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很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即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延伸教材,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让作文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浅见

【摘要】农村中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知识等方面都具有地域特点。教师应据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纠正学生的缺点,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思想;性格;语言;知识

笔者扎根农村中学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经历了多次课改,从最初的重视课内文章教学到如今的重视课外文章理解,教学经验不断丰富,但也产生了很多疑惑,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探索,领悟到诸多教学理论,形成了独到的教学理念。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思想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

当下的农村大体流行两种思想:一是“分数至上”,二是“读书无用论”。语文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加以纠正和引导。

(一)教育“分数至上”的学生纠正僵硬思维,以提高语文素质为目的

持有“分数至上”观点的学生,深受父母的影响,认为只要分数高,就可以进重点大学,就可以跳出农门,改变命运,所以,他们读书纯粹就是为了提高分数,不顾及素质的提高,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埋头苦读,死记硬背,不会融会贯通,缺乏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耐心地引导他们:想要知识改变命运不错,但不能急功近利,要以提高素质为目标,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教育学生以理解运用语文知识为主,不能将语文仅仅当作考入大学的工具。

(二)教育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奋发图强,认真学习语文

持“读书无用论”的学生,深受身边事例影响,认为不读书也能挣钱。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明白:“相信自己的能力,前途是光明的。个别大学生没出路不过是个案,社会还是需要人才的,只要是人才,终归有用武之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用先进的人物事迹鞭策学生,消除学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慢慢地将学生的干劲鼓起来,那么学生就会开始喜欢学习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引导不同的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1. 对腼腆害羞、沉默寡言的学生以鼓励为主

这类学生大多从深山中出来,不认识几个人,胆小,表现在语文学习上就是不喜欢发言,默默无语,任凭教师怎么提问他们一律沉默,让教师干着急。但这些学生往往写作很好,内敛。作为语文教师,要设法鼓励他们多发言,特别在作文评讲时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有自豪感、优越感。时间久了,他们慢慢就会活跃起来。

2. 对桀骜不驯、独来独往的学生以关怀为主

这类学生一般是单亲家庭子女、孤儿、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走向极端,课堂上跟教师唱反调,课后不写作业,一副“破罐子破摔”、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其实是用这种极端行为掩盖他们内心的空虚与孤独。语文教师要理解他们,时刻给予他们温暖,用语文学科特点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学习方向,纠正他们不良的性格。

三、根据农村中学生的不同语言特点,采取正确的语言教学方式

笔者所在的农村起码有四种语言:壮话、平话、南宁白话、普通话。其中,前两种是最普遍的,是学生的原始语言,从小说到大的,普通话只不过是他们读书之后来到学校用于交流的语言。因此,学生的语言就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比如“猪肉”,很多说壮话的说成了“肉猪”;又如“南宁在广西境内”,很多说壮话的说成“广西在南宁”。相信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种情况,可是在农村里,这是很普遍的。而说平话、白话的,都有自己的方言特点。这些农村学生方言,很难改正。这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措施来纠正。

(一)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纠正

教师在平常的对话当中提出来,打趣地将各种方言统一到普通话当中。值得一提的是,对待普通话不好的学生要抱着平等尊重的心态,不可讽刺打击他们,否则他们会很自卑,越说越不好。

(二)号召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多帮助方言浓重的学生

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较好,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教会了普通话。由于学生之间接触时间最多,“近朱者赤”,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说方言的学生自然就能说好普通话。

(三)在评讲作文中重点纠正

很多讲方言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将方言写进了作文,这表现得特别明显。教师应注意在评讲作文时重点指出来。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可以纠正不规范的语言。

四、根据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特点,采取正确的学习指导方法

农村学生见识少,接触面窄,语文知识比较贫乏,主要存在基础差,阅读量少,写作能力不强,综合实践能力差等问题。

对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以弥补为主。这些学生占很大部分,而且越来越多,为什么如此?毋庸置疑,跟小学的放纵教学有关。对待这些学生,必须帮他们将基础知识弥补回来,从汉语拼音基础学起,一步步来,特别在中学阶段引导他们必须学好,不能再落下。

对阅读量少的学生,尽量引导他们读健康有益的书籍。鼓励他们自己购买中外名著,特别是课标中要求阅读的名著。教师也要购买大量书籍,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只要学生想读,随时可以提供。提倡班级建立小型图书馆,大家一起供书,实现资源共享。学生置身于书籍的环境,自然会喜爱读书。

对写作水平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勤于写作。实践才能出真知,鼓励他们写日记、周记,如果时间不允许,起码要写周记,这样相当于每周写一篇作文,对他们而言比较容易,因为是自己的经历,写起来得心应手。在每次的作文课中,教师要适当地指导:怎么立意,怎么取材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有所提高。

ψ酆鲜导能力差的学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以锻炼。农村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大多比较薄弱,中学语文教师要采取必要措施提高他们的能力。教材里要求开展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每节课的开头让学生进行故事接龙,举行小抄报比赛、演讲比赛,参与竞选学校广播站成员、学生会成员等。对农村学生而言,开始他们可能不知所措,但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他们也能适应并热衷于其中,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农村中学生具有普遍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但思想较纯真的特点。教师只要引导得当,发挥语文科目的特点,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笔者通过多年的探讨,摸清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特性,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希望本文这些粗浅的见识可以对农村的教育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课堂氛围应用对策

摘 要: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为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各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和讨论,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该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强调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教学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语文是中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对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教育教学;语文教学;教学氛围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保障学生愿意读书,保障学生会读书,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才会觉得轻松自如。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合理安排课余时g的机会,不应该将其全部占用,用于做课下作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逐渐的进入到常规化,例如在课余时间可以积极的培养学生阅读《孔子》、《孟子》、《弟子规》、《左传》等的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家庭中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子女对父母提出自己想要看书的要求,父母是从来不会拒绝,每一位家长都是支持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好这个机会,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习惯,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将会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

二、以表演渲染课堂气氛

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本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语文课的人文优势调控好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采用话剧形式,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要求了解人物的性格,模仿他们的声音,学生们表演的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运用这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达到了熟悉课文,了解人物性格的目的。语文课文中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个性也很生动、突出。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表演训练,让学生变成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教授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改编剧本,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主人公“我”、 利普夫妇、于勒等人物,学生们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使情节更丰富。生动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三、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性课堂,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在文化活动中彰显个性,发挥创意,为学生提供追求真善美的条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结合地域历史文化,营造人文课堂。古城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古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方性的教材资源值得挖掘使用。从秦始皇到大唐盛世,从阿房宫到大明宫,从地宫舍利“法门寺”到八大奇迹之一 “兵马俑”,从李白、杜甫到杨虎城、李仪祉等等,璀璨夺目,无不可以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绝好素材。如讲解《阿房宫赋》,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可以把学生分4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了解和搜集资料,组内同学根据自身情况必须有人去阿房宫遗址公园参观,组内整合小组成员的资料。这样,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体验了与秦始皇和楚霸王相关的历史故事,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会更具人文性。2、开展系列具有人文内涵的活动。人文情怀的课堂,应该让语文活起来,让单靠文字串起来的文本变得鲜活、生动。课堂上可以编演课本剧,延续课本故事情节,开展辩论演讲比赛,也可以把一些诗文配乐朗诵、对古诗词编唱等等。如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月活动”“家乡民俗之意义”“文化沙龙”等交流讨论。通过这些活动,激活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锻炼学生思考探究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要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教师的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 “非智力因素”是及时位的。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法满足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探究

摘 要:教书是一门艺术,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讲授,上好一堂课也是如此。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从备课到上课是一个发展过程,是由准备材料到使用材料的一个飞跃,所以,上好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重点。传授知识和程序是关键。综合技能是基础。激发兴趣是诱因。总之,按既定的目标上课,发挥学生的特长,灵活提问学生,处处、事事、时时着眼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教学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目标;优化;基础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是人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生活资本,人在一生中都可以不断享用它的利息。和语文相关的好习惯很多,自主、认真地修改文章和多渠道学习语文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大凡习惯培养,宜早不宜晚。早,白纸作画,易于起笔;晚,荒地种谷,需先除草。然而,早也应有度。过早,生活、知识、能力基础不具备,培养便无可能性。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对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爱心是教育的关键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时,我始终坚持建立班级学习互助小组,把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其实建立小组的目的是“沟通”,为了使他们有个交流的机会和场合,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后进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班主任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则强化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难度则加强了。班主任只要有颗仁爱之心,经常设身处地的为后进心考虑、解决问题,则他们也会时时为你着想。可怎样让后进生感受到班主任关心他们呢?安排座位,我坚持好中差的搭配,要求好生帮助差生;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后进生的关键。千万别说“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更不要动辄叫家长等等。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为后进心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体育方面很好,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孔乙己》、《竞选州长》、《变色龙》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

