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医生帮扶实用13篇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1

1 "帮扶式托管"的内涵与特点

医院托管,是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医院为了更好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医院实力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指医院产权所有者将医院(或科室)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医疗公司有偿经营,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经营方式[1]。一般的医院托管形式,是托管给某医疗公司,由公司指派医院的经营团队进行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医院管理托管直接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2]。

由于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匮乏、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旗县级医院出现了设备陈旧、效益下滑、人员流失的情况,医院运转走上了恶性循环的道路,发展停滞不前。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引与帮助下,它们走上了一条寻求三级公立医院托管的改革道路。这种托管,与一般的经营性托管方式不同,具有显著的帮扶性质。这种"帮扶式托管"的主要特点和方法是:

1.1实施"帮扶式托管"的双方医院均为地方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而非公立医院与医疗集团、医疗公司的合作,共同的公益性质让双方具有共同的公益性目标。

1.2承担帮扶托管任务医院,一般会以派驻专家或管理者作为下级医院的院长、派遣专家队伍、免费接收来自托管医院的职工进修等方式帮助下级医院的发展。

1.3接受"帮扶式托管"的旗县级公立医院,均采取了系列措施和方法,在上级医院的帮助下,改革自身不足之处,以期取得良好的成绩。主要措施包括:①受托管医院以托管医院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作为蓝本,结合医院自身和周边的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建设;②受托管医院充分利用上级医院专家和技术骨干的力量,提升医院医疗实力,培养医院人才梯队,打造医院知名度和影响力[1];③受托管医院充分利用托管的各项资源,积极开展自身人员的培养活动;④受托管医院利用改革之契机,积极进行医院的内涵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加强对医院职工的人文素质教育,积极进行从理念上武装和激励全体员工,改变职工风貌,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4形成托管关系的两级公立医院医院之间,无任何直接的、明确的利益分成关系,三级医院将托管旗县级医院看做是推动一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以"大卫生"的理念帮扶下级医院的发展,这为下级医院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也使得内蒙古自治区三级医院托管二级医院的改革方式具有了明显的"帮扶型托管"的特征。

鉴于以上特点,将具有帮扶性质的公立医院托管称为"帮扶式托管",即公立医院产权所有者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带领下,将医院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具有较强医疗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上级公立医院,利用上级医院在医疗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管理方法。

2 受帮扶托管的旗县级医院发展效果评价

旗县级二级公立医院医院在接受"帮扶型托管"后,受到了来自三级医院人才、技术、信息、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取得了较大发展。

2.1受帮扶托管医院业务量逐步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旗县级医院在受到帮扶托管后,直接获得了较先进的医疗技术支持,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三级医院医疗服务,产生了极大的业务量拉升作用[1]。例如自托管以来,受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托管的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医院的各项业务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住院人数与手术人数平均增长了20%左右,实际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平均增长了30%,医院业务收入上年同期增长了25.4%,降低了转诊率,提高了治愈率、好转率及抢救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2受帮扶托管医院影响力与信誉度上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社会效益上,受托管医院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医院的知名度提升,社会影响力增强,职工满意度和自豪感增强,对职工、对患者都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地方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肯定了其取得的成绩。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医院由于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先后荣获市卫生局颁发的"全市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和"全市卫生系统引进新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兴和县委、政府颁发的"实力、活力、魅力、和谐兴和建设实绩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3受托管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更好体现 受托管公立医院在自身接受托管帮扶的同时,还不忘自身作为公立医院的责任,积极承担公立医院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并谋求与下级医院、卫生院、服务中心的联系,积极帮助下级医院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个旗县级医院应起的龙头作用和对下级医院的托底作用。如克旗医院本身也承担着120急救中心的职责,并已经开始定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兴和县医院在积极加强与下级乡镇卫生院的联系。二连浩特市医院更是集妇幼保健、体检中心、120急救中心于一身,其本身也在托管着一家社会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发展形态,非常符合公立医院分层服务的理念,也有利于双向转诊的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以体现。

另外,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承担着托管任务的三级医院,在应对着繁重的托管任务、分化自身力量帮扶下级医院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收获。①托管医院通过下派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基层工作,锻炼了专家队伍和管理队伍,使专家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加凝练和提升,也使员工精神上得到了升华;②托管医院通过实施托管,提升了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扩大了医疗市场份额[1];③托管医院通过托管和移植管理制度,能吸取经验和教训。现在进行的"帮扶式托管",尤其是在管理制度上,多数是将托管医院的管理制度移植到下级医院进行实施,但在下级医院直接实施已成型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积累很多经验与教训,这会对托管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借鉴意义;④是最重要的一点,托管医院将帮扶托管下级医院、帮助其发展壮大,视为自身作为公立医院的责任和义务,以大卫生的理念鼎力支持下级医院,为当地公立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体现了其作为公立医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公益形象,对自身的发展大有裨益。如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在托管了克旗医院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又托管了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益颇丰,医院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在托管兴和县比较成功的基础上,又托管了前旗医院,对前旗医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是托管了数家不同级别的医院,探索医院集团的发展道路。

3 "帮扶式托管"相关三方满意度分析

政府、医院职工和群众,是与"帮扶式托管"改革直接相关的三方主体,也是对有权医院进行"帮扶型托管"改革以后成绩做出评价的主体。为更好的了解受托管医院就诊患者和住院患者以及职工对于医院托管管理方式的态度,调查员使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医院职工和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3.1政府满意度 总体而言,对于各地受帮扶托管的公立医院所取得的成就,当地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予以了肯定,认为这种方式为旗县级医院引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使得旗县级医院环境改善,实力增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加,人员责任心增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有所上升,最终帮助医院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而且这些理念与方法的累积效应,为医院的长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3.2职工满意度 在调研中,调研员使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采取"帮扶型托管"方式改革的医院职工的满意度。所得的数据结果显示, 92.54%的医院职工对医院采取托管管理方式满意。

在接受调查的旗县级医院职工中,共有93.28%的职工表示对医院采取的此项改革"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调查罗列了托管过程中医院采取的各项措施,职工认为,这些措施中"最有效果的措施"是"专家来医院坐诊";在调查中,问及"您认为,本医院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怎么样时, 96.27%的被调查职工认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调查中问及"您认为,本医院改革的各项措施能不能给医院的发展带来好处?"时,26.12%的被调查职工认为"能够带来一般的好处",70.90%的被调查职工认为"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好处"。

在问及"您对本医院的各项改革措施是否满意?"时,接受调查的职工中,有2.99%的表示"非常不满意",有0.75%的人表示"不满意",有64.18%的人表示"满意",28.36%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即有92.54%的职工对医院改革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还有3.73%的职工表示"说不好"。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接受"帮扶型托管"的公立医院,其职工对于改革本身比较了解,且对改革所带来的医院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是比较认可和肯定的。

3.3患者满意度 在调研中,调研员使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了解前来调研点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所得的数据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较高。

