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子银行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现今电子银行的发展建议如下:一是随着电子商务在金融服务业的逐渐普及,金融服务业以科技为基础提供服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户群;二是银行业可结合市场发展研发新产品,为非银行企业提供性金融服务;第三是构建有效的科技架构。
电子银行论文

电子银行论文:风险视角下的电子银行论文

一、经营电子银行的风险

现阶段电子银行仍处于发展阶段,为降低不当管理导致电子银行服务受限制,并建立良好的创新及竞争环境,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设立了电子银行工作组(EBG),对电子银行领域内的监管事务进行重点研究。尽管传统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适用于电子银行业务活动,但因特网传送渠道的复杂特点表明这些原则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在线银行的各种业务活动及其引发的对风险管理的挑战。2001年,EBG发表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确定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十四条基本原则,该原则是电子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重要参考。然而网络的普及改变了金融服务业提供服务的形式与渠道,信息网络的科技特质也使得银行业又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EBG通过对G10国家的银行业进行普查后,发现了可能影响银行风险的下列要素:一是银行与非银行业快速引进新金融商品与服务,使得电子金融服务产业的竞争白热化;二是计算机软硬件及通讯科技急速革新,促进交易速度大幅提升;三是银行管理者与员工缺乏对电子银行风险的专业知识;四是银行大多依靠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增进与非金融业者间之间的合作;五是在全球化架构下对科技的应用范畴、适应性及相互运用有极大的需求;六是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下,由于对客户的授权与认证缺乏标准的商业处理程序,增加了欺诈等潜在犯罪行为;七是有关电子银行活动规范与现行法律的司法权及应用的不确定,导致法律及规范的模糊;八是客户数据储存、收集与分享所引发客户隐私权的议题,对银行可能产生潜在的审慎风险。面对现阶段网络发展对银行业提出的挑战,管理者需就目前电子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风险,重新评估传统银行风险管理准则。同时,管理者也需就电子银行采取新的规范及管理政策,以确保银行的安全与稳健经营。目前关于管理者在运用电子银行时需考虑的风险中,除了传统业务面临的策略风险、经营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汇率风险以外,还增加了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其主要原因是电子银行依赖现代网络技术及应用,同时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二、对银行管理者影响及改革建议

1.影响

就银行管理者而言,电子银行风险增加的类型、潜在的重要性、以及对银行影响的程度是目前较新的议题。风险评估应随时应对,不论是以快速的科技创新支持电子银行,还是外部资源系统的增加,亦或是网络开放空间下使用新产品及服务,都需纳入风险管理程序中。银行管理者应有性风险评估程序,包括电子银行的风险评估、如何控制风险产生及监管风险等;同时积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及时处理电子银行发展中涉及科技复杂的部分,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

2.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银行必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现今电子银行的发展建议如下:一是随着电子商务在金融服务业的逐渐普及,金融服务业以科技为基础提供服务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客户群;二是银行业可结合市场发展研发新产品,为非银行企业提供性金融服务;第三是构建有效的科技架构。电子银行是整个科技系统与应用的整合,许多银行面临电子银行业务与目前业务系统的整合,传统业务系统与电子银行业务系统整合不良必将造成经营上的风险。另一方面,除了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科技投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一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范内部风险诸如电子银行业务流程上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业务员违反流程和规则操作,业务员未充分告知风险,业务开办和交易行为超出该业务的风险程度,甚至违反国家法律,银行与客户建立的业务关系中权力义务模糊导致法律纠纷等。二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针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影响波及广,扩散速度快等特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三是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在客户注册电子银行后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操作引导,确保客户能安全便捷地使用电子银行。四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发电子银行业务保险市场,即对电子银行交易本身进行投保以减少风险。

三、结语

在金融创新与电子银行的融合过程中,通过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分析、评估并进行有效防控将会推进电子银行的稳步发展,不断增强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作者:徐鹏翔 彭灿辉 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外语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论文

1品牌战略是品牌成功的必由之路

1.1引领品牌优势,增强企企业竞争力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也是品牌优势的竞争。随着企业间竞争形态的改变,品牌的竞争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人们需要的是品质的产品。在实际选择中,人们往往会依附于品牌在社会的地位及在消费者中极强的影响力来进行选择。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品牌的产品,才有可能占有市场一定的份额。在此前提下,工商银行推出了自己一系列的电子银行产品,都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打造,用科技的创新来满足社会不同的消费群体,因此,工商银行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成为了客户群体中最为信赖的品牌。

1.2品牌战略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及观念的改变,一些个性化及高端差异化的产品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工商银行就是利用人们的这一心理,向社会公众展示出自己仅属于自己的品牌标识及核心价值。使其产品充分体现出传统产品的差异,以较低的运营成本起到了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1.3使用品牌战略可以企业提升服务水平

一个品牌想要获得公众的认可,就必须要提升其产品的客户满意度。一个好的品牌,无论是售前还是售后,其服务都是的。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品牌之前,已经精心打造了一组快捷、完备的服务体系,来提升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以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认可。

2电子品牌战略在推广中的误区

2.1产品的功能特性既是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战略的主体,是品牌特质的表现。工商银行在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后,却缺乏对品牌的定位,因此,很多客户以至于员工对其核心价值的概念都是模糊的。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一定误区。

2.2品牌产品过度强调了自我价值,也忽略了市场需求

工商银行在推出自己的电子产品中,仍延续着传统经营思路,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及自我主体,而忽略了市场需求。在实际应用上,存在绑架及强迫消费理念,过分忽略了社会群体的需要。

2.3品牌的树立就是通过广告宣传策划来实现的

现阶段,由于广告的传播对品牌的影响很大,因而在企业管理层及人们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广告做的好,就一定能树立起品牌的强势形象。其实,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包括了产品的功能、营销水平等。在电子银行推广中,就需要对其产品的功能、营销及广告传播的策略以及服务等进行产品核心价值的体现,利用产品的核心价值作为营销的主体,让社会公众在大脑中对其产品产生认同。

3电子银行品牌管理策略

通过对以上误区的认识,笔者就电子银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如下策略:

3.1要战略化推广品牌

工商银行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就需要坚持走战略化道路。以品牌的核心价值,建立所需的识别系统,以此建立品牌架构,以促进品牌的增值进而形成资产价值。目前,工商银行想要完成牌战略化,更好实施品牌的战略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以核心价值为中心建立品牌识别系统工商银行应以目前的品牌为基础,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进行定位。通过对自己品牌的分析及研究,来提炼自己的品牌价值,并以此为架构,已建立此识别系统。2)以品牌的力量来带动企业营销,以营销来策划企业的一切活动,树立企业品牌优势,强化品牌影响力,以提升品牌资产。3)科学管理以及经营自己的品牌,以品牌来提升服务,打造企业形象。并结合银行实际,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为其品牌的创建明确一个发展方向。

3.2品牌的开发,要提倡人性化设计

银行在产品开发及产品设计上,要充满人性化理念,要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来设计并推出自己的产品,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才会获得公众的满意度。

3.3品牌的营销要体现个性化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不仅体现在与其他产品功能上区别,也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的差异。这就需要工商银行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以确定品牌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以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4结语

工商银行电子银行在实施战略管理中,不仅要求服务要标准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建设,以行业的标准来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才可以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树立属于自己的优势品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资产,来巩固自己在竞争市场的强势地位。

作者:计佳飞 单位:浙江丽水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邮储银行电子银行论文

一、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不明晰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仅仅作为传统物理渠道的补充,从战略性角度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尚未明确。另外,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宣传力度不足,仅采用简单的、层次较低的宣传广告来推介,独立鲜明的邮储银行品牌形象还未建立,客户认知度不高。

(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自助设备使用有待提高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产品创新能力较弱,以个人网银为例,尚未开通跨行资金自动归集;电子银行支付商户数量较少,商户类型需拓宽;自助机具的智能化水平较低,功能单一,自助开卡、缴费、理财等功能尚未开通。邮储银行自助设备、电子银行业务体验终端等硬件配备不足,已配备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三)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机制不健全