三、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梳理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积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显形积累,是事实性的、知识性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知识、素材、典型的语言运用案例,包括用得精彩的巧妙的实例,有代表性的错误用例和语言修改范例,通过运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2、隐性积累,包括思想的积累,方法的积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验,方法的积累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指导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做的:

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教育教学成功的保障。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正视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变革,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充分调动网络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应当以同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己任,以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为突破口,身体力行,教会学生高效学习。

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班班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给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生机。2012年9月,贵州省安龙县兴隆中学课题“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全国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获中央电教馆审批立项(现正在各学科教育中开展研究与实施),农村学校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拉开帷幕。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今人类社会,信息化:WWW(全球信息网)、E-mail(电子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目前,农村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还没有付诸于行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内容数量上具有海量性,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是分散、开放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突出交互性;多媒体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其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恰好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相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情况,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因此,一位具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该予以强烈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教学应用中去。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从页面到页面或从站点到站点的方式组织,点击标题或者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和开放,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如作文快车/作文教学网/中学语文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小学生作文网/中山语文/中基网语文教育/正宗语文网/语文在线课堂/语文网络教育频道/语文大观园/语文E网/新华拼音输入法/网上语文课堂/天方网人教社中学语文/全语文五程式学习钥匙方略/成语故事/高中语文辅导站/高考语文复习教与学/成语查询系统/K12-语文教学天地/4U电脑书库/中华文化通志/中华古汉语字典Internet版等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站教学资源帮助自己搞好教育教学,指导学生完成学习语文任务,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问题的探究性阅读。因此,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使学生适应网络信息多方位、高密度的资源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筛选所需信息。同时指导学生能够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围绕一定的主题,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开展相关探究活动。

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网络信息,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网络空间:如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E-mail(电子邮件)、qq空间、BBS(电子公告栏)等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充分利用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激发学生创作激情,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教师的使命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教师应将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效的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很多,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即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延伸教材,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让作文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语文;德育;途径

文以载道, 文以明道, 文道合一,历来都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只是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这个“道”,其内涵已不再是那些毒害人民的落后的封建意识,而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伦理道德。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毫无疑问,就成了这个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操作者。那么,怎样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去渗透德育意识,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又有哪些渗透德育意识的基本途径呢?笔者认为有三。

一、在课文解读中渗透德育意识

解读每篇课文,都应当有一个相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弄清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观点,对生活的看法等);现在我们学习它,又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就是学生必须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学习它的现实意义。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投入,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他们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比了解写作技巧更为重要,因为技巧(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教育教学中,笔者总是适时适当地把课文中隐藏的积极的德育因素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出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相关联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指导学生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时,结合学生实际,笔者组织他们以“《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我学到的”为题展开了讨论,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学了这课书,白求恩大夫对同志的态度深深地教育了我,我感觉到自己太渺小,太自私,对别人关心太少,对同学关心得太少,对自己却想得太多,以后一定要改掉这种不良的品质。”有的说:“学了这篇文章,我把自己和白求恩大夫一比,真是惭愧万分,他是加拿大人,来到中国,工作尚且这样负责任,他是为别的国家做事啊!而我,是个中国人,努力学习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我却马马虎虎的,得过且过,这样下去肯定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所以从今以后,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力争将来能多为人类做点事情。”……的确,经过这次讨论后,有的同学的思想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延伸教材,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把教材涉及的内容处理完之后,再以课文为中介,使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按自己的思路重写教材。这样,他们就会把自己的那些良好的愿望熔铸进他们那些充满激情和个性的文章中。如指导学生学习了《这不是一颗流星》之后,笔者来了一个假设——让学生以原文为基础,假设阿婆临死前,浩波真的买到了熊皮手套,以“当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时候”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篇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文章。结果,绝大部分学生把阿婆戴上熊皮手套时的心情及浩波实现了诺言的心情都写了出来,想象合情合理,慈阿婆孝浩波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个延伸教材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很好的德育过程吗?再如,指导学生学习了《卖炭翁》后,笔者让学生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环境、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且不能背离原文原意。结果,有的学生在其文章的结尾写道:“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啊,卖炭老翁是多么可怜啊!然而,他只是那些可怜人中的一员”。这种话语,正表达出他们对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他们对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对人民的盘剥的仇恨,这些发自内心的喟叹,正是其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流露。

三、在学生作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因素

言为心声,作文更不例外,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把学生作文当作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通过作文,给班上的学生树立模范和榜样。榜样教育应当是德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笔者主张在学生作文中写他们中“极好的同学”,写出其好之所在,在潜移默化中否定那些“极坏的同学”,使他们有意地向这些“极好的学生”靠拢。这样一来,就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地使他们得到极大的提高。比如在上学期第六、七两周,我分别以“我们班我最佩服的同学XXX”及“XX同学的优点”为题,让学生写他们身边的这些“极好的同学”及“同学的优点”,这样一来,他们在认真的观察和对比中,不断地反省了自己,改掉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力争向那些被公认的好同学或自己佩服的同学靠拢。有个同学写道:“薛朝成不仅学习相当好,而且对同学也相当关心,只要需要帮助,你随时都可以去找他,他随时都会乐呵呵地帮助你。他对班集体的利益十分关心。如果有同学做了有损他人或集体的事情,他一但发现,就会去问个究竟,并与他进行一番争辩,直到做错了事的同学心服口服。……我真佩服他,一定要向他学习,争取也成为一个同学们佩服的人”。正是如此,学生们在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地反省自己,主动地、自觉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把社会问题纳入学生作文,让他们在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课不同于其它的课程,它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的涉及面都要广,都要复杂得多。教语文,千万不能成为那几册课本的奴隶,作为人师,笔者认为更当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摄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及更强的语文能力,而这个语文知识的摄取过程及语文能力的提高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生裂变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当好指路人,帮助他们定出一个接纳的方向,把那些带有普遍性而又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纳入他们的作文,让他们在作文的过程中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去提高自己鉴赏生活美的能力。如在上学期第八周,有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我的舅舅》的作文,文中的舅舅对“我”很好,对他们的母亲却很糟,作为外侄的“我”相当难受,真想对他说,人都有老的时候,你老了,如果你的儿子也这样对待你,你又会怎样想呢?随即,笔者以这篇作文为基础,引导他们对 “舅舅”的做法进行了讨论之后,让学生写了一篇《舅舅,我想对你说》的作文。许多同学认为:“父母把我们拉扯长大真不容易,我们怎么能那样对待父母呢?不论如何,她毕竟是你的母亲啊!”在今天,这个道德有些沉沦的年头,笔者认为让学生在作文中去思考敬老爱老这样的社会问题是有积极现实意义的。通过作文,笔者觉得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甚至是飞跃。

总之,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渗透不可仅限于教材的讲解,还要进行必要的延伸,在这种延伸中去开发学生的道德潜力,提高其道德水准,并把德育意识有意地渗透到学生作文中,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创设情景,切实提高。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作者以我国丰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基础,以初中语文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当代中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以及中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着力探讨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背景、方法及意义,力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新的模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中学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丰富而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全力参与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由于全国各种媒体的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语言学科,与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应秉承与时俱进和创意创新的时代改革精神,在不断倡导经典篇章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借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2012年初,《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明确了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求:“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这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方针指导。

从我国非遗保护现实来看,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其实质就是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性、活态性、流变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综合特征。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我国有关学者专家便开始了抢救性的保护运动,拯救受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集全民之力,自上而下,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普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抢救和恢复。据不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已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评选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19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认定部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人,设立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1个,建立“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1个……[3]这些数字,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巨大艰辛与喜人成就,同时也为我们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现实保障。

从中学生心智发展视角来看,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心智已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另外,中学生好奇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探求新奇的欲望。这一阶段正是获取知识、扩展思维、开阔眼界、定位人生、提升自我的重要时期。因此,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把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激发出来。正如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所指出的:“语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练习使用,更是一个接触其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的机会。”[4]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可以为营造完整、立体的文化氛围。

关于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应遵循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及中学语文的授课规律,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础而进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出,教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这种宽容不是建立在被动地接受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积极的、热情的了解、互相尊重和理解基础之上的”。[5]因此,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也要立足这一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是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还是民俗活动、节庆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艺皆可成为教学资源,具体到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当中,主要作以下两种尝试:及时,在经典文章讲述时,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外,也可开展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讲述及评析。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很多时候更侧重于引导对作者当时心境的揣摩和社会背景、骨肉亲情的阐述;在此可引入对我省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项目――传统风筝的介绍与延伸。通过对风筝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及传承发展的阐释,开展情景教学,由物及人,拉近中学生与文章作者的距离,由对风筝制作技艺的好奇引发学生加深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此外,还可拓展语文课外教学,开展学习风筝技艺、体验风筝习俗的活动,给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及对风筝的感悟。这样做既可避免传统课堂仅仅局限于灌输式教学的尴尬,又可把握中学生逆反、打破常规的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的主动参与度。