调查设计问题"县医院以前的情况如何?"来询问受调查患者对医院改革前情况的评价。有38.35%的人认为本地旗县级医院以前"较差"或"一般"。之后,调查通过"您认为现在县医院的设施和环境如何?"、"您认为现在县医院的技术水平如何"、"您认为现在县医院医务人员的态度如何?"三个问题,分别从设施与环境、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三个方面来来询问受调查患者对医院改革后情况的评价。①在医院设施与环境方面,有39.85%的人认为现在医院的医院设施与环境"较好",51.88%的人认为"非常好";②在医疗技术水平方面,有35.34%的人认为现在医院的医院设施与环境"较好",47.37%的人认为"非常好";③在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方面,有31.58%的人认为现在医院的医院设施与环境"较好",65.41%的人认为"非常好",见表1。

最后,在问及"您对县医院现在的各项服务是否满意?"时,有0.76%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有1.52%的人表示"不满意",有50.76%的人表示"满意",43.94%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有3.03%的人表示"说不好"。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接受"帮扶型托管"的公立医院,其周边患者对于改革所带来的医院的发展和对患者的方便程度是比较认可和肯定的。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多家旗县级二级医院在实施"帮扶式托管"以后,在上级医院的帮扶托管之下,无论是从医院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公益性的体现上,还是从政府、职工和患者对医院改革的满意度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在我国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创新,探索新的医药卫生机构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内蒙古自治区这多家旗县级二级医院所实施的"帮扶式托管"的探索,显示出了在提高公立医院效益上的有效性,具有可推广的价值,为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公立医院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医院软实力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与途径。

参考文献:

[1]景素芬.二级医院被三级医院托管后的变化和发展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5(7):41-47.

[2]许立新.医院托管模式及人才队伍建设的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29):323-325.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2

富平县八里店骨伤医院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攻坚的伟大号召,发挥自身医疗优势,求真务实开展医疗扶贫工作,受到了扶贫对象及群众的点赞。

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扶贫责任。为了使医疗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该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疗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医疗扶贫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院长兼任。具体负责医疗扶贫的日常工作安排,督查和考核工作。根据扶贫工作需要,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医生二十名为责任医生,根据帮扶对象的病情及医生业务特长,确定每位责任医生帮扶两名贫困患者,并与40名帮扶对象签订了帮扶协议,落实了帮扶责任。

健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院医疗扶贫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健全了《医生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工作考核制度》《医生包联救助因病致贫家庭签约服务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规定每位医生必须每月至少去扶贫对象家中一次开展帮扶工作,并如实填写扶贫工作日志,每月28日交办公室检查。院医疗扶贫领导小组每月深入一次帮扶对象家中,督查责任医生帮扶情况,征求帮扶对象对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责任医生工作职责》明确了每位责任医师了解帮扶对象病情,致病原因,指导诊疗、用药,帮助解决医疗中的具体困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指导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等职责。使医疗扶贫工作规范严谨,职责明确,有的放矢。

求真务实抓扶贫,一人一策求实效。扶贫责任医生在深入帮扶对象家中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求真务实,一人一策,有的放矢做好医疗扶贫工作。3月下旬的一天,院长王晓军深入东上官村范家组检查医疗扶贫工作时,正值帮扶对象精神病发作,王晓军及时和县精神病医院联系,亲自用车将该患者送到了精神病医院,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治疗。王东峰副院长深入帮扶的东华街办皂角村尿毒症患者家中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情况,并送上500元的慰问金。当得知治疗该病的一种药在当地y以买到时,立即和医院药剂科联系,帮助其解决购药困难。医生赵琦、王双庆同志深入到华朱管区杨坡村帮扶对象家中,得知两位帮扶对象想来县上医院检查而交通不便的实际,他们用自己的私家车将二位帮扶对象接来富平县八里店骨伤医院,免费为帮扶对象进行检查。年近六旬的副主任医师王武信同志,不顾年龄较大,帮扶对象住地交通不便的实际,坚持骑自行车到帮扶对象家中指导诊治,并自费为帮扶对象购药,将党的温暖送到每位帮扶对象心中。

富平县八里店骨伤医院医疗扶贫开展半年以来,认识明确,机构健全,责任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切实可行,收到了初步成效,受到帮扶对象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点赞。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3

浙委办[20XX]8号《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下达后,我院在总结第一轮结对工作的基础上,依据新一轮结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院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要把结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完成。党委郭建平书记带队参加了龙泉新一轮省级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并赴结对村调研;成立了院新一轮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沈正荣副院长为帮扶分管院领导,院成果推广办作为帮扶联系的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帮扶联络工作。根据省里的帮扶要求,做到人员、责任、资金和项目“四落实”。现任施培武书记率成果办专程到省发改委联系,为结对乡争取项目资助;沈正荣、徐泉玉副院长与来访的结对乡主要领导座谈商讨完善五年结对帮扶方案等;在本单位基建等经费及其紧张的情况下,确定了20XX年度帮扶项目,支持落实20XX年帮扶资金25万元。

二、发挥优势,真心帮扶

尽快了解结对乡村的基本现状,全面了解结对乡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帮扶工作争取落实资金、保障项目进展的关键,也是本单位真心开展帮扶的切入点。一年来,我院着重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及时掌握结对乡村的发展重点。我院通过调研和与当地乡村领导商讨,初步了解到结对乡村发展主要内容和面临经费困难。如宝溪乡3个结对村是村庄道路建设修复、村民休闲娱乐公园建设、桥梁维修;竹畲族乡2个结对村是:道路桥梁改建、老年活动中心改建和农田水利条件改善等公共设施建设。

二是及时研究提出帮扶资金的支持。近些年来,本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着力从改善科研环境等入手,投入了不少资金。尽管在基本建设中遇到经费缺口等较大的困难,院领导在专门听取成果办对今年院扶贫工作计划后,仍想方设法,划拨帮扶资金25万元(此款已于12月初拨付),用于结对乡村开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为保障结对村年度项目建设进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及时联系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资金支持。在与竹乡党委和政府交流中,了解到当地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的困难。为提高结对乡卫生院服务当地村民的能力,我院经多次与省发改委汇报沟通,为结对乡申报了“龙泉市竹畲族乡卫生院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获得《20XX年省公共建设投资计划(第二批)》项目经费资助50万元,预计12月底资金可到位。项目完工后将大大改善竹乡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方便村民就医,提高村民健康水平等。

同时,我院还协助申报20XX年省级项目 “宝溪乡中心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用于该校专用教室、围墙、校门、运动场的改造和相应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设备添置、校园绿化。

三、结对帮扶,取得实效

根据结对村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增收难点和优势产业等实际情况,帮助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充分发挥两个乡高山茶叶和竹林的产业优势,帮助低收入农户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农户收入。一年来我院为五个结对村提供帮扶资金25万元,引进帮扶资金5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6个,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基地面积500亩,帮扶项目农户受益数443户;5个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累计31.3%;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的村有3个;支持乡镇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300余人(以上数据由两地结对乡政府统计提供)。此外,我院在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二十八条禁令”,廉洁自律,作风优良,受到结对帮扶村群众的普遍好评。

