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实用13篇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1

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1.5供电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和监督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范畴

2.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高电压、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远动、电能质量及节能、直流、电能计量、热工仪表、通讯、变电运行、变电站土建、10kv配网、低压配网。

2.2技术监督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专业监督工作、事故分析、交流培训、大修技改指导、设计审查、方案审查、信息传递、新技术推广、设备选型、技术监督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职责分工

3.1设立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总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

3.1.1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3.1.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1.3组织制定分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规程、制度、标准、技术措施等。

3.1.4制定分公司技术监督规划与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

3.1.5对因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与处理。

3.1.6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3.1.7组织有关单位搞好分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电力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监造验收以及安装、调试、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3.1.8组织落实分公司开展技术培训、交流、考核评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

3.2生技部是分公司技术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其职责如下:

3.2.1根据专业技术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2.2掌握分公司主要运行设备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3.2.3参加分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3.2.4审核基层单位主要申购设备的选型方案,参加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

3.2.5对分公司技术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2.6定期提出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3.3根据专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也应相应履行各自的技术监督职责。

3.3.1调度中心负责远动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2计量部负责热工仪表和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3变电巡维部负责变电运行和变电站土建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4修试公司负责高压试验、设备检修的技术监督工作。

3.3.5通信公司负责信息传输的技术监督。

3.3.6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和运行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生技部。

3.4建立健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技术监督网和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其职责如下:

3.4.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分公司或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3.4.2对本专业所辖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定检、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并建立健全本专业的技术档案。

3.4.2.1收集、积累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备缺陷信息,掌握每种设备的故障率,对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故障跟踪,并根据运行、试验得出的数据编写该类型设备的运行分析报告,如实上报。

3.4.2.2应提出设备故障的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1)对现时带缺陷运行设备的处理方,案;2)分期分批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3.4.2.3认真、严肃行使技术监督职权: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设备、材料进入电网有否决权;对制止违章操作及超标运行有建议权。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挂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供选型报告。

3.4.3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4.4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对本专业的技术改造应有3年规划。

3.4.5编写本专业年度技术总结,提交上级审核。总结应包括:本专业年度工作概况、本专业技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和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明年的工作计划等。

3.4.6各专责应定期组织召开本专业的技术讨论会,统计本专业技术监督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缺陷处理情况等。会议纪要应提交生技部,生技部根据会议纪要向各专业提出相关要求,并定期各专业技术监督动态。

第四章技术监督管理

4.1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4.1.1技术监督项目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4.1.2建立和健全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的验收签字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技术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4.1.3凡由于技术监督不当或自行减少监督项目、降低监督指标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4.2建立和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档案。

4.2.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技术资料应完整和连续,并与实际相符。

4.2.2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监督的全部原始档案资料,设备主管单位应妥善保管。

4.2.3努力实现技术档案的规范化、微机化。

4.3建立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及奖励制度。

4.3.1对技术监督的指标及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利益以及称号评定等活动挂钩。

4.3.2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每年由生技部组织召开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1与会人员: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骨干、特邀人员。

5.1.2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各专责介绍专业年度总结情况;2)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专责汇总讨论意见;3)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对技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示。

5.1.3会议资料:生技部汇总各专业年度技术总结制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资料。

5.1.4会议纪要:生技部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分派各生产班组学习。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2

设备管理;优化改进;经济指标

1概述

大朝山水电站位于云南省西部云县和景东县交界的澜沧江中游河段,是紧接漫湾水电站的下一级电站,2001年12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3年12月6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电站单机容量225MW,总装机容量1350MW,是我国21世纪最先建成投产的大型水电站。电站于2011年通过NOSA安健环五星评审,2013年5月通过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评审。

2设备巡检分析

大朝山水电站在常规“点检定修”管理基础上,对设备巡检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编制了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化巡检表单,规定了设备巡检周期和项目,结合电站生产模式及人员配置情况,采用运行人员常规巡检、专业人员专业巡检及电网安排的特维巡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提高设备巡检质量,公司积极采用新设备、新技术,在关键设备上都加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并利用PMU系统对全厂主要电气量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1修编完善设备巡检标准及巡检表单

截至2015年5月,共编制了58份设备专业化巡检表单,巡检表单在涵盖主要运行数据、巡检项目的基础上,体现专业化巡检内容,如主变等设备巡检内容包括主变套管电容量、介损、铁芯电流、色谱变化等参数,保护及自动装置巡检包括装置模拟量、开关量采样值、差动保护差流、光纤通道误码率等重要运行数据,水轮发电机组巡检包括振动、摆度等数据。

2.2采用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专业化设备巡检

电站关键设备都加装和应用了在线监测装置,如水轮发电机组、电容性设备、主变、电抗器等设备,专业班组配置了红外成像仪和直流内阻测试仪。公司于2013年1月修编完善了《电力设备红外诊断实施管理办法》和《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管理办法》,并对全厂同步向量装置(PMU)进行了全面升级,实现了对全厂主要电气量参数的实时监测。

2.3专业工程师对设备日常运行情况分析总结

专业班组每月对所辖设备进行分析,编制设备月度运行分析报告,根据设备分析结果,将重要设备缺陷和隐患提交公司技术专委会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并跟踪处理,确保设备状态受控。在2008年的1次设备定检中,发现500kV大宝Ⅰ回线并联电抗器A相铁芯夹件对地绝缘仅有0.11MΩ,公司技术委员会及时对此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加装了铁芯绝缘在线监测装置,安排专业人员每周两次测量铁芯泄漏电流值。每年请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对电抗器进行试验,分析缺陷发展趋势。2014年4月,利用线路停电检修机会对500kV大宝Ⅰ回线电抗器A相进行吊罩检查,彻底处理了铁芯夹件绝缘偏低缺陷,处理后铁芯夹件对地绝缘从0.11MΩ上升至6.06GΩ,通电后设备运行完好。

3设备技术更新改造

公司积极稳妥推进电站设备技术更新改造,充分依靠公司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监督网络,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探索设备寿命周期和技术更新改造的最佳契合时间,不造成过度改造,资产过早报废,同时也避免因技术更新改造力度不够,设备带病运行引发事故。

3.1施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通过发挥班组、部门、技术委员会等机构职能,强化对设备运行趋势、健康状态的分析评估。加强同行业间技术更新改造经验交流,经常跟踪了解有关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发展应用情况,梳理运行设备缺陷和隐患,将影响安全运行或运行年限较长、技术落后、可靠性差的设备列入技改计划。公司每年编制设备3a技改滚动计划,按照技术更新滚动计划,强化责任落实,明确项目负责人。

3.2提高技术更新改造方案编写质量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调研方式,加强行业、厂家在技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各主流产品对先进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了解产品成熟度及运行业绩。按照技术更新滚动计划,邀请主流设备厂家到现场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并派专业人员到设备使用单位了解情况,通过交流,对各主要厂家产品在技术指标、运行业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而确定设备技术更新改造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指标,为提高设备技术方案编写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3.3建立项目后评价机制

在项目实施6个月后进行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及时总结评价改造效果或改进意见,重点围绕技术改造在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方面是否得到显著改进,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对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后续实施项目。

4技术监督管理

建立以公司分管生产领导为主任,各技术监督归口及实施部门专责、专工组成的技术监督网络,全面领导,组织、协调、检查、考核公司技术监督工作,技术监督网络定期不定期开展技术监督活动,做到技术监督活动有总结和评价,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作为公司技术监督归口管理部门,每年对公司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4.1积极推进公司技术监督管理

按国投电力和云南电网的要求,定期编制下1a度技术监督工作计划,各级管理机构加强对计划指导审核,提高技术监督计划的编制质量,加强技术监督计划执行管理,各部门严格按公司下达的技术监督计划开展工作。公司技术委员会利用月度分析会对技术监督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技术监督指标进行跟踪分析,掌握技术监督指标变化情况,对技术监督检验发现和运行中暴露的设备隐患缺陷及时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4.2建立国标、行标等规范的收集、更新机制