第二,在讲述经典文章时,穿插进行当代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锻炼中学生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木兰诗》一文时,可穿插介绍我国木兰传说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丰富性;组织学生观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并以动画片为引子,激发学生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想象的创新意识。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动画片《花木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使中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陈旧、语文学习“无用论”的看法得到一定的纠正。另外,就课文《木兰诗》和动画片《花木兰》的对比,还可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动画业的看法,由此也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经典、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指明方向,为学生成为未来致力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可以说,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具有多重意义。对中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借助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中学语文教学,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学手段,既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活态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带动单一的课程教学向以课程教学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向转化,使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被动思考的教学模式向教师引导、学生由好奇心引发主动观察、思考、实践的模式转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但学生的文化观念较弱,许多学生感觉文化知识天天学习,只能利用所学知识勾画语言文字“心游万物”,勾画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有些文化遥不可及、无法触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不说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遗憾。利用活态的、解读性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不失为弥补以上缺憾的有效方法。在利用学生身边的、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例子配合语文课文内容的讲述过程中,学生既可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为经济全球化下接受多元化教育,了解文化的复杂性,加深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也能提高中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责任感。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而言,国民教育作为青少年成才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面对各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许多地方县市已将地方区域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学教材;文化部也积极与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协商,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活动。这些举措契合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保护”的定义界定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6]维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得到传承、弘扬和振兴才是保护的真正本意。在中学语文教育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标准课程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人们仅通过单一的文化旅游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误入文化贬值的思维逻辑理解,它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探索。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7]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规范合理的机制,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加强有效方式方法的探索,为建构多元化、多层级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结合提供更加规范的学理性支撑。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试论高考背景下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论文摘要:高考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不仅起到了一个方向标的作用,而且对中学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以高考为前提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中学语文教育陷入了困境。为了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好地适用于学生和社会,就必须从高考和中学语文教育本身来寻求方法,使中学语文教育走出困境。

论文关键词:高考;中学语文教学;困境;突围

随着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高考就成了一件关乎中国民生的大事,我国的高考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当高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时候,它也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难题,如果这些难题不解决,将会影响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干涩的课堂和枯槁的生命:语文课成了“鸡肋”

在当今社会,高考成了教育的指向标,也成为了考量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种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中学语文老师的高考情结挥之不去,他们在上课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高考,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灵气,变得刻板公式化。其次,在高中课堂,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富有活力,情感最丰富的学科,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再者,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但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读写,很难看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能力训练,造成了能力上的欠缺。另外,教材陈旧,其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极少,加上教学局限于课堂,脱离生活,使丰富的语文内容变得单一、狭隘,学生的阅读面极为狭窄,致使学生知识上营养不良,久而久之,学生患了严重的贫血症。

二、浪漫的语文与功利的高考:语文戴上“镣铐”

语文天生浪漫,富有情味和含蓄韵致之美。究竟是什么让一门如此有内涵的学科成为现在的这种乏味的科目呢?我认为最主要是由于高考制度造成的。在中国的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起着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高考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高考的作用是伟大的。我们引用1997年在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征文的综述中所说的一句话,“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但是,任何考试制度都有其弊端。统一的高考模式让更多人的走上了独木桥,从而导致学校过多的看重高考给自己带来的声誉,以至于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都围绕着高考而进行。例如:学校放弃了更多学生兴趣的培养,选择了更多的文化课教育;老师在给学生授业的时候,更多地参考了高考的要求,让课堂充满了高考压力;学校所选用的教材,也都选择更适合高考的教材,致使教材的刻板化;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也都以高考为最终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高考在某一程度上已经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语文教育当今局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使语文成为了一门应试教育学科,并且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了功利思想及对语文教育评价产生了影响。

三、真语文、新高考: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突围

既然语文教育已经出现了困境,那我们就必须尽早找方法解决,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更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语文教育自身的蜕变

1.教育思想的更新。任何变革都是从思想开始的,所以,语文教育也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革。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传统语文教育认识观应该得到改变,不能追求以往的死板教学,而是应该换个角度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接受、感受、享受的过程。接受教育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已经光华淡尽,只留下暗淡乏味,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因为它忽略了人的存在性与感受,只是把语文的各种知识通过一道道工序强制的灌输给学生。通过接受式的语文教育,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简单缺少活力与创新。但是,这种接受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又是必须的,因为在应试制度下每个学科教育都必须得这样。感受教育,表示它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代表着人文精神的起步。对语文教育来说,为其增加了活力,但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较高境界。因为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上,那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缺少美感与后劲。这是由于感受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体现的主动性、探究性,是需要以其自身的意志力为支撑的,而且也离不开外因的推动。享受是语文教育的较高境界。在享受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语文看作一门学科,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把语文看成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一个部分,是一份美妙的享受。他们在语文中享受着爱,享受着自由,享受着阳光,享受着雨露,享受着生命……最终,语文会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老师应该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应是学生本位,自主探索,发展为本,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指的是学生学会自主质疑、自主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展现与发展。合作指的是学生一起讨论学习,而不是传统的提问解答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教学相长,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开拓创新等。探究指的就是拓展运用。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来解决各种困难,发现自我价值,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自信心,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的乐趣,也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现真理和寻回真、善、美的过程。”

再者,语文教学的教学思想应该回归到语文的本质要求,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化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有健全人格和有知识机能的人。所以语文教育应该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建树。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形成与道德提升,回归到”人“。《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明确指出把“学生的需求作为一次根据”,这里也强调了语文人文性的重要。

,教育与教学的目的是在于教人思维、思想、性情。因为思维可以让人明白思考的路数;思想可以构建体系,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情则可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良好人生态度。任何教育教学行为,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这些目标。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语文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它更应该贯彻这种理念。只有当学生同时拥有了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明白知识与熟练的运用知识,明白自身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对于语文得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要明白考试只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的方法,而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与目的。

2.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教材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也就是新课改下对老师在运用教材方面的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注意能够表达作者感情的一些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心灵感悟,能够明白作者的真实感情,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丰富。语文教师应该把语文引向生活。

3.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实行,语文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的改变,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而改变。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例如:“营造氛围—构建模式—改革评价—培养习惯”模式就是其中之一。首先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想象,表扬学生的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在这种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提高。其次构建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着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学习理解而采取的“出示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教师点拨重点与难点—形成性评价与矫正—课堂教学小结”,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再者,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如:学生自我评价,根据课堂表现学生相互评价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这样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法指导与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对其习惯的培养和掌握知识的技能方法,如制订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常规。当学生形成这些习惯,才能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除了上面的那种创新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新的教学思想制订新的教学手法。也可以在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的优化。例如重塑串讲法、自由朗读培养语感、背诵的改变等。

(二)语文高考制度的改革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高考,那么就只能对高考进行改革,使它能更好地适应语文学科的特殊性高考制度,可以从四方面进行改变。

1.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基底,对深陷困境中的语文教育来说,可以借用高考来唤起社会对语文价值的重新认识,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我认为可以适当的增加语文高考的分值,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2.改革高考语文内容。高考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要让语文教学不背离语文的本质,那么语文高考就必须考出语文的真精神。例如,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知识考查不应局限于死的字词句等,还应注重知识的运用能力。阅读理解的考查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方面还比较欠缺,缺少能真正表现考生“真感情、真观念”的开放性试题。对于写作,目前的写作考查方式主要偏向于文学性作品考查而忽视了“生活中实用”的写作,例如影评、书评、颁奖词、主持词,等等,可以尝试增加这些生活中实用的写作,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可以尝试在高考的语文基础知识中应增加教材之外的基础文化知识的考查,可以通过高考阅读、写作等考查学生宽视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独立见解,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引向课外、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3.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高考考试应该具有相对的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障常变常新。例如,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对口语交际的考试只是一种单一的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借鉴当前英语考试的方法,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模拟的对话场景,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这样能使学生更灵活的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

4.关注语文特长,实现语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语文是人的心灵学,是表现人的真实情感的学科。单一的高考评价方式是不能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质的,反而会扼杀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育可以在保持高考主体框架的前提下考虑构建“高考为主,多元评价为辅”的评价格局,减少大家对高考的过度的重视,让大家回归到真正的语文中去,体会语文的深刻内涵。