专业人才配备落后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缺乏科学的经营考核机制,存在“重开通、轻维护、弱反馈”的现象;营销手段较为单一,过于依赖网点传统营销方式,微信、易信等新型网络营销工具利用不足。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大堂经理的配备,但当前很多网点未能配备大堂经理,而柜面员工又缺乏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深度了解,营销电子银行业务的主动性、积极性较差。

(四)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滞后

数据安全易受到威胁邮储银行缺乏统一的电子银行操作规程和风险管理办法,管理人员、柜员等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点不明晰;风险事件发生后,由于部门之间的权限不清晰,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科技技术保障力量薄弱,数据安全易受到威胁。

二、邮储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实施电子银行优先战略

加强电子银行品牌建设邮储银行应尽快组织实施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总行层面要制定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自上而下加速推进电子银行的应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具体来讲,对电子银行发展所需资源配置要给予倾斜,积极整合产品、渠道,强化电子银行对各项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邮储银行可以委托专业公司设计邮储电子银行的特色品牌,加大在高端媒体的宣传,逐步树立鲜明的电子银行形象。加快电子银行体验中心建设,开展客户体验工作:对于不信任电子银行的客户,要不厌其烦地向其宣传电子银行业务及其优越性,让其逐渐接受电子银行服务方式;对习惯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要强化客户体验与反馈,让邮储电子银行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二)加大电子银行产品创新力度

提升自助渠道服务能力邮储银行应加速电子银行新功能的研发推广和既有业务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电子渠道化,扩大电子银行业务覆盖面。加强同更多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拓展水、电、煤气、招投标平台等公共事业类、政务类平台,引导各省叠加区域特色业务自助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邮储银行应加大自助设备、电子银行体验终端等硬件的投放力度,加快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建设,拓展电子银行各类渠道,强化对自助设备的运营管理,做好自助设备的使用引导,提升自助设备使用效率。

(三)健全电子银行营销考核机制

提升员工专业素质邮储银行应尽快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尽快将电子银行客户渗透率、激活率和替代率纳入对网点经营业绩的考核,以此调动各级对电子银行营销的积极性。邮储银行总部应对电子银行营销活动进行包装策划,完善现有“手拉手、大学生网商大赛”等营销活动平台。邮储银行还可以依托网点经营管理转型,通过交叉营销大力发展电子银行客户。针对电子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邮储银行一方面应引进懂金融、懂营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大堂经理队伍,充分发挥大堂经理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培训,强化员工电子银行营销意识,尤其对一线员工要系统性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知识、营销策略等知识培训,提高其营销以及维护电子银行的技能。

(四)完善电子银行风险防控机制

切实保障数据安全邮储银行首先要制订科学化、体系化的电子银行业务规程和操作规范,使业务操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电子银行风险内部控制机制,明确界定电子银行业务各环节的责、权、利。三是要增强银行员工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控制电子银行各环节的操作风险。在电子银行业务拓展上要做到“依法合规”,可以把电子银行纳入日常业务检查范围,定期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开户手续及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定期对柜面操作人员进行风险提示,规范业务操作,加强对业务办理操作过程的风险控制。

作者:马英杰吴淑梅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POS机与电子银行论文

1.ATM业务的起步较早

由原来的取款到现在的存取款一体机,只要有需求,24小时在营业,一些不需要现金的业务,如出去吃饭、购物,只要有POS机,人们就不需要携带过多的现金,不用考虑现金的安全,只要一张银联卡和一台POS机即可,现在的助农POS机,也可以存取现金的,广大的农村客户就不需要去营业网点办理,可以“足不出村”办理存取业务。电话银行业务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办理2万元以下的转账、活期转定期、定期转活期、家乐卡自助贷、还款等业务,只需在家里动动手指头,拨通电话就可以。网银和手机银行业务的出现很快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尤其是手机银行,5万元以下的本、跨行转账是非常简单、方便、快捷。电子银行业务在我行起步晚、发展快,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不足和弊端,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助农POS机:根据人行任务,省联社榆林办事处给我们下达了100台的助农POS机,但是吴堡县的具体实际情况是地区偏僻,人口稀少,而且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些写老弱病残的人,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而且我们的POS机还必须在柜台上办理自助转账签约业务,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网银、手机银行业务:数量发展较好,质量发展欠缺,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临柜人员,只掌握了具体的办理流程,实际应用不熟悉,导致客户碰到问题来咨询也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数量终有24小时会饱和,追求质量就迫在眉睫,大力宣传我行电子银行业务,加大对临柜人员及大堂经理的各种业务培训。

2.银联在线支付、支付宝

当今社会互联网购物已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完成这一项业务必须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我们的银联在线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就可以派上用场,而这一项业务在我行发展较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电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其便利性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电子银行所具有的风险性仍需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不仅具有传统银行所固有的信用、流动性、市场等风险,而且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还具有高风险性。目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发者对此十分关注,并尽力采取措施在运营中降低这种风险性,以较大可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电子银行的便利性被人们广泛接受,但其自身存在的风险性也不容忽视。除了具有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外,电子银行还产生了新的技术风险和业务风险,此外电子银行业务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法律框架,这也给电子银行业务运营和监管带来一些体制性障碍,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电子银行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现阶段应建立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线,以各金融机构电子银行系统为基层行,多个市场交易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连接的综合性电子银行管理体制。做好现代化支付系统与电子银行系统的无缝链接,为我国综合性电子银行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当前信息时代,电子支付是今后支付方式发展的重要方式,而电子银行则是未来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保障电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加快立法进程,为电子银行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完善电子银行的稳定性,降低电子银行的潜在风险。要不断加强电子银行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提升电子银行的科技含量。

3.提高客户安全意识是防范电子银行风险的有效途径

首先,银行要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在客户办理银行卡时,重点介绍安全使用银行卡的知识,提醒客户及时更改原始密码,并在营业网点和自助服务设备上张贴风险防范告示,提示客户保管好各种相关凭证;其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电子银行安全风险进行宣传报道,向公众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盗取客户资金的各种手段,提高客户识别真伪、防范风险的能力。公安部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提高对高科技犯罪的侦破能力,同时电信、金融行业要主动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侦破犯罪案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电子银行盗窃案件的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打击犯罪分子。有创新就有风险,现在电子银行针对传统银行来说带来的风险就是技术风险,信息安全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体现的是一种表象的风险,最终的风险来自于我们对电子银行是否重视?从战略上有没有重视它的存在。在战略上有没有重视电子银行的地位,在战略上有没有调整各个部门、各个条线来支撑电子银行的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较大的风险是战略性风险,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市场机会,就在整个市场中会丧失。所以这种风险是我们首先要重视的。

作者:马春艳单位:吴堡农商银行

电子银行论文:农村电子银行论文

一、主要措施

(一)抢抓机遇,强化电子产品组合营销

为有效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该行一是充分利用在柜台或离行渠道为一次性开通个人网银、电话银行、短信服务、手机银行4项电子银行业务的客户免费获得二代K宝政策。二是找准适合营销的客户群体,大力营销高端客户,主动开展营销。

(二)积极宣传,提高客户现代支付意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通过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宣传标语,深入企业、社区、农村等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客户充分了解电子产品业务优势。二是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产品套餐,如对市场交易型客户推出了转账电话+网银+手机银行+消息服务产品组合。三是积极开展现场操作、演示,向客户介绍电子银行的众多功能,让客户充分体验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便捷等特点,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的认可度和使用积极性。

(三)加大自助银行布放,弥补物理网点不足

大力改善网点硬件环境,积极投放自助设备。在全部网点均设立了自助银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在农村无金融网点的村镇新布放离行式自助银行4个,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结算,为提升电子银行客户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以品质服务激发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积极性

为减轻柜面业务压力,提高电子渠道分流率,该行营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了提升企业网上银行业务分流率活动,鼓励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渠道进行企业账户管理、收付款、现金管理、工资、投资理财等业务的办理,进一步推动由柜面业务向电子渠道分流。2014年以来共发展三个客户工资业务由银行柜面办理转至网银操作,累计工资27次、5800余笔,有效缓解了银行柜面业务压力。

(五)充分利用“惠农通”工程加快转账电话布放

该行开展了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助农取款服务点为依托,以电子渠道为平台,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为目标的“惠农通”工程,加大转账电话布放力度,为金穗卡持卡客户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取得成效

