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实用13篇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篇1

1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数据来看,能够发现我国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十分明显。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生态环境的破环程度大、综合国力弱,然而综合国力的羸弱导致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不足,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森林资源的匮乏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与社会建设出现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1.1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在世界范围内仅达到了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0%左右,而且人均森林储存量仅是世界人均森林储存量的10%,这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均森林面积依然十分落后,因此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匮乏,这对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十分严重。

1.2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对于林业生态环境没有推出一些给予保护的法律政策,国家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投资过小,对于社会上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人没有奖励措施,对于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处罚方式,导致林业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形成规模,导致我国林业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3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根据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其中就包括水土流失,采取林业资源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草原植被保护系统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针对我国的现有国情来看,我国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依然不足,还需要不断加强,在林业生态环境措施的建设来看,树木的搭配种类和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会引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1完善林业生态环境,树立长远的观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程建设时间较长,对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和发展都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需要在人们心中树立长远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来面对问题,在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必须要从全局考虑,完善局部,并按照国家推出的林业保护政策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完善林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2.2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需要很大的努力,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重点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由于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环境问题不断严重化,导致环境问题和林业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广泛重视,所以,每一个部门之间要积极响应,积极配合,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没有积极响应配合的部门,要设定惩罚措施,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林业保护中,同时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民意识,使得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完善。

3结语

为了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社会建设,要将林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林业建设,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工作,健全林业生态建设的保障制度,提高林业建设的力度,不断壮大林业保护人群,将林业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利用、可持续利用,现林业保护为己任,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孙永宽.加强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漫谈[J].现代园艺,2012(6)

篇2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篇3

1.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2.07%,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金山银山”,另一方面也造成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决不能走以前的老路,而是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生态化等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小城镇的定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在农村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些人口、工业、商业集中的小城镇。所谓小城镇是指一种正在从乡村型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一般来说,小城镇主要指县城关镇和建制镇的镇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县城关镇将有一部分发展成为小城市,县城以外建制镇将成为小城镇的主要部分。对于目前与建制镇同属于基层政权所在地的乡集镇, 将逐步发展成为小城镇,可称其为未建制镇。小城镇处于城乡过渡的中介状态,是我国的农村中心。由于小城镇与周围的村庄关系密切,所以人们常把小城镇与村庄放在一起讨论,统称之为村镇。

3.小城镇体系构成及划分

小城镇体系是指在我国一定地域内,由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职能而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小城镇组成的有机系统。目前我国的小城镇体系是由县城关镇、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集镇构成的。

4.搞好小城镇的生态规划

根据国家小城镇发展和建设方针及各项技术政策,结合小城镇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发展现状、资源状况,全面规划小城镇建设目标和体系,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规模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充分利用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对其环境、生态、文化、经济、公用设施等进行科学规划和方案设计。

5.小城镇环境的主要特点

小城镇环境是由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构成的,其主要特点是:

(1)小城镇虽然有明确的地界线,但又田园交错,具有村野、乡居兼有的景观特色。因而自然环境与生态功能很接近自然,有很大的环境资源潜力。

(2)小城镇经济中,种植业和畜禽饲养占有相当的比重,不能脱离农业经济的特色。

(3)小城镇受历史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公共设施简陋,如给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 集中供热基本未实现,公园绿地甚少,人工环境较差。

(4)乡镇工业污染是小城镇环境的突出问题。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源利用率低,加上管理水平低,“三废”不经处理任意排放,污染严重。许多城镇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近处的城镇,不少都是城市污染工业的扩散地,环境污染更为严重。

6.小城镇的污染源

废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交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包括城镇中的发电、水泥、化工、冶炼等企业的排放;交通污染包括铁路、公路的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生活污染主要是饭店、居民做饭、取暖使用燃料排放的废气。

废水污染: 小城镇废水污染来源于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工业企业包括城镇中的造纸、印染、食品、化工、机械加工等工厂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包括居民家中、旅馆、饭店、洗车、洗浴、照相等服务业排放的废水。

固体废物污染:小城镇的废渣主要来自采矿、冶炼、化工、建材、制糖和居民生活的废弃物等。废渣大量倾倒在湖泊、江河、洼地,有的还占用了农田,对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

噪声污染:一些小城镇位于交通要道两侧,受到来往的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影响严重以及工业企业生产产生的噪声污染。

小城镇环境污染在于它与城市污染相比更容易、更直接地进入人食物链,因此,危害的程度就更大,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7.小城镇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7.1调整企业发展方向

当地政府要根据本地资源和环境状况,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企业。对于技术装备落后、缺少劳动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不准从事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如石棉制品、土硫黄、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染、炼油、土磷肥和染料等,以及噪声很大、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的工业项目,已建成的要进行调整,分别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

7.2保护重点区域

在城镇的上风向、居民稠密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地段、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地和自然保护区内,不准建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已建成投产的企业,要限期迁走,到期没有迁走的,要强行拆除。我国许多小城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先人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和有特色的民居, 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切不能以建设新城镇为理由, 毁掉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老建筑。对于年久失修的老建筑,应当尽快修缮,但要注意“修旧如旧”保持老建筑的特色。

7.3坚决制止污染转嫁行为

严禁将有毒、有害的产品委托或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城镇企业生产;严禁将污染严重的城市企业转移到小城镇生产。对于转嫁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接受转嫁的有关人员,要给予经济的、法律的处罚。