2017年卫生院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二: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榕江县开展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榕江县辖19个乡镇112个中心村,总人口364032人,其中农民人口319559人。20XX年,全县参合人数314253人,参合率98%,全县筹集新农合资金14141.38万元,其中,农民上交参合金2199.77万元,各级财政补助11941.61万元,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率100%。开展试点工作以来,通过民政、扶贫、残联、卫计等单位的认真排查核对,目前全县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对象为94609人,对精准扶贫人员实施医疗救助14191人,补偿总费用3628万元,其中:农合补偿2545万元,民政补助843万元。采取二次补偿方式落实大病保险补助资金565万元,使救助对象新农合实际补偿比达70%以上,经“三重医疗保障”的大病患者补偿比达到90%以上。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医疗救助扶贫资金真正投入到了贫困群众身上,充分发挥了医疗保障资金的扶贫效益,有效降低了困难人群大病患者个人负担。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一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卫生计生、民政、财政、扶贫、残联、人社、合医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由县卫计局牵头,会同民政、扶贫、残联、疾控等单位,做好前期数据测算、基线调查分析、排查摸底、基层调研等工作,为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三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将该项工作内容纳入乡镇政府、部门重点督查范围,并定期进行调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一是建立“三条线”认定工作机制。“十一类”医疗救助对象认定,通过“政府制定标准和审核、群众民主推荐、特殊对象部门相互核对认定”三条线进行对象筛选认定,同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公示、审定公告和遴选甄别,做到公开透明、相对公平。二是建立认定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在卫计、民政、扶贫等部门间实行信息交换制度,认定对象属性发生变更的,定期反馈到医疗救助保障管理经办部门,对认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精准识别。三是建立认定对象信息化精准标识机制。积极完善农合信息管理平台,将认定对象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属性标识,为准确、及时兑现提供技术支撑。

(三)优化方案设计,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一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实行24种重大疾病门诊救助政策。即对 24种重大疾病门诊医疗费用不设起付线、封顶线,新农合报销80%。二是对特殊人群门诊统筹补偿上限为600元/人/年。即在省级基础上提高了200元/人/年。三是对认定救助对象在省级规定补偿政策基础上,住院补偿比例再上浮5%。即乡、县、州、省四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分别达到95%、85%、70%、55%-65%;四是按新农合大病保险方案,采取二次补偿方式兑现大病补偿资金,提高补偿比例。五是民政帮扶对象民政补助10-20%,计生“两户”计生补助10%,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定期开展督查。每季度都开展新农合资金专项督查一次,坚决杜绝出现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新农合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四)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报服务。一是统筹卫计、民政等部门医疗救助保障资金,按照涉及对象报销比例标准,及时给予补偿报销。即首先由新农合统筹标准报销,其次实行大病商保报销,最后按民政或计生等部门相关政策报销,若未达到报销比例的再作个案处理。二是打通服务办理渠道,实行“一站式”及时结报服务。对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医院全额垫付,事后县合医中心进行审核拨付,凡涉及民政和计生对象的,两个部门每季度将合医中心垫付资金拨付给县合医中心。在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到当地合医办按标准给予报销。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4

在11月14日举行的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指出,要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落细落小医疗扶贫政策,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用足用好医疗对口帮扶力量,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切实减少和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精准实施“三重医疗保障”

10月底,贵州已确认386.22万名医疗救助保障对象,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8.3%。

作为贫困发生的一大重要因素,贵州省有三成以上贫困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493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就有87万多人。健康扶贫任务繁重,必须“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2015年开始,贵州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等重点人群,实施医疗救助,率先在全国建立完善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

“第一重”即统一实行“门诊统筹补偿+住院补偿+重大疾病补偿”模式。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等11类人群,在门诊和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不低于5个百分点,同时经转诊在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再设置起付线。

“第二重”即实施年度累加和分档赔付,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有效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个人实际支出。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大病保险再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的报销比例。

“第三重”即在落实前两种报销政策后,仍无力支付剩余医疗费用的,实行民政医疗救助、计生医疗扶助、扶贫专项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

据贵州省卫计委提供的数据,2015年6月―2016年11月,全省“三重医疗保障” 体系累计惠及151.37万人次,补偿费用19.37亿元,为贫困群众多报销医疗费用约4.34亿元。

通过“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确保11类人群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以上,其中的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养人T、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80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的报销比例达到100%。

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

“补齐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不在‘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掉队,主要靠我们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国家卫计委和东部发达省市的倾力支持帮助。”副省长何力说。

对于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的重大意义,何力认为,其“直接关系贵州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程度,直接影响贵州省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就医秩序的成败”。

贵州省66个贫困县,是全省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空间很大、责任很重、任务很艰巨,东部地区74个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贵州医疗卫生事业“汲取经验、快速提升能力水平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贵州健康扶贫事业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国家卫计委给予特殊关注、特殊支持,仅“十二五”期间,投入超过470亿元支持贵州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并专门制定实施了《关于促进贵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2016年以来,国家卫计委为贵州量身定制了“黔医人才计划”,帮助协调组建了“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在贵州开展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国家试点和生育健康全程服务试点。

东部发达省市是贵州健康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09年以来,浙江省已对贵州开展三轮对口帮扶,先后三次与贵州省签订浙黔两省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协议。

7年来,浙江省共选派113家(次)省、市级医院和三甲医院,对贵州84家县级医院进行全方位帮扶,投入帮扶经费、捐赠设备物资共计2.14亿元,派出专家2647人次,帮助培训医疗卫生人员2701人。

浙江省相关医疗机构将继续对口帮扶贵州29个贫困县医院,另有37个贫困县医院日前起得到上海、大连、青岛、广州、苏州、杭州、宁波7个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至此,贵州贫困县医疗卫生事业实现对口帮扶全覆盖。

贵州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忠说,“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全覆盖”是贵州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大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缩小与全国差距的一项标志性、引领性工作,“为贵州人民蕴育和送上一个健康的春天”。

难点在基层 重点在基层

目前,贵州基本医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先诊疗后付费”以及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五个全覆盖”、 医疗保险与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等措施,广泛惠及贫困人群。

客观上,贵州卫生与健康事业历史欠账比较多。比如在财政投入上,全省人均医疗卫生公共财政支出虽然逐年增加,但目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卫生与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从疾病谱变化看,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依然易发多发;从体制机制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医疗人才供给问题突出。数据显示,在县级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36.82%、乡镇卫生院占9.68%;70%左右的乡镇卫生人员无专业技术职称。在全省基层卫生机构在岗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48.4%,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仅占8.7%,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仅占总数的4.1%,全科、儿科、妇产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5