以公司技术委员会牵头,及时收集、更新国标、行标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各部门的专业班组学习。公司于2013年1月全部更新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5技术管理

成立了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主任的公司技术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协调、组织公司技术管理工作。公司制定了技术委员会管理制度,用以指导规范公司技术管理工作,各部门积极开展设备运行分析工作,对设备存在缺陷、异常进行深度分析,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诊断评价。

5.1建立完善设备技术管理标准

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要求及现场工作需要,公司修编完善了设备检修规程,检修规程重点规定了设备检修周期、设备检修项目、质量验收标准、重要作业的工艺流程及标准,使检修规程真正成为设备检修的指导性文件;修编完善了机组检修后启动试验大纲,用以指导机组剑检修后的检查试验。

5.2完善作业指导书,保证作业安全和检修质量

截至2014年12月,公司修编完善了作业指导书机械类29个,电气一次类26个,电气二次类43个。

5.3编制设备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截至2014年12月,公司编制了现场故障处置预案62个,并在公司的统一布置下,按计划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目前,公司各类专业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流程执行清晰规范,作业标准完备,检修作业依从性得到加强。

6检修外委模式

公司结合电站实际情况,探索性采用检修外委模式。电站采用的检修外委模式后,并没有放弃或放松检修管理,而是积极探索研究检修外委管理手段和方式,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管控,不断改进提高外包项目管理水平。

6.1引入“包商一体化”管理模式

检修项目实行双项目负责人制,不仅要求项目承包方指定项目负责人,而且设备管理部门也要指定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工期、计划、质量、安全进行全面负责。项目开工前,承办部门审核施工组织措施是否完备、是否履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清楚、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是否到位、入场作业安全工器具检测是否合格等,只有上述条件满足后方可签发开工令。项目实施过程中,包商必须按照检修现场安健环管理要求开展工作,项目负责人现场监督检查验收,以强化检修现场管理。由于对项目进行了严格规范的管理,采用检修项目外包模式以来,电站机电设备检修未发生过一般及重大质量和安全事件。

6.2包商安健环管理纳入星级评审

公司在安健环体系创建过程中,将包商安健环管理纳入星级评审范围,包商安健环表现将直接影响公司星级评审,从而使包商主动参与公司安健环建设,依从公司安健环管理。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3

一、工作情况及所取得的业绩

从事本专业10年,从学员到技术员、专业带头人,始终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兢兢业业。无论是设备消缺维护、还是项目施工与技术改造,始终在技术上严谨严格、力争每一项工作都做的精益求精。所管理设备持续安全稳定运行,无任何人为设备损坏或事故,所主持或参与过的项目施工或技术改造全部都是顺利地投入运行,没有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技术革新项目多次获得电厂、五凌电力、集团公司、湖南省电科院奖项。

工作期间,先后负责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多次消除重大缺陷,如调速器油压装置控制程序紊乱、调速器压油泵频繁跳闸、调速器一次调频动作信号无法监测、调速器液压锁定经常性不能远方投退、1#及负荷调整过程中发生油流啸叫、1#机调速器接力器抽动、2#、3#机导叶非直线关闭等等,具体工作情况及业绩根据时间顺序总结如下:

2010年,负责完成低压气机控制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将以前气机本体控制系统和气系统控制柜两套不同而又紊乱的控制系统,合并为一套控制系统,减少了日常维护量及维护难度。

2010年,针对3#机、2#机机组甩负荷后,调速系统导叶关闭规律与设计紧急停机的分段关闭速度不一致,存在快关段不是直线关闭导致第一段时间过长的情况。负责组织湖南省湘电试验院和调速器生产厂家武汉三联专家会诊,经过讨论研究和现场反复试验,彻底消除缺陷,保证调速器满足机组增容时负荷调保计算要求。该隐患处理获得“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湖南省水机行业年度技术革新”三等奖。

2010年,应五凌电力工程公司邀请,支援工程公司外部市场,负责完成大源渡电厂1#机调速器静、动态试验,获得工程公司好评,专业操守能力得到五凌公司相关专业人员的肯定。

2010年,负责设计、施工的电厂“无人值班、远程集控”中“机组一级过速保护完善”、“新增调速器压油槽事故低油位、过低油位保护”两个水机保护改造完善项目,获得“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 “湖南省热工行业技术监督” 优秀项目奖。

2010年,负责设计、施工的电厂“2#、3#机导叶非直线关闭的重大隐患处理”,获得电厂“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湖南省水机行业技术监督”二等奖。

2010年, 负责设计、施工的“调速器程序优化”项目,获“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

2011年,作为主要执行技术人员,参与的“机组超额定铭牌出力运行可行性研究”项目,获“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一等奖,“五凌公司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11年,参与“机组二次失电停机保护完善”调速器部分设计,该项目获“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二等奖。

2011年,负责的电厂热工技术监督,获得湖南省热工技术监督“优胜单位”奖。并获得湖南省热工技术监督“优秀个人”奖。

2012年,负责设计、施工完成“全厂桥机报警系统的改造”项目,获“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三等奖。

2012年,负责设计、施工完成《碗米坡水电厂调速器压油槽事故低油压控制回路改造》、该水机保护改造在湖南省同类型水电厂中属首列改造。获得电厂技术革新三等奖。

2013年,作为电气方面负责人,与机械专业合作设计、施工完成的 “调速器压油槽系统组合法电驱动改造”获公司技术革新优胜奖。

2013年,高质量、并在较短的时间规定内完成“机组调速器控制系统换型改造”的可行性研究调查,同时完成其报告编制。高质量、并在较短的时间规定内完成“温系统整体换型改造”的可行性研究调查,同时完成其报告编制。

2013年编制《碗米坡水电厂机组稳定性在线监测装置换型改造可行性调研报告》、《碗米坡水电厂机组稳定性在线监测装置换型改造技术协议》、《碗米坡水电厂机组稳定性在线监测装置换型改造合同》、《碗米坡水电厂机组稳定性在线监测装置换型改造施工方案》。并组织工程公司、生产厂家完成3#机组稳定性在线监测装置换型改造。改造过程效果俱佳。

2015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调速器系统换型改造,将原“步进式加主配”类型的单一调速器改造成“高数字球阀加快速开关阀”,新的调速器能实现功率调节模式、大大提高了的AGC调节品质,机械部分基本做到免维护状态,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提升了设备安全可靠性,并减少了日常维护成本。该项目获得”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三等”。

2015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测温系统改造,将原测温探头全部改造成探头与测温线缆一体式结构,取消原测温表计,全部采用模拟量巡屏方式,改造效果俱佳,该项目获得”碗米坡水电厂年度技术革新”三等”。

2016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调速器二次失电完善改造,将原二次失电保护回路进行修正,提高了保护可靠性,较好的控制保护误动可能。提高了设备安全性能。

2017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顶盖排水泵控制部分改造,对顶盖排水泵控制部分进行优化,提高了顶盖排水系统各动作报警的准确性,提高了设备安全性能。

2017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火灾报警系统改造,碗米坡电厂机组的火灾报警系统自投产以来已达13年之久,目前系统老化严重且备品缺乏,功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为保证机组运行时的防火安全,已对碗米坡电厂#1机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整体更换。更换后调试正常。设备稳定可靠。

2017年,完成碗米坡水电厂起重设备碗米坡电厂起重设备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改造,据GB/T28264-2012要求,为实现对桥机、门机整个控制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和重要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产生相应预警提示操作人员。对坝顶门机、主厂房桥机分别加装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提高桥机、门机运行的安全性。

