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赏识教育论文

摘要: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是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真确的认识,认可学生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同时,赏识教育的方式也可以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与效果。
赏识教育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高职学生管理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的实现是对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善,通过新的教学方式来、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随着社会发展的逐渐加快,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大,这也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面对这一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学生出现厌学、自暴自弃等现象。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肯定学生的价值,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是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真确的认识,认可学生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同时,赏识教育的方式也可以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与效果。此外,该种教育方式重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

二、高职学生管理中对赏识教育正确运用的措施

1.构建平等的教学环境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课堂教学的等级观念逐渐减轻,但仍有一部分的教师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领导者的地位,与学生的关系也处于上下级,所以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成为教育的一大问题。赏识教育所提倡的就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并通过鼓励、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对这一要求进行贯彻落实,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活动等等,以此了解班级的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实施教育,也可以为赏识教育的运用奠定基础。

2.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对高职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并不代表不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赏识教育提倡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将其与人性化的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的时候应该体现出赏识教育的特点,体现平等与尊重的原则,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对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来,集思广益,充分参考学生的意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相关的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相应的理解,避免出现讲规矩套用在实际状况的现象,应该将规矩与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为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激励管理的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出赏识教学的特点与优势,通过对学生真确行为的鼓励,来强化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想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赏识教育,就要求相关的管理教师来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进行肯定,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在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活动来对学生不同的能力进行发掘,例如演讲竞赛、辩论赛、围棋赛、歌唱比赛等等,让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这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身存在的自卑意识,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以此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4.适当的批评

赏识教育并不是只对学生进行鼓励,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与批评,但教师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在实际的高职学生管理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的不正确行为,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应该注意批评的方式,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青春期,所以内心相对较为敏感,自尊心也相对较强,如果教师通过过激的方式来批评学生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下为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来完善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首先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该明确其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对其进行深入调查,不能依靠表面现象来直接处罚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其次,在对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用词与方式,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尽量避免在众人面前对其进行批评或者惩罚,可以通过私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处理,用词也应该容易让学生接受,避免出现过激的词汇。赏析教育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教师在对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方法,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以此来推动高职学生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

作者:付红娟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赏识教育论文:舞蹈基训课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的概述

在舞蹈基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想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若能够理解并的应用赏识教育,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根源上而言,赏识教育其实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依据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学习效果。实施赏识教育的目的其实就是有效激发学生潜能,促使学身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赏识教育特点主要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的状态。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实行自我教育。

二、舞蹈基训课的概述

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基训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训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接受系统、严格、科学的规范性舞动训练,有助于学生柔韧性、软开度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学生通过基训课就能够达舞蹈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从这就可以看出,舞蹈基训课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形态与优雅的气质具有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后期的舞蹈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舞蹈基训课的开展主要是在教学与训练中训练学生的体态。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用身体语言,实施教学活动。舞蹈基训课的开展无论是在学生舞蹈素养方面还是在教师教学质量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质。

三、舞蹈基训课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我到基训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的选择不仅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对学生舞蹈的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有效的途径将赏识教育应用到舞蹈基训课,能够凸显课程教学的真正含义。

(一)增强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教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对象通常是一种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具备关爱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宽容以及激励等。认识和赏识学生,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信心具有重一定的促进效果。教师的素质将会对教学效果的取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全新模式。教师在实施舞蹈基训课的过程中,要想实施赏识教育,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教师在具备高素质的前提下,才能够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赏识性评价

舞蹈基训课程的开展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普遍将舞蹈学习作为一门副科性质的课程来对待,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散漫性。与此同时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都受到严重的挫伤。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开展舞蹈基训课的过程中应当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使用赞美性的语言和动作。通过教学实践就可以发现,赞扬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其促进学生实施有益的学习行为。教师通过赞扬,将其在教学中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美丑管,促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积极的期待教学,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各学校办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在舞蹈基训课中实施赏识教育的方法,教师就应当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赏识教育观念。教师赏识教育观念的形成就会促使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期待。给予学生相应的期待,将能够促使舞蹈初学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中。在最开始阶段,舞蹈学习是一项较为艰苦和酷造性的课程。学生在开始的阶段由于碰到各种难题会逐渐丧失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鼓励,以赏识的眼光来观察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羞涩感,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在舞蹈基训课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如果不实行赏识教育,将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实行赏识教育,将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积极形态的健全人格.

作者:王爽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音乐系

赏识教育论文:高职学生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发展特点

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对人们生命的教育,它是一种爱的教育,在这其中具有浓烈的人情味和生命力。赏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的缘起是源于教育家周弘的教育实践。周弘在国内首次提倡并全身心的倡导、推广这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他曾用这种教育管理方法将自己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了留学美国的博士生,被国内外的新闻媒体称之为“周婷婷现象”。赏识教育倡导给予学生充分的爱和尊重,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普遍的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被重视。确实,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赏识和爱。赏识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尊重学生,其中尊重的根本基础是对学生要有爱,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去主动的去赏识学生。

二、赏识教育进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2.1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管理的模式过于陈旧,不符合现今情势下国家对于高职学校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标准。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和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之时,要科学合理的采用赏识教育模式,更好的提升老师对学生的赏识观念,在提升了老师的自身素质后,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从而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

2.2采取赏识教育管理模式,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潜力,激励他们不断的对自我潜力的深度挖掘。赏识教育在另一个方面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关注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殊长处。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优点,不断激励他们发展这种特长和优势点,从而更加增强学生的自信力。

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所在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出现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学习类问题:

高职类院校的学生中的大多数是高考成绩够理想而不能就读本科院校,从而无奈的选择了高职类院校进行学习。因此,这些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失意者,在心理上形成了挫败感而自信心不足。

2、人际关系问题:

部分高职类学生学习成绩上基础本来就差,加上到高职院校后人际关系上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就妄开始自菲薄,看低自己,对自己形成了错误的定位而易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这种状况导致他们不愿与人进行交流,反而沉醉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导致他们放弃学业。

3、自我约束问题:

有的学生本身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上来到高职院校之后接触到的学生也多是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这就更加剧了他们自我放纵的想法,因而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旷课都是常见的问题。

4、逆反心理问题:

在高中阶段就形成了喜欢抽烟、常泡网吧、等恶习的问题学生,往往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有排斥、逆反心理。不服从学校管理,故意和管理人员进行对峙往往就是这一问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5、学校管理和教育者的问题:

在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当中,在对待学生犯错误时,一些十分个别的教师和管理者会场合不分、不考虑后果的对学生进行严辞训斥,有时间还伴有体罚学生的现象。这种教育管理方法,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觉得自己是无用、愚笨之人,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四、高职院校运用赏识教育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改变学生评价过程中的单一传统模式,不断增强教师的赏识教育管理模式的概念

应该要求教师和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考核过程中加强过程性评比,同时,对于学生评价内容方面,应采取多元化方式,综合看待学生的整体能力的发展,不可一味盲目的看重学业成绩,虽然有的学生一些科目的成绩不够很理想,但我们在考核成绩时应注重发现优点和特长。要以欣赏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并适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二)高职院校管理教育者还应该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加强

同家长的沟通交流和联系,搭建起家庭和学校、父母和老师良好互动合作的有利平台。学校管理者应采取以赏识教育模式为基础的家校结合的教育方式进行管理教育工作:

1、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应该经常性的召开学生家长交流活动,通过开家长会的方式及时的将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时期的学习及生活心理情况个反映给孩子父母,督促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关心教育。真正解决孩子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和状况。

2、还有就是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经验交流座谈会,使学生家长能够借助学校搭建的交流桥梁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以此来推广一些的教子育儿方法。

3、学校管理者应充分的利用一些先进的现代信息交流平台,例如手机短息、微信、qq、校园信息通等等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交流技术,充分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联系,及时的向学生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不良问题,寻求与家长共同合作,寻找出解决孩子出现问题的合理方法。同时,向家长介绍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鼓励和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与家长共同创造出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

作者:周海霞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赏识教育论文:重症监护病房护生带教赏识教育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护生23人,女19人,男4人;年龄17岁~22岁(19.0岁±2.0岁);本科7人,大专10人,中专6人;实习时间为3周~4周。

1.2方法

1.2.1带教老师的培训

在护生到达病区前,进行带教老师的岗前培训。选择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中级职称以上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培训内容包括赏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方法、本科室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带教老师通过培训后,获得对赏识教育和积极心理学的一种明确的认识,并明确带教计划和要求,理解、认同并应用赏识教育联合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1.2.2在带教过程中贯穿赏识教育

尊重护生是学习的主体,合理安排带教。传统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能力的培养与知识规律的探索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教学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一定的限制。赏识教育倡导的是从护生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例如,在学习呼吸机、监护仪的使用时,护生查找相关资料及病例讨论,带教老师给予积极指导,从而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欣赏护生的优点,挖掘潜能。护生在实习期间,由于担心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不够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是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的。因此,赏识教育应以关爱为基础,带教老师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激励、信任、赏识护生后,消除护生的焦虑、恐惧心理,耐心的指导学生,倾注自己的真情,善于发现每个护生的优点、闪光点,给予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对待护生,增强其自信心,从而激发出护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成学习目的,达到教学效果。正确对待护生的个体差异。由于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护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护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对同一客观事物认识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意志和表现行为各不一样,即“心理效应”的结果不同。因此,带教老师应该善于观察,积极引导,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愉快的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护生,客观对待不足,给予积极指导帮助,善于发现每个护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赏,促进其逐渐进步。

1.2.3在带教过程中贯穿积极心理学

①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学习任务重,不仅要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有效应用到实践中。ICU是危重病人治疗、抢救的科室,各项急救技能要求护生熟练掌握。护生由于ICU病人的特殊性,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带教老师应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减少学习压力,合理安排护生动手操作练习和与病人沟通,指导学生,帮助解决其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护生发现自身的品质。在护生的带教中,和赏识教育一样,引导护生善于发现自身优点,将品质展现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护生逐步养成自我总结、自我检查、自我改进的工作作风。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带教老师应主动关注护生的心理状态,可以让护生把一些美好的、幸福的感受等积极情绪牢记。在护生出现的如失落、糟糕、气愤、伤心等消极情绪时,引导其积极应对,勇于担当,并共同探讨其积极的一面,并把积极意义列举出来,以有效解决挫折,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

1.2.4评价方法

护生转科时,实习期间本科室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进行考核。护生实习结束时,对其进行实习科室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关心、爱护学生;教学方法;护理查房和护理小讲课;教学物品等。

1.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本组护生的护理程序综合技能考核成绩是89.6分±5.3分。护生对ICU的满意度是97.5%,其中护理查房排名和护理小讲课排名第2,教学物品准备排名第3,其他各项满意度均排全院第1。

3讨论

3.1赏识教育联合积极心理学增强了护生的自信心,激发了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临床实习是护生能否顺利、自信走向临床工作的关键环节,临床教学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护生通过赏识教育,感受到带教老师的关心、鼓励和肯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主动学习并取得成功。积极心理学传递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充满信任和关注护生的心理行为,激励和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担当的勇气和品质,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善于发现和较大的调动护生的优点、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护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2赏识教育联合积极心理学增加了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

护生在ICU的实习充满了挑战,在这期间选择适宜的教学管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ICU各项护理常规制度、专科仪器使用(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降温毯等),专科操作(中心静脉压测定,动脉血标本采集、深静脉置管术等),相关知识(心肺脑复苏、皮肤护理、气道管理、各种管道护理、营养支持)等,这对于刚从课本理论进入到实践的护生来说,无不是充满了挑战。带教老师通过赏识教育联合积极心理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尊重护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关爱为基础,发自内心的关心、信任、赏识护生,倾注自己的真情,正确对待护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护生的优点闪光点,给予每位护生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增强其自信心。在整个实习期间,学习环境是自热、亲近、平和的,从而也促使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满足了护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师生之间心心相映,自我价值得到很好的实现,发挥了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敢说、敢动手做、敢想、敢问,提高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和积极心理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师生可以在平等、信任、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较大效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胡僭苹 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赏识教育论文:学困生积极性赏识教育论文

