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农业统计论文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明显,成为发展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统计工作逐步推进和完善的关键步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网络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农业数据的完善性和性直接关系到农业数据系统建设,。
农业统计论文

农业统计论文:垦区农业劳动工资统计论文

一、垦区劳动工资统计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垦区计划指导下,对国有土地实行定期承包、自主经营、包干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活动单位。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垦区内部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在用工方式和分配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表现为:在用工制度上,改革了原来固定工制度,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家庭农场根据生产需要,雇用了一些短期帮工或长期帮工,其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分配方式方面的变化也很大,近两年,家庭农场职工种地上交完农场利费粮,盈余部份可自行分配,但是很难在盈余部份中划清有多少是工资,有多少是净利润。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将家庭农场职工的工资收入划分清楚并如实统计出来,是劳动工资统计面临的新问题。

二、农业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控制思路及办法

从目前农业从业人员分类看,有机关、事业管理人员,这些人劳动报酬容易统计,可以从其单位财务部门直接取到;还有打工人员、兼职人员,这些人的劳动报酬可以调查获得;另外一大部分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场职工,他们的工资就较难直接取到,常常会出现漏报、工资总额少报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统计方法出现了问题。为了真正使劳动工资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确保主要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劳动经济运行趋势,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的依据,我们可以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力争在趋势上把握农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保障所上报的数据不偏离甚至背离正确的趋势。

(一)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控制思路

由于对农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统计是不可能的,为了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力争在趋势上把握农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水平,我们为农业职工工资确定一个区间,保障所上报的数据不偏离甚至背离正确的趋势。以黑龙江垦区年报210表及时产业人均纯收入为基础,来估算年报202表农业(农、林、牧、渔业,下同)平均工资,给农业职工工资确定下限和上限。

(二)具体控制办法

1.确定下限。

农业人口是垦区辖区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常住人口,以户主为准,家庭其他成员也算做农业人口。换而言之,农业从业人员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供养辖区内的人口,若用农业人口数除以农业从业人员得到一个系数K1,根据垦区近几年的年报数据计算出此系数K1,那么K1×a(a为黑龙江农垦年报制度“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调查表”中的指标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的和)就是农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下限。对于系数K1,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农业职工所能扶养的家庭人口数。从事农业生产的每个农业职工和每个其他从业人员从单位土地(或其他)上得到的收入可以说是相同的(去除个别因素),农业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家庭成员构成上大体相同,这样每个农业职工所能扶养的家庭人口转换为每个从业人员所能扶养的农业人口。系数K1可以得到,用系数K1与a乘积就是平均每个家庭从及时产业得到的纯收入,而这个纯收入是由该家庭农业职工所创造的。

2.确定上限。

用农业人口减农业其他从业人员的差除以农业职工作为系数K2,系数K2代表每一个农业职工的收入既供养其家属又供养其他从业人员的家庭成员,实际的农业职工平均工资应小于K2与及时产业人均纯收入的积。这样就确定了区间的上限。三、对农业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控制办法的验证我们用垦区2007-2012年数据进行测算后,计算得到下限系数K1为1.8,上限系数K2为2.4。我们用垦区某农场2012年全年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是科学合理的。2012年该场人均纯收入31906元,从农场人均纯收入构成来看,其中农业人均纯收入14950元,占总收入的47%,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4124元,占总收入的13%;家庭经营纯收入20521元,占总收入的64%。依据人均纯收入调查表推算农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可行的,该场人均纯收入31906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4950元,农业在岗职工工资应该在26910-35880元之间,是比较合理的、是可行的。

作者:于传文单位: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

农业统计论文:农业思考统计学发展论文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较大产业,产值一直经验丰富。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及时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障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障。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09元,居全国及时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西藏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

态的破坏现象。

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1、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却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理在:一是海南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我们应该摆在什么位置非常重要。由于海南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挤掉。我们任何时期对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持慎重的态度,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静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效益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特别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上。如199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包农民自筹资金)7.7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28%下降至5.3%,与非农业投资相比相差了3倍多。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除了正常税收的积累外,如每年从二、三产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或向社会征收粮食消费税,或从一切基本建设中抽取农业发展基金等。以保障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我省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而追求资本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

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成果,使有限的耕地和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及时生产力”,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前途远大,大有作为。农业投放的回报是科技含量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较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势是振兴海南农业的关键。

海南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想、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树立“立足资源优势,实行多种经营,扩大生产领域,充裕食物供应,重视生态效益”(21)的战略目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被广泛重视。对海南农业资源的开发,应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海南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即实行多层栽培,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是发展创汇农业。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海岛经济的特征。从海南建省以来的发展情况看,海南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的出口额为30%,这与地理条件相似的台湾占60%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海南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农业出口贸易。

当前,海南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金的来源是一个首要问题。在资金非常短缺的现阶段,单靠政府财力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从近几年财政赤字来看,短期内海南自身积累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想方设法放大外资的引进,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二是重视科技的投入,推广科技成果。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的动力,科技兴农是海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统计论文:2003~SCI收录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摘要:检索了SCI数据库,对2003~2012年收录内蒙古农业大学论文的数量、文献类型、学科领域、语种、刊物来源、作者和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校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引用次数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一批核心作者群,说明该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队伍已经形成。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论文被SCI收录方面、应用方面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科学引文索引;统计分析;内蒙古农业大学

1引言

SCI、ISTP和EI是国际公认的3大著名检索工具,不仅具有文献检索功能,还具有对期刊和论文影响力的评估、科研成就的评价等功能,通过评价收录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地区或机构科学研究水平和实力。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2011年购买引进了web of science(SCI)数据库,SCI作为世界知名的3大检索工具之一,能够及时地反映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学科前沿的近期研究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是衡量一个机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所高校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反映了该校的学术地位和综合研究能力。定量分析了2003~2012年10年来的科技实力和发展趋势,以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科研决策及人才培养提供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数据和理论依据。

数据来源为登录SCI数据库,检索策略为地址= (inn* mong* agr* univ*);出版年= (2003-2012);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CPCI-S);CCR-EXPANDED; IC。

2结果统计与分析

共检索到署单位名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作者发表的论文716篇,本次统计不包括本校人员以其他形式署单位名称发表的学术论文。

2.1论文数量分析

2003~2012内蒙古农业大学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情况见表1、图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0年间,内蒙古农业大学每年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呈快速递增的趋势,2007年发表的文章被SCI收录60篇,以后逐年增加,到2012年发表的文章被SCI收录达164篇,这说明本校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和能力在逐年提高。近年来,学校每年对发表被SCI等3大引文系统收录文章的教师给予奖励,既提高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术地位,又激发和提高了老师的科研能力,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将会对该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8论文主要国际国内合作情况

通过合作,可以更快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传播到世界。研究表明,合作研究成果的论文一般比独立完成的论文要获得更多的引用,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我校科研人员参与发表的716篇SCI收录论文中有228篇通过机构间合作完成,占31.8%,合作机构达105个,合作国别有17个国家和地区。可见,我校科研人员国际国内合作是比较广泛。

3总结与建议

经过以上统计分析,近几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虽然逐年在增加,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引文量来看,除去自引文献,实际被引的数量并不高,说明我们整体论文的科技水平还偏低,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2)从发表文章的期刊影响因子来分析,只有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了5,大部分都在1以下。分析其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每一学科 SCI收录的期刊种数较多,其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影响因子高的期刊,所要求的论文科技水平质量就高,如果我们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达不到此类刊的质量要求,拒收比例就高,论文投不到此类刊上,投到影响因子较低的刊上相应影响因子就不会高。其二,我们的科研人员的论文质量较高,但是没有认真地去选刊,产生了高水平的文章投到了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上,因而表现出了大部分作者的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整体偏低。建议作者今后在努力提高论文质量的基础上,在文章发表时,作者一定要认真比较分析同一学科不同种刊物影响因子,正确评价文章的质量,做到适得其所。

(3)继续加强国内外机构间的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水平。我校科研人员总体发文量与全国其他高校想比,数量和质量还相差甚远,我校现有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需要还不是很相称;其次,由于许多国外刊物不符合中国国情,不少学术论文没有被该系统收录。主观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国际合作的意识是有,但强强联合是不够的,没有通过国际合作这个大舞台大幅度提升自己科研水平的想法。因此,我们应正确看待和认真分析我校的科研现状,进一步加强和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学术国际间的合作,产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努力提升我校整体科研实力。

农业统计论文:2000—间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论文的年代分布、来源期刊、地域分布、主题研究方面对2000—2010年期间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问题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业院校图书馆;新农村;信息服务;三农

“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多年来,图书馆一直兢兢业业地服务在新农村建设的及时线,特别是农业院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投入到服务“三农”队伍中,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等,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一次统计分析,以便为图书馆研究者更好的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另外,文中的农业院校是指所有涉农类的高等农业院校,也包括设有农林类专业的综合性院校和其它院校。

1 论文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1.1数据的获取及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检索统计工具,通过“院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三农”、“农村”、“农民”、“农业”进行主题检索,时间范围是2000—2010年,检索日期是2011年7月,共获得论文903篇,剔除不符合主题的论文、重复收录的论文以及一些短讯等,得到相关主题论文162篇。

1.2年度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时间分布可以反映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研究的基本趋势、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2000—2010这11年时间内,年均发文数约14.7篇,各年发文量详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3年间每年的研究论文数量很少,而且增长速率缓慢;2004—2005年间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较大的提高;2006年以后每年的文献增长量和增长速率都较快,总体而言,年度间发文数量总的趋势是逐年递增的。分析其文献研究变化规律,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受中央农村政策和国家各部委农业信息化建设政策的影响较大。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这对广大研究者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对相对处于低迷的该领域的研究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因此该年度的研究论文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此外,从社会影响的因素来看,主要是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不但明确提出建设成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且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做了部署。另外,2005—2010年又连续6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最直接的原因,一是2005年7月“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发表的《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武汉宣言》中提到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应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会开放,这为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2006年12月2日,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会上强调农业院校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次会议精神为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提供了指导性政策依据。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会议的召开极大的鼓舞了研究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国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研究进入了历史的新篇章。

1.3论文的刊物分布状况

该研究领域的论文总量为162篇,分布在76种刊物上,平均每种刊物刊载论文量约2.13篇。刊发1篇论文的刊物有51种(共发文51篇),刊发2篇论文的刊物有10种(共发文20篇),刊发3篇及3篇以上论文的期刊有15种(共发文91篇)。表1是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期刊列表,发文1篇的期刊因篇幅太大未列到表中。

根据布拉德福定律我们把这76种期刊按载文数量降序排列,并划分为核心期刊区、相关期刊区和非相关期刊区,则各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3(即54篇)。通过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区为序号1~5的期刊,相关期刊区为序号6~24的期刊,其它的则为非相关区期刊。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3个分布区域的特征如下。

(1)核心期刊区的核心期刊较少:在核心期刊区里的5种期刊只有《安徽农业科学》是中文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比例为1/5,核心期刊论文共8篇,占该IX区总发文量的14.29%,这一区的核心期刊少,核心期刊论文比例低。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水平都不高,深度不够,低水平的研究论文较多。

(2)相关期刊区中的核心期刊数相对较多:在相关期刊区共有期刊19种,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有6种,该区的核心期刊比例约为1/3,核心期刊论文数共17篇,占该区总发文量的32.07%,说明在该区内核心期刊数量教多,论文的研究水平较高。

(3)非相关期刊区的论文分散度比较大,53篇论文刊发在52种刊物上,占期刊总数的68.42%,表明非相关期刊区的论文分布非常零散,对热点问题追逐的研究者较多。

1.4论文的作者所属省份分析

162篇论文来自全国各地,涉及了我国的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每省6篇,具体分布见表2。这表明全国各地都有该领域的研究者,但从各省发文数量看,各地的研究差别很大,广东、河北、山东、湖南省份是该领域问题研究的活跃地区,这4个省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40%。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研究较好,北京和上海两地论文较少,因为北京、上海是工商业为主的城市,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1.5论文内容的主题分析

