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论文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发展,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幼儿的身体素质,从而弥补幼儿由于出生阶段造成的先天性的差异性。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体育教育上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幼儿体育论文

幼儿体育论文:论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调节策略

(山东师大教育系 向海英)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 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体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 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 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 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 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 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 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后者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 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 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 。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 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 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 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 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 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 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 分,有的幼儿仅168 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 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 、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 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 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 线上,游戏共分三轮。及时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 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 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 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 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 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 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 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 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 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 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 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 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 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 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 ,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 认

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 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高潮。对意志负荷,学习新 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 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 效果。

3.灵活运用教法。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体育课时应精讲 让幼儿多练,应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较大的比例(一般幼儿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 %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幼儿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 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幼儿的 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 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幼儿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在各个年龄班,尤其是小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 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中大班幼儿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 ,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幼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 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 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幼儿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 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幼儿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幼儿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 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幼儿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 交代任务、评价、幼儿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幼儿的休息时间。

4.充分利用场地、器械。事实上,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体育场地上,有的幼儿园还达不到 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较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幼儿的练习密度。

此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降低幼儿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 的冬季,则应适当增加幼儿的练习密度(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和运动负荷。

以上调节策略,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结合每节体育课内容和幼儿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 ,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体育论文:[幼儿体育论文]论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与心理负荷的调节策略

在幼儿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合理安排和调节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 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幼教体育工作者的极大重视。

一、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含义

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心理负荷则指人做练习 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它一般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 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 幼儿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幼儿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幼儿园 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还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 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作者认为,首先必须了解制约运动负荷 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然后再综合各因素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二、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人在运动时的生理负荷量,常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1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 后者小。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钻、爬、投掷等动作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2.幼儿的活动时间。它包括幼儿连续活动的总时间和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其中,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 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幼儿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如果一节课,幼儿总 是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量就偏大而且易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

3.活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的活动项目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如幼儿做直体滚动时,前庭分析器所受的 刺激和意志负荷均较大,而运动负荷却不大。障碍跑时,不仅全身运动负荷很大,而且认识和意志负荷也较大 。连续立定跳远,运动负荷较大而心理负荷却较小。在平衡木上走、跑、过障碍、滚球、拍球时,幼儿的心理 负荷都很大。幼儿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一般两种负荷均较大。

4.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前者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幼儿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后者指练习 的正确规格和要求。对练习质量的要求越高,幼儿需负出的心理负荷则越大。

5.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教师组织体育课内容的难易是否合适,是否具有趣味性,组织措施 是否得当,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运动和心理负荷。如过多的排队调 换队形,分组太少而导致幼儿长时间的轮番等待,均易使幼儿产生烦燥情绪,甚至注意的分散,从而影响教学 任务的较好完成。

6.幼儿的个别差异。指幼儿的身体机能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别差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往往相同的练 习对不同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以同样的速度速跑完20米,有的幼儿心率达180次/ 分,有的幼儿仅168 次/分;同做一个游戏,有的幼儿兴致勃勃,有的却感到索然无味。

此外,教师的教态、教具、环境、气候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三、合理调节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策略

综合以上各影响幼儿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 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 、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幼儿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 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

例如某大班教师为了发展幼儿听信号调节运动的能力,培养其灵敏协调素质,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设计了 一个“找朋友”的体育游戏。其玩法是,教师站在一直径为3至3.5米的圆圈中心击鼓,幼儿分别站在圆圈的边 线上,游戏共分三轮。及时轮是教师击鼓,幼儿听教师的信号沿逆时针方向绕边线快跑,约50秒,鼓声停止, 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事先准备好的绒毛小动物玩具,数量每一轮都比游戏的幼儿少2至4个。),没 找到“朋友”的幼儿立即退出游戏。 第二轮变化为幼儿听信号双脚沿边线行进跳,第三轮则变跳跃为竞走。后 二轮均为鼓声停止,幼儿迅速跑向圆内找“朋友”。幼儿跑、跳和竞走的时间和距离,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 而定。显然,此教师的教材安排是较合理的。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幼儿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 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 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 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一般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 是指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相当的水平,持续一定的时间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中幼儿出现两种负 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量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运动量由大变小。前 低后高型则正好相反,运动量由小变大,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 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 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 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熊和石头人”。

心理负荷的曲线较复杂,往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任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 体育活动中幼儿的认识负荷不应太大,且需有积极愉快的情绪伴随幼儿,让幼儿在快乐中动脑筋。幼儿的意志 负荷也不应太大,应让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材时充分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所选的内容难易适当,富有兴趣性和直 观性。同时还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幼儿十分喜欢游戏,孩子在游戏中的认识 负荷、情绪负荷、意志负荷都较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生动有趣、针对性强的体育游戏和道具 ,再结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示范,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锻炼的效果。一般来讲,基本部分 的前半部分应抓住幼儿头脑较清醒的时机安排新的较难的教材,以增大幼儿的认识负荷,而后半部分则宜安排 认识负荷较小的带复习性质的教材。而情绪负荷,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不应过大,以避免因幼儿情绪过度兴奋 而影响新教材的学习掌握,在后半部分可安排适当的内容以让幼儿的情绪负荷达到高潮。对意志负荷,学习新 教材和较难教材时应先大后小,学习较易教材或复习旧教材时则可是先小后大。总之,对心理负荷的调节,教 师应处理好幼儿认识负荷的紧张与松驰,情绪活动的兴奋、欢快和平静,意志努力程度的变化,方能取得较好 效果。

3.灵活运用教法。由于体育课是以直接的身体练习为基本 手段,因此,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体育课时应精讲 让幼儿多练,应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较大的比例(一般幼儿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 %较为适宜)。还应讲练结合。为了加大幼儿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 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幼儿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反之,如幼儿的 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已较大,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改 变练习的内容,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幼儿的运动量和心理负荷。

在各个年龄班,尤其是小班,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游戏的形式来组织体育课,但所选的体育游戏或游戏形 式绝不仅是娱乐性的,而应是针对性强,为体育教学服务。由于中大班幼儿对活动结果已变得十分关心,因此 ,在中大班可多采用竞赛法,以激发幼儿练习的积极性,提高练习的效果,还可培养幼儿的积极进取精神和集 体责任感、荣誉感。

组织措施也是影响幼儿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 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避免让幼儿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竞赛 性游戏应分组较多,以增加幼儿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避免幼儿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 意的分散。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应尽量避免采用让幼儿纯静止休息的方法,而应巧妙地把教师的讲解、示范、 交代任务、评价、幼儿分组观摩等时间同时作为幼儿的休息时间。

4.充分利用场地、器械。事实上,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体育场地上,有的幼儿园还达不到 正常标准,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较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幼儿的练习密度。

此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降低幼儿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 的冬季,则应适当增加幼儿的练习密度(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和运动负荷。

以上调节策略,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结合每节体育课内容和幼儿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 ,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体育论文:分析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 发。使儿童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捷径。

我们知道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整体并协调整 体活动。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脑和身 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着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持左半身肢体的活动,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别受右脑和左脑的控制,实行分工协作。

大家知道,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通常称为“右利者”。“右利者”大脑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语言、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思维、分析活动。左半球常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是负责处理总体形象、空 间概念、几何图形感觉、身体协调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称为“直观脑”,近来也有人称之为“创造脑”。

若将人的左右脑比作为人,那么左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缺乏情趣类型的人。而右脑则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着创造性,充满活力类型的人。可见,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据调查,右半脑的开发对发展创 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人可以获得形象和整体的感知,直觉和想象等,这些都是产生创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学龄前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时期,因为儿童在2岁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学前末期,儿童的大 脑成熟水平虽然已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他们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 物,这个时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和肌体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及充分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及创造力 的形成。

一般来说,那些只顾埋头啃书本,又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都用左脑处理问题,形成左脑思维的方式 。而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追逐奔跑欢跳的时候,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体育游戏,则提高了他们的反映力、 判断力,使右脑在“蹦蹦跳跳”中储备了许多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问题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识向深度 广度扩散时,那么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同时,肌体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右脑是一块 神秘的新大陆,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丰富的宝藏。那么,如何通过体育开发右脑的潜力呢?通过数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蹦蹦跳跳的体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接受外界环境不同性质 的物质刺激以后,身体内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时智力也随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戏中,他 们要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如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 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 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总之,凡是能开发幼儿大脑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 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 ,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左手的运动,左脚及左侧方位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对于少数使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强行改用右手, 结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脑两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负担 不足,自然影响它的发展,而左脑负责人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负担过重容易发生疲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 影响,尤其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状况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儿左脑的负担过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让幼儿双手同时发展也是在开发其右脑。当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幼儿园训练儿童左手的动作,在婴 幼儿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婴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动作。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 体育游戏如:《锤子、剪子、布》,《筷子夹玻璃球》,《倒口袋》,《搭积木》、《串木珠》等,这些游戏 都可在成人参与下用左手完成。这是开发右脑的较好办法。