一、突出纵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弱化横向评价,强化纵向评价。即,将眼光放在学生的自我发展方面,多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纵向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在纵向对比中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建立自信心,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今年的学科教学中,我们依据赏识教育理念建立了学生纵向评价系统。具体做法是:将班级学生依据过往表现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并通过日常课堂表现进行修正,修正后每名学生等级基本确定。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我们结合学生等级基础和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各等级学生达到自己对应分层等级,考核成绩均为A,超过为A+,低者为A-,这样每位学生都能从自身出发,朝着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同位竞争,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学生迫切需要的一种品质,当前社会,教育、学习、竞争已经扩展到人的一生,只有具有很强的学习与竞争能力,才不会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并且通过竞争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强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部分学困生一直很难品尝到竞争的甜头。为唤醒学生竞争意识,就必须给学生的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起点,让学生踮脚能够着,努力能见成效。比如:在本学年,我们尝试在班级中开展了竞学小组活动。即,将班级中智力、学习水平差不多的学生放在一起,组成不同层次的“竞学小组”,由于同组内学生水平和基础相当,因此,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学生的竞争意识被较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水涨船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班的小王和小姜是班级中的两名有名的学困生,每次检测,班级的后两名基本被他们所“垄断”。为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增加他们受赏识的机会,我将他们俩组成一个竞学小组,日常评价主要结合他们之间的竞争效果看。这一做法立竿见影,以前课堂上“稳坐钓鱼台”的两个人现在变成了大忙人,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向教师请教。如此一来,形成了良性循环,在不断的受赏识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不断进步。竞学小组优化了传统的横向评价方式,也是对纵向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

三、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为

在学生的学习中,智力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力所能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受赏识的机会,并由此推动学生积极发展。因材施教,好的办法就是试行分层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评价等。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性格、习惯、智力等的差异,讲究“量体裁衣”。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使后进生增加受赏识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学就成功了。

四、结语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他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受赏识的机会,让他们在赏识、激励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指导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作者:刘永玲 姜华强 单位:乳山市徐家镇中心小学

赏识教育论文:高职体育教学赏识教育论文

一、体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

(一)体育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尽管现代体育教学一直在强调进行深化改善,口号喊得很亮,由于没有很好地完善高职体育教学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和相应的激励政策,不能充分调动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的改革决心和热情,教学模式依然是把学生聚集起来进行简单的体育知识讲解,对于一些具体的体育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百米冲刺等,先讲解动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再亲身示范,再要求学生照此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太陈旧了,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技术动作进行独立思考,缺乏参与感,体育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二)体育教学师资能力不足

陈旧的体育教育模式下,除了特别有天赋的体育生外,培养出的一届又一届的体育生的水平和能力难以有重大突破,在体育教育的认知上大同小异,以后继续从事体育教学的学生依然步入旧路,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国家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进而改变职业运动员的现状。所以,高职院校提升高职师资能力迫在眉睫,当然还有客观原因就是院校也不愿为此加大资金投资,不能从外引进的体育老师。

二、高职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措施

(一)勉励式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

作为一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高职生也不例外。学生在失败或是做错事情的时候,作为老师不能光顾着批评,也要适当地给予引导和鼓励。高职生文化成绩不好,不代表他们其他方面不。体育老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发掘他们的各自优势,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这就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以实现对不同体育生在实际教学内容中有普遍性也有针对性。勉励式激励,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有利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贯彻落实。

(二)行为式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个人都欣赏比自己强的人,并向强者学习,做到学生欣赏教师,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高职体育教师,必然要使自己在高职生面前树立起韩梅,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标杆形象,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产生一种赏识的心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作用,很自然的学生就会以自己的体育教师为学习对象,并对体育学习充满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时间效率,易于掌握教学内容,并因此而培养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赏识教育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新手段。教师应打破所谓的教师,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学会换位学习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进而高效地推行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

(三)期望式激励,培育学生人格

赏识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期望教育,是引导学生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及时与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活动的互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师生对彼此的了解,利于教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态。一个篮球队比赛有5人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有后卫,有中锋,有前锋,要想赢得一场比赛需要团队合作的力量。教师就是教练的角色,要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目标,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打中锋,所以,让不同的学生知道你对他们在体育学习上的目标要求,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更好地让不同的学生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这件事,就应该是主动的,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更多的精力进行其他的体育教学,进而完善体育教学职能对学生综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进行期望式激励,有利于学生争做德、智、体发展的好学生,养成人格。

三、结论

总而言之,赏识教学模式是应时代潮流而生的,它的推广不仅完善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体育学习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欲学于乐,合作共赢的教学改革。

作者:韩梅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赏识教育论文:儿童静脉输液赏识教育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3月来本院静脉输液的儿童100例。其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6~12岁,平均(8.4±2.1)岁。儿童均实施不握拳的手背静脉穿刺,所有儿童均无其他严重疾病且儿童家属同意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输液时按照常规操作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赏识教育。具体方法如下:(1)输液前发现儿童优点并合理表扬;(2)理解并尊重儿童的感受,进一步强化赏识教育,增强其抗痛信心。输液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兑现保障,肯定儿童的勇敢,形成良性循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穿刺成功率、疼痛与恐惧情况、家长满意度进行观察。儿童情况根据其可抚慰性、哭闹、活动、腿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5方面确定,每个项目2分,总分为疼痛评分,分值越高,儿童疼痛感越强。儿童恐惧情况分为I级、Ⅱ级和Ⅲ级,家长满意度以自制调查表进行,以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表示。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2.89±0.25)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5.36±0.32)分,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102,P<0.005)。

2.3两组恐惧情况比较

观察组恐惧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6.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6~12岁儿童血管较细、好动、耐受性较差,对其进行静脉输液时,儿童不能有效配合,恐惧感较强,这就加大了医护人员的穿刺难度,导致穿刺成功率较低,加大了儿童的疼痛,易形成恶性循环。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充满人情味,不仅是爱的教育,也是生命的教育,而渴望得到爱、理解、尊重和赏识,是人的本质需求。赏识教育重点发现儿童的长处和优点并予以表扬,对儿童适当的赏识是对儿童的赞赏、鼓励和正确爱。发现优点、欣赏优点是赏识教育实施的最基本途径,通过实施赏识教育可使儿童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进而使儿童配合治疗。儿童静脉输液时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医护人员给予其赏识教育,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减少儿童抵抗、恐惧以及焦虑等情绪,保持儿童情绪稳定,分散儿童静脉输液时的注意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儿童更加配合治疗,可显著缩短操作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使输液顺利进行。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给予赏识教育,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疼痛与恐惧更轻(P<0.05),表明赏识教育应用于静脉输液的儿童有利于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直接影响到医疗纠纷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因而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对减少医疗纠纷和护患纠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增大,且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使得护理医疗工作呈现高风险态势。尤其是在儿童输液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儿童的反应以及医护人员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面带微笑,热情地与儿童及家属交流沟通,通过对儿童实施赏识教育,不仅消除或缓解儿童及家长负面心理情绪,也使儿童在更加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了输液,儿童恐惧、疼痛明显减少,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这些都使儿童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并且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儿童早日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儿童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6~12岁儿童静脉输液中应用赏识教育,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儿童疼痛与恐惧,家长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艳 单位: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