1.5.1有关综合论述服务“三农”的研究

随着“三农”问题正式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成为了热点问题,研究者从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现状、优势、意义、注意的问题及措施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服务“三农”的进程中农业院校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服务“三农”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文献资源效益较大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如何服务“三农”成为研究者最关心、也是最现实的问题。郑莹,郑翘楚分析了“三农”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论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搞好农业信息服务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农业院校图书馆搞好农业信息服务的措施。潘梅从提高农业院校图书馆人员自身的素质,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服务、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加强农业特色数据库建设,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方面论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措施。马正幼提出通过加强宣传,为农业生产提供一条龙信息服务,吸纳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及乡镇企业经营者为图书馆读者,为农民工及城镇失业人员提供服务,为农民阅读休闲提供服务,为农民代购农业科技出版物,利用农业技术影像资料为农民服务等途径来服务“三农”。伍茂戎论述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为“三农”服务的意义与优势,提出服务的对策,如确立服务理念、探索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时空,提升服务手段。鞠建伟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近几年开展“三农”服务的实践和模式。

1.5.2有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农业院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问题。如何发挥农业院校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服务新农村建设,对此何建新从农业院校图书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角度,论述了目前对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农业院校图书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优势,提出建立图书馆员型的农业信息经纪人,加强农业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开展远程教育,建立流动图书馆等服务策略。李英芝提出农业院校图书馆配合新型农民的培养,与县市图书馆联合,开展针对性信息服务及农村劳动力培训等方面来服务新农村建设。吴信岚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信息需求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从成立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立乡村图书分室,提供一条龙的农业信息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技术培训,构建专业化的农业资讯平台方面论述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措施。更多研究者则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了相关的服务措施,如缪小燕介绍了北京农学院图书馆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刘汉忠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拓展职能,投入到新农村建设运动中,并介绍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黄雪雄阐述广东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优势和作用,提出了广东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李敏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义、优势及服务措施。

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不但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因此繁荣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院校图书馆通过传播先进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提供知识援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李强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刘江华从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求入手,提出图书馆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举措。谭映奇认为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反哺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把对农民群众实施知识援助列为长期的发展目标,何建新对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进行了比较,并对农业院校图书馆对新农村知识服务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和研究。

1.5.3有关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研究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化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农业信息化建设成为该领域研究的新课题。相东升在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论述了如何优化和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整合农业院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为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提供信息资源支持等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朱育晓针对目前农林院校图书馆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农林院校图书馆和农民之间建立一条畅通而高效的信息服务渠道,并构建了一个联合图书馆信息咨询馆员、农林专家、技术人员、农林院校学生、农民大学生等多角色协作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院校图书馆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倪红华分析了农业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给出农业高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服务的若干建议。周玉芝(2008),陈新添(2008),刘援军(2008),贾文科(2009),王芳(2010)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论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作用和采取的措施。

1.5.4有关服务农民的研究

要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因此研究者开始关注农业院校图书馆如何服务农民问题,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胡钉根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要把为农民读者服务作为服务特色,并对如何服务农民读者等问题作了一定的论述。王彩虹(2010),袁珍英(2010)对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民工进行了研究,和艳会分析了农林院校图书馆在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 存在的问题

2.1对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

2000年以来,农业院校图书馆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在发文量和研究深度上都呈持续发展状态,但如上所述,2000—2010年该方面的论文共162篇,年均发文数约14.7篇,而同期1978—2007年我国研究农村图书馆问题的论文共953篇,年均发文约32篇;1999—2009年间我国有关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论文共1670篇,年均约152篇;2002—2007年间有关基层图书馆研究论文共799篇,年均发文123篇;发文数量与其相比较都相差较远,而与图书馆学其它领域的研究情况相比,无论从发文量、研究水平都远非理想状态。原因之一是农业院校图书馆学界对此重视程度不够,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范围与图书馆学科同期整体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说明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

2.2论文分布比较分散,研究水平相对较低

162篇在76种刊物上,平均每种刊物刊登约2.13篇论文,刊发1篇论文的刊物有51种,占到刊物总量的67.12%。发表1篇研究论文的作者多达129人,占作者总数的79.62%,此数据与洛特卡定律中1篇论文作者为60.79%的经典学科参考值差距较大,发表1—2篇的作者人数高达155人,占作者总人数95.68%,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存在过热现象,大多的作者是出于对学术热点的追逐。另外,162篇论文只有33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上,这进一步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水平都较低,深度不够。

2.3区间分布不平衡,研究集中个别省份

据上述统计分析,图书馆服务“三农”的研究者主要集中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及个别中西部地区,其中广东、河北、山东、湖南这4个省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40%。在上述省份中,湖南、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而三部委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召开“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极大的带动了河北省的相关研究,广东省以华南农业大学为首的研究者不但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而且积极实践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出现了何建新这样持续关注的研究者,因此该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4重复研究较多,深入研究少

从研究主题看,农业院校图书馆服务“三农”的优势,必要性,可行性、意义及服务的措施、方式一直是研究和讨论的重点。从研究成果来看,内容重复较大,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目前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农业院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三农”是个涉及面相当宽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研究内容太笼统,没有进行细化研究,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3 服务“三农”建议

3.1构建服务“三农”机制

虽然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武汉宣言》及“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都极力鼓励农业院校图书馆投入到服务“三农”的行列中,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农业院校图书馆的重视。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要涉及到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的使用,涉及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系统的协作、协调等工作,这对图书馆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图书馆不愿意为自己增加麻烦,导致研究得不到重视。这就要求需要某个部门来制定一套服务的动力机制,即能够协调好服务过程中各部门的关系。同时要调动服务主体的积极性问题。

3.2研究要深入细致

从研究的结果看,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三农”的外延即农业、农村、农民来进行,没有深入到“三农”的内涵。如农业的本质是个产业问题,如农业产业化问题,农业产业链问题,农业的结构调整问题等;农村的本质因户籍问题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致使城乡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等问题差距极大;农民的本质是个管理问题,即如何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实现农民增收的问题,只有针对“三农”的内涵研究到位才能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同时要加强对“三农”主体的农民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已经形成了若干阶层,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村干部等等,他们的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文化水平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水平的农民提供有效地信息服务。只有做到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才能避免研究的重复,进而达到研究的深度。

农业统计论文:数学建模在农业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建模在农业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 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定量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广泛引用于农业院校各专业的科学研究中。目前中国的农业院校都开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虽然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计算繁杂,学起来较困难,但这是应用性最强的大学数学课程之一。不过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课程改革,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学时不断减少,所以必须对此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较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数学建模竞赛。随着竞赛的推广,数学建模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熟悉。所谓数学模型,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求解,以此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知识应用过程。将数学建模运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联想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切合新时代培养通专并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中可适当增加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本论文的切入点。

二 农业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内容的脱节

中学课改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大学,课程改革中对数学课程的知识范围和要求改动了很多,学生们已经学习过部分概率论的知识,但中学时学习概率的思维方式与大学数学不同,很多学生依旧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造成了他们学习上产生挫败感。

2.教师的教育观念缺乏与时俱进

大部分大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中学课程改革对这门课程和学生们的影响,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注重定理、推论、证明、计算,而新一代的大学生很难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所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教学过于强调基本理论,缺乏对农业科学的交叉性应用研究。农科专业的学生普遍感觉学数学对将来的生活工作没有用处,所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

4.考核方式过于死板

多年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考核方式始终一成不变,偏重于期末的闭卷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计算和一些固定模式的应用题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 建模思想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上的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应用型教学的引入

首先,提倡教师了解中学课改中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概率论知识,避免重复教学,但要强调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教学内容中吸收和融入与实际农业科学研究问题有关的应用性题目。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中不乏农科专业相关的题目,如“作物生长的施肥效果问题”(1992年a题)、“dna序列的分类问题”(2000年a题)、“葡萄酒的评价”(2012年a题)等。这些题目都与现实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直接把数学建模的题引入日常教学中,将面临下列问题:(1)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一般是涉及面很广,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功底,而农科院校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在没经过培训的情况下解决竞赛题目困难较大;(2)要较好地解决建模题目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在课时有限的概率论与统计课程中不可能实现。

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思路:(1)如果直接运用竞赛原题,可以把重点放在(1)(2)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上,删除题目中与这两个问题没有关系的条件,或简化题目背景以适应课堂教学;(2)引入一些数学建模集训小题目,这些题目类似于课后习题,但实用性更强,甚至可以留作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共同完成。

2.改变教学方法,引入相关教学统计软件

教学方法方面,重心不能一味地放在定理、证明、计算上,应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归纳的教学模式,通过建模思想的引入,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地认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在实践中的应用,真正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乐趣。

数学实验课在农业院校中开展的相对较少,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笔者建议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安排1~2次实验课,讲授统计软件的应用。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技术日益成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很多计算问题都可以借助于软件操作。农科高校的学生普遍计算能力不强,尤其是建模例子中的数据样本量比较大,计算过程复杂,学生手算起来比较困难。现有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等世界通用的软件,可以解决较大数据量的概率与统计方面的题目,如数据处理、数据拟合、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问题,而且一般的菜单操作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软件应用,可以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过来促使学生主动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

3.改变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模思路的引入,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数学无用论”。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相关专业教师加强交流合作,搜集整理大量的农科专业问题,并用建模的方法进行解决。当然,课程的教学不一定都需要完整地解决一类问题,只要题目背景来自农科专业或采用农科数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确实能用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

4.改变考核方式和方法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数理统计方面的题目,若采用传统的阅卷考核方式考查,只会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方法应付考试,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并将所学归还于实际。因此老师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布置一些实践题型,让学生自己学会去思考。关于考核形式的改革,为了达到“以教为导,以学为主,自主解决”的教学目的,在期末检测时,应采用期末考试(50分)+论文(30分)+平时成绩(20分)的考核方法,其中课程论文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建立模型,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曾在教学班级中做过类似的尝试,即鼓励学生将建模的思想用到课程学习中,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 结束语

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不但搭建起了概率与统计知识与农科应用的桥梁,而且让学生找到了自己动手收集、分析数据、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统计论文:统计调查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统计调查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伴随着我们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已经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转变,原有集体企业也大多进行了重组和转制。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使得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发展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更高的要求。加强统计调查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变得迫在眉睫,这需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对原有统计方法和制度进行变革,创新和改革在统计调查工作方法,以适应农村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生产中统计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调查体制相对滞后,缺乏快速应变的长效机制。

现有的统计调查管理体制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及各业务的主管部门统计双轨同时运行。虽然有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是各自行事,没有有效的形成配合,统计的指标体系交叉重复导致“一数出多门”。还存在统计系统的内部里既有国家直属调查队又有地方的统计局,出现“一门出多数”的现象。政府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的统计范围应该是全社会的,调查的内容也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等众多方面。但是,他没有发挥好统计信息、咨询、监督和社会的重大调查数据的综合控制管理功能,工作模式都是发个统计文件就完了,与它的政府部门职能不相适应。

(二)统计调查方法应用简单,没有事后的校验和评估论证功能。

计划经济时的统计调查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市场经济,但是,现在还有一部分农业生产中还以调查为主,因为人力物力财力及调查的对象不同,对于基础薄弱的地方,这种常规统计调查方法大多成了走过场或者流于形式,统计的结果也必然大打折扣。虽然当前也有的采用抽样调查,但是应用的一般都是国属调查队,有些地方的统计部门也采用抽样调查,比如对农业的农产量和农民收支等数据进行调查,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调查网络,形不成规模,也不能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预测,也没有建成事后的校验和评估论证功能。

二、统计调查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一)丰富农业统计调查数据的内涵功能。

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农业生产信息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统计调查过程中,必须要把数字作为主要指标进行调查,对于来自农村一线的各种生产调查,要对类别进行分组化归类整理,经过一乡一户直到全市的多次统分相结合的数据转换以后,继而形成每次每季每年的汇总表格。也只有经常从事农业生产实践及数据汇总的人,才可以明白统计数据里包括相对真实的软数据、真实性较强的硬数据以及根据对各村组生产实际的调查结果来进行科学推算的数据,以及明确统计数据内涵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更有利当好领导决策参谋。