7.4污染集中治理、限期治理

小城镇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要求每个企业都建设一套污染处理设施,从经济上来说不合算,可以对性质相近的企业进行集中治理,如集中供热、共建污水处理积习难改施等。对污染严重、群众意见大的企业,要由政府下令,限期治理或搬迁。

7.5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例如道路等级不高,市政设施不配套,缺少排水管道,没有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暖系统、公共交通、通讯系统建设落后等。要发展经济和工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环境保护创造有利的条件。

7.6植树造林,美化城镇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在改善大气质量,防止尘埃污染、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各级政府要将植树造林作为小城镇环境保护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城镇规划时,要留出绿地空间;在城镇建设中,公园、街道旁、生产区、生活区等地的植树造林要同时进行。小城镇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25%以上,人均绿地面积8 平方米以上,其中包括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区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

7.7小城镇的环境规划

(1)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容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确定规划的任务、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社会、经济现状分析及评价、环境功能区(大气、水、噪声、生态)的划分、可持续发展预测、规划方案(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经济预算及效益分析等。

(2)制订规划的方法

应该由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队伍,在全面掌握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基础上, 经过调查研究,并征求各个部门的意见,包括听取广大公众的意见,制订本地区的环境规划。

8.结束语

追求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是在保证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建立明确的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经济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使用“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我们无需刻意追求完全绿色化建筑,保护生态环境,但要时刻秉承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家栋,秦兴方,单宜虎.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篇4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水利总体规划和建设应建立在生态系统生活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1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对土壤、树木的影响

在包括水电工程建设规划和施工经验在内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方式是人工开挖土层和管道铺设,施工中造成地表土裸露或部分弃土随意堆放,会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自然植被被破坏或塌陷、树木被毁等。新的农业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很大一部分草地将被破坏。最重要的是,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的现象并没有引起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1.2水利水电建设对水环境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方有关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将从周边溪流中流出,对湖泊水源造成短期或长期的严重污染。如果是石油和化学、物理污染物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就需要非常严格的后续处理,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1]。

1.3水利水电建设施工对稳定大气和低频噪声生活环境影响较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型机械及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传统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许多机械及设备在操作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气体。在爆破、人工开挖、骨料开采、水泥混凝土再混合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施工作业中,大型机械设备的操作、开挖、山体爆破和砂石的破碎对工业部门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2]。规划建设用地大部分位于西部偏远山区,对居民生活影响不大,但对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应视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4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植被中富含有机结合物,地下森林中含有大量的腐朽物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使水变质并形成其他有害健康的气体。此外,由于土壤肥沃,富含营养,水资源的性质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会造成空气污染,对大气和气候产生影响。

2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沿线地质环境和地貌条件受挖填影响,整个山体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很大的破坏,很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由于工程施工有很多的土方开挖,因此必须对地表植被进行砍伐或破坏,使水利水电架设沿线的土壤裸露,土壤更容易被破坏。水分的流失使土壤变得更加柔软和干燥,从而导致严重的风化、荒漠化和盐碱化。遇到雨季,易产生水土流失,导致河渠上涨、湖泊淤积、洪峰内涝。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土壤被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碾压,改变了土壤的整体结构、密度和渗透性,影响了肥沃土壤的肥力和渗透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长[3]。

3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已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其建设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水利水电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容易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机制,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1发展水利工程特色模式,降低养护费用

尽管水利水电项目造福人民,缓解了国家的能源短缺,但庞大的维修费用逐渐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独特的水利水电项目。如三峡大坝除了排水和灌溉外还具有独特的防洪功能,改善了基础设施,逐渐成为许多人旅游观光的首选。三峡大坝依托其最佳的地理位置,积极推动其他相关核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节省了国家财政支出。其他水利项目也可以模仿三峡大坝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

3.2运用科技手段建设施工项目

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有许多缺陷,应该对其进行改造,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3加强监管力度

对于新的水利水电项目,应以水利水电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补偿措施为前提,对建设企业制订详细的监督职责,完善环境监督工作流程,对未能及时调查和处理的环境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责任人和监督者进行调查。水利水电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运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实现环境评价监督的合法化和标准化。

3.4关注工程建设施工后期工作

篇5

1.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内涵。以人地关系为主要关系的生态环境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在人类没有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或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的条件下,二者会基本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否则,就会处于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会形成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从而形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辽东山区生态环境问题是指辽东山区生态环境所独有的在外界干扰下易于向生态退化或环境恶化的方向发展的生态系统。

2.辽东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人口的众多特别是农业人口的众多,使该地区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社会不计后果地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率,不计后果地追求单向的工业发展目标,总之,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与人为因素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包含其他因素。第一,人为因素。是使该地区环境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环境的资源的干扰活动和不合理开发利用构成。人们短视行为导致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方式,粗放型开发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第二,从辽东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分析。在机制因素中,辽东山区的地质构造、地质特性、地表组成物质、地域水文特性、生物群体类型等因素构成了其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第三,辽东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动能因素,主要是本地区气候因素。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脆弱因子包括地质脆弱因子、地貌脆弱因子、水文脆弱因子、气候脆弱因子和土壤脆弱因子等都可能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环境问题。