赏识教育论文:育人观赏识教育论文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虽不能说这种育人观

念是不可取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现如今生活在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社会,这个社会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它不再适应传统、刻板的教育观念。再者,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如今的学生都有着非常活跃的思维,他们不拘泥于刻板的教学方案。所以,老师应该努力改变自己的育人观念,对学生实行温和式的教育方式,尽量减少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感,形成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方式。老师应该做到赏识学生,善于表达对学生的表扬,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教师要多鼓励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老师表扬了你并对你寄予厚望的时候,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希望做到好,以不负老师的期望,让老师能够对自己满意。特别是在初中生这一阶段,学生的内心非常单纯,只是一心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作为老师,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并且针对学生在某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帮助其解决。在此过程中,老师应多鼓励学生,使其重塑信心,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极大地深入到学习中,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学习目标挺进。

三、老师要因材施教

作为初中学生,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都不同,以及学生的性别等原因,学习英语的效果和成绩不可能都是一样的。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首先,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其次,在设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灵活设置教学目标,尽量给每个学生都设置适度的学习任务,确保设定的学习任务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设计练习题型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难易程度有别于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情况,老师应做出不同的评价反馈。

四、结语

总之,在如今赏识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切实认识到它在我国初中英语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清楚它在英语教育中的有效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切实地实行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争取将其作用发挥到较大。

作者:谢全锋 单位:湖北省枣阳巿熊集中学

赏识教育论文:护士临床带教赏识教育论文

1护生实习面临的问题

1.1紧张不安的心理

①许多护理实习生刚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护士角色时,其角色互换能力较差

无法达到转化标准,往往出现交际关系及学习能力的退化,易形成紧张的心理压力。

②在学校进行学习中,许多知识往往得到实践验证,仅仅只限于纸上谈兵的程度

为掌握专业及实用的护理技能,在刚进入实习环境中,难免会措手不及,产生焦虑心理。

1.2心理应对能力不足

①遭遇挫折是刚进入实习状态的护生所遇到的首要关卡

但是,遇到挫折时,却无法及时向带教老师或学校老师进行有效交流,或者不知如何述说,丧失带教心理倾述对象的作用。

②对复杂状况或急事、难事处理不当

对特定患者想要做到全心全意,但是,却不知从何下手,往往起到反作用,遇到挫折不进反退,影响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1.3自卑心理

①护士往往刚进入实习阶段时

经常会发现自己所学知识根本无法应对当前面对的复杂状况,且与其他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差距明显,会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②由于护生经验尚浅

无法百分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造成知识好过于理论,无法实际运用的尴尬情况,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

2在临床带教中应用赏识教育

2.1引入赏识教育理念

护士临床带教实习过程中,带教指导老师需要引入赏识教育理念,以辅助实习过程中的护理实习生,利用赏识教育帮助带教老师与学生发现其优点,鼓舞学生善于发生自身与同学的异人之处,从而不耻下问,互相借鉴与探讨学习。运用赏识教育中的信任原则,让带教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相信学生可以做到,让其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与实际操作,做到事半功倍的临床实习效果;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尊重原则,带教应定期、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善于安抚其内心焦虑及不安的情绪,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习阶段任务,要善于进行互换角色思考,想其所需,做其所急;运用赏识教育中的提醒原则,尽量避免挫伤学生自尊心及自信心。

2.2对带教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临床护生带教老师需在上岗前参加学校与医院的相关指导资格培训。其师资培训内容包含实习指导目标、带教计划、具体带教实施方法、科室计划目标等。通过培训项目,使得带教老师灵活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帮助实习学生更好得完成学习目标。

①培训项目融入赏识教育培训内容,为带教老师观念中植入赏识教育理念。

观念可以支配一个人的具体行为,而培训解决的便是带教老师的观念,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可以支持一个军队的行动,而赏识教育理念的植入,正是带教老师指导学生实习活动开始的先遣军。通过赏识教育理念的培训,帮助老师更灵活的运用这项技术防范,透过言行举止,帮助学生树立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②让带教老师拥有高水平的赏识方法。

一位素质过硬的带教老师,不仅仅是其专业知识多么丰富、实践经验多么老道,还需要看重带教老师如果运用赏识方法来指导实习学生的能力水平如何,运用赏识方法,洞察实习学生实习中的一举一动,发现其闪光点,帮助无限扩展,并进行合理批评与表扬,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实习学生感受到校园外的一丝温暖,从而肯定其内心选择。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带教老师应运用赏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直接呵斥学生,应首先肯定其正确做法,再进行错误方法的纠正,让其明白错误方法的后果及如何纠正,帮助其更好的正视自身缺点,不断进行完善,在实习环境中构建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③赏识教育应贯穿整个实习过程。

任何人都希望被人赞美,哪怕是虚伪的赞美,在明明知道是欺骗的情况下,仍然内心很渴望别人赞美和肯定,学生这类群体更不例外。在护理学生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应将重点转移到发现学生的优点,而不是重点揭短上,要时常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解决其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施予关爱与照顾,并能够包容学生的错误,帮其改正,用合理的标准来评价与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良。

2.3培养护生的专业素质

护理实习学生是两种角色的互相转换,一是学生,二是护士,但两种角色的重点都是学习。在学生中人与人是不同的,可能性格有所差异,可能家庭背景有所差异,也可能学习好坏有所差异。带教老师应因人而异,不以点概面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要因材施教,不遗余力的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培训学生提高自己的护理素养,这才是带教老师的重要职责。

①学生职业意识的有效培养。

当学生从校园走入医院时,其角色过渡阶段,也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升华阶段,在护理实习学生刚刚进入医院实习单位时,往往会被实践技术所吸引,从而忽略了最为基础的护理基础知识,往往在受到带教老师批评时,却振振有词,为其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带教老师应重点培养此类学生的职业操守与心理素质,让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严谨与责任,明确工作内容,从更深处理解护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其最为基本的职业操守。