这些汇总表中体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总和,而有着深刻的内涵,以使人们直截了当的掌握农业生产实际中的调查数据,同时,也可以容易的从中发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使农技干部对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正确判断,继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推行多主题的抽样调查,建立科学实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一份好的农业统计调查应该涉猎到农业生产的专题调查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指标性数据落实情况、特色农业的区域化产业化生产状况、分品种种植状况和产量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布局及农业生产的种植面积等内容的调查数据统计,应该是一种可以上下联动来建立的农业生产科技应用水平及现行农业生产发展所必需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的一体化运行体系。

(三)加强农村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和跟踪,拓展统计调查领域。

因为我国现行的常规统计调查的方法比较落后,很难及时的反映出多变市场的动态及农村经济在运行中的难点和热点。加强动态监测,成为统计调查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因此,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这一方面进行加强,比如通过月报、快报、季报及年报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出监测的前瞻性,正确的分析判断出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多出统计精品,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三、结语

统计调查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首先解决好统计基础的建设问题。要做好农村生产统计调查的基础建设工作,基层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可以先行一步。要建立健全乡村统计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始终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村级统计的原始台帐,并在乡镇统计工作站建立好原始统计信息处理平台,为开展抽样调查储备好基础资料,以达到用统计调查数据推动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

农业统计论文:统计数据对农业生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探究

统计数据对农业生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探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市场为前提,更加合理的配置科技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形成了农村经济科学合理稳步向前的好势头。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在实践中不断的挖掘农业适用技术,将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补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一、统计数据要多地点、多实践

由于地理因素的不同,一种科研技术不能满足多地区的共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域进行多方位的试验示范。试验示范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实验与实验之间互相对比,选择最合理、最科学、最能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成果消化、引进和吸收。新技术应用要抓住地域特点再次进行反复的实践,仔细观察、记录、筛选以确定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农业生产产生推动作用,再由点到面的开展应用工作,促进地方农业飞速发展。将农业生产数字化,再把数字变成农业生产的理论指导,在二者相互转化之间寻求突破与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科学技术解决创新与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抓住技术与实际结合的连接点,推动农业生产。

二、积极挖掘农业数据的有效功能,全方面的应用于农业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务农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线。在科技务农的过程中,抓住科技与农业的衔接点,以数字作为主要指标,对农业生产一线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加强对典型田块实际生产地调查与研究,归类各项数据进行反复对比,整理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生产指标。将总结好的生产指标以走访的的形式与每村每户进行实际比较,将调查结果归类统计,以便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这些数据不仅能够使工作者直观地了解实际农业生产情况,更能为以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起到巨大的推动与指导作用。

2011年以来,沁县为加快现代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步伐,引进了以沈阳农业大学金忠华博士为首的博士专家团队,建立了三微生物五环有机产业沁县博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利用三微五环生物有机技术提高粮、菜、肉、蛋、奶、果等农作物的产量和有机品质改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中化肥利用率低,病虫害严重,产品质量下降,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

三、统计数据要具有高强度的实效性

随着气候、温度、时间的推移,地域实际情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经过实际调查,专题研究,将生产性统计数据进行汇总,观察其在实际生产当中的落实情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搜集新的信息以便了解实际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时地做出有效调整和改进。例如:沁县次村乡地处沁县东南部,平均海拔1100米,属典型的高山地区,土质是典型的红土地,最适合种植小米。经过多年的实践、多次的调研,结合历年来主要农作物产量、产值等数据分析,并充分发挥次村乡的地理优势和小米种植历史基础,该乡积极实施了“369”工程:创建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打造“中国小米及时乡”,让1000户种植户年收入增收5000元,从而带动全乡农民受益。

在不断地推广实践当中人们不难发现,及时的发现因时间性与地域性的不同而出现的相对应的问题只靠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是不能满足的,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大局之间的联系。有力的掌握新技术的更替和农业生产的新动向,敢于创新,敢于制定有预见性的新措施,有效的与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四、市场经济数据汇总与农业生产

一项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地推广过程当中,都离不开区域对比,示范对比一些相关的科学比较。为了更好更快地对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有效的配置市场资

源,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快速调整,提高市场经济产出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了更快更地找出不同经济在各时期各阶段的新特点,以促进能够符合市场经济与农业科技的新对策的产生,采用市场经济数据统计的分析方式,激活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

五、如何发现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真实需求

切实的搜集、记录农业物资需求,经过反复审查,整理出技物结合的统计数据,这样总结出来的数据,其性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以这样的数据为参考标准,找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物资的实际使用量和新兴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的覆盖状况。找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在全国各地区之间进行对比,仔细体味各地区农业发展中的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对新兴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状况从而把握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真实需求。

六、如何加强农民对统计数据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信心

1.从实际角度出发。以实际的角度出发,只有农民看得到的实惠才能吸引农民对新兴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各地区应加强对新技术地推广与宣传,真心关心农民农业生产,切实的体会农民在生活生产中的困难,让农民感受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地改变实际生活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强科技务农观念,从而加强普及工作。在过去的各种调查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改变,从早期的粮食产量低再到现在的农业生产总值不断提高,不仅能满足我国人口对粮食的大量需求,还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通过这些使农民切身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代农民的自豪,进而刺激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加大科技务农、数字化务农的普及,也只有科技务农普及率的提高,才能真正的发现农民对科学技术的真正需求,做好机务结合服务统计数据工作,推动农业发展,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

2.科技务农顺应时展。科技务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数据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总量,看得到的发展与看得到的实惠毋庸质疑。精准的数据可以使农民更地掌握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更快的发现生产中的问题,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加以解决。使农民的生产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真实地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省时、省力、省人好处,积极投身到科技务农的行业中来。

总结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加强对农民的补助,不断地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加强农村合理化发展,普及科技务农的知识,将数字务农、科技务农的重要性深入到了我国广大农民的心中,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统计数据与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新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取得更加可喜的劳动成果,这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农业统计论文:浅论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问题

【摘要】我国的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农业隐性失业状况相当严重,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关键词】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

农业隐性失业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而没有影响到农业产出的那部分边际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与城市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导致我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就构成了中国农业的隐性失业。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了解这一形势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转移问题。

1 当前农业隐性失业的形势分析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业隐性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2.5亿,隐性失业率高达60%。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二、三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90年代中期,已减少到1.0~1.3亿人,隐性失业率仍高达30%。农业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隐患,对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首先,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标志着相当部分农业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979~1984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37∶1缩小到1.56∶1(以农民收入为1)。但自198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1997年差距为2.47∶1,到了2005年,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达3.22∶1。

再次,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当部分农村的贫困落后面貌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第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持续进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2 农业隐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2.1 农村劳动力基数大,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规模庞大。1979-1993年,农村劳动力增长近1.4亿人,90年代中后期,农村劳动力每年还将增加600万人左右。在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的同时,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缩减的趋势,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农业用地大面积减少,并最终导致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2.2 在农村劳动力日趋增多和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没有能够相应进行调整,相当一部分农村单一结构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从而使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后,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进入劳动力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有将近10%属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变动的要求,因而只能滞留在当地农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4 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还存在制度性障碍。全国各大中城市对农民工进城就业都有不少的限制,将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都限制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村隐性失业。

3 解决我国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使其达到利用的化和收益的较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也是市场的主体,他们有理由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虽然政府在中介性服务组织间加强了组织协调,但从总体上评价,农业劳动力流动中的市场障碍仍然严重。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解决农业隐性失业问题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平等主体地位的一项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整和种植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资源,挖掘资源利用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间即农林牧渔业间的配置结构,提高果树、葡萄、花卉和畜牧、养殖等劳动力高度密集型产业的配置比重。通过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减少耕地密集型产品的种植面积,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棉花、烟叶、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种植比重,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深层开发,发展开发性农业、特色农业,要以农业产业化来推进农、林、牧、副、渔深度发展,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增值,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靠原料和初级产品搞得多的经济效益。一旦农业获益较大,高素质的农民就愿意留守土地,弃耕撂荒等现象将受到遏制。

3.3 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尤其是农业隐性失业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目前,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和应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的现实,我们必须确立新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进行乡镇企业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应坚持与城镇化相结合,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导向,以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来推进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创业。

3.4 普及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必须首先提高基层技术推厂人员的素质。基层技术人员知识的陈旧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到位后,要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新技术培训、资格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基本素质,可以通过加强与职业培训院校、农科院所的合作,聘请专家讲学等途径,更高层次地提升农技推广人员水平。其次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和方式要与需求相衔接。建议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农广校、地方农技校等教育培训阵地,采取联合办学或请人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

3.5 扩大劳务输出。这也是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的重要转移途径。我国是人口密度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我国多年来劳务出口一直徘徊在30万人左右,仅占同期国际劳务市场吸纳劳工的1%,与我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在当前亚太经济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繁荣的新机遇面前,我们要放开劳务输出的经营权,尽快搞活国内劳动力市场,鼓励更多的外贸行业重视劳务输出,积极向世界各层次劳动力市场进军,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寻找更广阔的就业途径。

4 改进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的思路

4.1 界定农村隐性失业的统计口径。

隐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未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劳动能力,本质上是介于失业与就业之间的劳动力经济参与情况。界定农村隐性失业,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纳对隐性失业提出的四种测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所谓时间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里的劳动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时数(我国为40小时/周);所谓收入标准,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里获得的收入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收入标准低额(我国可确定为低工资额);所谓意愿标准,是指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和强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时间和强度;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劳动者从目前就业队伍中撤出而不会减少产出。从我国国情看,对隐性失业的统计标准的选择,以及时、二项较为可行。

4.2 完善农村隐性失业统计调查方法:

农村隐性失业调查可借助于国家已经建立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建立农村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农村隐性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的农村地区,调查以户为登记单位,调查人口具体涵盖范围与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相同。调查采用以全国为总体,省为次总体的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省抽县、县抽乡、乡抽村”,并对抽中的样本村进行逐户调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及时级抽样框的县级单位进行分层,分层标志采用人口标准(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经济标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标志(平原、山区、丘陵)等,具体由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调查时点也可定为每个季度一个月包含15日那个星期的星期天,调查期间为调查时点前四周。调查对象为年满16岁及以上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调查内容包含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劳动状况的调查,其中劳动状况的调查项目有①调查期内是否为取得收入而劳动;②调查期内累计工作时间;③所从事的行业、有无兼业行为及兼业的行业;④该家庭户是否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及务工人数(外出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地区,人已离开农村在外工作的人员);⑤调查期间内未参加有报酬劳动或劳动时间过少(小于充分就业时间)的原因。

4.3 建立农村隐性失业统计指标体系。

(1)反映农村隐性失业总量的指标:①农村隐性失业总数: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超过农业生产要素协调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的剩余量。采用劳动力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村隐性失业调查时,可将农村隐性失业规定为那些在一定年龄(16岁)以上的农村常住人口中,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参加农业劳动或其它非农业有报酬的劳动,在调查时点前四周内,周平均劳动时间不足40小时的人员。②各年龄段的农村隐性失业数:按照16-24岁、25-44岁、45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即青年、壮年和中老年)分组统计。③各文化层次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按小学以下、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几个层次分别统计,反映农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④不同性别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按男、女分别统计的农村隐性失业数量,反映调查范围内男女劳动力隐性失业的规模,说明农村生产劳动对男女劳动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广度的指标:农村隐性失业率。它是反映农村隐性失业相对数的指标,隐性失业率越高,说明剩余劳动力面广,失业的情况严重。

(3)反映农村隐性失业就业结构的指标: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的比重:为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占农村总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之比,该指标按照年龄、文化层次、性别等分别统计。反映了各层次农村隐性失业在总的农村隐性失业中分布的比率,是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依据。

农业统计论文:信息化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研究

摘要:

农业经济统计作为掌握农业生产一手数据资料的重要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标准化数据统计水平的提升,其在农业经济统计方面带来的影响也愈加深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需要提供足够的统计数据,同时也对数据统计的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农业经济统计相比其他行业统计的特殊性,其标准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究。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

一、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通过标准化指标的构建和标准化统计步骤的实施来完成的。在信息化时代,通过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和信息数据化详细探究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问题,了解当前农业经济数据统计面临的问题和其未来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发展趋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的分析性数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现状

(一)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精细化水平不高

对于任何行业的数据统计进行体系把握和控制时,必然涉及到统计标准的选择上来。对于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也不例外,由于农业统计的发展处于从传统型向信息化转变的时代,其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国统计局公布的行业划分标准方面,农业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一类,并包含农业服务业及其他农业服务业,但是在统计体系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对于复合行业即可能包含农林牧副渔业中一个行业或者多个行业的统计信息划分就不够清晰,可能会导致在农林牧副渔业中的统计信息存在交叉及数量关系方面的不,当前有关农业统计并没有对这复合行业进行详细划分和规定,可能会存在复合行业的统计信息缺失及错配的情况。其次,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历史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修正而得,这使得农业经济数据统计体系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过时统计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可以被先进的设备设施所替代,而传统的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较高、性较低等缺点,不利于提升农业经济统计的性。如在实际工作中的农产品成本统计,就是采用的简单平均法统计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生产费用,即县级对各乡村调查户数据汇总,以各户的实际播种面积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省市级采取简单算术平均办法来进行汇总。如果遇到调查户数据记录不,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响统计结果。

(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从收集到传输缺乏专业性

由于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收集的不同也为农业经济统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在收集环节到传输环节由于信息量大、种类多,农业经济统计面临着专业性较弱的问题。首先,在收集阶段,由于统计抽样的方式选择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由于种类过多,在统计抽样时,如何选择抽样方式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抽样方式是否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出的数据的性和完整性。随机抽样方式在统计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农业统计时却并非特别容易进行。这和农业统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经济统计的一般是生鲜制品,对农产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类较难,在统计过程中随机的方式虽然可以减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统计数据的性下降,这不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于大规模数据性的要求。其次,在数据传输阶段,过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统计数据一般由村开始层层上报,下层人员有关统计知识的水平较低,数据的传输多采用报送纸质资料、电话汇报等方式,这容易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二次差错,同时这些差错也很难在后续的复核、处理过程中被发现,最终这些差错就会扩大数据的误差率,造成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可用性降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此类问题,农业部农业综合统计中的农村经济基础资料卡片的统计就是由县级信息员报送,省市级信息员逐级汇总,层层上报,上报过程中,如果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增加下一步的复核难度。

(三)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农业经济数据在经历过收集、传输之后必然面临着数据标准化的处理问题,只有进行有效数据处理和加工,数据才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但是当前,在农业经济数据标准化处理方面,我们仍然面临着处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最终导致农业经济数据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农业经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仍然较为落后,统计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汇总、平均方面,未对数据的深层次关系进行挖掘和分析。简单的数据统计手段对于简单分析农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精细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如何对现有农业经济统计数据加以利用,指导并促进未来农业生产便成为关键性难题。其次,统计部门也需要找寻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原因,通过数量关系分析可以适时实现统计的最终目的预测未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规律轨迹。当前有的统计部门的人员构成仍然较为传统,难以负担负责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也难以对未来趋势进行预判。这也使得统计数据虽然已经存在,但是能够用好、用对统计数据的人员不多,难以将一手数据转换为具有真正经济价值的统计数据信息。为解决农业经济信息统计标准化,陕西省农业调查总队几年前就建立了覆盖全省农村的统计调查网络,设立了一套科学的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统计调查队伍,建成了农村统计调查信息网络体系,调查手段日益现代化。实时了解掌握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及时、反映和监控全省农村社会经济指标。

三、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趋势

(一)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不断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精细化

当前,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水平仍然不高,为了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与统计标准化要求的协调,促进指标体系的精细化和完善化。首先,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不单指一项制度,而是指一套的从指标制定到指标实施、数据收集传输处理等的数据统计指导规范。统计标准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统计制度规范要求,并利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对统计标准化指标进行确定以协调其与农业经济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其次,过去的农业经济统计存在指标过于粗放化的问题,不利于统计数据的精细化收集和处理工作,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统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指标应当进行细化和详细解释定义,确保指标体系精细化也为后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扫除一定的障碍。除此之外,对于复合领域的经济统计问题要把握复合行业的经济实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指标和实际的对应。对于不确定统计指标项目的内容,可以向有关统计单位进行咨询汇报以确定统计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强化统计信息传输的数字化管理

想要改变当前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集专业化水平不高、数据收集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要不断加强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收益的专业化能力,强化统计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进程,提升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发展质量。首先,在数据收集方面,需要确定的总体、样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选择抽样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并进行误差可能性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抽样方式既可以保障统计抽样的性和有效性,也可以节约成本、减少统计工作的成本。其次,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工作,提升统计专业水平确保统计数据的性和专业性。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传输也需要逐步改变传统模式,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数据传输的性和时效性。传统的纸质材料报送方法虽然仍具有一定意义,但是面对大规模大批量的统计数据,传统纸质材料报送方式既不利于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也不利于数据的保存和留档。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云内存的兴起使得电子信息化数据传输和存储成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统计部门也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传输系统,来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性。

(三)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

提升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对于提高统计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而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道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在农业经济统计部门可以通过招聘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学和农业复合学历背景的人才来从事农业经济统计工作,人才引进政策也会在短时间内提升从事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而内部培训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现有职工的统计业务水平。内外部员工水平的整体提升会促进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的标准化处理水平。其次,通过完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标准化处理系统也可以通过不断磨合、系统升级来提升计算机时代的信息处理性。在未来,农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不单单局限于简单的数理统计方面,还可以利用现有统计数据来对未来情势进行预测。通过多种模式来提升数据处理水平,可以提高统计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标准化数据处理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前期统计数据收集、传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确保统计结果在可行的置信区间。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时代的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处理水平,最终实现统计结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精细化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经济水平的全方面发展,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显。对于信息化时代农业经济数据统计而言,标准化的统计体系、专业化的数据收集手段和方式、非传统的信息传输模式和标准化处理方法都对提升统计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不断试错和吸取世界先进经验,才能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合我国基本现状的农业经济数据统计标准化体系和方法,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王艳荣 单位:陕西省农业展览馆(陕西省品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农业统计论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摘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是加快实现“四化同步”的战略举措,在现代农业发展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通过对该体系相关主体的问卷调查统计,从受访对象对体系认可度、日常运行、经费管理、人员考核及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体系运行基本情况和特征,明晰了目前体系在经费管理、内外交流、工作协调、岗位竞、考核与评价、积极性调动、地方支持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共财政投入;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称CARS,下同)建设[1]。CARS作为一项公共强农惠农制度选择,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也是新时期探索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尝试,更是在既定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聚合科-教-推、产-学-研人才,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协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定性上,祁春节等[2]、宋雯雯等[3]、张克俊等[4]分析了体系的制度特征及问题,并给出了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建议;张鸿等[5]、伍莺莺等[6]主要针对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赖琰萍[7]则就体系建设经费管理进行了探讨。定量方面,苏小珊等[8]度量了体系制度安排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的互动关系,并认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关键在于优化体系制度安排;李平等[9]则利用调研数据对体系研发团队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给出了改善体系创新机制的建议。已有研究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作为新时期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重要形式,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内容,能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但由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处于探索中的协同创新管理系统,其积极作用需进一步调查与分析。为此课题组借助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类别所进行的调查,通过统计量化分析的方式阐述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

为了解CARS运行现状,课题组依托体系重大专项平台,根据不同产品及地区特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首席和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座谈和小型会议交流或开展实际调研,收集了一套统计研究资料,共计2 459份。该资料共涉及33类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遍布全国各省市区。被调查人员中,B岗位专家、A岗位专家、C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依托单位管理人员、体系外科技人员、其他人员所占比重依次为0.89%、14.41%、14.84%、65.92%、1.53%、1.74%和0.68%(文中B、A、C分别对应着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科学家岗位);体系依托单位及人员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居多,占39.20%,中部地区比重为36.22%,西部为24.58%,另外东部地区涵盖了调查所涉及的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8个,西部地区涵盖了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6个,中部地区则涵盖了所调查体系中的25个,可以看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区域分布差异并不明显,总体上处于相对均衡态势;至于依托单位性质,统计分析显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体系的主要依托对象,两者合计占到了79.00%以上,依托单位还有企业、推广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性质的单位,比例分别为8.00%、1.20%、11.80%、0.48%。现代农业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具体情况统计描述如下。

1.1 受访对象认可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4.80%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的运行现状表示非常满意,48.28%的被调查人员表示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占16.15%,仅有0.47%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运行的总体状况表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具体而言,一方面被调查人员普遍认可体系建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64.4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作用非常大,28.64%认为推动作用较大,6.51%认为推动作用大,仅有0.33%认为推动作用不大或者很小。分岗位类别来看,B岗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体系的建设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巨大作用,其中79.31%的B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的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作用非常大或大,20.69%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A岗位专家也比较认同体系的建设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82.25%的A岗位专家认为作用非常大或大,17.75%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C岗位专家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多,较能感受体系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程度。统计调查显示,C岗位专家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中有76.25%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推动作用非常大或大,23.75%认为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其他受访对象也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此外,还得知B、A及C等岗位专家对体系作用发挥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体系团队人员及体系外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对当前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作用,其中33.5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47.30%认为贡献度较高,认为高的占16.61%,仅有不到3.0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贡献度较低或很低。从区域分布差异来看,各区域就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观点趋于一致,基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或较高。

从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上来看,数据显示有96.48%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表示满意,仅1.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其中“体系交流平台存在不对外公开,无法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的问题较受被调查者关注,另有1.95%的被调查者未做答。同时,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运行及管理现状的满意度不尽相同,其中B岗位专家和体系外相关人员的满意度较高,达到,其次是A岗位专家,满意度高达99.70%,接下来依次是团队成员98.16%、C岗位专家96.29%、依托单位管理人员94.29%。

1.2 体系日常运行

1)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的一致性。从整体上来看,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一致的占26.71%,基本一致的占70.09%,不确定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一致性的占2.94%,认为不一致的仅占0.22%;从被调查者的不同岗位身份来看,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观点趋于一致,与总体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体系间岗位专家交流。不同体系之间岗位专家的交流对活跃体系工作气氛、完善体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显示,有60.5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同体系之间会经常交流,另外39.44%的被调查人员则表示交流较少或不存在交流。当询问采取何种交流方式时,获知电话、邮件等方式采用较多。另外,随着现代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普及,电话和邮件成为各岗位专家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分别有82.57%和74.91%的被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其他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信息互换与沟通,仅有2.64%的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另还有22.45%的被调查人员通过其他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保持交流。从调查人员身份类型来看,由于职能分工不一,调查发现B岗位专家更倾向于采取会议交流的方式,有65.22%的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对于A岗位专家而言,分别有79.81%、78.40%、66.67%的A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电话及邮件三种交流方式与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另外C岗位专家则较多地采用电话工具保持与各个体系岗位专家的日常交流,占到C岗位专家调查样本总数的86.81%。

幕嵋榻涣鞯钠骄次数看,一年度内B岗位专家平均与其他体系专家交流5.30次,A岗位专家平均为4.30次,C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为3.10次,团队成员为2.40次,呈依次下降趋势。除会议交流外,电话和邮件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年均交流人次最多,达到19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达到14人次;C岗位专家与体系团队成员的年均交流分别为7和6人次。

3)各产业内不同领域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一方面调查显示,95.1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与本体系内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够;另一方面从被调查者与其他领域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人次来看,体系内各领域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人次差异较大,其中B岗位专家交流人次最多,平均达到50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平均达到25人次;C岗位专家除会议交流方式外,平均交流13人次,仅为B岗位专家的26%;团队成员平均交流9人次,不足B岗位专家的1/5。