一、基本措施

医务人员组成下乡医疗队,针对基层卫生院的专业发展需求派出相应的专科医护技人员,在医疗、护理、等方面予以帮扶。

二、主要成效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6

近年来,灌云县人民医院针对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特色专科层次不高、亮度不够等实际,抓住大医院对口帮扶我院和我院对口帮扶贫困卫生院这一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筑巢引凤,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共谋发展,较好地缓解了我院发展瓶颈。2012年5月,一座占地108亩、拥有床位1000张、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的新院区已竣工并即将投入使用,科技化、人文化、智能化程度有了质的跃升;一批医技高、医德纯、医风正、群众满意的医疗骨干队伍正在形成,其中24人被列为省“333”工程、市“521”工程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和市、县科技拔尖人才;一批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其中《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4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批特色专科正在发挥优势,其中麻醉科、神经内科被确定为市重点学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

1 扮好受扶方角色,合力寻求援助,在跟班实习中培养人才

我院抓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这一难得机遇,结合院情实际,认真排查薄弱点,找准困难点,分析增长点,借助帮扶单位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经验优势,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实习,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1 开展临床示教 运用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开展临床示教,是当今医学条件下一项既实际又实用又实效的好办法。在得知通大附院医学博士来院指导的消息后,院方迅速成立课题攻关组,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跟班学习,与医学博士一起查房,一起分析讨论病情,一同制订手术方案。遇到特殊病例时,院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病情分析会,邀请医学博士讲授疾病机理和诊断标准。在施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复杂性肝内胆管取石术时,医学博士除上台主刀外,还向课题组人员详解操作要领和工作流程,手把手地指导医务人员手术。受援期间,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共开展和指导开展眼外伤修补、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口腔粘膜病中西医治疗及胶质瘤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等适宜技术56项,参与抢救急危重病人200余例,有力地推动了全院医疗工作的开展。

1.2 创办特色专科 针对我院特色专科不明显的实际,通大附院派驻人员群策群力,热情支持,与我院医务人员反复讨论,认真选题,扎实制定创建计划。在创办心血管病专科过程中,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精诚合作,就心血管病专科创建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合力攻关。目前,已成功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10例、心脏起搏术60余例。

1.3 申报科研课题 通大、苏大附院派驻人员从普及实用知识与实用技术出发,利用幻灯、电教片、图板教学等形式,定期举办医学讲座,面对面地解答问题。先后举办《乳腺癌保乳术的研究和进展》、《胃癌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探讨》等专题讲座60场次。在此基础上,积极指导和帮助我院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先后与我院副主任医师赵建中合作完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及细胞内杀菌功能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研究》,与主管检验师王绪山合作完成《GPBB、CTNI、NSE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等一批科研课题。

2 扮好施扶方角色,全力实施援助,在带徒送教中磨练人才

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中,我院注重发挥全县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贯彻“扶贫在扶智,输血更造血”的育人理念,着眼于提高基层卫生院素质,大力实施帮带工程。

2.1 履行带教职责 根据卫校教学需要,每年挑选10余名中高级医技专家、骨干,担任临床课、基础课教学老师。同时,利用卫校这一培训基地,常年为全县乡镇、村级医疗机构培训实用人才。年举办乡医培训班、轮训班15期,培训乡村医生1000余人次。每逢乡镇卫生院遇到诊疗难题时,我院总在第一时间派出相关专家前往会诊,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应对能力,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2.2 普及实用技术 针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实际,我院精心组织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到最偏僻的乡镇卫生院去,到最缺医少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普及实用技术,指导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共同探索疑难病防治途径。支农期间,院方派驻人员共为基层卫生院授课40余次,开展示范查房、示范病历、示范手术180余次。

2.3 倡导健康行为 借助《今日灌云》,每两周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宣传,现已举办100余期。与电视合开办50余期《健康之友》栏目,就季节性卫生保健常识和人民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进行解难释疑。每逢元旦、5.8世界红十字日、5.12护士节、国庆等节假日,我院还组织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上街咨询,开展义诊活动。先后20余次到扶贫点—龙苴镇嵇岭村,东王集乡元邦村、韩圩村,伊山镇张湾村开展送医送药活动,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万余份,免费赠送药品30万余元。

3 扮好主办方角色,倾力保障援助,在优化环境中激活人才

在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中,我院始终以主人翁姿态,全力扮好主办方角色,确保帮扶工作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我院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政工领导任副组长,党办、院办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分工一名业务院长专抓专管。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扎实制订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7

医院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编制床位320张,开放床位200张。

(一)人员结构组成

截止2018年12月底,医院现有职工460人。按照使用性质:在编170人(含返聘2人,借调34人),临聘290人;按照卫生专业技术:专业技术人员437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95%,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3人,中级职称40人,注册执业医师96人(其中中医类别68人),注册护士254人,医技人员80人。

(二)房屋建设

医院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000平方米。

(三)设备配套

医院有大中型设备共计40余台件。其中较大型设备有:日本东芝原装680彩超、DR数字成像摄影系统、80KW高频数字医用诊断X射线机、7180生化分析仪、德国狼牌腹腔镜、欧美达麻醉机、经颅多普勒。近两年新增V150型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膀胱镜、体外碎石机、皮肤镜、分娩镇痛仪、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等仪器。

(四)科室设置

医院临床科室设有内儿科、妇产科、急诊科(肺病科)、骨外科(骨伤科)、康复科、推拿科等6个(其中,康复科、骨伤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肺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医技科室有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等10个科室;门诊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等10个科室;职能科室设有院办公室、医务科、总护理部等13个。

(五)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截止12月底,共接诊患者70866人次,其中门急诊患者59746人次,住院患者11013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2.7%和11.8%;手术601余台次,平均住院天数9.5天;业务收入4080万元,药占比为21%。

二、健康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1、加快推进会宁县第二医共体建设工作

根据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宁县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会政办发〔2017〕158号)文件精神,于2017年11月,全面推行会宁县第二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工作,与丁沟、中川、新添、侯川、党岘、杨集、老君、平头、会师镇等9个卫生院在坚持统筹规划、公益导向、上下联动、群众受益的原则上,组建第二医疗共同体,落实统一部署落实、统一人事任免、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药品采购、统一薪酬分配、统一绩效考核、统一资源共享、统一财务监管的“八统一”管理。成立以院长为理事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九个卫生院院长为副理事长的理事会。制定医共体章程,明确性质、宗旨、任务、机构成员、管理体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工作规则等。规定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率。根据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建设健康会宁实施意见要求,我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方案,与所帮扶的 9个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进行了面对面地座谈。基本摸清了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底情与实际需求,建立了联系方式,接收人员进修培训、选派急需专业人员基层指导及支援医疗设备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协作共识,计划2-3年内完成基层支援单位的所有医务人员培训工作,并根据基层卫生工作开展需要,随时选派相应人员帮助相关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助推着分级诊疗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甘卫宣传函〔2017〕880号、甘卫宣传函〔2018〕134号文件精神,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工作。

