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通识教育论文实用13篇

通识教育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篇1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通识教育论文篇2

相比之下,博雅教育也是本世纪初才刚刚起步,其中2003年岭南基金会决定将资助中大的方向调整到“博雅教育”上,对此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2005年4月,中大决定成立中大博雅学院,将“博雅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带有某种“精英教育”性质的素质教育方式来实验。鉴于目前中大博雅学院课程设置方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我们姑且以2009级2010、2012年的课程设置为例,管窥蠡测,来了解一下其中所体现的博雅教育理念。2010年第一学期:希腊文;但丁《神曲》;古文字;拉丁文进阶;柏拉图;英语;科幻电影与后现代;宋诗、宋词与两宋社会;EnglishIdeaofChina.2010年第二学期:希腊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佛教治国教化传统;四书;海外中国研究;问题研究。2012年第一学期:早期西方现代(莎士比亚)[选修];7至19世纪的中国社会;专业日语;中国古代文学(宋元);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古信仰与传统观念渊源;宋代政治制度史;明代经济史;罗马帝制时代。2012年第二学期:《道德经》、《金刚经》;博物馆文化;与民主;弥尔顿;早期;专业日语。

毫无疑问,立足于“文化自觉”的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不能是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理所当然有它的公共关怀。有的学者认为,一个民族能立起来,需要有力量的东西,因此希望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博雅教育能“亮出自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的立场”。山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初步体现了这一政治意图的前半部分;相对于“杂多”而言,山大的课程有一个“民族精神”的“中心”。然而,即便如此,课程仍然引出几个理论和实践上都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真正的中国传统是一种“天下”观念,“民族”观念是后起的、或者说更多是舶来的。从学术层面看,异议之一是,“中华民族形成于什么时候到现在还在争论。中华民族到底以什么时代的民族精神作为我们现在的精神”?其次,全球化的今天,两千年“大一统”中国文明在世界之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总体上仍然悬而未决。史学家陈寅恪对此说得很沉重,认为“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掊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聒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较陈寅恪当年为剧,这种情况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如何凝聚出共同的东西作为今天人文(通识)教育的“中心”应该是关键所在。

通识教育论文篇3

通识教育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是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目前通识教育已成为当代国际教育领域的一大潮流。究竟什么是“通识教育”?英语中有两个词:liberaleducation、generaleducation可译为“自由教育”、“博爱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现在所说的“通识教育”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的涵义。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成为我们认识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的基本问题之一。一般说来,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知识传承和狭隘的专才教育。首先,从性质上来说,通识教育被定义为“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本质是对自由和人文精神的传承;其次,就教学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因此,更加注重人在生活和情趣、道德和理智、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再者,从教学内容上,通识教育不再局限于对单纯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是追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统一。

三、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和多元性乃是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以及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1.基础性。通识教育既不是专业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备的人格以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全人”。因此,也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基本属性。

2.多元性。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其内容涵盖德、才、学、能、识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多种元素、多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矛盾统一体。

3.自主性。作为古典“自由教育”的延伸,通识教育继承了自由教育的注重理性、有修养和主体能动性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放性。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多元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不再局限于以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5.发展性。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通识教育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且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动态的过程,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通识教育中的多重关系及矛盾统一性

1.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与客体。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传统的教学过程把教师作为实践的主体,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教育的对象。比如在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很少,课堂气氛也显得比较沉闷和松散。另外,教师的讲课往往很满,现成的结论和定理较多,未能给学生留下太多思索的空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主体施与和客体接受的关系,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是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而是学习的主动进取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和完成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要真正实现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良好互动仍然是今后教改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客观世界具有二元论的特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之间可以存在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专业教育则依托特定的背景,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技能。但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互为支撑、对立统一,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构成整个高等教育的架构。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局限于狭窄的专业范围和单纯的知识传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识教育虽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点,但过于空泛的通识教育又往往因缺乏明确的应用背景和专业支撑,也会使学生感觉学无目标和无所适从。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通识教育论文篇4

二、以专业课程设置为中心的教学制度

1.对于专业设置的重要性,曾昭抡认为:“中国的经济即将走上计划化。计划性的经济,必须有计划性的教育与之相配合,使建设所需干部,使质与量上得到及时供应,方能及时完成。教育要有计划性,唯一的办法,是吸取苏联的经验,彻底改革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而在此种改革当中,确定‘专业’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接着,他进一步解释了系与专业的关系。“旧制度中院系的设置,是自上而下,先办起一所大学,内设若干学院,每院下设若干系,如有必要,再将系分成若干组。在新教育制度中,首先考虑的不是设系的问题,而是设置专业问题。政府按照国家经济、文教、政法等各方面建设的需要,决定全国应该设立的专业,然后结合各高等学校的师资、设备条件,在每校设置一定的专业。专业决定以后,几个性质相近的专业,可以结合成为一系;同时,一系也可以只有一个专业。根据曾昭抡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专业是大学里的与社会上的专门职业相对应的专门领域。政府根据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种类制订专业,大学设置专业必须经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专业是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大学按专业招生,专门人才按专业培养。因此可以说大学的教学活动是以专业为基本单位而展开的;中国大学的概念由苏联引入,实际的专业设置也是按照前苏联的模式进行的。”