从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来看,会议、电话及邮件这三种方式已成为沟通的最主要方式。调查显示,分别有90.49%、88.32%、83.98%的被调查者通过这三种方式开展合作交流。从交流频次上看,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体系内部各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次数多达21.70次;C岗位专家和A岗位专家分别有8.70次、8.60次,团队成员则只有4.40次。

4)不同岗位类型的被调查人员融入体系程度。从各体系任务占用被调查者工作时间角度来看,69.57%的B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其次是A岗位专家,有65.59%的A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上;第三是C岗位专家,有63.72%的C岗位专家花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团队成员最少,只有41.66%的成员能保障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

当问及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团队的程度时,调查显示各岗位专家总体上有71.45%表示已经融入到体系的工作中,另有28.19%反映正在慢慢融入,仅有0.36%表示还未融入。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均呈较好态势,其中B岗位专家样本表示已融入到体系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A岗位专家已经融入或者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中,另外团队成员也仅有0.54%表示未融入到体系工作。

从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被调查对象融入程度较高,有75.71%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已经融入到体系工作中,其余的24.29%也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东部地区次之,融入体系工作的占到70.59%,有29.30%的人员表示正慢慢融入,仅有0.11%尚未融入;西部地区人员的融入程度较差,尚有32.7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未融入体系工作。

总体来看,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本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与其用于体系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正向关系;另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过程和团体环境的程度区域差异不大,融入程度基本上是中部地区的受调查者好,东部次之,西部略落后于东部。

1.3 体系的经费管理

1)经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程度。总体上看,目前经费情况尚不符合各岗位专家的实际需求。调查显示,认为经费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被调查者仅占7.73%,另外27.0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41.86%认为经费仅能够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另有23.35%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大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也有一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以C岗位专家表现最为明显,有39.39%的C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其工作需要;B岗位专家次之,有21.74%的B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仅有7.85%的A岗位专家认为经费不足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2)经费支出及合规性。调查显示,高达83.26%的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相关工作的比重达到95%~,仅有不到1%的人员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低于60%。从不同岗位类型上看,有91.30%的B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高达95%~,有88.96%的A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此外84.98%的C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在费用支出合规性方面,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的合规性较高,95.65%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又有73.91%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21.74%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仅有不到5%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75%以下;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次之,94.03%的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位于95%~区间的占60.00%,而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区间的占34.03%;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之间的占56.30%,在85%~95%之间的占38.42%,仅有5.28%的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下。

3)经费管理满意度。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岗位专家对体系经费的管理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不到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甚满意。就不同岗位类型的专家来说,他们对体系经费管理现状的态度基本一致,有19%左右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有74%左右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基本满意,仅有6%左右表示不满意,其中B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较高,达到8.70%,A岗位专家次之,为6.38%,C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较小,仅为5.34%。

1.4 体系人员的考核及评价

1)考核标准。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及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与推广、日志数量、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执行的情况。总体上看,在所有考核内容中,有53.80%的被调查人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有27.91%的被调查人员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外认同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考核标准的样本占到了10.93%,而将日志数量与经费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标准的认可率低。

从不同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考核标准的认识不尽相同。有42.86%的B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23.81%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另有23.81%的B岗位专家表示认可其他的考核标准;有56.60%的A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考核标准,17.30%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13.84%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有10.38%的A岗位专家提出了其他的考核标准,A岗位专家对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C岗位专家由于更多地接|农业生产及时线,因此基础性工作、技术培训与推广是其最为认可的考核标准,认可率分别达到53.09%、32.13%,而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均较低;团队成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认可率达到53.80%,其次是技术培训与推广考核标准,认可率达到29.79%,第三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认可率达到11.26%,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由此看来,各岗位专家所倾向的考核标准不尽一致,但均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有较高的认可度。

至于各个标准在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调查显示:考核标准应以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三大标准为主,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5%、16%、21%,其余考核标准所占比重依次是人才培养13%、经费使用情况11%、日志数量9%,其他仅占5%。从被调查者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与总体上的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各岗位专家(除体系外科技人员)认为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所占比重最多,其余次之。

2)考评方式。调查@示,当前体系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对体系成员进行考评较为合理。从总体来看,这一考评方式得到了96.30%的被调查人员的认同,仅有3.70%的被调查人员表示不认同。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该考评方式的认同较为一致,表示认同这一考评方式的均在95%以上水平。而当问及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考评方式中各成员所应占有的比例时,各被调查者给出的意见也基本趋于一致,总体上看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趋于32∶34∶34的比例构成。

3)考评结果通报方式。目前体系对各岗位专家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方式主要采取分等定级制、单一排名制、定性判断制三种。调查显示54.0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较好,18.6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较好,27.27%认为采取定性判断较好。从岗位类型来看,有43.48%的B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43.4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13.04%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有49.71%的A岗位专家赞成采用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14.16%赞成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36.1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有51.31%的C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16.17%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33.8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此外,55.01%的团队成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比较好,19.99%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比较好,25%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

4)退出机制。调查显示,有90.93%的被调查人员认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认同的仅占9.03%。而从不同岗位专家角度上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各岗位专家类型均有90%以上的成员赞同建立退出机制,仅有少数人不予认同。就退出机制中某一条款征求受访者意见时,如对拿了资助经费但却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专家和站长的处理方式,总体上看, 40.6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直接解聘,58.21%认为应黄牌警告、查看一年,0.8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可继续留任,0.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系经费尚不能满足体系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近40%的C岗位专家反映其存在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另有21.74%的B岗位专家反映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经费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费划拨不及时、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经费支出比例不合理、正常开支难于报销、单位财务制度与国家制度存在偏差等,经费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给体系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

2)产业领域内外交流氛围尚需营造。目前浓郁的体系内外交流氛围尚未形成,在体系之间有近40%的被调查人员与其他体系的岗位专家之间交流较少甚至不存在交流,交流频次更是自B岗位专家岗位依次递减,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通过会议平均交流次数仅为3.8次,除会议方式外,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不足12人次;在体系内部,目前各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也不甚理想,通过会议方式各领域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仅为11次,除会议方式外,人均交流次数不足25次。另外,当前体系交流平台还存在信息封闭、交流面窄、对外体系开放不够、平台网速较慢、容易断网等问题。

3)各关联主体间工作协调度有待优化。当前体系内各关联主体之间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制度和机制上的联系,再加之协调主体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体系各关联主体之间工作协调程度不够紧密,缺乏有效沟通,另外体系成员对试验站与推广示范县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因此在现有管理制度下,体系无法开展先进产业技术的大范围的集中示范。此外岗位设置和试验站分布与地区实际需求不相符也是体系运行当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点。

4)体系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岗位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在岗专家从事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专家职能行为实现一定激励与约束。然而当前体系的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类似于“铁饭碗”的上岗制度,体系内外部缺乏有效竞争,这导致各体系存在部分专家和C岗位专家拿了体系资助经费,却没有完成相应岗位任务,这种状况削弱了部分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体系长远有序运行带来了消极影响。

5)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对在岗专家及C岗位专家等相关体系工作人员年度工作的考评及认可,这是体系运行的关键一环,应该引起足够注意。但是目前,体系考核及评价体系并不太令人满意,一方面当前体系考核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采用单一排名制方式进行通报,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更倾向于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由此该通报方式的合理性需重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体系的考核标准与体系成员依托单位的考核标准存在着差异,两者在衔接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给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做好考核机制的衔接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6)体系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稍显不够。当前团队成员与体系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交流沟通仍显不够,一方面团队成员在与其他体系成员通过会议交流的频次及除会议方式以外交流人次上均是各岗位类型中低的,另一方面与产业内部专家交流的频次及人次也是各岗位类型中低的。另外,从团队成员融入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来看,团队成员融入体系的程度也是各岗位类型中较低的,而从团队成员投入体系的工作时间比重来看,团队成员投入体系工作的时间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少的。由此来看,当前体系团队成员对体系工作仍缺乏热情,积极性不够。

3 讨论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首先,建议由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切实加强对CARS运行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体系运行各方面工作开展平等协商;其次,依托部际协商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及项目经费监管;,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信息定期交流的制度,避免条块分割、重复立项、资源分散的不利局面。

2)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的影响范围。一是建立并完善体系诚信的量化管理制度,采取多维评价指标对体系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继续推进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团队认同。三是做好体系任务开展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四是做好信息的标示工作,加强体系的对外宣传,增加公众对体系工作的认可。

3)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首先要加强经费与体系任务的衔接,如延长经费使用年限、及时划拨经费,减少中间环节等;其次要适当调整项目经费支出比例构成,建议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费、会议费和设备购置费在项目总额中的比重;再次要有步骤提高经费使用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在经费使用上,严格遵照体系规定指定资金用途和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该明确体系运行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等归国家所有,而建设依托单位可以在国家授权下决定实施和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获益。其次,基于体系建设的公益性,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实验数、科技资源及产业技术经济信息,在不涉密的前提下,经审核同意可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再次,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论文、专著等文字作品在发表和出版时应标注体系专项资助字样。还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5)强化岗位责任,健全人员评价及激励机制。首先在体系人员的进出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塑造一支团结的队伍。其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制度,促进体系团队的稳定和水平提高。再次对体系成员的考核要立足长远、注重实效、采取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此外还要确保相对稳定的团队以及明确的合同任务和严格的岗位任务考核,保条件、保待遇,彻底解决科研团队后顾之忧。

6)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首先协调好行政主管部门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明确体系的社会地位;其次增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再次以政府为纽带和桥梁,加大与当地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的沟通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另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主管部门聘请岗位专家为“农业科技顾问”,开展本地区产业技术服务;,要发挥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人力、信息上的优势,加快建成地方性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统计论文: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下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统计分析

摘 要:农业经济增长关乎基本民生与农业领域的发展,而人力资源也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所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农业经济的增长也便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本文便从科技人力资源同农业经济增长效应之间的关系出发,并提出具体、可行的统计分析方法,以期为各位x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统计

一、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

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其一,在农业领域中通过科技人力资源的不断增加,导致了规模效应的出现,进而也向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出极大的促进力量。通过农业科技人员兢兢业业的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能够促进农业活动生产效率提升的科技成果,而将这些科技成果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既对切实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十分积极的效用,同时也为农业经济规模效益进一步地向外扩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则,在农业开发的相关研究实践中,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探讨,不仅容易迸发出新的思维,同时新思想与信息源的汇集也能够为新创意的产生提供有利的路径。换言之,当农业领域中的科研人员其“生产函数”能够逐渐增加时,每一个加入的科研人才都意味着正边际产品投入情况也会随之增加。

其二,当农业领域中科技人力资源数量能够获得显著增加时,从集约化的经济模式经营来看,也可以促使农业经济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不仅会导致在农业领域研究岗位上的人才数量能够得到明显增加,而且合理且适当的人力资源配置也表明了在不同的农业部门中这些增涨的科技人员也可以在科研机构内部实现科学、有效的分配布局。当各个农业部门都能够集合相应的专业人才时,所带来最为直观的效果便在于能够使得各个部门快速地完成集约化的生产活动与产业化的经营效果。

其三,创新的农业科技人才也能够对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予以解决,在为农业人口“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也更加有利于克服农业发展困境。

二、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下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统计

(一)统计方法

及时,关于变量和理论模型的确定。首先,确定变量指的是将科技人员的数量、结构以及地域分布情况作为农业产量增长的决定性条件。接着在人力资源的结构分布中再将岗位结构的变动设为变量,继而作为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真实经济结构情况的基础性因素。举例来说,按照粮食的产销来进行分区,我国的粮食作物最为主要的产区包括了河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南等13个省区,而粮食作物的主要供应区域则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福建等11个省市区,通过对这些反映经济结构情况的变量进行分区比对后,便可以随之确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基本模型。其次,选择出理论模型。科研人员经常会运用到LnY=α+β1LnKJ+β2LnBZ+β3LnL+β4LnK+β5LnG 线性模型予以解答。