②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护患人际关系。

在医院的许多患者一般很少有愿意让实习生来照顾自己,这使得实习学生缺少了实践对象,往往也失去了实践技能的熟练。在遇到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带教老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应帮助学生创造每一个可以创造的机会。利用带教老师的成熟沟通技巧与心理素质,为患者进行相关实习知识的沟通,并取得患者的信任,而且,还应教育学生关心及关爱患者,应用一百二十分的热情来回报患者的信任,从最为基础的工作中,取得患者信任,增加自身实践的经验与实践机会,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以后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前打好基础。

3结语

综上,赏识教育理念作为新时期护理人才培养需求的新鲜产物,可以说将带来护理行业进入一个崭新时代。通过护士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赏识教育,保障护理实习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为护理实习生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其过渡到护理角色过程中,添加了一味强心剂,有益于护理实习生毕业后的长期职业与技能发展与发挥。

作者:李娟 赵百红 单位: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六科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供应室

赏识教育论文:思想政治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概念

在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及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着重要意义。但就目前的教学工作而言,赏识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这一教学观念未曾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结合自我情况去进行笼统教学,教学效果事与愿违,如学习不积极;无法承担挫折和面对失败;缺乏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等等。

二、赏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1.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赏识教育的本质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犯错误了,教师要充分了解认真分析学生所犯的错误,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用宽容之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当众批评学生,对学生勇于承认错误,要当众表扬其勇气,鼓励其改正。

2.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学生的自信心被老师给淹灭了,何来谈成功?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其受过激励后,其能力的发挥是激励前的3~4倍。赏识教育就是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论学生成绩的优劣,平等地对待,要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即使没有进步也要努力为其创造机会,让其进步,给予激励表扬。

三、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的策略

1.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去赏识学生。

爱是人之本性,没有爱就没有赏识,也谈不上赏识教育。当我们还在蹒跚学步之时,是父母的爱、父母的鼓励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及时步;当我们还在咿呀学语之际,是父母的爱、父母的表扬使我们学会说出来人生及时个字。同样,我们要学生进步,教师就要给学生父母般的爱,博大的爱,无私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眼里应该是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有在爱的熏陶下,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才能用伯乐般的眼光有意识、耐心地寻找、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赏识学生。但爱学生不是纵容学生,也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科学的、真诚的爱应该是以热爱、尊重、信赖、鼓励、期望和严格要求为内涵的。

2.教师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赏识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的交谈,细心观察学生,对学生的长处、不足要了如指掌,才能对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和原则,从而实现有针对的赏识教育。

3.教师要讲究方法,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

首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赏识教育要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采用不同的赏识方式,而不是一味言不由衷大众化地说“你这行”、“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其次,遵循真诚、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的赏识要本着是则是、不是则不是的真实赏识。

4.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对于赏识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主体是学习能力、自身素质都不相同的学生,受成长环境和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进行赏识教育时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逐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引导学生实现均衡发展,同时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进展,充分赏识教育的作用,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教师要立足实际,做到赏罚分明。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的理解赏识教育的作用,立足实际,明辨是非,赏罚分明。赏识教育不仅包括对成功的学生的赏识,还包括对失败落后学生的赏识,教师要明确这一点。赏识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教师的微笑、眼神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鼓舞,通过赏识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此外,学生不仅需要教师的认可和赞美,也需要教师的批评和指点一味的赞美和认可会使学生产生松懈,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指正并加以引导,坚持赏罚分明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断完善自我。赏识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同时赏识教育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认真领会其实质和内涵,在教育实践中因人、因地、因时灵活运用,把握好赏识的度,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受人赏识的人才。

作者:朱恒利 单位: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赏识教育论文:教学理念下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有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

首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是富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如果能赏识学生的长处,或某个闪光点,则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于是在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欢乐与幸福,从而产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与困难斗争的勇气。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扬长避短。其次,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考试仍然是少不了的评价方式之一。然而,每次考试,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退步了,或成绩不尽如人意,结果受到一定打击,失去自信。特别是学困生,更会产生自卑心理,远离成功。怎么办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要诀。因此,教师的赏识教育,正如久旱的及时雨,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赏识教育,用心地感知发现学生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亮点,并加以表扬、鼓励,如:用心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书写)、成绩的进步与否等方面,就能帮学生找出可取之处,帮学生找回自信、树立自信。再次,在课堂活动时,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价语,如“你的答案独特,富有新意”等;每一次质量分析,从不随意粗暴呵斥、讽刺、挖苦,积极引导学困生、后进生、退不生,多进行曲纵向对比,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对比,进步了没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样让不同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手段,也可以较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不断进取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喜欢活动而不喜欢上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审视自己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赏识教育助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本着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堂讨论、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开放,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在课堂讨论时,先设置情景,即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然后设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同呼吸,共担当”,为改善空气质量,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回答到原因的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生活质量提高,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忽略环境的保护;土地荒漠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带来的扬尘;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学生如此之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积极客观评价,这样就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与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

三、赏识教育,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24小时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一事例中,笔者认为,陶行知就是应用赏识教育,从学生的身上找到闪光之处,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及时课及时框《我爱我家》,笔者确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当时,设计了三个环节:“家”的遐想、我说我“家”、“家”的情结。在活动中,让学生提供相关具体实例(家贫出孝子、出才子的事例,家长地位不高但品德高尚的事例等),然后,针对具体情况,用赏识教育,予以引导;特别是对学生中相互比家长地位高低、金钱多少的问题予以剖析;注意辩证地看待家境的作用,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发扬自强精神,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平等意识,不能因为家境的差别而自傲或者自卑。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中,从学生交上来的小论文“心中的爸爸妈妈”才深知,某些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写出来与老师共享,这不正是赏识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吗?