2.根据教育部的精神,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开始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专门人才的试点工作,1952年下半年,我国各高校加快了改革专业设置的进程。为了使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纳入计划、规范的轨道,更好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服务,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开始了制订全国统一的高校专业目录的工作。这一工作是为了规范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以利于从质量上保证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1954年7月开始制订专业目录工作,同年11月《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出台。《设置》里明确指出这一专业目录是参考苏联大学的专业目录制定的。专业目录中除列举了各类专业名称外,还注明了各类专业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到1955年为止,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共确定了249种不同的专业,1962年达到了627种,到80年代则已达到了1000多。其中半数左右为工科专业,可见国家建设是大学设置专业的根本依据。1963年,为纠正这一不合理现象,教育部颁行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将专业种数压缩到432种。但此规定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民国时期,大学的课程设置和管理主要在学院一级,在各个学院内也有相互联系的各个系别。而现在,系不过是学校里面的行政单位,高等学校的教学设施以专业为基础。并且,每个专业每年都由国家分配具体的学生名额,每个专业各自执行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很少考虑其他专业的情况。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均按专业进行。在专业设置确定后,教育部为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统一课程,从而使得曾经在旧教育体系的校、院、系里实施的学分制被完全停止使用。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只有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体育和外语课,其他课程均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文科学生完全不学理工类课程,理、工、农、医科学生不问人文类课程。至此,通识教育荡然无存。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应当稳步前进》,指出:“以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高等学校进行。特别是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以后,在学习苏联先进经验、试行新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各校的面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校都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设置了各种专业,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旧的‘通才教育’已开始转变为新的专业教育。

三、院系调整后高等教育的状况建国初期

1.高等教育蜕变,通识教育丧失发展条件本次高校合并、院系调整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满足国家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按行业培养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成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主要依据。调整的目标主要是发展专门学院,将不同院校的相同、相近专业合并为专门的单科性院校,并使高校发展走上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培养专业人才的轨道,建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校办学体制。由此,国家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为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国家在强调使高等教育服务于建设事业,专业设置与经济建设需要相适应的同时,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估计不够充分,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将各高校的相同专业集中合并为新的单科院校,对人文社科专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砍掉了大量的财经、政法等文科专业,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许多大学的哲学系竟无立足之地,造成国家建设中这类人才严重短缺的不良后果。如南京大学,经过院系调整后,仅保留了文、理、工、农、医、法、师(范)七大类系科中的文、理两个系科,并严格予以区分,且各自按照传统的学科分类组成系科和专业,不仅文理科之间没有进行真正综合,就连文、理自身专业间也缺乏渗透和交融。南京大学由一个综合性大学变成了名为综合性大学却在实质上类似于欧美的文理学院的高校。其他综合性大学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而大学‘综合性’的消失,直接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蜕变。由于人文学科被严重肢解,所谓大学几乎成为技术培训场所,由大学、院系、专业、学科、学报、学会等构成的现代学术建制名存实亡;人文、社会学科经过几代人努力才具备的、堪与国际学术界对话的资格丧失殆尽;‘教授治校、学术独立、言论自由’等大学基本理念不复存在。经院系调整而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实际上是极其严格、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大学的建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什么、如何教,都受各级教育官僚机构的直接管理,大学严重依赖政府,并在中央计划下运行。有人视之为‘大学的终结’,当不无道理。”由此,通识教育所赖以实施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基础荡然无存。

2.人文教育衰落,通识教育匿迹本次调整对工科教育的重视形成了“重理轻文”的基本结构。院系调整改变了按多学科综合构建起来的大学模式,新建了一些对口性虽强而专业却很窄的工科院校。新大学模式的构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过分强调工业建设的需要,照搬苏联的工业院校的设置模式,虽然使工科得到长足发展,但重工业偏多,土木、能源等基础工业和轻工业系科薄弱。且政法、财经类被严重削弱,肢解人文学科,使大学蜕变为技术培训学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院系调整发展工程教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是以削弱文科为代价的。在专业设置上,国家迫不及待地需要改变原来的通识教育目标,突出专业教育思想,以着重培养各种技术人才和建设干部。因此,确立专业化人才目标,建立起以专业(而不是系)为基本单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为当时院系调整的重要内容。对通识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造成了培养目标过于狭窄、学生适应能力不强、技术教育突出、人文素养短缺等诸多弊端,人文教育逐渐沉沦。按照严格的专业设置,为每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统一课程的做法,使得曾经在旧教育体系的校、院、系里实施的学分制被完全停止使用。各专业的共同必修课仅存政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体育和外语课,其他课程均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形成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文科学生完全不懂理工类课程,理、工、农、医科学生不学人文类课程。至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匿迹。