2014年,作为第一作者编写的论文《碗米坡水电厂水机保护中单点判据回路分析改进》在《华中电力》杂志发表,湖南省水力工程协会杂志转载,并获得三等奖。

2017年,作为第一作者编写的论文《碗米坡水电厂1#机AGC考核原因分析与处理研究》被中国水力工程协会录用,并获得优秀论文奖。

二、培训与自我培训成果

结合工程施工技术多年来的经验,编写了《碗米坡电厂微机调速器及自动化控制培训计划》、《气系统控制部分培训教材》、《起重系统控制部分培训教材》等,向新来学员讲解,贯彻新的技术要求。从2012年开始,经我所带的数名新学员、徒弟都能独立工作,并在电厂专业方面成为骨干,根据我厂“无人值班,远程集控”。要求,实行运维互陪一来,所带两位运行人员,现在在水电装置检修方面均具备一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技能鉴定资质。为此,五凌公司授予本人“五凌公司培训工作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

学习永无止境,本人一直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以下是本人参加培训情况:

2009年8月,参加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举办技术监督技能培训,获热工技术监督、电测技术监督资格证;

2009年11月,参加湖南电网公司举办电工进网作业培训,获国家电监办高压专业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2010年9月,参加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举办AGC、一次调频班训班;

2010年10月,参加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举办水轮机调速器检修技能培训;

2012年8月,参加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举办的计量检定员培训班,获的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检定员证;

2016年8月,参加集团公司人才学院举办的水轮机调速器培训班。

十年的工作中,虽然在水电自动装置检修专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我也深知自己的知识有限,还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也会以本次改机技师申请为契机,不断的去完善自己,把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毫无保留的贡献给班组成员,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自动装置检修工作人员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碗米坡电厂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大胆探索新方法、新工艺,并应用到实际施工中,及时总结经验,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电力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获得荣誉称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安全生产、技术革新获奖固然首位,但以下荣誉称号也从侧面给我在技术拓展方面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

2011年,获碗米坡水电厂“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2011年,获“湖南省省直单位优秀团干” 荣誉称号。

2012年,获“五凌公司优秀共青团干部” 荣誉称号。

2013年,获“五凌公司培训工作积极分子” 荣誉称号。

2014年,获“五凌公司2012、2013年度工会积极分子”

2013年,获“碗米坡电厂季度岗位之星”荣誉称号。

2013年、2015年、2016年,分别获“湖南电力科学研究院热工技术监督优秀个人”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4

1 建立地震监测设施标准体系架构的依据

在国家经历汶川地震后,就加大了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视力度,全面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在执行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的基础上,加大了地震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地震前兆台、数字固定强震观测台以及强震动专用台阵的建设,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切实保障研究的准确性。中国地震局在明确地震监测设施观测对象的基础上,围绕测震、电磁以及地下流体等多项技术,促进了技术协调与技术管理相融合的学科化工作模式的形成,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并促进分级分类地震监测设施标准的树形结构的形成,为项目体系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2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架构的基本原则

2.1 标准化原则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当前我国地震预报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究仅处于技术上的成熟,在技术标准和规范上仍需要不断完善。对于处于探索时期或试验状态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在遵循标准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即那个学科观测手段纳入到定额标准体系中,促进地震检测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得以合理架构。

2.2 专业化原则

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可以分为通用建设部分和专业建设部分,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地区及行业的建设定额标准进行科学化分析,真正实现专业性和有针对性,促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额定标准体系的合理化架构。

2.3 同类合并原则

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针对具有相同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学科观测手段应当实行同类合并研究,采取科学化的建设定额标准,并细化章节差异,在坚持同类合并原则的基础上,对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切实提高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架构的总体效果。

2.4 继承性原则

总的来看,当前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集成现有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化的体系架构,通过定额标准语相关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的有机融合,在纵向上形成学科观测手段标准系列;通过定额标准与不同学科观测手段的协调配合在横向上形成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体系。

3 地震监测学科观测手段

学科观测手段分析遵循本项目研究的基本原则,首先仍然沿用现有学科分类进行讨论,即测震、电磁、形变和地下流体等4个方面,其中重力类按传统惯例列入形变学科;虑及观测原理和观测物理量的趋同,且并置观测已成为现代测震台网建设的趋势,强震观测列入测震学科。其次,在地震监测设施建设过程中地震专业部分主要涉及场址勘选、专业仪器检测、专业仪器安装和专业技术监理等几个环节,在学科观测手段分析中主要考察这几个环节中实际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完备性、和不同手段之间的共性。观测手段的分析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即《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台站进网技术要求》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

3.1 测震学科

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单台观测场地勘选和专业仪器检测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但台阵建设和专业仪器安装主要依照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对于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

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测震方面,地面、山洞、地下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台阵型由于在一个场地建设若干个子台,在相关工作方面存在复用问题,可在单台的基础上减小重复工作量或加调整系数,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归并为一类;井下型测震台站在场地勘选、安装技术要求等方面与上述类差异较大,可独立作为一类,但目前尚没有安装技术标准;在强震方面,土层和基岩等类型的台站专业技术要求基本一致,而台阵针对应用目的的不同要求亦不尽相同,在勘选技术要求缺乏统一标准,可归并为一类建立定额标准。

3.2 电磁学科

从专业建设内容分析,地磁、地电阻率和地电场单台观测场地勘选、专业仪器检测和专业仪器安装基本形成由国标、行标和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技术规程等构成的技术要求;但电磁扰动、超低频电磁测量、大地电磁测量和网式电磁测量由于处于初步应用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技术要求;同测震学科一样,专业技术监理方面的要求尚属空白。

从观测设施建设方式分析,在地磁方面,由于观测以设备群集成方式进行,各观测手段的专业技术要求基本相近,在定额标准体系研究中可作为一类;地电场和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在场地勘选、仪器检测和安装技术等方面技术要求相近,可并归为一类;其他手段由于技术要求尚不完善,不具备开展建设定额研究的条件。

4 结论

4.1 现有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显示,以地震监测设施建设技术标准和建设定额标准为主要依据所制定的前提条件,能够为多元化地震监测设施专业建设任务的定额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推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框架图见图1。

4.2 当前我国实际运行的地震监测网络中,尚未建立规范化且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标准规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观测手段的推广应用,并对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研究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研究,需要在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上加以进一步明确,以促进研究的深化,从而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顺利有序开展。

4.3 总的来看,就测震学科观测手段的技术性来看,其成熟时间较早,且应用广泛,各项专业技术要求比较明确,在对我国近年来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能够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定额标准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推进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中,胡宝慧,杨文东,邓阳,吕志勇.测震设施建设定额的工程实例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3(2).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5

作为水电前期设计监督形式逐步深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水电前期设计监理是不断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一项重要制度。水电工程和水电前期设计的特点是其主要的依据。此外,对设计质量、进度和费用进行总体控制是水电前期设计监理的主要职责。只有把握好对水电设计质量、费用和进度的控制才能取得水电前期设计的预期效果。由于工程项目业主责任制的实施,对项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强监督和管理。因此,我们将以水电前期设计的特点为参照,以参与工程评估咨询为业主服务的相关实践为基础,对水电前期设计监理的概念、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期设计监理的职责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建议。

一、相关概念的探讨与理解

从1984年开始出现,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终于走向了全面实施的阶段。《水电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水电工程监理工程师资质管理办法》、《水电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等是原国家能源部和电力工业部先后的用来规范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行为的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奠定了工程监理的地位并肯定了其在工程项目完成中的重要作用。

监即监视、督促。理即条理、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工程建设合同,对工程质量、建设工期、投资控制和安全生产等进行的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第三条规定中所指出的。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工程移民安置监理都是是水电前期设计监理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作为水电前期设计监督形式逐步深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水电前期设计监理是不断完善项目业主责任制一项重要制度。总之,水电前期设计监理十分重视水电工程和水电前期设计的特点。