四、结语

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作者:林水火 单位:漳浦县古雷中学

赏识教育论文: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论文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我们要与学生们融洽相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与教师之间变得熟悉亲切了,消除了相互间的生疏感,课堂也就会变得更好了。笔者往往会对学生们的情况有所了解,尤其注意那些成绩较差、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在课堂上多问他们一些适当的问题,根情况作出“verygood!”“excellent!”“welldone!”“youcandobetter!”之类的鼓励。我们要通过赏识教育为英语教学扫清障碍,打好教学的基础,让学生们以更好的学习状态来参与英语教学,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1.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我们要在课堂上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以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6TheFashionShow的READING部分为例:首先让学生们自由分析表达衣物的材料样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问题WhendidtheClass1studentsgiveafashionshow?Whydidtheygiveit?让学生们主动进行探索,再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判,答对的给予表扬,不对的也可以用和蔼的语气教导他们如何思考。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友好,便会不由自主地专注于课堂学习。有时在教学中,学生提出不同于教师的观点,我们可以组织大家一起交流,正确了自当给予表扬,错误的也要赞扬他们的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好品质。

2.趣味活动融入鼓励

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我们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活动是笔者开展得最多的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有助于学生们形成开放性的思维。初中生往往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而活动与教学的结合也有益于学生进行记忆。笔者进行七年级上册Unit6TheFashionShow的READING部分的教学时,开展了两个活动:一是TheFashionshow。学生上台表演,介绍自己的衣服样式、颜色和材料,笔者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了一定的表扬,或词语用得好,或介绍得比较,即使有些学生的口语不好,也对他们的show和主动参与精神进行赞扬,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对课堂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那些没参加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二是围绕衣服进行对话。选取小组内口语较好的进行对话交谈,这样既给这些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交流积极性。我们要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活动中,活动给予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赏识则能够带给他们学习的自豪感,从而加倍努力,完善自己的英语学习,以更好的状态、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性去获取教师的赞扬。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活动设计,要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其中,以期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燃起学习的激情。

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信心的提升。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学生有了自信才能在将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写作是学生课后锻炼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在给学生们当面批改作文时,除了要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之外,还要多挖掘其中好的地方,或词组、或关联词、或句式、或整体结构,无论成绩好或坏的学生,他们的作文总有值得教师表扬的地方,这样学生们在下次作文中就会继续发扬写得好的地方,而不好的地方也会主动改进。另外,笔者也会将作文中一些非常好的闪光点在班级学生面前表扬,这样既让学生们学到更多,同时也激发学生努力写出好作文的意愿。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重视这么一个过程,而非成果的好与坏。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加强自主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扬他们的探索精神,将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很好地融入到其中,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处,从而更有激情、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增强赏识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要善于用美的眼睛去发掘学生的闪光之处。我们要关注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这都是学生努力的结果。英语教学不是立即就能产生效果的,我们要从长远角度去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和学习情况差异,多元化地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总之,赏识教育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友好共处,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让我们的英语教育更加成功。

作者:王海霞 单位: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初级中学

赏识教育论文: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论文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延伸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走了一段弯路。运用各种教学规律,体育课上得精彩纷呈,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追溯根源,体育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观察、记忆、想象等诸多能力显著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增强,但还不成熟,容易固执和偏激。由于身心的急剧变化,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自主意识增强,并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这句教育名言与赏识教育遥相呼应。在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满足中学生内心深处被认可的需求,从而增强自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课身体练习中出现的个体差异,扬长补短,培养能力,增强体质。

二、利用赏识教育造就阳光心态,激发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青春发育期,初中学生性格开始内敛,体育课上部分女生扭捏、放不开,尤其是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更是不敢当众练习,缩手缩脚,对老师的督促,表现得不情愿;部分男生觉得学动作没意思,缺乏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体育教学的主线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个过程如果是师生之间的单项传递,体育教师以教材知识的拥有者和者自居,无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忽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那么即使运用游戏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尤其是批评指责、贬低体罚,更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和逆叛的心理。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热情呢?我认为改进学习的关键是改进教学方法和观念。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强调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体育已建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体育观,体育教师应该从竞技体育框框中走出来,体育课不是教师的表演秀,而是学生的舞台。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学生是主体参与者和表现者,体育教师的任务是根据知识点,因人、因地、因时地安排适宜强度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身体活动,并分析这节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课的流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内容单一、有难度的内容,积极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练习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行为赞赏鼓励和语言赞赏鼓励同样重要。语言赞赏鼓励在各类教学中运用得最广泛,体育课也不例外,学生较好地完成某个动作时,教师应该用“太好了、非常漂亮、进步真大”这类激励性语言。学生的练习信心不足时,教师应用“加油、坚持住、你能行”这类鼓舞性语言。体育教学在操场上进行,以身体练习为主,空间大,经常分组分项。这时,一个赞许的手势和眼神比语言表扬更具有张力。针对一些初中生内敛、害怕的心理,体育教师可辅助其完成动作,并顺势做出成功或加油的手势,对学生继续完成动作起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应体现年龄特征

正确的赏罚能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培养上进精神,而不当的赏罚只能破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一旦受挫,就会失去信心,无所作为,空洞的说教只能使学生乏味、麻木。因此,赏识教育必须因学生的不同特点而有所改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赞赏方式。

1.初一年级学生需要具体的赞赏

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及时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在体育课中好学、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体育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应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运用游戏和竞赛,为他们提供各种参与机会,并把赏识教育细节化,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小组之间相互找优点,形成自我肯定和相互欣赏的意识,老师针对具体情况,激励之余,引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信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适应能力。

2.制造赞赏初二年级学生的机会

初二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自律性,但普遍较敏感,个别学生做动作放不开,是应付式的。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的赞赏对其同样有效,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不会像教师所期望的那样理想,特别像健美操这类教材在初二年级的开展尤为困难。女生难为情、怕动;男生协调性差,不愿做。对于这种情况,我教了学生一套趣味棍操,学生很快接受了。一根体操棒在手,大家很感兴趣,熟练之后,我加快练习节奏,并逐渐用音乐代替口令,效果不错。再把学生学习棍操动作和态度中的优点大加赞赏,分析趣味棍操和韵律操的异同点,提出韵律操的律动性,用棍操体会身体感觉。这样,一套别有情趣的持棍健美操就水到渠成。对于一些学生不感兴趣的教材,同样可以设计成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索、发展。教师只需把关爱和欣赏及时传达给学生,为他们引路、护航。

3.诚恳地赞赏学生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通常都已形成个性,在赞赏之前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先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他们的思想丰富而敏锐,是非观较强。过度的赞赏并不适合,教师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他们不易被接受,甚至产生逆反现象。他们需要肯定的而有建设性的鼓励。在体育课上,一道赞赏的目光、一种认同的语气,都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而语言赞赏则以个别交流为主,次数不用多,只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初三学生自然就会由心而发地认可你。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承认差异,给予学生肯定的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变得更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作者:蒋明林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学