四、政治因素占主导

1.教育独立地位丧失本次院系调整,是在冷战的国际形势下,对苏联奉行“一边倒”的国家政策中自上而下进行的,政治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同时,调整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的要求,较少考虑到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完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是在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下进行的,并自始至终处于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政府一声令下,全国高校即按既定调整方案和周密的计划安排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规模的合并调整。”院系调整计划强行合并、调整了大多数著名学府,致使这些学校几十年用心培养起来的良好办学风格被完全改变,甚至学校结构、性质也被强行更改。从深层次来看,除了有形的校园、建筑、图书、设备等物理因素外,高等学校最为重要的无形的校园精神、学术氛围的历史积淀逐渐消失。院系调整后,在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中,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内部讲,新的大学运转体制的建立,使得大学的学术自主性退居第二位,执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全幅主导大学运转的第一位的高度。高校被视为一个阵地,在实际管理中成为行政机关下属单位。调整后的高校已纳入到国家统一的教育计划之中,大学作为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主导功用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由此被划分为一是从属于党的意志的学术,二是从属于党的发展所需的后备军培养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大学的轨道与执政党执政的轨道合二为一。高等教育由此步入到了从属政治的、高稳定状态而缺少生机与活力的轨道”。多学院、多学科的大学之“大”已不复存在,“学”逐渐被“术”所取代,大学人文资源和精神严重流失。在统一的行政领导下,学校之间的不同个性、特色、差异最终消失。以往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教罗网无羁绊的学风已经很难得以延续。学术的自由气氛由此而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对文科教育的削弱不仅缘于对经济重要性的强调,也出于对它“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否定。通过学科的课程改造,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文科危险”和“文科无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政教分离、大学自治、学术独立等通识教育实施的基础,在此次院系调整中被“调整”掉,政治、经济先行,国家功利主义甚嚣尘上。从此,在高等教育精神丧失的同时,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失去了个性和活力,成为光荣的“螺丝钉”,工具性日益突出。

通识教育论文篇5
通识教育论文篇6

2.知识与精神取向方面不同。

通识教育的动力是在矫正科学主义之下的一种专业教育,并在训练职业化需求过程中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不断完整起来,起到培养人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精神支柱,在依靠精神与思想的指引之下,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1.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西方高校中被提出的时候,首先就是对当时科学主义的一种对抗。在大学环境中,知识被分门别类,成为系统化学科,并且学科之间没有联系,这种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专业知识牢固,但是却缺少一些常识,缺少对人类整体知识的认知能力,因此,融汇各种专业知识的通识教育应运而生了。另外,科学主义带来的影响也掩盖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专业化职业能力,但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缺乏关注人类命运发展等方面看法,为了能够转变这一思想,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借力工具被现代大学教育广泛应用。所以,通识教育成为一门对科学主义补充而出现在正式课堂环境之中,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在当代教育环境中,是为了抵御功利主义。通识教育一方面是一种对理想的呼唤,当通识教育进入我国的时候,因为受到科学主义影响难以被培养人才的学科接纳,通识教育大多以选修课程出现在大学环境中;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影响,大学课程大多以培养人才为主,而通识教育并不能够帮助学生拥有一定的就业率,属于一种非倾向教育,所以,在实际中,通识教育并没有被大学教育接受,没有发挥其真正作用。

2.思想政治课程发展影响着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形式能够被大学教育接受,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中,这些增加的通识教育课程并没有真正可以设置的位置。因为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已经将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公共课程占尽,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识教育纳入进去,只会让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象征性纳入通识课程,并不能够实现其教育目标,所以,即使通识教育理念能够被大学教育接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环境中遇到的阻碍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进入大学环境之前,一定学习了多年相关的理论知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遭遇通识教育困境。但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实效性困境,学习思想政治,究竟有无具体作用,仍需进一步讨论。

1.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方式。

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说教与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的要求标准,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平等,但说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形式,试图用大道理对其进行控制,使学生进行学习,说教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一些高校大学生纷纷表示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没有具体作用的学科,可以取消。事实上,哲学是一门智慧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的,是哲学理论的应用层面,但这种说教式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背离了真正哲学教育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模块化。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势与政治、公民道德等一些较大的教育模块已经完全固定,并占有较大比例的学分,但这种细分的模块化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起到真正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到无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并会造成一定程度反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内容本身就具备一种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特质,主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固定的状态形成出现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同点

(一)实施通识教育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通识教育是针对本专业教育提出来的,主要是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有道德价值观、国家政治形势等方面内容。大学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都是随着大学职能转变而发展。西方社会,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是世界观与价值观教育,这一类教育教育已经逐步被通识教育接纳,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越来越受到欢迎。就西方成功教育经验来说,将思想政治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且将成为教育实践不能够阻挡的趋势。