第二,确立模型中关于各要素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领域中的经济增长效益受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其中物质资本又可以被划分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两个方面。所以在模型确立时,通常会运用固定价值来衡量而忽视流动资本的价值,所以在设定时还需要将这两种要素分别予以考虑进去。在选择模型的过程中,需要科研机构将预先估计出的生产率指数,然后再按照非参数法、两步法、农业生产函数法等方式对农业增长与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关系之间的模型进行异方差消除,并从取得的函数两边的对数,进而得出线性模型。例如,本文采用二步法对于粮食的主产、主销以及平衡区展开面板协整的检验,对于主产区面板v统计值为-3.0386t,其概率为0.00039p;面板v在主销区的统计值则为8.6148t,其概率值为0.0000;在平衡区中的统计值为-2.1109t,其概率为0.0430p。而在面板rho的检验中,其主产区的统计值与概率值分别为:3.7501t与0.0004;在主销区则为3.0884t与0.0034p;在平衡区则为-2.2335t与0.0001p。通过Kao的检验所得出的主产区统计值与概率便为:-4.7369t与0.0000p;在主销区为:-1.6137t与0.0514p;在平衡区则为:-2.5979t与0.0047p。综合来看,在以上三个区域中是存在协整关系的。

第三,确立与协调面板模型的基本形式。要对我国不同农作物产区内的统计数量展开分析,还需将不同地区间的异质性考虑到模板具体建立形式中去。举例来说,同样从粮食作物产区来看,四川与江苏两省都属于粮食的主要产区之一,但是农科的科技资源以及省内的政策措施以及其他促增收的条件基础不同,从而也会导致在数据面板所产生的内容中也可以体现出这种变动。农业科技人员在对数据模型展开确立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时间、空间中的二维信息予以掌握,从而确保在对总量进行研究时可以将探究结果的精准度对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并随之突破研究的同质性限定。

(二)统计数据采集

首先,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通常会用ATP来表示,这是通过对已有的农业产值数据根据当年价和总值指数来对总产值的平减指数进行估算。其换算的算式为:t年产值平减指数=t年当时价的总额/[t年总额指数t年总额]。从农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来看,其表达公式中t为农业固定资本的存量;表示农业资本的形成额;为t-1年其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其次,农业的流动资本可以通过AK2来表示其使用化肥的量,所投入的农业土地资源可以用LA表示农业的灌溉面积。此外,关于模型的检验问题,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需要对人员比重、劳动力投入等变量展开一系列分析之后,还需使用同样方式完成检验。当各个变量都维持在1%的水平时,则表示序列稳定,变量均属于一阶单整。

在完成了基本的数据采集之后,科研人员还需要对研究结构展开详细分析。根据变量通常属于一阶单整的特性,所以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均衡、长期的关系,也成为了判断与检验面板数据时应当的考虑内容。在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时,工作人员可以运用6.0软件加权OLS的方式来实现回归。从实践中的众多例子中可以得出,当粮食生产区域中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人员逐步增加,并且这些人员的结构能够维持在一个优化的构成维度中时,那么不仅能够对农业作为产量增加起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作用,而且对于农业人口增收、农业经济产业发展也成为极为关键的重要贡献力量。

三、建议

及时,积极探寻并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农业研究的科技队伍。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能力合格的科研队伍,不仅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结构清晰、分工明确的队伍布局也为避免资源浪费起到重要作用,从而实现了各司其职、配置恰当的专业结构体系。

第二,切实抓好由科研成果向农业产品转化的关键步骤。保障科技研发得到成果能够被有效的运用到提高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的工作中,才能使得农业效益得到保障。所有地方政府也要配合科研人员搭建起相关平台,以资金投入与政策保障等方式做好有关扶持工作。只有坚持研发、生产、经营的多点化合作,才能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第三,对农业科技领域的人力资源配置予以调整。对农业产品的正外部效应进行深刻考虑。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要增加农业科技人员中的比重,并监督与执行好科研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对于农业产业中雷同的产业与重复性的研究,也要完成资源整合,从而确保资源的高效。

浅农业统计论文:析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

【摘要】在农村工作中,统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系到农村数据农业数据完整度和度的关键工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化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农村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在技术支持、资金投入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在深刻分析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优化措施和建议,以期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 统计 网络化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明显,成为发展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统计工作逐步推进和完善的关键步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网络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农业数据的完善性和性直接关系到农业数据系统建设,因此各地需要在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体系,切实推进相关工作,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水平。

二、农业统计网络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只有在相关执行者充分重视的基础之上,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某方面的作用。只有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农业统计网络化建设才能拥有良好的运作环境。对于农业统计的网络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运行标准,才能保障具体措施的顺利执行。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在农业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重视的现象,许多“走形式”和“片面工程”存在于实际工作之中,这就更加需要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总体而言,当下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相对不够健全,制约了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主要是相关管理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直接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受制于当地具体外在条件和决策者自身认识水平的影响,缺乏网络化建设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经验,导致管理制度的建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了管理效率。

(二)技能水平方面

统计工作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壁垒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总体来看,当下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在人员技能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体现在人员知识技能水平和人员的培养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对于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来说,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建设工作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在人员的培养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人才存在较大不足,不仅仅在人才引进方面做的不足,在后期的人才培训方面也大多“走形式”,形成了一种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收集,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的错误观念。

(三)软硬件设施方面

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工作,是建立在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的工作,要求当地具有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储备。

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对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例如在网络系统和网络硬件等方面较为落后,许多地方的网络系统还停留在Windows xp、甚至是Windows 98系列,这样不仅不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率提高,也由于系统陈旧,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威胁到我国农业统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三、案例浅析

当下时代是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在大数据的理念深入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农业大数据正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农业部在官网上文件,主题是关于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截至2017年年底,要逐步形成跨区域和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格局,为后期建立起全国性的数据共享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网络化,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步骤。各级单位和相关的执行人员都必须在该意见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学习交流研讨会,将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提升到工作日程,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有特色的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看,此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方面,在执行措施方面较为具体,主要集中在重视宣传、提升技能水平和做好软硬件支撑等方面,这也给各级执行者在开展各项工作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农业网络化建设措施建议

(一)管理机制方面

相关的部门和执行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事关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积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

总体来讲,应该积极建立起农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优化统计管理流程,梳理统计节点和统计内容,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监督体系,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建立上传下达信息通畅的沟通机制,落实责任,明晰统计评价标准和奖惩制度,做好一线统计人员的激励和监督工作。

(二)技能水平方面

在技能水平方面,相关部门和执行人员应该切实推进专业技能的提升工作,一方面以开展学习小组和讲座的形式,推进知识技能的提升和积累;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农业统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具体来讲,技能水平主要包括传统OFFICE操作技能、统计思想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等方面。在建设工作中,要积极落实网络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工作,落实相关统计思想、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等方面的培训,比如现代统计理论、现代统计方法等。利用先进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为绦姓呓饩鑫侍馓峁辛Φ囊谰荩进一步推进农业统计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软硬件设施方面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来说,这里的软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在建设和统计工作过程中,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不足以支瓮络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

具体来说,一方面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相关软硬件的使用方法,领导者应该积极引导资源流入,建立良好的资源导入渠道,完成硬件设施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相关新软件的推广应用,例如将所使用的系统更新到Windows7或者Windows10,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或者积极引进相关的统计工具或者软件,诸如R语言、SPSS、SAS等,提升统计工作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分析水平,为农业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重视的是,安全性是统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在坚决树立保密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软硬件设施的安防建设,做好反监察工作,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五、总结

农业统计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大数据的基础工作和分析基础,也是推进农业和其他产业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完善和优化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步骤,是提升农业统计水平和建设跨区域和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体系的基础。

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网络化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切实提升执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人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建设是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体来看,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只有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切实做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农业统计论文: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统计的现状,并针对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建设;农业统计;方法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经济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统计逐渐成为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保障统计数据的性,优化统计信息服务,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政府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农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制度,提高对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研究力度。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统计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不断的创新统计调查的工作方法,从而更好的适应农村生产新形势的需要。

一、当前农业统计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农业统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统计调查体制落后、统计方法简单并缺乏事后的检验、评估和论证功能等,从而导致在农业统计过程中,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地方,常规的统计调查方法会因为人力、物力的束缚,而成为走形式的一种流程,也会影响统计的结果。因此,为了的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统计,保障统计数据的性、性和整体性。另外,由于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体制还存在许多弊端,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致使我们需要加强农村经济视角下对农业统计方法作用的研究,从数据上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更符合农业生产状况的方法,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主要针对农业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农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统计体制落后,缺乏快速应变的长效机制

就目前来说,我国现有的统计调查管理体制主要是指统计部门和各业务的主管部门同时开始运行。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并没有相互合作、配合,从而导致统计的指标体系重复交叉,影响了统计数据的性。另外,由于我国缺乏快速应变的长效机制,致使在农业统计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的解决,影响了数据记录的性和有效性。

(二)农业统计数据不

在农业统计工作中,性、真实性至关重要。但目前的农业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在统计农业总产值的过程中存在数据记录不的情况。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我国现有的统计核算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农业统计长期记录不、不完整,使其失去了最基本的统计数据。另外,在统计农业总产值的数据的过程中,统计主要以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统计数据带来了误差。

(三)农业统计网络需要进一步完善

就目前来说,农业统计主要是通过街、镇农业办收集信息,然后汇总到镇统计办,进而统一上报给县(区)统计局。从理论方面来说,该统计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统计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的优势,有利于统计工作的顺利、高效的完成。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各部门的工作要求、工作侧重点都不相同,从而导致在进行农业统计的过程中,收集数据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统计信息的性。因此,农业管理部门与统计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资源共享的及时性和具体性。另外,农业部门缺乏一定的行之有效的基础统计报表和基层统计网络。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统计部门和部门统计的职责,导致农业统计数据记录不,无法真实反映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的具体信息。,由于农业管理部门与统计部门在选择上会受到粮食品种、地块等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因此在的统计数据方面,需要结合二者记录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四)无法根据统计信息得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农作物的统计数据会受到品种、规模、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但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制度在记录数据方面无法充分体现这些差异,同时也无法的反映出各城镇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农业统计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另外,由于现有的统计报表反映不出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业,从而就导致统计失去了其基础作用――信息统计的功能。

三、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

(一)遵循相关原则,健全相关的统计机制,保障数据的性

及时,农业统计方法需要结合抽样调查、调查和重点调查三种调查方法。通过这三种抽查方式的使用,保障农业统计中的数据能够反映出农业生产的总体情况,也保障该数据可以充分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具体特点,进一步体现出特色农产品的具体产量与产值,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农业的具体生产状况和发展现状。

第二,统计过程中要注意将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农业统计的工作重点是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性。因此,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相关的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统计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统计方法制度,在制定相关指标和设计调查方案的过程中要具有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同时,要保障测算方法的规范性,从而确保农业统计数据具有实际意义,可以反映出农业的相关信息。,相关部门在制定统计方法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有的农业统计的情形,合理调整现有的指标体系,梳理统计网络,从而提高农业统计数据的实用性、性和性。

第三,促进统计过程中普遍性和性相结合。首先。通过普遍性进行农业统计,可以更进一步满足国家对农业统计调查过程的要求,更方便体现农业的具体情况。另外,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也可以保障指标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有利于农业统计数据与农业实际产生的数据相匹配。其次,在农业统计过程中,突出数据的性,更方便展现地方特色,反映自身特点。,通过在农业统计过程中合理运用普遍性和性的原则,有利于的、科学的反映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保障数据的性。

通过遵循以上三方面的原则,加强各部门之间配合、合作的默契性,减少统计指标体系重复交叉的几率,促进统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性。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在统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原则,保障了长效机制的有效实施,增加了其快速应变能力。

(二)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健全统计网络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统计数据而言,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通过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共同对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进行探索,不断的健全统计网络。