赏识教育论文:家庭中儿童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

1.周弘与“赏识教育”

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对于此,笔者并不认同,认为下如此大的定论还是需要深思和考量的:首先,对于赏识教育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的,我国很早也有诸如“寓教于乐”之类的说法。清代颜元,他在四百年前就有过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难看出,这已是典型的“赏识”方法。在国外,斯宾塞也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而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就需要父母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家庭营造出一种和睦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赏识教育”先例。既然如此,怎么能说赏识教育是由周弘创始的呢?更无从谈起教育理念的“发明”。其次,关于“教育理念”一说,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说,“教育理念”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验证和实践研究,现今所谓的“赏识教育”,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残障孩子教育的经历总结,顶多可算作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是体会,何以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将其推广到所有普通的孩子身上?笔者认为,关于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的观念,是周弘自己通过实践对其进行的一种理解,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而“赏识”这一概念本身,这一教育观念本身,每一位学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将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说而定义,“赏识”本身所涵盖的教育思想是宽广的博大的,不能以偏盖全。

2.关于“赏识”的教育思想

《辞海》对赏识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是一种心态,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更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赏识教育即是提倡以信任代替怀疑,以宽容和耐心代替焦虑,以关爱和容纳代替不停的指责和贬低。它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孩子表现与否都能够给予孩子信任,看得起。赏识孩子不是停留在行为和表面,也不仅限于一方对另一方,而是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信念,通过他人的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爱自己,学会肯定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灰心却也不骄傲,成长在一个快乐积极的心态之下。很多人片面的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和赞同,认为赏识就是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称赞或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予肯定。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天平,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身的评价,不需要家长盲目的或是敷衍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和解放孩子自身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的、被他人尊重和需要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渴望父母或是师长表浅的夸赞。赏识教育并不是等同于一种技术或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和修养。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使其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这才是赏识的目的,而非单纯的对与他人肯定和赞扬的追求。

二、赏识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基础

1.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青少年期的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十分迅速,2—3年内即可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容易引发种种的心理矛盾出现。与此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的敏感,强烈的我向关注,以及很强的自尊心都使得青少年期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广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就是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处于一种既敏感又掩饰和否认自身缺陷的状态,有时还表现出来较强的虚荣心。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加需要注意帮助其处理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重视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所拥有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早期孩童时期所有过的创伤或是特殊经历。由此可见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泯灭的强大作用。与家庭内部成员的感情,家庭的和谐相处,成长环境的健康和积极,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内部,不仅是对待孩子,成员之间学会互相赏识,营造一个温馨宽容的氛围,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适当的肯定与及时的称赞都会为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之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

3.从行为主义的理论角度

无论是幼年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有着人类拥有的共性。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观念和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强化。儿童做出了正确的举动,家长予奖赏性的强化刺激,就会使得他今后做选择时倾向与这个正确的举动;同样的,当儿童做出错误的行为,家长予以惩罚即负面的强化,就会使得儿童对这一行为予以回避,今后避免再犯。而“赏识”无疑也是心理强化的一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是表现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反馈,这样能够促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时也要求一个“赏识有度”的原则,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证明,当强化一再出现进行刺激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渐渐变弱,因此,“赏识”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强度与途径,关于此笔者将在后面的实施措施中予以补充。

三、关于正确赏识的建议

1.“先识后赏”,有原则,不盲目

“赏识”,只有在“识”的基础上去“赏”,才是真正的赞赏。教育终究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只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就是让孩子觉得不真切,不诚恳,从而引起反感。讨好的赞扬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的虚伪,这反而会刺激到孩子的自尊心,收不到好的效果。赏识并不等于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赏识不需要一味的顺从和宽容,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缺乏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去肯定,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方面,而不是泛泛的说一些“你真乖”“真棒”之类的空洞表扬。家庭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状态也最为放松的成长环境,父母一步步看着孩子成长,有责任也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内心,多沟通从而观察到他们真正的想法。相对于学校环境来说,家庭里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然而家长是可以的,那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就更应有具体性。如果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长的赞扬,那么家长突然性的转变,随口就夸,只会让孩子觉得虚假,无所适从。还有些家长为了赞赏而赞赏,孩子还未取得成功,就敷衍的夸奖以示鼓励,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不再信任所谓的夸奖。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较为正确的自我评判能力,无论是来自于老师还是同学的,都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只有真挚的,确得其所的称赞才能直入人心,让孩子感动并建立自信。

2.接受差异,信任和尊重

前面已提及,周弘在对赏识教育做宣传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太认同。首先,不能够奢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大师,都是天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呢?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孩子,必然有好有坏,即使将来从事了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也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走到领域的尖端。其次,难道赏识孩子是因为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大师,都是天才的信念?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赏识就是单纯的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予以夸赞,即使他仍不如人,每一点由努力而来的小的进步都是值得去赏识的。

3.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切忌用过了头。现今的媒体和教育界,为何总用独生子女的种种做文章,总是发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就是由于在中国这么一个计划生育的特殊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在“赏识”孩子这方面做的不错,却是误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认为爱孩子就是顺从,支持孩子就是有求必应,每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大肆的宣扬和夸奖,甚至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怎能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所谓“过犹不及”,赏识教育就像孩子的甜品佳肴,食之适当为好,用的过量必然会带来恶性后果,更不能让其成为“”。

4.身教大于言传

心理学之所以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幼儿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学习速度和同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生观、价值观又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环境,其成员的性格、行为都是一直在孩子眼里心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忽视。

5.在批评中“赏识”

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都将赏识归结为表扬、称赞,认为批评就不是赏识,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带着赏识的批评。“合理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尤其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和惩罚要有理有据,针对某一件事情,让孩子能够信服,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孩子其人格本身大打击一通。另外,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和惩罚之后,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改变,允许出现反复或是需要时间,正如教育研究者们所讲“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毕竟,家庭是孩子能够获得宽容的保障地,他需要被接纳,需要时间去改正、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发展至今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能由某一个教育经验或是某一个成功的方式方法就能予以说明的,它值得教育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下去。现今的“赏识教育”热让很多家庭和教师对这个教育思想烂熟于心,但却未必理解了其真正的含义和精髓。笔者本着对“赏识”这种教育的态度表达了一些看法和实施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本文只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待赏识教育态度的应用,虽然关于赏识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教师该如何实现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章,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是对比或是调和为一致,此类的研究并未多见,比较欠缺,因此,今后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也可朝向这方面发展和深入下去,以达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