(二)方式与内容上的交叠

通常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各个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政治体系基本上都被包含进去了,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且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这样,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来说是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本身就是典型的跨学科教育,并且其中涉及的各项含义是所有学科的大杂烩,其中不缺乏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三)价值取向方面的相同点

首先,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式,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其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另外,教育价值主要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且这两种价值具有一定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方向、精神动力、人格个性等方面,在中国人才培养环境中,通识教育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显然通识教育在个体环境中产生的价值也就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

四、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内容上相互交叠,并且双方在摆脱困境的时候具有相同的要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社区建设都是为两者更好地“合流”提供方式。

(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为了寻求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存活的空间,并且被迫将之有效地传播出来。另外,思想政治课程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共同的知识,因此,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时候,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之内,并且使其作为必修课程之一,现阶段一些大学已经成功实践这一项了。

通识教育论文篇7

在对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10名学生中有7名)在听力课堂上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总是不自觉的走神。笔者要求学生给出上课走神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所使用的听力教材让他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认为长句子和篇章听力经常使他们产生无力感,甚至在老师播放了三遍录音材料之后仍然不知所云,这种无力感渐渐演变成对听力课程的恐惧感。随后笔者要求他们对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一开始学生很拘谨,并不敢在笔者面前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在一番开导下他们终于敞开心扉。学生认为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复述句子加听写的这种机械操练模式是他们对听力课程丧失兴趣的另一个原因。在谈及是什么造成他们听力理解障碍时,学生普遍认为语音是他们倍感头痛的地方尤其是“连读”和“吞音”等等语音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词汇量是影响他们听力理解的很大一个原因。其中一位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提出在听力语篇理解中相关背景知识的缺失是听力理解的一个较大障碍。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出乎意料的是超过8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总结这次访谈有以下三点发现:(1)听力教材及教学方法是造成学生对听力课程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2)大部分学生的听力水平还很低,其在听力理解中遇到的困难仍然停留在语言层面;(3)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对背景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访谈后,笔者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编制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对英语专业大一、大二1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再一下证实了以上三点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笔者认为英语听力教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转变教学理念

指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必须有科学的思想做指导,笔者认为英语听力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于教育体系之外的,因此它同样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的译名,它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完全、独立的人。通识教育首先指的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是教学手段。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教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做事的知识学习,忽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目前,我国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英语教学新大纲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应该是开几门公共课那么简单,它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一,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指导理论之一。

(二)明确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

1.以听力教学巩固语言知识

听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过程,它涉及对语言信息的理解与输出。通过听力活动,学生构建了新的知识、掌握并巩固了语言规则和内容。听力也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而这些新知识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听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可以说听力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学习和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听力教学活动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有效手段(任庆梅,2011)。

2.以听力教学提高交际能力

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能够运用语法规则来组成正确的句子,而且具备在恰当的时间、地点、针对不同交际对象灵活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Canale&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即语言能力(linguisticscompetence)、社会语言能力(sociallinguistics)、语篇能力(discourse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2006年,Martinez-Flor&Uso-Juan明确提出将听力技能纳入交际能力框架,突出了听力技能在交际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及其他能力的融合是学生学习外语的目标。

3.以听力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无论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的过程,如何促使学生保持较强的学习意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Field(2009)认为学生对听力活动不感兴趣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教师控制整个听力活动的程序、语速,听力活动的中心是教师而不是学生。(2)有些听力理解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孤立无援的心理体验。(3)与真实的本族语者交际语境中的交际活动相比,课堂教学中的听力理解活动往往难以使学生产生类似真实的交际环境下所产生的交际需求。

(三)改革教学内容

转变教学理念势必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英语听力教学内容应该有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参与听力活动的兴趣,使其体验到类似真实交际情景下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目的所带来的成就感,因此听力教学内容要尽量选取真实语料,语言表达地道,反应出英语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规约性以及文化习惯。另外教学内容要遵循维果斯基(L.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即i+1原则,教学中的信息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能够突出主题;信息量不宜过大或者难度过高,也不宜过小或难度过低。再次,听力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趣味性,难度承阶梯型的特征,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造成“审美”疲劳。最后,听力内容要有助于学生吸收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认识身处的社会及文化。

(四)改革教学方法

听力活动应与其他各项语言技能训练活动相结合,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思想的体现。钱媛(1995)认为,“学习外语的过程是学生以认知为基础的主动处理输入信息的过程。学生是主动的思维者。因此,应该设计各种类型的任务(task),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或运用语言”。任务和练习的区别是:任务是合作完成的,属于交际性的,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而练习往往是独自完成的,是非交际性的,是为了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活动,这些练习活动不少是脱离语境的。另外,在听力教学中要尽量使用以意义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听力材料意义的理解层面上,以帮助学生通过听力理解学到新的知识。任庆梅(2011)认为听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要考虑一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听力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听力材料选择、活动设计、学习策略、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因素。