二、辽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个主要内容,即“自然条件”、“人类胁迫”、“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自然条件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气候适宜性、水资源供给和植被覆盖;人类胁迫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类栖息胁迫、资源利用胁迫和污染胁迫;生态环境效应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两个内容;社会响应指标体系包括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两个内容。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自然条件指数(NSI)”、“人类胁迫指数(HPI)”、“生态环境效应指数(EEI)”、“社会响应指数(SRI)”四个方面。在NSI、HPI 、EEI、SRI和CEI值及排序所示,NSI、SRI、CEI值越大越好而HPI和EEI值越小越好。其中,辽宁省在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中,NSI位列“等级”第“19”位,SRI位列“等级”是第“5”位,HPI“等级”是第”13“位。EEI的等级是第14位。辽宁的SRI是在我国倒数第5位,在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方面位居全国其他省份的倒数第5位。在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例,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工业过程产生的SO2去除率以及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节水灌溉耕地面积比、人均沼气占有量这些影响生态环境的人为因素方面均属于不理想状态。

2.各指数的地域差异主导与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自然条件指数(NSI)。辽宁省的NSI在我国的排序比较靠前,说明其自然条件上拥有比较优势的地位。在年降雨量、年均气温、森林覆盖率和水网密度四个指标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辽宁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第二,人类胁迫指数(HPI)。辽宁省的HPI在我国各省区中处于中游靠前的位置(第13位),人口密度、建设用地面积比、工业“三废”排放程度通过协同作用,反映出辽宁城市与工业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胁迫,是辽东山区生态系统可能出现问题的主导因素,同时,人均能耗、人均水耗、农药使用强度、化肥施用强度通过协同作用,反映资源利用与农业面临污染所来的胁迫。由于HPI与人均GDP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相应的HPI越大。第三,辽宁的生态环境效应指数(EEI)。辽宁承受了生态环境巨大牺牲的代价。辽宁的河流水质劣于Ⅲ类比例和酸雨频率,充分反映出的区域环境污染。EEI和NSI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所处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人类活动干扰下,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更易发生生态退化和损害,表现出更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第四,辽宁的社会响应指数(SRI)。研究表明,社会响应主题层中42对指标仅3对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且其中仅有1对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真相关性,表明指标间的协同作用小,指标体系所反映的社会响应类型是多维的。辽宁在SRI等级是“5”的前提下,生态系统所承受的污染压力大的基础上更应该解决SRI问题。第五,辽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指数(CEI)。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由区域自然条件本底、人类胁迫和社会响应的交互积累作用以及生态环境效应表征共同决定。

三、解决辽东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强调了地方政府在促进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应首先对当地生态环境可持续状况进行评价,运用各种指标,构建综合生态环境指数(CEI)为生态管理数字化决策和公共提供信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1.充分认识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面对该地区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需有效手段遏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等系列问题,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2.解决辽东山区生态环境问题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从而达到整个社会文明的理想状态。在物质上,要用现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绿色、环保产业,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精神上,创建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在制度上,制定社会公正、平等的制度和政策,真正实现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公平与正义。

3.作为工业大省,应率先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可持续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作为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能耗、重污染、低产出问题,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大力发展新型环境产业、新材料产业,降能源、节能耗是工业大省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4.辽东山区要提倡绿色消费,改变原有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重视生态优先是一种科学的价值理念。当生态体系中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冲突与矛盾时,以生态价值理念优先的理念,这是当前强调以经济发展为主题思想的一种挑战。低碳与勤俭节约需求人们重视消费的质量、消费的绿色、消费的健康。

5.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应体现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把法律、政策、法规建设目标与当地政府所重视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国家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危机应急机制和环保行政责任追究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征税环境税和资源税,加强生态补偿基金的筹集与管理。

篇6

 

当前,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工业生产污染物来源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和废气。在对其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不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则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安徽地区工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叙述和分析来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侧面解析和说明,希望能对今后我过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平衡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研究数据

 

随着安徽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现象也在日益严重,通过数据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安徽地区工业废气总排放量为2328亿吨立方米,工业生产废料为2552吨,工业废水量为9.86亿吨;而到了2000年时,安徽地区工业废气总排放量增加到3945亿吨,工业生产废料为2815吨,工业废水量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改善,但是其排放量还是有6.31亿吨,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和有害元素,一旦流入河水或农业用水,其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工业生产“三废”的增多,使得安徽省部分城市出现了雨水酸化的现象,这给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其中较为严重的城市工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均大于国家规定标准,给我国生态经济环保型工业产业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工业产业经济提高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切实将生态生产贯彻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去,保证在生产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起来,促进我国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共同进步。在此,我们对安徽省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共同为生态环保型生产建设做足理论依据。

 

二、工业生产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工业生产园区有着起步晚、发展快、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普遍存在着一些基础设备操作技术低,环保意识和环保策略不到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前些年为追求建设速度,很多工业项目存在了“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所以,大部分工业产业园区不能满足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复批意见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环境保护的基础设备上,无法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有些工业产业由于和城市市政管网不配套,工厂产出的废水无法排入城市污水管理网进行整治和处理,导致工厂周围囤积了大量工业废水和废弃物,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2.2 规划不当

 