在幼儿体操中,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双手共同活动。可以让幼 儿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戏等等。总之,幼儿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大动作到细动作,由不准 确到,由把着手模仿成人到听语言指挥而动这样一个过程,对左手的训练使左手逐步灵活,对右脑细胞产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用这样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来帮助幼儿锻炼。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帮 助宝宝手指运动。2.让幼儿双手并用。3.还可让孩子玩粘土工艺和自由画,这种玩法能为培养形象构思和创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带有图案的扑克游戏。即用画有桔子、鸡蛋、火车和汽车等扑克,让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戏。此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的全是扑克摆成的图案构并依照扑克在头脑中构成的形象去猜测,对 培养形象构思能力是很适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图。6.用左手抓握杠杆,提东西,举撑左臂,训练儿童左 手的灵活性。

另外,让孩子做一种“不对称运动”的游戏,开始练习时孩子们可能很不习惯,但这种愉快的气氛会使孩 子们十分感兴趣。如及时节: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节: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第三节: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 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还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些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大脑的其它游戏动作,使刺激传导 到大脑,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左侧身体的动觉训练可采用:头颈运动(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 环),腿部运动如让幼儿学爬、拉车,滑滑梯,站立时左腿前踢、侧踢、后踢,右侧卧左腿前、后、侧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脚的训练可采用:取坐位双脚做内 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的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 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体育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世 界。

幼儿体育论文:[小学体育论文]浅析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 发。使儿童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捷径。

我们知道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整体并协调整 体活动。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脑和身 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着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持左半身肢体的活动,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别受右脑和左脑的控制,实行分工协作。

大家知道,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通常称为“右利者”。“右利者”大脑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语言、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思维、分析活动。左半球常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是负责处理总体形象、空 间概念、几何图形感觉、身体协调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称为“直观脑”,近来也有人称之为“创造脑”。

若将人的左右脑比作为人,那么左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缺乏情趣类型的人。而右脑则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着创造性,充满活力类型的人。可见,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据调查,右半脑的开发对发展创 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人可以获得形象和整体的感知,直觉和想象等,这些都是产生创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学龄前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时期,因为儿童在2岁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学前末期,儿童的大 脑成熟水平虽然已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他们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 物,这个时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和肌体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及充分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及创造力 的形成。

一般来说,那些只顾埋头啃书本,又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都用左脑处理问题,形成左脑思维的方式 。而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追逐奔跑欢跳的时候,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体育游戏,则提高了他们的反映力、 判断力,使右脑在“蹦蹦跳跳”中储备了许多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问题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识向深度 广度扩散时,那么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同时,肌体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右脑是一块 神秘的新大陆,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丰富的宝藏。那么,如何通过体育开发右脑的潜力呢?通过数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蹦蹦跳跳的体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接受外界环境不同性质 的物质刺激以后,身体内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时智力也随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戏中,他 们要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如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 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 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总之,凡是能开发幼儿大脑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 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 ,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左手的运动,左脚及左侧方位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对于少数使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强行改用右手, 结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脑两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负担 不足,自然影响它的发展,而左脑负责人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负担过重容易发生疲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 影响,尤其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状况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儿左脑的负担过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让幼儿双手同时发展也是在开发其右脑。当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幼儿园训练儿童左手的动作,在婴 幼儿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婴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动作。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 体育游戏如:《锤子、剪子、布》,《筷子夹玻璃球》,《倒口袋》,《搭积木》、《串木珠》等,这些游戏 都可在成人参与下用左手完成。这是开发右脑的较好办法。

在幼儿体操中,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双手共同活动。可以让幼 儿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戏等等。总之,幼儿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大动作到细动作,由不准 确到,由把着手模仿成人到听语言指挥而动这样一个过程,对左手的训练使左手逐步灵活,对右脑细胞产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用这样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来帮助幼儿锻炼。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帮 助宝宝手指运动。2.让幼儿双手并用。3.还可让孩子玩粘土工艺和自由画,这种玩法能为培养形象构思和创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带有图案的扑克游戏。即用画有桔子、鸡蛋、火车和汽车等扑克,让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戏。此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的全是扑克摆成的图案构并依照扑克在头脑中构成的形象去猜测,对 培养形象构思能力是很适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图。6.用左手抓握杠杆,提东西,举撑左臂,训练儿童左 手的灵活性。

另外,让孩子做一种“不对称运动”的游戏,开始练习时孩子们可能很不习惯,但这种愉快的气氛会使孩 子们十分感兴趣。如及时节: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节: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第三节: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 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还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些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大脑的其它游戏动作,使刺激传导 到大脑,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左侧身体的动觉训练可采用:头颈运动(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 环),腿部运动如让幼儿学爬、拉车,滑滑梯,站立时左腿前踢、侧踢、后踢,右侧卧左腿前、后、侧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脚的训练可采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的幼 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 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体育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世界.

幼儿体育论文:[小学体育]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

幼儿园 体育课的密度又称为课的一般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各 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是指教师的指导(如讲解、示范、纠正幼儿错误等)、幼儿的练习和相互观摩、合理的 组织措施(如整队、调动队伍等)和合理的休息等。上述各种活动中某种活动所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就称为该种活动的密度,如讲解密度、示范密度、练习密度、组织措施密度、休息密度等等。其中,练习密度 尤为重要,它是指幼儿在课中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为体育课的较大特点是有机体直接参与各 种运动,练习密度最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影响很大,加之,测验幼儿练习密度相对较容 易,因此,目前幼儿园的体育课普遍运用测定练习密度来衡量一节体育课幼儿的活动情况。

既然体育课的密度指的是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此,不难看出,课的 密度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否合理而充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进而也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教 学效果。一节好的体育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较大限度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的 时间,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达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那么,教师应怎样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呢?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 者认为要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必须首先了解制约体育课的密度的几个因素,然后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一、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人体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量,一般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跑后即 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一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大,后者小。运动强度 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练习密度,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呈反比的关系,即运动强度越大,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应越小 ,反之,运动强度越小,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可适当提高。这就提醒教师,绝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 的运动,否则,幼儿将承受大大的运动负荷,易造成其身体的伤害。例如,幼儿在做迫逐躲闪跑或连续立定跳 远等大强度练习时,其练习密度可适当减小,而且练习中应增加休息的次数,一般幼儿练习一至两分到后应作 适当的休息,而后再继续练习,教师应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在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中,强度较大的 运动项目有跑、跳跃、攀登、下蹲走、仰卧起坐、传接球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有走、钻、爬、投掷、走平 衡木或窄道等。

2.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示范、讲解密度、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学习新教 材和较难的教材(如投远、投准、立定跳远、抛接球、夹包跳、夹包掷远或掷准等)时,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的 密度都应加大,每个幼儿的练习密度也应提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和充分的时间进行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 习。相反,幼儿复习旧教材或学习较容易的教材时,教师则应减小讲解和示范的密度,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 复习巩固。

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合理,教学的节奏则会紧凑,且环环相加,上课的时间才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 排队、变换队形迅速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幼儿队形的设计应符合教学的需要,分组轮流练习或竞赛性游戏时 ,幼儿的分组太少,都会导致幼儿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进而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甚至注意力的分散。

4.准备工作。准各工作充分,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提高上课时间的利用率。有的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 分,上课时才临时布置场地,摆放器械,结果无端地浪费了许多本该用于教学的宝贵时间。

5.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密度也应不同,对年龄越小的幼儿(如 小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越大,对年龄越大的幼儿(如大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适当减小(较难的教材除 外),而讲解密度应提高。

6.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兴趣性。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具有兴趣性,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则高,就愿意参加 各种练习,因而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相反,幼儿则不愿意练习,这又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态度,易使教学 过程显得松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诸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

教师在准备体育课时计划时,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及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 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做到计划周密,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示范?各几次?大 约用多少时间?幼儿分别要做哪些练习?各几次?各用多长时间?幼儿排队和调动队伍约用多长时间?幼儿什 么时候休息和以什么方式休息(即采用全体幼儿停止任何活动的休息还是分组轮流体息)?休息多长时间?等 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课前备课时都应周密计划。

教师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一节体育课里,幼儿的练习密度都应是较大的。据 研究,幼儿在体育课中合理的练习密度的范围是35——55%,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幼儿的年龄段在这个范 围内确定具体的练习密度,但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严禁让幼儿连续长时间做大强度的练习。如果幼儿是学习新 教材,教师应首先详细示范讲解1——3次,紧接着就该马上安排每个幼儿及时进行练习,教师再巡回指导,观 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如发现幼儿普遍犯有某种错误,教师应再次示范讲解。教师在教授 新教材时,示范、讲解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但讲解要、精练,抓住动作要领,切忌冗长、繁琐;示范 应正确、规范、舒展,讲解与示范应紧密结合。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尤其是大班,讲 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次数,但学习较难的教材除外。对强度大的教材,可多增加幼儿休息的 时间。排队和变换队形应尽量迅速,而且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措施。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的组织措施。前面已谈到幼儿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各种密度中最 大的,尤其是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时更应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选择幼儿的练习方式时,就应充分考虑其 科学性。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材和幼儿园场地、器械,以及幼儿的实际,选择以下练习方式:(1)个人分散式 练习。如练习立定跳远、从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抛自接高低球、拍球、夹球(或夹包)掷远或掷准等项目就 可采用此方式。(2)两人合作式练习。如两人配合练习滚接、抛接大小皮球时可采用。(3)多人合作式练习 。如5、6个幼儿为一组练习“蜈蚣竞走”(后面的幼儿抱住前面幼儿的腰,下蹲,步调一致地向前走)。(4) 集体集中式练习。如追逐躲闪跑、小组竞赛游戏、原地纵跳触物等。(5)分组轮流式练习。指各组轮流做几种 不同的练习。(6)循环式练习。指幼儿循环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7)鱼贯式练习。指全体幼儿按一定的 次序依次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8)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指 一组或两组幼儿练习,其余各组观摩,之后, 再交换。