医院负责人多次参加市、县级和县卫计局组织的健康扶贫工作培训班,学习健康扶贫政策理论知识,在单位召开全院职工大会集中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同时医院利用电子屏幕、发放宣传彩页、医院宣传栏和利用现代电子化网络(微信、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QQ等),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医院组团式帮扶医师下乡入村入户,逐户逐人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指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

3、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

我院2017年与九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联系并开展健康扶贫、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定期派遣医师团队到九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义诊、业务查房、现场工作指导和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等活动。2018年4月10日,我院举办“会宁县中医医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培训会”,2018年4月16日,我院举办“会宁县中医医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促进会”,安排落实部署工作。期间多次组织学习《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指导方案》(甘卫发〔2018〕98号)、《白银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方案》(市卫医政发〔2018〕19号)、《会宁县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会医改办发〔2017〕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从理论上加强全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靠实了工作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抽调临床医师岗位工作人员和市、县、乡、村组建成"1+1+1+1"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市、县、乡、村四级医务人员的现场入户查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彩页。目前,第二医共体已全面完成5866位贫困因病致贫返贫人群健康帮扶措施制定及手机app录入工作,完成11577位其他人群健康帮扶措施制定及手机app录入工作,印制并发放健康扶贫政策与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彩页1.5余份,与235个贫困户签订初级包、与304个贫困户签订中级包,建立由帮扶对象和签约团队人员组成的健康帮扶工作微信群15个。对544个贫困户量血压、测血糖、听心率等简单的诊断,现场通过针灸、拔火罐、按摩等方式治疗3021人。

三、医疗重点业务开展情况

(一)医改重点环节重要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实行分级诊疗制度

我院严格按照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新农合部分住院病种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收治县级医院分级诊疗病种内患者,严格控制不合理转外就医。我院根据运行情况,还做了补充通知,并和科室签定协议书,积极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较去年同期药占比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2017年11月21日到2018年12月25日我院共出院11013人,其中分级诊疗出院7158人,普通病种出院2532人,分娩372人,建档立卡患者2105人,分级诊疗病种患者占住院总患者比例由去年的66%提高至76.2%,分级诊疗外病种转诊率为10.8%。自2017年6月1日起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2018年6月1日起,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患者的补偿比例比不低于85%。

2、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我院将绩效考核管理作为优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探索优化管理模式,助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科室倾斜。在具体实施绩效考核当中,将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及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特别是突出了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不再将绩效与经济指标挂钩,将成本核算运用于绩效管理中。

3、药事管理  

一、调整组织结构,细化人员职责    

随着等级医院建设工作的开展,医院人事变动,各项药事管理分组需要。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对药事管理组织结构及委员选定进行2次调整与重新设置,保障药事工作开展的科学合理性。现有药事委员会由医务部、质控部、临床内科、外科、药剂、院感、护理、检验7个部门委员组成,共21人。

二、建立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控制监测网络,确保用药安全。在药事管理控制过程中,药剂科对药品管理组织结构进行管理分划,建立起医院药品质量管理控制监测网络。共分4个小组,层层管理,药品质量控制信息由固定的药剂科各部门质管员与临床科室医疗及护理药品质管员进行收集、反馈、记录为加强对全院药品质量进行监测控制,及时调整管理方法,药剂科质量控制小组召开质量控制管理会议4次,对药品储存、养护与摆放进行分析整改。药剂科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分别对临床医技科室及药剂部门进行药品到院验收、入库、重点养护、出库、退药、效期管理、账物相符、调剂准确、使用正确、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等质量控制检查。

三、把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引导医务人员正确、规范使用基药和目录内药品。

4、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院全面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服务。护理部加强制度建设,狠抓规范落实,紧紧围绕提升服务质量、防范护理隐患两个目标,突出各项制度的核心问题,抓重点,抓薄弱环节。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优化门、急诊和出入院患者工作流程。2018年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落实,拓展服务内涵,改善临床护理服务,全院开展优质护理,覆盖率达100%,患者满意度为97%,开展中医适宜技术30余项,在急诊急救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率达到100%。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医院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床位使用率和床位周转次数明显增加,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防范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为了更好的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实行护士分层管理,APN弹性排班,制定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案,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考核办法,使护理管理逐步正规化。

5、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应用

全面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制定实施2018年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积极编制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督促临床科室分级诊疗病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医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为9种,2018年临床路径全院共入径471例,入径率为5.5%。

(二)中医药工作

1、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设重点专科 

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科室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骨伤科于2015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专科,科室特色疗法主要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接骨散治疗骨折等;肺病科为市级重点专科,科内以冬病夏治、自拟宣肺活血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等肺部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脾胃病科和肛肠科目前正在申报市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成立于2015年,目前编制床位12张,开放床位12张,在职职工6人(新增大学生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3人。心病科成立于2015年,目前编制床位15张,开放床位15张,在职职工6人(新增大学生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3人。

2、发扬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传统疗法由各科室的学科带头人牵头,继承和发扬我省名老中医及民间的多种传统疗法,使其在我院得到广泛的开展及应用,主要有:平衡针疗法、火针疗法、眼针疗法、耳穴疗法、火罐疗法、中药熏蒸、按摩、多功能理疗、蜡疗、艾灸、骶疗、割治挑治、传统运动等三十多种疗法,针灸疗法治疗面瘫、耳穴压豆治疗胃脘痛、推拿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艾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热盐包疗法治疗妇人腹痛、拔罐疗法治疗肩关节及肩胛痛、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三部推拿法治疗不寐、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二十余项中医适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积极培养人才。近年来医院连续每年支出10-2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经费。其中,聘请了2名德高望重的副主任医师全天坐诊;根据天津市和平区与会宁县政府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引进天津市和平区2名医疗帮扶专家到我院带教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018年4月选派1名医师到天津眼科医院进修学习,选派高宁等6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8年5月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选派靳羽文等17名专业技术人员于2018年5月赴甘肃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时限为3-12月不等。另根据《关于印发白银市医疗人才“组团式”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卫医政发﹝2018﹞24号)文件精神,和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结为帮扶对象,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组团式”帮扶协议,成立重症医学科、康复科、儿科联盟,定向培养联盟科室医护人员。通过进修培训,真正建立起一支本地化、留得住的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队伍。

2、组织各类人才培训

2.1师承教育工作。第三批师承教育第一年工作已如期完成。通过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提高下级医师的诊疗水平和临床经验。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和完善的中医药学科梯队。

2.2人员培训。今年全院参加学历教育31人;院内各项培训(包括中医适宜技术平台讲座)人次累计达1200人次:首届新中医培训班、市一院首席专家授课、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菌药物合理运用、护理技能及岗位练兵活动、医患沟通、医疗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以及院内副高级以上、省内专家等的专题授课。