设计监理是协助业主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进行监理,对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提出设计管理工作意见和建议,促使设计单位提交满足设计合同需要、技术经济指标较优的设计成果。设计监理以咨询、审查和专项、专题研究报告的评审为重点,并在业主的授权范围内,行使一定程度的对设计的管理职责,如设计质量、设计进度、设计费支付审批等。发挥设计监理事前介入、全程参与、过程控制的作用。参加业主主持召开的设计联络会,参与各项重大技术问题、专题报告、阶段报告以及外委科研报告的咨询和审查工作。另外根据情况由业主另行委托开展专题评价和研究,提出专题评价和研究报告。

二、设计监理的主要内容与控制目标

(一)设计监理主要内容

工程前期设计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助业主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督促检查勘测设计单位履行《勘测设计合同》和设计技术规范、标准,根据《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大纲》及《专题节点计划及技术咨询评审计划》,审核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提出建议, 根据项目前期有关批文、咨询审查报告,《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大纲》要求,负责对设计图纸、报告及专题报告;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主要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设施的等重要设计成果进行审核,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和意见,审核项目设计方案满足技术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满足设计阶段深度要求,参与项目设计咨询、审查会议,处理设计监理机构的日常工作,协助业主督促设计单位整理、移交有关设计成果和技术档案材料以及做好设计文件和图纸的保管、使用和建档工作。

(二)设计监理的控制目标

以“管理科学有效、工作精益求精、环境友好健康、企业和谐发展”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为指导思想,秉承“保证工程安全、准确认识自然、注重节能环保、节约自然资源、做好移民安置、推进技术创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综合效益”的工程设计理念,发扬积极为业主服务的工作态度;勤奋努力、踏实务实、肯于投入、坚持技术原则、勇于技术创新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设计监理单位技术资源雄厚、工程经验丰富的作用,与设计单位紧密合作,及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充实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协调好与各方的关系,全过程、全范围做好设计监理工作。

按照“规划专业:合理利用资源,发挥综合效益;地质专业:客观研判地质,夯实建设基础;水工专业:利用自然条件,工程安全经济;施工专业:施工规划适宜,优化资源配置;机电专业:设备选择科学,布置紧凑合理;水库专业:做好移民规划,实现长治久安;环保专业:开发保护并重,建设生态水电”的各专业工作目标,根据水电站工程项目的功能和要求,保证建设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程、规范,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安全、经济、科学、先进,实现投资最省和效益最大化。

三、水电前期设计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水电前期设计监理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造价,使投资得到有效的控制,还有利于加快和提高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此外,水电前期设计监理有利于合同双方利益的合理协调。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的水电前期设计监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下我们的水电建设都要兼顾两个重要方面。发电只是航运、防洪、灌溉等社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综合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做的不够全面再加上部分行业部门对合理分担相应的投资抱着摇摆不定的态度,使得水电项目效益在前期工作阶段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这样就不能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进而缺乏相关的投资支持。

(二)水电站的装机、单机容量的规划设计规范原则渐渐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适应电力市场要求厂网分家、电厂独立经营、竞争上网的现实。在前期设计中追求理想的水能经济指标,水能利用率取值过大,使电站在并网运行后与设计的水能经济指标相差甚远,从而对投资的效益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采用单一的建设资金运作进行测算,从而导致财务评价抗风险能力差,进而削弱了对投资者、经营者决策的指导作用。

(四)由于资金到位严重滞后,水电前期设计工作中的费用往往都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此外,许多项目的地质问题在前期设计监理工作过程中常常被暴露出来。由于对工程项目的认识和准备不充足,经常会发生因地质原因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以及工期与造价。

(五)水电前期设计工作机制缺乏竞争意识。水电前期工作的原始资料、研究成果等方面,投资者并不享有知识产权。因此,前期设计监理部门缺少为一种为业主的服务意识。没有适当的引入招投标机制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前期设计监理的职责

(一) 控制好总体质量

在工程的前期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功能和要求,保证建设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程、规范,保证工程设计质量、安全、经济、科学、先进,实现投资最省和效益最大化。

1.对各阶段进行有深度的设计。严格符合各阶段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和现行政策的规定是保证设计质量的重要依据。此外,覆盖面要有一定的广度,设计深度也要具有层次性。勘测设计工作大纲通常被用来帮助实现这一重要指标。此外,视具体情况的不同,在设计的具体过程中也会做一些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2.前期各阶段设计关键技术要有充足的依据。明确前期设计的阶段性目标,保证方案论证要严格符合关键技术的主要方向。工程前期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具有可行性,且要有理有据。例如,在水布垭坝工程前期的坝址选择的过程中,当时的高坝高达234 m。对此,国内外的工程设计专家们没有这方面的有效经验,天生桥一级大坝又刚开始施工还处于工程前期设计监理的阶段,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解决大量的技术问题。否则,工程后期将可能来不及。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最终放弃了本拟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代表的打算。因此,放弃了国内惯用的做法,改用土心墙堆石坝

3.对设计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只有对已有的设计不断的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加设计的技术含量,才能保证设计的质量。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前期有关批文、咨询审查报告,《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大纲》要求,负责对设计图纸、报告及专题报告;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主要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设施的等重要设计成果进行审核,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和意见。

(二)工程进度要合理

工程前期设计要求督促设计单位按设计合同及设计进度计划规定提供有关设计文件和图纸,满足工程设计进度要求。在前期设计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各个阶段都要有重点同时设计也要保证层次感。比较方案之间要具有一定的协调一致性,避免出入过大。此外,及时的加强对各专业的协调也是前期设计阶段要注意的问题。对于交叉的关键技术问题应及时促进各专业间的协调以使它们在彼此的相互协调中不断进步。此外,应促进各专业结合部位及时综合决策,促进水电前期设计的有效进行。

(三)设计费用要合理

设计监理审核设计成果在满足质量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监督设计成果的合理性,对项目投资进行有效管理控制。为业主签好设计合同进行一些协助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同时,我们也要对合同的费用进行合理的估计。此外,应该恰当的协助业主评议费用使用情况从而使业主在分期付款时更加方便。按照公平、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及设计合同文件为准绳,协调、处理好双方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勘测设计费最好采用总价承包的形式并按协议的合同规定进行分期支付。最后,在总费用中预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的费用是一种比较有预见性的做法。而这个预留的费用应交由业主来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前期设计监理过程中的费用使用合理而有效。

五、结语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6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目前箱式变电站的使用情况。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研制一套400V供电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提供400V供电系统的各项基础数据,作为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并实现对400V供电系统中变压器、供电电缆以及末端用电器等设备工作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功能。

2 谐波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实现

2.1 系统硬件结构

包括用于总体控制的中枢控制器模块,用于负责以太网通讯的以太网模块,用于检测短路故障的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用于检测环网故障以及提示停电、来电的电压检测变送模块,用于负载端断路器跳闸检测的分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总断路器合闸的总的自动合闸模块,用于本地监控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远程实时监控的上位机,用于停电时给装置供电的UPS电源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2 中枢控制器模块

中枢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开关量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由TMS320F2812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源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开关量单元由达林顿管、分压电阻以及插针组成。

2.3 以太网模块

以太网模块由以太网控制器与以太网接口单元组成,所述以太网控制器选用ENC28J60,以太网接口使用RJ45。

2.4 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

由短路z测器连接末端检测器组成,二者通过电流信号通讯。所述短路检测器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与信号发送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TMS320F28335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压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算放大器构成。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由交流变压器与水泥电阻组组成,所述末端检测器由1:500电流互感器与1:10电流互感器组成。

2.5 自动合闸模块

由中间继电器构成,当无故障时,中枢控制器发出接通指令,中间继电器线圈通电,常开开关闭合,使总断路器开关通电三秒,总断路器合闸。

2.6 分合状态检测模块

中间继电器组成,中间继电器线圈接负载断路器A、C两相,当断路器合闸时,常开闭合使中枢控制器开关量单元插针接通,从而完成负载端断路器分和状态的检测。

2.7 电压检测变送模块

由信号采集单元连接显示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依次由电压互感器连接运算放大器组成,所述显示单元由四个八位共阳极数码管组成。