通识教育论文篇8

在图书馆信息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及高校通识培养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正逐步从以物理性质存在的图书馆为中心转变到以服务用户实际需求为中心。而同时高校图书馆用户受众的资源和信息行为也从单一获取固定载体的资源方式转变为利用多种方式获取各种载体上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与知识的方式。如此,教育方式的转变,根本就是思维和需求的转变,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压力方式的转变。从“以书为本”的咨询馆员管理到“以人为本”学科馆员服务,再到图书馆员的学科系统的嵌入式服务,这种变化是图书馆员从专业技术型素质向学术研究型素质的转变和体现,也是高校图书馆馆员在面对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中的必经阶段。1.1通识教育环境在我国古代儒家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以说,古代士大夫们和读书人都是通识人才。但是古代没有像现代教育一样,有教育的目标和计划,而是宏观上笼统的进行学习,没有固定的学制年限,是一种终身学习。直到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也才有了官方钦定的规范教科书而已。现代大学是个复杂的教育系统。现代通识教育是现代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教育要通过课程的修习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通识教育也必须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来实现。1.2嵌入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针对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要以合适恰当的方式将图书馆各项服务内容融入用户的学习、科研、交互、网络、移动等信息环境当中。”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用户的学习和科研之中,使图书馆服务围绕在用户搜集情报的链条中去。因此,可以说嵌入式图书馆员是继学科馆员之后,图书馆馆员一个更高层次的服务形式,是某一学科专业信息的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读者和服务都体现出需求的表现。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细化为学科联络员—学科馆员—嵌入式学科馆员等等。另一方面,如果说学科馆员是从学科开始划分的,那么嵌入式馆员就是以主动服务的角度来看待图书馆馆员的。

2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问题的表现

2.1目前图书馆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开发和教育学生的知识潜能。“博而不专”不是目的,培养出具有通识才干的毕业生既是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结果。让学生在学习和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现阶段就是一个激发兴趣,引领方向,完成学分,促进学业,建立个人素质和完善个人修养的一个锻炼的过程。更多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是有待于毕业之后自己动手动脑,进一步充实的。二是,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识课程的设置以具有任职资格的教师自己申报,系部认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审查备案,学生被动选择课程为架构。而每门课的设置完全是教师个人方向与学生兴趣的结合。学生是会“用脚投票”的。因此,教师在开设通识课程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受让程度和接纳程度。通识教育课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各位学生的专业课设置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喜恶程度以及选课程序限定而定的。而图书馆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就目前而言,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提供信息和以备查询的功用。还没有真正的体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核心内容。

2.2旧有图书管理观念陈旧,形势紧跟不足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决策者和从业者应当率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的角色转化功能。高校领导者和决策者必须改变以往对于图书馆建设和配置的陈旧观念。图书馆本身就是情报资源汇总的集散地,其中理解数字化进程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当图书馆都不能积极的搜集情报,完成知识的传播,那么图书馆的职能就不会很好的完成,更奢谈数字图书馆和所谓的图书馆的嵌入式服务了。第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然取决于用户群体对其的依赖程度有多高。嵌入式服务模式同样也是图书馆职能在新形势下的扩张过程。嵌入式服务应当使得高校各种需求群体在各种空间、各种时间上在学习和科研上对各种信息的索取、搜集得到最大幅度的满足,在为用户群体带来及时、客观和便利的同时,必将拉近图书馆与用户群体之间的距离。而今后高校的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推动必须依赖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第三,不重视宣传,活动形式内容单一。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力度,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高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与各种活动中,增强其在高校师生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除了每年常规举办“新生入馆培训”,制作咨询引导手册,积极配合高校信息教育课程和阅读书目的推荐外,图书馆也应该多与系部联系,针对图书馆的物流仓储与相关专业教师学生沟通,既增加了社会实践内容,又能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图书馆的内涵建设。针对各院系对图书馆的建议和批评,有组织的进行调研和回访,为今后的图书馆活动积累经验。