(一)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

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截至2014年9月末,个人网银渗透率56.21%,手机银行渗透率41.86%,个人短信渗透率63.33%,个人电话银行渗透率28.68%。

(二)分流了柜面压力

提高了经营效益。截至2014年9月末,该行个人电子银行客户达到58.8万户,比年初增加14.1万户,增长23.96%;企业电子银行客户数达5418户,比年初增加895户,增长16.51%;在对公业务交易中,电子渠道交易占对公交易量的89.4%。1-9月份,实现电子银行业务收入615万元,同比增加27万元,增长4.4%。

(三)为客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截至2014年9月末,该行共布放ATM机54台,其中离行式自助银行4个,有效转账电话2725部,建立助农取款服务点496个,实现了“村村通”目标。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缴费、购买理财产品等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的结算,节约了时间和交通成本,实现了银行、客户共赢。

作者:赵翠兰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藁城市支行

电子银行论文:顾客价值与电子银行论文

一、模型构建与量表设计

结合电子银行的服务特点,本文将电子银行的顾客价值作为模型因变量,并且将顾客忠诚度又分为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两方面。态度忠诚是顾客认可该电子银行、并向亲友推荐。行为忠诚则是顾客持续使用该电子银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此外本文使用顾客价值的三分法,将顾客价值具体划分成功能性价值、程序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三个自变量。其中功能性价值包含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程序性价值包含网站设计、操作便利和安全保护。社会性价值包括品牌声誉和关系价值。但是具体到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方面,究竟是顾客价值直接影响顾客忠诚度,还是顾客价值通过顾客满意度间接来影响顾客忠诚度,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支持后者,即认为顾客价值通过顾客满意度来影响顾客忠诚度,因此本文将顾客满意度作为顾客价值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中介变量。

二、实证分析

本文共发放26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正式调研的有效问卷为2430份,正式调研的有效问卷率为96.43%。及时、产品质量因子对顾客忠诚度的贡献为33.6%。价格优势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为39.7%。回归方程为:顾客忠诚度=0.366产品质量+0.397价格优势。此外,功能性价值的两个因子累计解释了顾客忠诚度的54.9%。第二、网站设计因子的标准β值为0.726,这表明网站设计因子对顾客忠诚度的贡献较大,显著性明显。操作便利因子的标准β值为0.502,安全保护因子的标准β值为0.440。回归方程为:顾客忠诚度=0.726网站设计+0.502操作便利+0.440安全保护。此外,程序性价值包含的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顾客忠诚度的52.2%。第三、社会性价值所含的社会声誉因子解释了顾客忠诚度的56.2%。社会声誉因子的标准β值为0.731,这表明社会声誉因子对顾客忠诚度的贡献较大,显著性十分明显。回归方程为:顾客满意度=0.731社会声誉。顾客价值与顾客满意度之间,顾客价值的标准β值为0.630,顾客价值解释了49.5%的顾客满意度。顾客价值与顾客忠诚度之间,顾客价值的标准β值为0.620,顾客价值解释了66.0%的顾客满意度。而加入顾客满意度后,顾客价值的标准β值为0.121,回归系数虽然有一定的减少,但是仍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表明顾客满意度在顾客价值与顾客忠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依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电子银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对我国电子银行如何利用顾客价值提高个人顾客的忠诚度,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1.主打产品质量、弱化产品价格

本文的假设H1:功能性价值对顾客满意度起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经过假设检验后的结果是不支持。其主要原因是价格优势因子对顾客满意度无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在相关分析中,产品质量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了0.644。再结合问卷不难看出,电子银行的的个人顾客对产品的价格不敏感。相比于产品价格,他们更注重于电子银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我国电子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发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上。

2.优化支付平台、提高社会声誉

通过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网购汇款方便而选择该家电子银行的顾客为1750人,占正式调研总人数的72.02%。而认为电子银行需要完善支付功能的顾客有1591人,占正式调研总人数的65.43%。这组数据鲜明的表达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的消费购物习惯已经发生质变。个人顾客使用电子银行最基本的诉求就是网上购物的支付便捷。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崛起,电子银行在传统支付业务中的地位已经受到了动摇。因此,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应该着力于支付平台的优化。在相关分析中,社会声誉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相关性较高,达到了0.749;社会声誉与顾客忠诚度之间的相关性也较高,同样达到了0.749。在回归分析中,社会性价值所含的社会声誉因子解释了顾客满意度的63.7%;而社会性价值所含的社会声誉因子解释了顾客忠诚度的56.2%。可以看出,社会声誉对电子银行的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问卷的描述性统计中,持有国有五大行的电子银行的顾客为216人,占预调研总人数的88.89%。国有五大银行在社会声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子银行的社会声誉对顾客的选择和忠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电子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着力打造本行的社会声誉,从而提高顾客忠诚度。

3.保障资金安全,平衡操作便利

在问卷的相关分析中,安全保护与操作便利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并且,操作便利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了0.661;而操作便利和顾客忠诚度之间的相关性也较高,达到了0.672。在问卷的回归分析中,操作便利因子对顾客满意度的标准β值为0.643,对顾客忠诚度的标准β值为0.502,这说明操作便利因子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显著、操作便利因子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也很显著。而在问卷的描述性统计中,认为电子银行需要增强安全功能的顾客有2132人,占正式调研总人数的87.65%;认为电子银行需要简化操作步骤的顾客有1639人,占正式调研总人数的67.49%。可以说安全保护和操作便利都是顾客在使用电子银行的过程中较为关注的方面。但是事实上,操作便利与安全保护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安全措施的提高,对操作便利来说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目前电子银行常用的安全措施有:手机密码、U盾、动态口令牌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虽然提高了顾客的资金安全,但也降低了顾客的使用便捷程度。同时,不需要U盾、动态口令牌,仅仅有卡号和手机号就可以支付的快捷支付抢占了电子银行大部分传统业务。因此,电子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平衡好安全保护和操作便利之间的关系。在保障顾客资金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顾客使用电子银行的便捷程度。

作者:马韫璐王昱童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论文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发的电子银行产品日益丰富,电子银行产品开发和系统研发速度不断地加快,满足了人们多样性的需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覆盖程度不断的增强,我国的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基本上都可以提供电子银行业务。以蒙阴县为例,到2012年6月末,全县9个乡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金融自助服务终端不断的增加,基本上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全覆盖。随着农村自助金融机具的建设和发展,人们对电子银行业务越来越信任,电子银行的业务替代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越来越趋向于用电子银行来办理相应的业务。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无论是在市场份额,还是发展速度方面都和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机具较少,在社会内并没有建立全员的营销意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人员并不能向消费者提供专业的电子银行信息。我国电子商务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不均衡现象,我国的城区中心乡镇的电子银行业较为发达,而偏远地区发展较为缓慢。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相对滞后,农村信用社服务客户大多集中在农村,他们的防范风险较为淡薄,这严重的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农村信用电子银行发展对策

1.不断推进电子银行主渠道战略农村信用电子银行要根据网络的特点,要将电子银行当做较大的经营渠道进行管理应用,不断的创新电子银行渠道。电子银行的创新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及时,不断创新与网络催生的商业模式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模式。第二,抓住当前网络流行的生活、娱乐模式中蕴含的商机。第三,不断的革新技术促进金融服务模式的转变。第四,根据国家出台新政策不断的进行新系统改革。第五,积极与第三方进行跨界服务,推进传统的银行业务的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随着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农村信用要树立好正确的销售理念。充分的利用农村信用社的人员地缘优势,加强对电子银行产品的宣传。农村信用社可以利用粘贴海报、悬挂条幅加大对电子产品的宣传,积极和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在人员密集的地区张贴海报,将银行业务宣传深入到村,利用网络在网站上对电子银行商品进行系统的介绍。

3.不断的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农村信用社要不断的增加电子银行业务的种类,不断的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农村信用社要紧紧抓住农业龙头这块阵地,为中小型企业量身定制一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理财产品,研发推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多样化需求。农村信用社可以适时推出信用卡产品,不断的增加中间收入。电子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是知识层次较高的年轻人,信用卡无疑为他们提供了更便捷的消费方式。