3 结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论文专门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短路故障、环网故障、负载端断路器分合状态以及自动合闸而设计的。通过本装置能够准确地知道供电系统的状态,操作和使用情况,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并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加实用、稳定的优势,降低了故障带来的安全事故,控制器模块采用DSP芯片,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能够保证本装置快速、精确对电流巨变进行检测,从而快速判断电缆是否处于短路状态。不仅能确定电缆是否有短路故障,更能够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设备。并且能够通过中枢控制器将数据和结果上传至上位机服务器,并进行web,配合人机交互模块,在远程和本地都能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400V低压配电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

专利申请: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案号:KHP161210918.2Q

注明:

《400V供电装置智能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于2016年6月27日发出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相关信息如下: 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0639072.5 发文序号:2016062700551610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创造名称: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监测装置

作者简介

王明江(1967-),男,贵州省安龙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产设备技术改进和管理工作。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7

1 加强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措施

1.1建立健全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很多电力企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因此,不断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是尤为重要的。结合笔者工作经验,认为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可以建立起包括技术监督三级网络和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监督深化扩展的技术研究部门的管理体系。其中,技术监督三级网络可以由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团队来担任;而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由电力企业的发电运营部、项目管理部和技术监督管理的归口部门来承担,主要任务是理清三级技术监督网络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监督管理标准监督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技术监督的研究部门主要有企业的研究部门来承担工作任务。

1.2科学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监督标准,确保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按标准进行。任何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来严格要求管理工作,所以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电力的技术监督管理更是应该按照具体的标准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提倡电力企业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监督管理标准。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标准应该对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界定,划清技术部门的各项职责和权限,并对企业技术监督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确保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1.3推动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在全球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众多企业技术监督管理都向着信息化迈进,为应对时展的趋势,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也应该向着信息化发展,不断推动技术监督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体系建设。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结合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模式,在企业实行按照级别管理的责任制,实现数据的有效及时管理和资源的共享。在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指导下,促进企业技术监督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持。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级,即电力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两个层级的主要工作任务各有不同,电力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主要是对结果进行管理,而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则主要是完成对过程进行管理。

2 加强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建议

2.1坚持全过程技术监督。在电网规划设计阶段,要参与规划设计,变电工程重点审查设计图纸,设备选型等工作,落实“十八项”反措和家族缺陷治理等要求。线路工程重点审查防雷、防污、防冰等技术措施落实,加强对线路路径选择、地线保护角选取、外绝缘配置、防雷辅助措施选择等环节审查。要加强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技术监督,隐蔽工程必须提前进行跟班验收。运维检修阶段,对新投运设备一个月内应开展、三个月内应完成带电检测和首次状态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设备试运行期间。

2.2强化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提高保障与支撑能力。专业团队一体化运作即地市级公司专责与基层单位专责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各专业主导本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细化、分解、下达本专业技术监督各项工作任务,全过程指导、督促、检查、评价本专业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市公司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负责组建该专业团队,完善三级技术监督工作网络,充实专业团队技术监督力量。通过月度协商制度,加强工作网络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动态。

2.3提升设备安全监督能力。(1)继续升华周计划对生产作业的管控,将设备带电检测、专业化巡检要求纳入周计划管控,并及时跟踪考核计划执行情况,做到全过程监督好设备。(2)要求各专业上报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到责任人、完成时间。市公司将利用月度会议实时跟踪各单位完成情况,同时开展不定期PMS中数据抽查,对发现上报数据不真实的将给予通报。(3)强调对关键指标的上报,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变跳闸、断路器运行损坏、线路跳闸等重要指标,要求发生故障应第一时间上报市公司,对发现主设备故障未及时上报的单位给予严厉考核。

2.4细化指标,提升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各专业加强监督基础管理,细化日常工作开展,对PMS帐数据准确性、缺陷消除率、设备反措执行情况等应给予日常督察整改,市公司将结合技术监督检查、月度协商会、不定期下现场督查等分析收集相关数据作为评比考核参考。要求班组建立健全的基础管理制度,按要求落实人员至具体设备,档案管理、原始记录要建立规范的记录本和归档流程。对各单位设备试验报告录入及时性、报告准确性、报告审核率、异常报告分析正确性和及时性进行检查和考核,特别是对试验缺项、漏项的要加大考核力度。

2.5深化状态检修。深入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设备状态检修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定期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管理。结合状态检修工作,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加大状态检修复查提出问题的整改力度,实现状态检修工作常态化,做到有计划、有整改、有落实、能闭环。全面清理绝缘、化学、保护试验计划,与检修计划管理人员密切配合,确保年度试验计划完成。全面提高技术监督设备的健康水平。

2.6加强现场监管力度。一是加强检修现场监管力度,各检修单位加强管理人员管控现场力度,各专业技术监督专责加强下现场督查、督导,提升设备检修、试验质量,确保人员设备可控。二是加强现场作业总结和分析,对现场出现各种设备、人员异常现象组织相关人员专题分析和交流,提高班组人员现场处理和故障分析能力。严格执行设备异常分析和跟踪制度,坚持故障设备7个工作日完成设备分析,异常设备跳闸等做好每月分析,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异常设备跟踪制度,确保异常设备跟踪不超周期。

2.7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提升技术监督工作质量。结合电力企业要求,完善技术监督考核办法,建立协同考核机制,各专业工作情况直接与各专责考评挂钩,每季度就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定期开展指标考评,以“小指标”管理,促工作质量整体提升。将技术监督与专业工作紧密结合,以各专业月度计划与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评价结果纳入电网运行管理考核。

3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技术监督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对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8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作为电力企业就应当定时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传统的检修方式其采用的是纠正性检修与周期性检修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同时供电企业为了增强变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而这时,通过在线检测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的新平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通过这种技术,就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对设备的各项工作信息进行收集工作,而在对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完毕后,再将其交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则可以对其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检修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对还没有到达检修周期的设备进行提前检测,从而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维修。

2 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分析

在当今社会,在线监测系统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出现:

2.1 产品技术方面的问题 由于部分供电公司的通信技术与传感装置的技术要求没有达到标准,同时监测装置没有按要求进行全面的各项实验检测。就这导致了一些装置测试不够完善现象的发生,即仅仅理论上完成了测试工作,却还没有达到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下的运行要求。

2.2 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问题 在一些电力科研单位和电力相关的高校,由于其在变电设备检测和系统设计等专业课题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加上课题研究的延续性差、时段性强。还有的科研单位仅仅将目光着眼在理论研究与上,却没有投入有效的精力在系统设备的实际研究方面。另外,个别厂家还急于求成,只将目光放在如何能够尽快推广产品获得利润,却没有对设备相应技术进行充分的测试工作,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使产品在各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2.3 设备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部分供电公司的管理职责没有及时得到落实,系统没有定时的得到维护。一部分公司虽然有着相关规定,由修试工区对设备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要求,加上产品厂家没有及时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这些都是阻碍在线检测技术在企业中顺利应用的重要原因。

3 建立基于在线监测技术支持下的设备状态评估体系

3.1 积累设备原始数据 要想建立一套好的评估体系,相应的数据必不可少。作为企业来说,应当对设备近期所存在的缺陷以及进行试验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对其统一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设备运行以来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此同时还要对设备的出厂数据进行统计,从而为后续的设备状态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依据。

3.2 设备在线监测技术

3.2.1 设备技术引进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对设备与技术进行引进的过程中,要注意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同时要重点关注设备同本企业专业的有效结合,在对设备各方面环节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支持下,使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得以顺利的运行。