3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问题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合适的图书,在合适的时间段找到合适阅读它的人,就是完美的结合,就能比灌输知识,诱导阅读更加有效,更加有目的性,嵌入式馆员的服务涵盖了咨询馆员、学科馆员的行政职能和业务技能。将馆员的技能与通识教育环境下的阅读者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本身就是对学科建设和馆员服务的一个延伸。在笔者工作的环境中,是将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的自主学习过程当中。是将高校图书馆原有的期刊阅览室、书库和自习室三者相结合,将设备、人员、空间,图书仓储、图书借阅、自主学习功能集合为一体的学习空间。这样的环境下,基本满足学习环境的光线、温度、通风、布局、装饰、植被等要求。图书馆服务要嵌入通识教育环境下高校师生的科研过程中。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对于推动高校学术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将情报搜集嵌入到阅读用户的科研中。图书馆馆员作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之一,要以主动参与的姿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将这种服务贯穿于课题的开题结项的全过程。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搜索资源的广博能力上,是配合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的。这样,不仅分担了读者繁重的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复杂的科研任务,又锻炼了图书馆员在通识环境下的的科研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将图书馆馆员服务嵌入到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作为教师教学的助手或者教学的合作者,嵌入到课堂或者网络教学平台中。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教师的教学任务中去。其实在国外,图书馆馆员是以助教的形式出现的,只不过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图书馆馆员不能和专业技术教师相提并论而已。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称之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在于一边关注读者用户,因材施教,从感情上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一边又使得学生学习知识从图书馆到课堂的对接上在空间上产生了路径的跳跃。抛开狭隘的专业技术系列身份论,“馆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模实现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学习的实时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质量,更有利于扩大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4结语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是在馆员服务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服务方式。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密切高校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深入的信息服务。在高校通识教育的环境下,信息网络化、图书馆数字化会显得更加普及和深入。因此,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一切读者用户存在的思维和需求上,才能真正的建立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

作者:莘岩 马骥华 单位:张家口学院

通识教育论文篇9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通识教育源出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大(Aristotle)力提倡的“liberal education”。亚里士多德主张:最高尚的事业和生活是在免于为生计劳碌和不追求功利的闲暇中自由地进行理论的、纯思维的沉思;最高尚的教育应以发展理性为目标,使人的心灵得到解放(自由)与和谐发展,而不是为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据此,他将知识与学习分为自由的与偏狭的两种。他认为前者致力于理性的发展、心灵的完善,后者则只会有损于人的胸襟和自由精神,从而使人变得粗鄙和庸俗。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来的西方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通识教育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后,后来又得到了纽曼等人的进一步发展。纽曼(Newman,1801-1890)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把学生从偏见、无知和局限中解放出来。因此,大学的功能主要是教学而不是科研。因此,纽曼主张大学里应该只传授普遍的知识,不应该实行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绅士”型教育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它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有了变化,即科学和技术已逐渐成为高素质的人应掌握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传统大学只重视培养“绅士”型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自由教育理念被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945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的报告(即哈佛的“红皮书”)。该报告把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两部分。普通教育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和公民的人生生活需要。专门教育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1979年哈佛大学通过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清楚和有效地进行思考;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正确地评价我们取得的知识;应用知识、认识宇宙、认识社会和认识自身的方法;对道德和伦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不但了解本国文化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至此,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自由教育在美国发展成了意义更广、也更完善的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学术界也渐渐地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而是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

二、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1952年,我国进行了大学院系调整并效仿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本科教育曾一度以专才教育为主导,而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全人教育为宗旨的通识教育受到普遍忽视。这虽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合理性,但却给整个高等教育甚至社会风气和时代价值取向带来了偏失和问题。部门办学,学科分隔,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科学主义等现象和观点一度造成知识的盲点,认识上的误区,价值观的错位,甚至理想的危机。[由于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理想主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功利主义,并导致了拜金主义、机会主义、急功近利、技术至上的思潮大行其道。于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北大、清华等53所院校进行试点。1998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并指明,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2004年教育部颁发《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欧、美、日等国移植过来的,中国引进高等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近代中国因军事、工业落后而被动挨打的困局。因此,它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西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已认识到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初显端倪,又认识到高等教育仅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够的,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知识的创新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行在我国教育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既

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场教育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家对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都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比较

(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共同点

第一,两者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也可以说,着眼于人,“以人为本”,这是两者基本的相同之处。当今世界主流的通识教育,都将人文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人的素质这一弊端的。

第二,两者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

第三,两者都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造就具备远大目光、融通见识、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愫的人才为追求目标。

(二)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差异

第一,两者产生的教育思想背景和各自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不同。如前所述,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在古希腊,在欧洲;其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是技术教育进入大学,导致大学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专业教育是建立在文理教育的基础上的,同时,专业教育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知识整体性的分裂。而文化素质教育在思想上首先是继承了中国教育哲学思想中的两大精髓:第一,在教育本身,高度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做人”教育、重视“在明明德”的教育。第二,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有着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重视人本身的思想与行动,即重视人的素质教育的传统,素质被视为更基础、更重要的教育目标,追求对客观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主客一体”。

第二,通识教育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它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既是本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如开设相关课程,提出相关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更具弥散性,它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通识教育论文篇10

大学英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对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歇,关于走EGP路线还是ESP路线的讨论一直如火如荼,但是迄今都未出现一个令大家满意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可以尝试通过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来进行。

1.通识教育应先关注“人”的培养,然后才是学生作为职业人的培养。

大学英语是高校的必修课之一,其作为语言教学首先是一种文化交流,文化具有“育人”的功能。我国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已经持续很多年了,有一点已经取得共识,即我国学生的英语障碍主要集中在与跨文化相关的领域,如“何时应该如何说什么”才能不违反跨文化交际原则。根据2005年麦肯锡的报告,中国每年培养出近160万各类工程师,但能够为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才还不到10%。譬如,中国海员的技术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远远超过欧美国家的海员,但是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由于我国海员的英语水平不过关,所以很少有中国人担任船长或者大副之类的职位,这种情况非常典型,在医学、法律等领域亦比比皆是。纠其根本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干扰,使得学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学自身体现出对于通识教育的诉求,即首先是“人”的培养,文化育人,同时亦是职业人的培养。