在幼儿做集体练习时,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队形,使队形符合教学的需要。例如,大班“学习投远的动作 技能”,结合投掷教材的特点,个人分散式的练习虽可提高练习密度,但不安全,因而并不适合在此使用,可 把幼儿分成两组,相距1米背对背方向站立;每人两个沙包分两次分别向场地两端(距幼儿各队3——4米左右) 的投掷区投远,这种方式显然比个人分散式安全,又比把幼儿分成四路纵队每四人一组投掷的练习密度大。又 如,在教幼儿练习活动目标投准时,可把幼儿分成二至四组(视幼儿实际人数而定),让幼儿轮流充当活动靶 标和投掷者,这样也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 例如,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较大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式练习 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全体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 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相反,如果幼儿积极性很高,玩兴正 浓,又无疲劳感,教师就可让幼儿再练习一会儿或再做一遍体育游戏。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和示范, 如幼儿动作掌握不好,就应抓住要领增加讲解和示范的密度,相反,则可减小示范、讲解的密度。如发现幼儿 分组少,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则应马上调整队形(如变两队为四队),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

4.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保障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备好课和做好物 质准备。如准备好幼儿所用的沙包、头饰、球、腾圈、拱型门、垫子、小旗、记分牌、绳、皮筋、木桩等玩具 和器械,提前画好场地,器械也应事先摆放到位,如条件许可,应把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摆放好器械的场地分 开,如需音乐伴奏,还应准备好录音带。

5.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情绪高涨,他们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练习密度,改善课的质量。为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兴趣性原则。例如,幼儿园体育课的类型主要 应以游戏型为主,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形象的玩具和道具(如头饰、动物和水果图片、彩带、花环、拱 型门、平衡木、动物玩具、房屋树木模型、木桩等),中、大班还应多采用竞赛性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幼儿的兴 趣。此外,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节奏鲜明的乐曲,也可极大地提高幼儿练习 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通过以上调节策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宝贵的上课时间,较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效率。

幼儿体育论文:[幼儿体育论文]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城市 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平方米。然而事实上,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 园,以上关于场地的规定几乎是一个奢望。特别在一些历史较长的大中城市中,建园较早的幼儿园有相当的一 部分早已被禁固在有限的空间内了。这些幼儿园地处横街窄巷,无论是向空间发展,还是向周围发展,都是非 常困难和渺茫的。

既然扩建现有的幼儿园不太现实,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财力来重新兴建标准的园舍,那么如何 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挖掘潜力,提高体育活动质量,便成为当前集中研究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使之发挥较高使用率和好使

用效果。

首先修改日作息时间表,错开每班的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然后,把全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小区 ,较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班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使用这种统一安排活动场地的方法,应当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

1.在一些活动中,相同年龄班可共同使用场地。如早操时间,如果相同年龄班使用同一套早操内容,可以 合并在同一场地进行。

2.尽量避免互相干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按自己计划进行活动。

3.综合考虑场地诸因素进行场地分配。如楼上的班级有阳光,而楼下的班级则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就应 当把楼下的班级安排到阳光较多,较通风的地方。

二、走出幼儿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当园内活动面积明显不足的时候,把活动范围伸展到园外,可以大大地增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丰富 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结合其他教育内容,产生多方效益。

当然,这个做法的前提之一,就是上至幼儿园行政领导,下至幼儿园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的大胆解放。因为 ,这样的伸展,仅安全一项就足以会使许多人摇头了。但是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周密安排,细致照顾, 这个方法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统筹周密地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以更大的 耐心,更为细致的关心,使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目的。

组织这类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问题:

1.活动内容除了考虑丰富多变的原则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对园内锻炼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和加强。

2.通过控制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抓好适宜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

3.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放羊”。

三、发动教师和家长制作有趣、实用的体育运动器材,丰

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场地和空间的限制下,集中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在形式上、内容上、数量上都大大削弱了,作为补偿 ,分散和分组活动(特别是组数多,各种活动材料充足,人数少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通过活动材料和活 动器械进行控制了。当前,幼儿园在自由活动(分散活动)时间里提供的玩具普遍较为单调,除了固定的攀登 架等大型体育器械外,常用的不外乎是球板、沙包、皮球、跳绳等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失去了对这些活动 的兴趣,自由活动往往变成“放羊”、“放马”式的散漫活动,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要改变材料单一的现状,途径之一是发动教师、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制作的体育活动 材料应当一物多用,少占空间,少占场地,以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来弥补场地限制带来的不足。

就整体而言,场地狭小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幼儿园 ,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这才是根本的原则。

幼儿体育论文:关于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思考

一、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幼儿体育启蒙的教育,即是在人发展处于幼儿期时,运用体育的手段,进行启发、传授的早期教育,人处在幼儿期时,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点决定,幼儿对体育活动非常爱好。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记忆相对较高,有利于进行启蒙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科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

2、意义: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

二、幼儿期生理、心理学特点: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而决定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即决定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启蒙教育便是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可行性思考:

1、符合新时代终身教育的思想,为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教育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它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不但加强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可和重视,而且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教育指明方向。在幼儿期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倡导科学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地位。终身体育是人们一生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也称终生体育,包括现在和未来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体育的形式,终身体育就要从小做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丰富生活,锻炼意志品质,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兴趣,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永不间断。素质教育就是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品德、身心等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是以提高人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方法应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具体化,教育人才适应时展需求,而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能较早的树立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并且在其活动过程中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中在活动中还可学习语言,增加友谊,更有利于德育。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以后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活动正是让这些教育目的的结合,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在此阶段,提出这种体育启蒙教育思想是势在必行,但其运作过程必须符合以上所谈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促进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他符合学前教育思想,但却有与其不同的特点,学前教育期是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时期,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能更早的促进性格形成,同时还可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愿望,积极情感和态度。另外,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莫里逊教授在总结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教育目标时指出“这些基本的目标涉及到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服务、自尊、学习、思考、学习准备、语言和营养等方面”。由这些目标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期,要培养幼儿的认知方法,协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简单的认别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即在体育活动中是形成以上所强调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在活动中复杂多变的形式,还可提高幼儿简单的应变能力、独立的实践能力,以及判断游戏中胜负的能力,在追其失败原因时,要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对智力进行了启蒙式的开发。与此同时,还能使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帮助等,为儿童期、少年期的和谐交往及各种活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学前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不再是传授式的传授教育,也不是控制式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较灵活的教育方式,它界定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幼儿期的孩子还不认识社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踏入社会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游戏、认字、算题等行动,只有在讲解中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另一方面,对自己生活及学习中的需要,只是依赖于父母,而自己活动能力较差,但在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过程中,不但兼顾以上两个方面,而且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锻炼,现代研究证明,快乐学习法比普通学习法成绩提高较快,而体育活动正是实施快乐学习法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进行调动,使得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教育者依据活动内容项目,对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满足和疏导,启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人得到尽早的发展!,丰富学前教育内容。另外,为学前教育带来了趣味性与娱乐性,并注重新教育思想,更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为

学前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4、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扩展了教育思路:

在以前的认识中,把幼儿园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现在所称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还包括处于幼儿期却未进幼儿园的其他场所的教育,只要对其进行教育,就可称之为“幼儿教育”,那么,作为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可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就其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及影响来看,首先,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个性与性格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其次,这一教育方式适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起“对症治疗”的效果。再次,这一教育思想符合了现代“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就这一教育思想下对幼儿进行教育,注重体育活动的内容,必然形成幼儿贪玩或忘身于活动之中的不良影响,这要求教育者认真的加以疏导教育,必要时进行限制,在其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与语言,以免伤害学生心理。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具备新教育的优点,同时弥补了教育思想的不足,适合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中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思想。

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须注意问题的思考:

1、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启发、诱导、科学性的教育原则。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①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 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②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③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④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4、幼儿启蒙教育必须设制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幼儿体育论文:浅析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校 张霁虹 刘秀珍)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 发。使儿童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捷径。

我们知道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整体并协调整 体活动。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脑和身 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着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持左半身肢体的活动,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别受右脑和左脑的控制,实行分工协作。

大家知道,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通常称为“右利者”。“右利者”大脑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语言、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思维、分析活动。左半球常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是负责处理总体形象、空 间概念、几何图形感觉、身体协调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称为“直观脑”,近来也有人称之为“创造脑”。

若将人的左右脑比作为人,那么左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缺乏情趣类型的人。而右脑则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着创造性,充满活力类型的人。可见,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据调查,右半脑的开发对发展创 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人可以获得形象和整体的感知,直觉和想象等,这些都是产生创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学龄前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时期,因为儿童在2岁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学前末期,儿童的大 脑成熟水平虽然已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他们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 物,这个时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和肌体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及充分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及创造力 的形成。