4.增强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控农村信用社要不断的强化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监控力度,积极落实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及时,加强对欺诈事件的防范。做好事前防范,创新安全产品技术,对风险较高的交易实行干预,进行快速赔付,进行事后补救。第二,加强内部操作风险控制,加强对参数规范的管理,保障银行电子业务的健康发展。第三,明确银行监控的责任,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四、小结电子银行业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特点,它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了银行的利润。农村信用社要不断的优化电子银行业务系统,提高相关产品的安全性,根据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新产品。

作者:殷茜单位:汉台区信用合作联社

电子银行论文:银行业务电子银行论文

一、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1.缺乏足够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型业务,在交易合同的有效性、有关交易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交易双方当事人权责等方面,与传统银行相比,都更加复杂和难以界定;目前我国也尚未就电子银行业务来专门制订和完善相应法律条文。法律法规上出现的空缺,不仅非常容易产生“擦边球”现象,一旦出现纠纷亦很难解决。同时,银行监管机构及各商业银行对电子银行接触时间短,相关监管措施、管理办法、制度规定也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其规范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均亟待加强。

2.社会认知度低,目标客户群窄。电子银行业务近年虽有所发展,但与中国泱泱十三亿人口相比,认知深度和广度均明显不足,客户群体集中且狭窄。如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20-35岁、受过良好教育、收入较高、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少年中;企业客户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机构客户、重要公司客户中,而在县域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品质客户少、行业结算量小,则普遍发展缓慢甚至存在空缺。大量占用着银行网络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低端客户不愿甚至排斥接受使用电子银行业务,直接导致此项业务的强大效用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其应有的实际效力。

3.信用体系存在瓶颈制约。纵观国内国际金融领域形态,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是阻碍电子银行发展的关键。使用电子银行办理业务无法像现实社会中那样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进行交易,而对于在现实社会中都存在信用缺陷的“先预付款后收货”和“货到付款”,在网络中将更加难以建立信任关系。

4.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手段有待提升。电子银行业务多涉及用户银行资金,如果在安全方面出问题,会直接影响银行声誉,导致客户流失;如果损失面过大,还会造成社会问题。所以安全性保障是电子银行得以生存发展的根本。虽然电子银行一直力图采用的安全加密措施防范风险,但系统不断升级更新也可能直接导致系统不稳定因素增加。从目前发生案例来看,如何不断提高电子银行技术安全水平和风险防范手段,已成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内部症结

1.思想认识有差异。表现在认识上的不一致。目前,银行各层次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仍缺乏足够认识,有的甚至还存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会造成信贷资金无序流动和网点柜面无法控制存款流失等片面认识。

2.组织结构框架有待完善。单位组织结构设置粗放化,对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市场调研、客户维护、信息反馈、售后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缺乏统一规范。

3.业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慢;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发展快,手机银行发展慢。

4.业务培训滞后。电子银行属于不断完善的新兴业务,由于培训工作未能及时跟进,或培训方式单一、乏味,使得客户经理和业务主管人员不能在及时时间熟悉和了解产品优化、更新及新增功能,给市场营销、业务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5.风险意识淡薄。电子银行业务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员工和客户两方面。内部员工方面:一是岗位操作上。由于相关柜员对电子银行业务操作环节不熟或是不按规定流程操作,从而引发了结算纠纷或案件事故。二是安全意识上。操作人员密码不严格管理、密码口令使用周期过长、密码泄密、操作人员离岗不签退等。三是制度管理上。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违反规定设置和配备操作岗位和操作人员,以致产生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客户方面: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未认真按步骤操作,导致付款信息、指令发错以及未按规定保管客户证书和密码等。

二、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建章建制,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大势所趋,随之行业间竞争也将愈加激烈;但有序发展才能够得到较大的收益。为此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作保障,使其有关交易合同、交易行为、消费者权益以及交易双方当事人权责等方面都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除国家应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外,金融监管机构、各家商业银行也应切实落实监管措施、完善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规定,同时进一步健全组织管理,对现有各类产品从内部管理系统、客户信息资源、服务功能配置、技术处理平台等方面进行整合,加强电子银行系统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使之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二)渠道带动产品与服务创新电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渠道,是与现有柜台服务相对应来说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电子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能照搬相应的银行产品和服务。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更应着重于渠道特色,注重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寻求自我发展的同时促进后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来实现银行柜面无法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三)提高认识,上下联动促营销在电子银行领域无银行规模大小之分,竞争优势取决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以及创新意识。金融业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行负责人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以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抓紧机遇,并坚持:

1.围绕客户群体制订整体化营销策略,统一规划,联合营销。

2.细分市场,确定营销重点;找准目标,培植优良客户群。

3.实施名牌战略促进电子银行发展,按客户群体实行差别营销和集中营销,充分调动各方面营销积极性,实现发展名牌战略目标。

4.积极开展电子银行产品的营销调查,不断丰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功能。

5.加大培训力度,迅速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电子银行从业队伍。

(四)防微杜渐,加强风险防范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由于其业务独特的虚拟性和广域性,在提供给客户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不仅要面对原来存在的客户道德风险、信用风险,还要面对新增的技术风险,主要包含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方面。防范外部风险主要是通过监测对外防火墙和网络检测等防范外来攻击,同时保障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的身份识别,保障网上交易数据传输的保密性、真实性,保障通过网络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内部风险。在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初期,内部风险因其最容易被忽略而最难控制、所以也最容易产生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建立内控缺陷报告制度。根据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某些环节存在的缺陷,可规定所辖支行按期逐级上报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建议,总行集中解决。

2.建立业务审核制度和交易限制制度,为客户把好关。加强客户证书管理。一是坚持客户证书的双人领取和操作,建立成品证书载体的专人管理制度;二是开户行做证书签约时要认真审核客户证件;三是经办人应在确定客户确实收到客户证书方能办理签约手续,严防内部人员作案。

作者:陈源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阜新分行

电子银行论文:基层网点电子银行论文

一、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要性

(一)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客户需求的需要互联网经济和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客户的交易习惯产生巨大影响,客户对电子银行和电子支付服务的需求激增,网上汇款、网上购物、网上理财、网上缴费以及移动金融正逐渐成为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世界,也为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二)是缓解柜面排队压力,改善服务质量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量在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其中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柜面排队现象。物理网点受制于成本等因素难以迅速扩展,电子渠道支撑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将大量简单、重复的业务从柜面渠道转移到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电子渠道是必然趋势。

(三)是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降低客户流失率的有效手段电子银行时培养客户忠诚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的客户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和网银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

(四)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战略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多元化、同业竞争加剧和潜在竞争者进入等诸多严峻挑战。强大的电子平台是整合全球资源、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基层网点如何更好地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基层网点作为银行业务经营和拓展的基石,同时也是发展和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主渠道,当前,基层网点在电子银行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提升。

(一)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重视电子银行业务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基层机构或网点负责人对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为不能将其同存、贷款业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重视,业务发展强调不足,组织安排学习不够,发展电子银行仅仅是迫于指标压力,客户质量不高。各家银行的实践证明,电子银行可以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确立银行的科技新形象、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改善服务手段、吸引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子银行特有的显性和隐性效益在银行的日常经营中正逐渐显现,基层网点负责人只有充分认识它的战略意义、竞争优势、创造价值的能力,节约人力、成本的优势,才能使电子银行产品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可,把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才能使电子银行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并为全行发展创造更高的效益。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为了调动基层网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积极性,各家商业银行除对电子银行产品进行买单激励外,也制定了多种多样的考核办法。好的考核办法,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1、目标明确,有针对性,不面面俱到;2、可操作性强,考核指标易于通报;3、奖罚适度,奖励有吸引力,处罚有力度,能够有效调动基层网点参与的积极性;4、奖励兑现期不宜过长,要根据活动时间长短灵活安排。除此之外,办法下发后,传导、定期通报和严格执行也对办法是否有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把学习和体验电子银行业务常态化电子银行相比其他银行业务,具有新功能不断推出,业务流程不断变化的特点。基层网点要想发展好电子银行业务,务必摒弃被动接受培训的思想,要变被动为主动,指派专人负责收电子银行新功能的收集和培训,并组织全员体验,把学习和体验常态化,不断提升一线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营销技能。