当前,很多工业产业园区都是依托城市,建设在城市的边缘,很多工厂在建厂初期的选址阶段就出现了问题,主要分为三点,一,是没有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给城市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二,在不同产业的布局方面,没有将其分类定址,应该按照不同的产业性质进行不同的地质分类,很多工业园区内部不同性质的工厂相邻,导致生产工作相互影响,互相污染,经常引起民事纠结和投诉;三,在建厂规划中,没有考虑到风向风速以及大气扩散的因素,没有科学的安排工业项目的类型和建设区域,导致工业生产区和居民区之间没有达到安全的卫生防护距离,给居民生活带来噪音和空气污染,进而给城市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不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2.3 监管力度低

 

很多工业园区的管理层次不具备高强度的管理意识和管理体系,也没有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了解,懂得环保业务的人不多,同时,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也没有委派专业人员和执法人员进驻园区办公室协调和组织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在这个环节,环境保护工作最容易被弱化,再加上有些工业园区实行封闭化管理,环保执法工作者很难进入园区执法,一点发生了环境污染纠纷、投诉案件,还要先取得政府机构的允许才能涉入调查,严重影响了调查期限和执法效果。

 

三、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安徽省各个地区城市发展经济不平衡,人口分布差异较大,所以,相关工业管理部门更应该对全省的工业经济进行合理的安排,对各个地区在全省的经济发展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控制在环境资源承载量的范围内,对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和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实行严格的生态控制,科学的规范人口和工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安徽地区工业经济生产满足生态发展现状。

 

3.2 实施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要改变安徽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争取实现由经济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外延型向内涵型的转变、以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成本的生产规划向以可再生资源为生产成本的生产规划转变。科学合理的利用当前我国可再生的资源资源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的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资源耗竭速率,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工业生产总体效益。

 

3.3 推动科技创新,开发环保型生产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不断的对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依据,加强安徽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制定相应的环保技术政策,推动工业生产环保技术进步。

 

加强工业生产研究领域对于工业技术的研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环保实用型设备和材料,为国家工业环保体系的生成做足基础。

 

不断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促进生态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效果。

 

3.4 加强管理机制

 

加强对于工业建设的宏观管理,构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定,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资源环境核算制度。建立工业生态环境项目评估制度,控制环保准入门槛,完善环境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争取在两者平衡的基础上,增加社会效益。

 

四、结论

 

篇7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河南入境旅游人数的增加,在旅游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显现。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以倡导人们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和观赏与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省入境旅游人口增加,人们对更为健康的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更为加大,这就加速了河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旅游业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河南省生态旅游中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对策和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河南省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河南省绝大多数生态旅游区是在有着较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很浓的地方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经济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当地大部分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及景区经营者把景区当作一种为其不断创造财富的商品,更有甚者,为了摆脱当地贫困的现状对生态景区过度地开发破坏,对游客人数毫不限制,造成当地环境与旅游之间的矛盾突出。有些景区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顾对景区生态的破坏,一味迎合游客,例如:对生态景区过度改造,生态景区垃圾超出承载力,焚香不节制等等。管理部门不是依靠合理的规划生态旅游区增加收入,而是靠不断地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建设更多的宾馆、餐馆、旅游消费场所等等。这些对河南生态旅游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1]。

2 防治对策及措施

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需要长期的过程,当地生态旅游中的环境问题也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2],如下:

2.1 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也就是说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3]。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平方米/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该为100~200平方米/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河南省旅游环境的质量,使后来的旅游者能够体验与现在旅游者同样的旅游经历,需要河南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2.2 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作好河南省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2]。以南阳市旅游规划为例:如老灌河水上游戏漂流等户外运动区;西峡恐龙遗迹园特殊自然区;宝天曼原始森林中央保护地,社旗山陕会馆、内乡县衙等历史与文化古迹区等。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坚决禁止游人进入。

2.3 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对导游进行定期考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那些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4]。

2.4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这些都是允许的。为了更好地使河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这些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在旺季不能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5]。

参考文献:

[1]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自然生态保护,2004(9).

[2]段文霞,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04,23(1).

[3]王佳等.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2):203-207.

[4]赵燕丽,生态旅游中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7).

篇8

1.1水土保持的产业化发展慢经济水平低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以获取水土保持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水土保持的产业化发展是要基于综合治理开发之上展开的。而我国多数地区没水土保持的产业化发展仍比较慢,和经济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严密,没有做到高效利用资源,没有开发别具特色的经济产品,普遍重治理而轻产生。

1.2科学技术的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自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也需要做适时的改变,然而以往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手段等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现实的发展需求。而科技成果得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日益突出,仍没有切实做到走出去分享技术以及请进来开发新项目,造成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成生产力,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更好的帮助。

1.3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普遥存在

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的“三同时”制度,开发建设项目应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建设内容,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但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项目中,“三同时”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厂矿、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或者不重视水土保持。

1.4方案编制工作滞后,落实上难度较大

按照水土保持发展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本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但实际上常常是主体工程设计完成之后才开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个别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建设才补编水土保持方案,有效性和操作性不强。

1.5规划、设计及建设不够完善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起步晚,经验不足,在方案的规划中往往以项目本身为依托,缺乏全局性和前瞻性。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主体工程。重视前期方案的编制与报批、轻视后期实施与验收,使得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滞后。