总之,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解决的,而不是仅靠一两个人就能解决的。它的学科性质与教育目的,要求其不能脱离社会。它需要专家的指导,老师的解读,学生的接受与运用等,因此,只有各方面都得付出很多,才能使其达到一种语文教育的和谐状态,这才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亟待整合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严寅贤,全国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滨州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滨州地区学科带头人、中 学高级教师。十多篇论文或在省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在省以上专业杂志上发表。《山东教育》、《语文学 习》、《滨州日报》等均对其事迹作过报道。

* * *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 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展趋向 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 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的 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 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 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 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 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 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 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 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 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及时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 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 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 语文教育的及时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 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 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 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 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 (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 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 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 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 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 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 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 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 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 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 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 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 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 ,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 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 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 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

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 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 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 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5、一点建议

建议建立性官方机构,统领全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建立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小学的和中学 的)。比如,国家教委可以成立与各地方教研室相对应的机构,以真正从宏观上指导包括中学语文在内的各学 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研究。道理很简单,既然国家教委已经成立各学科(高中)考试研究中心,当然也应 当建立各学科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研究中心,使二者相辅而行、相得益彰。就我国目前高中各学科教育而言 ,现在基本上是高考(考试中心)指挥着中学各学科教育,各学科“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几乎取代了教学 大纲,这似乎是一种本末倒置。应当反过来,国家通过政府行为,让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心去指导各学科考 试,才顺理成章。因为它符合各学科教育的实际需要,符合各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学语文教育

只剩5年的时间,人类就将进入他的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走过了动荡、纷争、分化、解体的二十世纪,我 们已经看得见二十一世纪的曙光。站在新旧世纪交替的结合部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面对新的社会变迁及挑战 ,来寻思未来世纪的教育,培养顺应世纪之交新潮流的一代建设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 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伟大时代在召 唤顺应它的宏大的事业——掌握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而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二 十一世纪的教育。美国,1991年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教育策略”,日本,1989年“临时教育审议会”通过 的报告书中,就提出了“培养二十一世纪的日本新国民”的观点;……关注未来世纪的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 的热点。那么,正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作为普通教育基础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怎样呢?

一、中学语文教育现状检讨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以废科举兴学校为起点,作为“新式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以“白话”替代“ 文言”。新中国建国以后,迭经变革,历经旷日持久的论争。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过去,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的 现状令人堪忧。社会各方面对语文教育的总体评价依然是:费时多、效益低、脱离实际,学生负担重、能力差 ,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也突出地反映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乃至教师素 质等诸多问题。

略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一统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统编教材,与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 的国情,不相适应。

2.应试教育的模式,决定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都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设计的。

3.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不切合实际,玄虚模糊: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文讲文,主观随意性依然存在。

4.语文学习严重脱离学生生活,教材的训练设计繁琐、重复,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语 文教育。

这种教育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压抑了师生创造才能的发挥,给予学生的空间太小,学生难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不能为培 养人才高瞻远瞩,加强科研,创造性地教书育人。其次,妨碍了学生特长的发展,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人才。 在教学上对学生要求一律,导致基础好的学生满足不了,基础差的学生接受不了。第三,削弱了学生的思想素 质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很多学生不懂得怎样做人,不懂得怎样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目前,社会各方面对学 校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语文能力及其素质,持非议颇多,甚至一些研究生毕业后获得了博士、硕士学位,其实 际语文水平却不能令人满意,都是十分严峻的事实。

二、以超前意识为主导的中学语文教育

台湾师范大学陈伯璋教授曾就“二十一世纪的新国民”的塑造,提出了前瞻性、人文性、生活化、统整化 、弹性化、国际化等六大“基本理念”。与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思想 相谋合。他指出,前瞻性是以“未来化”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应以其未来生活所需为重点,不能“以过去的 教材,教导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生活”;人文性则指学校教育宜充满人性化的措施,系“以学校来适应 学生,而非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化则强调课程内容宜多与生活相结合,避免背诵之学,提供各种生活的体验 和刺激,增进学习者适应生活环境的知能与正确态度;统整性则提出课程内容的互补和关联,不是零碎知识的 学习,同时也应注意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的配合;弹性化则指课程实施上因地、因时制宜,并充分照顾到个别 差异的事实,同时乡土教材的补充及课本中单元弹性的选择都应考虑落实;国际化则指在未来地球村的生活方 式下,“走向世界”的知能及态度的培育,是责无旁贷的工作。

这六大基本理念恰恰是开给中学语文教育不良现状的一剂药方。

从教育的本质上看,教育应该是“为明日而学习”,即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去了解明日到底是怎样一个新的 世界?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应该具有怎样的一个内涵及特性?这是我们应该及早准备,未雨绸缪的。目前,国家 教委所推行的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的课程改革,就是为此作准备的。

我以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正式课程,也不能定必修课为一尊,它同样应在“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大目 标下,设计多样的自选科目,从而形成同学生多样的能力、出路相对应的语文课程。正在北京十一学校实行的 “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个性优良”实验,其综合活动课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未来人才语文 能力的样板。

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个学生的语文能打多少分,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凭借怎样的语文能 力才能适应和生存,这是

语文活动课所能够解决好的问题。

作为正式学科课程补充的语文活动课程,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学生主体性,无论课程内容、进程如何,都 要求学生自己组织,也就是说,不再是“教师摆弄学生”;二是综合性,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是横跨甚至超越 现有课程教材的知识、综合的能力和观念、行为、思维、感情的综合发展;三是过程性,强调学生在整个过程 中所体验、亲历的一切。比如说,中央电视台的“第二起跑线”,其他诸如竞赛、演讲、辩论、报告会、诗朗 诵、社团活动、课本剧等,都是有益的、成功的尝试。

这是目前我们中学语文教育所要探讨的当务之急的课题。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教育,鲁迅先 生提出的“天才的培育在于深厚的泥土”的观点,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主张,讲的就是能力的 培养离不开直接的认识和经验,离不开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舍此,便无出路。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潜在课程

上海(语文学习)的封面有一句警策人心的口号:“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换句话讲,就 是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我们什么时候离得开生活呢?因此,把中学语文教育理解为狭义的正式课堂 教学,或者再辅之以语文活动课,也还不能包含它的全部,语文教育还有一种隐形的潜在课程存在。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育创新论述

一、新理念要侧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将教师的讲为主导化为引导。顾名思义,引导就是点拨。如在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在关键的衔接过渡的地方,或者课文的精华部分,略微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然后思索提高。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变教师灌输为主为自己探究为主。不要担心学生在学习中走弯路,只有经过挫折的进步才会效果卓着。新理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前提,但同学之间也要合作讨论、取长补短。要给予学生选取视角和不同学习方法的权力,以获取学生们不同的思考结果。遇到难以理解的课文,教师要归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解答。

二、探索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方法的有效途径

1.帮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寻找方法。传统的授课模式每课必分段,要归纳段落的意思,还要概括中心思想。新理念要根据课文的不同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课堂教学分析多样化、个性化,还要允许多样并存。如有的课文要大家一起学习,然后再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课文的大意,找出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理念和技巧。有的课则可以由重点部分切入,以局部看全部,引导学生先从重点段学起,再依次自学其他部分。还有的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从有趣的段落入手再予以展开,但注意要视整篇课文为一体,要依据作者的思路进行完善。个别的课,可以安排学生以自学为主,合作学习为辅。鼓励学生自学,在学习中遇到难点、疑点,尽量让学生用工具书解决,实在困难的教师再予以讲解。

2.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语感。读的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提高的过程,阅读以学生为主体,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完善过程,学生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首先确定读的目标,然后确定读的重点,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较效果,这些都构建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倡导读书,尤其提倡自读,侧重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齐读也不要放弃,要有度,不是不能用,但要有分寸。读书是一个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边读边积累,多读会形成语感。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并在读前提出要求,在激励中纠正错误,总结归纳。所有的这一切要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进行,教师不要着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鼓励学生按正确的思路思考。