(四)落实医院各项制度

我院制定了医疗质量医德医风考核实施细则,每月将考核结果汇总后进行公示,其分值兑现在当月绩效工资中;县卫生监督所每季度对我院依法执业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按照有关配置医护人员比例设置岗位;全面加强血液管理工作,血液管理符合有关规定,临床成份输血达到100%;公共卫生科常年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疾病谱排序,截止12月底共报告传染病126例,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达100%,无迟报、漏报现象;院内感染上报病例17例;完成上报高血压病例654例;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并上报30例;加强医院控烟工作,通过人员培训、电子屏播放和等多种形式宣传,逐步达到无烟单位;每周进行由院领导主持,科主任、部门负责人参加的1次行政查房,将病历质控、三级医师查房、会诊、重危病人讨论等相结合,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每月召开1次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进行病历和处方点评、合理使用抗菌素和“八个排队”,对不合格处方、自费药品使用量、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排名在前者给予通报批评和相应的处罚。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医院各项工作有了些许的发展,无论从人员引进、设备配备、医院建设到医德医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盼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缺编现象得不到缓解,对拟进卫生人才的稳定性受到很大制约;二是由于业务需要,临聘人员剧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百姓子女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加重了医院发展的负担;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标准化医院建设还有很大差距,无论从科室设置、硬件配备,到后勤保障都相对落后;四是中医中药发展保护性政策支持欠缺,表现在建设滞后、人员紧缺等方面;五是新时期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正如对待自己的健康一样,期望值很高,医患矛盾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除了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升之外,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8

几年来,院党支部始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的“1+1”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与城乡残疾人贫困户结成“1+1”帮扶队子,做到责任到人。在全院职工别党员干部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重要意义。我院领导还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摸底调研,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我院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安排计划,使我院扶残助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切实解放残疾人的各种实际生活困难。

2、认真开展残疾人健康宣传教育。

利用“助残日”、“爱耳日”、世界卫生日和下乡义诊等时机,组织医务人员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两年来,先后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13次,印制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使城乡群众对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建立健全残疾人贫困户及帮扶档案。

对结对帮扶的每位困难残疾人都必须建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的情况和困难的原因,领导干部人对帮扶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领导干部的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效果也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档案。

二、巩固基础,增强残疾人保障能力。

1、成立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保障。

我院积极争取省残疾人康复项目专项资金150万元,自筹200多万元于年底完成了高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西半楼建设项目,年又自筹400多万元完成了西半楼的建设。并投资20多万元购置残疾人康复医疗器械、轮椅等各种设备,方便残疾患者的康复训练。成立了由医疗机构高年资医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高台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专家组,对残疾人不定期进行指导培训,并派专人多次到上级医疗机构参加康复医学的学习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满足残疾人康复治疗的需求。

2、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

医疗机构依靠自身优势,发动年轻医务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为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并将此作为一项常态机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每年都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帮扶活动。近两年来有80多名青年医务工作者先后二十多次深入农村社区为100多名残疾人开展免费义诊服务,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3、设立残疾人服务窗口,为残患者就诊提供方便。

医疗机构在收费划价、取药、化验等窗口设立了老年人、残疾人优先服务窗口,并挂有明确的标识,提醒广大群众礼让来院就诊的残疾患者,营造了和谐的就医环境。

三、注重实效,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

1、日常帮扶与集中走访相结合。

在坚持日常帮扶,及时解放帮扶对象生活中实际困难的同时,遇到重要节日和特定节日,特别是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节、中秋节、元旦、春节等节日,院领导主动到自己联系的“帮扶对子”家中走访慰问,嘘寒问暖,为他们送去化肥、清油、大米、棉衣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为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2、爱心帮扶与医疗机构业务相结合。

年月正值中秋佳节,全国“蓝天行动”医疗队来高台开展白内障患者康复义诊活动,医疗机构眼科4名医务人员在副院长的带领下,顾不上与家人团聚,积极加入了全国“蓝天行动”医疗队,该项目旨在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慈善义举,是由教育基金会对每例手术资助500元,按计划高台县仅有40个名额,心系贫困残疾患者,主动说服项目负责人,争取该项目基金会支持,额外争取了20个名额,为因家庭困难而做不起手术的患者争取了机会。并带领4名医务人员连夜加班,调试安装设备,为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成功为全县6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康复手术。其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蓝天行动”医疗队专家的竖指称赞。

3、物质救助与思想帮扶相结合。

针对一些帮扶对象不仅生活贫困,思想上也存在包袱,缺乏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的状况,医疗机构在及时予以物质帮扶,解放帮扶对象燃眉之急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帮扶。通过开展谈心、交心活动,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身残志坚的精神,树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做到思想上脱贫,逐步走上幸福生活。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9

截至2021年6月,全市公立中医医院8所,民营中医(民族医)医院6家,中医(民族医)门诊部4家,中医类个体诊所56家,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8所,二级中医医院2所,未定级中医医院1所。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实有床位数10500张、业务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中医类别医师402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58人。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3月8日下发了《2021年度xx市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中医馆示范工程,建设9个省级示范中医馆;实施中医馆优质工程,建设23个省级优质中医馆;坚持问题导向,3月底前解决了全市32个中医馆的“有馆无人”问题。

申报获得2020年中医馆建设项目17个,完成全市20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项目全覆盖,目前已完成建设182个,覆盖率达87.5%。

1.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新冠肺炎。一是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xx市病毒性肺炎中医药预防参考方案》《xx市中医药药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宣传方案》等文件,同时,将市内中医药专家纳入充实到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将中医药等内容编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二是组织400余人参加新型冠状肺炎中医药防控知识视频培训会。全市各级中医医院免费提供预防用药超过20.99万人次,为疑似、确诊病例救治用药63人次。

2.抓好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全市11家公立中医医院与福州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及中医医院省内对口帮扶工作。2020年上半年以来,支援医院共派驻83名专家到我市各受援中医医院开展帮扶工作,支援专家开展门急诊诊疗3799人次,开展手术172例,开展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2971例(其中:远程会诊2648例),帮助受援医院开展49项新技术及新业务,帮助建设中医特色专科6个,开展学术讲座89次、业务培训364次、教学查房974次、手术示教278次。

二、存在问题

(一)中医医院发展滞后

一是业务用房面积严重不足。全市仍然有3个县未建立县级中医院,部分中医医院业务用房均为借用(3所中医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1067平方米),其余10所公立中医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为1.41万平方米,较公立综合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3.51万平方米,少2.10万平方米。二是实有放床位占比少。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实有床位共2959张、平均实有床位为277.6张,较公立综合医院分别少8075张、335.4张,实有床位数仅占全市公立医院的21.15%。三是中医药人才匮乏。全市公立中医医院共有562名中医类别执医执助(平均43名),其中11家县级中医医院共有336名中医类别医师(平均30.5名)。

(二)中医药发展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现行中医药医保政策存在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不足、更新不及时,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普遍偏低,甚至存在限制中医外治技术项目使用等情况,严重束缚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省、市两级工作安排部署,抓好以下工作落实: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10