一般来说,那些只顾埋头啃书本,又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都用左脑处理问题,形成左脑思维的方式 。而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追逐奔跑欢跳的时候,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体育游戏,则提高了他们的反映力、 判断力,使右脑在“蹦蹦跳跳”中储备了许多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问题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识向深度 广度扩散时,那么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同时,肌体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右脑是一块 神秘的新大陆,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丰富的宝藏。那么,如何通过体育开发右脑的潜力呢?通过数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蹦蹦跳跳的体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接受外界环境不同性质 的物质刺激以后,身体内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时智力也随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戏中,他 们要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如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 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 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总之,凡是能开发幼儿大脑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 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 ,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左手的运动,左脚及左侧方位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对于少数使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强行改用右手, 结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脑两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负担 不足,自然影响它的发展,而左脑负责人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负担过重容易发生疲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 影响,尤其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状况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儿左脑的负担过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让幼儿双手同时发展也是在开发其右脑。当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幼儿园训练儿童左手的动作,在婴 幼儿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婴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动作。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 体育游戏如:《锤子、剪子、布》,《筷子夹玻璃球》,《倒口袋》,《搭积木》、《串木珠》等,这些游戏 都可在成人参与下用左手完成。这是开发右脑的较好办法。

在幼儿体操中,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双手共同活动。可以让幼 儿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戏等等。总之,幼儿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大动作到细动作,由不准 确到,由把着手模仿成人到听语言指挥而动这样一个过程,对左手的训练使左手逐步灵活,对右脑细胞产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用这样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来帮助幼儿锻炼。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帮 助宝宝手指运动。2.让幼儿双手并用。3.还可让孩子玩粘土工艺和自由画,这种玩法能为培养形象构思和创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带有图案的扑克游戏。即用画有桔子、鸡蛋、火车和汽车等扑克,让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戏。此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的全是扑克摆成的图案构并依照扑克在头脑中构成的形象去猜测,对 培养形象构思能力是很适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图。6.用左手抓握杠杆,提东西,举撑左臂,训练儿童左 手的灵活性。

另外,让孩子做一种“不对称运动”的游戏,开始练习时孩子们可能很不习惯,但这种愉快的气氛会使孩 子们十分感兴趣。如及时节: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节: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第三节: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 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还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些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大脑的其它游戏动作,使刺激传导

到大脑,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左侧身体的动觉训练可采用:头颈运动(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 环),腿部运动如让幼儿学爬、拉车,滑滑梯,站立时左腿前踢、侧踢、后踢,右侧卧左腿前、后、侧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脚的训练可采用:取坐位双脚做内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的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 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体育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世 界。

幼儿体育论文: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 发。使儿童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捷径。

我们知道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整体并协调整 体活动。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脑和身 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着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持左半身肢体的活动,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别受右脑和左脑的控制,实行分工协作。

大家知道,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通常称为“右利者”。“右利者”大脑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语言、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思维、分析活动。左半球常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是负责处理总体形象、空 间概念、几何图形感觉、身体协调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称为“直观脑”,近来也有人称之为“创造脑”。

若将人的左右脑比作为人,那么左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缺乏情趣类型的人。而右脑则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着创造性,充满活力类型的人。可见,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据调查,右半脑的开发对发展创 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人可以获得形象和整体的感知,直觉和想象等,这些都是产生创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学龄前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时期,因为儿童在2岁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学前末期,儿童的大 脑成熟水平虽然已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他们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 物,这个时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和肌体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及充分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及创造力 的形成。

一般来说,那些只顾埋头啃书本,又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都用左脑处理问题,形成左脑思维的方式 。而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追逐奔跑欢跳的时候,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体育游戏,则提高了他们的反映力、 判断力,使右脑在“蹦蹦跳跳”中储备了许多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问题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识向深度 广度扩散时,那么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同时,肌体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右脑是一块 神秘的新大陆,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丰富的宝藏。那么,如何通过体育开发右脑的潜力呢?通过数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蹦蹦跳跳的体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接受外界环境不同性质 的物质刺激以后,身体内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时智力也随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戏中,他 们要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如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 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 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总之,凡是能开发幼儿大脑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 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 ,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左手的运动,左脚及左侧方位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对于少数使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强行改用右手, 结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脑两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负担 不足,自然影响它的发展,而左脑负责人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负担过重容易发生疲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 影响,尤其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状况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儿左脑的负担过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让幼儿双手同时发展也是在开发其右脑。当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幼儿园训练儿童左手的动作,在婴 幼儿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婴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动作。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 体育游戏如:《锤子、剪子、布》,《筷子夹玻璃球》,《倒口袋》,《搭积木》、《串木珠》等,这些游戏 都可在成人参与下用左手完成。这是开发右脑的较好办法。

在幼儿体操中,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双手共同活动。可以让幼 儿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戏等等。总之,幼儿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大动作到细动作,由不准 确到,由把着手模仿成人到听语言指挥而动这样一个过程,对左手的训练使左手逐步灵活,对右脑细胞产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用这样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来帮助幼儿锻炼。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帮 助宝宝手指运动。2.让幼儿双手并用。3.还可让孩子玩粘土工艺和自由画,这种玩法能为培养形象构思和创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带有图案的扑克游戏。即用画有桔子、鸡蛋、火车和汽车等扑克,让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戏。此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的全是扑克摆成的图案构并依照扑克在头脑中构成的形象去猜测,对 培养形象构思能力是很适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图。6.用左手抓握杠杆,提东西,举撑左臂,训练儿童左 手的灵活性。

另外,让孩子做一种“不对称运动”的游戏,开始练习时孩子们可能很不习惯,但这种愉快的气氛会使孩 子们十分感兴趣。如及时节: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节: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第三节: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 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还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些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大脑的其它游戏动作,使刺激传导 到大脑,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左侧身体的动觉训练可采用:头颈运动(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 环),腿部运动如让幼儿学爬、拉车,滑滑梯,站立时左腿前踢、侧踢、后踢,右侧卧左腿前、后、侧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脚的训练可采用:取坐位双脚做内 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的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 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体育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世 界。

幼儿体育论文:幼儿体育游戏化

(银川一幼 严林 李郑兰)

在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 幼儿体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确定体育活动层次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首先表现在实施教育之前对教育效果的期望。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 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多种发展的需要,我园于1992年便针对传统体育活动中只注重动作技能发展和单纯 动作训练的弊端,改变教育观念,进行体育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有效地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 促进幼儿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并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意 识等良好品质。我们根据幼儿园体育大纲的课程目标和我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将体育活动的三个内容(动作 技能、队列队形、体操)按各年龄段分六个学期,制定了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目标。

小班幼儿的神经系统支配能力和肌肉活动的能力有了一定增长,可利用体育器械和玩具发展他们的基本动 作,以下几点作为每个单元的重点目标:如会手脚协调的曲线走,能在平衡木上走,推小车跑,会单手拍球, 会滚球,会玩滑梯,敢上攀登架等。

中班幼儿是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以发展他们的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如:运用各 种信号练习走、跑动作的速度和能力。练习单脚跳,学会玩皮球的基本技能,学会拍球、抛接球、传球、踢球 、运球,学会垫子上爬、滚、翻动作。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 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如:会灵活躲闪地跑,会跳绳或跳橡皮筋,协调、灵敏地翻滚、钻爬、攀登,学习踩高 跷、投蓝,学习玩乒乓球、毽子、呼拉圈等。

二、根据基本动作内容设计游戏活动

根据以上体育活动的层次目标我们设计了三类体育游戏。

1.单项练习的小游戏

如小班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我们采用“小猫扑蝴蝶”的游戏进行。教师拿纸折的“蝴蝶”,闪动在幼儿 头上方,让幼儿一遍一遍地跳起扑“蝴蝶”,很快使全体幼儿都能大胆地跳跃,既掌握了动作又达到运动量。 再如:“郊游路上”,让幼儿听信号变速走;在铃鼓声中进行各种速度的走、跑、倒着走;听小铃声模仿采花 、抓蜻蜓等。这些小游戏可协调思维、听觉、视觉和动作的一致性,同时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2.同一内容的一组游戏

任何一种具体能力都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们设计相同内容,不同要求的一组游戏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有效地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如中班练习双脚在直线两侧进行跳,我们设计了5个小游戏逐级 练习。通过这样一组同一动作、多种玩法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幼儿在不同情 况下动作的协调能力。

3.综合练习的大游戏

为了锻炼幼儿肌体,均衡发展幼儿动作,我们设计了以当月教学目标为内容的综合练习的大游戏,巩 固学过的基本动作,强调游戏的动作性、完整性,并保障足够的活动量。

综合练习的大游戏可以是几个小游戏的串合,也可以是一物多用的器械游戏。如:小班游戏《跳跳采果子 》,在综合练习走、跑、跳动作的同时,用皮球充当松果,练习滚球、拍投球、自抛自接球的动作。即:跳跳 起床——做早操——骑摩托车——过树林——采松果——跳跳回家。

大班游戏《勇敢的士兵》综合练习投掷、跨跳、侧身钻、匍匐前进,训练幼儿快速奔跑的能力,培养幼儿 勇敢的精神。即:过封锁区(跑)——爬越电网(垫上匍匐)——跳过矮墙(跨越)——跳跃雷区(单脚跳) ——钻隧道——扫射敌机——夺碉堡。