及时,提前调查农业总产值要素指标。首先,我们在统计农业的具体产值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确定农业的实际重要面积和实际耕地面积。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核实外来承包数和承包面积的具体情况,进而完成统计调查工作。另外,相关统计部门需要加强对粮食面积、蔬菜面积及其他经济作物面积的调查、统计,健全统计网络,保障数据的性、科学性和性。,相关统计部门还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调查表格,将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第二,重点调查种植大户。首先,农业统计部门为了进一步获得农业总产值测算的要素指标,需要的了解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其次,、科学的调查、统计种植的具体情况,如收益、成本等,合理掌握种植户的主要成本和收益的组成情况,从而方便农业统计中的测算。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健全的统计网络,弥补现在的不足。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经济建设视角下农业统计的现状,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计调查与分析、统计设计,统计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农村经济建设,能提高农业统计作用的方法。

农业统计论文:关于加强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当前统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从专业人员统计水平亟待提高、软硬件设备系统难以保障统计信息化高效运行、缺乏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农业 统计 信息化 建设 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目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农业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据统计显示,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已接近10亿,因此加大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是当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农业统计工作作为基层乡镇的基础性工作,其统计结果的真实性直接反映了农业工作质量,同时也可为农业发展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农业统计质量。当前,我国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非常注重统计信息化构建,要求统计能和大数据环境融合,从而将现行的统计质量进行优化。但是,根据现行的情况来看,在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为保障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开展,就需要根据各种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统计工作更好地发展。

一、当前统计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一)统计信息化概述

所谓统计信息化,是指将原始的统计方法进行转变,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方式,来对各项信息资源进行统计。统计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统计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当前现代化农业统计的必然需求。当前,统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辅助性工作逐渐转变成核心工作,高效率的统计核算、数据传送、信息整合、资源共享,给农业资源整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提升了农业领域的生产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二)“四大工程”对统计信息化的推动

“四大工程”主要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主要是运用统一的信息收集整理技术,利用计算机平台传送原始的信息,传送到统一的信息中心,确保各个机构可以实现原始信息的共享,保障数据具备真实性和精准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统计共组的规范性进步。

二、新时期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员统计水平亟待提高,经费投入有限

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对通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在开展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时,缺少具备高能力、高素养的信息技术人才,使得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现阶段,开展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虽然对统计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计算机技术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统计知识和计算机掌握能力不成正比,这些都是影响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因素。此外,一些部门没有重视农业统计工作,不会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投入到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从而阻碍了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软硬件设备系统难以保障统计信息化高效运行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农业统计信息化发展也开始进入网络环境数据信息系统时期。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部门在进行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时,采购安置的硬件装备无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依然有很多部门采用已经淘汰的装备。相应的装备设施比较滞后,缺乏规范性,在利用的过程中,无法对一些高功能统计信息进行处理。例如,一些农业部门应用的统计系统在版本上、功能以及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即使在同一个部门,也无法实现统计信息的共享和兼容,更不用说和其他部门进行统计数据的传递了。

(三)缺乏专业人才,难以适应现代统计信息化要求

不论软硬件设施的功能有多强大,都需要有专业的统计人员,所以,要想保障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保障统计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农业部门的统计工作人员都是部门的老员工,并且这些老员工大多数是从别的部门分配过来的,不仅没有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同时还缺少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一些部门通常会招聘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应对,从而影响了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运行。

三、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一)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宣传,增强员工统计信息化意识

众所周知,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整个统计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构建统计信息化的主要作用就是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的信息支持。但是,在开展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制约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统计工作人员不具备较高的统计信息化知识,并且信息化理念的树立,是保障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落实的关键。因此,农业部门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渠道,来开展统计信息化宣传以及培训活动,普及相关的统计信息化知识以及技能,增强领导人员以及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信息化意识,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能力,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从而保障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要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

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来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更多的人员来参与到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确保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落实。其次,聘请一些具备综合型统计信息化建设人才,利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结合现实需求,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来安排统计工作,从而提升统计水平。,还要定期对统计部门的领导人员进行培训,保障他们可以及时掌握近期的统计技术,确保统计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的专业知识。

(三)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保障企业统计信息安全

在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大多数领域通常采用保守的统计方式来开展统计工作,进而保障各项统计数据的安全。例如,可以采用密码权限的方式,确保少部分的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农业部门的机密数据,并且和相关的责任人员签署相应的保密文件,按照相关的规定来开展工作。其次,还可以购进一些杀毒软件,做好病毒的防护工作,提升统计工作的安全性。,统计工作人员还要做好机密数据的还原备份工作,并安装多道防火墙,对机密统计数据的处理以及传递工作进行的监管,进而确保统计数据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

四、结语

开展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农业的客观需求,同时还能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在进行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采用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宣传、注重人才引进与培训、采取多种有力措施等方式,来开展农业统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而保障我国农业朝着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农业干部学校)

农业统计论文:做好农业统计工作,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摘要:农业统计工作是农村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农村的多种基本的情况,集中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农业统计工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分析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进行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进行农业统计工作的策略,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统计;实施策略;经济建设

前言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致力于城镇化的建设,在进行城市的建设的同时,关注农村的建设现状,政府在进行农村的建设中,对于农业的发展状况给予很大的关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只要关注农业的发展,做好农业的统计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村的经济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上对农业统计数据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现有的农业统计机制不健全,农业统计存在问题,文章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改善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一、农业统计的概论

1.农业统计的内涵

在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行农业统计就是需要将农业统计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运用。“统计”一词的意思各种现象的状态和状况,彭祖植的《统计学》将统计定为:记述国家和社会状况的数量关系的总称。统计发展到现代,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理论),所以进行类比,农业统计的含义就是:农业生产部门为研究对象,研究该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统计工作。

2.农业统计的作用

农业统计的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数据认识和数据服务。其中对于农业统计的基本认识才能为各种工作的进行提供指导作用。农业统计在我国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发展的重要的作用。农业统计中认识和服务的作用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表现,农业信息的获得、根据农业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对于农业经济运行的状况进行监督。

二、农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中需要农业统计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大,统计需求增大的同时,统计的难度也在日益严重,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统计上存着较大的问题。

1.农业统计机构运行的效率低

首先就是农业统计机构运行的效率较低,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地方的工作不协调,地方统计局的业务与行政工作的管理是分开的,容易导致国家统计局对于地方的统计管理乏力,并且地方的统计局不仅在进行地方的各种统计工作,还为国家的统计局提供服务。在管理上,国家进行的农业统计经常会与地方统计局的统计工作产生冲突。国家统计局外派调查队,因为经费、编制等问题,与地方的统计局的联系较密切,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容易受到地方管理局的影响,这种体制在管理上会出现难度,造成统计数据的质量没有保障。

2.统计数据的透明度较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在统计工作中是最重要的,是进行一切分析的重要的指标。数据是为大众的经济活动服务的,公众作为数据的使用者,必须对数据有较为详细的了解。长期以来,在中国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着数据的公信力差,透明度低的问题。数据在向外界进行公示时,所展示的数据的质量一般较差,近年来国家在进行展示工作时,尽管进行相关的改革,但在进行运作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部分重要的统计数据、核算的方法的公开的程度不够,,重要的数据仍存在误差,对于数据的分析、评价的研究仍然不完善,导致社会各界对于统计工作的具体实行的程序存在这疑问,对于数据的实际应用存在着误解。

3.农业统计管理工作较混乱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我国的农业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各级政府在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时,很难看到我国农业统计的整体的目标,统计工作人员的分配、调动的实际情况相关的工作计划也很难看到。由于管理不力,致使农业统计工作的开展较为混乱,浪费人力、物力资源,难以保障数据的质量。

三、完善农业统计机制的策略

1.规范农业统计基础工作

在进行农业统计时,首先要对基层的状况进行了解,搞好基层的工作状况,再根据实际要求,确立具体的统计项目实施细则,对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记录。比如在进行粮食的实际收入时,就必须先对农作物的成本数据进行统计,然后在展开分析。

2.强化农业统计的调查工作

农业统计的内容在近几年来得到充实,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基本情况的统计,还包括对于生产的过程中的损耗、农村的经济利益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统计,加强调查工作。在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明确分工,将管理人员的职责落实到位,同时要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进行统计是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较大化的进行合作,减少统计的成本支出,节约人力、物力。

3.健全农业统计法律法规

健全农业统计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农业统计工作的先决条件。只有不断的健全法律法规,才能使农业统计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进行法律法规的建设时,不仅要建设统计工作开展的规章制度,还要对相关配套的法规进行建设,同时还要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4.促进农业统计信息化

现代信息化进程加快,在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时,要加强现代化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统计,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管理,高效管理。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尽可能的利用现代技术减少中间干扰环节,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效率,改变传统的农业统计的方式,推动农业统计方法的创新。

5.扩大农业统计信息的服务范围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统计信息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在进行信息的公布时,由简单的信息供给转变为信息分析、监督,服务的对象有单独为政府和党的经济建设服务变为为社会、公众、企业等服务,帮助农村的经济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数据支持。

6.增强农业统计的透明度

在进行数据公示时,首先要将政府农业统计的流程进行公示,帮助信息使用者能更好的利用信息,减少疑问。同时政府在进行统计数据的公示时,应高提高数据的度,对于可以进行公示的重要信息进行管理,尽可能地将统计的指标、方法进行公示,推动农业统计的透明化、公正化的进程。

四、结语

只有将农业统计的工作具体落实,保障数据的真实,才可以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高指导,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统计论文:浅析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农业统计工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作出如实反映,使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当前的经济情况。笔者就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做详细地调查,以期能够对农业的统计工作给予指导。

1 当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1.1 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现在,在我国农村,基层统计工作仍然采取以往的惯例开展。具体情况是,基层统计工作一般是由低一级乡镇和国家的统计部门共同开展统计工作。这种两层管理的方式对于基层工作非常不利,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村具体的统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先制定目标任务,后进行统计工作的情况,与正常的顺序正好相反,这就导致了统计工作只是一个摆设,根本起不到相应地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村的某些地方,当地的监管部门部起不到认真监管的作用,这就导致农村的统计工作在质量上会大打折扣。

1.2 统计信息需要核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的关注度提高,因此,各级政府也在想尽办法提升农村统计工作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国农村的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就工作方式而言,统计人员开始按照正常的顺序进行工作,即实际调查、汇集信息、进行汇总及认真分析,并且在质量上也有所提升。就统计结果而言,在及时性与性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过,有些地区仍然没有任何改进,最主要的问题是虚报信息,提供假信息等,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性。

1.3 统计人员要进行实地调研

尽管主管部门一再强调统计人员要加强调研工作,但是具体到农村的统计工作中,仍然有一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不进行实际调查,采取虚报信息、弄虚作假的手段,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村的统计工作就是需要统计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进行交谈,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到有用的信息,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将很难得到详实信息。但是,目前有一些地区的统计人员受不得这些苦,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凭经验填写假数字,仅仅就是为了完成统计任务,这给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危害,要坚决杜绝,一经发现要严查到底。

1.4 统计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统计工作严格来讲,其意义重大,要求也比较高,必须由专业人员从事。但是,一部分人认为这项工作很简单,谁都可以胜任,于是就出现了农村统计人员素质低的结果。统计人员大多是一些非专业人员,并且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这就给农村的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改革。在农村必须设置专业的统计人员,这些人好是统计专业毕业,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不合理现象的存在,使得农村统计人员的工作极为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强,继而出现了工作衔接不到位,业务不熟练,信息错误等诸多问题。

2 解决农业统计问题的策略

2.1 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在我国,农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管理体系,若要完成此项工作,必须从机制、体制等方面做好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统计工作的解决提供一个正确的思路。现在,垂直管理是我国相关部门针对农业统计工作所提出的一种近期管理制度。所谓垂直管理,就是要将乡镇的统计部门从原有的乡镇环境中进行脱离,形成类似司法所一样的隶属于县级统计局的统计所。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有效地将统计部门从乡镇原有的环境中得到脱离,使统计部门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独立性,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统计结果的性以及科学性。

2.2 明确农业统计目的

造成我国农村统计信息虚报的原因在于统计人员工作不认真,没有严格按照统计工作的步骤进行。农业统计主要是对于农村再生产经营状况与过程的一种反应。农业统计的目的是真实、、、及时地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制订计划、进行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向社会各界提供品质的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职能。