(四)重视客户应用对电子银行业务来说,客户签约,仅成功了一半,让客户会用,并养成自觉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的习惯才是最终目的。促进客户应用,一是细分客户,根据客户特点,选取电子银行渠道1-2项功能作为切入点吸引客户;二是安排专人指导客户激活应用;三是建立长效回访机制,对不活跃客户及时安排电话回访,对品质客户重点关注,适时进行上门回访。

(五)加强风险防范电子银行业务同其他业务一样存在风险,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发表的《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划为四类: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其他风险。作为基层网点,在控制电子银行风险方面,主要应该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加强员工培训,使其在熟悉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合规办理业务;二是加强员工教育,杜绝道德风险;三是加强客户风险教育和安全提示,培养客户安全习惯。展望未来,电子银行将成为商业银行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也将是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将是基层网点减轻工作压力、增加客户规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实现成功转型的不二选择。

作者:刘希焕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分行

电子银行论文:风险防范下的电子银行论文

一、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使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便捷性也不断提高。但也引发了更多形式的新的安全威胁手段。商业银行在进行业务改造时的信息技术并不成熟和完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保护程序不能隔离病毒或其他安全隐患,信息程序可能被其他不法分子破解,从而影响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由于技术漏洞的存在,导致计算机中病毒、电脑黑客入侵等,造成系统瘫痪或客户信息被盗等情况。如何确保交易安全,保护个人的信息,就成为银行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为客户操作风险。表现为部分客户在对电子银行不了解情况下,在银行举办促销或其他优惠活动时,为了一时的小惠开通了电子银行,但由于其对网银风险的无知,对U盾或动态口令没有妥善保管,从而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客户虽然了解了部分电子银行知识,但却没有按要求进行正规操作,在操作时误入钓鱼网站,造成资金损失。现在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五花八门,有的客户对此疏于了解和防范,警惕心差,甚至出现自己操作直接将钱汇往诈骗分子的案件。

三、内控风险

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崛起,金融电子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却有些滞后,在内控制度建设、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部分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个别前台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过程中,为一己私利,利用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不了解,向客户营销网银后,替客户保管证书或U盾等,甚至出现银行内部员工盗取客户资金的案件。其他人员也可能利用银行内控规章不完善的漏洞,伺机违规操作甚至违法犯罪,给电子银行的安全运行与快速发展带来巨大风险。电子银行涉及多个部门,如果银行的战略和部署不到位,内控措施较弱,会给电子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四、法律风险

各家银行都在大力拓展电子银行市场,电子银行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却还不完善,对于在电子银行业务中发生的纠纷、案例如何处理,如何界定责任等没有明确的规定。电子银行传递信息采用的是电子化方式,它模糊了国家之间的自然疆界。相对传统银行来说,电子银行在交易规则、交易合同的有效性、交易双方当事人权责要求及权益保护等方面更加复杂,更加难以进行界定。电子银行的特性向传统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更高挑战。

五、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主要是指因电子银行安全、产品或服务等问题造成银行信誉受损的风险。部分客户可能由于一时气愤,做出不当行为或一些不当言论。在网络爆炸的今天,借助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不当言论有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放大几十倍、几百倍,从而使银行出现负面消息、信誉受损,公众影响力下降等,严重影响银行的信誉和口碑,使银行面临信誉风险。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面临的几大风险,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是当务之急。个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银行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电子银行安全保障。电子银行业务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银行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安全保障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及时,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电子银行系统的操作安全。如及时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提高计算机的抗病毒能力和防御系统等。第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后台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电子银行系统,改进相关缺陷。银行应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估机制,定期对网络资源、电子银行交易量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估与分析,对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与缺陷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改进和提升,不断提高、完善电子银行安全保障体系。第三,建立电子银行风险监控预警系统。通过此系统监控客户的所有交易,对客户的异常交易、异地交易等及时预警并立即与客户进行核实,较大程度避免客户资金遭受损失。

2.加大电子银行安全使用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电子银行安全意识。一是加强银行风险提示。银行在进行电子银行营销推广活动同时,要将网银操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告知客户,并对如何安全使用网银、正确使用电子支付、妥善保管安全工具等进行详细告知,对于一些可能遇到的网络、电信诈骗等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银行还可通过媒体、网站宣传、短信提示等方式向客户宣传电子银行相关知识,提高客户的电子银行应用及操作处理能力,要求客户妥善保管账号、密码及安全工具,不轻信网上中奖、网络购物等各种形式的诈骗,避免客户因操作失误引发资金风险。二是在公众场合宣传如何正确使用电子银行。银行要在市区广场、小区、商业街、校园等公共区域内大规模开展电子银行安全教育活动,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上银行:从银行官方网站登陆电子银行、安全使用ATM机、妥善保管信用卡、警惕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高科技犯罪。提高公众对电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3.规范银行操作规程,建立银行内控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银行要制订电子银行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完整、规范的操作规程。前台柜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规开展电子银行营销,审查客户相关资料,为客户办理业务,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等,把好风险防控及时关。其次,要制定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构建业务流程与权限的制约体系。授权人员要严格审核相关交易,监督柜员进行合规操作。在日常业务中,要注意观察客户是否有异常表现,从而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再次核实。账务人员在翻看传票时,要查看资料是否齐全,开户是否,对于相关业务交易进行再次审核。银行还需不定期对电子银行业务进行检查,查看柜员是否合规操作、相关登记、手续是否完备等。从而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银行操作风险防范机制,切实防范电子银行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和内部风险。再次,银行要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电子银行面临多重风险,只有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纳入银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才能强化电子银行业务面临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内控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的有效管理,明确具体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职能,有效识别与控制各种风险,加强银行间信息交流,形成风险预防、联动防范的机制,切实提高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能力。

4.加快法制建设,构建电子银行法律保障体系。我国应根据电子银行相关特点,加快电子银行法律进程,构建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保障体系,为电子银行快速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司法部门应加大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破获、查处力度,查处钓鱼网站、盗号、窃密软件等不法商家,提高高科技犯罪的侦破能力,从而不断改善电子银行的外部环境,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保驾护航。银行应积极落实反洗钱相关工作,对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发生的可疑交易、大额交易进行监控,及时上报相关数据。从多方面加快我国电子银行法律进程,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提供后备保障。

作者:张琪单位:中国银行衡水分行风险管理部

电子银行论文:商业银行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1银行电子档案应用方式分析

通过对银行业务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得出银行电子档案的业务需求主要包括下述几种业务应用模式:

1.1归档和审计各部门在业务办理过程形成的各种有保存价值或能反映业务过程的电子、纸质文件,利用扫描、识别、分类等方式整理后存入内容管理系统,便于审计和参考。

1.2电子影像管理结合银行具体的业务处理,将非结构化数据和纸质电子化后同业务管理流程结合,加强对各种资料的管理,实现非结构化数据利用和共享,支持风险控制和会计稽核。

1.3内容驱动的业务处理针对以内容作为业务办理驱动的各种银行业务,内容管理提供对关键非结构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与其它应用系统充分集成,实现内容数据需求的实时响应或在内容管理应用体系上完成业务的全部流程。1.4Web内容管理作为信息门户的后台支持,提供来自不同应用系统、不同部门的各种应信息的存储,并支持内容前的格式转换与预处理以及后的归档。

2系统设计

本文通过以电子档案管理为中心,以内容管理为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平台,搭建一个统一视图的电子档案管理应用程序,通过档案管理平台的外部接口,把各业务系统的电子档案集成到这个平台中。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供的功能

2.1扫描录入影像扫描、质量检查(含图像优化)、要素的输入(索引项的建立)。扫描录入工作一般在业务办理/点完成。影像的扫描要求支持不同档次的扫描设备,可以兼容平板扫描仪设备、高速扫描仪设备。支持在图像质量检查前,对图像的质量优化处理,如去黑边,对比度、亮度调整、图像加批注、加水印等。批注主要在影像审批过程中使用,而水印是一个可选功能主要是防止篡改。索引要素与影像的关联。采用手工录入索引要素方式,实现影像与索引、具体业务的关联。影像扫描后存放在传输的缓存器中,需要经过质检步骤才能上传。