(一)“四重保障”情况。一是动态调整情况。建立健全扶贫、医保等部门协同共享机制,第一时间掌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信息。明确享受医保政策时间和标准,及时更新医保“一站式”结算信息系统数据。(数据)二是政策落实情况。2020年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7565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45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8人,异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人,死亡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达100%,实现医疗有保障政策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费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0元/人,大病补充医疗保险135元/人)全额财政代缴。三是患病救助情况。2020年1月至4月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情况:贫困户救助481人次,报销金额33万元;门诊报销33人次,报销金额2.9万元,住院报销30.1万,救助448人次。四是政策宣传情况。2020年1-4月,组织宣传队伍一支,在乡(镇)政府及卫生院的协助下深入各乡、村面对面宣传20余次,印制、发放宣传手册17000余册、折页5000余份,张贴海报30余张、宣传横幅20余条,政策宣讲20余次,有效提高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知晓率。

(二)医疗保障情况。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局成立了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健康扶贫工作,确保健康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围绕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核心指标,我县巩固提升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消除乡、村两级机构人员“空白点”,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二是组织各级医疗机构积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并创造性地开展健康扶贫政策个性化宣传,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三是开展“送健康下基层”巡回诊疗活动。在乡(镇)政府及基层医疗机构的配合下组织县级医疗机构高年资医务人员组成巡回诊疗队,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农村贫困户中开展健康扶贫巡回医疗服务。健康扶贫巡回医疗覆盖25个行政村,为44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免费体检工作。四是慢性病管理服务到位。优化鉴定评审程序,采取上门排查的方式,做到精准识别、应办快办。针对特殊慢病用药需求,采取一户一策,落实购药渠道。五是重点人群服务到位。针对全县未脱贫4户17人,安排专人每月开展点对点上门服务着重解决看病就医过程中的转诊、特需药品购买、慢病报销等问题。六是制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方案及台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方案要求联合乡(镇)政府村医开展边缘户调查,截止目前调查出4户有因病致贫风险的边缘户。我局对每户均制定了相关医疗帮扶政策。七是开展挂牌督战工作。我局在年初对今年脱贫的4户1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3月初对全县已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了全县督战计划,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完美收官。

二、存在的问题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11

医院结对的花石乡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38300亩),耕地面积2024亩,山场面积为28300亩。全村辖37个居民组,946户,3690人,其中移民有190户,551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91户,998人,贫困发生率为28%,安排扶贫干部68名,其中我院有44名医务人员参与结对帮扶,通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2016年脱贫18户63人,2017年脱贫31户105人,2018年脱贫86户199人,2019年脱贫户为23户,31人,预计2020年实现贫困户全面脱贫。

二、具体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包保责任

医院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并设置专门的办公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为加强医院整村帮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帮扶措施有效落实,成立了由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医院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对照包保单位、帮扶干部职责要求层层传导,压实责任。

2019年,为继续推动村脱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医院根据村实际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再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年度帮扶目标,细化帮扶措施,并积极与花石乡政府以及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加强协调配合,院领导多次到村召开协调会,听取产业推进情况,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实现年度脱贫和村出列目标任务。

按照帮扶工作职责要求,医院充分结合单位实际和村脱贫攻坚工作需求,继续扎实做好本年度结对帮扶工作,并根据干部工作实际,及时对扶贫队员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报相关单位备案并同步修改大数据平台结对数据。结合每月目标任务,相继开展并完成了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工作。帮扶干部结合日常帮扶工作对帮扶措施、走访记录、帮扶成效等在扶贫手册中进行了完整记录,并按季度准确核算收支,和更新大数据平台数据工作。

(二)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帮扶工作有序进行

年初,医院扶贫工作领导组根据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召集全院干部职工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会议要求大家拔高认识、沉下身子,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根据全县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要点和每月重点工作任务,每月均邀请村驻村工作队来院开展1次月度工作培训,及时进行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截至今年12月底,共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和推进会各9场,及时安排、传达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要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落实结果等,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推进村集体经济建设。在村原有集体茶园、茶厂和民宿旅游的集体经济基础上,积极帮助联系技术和资金支持,合新屋茶厂的建成和民宿旅游项目,推动村旅游开发,扩大集体经济建设规模,实现了村今年集体经济收入78.6万元。

(二)帮助完成周转性住房建设。根据村贫困人口住房保障需要,医院在上年度给予8万元的基础上,再次从业务经费中安排了10万元资金的经济支持,帮助完成贫困户周转性住房建设任务,目前周转房已全部建成,13户无房、危房贫困户已全部搬迁入住。

(三)落实各项到户政策。继续上年度医院制定的脱贫攻坚工作相关规定,扎实开展干部走访工作,每月安排帮扶干部至少到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的走访,结合各户实际需求,将现行的就业、产业、教育、医疗、易地搬迁、金融、光伏等各项到户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由于今年生猪疫情严重,为将贫困户损失将至最低,医院帮扶干部及时告知贫困户提前进行宰杀并帮销售卖,帮助联系就业门路等。截至今年9月底,村贫困户各项帮扶措施均得到全面落实,各项补贴、奖励资金全部分发到户。

(四)大力开展医疗脱贫。结合上年度工作经验,在切实为全县贫困人口做好医疗服务工作,扎实开展“351”、“180”健康脱贫医疗保障政策和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申报工作,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工作的同时,继续针对村贫困人口施行免除来院住院治疗的门槛费(起付线)和特困优抚。

医院还结合党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文明创建、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到村开展医疗服务和社会扶贫、六净一规范活动,着力改善村贫困群众生活和健康状况。

(四)开展帮销农产品工作。全院44名帮扶干部全部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消协议,积极帮助贫困户推销种养殖产品7万余元,有效树立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

(五)全力做好选派干部驻村扶贫工作。

医院2018年选派的高光远同志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院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前往慰问,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在选派待遇上给予有力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当中,驻村工作得到了乡村两级的充分认可。

(六)社会扶贫。

今年,医院主动与村对接项目,采取直接认领和积极向上级医疗卫生单位争取援助形式扎实开展了本年度社会扶贫工作。

1.医院直接到村认领项目,捐资10万元;

2.在继续联系军医大学为村小朋友实施先天性外耳缺失手术;

3.9月20日,争取到县中医院到村开展社会扶贫工作,并捐资1万元;

4.10月16日,争取到医药集团向镇卫生院捐赠了总价值10万元医疗设备;

5.10月23日,向村贫困儿童捐赠总价值20.36万元的服装;

6.今年2月份、7月份两次到村开展义诊活动,捐赠药品总价值1万元。

本年度累计争取资金或折合资金以及干部帮销,共计63万元。

(七)核查整改迎接评审

医院根据村各项督查、暗访工作需要,均及时安排人力全力配合开展好迎检工作。

1、根据本年度督查暗访反馈的问题及时部署、及时整改。

2、11月中旬,为确保村年度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医院精心组织安排年度扶贫工作自查工作,全面梳理年度结对帮扶工作,查漏补缺。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12