1.6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不全,综合防护的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认知、投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水土保持的相关措施和不顾完善。在水土流失的治理过程中仍出现低标准治理、治理规模分散不集中等问题。由于水土保持属于一项综合的措施,要治理好水土流失,必须要将各项措施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的整体功能,进而提高综合的保护水平。可是目前由于相关配套措施的分散、不健全,造成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浪费,水土流失加剧。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制定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现状,做出科学的城市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指导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逐步实施,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恢复或者重复建设的路子;总体规划要做到立足长远,既考虑近期发展,又要考虑到长期发展;要与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城市、城郊经济发展相结合,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2提高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因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起步晚,有些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较少,要有效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就要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现场勘查,编制高水平、高起点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注重培养和提高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管理人员素质,主动吸收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等方面的人才,不断扩大水土保持人员的知识面,改善设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要重视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方案的优选。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是主体工程建设派生出来而又服务于主体工程的附属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往往侧重于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方面的论证,而水土保持方案主要是从主体工程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等来分析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能会出现两者不一致的情况,故要进行优化设计,处理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方案间的关系,使水土保持方案既符合规范要求,又能服务于主体工程。

2.3提高认识,加强各部门协作

要把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高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摆上政府议事日程,不断强化城市水土保持,健全城市水土保持监督体系,增强全民城市水土保持的意识;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社会、生态效益长远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不单纯是水务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协作。

2.4有效利用雨洪资源

建设完善的雨水集蓄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建立蓄水池、管网、地下涵洞等措施,将大部分城市降水收集起来,用于补充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城市绿化用水不足。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污分流需要修建两套完整的管网系统,投资巨大,适宜在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的新城区、开发区以及城市排水管网改建中采用。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可以利用雨水下渗管道,沿线补给地下含水层,也可将雨水引到适当的地点集中人渗补给含水层或直接加以利用。采用改善措施增加城市透水面积。可以通过推广透水砖、多孔混凝土、多孔沥青等渗水材料和结构,让大部分地面的雨水径流快速人渗,补给地下水或成为回灌水源。

篇9

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为目的而兴建的各项工程的总称。一般指治河防洪、农田水利、水力发电、航运及城市供水、排水等。

二、水利工程的投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水利工程基本上都修建在天然河道上,而这样使得河流生态环境直接受到了破坏,导致河流局部形态的非连续化,最终使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得到了改变。

1.1、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有所改变。由于在太阳辐射水面热值增高,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要高于天然河道水温,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繁殖。

1.2、影响河流的水质。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河流水速减小,而且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致使水质自净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严重后果。

1.3影响气候和地质。建设水库会导致蒸发量将比水库建成前显著增大,致使该区域的降水不断增多,最终把原来的气候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对陆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大量植被的破坏。

大量的植被因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占地而破坏,影响了陆地生物动物的栖息地。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中,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也进一步被恶化。

2.2、大量动物的被迫迁移,使得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所致

3、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

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包括河流输沙排盐需水量,即维持河流形态和盐分的动态平衡,在一定输沙、排盐要求下所需的水量;还包括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湖泊洼地水体功能而消耗于蒸发的水量。

4、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比如我们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也经不起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松花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到底有多大,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明确初始水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现状、经济发展战略,节水行为,流域最大可用水量的制约。

5、公平约束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五个统筹”,都要求我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地区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原则。

三、关于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对策的探讨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水库诱发强烈地震、库岸崩塌、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种等。

1.2、避免、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可以直接消除影响。为避免、减轻、或通过自然因素自身的调整,采用多种强化管理手段,可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1.3、两者之间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大面积淹没损失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同时造成生态环境大面积恶化,修建水库使地地下水位抬高,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如果治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2、具体影响对策和解决办法

在生态不平衡的情况下,水利工程修建的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目的是使人类向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施工过程中,应如何尽量减少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这样值得我们思考。

2.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质条件的勘测,做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工作。对大型蓄水库,要重点是储备水文资料,勘察地质构造。以防洪能力、稳定性作为评价大坝的标准,避免地震的诱发

2.2、施工阶段的任务

2.2.1在签订施工承包合同时,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所需采取的保护,应是承包商负责,写进合同书内以备后用。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那是必不可少的。

2.2.2施工前,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方有可行性。进行水质量、大气污染、噪声的本底测定,有利于和施工阶段各个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

篇10

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供血系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互助关系。黑龙江省的金融发展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在建国初期排名处于中上游,但在改革开放之后连年下滑。近几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在逐年拉大。因此,分析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发现金融和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黑龙江省促进经济转型,改变落后局面,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现状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社会与自然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风俗习惯等[1]。狭义上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部环境,通常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等等[2]。

根据学者金雪军、田霖的统计,2004年,黑龙江省金融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18位。2011年马婷统计指出,黑龙江省金融竞争力指数排名2005年,到第27位,2006年第27位,2007年第27位,2008年第26位。根据综合开发研究中心(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哈尔滨市2009年在全国排第24位,2010年第21位,2011年第28位,2012年第25位。根据《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8―2009)》评价显示,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得分0.32分,仅相当于排名第1的上海市0.922的1/3,在全国130个省仅排第24位。以上数据表明,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在全国处于低层次水平,并且自2004―2013年间排位呈逐年下跌趋势。