2.2影像传输为扫描后的图像以及相关的要素从网点传输到后端服务器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传输路径。一般影像传输应该有实时和异步传输两种功能,可以支持不同的带宽。传输服务器的主要功能是未经过质检的影像数据缓存、经过质检的影像队列传输。传输服务器自身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修改传输服务中的内容。传输过程应该提供安全保障功能,要求有效防止传输密码的泄漏、防止影像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和篡改。传输优先级控制,即在影像扫描时加入优先级选项。传输服务的监控功能,可以通过终端交易查询当前传输任务状态,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队列优先级。缓存功能,即对于已经传输到影像服务器的图像做短期缓存,即保留2至3天的备份,超出缓存期限的,传输服务器自动清除。当网点有查询需求时,先从传输服务取图像,若图像已经被批注或本地缓存已经过期,则从服务器获取。

2.3影像存储、调阅为影像数据提供存储及索引管理功能,性能要求高。为影像数据提供存储组织管理、索引维护、调阅检索等功能。影像服务器的业务要求如下:实时接受各业务办理网点上传的影像文件,并且实施存储、索引化。完成存储以及索引化后,通过调用业务系统的接口,更新业务系统中图像已到达的状态。业务系统通过影像服务提供的影像调阅接口,调阅显示业务相关的影像。同时该调阅接口提供影像修改能力,如影像批注。由于影像服务系统属于事中系统,为保障其性能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归档。当一笔业务完成以后,由业务系统发起归档动作。

2.4工作流系统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征提供业务流转功能。为构建基于档案管理系统之上的各类业务系统提供了公用的工作流管理及运行服务,用以实现作业任务在不同业务人员之间的自动调度与流转,以及通过相应的接口动态控制这转过程。

3结束语

本文设计实现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满足商业银行内部各种文档和影像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通过将纸质文档扫描成图像后进行存储,方便了文档的检索查阅,传输,打印等,同时也能够存储其他非结构化数据,大大提高了银行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孙鹤单位: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银行论文:操作风险管理电子银行论文

一、电子银行操作风险与防范

电子银行业务由于具有客户自助操作的特性,交易主要由客户利用银行提供的服务渠道,在银行外部完成交易。本文按照电子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部位分为银行内部操作风险和银行外部操作风险两大类,分别进行阐述。

1.银行内部操作风险。

1.1系统安全风险,指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由于设计缺陷、安全机制不健全、软硬件设施落后等原因,导致电子银行系统被攻击而造成损失的风险。该类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将给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带来较大的破坏和影响,危及大量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系统安全评估机制,加强对系统漏洞与缺陷的主动扫描和监测,及时修正问题、弥补漏洞,消除风险隐患。

1.2运营风险,指电子银行服务运营过程中,因生产系统突发事件、设备网络老化故障等原因,造成电子银行系统宕机、拥堵、错账等风险。该类风险将使客户无法正常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影响客户体验,甚至可能出现因资金到账不及时、错误等与客户产生纠纷。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建立生产系统应急预案,强化预案演练并定期更新,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另一方面,在重要时点,提前预判业务峰值,动态调整系统承载能力,减少问题的发生。

1.3内部管理风险,指银行员工在业务管理中因操作失误、恶意违规、内外勾结等行为,给银行、客户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该类风险的防范依赖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手段,目前各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发挥业务操作职能部门、业务管理职能部门、内部稽核部门三道防线的作用来强化操作风险管理。

2.银行外部操作风险。

2.1诈骗风险,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欺骗客户或银行,诱导客户按指定方式开通电子银行业务,进而盗取客户资金的风险。常见的诈骗手法,如通过短信、邮件或广告等告知客户可代办银行无抵押、无担保贷款,要求客户使用其提供的手机号码签约电子银行服务,并须存入资金后告知银行卡密码已便进行验资;又如不法分子冒充国家公检法机关、税务局、银监局、银行、电信公司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给客户打电话实施诈骗。

2.2木马病毒攻击风险,指不法分子通过散播木马、病毒等恶意文件,对客户使用的PC机、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攻击,窃取客户账户、密码等关键信息进而盗取客户资金,或直接远程控制客户设备发起交易,导致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早期,木马病毒主要针对网上银行进行攻击,各大商业银行通过推广二代U盾(二代网银盾)等安全工具来加以防范;近期,随着手机在客户生活服务、银行业务中嵌入越来越多,木马病毒逐步转变为攻击客户的手机,特别是相对开放的安卓系统,来抓取客户信息,甚至直接窃取客户资金,给客户、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2.3钓鱼网站风险防范,不法分子通过建立钓鱼网站或通过邮件、链接、短信等方式,诱导客户泄露信息,进而造成资金损失,或与木马病毒相结合,诱骗客户打开网页后,自动将木马病毒植入客户设备,进而盗取客户资金。近期,近期出现了通过假冒电讯基站,伪造银行或运营商短信号码向客户群发短信,诱骗客户登录钓鱼网站并盗取资金的案列,可见钓鱼方式也在不断演化,风险形势日益严峻。针对该类风险,应以加强风险提示、强化客户教育、提升客户安全防范意识为主;同时,建立反钓鱼机制,主动侦测、鉴别钓鱼网站,消除风险源头。

2.4客户误操作风险,指客户因误操作,交易办理重复、错误,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或引发客户纠纷的风险。该风险主要由客户过失所致,但商业银行也应在流程设计、安全确认等环节,增加提示、优化设计,减少客户误操作几率。

二、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安全防范体系的建议

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在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内部控制、风险提示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笔者认为,随着内外部风险形势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以及监管单位、公安机关等还应在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方面,有更多前瞻性的考虑,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相关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强化事中干预。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IT技术,建立电子银行风险监控系统,支持实时或事后对交易数据的收集、分析,并组织专业人才成立专职团队,负责后台监控系统的运营,条件具备的,应确保后台监控7×24运营,实时处理各种风险事件。同时,商业银行应研究内外部风险事件,分析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和客户风险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风险识别模型。通过风险识别模型的匹配,对客户风险级别和交易风险级别进行识别和评估。结合内外部风险形势的变化,商业银行还应动态补充完善风险识别模型,涵盖各种风险因子,不断提高后台监控的识别率。

2.建立客户问题解决机制,主动化解客户纠纷。电子银行风险事件中,犯罪分子往往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客户关键信息,进而盗取资金。而一旦发生资金损失,客户由于对资金损失过程不了解,通常首先会要求银行给予解释并赔偿损失。此时,银行方如果无法提供强有力证据证明资金损失确为客户责任,往往会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而客户情绪一旦激化,银行又要面临声誉风险。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应本着“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逐步建立纠纷和解机制,在基本排除客户诈骗银行的前提下,主动通过垫付客户部分资金等形式安抚客户,化解客户纠纷,避免声誉风险,树立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信心。同时,在与客户纠纷和解过程中,应与客户签署保密文本,纠纷和解实施后,应注意对事件传播范围的控制,避免不明真相的大众客户或媒体因误解事件经过,出现对商业银行不利的投诉、报道等。

3.建立监管当局、公安机关牵头,商业银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协作的风险联防与共商机制。互联网时代,不法分子也依托互联网不限地域、时空的特点进行各种欺诈行为,团伙作案,分工协作,已逐步形成制作木马病毒、建立钓鱼网站、骗取客户信息、盗取客户资金、销赃钱款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而商业银行往往各自为战,在接到客户关于资金损失的风险事件后,基于银行声誉的考虑,也往往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和客户单独解决,不愿将信息与监管单位、公安机关以及社会公众分享,使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为更有效的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建议监管当局、公安机关主动牵头,建立与商业银行、通讯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单位的风险联防与共商机制,定期沟通外部风险形势,分享案件信息,统一开展公众安全教育,制定更为有效的联动防范对策,切实保障广大客户资金安全,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楚栋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