2.通识教育是“通”和“融”,是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其内容虽然弥散,却贯穿中西、通融文理。研究表明,当下使用率较高的大学英语教材(文理工不分)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为主流倾向,以文科内容为主,兼之以科普内容,教材本身的设计对于文理工科学生兼容并蓄。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由于学生从高中二年级便开始文理分科,进入大学后,学生的文理知识不平衡。因此,通识教育的开展则显得应时之极,大学英语的教材特点也为学生实施“完人”发展提供了契机。教材是学生得到学习刺激信号的源头,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展现了其“通融”的作用。教材的“二次开发”既依托于教材,又超越教材,需要对既有教材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同时对教学素材资源进行选择、整合和优化,还需开发其他新的教学资源。教材中的文理科知识均需要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建构学习。建构包括两层含义,既要依赖原有知识对新的知识进行解码、处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又要在新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组。这种解码、处理、重组的过程使阅读者达到“文理通融”之效。

3.以英国通识教育实践为代表的阵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高校课程,它拥有天生的通识教育“细胞”。

当教师和学生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时,等于是把大学英语课程“做深”了。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语言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它的交流不只限于专业交流、人文科学交流,还有自然科学交流。文理工科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就教材内容联系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和交流,不失为一个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21世纪的人才需要宽阔的知识视野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大学英语教学虽然不能在通识教育方面独当一面,但是能为我国的大学通识教育增加一份力量。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学科,其承担的任务不止是语言教学或者学生通过语言考试那么简单,其文化、文理交融特征甚至国际化特征都是通识教育得以进行的平台和基础,同时它与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得益彰、殊途同归。

通识教育论文篇11

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里面,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是指的展开一些大学英语的课程、较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和有关的德育类课程。尽管这一类的通识知识还不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学前教学,但往往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速度和他们的综合素质,故而在高校进行学习的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严加重视学习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有效地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课程结构的完善,同时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成为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一问题也能够设置一些和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类似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除以上所说的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四个课程的建构,还要添加一些能够进行自主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这不仅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具备了特色,有效强化了某一方面的教学能力,这对今后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十分关键。

通识教育论文篇12

当前,由于背景、层次和文化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认识还不充分。许多高校普遍认为通识教育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这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也必然导致学生忽略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还不够明确。通识教育较多地重视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培养,而不是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从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形成合理、有效、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更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和评价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又如,有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结构设置不合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出现功能交叉和职责不清晰的状态。再如,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组织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管理,使学生管理与课程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

(三)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教授,这些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此外,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和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言传身教,引导和感染学生。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贫乏,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教师的学历水平、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工作热情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识教育,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计划来看,当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普遍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而这类选修课也只是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多被看成是次要的、锦上添花的课,理工科院系尤其如此。许多工程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经典著作也知之甚少。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面向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普遍文化课程极端缺乏,如文学、艺术、哲学、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加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及课程质量都没有严格把关,往往被学生当作混学分的课或是当作增加课外兴趣的课。

二、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可知我国通识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多模仿欧美国家,专业设置比较宽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又全盘学习前苏联,特别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得各高校没有自主和自治权,统一由国家集中计划、管理,学校也必须按照教育部统一制订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去实施国家统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专门人才的着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虽然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在由国家统一制定规划的教育模式下,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主体依然是专业型教育。这样便难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培养出的人才千人一面,规格单一。

(二)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各单位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融入工作,为自身带来效益,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实效性。因此,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特别是有些院校为了自身的声誉,为了更多的生源,为了学校的就业率等,往往会选择现实的利益。对于学生而言,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往往将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视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和谋取职业的手段。所以他们在大学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通识课程只是敷衍了事。过分地注重功利主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由此可见,社会因素也是制约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实施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要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不是片面的“通才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培育,培养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价值,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学识更加全面,态度更加理性,这也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所在。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全面性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注重学生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和完整人格的塑造,使学生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通识教育理念和计划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例如,在学校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来统一管理实施我国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其下可设三个部门,分别是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其中,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负责整个通识教育的管理、规划和安排,策划和执行通识教育,并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构建、实施、改进、评价、监督及教师配备和所用经费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是通识教育中心的核心部分,负责所有通识课程的安排,以及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及时修订和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此外,为更好地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成长,委员会可从相关院系聘请教师,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层级优化的师资配置。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是专门用来负责及时反馈和发现问题的部门,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评价中心可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及校内外从事通识教育的相关学者专家等组成,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审议、推进、评价。通识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是检验通识教育效果实施的重要手段,还是践行通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操控者,因此,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创建一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上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良好的教师品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第二,要重视培训和开发教师的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去适应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论文篇13