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 动作的想象力。

三、保障游戏的活动量

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障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 与密度。

要使全体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达到预定强度,又不会因负苛过大,超过幼儿的承受能力,有害健康,教师随 时了解幼儿当时肌体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参与游戏是好的办法,教师作为一个游戏伙伴参与活动过程 中,能细致地观察到每个幼儿的表情,情绪变化,呼吸状况,更能亲身体验游戏的活动量,从而把握活动脉搏 ,及时灵活地调节、控制活动强度,让幼儿生理和心理负荷高低结合。教师运用多峰式的游戏结构,能较好地 保障活动强度,一个个活动小高峰的形成、回落,再形成再回落,符合幼儿负荷规律。

幼儿活动的特点是低强度的,如不提高活动密度很难达到锻炼的效果。教师要尽量做到减少幼儿等待,让 他们一直处于快与慢的节奏中,运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或多组并进的方法,都能增加每个幼儿的练习次 数和活动密度。

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 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 良好品质。

幼儿体育论文: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康心理

现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 健康心理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增强社会适应力。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大 量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机能的完善,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幼儿健康心理的内容很多,本文主要就健康自我意识的 形成和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两方面阐述教师在体育活动组织、指导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同时,探讨在 体育活动中幼儿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矫治方法。

一、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 和意志活动。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未必与自己的客观情况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个人 心理适应的一个指标,两者越接近,个人的适应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 自我调节。3-6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成熟、不稳定。教师应认真分析体育活动的各要素,积极 引导,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实施因人而异的指导。幼儿主要通过动作感知周围的 事物,包括对自身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一些成功或挫折的评价和体会获得自我认识。体育活动中大量基本动 作练习可以使幼儿进一步获得对自身动作的感知,有助于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但身体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同时,每个幼儿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任何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和要 求对幼儿的发展都不利。超出幼儿实际水平的运动项目不仅会使幼儿运动机能损伤,还使幼儿屡次遭受失败, 产生否定的自我;过低的学习内容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实际水平,设计和安排难 度不同的活动,并提供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平衡练习时,我们可以从平衡木的高度、宽度、距离,以 及在平衡木上设置障碍来调节活动的难度,让每一位幼儿都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目标;还可组织类似过关斩将 游戏,鼓励小朋友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并与以往成绩比较,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对自己充满 信心。

(二)认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活动前,教师要提供幼儿丰富 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局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同时,教师还要认真 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可以分两种角度进行。一种是面向全班幼儿的。如,体育活动《有趣的圈》,课前教 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圈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 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 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另一种是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提出的。让这些幼 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认识。

(三)客观、正确地评价幼儿。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能力不 高,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而且自我评价带有主观情绪性,并受认识水平影响。幼儿学习评价主要通过成人 正确评价的示范。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应做到:

1.客观。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有的幼儿速度快,动作灵敏,但缺乏耐力,有的 幼儿动作发展一般,但遵守纪律、刻苦练习。教师在评价一个孩子时,应引导他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 指出他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 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

2.具体。教师评价孩子时,要有论据,论据要清楚、具体、明确,幼儿能理解并达到,如:“×××小朋 友锻炼认真,能遵守比赛规则,老师要求的每个练习都认真完成”。在老师的具体示范下,幼儿不仅明确了体 育活动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达到目标,而且学会了评价的方法。

3.有意识地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转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自发的好动性, 以及机体运动带来的快感,但体育活动中不乏大活动量带来机体的不适,动作有一定难度,不能轻易完成,摔 倒、碰撞等都会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退缩、畏惧、逃避等心理。所以,在评价幼儿动作完成 情况的同时要挖掘其的内心品质,如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敢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引导幼儿对自己 的内心品质进行评价,增强评价能力。

(四)增强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和监督上。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不够 完善、成熟,不能很好地自觉调控自己的心理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和情境特点的直接制约,例如成人的奖励和 惩罚,同伴的态度,扮演的角色的特性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训练。 模仿性游戏较适合小班幼儿,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夜里出来偷东西的老鼠时,会自觉地踮起脚尖轻轻地走路 。竞赛性游戏时,教师不能只注意到速度和动作质量,还应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中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组织 他们自己讨论体育活动应该遵守的规则,使他们明白到没有这些规则会影响活动,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从 而自觉遵守规则。除了利用纪律和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机制,对能达到刻苦锻 炼,不怕困难,努力完成目标等多项要求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教师还应给予幼儿结伴自由。自由结伴的游戏不仅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 互评价,还能使幼儿为了能被同伴肯定、欣赏和接受而有意调整自己的一些行为,从而锻炼自我调节能力,并 能有效防止幼儿的心理朝极端的自我中心方向发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诸多观察和研究都表明,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发作用,它不仅是一项重要 的心理品质,还是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中介环节。动作的发展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大大加 快大脑髓鞘化过程,使神经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过程更趋和谐,从而较好地调节情绪。一般来 说,体育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精神振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组织不善,也会给幼儿 带来不愉快情绪。因此,我们要注意:

(一)避免单调、死板、机械的被动学习。体育活动中有大量的基本动作学习,要掌握这些动作,是需要 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有些教师不认真分析动作原理,不找重点难点,练习不讲方法,久而久之,幼儿从不喜 欢到厌恶,并不断被

强化,产生消极情绪。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重复,教师应多选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还可以 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前滚翻的儿歌是:一立正,二弯腰,三低头,四蹬腿,翻过身来站站好 。有些教师大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活动,这也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另外,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还应注意引导幼 儿自主探索和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玩球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不做示范,让幼儿自己想出玩球的 方法,并交流,有些动作还可以拿出来集体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从滚、传到拍、运,从一个人玩到多 人合作着玩,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面露喜悦,这是被动学习不能比拟的。

(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幼儿情绪在很多方面受成人态度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对 全体幼儿都抱以积极的期待,针对不同特点付之于积极的行动,多用鼓励的方法指导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教 师往往容易注意到动作发展好、能力强或各方面特别差的幼儿,练习活动设计时也只考虑两头,忽略了中间的 幼儿,不太注意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幼儿的指导问题,这些都会给幼儿带来消极的情绪情感,是我们应该克服的 。另外,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又怎能愉悦得起来?因此教 师保持饱满的情绪十分重要。

(三)努力发掘体育活动中的美育因素。美感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活动后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 体验。所以,教师提供的体育用具要美观、实用、安全,教师示范动作要、熟练,口令流畅,体操动作设 计要注意艺术性,考虑体育活动与音乐活动、语言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在体 育活动中身心舒展、愉快乐观。

三、及时矫治幼儿的心理障碍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畏惧、退缩、抑郁、不合群、不合作、攻击性行为和破坏 性行为,一般不被看作心理疾病。但这类问题或障碍会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若不及早矫治和干预, 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和活动,阻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由此导致他们在成年期的心理缺陷和社会适应不良。矫 治这些心理障碍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阳性强化法。阳性强化法是就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从而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 强化物可以是具体的,如糖果、红花等,也可以是非具体的微笑、鼓励、表扬。如教师事前对有攻击性行为的 幼儿说:“如果你能在这个游戏中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打人,你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待幼儿按要求 做到后,马上奖励红花。强化物还可以由幼儿自己提供,达到自我指导的境地。在行为矫治过程中,可以逐渐 减少强化频率,过渡到不需要强化也能坚持。

(二)代币方案。代币方案先规定某些目标行为,然后用代币奖励强化这些行为,幼儿所获得的代币到了 一定的时候可以折换成各类强化物。教师可以给幼儿设计一个代币方案,如遵守规则得2分,认真练习得3分, 打小朋友扣2分,当得分积满一定分数时,幼儿可以得到奖励。

(三)矫枉过正法。矫枉过正法是对某些不良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在施行矫枉过 正法时,要对幼儿服从安排,认真执行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

(四)宣泄法。

让幼儿渲泄,可以减轻幼儿的身心负荷。幼儿由于遭受挫折而焦虑、畏惧、积郁、积愤,或者精力过剩而 多动、搞破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其它途径让幼儿宣泄,然后再给予安慰、解释、说理等。这种方法是对造 成行为偏异的内在因素进行改变,能取得较好效果。

除了上述矫治的方法之外,还有其它许多方法,教师应灵活处理,综合使用,同时注意在矫治过程中出现 的新问题,有效矫治不良行为和克服心理障碍。

幼儿体育论文:析体育与幼儿右脑开发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初期的右脑开 发。使儿童大脑两半球、和谐的发展,是我们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捷径。

我们知道人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由一大束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联系着,使两半球合为一整体并协调整 体活动。大脑半球表面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人类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各有一定的分工,脑和身 体之间的神经联系是相互交叉支配的。左脑支配着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持左半身肢体的活动,人的左手和右 手分别受右脑和左脑的控制,实行分工协作。

大家知道,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通常称为“右利者”。“右利者”大脑左半球是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 语言、记忆、数学计算、逻辑思维、分析活动。左半球常被称为“语言脑”。而右脑是负责处理总体形象、空 间概念、几何图形感觉、身体协调等,因而,右半球常被称为“直观脑”,近来也有人称之为“创造脑”。