二、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面临转型

我国耕地最多的农业大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力战场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石油、石墨等资源大省,其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总GDP比例,2010年分别为12.6%,48.4%,39%;2011年为13.5%,47.4%,39.1%;2012年为15.4%,44.1%,40.5%。数据表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第二产业占GDP的2/3,第三产业增长比较缓慢。在资源产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面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严峻考验。

1.资源型企业收入减少。资源开采型企业效益的下滑直接影响到财政规模和财政收入。大庆市油企产油的生产成本逐年递增,伊春和大兴安岭地区木材产量的逐年下降,导致黑龙江省资源开采型企业年均收入减少。

2.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城总沉陷区面积己经达到530平方公里,四大煤城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甲烷量约为3亿平方米[3]。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再不得以改善,对黑龙江省环境的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信用系统不健全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施行和最晚取消计划经济的省区,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农业大省的背景等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相当大部分地区存在着信用方面的问题。

1.信用体系不规范。黑龙江省信用系统的信息征集、整理和使用尚未形成规模,信用中介服务覆盖面较小,信用状况参差不齐,征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方法不同。

2.失信现象屡禁不止。主要体现在企业造假、恶意银行逃废债务、故意偷税漏税、签订虚假合同等方面,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企业也涉及到个人。而金融维权案件执行难也是失信高发的原因之一。

3.各金融部门之间过于独立。由于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相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信息比较封闭,导致信用体系建设的条块分割的现象。各金融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很多行业重复建设信用体系,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法规制度不完善

黑龙江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乏力[4]。金融融执法环境不佳,很多胜诉的金融案件存在难以有效执行的现状。很多法律条款陈旧,不能符合当今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格局,且金融债权诉讼收费的环节多、费率高,妨碍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四)金融市场发育滞后

与其他省份相比,黑龙江省金融业整体规模小,资金流转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金融机构少,市场竞争不足,资源没能实现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发育一直缓慢。截至2013年5月末,黑龙江省A股上市的公司31家。其中,国有控股公司18家,民营控股公司11家,外资公司仅2家。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占股票市场市值仅有1.09%。

三、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对策

(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改善经济环境

1.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加快改造传统工农业,在现有基础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如,对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在优化第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食品业、畜牧业,发展新型加工工业和流通服务业等等。

2.加大引用外资的力度。抓住世界产业转移良机,力争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多、竞争力强的研究机构和制造产业转移到黑龙江省。重点加大对俄和东北亚招商引资力度,着眼长远、消化吸收,促进黑龙江省整体产业链的形成。

(二)加强法制建设,改良法治环境

1.构建和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立法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各项法规,维护金融债权的追偿,做到法律健全、法制完备,提振银行信贷投放的信心和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融资环境。

2.提高金融执法水平和能力。各金融执法部门要从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能力水平,执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切实提高金融执法水平。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司法独立的重要性,避免妨碍司法事务。对金融案件实行异地立案审理,全程跟踪记录,对办案失职渎职实行终身责任追究等措施。

(三)培育信用文化,改造信用环境

1.完善征信体系。政府牵头,协调征信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整合信用信息,建立公开而统一的信用档案和管理系统。信用信息开放给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使用,促使良性的银企合作关系形成,在信用体系层面解决黑龙江省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

2.严厉打击不守信用行为。对金融违法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严历打击,做到违法必究,在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两个层面都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通过执法部门和政府行政机关的合作,使失信企业和个人不敢违法、不能违法,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三方的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金融体系,促进产业成长

1.拓宽投融资渠道。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及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共同创造良好的资本环境,鼓励股票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规范运作和创新发展,有效保护投融资各参与方的权益,实现和谐共荣。

2.优化金融服务。以综合型金融集团为主体,以专业化、区域化、个性化的金融机构为辅助,加快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依法制定行业标准,鼓励合法经营。加快担保机构改革,多渠道筹措运营资金,规范业务、健全制度,形成高效的保、贷、还运行机制。

3.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措施。促进货币、资本、保险三个市场共同发展,采取信息共享、及时干预的办法,防范金融风险。同时,对金融机构内部加强管理,严肃金融政策和规章,建立金融安全区,避免恶性竞争,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孟佐东.我国金融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析[J].理财世界,2008,(12).

篇11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从其成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化学肥料的不合理施用。现代化学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作用明显,同时施用方便,因此逐步取代传统有机肥料占农业生产中的大部分比例。由于很多农民盲目施用,施用比例失调,施用的数量过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板结,同时对地表及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其次,粗放型经营的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然而因为技术及投资方面的局限,多采用粗放型经营的模式,使得其从事的行业大多为高污染行业。由于无法投入环保设备,很多企业将生产污水不加处理或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近年来由此导致的农村居民血铅中毒及土地严重污染的事件已多次发生。

再次,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林地及矿产资源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为扩大耕种面积、增产增收,人们开荒种地逐渐将原本的山林破坏,原有绿色植被消失,水土流失进一步严重。而很多地方在开矿之后造成的植被破坏更加严重,往往是开采过后留下一个个秃秃的山头。

最后,城市生产生活垃圾的污染。城市垃圾越来越多,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等近年来向农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既是城市病的结果,也与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2相关法律对策