3.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积累。多读是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捷径,进而理解重点词语在文章中的特定意义。引导学生按照“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方法去学习。教师首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侧重予以讲解。要改变传统教学节奏慢效率低的缺点,立足新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精炼,学生也要做到言简意赅。每个教学环节要科学合理,不要为一些无所谓的问题耽误解决主要问题的时间,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尽量课下解决,保障教学进程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名着,并鼓励学生做摘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交流活动;提倡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随时做时政的笔记,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组建文学社、读书会等一起进步;组织学生旅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总之,社会在进步,语文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创新中前进。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适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才能培养出现代化人才;只有不断进行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促进语文教学真正进步。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中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再思考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作为一个学生所必需的。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实战演练场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生活、拓展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所谓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融入生活,感受现实生活,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体验、探究创新、走进生活的过程。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就是要寻找到一条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扩大学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不断深入到生活中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更能够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体验生活。那么教学如何服务于生活,又是如何体现生活的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创设这些鲜活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如:在教室布置时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学生围坐在一起,犹如家里,大家积极思考,尽情交流,主动合作,学生怎会不思潮涌动,在这样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里学习,大家心情舒畅,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必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忽视了的,我们在课堂上就应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这些生活现象的每一点记忆,可以利用语言、情景,让学生在回忆中挖掘以往的生活影子,与课文进行对比,加深理解。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例如:狗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了解狗特点的同学却不多,因此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回忆生活中有关狗的点点滴滴,让他们更深地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小动物,然后在课余生活中精心指导学生抓住小狗的特点去观察,从而了解小狗的性情、脾气等,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更深的了解小动物,更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是把别人的文字化为自己的生活,而是要借自己的体验把生活化为文字、感受、理解,从而达到主动地吸收、自觉地获取、高能力地反馈。例如在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所描述的内容进行表演,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又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感悟。

在课堂上,我会让学生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柿子、苹果、桃子、梨子”等水果描绘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通过这样采用多种“生活化”方式的技能训练使学生既学得有味,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必须依靠语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例如:有24小时早上,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拾到一个钱包,将钱包交给了我,我在一上课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学生,问学生该怎么办?于是很自然地引出写“招领启事”能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写“招领启事”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接下来就开始教学“招领启事”的写法,让学生开始写招领启事。这时的学生是出于为了帮助捡到东西的同学的忙,所以学得都很投入,写得都很认真,而没有枯燥的学习的感觉。写完后,选择好的同学的作品张贴于校门外合适的地方。过了几天,我又对同学们说,这个失主看到同学们写的“招领启事”后领回了东西,非常感激,他想写一封感谢信,但不知道怎么写,想请同学们帮助,于是又展开了“感谢信”的教学。经过这一环扣一环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学会了知识,拓展生活,还让学生们学得有滋有味。

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前景是如此的诱人,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疑惑。如就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营造合适的生活化课堂,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的发展,令人深思。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肤浅的看法,更多的体会还需我们更多的实践。正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广阔的语文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创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五大名校中文系教授畅谈中学语文教育

上周,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巢宗祺在一次会议上谈起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尴尬:该校教育专家在本市一些中学进行了一项调查,主题为“你最喜欢的学科”,语文学科“不幸”被学生们评为倒数第二!巢宗祺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美、最生动的语言文化课程会让学生这样反感? 专家理想中的中学语文教育究竟是何模样?大学需要的人才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多所顶级高校的中文系主任或骨干教师。虽然希望和现实总是有所偏差,专家理想可能只是“乌托邦”式的设想,但他们的声音有着学术的力量,也有着对中学语文诚恳的关注。 作为大学语文教师,您最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苗子? 孔庆东:很简单,有两个基本素质就行:首先,他要有较的才华;其次,他的性格必须是内敛的,不要咄咄逼人。 两点之中,我更看重后者。老子说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我喜欢具有谦虚品质的学生,他们才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才对学术有敬畏感,才能沉下心学习语文。 汪涌豪:看他是否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现在有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将语文和“怀疑”、“批判”这些词放在一起考虑过,这未必是他们的错,一些语文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地死板教学,将语文教学标准化、公式化,学生学习语文就是死记硬背,他们的学习灵性都被扼杀了。 其次,他还应该有宽阔的视野和心灵,也就是他应该有一定的人生经历,不能只坐在书斋里。善于观察世界,才不会僵硬地学习语文。 徐兴无:简言之,他必须是“读书的种子”,而不是考试的能手。“读书”是个广义的概念,涉及到学生做人的方法、对人文的关怀、个人的修养等,而不是简单地指你看过多少书,能复述出多少本小说的故事。 陈大康:不喜欢高分低能的学生。他的基本知识要扎实,阅读面要广,读书要有灵气和自己的心得,简而言之是发展的学生。 顺便提一下,谈到发展,就要提起中学的文理分科制,它极大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发展,首先就要取消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制,当然,大学的教学、选拔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如到大学的后一阶段才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给您权力,您会怎样选拔人才? 孔庆东:我希望高校自主招生的步伐能更大一些,甚至能够实现高校具体专业自主招生。我可能会像古人那样给学生出题。我们现在的考试模式来源于西方,自己原先的很多特色却被丢弃了。A、B、C、D可以用于考查理科能力,而语文能力是无法用简单的字母和数字表达的。它的美学意义、多义性无法用勾叉来判决。 我会模仿古人,出两方面的题目,一项考才情、一项考策论———考才情如让他们对对子、写诗词;考策论如让他们在我面前分析对天下大事的理解,考查他们的逻辑能力、组织文字能力等。 汪涌豪:我不会给学生出面面俱到的题目,也不会给出太大的题量。而是出一些有张力的、有深度的,能够考查其语文灵性的题目。例如就让他们对对联,或者就是简单的几道问答题,像对中国或西洋的文艺类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只有这种整体性的答案才能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详谈一下我心目中的作文题。首先,它好不要动不动就和政治挂勾……其次,题目不必固定死就是一个,可以出一组让学生任意挑选;再次,评分标准一定要灵活,像点题2分、照应3分一类的标准要绝弃;,作文的形式、文体可以多样化。 顺便说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虽然看上去对文体放开了,但后来各地涌现的“另类作文”未必就真是的———七个字在一起未必叫古诗,每行一句话也未必叫现代诗,把几个“之乎者也”放在一起也未必是古文,像得满分的《赤兔之死》只是搬用了历史史实,再用简单文言组织起来,这并不能成为其得满分的理由。学生如果并未掌握自己不熟悉的文体,好不要大胆尝试。 徐兴无:所谓考试,无非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可分为常识(像“李白是唐朝人”)和价值判断(像“李白是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中学给出的多为常识教育,大学需要的却是具有价值判断能力的人才。 让我出题,则会减少复杂的题型,降低标准化程度,多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像一些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题目,如写读后感,或者问答题、分析题,看学生的批评方法和分析能力;还有比较浅显、但容易考出学生灵气的作文题。学生文字里面的逻辑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最重要。 吴秀明: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从事语文高考相关工作。坦率地说,每年的高考语文题我们从来没满意过,这是件让人很无奈的事,我本人也说不出高考语文试卷应该是什么样子。 但我们可以不断地改进。拿作文来说,这几年考的“诚信”,或者“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转折”实际上都是在考查学生的伦理学判断力。学生太小,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怎么能写出让人满意的作文呢?这些作文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得很厉害。作文应该考查学生的两方面能力:人文性和工具性,只有在这两方面结合得比较好的作文题,才是成功的题目。这几年的作文题太侧重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 让我出作文题,我会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哪怕比较浅显。 有人说,在流行文化上,大陆连流行歌曲词作者的数量和创作质量与港台相比都存在差距。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否和中学阶段对古典诗文的教育力度不够有关? 汪涌豪:首先,我们要界定清“文化”整个概念。不同时代的“文化”、“国学”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们用古人掌握的国学知识来衡量现代人是不妥的,