3.2.2 对检测参数的分析整理。对于设备的检修来说,不能只将目光局限在限值的比较方面,还要在设备运行的各个阶段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充分的预测及监控。在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发展状况要比限值更加重要。所以就要依靠专家对现场的各种特征量进行综合的判断与分析,以及对在线、离线数据的适当挖掘与整理等等。总之要及时对设备原始与当前的状况进行跟踪观察,以便更好的实行状态分析工作。

3.2.3 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与更新管理理念。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对管理应用的发挥也是必不可少。只有对设备工作的全程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管理方式,才能够在设备检测的实际工作中有所依据,从而更好的发挥检测工作的效果。所以作为电力企业,应当通过建立优秀的设备检修体系,来对检修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制约,从而将高水平的管理融入到状态检修的策略当中。

3.3 建立基于“在线监测”技术条件下的设备状态评估体系

3.3.1 建立在线监测数据中心。企业可以建立监测的数据中心,通过这个数据中心,则可以将所收集到的参数与数据直接存入其中,数据中心主要有两种数据:即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

动态数据主要是设备在工作运行中所产生的各项数据,其数据是随着设备运行情况的不同而时刻改变的,在对动态数据进行采集之后,将其传送给在线监测系统。

静态数据相对于动态数据来说,就是一些设备不会产生变化的信息。如设备的出厂数据、实验数据以及检修记录数据等。对于静态数据主要是通过记录备案以备日后使用。

在实际工作当中,应当在设备运作之前就对其原始数据进行记录。在设备运行时,检测系统的采集单元就能将监测到的实时参数直接传送到监测服务器,而服务器将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分析与判定。同时在设备评估体系中,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存储中心,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对数据库进行良好的设计与规划,这将是检修管理系统的基础,一定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数据库结构,从而能够在避免出现重复信息的同时对设备运行中的状态信息进行准确的表述。

3.3.2 保证设备状态的监督与预测,合理确定设备周期。在过去对设备的监测过程中,对其进行的判断仅仅只有好与坏两种结果,但是实际上,很多设备还有着第三种状态,即为临界状态,而这才是设备监测中的重点。在对设备进行监测的过程,一定不能对其忽视。

同时,随着电网建设的逐渐发展,无论是在电力设备上的电压等级还是设备容量都有着显著的提高,这就为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大型设备,单一的技术已经不能准确的对其状态进行把握,对此则可以通过多种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的对设备的状态信息进行把握。

4 结束语

总之,对于现代电力企业来说,实行综合在线监测技术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状态的检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能够对检修作业进行合理的指导,还能够对设备的性能发展进行掌握,从而有效的预测设备问题的变化过程,进而实现对设备全面有效的管理。还能够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极大缓解了企业中检修人员紧缺的问题,使检修部门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维护工作。它是供电企业做好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必要保障,是现代供电企业获得发展的必然途径。所以,作为供电企业一定要切实利用好在线检测技术对变电设备状态进行检测与维修,从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思良.500kV变电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J].华东电力,2009(02).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9

主要事迹:

该同志长期在发电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她所从事的继电保护专业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可靠供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担任继电保护班技术员期间,由于她的刻苦钻研、精细管理,该班各项技术台帐、设备的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各种实验报告数据详实,在省电力公司组织的继电保护工作检查中,技术管理工作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电气专业是发电厂三大主专业之一。该同志在电气分场任专工和副主任期间,随着专业范围、管理范围的扩大,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深入班组、现场,钻电缆沟、爬变压器,了解、指导攻克技术难题,多次成功承担了机组大修和改造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专家。由她牵头完成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qc活动项目多次在厂级及省级比赛中并获奖,为全厂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1月,由于工作出色,同志被调任为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她勤奋好学,开始了从电气专家向机、电、炉等多专业技术管理者的跨越。生产技术部是发电厂生产指挥中心,担负着全厂生产指挥及各专业技术指导、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的重要任务。她主持完成了全厂技术监督、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使全厂技术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她主持完成了2发电机组的热电联产改造,该工程投资四千多万元,改造当年完成,当年即实现向市区供热的目标,为省会市关停小锅炉,实施集中供暖,实现“蓝天碧水”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她主持完成了3发电机组的大修工作,大修后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和性能,降低了3炉排烟温度,提高了3机组真空严密性,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发电煤耗,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她主持生产技术部工作期间,电厂取得了“安徽省电力行业百日劳动竞赛第三名”、“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先进单位”的称号。

她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安全生产部主任一职。时值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发电厂5机组(1×600mw)建设基建安装和调试的关键时期。该项目是皖能集团首台60万机组建设项目,也是市最大的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对缓解省会的用电紧张状况,促进市和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同志负责新建#5机组项目的生产准备工作。她组织完成了人员配备和培训工作;各系统图纸、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的绘制编写工作;安全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监督等系列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各种化学试验报告单、日志、报表、台帐本的审定印制工作;热控定值、保护定值的审核工作。在#5机组整组启动调试期间负责总协调。每天基本上是从早上一上班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才下班,有时连续工作三十多小时不休息,为5机组的顺利投产和移交运行做了大量工作。#5机组投产后,她负责组织完成了#5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在4月份通过了电监会华东监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在4月底负责组织完成并通过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对#5机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现场检测工作。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10

火灾监控技术是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其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火灾监控实际上是火灾探测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的总称,它是依据主动防火对策,以被监测的各类建筑物、油库等为警戒对象,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早期火灾探测、火灾报警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所以,火灾监控主要包括了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控制系统等。火灾监控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一直是消防行业探讨的热门课题。作为火灾处置的最佳手段之一,有关火灾监控技术的核心内容必然纳入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范围。而火灾监控技术是基于弱电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归属于电气设置范围,因此,火灾监控技术的内容被纳入电气防火课程群。

开设电气防火类课程已成为全国消防工程专业的共识由于电气火灾高发的形势及火灾监控技术的重要性,大部分地方高校消防工程专业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4]-[6]。7所地方高校均开设了电气防火类课程。只是不同学校有不同侧重,如中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侧重于火灾监控技术,西南林学院注重电气防火技术,而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对电气防火和火灾监控均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气防火类课程的重要性。

消防工程专业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设置及相互关系

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武警学院消防工程专业毕业学员从事的是消防监督管理业务。电气消防审核和电气防火监督检查是消防监督业务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构建以《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为核心的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在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电气防火课程群体系如图1所示。在图1所列的课程中,《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消防电气控制技术》为必修课程,其他课程为选修课程。从图1可以看出《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的核心地位,并且该门课程由多门课程支撑,保证了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和融合,紧密衔接和渐次深化。《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作为河北省精品课程,其课程体系相对成熟,课程内容完整,课程实践丰富。各门课程围绕该门课程来建设这是由它的主要内容决定的。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气防火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包括电气火灾原因分析、消防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防火、电气设备及线路防火、防爆电气、防雷及防静电等。围绕其核心内容,必然需要《建筑供配电技术基础》作为第一部分的知识补充。同时,对于电气火灾高发的现状,可以运用先进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加以预防,因此,及时补充《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选修课作为新技术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火灾监控部分,在部分内容中包括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概述、火灾监控系统组成、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等。这部分火灾监控技术知识相对完整,但是,对于不断发展的、新的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可以由选修课《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来完成补充。而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需要加强专业基础的学习,因此,开设了《消防电气控制技术》必修课程讲授技术的实现,而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的联动控制部分只讲授联动控制要求。同时,作为消防工程专业的学员,有必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因此,开设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选修课作为有益的必要补充。

电气防火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电气防火课程群一直在不断改革。从课程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及手段、考核改革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改革始终围绕武警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按照公安部党委构建“大教育”、“大培训”格局的总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突出公安现役教育特色,以改革人才模式为切入点,以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着力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构建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实战训练、日常练兵有机结合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训练体系,更好地满足公安消防部队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围绕这一改革目标,电气防火课程群的改革核心是改革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教学方式及手段、改革考核方式等。