从法律层面来讲,要想控制和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观念和制度两个方面着手。从观念角度来讲,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之前我们一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主观上认识不够。由此也就导致了在立法上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得司法上无法可依,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味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的影响,使得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也存在欠缺,上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决。具体来讲,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健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而其并没有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立法重点,只是对涉及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做了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满足当前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有鉴于此,我们应当谋求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大的方面基于农村生态环境发展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农业和农村特征的基本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另外从具体角度,有针对性的根据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分项制定农业生产环境问题、农村乡镇企业生态保护问题、林业资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方面的具体制度规则,从而对农村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系统的保护网。

其次,加大职能部门环境执法力度。除当前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足的原因外,很多时候职能部门从短期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导致在政策上重经济,轻环境,也是执法力度不足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以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各级职能部门的权限,充分调动主管部门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法律层面完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职能部门环境不作为的,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再次,要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宣传,增强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农村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对科学、对法律的无知导致的。加大生态环境法制宣传的力度,可以避免很多盲目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制度于不顾的现象,也能够更好的增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人翁和受益人。另一方面当遭受了环境违法行为侵害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也可以更好的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给予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一个重要的警示,一个重要的机会。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改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为保障,才能使农村生态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篇1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城镇发展的潜力,给人民的身心健康、经济的持续发展乃至城镇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尽管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己经显露出来,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较为严重。

(一)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污染和浪费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曲解了城镇化,错误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土地非农化和城市建设,只单纯的追求土地转化和城镇景观,造成城镇化吃掉大片农田。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城镇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大搞形象工程,造成有限的公共资源大量浪费。

(二)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在城镇集中,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由此引发环境污染

随着河南省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城镇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人口的集中产生的大量而集中的有机排泄物和其它废弃物,不能完全而有效的进入生态环境系统,致使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三)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比较严重

“三废”污染物直接排入大气、河流、水库、地下水和农田。工业“三废”等污染物也在城镇集中起来,如果治理不周或不及时,就会产生交汇作用,再加上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如果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那么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此主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等人为因素的角度,来分析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说,可以将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河南省社会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巨大动力,农民们无力顾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且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当前的环境管理体系也难以应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农村环保机构普遍匾乏。河南省对农村环保的经费投入也是远远不够的。

(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分析

1.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一是人口的大量聚集所引起的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由此割裂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二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三废”等污染物就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三是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大量使用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等,都是现代农业所表现出来的外部不经济。2.农村企业(即乡镇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由于受农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乡镇企业实际上是一种以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低技术含量为特征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方式。由于技术水平低、布局分散、企业人员环境意识淡薄、环保资金投入少等又使得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最大且最难治理的污染源。

(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政治原因分析

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中重经济政绩而轻环保政绩,使领导没有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有关部门不重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保证河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良好生态环境的对策思考

虽然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不可能做到零污染,但笔者认为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应该把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走出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

今后国家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应向农村逐级延伸,环保投入应向农村逐步倾斜,环境法律政策应体现乡村和乡村企业的特点和需要,环保机构应在农村逐步健全、完善,从而逐步改变农村环境保护被动、从属、次要的弱势地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环境优先观念,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

1. 加强对城镇的工业、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自觉保护当地的环境,不仅是对当地生态、环境以及民众的良知,更是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2. 加强对普通居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广播、报刊、书籍等各种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使广大居民意识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把科学发展观念灌输给他们。3. 建立社会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城镇决策部门在根据本地特点,探索适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时候,要广开言路,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让他们为环保谏言献策, 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规划实施后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后果,使将要产生的环境问题在源头上得以解决。同时要完善、举报等制度,为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提供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三)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1. 经济手段的使用和优化。发挥经济手段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作用。经济手段的优化应突出以下几点:应使经济手段的诱导机制重于敛资机制;尽可能降低实施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运行成本;应尽量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等等。2. 行政手段的使用和优化。严格执行行政法规条文,提高行政措施的严肃性;制订明确的行政法规条文,提高行政措施的规范性;建立严肃的检查监督制度;保持行政法规的相对稳定性等等。3. 法律手段的使用和优化。法律手段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不是表现在诱导,而是表现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制;它的核心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一种法定的、刚性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

(四)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推行清洁生产

加强技术进步是城镇工业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提高产品的生产技术,通过产品方向、物料、工艺、设备的改进,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水源消耗;另一方面提高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水平,大力推广无废少废生产工艺与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综合利用、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农业生态技术和生态工业。

对乡镇企业来讲,随着资源等越来越稀缺以及环境管制越来越严格,排放污染与消耗资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发展循环经济不失为一个变废为宝,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良策。

参考文献:

篇13

水位的涨落带又称消落带,是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它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段,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1]。在人工调控下,三峡水库的水位涨落速度、幅度和频率与天然河道明显不同,增加了消落带的不稳定性,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对库区消落带的影响逐渐加大。加强消落带区域的生态保护是三峡工程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污染现状

1.1 工业污染

三峡库区消落带最重要的污染是铅、镉污染[2],其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渣。铅能使土壤肥效退化、土质降低,从而让农作物不能有效顺利地生长。此外,被农作物吸收后,这些有害元素将会通过生态平衡中的食物链传送到人体内。镉在环境中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通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镉污染可能最终引发“痛痛病”。