电子银行论文:个人结售汇电子银行论文

一、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发展的意义

(一)提供了结售汇的便利。个人办理结汇和购汇业务无须再到银行柜台办理,因此不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服务,节省了往返银行及在银行柜台前排队等候的时间,办理效率大大提高,个人办理结汇和购汇的自主性增强。同时,电子银行可以针对个人的具体需要制定个性化服务,个人可以通过网上银行随时查询自己的结售汇额度,可以依据需求随时将购买的外汇通过电子银行汇往境外,或将购入的外汇或者结汇的人民币进行网上购物、个人理财等,为个人办理外汇相关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提升了银行经营效率,提高了竞争力。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推出前,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需到银行柜台才可以完成,个人结售汇业务“金额小、业务量大”的特点给银行柜面服务带来很大压力。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实现了将传统“柜台式”的交易方式转变为“离柜式”的交易方式,提升了银行业务的处理效率,使银行业务量的扩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银行业务竞争力,银行经营效益大大提高。对个人而言,电子银行业务交易成本较柜台交易成本低,同时不必到银行办理业务,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交通等费用。

(三)提高了业务服务质量。电子银行让个人在日常生活的任意时段,任意地点享受所有的外汇金融服务,同时,电子银行也是在银行原有规则基础上设计的,采用标准化服务流程,提供的服务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可以避免因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及情绪好坏所带来的服务质量差异。另外,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开展也降低了监管的人力成本,免去了人员培训等产生的监管成本,避免了人为操作失误而带来的监管失效等问题。

二、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申报随意性大影响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质量。由于个人客户对结售汇统计归属不熟悉以及缺少银行柜面人员专业性指导,加之电子银行结售汇业务操作界面设置未对各项指标和各个流程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导致个人通过电子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时,对资金属性的填写仅凭主观臆断,随意错外汇管理误选择“运输”、“金融和保险服务”、“咨询服务”等选项,或者简单归属到“其他”、“其他服务”或者“其他经常转移”,造成个人结售汇业务统计归属失真和错误。同时由于数据源为客户网上报送,再由电子银行系统将数据直接导入个人结售汇系统,银行端不能进行人工的核实和修改,造成错误率较高。另外,银行在发现信息有疑问或明显错误时,要先与客户取得联系,确认错误属实后,再进行冲正重新上报,如其不能及时联系到客户而无法对结售汇数据进行修改,这都影响到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质量。

(二)业务特点导致个人结售汇业务监管难度加大。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等非柜台业务使得外汇指定银行与个人客户不发生面对面的接触,丧失了银行“了解客户”的优势。虽然办理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个人应具有凭有效身份证件开立的人民币结算账户或外汇储蓄账户,但由于个人只有在开户的时候向银行柜台人员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因此银行根本无法判断业务是否确由本人办理。由于缺少了身份识别环节,容易出现一人操控多个外汇电子账户的情况,使得分拆结售汇的隐蔽性更强,加大了对个人分拆结售汇的识别和事前防范难度。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个人分拆结售汇或可成为企业异常或大额资金借以逃避监管或缴税义务的渠道,同时也容易成为新的异常资金跨境流动通道,扰乱正常经济金融发展秩序。

(三)系统不完善影响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的性。日常监管发现,由于银行重视程度不够,如自助终端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个人结售汇存在大量购汇错误冲正信息。以山西省辖区某银行为例,目前个人通过该行自助终端办理购汇业务时,自助终端首先在个人结售汇系统查询年度购汇总额,若未超限额,将在个人结售汇系统直接录入结售汇信息,银行会计系统再进行货币兑换。但是操作过程中,如遇人民币余额不足导致交易终止时,个人结售汇系统仍会默认客户购汇成功,客户申请额度也会被录入到外汇局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如果银行当日未进行撤销或冲正操作,将影响客户下次正常办理业务的额度,同时,银行频繁对个人结售汇系统购汇虚增的信息进行冲正,也影响个人结售汇系统数据统计的性。

(四)“关注名单”监管作用有限。《银行开办电子渠道个人结售汇业务试行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的通知》规定,银行应建立本行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并实现行内全国共享,银行不得为“关注名单”内的个人办理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但是“关注名单”也有其弊端,首先,跨行情况下“关注名单”无法实现共享,个人可以轻易地在其他银行继续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二是“关注名单”筛选范围有限,只限于本地区、本行范围内的客户,一些跨行、跨地区实行分拆行为的个人则无法甄别出来,遗漏在“关注名单”之外。三是“关注名单”制度执行不严,影响“关注名单”执行效果。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资源、经营效益等原因“宽大处理”一些个人,在筛查方法上,频率、金额、人次等指标的设定也会对名单人数造成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关注名单”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五)电子银行容易成为异常资金跨境流动通道。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只在业务开通时需要本人前往柜台,业务办理时客户只需要登录银行网站操作即可,由于柜面人员不再直接接触到客户,无法判断业务是否确由本人办理,为同一个人基于不同目的操纵多个个人账号进行分拆结售汇提供了便利。另外,电子银行交易隐蔽性较强,调查取证难度较大。通过电子银行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办理轨迹仅体现为相关账户数字的增减,无任何纸质单证留存,外汇局在非现场监管中发现异常交易线索时,对个人资金来源、去向等信息只有通过银行的资金清算中心才能获得,增加了网上交易监管、检查和取证的难度。

三、对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监管建议

(一)加强个人结售汇业务的政策宣传与指导。一是建议在客户前往柜面开办外汇账户或电子银行业务签订有关合同或责任书时,附注相关的外汇管理条款,让客户事前保障,知悉有关事实,为自身行为负责,增加约束力。二是引导银行利用临柜优势、设置外汇业务宣传橱窗等方式向客户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印发个人结售汇业务知识法规宣传册,提高公众对外汇管理政策的了解程度,使其自觉接受和规范个人外汇收支行为,从而实现预防和打击相结合,从源头上控制外汇违规行为。三是对于前往柜面咨询的客户,若为超额正当购结汇需求的,银行应正确引导采取合法手续办理;若有违规方面的,银行应拒绝办理并告知违规行为和后果,并在日后密切注意该客户是否采取分拆手段。

(二)完善银行系统,提高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质量。一是完善电子银行系统的分拆预警功能,要求银行在技术层面完善电子银行系统对个人结售汇的分拆预警功能,对达到分拆特征的个人结售汇业务,电子银行系统能够自动终止交易,并提示个人凭相关材料到银行柜台办理,切实将风险防范端口前移,克服电子银行个人分拆结售汇隐蔽性强和管理效果滞后的难题。二是优化系统的交易流程,当遇到年度总额不足或账户资金余额不够等原因无法购结汇时,系统应自动终止交易,并对客户予以相关提示,同时要保障个人结售汇额度数据的实时性,对未完成的交易禁止扣取相应的额度。三是外汇指定银行要尽快完善自助终端、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系统操作提示或页面设置,尽可能细化各项指标解释,对不常发生的资金用途/来源,在客户填报时可以弹出提示,让客户进行再次确认,引导客户规范填写结售汇属性信息,提高银行个人结售汇数据统计性。

(三)完善电子银行个人分拆结售汇“关注名单”管理。一是搭建“关注名单”全国共享平台。将各金融机构筛查的“关注名单”进行合并,定期对外公布,实现“关注名单”跨行、跨地区共享,防范个人利用不同银行进行分拆结汇的行为,形成监管合力,有效抑制电子渠道个人结售汇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在保障个人隐私和其他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单个渠道的联网核查制度,适时增加“关注名单”筛查频度,提高银行作为监管角色的主观能动性,除对银行进行统一规定外,可由银行自行制定符合本行实情的筛选办法并报当地外汇局。三是加大对银行执行“关注名单”制度的考核力度,要求银行加强内控,提高政策执行力。

(四)建立协作机制,加强事后监督检查力度。一是对外与税务、公安等部门之间建立联系协作机制,对内与会计、反洗钱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各条线异地协查机制,共同打击违规行为,切实提高外汇局监管的有效性。二是将个人分拆结售汇与个人征信管理挂钩,对不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法规和实施分拆结售汇的名单添加到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加大警示和威慑作用。三是明确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留存材料,为个人结售汇业务非现场核查提供依据,同时对监管不力、审核不严的银行加大现场检查和惩处力度,充分发挥外汇局的督导职能作用。

(五)加大非现场监测力度,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加大对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数据和信息的非现场分析和监测力度,加强对银行及居民外汇管理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银行对异常资金流动的敏感性,通过非现场监测发现问题引导现场检查。同时,借助科技手段加大对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现场检查力度,特别应关注一定时期内使用多个不同账号、同一IP地址访问银行网站的可疑交易信息,防范异常资金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跨境流动。