贴近消防实际,追踪消防科技前沿,改革教学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标准和规范出台或更新。教学内容必须要紧跟消防形势加以调整。因此,在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对电气绝缘材料等级,依据最新的规范《电气绝缘耐热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按2008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消防设备供配电、供配电系统防火等进行了教学内容更新;按防爆电气设备的系列标准GB3836-2010,及时更新了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时增加了电气火灾监控技术的相关内容,并且结合工程实例讲解火灾监控系统的工程应用。在选修课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与管理》、《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和《火灾探测与信息处理》课程中,更是强调了与消防科技前沿的结合,根据最新发展科技及时更新讲义,始终带给学员最新的消防前沿知识。课程建设小组2009年完成的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p#分页标题#e#

突出能力,强化实践,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学员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按照武警学院教、学、练、战一体化思想,将实验、实训、实习、模拟演练和综合演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核心课程《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中,开设了电气火灾模拟实验,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实验、火灾监控实训等模块,突出考核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课程组设计完成的“电气火灾隐患模拟实验台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在《消防电气防控制技术》课程中,提出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搭建了实训平台,强调了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电气防火课程群从基础到专业,均有相关的实验和实训平台,强化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在毕业前的综合演练中,电气防火消防监督检查和电气防火审核贯穿于整个专业综合演练的全过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消防实践环节,实现了教、练、用的完美统一。

侧重创新,“教”“导”结合,促进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四个转变”[7]。即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向探索性教学转变,实验教学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考试从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转变,毕业设计从模拟训练向工程实践转变。

探索性教学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把传统的重演绎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与侧重归纳、分析、渗透、综合有机结合。如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讨型”教学。讲课重心从“授”转变为“导”,包括引导、指导、诱导、教导等,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所形成的被动的思维方式向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转变。首先紧扣课程重点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的研讨主题。主题的设计还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前布置研讨主题,给学生留出查找资料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只提供分析的思路,学生自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最后,教师对于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和总结,纠正研讨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在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火灾探测器设计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设计这几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针对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消防部队业务,设置教案和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式教学,利用开发的辅助教学软件,调用相关CAD图纸,模拟场景,让学员参与审核。此外,在变配电所防火和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选择这两个研讨式教学环节中,将研讨式教学与教学参观相结合,选择变配电所、加油加气站等场所作为实践教学地点,让学生结合实际单位做设计、做审核、做检查。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现。在《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实验与实训环节,设置了电气火灾模拟、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和火灾监控实训。学员不仅能进行验证性实验,更能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有的同学对不同型号的插座进行过载实验,得出与电气线路过载实验不一样的结论;有的同学在对电气线路过载进行测温实验的基础上,对发烟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不同过载倍数的电流发烟量不同规律;还有的同学对人体静电在不同情况下的带电量进行测量,得出相应的规律;特别是有同学利用红外成像仪对电气线路进行实地火灾隐患检测,发表了学术论文。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置了综合实训平台,教师只讲授基础理论部分,在“教”的同时,更加注重“导”,引导学员在实验室完成对于消防设施的联动控制,这样既加深了学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实训,变换不同的接线方式,得出不同的控制关系。

能力考核的实现。高等教学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更新课程考核理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因此,《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课程考核改革作为专门的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了立项研究,在全院作为首批示范考核改革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考核环节设置了实验实训考核、研讨式教学环节考核、课程设计考核、平时表现考核及课终考核。在《消防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考核中,设置了实训考核,强调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环节。通过过程考核与课终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实训考核的有机结合,促进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的转变。

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近三年,消防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和设计进行了大改革。强调学员的选题必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消防部队的需求,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再加之电气防火课程群的设置深化了课程内容,为学员进行工程实践的毕业设计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学员的毕业设计紧密围绕工程实践这一主题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如撰写建筑消防供配电系统设计、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等论文,本科毕业论文的水平均有所提高。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11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快速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业作用比较大,且我国电力设备都有了创新和完善,不仅发电量大大提升,且对应的装机容量也快速提升[1]。

针对发电厂电机组来说,其实际的应用安全性和节能性不断提升,在节能高效目标的明确下,相关部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本文主要研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用价值和作用。

1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介绍

要想设计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方案,必须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核心技术等。

一方面,在系统功能特征和构成上,其集成技术是比较多的,不仅包括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还包括微机保护以及控制方面的技术[2]。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一大系统和一大设备构成,一大系统是控制系统,一大设备是硬件设备。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大大提升。在当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包括通讯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该系统主要呈现出分层分布式特点,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监测平台,通信功能比较强[3]。另外还节约了很多电缆,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上,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①是终端监控保护单元,具体来说,系统保护对象有厂用变、测控设备以及相关线路等,可以完成相关数据全面采集工作、系统保护工作以及故障控制工作等[4]。

②是通信设计上,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主要的通信设计方式有总线网络以及光纤通信。主要在结合双冗余思想和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配置工作,在出现通信相关问题后,可以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安全切换,最终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

③是监控主站设计,要在全面掌握机组容量、严格结合相关运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方案设计。

④是协调控制设计,要明确DCS系统和ECS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分别设计,加大逻辑控制力度和相关功能管理力度。

2 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情况研究

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实际的分系统有五个,要对这五大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别深入分析和研究。

2.1 厂用电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总线技术,对电厂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测控制,针对厂用电监控系统来,其对用的主要是分布式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第一大结构是站控层,第二大结构是通讯层,第三大结构是间隔层[5]。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危机保护设备和相关监测设备,且实现了各种监测设备和保护设备的有效结合,应用监控系统加强管理,属于一种新型智能化监控系统。

2.2 升压站监控系统

其属于一个子系统,可以对总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还可以加强对电厂发电情况的控制。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必须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多种监控系统的综合运用,加强程序化监控以及相关数据管理。

2.3 机组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该系统来说,主要可以实现对电厂单台变压器组等的监控,可以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发电机和电组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提升电机和电组的数据测量能力和实际通讯能力[6]。在机组综合监控系统当中,包括一个比较核心的装置,指的是性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控制器,针对其对应的保护装置来说,不仅可以对发电机以及电组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对变压器以及启备变等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可以对故障录波仪以及高压线路等进行有效保护。且对于该综合监控系统来说,其应用起来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保护能力和安全性都比较强。

2.4 设备状态监控系统

该系统也是总系统的核心内容,其和总系统和核心设计内容相同。针对设备状态监控系统来说,可以对发电厂相关设备应用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关于相关设备实际运行的对应数值和变化情况,及时明确设备应用相关问题和风险,加强对设备应用情况的诊断力度,从根本上预测设备可应用寿命,最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检修方案。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其属于一种分布式结构,不仅包括专业分析系统,还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在该系统中融入了专家输入的设备故障诊断算法,且对设备工作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仓库进行了良好创建。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大力应用智能化研究技术,提示预测设备运行相关问题,还可以全面技术提取设备运行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明确运行异常的设备和装置。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产生率,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装置和设备维护效率。在该系统当中,存在一个设备在线监控装置,其对应的可监测对象比较多。针对这些监测单元来说,可以在监控装置所在附近安装,利于专业人员后期数据分析。

2.5 大系统是核心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

首先,针对数字式温度来说,其对应的监控系统不仅包括温度监控仪,还包括当地的专业主机,主要应用的信息传输模式是无线模式,主机之间可以进行组网通信。对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温度,一旦温度异常就会发出警告。

然后,针对电缆来说,其对应的健康系统主要是分布式光纤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缆负荷的实时监控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控。

最后,针对发电机来说,主要根据其状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变压器来说,主要依据油色谱监测单元进行监测。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厂当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包括相关电气系统,还可以高效完成计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最终提升系统良好协调控制效率,准确找到系统相关故障,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东生.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3,(3).

[2] 陈国华.探究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遇到的问题及其设计[J].建筑工 程技术与设计,2014,(6).

[3] 王晓宇.浅析电气自动化110~35 kV变电所设计方案[J].商品与质 量・学术观察,2014,(3).