若将人的左右脑比作为人,那么左脑就是那种循规蹈矩、缺乏情趣类型的人。而右脑则是具有意外性,洋 溢着创造性,充满活力类型的人。可见,人脑右半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据调查,右半脑的开发对发展创 造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人可以获得形象和整体的感知,直觉和想象等,这些都是产生创造 性想象的源泉。

学龄前时期是开发右脑的时期,因为儿童在2岁前基本生活在形象的世界中,到了学前末期,儿童的大 脑成熟水平虽然已接近成人,但儿童的言语中枢尚未成熟,抽象思维刚刚萌芽,他们仍以右脑为中心去认识事 物,这个时期如果成人采用正确的方法及灵活多样的活动,就能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从而增强幼儿的创造性 和肌体的抵抗力。

教育心理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及充分的教学实践发现,恰当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右脑的发育及创造力 的形成。

一般来说,那些只顾埋头啃书本,又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都用左脑处理问题,形成左脑思维的方式 。而爱运动的孩子,他们在追逐奔跑欢跳的时候,瞬息万变,千姿百态的体育游戏,则提高了他们的反映力、 判断力,使右脑在“蹦蹦跳跳”中储备了许多视听觉等方面的信息,考虑问题的速度也敏捷,一旦知识向深度 广度扩散时,那么这些储备就成了宝贵的基础,同时,肌体抵抗外界侵袭的能力也增强了。幼儿的右脑是一块 神秘的新大陆,只要充分挖掘,就能得到丰富的宝藏。那么,如何通过体育开发右脑的潜力呢?通过数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发现各种蹦蹦跳跳的体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又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接受外界环境不同性质 的物质刺激以后,身体内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保持得更加平衡,同时智力也随之提高了。此外在游戏中,他 们要主动动脑筋想办法,如怎样不被别人抓到,如何将球拍得高一些,想什么办法将球踢进球门,捉迷藏如何 辨别方向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幼儿动脑能力,所以,发展动作活动与脑神经系统反复作用过程中, 就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和神经细胞的发展。又如“找朋友”游戏,看一看有几个朋友,或者“小朋友顶球”游戏 ,让孩子双脚向上跳,用头顶球,顶到的计数。再如“拨球”游戏,拨动地上的球往前或往左、右走,或者拨 动小球打击地上事先摆好的玩具,也可以左、右手轮换练习,还可缝个沙袋,做“接沙袋”游戏,可将沙袋向 上掷或幼儿面对面一人掷一人接等等。总之,凡是能开发幼儿大脑功能的都可采用。曾有人把人的大脑皮层比 喻为“智慧的海洋”,因为它是思维的物质基础,而这个物质基础还需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产生思维和智慧 。大脑皮层的各个不同区域分别联系,控制着人的各种功能,其中控制手的运动的大脑皮层部位的面积很大, 所以手的灵敏运动能够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同时,支配人左手的是右脑领域,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左手 ,就会给右脑以良好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左手的运动,左脚及左侧方位的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对于少数使用左手的人称为“左撇子”,所以父母都强行改用右手, 结果右手使用的多,左手使用的少就造成人脑两半球利用的不平衡,因而使管理人的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负担 不足,自然影响它的发展,而左脑负责人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负担过重容易发生疲劳,人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 影响,尤其现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状况很普遍,更造成了幼儿左脑的负担过重,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说让幼儿双手同时发展也是在开发其右脑。当然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配合幼儿园训练儿童左手的动作,在婴 幼儿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训练婴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手的抓握动作。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 体育游戏如:《锤子、剪子、布》,《筷子夹玻璃球》,《倒口袋》,《搭积木》、《串木珠》等,这些游戏 都可在成人参与下用左手完成。这是开发右脑的较好办法。

在幼儿体操中,可以让幼儿做一些左手手指操,左手前臂操,左手大臂操,也可双手共同活动。可以让幼 儿左手拍球,左手打羽毛球,玩手指造型游戏等等。总之,幼儿双手的动作发展是由大动作到细动作,由不准 确到,由把着手模仿成人到听语言指挥而动这样一个过程,对左手的训练使左手逐步灵活,对右脑细胞产 生良好的刺激。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用这样一些创造性的训练来帮助幼儿锻炼。例如:1.采用按摩抓拿等方法帮 助宝宝手指运动。2.让幼儿双手并用。3.还可让孩子玩粘土工艺和自由画,这种玩法能为培养形象构思和创造 力形成良好的刺激。4.玩带有图案的扑克游戏。即用画有桔子、鸡蛋、火车和汽车等扑克,让孩子指出“那有 什么”的游戏。此时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的全是扑克摆成的图案构并依照扑克在头脑中构成的形象去猜测,对 培养形象构思能力是很适宜的。5.玩七巧板,智力拼图。6.用左手抓握杠杆,提东西,举撑左臂,训练儿童左 手的灵活性。

另外,让孩子做一种“不对称运动”的游戏,开始练习时孩子们可能很不习惯,但这种愉快的气氛会使孩 子们十分感兴趣。如及时节: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时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时屈无名指,动 作可由慢到快。第二节:指“五官”,拉做孩子的一只手,掌心向上,让他的另一只手食指放在鼻尖、嘴、眼 睛、耳朵上,但要随家长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变动位置。第三节:摩脚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 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开始”时,左手前后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双手习惯时再下 口令“换”,左右手可交替进行。还可让幼儿模仿做一些有益于开发智力和大脑的其它游戏动作,使刺激传导 到大脑,使脑细胞扩大功能范围,以增强脑的发育。

左侧身体的动觉训练可采用:头颈运动(左、右、前、后)、前臂操、大臂操(前、后、左、右、伸及绕 环),腿部运动如让幼儿学爬、拉车,滑滑梯,站立时左腿前踢、侧踢、后踢,右侧卧左腿前、后、侧踢,用 左腿踢足球。

左脚的训练可采用:取坐位双脚做内 收、外展、屈、伸、绕环等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的幼儿早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幼儿大脑开发方面,对其 节奏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从体育入手,有目的地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世 界。

幼儿体育论文: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的密度

幼儿园 体育课的密度又称为课的一般密度,它是指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例。各 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是指教师的指导(如讲解、示范、纠正幼儿错误等)、幼儿的练习和相互观摩、合理的 组织措施(如整队、调动队伍等)和合理的休息等。上述各种活动中某种活动所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就称为该种活动的密度,如讲解密度、示范密度、练习密度、组织措施密度、休息密度等等。其中,练习密度 尤为重要,它是指幼儿在课中做练习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为体育课的较大特点是有机体直接参与各 种运动,练习密度最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影响很大,加之,测验幼儿练习密度相对较容 易,因此,目前幼儿园的体育课普遍运用测定练习密度来衡量一节体育课幼儿的活动情况。

既然体育课的密度指的是体育课中各种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因此,不难看出,课的 密度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否合理而充分地被教师和幼儿所利用,进而也直接关系到一节体育课的教 学效果。一节好的体育课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较大限度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尽量减少浪费的 时间,以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达到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 那么,教师应怎样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呢?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 者认为要合理安排和调节课的密度,必须首先了解制约体育课的密度的几个因素,然后找出科学的调节策略。

一、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因素

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指人体单位时间的生理负荷量,一般用心跳频率来表示。如幼儿20米速跑,跑后即 刻心率可达180次/分,慢跑一分钟做徒手操一套,心率在14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大,后者小。运动强度 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练习密度,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呈反比的关系,即运动强度越大,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应越小 ,反之,运动强度越小,幼儿的练习密度则可适当提高。这就提醒教师,绝不能让幼儿长时间连续从事大强度 的运动,否则,幼儿将承受大大的运动负荷,易造成其身体的伤害。例如,幼儿在做迫逐躲闪跑或连续立定跳 远等大强度练习时,其练习密度可适当减小,而且练习中应增加休息的次数,一般幼儿练习一至两分到后应作 适当的休息,而后再继续练习,教师应严格控制大强度练习的总时间。在幼儿园体育教学内容中,强度较大的 运动项目有跑、跳跃、攀登、下蹲走、仰卧起坐、传接球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有走、钻、爬、投掷、走平 衡木或窄道等。

2.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示范、讲解密度、幼儿的练习密度。幼儿学习新教 材和较难的教材(如投远、投准、立定跳远、抛接球、夹包跳、夹包掷远或掷准等)时,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的 密度都应加大,每个幼儿的练习密度也应提高,要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和充分的时间进行动作和身体素质的练 习。相反,幼儿复习旧教材或学习较容易的教材时,教师则应减小讲解和示范的密度,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 复习巩固。

3.组织措施。组织措施合理,教学的节奏则会紧凑,且环环相加,上课的时间才能得到较大限度的利用。 排队、变换队形迅速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幼儿队形的设计应符合教学的需要,分组轮流练习或竞赛性游戏时 ,幼儿的分组太少,都会导致幼儿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进而易使幼儿产生厌烦,甚至注意力的分散。

4.准备工作。准各工作充分,可大大减少浪费时间,提高上课时间的利用率。有的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 分,上课时才临时布置场地,摆放器械,结果无端地浪费了许多本该用于教学的宝贵时间。

5.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密度也应不同,对年龄越小的幼儿(如 小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越大,对年龄越大的幼儿(如大班),教师的示范密度应适当减小(较难的教材除 外),而讲解密度应提高。