因为现代人要掌握的内容要远远超出古人,虽然我们对先前的国学知识掌握得少了,但我们还掌握了古人身后的知识。广度大了,深度就会有所降低。 至于古文教育,中学阶段的文言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不是数量问题,而是方法问题、教学质量问题。就像英语老师教学生英文文法一样,我们的中学语文老师更重视古文的语法性教育,而忽略了欣赏性教育,学古文不是告诉学生简单的虚词、实词结构就能解决的,我国古人好的方法我们也要继承,吟诵和欣赏这两个好方法由于需要耐性和时间,往往被中学老师和学生抛弃,非常可惜。其实如果学生能够将中学阶段所有的古诗词、古文熟背,并灵活掌握,那么他的古文水平不会低的。 陈大康:我先说一件事情。半个月前,教育部在浙江大学作了一次教学评审,我也参加了,看到了浙江大学中文系做的一项很有趣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该系毕业生,其中一项内容是“所有大学课程中,哪门课对你的工作最有用”。老师们本以为“应用写作”、“文秘”一类实用性课程会入选,没想到这些课程被学生们排到了,而“中国古代文学”却高居及时,学生们一致认为这门课对提高他们的情操和气质非常有帮助,甚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成绩。 我的看法是,一方面,我们应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在古文、古诗词教育方面要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教学的方法、课本内容的设置等问题更应改进,目前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现代文、诗词、古文作为一个有机体,还需增强。 吴秀明:浙江大学发生过两件事,和对学生的古文教育有关。一次,香港来了一群大学生到浙大访问,两地学生相聚一堂,香港学生来了兴致,提出和浙大学生当场作诗、对对子,浙大学生为此面面相觑。这件事表明我们应加强古代文化教育。但还有一件事,合并之前的老杭州大学曾设置过七年制中文班,里面的学生的主要课程就是古文,读到大三的时候,学生们怎么也读不下去了,系里只好将他们打散分到别的专业。这件事好像和及时件事矛盾了———怎么增加了学生古文教育,他们又不愿学了呢? 我不回答你的问题,而是提两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增加古代文化教育?增加了又怎样———他们真会作诗了,又能怎样呢?我自己的答案是,相比增加古文教育而言,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显重要。毕竟我们总是要向前走的。 请您向中学生推荐两本语文课外读物,或者对您中学阶段影响较大的两本语文课外读物。 孔庆东:《论语》、《坟》。相比它们,所谓现代作品就没有读的必要了,包括我的。 徐兴无:《孟子》(杨伯峻译本)、《约翰·克利斯朵夫》。前者是中国散文的典范,后者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帮助。 吴秀明:如果不界定为两本书,我选的是:一、生活这本大书;二、四大名著,其人文性、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是现在的学生畅销书中没有的。 陈大康:一时间说不出。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在自己爱好的方面则要精读、深读。对我自己少年时期影响比较大的是鲁迅的作品。(李征)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网友赐稿】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教育走过和走向的路 ──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概述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二十年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围绕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问题,在教材建设、教法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学生语文水平明显提高,是建国以来语文教育发展好的一个时期。处在世纪之交,回顾新时期语文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强大威力;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是语文学科发展的生命。

一、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及时阶段(1978年至1983年)

“十年动乱”对语文教育是一场灾难性破坏,它不仅使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急遽下降,而且在思想上造成了极大混乱,广大教师欲干不能,欲罢难休。至于语文教学研究则扫地以尽。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对“两个估计”的错误论断的否定,为我们正确认识建国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成绩和教训,多方位地进行语文教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教育部重新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性质、任务上恢复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和吕叔湘《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重要文章的相继发表,揭开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迸发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来,切实把自己担任的语文教学工作搞好。在这一阶段内,主要做了这样几件事情:1.各地教研部门对当时中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进行了调查,其中人教社中语室在一些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写出了详尽调查报告;1979年在吕叔湘先生指导下,人教社中语室同志到许多地方调查研究,写出了若干分调查报告,结集成一本书《现状与设想》,反映出当时初中学生语文水平较差。针对学生语文基本功差、语文能力明显下降、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况,各地学校安排了补课;2.学习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清除语文是“阶级斗争课”的影响,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3.各地师资培训机构通过函授、电化教学、巡回教学等形式,对在职教师普遍进行了业务培训;4.北京《中学语文教学》、上海《语文学习》、山西《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杂志创刊出版,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学术交流提供了园地;5.一些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如在北师大附中、华东师大一附中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提出“三年语文过关”的实验;北京景山学校的“以作文训练为中心组织教学”、月坛中学刘朏朏老师的“作文三级训练”实验;重庆一中黎见明老师倡导的“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实验;上海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四式”导读教学实验等等。在这一阶段内,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还比较单一,深度也还不够。但它毕竟是语文教学迎春绽开的几丛鲜花。

(二)第二阶段(1983年—1992年)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它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教育部于1986年重新修订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过去大纲相比,这次在目的任务表述上,除去吸收了培养语文运用能力、阅读现代文能力和初步阅读文言文能力以外,还增加了听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发展智力的要求。在教育“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引下,合国各地的语文教育改革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做了这样一些事情:1.深入学习“三个面向”,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学习认识到,任何时代的学科教育都无不受制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当今,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以智力为基础的,因而学科教育应为培养有智力、有高度熟练技能和不断学习的新型人才服务。2.开展社会调查。例如,教育部委托华东师大于1982年对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系统的调查研究,结集为《调查与分析》,反映出与8年前那次调查相比,初中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已有很大“进步”。对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进行抽样调查;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和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于1984年春与1985年秋季分别对8所综合性高等院校以及一些大企业、大机关和科研部门进行了社会调查,了解所在单位人员工作中所应具备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

力,写出了《关于社会各方面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的调查报告》。调查结果表明,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由于受着陈腐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循着一条固定的轨道缓慢行进,从不注意语文教学的实际社会效益,也不大考虑时代的要求,因而要面向社会加以改革。3.在教学实验研究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如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实验”,这项改革的特点:①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热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②探求和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讲究教文育人的整体性;③开拓课外语文天地,课内导课外课外促课内;辽宁魏书生老师的“自学能力培养实验”,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建构了“语文知识树”以及每人每天必须做的6件事;北京宁鸿彬老师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了课堂教学“三三制”原则,其内容是:“三不迷信: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教师。三欢迎:欢迎上课时随时质疑;欢迎对教材发表不同意见;欢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三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错误,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老师倡导的“大语文教学实验”,由“一主两翼”组成,主体是课堂教学,两翼,一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一是利用语言文字环境;此外,章熊将西方国家现代教育测量学移植到汉语文教学测试评估中来;北京四中顾德希老师对阅读能力层级进行分解研究,也都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这些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第三阶段(1992年底至现在)

1992年底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又一次极大地推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既为深化教育改革增添了活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年2月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充分肯定了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应试教育”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1997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对历时数年涉及全国、牵动整个社会的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工作作了部署。会议之后,国家教委又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从那时起,深化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在这一阶段内主要做了这样一些事情:1.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指导文件,提高语文教师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意义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崇尚“应试学习”的偏向。“应试教育”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使本来应该作为目的的“学习”变成了为“应试”服务的手段,“应试”反倒成了学生追求的目标。而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切实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的到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实质上是一场提高人的素质的竞争。语文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课,实践表明,教师把主要课时用于引导学生作各式各样的练习题,大搞题海战术,不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2.不少学校教师学习、本国的语文教育理论,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3.开展课题研究,从深层次认识素质教育的规律。如北京教育学会于1993年提出了“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课题,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161中、花园村中学、8中、55中等校参加。这个课题理论基础是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左脑管逻辑思维,右脑管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是形成创造能力的重要条件,其具体途径是注重表象积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个课题研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供了相关参照。1997年北京教育学院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承担了国家“九五”课题:“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研究”,这个课题着重从语文课程设置、读写能力的目标体系等方面探索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途径;湖北省宜昌市余蕾老师倡导的“课内外衔接的教学实验”,其基本思想是,人们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听、说、读、写实践,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际,其做法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延伸、扩展,使课堂的语文教学和课外的语文生活实践浑然一体;吉林省赵谦翔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与人的发展实验”,针对目前汉语文教育的弊端(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忽视母语教育的人文精神,远离生活,忽视创造性思维),着眼于世纪之交汉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后提出的,等等。4.举办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研讨会,从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顾德希等特级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提升素质教育的规律及实施教学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经验。

二、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成绩

(一)揭示并树立了若干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提高语文能力的规律。在社会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既重视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母语教学的近期研究成果,又注意研究我国传统的经验,并在教改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语文教育思想。诸如,“文道统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把它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而教师“导”的内容,不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教给学习方法;在发展学生智力上,既注意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又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在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开拓学生视野,认识到语文教学只有“展开双翼,才能腾飞”;在教学研究上,注重探索如何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等。尽管实施这些新的教育思想、观念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过程,但它毕竟突破了陈腐教育思想束缚,为实现语文教学的民族化、科学化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模式改革有新的突破。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对教学过程科学的概括和规范的形式,是一种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而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长期以来,在这个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师串讲型和前苏联的知识传授型的模式。近20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西方现代教学论的引进,许多教师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如上海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四式”导读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