[4] 梁忠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J].机电信息,2012,(21).

[5] 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6).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12

二、保护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保护专业管理工作。要加强规划与初设阶段保护配置和反措管理严格执行调控中心保护组必须参与电网规划与初设审查制度,严把“设备入网”关。根据规划设计方案,提出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并严格执行反措规定。今年,结合停电计划莱芜电厂完善了5套220kV线路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确保反措执行率100%。要加强设备运行监督,排查隐患,严防管理漏洞。设备投入运行后,调控中心加强设备运行状况监督,结合工作计划定期开展保护专业巡查,排查隐患,严防管理漏洞。今年组织开展了《关于加强纵联保护通道巡视检查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OMS系统设备参数检查的通知》以及《关于组织开展220千伏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时间核查的通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2.1继电保护技术监督领导小组职责:1)领导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行使监督职责。2)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电力行业有关继电保护监督的方针、政策、规程、标准,组织研究并决定生产中有关继电保护重大问题。3)组织研究并决定生产中有关继电保护的重大问题。4)组织继电保护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5)审批继电保护技术措施及更新和改造方案。6)审批年度继电保护定期检验计划,组织有关人员按计划实施项目。7)定期组织本单位继电保护的安全检查工作。8)负责协调继电保护监督网与其它监督网之间的关系。

2.2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工作小组职责:1)严格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继电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导则、条例和反措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2)主持召开继电保护监督工作会议,开展监督网活动,督促和推动继电保护监督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运行水平。3)监督年度继电保护检修计划及反事故措施计划情况,必要时提出处理意见。4)开展继电保护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反事故措施的制订工作,定期分析研究本公司继电保护运行情况,检查薄弱环节,督促改进措施落实。5)监督基建和改造工程投产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交接试验,把好质量验收6)监督本公司建立健全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各项技术档案的台帐,如设备台帐、保护图纸、整定单、试验报告、事故分析报告等。7)监督本公司做好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备品备件、仪器仪表等管理工作。8)监督本公司开展继电保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技术交流,特别是加强对运行值班人员进行继电保护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了解具体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与要求,提高运行水平。9)完成上级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做好阶段性总结和年度报告。10)负责审定继电保护各项规程并监督实施。

三、评估与改进

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1)从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率指标看,全过程管理模式下,莱芜电网一直保持较高的指标值(均在100%)。2)从精细化程度看,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涵盖了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的方方面面,并规定或引用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和规程规定。针对继电保护运行情况,先后组织开展了二次电压回路接地、保护定值、装置压板投退、高频通道以及三相不一致保护等方面的排查工作,查找隐患6处,并逐步得到落实,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3)从管理流程看,继电保护专业管理与二次检修工作紧密结合,不留死角,共同推进继电保护全过程管理。

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智能化变电站不断增多,继电保护设备调试、运行维护等问题困难加大,对保护专业管理带来挑战。2)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体系下的继电保护运行管理问题。3)在电网安全生产长周期下,继电保护隐患不断显现,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压力。

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1)编写完善相关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以指导智能站二次设备调试、运行、检修工作。2)充分发挥智能站信息共享的特点,以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为依托,探索故障情况下智能电网的二次设备调试与保护定值校核。3)不断拓展管理思路、细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专业管理水平、设备运行水平、人员技术水平,努力推动莱芜供电公司继电保护技术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4)针对继电保护隐患不易排查的问题,继续开展继电保护专业特巡,细查每一环节,确保排查到位、整改到位、管理到位。5)继续开展主网、配网故障综合分析,不断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电力监理专业技术总结篇13

1. 施工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监督和竣工验收的60栋住宅中,经监督抽查,发现接地装置主要出现的问题有:

(1)接地体(线)的搭接面积达不到规定要求,搭接焊接的棱边数不够,有虚焊现象。

(2)焊接部位未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就直接进入防腐处理工序,或者防腐处理不按规范进行,更有甚者根本不进行防腐处理。

(3)人工接地体顶面深度小于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

(4)总等电位箱内镀锌扁铁表面锈蚀严重,箱体四周砂浆未清理干净、没有抹灰平整。

(5)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与接地装置只有一处联结,使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与接地装置未形成环形回路。

(6)未按照设计要求将所有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接地装置的引入线、总配电盘的PE线与总等电位端子箱接线汇流排连接。

(7)总等电位箱未按照供货厂商提供的原箱配置安装接线汇流排。

(8)抽查测量总等电位箱的接地电阻、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的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设计要求。

2. 造成接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设计原因:设计人员只标出人工接地的位置和总等电位箱的安装位置,标明遵守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未标明具体使用规范版本。施工人员不认真熟悉施工接地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出现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与接地装置只有一处联结,使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与接地装置未形成环形回路。

2.2 监理原因:监理单位委派的监理工程师身兼数职、技术素质差,而且监理的任务重,使得关键部位监理不能到位;或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多次下发质量问题整改单,但施工单位整改问题不及时、不彻底,而监理单位不能跟踪问效。

2.3 施工原因:住宅电气接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造成的,具体原因包括:

(1) 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节约成本,使用非专业施工人员。由于工程层层分包,分包商在使用专业人员时只重视劳动力成本,而不注重所使用人员的技术素质,让非专业人员承担专业施工任务。

(2) 未按照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或者未认真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造成施工组织设计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3)土建施工人员与电气施工人员沟通不良,造成工序衔接不上,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

(4) 施工工程师和操作人员对接地系统不够重视,认为其技术性不强,工艺简单,在施工中随性而为,常常不按施工规范作业。

(5) 施工单位对已安装的箱体,对已完工的成品不注意保护和保管,造成总等电位箱体及镀锌扁铁表面锈蚀。

2.4 业主原因:甲方压低工程造价,使得监理单位和施工方到位人员素质不高。建筑施工单位由于成本核算,部分没有专职的电气技术员,施工人员对电气工程和弱电工程的专业技能均储备不足,对施工规范的要求不甚明了;监理单位出于成本考虑,所派出技术人员现场监理能力较弱,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

3. 解决接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措施

3.1 甲方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做好电气工程设计交底工作。

3.2 电气监理工程师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做的技术交底工作。监理要按照设计、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技术交底进行检查,对重要的工种,例如焊工,在技术交底中要对焊接的材料、方式、位置进行重点讲解,保证焊工对设计的正确理解,防止施工中出现偏差,确保施工质量。

3.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施工单位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电气施工人员和焊工要持证上岗,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

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3.4 对等电位的焊接及设计要求注明进行重复接地的部位,特别是卫生间局部等电位箱等,施工技术员和监理要认真核查,符合设计要求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3.5 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电焊工人员认真学习接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员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提高电焊工的施工质量意识。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土建与电气施工协调、沟通、合作。

3.6 接地施工焊接时,应保证镀锌扁铁搭接面接触,要求焊接至少三面满焊且无夹渣,并严格遵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第24.2.1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要求。

3.7 新疆地区多为高碱性土壤,腐蚀性较强,应尽可能将镀锌扁铁和钢筋包裹于混凝土内。多层住宅智能建筑,在基础下面混凝土垫层内或在基础上镀锌扁铁和梁、柱、基础内的钢筋焊接连通形成接地网,施工时要与土建专业做好配合,将镀锌扁铁和钢筋包裹于混凝土内。既方便施工,又节省了费用,还使得其免受机械损伤,大大降低维护工程量。按照该工艺施工的接地接地电阻值一般不会超过1Ω。在竣工验收60栋住宅时,59栋住宅实际测得的接地电阻都是小于1Ω,只有一栋住宅是因为等电位箱处的扁铁搭接处焊接质量问题超出标准。

3.8 建筑物做总等电位联接。进线配电箱出的PE母排、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构架、电缆桥架、建筑物接地装置均需与进线的总等电位箱内的端子板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人身电击事故危险。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