作者:梁建华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电子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中电子银行论文

一、当前我国各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分析

1.手机银行。

据新华财经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的手机用户已形成了由11亿人组成的庞大的无线通讯终端群体,并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手机便捷和移动的特性,是固定电话所无法比拟的,这些优势使得手机水到渠成的成为了电子银行的一种支付工具。智能手机吋代的来临,无疑又为手机银行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瑞咨询报告表明,在未来1-2年内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将迎来爆炸式增长:2010年以来,互联网市场规模飞速增长,201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千亿元人民币,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无疑为手机银行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在银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推动银行经营结构转型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迅速,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将会更为多样化,同时在业务的设计中更加创新化、人性化将是未来电子银行主要的发展趋势。以淘宝网双十一的销售额来看,300个亿的销售额凸显了网民的力量,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功能借助网上商户平台提供服务,各行竞争十分激烈。中商情报网分析师预计未来3-5年网银发展将迎来稳定的增长时期,预计到2015年网上银行交易额将达到3400万亿元左右。

二、电子银行产品的创新

在电子银行中,银行作为“中介”将银行与银行、企事业单位、商业部门、政府部门甚至每个家庭都建立起了密切联系,银行的业务网络触及遍布到社会各个单元中去,它已经成为金融业务与服务创新的主角。面对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抢占传统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电子银行的投入期望得到较大的回报,同时在市场中与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IT行业,电子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水平也被时代推动不断提高。7*24小时服务、电子支付、转账、代缴各种费用、理财产品基金黄金买卖一系列服务甚至成为最基本服务需求,各银行纷纷打出自身特色,使产品之间的差异明显,抢占更加具体的目标客户群。电子银行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公司客户金融交易成本

传统的金融交易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就使金融机构的成本增加,客户的负担也间接的加重,“多快好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公司客户追求更低成本、更多收益的需求,商业银行推出为公司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方案和投资解决方案,通过银行电子业务创新产品实现。例如建行的“百易安”、现金管理系统等,通过灵活的接入方式(专线、互联网、callcenter等),实现主机直连、客户终端,“一点”接入,全球共享的方式,实现内置部分客户财务管理功能,降低客户管理成本,并且能够提供跨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实现集团资金的跨行集中管控。

2.个人客户及家庭客户金融服务更加便捷轻松

电子银行创新减少了结算资金的占用,银行端减少的人力物力节省下来为客户提供更品质、快速的服务。面对个人客户已不能满足“足不出户”进行金融交易的需求,更多特别是年轻客户群体寻求更快、更简单的支付方式,从原来的银行账号密码逐渐转变成图片、二维码等支持智能手机的支付方式,例如建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增加了“摇一摇”功能进行查询信息,与微信、陌陌等社交工具相呼应,让银行服务更加“好玩”和人性化。

3.电子银行创新使银行的管理更加科学。

有效风险防范和现代金融机构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需求,使得信息资源充分和正确使用更加重要。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使得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研发部门从原始的技术支持保障转变成了业务创新盈利的重要部门,是增强竞争力和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借助电子银行系统对金融事务实施监控,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实现对银行的科学管理。

三、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建议

然而,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银行业能否在各种支付手段变幻的今天赢得并稳住自己的市场,还应拭目以待。面对应接不暇的支付手段,央行前期叫停的二维码扫描支付和虚拟信用卡支付,商业银行应该观望还是向前冲刺已成为包括消费者在内激烈讨论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建立电子银行产品风险防范体系。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很多网民使用网上银行最重要的因素。安全问题是网上银行业务最关键的问题之一,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网络较易遭受攻击。安全的交易环境是保障网上银行安全运营的前提,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增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之时,要完善网上银行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员工网络安全的意识,建立良好的业内职业操守,防止客户信息的违法贩卖和泄露,同时加强网络基础建设,防止黑客对数据库的侵入。其次,银行与新闻媒体有义务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控制教育,比如在客户接触金融交易的开始环节提示安全用卡常识,保管好各种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介绍犯罪分子利用网上银行使得客户资金蒙受损失的各种手段,以提高客户识别风险的能力。

2.监管部门出台新兴电子银行产品的监督机制。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熟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使传统金融边界也在日渐模糊,虽然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等监管机关对于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创新上,总体上持积极鼓励的态度,但是随着央行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了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后,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博弈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讨论热点的同时,由于中国目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相关立法几乎呈空白状态,因此央行以及监管机构暂定某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也是出于维护金融秩序。例如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在客户安全方面仍存在一定漏洞,电子业务发展的同时不仅仅只提供便捷而忽视监管。

3.提升客户电子银行交易体验。

稳定客户比扩大用户数量更重要,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应尽可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所有操作提示要浅显易懂,提供傻瓜式操作指导。避免出现技术性的专业词汇,要让接受服务的客户都能自如地使用电子银行服务、享受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能够减轻银行工作人员的服务强度。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在无数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的今天,应向其学习产品设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付风刚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滨州分行

电子银行论文: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论文

1电子银行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

1.1提高盈利能力

(1)在初始阶段,业务量(Q)增加,成本投入也会显著增加;一旦业务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成本(C)投入的增速会逐渐变缓,总成本的增长幅度也会趋缓,总成本(TC)表现为先陡峭后平缓的曲线。(2)其平均成本(AC),在业务量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会随业务量的增加而降低。(3)在到达一定的经营规模之后,边际成本(MC)呈现为单调递减,边际收益(MR)呈现为单调递增。这种边际收益递增的模式使得电子银行具备巨大的潜在盈利空间。(4)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加,总收益(TR)的亏损状态会渐渐减少,一旦业务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总收益开始转正,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1.2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随着银行电子化和网络化成为全球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电子银行已成为营业网点和客户经理之外的第三个重要营销渠道,成为银行提供产品服务的重要平台,其主要作用在于:丰富产品和服务渠道,实现业务分流减轻柜面压力,满足客户业务办理的便捷性、时效性需求,增强对品质客户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如网上财富中心可更好服务中高端个人客户,银企直联、集团资金管理等功能则对品质企业客户具有较强吸引力。

1.3有利于新兴业务市场的抢夺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国内网民数量早已跃居世界及时的位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包括手机银行在内的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去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电子银行业务正是扩展这部分人群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客户的金融消费偏好也发生了变化,手机电子支付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成为支付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线理财、融资等新业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关注和选择。因此,谁在电子银行业务方面占据了先机,谁就把握了主动。否则,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1.4有利于弥补网点不足的问题,实现跨区经营

从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发展来看,其具有跨区经营的强烈意愿。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区域性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营业网点稀少的问题,从而导致客户办理业务不方便、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监管当局严格限制异地开办分支行,所以网点稀少会是区域性商业银行一个较为长久的问题。对此,区域性商业银行通过加快电子银行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网点数量不足的问题,促进区域性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

2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在这几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因为电子银行的发展,使区域性商业银行面临了新的发展机遇。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不可逆的必然趋势,已在区域性商业银行间形成普遍共识。当前,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历经几年的厉兵秣马,其电子银行体系已基本建设完善,部分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电子银行基础服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在线理财、资金归集等具有更多价值创造功能的电子银行业务,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业务竞争力。总的来看,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起步较晚,受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电子银行发展水平特别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尚有较大差距。但在各区域性商业银行之间,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为均衡,表现在整体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各个银行间比较接近,各区域性商业银行对银行电子化的应用水平也比较接近。由此带来区域性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热情普遍较为高涨。

3制约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前,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区域性商业银行的信息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业务电子化能力较低。区域性商业银行因对信息技术的投入能力和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的不足等因素,信息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信息技术水平不能有效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2)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建设有待加强。区域性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且对市场发展缺乏科学的预测,发展电子银行往往只是一味地追随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乃至外资银行的脚步,产品研发存在较强的跟风色彩,不能很好地从本行实际出发进行产品建设。

(3)区域性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能力上相对较为薄弱,在此基础上发展电子银行,加之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电子银行风险控制水平较低,市场影响力和客户认可度有待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银行的发展给区域性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前,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发展缓慢,业务品种单一,功能不全,与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形见绌,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电子银行的发展战略规划、丰富电子银行的服务手段、完善组织架构、加强人才建设等方法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

作者:陈刚单位: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