6.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兴趣性。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具有兴趣性,幼儿练习的积极性则高,就愿意参加 各种练习,因而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相反,幼儿则不愿意练习,这又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和态度,易使教学 过程显得松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调节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幼儿园体育课密度的诸因素,特提出以下的调节策略:

1.周密计划和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

教师在准备体育课时计划时,应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幼儿身体发展的特征及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 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分量,做到计划周密,心中有数。例如,教师在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示范?各几次?大 约用多少时间?幼儿分别要做哪些练习?各几次?各用多长时间?幼儿排队和调动队伍约用多长时间?幼儿什 么时候休息和以什么方式休息(即采用全体幼儿停止任何活动的休息还是分组轮流体息)?休息多长时间?等 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课前备课时都应周密计划。

教师必须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清楚地认识到在任何一节体育课里,幼儿的练习密度都应是较大的。据 研究,幼儿在体育课中合理的练习密度的范围是35——55%,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幼儿的年龄段在这个范 围内确定具体的练习密度,但必须注意动静结合,严禁让幼儿连续长时间做大强度的练习。如果幼儿是学习新 教材,教师应首先详细示范讲解1——3次,紧接着就该马上安排每个幼儿及时进行练习,教师再巡回指导,观 察幼儿练习的情况,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如发现幼儿普遍犯有某种错误,教师应再次示范讲解。教师在教授 新教材时,示范、讲解应适当增加次数和时间,但讲解要、精练,抓住动作要领,切忌冗长、繁琐;示范 应正确、规范、舒展,讲解与示范应紧密结合。对小班幼儿的示范应多于讲解;对中、大班,尤其是大班,讲 解的密度可稍大些,可适当减少示范的次数,但学习较难的教材除外。对强度大的教材,可多增加幼儿休息的 时间。排队和变换队形应尽量迅速,而且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2.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措施。

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的组织措施。前面已谈到幼儿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是各种密度中最 大的,尤其是学习新教材和较难的教材时更应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选择幼儿的练习方式时,就应充分考虑其 科学性。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材和幼儿园场地、器械,以及幼儿的实际,选择以下练习方式:(1)个人分散式 练习。如练习立定跳远、从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抛自接高低球、拍球、夹球(或夹包)掷远或掷准等项目就 可采用此方式。(2)两人合作式练习。如两人配合练习滚接、抛接大小皮球时可采用。(3)多人合作式练习 。如5、6个幼儿为一组练习“蜈蚣竞走”(后面的幼儿抱住前面幼儿的腰,下蹲,步调一致地向前走)。(4) 集体集中式练习。如追逐躲闪跑、小组竞赛游戏、原地纵跳触物等。(5)分组轮流式练习。指各组轮流做几种 不同的练习。(6)循环式练习。指幼儿循环做几个不同的动作练习。(7)鱼贯式练习。指全体幼儿按一定的 次序依次做几个不同的动作

练习。(8)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指一组或两组幼儿练习,其余各组观摩,之后, 再交换。

在幼儿做集体练习时,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队形,使队形符合教学的需要。例如,大班“学习投远的动作 技能”,结合投掷教材的特点,个人分散式的练习虽可提高练习密度,但不安全,因而并不适合在此使用,可 把幼儿分成两组,相距1米背对背方向站立;每人两个沙包分两次分别向场地两端(距幼儿各队3——4米左右) 的投掷区投远,这种方式显然比个人分散式安全,又比把幼儿分成四路纵队每四人一组投掷的练习密度大。又 如,在教幼儿练习活动目标投准时,可把幼儿分成二至四组(视幼儿实际人数而定),让幼儿轮流充当活动靶 标和投掷者,这样也可提高幼儿的练习密度。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备好课后,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板僵化地照搬教案,而应根据上课时的具体情况作适当灵活的处理。 例如,发现幼儿在练习强度较大的教材时已显出中度疲劳状,教师则应立即调整课的节奏,改个人分散式练习 或集体集中式练习为分组轮换观摩式练习,让幼儿可得到轮流休息,或直接让全体幼儿休息1——2分钟,教师 可利用这一时间讲解、示范或简评,以纠正幼儿练习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相反,如果幼儿积极性很高,玩兴正 浓,又无疲劳感,教师就可让幼儿再练习一会儿或再做一遍体育游戏。教师还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解和示范, 如幼儿动作掌握不好,就应抓住要领增加讲解和示范的密度,相反,则可减小示范、讲解的密度。如发现幼儿 分组少,轮番等待的时间太长,则应马上调整队形(如变两队为四队),以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

4.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保障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包括备好课和做好物 质准备。如准备好幼儿所用的沙包、头饰、球、腾圈、拱型门、垫子、小旗、记分牌、绳、皮筋、木桩等玩具 和器械,提前画好场地,器械也应事先摆放到位,如条件许可,应把做准备活动的场地和摆放好器械的场地分 开,如需音乐伴奏,还应准备好录音带。

5.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情绪高涨,他们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就会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练习密度,改善课的质量。为此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上都应充分考虑到兴趣性原则。例如,幼儿园体育课的类型主要 应以游戏型为主,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形象的玩具和道具(如头饰、动物和水果图片、彩带、花环、拱 型门、平衡木、动物玩具、房屋树木模型、木桩等),中、大班还应多采用竞赛性游戏等方式来调动幼儿的兴 趣。此外,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也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节奏鲜明的乐曲,也可极大地提高幼儿练习 的兴趣。

总之,教师应通过以上调节策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宝贵的上课时间,较大限度地提高体育课的密度和效 率。

幼儿体育论文:体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探讨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特别是小 班幼儿,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其身体活劝的能力。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 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 儿,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 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也常 常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 生不安全感。

1 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不足分析

例一 在平衡练习时,大多数幼儿都很大胆地在平衡木上行走,轮到国×时,他死活不肯上去,小手紧紧 攥住老师的衣服,小脸憋得通红,差点哭出来。

例二 在体育活动“猫捉老鼠”时,老师邀请幼儿扮演老鼠,魏×吓得“哇”一声哭起来,在其它活动中 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例三 玩攀登架时,总是有几名幼儿磨磨蹭蹭,有意回避老师,落在。

通过分析,我认为原因有三个:①(事例一)国×可能没有走平衡木的经验,见到窄窄的木板产生了害怕 心理,或可能有过走平衡木的失败经历,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心理因素存在。②(事例二)魏× 生性腼腆、胆小、依赖性较强,平时较小参加集体活动,一旦在众目睽睽之下,胆怯的心理便表现得更明显; 魏×对活动内容缺乏了解,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出丑。③(事例三)这些幼儿一要是胆小内向,动作发展较 迟缓、反应不灵敏,致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想法“反正我不行”、“比不过别人”,继而表现出退缩行为。

以上所举的是发生在小班体育活动中的几个小事例,针对幼儿这种退缩行为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时消除这 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影响幼儿以后的交往及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如 何结合小班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在体育活动中实施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 问题。

2 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2.1 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 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幼儿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 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小班幼儿更明显。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 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往,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积极 评价,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爱体育,乐于上进的愿望,而应避免消极的评价给幼 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以引起全体幼儿兴 趣,减轻幼儿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在引导幼儿玩攀登架时,我们设计了“给小动物找妈妈” 的游戏,把“小动物妈妈的家”设置在攀登架上,鼓励孩子们去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 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连平时最怕玩攀登架的几名幼儿也不知不觉地爬上了攀登架的较高点,对他们的 成功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逐步树立了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2 鼓励幼儿尝试活动,提供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 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幼儿 的潜力,避免机械模仿

在幼儿期,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根据幼儿兴 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 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自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 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让幼儿不 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如在平衡练习中,一开始,我只让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走平衡线。然后,提供不同 高度、宽度、坡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由尝试,接着请平衡力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再由教师把走平衡木的动 作要求示范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过小桥”的练习,幼儿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由宽到窄,由低到高练习。 这样,不管平衡能力强弱,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 幼儿参与活动的起点,获得成功的程度是不同的,要鼓励幼儿从自身的起点开始,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练得更 好,发挥幼儿潜力。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要注重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 动地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长此 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主动性为 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和成功的探索者与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们往往启发和鼓励幼 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竹圈,教师不马上做示范,而是让幼儿拿着竹圈子自由玩耍,启发幼儿动 脑筋想一想:“竹圈还可以怎样玩?要和别人玩得不一样”。因此,孩子们便会想出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当 幼儿有过自身体验获得成功时,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信心自然得到增强。

2.3 帮助幼儿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与自负

小班幼儿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 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常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以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活动的信 心,形成了“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积极评价入手,尽 量挖掘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各人有各人的长 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着别人,低着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适当降低对自卑幼儿的要求,使之 具有成就感;通过补偿性的训练,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能力,当他们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 情绪体验时,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逐步克服自卑感。

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如体育活动“ 小猫钓鱼”,教师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 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只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 依赖与骄傲。

2.4 家园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 地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缩手缩脚;有的父母溺爱幼儿,一切 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困难面前退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 同探讨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并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1、不要溺爱孩子,应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

2、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开朗的性格。

3、家园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幼儿的点滴进步, 以获取幼儿每一发展阶段的信息,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心。

3 结语

通过实践,我感到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 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强化,尤其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要耐心细致地教育,扭转他们已有的“我不行”的思维 定势,一点一滴地增强自信心。