及由此而建立的“自读、教读、练习、复读”的四种教学基本式;辽宁魏书生老师提出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北京市丰台教师进修学校吴桐祯的阅读、写作训练双序列的“自学能力培养法”,提出了“指导自学──自学──检查自学──练习”四步教学。这些教学模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其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从而构成了这些模式的科学价值。一是把探索语文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总目标,把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作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而新的教学模式试图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发展智力是新时期对新型人才的突出要求,也是当代教学论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教学模式基本上都设置了导读、自读、质疑、讨论、小结、反馈等环节,说明实验设计者是按照学生认知特点来设计教学程序的,以期在培养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当中,有些教学模式还体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要求。(三)教材研究力图体现地方特色。教材是教学之本,没有一套好的教材,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不可能的;没有一套比较符合本地教学实况的教材,要提高教学效率,保障语文教学质量,也是难以做到的。建国三十多年来,各地基本上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单一性,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凡属经济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多种教材并存。这样,不仅可以在竞争中保障教材的质量,让不同风格的教师选用不同特色的教材,而且注意地域特色,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样的思考,1978年来,一些省、市开始了教材编写的实验研究。经过反复修改现已编出多套教材,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四年制初中语文教材、广东省编写的(沿海版)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四川省编写的(内地版)三年制初中语文教材、北京师大实验中学和北京市教研室合编的初中语文教材、辽宁版初中《阅读》《写作》教材、江苏版“单元合成、整体训练”初中语文教材、张志公主编的初中语文教材,等等。这些教材的共同特点,一是体现了新的编辑思想。教材选文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文学艺术的新发展,体现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二是探索科学的内容序列。各省、市自编的语文教材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作些分解,或从能力训练点或从语言文字知识方面,力图建立起科学的内容序列。三是重视课前与课后的练习设计。语文学科的独有任务是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而练习、作业又是完成这些任务要求的主要途径。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都非常重视作业、练习的设计,有的将思考和练习题分开编列,前者着眼于发展思维,后者侧重于技能训练,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有的在课文前设计了自学思考题,在课文后编制了作业练习题,意图在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巩固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课程标准与教材训练序列,是教材编写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取得的这些进展,还仅处于起步阶段。

(四)编辑出版了一批语文教学专著,创办了多家语文报刊。特别是中学特级教师教学论著,它们对当前乃至今后全国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各地还建立了群众性学术团体,如全国有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下属有省、市、自治区中语会,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推动语文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推进素质教育,迎接21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事业更大振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倪端,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而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因而对于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新一代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中肩负着时代的重托。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还比较滞后,影响了中学生的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我们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语文教育,为构建具有汉语文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而继续奋进。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明确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素质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其中语言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信息社会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敏锐、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能力,将成为每个国民的基本需要。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最直接的是通过应用基础语文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中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文这个交际工具,具备了较高的语言素质,今后才有可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语文教学还承担着思想道德、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任务,但这些方面的教育,应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加以体现,而不应是外加的,更不能是牵强附会的。语文就应该姓“语”,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训练。

(二)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已经成为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才能使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在这方面,不少学校已经进行了可喜的探索,其基本经验就是优化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就大多数学校来说,“以教师为中心”仍占统治地位。这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体性是相悖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之所以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为了高扬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当学生确实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自觉投身到教育与学习活动之中,这种教与学才是“优化”的,也才会是和谐的、愉快的、成功的。强调主体性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在主体自身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实践证明,魏书生、颜振遥等人多年坚持的“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自练、自己批改作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理论上讲,学生学习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可以做到自我调节,这既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也符合现代教学论所强调的“以自学为主”的方向。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教育思想的一次深刻变革。只有放弃了根深蒂固的“教师中心说”,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三)搞好教育研究,提高教学效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确实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从推进素质教育来说,各地进行的一些研究项目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加以改进。一是不少课题缺乏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指导,语言学、言语交际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跟语文教学研究挂钩,课题研究起点不高。二是改革实验项目虽多,但是真正有组织、有

计划的整体改革的项目不多。不少个人提出的实验项目,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零星分散,低水平重复。少数比较成功的实验研究,也大多是停留在经验阶段,没能上升到理论。加上含有实验者特有的个体色彩,难以加以推广。从总体来看,目前语文教育研究还大大落后于教学实践。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敏捷、高效运用语言的能力,至今从总体上仍没有解决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不仅是经济、时间的极大浪费,而且将直接影响下世纪人才素质和民族文化科学素质。因此要进一步搞好课程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研究,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四)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思想和文化素质。对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以认识:一是改革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当前语文教学不尽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业务基础和教学能力的欠缺直接相关。需知,如果一个学生遇上的及时位语文教师是一位未经过充分培训并缺乏积极性的老师,那么他们未来进行学习的基础本身就缺乏基础性。从这一意义说,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亦即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二是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革新,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而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需要在一生中加以充实、完善。那种认为在大学学过的知识就能胜任几十年教学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因而,一个称职的现代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三是继续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它应包括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测量学、现代教学论与教育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美学等等门类,此外还需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而最能代表现代教学技术的是多媒体教学。它们能及时传送信息、又能贮存信息,可用于学习、教育与训练,教师应该了解它,掌握它。三是“当上语文教师就要上好语文课”,这个要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如何上好课,可以从诸多方面说开,但是说千道万,重要的还是吃透两头:一是教材,二是学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连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深入、不间断地了解学生就更为重要。四是各地教研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为在职教师进修创造条件,而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主要是靠平日自学,自求进步。(作者系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编审)

(陈金明 人教长城多媒体教育平台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削弱——当代中学语文教育刍议

摘要 文章对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忽视文学性的倾向及其危害作了分析,提出了必须加强语文学科文学 性教学的见解。认为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和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教育功能。同 时,文章还探索了加强语文学科文学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语文教育;文学性

说来也怪,中学语文这一学科,现在竟然成了不受一些人欢迎的学科,一些学生认为枯燥无味,提不起他 们的兴趣、学起来没劲,甚至一些语文教师也觉得教起来没有意思。

内容丰富多采,以形象见长的语文学科为什么竟然使他们觉得索然寡味,以至受到他们的冷落呢?原因固 然是多方面的,但多年来语文教育中忽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学语文教育忽视文学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首先,表现在教材选编上的严重失误。其一,重语文训练而轻语文教育。片面地强调“语文是工具”,导 致课文的选用和知识短文的安排全部服从于“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一些文字粗糙的文章,从实用角度而 被选中;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即使选用了,也只是被看作是语文训练的工具,不是从进行语文教育、塑造人的 角度出发。其二,重普通文轻文学作品。为了训练需要,大量选用普通文,许多优美的文学作品不见了,初中 教材尚好一些,高中教材尤为严重。仅以高中第五册为例,就选编了两个应用文单元,共6篇课文,占全册课文 总量的25%;仅选录了一篇外国文学作品(《警察和赞美诗》),还只是个自读篇目。许多的名家名篇,不 能登上中学语文的“大雅之堂”。据统计,高中六册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仅占11篇,不到总量的8%,象 雨果、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狄更斯、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世界闻名的大作家,学生只能从教材注解中知道他 们的名字,有的连注解也未提到过。前些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可见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狄更斯 的《穷人的专利权》、果戈理的《泼留希金》、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节选),现在这些作品也都在教 材中销声匿迹了。其三,选文重政治标准轻艺术标准。为了让选文在政治上无可挑剔,领袖文章和一些政治性 很强的文章占了很大比例,仅领袖文章在高中教材中就占了10篇。

其次,表现在升学考试试题设计上的偏颇。从试题类型比例看,检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试题多, 检测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试题少,前些年检测的文学常识类题目,近些年显著减少。再看阅读选文,试卷中的 许多现代文和文言文不重文采,如1990年考卷中现代文阅读选文是三个人学习文言文的发言,枯燥无味。1994 年文言文阅读选文是选自《宋书·孝义传》,更是语言晦涩,乏味得很。加上近些年实行标准化考试,百分之 六十以上题目只须选择答案,不大容易检查出学生的文学修养。为了适应这种考试,各类练习如洪水猛兽在中 学横冲直撞,许多学生整日穿行于ABCD,跋涉于题海之中,象陷入了“八卦阵”,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严重 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实际水平的提高。

当前中学语文界忽视文学性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严重关注。这种倾向,忽视了课文中文学作品的认 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削弱了语文课文和语文知识的美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和培育学生文化素养、 思想素养的功能。长此以往,危害无穷。

及时,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来以形象见长、集各类体裁于一身的语文学科,应该是学生非常喜 爱的学科,可是由于过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选文又不大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缺少 趣味性,使许多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把语文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

第二,造成学生语文修养的低下。教材选编,缺少文质优美的文学作品,覆盖面小,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 少,使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语汇贫乏,文学素养差,提到许多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都茫然无所知,简直有 点“举秀才,不知书”的情形。1994年高考试卷中提到的李汝珍著《镜花缘》、拜伦著《唐璜》,这么一些起 码的文学常识,竟然难倒了一大批学生。让学生填写“桃李不言”和“他山之石”成语的下句,不少学生出了 考场,竟对教师说“从来没见过这些成语”,可见学生孤陋寡闻到了何种程度。较之五六十年代,学生们阅读 文学名著的兴趣也有所下降,学生争读文学名著(象当年争读《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 的热烈场面比较少见了,这与语文教育中削弱文学性不无关系。