现今通识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共识。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通识教育是西方传统教育理念,原意是指自由教育。上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起来。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的日益专业化带来的弊端,他提出高等教育应给学生一种人文的、科学的综合性的基础教育,使学生在进行划分越来越细的专业学习、研究之前对知识的整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后来通识教育的内涵不断被扩充和更新,目前还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

但在谈论通识教育的目的时,国内外的专家有许多相通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旨在让学生达到五个标准:(1)要有最起码的沟通与说服力;(2)对宇宙、社会、人类要有基本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3)在生活品质、阅历上有较宽的视野;(4)遇到进退两难时,在道德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明辨力;(5)在主修科目上应掌握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数据,未来可在较深基础上触类旁通,以确切证鉴、下结论,甚至说服他人。[1]香港大学学者甘阳提出,“所谓通识教育,所谓general education,就是common education,common to what?common to大学里所有专业的学生,就是要让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文化背景。”[2]内地学者李曼丽指出,“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

大学的通识教育的关键点在“通”,是指在一个比较统一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贯通。学生不仅深入研究某一学科,也能了解其他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在知识面上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有开阔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最终目标是培养思想广博开阔、人格健全的人,也就是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之一

通识教育体系涵盖的学科众多,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有校级间的差异,但其数量是庞大的。一般的综合性大学,通常要开上百门甚至更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若计算全国高校所设置的,即使除去相同和相近的,数量也应该很可观。在这样众多的课程设置中,要选出那个是最重要的,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可以衡量的标准。

作为我国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地位应该是比较特殊的。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第一版编写说明》中开宗明义指出,“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4]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5]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事实上,现在的许多高校都在理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一般来讲,大学语文的设置有这样几方面的目的:一是提高大学生母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优秀文化传统;三是培养高尚品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等。

这样来讲,不论是从通识教育的目的出发,还是着眼于大学语文的自身特殊性,大学语文课都应该被放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应该在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阻碍着这一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师资的薄弱和短缺、课时量的减少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良推广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在不断改善。例如众多的知名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教授、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南京大学的丁帆教授等,纷纷参与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他们组织编订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上的不足。唐山师范学院孙青春等人倡导创建“群星拱月”式课程体系以解决课时短少问题。东南大学建设的“大学语文·中国”网(dxyw.cn)、南开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在线(202.113.16.32)和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建立的大学语文研究网(eyjx.com)等网络平台,或注重资料的丰富,或注重交流互动,都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除了以上问题,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尚需厘定与明确,即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

在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上,目前普遍的看法是以审美性和人文性为目标,以工具性为基础,也有以强调“培养人文精神”、“把大学语文课堂变为美育基地”、“突出写作能力”以及“传播传统文化”等多种论点。这些观点自然都很有道理并正确,他们所说的也正是大学语文的主要使命所在。但要实现这些目标,前提是大学语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长达12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其实也注重传统文化、美育,特别是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人文性也渐渐被重视。如果现在我们还在大学课堂去强调这些,除了让学生觉得老生常谈、面目可憎外,很难会起到什么效果,其实这也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所在。现在我们应该换个思路来思考大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就曾针对这一状况提出自己的主张,“‘大学语文’教学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把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试过来。”[6]温儒敏教授的话很朴素,但指出了当前大学语文的正确方向。12年的中小学教育已经给了大学生足够量的写作教育和训练,期望在短短的几十节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么说都是不很现实的。而人文精神、审美意识应当是自然渗透的,是靠熏陶的,不是强调几句就能解决的。大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回归文学的本性,充分展示文学的美和魅力,燃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学会欣赏文学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逐步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受用。”[7]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总序》中也提到,“当今,重建和恢复中国文化之‘文’的传统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以‘文’的理念统领和涵摄高等语文教育,就是提倡‘好文章’的教育。”[8]也就是在对好文章的阅读和欣赏中,重建学生对文学的胃口,培养出学生较高的欣赏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好文章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审美趣味以及文章写法等会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身上。

具体到大学语文教学这个范畴内,把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作为目的,与培养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大学生的目的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其实是直接与间接、实与虚的关系,只有达到了第一个目的,抓住了实,第二个目的才有可能实现,而抛开第一个目的,直接实现第二个目的,往往很难找到落脚点,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果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算起,通识教育在西方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在我国,通识教育的兴起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而大学语文被普遍重视的时间则更短。在具体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健全的人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等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说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实施步骤中的非常重要一环。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是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较长一段时期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新浪网.专家演讲: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能可能.edu.sina.com.cn/l/2006-09-22/1157135434.html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洪主编.大学语文·第一版编写说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09-14.

[6]中华语文网. 经典美文重塑大学语文—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谈大学语文zhyww.cn/dxyw/djjt/200707/64

8.html.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