程,是人向完善的人方面发展的过程。价值是价值论研究的范畴,关于“价值”的概念,目前各类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维度都给出了相应的不同解释,见仁见智、说法不一。在此,我们借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结合以上文化与价值的概念,文化价值就是指文化中的客观事物或某种活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主体文化需要的属性。

思政课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具体领域,其价值主体是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价值客体是思政课本身,从思政课本身的内容及其功能来看,它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又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味,思政课教师要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渗透原意指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将渗透概念应用于思政课文化价值,进而组合成新的思政课文化价值渗透的概念,指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政治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运用思政课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其不断渗透至学生价值观念和发展需求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呈现出思政课的教学和过程能够满足学生文化需要的特征。

在职业技术院校开设的思政课与普通高校开设的思政课不同,在职业技术院校一般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思政课,而在普通高校,除开设以上两门思政课外,还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共有四门思政课。这个事实决定了在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教师要重点深入挖掘思修和概论中的文化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要。原理和纲要不作为必修课程,但可将其内容从不同角度运用到思修和概论的教学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对思政课教学这一文化实践活动而言,它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着各自特定文化发展需要的大学生,他们构成了文化价值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本身有着满足教育对象即价值主体文化需要的功能。从思政课本身的功能来看,它是用社会主导的文化理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政课必须将自身置于文化系统中,在重视文化传播、文化熏陶基础上,高度重视文化渗透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和思想道德规范为学生接受和内化,最终在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基础上,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塑造学生品德的目的。

二、职业技术院校思政课的文化价值渗透与学生素质发展的衔接点分析

提高学生素质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终极目的,它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它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高素质人才。那在思政课中蕴含的哪些文化价值资源是能够满足学生主体需要,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此外,思政课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资源与学生素质发展的具体衔接点又是什么?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身体素质概念篇13

1.2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我们分析了素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以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对素质教育作深人的研究。由于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来的,因此,必须对应试教育的涵义与特征作出解释。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我们把这种倾向叫应试教育。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主要反映在重视以参加比赛为主的校运动队训练,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我们把它称为“应赛教育”近些年我国为r克服应试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实行把体育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积极进行练习,但仅局限在考什么练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应试教育”又应运而生了面对这一问题不能不令人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涵义和内容是什么,学校体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任何科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是对研究对象的木质作出概括,提出界定素质教育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并广泛地被人们使用,但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的认识却是多种多样究竟如何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即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木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和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出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二是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从人的共性与差异性特点考虑,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以上素质教育概念、特征和内容的明确,为我们研究和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更新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场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我国自从1903年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并设置体操科以来到现在为止的近百年间,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经过了六次较大的变革。20世纪初期军国民主义体育教育思想从日本出人我国,并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学校得到广泛推广。体育课主要以传授兵式体操为主。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戌学制”,宣布废除军国主义教育,由欧美的自然体育取代兵式体操,并把学校的体操科正式改为体育科。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儿童为中心,提倡民主、自然的体育教育,主张体育即生活,强调体育的科学化、教育化,体育教学的个体化,体育教学环境的自然化,体育内容的游戏化,以自然的运动为手段,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人格。这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全面否定,学习引进了前苏联的以掌握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思想,一直到7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主要是以“三基,’教学为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虽然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获,但对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7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质教育”的观点,并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实施。但由于体质教育把学生作为纯生物体强调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和社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喜欢运动而厌烦上体育课的倾向。

随着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80年代学校体育由体质教育向注重学生身、心、群全面发展的“三维体育观”演进,并在80年代后期从日本学习、引进了愉快体育的思想。愉快体育是在日本“新学力观”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根据美国卡尔•路易斯1938年提出的游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把握运动的特性,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日本学校体育经过十几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过份强调学生的娱乐性而导致运动能力的普遍下降,这一问题已引起日本教育界的关注。我国学校中的愉快体育教学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还没有从理论到实践上把握愉快体育的内涵和本质,很多地方的愉快体育教学变成了放任教学,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实质性的改革。首先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第二是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必须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和片面追求金牌的模式,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这既是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要求的。第三是树豆终身体育观,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第四是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观念,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

2.2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忧虑。据调查统计,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学生达32.6%,超重和肥胖学生达7.3%,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另据上海市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心理发病率达15.04%。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之中,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既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标准,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正在带动学校体育卫生观念与功能的转变,原有单纯注重大肌肉活动量,增强体质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办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和满足全体学生参与体育和健身活动的需求。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的各项实验,把先进的知识、技术、经验和成果迅速地引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尽快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3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实际上是他的能力结构效能的综合反映。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最佳的知识结构,实现最佳的能力结构,是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近些年国外对学生基础学力的要求和评价有了重大变化,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提到第一重要的地位,把知识、技能、理解退后到末位。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之前,必须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为前提。这种基础学力观的排列顺序是同教学流程相吻合的。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展开思考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练习、掌握各种技能,最后达到认识和理解。通过无数次的循环,学习水平不断提高,以至上升到相当高级的程度,从而使学生由过去的“学会”变成“会学”。当然,过于强调体育兴趣、态度的培养而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就会导致学生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有机的结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体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等。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活动能力、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等。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是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不应局限在体育教学,也应在课外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全方位中进行。

2.4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之后,必须要有一整套教育措施和方法予以保证。

首先是要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与保健课程体系。依据国际上普遍遵循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为:小学低年级阶段以运动教育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要对运动教材进行加工,使其游戏化,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小学高年级阶段以目标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通过运动实践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愉悦,逐渐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活动能力。中学阶段逐步实行选修课程,并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渐扩大选修的范围。强调问题解决学习、自主学习和系统学习,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健身的知识、意识与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自主运动的习惯。高中阶段以选修课程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适当扩大选择的运动领域和项目。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形成自我健身的技能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具有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本领,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第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体育的教材力争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趣味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重点是研究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

第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立体化的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由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向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的方向转化;由单纯强调运动成绩和达标成绩的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化;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活动;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向以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转化;由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体育保健理论课程要由单纯的语言讲授,向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教学转化,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和自主运动。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