第三,削弱了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学语文课在中学教育中义不容辞地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 务。它对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都起着不可低估 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个中学生的成长,品德的形成,世界观的树立,首先得益于语文课,在这一点上, 其影响甚至超过政治课。而这些影响和教育,大都通过文学审美作用得以实现。不难想象,如果削弱了语文的 文学性,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也就无从谈起。过去语文界曾流行一种说法:“不能把语文课变成文学 欣赏课。”笔者并不反对,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语文课具有文学欣赏因素。如果消除文学欣赏因素,也就 否定了文学的审美作用。而的文学作品总是深深地打动学生感情,使他们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感情上 的满足,认识上的深化及美学的享受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才能充分发挥它陶冶情操、塑

造灵魂 的作用。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必须坚决纠正忽视语文学科文学性的倾向,必须强调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功能。

首先,强调语文的文学性,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一词出现于建国初。“五四”以后,小 学语文称为“国语”,中学语文称为“国文”。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编审教科书时,吸收了叶圣陶先生的意 见,改称“语文”。什么叫“语文”?历来看法不一,《新华词典》解释为:“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 的简称。”而叶圣陶先生解释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语文 教育书简》)笔者认为“语言文学”之说更贴切些。前三则解释并不矛盾,都强调语言因素,也都确认了语文 的“文学因素”。“语言文字”中的“文字”决不是专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当然包括用文字写成的文学作 品;叶老提到的“书面语言”则当然包括文学作品。语文学科在任何时候都包含文学因素。

但是,前些年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却争论不休,许多语文研究者否认语文的文学性,他们可以肯定语文学科 的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就是不承认文学性。198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学法》 (何深等编著)指出,“中学开设语文课的意义,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的工具”,“语 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就是只字不提语文的文学性,这种认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我们认为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正确的提法应是:语文是一门思想性、文学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

提到“文学性”,人们不禁要问,文学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文学,就是通过形象、典型来认识生活、反映 生活的,这些形象具有生动性、可感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创作包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爱憎 。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创造出比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更高更理 想的美。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获得更高更强烈的美感,得到更大的愉快和满 足。正因为如此,选入课本中的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进而陶冶他们 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品德,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 智,而且影响他们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坚定。所以艺术在 道德教育中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文学的审美功能当然也是如此。

其次,从语文教育的任务看,更有必要强调文学性,进行文学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既有传授语文基础知 识的任务和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也有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同时,还具有进行文学审 美教育的任务。语文,确实是中学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但仔细分析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 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政治课更是首当其冲,历史、地理课也责无旁贷;“开发智力”也决不是语文学科的 “专利”,任何一个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更是“义不容辞”。只有“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 语文能力”、“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才为语文学科所独有,才真正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特色。对于前两项任务, 人们不会有什么争议,对于“文学审美教育”则大有探讨之必要。

年龄稍大点的语文教师们都记得,1963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有一句大家印象很深的话:“不要把语文课讲 成文学课。”这无疑是针对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而言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我们决不能因为这种提 法而否定语文课的“文学”的性质,否定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走向另一个极端,危害可就严重了。“ ”期间不是提出什么“马列主义进课堂”、“政治挂帅”、“突出政治”等口号吗?“复课闹革命”时, 语文教材就是《语录》和《高举思想伟大旗帜》一书,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后来有了语文 教材,也是“领袖文章一大半,文学作品靠边站”,语文教育深受其害,成了“十年动乱”的“重灾区”。

再次,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看,语文教育“文学性”的特点,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文学审美教育从未中 断过。我国古代并没有“语文”这一学科,但语文教育却古已有之,它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进 行,主要通过儒家经典、蒙学读物、诗歌和文选来体现。

所谓“儒家经典”,主要是指《四书》、《五经》等,大都是一些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和诗歌。至于“蒙 学读物”,许多已失传。宋代广为流传的《三字经》、《百家姓》,虽为识字之书,但也都是些琅琅上口的韵 文。诗歌选本则有宋代的《千家诗》和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大都为诗歌文学的精品。

文选,则有南朝萧统编撰的《文选》,选录了452篇名家作品,是古代文学作品之荟萃。而清代吴楚材 、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收录文学作品320篇,更是集中了我国古代文学之精华。

开创私人办学先河的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可见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多么重视。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就具有鲜明的文学特色。

1898年,“百日维新”运动中,“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秦 定学堂章程》,成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及时个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癸卯学制。当时即给语文学科定名为“ 中国文学”,更是突出了文学性。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当时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 规定:“国文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涵养文学之兴趣”即强调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旗帜多么鲜明。

解放后,1956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汉语文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 品的能力”。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重申,语文课要“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中学语文教育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文学课本选用!了大量文质优美的文学作 品,并介绍一些文学发展史和文学理论知识。这种尝试虽有严重缺陷,但是,在突出语文学科文学性方面作出 了开创性的探索,也给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以深刻的启迪。

总之,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能削弱,必须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审美教 育功能。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对语文教材开刀。语文教材在重视训练的同时,必须强调语文教育,重视文学 审美教育功能。教材的选编要突破单纯为语文训练服务的老框子,要增选古今中外各种流派的名家著作,要增 加课文篇目,开拓学生眼界。其次要改革语文高考试卷,要增加文学鉴赏类题目和考查学生文学修养的题目。 再次要强化中学语文教研活动,改进教研指导,改变当前以应试指导和综合训练指导为主,忽视对文学作品教 学指导研究的状况。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总书记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江总书记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成了21世纪国民最重要的能力。

21世纪的语文教育,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创新,就是走前人末走的道路,干前人末干的事业。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在价值观取向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已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学科改革的排头BING,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顺应21世纪的时代潮流,高扬创新教育的主旋律,肓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创新能力,即创造力,它是人类较高级的一种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造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①《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25日)要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必须真正尊重学生人格,民主平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查阅工具书,去思考,去探求,去讨论,去争辩,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语文学习过程中,YING导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能力,使已有的智力在实践中运用中得到重组、得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创新潜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的心理历程,丰富、砺练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准。这种实践的、活动的语文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丰富和改造主体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也就是创新能力的养成、内化的过程。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通过一篇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领悟力。每一篇活生生的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每一篇作品都呈现出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作品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模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的观念。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启发、YING导学生各SHU已见,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作品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语文课的独特MEI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语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一面明亮的镜子,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作者关于人世、宇宙如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一代代的人逝去了,但他们的精神笑貌却活生生地存留在语文(文学)里。语文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语文(文学)审美感悟,可以从历史的深度认识生活,了望人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养的陶冶,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可以从语文(文学)作品中“复活”历史,甚至可以“创造”历史,从文学作品中体悟远逝了的作者的活生生的精神笑貌,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更加应该较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创新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写作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造,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物化和外现。我们应当鼓励并引导学生很真实地SHU写自己所体验到的生活,切忌人云亦云的假话空话;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SHIU发感情,发表议论,不必拘泥于事实,也可编述故事。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发现自我,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2000年的全国高考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②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与学的活动是最富生命活力、具个性色彩的活动,也是最有创造空间的活动。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心中要发始终怀有“育人”、“立人”的崇高目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又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观更新了,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有望了。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唯上唯书,缺乏创新意识,那是决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

让我们师生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天!

中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论中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之路

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的反面人物。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葛朗台,但这些反面人物同样也可给人以美的感受。正是作者用辛辣的笔调对他们加以讽刺、嘲笑,在人们的嬉笑怒骂声中激起了读者对他们的厌恶与憎恨。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要轻视反面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正反人物形象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加疾恶如仇,从而弃恶扬善,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尽量引导孩子们进入文章的境界,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图画、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营造课堂氛围,把学生的感觉器官有效激活,进入教材所描写的情景中去,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在讲授《我的信念》一文时,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从内心体会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进而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培养学生为目标努力奋斗的精神。如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先让学生闭目想象,假如自己去庐山旅游,真正看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情。如《望岳》和《三峡》,两篇文章分别描述了泰山的雄壮和三峡的美丽,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得到了美的感受。而且文中也渗透着浓厚的道德教育,即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及悠久历史的感情,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为自己出生在这个国家而骄傲。

二、在反复诵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阅读离不开朗读与记忆,通过记忆才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字句的涵义,也才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通过朗读能够把握作品的“气”,细细品味,在日益熏陶中受到感染与教育。通过阅读经典能够对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并且是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经典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帮助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增长见识;可以有效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高声背诵爱国诗词,可以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的强烈熏陶,意志得以锤炼,思想得到升华,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低声吟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使学生进入一种美的意境,心灵得以陶冶与净化,培养初中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只有反复诵读文本,使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高效地鉴赏文本的动人情感,体会人物的魅力,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德育渗透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没有了德育渗透的阅读教学,就等于失去了教学的灵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发挥初中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关键在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师承载着授业和育人重任,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的楷模,才能增强德育效果,这是初中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线咨询