幼儿体育论文: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现代教育认为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启蒙阶段,属于黄金阶段,所以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的国民的经济情况也愈加好,在这样经济良好的影响下,幼儿时期的教育就逐渐受到广大父母以及有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当然,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体育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但可以在幼儿时期开发幼儿的智力,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下文就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与看法,对幼儿园教育的体育教育给出几点实质性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体育教育;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幼儿踏入教育的及时阶段,它也是我国国民培养素质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针对3到6周岁的幼儿所创办的正规具有保育教育的培养机构,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举步阶段,而体育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所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地位也是本文索要探析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从1990年开始到2001年,我国一共实施了三部重要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规程与条例,从这三部重要教育文件中的规定与要求中幼儿园体育教育也占很大的一部分,这足以说明了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探知到国家对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依此来了解体育教育在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对幼儿的身体协调有很大的帮助,若要发展,那么体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正是容易模仿大人行为与学习的阶段,这个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外来的直接影响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小孩子的心理活动也容易受到影响与改变甚至停止。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会受到很多的教育与不断的成长的影响,可以不自觉的发展自己的各方面与行为,这个阶段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阶段,这种个性虽然不会一直保持直至成年,但是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性格在其以后的终身都会保留一定的痕迹,所以在这个幼儿园的教育阶段,体育教育则有利于启蒙幼儿的智力发展还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育观念,体育教育也会逐渐的推动婴幼儿生理与身体的健康发展,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抵抗能力,有效防止生病,是幼儿在以后学习教育生活的正常保障。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个人的素质是属于先天就具备,但是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需要后天的学习从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的品质。现在人们常说的素质教育就是在普通的知识教育之外,对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它也分为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德智劳美体、道德、思想上的素质教育。近几年,教育部已经有明确的规定,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在幼儿时期,幼儿园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启蒙孩子的智力等,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欲望、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行为和健康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

就目前的教育趋势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可能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将体育教育当成自己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他们对于体育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的重视,没有真正意识当体育教育涵盖了许多运动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生理、身体以及心理等素质,所以这样一来,许多幼儿园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可以说一名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对于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幼儿性格、启蒙智力等许多方面都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要有机高效的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与学习知识的发展,从整体上平衡两者,另一方面来说,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也并不是单一的户外活动,而是在户外运动的同时结合一些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发展幼儿的心智等素质,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设备的健全

对于幼儿来说,一些好玩且安全的体育器材可以激发幼儿对于体育活动的情趣,如若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完备,那么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于体育意义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场地与想法。但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设备都存在着不合理与不科学等问题,所以要健全幼儿园的体育设备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相关部分给予单独重视,督促幼儿园的负责人完善幼儿园的体育设备,实现幼儿园的发展要求,教育不止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我们国民自己的责任,为幼儿园建设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确保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得到科学合理且完善的体育教育。

(三)科学组织体育教育

科学家表明,人体的生理机能的获得通常是梯字型的规律变化,先上升,然后平稳一段时间后下降,所以对于幼儿的体育教学也应该依照这个规律,但是根据多项调查表明,幼儿的生理机能规律通常是过山车形变化的,很快的上升,在到达一个顶峰之后维持短暂的时间之后就开始下降,这表明幼儿对于急剧的改变是难以适应的,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避免发生对于幼儿不利的体育教学活动,安排适合且利用幼儿发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毕竟幼儿与成年人的机制是不同的,对于体育教育的运动负荷量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未来,科学合理的组织幼儿体育教育也是幼儿园工作者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总体上来看,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许多幼儿园工作者来说,需要多方位的结合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并且带着积极的目的去实施体育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品质与良好素质的多方位人才。

作者:张敏 单位:新乡幼儿师范学校

幼儿体育论文:幼儿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摘要:

幼儿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如何保障幼儿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幼儿开展早期的体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学习潜能,对于未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提升经济实力都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我们主要来分析幼儿体育教育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发展,体育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幼儿的身体素质,从而弥补幼儿由于出生阶段造成的先天性的差异性。但是目前我国在幼儿体育教育上的发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幼儿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1、幼儿体育教师的现状

对于幼儿的体育教育来说,有一个好的老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这一阶段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对幼儿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所以说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教学的质量。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于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是非常的高,在幼儿教师的选择方面,学历上的差距参差不齐,有的学历极高对幼儿的体育教学也呈现出一种极为负责的教学方式,而有的教师则学历较低,这些学历较低的教师普遍上其教学方式和幼儿的喜爱程度上都远远不及学历较高的教师,换句话说学历越高的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的发展就越有帮助。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学历高的教师受到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要远远高于学历低的教师在对幼儿的体育进行相关教育过程中能很好的发挥幼儿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幼儿的健康素质。但是就目前的任职情况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依然是学历低的教师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幼儿教育体制的缺失,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很难对幼儿的教学起到非常积极的帮助。

2、幼儿体育教育教育器材和场地等设施的现状

幼儿园中的相关体育设施和器材对于幼儿从事锻炼活动和提高身体健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物资保障,对于幼儿园中基础设施和相关体育设备的配备我国对此有相关的规定,然而依然有很大数量上的幼儿园钻法律上的空子,对于法律所规范的体育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相关的简化,大多数的幼儿园往往一个很狭窄的活动室等能够起到多种体育设备和体育器械的作用,在活动室中进行相关的体育活动等,无论活动的危险程度,这样大大增加了幼儿的安全隐患。就算即使有的幼儿园配备了相关规定所规范的诸如滑梯、压板、攀登等设备要求,这些幼儿园由于担心幼儿在进行相关活动时会发生安全隐患,而禁止学生去进行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和玩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幼儿的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幼儿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上面,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目前幼儿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教师的学历上参差不齐的现状导致了幼儿在体育教学上无法达到培养其综合素质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并未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其次在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中其基础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也无法达到法律所规范的要求,即使有的具有设备也禁止幼儿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这些设备存在的意义。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如何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目前我国幼儿体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1、加强幼儿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在幼儿学习阶段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教师的言行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于幼儿体育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首先来说,对于幼儿园的选拔机制和招聘机制应当提高教师选取的门槛,在教师队伍结构上做好优化工作,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滥竽充数的教师实行一定的惩罚机制。对于相关教师评定制度应当建立健全对幼儿教师的评选机制。第二,教师应当在课程学习中加强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幼儿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在进行相关教学过程中应当既包括专业上的知识,还应当具有幼儿体育心理健康、幼儿教育概论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运动能力。在对幼儿进行相关体育教学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从内容和实践两个方面出发,在内容上对幼儿进行相关活动标准姿势的普及,避免在进行后续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其次在保障理论课程的情况下,应当适当的带领幼儿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诸如滑滑梯、跷跷板等游戏,不仅帮助学生在潜意识下发展和提升了他们的体育素质,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爱玩的天性,使体育课程充满趣味性。,幼儿园在教师素质上应当适当的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体育教师,来从根本上提高专业体育教师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视态度。

2、有效利用设备设施,开发新兴器材

目前来看,对于大多数幼儿园首先应当做到具备相关体育运动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保障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其次,对于那些存在体育设施的幼儿园来说,要避免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大力开展体育活动的进行,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设施的利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现有场地和器械的价值,将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区域合理有效的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来避免由于场地不足而无法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幼儿园应当大力加大对新兴体育设备的建设,多方面筹集和投入资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来保障幼儿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三、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在教师的选拔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同时幼儿园的设备的使用率以及设备数量等也存在问题。我们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教师的选拔上提高门槛,同时加大幼儿园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及个人能够重视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作者:吴昊 单位:成都市新都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体育论文:体育教学幼儿教师论文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担任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体育知识也很匮乏,导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了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示范讲解,更忽视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6]。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7]。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男幼儿教师应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男幼儿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认识到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其次是要了解在课前如何确定活动目标、选择体育内容、准备体育材料和活动场地,掌握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技巧;懂得如何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只有加强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育学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体育方面的水平。

作者:王立明 单位:绥化学院

幼儿体育论文:体育教学活动中男幼儿教师论文

一、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体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体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并未落到实处,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轻视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现象。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每天早晨,入园后几乎都有体育活动时间。但在体育活动开展时,教师对于体育活动的内容、具体的活动时间、幼儿的性别、身体形态和年龄等方面并没有详细地划分。这就使得幼儿活动的场地、器材和范围等受到了相对的限制,对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未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与价值。

(二)师资性别不合理

在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当中,大部分的教师均为女性,她们具有细心、体贴等特点,更符合对于幼儿的教育需求,但是男性教师的缺失使孩子普遍缺乏男子气概和勇敢坚强的品质,这对幼儿初期体育活动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导致幼儿体育活动不能进一步开展。

(三)师资水平不高

目前在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担任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不高,体育知识也很匮乏,导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缺乏了科学性。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仅仅成为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几乎没有专业的指导和示范讲解,更忽视了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内容。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男幼儿教师应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男幼儿教师除了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技能,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认识到体育在幼儿教育中处于首要地位;其次是要了解在课前如何确定活动目标、选择体育内容、准备体育材料和活动场地,掌握组织体育活动的相关技巧;懂得如何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只有加强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育学水平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体育方面的水平。

作者:王立明 单位:绥化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