作者:田玉琼 丁范凡 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赏识教育论文: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需要赏识教育

中国有着绵延上千年的文化教育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但在数千年的时间中不变而沉淀下来的教育习惯与教学心理却是一以贯之的保守谨慎的态度。这种谨慎的心理原本是告诫与提醒中国人学会居安思危,学会未雨绸缪,但这种适当的提醒谨慎却逐渐发展的偏颇过了头,演化成一种悲观、放弃、见不得失败、只受得成功的思维模式,并应用在了教育方式中。从这一点来看,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我们中国人尤其需要采取赏识教育,鼓励学生的尝试与失败,而非只要有一点点的失败就去训斥与批评,或者加以否定和警告。

2.职业学校学生的受教育经历需要赏识教育

职校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自小的受文化教育经历多是批评多、表扬少,长此以往,自信心受挫,更加不愿去尝试,接受不了失败与打击,整体在教育的接受方面比较敏感。因此,针对这样的受教育群体,教室能够做的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鼓励与支持,减少甚至不用批评与否定,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人格尚未建立的时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更加有利于今后的美术教学与学生的长期发展。3.美术教育需要赏识教育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她们来自四面八方,拥有着不同的学识背景与美术学科基础。而就某一班级而言,很可能出现同一班上肤色不用,方言不同,掌握的美术知识基础等现象。可能有的学生很小就有了素描、油画、书法基础,也有的学生连三原色为何物都不甚了解;有的同学初高中时期为了文化知识学习,不曾接受过美术教学。这些情况都直接决定了职业学校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就这需要我们在美术教学中采取赏识教学方式,在鼓励与赞扬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对美术表现出接受状态,此后再进行知识的教育,才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更好的接受美术知识的学习。

二、赏识教育的心理学意义

1.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是运用心理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核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鼓励与赏识学生,是学生感受到被他人认可与赞扬,从而满意自身的行为,逐渐的增强自信心,接受自己。职校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都不成熟的时期,如果此刻进行赏识教育,增加对学生的鼓励与赞赏,能够有效地扭转学生过去在文化课业上对自信心的打击。这种由外到内,再从自身焕发出的新的自我肯定能够更加深入的巩固的在学生心里上形成成功与自信意识,有利于今后的美术教学,更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在长期上的发展。

2.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动机或者说动力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根本,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美术教育中,更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反过来说,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也极大的受其学习成果的影响。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的学生家庭困难,父母期望极高,学生带着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或者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抗打击性强,学习中“屡战屡败”,却依然不减学习兴趣。但倘若我们的学生属于以上两类之一,他们的学习也大多很成功,也就很少会上职业学校。因此,归根结底,我们要提升教育效果,更好的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就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赏识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教育,它通过鼓励与激励,满足学生内心深处希望自己的学习有成果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可以通过教师的表扬与鼓励等相对的外在化来表现出来。当教师对学习的学习加以表扬或者赞赏,学生会从中接收的信号,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成果的,自己的辛苦付出是有回报的,从而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这样的良性循环一再重复下去,逐渐形成了学生固定的不再脆弱的学习动力,并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在美术课堂上的赏识教育

1.赏识学生的绘画兴趣

有句名言曾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在任何课程的学习中都一定会遇到困难,但一旦产生了兴趣,这些困难就会变成别有一番风味的乐趣,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因人而异带有极强主观色彩的兴趣化教学,受教育者有了兴趣,在兴趣中逐渐萌生出艺术感应的想法,从而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我们的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而好的培养方式就是赏识性培养。美术教育的开始部分,一般是引导学生拿起画笔随意的进行涂鸦,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进行带有个人色彩的“创作”。而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上一幅自己的“处女作”上来,此刻便是赏识性教育的好应用机会,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较高的评价,找出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发掘朴素的画笔下的精彩之处,给与鼓励和表扬,并适时的引导他们向着更加正式的创作方向前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保持并增加了自身对于美术的喜爱,更能在表扬中教会学生一定的美术创作技巧,一举两得。发过来,倘若教师看到学生杂乱无章的画法就严厉的批评学生,使用强硬的方法灌输正规的美术画法,反而会好心办坏事,给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使得他们丧失对于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厌倦上美术课,那么这样的美术教育就真的是一种失败的教育了。

2.赏识学生的提问技巧

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常常是采用灌输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易丧失对美术的课堂参与兴趣,导致课堂教育效率低下,学生难以有效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进度也难以跟上节奏。因此,教师应当学会适当的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也有必要设计一些有深度、避免生硬肤浅、留有独立思考与想象空间的问题,用以从外界激励学生的质疑,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产生共鸣。当学生对老师提问或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应当更多的采用诸如“这个问题回答的好!”、“问的好,老师都没有想到”等类似的赏识性语言,从而给本来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之中,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但是,课堂时间短暂,教师要注意提问时间的控制,以免分散教学目标,使学生脱离教学主线,脱离对美术作品本身的理解与思考或是学生自身的创作思路。

3.以分数作为赏识学生的具体性激励

有人曾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确,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我国,学生对于分数的重视程度是极高的,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分数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对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加以评分时给分不要过于严苛,要适当的宽松给出激励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个惊喜的分数,学生为了下一次的“惊喜”自然会努力学习;对于有进步的同学,更要多加鼓励,不纯粹的进行众学生的横向对比,而要多进行学生自身的纵向对比,发现学生的进步,给出进步分值,依次减少本身美术基础不高的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的情况,鼓励他们尽快的跟上整体的教学水平;,多使用赞美性评语,针对每个学生提出适合作品的评语,使得学生体会到自己受到足够重视与欣赏,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与潜力。

4.赏识学生完成的作品

学校应当多举办学生作品美术展览,具体展览内容为学生自己的作品,并给予每一位同学以作品展示的机会。这种美术作品的小型展出,对于初入美术界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是一种较高级别的赏识表现。这种展览形式,可以在无形中减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感受到自己与美术的亲切感。并能在展览准备中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作品,布置展览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她们更切身体会展览的意义与趣味性。使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美术作品的奋斗目标,都向着作品展览程度进行努力。

作者:马敏 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