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究

[摘要]:

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的论文主题一般覆盖多个学科,这就对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提出了不同于其他类科技期刊的要求。文章以《照明工程学报》的编辑工作为例,探讨从事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需要重视的几对关系:选题组稿中要注意“多与少”的关系;审稿中要注意“内与外”的关系;发行与推广中要注意“大与小”的关系。

一、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并不断催生出新的交叉学科。随着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作为承载与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科技期刊也在不断发展。不同于传统的科技期刊,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由于其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具有独特性,如何办好此类科技期刊业界人士有过相应的研究。正是其独特性,导致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类科技期刊的特殊之处。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选题组稿方面,由于涉及学科多,选题的范围自然很多,可以选择的主题看起来就很多。多则惑,这就导致操作起来实际上困难不少。二是审稿方面,多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审稿专家的选择存在困难。三是编辑加工方面,专业术语、学科用词、公式、图表等不同学科不同,导致编辑加工存在不少问题,编辑需要了解的知识要多学科化。

二、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对于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编辑在工作实践中需要认识并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选题组稿要注意“多与少”的关系

交叉学科涉及学科多,对于期刊来说意味着潜在稿源(或作者)多,意味着可选主题多,意味着组稿对象多。期刊是连续出版物,每一期整体版面相对固定,有限的版面决定了论文数量的有限,有限数量的论文必然导致传播的科技成果信息有限。对于编辑工作来说,需要较大化地利用有限的版面空间来发现、记载与传播更多品质的科技成果,这就对选题组稿提出了挑战。“多与少”的关系是选题组稿过程需要注意的。笔者以《照明工程学报》的选题组稿为例,探讨如何处理“多与少”的关系。

《照明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照明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照明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工程设计成果。照明学科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电气工程、设计学、光学、材料学、半导体、建筑学、电子技术等多门学科。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发展,照明学科又与健康、医疗、农业、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且近年来这种交叉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新的发展方向、更多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这给《照明工程学报》带来了广泛的潜在稿源(或作者),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主题(或选题方向)。而《照明工程学报》为双月刊,一年只出版6期,一期载文数平均约为22篇。“多与少”的形象对比,在《照明工程学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选题组稿中为了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我们的做法是:“知多做少,知少做多”。首先,基于交叉学科发展的情况,从众多的热点、焦点、前沿方向中精选出年度选题主题,这是一个“知多做少”的过程。以2017年《照明工程学报》全年选题为例:国际照明委员会(CIE)2016年了未来3~5年内十大具优先级的研究课题,包括与感知和偏好相关的LED光源的颜色质量,健康照明推荐和光的非视觉效应,自适应照明、智能照明和动态照明等。鉴于此,我们结合中国照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了半导体照明材料与芯片、计量与测试、照明设计、博物馆照明、智能照明、健康照明六大主题,其中有三大主题也是CIE研究战略课题。其次,基于期刊每一期版面空间有限的现实,为了集中展示更多主题相关科研成果,更好地放大主题,就需要组稿上注意使用“多”字的功夫:一是尽可能多地组约到主题稿件;二是从自由来稿中尽可能多地选用与主题相近的稿件。以《照明工程学报》2017年第6期为例,该期主题为“健康照明”,总共刊载论文25篇,其中组约到的主题稿件6篇,从自由来稿中选用的主题稿件8篇、与主题相近的“视觉与颜色”栏目稿件4篇,这样将健康照明主题研究的新成果集中呈现可以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该主题领域的研究进展。另外,我们将余下的7篇论文归在了“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应用”栏目下,而且在该栏目下我们依旧采用了“知少做多”的方式,将4篇植物照明专题的研究论文集中放在此栏目里,以使同类主题或专题的科研成果集中地呈现给读者。

综合而言,选题组稿中“多与少”关系的处理是期刊编辑“知行统一”功夫的体现,科学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对于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展现期刊学术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交叉学科来说,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可以解决由于覆盖学科多、论文主题分散所带来的报告内容庞杂等问题。

(二)审稿要注意“内与外”的关系

审稿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三审制是确保期刊学术质量的保障,而编辑和审稿专家则是审稿的支撑力量。交叉学科论文多学科、多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审稿工作具有不同于其他类论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与外”关系的处理上。首先,要处理好审稿专家队伍“内与外”的关系。审稿专家往往只是某一学科或某一学科的某一方向的专家,很少既是这一学科又是其他学科的专家。这就意味着能够对某一篇交叉学科的论文进行审稿的专家相对来说少了。其次,要处理好学科“内与外”的关系。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新的学科交叉方向不断出现,相应的研究成果论文也会不断涌现,这就对审稿专家队伍的更新提出了要求,可能需要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加入。,要处理好知识框架“内与外”的关系。初审是把握期刊学术质量的及时道关口,判断交叉学科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以及选择对口的审稿专家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编辑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知识框架,要求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与学科外的专家建立起必要的联系,以备审稿之需。

(三)发行与推广要注意“大与小”的关系

发行与推广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通过发行与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期刊,让他们成为期刊的“粉丝”,使得读者群规模越来越大。而落实到每一期的发行与推广,应该关注小读者群,要从“小”字着手,即将发行与推广的对象精准化、小众化,遴选、挖掘与当期内容主题契合度高的人员,将其作为当期的读者,实行定向发行、定向推广。比如,《照明工程学报》当期的主题是农业照明,我们会在原来的发行对象中,有意将农业照明相关人员的占比提高,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推送给他们,同时利用微信将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当期主题论文分享到农业照明相关微信群,让潜在的读者规模变大,同时也将当期载文内容成果的影响更大化。

三、结束语

学术期刊能反映国家学术水平,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我国学术期刊的不均衡发展还落后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交叉学科是最容易产生重大前沿成果的,科技期刊应该要刊登这些成果,为我国抢占学术话语权,引领学术研究发展。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的交叉学科特性,决定了所刊载论文具有交叉特性,由此导致编辑服务的对象具有交叉特性,也必然导致编辑工作带上“交叉学科”的特殊性。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决定了交叉学科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不同于其他类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作为科技期刊发展的支撑力量,编辑应该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同时要不断认识所在期刊的特殊性和自身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以及自身的业务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