有研究报道,通过多种方法评价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为镉,生态风险影响因子的顺序为镉>锌>铅>铜>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顺序为镉>铅>铜>锌>铬,消落带地段大部分断面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4]。

1.2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附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冲洗厕所等产生的污水排放量逐渐加大,造成生活用水对消落带水环境的污染逐渐加大。为了库区消落带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库区消落带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5]。

1.3库水的影响

消落带的形成是由于库水的季节性水位涨落,这样就会使消落带地区的土壤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主要是库水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不断地在土壤中富集,进而对土壤的生理性能产生影响。土壤被淹没时,土壤中的养分、污染物就会被溶解和吸附在水体中,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被淹没的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释放量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大约占10d内释放总量的80%~90%,随着时间的增长,释放量就越来越少。水中的有机物质及部分固体颗粒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之后到土壤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质,进而改良土性。污水中也有氮、磷等有机元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保持肥力。但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当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引起土壤的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造成土壤污染[6]。在被浸泡过的土壤上栽种的农作物的产量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7]。水对于岩石中矿物质及营养元素的释放、运动、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母岩养分的运输存在差异。根据试验研究表明,8%和12%的水分处理与自然状态下氮、磷、钾释放比较,其增幅均达显著水平[8]。因此,库水会加快库区消落带紫色母岩养分的释放,使大量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水体中,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库区消落带主要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紫色土壤保肥能力差也是消落带农作物产量低的一个原因。季节性的水位涨落会加剧水土流失的趋势,使土壤中的养分向水体转移[9]。

2潜在问题

2.1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易引发地质灾害。整个三峡水库大部分区域地形陡峻,河岸地层稳定性差,加上库区沿岸人多地少、人类活动频繁,是我国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10]。三峡大坝的建成后,水库的蓄水量增多,库岸两侧岩石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使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造成两岸坡地稳定性减弱,从而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11],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库区安全。例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就在库区云阳县形成了近10处崩塌和滑坡。三峡水库恢复正常蓄水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有5个月的高水位,长时间江水浸泡,再加上三峡水库在春、夏两季蓄水位在175、145m近30m的落差,必然会造成沿库岸大面积坍塌、滑坡,引发地形变异[12]。二是易暴发流行性病疫。消落带是水位的涨落地带,会受到水陆的交替性污染。低水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直接滞留在消落带上;高水位时,水流速度慢,污染物不易扩散[13]。这2种环境都易引起各种相关的病原体、致病菌滋生,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污染严重的消落带将成为各种相关病菌、寄生虫的滋生源及异味和恶臭的散发地,并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14]。

2.2植被问题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整个系统提供物质能量来源,是系统稳定的基础。科学植树种草是优化消落带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是减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落带植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消落带植被的功能很多,具体的可以分为4个功能:一是减灾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垂直距离几十米的陆地被水淹没,而库岸多是残坡积物,含水量的增加就会减少其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位的升降导致干湿变化从而引起岩土体的膨胀,导致库岸失稳。二是经济功能。消落带的植树种草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此外,果树、蔬菜的种植可为农民创收。三是净化环境。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扩散能力减弱,水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草本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待到一定时段将其收割,就可将污染物带出水库。四是美化功能。草木具有美学价值,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享受[15]。目前,三峡库区的众多支流及支流入干流的库湾区可以利用的消落带区域较大。因此,有足够的消落带土地可以用于植被生态保护。

2.3渔业问题

三峡库区消落带能够有效利用的地段多位支流河口区域淹没后形成的“猪肚”形成湾,部分水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之支流河道蜿蜒,水体交换受“肚头”制约,在此类水域从事养殖,若生产方式不当或生产规模失控,很容易出现局部水质富营养化污染。因此,在规划、实施消落带渔业开发时,必须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各类水域确定的水质标准和区域,认真评估不同养殖方式和生产规模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污染[16]。

3建议

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应首先对不同蓄水点消落带的形态、范围、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现状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区域消落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和三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制定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分功能区;并依此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指导依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在工农业的生产中一定要尽量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企业家建立物料循环,这样就可以让污染物作为原料得到再次的利用,使已污染的区域环境尽早得取治理与生态修复。

4参考文献

[1] 涂建军,陈治谏,陈国阶,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2,20(6):712-717.

[2] 陈梓云,彭梦侠.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镉污染调查及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4):494-495.

[3] 傅杨武,祁俊生,陈书鸿,等.三峡库区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土壤通报,2009(1):168-172.

[4] 付川,潘杰,牟新利,等.长江(万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2):110-113.

[5] 魏复盛,张建辉,何立环,等.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在源头控制与削减[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2):4-9.

[6] 杨钢.三峡库区受淹土壤污染物释放量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报,2004,18(1):111-114.

[7] 骆东奇,魏朝富,谢德体,等.长江上游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环境效应预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79-183.

[8] 邹强,刘芳,杨剑虹.三峡库区消落区紫色土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3):266-270.

[9] 傅杨武,陈明君,祁俊生.重金属在消落带土壤-水体系中的迁移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8,24(5):8-11.

[10] 温铭生,李铁锋,王连俊.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4):103-106.

[11] 郭跃,杨华,赵纯勇,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体系构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5-9.

[12] 苏维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2):32-34,41.

[13] 胡百万,王晓鹏.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2(s1):312-313.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