1.免费参保。一是免费参加居民医保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2018年为18034名贫困人员缴交参保费324.612万元。二是免费参加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2018年市财政为1803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每人每年260标准购买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总金额468.884万元。

2.建立绿色通道。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制度,住院就医免缴押金,出院时只需负担自负医疗费用;到市外定点医院住院就医的,出院后将住院材料交当地医保所,由医保所送市医保局审核报销,市医保局进行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一站式报销,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报销款全部由医保局垫付。

3.免住院报销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宜春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免起付线。2017年免起付线3068人次96.83万元,其中:一级医院863人次8.63万元,二级医院2205人次88.20万元;2018年截止11月30日,免起付线4626人次117.36万元,其中:一级医院2256人次22.56万元,二级医院2370人次94.80万元。

4.提升和扩大门诊慢性病保障水平。2017年起,农村参保人员慢性病病种由原来的14种增至28种,Ⅰ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10万,Ⅱ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5000元,Ⅱ类每多增加一种慢性病,封顶线增加2000元。

5.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符合大病保险范围的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即6000元,支付比例提高5%。即55%,年度封顶线25万元

6.严格控制目录外诊疗项目、药品的使用。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经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自付医疗费用不得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如因过度医疗或不合理医疗导致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超过9.5%的,超过部分由就诊所在医疗机构承担。

7.继续提高15种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等15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院治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分别按80%和70%补偿后,再由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核报销18%和27%,个人只需负担2%和3%。

8.门诊三免、住院六免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换药手续费,住院时实行“六免”即注射费、普通换药费、“三大常规”(血液、大便、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结算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由医院免收。截止目前2018年门诊共减免56324人次,减免金额7.98万元;住院减免经四道保障线报销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4.39万元。

9.在市、乡二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市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全市共设立扶贫病床158张。

10.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得到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就医,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超过部分由政府统筹兜底。具体报销情况如下:

2018年。截止11月30日,住院5376人次,医疗费用总计金额3871.57万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2274.59万元、大病保险报销403.47万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报销891.00万元、医疗救助报销52.86万元、医院机构减免12.45万元、政府财政兜底34.64万元,个人自负医疗费用202.56万元,个人自付比例5.23%。

(二)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XX市卫计委、医保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XX微信平台、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媒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以及机关干部、医保人员、医务人员参加的会议上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就医观念。在XX电视台播放医疗健康扶贫政策60多次,更换宣传栏100多期,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卡8000多份、向全市领导干部等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培训村第一书记、村妇女主任600多人次,向群众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清单6万多份、慢性病健康保健手册10000多本、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优先为贫困家庭开展居民健康签约服务。

采取“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服务模式,优先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签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上门随访联系制度,将因病致贫农村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帮扶服务。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8034人,签约率100%,100%的贫困户接受了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免费体检金额160.2万元。

(四)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

定期开展院内义诊及进社区、下乡村义诊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入户进行诊查。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共组织医疗队21个,医务人员68人,义诊共计23529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9000余份,免费测血糖1365人,免费发放药品6万多元. 

(五)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实施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稳定持续的组团式帮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着力在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加强对基层专科的帮扶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二级医院医生帮扶篇13

1.免费参保。一是免费参加居民医保保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2018年为18034名贫困人员缴交参保费324.612万元。二是免费参加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2018年市财政为1803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按每人每年260标准购买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总金额468.884万元。

2.建立绿色通道。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制度,住院就医免缴押金,出院时只需负担自负医疗费用;到市外定点医院住院就医的,出院后将住院材料交当地医保所,由医保所送市医保局审核报销,市医保局进行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一站式报销,大病保险、重大疾病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统筹兜底报销款全部由医保局垫付。

3.免住院报销起付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宜春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免起付线。2017年免起付线3068人次96.83万元,其中:一级医院863人次8.63万元,二级医院2205人次88.20万元;2018年截止11月30日,免起付线4626人次117.36万元,其中:一级医院2256人次22.56万元,二级医院2370人次94.80万元。

4.提升和扩大门诊慢性病保障水平。2017年起,农村参保人员慢性病病种由原来的14种增至28种,Ⅰ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10万,Ⅱ类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额5000元,Ⅱ类每多增加一种慢性病,封顶线增加2000元。

5.提高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对符合大病保险范围的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下降50%,即6000元,支付比例提高5%。即55%,年度封顶线25万元

6.严格控制目录外诊疗项目、药品的使用。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经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后自付医疗费用不得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如因过度医疗或不合理医疗导致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自付费用超过9.5%的,超过部分由就诊所在医疗机构承担。

7.继续提高15种重大疾病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耐多药肺结核等15种重大疾病,实行按病种定额救治,在二级和三级定点医院治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分别按80%和70%补偿后,再由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核报销18%和27%,个人只需负担2%和3%。

8.门诊三免、住院六免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市内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肌肉注射费、换药手续费,住院时实行“六免”即注射费、普通换药费、“三大常规”(血液、大便、小便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护理费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民政救助结算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由医院免收。截止目前2018年门诊共减免56324人次,减免金额7.98万元;住院减免经四道保障线报销后需个人自付部分的费用4.39万元。

9.在市、乡二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市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全市共设立扶贫病床158张。

10.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得到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就医,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超过医疗总费用的9.5%,超过部分由政府统筹兜底。具体报销情况如下:

2018年。截止11月30日,住院5376人次,医疗费用总计金额3871.57万元,其中:医疗保险报销2274.59万元、大病保险报销403.47万元、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报销891.00万元、医疗救助报销52.86万元、医院机构减免12.45万元、政府财政兜底34.64万元,个人自负医疗费用202.56万元,个人自付比例5.23%。

(二)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XX市卫计委、医保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XX微信平台、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媒体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以及机关干部、医保人员、医务人员参加的会议上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生活方式和合理就医观念。在XX电视台播放医疗健康扶贫政策60多次,更换宣传栏100多期,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卡8000多份、向全市领导干部等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培训村第一书记、村妇女主任600多人次,向群众发放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清单6万多份、慢性病健康保健手册10000多本、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健康扶贫政策、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优先为贫困家庭开展居民健康签约服务。

采取“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服务模式,优先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签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建立上门随访联系制度,将因病致贫农村贫困人员纳入医疗服务重点管理对象,按照健康档案病种管理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随访、指导康复等专项帮扶服务。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8034人,签约率100%,100%的贫困户接受了两次及两次以上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免费体检金额160.2万元。

(四)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

定期开展院内义诊及进社区、下乡村义诊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贫困、疾病患者入户进行诊查。开展“认门入户”宣教咨询,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为辖区内残疾人、贫困户等特殊人群主动服务。共组织医疗队21个,医务人员68人,义诊共计23529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9000余份,免费测血糖1365人,免费发放药品6万多元. 

(五)做好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认真实施市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稳定持续的组团式帮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着力在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加强对基层专科的帮扶和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