2.3 更新调查研究方法

在农村进行实际统计中,正确、有效的方法很重要。因此,在统计工作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办法进行工作。因此,统计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工作时一定要选取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所以,一定要确保统计工作方法的正确性,以便能够取得正确的统计效果。

2.4 加强建设农业统计队伍

确保农村统计人员的稳定是我国农村进行统计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在统计机构建立时,政府就需要对其所具有的健全性作出保障,落实好站办所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实行专人专岗,杜绝出现由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统计工作的现象存在。而在统计工作人员的轮换方面,也需要制定出严格的交流轮岗制度,在遇到特殊情况需更换原有统计人员时,必须在报上级统计部门审批之后才能够进行人员的更新,进而保障统计人员的专职性与工作的稳定性。

3 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重视,统计工作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其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统计人员的素质低下,统计管理的体制不健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信息造假情况等。笔者针对农村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各地政府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再结合国家的政策,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以期能够为农村统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农业统计论文:试论新型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联系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我国新型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新型农业 统计体制 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问题日益凸显,如在为市场决策提供依据方面,农业统计质量不过关,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在反映农村整体发展状况方面,农业统计数据不;在多层次统计用户的需求方面,现有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达标,无法满足其需求。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目前的情况,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农业统计质量和统计水平,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新型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

就我国农业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不足,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为了克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在符合我国实际的前提下,建立并完善了新型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下面我们详细的阐述一下新型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

及时,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是统计日常工作,其数据来源的主要依据则是统计台账。在农业统计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台账的统计管理,有利于提高数据的性、完整性,促进统计基础工作的建设,确保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农业的发展情况。同时,统计台账的建立有利于记录畜牧业、种植业的具体数据,促进村级统计人员对养殖情况的掌握力度。

第二,通过加大统计基础工作的检查力度,规范日常统计工作,制定符合农业实际的统计评估和审核制度,从而保障数据的性、真实性。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报表、村级农业统计台帐的检查、监督力度,保障数据完整性、性,也可以增加村级统计人员的责任感。

第三,协调统计数据与农口数据的关系。由于农业统计是农业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管理农业工作的人员中还需要国家配备的主管农业负责人和防疫员等,帮助统计员更加的掌握农村农业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促使农业统计真实的反映农业实际情况。当然,统计人员要与农口人员切实做到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做到数出一门。

二、建立新型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通过实地调研,详细的分析一下新型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首先要梳理统计指标,清除无用的调查项目和无用的指标

首先,通过大规模的梳理统计指标,保障统计改革行动的顺利实施。其次,增加对一些无用的调查账目和统计指标,如农作物估产、部分细微的品种等的清除、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

(二)向抽样调查方法为主转变,抓大放小

目前,农业通过调查的方法得到各统计指标的数据。另外,抽样调查会受到调查经费来源的限制,而调查花钱较少,有利于统计部门进行统计。通过对所占比例较大的农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并按照以前的“比重”规律进行统计,再结合调查的数据,对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对农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保障调查数据的性和科学性。

(三)加强新型农业统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及时,进一步加强统计计划的管理,促进统计体制的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统计中缺乏一个较为完善、可行的长期计划,致使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由于一些计划的不合理性、开展的不充分性,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数据的性,促使数据在记录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企业统计数据的有效统一很难实现。

第二,加强和改善农业统计数据的共享和兼容。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方法、指标定义、处理过程等的统一性、规范性,从根本上提升数据的科学性、性,确保数据的质量。其次,我国各个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配合,处理好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共享,改善农业统计数据的共享和兼容。

第三,加强统计数据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随着统计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对统计体制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数据更加。由于统计数据和资料的使用者是公众,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数据的公信力和透明度,降低统计数据的误差,保障统计的独立性、性和中立性。

(四)以省为总体进行设计抽样调查方案,不必理睬基层各级政府的需求

首先,农产量抽样调查专业属于县级统计系统,并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另外,国家和地方的住户专业数据不同,因此国家样本也没有受到地方的干扰。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抵抗地方权利干扰的调查方法之一是抽样调查。基层哪级需要数据,就自扩充样本量,自己用数据,上级不必理睬基层的推断汇总数据。这就是各基层汇总数合计往往大于总体推断数的原因。基层统计部门目前尚不具备抵抗地方权力的能力机制,只有依靠抽样调查方法才能避开权力干预。从而保障农业统计体制的不断完善。

(五)制订详细的数据采集方法规则,供村级调查员使用

调查方案通常只包括指标解释和调查表,并没有对如何采集指标做出详细的规定、说明,也没有统一的采集方法。由于没有统一的采集标准,导致采集方法多种多样,致使数据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更加无法评定数据的与否。另外,《农村统计知识》中的内容不适合在基层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看。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村级农业报表,采集统计指标的方法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障数据采集方法的统一性,从而将《农村统计知识》这本书完善成为基层统计人员实际操作的教科书。再根据书中有关的规定,对全省村级统计人员来个大培训,扎实人员的基础。

(六)农村统计台账,要搞真的工作台账,而不是搞应付检查用的台账

通过将数据统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集合,简化统计数据报表的填报过程,就叫做统计台账。统计台账也是填报统计报表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及时,最简单的台账形式是将其做成和报表表式和内容一样的,从而更方便分月分季年度加总用。第二,最常用的是将报表样式做成分部 门(类别)加总用工作表式。第三,各类档案式资料也是另类统计台帐。如户口簿资料、耕地分户资料、年度统计报表归档。第四,原始资料的合订(封页有合计数据)。总之是先做好统计台账,再做统计报表的。我们目前只是对报表整理成能够归档的,就算是有台账了;有的根据报表数据去赶制台账,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各个统计指标的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制定出不同类型的真正的农村统计工作台账。并且将统计台账落实单位,而不仅是形式化主义,只让村级调查员重抄一遍报表数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目前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所以我们需要联系我国国情,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型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兼容先进标准的制度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官方统计的话语权,增强我国统计数据的性。

农业统计论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

【摘 要】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统计人员流动情况突出以及数据的度有待提升等方面,并提出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

乡镇基层农业基础建设,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扎实的统计基础建设工作,将会直接影响整体的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质量,需要在明确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的管理对策,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效果。文章将基于实践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乡镇基层农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分析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着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统计人员流动情况突出以及数据的度有待提升等方面问题。

1.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统计工作是乡镇基层农业开展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当前乡镇管理中,却存在着管理程度不佳,重视程度不足等方面问题。乡镇领导者比较关注农业的发展现状,仅仅关注所呈现出来的各项数据,但是具体的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却相对较差。这种情况不利于农业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无法有效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总体效率。

2.统计人员流动情况突出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工作能力等将会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但是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人员流动情况比较突出的问题。

3.数据的度有待提升

农业统计中数据,能够为各项乡镇基础农业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下一步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撑。但是当前很多乡镇地区农业统计中,由于统计工作量相对较大,故而实际的数据率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不利于乡镇基层农业的发展。

二、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发展对策

基于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强调统计数据,保障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等方式改善当前乡镇基层农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乡镇农业的发展。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农业统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乡镇经济水平的增长。当前大量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多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统计工作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乡镇基层单位领导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乡镇领导可以引入更多信息化技术手段,更换相关设备,保障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环境。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各项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与技能逐渐成为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乡镇基层农业工作管理,也需要重视知识与技术的价值。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管理中,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岗前培训活动等方式,使每一位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增强统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更好的展现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开展的价值。

岗位培训活动可以主要分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个方面展开。专业技能主要包含统计应用操作的方式,统计相关法律知识,常见的统计方法等等,通过专业技能的指导,帮助统计人员掌握到有效的调查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工作水平的提升。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工作态度、职业认同感等相关内容,通过职业理念的指导、职业工作价值的指导等方式,增强每一位统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保障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稳定性。

3.强调统计数据,保障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

基层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与性是检验统计工作的重要标准,能够直接展现出乡镇基层农村的经济现状。在当前的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中,需要基于科学的工作流程,通过合理的数据调研方式,保障各项数据的率。针对于存在失误的统计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处罚方式予以提醒。

同时,统计工作中需要关注数据的分析价值,通过数据的调研、数据的细致核对以及数据的分析等方式,切实保障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结束语

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对乡镇的整体经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乡镇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岗位培训活动,增强统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强调统计数据,保障农业统计工作的价值等方式,提升乡镇基层农业统计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为各项乡镇基层农业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乡镇基层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农业统计论文:强化农业统计 服务农村发展

【摘 要】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是农村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农村各级管理部门的努力下,农业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数据。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统计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在农业统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强化农业统计的对策,希望对强化农业统计、服务农村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统计;农村发展;农业问题

农业统计可真实反映农村发展状况,发现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强化农业统计非常有必要。当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农业统计部门要认清形势,求真务实,抓住主要矛盾,不断开拓创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

一、农业统计的重要性

1.强化农业统计,便于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农村经济政策

对农业发展信息进行统计,可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就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与判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如,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统计,可地反映出农民的负担构成、水平及趋势,为国家制定农民减负等惠农政策提供及时手数据。

2.强化农业统计,便于发现农业发展问题

通过对农业信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既能了解农业发展成效,又能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通过对耕地数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某一地区的耕地数量增减状况,并就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看是否是政策导向有问题。

3.是国家统计工作的补充

农业数据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国家统计局的工作范围并不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等问题,而这部分数据恰恰是反映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信息。因此,加强农业统计,能有效补充国家统计工作的不足。

二、当前农业统计存在的不足

1.统计机构、队伍不稳定

很多地区的农村基层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即使有人开展农业统计工作,往往也是身兼数职,时间及精力都有限,难以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也没有时间进行专业的业务知识培训。统计工作本身专业性较强,如果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人员不稳定,就难以保障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2.统计信息化有待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农业统计已经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转变,形成了联网直报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统计的传达效率。但是,当前部分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配备专门用于统计报表的电脑,往往是和其他办公人员共用电脑,例如,由于其他人员操作失误,会对报表平台证书造成丢失,从而对统计联网直报工作造成影响。

3.专题调研深度不够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及统计部门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或者业务需要开展关于“三农”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题调研,以及时反馈基层状况及基本数据资料。但是,实践中很多地区的农业统计部门在开展专题调研的过程中没能真正深入到基层中去,甚至个别地区在开展调研后拿不出深刻的数据资料,调研没能反映出基层的真实情况,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开展调研。

4.缺少工作经费

农业统计工作繁杂,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很难有效开展。但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用于农业统计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甚至连召开相关会议的经费都不能保障。有的地区的基层统计单位形同虚设,提供的报表严重失实。

三、农业统计的强化对策

1.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应定期对农村基层农业统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应用及统计报表能力相关专业培训,吸纳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统计队伍中去,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提高农业统计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同时,统计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改进统计方法

农业统计工作要不断深化报表制度改革,优化统计指标体系、改进统计方法,加强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可借助计算机技术等对统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所有统计数据应由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进行专业把关,以确保统计数据的性。

3.增强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

各级农业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应对搜集的数据进行严谨识别、严格把关,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性。村镇等基层统计人员更要树立质量意识,所有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都必须是真实的基层统计数据,一旦基层数据失真,经过层层把关处理的高层数据就毫无意义。因此,统计人员在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时一定要增强质量意识,严把工作程序,排除人为干扰,增强责任意识,为农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统计数据。

农业统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相关部门进行农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统计人员应依据服务对象、统计内容的变化进行统计工作定位,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善于与业务部门开展沟通与交流,杜绝统计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应充分了解业务工作之需要,充分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与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汇总,提供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

随着农村发展步伐的加快,“三农”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宽,需要农业管理部门分析与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适应农业发展新情况、新变化是统计部门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农业统计部门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完善联网直报平台建设,提高其运行速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其次,要搞好对基层单位的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其顺利进行直报数据的采集、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农业统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在农业统计领域还有很多不足,需要通过强化团队建设、改进统计方法、增强意识及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措施进行不断完善,以充分发挥出农业统计应有的作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